网络舆情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6:16:23

网络舆情论文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1篇

(一)网络舆情是彰显民意的重要途径

当前社会中的焦点、热点事件公众的集体性反应以舆论的形式表现,网络是社会不同阶层真实意愿表达的重要媒介。首先,网络民意表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更直接,以至于网络成为社会群体民意表达和利益沟通的重要场域。其次,网络舆情作为民意的表达更具强烈。互联网传播快速的特性,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提供便利,网络民意的表达更猛烈、更尖锐。再次,网络舆情作为民意表达更具有直接性。网络信息的分布和流动弱化了个人对于团体的依附,把权力分散到了更多的人和群体中。

(二)网络舆情的突发性

同司法行为的程序性具有一定冲突。网民在传播和评价网络事件前大多忽略信息的真实与否,观点掺杂了众多先入为主的非理性观念。网络媒体为吸引公众的眼球需要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出去,既没有真实来源的确认,更不可能经过缜密的推理。而对于有着严格程序限定的司法行为,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程序、规则,否则需要承担程序不合法的法律后果。案件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审理,网络媒体和网民给予过多的关注和主观预测,对随后的系列司法行为带来很大弊端。倘若依据法定程序办理案件,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三)网络舆情的倾向性与司法行为的专业性之间存在差异

网络媒体大多处于自身利益需要,为更好吸引公众眼球或者引导公众舆论方向,部分舆论传播人为了使报道引起轰动效应,令事件更具吸引力,撰写容易引起关注的事件或事件的片段,在语言表述和相关评论中夸大其词,带有明显倾向性,违背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诱导公众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媒体审判”,极大的损害法律权威。司法行为中司法机关所认定的事实为“事实充分、证据确凿”,是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依据证据规则对比、认定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所认定的作为裁判根据的事实,具备专业性与严肃性。网络信息的主观倾向性特点和法律认定专业程序性特点之间在事实认定上产生的矛盾引发了网络舆情对司法的负面效应。

二、构建司法过程与网络舆情良性运转机制

(一)有效借助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

1、拓宽多种与网民沟通渠道,引导其积极并适度参与司法监督。应当进一步加大网络媒体的利用程度,利用各种网络群体的动员效应,辅之以拍客、播客、博客的冲击作用,及时澄清虚假网络信息及舆情信息。公民只有充分地享有言论自由,才能充分调动其参与法治监督的积极性,从而使监督意识深入人心。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时效性高、跨地域性等优势,主动提供多种途径将适合公开的热点案件司法过程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调动其参与司法监督的积极性。

2、及时援引社会主流意见,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司法部门应当大量引入具有权威性的社会主流意见,增加其可信度和说服力,起到引导网络舆情的作用。社会主流意见主要是政府态度以及专家或专业组织的见解等等,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主流意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舆情的引导作用;政府的态度在民众心里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在重大问题上,引入政府机构的权威信息,或者政府官员接受网民咨询,在网站上进行详细解答,就会排除疑惑,引导舆情良性发展。另外,专家和专业组织在本领域内的权威性也使其发表的见解具有某种权威性和指导性,邀请专家和专业组织参与网络讨论,同样能起到一种引导性的作用。

3、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优化监督效率。广大网民的文化层次、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司法程序和相关法律常识的了解极为有限,很多评价是以社会生活常理和道德因素为基准,并掺杂过多的个人情绪和主观偏见等非理性因素,因此应当有效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向网民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其正确、有效地行使监督权,提高网民监督效率。

(二)积极克服网络舆情引发的不良效应

1、引导网民抑制社会不良倾向。舆情传播的道德环境及网络成员的道德状态、自律程度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上的发言主体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发表舆情的文明程度,应当强调公众及网民的责任,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养成发表评论应当理性、公正、客观、谨慎的习惯,做到严格遵守网络内部法律和道德要求,不发表、不轻信、不传播没有可靠信息来源的网络传言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帖子,防止网络舆情秩序混乱,抑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不良倾向。

2、及时排除网络中的非理性因素。网络舆情聚集了网民的个人观点,在很多情况下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意见更容易被网民认为是正义的言论,司法过程是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分析并作出判断的过程。司法机关不能仅凭舆情信息就对案件作出法律判断,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件进行公正裁判。既要运用事实作出正确的裁判,又要使事实的认定过程公正透明。法官在具体的司法活动中,要保持中立的立场,在裁判案件时不但要独立于权力,也要独立于网络舆情,实践公平正义,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

3、健全舆情分析引导机制,消除“网络舆情审判”。网络舆情具有情绪化、容易被人利用等非理性因素,再加上司法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公众极易被误导,从而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引导梳理机制:一方面司法机关内部设立网络评议制度及网络首席评论员制度,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使网络成为司法过程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对于各种负面评论、舆情信息,司法机关要及时合理地回复、解释,加以合理引导,从而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司法过程,合理监督,消除误解。此外,必须坚持司法职能的独立性,法官在裁判案件时要排除不当干扰,独立于网络舆情,保证司法公正。

(三)构建司法过程与网络舆情良性互动机制

1、健全网络安全立法,规范网络行业法律责任。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立法远远滞后。立法机关必须结合网络舆情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司法过程,提高与网络有关法规的层级,为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健全网络立法,形成系统、有序地调整网络舆情的法律体系,将司法机关、网络媒体、网民等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法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强化网络经营者的责任,网络经营者应对其主动的资讯、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进行谨慎核实,如果未尽到谨慎义务而了侵权信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建立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则是系统地做好司法机关与舆情良性互动的前提。第一,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专业人员监测舆情,收集、处理涉及司法过程的网络言论和全面的舆情信息。与此同时,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规范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的流程和内容;第二,建立快速反应核查机制。经过筛选舆情后,报送相关领导参阅,确保涉法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使舆情的级别和程度得到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掌握。根据舆情信息反映的内容和情况,准确查出该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进而对网络舆情的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快速核查,迅速办案、结案,加大司法工作效率。

3、完善司法过程网络信息机制。首先,司法机关应主动与国内外知名网络媒体合作,保障大量权威、可靠信息在网上,并将权威的信息进行汇总,拓展良性信息的辐射空间,从而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使之发挥其良好的监督功能;其次,法院应建立相关内部机制,保证及时向社会网络媒体关注的司法过程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一些重要敏感的司法案件,抢占舆情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尤为重要,及时信息,多种媒体同时报道,使民众很快了解真相,最终案件得以顺利审判,使公众信服。

4、完善司法过程公开制度。网络舆情需要司法信息的公开,司法公开有利于公众借助网络舆论来促进司法公正。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公开制度,使公众能够及时地了解案件的审理情况,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使民众适时地监督司法工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第一,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司法机关主动将网络舆情关注的司法案件过程公开透明化,及时、主动、准确第一手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以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网络发言人主要通过新闻平台、在互联网上及时信息,帮助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和诉讼的进度。其别注意:一是必须及时,便于主导舆情的最佳时机;二是注意权威性,要及时引入社会主流意见,要让相对专业和权威的观点以及权威的机构起到引导作用;三是网络新闻发言人需要认真对待、分析和引导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民的不满情绪,对其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予以合适的答复。第二,利用网络现场直播庭审过程,判决书通过网络公布。为了充分体现司法公正,应使审判活动有选择性的公开,网络庭审直播是一个很好的公开制度。审判活动的公开性越强、透明度越高,其公正性程度也相对越高。随着舆情的分散和日趋激烈,特别是人民法院需要积极从被动改为主动,向公众主动公开案件现场审判过程,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案件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此外,经过司法机关严密的逻辑推理后最终作出公允的判断即判决书应当在网上公开,接受网民的监督、法学专家及法律业内人士指正,督促司法人员高质量办理案件,提高司法效率。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2篇

形势前瞻之正能量“合唱团”将成为网络舆情中的最强音

2014年12月1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在“移动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成都论坛”上说:“过去的一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互联网上的正能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充沛,中国网络空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朗。中国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话说得很有底气。首先,突飞猛进的政务新媒体是释放正能量的主力军。政务微博呈覆盖式发展,政务微信势头正健,甚至连已经称不上新媒体的政府网站都可以大放异彩。其次,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等为代表的官媒新闻APP持续给力,一扫此前被各类商业新媒体步步紧逼的阴霾,依靠及时、独家、深度的新闻产品,在舆论场上频频发力。此外,“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的大规模涌现更是让网络舆论力量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有光明日报为其正名,其中的代表如周小平、花千芳等更是受邀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无疑代表了高层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和肯定。我们有理由认为,2015年,上述网络舆论主体将进一步强化协作,正能量“合唱团”将成为网络舆论中的最强音。

首先,政务新媒体将在集群化发展、整合传播力上寻求突破。从目前趋势来看,政务微博会在上下两个层面继续深入拓展。从“向上”的层面来说,省部级政府部门将陆续开通官方微博;从“向下”的层面来说,镇街等基层的官方微博也将继续拓展。结合本地特点,进行矩阵式的集群化发展,将是政务微博群的发展路径。此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部门试水政务微信,微博、微信的双微融合对接和平台资源整合等将有突破。其次,主流媒体将进一步强化舆论引领力。2014年在中央及各地宣传部门的强力支持下,各传统主流媒体积极通过技术升级、平台扩展和内容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澎湃的初步成功便是其成果之一。通过外部的“输血”支持和内部的“造血”机制改革,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产品将更多涌现,并由此强化舆论场中的主导权。

再次,体制内的网络大V将崭露头角。在社会化媒体当道的时代,意见领袖在舆论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了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2014年,一些地方政府也邀请大V、名博主考察、采风,让大V们从线上走到线下。如陕西邀请网络大V走进绥德;四川广安邀请大V参加“小平故里行”;江苏宿迁邀请大V参加“2014中国政务微博路在何方”高层论坛;广东也举行了“粤来粤好——2014年网络名人看广东”等活动。

尽管如此,培养体制内的网络大V将是未来的重点。2014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在“依法办好网站,讲好中国故事”座谈会上指出,“要传播正能量,要唱响网上主旋律,需要培养千千万万个善‘讲故事’的高手,加强网宣队伍建设,培养全媒体人才,扶持和推出我们自己的大V和话语领袖”。②据此可以预测,除积极与所谓体制外大V们沟通,发展“盟友”之外,各省市宣传系统将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层面物色和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懂传播、善引导的体制内大V。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合发展的趋势下,2015年“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将大势所趋。其主要依据在于统筹负责互联网信息工作的互联网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已经在各省普遍设立,各地市正在积极推进。由此将进一步健全互联网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新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进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五位一体”式的互联网管理格局。网宣、网管、网评、网研、应急、技术等六支队伍,也将整合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机构设置上的整合和协同工作机制的磨合,将有助于改善此前互联网舆论宣传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独唱”局面,形成“合唱”格局。

形势前瞻之高感性族群有可能以惊艳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时政与色情原是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善用的两张牌,虽然粗鄙,但效果好。如今遇到强力狙击之后,要继续通过网络炒作吸引舆论关注,势必需要新玩法。炒情怀便是一个新招术。近期多起舆论热点事件的核心均在情怀。2014年11月发生的“少年不可欺”事件的关键正在于情怀。与此类似的,还有2014年末微博账号“@伟大的安妮”与其漫画APP推广事件。该漫画APP广告被转发40余万次之后,也被网络大V“@留几手”质疑是“打着梦想的旗号搞营销,用着别人的作品不留名”。

情怀如此风靡,代表着网络上所谓“高感性族群”悄然崛起。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认为,这个世界原本属于一群高喊知识就是力量、重视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但现在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这一新族群的创造力现在未必能得到充分体现,但高度的感性以及坚守理想的情怀已经成为其招牌特色。商业公司之所以打“情怀牌”,正是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族群的影响力。在台湾地区的九合一选举中,遭遇了被舆论视为1949年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正如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1日发表的《选举败于政治气候的变化》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的中青年选民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不是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媒体,而是人人可以发言的社交媒体。舆论不再被某些机构或个人所主导,而主要为自发形成,信息中包含了每个人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对不满,而另外一个人也有此想法,这样就形成了共振,逐渐会形成“公共意见”。政治的代际更迭是谁都无法摆脱的铁律,之后的中生代力量已经登上权力舞台,更重要的是,新生代的选民已经开始主导选举的走向,要么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选举,要么被选民抛弃。③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的竞选都一再说明,得网络者得天下,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2015年,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高感性族群,有可能以一种惊艳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形势前瞻之移动网络舆情场将冲击现有的话语权格局,提升社会动员的能力

在技术变迁的推动下,中国民间舆论场的阵地从论坛、博客,迅速转移至微博以及微信。

从传播机制上来看,微信融公众号与朋友圈于一体,集点对点的传播与点对面的传播于一身,打通了公域与私域,成为具备立体化功能的信息平台,是不可忽略的舆论新阵地。目前众多政府部门都在积极进驻微信,一如当年微博勃兴之时。不同的是,微博主要的功能是信息,而微信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服务。通过微服务、微资讯和微互动,可以实现指尖上的便利生活。基于强大的服务功能,微信将有助于政府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度与广度,丰富获取社情民意的途径,提升政府“威信”和形象,成为站稳新舆论阵地的重要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社交平台的迅速发展也将导致舆论场的碎片化、社交化,这也对舆论主导权和引领力造成强大冲击。在移动舆论场中,舆论主体更加多元化,议题更加碎片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地理位置、手机应用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分化更加复杂。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快速推广,各类新闻客户端的普遍应用,使得网民形成各类互联网应用主导下的一个个专门化群体。这种社交形态和信息获取特征,显著强化了互联网人群的群体化特征,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全方位影响。正因如此,移动舆论场的特点不仅在于其跨地域、全时空的覆盖性,更在于技术助推下形成的群体细分和议题分化,而这无疑将会冲击现有的话语权格局。这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当年的预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不仅如此,微信传播还基于强关系的熟人社交圈,相关信息的传播将比在公共平台更为迅捷。同时基于社交圈本身相互的高信任度,对于态度认知转变的影响力更强,并加速“态度同步”到“行为协同”的转变过程,从而提升社会动员的能力。这将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及其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茂名反PX、江门鹤山反核燃料厂等事件中,这种力量已经有了初步表现。对于舆情管理者来说,这种技术传播的威力不可能被忽视。但管理方面也将面临相当大的难题,因为社交圈毕竟不同于公共信息平台。

另外,各类党政部门积极在微信上跑马圈地并集成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虽然方便了公众和企业,使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大量原本只对政府开放的个人或企业隐私及政府的社会经济数据,在不经意中通过这个新平台流入到社会,存在较大隐患。④“处颠者危,势丰者亏”,这对于微信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3篇

1.1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与事件发生有关的各个报道,新闻,各方面的消息和热点都会在各个网站上铺天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评论,跟贴和发帖等等。

1.2突发事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的抢盐事件”,在发生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谣言”,但其迅速扩散,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并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

1.3国家的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网络上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各个新闻媒体来传播,需要政府和组织来引导,继而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部门要引导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来统一不同领域,不同阶级中的意识和信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言论。

1.4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1.5和大多数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因为舆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群众利益受到伤害时,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来寻求帮助和进行诉求,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舆情平台。

2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包含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挖掘层、信息服务层。每一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1舆情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的基本任务是从数据格式多种多样的网页中采集出其蕴含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采集层的最下层为信息采集的目标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猫扑、天涯社区等;中间层包含爬虫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类存储模块,爬虫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舆情信息;最上层将采集的文本信息分为Web内容信息、Web结构和使用记录信息两部分内容。

2.2舆情信息挖掘层。开展舆情信息深度挖掘,发现的热点问题、分析其态度倾向、处置构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层的主要任务。它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能够检测网络话题、分析民众的态度倾向、监测网络敏感信息、评估舆情态势等,为舆情信息服务层服务相关部门提供客观依据,是舆情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预处理模块、网络话题检测模块、舆情倾向性分析模块、敏感信息监控模块。

2.3舆情信息服务层。舆情信息服务层是舆情信息挖掘的目标,其辅助相关部门把握舆情动态、关注民情民意、做出正确决策。它一方面提供舆情信息摘要,为相关部门快速了解舆情动态、掌握舆情事件的来龙去脉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综合考虑话题热度、传播扩散度、态度倾向程度、内容敏感度、者影响力等舆情评价指标,并做出舆情评测、适时舆情预警信号,为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反应提供帮助。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4篇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OM神经网络对30起旅游突发事件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SOM神经网络由芬兰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全称是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它采取“胜者为王”的竞争学习算法,通过竞争、合作和权值调节来完成无监督自学习的过程。[4]1.SOM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层和输出层,输入层各节点通过权值与输出层的神经元相互连接,输入层随机接受任意维度的输入模式,然后以拓扑有序的方式变换到输出层,这个变换叫做特征映射,接着在输出神经元之间完成竞争选择。2.SOM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①初始化。确定总的学习次数T,学习速率a(t),邻域半径初始权值(t),②对初始权值和输入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③计算传感器的坐标数据与输出神经元的欧式距离:④找出最小的欧式距离,确定取胜的神经元。⑤对连接权值进行调整:⑥更新学习速率和邻域当时,返回步骤②;当学习速率a(t)下降为0或学习次数达到最大值T时,学习过程结束。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微博平台在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中具有代表性,并且在数据获取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上存在明显优势。由于一般旅游突发事件的微博数量太少、可利用性很低,因此本文选用2010-2014年内,引起微博较大反响、博友激烈讨论的30起热点旅游突发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使用新浪微博的平台开放接口自行编写程序,以旅游突发事件的关键词,抓取微博数据。通过对微博数据的预分析,发现微博集中在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的10天之内,10天之后微博基本不再更新。为了方便对比研究,将有关旅游突发事件的第一条微博的时间作为起始时间,以3小时为一个时间段,一天分为8个时间段:0:01-3:00、3:01-6:00、6:01-9:00、9:01-12:00、12:01-15:00、15:01-18:00、18:01-21:00、21:01-0:00,10天共分为80个时间段,每隔一个时间段记录一次微博数量,同时对每个时间段内的微博数量进行累加处理,这样每个旅游突发事件下都有80个数据。

二、实证研究结果与预测

(一)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旅游突发事件微博传播聚类研究

启用Matlab7.1的SOM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后,对每条80个元素的30条数据进行聚类,如表2所示。总共得到六种聚类结果,每种类型的旅游突发事件的传播态势都有明显的特征:第一聚类,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2天内,在微博上出现短暂热议,第2-8天博文数量增长趋势迅速减慢,第9、10天内博文数量出现新的小阶梯状增长;第二聚类,博文数量的增长态势近乎直线,但是增长速度还是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在旅游突发事件的整个传播期内,博文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第三聚类,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1-4天内博文数量迅速爆发,4天后相关博文增长速度逐渐趋于零;第四聚类,在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传播期内,事件一直受到博友的广泛关注,在传播期前2天内经过热议之后,博文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是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第五聚类,与第三聚类类似,只是博友热议期缩短到2天,2天后相关博文的增长速度逐渐趋于零;第六聚类,博文的传播态势呈现弧型,在传播期的前2天内,增长速度比较大,博文数量快速爆发,第3-4天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第8-10天博文基本停止增长。

(二)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趋势的预测

由于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快捷性,微博逐渐成为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政府控制舆情的传统方法的功能严重弱化。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涉及社会公众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安全、旅游交通安全、游客权益保障等热点问题,不仅会引起微博舆论的爆发,而且错误的信息容易误导社会公众,引起恐慌,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因此,实时监测微博的动态,并进行有效预测,对于政府部门采取及时、恰当的措施监管微博舆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第六聚类的旅游突发事件作为样本,取6个旅游突发事件的微博数据的平均值,将其作为预测数据,采用指数函数方法进行拟合并预测。选用80个数据的前70个数据作拟合,得出拟合模型,后10个数据作为预测结果检验数据。指数函数的拟合模型是:,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是0.99435,第71到80个数据的预测曲线与实际曲线几乎完全吻合,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很好。

三、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遵循“黄金4小时”舆情应对模式。基于旅游突发事件在微博平台中的舆情传播态势分析,容易发现,博文数量集中在前2天内爆发,并且在前4个小时内,微博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模式应该从传统事件处置的“黄金24小时”缩短到新媒体环境下的“黄金4小时”报道事件。需要旅游政府、企业、景区等主体联合进行舆论应对工作,第一时间识别微博舆情的危机苗头,即时权威信息,澄清和驳斥不实信息,引导主流媒体舆论的走向。2.即时公开信息,挽回旅游地形象。不实的言论会诱发网友情绪,扰乱旅游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损害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通过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的特征分析发现,传播期的前两天是网络舆论的爆发期,也是舆情控制的关键时期。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部门应该主动与媒体、博友沟通,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旅游突发事件的真相、调查结果、处置过程等信息,让媒体客观公正地评价旅游突发事件,引导网友的舆论倾向。既可以表现旅游目的地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又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维护。3.权威信息,消除“信息污染”。事件发生后,在传播期的前两天内,突发事件往往处于发展方向不明确的状态中,在博友、媒体各方的广泛关注下,一个不实消息的传播都可能激发各方的情绪,造成舆情危机态势的蔓延。旅游目的地景区、政府部门、旅游局等官方微博应该独家权威消息,多角度介绍旅游突发事件的真相、事态进展、调查结果、善后处理等消息,消灭事件相关消息中有害的、虚假的、误导的信息元素。4.开发舆情跟踪系统,建立舆情跟踪机制。加快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舆情监测核心技术、信息规制挖掘技术、信息理解与分类技术的攻克,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经过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将成果投入使用。旅游目的地应该建立完善的旅游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机制,在旅游突发事件刚发生而网络舆情尚在潜伏期的时候,提高对舆情的预判能力,实现对事件舆情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引导网络舆情和化解矛盾。

(二)讨论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微博用户围绕着突发事件的自由讨论,从众心理推动着舆论的发展,产生轰动的效果,在网络舆情生成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描述旅游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态势,本文选取了30个旅游突发事件,运用新浪微博API平台,设计程序抓取微博数据,调用Mat-lab7.1的SOM神经网络工具箱对30个微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六种聚类结果,并画出基于时间线的微博传播态势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指数函数方法对微博传播态势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对聚类结果进行建模,更为标准地描述事件的传播规律,并选取更多的旅游突发事件进行态势预测,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在此基础上开发微博舆情管理系统,对微博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态势预测,以期应用到微博舆情的实际管理工作中。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5篇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得以产生或实现的要素问题,弄清楚构成要素是建立相应制度的基础.从字面上看,“网络问政”涉及“谁问”、“问谁”、“问的什么”、“怎么问”、“问的结果”等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发生或因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发起,或因公共议题引发网民热议引起政府关注进而实现官民互动.不同情境下,关涉主体不同,但可以明确的是“谁问”和“问谁”的“谁”应该既包括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又包括网民.问的内容应该排除私人领域的个人事务,本文认为其范围可以圈定在公共领域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等“.怎么问”涉及问的“程序”、问的“渠道”,问的“渠道”是比较明确的,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政府网站、主流门户网站的问政平台,微博、博客、信箱等.问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要求,呈现出随意自发的状态.问的“效果”主要涉及网上是怎么答复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办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应该是一个双向平等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不对等的自上而下传输过程,便捷、高效、开放、成本低廉等优势降低了问政门槛,对政府而言,问政范围更加宽广,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口号才会落到实处.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对监督、制约公权力,实现社会“韧性”稳定而非“刚性”稳定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2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困境素描

2.1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的姿态化.因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理念陈旧,跟不上时展步伐,把网络问政当成是表演、作秀的工具,需要的时候摆摆样子,不需要的时候搁置一边.上演了“民意已经过河,干部还在假装摸石头”的一幕来敷衍民意.搭了台子,利用率却不高,要么不闻不问,三缄其口不回复;要么官话、套话连篇,网友总结出了最具特色的对外信息话语如:群众情绪稳定、伤者情绪稳定、家属情绪稳定;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一致认为、有关部门等等.不讲究说话艺术,不会说,公信力不高,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些问题造成实质上的主体缺位,该有人发声引导舆论的地方工作没有到位,使得“网上问政”流于形式,网络舆情升级,更别提“网下施政”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了.

2.2网络民意被代表.俞可平在《敬畏民意》中说:“谁是人民,人民将权力授给谁?人民如何将权力授予政府?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须臾离不开民意.”“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在民主政治条件下,人民应当就是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1]“民意”的“民”应该涵盖所有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而网络民意并不能实现民意全覆盖.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还有一半以上非网民.将近一半的网民结构构成复杂,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上网目的不一,不关注公共领域问题的网民不在网络问政中发声,在网络问政中发声的网民受个人利益影响所提意见、建议并不一定经过理性、客观的思考.掺杂了个人私心的、偏激的意见、建议如果被采纳就失去了决策的公正、科学.网络民意并非是社会的全部民意,网络资源的不均衡存在着民意被代表的可能.

2.3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缺乏制度约束.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个官民双向互动过程,无论是哪一方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都直接影响舆情的发酵和问政效果.网络作为新兴的社会领域,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在其中的作为.而网络问政作为政治领域中最近几年兴起的新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处在经验阶段,有约束力的制度体系远未形成.没有制度约束,政府方面的作为与不作为,做到什么程度,反馈等等问题全凭自觉.网民方面的权利滥用、权利受损也没有相应机制干预.长此以往,网络问政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3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制度化对策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如果说现行体制带有自上而下的威权政治特征,“网络问政”则引入了自下而上的民意因素,不仅是一种亲民姿态和个案救助,更需要增加体制的弹性,把民意政治逐步推进到民主政治的制度层面.

3.1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立法层面的建议从应急管理向制度改进延伸,实现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网络问政”才能实现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的有序、规范、常态化发展“.网络参与促进立法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公众积极参与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充分、理性而非受感性控制的、公平表达自己意见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方便了解大家的观点、分类科学、组织有序、焦点突出的、守法文明的网络表达秩序.以此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参考,实现党的决策和人民的意见的高度统一.把网络问政制度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新型的、便捷的方式”.[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立法应该包括:1.政府和公民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越是在民意集中的地方,越要勇敢面对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有“问”的权利、有遵守问政规则的义务;国家有科学制定问政规则的权利、有发展“问、答”平台的义务、有“答”的义务、有保护“问”者权利的义务、有解决问题的义务、有接受监督考核的义务.2.程序性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问政过程中,越级信息交流有可能导致政治体系中间层级功能弱化.针对此问题,在设计网络问政平台体系时纵向上也应该坚持一定的层级原则,横向上针对“问-答-办-督”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流程、责任加以明确,实现网上、网下的制度化衔接.3.对任一方违法后的惩罚性措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民、网媒任一方违反规定后的惩罚性措施都应明确规定,以起到震慑作用.

3.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政府层面的建议1.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纳入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关涉党政领导干部切身利益才能真正调动起其在网络问政中作为的积极性.设计考核体系时应该考虑尽量减少其负面因素,比如: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考核可能会导致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过分注重网络而忽视了其他的沟通渠道及非网民群体.如此,就要考虑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在考核体系中的比例问题,使得其既要重视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又不偏废其他工作形式.2.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义的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压力进而服从的能力.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怎么用权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知道权力是怎么行使的,人民有知情权、监督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告知义务,有接受监督的义务,这就需要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重大事项决策除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外还要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谣言、中伤、质疑才不会有滋生土壤,腐败、暗箱操作、潜规则才不会有可乘之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才有坚实支撑,公信力才能得到巩固.3.党政领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素养的提升.调动起作为积极性后,作为的恰当与否也会影响问政效果.而作为的恰当与否既有技巧层面的、也有理念层面的问题.但毕竟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行的行为实践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制度设计上要求重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导控与问政理念和技巧也要相应地加以配套宣传、培训、内化.比如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就是一项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大的党员干部如果都能树立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理念,转型期深层次利益矛盾重重、复杂博弈背景下官民之间的冲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3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网民层面的建议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是推动民主政治完善的有力举措.俞可平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有学者接了一句说民主需要好素质.我国网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素质良莠不齐,问政过程中因个人素质不同表现出了各种差异,固然有真假难辨、杂乱无章的乱象,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自净能力、趋于成熟的趋势.网络问政不能等全体网民在心理、认知、学识等层面都成熟了之后才进行,而是要在速度与质量中求得均衡.1.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化.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空间也应该和现实物理空间一样有游戏规则,每一个网络上活动的人都要意识到规则就在身边,要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负责.什么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心中有数才能还网络空间以秩序.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就树立健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原有道德体系基础上加入网络道德的相关内容,使之进入教学体系,通过不断地强化使其转化为公民的基本道德意识.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调动各种力量的积极性,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加上舆论引导和行为实践养成逐步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从而为规范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行为创造条件.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意识培养.公民利用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是现代民主的一种新形式,它使政府决策更科学有效,可以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的问题与矛盾.实现这些价值的前提是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政府要加大宣传与教育,政治与个人生活、个人利益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网络时代的公民更要学会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观念与主张,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作为一项“分内之事”来对待.3.网络实名制.网络的开放、虚拟、自由可以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化,它可以把人的前台角色、后台角色完全激发出来,网络暴力、谣言等等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都是在披着哈利波特隐形外衣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实名认证后,现实社会中的规则观念会被带到网络空间中来,网络上的言行也会遵守规则,理性、客观的情绪才可能回归.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也才可能走向科学、有序。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6篇

当前,由于西方的依旧此消彼长,并持续对中国渗透着各种思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很多社会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西方的推动力量,在其对中国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中,会加以大肆渲染与夸张,从而误导国人的思想,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负面压力,也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而是各种言论自由的存在都是相对的,要以不危害到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获得言论自由的空间,否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但是,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做到管与疏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此,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从而集中民意,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使其明辨是非,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总结

面对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力度刻不容缓。这就要求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积极引导,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并建立与网民沟通的平台,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疏导力度,除此之外,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绝大部分民众都被纳入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传播体系当中。而如今的热点话题——网络舆情,其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个信息传播通畅、接收便捷、使用简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广普及,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联网应用所带动起来的。正是各类互联网应用,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传递通道,以此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支撑,实现了社会热点话题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扩散,带动了网络舆情影响力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研究上,李彪(2013)以大数据为视角,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会舆情研究的转向[1];在网络舆情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张一文等人(2010)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研究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涨落规律[2];在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上,柯健(2007)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为公安机关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应对提出了相应对策[3]。然而,但国内对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舆情态势分析、舆情评价指标构建、舆情处理和舆情预警等方面,较少涉及互联网应用的层面。即使有所涉及,也仅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引导控制能力的研究。例如:庞永真在《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策略优化研究》[4]一文中,探讨了政务微博与网络舆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在研究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当前应用情况之后,深入分析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舆情产生、演变的关系。通过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状况,建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精确评估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有选择地布置网络监测力量,并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应用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依据。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互联网应用的分类

当前互联网应用主要可分为四类:交流沟通类、信息获取类、网络娱乐类、商务交易类。交流沟通类应用主要包含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电子邮件、论坛/BBS、社交网站、微博六类。主要是利用网络无时差、无边界、廉价的传输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使用主体为一对一的交流,以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或氛围,通过集群效应来吸引网络用户。信息获取类主要包含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两类,该类应用是用户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查找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获取知识或消息。使用主体为一到多的关系,以提供信息和专业知识为主要吸引手段。

网络娱乐类主要包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四类,是利用网络上资源获得听觉、视觉的,其中通过网络视频也可获得最新的即时咨询消息。商务交易类主要包含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络炒股、网上支付、团购、网上银行六类,是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便捷获取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点。[5]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

笔者通过研究1997年至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结合近几年来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舆情均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舆情一般是由社会热点事件通过互联网,于短时间内在网民群体中迅速传播扩散所产生的,因此,社会热点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速度越快、网民中的传播范围越广、引起网民的注意程度越高,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针对以上三点易于引发网络舆情产生及扩散的因素,并选取与互联网应用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首先,在信息的传播时间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同,由此使得不同的互联网应用能够在信息传播速度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这一层面上发挥不同的作用。

其次,在信息的传播范围层面上,由于不同的互联网应用不管是在用户数量上还是对单条信息的扩散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信息传播范围这一层面上,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是不同的。

最后,在引发网民的注意程度层面上,从信息内容上来看,越是敏感的信息、与网民切身利益越相关的信息所引发的网民注意程度越高,但是各类互联网应用对信息内容的总体上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时,信息内容的敏感性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除信息内容的敏感性外,包含同样内容信息的形式不同也会引起网民不同程度的注意。在这一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同样内容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差别的。一般来说,视频比图片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图片比文字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内容详尽的文字比简单说明的文字更吸引网民的注意。

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时,主要可从互联网应用对社会热点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以及信息负载量三个维度来进行评判。

三、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评价的对象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所以研究侧重点是互联网应用本身对网络舆情有影响的相关属性,网络舆情信息的热度不在研究范围内。网络舆情得以在互联网上产生、发展的基础是由各类互联网应用支撑起来的信息传递网络,而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扩散程度不外乎三个指标——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广度、信息容量。因此,本文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广度、信息的负载量三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信息传播速度

舆情的产生需要依靠互联网应用将某个社会热点话题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递给网民,在网民中激起群体效应,再次刺激舆情的发展。其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关键性指标,信息只有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递给一定数量的网民才能构成舆情产生的网民群体基础。如果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速度过慢,拉长热点信息的传递时间,将会导致信息失效、热点效应消失,难以产生网络舆情。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递速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信息传播速度指标包括两项二级指标:最新信息的次数、信息耗费时间。

1.最新信息的次数

是指各类最新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次数。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表明该类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各类互联网应用快。根据网络舆情的产生条件可知,引发网络舆情产生的起点正是通过互联网应用而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热点信息,互联网应用所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能够包含的网络热点信息也会相应较多。因此,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产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2.信息耗费时间

该指标是指当信息传递到信息者手中时,经由者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上传到网络呈现给网民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信息耗费的时间直接反映了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速度越快,信息就越及时、越新颖,越能引起网民的关注。

(二)信息传播广度

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强调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所能传达到的人群总数。社会热点信息经由互联网后,接收到的群众越多,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并且,就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而言,某一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数越多、接触到信息的人数越多,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也越快。因此,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包括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这两项二级指标。

1.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传递的用户量

是指单条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后,能够接收到该条信息的人群总量。例如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类的互联网应用一般而言信息多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而类似搜狐新闻、百度搜索等信息获取类应用多是以一对多的方式信息。某类互联网应用单条信息的接收人群数越多,对网络舆情产生和扩散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2.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

信息的传播广度除了跟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有关外,还跟该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有关。某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量越多,经由该类互联网应用获取信息的人群基数相应也就越大,信息的传播也就越广。

(三)信息负载量

信息负载量指标主要指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所信息包含的相关主题内容量。网络舆情信息的表达大多依靠文字,还有部分是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不同形式的信息包含的内容量不同,但一般而言,经由互联网应用所的信息内容包含量越多、对事件的阐述越充分,也越易使网民信服、越易引发网络舆情并加速扩散。该指标的二级指标主要是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该指标是指经由互联网应用的单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总量。不同的互联网应用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如图片、文字、视频,但通过对图片张数、文字字数以及视频时长的统计基本可以实现对信息内容负载量的量化。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判指标,构建了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精确评估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依据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对各类主流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进行具体量化评估,使舆情监管部门可以针对网络舆情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应用进行监管。政府部门可着重选择等级评定高的互联网应用进行相关的信息说明,以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

由于本文的研究仅停留在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上,而对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大小还并没有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估。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依据此指标体系,精确评估各类主流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大小,并对其排序,以便找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选择最有效的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控制。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8篇

1.1事件的选取和回顾在实证分析中以“宁波PX事件”为预警模型的最终目标,而选择了“厦门PX事件”和“昆明PX事件”为学习样本进行学习。这一连串关于PX事件其危害的对象不仅仅是政府形象更是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宁波PX事件中,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因受谣言的蛊惑冲击政府机关掀翻执勤警车的情况。倘若能及时且准确地对此类事件进行预警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对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1.2指标数据的获取对于所建立的模型而言其关键不仅仅在于预警模型的指标的建立和神经网络的识别。其数据的获取亦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根据各个数据的特点,整理各个指标数据获取方式如下。将厦门PX事件和昆明PX事件作为一个学习样本,其数据清单如表3所示。同样将模型的预警目标——“宁波PX事件”作为目标数据,其数据清单如表4所示。

1.3输入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有5个预警指标,其中存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类,并且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了量化处理,然而各个指标的单位的量纲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对各个指标进行对比评分,需要将它们进行标准化得到[0,1]无量纲指标。量化的指标均有正负方向均有正负方向之分,自然这些数据的标注化方法均有不同:1)正向指标处理:正向指标表示值越大越安全,危机等级越小无量纲化以最小值为基准,正向无量纲化处理方程:2)负向指标处理:负向指标在文章中表示指标值越小越安全,危机等级越小。无量纲化以最大值为基准,负向的无量纲化处理方程:其中,X表示量化后的指标值,xmin表示指标的最小值,xi表示指标的实际值,xmax表示指标的最大值。

2舆情预警模型的建立及结果

2.1模型的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个典型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输入是采集到的指标的实际值,输出是模型识别的结果,即预警的敏感度,而中间过称则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计算,这部分相当于“黑匣子”。在处理的时候,该文采用三层BP网络(一个输入层、一个隐含层、一个输出层)的网络结构,那么输入、输出节点数分别是5和1[8]。在设置完参数之后用第四章所讲述的利用Matlab软件完成模型的建立。

2.2结果及检验通过搜集得到的数据汇编成的学习样本,并将其中的70%作为样本,30%作为检验样本进行。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表,从该表中容易得到,学习过程中准确率达到了91.76%。并在测过程中抽取了5项进行预测,得到的准确率为92.31%,其较高的准确率。因此有理由认为该模型在未来的预测过程中其准确率应该达到90%以上。

3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舆情量化指标的BP神经网络能够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较为准确的预警,无论是学习还是最后实践的识别准确率都达到了80%以上。这种预警方法通过舆情信息的预警指标利用量化评价方法可以降低人为的主管臆断,而实验结果也表明了其拥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并且利用Matlab进行编程得到的预警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模型可以为政府提供网络舆情的预警,也为企业的网络声誉进行预警为企业的公关提供预警参考。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9篇

1.网络舆情内容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高校校园内的网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上传播的内容也具有时效性,社会上的一些焦点问题、具有偶发性的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以及具有失实的、带有反动性的或者煽动性的舆论等,特别容易形成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表现的主要方面有:为了大家共同喜欢的热点话题而彼此进行交流,释放和环节心情,形成比较稳定的话题和讨论氛围,受学生们欢迎,而比较乐意参与其中;还有一些是学生遇到了困难,在网络上互相交流而产生的互动,一般不会产生矛盾;还有一些是对社会问题、学校工作等有一些情绪化的看法,这类舆情需要关注与引导;另外一些严重的是情绪失控,对一些问题恶意攻击、谩骂、诽谤,这类学生不能代表主题,不容易引起共鸣,但是个别的短时间内会博人眼球引起关注,需要学校关注和治理。

2.参与学生的特点

少部分的学生是校园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参与者,或者说参与者较多,制造者较少。目前,流行的网络平台以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等为主。在这些网络平台同时涌现了一些领袖,他们的级别较高,经常发表信息,把网络平台作为了舆论交流和传播的场所,当一些热点问题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后,会吸引大量同学的关注,即使一些同学不参加发言与回复,但舆论的人气也在不停的上升,很快成为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3.当代大学校园内舆情的影响范围和传播速度特点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平台的多样性,可以在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多种平台上传播,因而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多,了解信息的速度会很快。同学们的兴趣点也也很大的相似性,例如在论坛上发表一篇言论,如果发表的时间合适,标题和内容吸引人,回帖数了集中,段时间内帖子就会顶到论坛顶部,引起众多同学的关注,所以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速度快和影响面大的特点。

二、针对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管理的对策

1.注重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培养学生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培训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中华传统的美德教育,努力营造主流舆论,培养正能量。对网上的不良的负面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消息,要旗帜鲜明的批评,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2.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使用创新教育的手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言论,就要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利用好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的宣传作用,占领舆论的桥头堡。例如主动在论坛上发表和同学密切相关的话题,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困难,引导同学们正确的网络评论习惯。利用QQ群建立即时互动的网络讨论平台,给大家提供轻松的讨论氛围。利用校园网VOD进行视频播放,引导同学们观看有意义的影片资料。利用校园网FTP发一些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电子资料,鼓励同学们去学习和交流,引导同学们正确的上网习惯。即使更新校园网信息,宣传好人好事,求职信息等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公告。

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针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水平

建立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队伍中人员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校级领导、院系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网络中心老师、骨干学生干部等。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和领导应当熟悉网络环境,拥有各种网络平台的帐号并能熟练使用,能和同学们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能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喜好,同时能熟练的使用各种网络平台软件,能更新和网络上的各种消息。负责网络技术硬件维护与软件分析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在硬件上要充分使用好网络设备,能控制好网络访问列表,进行黑白访问名单的设置,将不良信息利用技术手段过滤掉;在软件上的层面上对网络信息的进行监控,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分析,建立即时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的软件系统,辅助领导和老师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进行分析和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10篇

舆情主体层次广泛、言论自由,使得网络言论难免带有个人主观倾向性,甚至个人偏见。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激化,社会问题凸显,使得一些人存在着对社会不满等负面情绪,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成为民众宣泄不良情绪的一种渠道,因而网络上易出现一些对公权力、司法质疑的消极言论,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征。

二、对司法中网络舆情进行法律规制与引导的必要性

1.抑制网络舆情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司法监督功能的现实需要

网络舆情对司法案件的密切关注,对司法权力运行的过程及结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有力督促司法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廉洁自律,勤勉办案,对约束公共权力、防止和揭露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有巨大的积极作用,成为一种监督司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对司法案件的关注,还有助于广大网民在司法程序、“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讨论中学习到有关法律知识,受到法制教育和启示,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素养。但是,网络舆情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如果不加以规制和正确引导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给了人们更大的言论自由,但由于对网络言论缺少必要的限制,使得网络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虚假信息泛滥,误导了社会舆论,扰乱了社会秩序。有些人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随意泄露他人信息,侵犯了其他公民的权利。“人肉搜索”“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的发生,更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再者,网络舆情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和干预司法,影响司法公正。一些重大的案件发生并在网络上传播后,网民开始根据自己朴素的道德判断标准发表对案件的看法,并很容易形成声势浩大的舆情压力,对审判起到某种导向作用,当舆情压力过大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可能会出面干预司法,使得审判不得不考虑“民意”,这就违背了司法独立的基本原则,危害司法公正。因而,有必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规制与合理引导,以避免或减少其对司法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发挥网络舆情的监督功能。

2.解决目前对网络舆情规制不足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缺乏有关网络舆情的监管制度和预防、引导机制,导致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横生,司法机关应对乏力。我国目前关于网络管理的立法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对违法网络舆情主要依据《刑法》《民法》《侵权责任法》等处理。这些立法对网络媒体的资格和准入监管、公民的权利保障、违法舆情的制裁等做了部分规定,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立法滞后于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变化,网络管理立法多为“办法”“决定”等法规规章,层级低,体系性不强,立法内容笼统粗略、操作性不强,缺乏对网络运行的事中监管,对假新闻的网络媒体没有有力的制裁,对随意虚假信息、舆情侵权的网民行为没有立法制止和责任追究,对舆情的应对处理机制欠缺,这就迫切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对网络舆情进行规制和引导,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司法中网络舆情的法律规制与引导机制

实现网络舆情环境的健康有序是一项涉及观念、制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法律制度、监管体制、规制措施、应对和处理机制、网民观念和素养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才能实现对舆情的有效规制和合理引导,避免其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

1.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法律规制

法律具有最大的强制性与权威性,网络舆情的规制离不开法律的有效保障。面对互联网及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态势,我国需要尽快对网络舆情进行比较专业的立法,建立起规制网络舆情的科学的、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解决网络舆情监管松散无序、公民权利受侵害、司法公正受影响的问题。(1)完善立法,加强网络行业管理。研究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发展的新特点,总结近几年来网络论坛、博客等运行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完善互联网行业监管立法。将参与网络活动的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法律法规中予以明确规定。网络经营者、网络媒体为网络舆情生成和扩散传播提供了信息平台,应强化其在运营中的责任,对网络经营者、网络媒体的规制除了准入监管与年检制度外,还应加强对其信息传播的监管。对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新闻工作者制造假新闻、谣言等报道的失范行为,法律应给予相应制裁。网络经营者有义务对其的信息内容的合法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进行审查。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舆情信息,网站有义务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对于恶意侮辱、谩骂他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网站有义务采取劝告、警告、删除等措施,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有序。(2)法律规制网民舆情侵权行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舆情侵权现象的不断出现,亟待法律予以预防和制裁。法律在保障网络舆情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应为其确定权利界限,对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细化网络侵权行为民事、刑事责任的规定,对随意虚假信息、恶意散布谣言的网民依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强网络用户身份管理,实行后台实名制,解决违法成本低、取证和查处难的问题。网络用户在办理网站接入服务或者使用网络信息时应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个人真实身份信息,但在对外信息时可以使用非真实名称。这能促使网民在发表言论时考虑到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自律性。(3)立法引导网络行业自律。法律的稳定性、滞后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及时、事无巨细地规制网络舆情随科学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行业自律规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紧跟互联网的发展,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对互联网企业行为起到规范、引导作用,因而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互联网行业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应鼓励引导各大网站、论坛社区等组建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实施自我监督,及时监测发现不良舆情,采取措施进行规范。(4)受舆情影响案件的法律救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件做出公正的裁判,是诉讼的基本原则,也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具有泛道德化、非理性的特点,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给司法人员办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干扰了司法活动,影响了司法公正。对于这种情况,法律应给予制度上的救济。法律应规定,对于受到网络舆情严重影响,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做出延期审理的决定,或者变更管辖将案件移送到还未受到舆情压力影响的其他法院审判,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确实有受舆情不当影响的情况,应决定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或原审法院的同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应赋予案件当事人以救济权利,允许被告人以舆情影响为理由提出上诉,允许被害人及其家属申请抗诉。

2.建立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所谓的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在网络传播中促进、推动健康而理性的正向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扩散,抑制负向舆论在网络中的形成和影响,引导公众从谬误中摆脱出来。”[3]为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敏感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意见》,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原则、工作机制、工作机构和职责做了统一规范,对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司法机关应当不断探索舆情引导工作的新规律,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建立完善舆情引导工作机制。(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引导舆情。对网络舆情收集不及时、缺乏分析研究,就会导致应对舆情的被动。建立对涉法舆情信息的监测与研判工作机制,有助于为司法机关赢得处理和应对舆情时间上的主动性。司法机关应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全面负责舆情分析引导工作。设立专门的网络阅评员,对涉法网络舆情进行监测、跟踪、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舆情的热点和发展态势,并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以便尽早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引导舆论走向,防止不良舆情扩散和发展,对虚假、有害的舆论信息,也能够及时做好辟谣、澄清工作。舆情监测、研判与引导是一项涉及网络技术、舆论传播、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知识的工作,应加强对网络阅评员等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舆情引导能力,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业机构和专家参与舆情监测、研判与引导,提供专业意见。公检法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应建立舆情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及时、正确引导。(2)建立司法过程信息机制引导舆情。司法公开将司法机关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能够防止公权力的随意性,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健全司法过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关注的司法过程的相关信息,能够使公众及时了解案件的事实以及进展情况,从而有效地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避免或减少各种不符合事实的猜测、评论与炒作,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司法机关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沟通、协调,加深群众对司法机关工作的了解,明了案件的是非曲直,增强社会大众对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理解和支持。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外,对公众关注的案件可以采用向各新闻媒体新闻通稿、召开新闻会、主流媒体记者调查还原真相等方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与案件有关的情况。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权威信息,回应群众质疑,澄清虚假信息,引导舆论。采取邀请媒体旁听案件法庭审理、网络直播案件审理过程、网上公开判决书等方式,使司法过程公开、透明,使公众消除顾虑、明辨是非。(3)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意见领袖”指在公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有较为广泛的信息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某一件事的看法的人。[4]司法活动应注重发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作用。司法机关的领导、资深法官、法学专家、优秀律师、专业法律媒体人等都可能成为涉法舆情的意见领袖。特别是权威法学专家,有时其观点意见更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对一些舆论广泛关注的案件,可以借助意见领袖专业、全面、深刻的见解向公众传达正确的案件信息,引导社会舆论,防止网络舆情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3.提高网民法律素养与媒介素养

网络舆情体现出的非理性,反映出我国网民法治意识的缺乏,因而有必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使民众树立文明使用网络的观念,不随意散布虚假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加强对民众的普法宣传,纠正大众有罪推定的心理,让网民认识到涉嫌犯罪、被网络举报并不意味着当事人确实有违法犯罪行为,对当事人行为及性质的认定应以司法机关最终的调查、审判结果为准,同时,辩护权、律师帮助权等是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正确引导网民理性对待舆情案件当事人,避免过激言行。网民受片面、虚假信息蛊惑盲目跟帖等行为反映出民众的信息识别素养不高,因而有必要对民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引导网民理性、科学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评判,防止被误导。

上一篇:高考作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网络推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