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17 22:34:53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层次描述 网络信息保存 档案来源理念

[分类号]G250.73

随着信息网络环境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普及,各种原生型数字资源不断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是与日俱增。图书馆与各种信息服务机构正着手研究数字资源保存和利用的相关问题,并开始进行各种网络信息保存计划。网络信息资源的长久保存不仅是要提供现阶段的使用与服务,同时也为将来提供研究及传播知识的服务。

1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计划及其资源组织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重大变革,知识传播主要媒介已经由传统纸质转移到数字形式,而互联网正是数字资源传播的主要环境。目前,互联网可谓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资源集中地。有鉴于网络资源已成为知识的主要形式,而网络信息资源快速增长及迅速消失的特性使各国开始注意到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重要性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及实践。从1996年起,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Library of Australia,NLA)开始进行Pandora计划,美国公益性组织创办Intemet Archives,美国国会图书馆于2000年开始着手Minerva计划,我国的国家图书馆于2004年进行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试验项目。

1.1 国外主要网络资源保存项目简介

・Internet Archive:人类知识的全球化使用(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o Internet Archive成立于1996年,由Alexa创始人布鲁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创办,是一个网络信息保存及研究的公益性计划。定期收录并永久保存全球可开放获取(Openaccess)的HTML网页资源。

・Pandora:澳大利亚网络文献资源的保存与利用(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 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该项目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于1996年开始启动,其目的是在建立一个澳大利亚网络信息资源归档系统的同时,为保护和存取澳大利亚电子资源制定政策和程序。

・Minerva:网络电子资源虚拟档案镜像(Mapping the Interact Electronic Resources Virtual Archive)。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从2000年开始实施,主要目标是为有关网络信息的选择和收集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试验,从而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运行一个大规模的网络信息保存项目提供指导和经验。

1.2 网络信息资源收集策略对比分析

以上三个项目所采取的网络信息资源收集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主体收集:所有符合标准的网站都加以收集,如Internet Archive是收集所有HTML网页;二是选择性收集:由图书馆员或其他专家针对个别网站评选,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选择性收集。如澳大利亚的Pandora计划和国会图书馆的Minerva项目。

选择性收集的优点在于不必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在保存很多垃圾信息上,同时还可以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检索。但是选择性策略的缺点也比较突出,首先进行甄别筛选是非常费力的事情,需要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其次选择标准主观性很强,由人为主观进行选择一方面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另一方面也会有对选择标准的非议。

主体收集可能会保存很多没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但是会节省人力。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主体收集可以对选定域名内的网络信息的所有更新进行收集,但是由于目前收集工具的收集能力和其他技术因素,导致收集周期比较长,在这期间,可能就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由于收集范围广,很难对所有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因此很难保证收集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两种资源收集策略的项目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1.3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及描述方式对比分析

3个项目在收集工具、收集方式、资源描述、检索存取等方面各有特点,现将其归纳,如表2所示:

1.4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项目优劣分析

Internet Archive就其资源组织而言是以定期收集整个网站内容的快照方式,数据量巨大,能以最全面最完整的形式保存网站资源。但其所收集的资源并未进行整理与描述,仅能通过URL进行地址查询、网页浏览,无法提供关键词或更深入的内容查询服务,缺乏信息的主题性和特征性描述,对于网站信息整体架构和发展脉络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Pandora对每一个收集的项目都经过评估及并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资源组织方式是将网页主题内容加以选择并收集网页快照,以整个网站或专题为描述单元,参考有关电子资源编目标准并建立查询系统,同时使所收集的网页资源编目纪录能纳入其国家书目网,提供一致性的书目查询服务。Minerva则以主题选择方式收集与保存网页资源,其特点体现在以MODS作为专题下的目录层级的描述标准,提供二元层次的整理与描述。以上两个项目虽然在资源整理描述的方式和手段上优于Interact Archive,但在资源组织方式上都是以主题内容为选择性的网络信息保存,是主题导向的收集。由于收集者主观判断所产生的偏差以及将资源抽离原有情境所产生的干扰,可能导致重要信息与研究价值的缺失。

2 档案编排来源原则与实施方式

网络资源的保存与开放使用,其核心在于网页资源的编排与描述方式。网络资源如同档案数据,是一个有机成长的可收集性资源,资源之间是一个具有相互关联的结构性组织。

2.1 档案编排来源原则的理论基础

档案编排来源原则最初起源于1841年法国档案学者所提出关于“尊重全宗”的概念。来源原则具体实施方式为控制层次,其最佳阐释是由美国学者荷默斯于1964年所提出的“现代档案工作重点是由广泛与一般性到微观性与特定性,以渐进方式收集与描述档案单元”。具体理论表现为:

2.1.1 概念思想:来源原则 档案编排的来源原则,定义于档案是随着机构或个人的业务与活动所产生的文件,经过有条件的价值鉴定,才得以成为长久保存的档案数据。而经由档案可反映出某一机构或个人的特征,因此档案编排必须依据其来源。

2.1.2 具体表现:尊重全宗在档案实体整理与保管领域充分尊重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以档案产生的有机体――机构、家庭或个人的所有档案,作为档案编排

整理的全宗。

2.1.3 内容发展:尊重原始顺序尊重原始顺序原则是用以维护归档系统,包括管理特殊的文件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运用尊重原始顺序处理档案在于原始顺序具有下列特征:①反映当时业务的确实情况;②保存文件原有的关系;③提供有关记录产生、利用或活动的文件证明;④增加档案价值。

2.1.4 实施方式:档案控制层次来源原则实际应用的方式体现于控制层次,它是以全宗、系统、案卷与件为四个基本层次,从整体性到特定性,以渐进方式收集与描述档案单元。

现代档案科学的发展表明,档案编排以来源原则为理论基础,外部具体表现是尊重全宗,内部延伸结构为尊重原始顺序,实际应用方法是档案控制层次。其理论结构如图1所示:

2.2 档案控制层次模式

来源原则的具体实施是以档案控制层次方式进行,在全宗、系列、案卷与件等四大主要层次,依尊重全宗与尊重原始顺序编排。每一基本层次中都包含有处理需求和检索等内涵与信息,具体包括:①全宗:通常由一个机构的文书或一个人的所有文件组成,应收集该全宗档案的一般性内容与其整体的历史或传记信息。②系列:系列是在全宗之下,依机构的下属单位、业务或功能的记录组成,包含有产生文件的特定业务与归档结构等信息。系列是档案描述最基本的单元。其描述项目应包含:题名、日期、档案数量、实体编排、内容摘要等。③案卷:系列下包括的案卷,主要是档案产生时为便于管理与保存,通过立卷依一定顺序或标准将性质相同的文件归类。④件:指个别文件,是案卷下的组成单元。

档案编排通过控制层次,提供全宗、系列、案卷与个别文件四项基本控制层次,形成多元层次编排的基础,可建立多元层次描述,提供多元层次描述信息及档案内容查询与使用的服务。

3 基于档案来源理论构建的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层次描述结构

3.1 网络信息资源的多元层次组织结构

来源原则的编排依据,有别于主题内容选择的主观性,具有客观、理性基础,适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在互联网内,网络信息资源以统一资源定位符――网址(URL),以规定格式来获取,例如http、ffp、gopher、news与maiho等协议。URL是用来界定资源对象的位置与该对象的存取方式,URL中的域名是共享一个共同地址的网络计算机群组,域名本身具有结构性,域名采用树状结构,并采用层级式管理。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编排可依据域名的层级式结构来组织网站资源的控制层次,并形成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层次的界定与结构。

3.1.1 最高层:机构或个人网站

域名是组织、企业或个人在网络环境中身份的代表,可作为定义一个全宗的明确的界定。如www.nlc.省略是国家图书馆的机构域名。

3.1.2 第二层:网站下子域名或主要栏目

在机构域名下,可根据网站各种服务功能(即栏目),针对子域名区分成不同系列。例如wenjin.nlc.省略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馆奖网站。

3.1.3 第三层:在子域名或服务项目下相同性质的网页在子域名下,由于网络资源更新,为便于保存与管理可经由收集相关性质的网页,依日期或字母顺序等次序加以编排。

3.1.4 第四层:个别网页网页是网络资源的最基本组成元素,有文本、视频、动画等形式,同时也是以URL界定与存取。

依域名与网址结构所界定的网络信息资源控制层次,是尊重网站创建者(机构或个人)的原始结构加以定义,如同档案来源原则与控制层次的具体实现,具备了客观性且符合目的性的理论基础。在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层次应用中二者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以来源原则为理论基础,依据档案控制层次应用方式,所构建的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层次结构,除以域名为最高层级的来源用来了解网站创建者的历史与建站目的外,运用个别网站的网域结构与尊重网站内容归类顺序,更能符合网络信息资源产生的背景与内容结构。

3.2 网络信息资源的多元层次描述模式

由尊重来源原则所建立多元层次描述模式,由整体性到特定性,从宏观到微观,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描述,符合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成长的可收集性与结构性,达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客观性与目的性。根据网络资源结构与档案控制层次的对应关系,依照档案来源原则描绘出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所知,各个层次描述的信息内容深度和层级是成反比的,即最高层的描述内容是简要概述,最底层的描述是深入到个别网页内容。各层次描述内容为:①最高层:机构或个人网站。最高层是依据档案来源原则,尊重资源的产生者(即网站创建者)来进行描述。有别于Pandora和Minerva所定义的主题内容导向,而以网站为一个整体来源,是以域名为基础的客观性结构。描述项目包括网站的创建者、拥有者与收集保存者等三方面的信息需求,主要描述信息有创建者背景信息(机构历史或个人传记)、网站内容概述、网站信息获取规则、网站保存需求、网站组织管理等,对资源保存机构而言,最重要是收集其历史描述和网站整体的内容概述。②第二层:网站下子域名或服务项目。网站下属子域名或服务项目,通常是网站创建者就内容主题性与服务功能性加以分类的项目,第二层描述项目应包含栏目名称、内容摘要、主题、资源涵盖日期、资源组织等。③第三层:相同性质的网页。在第二层子域名下,是由网站创建者将具有相同性质的网页加以集中呈现,以方便资源的管理与使用。第三层描述项目主要为栏目名称,资源涵盖更新日期、资源格式等。④第四层:个别网页。个别网页是网络信息资源最基本的元素,是指单一个别网页,在网络中以网址定义,提供链接与浏览或下载等服务。资源的格式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等。对个别网页的描述,可深入至网页内容,包括全文等。

4 结语

依据网站创建者尊重来源的多元层次组织结构,由最高层的全宗描述到最底层的个别网页内容循序渐进逐级描述。并通过多元层次描述建立层次目录,除了提供整体及深入的描述内容外,还有最高层整体网站的描述,以及对于网站来源的历史性描述与整体网站内容结构关系的概述,更可作为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基础。

网络信息与档案一样,客观记录并反映着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研究及了解知识发展的宝贵原始记录。其高度共享、传递及时等特点,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网络资源自发产生的特性及资源的易失性,又使其成为一种珍贵而脆弱的信息资源。档案来源原则的理论基础与控制层次的具体方式,符合网络资源有机成长的收集性与结构性,以整个网站为收集对象,通过域名与网址的系统化结构,分层组织网站中所有网页资源,并以多元层次描述模式,由上而下、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代根兴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2010-03-01]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ppt

[2] Arms W Y, Adkins R, Ammen C. Collecting and preserving theweb : The minerva prototype.省略/arcviewer/1/OCC/2007/08/08/0000070511/viewer/file1424, html featurel

[3]Koerbin P,澳大利亚网络域名爬行与收割研究报告,魏来,编译,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6(2):10-17

[4]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0-03-01]. lcweb2, loc.gov/diglib/lcwa/html/lewa - techinfo, html.

[5] About the wayback machine. [2010-03-01 ].省略/web/web, php

[6]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and Partners. General procedures col-lectlons. [2010-03-01]. pandora. nla. gov.au/manual/collections, html.

[7]赵俊玲,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络信息保存项目Minerva及启示,图书馆建设,2005(5):40-42

[8] Fredric M M. Arranging and Describing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1990:28.

[9]何嘉荪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I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政府;信息资源;网络集成;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8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府以其信息公开、服务便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社会各界的网上互动,大量的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在不断涌现,其出现的形式多样,数量巨大,管理复杂。既而,出现了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信息消逝等问题。“十”报告中指出:推进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为现阶段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的概述

(一)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内涵

政府网络信息资源是政府在中基于网络而产生的数字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往往是离散分布,结构各异,方式多元的。但这些资源的价值是巨大,都是政府活动的客观反映;同时是电子政府能够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数据基础和服务社会的电子表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只有将这些资源转变为有序、统一、集中、易于管理、利用和服务的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固有和潜在的价值。

(二)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的内涵

在电子政府的环境下,将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以及个人所涉及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资源互联互通,以此实现各方在互不排斥的前提下协同构建和获取政务网络信息资源,推进电子政府网上服务,从而汇聚分散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等问题。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的对象包括:遗留系统数据、第三方系统数据、分散的原始数据。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以上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这是影响政府信息战略和机构改革的重要因素,衡量政府电子政务完善程度的关键指标。其面临的困境是,快速膨胀的政府信息与效率低下的管理机制之间矛盾,导致的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消逝和价值的流失。

(三)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的国际经验

1.美国州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美国州政府主要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实现网络信息资源集成,通过服务间的定义来联系接口,接口的定义是采用公认的框架定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服务可以相互应用并无障碍协作。其信息资源集成模式采用松散耦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政府工作流程、规章等等。

2.英国郡(县)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英国郡(县)政府采用统一的共享平台,以公民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完全从公民的角度来看政府工作,一切流程的设定以方便公民和简化办事流程为核心,重视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供应商一起制定服务流程和规范,从而最大限度的使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应用“平民化”。

3.日本城市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日本城市政府围绕平民的日常生活全方位综合性的将信息资源集成。其集成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并将集成分为政府内网与社会网络两部分,社会网络主要是平民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内网是政府人员解决社会需求的平台,同时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内部网络调配政府行政资源,内部网络的政府行政管理功能十分强大。

4.新加坡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首先,政府将通信资源定义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通信资源应用与调配方面政府统筹规划,推动通信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其次,电子政务的整体集成方案由政府统一设计规划,并在积极提升社会对电子政务应用的认识。再次,政府、企业和社会无缝、高效、协作使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提升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二、现阶段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需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业务繁杂,集成流程不畅

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部门职责相近、重叠、不清的现象依然存在;部门间制度规章的设定多为部门内或相关部门设定,缺乏多部门的相互沟通。从业务流程来看,往往是一件事多家管,且管理的标准不统一,致使信息资源集成过程中业务流程的设定出现冲突、循环、断点等问题。且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还需要面对部门、规章、流程的不断变化,集成的模式必须要兼顾各种可能的变化。

(二)资源标准不一,信息结构各异

各部门间数据相对独立,数据的采集渠道不同、标准不同、角度不同,最终导致数据存在近似采集、重复采集的现象最终降低了数据的统一性,加大了集成过程中数据有效性的判定难度。在数据存储过程中,数据库的种类繁多,数据结构各异,相关对象属性设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使集成过程中必须对一些字段的设定进行增减更改,对数据的原始意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各部门的网络结构也有很大不同,有局域网、互联网、业务专用网。从服务器的分布看,有异地托管形式的、本地自主维护的、租用网络空间的等等。

(三)平台环境多样,应用存在障碍

随着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个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风格各异,功能繁杂,站点的设计架构、数据库、设计语言、设计模式多种多样。对于部门内的工作人员,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能适应各自的岗位,而从公民的角度看,掌握所有这些站点的功能应用,熟悉站点的整体布局,不仅需要时间,往往还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IT经验。这就把一部分不适应网络的人群拒之门外了,明明是为了使群众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却最终造成了信息壁垒和信息不对称。

(四)保密等级不同,安全需求复杂

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密等级多样,主要由信息所设计的部门性质和信息的内容所决定。如纪检监察、检察院、公安等部门都有各自的内部安全网络,还有各部门的人事、财务、机关文件等信息都涉及保密等级。且其固有的保密手段又各有不同,有采用专网与公网物理隔离的、内外网访问隔离的、采用软硬件设备加密解密提升安全等级等方式,在集成过程中不同的保密等级存在不同的安全需求,同时在信息应用访问等方面存在多种权限设定问题。

三、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途径

(一)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

现阶段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整体的集成程度比较分散,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硬性的推行自上而下的集成方式,会对现有的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产生一定的损失。而自下而上的进程模式又存在信息孤岛的风险。所以集成模式的选择需要兼顾现有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同时也要考虑资源集成的系统性。

在资源集成的框架设计上,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框架标准,地方在国家框架的制定上根据地域信息资源特点制定地方的集成框架结构,应更重视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应用,弱化资源的建设规模,尽可能使框架的各个功能模块松散耦合,增强资源集成的可扩展性。在资源集成的实施上,地方政府应根据现有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积极消除信息孤岛。采用通过中间件将信息资源联动或使其标准规范化,并在后期络信息资源集成过程中将相应功能开发集成化逐步替代现有系统。

(二)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实施策略

1.公众应用为核心的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公众对其的应用程度,因为只有在公众的不断应用中,政府网络信息资源才是活的资源。应将公众应用为核心理念贯穿于业务过程集成、应用集成、内容集成、标准集成和平台集成,最终实现面向公众的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的综合集成。

2.统一规则,建立评估标准。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应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并成立省级直管机构,通过直管机构横向上协调各部门的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纵向上推进地市县各级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统一资源集成的技术标准,数据结构。并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制定各个层面的安全权限。此外,还需健全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理顺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相关资源管理范围,资源应用的权利和义务,保证资源集成的顺利进行。同时,资源的安全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建立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评估标准,对公民、政府、技术提供商的使用、需求、开发等情况进行分类评估,针对公民展开应用普及宣传,也要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应用培训,为技术提供商对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维护升级提供改进信息。

3.重视数据应用和数据挖掘。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的最终目标是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的应用,其中应用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对数据应用不断开发才能挖据出数据资源的核心价值,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的信息,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和服务,推动政府服务的不断升级。数据存储是数据资源存在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存储所面临的问题会不断转变,涉及到数据平台的不断转变、数据信息的备份、数据的迁移等问题。因此,在不断追求数据应用的同时,数据存储的相关保障也需要体现在集成过程中。

4.新技术与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应用策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也必须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与对接。在规划设计阶段应为新技术预留相应的接口,方便云技术和移动技术融入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在数据资源的结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未来大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相应技术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张诤.政府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电子政务,2010(5)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3篇

网络信息资源是传统文献信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并且是通过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网络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检索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开发和利用两个方面。这里的开发是指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检索、下载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是指,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并且按照某种体系结构建立导航数据库,为用户迅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提供引导。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保障。

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经济障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资源引进的费用,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研发的费用,三是网络环境及海量存储设备的费用。这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它们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将严重影响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

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和扩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注重数据库版权的保护,以免在网络信息资源使用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对版权的保护一方面是对原著的保护,一方面是对数据库特殊权利的保护,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开发时一定要先解决好知识产权的问题。

3.信息服务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上级信息服务机构,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拥有强大文献来源和信息服务保障,在信息处理技术上也据有一定实力,这为地方信息服务机构带来巨大压力,建立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是唯一能与之抗衡的砝码。

②同城信息服务机构,虽然在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上有所区别,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产品的生产不断扩大,原有的区别越来越模糊,加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品的生产,才是战胜对手的法宝。

③信息资源提供商,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它既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服务者,对于信息服务机构来说简单的原始的信息服务(检索服务)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信息服务的更高阶段――知识服务。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1.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资源利用情况、服务范围和学科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经费和存储环境,有针对性地调整文献布局,重点引进权威、方便检索利用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资源。

2.建立信息服务合作机制。一方面是建立与部级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部级信息服务机构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补充和完善地方资源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与省市级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利用各省市级信息服务机构地方特色资源和服务模式,建立省市级信息服务机构间的资源和服务合作机制,是信息资源和服务手段的重要补充。

3.建立资源导航系统。利用数据导航技术,按学科专业分类建立数据导航系统,由服务人员从网上查询选择获取相关专业学科所需要的网址或信息,经过简单加工后,再按照某种体系结构将这些物理上分散的大量原始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导航手段,为读者迅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提供引导。导航系统不仅为用户提供其需求的情报源,还要负责辨别和确认情报源,同时也提供与其共同工作的情报网中的其他服务项目。

4.建立异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统一检索采用元搜索、智能等技术,实现异构数据跨平台检索,是简便、快捷的检索模式,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资源整合模式之一。异构资源统一检索使得用户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库能够在一个检索界面中迅捷地查找到各数据库中用户所需信息,从而避免了许多重复性的检索工作。

5.强化本地数据整合。一方面,同城信息服务机构间在资源上各有特色,虽然在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上有所区别,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产品的生产不断扩大,原有的区别将越来越模糊,利用信息组织技术手段整合同城信息资源来强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利用自身条件和技术优势,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以地方科学数据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信息、科技成果信息、实验数据信息等为内容的科学数据库,是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

因特网的出现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更加广阔的信息空间。它的无国界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使它迅速地集聚了亿万以上的各种各样的用户。人们利用它发邮件、聊天、消息和广告、文件传输(FTP)、发表文章和各种作品、远程登录(Telnet)、购物、交流思想等,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据统计,1995年4月―1997年8月,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增长了100倍。以后每100天翻一番。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因特网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广域网。因特网对已有的信息传播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它将无比丰富的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带给人类。如何让海量、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人类服务,这就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

1 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1.1 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下面简称网络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用于网络信息组织、管理和传播的软硬件设备、人员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则指网络信息内容。本文所论述的网络信息资源仅指狭义的概念。

从字面上讲,网络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地说就是指经数字格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加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指放置在因特网上的信息内容集合。

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许多新的类型和特点,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复杂等。这给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下面从5个方面来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1.2.1 内容丰富,数量大

网络住处资源内容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数量巨大,增长迅速。上至宇宙,下至地理,只要你想得到的内容,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中大多数是免费提供的。每天网络上的各种语言的信息不计其数,没有人可以全部浏览。

1.2.2 多媒体、多类型、多语种,传播范围广泛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文本、数据、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应有尽有。宽带技术广泛使用后,从网络中下载音乐、找网络游戏、下载电影都轻而易举,人们能通过不同类型的载体来认识这个世界。此外,各种语种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获得,一条信息到网上只需数分钟便可以传到地球的其他地方,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

1.2.3 信息构成复杂,缺乏管理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机构数不胜数,信息的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信息格式不统一,质量上良莠不齐,没有“把关人”,缺乏必要的管理。网络上不仅有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有许多垃圾信息、违法信息,缺乏必要的管理,对未成年人十分不利。所以,需要过滤、甄别、筛选,对未成人上网给予积极的引导。

1.2.4 交互性强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交互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传统的媒介的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而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却是双向的、互动的。人们有了查询的意愿后,可以主动上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向网络输送信息或通过网络与别人合作一项工作。网络信息资源使不同国家的人真正凝聚在一起。

1.2.5 分散性和动态性

信息分散存放,纷繁无序,可随时修改,动态性和时效性强,尤其是新闻类的信息,可能过了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这条信息就经过时了,网络中信息更新或淘汰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体。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赖于存在的因特网是一个松散、没有专门机构进行集中管理的网络,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自由发展模式: 自由连接, 自由信息, 自由扩展, 自由增加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是自由发展造就了因特网, 从而也最终形成了网络信息资源, 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问题(有关内容已被广为讨论, 在此不再赘述)。为解决这些问题, 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导向更合理的未来, 采取一定措施对网络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与控制并辅于相关的技术手段势在必行。

2.1 网络法规的建立

利用法律的力量解决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信息行为已成为全球呼声。信息法律通过规范网络活动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解决矛盾, 达到疏通信息渠道、保护信息产权、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交流的目的。以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为例, 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极大的自由度, 给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困难, 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网络信息的正常交流。因此, 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受到各国关注。美国在《N II:行动计划》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十分强调网上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 英国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委员会知识产权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以及台湾资策会制定的《多媒体节目著作权法修法建议》都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这些法规明确了网络信息产权保护的范围及信息利用者的义务和规范, 促进了网络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建立健康的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指在网络信息活动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守的道德标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伦理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一些专门的研究组织纷纷成立,并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有的机构或组织还制定了约束网络行为的“网络守则”。健康的网络伦理有助于人们正确回答诸如“应在网上何种信息”、“如何复制网上信息才是正当的”、“可否在网上窥探他人的隐私”等类的问题, 从而推动网络信息资源的健康发展。

2.3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使用是控制网络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开发特殊的网络软件用于过滤或删除含有黄色、暴力、种族歧视等不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利用防火墙、电子密钥等技术保护信息安全等。因特网在技术方面存有的缺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安全、利用及其它方面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但它本身是现代高技术的产物, 许多问题还得靠技术的手段加于解决。

3 网络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把握需求,合理组织、协调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般由具体的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机构、公益性机构或企业等组织负责实施。

3.1 基层组织

网络信息资源整体上的混乱与无序并不说明它缺乏任何形式的组织, 而是说它已有的组织程度对满足各种信息需求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Internet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许多信息查询工具(或服务功能) , 它们对网络信息资源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手段。如A rch ie 可自动地查询FTP 服务器, 将其中的文件索引创建到单一的、可搜索的数据库中。该数据库就是A rch ie所能查到的所有服务器中文件目录数据的索引。用户只要给出希望查找的文件类型及文件名,A rch ie 服务器就会指出在那些FTP 服务器上存放着这样的文件。然而最神奇的还是WWW 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能够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 上不同地点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 使用户能够在Internet 上查找已经建立的WWW 服务器站点(Site)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WWW 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影像) 天衣无缝地集成起来, 并提供图形界面下的快速查找, 使用同样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与Internet上的其它服务器对接。但是, 上述工具所提供的主要是方便地浏览网上信息的手段, 并不能提供从茫茫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迅速找到特定信息的方法。搜索引擎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信息查询工具, 它对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二次组织的作用。

3.2 搜索引擎的二次组织作用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 是一种在互联网产生后伴随着网上用户快速查询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能提供网上信息查询服务的系统, 即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以自动或人工的方式收集Internet 中的信息资源并提供一条检索途径。概言之就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做一完整的集合、整理、分类, 从而便于用户能轻易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不同的搜索引擎可能会有不同的检索界面, 不同的侧重内容,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庞大的索引数据库。这个索引库是向用户提供检索结果的依据, 其中收集了因特网上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主页信息(网站和网页信息) , 包括该主页的主题、地址、包含于其中的被链文档的主题, 以及每个文档中出现的单词的频率、位置等等。为了获得这些索引信息, 每个检索工具都配备有自动检索程序(Robo ts 或Sp iders) , 随时都会顺着超文本之间的链接跟踪网上新加入的主页、节点, 为其建立索引, 并送回集中管理的索引数据库。可见, 搜索引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作用十分明显,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网上信息的控制, 在逻辑上序化和优化了网络信息资源, 为充分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

3.3 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目前的搜索引擎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是在建立资源索引时针对性不强, 面向大众的资源覆盖面广, 而面向科学技术的则相对非常少; 另外, 检索结果中包含大量相关性很小的内容, 用户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剔除, 检准率很低。搜索引擎所能达到的组织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针对学术性资源的专业性较强的深度信息需求。而且, 网络中的各种检索系统虽然功能十分强大而易于使用, 但它们对资源不具有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对网络信息资源更高级别的组织仍然需要图书情报机构在信息分类编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美国图书馆界的许多单位已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 典型的做法是用机读编目格(MARC Fo rmat) 来组织和整理网络信息资源。

在我国, 一些图书馆和情报单位利用搜索引擎筛选网上信息资源, 在交通、军事、医学等领域建立了专业性的网络信息资源主题指南。

因此, 根据条件和需要, 对因特网上某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 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 是提高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能力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曹树金,罗春荣.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王海波,汤珊红.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

作者单位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信息保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网络上、浏览、查询信息。这种信息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复杂的,容量是庞大的。这些信息是文化的痕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动态性特点,这种信息的生命周期却是十分短暂的,据相关机构统计,一个网页的平均生命周期仅有44天,如何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保留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网络信息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视。

一、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虽然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但它仍是一种数字信息,同数字信息一样必须依赖众多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才能为人们所利用,所以在保存网络信息自身数据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也应一并保存。这样网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就必须满足以下需求:

1.网络信息原始数据的保存。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短和存储量庞大的特点,限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必须采用冗余备份的方式保存。由于现在网页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内容,其数据模式又大多是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许多内容多是采用服务器请求调用的方式获取,很容易在保存的过程中,只是保存了信息的绝对连接或服务器请求命令。当再次打开保存后数据时很可能就会无法显示。这就要求在保存信息过程中必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完整的采集下来,并保证保存信息能被准确完好地读取。

2.网络信息动态联系特征的保存。网络信息具有传统信息所没有的动态性特点,网络信息从类型角度看,多是由脚本数据,表单数据,函数公式,链接数据,数学模型组成,其功能和表现形式多为导航,工具选项,交互式表格等。其显示的内容多根据访问网页第一时间浏览者的需求由服务器动态生成的,并非传统数据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在网络上查询相同的信息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但又都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信息正是现代网络信息的关键所在,比原始信息更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保存是网络信息的难点,而这些信息的丢失将导致网络信息的灵魂消失。

3.网络信息属性的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包括:出处,时间,作者,来源,性质,类别,关键字等等。通过这些信息的保存能追溯相关信息的来源与历史,确认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完整性。同时,可通过此种方式针对现代网络信息进行信息、内容校验、身份认证、版本演变、知识产权认定。所以,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对于真实、完整地保存网络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4.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的保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类型,新模型不断涌现,同时,旧的标准也在不断被替代,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在进行保存的过程当中,不同时期的网络信息中的信息编码、字符格式、网络标记、体系结构、压缩方式、加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是不同的,要确保在一定时间跨度上不同网络信息的可识别和解析,就必须记录保存当时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类型和处理标准。

5.网络信息管理机制的保存。虽然,网络信息被保存了,但这些信息的使用原则是不相同的,这决定于网络信息的属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比如: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信息安全机制、保密等级机制、屏蔽原则等等。这些是网络信息鉴别分析、合法使用的前提,是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可持续进行的基础。

二、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过程

1. 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面对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首先要划定信息收集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各国采集与本国有关的重要信息,范围条件包括: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在本国;由本国组织、公民创作拥有;国家顶级域名;使用本国官方语言;研究价值;公众的关注度等。根据范围条件通过专门的采集软件对网络资源综合地进行采集。此外网络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对于已采信息一段时间间隔后需要重新采集,以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实践中可以发现有的网站内容更新较稳定,很少时时更新,更新周期较长;而有些网站特别是新闻网站,跟新速度极高。所以针对于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更新的时间概率应采用不同的间隔标准。

1) 收到信息的甄别:采集的数据还要进行替旧和,替旧主要是在数据的再次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数据较以前有修改,就记下修改信息并将信息更新为现有信息。是指在网页的采集过程中,网络信息的网址虽然不同但其内部的内容却是一样的,对于这样的信息,只需要记录简单的网址信息,而不需要记录全部的网络信息了。

2) 甄别后信息的数据分离:在确定了要保存的信息资源后,数据还不能马上保存,还要进行数据的分离。从资源中分离出信息原始数据、动态联系特征、信息属性、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信息管理机制。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只局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本身,还包括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形成的规则与机制。而且这些信息资源的规则和机制的价值往往远高于信息资源本身的价值。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级保存原则与介质选择。面对不断变化迅速增多的大量网络信息,完全保存是不可能的,即使已经进行了划定范围采集其数据量的庞大也是难以想象的。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稳定高效安全的信息保存是十分必要的。对将保存信息依据研究价值、保存时效、数据位置的信息进行分级保存。比如:研究价值越高、保存时效越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需要进行归档级的数据保存。采用专用的服务器集群保存,为数据集成做初步的数据保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得出的规则进行永久保留,并应用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采集框架中;研究价值高、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于服务器的数据一般采用分布服务级。根据数据的物理位置选择最近的符合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框架协议的分布式服务器进行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镜像级的数据保存。对于这类数据可采用只在附近的分布式服务器保存文件内容的方式;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与服务器的数据可采用链接级。主要通过服务器集群记录相应数据资源的网络链接,并形成统一的查询目录,也可将目录分类或分布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检索工具级的数据保存。采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可将检索指向相应的服务提供商,不保存相关数据,只记录服务提供商。

3. 实现查询访问与管理。对于保存的数据其数据量和复杂性是十分巨大的,必须在消除数据的异性异构后,进行相应的分类,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数据集合体,并对信息进行目录化管理,并建立统一的语义分解查询接口,以便提高相应的查询效率。在资源访问上,通过统一的语义分解查询接口可实现对不同分布数据的访问,同时针对访问的内容和所具备的查询权限进行匹配,否则只能访问标题类目。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它结构体系的复杂程度、信息的庞大程度以及增长速度远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联盟所能承受的。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将这个体系构建起来。首先就是统一的体系标准,应由一定级别的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形成统一的采集标准、保存策略、保存标准、分布原则、分级原则、权限划分,责任关系和合作框架,并形成相关法规,并从组织上保证法规的贯彻执行。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6篇

网络信息的快速增长与“易逝性”使各部门对网络信息保存的需求变得必要和迫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保存项目。基于此,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存档(WebArchive)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希望档案部门在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方面取得发展。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

网络信息以呈现随机无序、爆炸式的指数增长,具有易逝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大量流逝问题(网络信息的存在周期为44天)引起了多方问题,如:教学中网址链接在使用时过期、网络虚拟遗产纠纷、游戏系统消失造成玩家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人类社会的网络历史遗产的消失等问题,这些情况逐渐引起了各方关注。图书部门在对网络图书进行管理时,也管理了网络资源库中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灰色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数据库建设并长期保存,随后开始进行网络出版物的保存和数据挖掘。创建信息资源或多种资源数据库是一种数字资源的档案化管理。这项工作做的比较好的是图书管理部门,其还协同法律、经济以及情报等多个部门参与工作,从而引起了多方对网络资源的重视。

1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产生的背景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多格式存在,多渠道、爆炸式产生和增长,这为社会生活多方面提供了信息便利。但网络资源并不是任意获取,而是分等级的被人们获取,比如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或者灰色文献,政府网站中的政令信息、个人博客等。通过应用和总结,网络资源成膨胀式、难收集、难检索、易逝性呈现并消亡,因此许多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亟待专人负责收集和保存。网络资源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开始重视网络资源,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为知识管理、信息挖掘提供资源。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信息,个性化和全民性的信息生产多样化,已经无法控制。

2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概念的界定

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客体方向,对客体界定的不明确;二是主体行为,即是主攻保存还是主攻利用。在客体方面,主要的表达方式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数字资源、数字遗产、网络信息资源、网络资源。

2.1对客体概念辨析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取和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简单理解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总和。数字遗产是指互联网上的数字文化遗产,即以互联网为承载形态的文字作品、资料、图片和影音形成一种文化传承的遗产,也就是现在互联网上的读书频道、文化频道、博客、论坛、BBS以及空间等里面涉及的创作、记录等内容。数字遗产——互联网上的文章、资料、图片和影音的保存,基本上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遭到来自非用户操作的删除、更改,甚至商业网站亏损倒闭后,个人空间就会被注销,内容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毁灭。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其具体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网络资源的外延更大一些,它除了信息资源外,还延伸到信息资源的引申资源,涉及关系网络和社群网络。而网络信息资源更偏向情报信息,与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资源相比较而言,网络信息资源内涵于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

2.2对主体行为的理解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会同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这个概念相混淆。两者是相近但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双方都涉及网络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长期存取,即有关信息的共享问题。但是网络信息资源存档(WA)更注重对网络信息资源资源的建档和档案化管理。网络资源存档的内涵:有关主体有选择性地对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进行捕获、归档、存储等档案化管理过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存档,更全面、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社会活动的本来面貌,并满足相关主体对网络信息的长远利用需求。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WA的目的是再现社会活动的本来面貌,实现网络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利用。二是WA的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三是WA行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四是WA的行为程序具有规范性。笔者更倾向将WA定义为一种对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管理的行为。学界网络资源存档的理解还有:认为WA是一种对网页进行网页快照的行为。笔者认为网页快照无法满足多种格式的要求,目前视频和视频直播已成为网络较火的一种信息资源,这就是网页快照无法做到的。

3档案部门应对网络信息长期保存的措施

3.1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

从国家宏观战略方向看,笔者认为国家档案部门应采用顶层设计,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方式来建设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项目。同时,对国外具有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有选择性的进行保存和研究。

3.2在政策上进行探索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将许多档案信息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因此,这就更加给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增加了压力。政策上的保障是其前提,也是指引方向的引路灯。下面提出一些笔者的建议。从内容上,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WebArchive做法,台湾网络典藏项目针对各级政府网站、教育及学术机关网站(研究机构、社会教育机构及大专院校及所属系所网站)、图书馆网站(各大专院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图书咨询学研究单位及图书馆团体网站)、重大社会议题网站(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社会重大议题为向导,收藏与该议题论述相关的网站,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媒体改革、金融改革、土地规划、全民反恐以及公民投票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化的政府工作网络,该网络更便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群众。从格式上,通过对文字格式、视频、音频、游戏服务器等的保存,进行项目编目,除采用存储器阵列等方式,还可以开发新型存储器等。这些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科技,也可以参考其他国类似的项目。

3.3在运行中寻求协作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保存,既需要档案部门率先引领,同时也需要计算机技术部门的配合,技术难题是攻坚克难的关键。不仅如此,法律、标准、政策、企业等都需要协同进来。因为这一项目的成功应用,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管理、经营带来不小的变革,因此需要这些部门共同努力。

4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存在的问题

4.1对WebArchive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足

许多游戏网站在运营十多年后,往往面临关闭服务器的境况。而该服务器的玩家却还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当关闭服务器后,这类资源将面临永远消失的状况,如果WA项目忽视了此类资源,是否是对人类遗产的一大缺失。在21世纪的某些阶段,人类行为缺少了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未对当时网络信息资源的原生资源进行存档保存。因此,重视和重新认识网络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档案化保存是一种对全人类记忆负责的表现,这些只是笔者了解到的某一种情况。对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来讲,都建设有自己的网站,对网站内容会进行及时更新,做好宣传,同时单位内部的业务也会通过网站进行沟通,这些原生的网络信息资源若不加以及时保存,待到查考时,将无从下手。

4.2资金投入少

技术和管理的革新,资金投入是硬性指标。只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在硬件更新上配备最好的设备。对于企业或政府而言,这类投入想要在短期内盈利,怕是很困难的。通常这种投入都伴随着时间而增长,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具有前瞻性的看到长期投入对整体运作的意义,许多投资者和决策者很难做到有前瞻性的去审视对本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投入,更难看到这种投入的回报在生产和经营领域的贡献。

4.3技术含量低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保存所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开发软件形成的系统平台伴随着IT技术的不断翻新,需要不断更新。但是这目前在我国很难做到,因为许多档案尚属于国家非盈利部门,属于经营性企业的档案和网络信息资源也很难获得企业和部门的资金投入,这样就更难获得技术投入,许多部门的检索功能还停留在人工纸质和手动阶段。在技术方面我国较国外稍弱一些,但相信在借鉴他国发展历程并进行我国自主研发后,技术问题将迎刃而解,且指日可待。

4.4归档权限模糊

法律责任分配问题探讨至今尚无定论,相关人员需进一步同法律部门进行研究讨论。

作者:孙辉 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欢,郑永田.数字遗产保存: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J].图书馆论坛,2012(4).

[2]耿磊.对网页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若干思考——InternetArchive和WebInfoMall项目的启示[J].湖北档案,2012(2).

[3]黄峒胜.网络信息保存运动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0(6).

[4]周佳贵.美国数字信息保存计划——NDIIPP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

[5]周毅.网络信息存档:档案部门的责任及其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0(1).

[6]周毅.论网络信息存档权及其生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

[7]赵俊玲.挪威网络信息保存项目Paradigma[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3).

[8]谢春林.英、美、澳、挪网络信息保存政策的经验与借鉴[J].情报资料工作,2009(6).

[9]张小芳.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5).

[10]臧国全,田莉.数字保存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解析——基于集体创作型Web数字资源保存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

[11]肖琬蓉.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5).

[12]何朝晖,戴龙基,肖珑.共建共享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

[13]郭家义.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标准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

[14]陈清文.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

[15]孙红娣.论开放存取中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5(11).

[16]赖朝新.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主体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17]宛玲,吴振新,郭家义.数字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管理与技术策略——中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研讨会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7篇

为更好地满足时展、社会需求,我国信息管理的过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以其惊人的数量和速度增长,其在为人们带来便利、快捷信息服务的同时,无序和混乱的信息传播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与面临的诸多问题又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一命题的复杂性和关键性,为此,如何对网络中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配置及利用,是需要亟待解决的。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一)概述。

网络信息资源又称虚拟信息资源,其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由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以及超媒体、超文本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具体地讲,是将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而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综合。

(二)类型。鉴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致使人们目前对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此,可通过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如按网络信息的知识单元组成形式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按开发主体划分可以分为政府机构站点资源、企业公司站点资源、学校站点资源、科研院所等;按信息内容的范围则可以分为政府信息、教育信息、文化信息、学术信息、有害和违法信息等;按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可以分为非正式信息、半正式出版物等。

(三)特点。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信息资源无论在数量、结构、载体形态、内涵传递,还是在分布和传播的范围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新的特点。具体地讲,从内容上,其有着内容丰富、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增长迅速、格式多样以及资源易于复制,存储数字化、传播网络化,信息源复杂,分布虽然开放但内容之间关联程度强的特点;从形式上,其有着动态性、非线性、交互性的特点;从效用上看,其有着开放性、共享性、时效性、强选择性、强转移性、高增值性的特点。

(四)缺陷。网络信息资源虽是如此的丰富、方便、快捷,但其自身的存在与传播、发展中仍存在诸多值得重视和管理的问题,如内容虽然丰富但庞杂无序,质量良莠不齐;大量信息虽得到快速的产生与传递,但却得不到长久保存;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版权保护、隐私保护等都缺乏必要的法律制约和管理措施;通信线路的资费偏高,致使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等,这些问题及隐患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制约了网络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三、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鉴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优缺点并存,在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筛选出高质量的信息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必然要求人们对其所使用的资源予以正确、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所谓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是指按照一定原则、采用一定方法和模式,对因特网上某一领域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信息材料进行搜索、分析、筛选、判别、评价、标引、排序、著录、存贮等处理,进而有效地排除其他不必要的信息、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一)入口控制。首先,通过网络信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即将法制手段、行政手段、精神文明予以有效结合,来使广大网上用户群中的信息生产者可以更规范、更有序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尽量避免各种不良信息、污染信息的与传递,以此形成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和信息生存、发展空间。

(二)采集管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一方面要注意用户潜在的未来信息需求,懂得用户信息的需求特点、信息行为习惯、获取与吸收信息的机理与规律,使信息资源的描述、表现、传递符合用户口味;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工采集(利用浏览因特网、查询有关书目、报刊等或与他人交流)和智能采集(利用专用的信息搜索软件)的方式,在遵循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信息采集的个人化、专门化,并由选择检索点转向最相关信息,从以文献信息利用为中心转为以知识利用为中心。

(三)资源重组。为使用户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更方便、更快捷的检索和利用,可运用各种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重组,如建立一定数量的、公认的检索质量高的网络信息资源指引库、搜索引擎机制、主题树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等,使整个网络成为一个虚拟的、单一的、有组织的、有结构的信息集合,这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起了一定的作用,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网上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在逻辑上优化了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8篇

【摘要题】实践研究

【【关键词】网络/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上社科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数字信息的易拷贝等特点导致信息重复率高,无序性更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加之现有的检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大大影响了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快和扩大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度和规模,利用信息网络共享社科信息资源,弥补目前普遍面临的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

1.1网上电子期刊资源

网上电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丰富、检索途径多样等优势,利用率非常高。网上电子期刊包括与印刷版同时发行和仅在网上发行的两种,其主要来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务商提供的期刊检索服务。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如美国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统(http://),德国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统(http://www.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务商则将自己的产品上网,提供包括期刊订购、检索、全文传递等服务。如美国威尔逊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网络数据库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数据库品种多、质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Dialog,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中国期刊网等。访问的形式主要有授权直接访问或访问镜像站上的数据库两种。中国期刊网的题录数据库免费供用户检索,可为用户提供6000多种刊物的题录信息。有的数据库服务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数据库的免费试用服务。

(3)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提供的服务。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依托自己或协作单位的馆藏,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期刊或其他类型文献的网上检索服务,用户在有的网站检索二次文献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订购原始文献,原文可通过E-mail、传真、浏览、下载和联机打印等方式获取。如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学网(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检索。

(4)网络版期刊提供的服务。许多期刊正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便于读者上网检索或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现刊目录服务。如《中国远程教育》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文阅读、期刊订阅及检索服务;《世界华人名人录》网络版提供网络版的题录和全文;中国经济展望网提供《宏观经济观察》、《宏观经济论坛》等多种网络版期刊的题录和全文,等等。

1.2网上图书信息

网上提供的图书信息主要包括书目信息和电子图书。

(1)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国内外许多出版社都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因特网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书推荐、教材目录以及书目查询服务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带有一定的销售宣传性质。

(2)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联机图书馆馆藏目录。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个大型图书馆的联机目录24小时对外开放。读者通过OPAC可以查询到大量的书目信息,确定某本书是否在馆,能否通过馆际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联机目录不但提供书目及摘要,还提供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URL地址访问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图书馆。

(3)数字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用户只需通过鼠标和键盘,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资料就会方便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35万册的PDG格式的数字图书。其会员可随时阅览到最新图书。国内可供读者阅读图书的还有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研究机构提供的电子图书。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献资料库中心”和中国台湾的“瀚典”为代表。两网站除部分内容需付费使用外,绝大部分内容可免费在线浏览。

(5)个人或团体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大多数文学类网站属于此类,有的以收藏为主,有的以链接为主。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学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较红火的图书,也包括一些网友自己的习作和文摘,一般为全部免费提供给读者阅读。

1.3网上报纸资源

网上电子报纸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提供大量时事、专题、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渐成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率先在网上开办电子版以来,到1999年6月,国内已有273家报纸上网提供阅览。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例,它从每天凌晨0时30分到5时,将每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市场报》等17种报刊的全部文字和图片上网,还分为“中国”、“国际”、“财经”等9个频道,每天滚动国内外新闻1500条,并就新闻热点制作专题。网站还设置了对报刊和频道新闻均有效的信息检索功能,读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关资料。

1.4网上学位论文资源

(1)利用全国性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许多国家已将学位论文数字化列为重要的项目计划,其中较具规模与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网络博硕士论文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它是一个国际论文资源的电子图书馆计划。通过整合性检索可检索19个单位的论文;另外更列出许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博硕士论文的网址。CALIS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一个子项目,建库的目的是通过对分散在各大学中各类学科的学位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库、上网,使原始的论文信息获得升值,为国内外希望获取高校学术信息的用户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起到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发展的作用。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学校申请加入学位论文数据库建库工作,学位论文数据库上网数据已达到约9.7万条。

(2)利用商业出版机构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业出版机构取得授权,通过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学位论文;有些则是委托商接受论文订购。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国学术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国的第一本论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万本美加地区博硕士论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经有PDF形式的论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订购下载。通过Amazon网络书店订购学位论文,前25页可免费浏览。

(3)利用联机检索系统中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一些知名的联机检索系统中都包含大量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数据库。如Dialog系统、QuestelQrbit系统、STNFizKar/sruhe系统。我国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CNKl)继《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超大型数据库建成后,又一项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围规定的信息源,它已收录全国有博士招生点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个博士点和3000多个硕士点2000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5万多本。并按科学的体系进行了编辑。到2002年底,加入这一数据库的博硕士培养单位将达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报》称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学、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

(4)学术教育单位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有些大学或资料中心在原有图书馆馆藏目录查询系统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硕士论文查询系统,部分学校除提供书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载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学院,收录经选择后的博硕士论文,提供论文扫描后之全文。可线上订购全文,包括:纸本、PDF档及微缩片三种形式。《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多种途径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检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学历年的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及摘要,博士论文的全文下载仅限授权用户。

1.5网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动的原始记录和产物,它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本身的扩充及其职能的强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文献地位和使用价值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不断上升和升值。网络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网络发达的美国,据1997年中期统计,美国联邦政府的4300个网站和215个电脑公报牌已将政府的42个部门机构拴链为一体,在2000年末已将政府3/4的议事录(transaction)电子化。通过网络,可以查找美国的总统文献,如:国情咨文、经济咨文等;可以通过美国GPOAccess主页、美国国务院网站或美国国务院外交事务网等查找美国国务院的文献资料;还可通过美国商业部的国情普查局、劳动统计局、经济分析局等查找美国的统计资料。

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在北京召开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到2000年底则要实现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门建立网站。据2002年7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申请域名的已达5864个,“政府上网”已经成为现实。

1.6电子论坛和电子会议

因特网上设有USENET及Listserv电子论坛,也称新闻讨论小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专题讨论小组构成。每个小组是由某一主题参与的文章所构成。USENET与Listserv类似,但是,前者范围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一般不需订购便可参与;而后者较为严肃,而且更趋学术性,通常还需订购方可参与。因特网上用户通过E-mail均可自由参与电子论坛的活动,从中可以获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难获得的第一手重要专题信息与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员及时了解跟踪学科动态与前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时间滞后的缺点。电子论坛的另一特点是举办国际电子会议。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学术团体与组织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专业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这些会议,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获取完整的会议论文与资料。

1.7网络数据库

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献信息数据库称为网络数据库,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品种多,质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访问和访问镜像上的数据库两种。目前在网络上运行的著名数据库,如:Dialog系统已拥有600多个集文献信息库、数据信息库、事实信息库和全文信息库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系统;OCLCFirstsearch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个基础数据库。

1.8网上其他社科信息

网络上还有大量的会议信息、政策法规、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目录、组织机构、通讯讨论组等。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也很强。

2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检索

2.1直接进入网站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检索,要求检索者对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有所了解,进行检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检课题的信息类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内容的相应网站的相应系统。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课题相关论著,首先确定需要检索书目,可以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也可进入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检索。如果要了解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首先确定可以检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进入清华的科技新刊报导检索,中文的可以检索CNKI的期刊专题题录数据库。

2.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搜索引擎俗称“网络门户”,是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据统计,至少85%的网上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网上已有数千个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种。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网上的资源而不必预先知道资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分类目录导航,一种是输入检索词进行匹配检索。前一种是以Yahoo!为代表的人工分类式搜索引擎,根据检索主题所属类别,逐级展开分类目录,查找分类匹配信息。分类式搜索引擎虽具有分类清晰、准确的优点,但却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内容有限、难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种是以AlatVista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由程序自动搜索。用户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式或表达式,搜索引擎就会返回一组指向相关站点的超链接。由于是机器人程序自动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网站并及时更新、发现及删除已不存在的站点,从而大大提高用户查询结果的数量。这两种类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检索效果也各有差异,应合理选用。

2.3利用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搜索引擎虽然是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据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网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标准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盖网上不到1/4的信息,而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称,没有一个搜索引擎可以覆盖网上信息内容达16%以上,并且随着站点越来越多,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此通过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盖面广,面向大众的信息居多,要查询业务性较强的主题,查准率较低。为了使网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许多国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网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通过多个搜索引擎的协同搜索,选择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URL,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总结、归类,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使用户能按类目浏览,方便地获得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通常先按照学科设立一级类目,在一级学科类目下设二级学科栏目,二级学科类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如果本学科的信息资源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使二级类目直接对应于具体的信息资源,这样更简洁明了),三级类目对应的就是具体的信息资源的网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网上专业资源指南和WWW虚拟图书馆,把读者和网上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可以节省用户网上漫游的时间。如:知识管理虚拟图书馆(http:///km/)、语言类虚拟图书馆(http:///)等。

3基于网络的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网上社科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更新频繁,通过各种专业搜索引擎和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任何一个研究人员都必须关注、浏览本专业相关的国际学会、协会、研究所的网上主页,同时加以取舍和鉴别,最终从网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才是网络信息检索的主旨所在。同时,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功用,用户在检索时,如果选用不恰当,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实际检索中应针对不同的检索要求,加强检索策略的规划,其中包括检索标识的确定、检索人口的选择、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检索提问的表达等。正确而完善的检索策略可优化检索结果,反之会造成检索的失误或失败。

3.1确定检索项

(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分析检索课题,是为了弄清楚检索课题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弄清楚课题学科属性、专业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便正确选用数据库、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确定检索标识,达到良好的检索效果。

(2)选择适当的语词,确定检索项。规范词和自由词是检索常用的语词。规范词是规范化的语词,是受控词汇,它取自主题词表(叙词表)。自由语词是自然状态的语词,属于非受控词汇。检索时,应遵循优先使用规范词,根据实际情况恰当使用自由词的原则。

(3)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组配,编制检索表达式。不管是数据库还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几乎都具有逻辑组配检索功能。由于已确定的检索项表达的主题概念间存在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布尔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对检索项进行组配,编制成检索表达式。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选择检索工具

(1)科研选题和科研进行中,由于要检索比较专业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如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记录等,应选择网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2)网上商务信息数据库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美国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许多很有特色的商务信息数据库,用户如要检索比较准确和系统的商务信息(包括政策与法规、市场、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选择网上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登录其网站,进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有偿信息检索。

(3)检索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如新闻报道、最新商务信息等,可以选择网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且免费检索的特点,但对于学术性强,比较专深的课题,用搜索引擎检索效果不理想。

(4)针对具体的检索课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灵活地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即以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检索为主,适当辅以网页搜索的检索方法,以达到最佳检索效果。实际操作中,用户最常用的就是这种综合运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网上电子期刊的利用.图书情报工作,2001(12)

2陈光祚,夏立新,我国网络图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3李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1(1)

4司莉.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虚拟文库建设.图书情报知识1999(1)

5李毅萍.网络报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图书馆论坛,2001(4)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9篇

【摘要题】信息资源建设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整序/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普查大量国内外期刊论文及有关出版物、分析相关网站,进而总结与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以期有助于优化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方法,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蓬勃开展。本文着重总结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进展,有关其揭示方法将在另文总结。

1用于组织网络信息的搜索引擎方式

(1)关于搜索引擎组织方式。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网络信息组织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两种方式,也有称使用语词组织知识和使用分类法组织知识。所谓主题树组织方式,就是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线索,再通过信息线索联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现有的提供目录分类式(或称主题指南、列表浏览)查询功能的搜索引擎就采用这种方法组织信息。而数据库组织方式,就是将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于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

①搜索引擎的性能比较研究。早期研究大量集中在概要性介绍方面。殷雪松、徐斌分别介绍了12个大陆地区的中文搜索引擎网易、天网、华好网景、搜狐、四通方利、常青藤、北极星、悠游、搜索客、司南、我是野虎、若比邻等,港台地区茉莉之窗、哇塞、蕃薯藤等和5个国外的中文搜索引擎Yahoo雅虎中文、AltaVista(中文版)、Globepage(中文版)、华页指南、中文查寻。

王忠、周士波分别介绍了独立搜索引擎Altavista、Hotbot、Infoseek、Excite、Webcrawler、元搜索引擎Cyber411、Dogpile、Highway61、InferenceFind、Mamma、Profusion、Savvysearch、All4one和网络英文搜索引擎Webcompass、Copernic98,并对6种主要搜索引擎的基本查寻、高级查寻、限定查寻、结果排序、结果输出等检索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转入到了搜索引擎性能的比较上。孙丽等选取了北极星、常青藤、搜狐、中经网信息导航、网现引擎5个中文搜索引擎,从数据库类型、规模、库更新频率、抓取方式、日抓取页面数、抓取深度、<Meta>tag、显示方式、信息排序依据、信息描述质量、界面友好程度、用户欢迎程度等分析它们的优劣。徐建华等从数据库规模、信息采集方式、标引内容、检索功能、结果显示格式、结果排序规则、数据库更新频率等7个方面对Altavista、Excite、Go、Hotbot、Lycos、Yahoo这6个搜索引擎逐一进行分析。

张燕,惠佳颖就10个检索提问,从检索功能(布尔检索、邻近检索、截词检索等)、查准率、用户负担、输出方式对搜索引擎Google和AskJeeves进行详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Google在查准率以及输出方式上明显优于AskJeeves,在检索功能及用户负担上两者各有特色。

②关于搜索引擎的质量评价指标。搜索引擎评价指标多种多样。1973年Lancaster和Fayen提出了6条关于信息检索系统效果评价指标:即覆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及检索结果输出格式。这一评价指标影响甚广,许多学者在其基础上进行细化与扩充,提出搜索引擎质量评价标准。

储荷婷提出5条标准:A.索引构成(取决于标引数量、标引范围、索引词抽取法和索引更新频率);B.检索功能;C.检索效果(由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时间衡量);D.检索结果显示(显示内容、显示数量以及是否按相关性排序);E.用户所需努力(从用户界面和帮助介绍材料)。

孙丽等提出的评价体系:A.数据库指标(数据库大小、类型、更新频率和信息抓取方式等);B.检索结果输出格式;C.检索性能完善程度(类目检索、关键词检索、短语检索、截词检索、布尔检索、概念检索、自然语言检索、指定字段检索、包含或排除检索等);D.响应时间;E.查全率;F.查准率;G.用户负担。

曾民族提出评价指标:A.数据库规模和内容(覆盖范围、索引组成、更新周期);B.索引方法(自动索引、人工索引、用户登录);C.检索功能(布尔查找、复杂布尔操作、相邻或相邻查询、截词查找、字段查找、概念检索、词语加权、词语限定、中断退出、上下文关键词等);D.检索结果(相关性排序、显示内容、输出数量选择、显示格式选择);E.用户界面(帮助文件、数据库和检索功能说明、查询举例);G.查准率及响应时间。

曹东等从检准率和检全率出发,提出搜索引擎的评价指标:A.收集网络站点数目的广泛性;B.搜索结果的满意度;C.数据库更新的频度和时效性;D.使用的便利性;E.目录设置的合理性和分类的深度及广度;G.内码转换的准确性。

贺亚锋就7个有代表性的主题进行测试,提出的评估准则有:A.命中率——查询主题的网页反应;B.检准率——首10个网页中切合主题的网页数目的比率;C.重复出现率——首10个网页中重复网页数目的比率(镜象点除外);D.不切题比率——相对于检准率。

尚克聪、杨立英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A.数据库(从收录范围的明确性、收录相关内容的全面性及更新速度评价);B.检索软件,从智能化程度(由人—机接口、检索过程、检索结果输出、检索结果的反馈等指标衡量)、提供相关链接的程度、响应时间、提供各种检索途径;C.检索效率(综合使用查准率和查全率考察)。

黄如花提出的评价指标:A.收录范围(地域范围、语言范围、资源类型范围、专业范围);B.分类(分类方式、分类级次、交叉显示、类名是否规范、各类的内容说明);C.检索功能与效果(完善的检索手段、范围限制的功能、满足网上动态信息检索的要求、对检索结果的处理等,查准率、查全率、搜索条件频率、响应速度);D.结果处理;E.页面组织;F.其它功能与服务。

可见,数据库、检索功能、查准率、用户负担和检索结果输出方式是目前评价搜索引擎较普遍采用的基本指标。

(3)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研究。

目前,一些大型搜索引擎普遍建立了指南型分类系统,对其分类体系进行研究逐步受到重视。陈树年在《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一文论述了综合性搜索引擎具备的功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使用的语言;网络信息的组织模式;中文搜索引擎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建构网上知识分类体系的原则和技术等,可称为这方面研究的一篇力作。

马张华、张宇萌认为网络分类体系与传统的文献分类体系的不同点在于:①重视以事物为中心设置类目;②类目收录的对象范围宽泛;③采用多重列类、重复反映方式揭示类目;排列方式简便;④直接以语词组织信息;⑤结合屏幕显示分类体系;⑥修订迅速。其不足是:类目设置缺乏规律性;类目归属存在不合理现象;同位类排列不能揭示相关性;横向关系揭示上存在不一致;部分类名不确切;分类规则有待完善等。马张华还对分类搜索引擎的类目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深入到类目结构的编制依据、大类结构、类目体系的特点等,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应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则,解决好类目的排列问题及横向类目的处理问题。研究者还对某一具体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方式进行了探讨。如,对Yahoo、搜狐等搜索引擎分类体系进行研究。

(4)搜索引擎功能的完善。

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类目设置缺乏科学性、逻辑性,知识领域不全,知识体系不严密,分类标准、引用次序缺乏规律性。关键词式搜索引擎多为非控关键词索引,其检准率低。人们逐渐认识到搜索引擎应该以完善的情报检索语言原理为基础。曹东等提出:要运用分类检索语言的原理与方法;加强因特网信息资源分类表和电子化叙词表的理论研究,对自然语言实施控制机制;建立后控词表等情报检索语言的原理与方法来完善搜索引擎功能。

目前理想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应当是分类主题一体化。其组成为:①一个结构简明的知识分类体系,通过对信息的系统分类,实现对信息知识领域的宏观控制;②一个智能化的控制词表,实施对作者语言与用户语言的控制与转换;③建立分类体系与控制词表的系统联系,将标引语言纳入分类体系,实现自然语言检索和类与语词的组配检索。

2虚拟图书馆(专题指引库)

虚拟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组织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形式。具体说来,虚拟图书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索和收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与搜索引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属于专题性和学科专业性的,系统性和易用性强。虚拟图书馆对网络资源组织是优越于搜索引擎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由专业图书馆员把关,在自动系统的协助下,利用某种分类法和主题词表,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源进行描述和组织,改善了搜索引擎采用自然语言标引的根本缺点。这方面实践和研究集中在:

(1)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

研究者主要对导航库建设、更新与维护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学科导航库以学科为单元对因特网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评价、分类、组织的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的学科资源数据库的检索平台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的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我国“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提出构建重点学科导航库系统,建议其内容可分为7项:研究机构;相关电子出版物、电子文献等;相关国际会议预告;其它相关机构信息介绍;本学科与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协议等;主要新产品与市场;新成果、新创造与发明、专利等。规定各子项目必须有分类浏览功能,以主题树浏览方式组织信息。

(2)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

所谓指引库是指所建立的数据库中,从物理上讲并不存储各种实际的信息资源,但对其进行访问却可以检索到有关数据库的实际资源,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信息。其原理与方法是把因特网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按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向用户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指引库中的信息。指引库采用主题树方式组织资源。研究者们探讨了专业网络导航库建设中专业网络信息资源收集的手段与方法、导航库的构成、更新与维护问题。

(3)热门站点链接或相关站点推荐。

这是因持网上被广泛使用的最简单、最直接的信息组织与开发利用模式。

3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1)传统文献分类法改进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图书馆分类法特性、具体分类法与搜索引擎分类体系比较(类目涵盖范围、揭示深度、类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认为传统分类法知识系统性和标识语言的通用性以及族性检索能力和扩检、缩检功能,是其它情报检索语言所不具备的。它在网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①用于联机浏览检索;②用于非文本信息的组织;③用于超文本系统的管理;④作为网络信息组织的通用工具;⑤促进分类主题一体化。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用的传统分类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①多维揭示;②适当降低分类难度(增加直观性、透明性);③提高分类法类目标题语词的表达性和现时性,选择、积累、增添终端用户检索时自然语词,及时反映网络资源建设和利用中的新主题:④重视分面分类思想和方法;⑤扩展同主题法即主题词表的联系;⑥粗分类原则,采用分面分析方法、建立强大的参照系统、加强标引深度,打破传统的线性资源组织方式,走分类主题一体化道路;⑦分类法应当解决机读化和网络化、兼容性和国际通用性:分类—主题—自然语言一体化;⑧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超文本技术、分面分析方法)改造原有的分类法,提高分类法描述网上信息主题的能力。

(2)文献分类法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

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的网络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从学科角度揭示网络信息,成为组织网上学术性知识内容的主要应用模式。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均走在我国的前列。早在1994年10月23~25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第36届阿勒顿研究会上,与会者围绕电子时代图书馆分类法的新角色与新地位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欧洲科研与教育信息服务发展计划DESIRE(DevelopmentofaEuropeanServiceforInformationonResearchandEducation)在“因特网资源描述与发现”的专题研究报告(RE1004,1997年8月)中,全面介绍、总结了分类法在因特网资源组织中的应用情况:17个网上服务系统使用DDC组织资源,5个使用UC,5个使用LCC。

1997年,NacyJ.Williamson对38个使用分类法组织资源的网站进行调查,记录每一网站所使用分类法名称、联机分类法索引展示形式、主题树的特点、类目使用级次、分类法的变通、结果显示方式以及应用上的特点,并选取9个网站(其中使用DDC、UDC、LCC各3个)以及一些未采用分类法组织资源的网站,对艺术、历史、健康和旅游方面的信息进行检索,用以分析与确定运用分类法的特点、趋势和存在问题。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网站仅使用一至二级类目,二级或三级以上不采用分类方式,而以字母或其它的顺序。最引人注目的实验是:使用DDC的CYBERDEWEY,使用LC的WWWVirtualLibrary和早期使用UDC的BUBL''''s。研究表明,分类法能够提供组织网络资源框架。

GerryMcKiernan对分类法用于组织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研究,报道了分类法应用于主题网关(subjectGateways)的情况。使用UDC的有:①DirectoryofNetworkedResources:UDC“Shelfmstk”Order(NISSInformationGateway);②GERHARD:GermanHarvestAutomatedRetrievalandDirectory;③InformazioniClassificateperDiscipline;④TampereenYliopistonVirtuaikirjasto:AiheetUDK—Jarjestyksessa;⑤WWWSubjectTreeofWAISDatabase(NordicWAIS/WorldWideWebProject)。使用LCC的有:①CooperativeOnliceResourceCatalog(CORC);②CyberStacks;③ICRC:InternetCollegiateReferenceCollection;④On—Line BooksPage:CallNumbers/Subjects;⑤ReadyReferenceUsingtheInternet;⑥ScoutReportSignpost;⑦WebResourcesArrangedbythe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System。

DDC是在因特网资源组织中应用最广的分类法。HamidSaeedandAbdusSattarChaudry在GerryMcKiernan报道运用DDC组织网络资源的19家网站基础上增加了5家,共有24家网站应用DDC:①ADAM:Art,Design,Architecture&MediaInformationGateway;②BlueWeb''''nBrowsebySubjectArea;③BrowseLINKbyDDC(BUBL);④CanadianInformationbySubject(NationalLibraryofCanada);⑤Cataloguer''''sVirtualReferenceShelf;⑥Co—operativeOnlineResourceCatalog(CORC);⑦CyberDewey;⑧InternetPublicLibraryOnlineTextsCollection;⑨TheInternetResource(NapierUniversity);⑩Mt.LaurelHartfordSchool''''sLibraryWithoutWalls;(11)NetSitesbytheNumbers(TempePublicLibrary);(12)NewAthenaeum:InternetResourceGuideDevelopedbyLibraries;(13)PICK:QualityInternetResourcesin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14)ScienceNet:Subject (TorontoPublicLibrary,已终止使用);(15)SORT:School''''sOnlineResourcesforTeachers:Browse;(16)xmITree:DirectoryofContent;(17)WWlibBrowseInterface;(18)DewPoint;(19)IowaVirtualLibrary;(20)DeweyBrowse;(21)DeweyDecimalHomePage;(22)TheMathematicalAtlas;(23)Webrary;(24)UnitedStatesEmbassy,Israel。

HamidSaeedandAbdusSattarChaudry对每个网站现状、受控词汇、检索选择、主题范围及类目级次进行了调查。结果近50%的网站只局限于使用一级类目;显示标记符号与类名,其类名未作修改,内涵不好理解;绝大多数网站仅提供浏览功能,不具备语词检索能力。尽管如此,目前的实验及研究结果显示,DDC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浏览工具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马张华对文献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认为其特点在于:收入资源大多经过精选;对类目进行必要调整;对类目体系的深度进行控制;加强类下说明;多种检索途径界面;显示形式、处理层次多样、编制方式多样。这是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最早的一篇文献。

我国有学者提出,在虚拟图书馆中,为了使文献资源分类一致,可结合网站的特点,使用图书分类法,如,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这些网址进行分类管理,使其有序化。

(3)建立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法研究。

现有众多的中文搜索引擎均采用各自分类体系组织网络资源,用户必须熟悉不同的分类体系才能较快地检索信息,这样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专家们提出,要建立网络信息分类法,提供网络资源用的统一分类体系。陈树年提出建立网上信息的知识分类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编制方法:有一个涵盖各知识领域、结构清晰、层次简明、能满足网上信息组织需要的分类体系;采用等级结构展示知识的系统联系,构成枝干分类的主题树或脉络清晰的地图;应采用对用户最有利的排列次序等并提出了中文信息分类大纲。在《文献分类学》一书中,他从知识分类体系的构建、类目的划分与设置、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类目与信息的排列、类目注释和说明、用户界面等对网络分类法的编制进行了详细讨论。

邓均华提出要编制我国数字化分类法,应以我国信息组织推荐标准《中图法》为蓝本,综合国内外优秀的分类法及现代各种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的长处,充分利用超文本技术的特征来表现分类法的体系特点。

卜书庆提出从数字信息资源词频统计出发,从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的研制出发,从最终用户检索需求出发,从适应新技术环境出发的主要思路,改造中国传统文献分类法主题法《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用于组织数字信息资源。

4主题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及研究机构已认识到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关键词法的应用。由于关键词法具备:①在标引时不必查表,选词、标引速度快,成本低;②不依赖专职标引人员,可由作者或机器自动标引;③不存在人为性或滞后性,能及时应用最新的提法以及最新词汇等优点,因而,目前由搜索引擎软件自动建立的网络信息资源索引数据库所支持的就是关键词检索。但是,由于关键词法未进行同义词及反义词控制,未能揭示词间关系,这种关键词检索的致命缺点就是检准率太低。人们提出网络信息检索应导入受控语言机制,使用后控词表即“标引不控制+检索控制”模式是改进关键词法性能的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2)主题词表的应用。少数搜索引擎中提供主题词检索方式,在用户界面上,可直接浏览主题词表,从中选中主题词,作为搜索引擎的检索提问。用户可以在检索界面中修改检索提问,也可返回到主题词表界面重新选择主题词。其共同的特征是:词表内超文本导航。

(3)标题词表的应用。标题词表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检索前使用。即通过标题词表规范用户的检索表达式。用户可以首先在网络信息组织工具提供的词表中检索到标准标题词及相关联的词汇。以该词作为检索词,点击表中超链接即可得到检索结果。②检索后使用。即在给出用户所用检索表达式,得出检索结果的同时,提供相关词作为用户进一步检索的线索,用户可自由进行扩检和缩检,从而提高检索效率。

5窗口(专题)方式组织网络资源

即提供检索窗口,进行多元检索(主题词、著者、机构、地区等),用户只要在窗口输入查找信息的相关的词(或词之间的组配提问式),即可找到所需信息线索(相关站点的链接)或资料。如,《中国学术期刊网》采取了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俊.略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图书情报知识,1998(2):32~35

2董慧,余传明.基于Internet的信息组织研究.情报学报,2001,20(1):54~60

3殷雪松,徐斌.漫谈中文搜索工具.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2):130~133

4王忠,周士波.Internet英文搜索引擎评价.图书情报工作,1999(4):33~37

5孙丽,陈通宝,乔晓东.网上中文检索工具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1999,18(3):225~234

6徐建华,伍宪,胡燕菘.国外六个著名搜索引擎的特征和评析.现代图书情报检索技术,2001(1):48~51

7张燕,惠佳颖.网络搜索引擎评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4):34~36,58

8储荷婷.国际互联网检索工具:特点、比较和发展方向.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3):6~11,14

9曾民族.网络信息检索现状和性能评价.情报学报,1997,16(2):90~99

10曹东,韩全惜,庄军.运用情报检索语言理论与方法完善搜索引擎的功能.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8~61

11贺亚锋.Web资源虚拟图书馆与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2000,19(6):574~577

12尚克聪,杨立英.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系统性能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2(1):68~71

13黄如华.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4陈树年.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4):31~37

15马张华,张宇萌.指南型网络分类体系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22~25

16马张华.分类搜索引擎类目体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1(2):36~40

17陈笑辉,范晓虹.Yahoo的分类体系结构及原理探微.图书情报工作,1999(9)

18黄建年.网络信息分类浅议.情报学报,1999,18(6):514~518

19张莉扬.Yahoo的信息组织方式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1(3):48~50

20陈光祚.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19~23

21贺亚锋,张颖.Web资源虚拟图书馆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5):31~34

22徐佳宁,卞丽.我国高校“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3):56~59

23楼宏青.高校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探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30~33

24陈梅华.探索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情报学报,1997,16(2):104~108

25隋利玲,郭瑜.Internet上专业性网络资源导航库的建设.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2)

26刘静.建立Internet电子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的构想.图书与情报工作,1998(1):6~9

27司莉.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虚拟文库建设.图书情报知识,1999(1):51~53

28王德英,季颖斐,周蓉.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开发初探.图书馆杂志,2002,21(3):41~43

29洪漪,梁树柏.分类法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情报学报,1998,17(1):19~22

30管计锁,梁胜利.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1):71~74

31柳晓春,左少凝.传统图书馆分类法的网络适用性研究.情报科学,2001,19(12):1270~1271,1322

32黄晓倩.网络环境下分类法改进初探.图书馆建设,2000(2):40~42

33包冬梅.检索语言应用于INTERNET信息资源组织之前景分析.图书馆杂志,2001(6):8~10

34P.A.Cochrane.NewRolesforClassificationinLibrariesandInformationNetwork.Catalog&ClassificationQuarterly,1996,21(2):1~2

35T.Koch.TheRoleofClassificationSchemesinInternetResourceDescriptionandDiscovery.[2002—07—27]

36NacyJ.Williamson.KnowledgeStructuresandtheInternet.InKnowledgeOrganizationforInformationRetrieval.Proceedingofthe6[th]InternationalStudyConferenceontheClassificationResearch.TheHague:FID,1997:23~27

37GerryMcKiernan.BeyondBookmarks:SchemesforOrganizingtheWeb.http://www.public.iastate.edu/~CYBERSTACKS/CTW.htm[2002—07—27]

38HamidSaeed,AbdusSatterChaudry.PotentialofBibliographicToolstoOrganizeKnowledgeontheInternet:TheUseof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SchemeforOrganizingWeb-basedInformation resources.KnowledgeOrganization,2001,28(1):17~26

39马张华.文献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1999(12):24~29

40秦明,吴家玲.目录方法在因特网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0(1):48~49

41俞君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2卜书庆.试论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4):46~49

43邓均华.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76~77

44杨涛.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图书馆建设,2002(1):50~52

45邱君瑞,耿亦兵.主题词表在网络检索系统中的高水平运用调查分析.图书馆杂志,2001(11):20~22

网络信息资源范文第10篇

动态研究信息的流动过程为我们了解信息的作用原理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互联网通过数据中心来协同全球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源,能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它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扩张性等特点,当前搜素引擎、网络信箱、网络存储、文件处理服务等技术已在互联网服务总被广泛使用(冯蕾,2010)。这为外语教师发展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基于外语教师发展需求的网络培训平台设计

网络培训平台不仅应是外语教师拓宽知识面、开发思维、建构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超越自我的数据库,也应是他们合作发展、自我反思、发展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互动网。笔者相信其能够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大几率地保障外语教师培训任务的成功完成。

2.1外语教师发展网络培训平台资源库收藏内容设计

外语教师发展网络培训平台资源库的数字学术资源收藏内容应以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制定。资源库提供的信息资源应达到形式多样、类型丰富、质量保证、获取便利等要求。(1)形式多样。资源库应能提供集视频、文本、图片、图表、数字、语音多种媒介为大成的各种资源。如各路专家的讲座、示范课堂的动态视频、与视频配套的学习文本、公告文本、作业文本、文章文本、相关资料、图片、语音资源等,为教师们提供多种信息源,使他们更多地接触信息技术,提高他们有机地整合信息、创新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地保障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2)类型丰富。资源库内容应涵盖期刊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工作文稿、技术报告等多种类型。内容包括英语科研动态、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各类英语课型的教学过程、文化教学、英语学习策略、教学改革等,以方便教师了解外语科研动态、学术前沿信息、教学改革趋势等,提升自身素质。(3)质量保证。存储在资源库中的数字学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以避免所收集信息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4)获取便利。存储在资源库中的数字学术资源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的方式被外语教师免费、便捷地获得。

2.2外语教师发展网络培训平台服务功能设计

外语教师网络培训平台不仅应拥有大容量的各类数字资源的存储,同时,也应提供各类平台服务功能,如软件服务功能、咨询服务功能、信息获取功能、数据存储服务功能、信息交流服务功能、数字挖掘服务功能等等,为外语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该网络信息交流是一个信息、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推荐的过程。(1)软件服务功能。网络培训平台为外语教师提供教学科研需要的软件服务。(2)咨询服务功能。网络培训平台为外语教师提供与学科相关咨询服务。(3)信息获取功能。在信息获取上,云计算提供的云存储服务支持外语教师可以凭借个人账户密码,随时随地存取需要的信息。(4)数据存储服务功能。云存储可以记录外语教师的日志,根据日志实现实时索引,外语教师把日志信息提供给“云”中任何一位学科资深专家,与其共享信息。(5)信息交流服务功能。在信息交流中,外语教师可以按照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等与“云”中任何一位同行、专家交流信息。(6)数字挖掘服务功能。学科专家根据日志记录进行深层次挖掘,为外语教师提供更全面的个性化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继承传统的外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同时,我们应创新开拓,借助日益更新的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发积极有效的多模态教师培训机制,力求升温外语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使之蒸蒸日上,融入时展的洪流之中。

上一篇:网络信息传播范文 下一篇:个人信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