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传播范文

时间:2023-03-22 07:47:38

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传播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军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

[5]钟瑛著,《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2篇

摘要:在界定网络信息传播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给社会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苏联的凯德洛夫等人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定出适合于这个对象的概念;③查明该对象所固有的基本规律;④创立和建立能够解释大量事实的原则和理论。阂大洪于2004年5月22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互联网传播学科,同时应将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论文百事通此外,金镇在《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一文中,从学科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系统深人研究,同时指出人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还缺乏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旨在通过界定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网络信息传播学科的发展。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

1.l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网络信息传播是随计算机的发展出现的,它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充当了传播信息的媒介,这里所说的网络,专指计算机网络,即我们所说的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需要有计算机和通信设施等硬件设备,需要有由先进技术构成的网络平台,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把信息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高速传播。所以,笔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就是以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依托,利用网络技术传递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目的的过程。

1.2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只是非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传播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所要实现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在本质上和非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是一致的,只是实现的手段和环境不同。可见,网络信息传播仍然属于人类传播行为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媒介,进行各种数字化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和利用活动。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归纳为信息数字化、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化。

二、信息传播的规律

2.1信息相对价值规律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能够表征事物的运动状态,是信息的固有本质和普遍价值之所在。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所以说,对于信息传递者来说,他们所传递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

信息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是自由,这种自由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主体的差异性,以及信息选择和信息理解的主观性,信息接受者对信息意义及其使用价值的判断和理解也必然产生差异。因此,信息价值也就具有相对性。对信息传递者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接受者看来,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信息;面对同一信息,这个信息接受者认为很有价值,而另一个信息接受者则可能认为毫无价值;相对于同一个信息接受者来说,同一信息在此时很有价值,而在彼时则也有可能失去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2.2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信息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信息的流动,而任何一种流动,必须有势差才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这种势差也必然存在。在网络信息传播的两端之间,这种势差的存在是客观的,因为只有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存在某种差异,网络信息才能顺畅完成传播。也正因为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进行信息选择的必要,才有信息传播需要的产生。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生产、布局和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马太效应”现象,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向:从占优势一方流向劣势一方。又因为网络的自由度增加,众多信息接受者可以同时存在,而这些信息接受者之间也必然都存在差异,所以就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层次性。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信息是按一定的方向和层次循序进行传递的,这就是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2.3信息循环规律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它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信息传递者在传递信息以后,不会对自身造成损耗,其信息量不会随“信息实体”的离开而减少,而是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一经掌握,就可以永远守恒。也正因为这种信息守恒,信息传播才得以进行,信息共享才得以实现。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的都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一经产生,就由某种特定的符号所代替,信息的传播实质上就成为某种符号的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符号不受任何外力所影响,是永恒不变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符号是易于复制的,当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完成后,信息传播并未终结,而是开始了下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就是说,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只是在不断地传递这种符号,而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永恒不变的,只是随着传播产生了位移的变化。信息守恒,加上“符号”永恒,这就是信息循环规律,网络信息传播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行的。

三、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应用

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任何外界力量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为了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理,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指导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保障网络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我们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只能去认识并尊重规律,并自觉地加以有效运用。

3.1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

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管理技术虽然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就能够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把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纳人到有序化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使网络信息交流与利用更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

3.2网络信息传播的保障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网络信息传播日益繁荣,正在不断地深人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之中。如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购买技术或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建设过程,这个体系主要包括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管理体系。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涉及到网络信息传播自身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进行全面深人研究,可以理清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有助于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构建。

3.3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准则的确立

美国学者理查德?A?斯皮内洛指出:技术往往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现实的情况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交流的自由与互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伦理挑战。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流通过程,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网络信息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网络伦理的本质是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内容和具体反映。通过全面了解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的静态特征和动态交流过程,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依据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制订出规范、适度、有效的伦理准则,才能保持虚拟空间信息生态的平衡与繁荣。

四、结语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传染病模型

1社交网络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空间数据库、通讯设备等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正在迅猛发展。社交网络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社交,比如,有以交友为目的社交网络新浪微博、Facebook,有以分享地理位置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oursquare,有以分享图片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lickr。通常,我们把大量用户可以通过文本、声音、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进行交流的虚拟网络平台称为社交网络[2]。为信息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途径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社交网络平台门槛较低,也导致社交网络中用户层次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谣言、传播不良信息,催生了网络虚拟世界犯罪行为,尤其是对没有甄别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是特别大的。因此,深入分析社交网站中危害信息传播,掌握不良信息传播内在规律,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传播规律,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关策略控制危害信息传播。本文将从社交网络传播相关理论出发,初步研究探索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2社交网络传播理论

2.1六度分离理论和150法则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在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首先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此理论阐述了在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任何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这种模式建立联系。但是,六度分隔理论仅仅强调了任意两人之间建立社交关系的必然性,并没有进一步定量这种关系的强弱。然而,在现实社交和虚拟社区中关系强弱的区分都是真实存在的[4]。因此,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出了“150法则”,即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个体拥有稳定社会交往关系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150人。2.2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指的是一个系统在内部某种机制驱使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和发展的过程[5]。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自组织的一个分支——互联网自组织,具备以下条件:互联网成员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被互联网影响的;组织的形成和运作没有外界指令的介入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前提;组织结构和互动关系日趋复杂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必需动态条件[6]。

3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想法、情感或与此有关的交流活动,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7]。本文研究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也属于这一定义的范畴。因此,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同样也存在着三大因素:信源(即传播者),指的是信息者或发送者;讯息(即信息),指的是传播者或发送的内容;信宿(即受众者),信息的接收者。但是,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是不同的。快速发展且大量普及的各种形态的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Facebook等,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有以下特点:1)信息传播者更加层次化:社交网络的广泛普及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草根特性,并且与多种形态的商业形式共存[8]。“网红”是这些商业性中最主要的形式存在,并且一般为舆论的主导者。与“网红”恰恰相反,草根用户往往是舆论导向的被动接收者。2)社交工具的便捷化:人们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如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电子邮件等)随时随地“玩转”微博,关注热门信息。3)即时性: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可以在家中知世界。4)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现在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进行传播。5)信息传播信道多元化:社交网络整合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样(如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online更新、手机短信、Facebook、Twitter以及通过输入法更换进行微博更新等)[9]。

4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探究

4.1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在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以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以真实存在的用户朋友关系为基石,考虑六度理论、自组织理论、150法则等,不断地扩展延伸网络中每个用户个体的社交范围,进而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化网络,最后搭建成一个具有新特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基于前面章节分析,从传播学定义来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与信宿、传播信息、传播范围、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考虑上述各要素研究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但是本文重点是建模社交网络信息传播。4.2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建模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传播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感染过程非常类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之后,与这个人相关的人被感染或不被感染这种传染病的概率[1,3]。当前,SI、SIS、SIR、SIRS是比较典型4个传染病模型,其中,S(susceptible)代表易感染状态,I(infected)代表已感染状态,R(recovered)代表恢复或康复状态。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人们日常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社交网络中,假设当源节点发送或分享一条消息,朋友们在不同时刻看到该消息,对消息感兴趣的人会以一定的概率对信息进行转发。本文以用户的信息内容(比如用户微博上提到的兴趣话题)、转发的内容作为信息依据(比如分享的标签),将信息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重要的特征——用户兴趣,进一步生成用户兴趣向量矩阵F,再将矩阵F映射到传统的VSM模型中[10],得出不同用户之间的兴趣特征距离,计算公式如下:通过公式(1)(2),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性,值越大,代表了两个用户之间所关注和分享的内容越接近。进一步,基于传统的SEIR模型,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的改进的SEIR模型(如图1所示)。这里,1)代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用户消息之后,易感染用户节点因为接触传播用户节点且获知信息,并以概率转化为潜伏节点;2)代表易感染用户节点觉得接受的信息不具备传递价值,不传递该消息,从而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3)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但是不传递信息,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结束信息传递;4)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觉得信息具有传播价值,从而以概率变为传播节点,传播信息;5)代表用户节点以概率转化为免疫节点。假定社交网络中某一用户的好友总数量为N,一段时间内,任何时候的总用户量是保持不变的。在t时刻,易感染状态、潜伏状态、传播状态、免疫状态的节点数分别用S(t)、E(t)、I(t)、R(t)来表示。在图1所示模型中,假设S(t)在时刻t处连续、可导。在单位时间内,假设有S(t)个节点接收邻居节点所传播的信息,S(t)有个节点接收不到邻居节点所传递的信息,其中,代表信息价值,在本文中代表了传播信息对于用户的重要度,其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其信息重要度就越大。n代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条信息的出现次数,其值越大,说明信息的价值越高。综上,基于用户之间兴趣和信息传播机制,构建出基于传染病模型改进的SEIR信息传播模型。

5结论

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这个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社交网络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提出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之后基于传染病模型对信息传播进行了建模。

参考文献

[1]李洋,恒,刘挺.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2]ScottJ.Socialnetworkanalysis[M].Sage,2012.

[3]朱海涛,赵捧未,秦春秀.一种改进的移动社交网络SEIR信息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6(3):92-97.

[4]侯洋.社交媒体的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5]于树兰.基于社交网络的企业族群自组织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6]杨元龙.互联网自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传播演化过程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7]王磊.社交网络中基于用户动态交互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8]贺岩.微博信息获取与传播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9]张志然.我国社交网站信息传播特征、效果与策略[J].商,2016(10):217-218.

[10]苏喻,郑诚,马中杰.基于语义的VSM模型改进[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8):158-161.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4篇

从“门户中心”范式到SFO再到web2.0 因素的发展,互联网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电话网的全球第二大通讯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络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电子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信息传播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得益于手机终端的快速普及、通信网络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即使不坐在电脑前也可以轻松地和获取信息。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公开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与接受信息。并且,信息的往往不需要有大规模、有组织的专业审查和审核程序。广大网民拥有信息采集和的权利,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发言,享受着高度自由的信息传播权。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同时送达时间极短,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有时甚至能起到改变人的观念和态度的作用。网络让每一个网民都具有充当“把关人”的可能,社会上的很多事件就这样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就像一把“双刃剑”,海量的信息内容、开放的传播环境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由于传播迅速,网络“把关人”,如论坛的“版主”可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一些可能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帖子就出现在了网络上。2003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耀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年11月11日零时30分,其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达162682次,成为当时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其“大胆露骨的,令成年人都作呕”的细节描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位母亲在网上呼吁:“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是人,我们不是动物!是人,就要遵守社会道德。我女儿正在读高中,她说同学中有不少女生每天都看木子美,有的女生甚至很崇拜她。这不能不令我担忧!”这段肺腑之言无疑给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浇了盆冷水。

二、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性,网络用户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下和接受信息的,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可以充分放开自己的环境。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传播者与接受者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存在。网上交流,使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网络是一个布满幻想的虚拟世界,除非你告诉对方或对方告诉你,否则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虚拟不等于虚假,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大都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空间里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在“匿名”的状况下,受众的需求,与他在物理世界的需求会发生一些偏离,或者说,他们会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得不到的需求。以众多人气飙涨的网络美女微博自拍为例,看看成为网络美女的必备条件:化妆品和各种修容工具,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安装了图片处理软件的可以上网的电脑。这些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件,让网络美女的造就成为可能,许多平凡女孩的明星梦就这样在网络上上演了。有的网友会把那些光彩照人的网络美女当做明星,去关注她们的动向,与她们交流感情。要知道在现实世界里别说是那些高不可攀的明星,就算是真正的美女也都会有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美女们也因为网友的举动而人气大增。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虚拟世界里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当然,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者大多处于匿名状态,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上难以推行,缺乏保障。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另类美女”的奇谈怪论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芙蓉姐姐”、“凤姐”在网络迅速蹿红,直白露骨的袒露,惊世骇俗的大胆举动,有的人看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有的人心存邪念地摇旗助威;更多的人是嗤之以鼻,甚或唾弃,鄙视;只有少数的人表示认同她们的行为。

三、自主性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和选择都变得空前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表露,也可以任意评价网络上的信息,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人们的心中往往存在某种“唯一”的意识,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网络用户广泛且陌生,数以百万计、亿万计的网民,背景各异,出身、年龄、文化程度、兴趣、职业也各不相同,他们此时是处于主动的位置,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各种信息,也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或拒绝接受。

四、交互性

网络信息传播的又一特点便是其交互性。互联网的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并举的技术结构彻底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并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

在网络传播中,每一个网民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行为无时不有,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成为信息操作的主体。传播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网络传播与受众的反馈构成一个互动的循环回路。传播过程不仅仅是起源于传播者,止于受传者的单向过程,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在信息反馈过程中,传播者便是受传者,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5篇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来自组织传播和大众传媒的信息都太宽泛,无法为个人提供可确定其对创新的看法的具体支持。以社会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为信息源的人际传播属于一种沟通,除涉及信息的交流外,还会有更多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心理信息交流,其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能加强信息接受者对新技术推广者的信任,进而转化成对新技术自身的信任[2]。农业技术推广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知识传播,关键是扩散者与采纳者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的人际交往过程,其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反复的。农户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农业推广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农民会参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交流,其信息才能完整地传达[3]。因此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人际传播有其比较优势,笔者拟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来解读和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传播方式。

1农业技术组织传播的现状及大众传播的劣势

1.1农业技术组织传播的现状组织传播是在特定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这种传播方式具有指令性,不是根据“接受者”自身需求而扩散,容易导致“供给”与“需求”的意愿背道而驰。同时,这个过程从社会网络理论来看,并不强调互动,农户仅仅是“受者”,处于被动的位置,自身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很少有意见和结果的反馈。即使有反馈意见,也会因信息扩散成功后其组织的目的和利益达到而不能及时回应和解决反馈信息。此外,我国农业推广的组织体系不完善,甚至一度出现“线断、网破、人散”局面,我国农村基层的农技传播组织由于缺乏资金,在很多地方已经处于瘫痪状态。这使得组织传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连续性,导致其功能发挥不完善,继而影响传播的信息量。而且各组织的利益诉求不一会导致农业技术扩散中信息的供给和农户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信息源的组织传播体系的工作目标多为行政职能,以农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为信息源的的组织传播体系的诉求多为科研成果自身,以涉农企业为信息源的组织传播体系其诉求是为企业盈利。

1.2农业技术大众传播的劣势所谓大众传播,就是运用专业化的媒介、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通常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其主要媒介有文字印刷品媒介(图书报刊杂志)和视听媒介(电视、广播电台以及互联网)2种类型。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间接性(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受众群体分散性(受众是匿名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等特征。大众传播具有数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影响力大、权威性高等优势。但是大众传播内容大众化且对象大众化。大众传播从发送者、发送信息到发送系统都是有严密组织的,是在一定的组织调控下完成的。因为其信息的复杂和严格,面向的是所有的普通民众,这使得大众传播往往只能传播普遍的信息而不能传播特殊的、符合个性的信息。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仍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分散经营方式,不同地域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大众传播信息量庞杂,这导致农户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较高。而且各类信息有可能鱼龙混杂,农户对海量信息自身处理能力有限,面对信息农户无法正确筛选。目前互联网在农村还未普及,农户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广播,但农民往往是利用这些传媒满足娱乐需要,很少利用其收集科技信息。另外,农民也很少利用农业科技书籍、杂志收集信息,这主要是受农民生活习惯(农户很少有阅读习惯)及传播技能的限制(阅读理解对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来说较困难)。另外从社会网络理论来看,大众传播最大的缺点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信息由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不能面对面地双向沟通。这势必会增加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根据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按学生生源地对全国5000余户农户调查)数据显示,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电话交流,占36.05%,而通过亲戚朋友邻居的人际渠道、农业企业、政府推广机构、电视与广播、报纸与杂志、互联网分别占19.53%、18.86%、8.32%、7.14%、5.49%、4.56%。可见,电话、人际传播方式仍然是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农业企业因能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而在农村日渐占有重要地位,而政府推广机构的传播涉农信息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电视、广播也以承载娱乐功能为主。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包括5个环节:认知(了解)、说服、决定(决策)、实施(决策)、确认(证实)。其扩散过程一般呈“S”型曲线,即在技术扩散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大众传媒渠道在创新-决策过程的认知阶段,也就是扩散早期,相对而言较为重要,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软件信息”的认知更加有效,而人际传播对“创新———评估信息”最有效,所以说人际关系传播渠道在说服阶段较为重要,是农业技术扩散是否成功、农户是否最终采纳的关键。正如埃弗里特•M•罗吉斯所言,“假如信息源只想把新发明通知受者,那么大众传播渠道是最快且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接受者人数较多时。假如信息源的目的在于说服受者,使他们对发明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人际渠道就是比较有效的”[4]。

2基于社会网络的人际传播的可信度分析

人际传播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于媒介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主要表现为通过口头语言、身势语言等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打破了距离的界限,可以通过一些传播媒介(如电话、邮件、手机、网络等)进行远距离交流,以实现间接传播。人际传播有如下特点:一是渠道多,方法灵活;二是传播信息意义更丰富和复杂;三是传播双方具有情感流;四是具有传播主客体的参与性、双向性强、反馈及时、灵敏性高、互动频率高。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1955年提出的著名的“传播理论”认为,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有效;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的高度一致非常有效。丹斯用螺旋上升和一个表示方向的箭头代表人际传播的模型,试图说明人际传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讯息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累进,扩大了传播双方的认知或达成某种协议、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及信息等。人际传播在农业技术扩散时对信息的传播更有效是因为人际传播根植于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对人际的信任可转化为对信息的信任。“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5]。它可分为地缘人际传播、血缘人际传播和业缘人际传播3类。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2个个体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在这个传播体系中,农民不仅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也是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他们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将整个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网络的社会关系好似一条条延伸至农村各个角落的触角,外部信息必须沿着这些触角才能深入农村社区内部,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每个家庭、每个农民。在农村社会中,人际传播有着天然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乡村社会是宗族社会,地域关系只不过是宗族血缘关系的投影。虽然我国很多农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从社会总产值来看,非农产值已占主导地位,但很多农村的农村社会功能还保持着,且社会关系格局仍然是传统的。而且世代都居住在同一片土地的居住方式,构成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熟人社会”,人际传播在这个稳定的体系下有了稳定的力量。在世辈传承性的频繁交流中,保持着对人际传播最大限度的信任和依赖。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传播网络异质性程度较高。罗杰斯在创新扩散理论中,阐述了传播网络的同质性异质性原理,他得出了“大多数人际扩散网络都具有同质性”[1]的定理。他认为,如果2个完全异质的个体进行沟通,他们接受的信息就会与已有的信仰、思维方式不协调,会造成心理不适感;然而在同质个体之间的传播中这种冲突就小得多。作为一项新技术必然具备一定的异质性,而共同社会网络下的人际传播具备一定的同质性,异质的新思想通过同质的人际关系来传播,这样异质性的新技术才能逐渐被认同、接受、消化、吸纳和内化。共同社会网络的行为和规范对其成员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同时共通的语言符号减少传播过程的干扰和信息失真。另外,人际传播针对性强,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和控制需求。现阶段我国农业仍然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目标群体中各成员的农业技术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采用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接受者接收到信息后会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可以进一步跟踪、了解情况发展状态,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达到共同进步,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同时满足了人际间精神上的需求与支持。人际传播最后能达到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态度的目标。

人际关系网络是人们的微观社会环境,也是人们的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补充渠道。对新技术的扩散,“熟人”介绍和提供的信息,尤其是“熟人”使用新技术后的“评价信息”,往往比陌生的技术员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利用人际关系网络的作用提高传播工作效率。同时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网络中,应先培养一些“技术带头人”或“示范户”等,然后在这些人中发掘出“意见领袖”人物,这些“意见领袖”人物将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信息源,同时也将成为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

3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成本及信息获取或然率

信息作为产品能够提供给市场,可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消费者必须试用信息后才能对其进行评估,因而信息是“经验产品”。这是由信息产品的崭新性、机密性和增值性所决定的。信息产品成本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生产成本集中于它的原始拷贝成本。显然,信息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它的复制成本很低。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复制的变动成本很低。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即生产量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信息成本的结构表现为信息资源开发的首稿成本高,边际成本低。然而受诸多影响和制约信息成本大小的因素影响,如社会通讯和信息系统的发达程度、农户的经济实力及个人素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环境、交易项目的特性及市场供求情况等,都决定了农户若试图最先占有充分信息必然花费相当高的代价。在农村的社会网络中,人际传播的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可信度最高。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区域中来看农业技术扩散时,社会网络的信息成本核算方式就是新的技术进入某一社会网络群体中,该网络中首次使用该项新技术的农户必须从异质的网络中获取该信息,因为新技术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这样农户从其异质网络的原始信息拷贝成本就高。而这高代价未必能在新技术农产品卖出去后完全得到补偿,于是大多数小规模农户几乎在交易未开始时就基本放弃了充分搜集信息和充分扩散信息的努力,在生产资料的卖方市场和农产品的买方市场上无可奈何地作“沉默的羔羊”。但是在这样一个同质网络中,我们可以以提前补偿的方式支援一小部分有实力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户,优先采纳新技术,使其掌握“示范”后的评估信息。一旦新技术在同质网络中被少数人试用成功效果明显后,因信息的复制成本很低,其对新技术的评估信息就会迅速扩散。而同质网络中首次采用新技术的农户,其自身在该社会网络中的权力位置的高低以及其自身和周围农户互动频率的高低等将直接决定了信息获取的或然度。

施拉姆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模式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讯息等诸多因素进行的。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模式,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能够最方便且迅速满足其需要的模式。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某种信息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即受众选择信息渠道取决于获得报偿的把握度和为此付出的成本大小间的比例关系[6]。也就是说,在社会网络中,要使信息获取的成本低,农户得到该信息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要近,要能在大多程度上是现成可得的。因此首批接受新技术的农民示范户的示范点,应该选在交通便利、各类信息交流频繁的地段;其次要选择和农户接触频繁且在某一社会网络中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现有关系越密切,其复制速度越快,其信息成本就越低。这种“强关系”连接的社会网络所波及的范围越广,其信息传播面越广,信息的平均成本就越低。

4结论

在农业技术扩散的信息传播的3个途径中,组织传播因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连续性,使得其传播的信息往往与农户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大众传播的信息量庞杂,信息内容大众化,传递方式单向化,使得农户在技术扩散过程的最后“决策实施”的阶段不能取得可信的信息而放弃采纳新技术;而人际传播是建立在同质性的社会网络当中,他们之间的情感和思想交流使得人际传播具有可信度。由此可见,在农村社会中,人际传播的信息在农业技术扩散中最为有效。信息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经验产品”,其成本结构表现为信息资源开发的首稿成本高,边际成本低。所以人际传播中,掌握新技术各类信息的“第一人”十分重要,而农户与“第一人”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越近,其传播速度越快,其信息成本越低,信息获取的或然度越高,农户越容易获得。

因此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能降低农户在技术扩散中的信息成本。以地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业缘合作社会网络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能为农业技术扩散提供可信度高、或然度高、成本低的信息。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一个基于亲属关系的同质社会,社会成员同质性极高,从信息传播来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语言、爱好、娱乐等,他们有着对于传播信息的高度共享和认同。在新技术信息的人际传播过程中,村民既是受众同时也可能是下一个信息源。因此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网络的优势和作用、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人际传播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或然度必能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成功。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传播 网络受众 受众地位

一、网络传播挑战传统“受众”概念

在传统媒介传播中,“受众”这个词很好地描绘了信息接收者所处的地位——他们不仅是媒介信息单向传递的接受者,而且近乎是“逆来顺受”:传媒让你知道什么.你就只能知道什么;传媒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就什么时候才能知道.他们永远处于一种被动无助的等待状态。

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在过去媒介与受众一边倒的天平上,第一次出现了重心偏移。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地位有了根本性转变,其现今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也非往日在传统媒体可比。网络媒介中,无论是信息者还是信息接受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反过来说,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既可以在网上接受信息.也可以信息。当他信息时他就是信息传播者;反之,当他接受信息时,他就是信息接受者。因此,网上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接受者群体这一概念.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概念。以下三个事件共同证明了网民力量之惊人.网民已经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信息,而是在某些时候转化成为传播者。扮演着受、传的双重角色。

事件一:网上惊现恐怖虐猫组图,网民将杀猫者照片制成“通缉令”

2006年2月26号晚,一个名叫“碎玻璃渣子”的网友在网上贴出了一组视频图片,内容是关于一个脚穿高跟鞋的女子踩死一只小猫的全过程。图片一被贴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们强烈的震动。这个帖子迅速以口口相传以及网络转贴的形式在网上广泛地传播开来,到了2月28日,这张图片已经从猫扑网站传播到天涯网、新浪、搜狐、淘宝、网易等各大网站,一度成为点击率最高的热门图片。有网友甚至将虐猫女的头像制成“宇宙a级通缉令”,让认识的网友提供线索,通过“人肉搜索引擎”的方式在网络上展开了空前的寻找。在六天时间中,他们从茫茫人海里锁定了踩猫者、光碟的拍摄人和被怀疑的幕后策划者。虐猫地点和踩猫女的身份在网民们的爆料下逐渐趋向于清晰,关于光盘贩卖者的线索也逐渐浮现。从报案、调查、分析、追踪并锁定三个嫌疑人,甚至引出幕后组织,都是由网民们在网络上自发进行。他们各自的调查工具只是最平常的google和百度,却形成了空前强大的“人肉搜索”阵容,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速度。

事件二:武校色情照风波引发网民声讨,网民同心协力追查幕后黑手

2006年8月,一组网络色情照片在国内各大互联网论坛掀起轩然大波——一家境外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一组主题为“比基尼功夫”的,图片内容是中国一家不知名的武术学校的女学员身穿比基尼泳装、成人情趣内衣摆出各种高难度武术动作。这些图片迅速引来众多网民的追查和质问,也成为中国网友议论的焦点。数以万计的网民们发动了虐猫事件中的搜索精神,根据“比基尼功夫”网站图片中的细节对嫌疑人进行查找,“红色通缉令”,并锁定了一些图片拍摄地点,追查组织拍摄、制作、销售的幕后人员。网友“寻欢作乐8”在8月12日称,这一事件有了很大的进展,几位留学国外的朋友发来邮件说,登有这些照片网站的注册人已经找到,网站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注册的,注册该网站的人长期活跃在中美武术界,还是当地一武术协会的负责人。几位留学生还说,他们已经把这一网站举报到美国的儿童网络色情监控组织目前事实调查结果尚无定论。

事件三:各方网民对周正龙所拍摄华南虎照片质疑,致力鉴定“周老虎”真伪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12日电“陕西一个村民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的照片!”这组照片,据说它不仅有力地证明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境内没有灭绝,更说明当地极可能存有一个野生华南虎的繁殖小种群。2007年10月12日下午3时46分,当网友“人力车夫”激动地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贴到“色影无忌”论坛时,不曾想到竟会点燃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南虎照之争。这个论坛是交流摄影业务的活跃论坛,里面潜伏着各路高人,他们或者精通数码制图,或者长于摄影用光和彩色分析,还有些网友甚至能通过数学建模重现拍摄现场。一张看似简单的照片,在他们眼中却是技术性的审视。他们试图陕西省林业厅下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结论,取得很大的成效,更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

二、网络信息传播结构决定受众地位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而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弱化。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有条件的受众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同时,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

“虐猫事件”和“武校色情照风波” 的第一信息人都是网民。当帖子在论坛被贴出来后,网民自发形成调查组织,主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了“人肉搜索”强大效应。对帖子形成共同兴趣的网民,主动及时地将掌握的信息反馈到论坛里,对事件的真相大白起到了重要作用。网民已经在这类事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信息者和传播者。而在传统大众传媒的环境下,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华南虎照”则说明网络受众走向自主独立的典型代表,他们不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而是对信息的价值甚至真伪有了自己的判别标准,连官方的消息也不是他们眼中的绝对真理。拥有摄影技术的精英型网民不再是盲目地人云亦云,而是站在了技术的层面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虎照。这一场沸沸扬扬华南虎照之争至始由网民自导,疑问是网民提出,研究也由网民自己展开,媒体好像只是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而已,看起来反倒成了配角。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形成的舆论力量已经影响到官方的行动。这一切都是网络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网络受众区别于传统受众的特点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网络受众较之传统受众出现的几个变化趋势:

1、从被动接受大众传媒转向主动掌握网络传媒。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大众传媒为其“设置”的有限“议程”中作出选择,而无法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交流,更遑论主动、方便地通过大众传媒制造或信息。受众只有接受信息的权利而没有或较少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权利。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原有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普通受众能够拥有与传播机构一样的权利。少数人或机构垄断信息传播的现实受到威胁。在网络媒体上,信息极其丰富,而且形态多种多样、传播迅速及时.受众只需操控鼠标,通过浏览、链接。就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的范围、自主性、准确性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受众的选择也不必受广播电视播放和报刊邮发时间的限制。这样,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传媒传递的信息。新媒介的出现第一次在理论上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和角色。

2、从新闻报道的接受者到参与者。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逐渐完善.使网络用户像职业传播者一样制作、与参与新闻报道,这是对传统新闻传播体制和传播模式的质的突破.使普及网络用户拥有了与职业传播者同样的报道权和传播权,同时也打破了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传媒垄断新闻采访和传播的特权。网络受众直接参与新闻制作和报道,是新闻的“共同创造者”。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受众利用网络新闻。用户不再仅是接收新闻的受众,也可能是新闻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正如美国传播学者尼葛洛·庞帝所言:“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上信息有许多手段:个人或组织网页上的新闻栏目,bbs、新闻讨论组、邮件目录群、闲谈组、电子邮件以及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新闻评论和读者意见等。二是利用网络交流新闻。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基本结束。网络传播则不然,网民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新闻。他们之间还可利用网络媒体跨越空间进行广泛充分的信息交流。网络上电子公告牌系统、邮件目录群、在线闲谈0rc)等典型的交流信息的场地完全可以满足网民的这种需求。电子公告牌像普通公告牌一样,允许任何个人将自己的新闻发至许多用户,更重要是每个公告牌都包含对某个专题的讨论,某些受众可就某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发表议论。电子公告牌一个主要的服务是新闻讨论组。在网络媒体上找到可谈话的对象,这就大大扩展了用户的交流范围,甚至形成有组织的、以受众兴趣为基础的网络社区(电子社区)。三是新闻受众的个人化。网络传播正在引起受众的分化。在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数量迅速增长,专业报纸、专业频道迅速增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受众的分化。受众按社会阶层、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种族、性别、兴趣爱好等标准被划分为一个个群体,很多媒体正是为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最具个性化的服务。但是每个群体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受众.而且这个受众群体的数量仍然很大。在传统传播模式里,受众不可能利用技术对新闻内容和媒体形式进行选择: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则可以不接收媒体提供的所有内容,而通过信息检索等媒体技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可以对信息的形式进行重新制作与包装。

3、信息反馈从低效延时到主动及时。与大众传播的受众较少参与和较少反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可以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真正的双向交流,反馈可与传者同步进行。网络传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发表言论与见解的机会,真正成为一个交换意见和评论的论坛。许多网络媒体开辟了网上聊天室、论坛区等栏目。不可否认,传统的大众传媒也有许多媒体开辟专栏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但与网络媒体相比这种互动性有很大的局限.最明显的就是能参与反馈的受众在数量上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在网络上,受众的反馈形式获得了极大发展.网络媒体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和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受众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就重大问题发表见解。

4、从盲从跟风走向独立思考。网络使受众更多地接收到关于同一事件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报道.从而可以做出自己更为独立的判断,进而进一步激发了受众的独立思考。同时受众还可以及时向媒介反馈自己的意见。随时发表对新闻的观点、看法。网络传播不仅做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沟通,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复杂网络;灾害信息;传播特征

灾害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破坏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以及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新型网络形式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灾害信息传播已经不可能受到单方面的控制。

“非典”前期,由于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保持沉默,使得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传播,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由此可以看出灾害信息传播一旦失控,会使本来失序的社会更加混乱,并由此带来衍生灾害,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状况下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相关方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主要是从新闻学的方面来研究:灾害报道应该实现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系统介绍灾害信息的发展史等。没有从灾害传播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忽视灾害传播特征对灾害信息传播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灾害传播的控制,有必要针对灾害信息传播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1灾害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

根据当前灾害信息的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的灾害信息和各种谣言、负面信息两大类。各种谣言、负面信息是指由于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隐瞒或虚报、延迟报道而产生的各种、负面的受众不信任的信息。

本文以fink(1986)提出的危机4阶段论为基础,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灾害信息传播的4个阶段,分别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以2007年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分析这4个阶段(图1)。

(1)潜伏期由灾害发生到灾害信息开始传播的这一阶段。随着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潜伏期的时间越来越短。要对灾害信息传播进行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害信息传播的潜伏期对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台风罗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即10月2日至10月4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潜伏期。

(2)突发期从灾害信息开始传播到灾害信息开始迅速传播的阶段。突发期是年阶段中时间最短、对受众心理冲击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如果在突发期内对灾害信息进行刻意隐瞒或虚报、延迟、模式化报道,会使受众失去对传播者的信任,增加公众的疑惑,导致社会危机及衍生灾害的产生。10月5日、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突发期。

(3)蔓延期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的一个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即时通讯软件、多种传播形式使得灾害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即使当灾害得到平息和解决时,在新型传播媒介中仍会存在很多议论和大量负面信息。台风罗莎在我国大陆l0月10日结束,但其仍然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10月7日至l0月1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蔓延期。

(4)解决恢复期灾害妥善解决、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物质生产得到恢复、社会恐慌得到平息、整个社会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状态。在解决恢复期中,做好灾害信息的传播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工作,总结灾害信息传播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健全相关的防灾体系提供依据。以10月17日起为台风罗莎的解决恢复期。

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

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

目前国际上在流行病传播、计算机病毒在in.ternet上的传播等领域利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是比较多的。此外,国内外专家对谣言的传播也进行了相关工作zanette研究了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情况;moreno等发展了daley等在1964年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认为非均匀网络传播过程最终听过但不传播的人数与感染概率有着紧密联系;

dotts和watts认为无论是社会网络还是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蔓延现象,相应的模型都可以归结为泊松模型和临界值模型。

灾害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观点来阐释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灾害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用节点表示灾害信息传播中的个体,如果两个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发生传播与被传播关系,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而灾害信息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2.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

2.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划分

灾害信息的传播途径与谣言基本一致,可以参照moreno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个体分为灾害信息未知者(igorants)、灾害信息传播者(spreaders)、灾害信息知情者(stiflesr)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

如图3所示,灾害信息在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未知者之间传播。灾害信息传播者向它的邻居节点传播信息。当接到信息的节点是灾害信息未知者的时候,灾害信息未知者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而如果信息传给了灾害信息传播者或者灾害信息知情者,则前者以1/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

2.2.2网络结构中各参数的分析

参数a代表着信息传播过程中数据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并不是每次连接都成功。参数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在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前连接的灾害信息传播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平均次数。

灾害信息传播者把灾害信息传递到它的相邻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为灾害信息未知者,后者也将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成功。如果后者已经知道了灾害信息,则会导致灾害信息传播者失去传播信息的兴趣,从而以l/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此次信息传播的小过程失败。

2.3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反映着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系统功能的差异。它的统计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也就是灾害传播网络中所有传播途径传播信息的平均长度。

(2)聚集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灾害信息网络中表示灾害信息传播者与灾害信息未知者、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关联程度。

(3)度和度分布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节点度分布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p(k)随节点度k的变化规律。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度就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k个灾害信息未知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传播信息。顶点的度指标用于描述该传播者对传播网络中其它传播者的直接影响力。节点度的分布函数反映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

(4)介数分为边介数和节点介数。节点介数为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比例;边的介数是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者边在整个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节点介数说明该节点对于网络中信息流动影响的大小。介数的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传播者在网络中的地位,即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于评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评价防灾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3.1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

一个重大灾害发生后,其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数必定十分庞大。要做到灾害信息传播既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衍生灾害,就应该对大规模的灾害信息传播网络节点进行分析,找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即公众信任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的影响大的节点。衡量这些节点是否关键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介数和度分布。

3.2网络连接的稀疏性

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并不是所有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分布是相同的。主流大众传媒由于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赖,那么主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就要比其他节点的高。在这一区域的网络连接就比较密集。反之,过于失实的灾害信息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其传播范围就比较小,则这部分的网络连接就很稀疏。

3.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是由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传播者和受众组成,因此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且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整个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也就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不能简单的用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其进行分析。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3.4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信息在网络中传播所花费的时间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传播节点的度和介数及信息的可靠度等有关。沿海的人们对于有关台风的信息就会比较关注,而对于内陆城市的人而言,此类信息就不很重要。这就体现了灾害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3.5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在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灾害信息未知者传递信息的这一过程中,信息内容是否不会发生变异以及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3.6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

灾害本身具有破坏性,由于灾害信息内容不同,公众对灾害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不一样。而灾害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形成衍生灾害。例如在“非典”期间各种有关sars的信息肆意传播,引起某些药品的短缺、物价的抬高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增。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可表现为信息中心增多、传播过程的重复性。

4结束语

本文将灾害信息传播过程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4个阶段,并以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对4个阶段进行分析。

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构建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以上工作,得到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为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网络连接的稀疏性、连接结构的复杂性、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信息传播的变异性、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等6方面的特征。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界定网络信息传播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给社会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苏联的凯德洛夫等人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定出适合于这个对象的概念;③查明该对象所固有的基本规律;④创立和建立能够解释大量事实的原则和理论。阂大洪于2004年5月22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互联网传播学科,同时应将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此外,金镇在《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一文中,从学科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系统深人研究,同时指出人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还缺乏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旨在通过界定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网络信息传播学科的发展。

1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

1. l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网络信息传播是随计算机的发展出现的,它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充当了传播信息的媒介,这里所说的网络,专指计算机网络,即我们所说的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需要有计算机和通信设施等硬件设备,需要有由先进技术构成的网络平台,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把信息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高速传播。所以,笔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就是以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依托,利用网络技术传递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目的的过程。

1.2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只是非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传播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所要实现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在本质上和非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是一致的,只是实现的手段和环境不同。可见,网络信息传播仍然属于人类传播行为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媒介,进行各种数字化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和利用活动。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归纳为信息数字化、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化。

2信息传播的规律

2. 1信息相对价值规律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能够表征事物的运动状态,是信息的固有本质和普遍价值之所在。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所以说,对于信息传递者来说,他们所传递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

信息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是自由,这种自由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主体的差异性,以及信息选择和信息理解的主观性,信息接受者对信息意义及其使用价值的判断和理解也必然产生差异。因此,信息价值也就具有相对性。对信息传递者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接受者看来,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信息;面对同一信息,这个信息接受者认为很有价值,而另一个信息接受者则可能认为毫无价值;相对于同一个信息接受者来说,同一信息在此时很有价值,而在彼时则也有可能失去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2. 2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信息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信息的流动,而任何一种流动,必须有势差才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这种势差也必然存在。在网络信息传播的两端之间,这种势差的存在是客观的,因为只有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存在某种差异,网络信息才能顺畅完成传播。也正因为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进行信息选择的必要,才有信息传播需要的产生。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生产、布局和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马太效应”现象,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向:从占优势一方流向劣势一方。又因为网络的自由度增加,众多信息接受者可以同时存在,而这些信息接受者之间也必然都存在差异,所以就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层次性。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信息是按一定的方向和层次循序进行传递的,这就是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2. 3信息循环规律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它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信息传递者在传递信息以后,不会对自身造成损耗,其信息量不会随“信息实体”的离开而减少,而是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一经掌握,就可以永远守恒。也正因为这种信息守恒,信息传播才得以进行,信息共享才得以实现。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的都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一经产生,就由某种特定的符号所代替,信息的传播实质上就成为某种符号的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符号不受任何外力所影响,是永恒不变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符号是易于复制的,当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完成后,信息传播并未终结,而是开始了下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就是说,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只是在不断地传递这种符号,而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永恒不变的,只是随着传播产生了位移的变化。信息守恒,加上“符号”永恒,这就是信息循环规律,网络信息传播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行的。

3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应用

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任何外界力量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为了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理,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指导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保障网络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我们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只能去认识并尊重规律,并自觉地加以有效运用。

3.1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

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管理技术虽然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就能够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把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纳人到有序化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使网络信息交流与利用更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

3. 2网络信息传播的保障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网络信息传播日益繁荣,正在不断地深人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之中。如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购买技术或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建设过程,这个体系主要包括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管理体系。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涉及到网络信息传播自身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进行全面深人研究,可以理清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有助于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构建。

3. 3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准则的确立

美国学者理查德·a·斯皮内洛指出:技术往往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现实的情况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交流的自由与互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伦理挑战。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流通过程,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网络信息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网络伦理的本质是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内容和具体反映。通过全面了解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的静态特征和动态交流过程,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依据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制订出规范、适度、有效的伦理准则,才能保持虚拟空间信息生态的平衡与繁荣。

4结语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信息传播价值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42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152-04

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aking the Microblog for exampleHu Shasha

(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With the era of network information,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ecome a hot research.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the valu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and took the microblog for example,proposed the value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s reflected in the value of personal value,social value,economic value,cultural value and other aspects.And analys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propos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ectwork information,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Key words〕network;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手机等一些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包括报业等在内的许多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美国许多报业纷纷倒闭,中国报业的最新关键数据也不乐观。而伴随而来的网络却成为了社会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媒介[1]。并且自Web2.0以来,网络传播模式开始突破了以往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的传统模式,而逐渐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新型传播模式。这种新型交互性的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在传统条件下用户的上网行为、信息用户与大众传媒的接触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模式,在信息传播理念、传播思路、传播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2]。如SNS社交网络服务、Twitter、facebook、微博等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英国著名哲学家费兰西斯•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价值在于流动,而信息管理的价值则在于信息的共享、利用与创造,信息的价值只有通过有效地传播才能得以实现[3]。而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在网络用户不断增多,用户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新型网络传播模式下的传播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新型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为例,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网络信息传播价值评估标准,以及目前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概念

目前,在国内,关于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研究很少,其中邱均平教授认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在于网络满足了网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且网络能增加个体或社会单元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通过其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商业价值,由网络信息的内容、信息的用户、信息传播的技术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关系共同来实现[3]。传播学学者邓晓旭认为网络传播的价值体系包括网络传播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对网络传播有影响的因素所具有的价值[4]。这两位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概念均未做出详细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5]。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因此,笔者认为,狭义的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指在互联网环境下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对于用户需求的意义,而广义的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不仅仅是对于用户需求的意义,还包括对整个社会需求等其他各个方面的意义。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价值进行分析。

浅析网络信息传播价值2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体现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

2.1 个人价值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中的个人价值是指网络信息传播对于用户需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2.1.1 用户参与信息传播,信息控制权发生了转移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用户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能参与信息的制作,比如通过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来获取信息,信息的控制权掌握在媒体手中。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下用户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可以随时自己信息、及时对别人的信息进行评价、反馈,和别人一起讨论某个热点话题等,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用户自己成为了信息的主宰者。如在微博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微博上自己的见闻(各个微博字数有限制),通过用户关系形成推送,以即时性的优点,扩大传播的影响力。从而突破了单纯的互动反馈模式,信息控制权由媒体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调动了用户信息传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

2.1.2 用户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如在微博中,微博用户不仅仅是个人,还包括各个组织、企业等。微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朋友、同学、同事、公众人物、或各类组织等,以此来获取相关信息。微博用户所关注的还可以是自己所需要的多个话题,如同时关注新闻评论、电影、音乐等,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特定信息。这些信息是为每一个用户自己量身定做的,只适用于用户本身,与其他受众无关[6]。

2.2 社会价值

网络信息传播作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7]。如在微博中,微博改变了互联网时代人们交流沟通的途径,加快了信息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速度,赋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8]。目前,各级政府及机构、各级领导干部等很多都已经在微博上开通了自己的微博,政府微博的开通,实现了更多、更快的政情,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作用更为突出。除此之外,政府微博在畅通官民对话渠道、拉近官民距离、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等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9]。并且微博最重要的特点――开放性决定了政府在开通微博之后必须始终定位于政府的基本职能,实事求是、权威、准确地信息,并积极回应大众的疑惑,促进了政府信息的有效传播,加强了用户对政府的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度。由此看出,网络信息传播充分显示了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也日益明显。

2.3 经济价值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了网络的优势,并开始进行网络营销。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微博上开通自己的微博,主要目的是用于开展网上营销、推广新产品或服务、提升客户关系、树立企业品牌等,于是出现了“微博营销”这一名词。企业在微博上特别注重聆听客户的声音,以此来识别目标客户,关注他们谈论本公司产品的言论,通过观察客户,掌握用户需求,并积极回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给客户留下本企业的美好形象。这些都为企业的盈利发展增加了筹码,并给经济的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促进经济的创新发展。如戴尔(中国)面向不同客户建立不同的微博账号,如中小企业、员工采购、技术答疑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0]。网络信息传播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价值也将无可估量。

2.4 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认为,在后信息时代,微博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公民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表达平台,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的话语权被少数人所垄断,并且那些少数人往往成为了意见领袖,而草根平民的声音往往被湮没。而在新型传播媒介出现之后,打破了这种少数人垄断的局面,草根平民的声音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微博这样一个自媒体平台上,草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逐渐形成一批草根意见领袖。越来越多的草根在发出他们的声音,提出了他们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并正在逐渐的改变着我们的媒介生态,从而产生了一种草根文化[11]。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上显现的更加突出,如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事件,体现了草根文化力量的强大。由此我们看到,网络信息的传播,给草根平民搭起了一个表达观点和诉求的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文化传播,对民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5 其他价值

网络信息传播由于其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交互性强、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消减社会矛盾的重要力量,并激发了全民的公众爱心、积极性等,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微博由于它开放、自由以及140字限制的特点,使用户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轻松的表达自己的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压的作用,体现出网络信息的娱乐价值。并且用户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维权等等。如高速公路救狗事件、江西黄宜“拆迁”事件等。

3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影响因素

在网络信息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

3.1 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质量

网络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其里面储存的网络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因此,其信息的质量水平如何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网络信息质量包括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使用质量,内容质量又包括信息传播者的信誉、时效性、立场和观点、信息可靠性等因素,即也就是信源的可靠性、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信息使用质量包括易用性、可得性和交互性等因素。网络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信息质量若难以保证那么网络信息传播的作用便无法实现,而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则更加无法凸显。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冗余信息、失实信息、不良信息、同质化信息频繁更新等信息污染现象的出现,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凸显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12]。

3.2 网络传播信息与用户需求的吻合度

信息传播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用户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网络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需注意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符合大众的需求,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且要随时跟踪用户的需求,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并且,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用户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相应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网络需注意不断革新技术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倘若信息与用户的需求不相吻合,那么则难以激起用户的回应以及反馈,而信息的传播也将失去意义,那么就更无信息的传播价值可言。

3.3 信息交流环境

任何人类的交流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展开的,网络中信息交流的情景可以分为4个方面:交流的组织规模、信息的更新频率、交流的活跃程度和交流的熟悉程度。这里交流的熟悉程度不仅包括需要交流的用户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还包括用户对交流所使用工具的熟悉程度。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信息的传播,交流的组织规模越大、信息的更新频率越快、交流的活跃程度越高、交流的熟悉程度越高,其信息传播的价值增量就越高。

3.4 网络信息栈

马费城教授认为,信息栈是指信息从发送者(S)向接收者(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其中信息栈越多,信息到达接收者手里真实性就越小。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易被更改性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栈越少,信息的真实性就越大,其发挥的价值也就越大。

3.5 政府和人民大众的支持

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大众的支持。网络信息传播也是如此。政府和人民大众是网络信息发展的坚实后盾,如果连后盾都保证不了,那么何谈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以及它的作用,而关于它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就更别提了。因此,若要体现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必须有政府及人民的支持,只有这样,网络信息传播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

4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评价指标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信息传播内容、信息传播环境以及信息用户5个方面[3]。

4.1 网络信息传播者

包括传播渠道的正规性、传播者是否权威、传播者身份信息是否完整、传播者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如何,以及传播者的动机等。

4.2 网络信息传播媒介

包括信息传播媒介的方便性和易用性、信息的文本结构如何、信息的多媒体形态、信息的可检索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等。

4.3 网络信息传播内容

包括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度、时效性、可靠性,以及精深度等。

4.4 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包括传播网站的权威性和安全性、网民的学历层次、网民身份实名度、参与传播的网民人数、网站的活跃度等。

4.5 信息用户

包括信息的可达性,考察网站的服务器效率,保证网民能及和浏览信息;信息的实用性、流行性、丰富性,以及网站的友好性等。

5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早已进入网络时代,在web2.0的环境下,网络信息传播也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价值也在逐渐增值,但由于网络的大容量、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丰富繁杂,而使得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忽略信息弱势群体,造成信息不对称。目前网络并没有达到普遍化的程度,还有些信息弱势群体并不能直接从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获益。

(2)信息内容细小、琐碎导致信息的“碎片化”;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增加用户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难度。

(3)无意中泄露他人隐私。如在微博中,由于微博是开放性的自媒体,用户可自由信息,这样会无意间泄露他人隐私,如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事件,公开儿童照片,会泄露儿童隐私,并会对拐卖儿童者打草惊蛇,助长恶势力。

(4)煽动群众,制造骚乱事件。如2011年8月份英国伦敦出现的骚乱事件,一些骚乱者利用facebook煽动愤怒情绪,使英国遭遇了80年以来最严重的骚乱,逮捕的骚乱者3 000多人,使英国首相卡梅伦一度拟关闭facebook等社交网站服务[13]。

(5)低俗信息偏多,扰乱社会秩序。

(6)大量信息涌入,真伪难辨。

6 结 语

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并在用户、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全面的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质量、网络传播信息与用户的吻合度、信息交流环境、网络信息栈以及政府与民众的支持影响着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并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根据网络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信息传播内容、信息传播环境以及信息用户5个价值评价指标来判断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活动,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 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也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探析,亟需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并引进更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使网络信息传播为全人类服务,体现出更多的价值,领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付世坤.纸质媒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EB].,2011-06-19.

[2]罗莹,刘冰.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研究[J].情报学报,2009,27(10):1488.

[3]邱均平,陈远,倪超群.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9,161(1):58.

[4]邱均平,陈远,倪超群.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9,161(1):58-59.

[5]邓晓旭.网络传播价值体系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9(6):114.

[6]搜搜.传播价值[EB].http:∥wenwen.省略/z/q170549874.htm,2011-06-19.

[7]刘泓君.从Twttier看网络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东南传播,2010,(2):54.

[8]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绩效评估的基本要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0,16(3):86-87.

[9]唐亮.政府微博发展的理性思考[EB].http:∥news.省略/newmedia/2011-06/09/c121513993.htm,2011-06-20.

[10]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成趋势 角色定位有待解困[EB].http:∥www.省略/gn/2011/03-29/2936180.shtml,2011-06-20.

[11]微博推广知识,微博商业应用分析[EB].http:∥www.省略/?fromuid=533,2010-07.

[12]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微博研究,2011,(7):3.

[13]岳泉,施云,谭华军.网络传播透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5):379.

网络信息传播范文第10篇

1.1网络危机信息传播模型研究

(1)传播模型研究。传播模型是对信息传播中各个要素及其互动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通过文字或图形等形式进行抽象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经典信息传播模型的回顾与梳理是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基础。经典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主要以拉斯韦尔的5W模型和香农-韦弗模式为代表。拉斯韦尔的5W模型是最早的传播模型,该模型用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来说明的信息传播过程,构建了传播模型的五种基本要素。香农-韦佛提出了网络传播的通信模型,该模型融入了噪音的概念,并用熵和冗余来说明有效传播。以上两大模型尽管忽视了反馈和传播的社会性对传播过程的影响,但揭示了传播过程中基本要素,为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网络危机信息传播模型研究。网络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具有去中心化特征,每个受众或传播者都能成为信息中心,可以自由地与传播信息,可以自由地检索、储存、加工信息,都有可能对信息传播路径与效果产生影响。也有不少研究针对网络这一特定对象构建了具体的传播模型,谢新洲将网络信息传播基本要素归纳为: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并建立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史亚光、袁毅根据社交网络的理论,构建了包括一般的传播者与受众、特殊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效果在内的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型。从学者对网络危机传播模型的描述来看,尽管其传播结构与传播机制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具有一定差异性,但基本结构依然遵循拉斯韦尔的5W模型,基本要素也未发生本质改变。

1.2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研究

(1)传播者的基本特征。霍夫兰德认为,专业性与可信性是构成传播者威信的两个基本因素,即专家身份和人格特征。一般而言,信息接收者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信任他人:①当信息收集要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的时候,他们会比较客观的接受那些具有公正品德的人所传播的信息;②当对信息内容了解不多时,他们会信赖在这方面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拉扎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把信息传播的过程看作是意见领袖与其追随者之间的信息流动。一旦危机爆发,微博意见领袖们在影响受众行为与认知方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虚拟网络环境下,由于意见领袖具有在某个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会倾向于向所在的虚拟社群中其他成员贡献更多的知识,包括回复相关话题或主动发表某话题的建议。Sun等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意见领袖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性。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见影响力越强,越容易进行在线信息的传递,受众参与在线讨论的频率也越高。由此,我们提出本文假设1:假设1:网络危机信息传播者专业能力与信息传播效果呈正相关。

(2)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强度。Bristor指出“信息传播网络是一个由一组参加信息传播的人组成的社会网络。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影响力,代表为关系强度结构。”Money等学者指出:“关系强度是由人际多维度组成的,代表着人与人在社会网络环境中双向关系的强度”。网络媒介下,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更倾向于弱连接,网络空间的跨空间特征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的机会,网络成员在交往数量上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但跨空间的特征又导致了人际交往持续性较弱,成员间的关系大多处于弱关系状态。网络群体处于“有机团结”的联系状态,群体成员的同质性不高,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都可以在论坛上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越具个性化的东西越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信息传播中,学者对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强度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并没有统一的意见。格兰诺维特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而徐伟青和黄孝俊指出:关系的强弱会影响受众搜寻信息的主动性。直观地看,当处于强关系时,受者会对传者有更多的信任感。在强关系的情境中,传播者与受众可能处在一个密切的接触过程中,将促使受众更主动地搜寻信息。就微博而言,受众“关注”某传播者带有倾向性偏好,意味着其在关注该传播者转发的消息前就对此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产生兴趣,从这个意义而言,至少在关注、评论或转发某一特定危机信息时,微博关注者与被关注者之间具有一定强关系。由此,我们提出本文假设2:假设2:网络危机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效果呈正相关。

(3)接受者的处理能力。受众网络使用经验、专业知识包括其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都是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对信息的自我判断水平。受众的专业知识越高,受信息的影响就越小。但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知识使得受众可以更快更容易的处理信息,从而促进信息搜寻。传统传播理论在这个关系上得出了相矛盾的结果,此问题在网络情境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关于受众的网络使用经验的研究发现,网络经验丰富的使用者更能直接甄别信息的真伪程度。Wasko等的研究涉及网站会员专业性与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虚拟社区环境下,会员自我鉴定的专业能力越强,就越倾向于向所在的虚拟社群贡献更多的知识,包括回复和转发相关话题或是主动发表某话题的建议。在研究网络口碑传播与在线转发行为中,Sun等人也证实了信息搜寻者网络使用能力越强,人们越有可能从事信息搜寻活动。由此,我们提出本文假设3:假设3:网络危机信息接受者的处理能力与信息传播效果呈正相关。

(4)网络危机信息特征。在大多数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中都忽视了对网络危机信息基本特征的关注,只有少数的研究关注信息本身的特征。Chan研究了信息的内容(content)、风格类型(style)和语调(tone)。张强总结了目前研究者在对网络信息进行测量的常用指标:量(volume);评价(va⁃lance);离散度。吕吟对微博的话题类型与微博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而模拟出不同的话题在微博上的表现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网络危机信息特征基本包括:①信息长度。网络信息长度以短小为主,且基本上由用户生产,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展示,又可称为微内容。学者Cmswiki给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篇博文、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如微博用户的信息、评论、上传的图片、的链接、音频、视频等都属于微内容。社交网络上的微内容一般比较短小,网络计量学专家MikeThelwall对MySpaee中6859条评论的长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近95%的评论长度为57或57以下的单词。②信息数量。网络危机信息数量,是涉及某一个具体危机事件网络信息的规模与数量大小。具体来说,就是网络上对该事件发帖量、评论量、转帖量等。Asch的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受到通过话语表达的群体压力逼迫时会做出明显违反理智的判断。即使受试者与持无理意见的群体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受试者也往往会屈从于群体的意见,不论群体意见的错误是多么地显而易见。这就是指人们存在从众性心理,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任何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知识,都不可能熟悉和了解每一种生活情境,因此需要采用从众方式最大限度地使自己适应未知世界。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本文假设4:假设4a:网络危机信息长度与信息传播效果呈正相关。假设4b:网络危机信息数量与信息传播效果呈正相关。

2研究方法

2.1研究样本

本研究采用前期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来收集数据。在回顾以往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研究文献后,首先选择一部分网络使用者做深度访谈,对前期的研究模型进行初步的验证和修整,并拟出调查问卷:第一部分是对网络危机信息传播的基本态度调查;第二部分让被调查者针对“危机网络传播的经历”,以印象深刻的各项信息为参考回答问卷;第三部分是被调查人员的个人资料。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为20-29岁人群,以大学生为主。之所以选择该年龄段的调查者,第一根据CNNIC的2012年1月的报告所显示的,20-39岁的网民占到了网民的56.5%,是网民的主要群体。第二,该群体对网络的使用较为普遍,具有较高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第三,这一群体对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较高的关注能力,并且对社会热点事件有较大的关注度。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该研究对象是基于目前网民互联网信息传递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微博逐渐超越博客、社区、电子邮件等社交媒体,成为重要沟通的方式。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研究就2011年度十大公共事件,如“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小悦悦”、“甘肃校车悲剧”、“乌坎事件”等作为危机事件备选对象,供调查者就某一事件根据自身的感受对问卷设计的题项进行选择。

2.3量表设计

测量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网络信息一般态度性调查,主要是了解受众对网络使用情况,对网络信息的了解情况,大致的信任情况。第二部分为量表的最主要部分,分别对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的进行测试。第三部分为被试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个人信息。为了保证本研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首先对本院的研究生发放了预测问卷23份进行了前测,经过前测,删除了统计上3条不符合要求的问项,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剩下的问项进行了适当的语言修饰,最终形成正式量表。

2.4测量变量

(1)传播者专业能力。网络传播者的专业能力,是指受众主观认知的传播者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具有专业能力或丰富的甄别经验。本研究参考Bearden&Netemeyer对“专业”的定义及量表,该研究采用5个问项,7点尺度来衡量受众对消息提供者个体的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五个问项分别为:有见识(Knowledgable)、有能力(Com⁃petent)、专家内行的(Expert)、训练过的(Trained)、有经验的(Experieneed)。由于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受者对与传者的感知有限,在以上五项中,有见识与有能力相对较难区分,而是否经过训练,在网络环境中的受者也无从得知。所以,本研究只采用其中的三项,即有见识的,专家内行的,有经验的。在本研究各项测量均以5点李克特(Likert)态度量表让被试者对各项指标予以评分,分成“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5个选项,分别予以l、2、3、4、5、分。

(2)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强度。关系强度是指网络信息接收者所感知的与网络信息传播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在Frenzen和Davis的研究中,通过衡量买卖双方在紧密(closeness)、亲密(intima⁃cy)、支持(support)和联系(association)这几个方面上的关系程度,来测定关系连结对口碑传播效果,购买决策的影响。Smith在研究网络口碑推荐中,采用相似性、如果现实相遇愿意与其交往、感知熟悉程度三个方面来测量关系强度。本研究结合以上两种量表,根据网络的特殊环境,通过五个问项衡量网络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关系强度。

(3)网络信息长度与数量。微博的字数受限于140字以内,其长度的测量无法通过直接方法进行,本研究通过网络信息完整性的问项来代替对其长度的测量,所谓网络信息完整性是指信息的内容较为客观和完整,包含有正负面的内容。网络信息的数量,是指关于某一事件或某一事件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内容,在网络中得到的支持或认同数量。本研究根据网络信息的内容特点,主要针对信息的完整性、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是否与信息传播效果之间关系做调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全面、完整的微博信息令我印象深刻;得到很多人认可,或是很多人都谈及的微博信息令我印象深刻。

(4)接受者信息处理能力。接受者信息处理能力是指网络信息接受者对信息中涉及的内容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主观评价能力。受者信息处理能力的量表参照Umesh&Stem的研究模型中专业能力(expertise)的四个问项:了解非常少/非常多,没有经验/富有经验的,缺乏信息的/消息灵通的,了解非常早/非常晚。

(5)传播效果。本研究的因变量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是指网络信息对受众行为与态度所产生的影响。Gilly和Bansal&Voyer分别采用十个和八个问项对信息传播影响力进行测量。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参考传播的三个效果指标巩固、结晶和改变,采用五个问项来测量网络传播效果。

3研究结果

3.1描述性统计分析

此次发放问卷共31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60.3%。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男性占样本的56.2%,大致符合CNNIC统计数据结果男性所占网民的总比例58.1%;人均上网时间为每周16.5小时,这一数值与CNNIC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小时接近;职业以学生群体为主,占抽样比例的78%,与本文调研的最初设计吻合。

3.2量表品质检验

(1)信度检验。为进一步了解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做问卷的信度分析。本文问卷信度的检测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以Cronbach’α系数来检测问卷题目。得到的系数值越高,则代表其检测的因子内部一致性越大,信度越高。Nunnally认为Cronbach’α系数若大于0.7则表示信度很高,若小于0.35则属于低信度,0.5为最低可接受的信度水平。通过SPSSl8.0的分析,检验结果,如表1,传播者专业能力为单维度变量,问卷由4个题项构成,其Cronbach’α系数是0.75;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强度的问卷由5个题项构成,其Cronbach’α是0.71;接受者信息处理能力的问卷由8个题项构成,其Cronbach’α系数是0.76;网络危机信息特征由网络信息长度与网络信息数量两个题项构成,其Cron⁃bach’α系数是0.72;网络危机信息传播效果更由五个题项构成,其Cronbach’α系数是0.73,以上数据表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水平。

(2)效度检验。效度检验一般分为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因量表的设计与修改均在文献综述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内容效度有保证。结构效度用因子分析结构效度中的Bartlett''''s球形检验进行检验,若KMO>0.60则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本文通过对正式数据进行了KMO值与Bartlett’s球形检验,得出KMO值为0.812(>0.7),说明数据具备良好的因子分析条件。接着通过以特征根1为标准来截取数据,并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所提取的因子个数为5个,与本文模型中的5个潜变量一一对应,且累计解释方差82.886%。经过Varimax旋转后,发现同属一个变量的测量项目,其最大载荷具有聚积性,即同一变量的测量项目在对应的变量(因子),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具有最大载荷(超过0.5),且不存在横跨因子现象。这说明了目前的测量量表具有一定的区分效度。

3.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可以指明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度及方向。本部分采用强制回归分析,对研究框架中的变量关系进行验证。(1)传者和受众特征与信息传播效果关系。以传者的专业能力、关系强度、受众信息处理能力为自变量,以信息传播效果为因变量做强制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表3-表5所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传者专业能力、接受者信息处理能力与传播效果的回归结果显著,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关系强度与传播效果并未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假设1与假设3成立,假设2不成立。

(2)信息内容特征与信息传播效果关系。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信息长度、信息数量与信息传播效果回归结果显著,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证明网络危机信息越完整、得到越多人的认可时,传播效果越强。假设4中的结论成立。

4结语

本研究主要贡献是运用传统传播模型中的主要要素,检验了网络危机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及网络危机信息自身特征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网络危机信息传播者特征与信息传播效果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回归分析发现,传播者专业能力越高,信息传播效果也就越强。这与传统口碑传播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传者的专业能力包括具有专业知识、专家内行、有丰富的经验。其中,专家内行一项的均值最高。这说明了,在网络危机信息传播中,由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弱联结,受众对传播者传播信息的信任是建立在对其专家内行身份基础上,这也是网络中意见领袖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2)网络信息接受者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效果间的关系。在传统口碑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接收者本身的专业知识与口碑影响成负向关系。本文研究显示,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传播效果是呈显著正相关的。即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能力越高信息传播效果是增强的趋势。王遵智的研究中对此的解释是在信息沟通中只有当接收者本身有一定专业知识能力时才会产生共鸣,会引发更多的认识与思考,从而产生更好的影响效果。

(3)网络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效果间的关系。本研究在传统口碑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网络口碑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特点提出假设,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强度与传播效果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但研究结果显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强度并没有显著影响传播效果,这一结论与Vilpponen在对网络口碑中网络结构的研究发现关系强度与创新事物的接受行为并没有明显的关系类似。Vilpponen也认为虚拟网络环境中的所有连结点的效力和说服力是相等的。在网络中,人们更多的沟通对象是陌生人,在弱联结的关系强度上,受众会对信息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很难产生信任,从而影响传播效果。正如Vilpponen所指出的网络信息沟通中结构呈现非中心化、松散的连结、较少的派系的特点。故而无法得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强度与信息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结论。

(4)网络信息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效果间的关系。本研究着重于信息内容的完整性、数量与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构成系统性信息的角度,而不是单一零散信息的角度来考察网络信息的特征。通过研究数据分析显示,信息的越是完整,信息传播效果越好。受到越多人认可的信息,信息传播效果越好。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出现更为这一时代提供了信息传播的助力,尤其是网络中公共事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令人乍舌,究竟哪些因素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对信息传播加以引导,这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笔者在本文研究的结论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以供管理者参考:

(1)发掘适合的传播者并激励其进行信息传播。本研究证实,传播者的专业能力越强,对信息传播效果影响越大。所以,管理者在危机信息引导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其中具有相当专业能力、在虚拟社区中较有威望的意见领袖。可充分发挥这些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对他们的言论倾向予以关注,从中了解他们对某一事件的特别倾向,从而可以抓住关键问题予以引导。

(2)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监测与监督。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监测与监督,对有关信息进行优化选择、组织排序、深层加工、使信息内容有序化、流向明确化、数量精约化、质量最优化,以减少信息混乱度、提高信息价值,避免负面信息的传播,有助于正向信息的扩散。

(3)加强对网络信息接收者的引导。信息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对网络信息接受者专业知识的培养,切实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增强其对信息的甄别和思考能力,使大众成为能积极地利用网络媒介,在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中获得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宣传网络信息评价标准,对信息的可信性与信息的合理性进行标准化研究,使网络信息受众能够认清信息的本质特征,为信息迷雾中的受众指出一个方向,有利于网民思辨思想的重新确立。

上一篇:保密技术范文 下一篇:网络信息资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