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范文

时间:2023-02-25 08:14:06

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需求;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339-02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用户的信息需求,还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技术手段等,都将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需求特点

加强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石。网络时代,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只有充分研究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才能积极迎合、引导、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

(一)信息需求用户的多元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己成为日常行为的必需,社会上每一位成员都将是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者,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已成为人们自觉努力的方向和习惯,这使得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从有条件限制地为本地区用户服务,转变成无条件地向全社会用户服务,因此用户群迅速庞大起来。

(二)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概念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除了需要学术研究方面的文献外,还需要其他一些全方位的综合性信息,内容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而且,图书馆信息用户的多元化也加剧了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三)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量的激增,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动态的,也有回溯的;既有国内的,也有社会娱乐方面的;既有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方面的,又有社会娱乐方面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需求更加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而且由于信息用户的职业、专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用户个体的知识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不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这种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将越来越突出。

(四)信息需求的知识性

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生活进一步个性化、多样化,从事的工作更具专业化和创新性,人们再也不满足直接提供文献信息的初级信息提供方式,而是更需求以解决问题、形成方案为目标的、注重知识内容的针对性极强的深层次服务。这使得图书馆不再满足于为信息用户提供一般,而要通过知识信息分析、综合、整序,以新的序列化的知识单元提供给用户。

(五)信息需求的经济性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图书馆外,互联网、新闻媒体、其他信息机构等也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其方便程度、信息成本等成为读者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六)信息需求的系统性

过去,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在一个图书馆或一定范围内得到满足,所以用户需求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是相当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读者需求已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信息发展,希望能一次性地获取有关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全面系统的信息。

(七)用户信息需求的精确性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在给人们创造了无限的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污染,大量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缺乏。重复的低水平的网上资源占用了大量的上网时间却找不到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在要求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时,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更注重信息获取的精确性。

(八)信息需求的新颖及时性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及时新颖的信息是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生命;同时它又是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智慧的火花。因此,用户对信息的新颖性和时效性显得越来越注重。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虚拟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也将要朝着电子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将为用户提供主动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信息服务。

(一)服务方式虚拟化

因特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设立自己的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导航系统,以求在网络上收集资源与相关网址链接形成虚拟馆藏。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了“网海导航”栏目,链接全国的大学、学院、在线图书馆、搜索引擎、大众媒体等,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重组,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为用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图书馆从单纯的以馆藏为基础的文献服务方式,转向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将成为现实。

(二)服务系统网络化

网络所具备的点对点、点对面的实时和双向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与分布功能,在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方面,图书馆可在网上信息、提供信息服务,把其服务半径从本地扩展到整个网络空间,而成为网上虚拟图书馆。另一方面,读者利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网络技术向图书馆提出服务需求,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必考虑时间、空间的因素,由此成为图书馆的“虚拟读者”。

(三)服务模式动态化

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将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系统,可实现1对N、N对1和N对N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静态式、被动式、直接式、实物交互式的服务模式,以一种更为主动的姿态和超前意识向读者提供多维的、动态的信息服务,这包括对网络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分析和深加工,不断激活静态信息并挖掘其潜在价值,为信息主动寻找最合适的读者,以提供增值信息服务等。

(四)服务内容多元化

尽管网络上的虚拟图书馆有着信息量大、便于查阅的优点,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图书馆,因为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的选择、收集、加工文献信息,虚拟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就会匮乏。相反,如果没有虚拟图书馆提供新的信息环境,传统图书馆也不可能突破原有工作的局限,有限的馆藏和服务就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传统图书馆与网络图书馆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图书馆要继续做好传统的信息服务。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将一改传统信息服务系统中收集、处理、存贮和流通物质形态的文献信息产品的单一局面,为读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纵深化的服务,如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专题咨询、定题服务、用户能力培训等,以此满足网络环境下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专业、研究领域和信息需求等情况,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用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不断调整检索策略,把经过筛选、分析后的检索结果定期、及时地传递给用户。

结语:网络,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工作的便利,以及信息服务的周到。网络也离不开图书馆,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将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创更美好的前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方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1期.

[2]伍昭嫦.新时期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1期.

[3]金业阳.网络环境下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马燕.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的新思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第1期.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64-02

Network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XIE L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s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has already been an educational hotpot. This article ana? lyzes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teach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the network teaching in two views: one is the view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other is the view of the students. Finally, we use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how to create a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来实现教学活动的网络化。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下,网络教学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教学方式。

1网络教学及其优势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其实现手段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网络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共享教学资源: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其核心是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师提供的课件、在线辅导、练习材料、答颖、讨论、答案分析等,也包括学生提供的学习心得、意见反馈、作品展示等。

2)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①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②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巧妙地结合起来,感官刺激效果好,教学演示直观生动,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③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交互性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网络教学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更加方便。

2如何更好地网络教学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信息膨胀和知识快速更新,导致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网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教师正确引导

不断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起着主导作用,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组织和编制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网络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并且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导,因材施教,特别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在网络教学这种开放性学习环境下,教师还需要通过记录登陆次数、检查作业、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以使每个学生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随着网络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还必须不断搜集新的知识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收集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教学中,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2.2学生积极主动

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学习过程具有高度自主性,其核心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资源容易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技术,在海量信息中主动地获取各种信息来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网络教学需要交互教学环境的强有力支撑,师生、生生之间要积极互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和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实时对问题展开讨论并解决,完成多向交流作用,也可提问学生,考核课程知识。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碰到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某些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

网络教学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学生通过互动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在教师指导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创建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统计、分析、预测和管理,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发式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为日常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拓展。

本文以广东省考试中心开发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例说明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该学习平台是以知识点学习为基础、能力测试为手段、应用技能掌握为目的,提供一个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知识沉淀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学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登陆到平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包含如下功能:

1)用户管理:本学期分配给教师辅导的学生名单。教师可以查看本人所辅导学生的详细信息。

2)作业管理:根据本身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参照教学内容按章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必须设定关于本次作业的标题、作业上交的截止日期,附件资料和关于本次作业的内容说明等参数。

3)知识点管理:以知识点为最小单位,提供了与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视频”、“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的辅导”、“阅读材料”和“知识点测试”等。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去辅导学生的学习。必要时,也可以自己录制有关知识点学习的视频录像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观看。

4)单元测试:学生完成每章课程学习后进行的知识点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章所有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布置单元测试。

5)强化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进行。

6)综合测试:等同于模拟考试,参考现行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让学生熟悉考试的环境。

7)职场实训:该模块提供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的实际案例及操作要素,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自身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8)统计信息:随时对学生详细学习数据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这些信息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该平台还有信息、讨论区和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学平台中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按教师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师的作业和测试随时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流,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轻松的学习环境。

4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以及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者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朱宏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08(9).

[2]谢雪平,全小平.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5).

[3]鲍丰.浅析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考试周刊,2011(59)

[4]刘军永.浅析网络教学模式及其常见问题[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10).

[5]李刚,马晓玲.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

[6]周雪梅.高等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4).

[7]俞永江.关于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1(3).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公关危机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81-01

一、网络信息时代公关危机的新特点

网络公关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和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和不确定性后果。可能会对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资产(股价)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一)获取资讯更便捷

在网络时代,无处不在的讯息交流途径,使人们在组织危机发生后、权威公关新闻会举行前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组织此次传播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对这一传播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二)自由度更高

传统媒体信息的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传播范围的约束,可信度较高,可以有效限制谣言及一般性事件的升级和扩大。而网络媒体,如:论坛(BBS)、博客(BLOG)和网络社区由于发言的审查机制较传统媒体宽松,故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言,因此,人人都是传播者,网络上毁谤和传递谣言比传统媒体容易,组织也更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危害。

(三)互动性更强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主要为单向的传播方式,而网络社区、网络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传播方式的互动性较传统传播方式强。数量庞大的公众可以自己选择何时、何地信息,并能随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言论,使原本一些普通事件和纠纷上升为对某个组织或品牌的攻击,甚至上升到政治和民族感情的高度。

(四)传播速度更快更广

在互联网上,一个网民将自己写作的稿件或拍摄的照片上传互网络,只要半秒钟的时间。这一则消息可能在半分钟后就被转载,再过一分钟就有可能在社区网络上引发讨论,再过几分钟就有可能在网上被传得辅天盖地。因大量转贴、复制或引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同一信息在短时间内充斥网络,从而将会导致组织在面对网络危机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使一些小事件演变为难以控制的危机事件。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突破了传统媒介地域性的局限,使人们无论任何时间,无论相隔多远都如同近在咫尺般迅速地沟通。因此,企业可通过网络更广泛地地宣传自身的产品,还可通过网络完成采购、支付和售后服务等。

(五)组织反应时间更短

网络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往往事件才刚刚发生,消息就会立即在网络中遍地开花,并且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网民转载到各大网站或论坛,引来成千上万网民热议,并对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或提出言辞激烈的意见,使得这一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扩散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对组织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在这种情况下,留给组织反应的时间相比传统危机时代要少得多。相比较传统危机事件,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的传播模式已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任何不利于组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很快会被其他网民转帖,并无限地扩散、扩大乃至变味,最终演变成难以收拾的网络危机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难以查找到危机信息的来源,因此,处理起来,比传统危机事件难度要大得多。

二、如何防范网络危机

在社会组织日常运营中,应有意识地“防范于未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社会组织的网络危机防范工作日常化、制度化。

(一)建立网络危机监测系统

应对网络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发现危机的存在,在危机还没有扩散前就消灭它。这就需要组织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网络危机监测系统,防微杜渐。目前,美国一些公司已不仅仅在预防和监测传统媒体,并开始注意研究开发网络危机预警方面的软件,用来对互联网和博客进行监测。倾听并监测关键博客、BBS上的网络民声、议题以及网民情绪,是企业开发网络大规模媒体传播项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关注该行业、该企业、该品牌以及服务甚至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网络上有哪些当前热点话题,是哪些人群在讨论这些热点话题等。

(二)指定专人监测网络安全

鉴于网络危机的严重后果,组织有必要设立专人负责监测网络安全工作。监测内容包括:到各主要门户网站(如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传统传媒的网站(如新华网、凤凰网等)和国内主流网络社区和论坛(如天涯、猫扑等)查找和组织相关的信息,辨别网络危机苗头;定期利用主要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和雅虎等)以组织名称或组织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看评论,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解决;定期检查组织网络设备和防火墙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更新和升级杀病毒软件和防黑客攻击软件,使组织网络更加安全。

(三)建立、建全网络危机应急预案

由于网络危机不可预测,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知道网络危机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何种规模发生,因此,各组织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必须在专人指导下,建立起组织键全的网络危机应急预案。网络危机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组织可能发生危机的各种类型,提前制定出危机发生后将采取的措施、步骤和人员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一旦发生危机后响应及时,各司其职,应对得当。例:2006年5月12日,网易社区遭遇黑客攻击后,企业没有有效地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维修,致使网易社区三天都得不到及时的恢复,这说明网易的网络危机预案不够键全。

(四)加强全员网络安全培训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化审计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化审计就是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大提升这部分工作的比例。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迎来了比较好的转型机遇,同时也受到非常大的挑战。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开展这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有待提升。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审计是审计实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此主要对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策略。

1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

审计事业的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契机。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以及审计人员能力欠缺等。这些方面的因素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1法律方面的缺失

信息化审计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事物,也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阶段对很多网络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所出现的问题,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之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在信息化审计方面的法律还比较欠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法律的规范,并且相关的立法以及规则的制定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对于信息化审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问题和纠纷等,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进行审计工作,非常的不便,并且也大大的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性。

1.2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作为确保信息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人员必须要能够学会在电子数据处理的环境下,充分熟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处理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必须要能够精通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充分了解审计理论,并且还要对审计软件相关的操作和维护等熟练掌握。但是这种综合型的人才目前还非常缺乏,使得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起来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1.3审计软件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审计软件。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审计软件的开发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型的软件公司主要的目标是对财务软件进行设计与开发,而专门用于审计工作的软件还比较少。另一方面,财务软件与审计软件在对接时也存在不小的困难,使得很多数据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此外,审计软件在功能方面还有待丰富,尤其缺乏管理方面的功能,在技术方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2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促进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策略

2.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伴随网络的普及,网络层面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对于信息化审计也是如此,急需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网络立法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对网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对网络活动进行规范,使一切网络活动都能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并且对于网络的安全等,也必须要有法律作为保障,对于一切泄漏商业机密的行为都必须利用法律进行制裁。对于网络信息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以实现对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的行为进行约束,利用法律的威慑,来杜绝寻租行为等的出现。同时也要通过法律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以促进其更加公正的开展会计工作,进而间接的帮助审计人员更好的进行信息化审计。

2.2加强对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要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符合这两方面要求的人才必然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难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大多数人员的技能比较单一。因此,需要完善对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从深度与广度上强化对人才的培训力度。首先,应当以高校为依托,由高校按照审计行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又审计与计算机两个专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次,高校还要加强与审计机关和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非常有利。审计机关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引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以实现对审计队伍结构的优化。

2.3加大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

审计软件是进行信息化审计的重要工具,必须要加大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同时做好评审和验收等工作。通过不断提升审计软件的技术水平,促使审计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得以提升,同时优化审计人员使用审计软件的体验,使其较为容易的接受不断更新的审计软件。在实际开发时,要更加注重对审计软件的防火墙功能以及篡改数据功能的完善,并且要促使开发出来的审计软件同时具有分析和查证的功能,以促进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一体化的实现。

3结语

本文对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析,重点分析了法律、人才和软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会计信息化审计在此背景下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邢智慧,尹慧.信息时代的网络会计[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9(04):54-54.

[2]宋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1(05):15-16.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素养;网络信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319-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让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信息通信,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跨越地域、民族和国家的交际方式。网络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将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联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的生存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也为人类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感觉不到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存在,使得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大的村落。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本身就具有跨时空性、实时交互性、自主性、及其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等等特点,就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和信息。真正让我们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在短时间内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也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想看时事新闻的、娱乐资讯的,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便可无所不知;想写作的,便可在博客、论坛空间里洋洋洒洒尽显自己的才华;想做生意的,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使用网络交易平台便可轻松进行交易等等。网络带给人们诸多的便利,真正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

然而网络却是一个纷繁精彩,让人喜忧参半的世界,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使遥远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改变了人们传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空间,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性,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局限,尽情扮演着自己心中所想的角色,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压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从而对网络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这种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过分依赖会导致人格扭曲,角色混乱,分不清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使得人的性格脱离社会而产生异化,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变得混乱不堪。另外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辐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人体的各种机能,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情绪急躁,神经紊乱,抑郁等,对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网络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与泛滥,使得各种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有用信息和垃圾信息、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都混杂在一起,越来越多的未经过过滤的信息的出现使得它们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网络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同样让网络成为了信息污垢的滋生繁衍和传播之地。这不仅造成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混乱,还严重妨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根本条件。人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鉴别和抵御有害信息,避免垃圾信息的误导和侵蚀,使得自己不迷失,身心不受到伤害,才能防治信息污染,美化网络信息环境。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信息基本操作能力,包括信息的检索选择、评价以及精确的使用信息等等能力,是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样它也是一种信息综合能力,包括信息的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指能迅速有效的发现并掌握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意识,把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整合,生成有益知识信息,并能结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及其丰富的环境下变的越来越重要,是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

一个人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因此,在培养信息素养时,首先应尽快提高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注意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规范,重视信息的获取,传播与处理技能的培养与教育,循序渐进地传授各种信息处理、获取、整理、分析、研究和利用相关技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网络时代如何科学上网、如何科学的利用网络,对网络产生正确的认识。其次就是提高个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应强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自觉确立正确的网络理念,筛选有益有用的信息,提高自身抑制污染信息的能力,学会区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界限,不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对信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高网络用户的信息素质,树立自律、自强、自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三,重视信息意识及伦理道德的培养。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有意识的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新自身的知识框架,跟上时展的步伐,对信息有较强的价值观念。信息时代推崇价值观多元化,网络伦理不是对传统道德的否定,要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善于区分信息的优劣,提高信息的鉴别力,自觉地选择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用的信息内容,有选择有区别的加以对待,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络信息。

由于网络具有跨时空性和开放性,网络信息能容纳所有国家、机构或个人的观点,所以在这个信息海洋中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知识,也有许多不利于稳定国家安全和个人的信息。因此对于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加工者而言,应该树立起良好的信息素养,强调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遵守网络伦理道德,严格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信息行为,不随意捏造和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把握住信息的源头,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信息的重复生产和,提炼知识含量高、质量好的有益信息,卡住信息污垢的源头,为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信息环境把关,提高网络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服务等行业机构而言,同样也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采取有效措施过滤和消除有害信息、垃圾信息和反动信息,拒绝为垃圾信息提供传播途径,做好杜绝信息污染的环节,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用户,提供有选择、有目的、高效准确的优质信息服务。对于信息用户而言,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提高自身对真伪信息的鉴别判断能力和获取利用有用信息的能力,增强抵制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能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防止信息污染。

总而言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是网络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人们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人们只有具备了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合理的信息知识结构和正确的信息论理道德,才能保证较高的信息质量,从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推动个体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瑞玲.网络信息时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J].现代情报,2001(2):4.

[2] 王旭卿.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2).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6篇

(一)病毒攻击。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计算机高手故意制造出网络病毒传播在计算机信息资源中,从而使得一些计算机用户受到严重的病毒攻击。这些病毒不但会使计算机系统感染,还会对硬件设备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会将大量的网络宽带占用,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二)恶意程序与木马入侵。

恶意程序与木马入侵已成为当前计算网络领域的常见问题。由于部分计算机用户在不经意时浏览到不健康的网站,从而使计算机受到恶意程序与木马的入侵,这些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信息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从而间接导致个人隐私信息的泄漏与财产的损失。

(三)用户操作不正确产生的风险。

由于部分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由于缺乏安全保护意识与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知非正规的网站存在风险依然点击浏览,并且将个人真实信息输入电脑中,从而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有利可图的机会。

二、建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策略

(一)提高防火墙安全等级与病毒防范技术水平。

通过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防止外部计算机网络入侵计算机系统,从而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将外界网络与本地网络隔离的防御系统,可以将安全区与风险区有效隔离开来,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校运行。

(二)加强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

通过加强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加强计算机网路遭受攻击的几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制定访问控制胆策略主要包括客户端防护、网络权限划分以及入网访问控制三个环节。其中入网访问控制环节是网络的首道关口,通常是利用用户账号的验证开进行控制。因此,要想充分提升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网络用户应当尽可能使用复杂的口令与账号,并定期进行更改,从而防止被他人攻击及更改。

(三)构建安全防御与恢复系统。

计算机本身就具备相应的漏洞控制能力,然而对网络信息安全性难以进行长时间的保证,所以在网络信息一旦遭到破坏的时候,用户就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使丢失的资料与信息数据能在第一时间内被找回。为了进一步确保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当构建安全防御与恢复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检测机制、安全反应机制、安全检测预警机制与安全恢复机制。

(四)信息加密及认证技术。

信息加密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人恶意破坏或盗走信息,对信息机密性可以实现有效的保护。认证技术则能够有效保障信息使用的完整性,其能够使计算机用户信息避免被他人恶意更改。因此,要想充分保障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数据等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免受窃取,采用信息加密与认证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

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一)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安全保护与防范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用户越权使用资源。在应用访问控制技术的时候,计算机用户使用某些特定的信息资源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最终确定该用户是否具备使用权。

(二)密码设置技术。

首先,用户可以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设置密码,从而避免信息遭到非授权用户使用;其次,通过密码设置能够为网络信息资源添加保护层,避免信息资源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保护了信息资源的安全。

(三)防火墙技术与病毒防范技术。

防病毒软件的安装是病毒防范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当前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防病毒软件可以分为两类,即网络防病毒与单机防病毒软件。网络防病毒软件需要借助网络才能运行软件,其能及时对网络系统中的病毒进行查杀。防火墙技术主要是用来进行网络防护的,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内部网络遭受外部网络的侵犯。防火墙软件的安装能够给计算机运行系统设置一道隔离墙,从而使网络内的程序软件得以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下运行。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7篇

在E时代,这种对媒介的依赖突出地表现在对网络的依赖上面。我国自1994年联入互联网,网民的数量迅猛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①。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关系。

在日本、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中,不少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但超过社交、其他娱乐休闲等各项活动的时间,有些人甚至还超过了其他各项活动的总和,许多人已经把工作和睡眠之外的时间全都交给了网络,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如同睡觉、吃饭一样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失。

一、理论研究

早在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尔・基洛奇(Ball-Rokeach)就提出了“媒介依赖”(Media Dependency)理论。其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成为此后媒介依赖研究的研究架构。鲍尔・基洛奇把媒介依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理解依赖,它包括自我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认识和解释自身的信仰、行为、个性等;对社会的理解指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获悉和解释今日、往昔和将来的事件和社会文化。

其次是定向依赖。包括自我定向和互动定向。自我定向,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决定消费行为,决定阅读什么书等;互动定向,如从媒介信息中获得关于如何恰当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的提示等。

最后是娱乐依赖。包括自我娱乐和社交娱乐。自我娱乐,如单独一个人通过听收音机中的音乐节目放松消遣等;社交娱乐,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电影或欣赏音乐会等。

除了欧美的研究者以外,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了“电视人”、“容器人”的概念。两者均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的,属于媒介依赖现象。

林雄二郎还总结媒介依赖(媒介依存症)的主要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中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②。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依赖也逐渐被提出。互联网依赖的最基本含义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最初Goldberg给出了互联网上瘾这一定义来描述与互联网有关的心理问题。1998年Griffiths假设,互联网上瘾源于互联网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的内容(如)以及在线的社交活动(如聊天室、MUD游戏、BBS和电脑游戏)等等。 1998年Kandell把互联网上瘾的定义扩展到了和网络相关的所有活动。

后来,K.Young③给“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提供了又一个定义:互联网非正常使用。 根据此定义要求,如果满足了以下八条标准中的五条,那么他就有互联网上瘾的问题。这八条标准 :①上网成为当务之急(Preoccupation with Internet);②需要更多的时间上网(Need for longer amounts of time online);③多次试图减少互联网的使用(Repeated attempts to reduce Internet use);④减少互联网使用时情绪变坏(Withdrawal when reducing Internet use);⑤时间安排困难(Time management issues);⑥生活环境紧张;(Environmental distress [family, school, work, friends]);⑦对周围的人隐瞒上网时间(Deception around time spent online);⑧通过上网调节自己的情绪(Mood modification through Internet use)。

Alex S. Hall 和Jeffrey Parsons④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互联网行为依赖”。他们认为病态的互联网使用会削弱一个正常人的认知、行为和感情功能。他们假设过多的互联网使用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良性问题,这种行为是对生活其他方面不如意的一种补偿,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调节来改善的。在他们的定义中,互联网依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症状:不能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休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

二、产生网络依赖的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从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的传统媒介时代进入到以数字、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从休闲娱乐、游戏购物到大众教育、政治选举甚至宗教布道等,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来实施。难怪许多网民宣称离开网络无法生存。

受众对网络的依赖,实际上也是媒介传播基本功能的一种体现。媒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消除受众自身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疑问越来越多,人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细、越来越深,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就需要求助于外界。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由于信息的丰富多样性和使用便捷性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它帮助人们用有限的精力、财力在数量繁杂的信息洪流中方便快捷地寻找出一条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网络依赖。鲍尔・基洛奇给出的三种依赖类型之一――定向依赖,即受众根据媒介中所反映的社会规范行为,通过分析判断,从而进行自知的比较,以达到与他人社会行为一致的目的的反应。这一过程实质上根源于受众心理的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从众的心理倾向,它是指个体的社会活动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其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之标准的心理现象。在信息社会,人们周围所处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这使得人们行为上的茫然和心理上的无归属感日益明显。网络作为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社会状态的传播媒介,也就愈加为人们所依赖;人们通过网络,来考察自己所处社会中他人的社会行为,努力纠正自己的言行,补充自己的知识,以期达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一致。

但是,受众对于网络的依赖更具本质的解释应该来自于网络媒体的特征。它的以下特征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及其媒介接触特征是一致的:

首先,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这是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系统的一大特点。从提供的信息服务而言,网络的“开放性”指它“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⑤。所以,相当数量的人群,把与全球相连的因特网作为自己的第一信息来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削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为自由交流提供了可能。

其次,网络具有共享性。指凡是与网络相连的用户计算机均可以分享网络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而建立,采用的是开放系统模式,并通过高速、宽带网络连接成分布式系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共享的程度与范围。比如,电驴用户可以无所不能地下载到从电影、音乐、书籍到游戏、程序等等的各种资源;没能上到世界名校,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图书馆、互动课堂,下载学习资料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

最后,网络还有自主选择性。作为新媒介代表的互联网特征之一是使用方式的选择极其丰富,实时与非实时,异步与非异步,实时同步与非实时异步,一切按你所需自主选择进行。选择性的自由决定了受众的自由,网络在这个层面给予受众无限的便利,让受众欲罢不能。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接触网络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可以主动地、积极地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清楚自己要在网络上获得什么。同时他们在接触网络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信息,同时利用网络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这种意义上说,很多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但是,一般人所拥有的媒介素养能力,大多是在接触网络的经验中获得的,是通过个人的实际操作与自我领悟获得的,所以个体媒介素养能力也高低不同,而且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状态。虽然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需求,快速地搜索信息,但是他们却无法对信息的价值做精确的评判,也无法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肯定,所以他们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利用网络。

媒介素养能力的不健全,就导致难免出现种种状况,比如说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网络依赖状态。网络依赖会让人不自觉地通过不断增加上网时间获取满足感,一旦终止使用互联网就会烦躁不安,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如青少年的网瘾,不仅可能影响学习,严重的还有导致性格孤僻、怪异,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因此,缺少了媒介素养能力,就不能辨清信息的真伪,很容易被网络上各种形形的资讯所迷惑,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无法抹杀网络的存在,而网络的存在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所以我们不应去破坏它,逃避它,而是学会怎样健康地使用网络,学会正确看待网络资源的方法。

欧美等国家开展媒介教育实践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引进媒介素养的理念只有十年的时间,并且没有开展正式的媒介教育课程,更没有把媒介素养教程纳入全国义务教学课程中。而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为了使人们在网络面前健康地生存成长,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从“小”做起,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达到网络和受众的和谐共生。

此外,在依靠外界教育力量让受众对新媒介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个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自我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好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依赖关系的重要方法。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找出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认清自身的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直面人生的态度,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让网络成为提供生活便利的工具。

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人的本质是沉思的思想者,借助于沉思的帮助,人可以“从统治着的主体中解放处理,解放到存在的深厚与宽广中,回到内在的世界”。在不断动态发展的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始终应该记住这一点:网络仅仅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恰当对待工具,才能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

注释

① 数据引用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

②林雄二郎: 《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③ 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④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⑤ 《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美国国家研究会NRC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财务会计;会计假设;会计目标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研究的意义

(一)网络信息时代财务会计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网络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信息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信息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信息管理的进步。结合我国国情来看,现行财务会计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WTO的加入,我国信息将融入全球信息一体化。时代的发展呼唤财务会计的改革,财务会计也只有适应信息的发展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创新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随着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过去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发达的资本市场更需要充分而可靠的“趋势会计信息”近年来,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学术界以及会计职业界对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普遍表示不满。认为会计报告没有能够向人们期望的那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认为现行的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构成的会计报告体系是从19世纪产业信息时代的会计报告演变而来的,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企业进行实时控制和多目标决策需要,会计需要跳出是一种经济价值信息系统的认识局限。一方面,致力于管理信息研究的相关学科出现,使得会计学研究的范畴需要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现代企业愈来愈重视价值管理。

(三)IT技术为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传输技术,包括协议层次结构和高传输率的耦合组件发展为局域网和远距高传输网络(MAN、WAN)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新技术促进并实现了通信结构的灵活配置,网络也因此不只是一个连接结构,而是一个在动态通信关系中提供可灵活配置和可协商的服务(服务管理、交易系统)的独立系统,新型通信服务充分挖掘现有的服务所提供的应用可能性,并将其集成进所有的操作和业务处理中;开放式编程环境、模块化概念、服务接口、面向对象、客户/服务器概念,以及一些小程序的应用,使得基于分布系统网络的应用和服务成为可能;协同式的IT供应体系支持实现灵活的组织形式。以上这些网路技术和市场环境是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的物质条件,从价值管理角度来诠释会计概念,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理论、会计结构体系同样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堪称会计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二、网络信息时代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技术是推动财务会计改革的主要动力。会计是随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逐步发展的。没有私有制的产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就不可能导致会计“从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发展为具有独立性的特殊职能的工作”;没有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空前活跃的商业贸易活动,就不可能孕育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复试簿记制度;没有18世纪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和19世纪风起云涌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就不可能演绎出近当代会计多姿多彩的学科体系。当人类社会正翘首迎接下一世纪到来之际,信息革命的大潮滚滚而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给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深刻变化。可想而知,会计环境的巨变必将带来又一轮会计发展的高潮。会计系统具有的开放性、动态性特征表明,系统不断向前发展、演进的动力源来自两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和内部要素的结构调整。因此,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们不得不关注作为会计系统要素的信息技术本身正在发生的巨变,以及它所引发的会计系统环境的深刻变革,以便我们正确把握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变化。1.信息系统功能上的综合化和技术上的高度集成化。这样一些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系统,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化、集成化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互相衔接、数据共享。在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各自按照本身特有规律运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和需求,同时又要向其他子系统,特别向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管理所需的经济业务数据;以便子在财会管理工作中,联系各有关的经济业务,为管好财务,开展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

2.信息系统数据的大量化、多样化和多元化。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管理上的需求,不仅需要单位内部的数据,也需要外部数据;不仅需要当前数据,也需要历史的和未来发展的数据;不仅需要反映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数据,而且也需要市场、物价、金融、投资等有关方面的数据。

3.会计信息系统的适时化。在人工信息处理环境下,由于信息的采集并不是与交易或事件的发生保持同步的,所以,致使会计系统所加工的信息只能以虚拟的时间序列来揭示企业真实资金流和物资流的运动。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而实现集成以后,交易和事件信息的采集就会与交易或事件的实际发生、发展过程保持完全同步。

(三)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变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日渐步出工业经济社会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信息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宏观的社会环境得以改变。在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各自按照本身特有规律运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和需求,同时又要向其他子系统,特别向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管理所需的经济业务数据;以便子在财会管理工作中,联系各有关的经济业务,为管好财务,开展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网络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网络信息时代会计假设的改革。会计假设是来自与会计系统运行环境中的抽象,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在客观经济环境中进行会计活动时产生的最为基本的观念总结,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条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发出了挑战。作为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假设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会计主体假设来说,在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主体概念的外延不断变化。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假设主要解决会计为谁服务,以谁为记账单位的问题,即合理划分会计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变革。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已突破了技术条件限制的难关,人们可以及时收集和报告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信息用户在会计信息需求上的新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变革,在网络信息时代环境下,应该把数据处理起点由记账凭证逐步改变为直接记录业务活动的关键信息,多方位多角度描述业务活动,从而加强会计的反映职能要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会计职业就不能一味地把精力放在信息生产上,而应该考虑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并相应地改进其信息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我们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依托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期达到网络时代的会计目标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应确立什么样的会计目标。建立在会计环境基础上的会计目标能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起来。会计目标是会计环境与会计实务对会计系统做出的要求,不同的会计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会计目标,同时会计实务又会对理论框架起实践检验作用;会计目标不能脱离会计环境而孤立地存在。

1.决策相关性。在网络时代,由于集成化的优势,企业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日趋细微化(细到各部门各岗位各事件),所以可提供给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的详细信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相对简单,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被广泛使用后将提高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2.面向未来。企业利用网络及财务分析软件可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企业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回答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

3.实时信息。有了网络,用户可随时进入公司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的情况,因为企业已将信息集成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向外提供信息。

4.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在对信息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网络时代,非财务信息将给使用者许多新的信息以弥补财务信息的不足。

四、网络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改革展望

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给会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研究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比较前沿并且庞大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只是从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自己的理解出发作出的浅显的探讨,希望对网络信息时代财务会计改革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5-8.

[2]于玉林,田昆儒.会计基础理论概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6-37.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前言

伴随网络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充,网络维护工作变得更为重要,网络管理恰恰为网络维护工作的核心。通过调节管理网络设备,可确保网络系统的可靠稳定服务运行。信息时代,较多实践工作、娱乐活动、学习任务均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完成。倘若网络系统不可靠稳定,便会对大众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与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应用协议为国际领域通用标准,可确保全球网络的有效兼容以及全面统一。其协议实质上为网络通信的标准化定义。当前均采用TCP/IP标准,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适宜多类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其中有关SNMP协议呈现出鲜明的优势,该网络管理协议主体内容为检测分析性能、安装设施与检测错误等。一旦网络系统形成错误,可利用该协议对故障网络展开错误检索分析。一些软件问题便可有效恢复,而硬件问题则可利用维修更换完成解决。SNMP协议应用较为广泛,运行系统需设置管理服务器,完成管理进程的运行,系统之中的对象包含程序,完成报文数据流的应用传输。针对SNMP无法控制他类网络元素之时,可利用委托结构模式,例如进行协议转换或者通过过滤做好他类网络元素的综合管理。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构成更为多样复杂,各个系统架构以及设备,或是无线网络以及wifi等的应用,令网络接入应用设施变得更为复杂。而该类设备可靠安全性并非百分之百,会形成兼容性问题。因而应创建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做好综合管理。当前市场之中已经形成了较多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具软件,依据面向对象以及性能可划分为三类。一类为较为简单的工作系统,通常就网络之中单独功能做出管理。例如实现网络登录权限管控等。因而该类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成本并不高。还有一类为局域网应用管理体系,就整体局域网络做出系统性管控,因而范畴较为广泛。通常涵盖网络以及系统管理,

还具备可扩展性,呈现出有效集成,并可完成多问题管控以及有效监测任务。第三类为企业级应用管理体系,通常通过统一性的管理平成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协同化办公以及erp工作管理。因而该类系统应用开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费用。

三、信息时代网络管理主体内容与发展

(一)网络管理主体内容

一般来讲网络管理主体内容涵盖故障管控、性能、配置管理、安全控制以及计费处理等内容。通过故障检测、网段隔离等软维修可排除软故障。倘若故障状况相对复杂,则网络系统会调用诊断进程进行成因分析,进而可为应对处理故障提供必要的参考。

网络计费可对应用网络资源状况进行登记,进而做好网络行为管控,尤其是网吧服务行业,该项功能尤为重要。做好初始配置尤为重要,可促进整体网络性能的全面优化,提升运行服务可靠稳定性。网络管理系统之中的安全模块极为重要,也为薄弱一环。具体问题主要为数据泄密以及控制权接管问题。针对该类状况可利用权限设置,引入加密处理方法,增添网络应用安全锁,提升网络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性。

(二)网络管理发展

网络管理技术的持续创新,加之互联网普及应用,令WEB网络技术逐步变成今后的主体应用对象。该技术模式呈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可便利的进行操作,进而获取了较多人的青睐与支持。通常来讲,局域网均设置专门服务器,满足企业单位应用服务。例如数据库系统服务器、文件信息共享应用、打印等。各个服务器可基于TCP/IP以及网络互联,并可通过防火墙做好隔离。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发展阶段中,一些关键技术会形成冲击影响,令模式形成转变。信息时代,对于端对端以及系统级别的应用管理模式需要越发明显,进而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手段的发展应用打下了铺垫。可促进该技术同WEB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便于用户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还可令异地人员借助WEB服务进行局域网管控。

当前分布式管理模式还逐步向着智能化的趋势进行演变,利用智能手段可令网络系统管理更为自由。进而更为简单便利。较多网络管理例如监控测试、流量管理、故障分析等,借助智能系统可实现良好的应对处理。还可通过VLAN技术实现网内信息的有效整合,做出全面分析,而无需考量网络架构如何。该模式下,管理人员可更加广泛的应用,实现自适应管理,完成智能过滤以及动态轮询。网络管理发展还逐步引入入侵检测手段,可对未知攻击以及病毒快速的察觉,有效的摒弃,提升网络系统整体安全水平。

四、结语

总之,信息时代做好网络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针对技术发展特征、时代需求特点,探究网络管理发展趋势方向,明确有关协议以及具体内容,探究科学实践策略,方能真正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实现持久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庆曦.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0):48-49.

网络信息时代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1],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网络文化的出现,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正确认识互联网[2],有效利用其平台作用,可以抑制网络的负面效应,有效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

1 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大学生们通过网罗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下发展着的世界。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网络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步入歧途。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教育手段[3],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1 网络文化垃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消极影响

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却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这种不良的网络环境,对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网上虚拟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个人安全等问题,一些组织或个人可以怀着特定的目的,制造言论、传播非法信息或诽谤中伤他人或误导青年学生。在一些西方大国,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加强信息大国政治的、文化的扩张与渗透,网络上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谓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的宣扬,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挠,使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更重实惠,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薄,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同时使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有失偏颇,他们更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有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牟取暴利,宣传色情、暴力、沉沦等刺激大学生眼球的文化垃圾,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诸如此类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1.2 网络游戏成瘾及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集体主义感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现状及处境不甚满意。有的心比天高,整天夸夸其谈,总想超越他人,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人,而网络游戏则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心理满足。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达不到自已的理想。因此,选择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一旦从中寻出快乐,就难以从中走出来。比如,现实中的不如意,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发泄,级别高点可以带着大批“兄弟”到处砍人、厮杀。不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得到现实中很难得到的金币、金银手饰、武器装备等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具统治力。在这种虚幻的环境中,会使大学生依赖网络的情绪越来越强,上网成瘾已不再是不可思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长久下来,不但花费了大量金钱,还荒废了学业,摧残了精神。甚至造成心理畸形发展,心理变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上瘾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

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大学生恋网,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学会共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样影响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从而影响校园班级的建设。

1.3 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1.4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适应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工作

面对网络的冲击,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及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 对于网络这一领域不甚了解或只是略知皮毛,不具备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明显落后于青年大学生。这样导致缺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与学生沟通的人格魅力及亲和力。大学生在深入网络生活并渐渐习惯于网络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后,必定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采取更为民主、更为自由、更为生动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对此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显然还没有充分的准备。

2 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题,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对大学生本身而言应端正上网动机和行为,但诸多网络垃圾文化、网络游戏的出现,使大学生对网络不能保持足够理性的头脑,对网络文化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故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控制文化主题乃当务之急。首先,进行政治理论与政策的熏陶,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政治导向。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等。最后,介绍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2.2 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应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成立了这样的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朋辈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预防与矫治研究工作。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高校的两课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的主力军,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网上行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员要不断提高网络心理问题的咨询技能,对网络问题学生专门进行跟踪心理辅导,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对那些由于上网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等,更要配合辅导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3增强管理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2、4、5]

面对网络文化思潮的侵袭,大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方法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又要改变观念、调整策略、讲究实效。加强研究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教育中的新问题,拓展新的教育领域。培养出既精通业务又懂得网络技术的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点,能熟练使用网络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能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捷的思维、快捷的行动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克服困难,探索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开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3 结语

总之,面对网络信息化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带来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取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陈肖飞.网络信息化改变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模式[j],网络财富?管理视野,2009,10:34.

[2] 洪莹,吴健豪.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167-168.

[3] 罗飞,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2:185.

[4] 陈亚玲,网络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j],发展,2009,6:90.

上一篇:语文信息化教学范文 下一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