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05:12:39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率先垂范,加快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步伐

抓好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活动中,我们首先抓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校长室碰头会、支委会以及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等十多个,通过学习,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抓好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更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当作分内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廉洁文化、宣讲廉洁文化并参加廉洁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带头做到廉洁自律。因为,只有领导重视并率先垂范,才能对廉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实践证明,我校的廉洁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展起来,并形成规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认识到位,能够亲自组织和部署,并带头参加廉洁文化建设各项活动。

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促使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应该说,校园廉洁文化涉及工作生活各个领域,也关系到每一位师生,而从文化这一层面来说,文化是观念形成的依托,文化的内涵是深层次的,其“开花结果”的过程并非是短暂的,而是渐移默化的,这些特点,自然决定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特性:这是需要各部门、各方面认真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事情,绝不是德育处或校长室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我校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采取了“联合作战”的战略方针,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具体做法是:调动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工作热情,就得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任务进行责任分工,小型活动分头抓,大型活动联合抓,做到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整合力量、齐抓共建。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画廊、黑板报等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三、认真抓好每一项具体活动,注重经验总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要使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做到:常抓常新、持续见效。

廉洁文化进校园,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教育大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功成名就”的事情。

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首先从抓小型文化活动入手,开展了讲廉洁故事比赛、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廉洁文化征文活动、廉洁格言征集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提高了全体师生对廉洁教育意义的认识,提升了师生的文化修养。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教学档案 内容 管理

前言

中学教学档案包括在学校教学管理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有保存。

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材料等资料。它体现了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成果,对提高学校管理、教学及教研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的作用

中学教学档案是各级中学教学活动信息的集合,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1.教学档案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必需。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 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究等,都必须以教学档案为依据。参考和学习以往的好方式、好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合实际。

2.教学档案是教师辛勤劳动、努力耕耘、积极探索、悉心管理的成果, 是教师教学经验的集合, 也是教师心血的结晶。

2.1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老教师,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教学经验, 其教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分析是许多较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师虽有理论知识, 但没有什么教学经验。

教学档案就是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减少摸索、少走弯路的有力工具。

2.2学校之间教研组的交流, 可利用各自教学研究、改革的经验、信息、优秀教案等, 经过筛选、浓缩、汇编, 选编出适合本学校实际的业务学习资料, 提供给教师, 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教学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教学档案所保存的每学期的试卷和试卷分析等材料, 进行数据和典型错例的分析, 从中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分析, 引起重视, 以典型错例启发教师改进教法, 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档案是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配合, 与老师共同创造的“教”与“学”的真实记录。学生学结, 优秀生、尖子生的经验介绍, 各种竞赛活动材料等, 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成果。为开展校史教育,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教学档案真实地记载了每个学校的发展与兴衰、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师的汗水与成绩及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等。所以, 教学档案在中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中学教学档案特点

教学档案作为一种专业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材料来源的分散性。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各科室、各级部、各教研组、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师生个人都界定的信息来源,来自上述多个部门或个人的信息记载了富有成就的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劳动成果。具有各年级、各学科特色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经验总结。高质量的教案,反映各学科教学教研的优秀论文等都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材料形成的内部性和原理性。学校教学档案材料大多是在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和教学管理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并为学校内部直接管理和使用,一般不经过文书处理部门的收发登记。

3.材料内容析专业性和多学科性。由于全校各级部、各年级各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存有较大差异,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4.系统的开放性。通过收集、整理和开放利用,教学档案在部门和单位间不断交换,信息反馈也频频出现,从而使教学档案组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独特系统。

5.形式多样性。教学档案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化。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如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各类登记表册外,还有照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计算机软件、光盘等声像记录材料。目前在一般文书档案中还不多见。

三、中学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1.教务工作类

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教学计划、进度、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以及各类指令,指导性文件;教务处的日常教学工作日志,学年度的计划、总结、教师的任课表、教学研究、路线、教学质量评价及反思、实验教学的情况,本校承担的各类考务工作安排材料;教研处的教学课题

申报、结题材料、学校自编学案、已出版的教材目录和教材原件,教学检查和评估文件材料、网络、多媒体课件建设材料、教学典型情况分析、试题汇编等。

2.教师业务类

主要包括:教师听课备课记录、参加的师资培训和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受聘担任优质课评委及经验交流的主讲人报告汇总;为人师表获奖典型事例报告汇总、班主任工作记录、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工作经验总结在各类报刊杂志刊登及获奖情况;教师在工作期间所获得称号、荣誉材料;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状态的测评结果。

3.学生档案

主要包括:每学年的新生录取花名册、学籍注册;每年度学生转学、休学、复学、流生情况汇总表;学生成绩、操行评定;学生公开、发明创作、学科竞赛、体艺展演获奖名次统计表;学生三好生、优干登记表;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原件;每届毕业生会考、高考成绩;毕业去向统计表;毕业证和学籍卡存根等。

四、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1.文件的收集必须全面完整

教学档案不是由某一个部门单独产生和形成的,它是通过归档、移交等途径,从各个部门和老师手中收集来的,如果没有收集工作,各种文件材料就分散在各个部门或个人手中,长此以往会损坏、散失。档案工作就会失去对象,只有加强收集工作,才能积累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教学档案。根据档案规章确立本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明确文件的来源和接收渠道,促使各处室和每位老师协助档案归档工作,档案工作人员要实行平时收集与定期收集相结合,坚持“平时归卷制度”将办理完毕的应归档的文档和随时形成的文字材料立刻归入事先准备的归档类目中。更应该在开学初、学期末或一些临时性大型活动、跨部门举办的会议、展览等活动结束后,主动到各部门及教师中去催收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防止材料流失,为此档案部门应制作表格交于各部门登记,防止遗漏。

2.档案管理必须系统化

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是将日常收集过来零散的教学文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系统化地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以便序化。

首先,学校是以学年、学期为周期,可设定学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这样便于保证各个时间段界限分明,紧密连接。其次,可根据价值划分保管期限:(1)能反映学校重要工作成就,能作为历史参考材料具有永远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应列为永久,如学生的学籍卡、毕业证存根、高考成绩等;(2)表现日常教学工作的,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有帮助、指导,是经验之谈的应归为长期,如教师、学生荣誉、课题等;(3)较短时间内作为材料列为短期,如一些会议通知、学校文体比赛通报等。最后以材料内容划分为教育教学综合工作、德育工作、

教学工作、体卫艺教工作、实验与实验室建设、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毕业生工作、教科研工作。尽量要注意保持文件间的联系、把同一问题、同一项工作、同一案件、同一活动材料立成一卷。将文件排列好后再加盖归档章、编制目录,装盒上架。最后打印出目录。

五、结论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在未来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将电子网络技术有效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创新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利用率,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改革;BlackBoard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各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

顶岗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顶岗实习学习任务,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因此,顶岗实习必须要课程化管理。然而,顶岗实习的这种课程化管理与传统课堂式的课程化管理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异步自主学习模式,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时空;而后者是以同步学习为主。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有关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例如,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1]、顶岗实习质量的过程控制[2]以及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3-4]。但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在制度管理的大框架内。

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编辑去掉了引号,有引号,就要注明出处。]网络课程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信息量大、媒体多样性、时间和空间的非同步性、服务多样性和开放性等。因此,针对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的优势,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中采

用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顶岗实习的网络课程包括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教”的过程,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二是“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接受远程服务与管理的过程。

本文基于目前市场主流的网络课程平台BlackBoard (以下简称BB),探索研究建设顶岗实习的网络课程的关键问题,重点解决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功能与内容,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等,以实现顶岗实习的高效远程管理与服务的目标。

1BB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5]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在美国拥有50%的市场份额。全球有超过2 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使用该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等。BB平台具备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

1) 内容资源管理。通过该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创建课程文件夹结构;公布通告、课程资料、任务、教学资源链接、教师简介等信息;上载并管理课程文件;按照课程时间表上指定的日期和时间,自动开放或关闭课程等。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课程学习资料。

2) 在线交流功能。BB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异步(讨论区)和同步(虚拟课堂)等交流工具,以增强学习效果。在讨论区中,可以创建无数量限制的论坛,允许以多样化的方式和主题来达到学习互动;在虚拟课堂中,除可以进行在线文本聊天外,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共享的电子白板浏览课程内容,并可引导学生协作浏览网页内容和对网页作图形标记。

3) 考核管理功能。BB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课外作业管理功能,学生可方便地进行远程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在网上批改作业;还提供了十分先进的传统笔试考核管理功能,通过录入原始试题资料生成试题库,从题库中随机生成试卷,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4) 系统管理功能。BB可方便地注册或注销学生

团体或个人信息;通过自动设置讨论板、评定和其他内容区域,使得网络课程可在不同学期得到循环使用。特别是其强大的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功能能够跟踪统计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具体的学习内容,并自动生成统计报告,从而为异步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2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否删图,视排版效果定。]

笔者在总结以往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图1左侧的菜单按钮就是在BB平台上实现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全部功能模块列表。

本网络课程的内容资源管理功能有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学习资源模块、网络资源模块、就业指导模块、教师团队模块、实习单位模块和学习工具模块。在线交流功能有纵横论坛模块、协作交流模块和虚拟课堂模块。利用BB的考核管理功能及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实习过程管理模块和实习考核模块。

3网络课程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包括满足高职教学规律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目标;笔者根据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的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与实习企业合作,针对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编制的实习指导书。

3.2实习过程管理

网络课程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那么,实习过程管理就是体现这种管理理念的功能模块。图2是在BB平台上实现该模块的具体内容。

该模块能及时并记录顶岗实习全过程中的管理信息,如各种通知、实习活动的照片和录像等。监督落实顶岗实习的各项预备工作,方便学生提交各项实习申请与审批,如办理申请调换实习单位、请假等审批手续,高效管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计划、实习日/周记、工作经验总结报告等。学生所提交的资料可以是多媒体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录像等。指导教师定期反馈学生实际的实习情况,并在网上,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有很大促进作用。系部教学管理部门及时统计顶岗实习指标并予以。这些统计信息包括每个学生的实习地点、工作岗位、是否在岗、是否调岗、换岗次数、当前岗位实习时间、制定工作计划数、上交周记数、发表帖子数、网络课程学习时间等。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过程的记录与,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管理部门对指导教师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进行考核的难题。

3.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扩展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包括各种技能考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业技能课程、人才招聘、就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与地方劳动法规等。以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可以链接如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网络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网络操作系统高级管理、Java程序设计、综合布线和网站设计等。这些课程覆盖了该专业一个主要就业岗位和两个次要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课程。对少数未通过专业课程考试的学生,本网络课程还能够使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继续完成校内未完成的学习任务。

扩展学习资源是上述学习资源之外的总称,它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拓展视野,如学习论坛和教师布告栏。课程论坛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展示和分享他们工作经验的机会,方便实现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这个互动过程既可以弥补个别化自主学习缺少人际交流、信息反馈少等不足,又能达到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4课程师资团队

网络课程的师资通常为一个团队,并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基于这个思想,本文提出一种“指导教师―技术人员―管理者―学习者”团队模式。其中指导教师是具有三师结构的教师团队,一是企业指导教师。他们是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并对他们进行各种特定职业技能的培养。二是专业教师。配合企业指导教师,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指导、提供各种有益信息等。三是专门的职业辅导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就业、职业规划和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技术人员负责整个网络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管理者制定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学习者在享受学习的同时,有能力和义务提供自身的学识、经历和技能等,丰富和发展网络课程资源,特别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实际工作案例。

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中,一个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多个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全由一个直接管理他的教师来解决。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的顶岗实习管理中,校内指导教师更多是一个简单的监督管理者角色。虽然在网络课程管理模式中,还是一个教师具体负责管理多个学生的顶岗实习,但网络课程的教师团队能利用BB平台对所有学生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指导与帮助,这样显然提高了指导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

3.5考核与评价

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具有极强的信息作用。基于BB平台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教师可方便获取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情况,进而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供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特别是对那些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指导并督促其学习。

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需贯彻合理、精简、高效原则。所谓合理就是课程评价要素必须紧扣顶岗实习教学目标,评价准确度高;所谓精简就是评价要素应该选择少数几个核心指标,力求简明;所谓高效就是评价操作过程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低。

本网络课程采用实习安全、敬业勤业、职业素质、生产业绩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这5个评价要素建立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依据历次安全检查记录、每天的考勤记录、学生工作报表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际表现评价资料,然后结合网络课程自动生成的学习统计报告确定工学结合实习课程成绩。通过这种过程性考核与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例如,科学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实施过程与结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等。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1)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资源的选用、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他人的支持管理等。

2) 认知策略。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等。

在BB平台上,可实施的资源管理策略为根据本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学生结合自身诸如工作、考证和补考的学习任务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内容,并规定学生每天平均学时数(如半小时)。在学习过程中,BB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能够实时动态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我刊不是彩色印刷,如果排版效果不好,我们将删图。]教师可根据BB自动生成的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统计报告,给学生适时提供必要的实习过程指导。

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有公告、虚拟课堂、论坛、消息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老师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或者就若干有关就业、高职教育热点话题等内容开设虚拟课堂,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方便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虚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以往网络课程建设中容易忽视的要素。在本网络课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有关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就是非常好的元认知策略。例如,要求学生制定工作或(和)学习计划、定期报告工作情况(例如日/周记和月总结)和教师的指导性评价等。

5应用效果分析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能促使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又能促使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达到之前保持学习活动的强度,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顶岗实习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学习动机大致有三个。一是职业发展需要,包括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二是求知需要,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个人兴趣。三是满足教学过程管理的需要。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顶岗实习工作任务,并完成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课时数,就能获得毕业所需要的学分。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建成开课后,已成功应用于笔者所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7级123人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取得了如下效果:

1) 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管道通畅,教学管理效率有明显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有很大改善。

2) 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成本有显著降低。

3) 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97%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并达到规定的学时数。所有学生都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接受顶岗实习过程管理,91%的学生能按时提交顶岗实习文档。

4) 教师与学生联系紧密,双方的管理工作量都有显著增加。

5)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更加科学有序。

有待今后改善的方面有,如何把企业和校方的教师资源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学生弄虚作假,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和效率等。

本网络课程不仅应用于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于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同样取得了比较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飞跃,渠川钰. 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8(17):89-90.

[2] 俞校明,张红. 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9(29):34-36.

[3] 罗金梅,罗恩华.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56-58.

[4] 祝登义,张纪生,陈蓓.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8-79.

[5] 林加论,张经能. 对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46-49.

Research of the Network Cours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Post Practice Based on the BB Platform

ZHANG Ping-an, CHEN Xiao-bo, LIANG Dong-y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29, China)

Abstract: Aims to the existence of a number of management problems of the post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reative network course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post practice. Based on the currently mainstream network course platform BlackBoard, the key issues of the building network course of the post practice are explored, focusing on address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e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nline courses and so on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remot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bjectives for the post practice.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每逢学期末,为了督促教师及时盘点工作、反思己行、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局和学校会布置教师、校干撰写并上交各类期末工作总结,如,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安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业务总结等。

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完成总结,有抄旧杂志的,有上网下载的,有找人的,有抄前两年的旧总结的。因网络资源丰富,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近七八成的教师喜欢网上下载各种总结。很多教师下载后不作任何修改直接上交,有的改了一下校名、班级名,有的仅作开头和结尾修改就立刻上交。好点的教师稍微有些自己想法,在文中加进一段自己的做法,移花接木,上交了事,他们认为:总结又不是论文评比需要严格查抄袭率,所以上交后也不会被退回重写。学校总结大都是网上淘金而来,有的教师网上下载了一份总结连续用了好几个学期,每次上交,都理直气壮。自己静心沉气反思本学期工作再予以系统总结回忆记录下来的是凤毛麟角。很少有盘点反思总结自己本学期所做、所想、所感、所悟、所思,更少有人进行过系统梳理、思考,认真撰写总结的。学校浮躁风气横行,教师热衷于跟风网上下载或抄袭旧报刊,直接“借用”人家的经验总结。学校收齐各种总结,挑出上交给上级的几份,就万事大吉了,几乎从没有领导看过具体内容,放在一边搁置了事……基层教师“总结”泡沫化现象严重。

二、原因探析

1.期末环境方面。学期末,教师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整颗心都被考试和检查塞得满满的,颗颗焦灼不安的心里哪有写总结的位置,早已被应试僵化了的思维还能枯木逢春吗?还能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工作吗?还能写下自己实际的工作心理路程、工作经验总结吗?期末似乎万事都夹带着焦灼的气息,似乎“短”“快”“急”是对这一阶段最好的注解。但总结是上级部门急着催要的,且已限期上交,怎么办呢?教师想到了速成之策,既节约时间,不用动脑筋,也不给复习加压,又能完成任务,一举多得。

2.教师方面。教师为什么不爱反思总结?是因为大家认识不到“总结”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或者说总结对促进自身发展的内隐性、“潜伏性”较大,期限较长,需要不断地日积月累、总结提升,才有所成,非立竿见影之效。而教师在成长上求短,求平,求快,过于注重功利发展,以致舍本逐末。另外,我们发现教师普遍没有反思性总结的习惯,没有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没有对教育现象切肤的认识、体察和思考,对教育现象表现出一贯的冷漠和麻木,没有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敏感度,而是对其习以为常,一味顺应,同化,不求变革,更没有读书、思考和积累的习惯,平时从不注意积累素材,到期末临时搞突击……

三、解决策略

1.理念先行。要扭转现状,关键是要让理念先行。我校请专家为教师做报告,向教师不断渗透“总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教师认识到:工作总结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对前期工作积累的一次系统化的概括和梳理,是一次思维锻炼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炼教育智慧和经验方法的最佳路径,更是一次由实践向理论提升的飞跃;总结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又都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不断地总结才能让我们的认识与经验、智慧与水平不断螺旋上升,以系统形成个人独特的工作“理论”经验体系;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教师可以全面地对自己的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困难与机遇等进行客观评判,为下一步的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提供参考和保障。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总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无法绕开的路径,优秀教师都是善于反思和总结的,这点即是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之处!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的苏霍姆林斯基堪称总结积累的典范。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41本“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为后世所颂扬。

2.工作措施。我们请专家为大家作反思性总结撰写方法的讲座,给教师的“总结”以方法论的支持。让教师有“法”可依。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实践、多反思,在读书、实践、反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发现方法、教育规律和经验,为“总结”做好素材和理论的积累铺垫。对于“总结”,我校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倡教师作反思性总结,对教师的“总结”内容提出了更加宽泛的要求,凡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都可以进行总结记录,如,教师的家访活动、班会、辅差、单元备课、作业练习、处理班级突发事故、听课学习等总结,这样形成一个总结“场”,让教师在总结中磨练自身,不断地抽丝剥茧,不断地挖掘解剖、不断地建构、否定之否定,最终形成深度提炼和积淀,以帮助教师形成自己工作的经验体系,也让其在工作中养成自然总结的意识和习惯。此项工作由教科室主任专门专人负责布置、审查、监督总结的质量,并提前布置工作总结,这样在时间上有保证;抑或帮忙修改完善,但杜绝抄袭,发现抄袭者一律返回重写,对于优秀的经验总结,我们推荐报刊发表。让教师的经验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智慧、经验共享,也给教师的辛勤劳动以最大的回馈。书写总结大可以从长计议,要求教师要有即时即地或阶段总结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教师就不会急于一时。如,我们提倡教师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整理,不断分析研究,直到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常反思常总结,阶段总结都出来了,到时写学期总结就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那时将诸多小阶段总结串珠成玉即可水到渠成。总结布置既要适时也要适量,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布置太多易使教师疲于应付。如,有的学校学期末甚至要求写计划生育工作总结等,无关紧要的、可写可不写的总结我们就断然省略掉,以减轻期末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师集中精力于主要总结和期末工作。我校校长在做“总结”时亦身先士卒,亲自动手去听取意见建议、积累资料、认真撰写,为教师树立标杆。

学校还规定教师要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反思梳理,这也是教学工作的再总结与提升。在进行教学反思性总结时,为避免重复反思和减轻教师劳动量,用业务反思本代替备课本后面的教后感,采取课后思、周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期末思,尤其强调教师要重视“课后思”,及时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每单元撰写一份典型课例反思材料、每学期撰写一篇案例反思总结文章等。即时对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纳入学期教师考核里)、评比、表彰树优,以激励教师反思总结的积极、主动性。创建良好的反思氛围,为教师的反思搭建平台,给教师购买教育教学反思类的图书杂志,鼓励教师上反思论坛,坚持写反思博客等。还采取反思作业分层次布置方法,青年教师一个标准,中老年教师另一个标准。要求重质不重量,宜精宜“独创”“原创”,作业量可以由少到多慢慢增加至标准,给教师一个缓冲,实现反思的减负增效。老师更要主动即时反思,做个有心人,及时记录下所得所想所感所悟等,以形成理性总结,做一个反思、研究型教师。反思的过程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对已有的经验和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间断的教学反思、总结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为了督促教师总结,我们还在学期末进行优秀总结展示、评比活动,对评选出来的总结予以颁奖表彰,并择优定期结集出版,让智慧共享,以激发教师总结的乐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另外,期末教师工作繁多,事务冗杂,很多工作都挤在了期末,这时学校要多为教师减压减负,学会做减法。可以采取期末扎堆工作前移处理的方法,多给教师创造一个闲暇、宽松、安静的心理和物理环境,让教师远离浮躁,静心沉气于工作或学期总结。

人类的先进文化,宝贵知识经验就是靠不断的自我反思、提炼、升华、总结而得以文字形式记载、传承下来的。教师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天。及时总结、提炼、反思、记录经验教训是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留给他人的启示和借鉴,与大家智慧共享。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实践能手,不知反思、提炼、总结、升华是注定实现不了自我的专业化发展的,是不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的,而只是一个教书匠。

教师,“总结”不可丢啊!它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法宝啊!让“总结”不断充盈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智慧吧!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勤跟班。即勤跑腿,指的是班主任要勤走班级上、勤入学生中,时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自己要勤跑教室、宿舍、娱乐室等场所与学生沟通,还要勤向科任老师了解、勤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一切信息,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以防问题及矛盾的扩大与激化,避免一切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不管是早晚自习还是中午休息,不管是常规的“两操”还是“早中晚三预备”,不管是早上起床前还是晚上睡觉熄灯时,班主任都要勤跑、走走看看,力争第一时间内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发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不给自己工作留下隐患。要想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切忌遥控指挥,要勤入学生中督导、鞭策。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时刻都在自己身边,自然而然地强加调控、自我约束;还有利于个别谈心,让学生将要反映的情况悄然间及时透露给自己而得到解决,增添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由此,班主任只要勤走班级上、勤入学生中,就能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真实思想,就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力度、有深度、有实效。

二、勤观察。即勤用眼,指的是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洞悉其行为习惯表现。当学生行为表现异常时,班主任能洞察,并及时地与其交谈、帮之解决,这是班主任必不可缺的技能。不论教室还是寝室,不论上课还是下课,不论午休还是课间,班主任都要勤去班级上、学生中转转看看,以便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不论是第一次接触还是长时间相处,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艺体活动,尽可能在学生处于自然状态中进行多角度、反复地观察,获取他的行为、表现、及个性等信息;并及时进行优、劣评价,好的予以表扬,作为典范,让其发扬光大,差的督促改正,将一些不良之风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大家共同进步。可见,观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三、勤疏导。即勤动嘴,指的是班主任要做到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多讲多说勤教育,以理服人,以情育人。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要有一张“婆婆嘴”,不光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还得勤与学生拉家常、打成一片,呵护他们,多与其交心,适时给予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愿听你说话并生发出在你面前想说的欲望,把你当朋友。这样,班主任就能全面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观其色,洞其变”, 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在安排班级活动、主题班会、劳动卫生等, 班主任必须兢兢业业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晓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到令行禁止。对思想有包袱或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班主任得推心置腹地进行疏导,以情动人、导之以行,引导其健康成长。班主任还要勤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宣传,肯定他取得的进步,树立正面典型,使得班上其他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勤思考。即勤动脑, 指的是班主任要脑袋里时刻装着学生,装着自己所带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凡事要多想、多找原因,力求工作万无一失。班主任要把自己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观察到的、在学生中或学生家庭中了解到的以及科任教师反映的情况等反复思索,分析班级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寻得最好的方法措施来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我们说,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千变万化的问题,班主任必须得先了解并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家庭状况等信息,并时刻考虑如何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才有可能不让自己所带的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还有,班主任每周安排工作、活动时都要考虑到班上学生实际的情况,每逢周末还必须对本周工作进行回顾、细细思虑,及时总结、分类记载,为以后开展班级各项工作提供更适当的、更科学的依据。

五、勤学习。即勤用心,指的是班主任要掌握新时期班级工作的主动权,那得勤心学习、勤心钻研,不断充电自己,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先得有源头活水。”故而,班主任在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好班级工作外,还必须要勤心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及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平日里,班主任要勤心、勤快,通过书本、网络、进修等途径学习最现代的教育思想理论、最科技的教学方法及管理艺术;闲暇之余勤心请教,向教育有方、管理有道的优秀班任学习,勤听他们的的心语,不断地总结、改善;并倾其所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来教育好学生、管理好班级。总之,班主任要教到老,用到老,就要勤心学到老。

六、勤家访。即勤上门,指的是班主任要勤于走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建立家校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快乐茁壮的成长。平日里,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询问或上门走访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及向家长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认真听取家长对

学校的意见及了解学生近期在家的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体化。家访虽会花去班主任很多的休息时间,特别是“学困生”,但却能了解并掌握他们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思想等表现,还能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因而,班主任只要勤于上门走访,就能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七、勤整理。即勤动手,指的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信息、自己工作经验等勤于积累,使之成为可用的资料。每年接手新班时,班主任总是想迅速洞悉班级任何一个学生的一切信息。除了查看“学籍”获知基本情况外,班主任就必须自己勤观察、多交谈,甚至还不厌其烦地深入广泛调查才了解掌握。对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班主任应及时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动手记载、建立学生档案;并整理工作方法、思路上升为经验总结、工作理论,书入自己的工作笔记中,作为教育工作研究、因材施教的素材,分析、指导学生“品、学、行”的依据。可见,勤积累有利于班主任工作技能的提高,有利于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深入,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秘诀。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较为成功经验做法,对中学教学管理的研究、关注较多。但由于我国中学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新课程教育改革设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1.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目标不健全。良好的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保障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应该是以学校为中心,制定学校总目标或总的阶段性目标,再根据工作性质层层分解给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等等若干分支。但当前大部分学校管理中教师个体目标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许多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主体多是管理者,教师个体的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学倾向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重学科成绩、升学率、评比结果,轻学校长远规划、学生素质培育和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等。

1.2教学量化管理不科学。学校对教学实行量化管理虽然使得各项管理更具可操作性,考核教学质量也更直观,但部分学校的教学量化管理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单纯的从所教授的学生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升入名牌大学率。检查教师教学态度,简单的以教案写了多少页,引用了哪些新的教学方式。评先评优又以读了多少报、学习了哪些思想理论知识,记录了多少字笔记等等。这些把教学管理单纯量化,使一些不适合量化的予以量化,适合量化的又缺少科学量化举措,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损害教师积极性。

1.3管理规划执行不彻底。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一个较强的执行力予以保障。首先表现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易变性,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学校撤并较为普遍,加上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频繁调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现象比比皆是。还有就是学校各科课程缺乏整体性协调发展用力,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取得的管理资源明显比其他学科多,而与升学率联系较少的社会、体育等学科受重视程度较低。还有就是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缺少事先明确规划,或者虽有规划但不按预先设定的去执行,常出现“讲到哪算哪”。这种教学管理者对教学规划“重制定、轻执行、易改变”的局面对整个教学管理来说损害较大,亟待各方重视。

2.中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教学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滞后。现有衡量教育成果的模式较为单一、过分看重标准规范,没有充分考量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过分看重学校的“静态”管理,过分强调工作的程序性,标准设置过于精细,限制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学校自身办学自主性缺失,长期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造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对管理权下放后“不知如何自主开展工作”,对校本开发心中无数,不能很好的结合新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3.中学教学管理问题解决之对策分析

3.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向导,只有科学的理念才能良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管理中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转变:从注重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理念转变,以课改为契机更加注重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打破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过于分离的局面。从注重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管理转变。把培育名师、开设特色课程、提高学校社会形象等等无形资产作为重点,加大对其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注重对学校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从注重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打破以往对教师限制过多、过严等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讲求宽严有致,适度“无为而治”。

3.2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学校的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等都应成为对教学管理负有不同责任的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中,校长,尤其是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要承担起全面领导教学工作的职责,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上级或其他有关部门最新的教学文件,熟稔现代教学理论,深入教研组,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导处负责人要承担起校长助手,及时向校长提供学校的一些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各个教研组和年级组是中学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其中,教研组侧重于教师“教”的管理,其负责人要承担起本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职责,帮助教师开展好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而年级组的工作职责则更多的倾向于对学生“学”的管理,年级组负责人承担起组织各班班主任落实具体教学工作计划中有关学习管理的职责,并及时开展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

3.3引进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应该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直接的就是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如通过现代化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的选课、成绩的等在网上查询,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资源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积极查找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完整、不适宜的陈旧制度,及时作出删减与调整,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络接受教职员工监督;坚持教学管理常规化,大力推广教学管理中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鼓励广大教学管理者积极钻研创新,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对成功经验和好的方法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

4.结束语

总之,教学管理是事关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教学管理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管理的行为准则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参考文献:

[1]马晨升.中学教学研究管理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2)

[2]翁爱国.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房管理;维护;硬件;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93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教育而言,计算机也成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多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机房的规模以及计算机数量、性能质量也在逐年增加与增强。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计算机房不仅承担着学校公共计算机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师生浏览查阅资料、网络视讯等等工作。公共机房俨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计算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提高计算机房服务能力,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当前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改善计算机房环境以及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计算机房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又非常繁琐的工作,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着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从机器的管理到机器使用者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譬如,硬件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硬件故障的检修、机房网络的构建与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机房内的用电安全、机房环境的维护、计算机使用者的管理、机房管理人员技术技能的提高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房的管理是一个相当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机房的正常运行与使用。通常情况下,高校计算机房的构建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随着招生规模以及教育教学的改进需要,机房内的计算机也是在不断的分批次的更新换代,这就是的机房内计算机的型号或者配置会有一定的区别,这对于机房硬件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机房网络的设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此外,由于教学任务的不同,使用者对于机房计算机系统的要求也不同。计算机需要安装不同的软件以满足不同教学任务的使用者,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案以及网络设计,频繁的安装删除软件,势必会对计算机的硬盘造成一定的损伤,大大降低硬盘的使用寿命。概括来说目前高校计算机房管理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第一,高校计算机房人员配置不合理。计算机房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非常的复杂与繁琐,这就要求机房管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又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注重经验总结,碰见计算机故障时,不耐心去使用专业技术进行故障检查与排除,使用较为粗暴的方式进行解决,如直接断电关机再启动。这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恶劣,老师都这样,学生怎么可能会爱惜设备;第二,计算机房管理制度的确立不科学,没能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与发展。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房在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仿造其他实验室的规定来制定,没有针对机房的特殊性,给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机房所面对的主要是学生,学生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极容易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对于这些,机房管理人员并不能拿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针对于当前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个人认为,计算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计算机硬件的管理、系统软件的管理、计算机房环境的维护。

1 计算机硬件的管理

任何一台计算机均是由CPU、主板、内存、硬盘、声卡、显卡、键盘鼠标等硬件所组成的,缺少或者毁坏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件,整台计算机就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但是不同的部件在计算机中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相应的所占据的地位也不同。下面我们就针对于计算机中的几个主要硬件进行相应的分析。

1.1 主板。主板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就好比一个坚固平台,计算机其他任何设备的正常运行均需要以主板的可靠工作为基础。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主板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就是电容爆浆以及插槽接触不良。电容爆浆故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主板长时间工作,造成电容工作性能的下降,导致计算机频繁出现重启情况。这种故障的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给该计算机更换一个新的电容即可。此外,由于新式机箱大多设计为立式结构,这就使得主板不得不立式安装在机箱内,主板受伤的插槽横向安插在主板上。这种设计虽然从外观上更为好看,但是插槽很容易松动,而且上面非常容易堆积灰尘,长时间运行就会导致插槽的接触不良。出现这种故障可以通过清理插槽、更换新插槽或者更换主板来进行解决。

1.2 内存。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内存很容易出现故障。最为常见的是计算机报警以及显示器黑屏。计算机出现这些故障,最有可能的几个原因就是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条上的金手指被氧化或者是因为内存条上所堆积的灰尘过多引起的。故障的排除方式很简单,我们可以用橡皮擦擦拭一下内存条的金手指(切忌不能用手直接去擦拭内存条的金手指,这样更容易造成进一步的腐蚀),或者用灰尘吹吹去内存条上的灰尘(切忌用嘴直接吹内存条的金手指)。

1.3 CPU。CPU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的大脑。它的性能质量相对而言更为稳定、高效,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故障。但是CPU上面所安装的散热风扇却很容易出现问题,假如机箱内的灰尘过多,造成风扇内灰尘的堆积,就会使得风扇的散热功能大大降低,这对于CPU而言非常致命。如果CPU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极其容易烧毁。所以对于机箱,日常的清理非常重要,这对于CPU散热风扇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1.4 其他设备。很多学生在使用机房计算机时,一旦发现键盘或者鼠标不灵敏或者无法使用,经常自行更换,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动作粗暴,插头与插槽内的针还未对应时,就使用蛮力插拔,这种做法极易造成键盘和鼠标的损坏。所以计算机房一定要坚决杜绝学生自行更换任何设备。机房硬盘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强行开关机或者剧烈移动机箱多导致的。强行开关机会造成物力内存的损坏,导致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剧烈移动吉祥,极易造成硬盘物理器件的损坏,这种损坏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修复的。

2 系统软件管理

2.1 GHOST软件的应用。该软件的主要特点就是简单、方便,嫩巩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计算机系统。使用该软件可以将计算机系统中所需要保护起来的部分生成一个镜像文件,并将该文件保存至其他磁盘或者分区中。一旦系统崩溃,即可通过该软件迅速恢复至保护前状态,避免了重装系统以及相关软件所带来的麻烦。

2.2 设置还原卡。在进行计算机硬盘分区时,可以使用还原卡将操作系统以及一些重要应用软件进行保护,同时将被保护部分设置为自动还原至初始状态。这样在每次开机后,系统都会自动还原至被保护状态,最大程度的避免系统软件被使用者损坏。

2.3 机房环境的维护

机房环境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研究人员测试得知,计算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是10℃-35℃,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机房的湿度也是有要求的,湿度应该控制在30%-80%之间,过大的湿度会严重影响计算机显卡、CPU等设备的运行性能。灰尘也是影响计算机使用的重要因素,因为计算机中安装了很多高灵敏、微小的零件,这些零件都极易受到灰尘的影响,所以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除尘清洁。

参考文献:

[1]吴洪刚.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

[2]俞彤,王秀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J].福建电脑,2009(6).

[3]张红.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安全和维护[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8(3).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落实;教研策略;确立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15-01

一、面向未来,根据目标,确立方向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校本教研”工作的总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总目标,确立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努力方向——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组建完备的教研班子,层层落实,形成教研网络

一个学校教研班子的组建,应至少由学校教研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三套班子组成。

学校教研组由学校根据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需要,由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根据学校的教研课题,组成以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教研组,具体负责学校的总体教研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这个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攻坚小组,确定某一阶段的攻坚目标及阶段性的任务。再以学科、年级设立相应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层层落实,形成以校为本,以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教研网络。

三、强化责任,建立教研制度,确保教研到位

参与校本教研研究的专家们认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学校。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为教师参加教研提供条件支持。我们的做法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研制度,通过制度来管理教研活动工作。具体规定每周一天“校本教研日”,每个“教研日”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教研内容;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组织学校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各教研组的活动,学校领导成员分别下到各教研组负责管理与指导;还建立适当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并明确规定了教研成果与教师评职评优挂钩。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实行活动制度化,确保教研工作到位。

四、明确职责,加强学习,提高指导者的综合素质

作为校本教研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学校教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训水平,除了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学习以外,更注重自觉钻研学习,为进一步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储备能量。

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开展工作

专家认为,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为了把学校校本教研工作长期有效地抓好,我们立足本县、本乡镇、本校、本岗,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我发展。

1.定向发展,引导完善。学校的校本教研总的方向是通过对全体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努力使一部分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所教学科的需要的情况,认真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努力,逐步完善。

2.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引导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科研能力。问题即课题。为促进提高了教师教科研的能力,学校根据实际定好自己的课题项目,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将教育科研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逐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原动力的时间,达到造就一批名师的科研目标。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显示了校本教研的全员性和主体性原则,使部分教师达到了“教学理论应用、教学专题研究、教学经验总结”的基本要求。

3.专业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学校邀请有着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引领课题组聚焦课堂,在课堂实战中发展问题、提炼研究课题。邀请县内外有关名师、专家到校上课、开讲座。在聚焦课堂、关注学生、渗透人文因素的情境中,通过专业人员的引领备课,有目的的听课、评课,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专长。在“点”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组内一定密度的互相观摩、评析,来促进“面”——组内众多教师的业务提升,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分类师导、促使提高。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本地名师资源,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促使提高。具体做法是:(1)骨干引导;(2)名师、专家指导;(3)学有专长、技艺交流。

5.以教研推动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检验教研成果,促进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还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以“优化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教学教研活动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工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开发;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教学工厂”( Teaching Factory)是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型工厂。 这种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工作不依赖于企业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项目非独立法人,承担的项目经费由学院支出,盈利归学院所有。学院的设施设备布局合理,便于教学,便于生产,便于设施更新,便于校企衔接。“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既不象学校的实验室,也不象企业的工厂,是企业的真实设备、场景在学校的再现。

“教学工厂”的特性:“教学工厂”的环境与企业环境一样。南洋理工学院的使命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来支持企业之发展需求,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学院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把工厂目前使用的先进的机器设备装进实验室,让学生去学习,去操作,并能生产出合格产品。“教学工厂”的设施设备非常先进,主要靠学院购买,也有企业免费赠送,而且随市场的变化,设施设备更新换代也快,需要学院大量的投入。“教学工厂”、项目部(中心)办公室、经理办公室、学生课堂等连在一起,便于项目设计开发。“教学工厂”的教师是教师也是工程师。学院招聘的教师不仅要有大学以上学历,而且要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具有项目开发能力。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学识,带来了他们的工作经验,而且带来了企业的人事关系,带来了企业项目。正是有了这些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才保证了“教学工厂”企业项目教学的实施。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提出了“终身学习、无货架寿命”的组织(企业)文化,使教师能力多元化,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实现了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工厂”根据企业用人岗位需要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并随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修正。南洋理工学院采用“教学工厂”的理念来编制课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加学期项目,第三学年为专向课加学期项目(企业实习+毕业项目),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第三学年分为两组交叉进行。学生在这些学期项目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磨炼的机会,学院的老师也能从中获得企业界科技需求动向。

“教学工厂”对IT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建立公共实训基地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训为出发点,不但担负职业教育,而且肩负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任。我国各地区基本都建立了公共实训基地,有的是独立机构,有的是和技师学院融合在一起。IT公共实训基地是公共实训基地中的一部分,主要培养IT行业的高技能人才。

首先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基地可以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员开发不同的课程,课程体系要与企业的实际接轨,所以课程开发,一是要满足当地IT行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信息科技发展需求,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开发专业、设置培训课程。二是要满足IT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开发课程时第一件事就是做市场调研,了解IT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实施专业课程开发。三是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要提请有IT企业资深人士参与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论证、报请上级部门批准。这些措施保证了培训课程内容能够满足IT企业岗位需求,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在课程实施之后,还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信息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修正。

其次是通过项目开发学生的潜能,在企业和科学界,项目指的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不同的人或部门因需要紧密合作,依照慎密的计划,从事研究或设计,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作为IT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应该是实际的产品。项目可以分为毕业项目和学期项目、短期培训项目;而毕业项目可以分为企业创新项目和科研创新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又可以分为专利项目,竞赛项目,专能开发项目;学期项目可以是模拟企业项目。IT公共实训基地的项目开发顺序应该是先进行学期项目,开始可以先模拟企业项目进行开发,然后是技能竞赛,专能项目;毕业的时候完成企业项目。

教学模式可以借鉴“教学工厂”信息系的教学模式,即第一年学习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口径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学习专业课并配合适量的模拟企业项目;第三年采用双行模式,即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三年第一学期第一组进行专项培训,第二组再分成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前半学期进行企业项目,第二小组前半学期去企业实习,到第二学期再将第一组和第二组调换,这样做的目的其一是保证教学资源的均衡配备,其二配合企业项目的开发,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建立IT公共实训基地信息科技创新中心,管理项目开发,部门项目协调和师资的引进和培训,由专人负责,类似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经理。实训基地结合学院实情,可以抽调全系20%的信息系教师从事项目开发,项目开发必须要有学生参加,项目可以是学院项目,模拟企业项目,企业项目,企业项目经费由学院承担,研发的成果和收入归学院所有,定期输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到IT企业的一线去工作学习,锻炼企业项目开发的能力,教师的薪酬由学院承担,不低于在学院工作标准。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包括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包括世界先进的计算机资讯等。教师的引进可以参考南洋理工学院教师引进制度,学历不要太高,本科及以上就可以,但必须在IT企业工作4年以上,有一定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

建立IT公共实训基地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将IT工业案例,项目的知识产权,开发的过程,项目开发的经验总结,项目开发的源代码,教师外出学习的内容,资料,教学中的讲义,课件,教师下企业实习的工作经历等保存到经验积累与分享数据库中, 供教职员工和学生学习,同时也保证项目开发过程中资源的重复利用。

建立长期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的项目引入IT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提供免费的实施设备让IT企业的工程师进入校园研发自己的产品,但研发的过程中必须有学生和计算机专业老师参加,学生可以观摩或者但任项目工程师的助手,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学生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小 结

“教学工厂”理念在IT公共实训基地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到我院IT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前任院长林靖东先生创立的,今天已经成为南洋理工学院最大的财富,也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者文采有限,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新时期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2]许丹雅,校企合作构建商科类实训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摘要:本文在系统地对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构思的基础上,设计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思路,特别是对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组织和实施、师资队伍、学习策略,提出了基于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实习就业指导的新模式探讨。

关键词: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课程资源;考评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55-0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学环节,有效地将校园和社会进行对接的在校学生见习模式。目前职业院校多采用“2.5+0.5”模式,在校学习2.5年理论知识,0.5年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望通过顶岗实习的过渡,毕业生步入社会之际,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中去,不断实现自己的突破,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事实上,由于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场地不在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处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使得这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切实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仍然是所在工作岗位的门外汉。

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顶岗实习的效率,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的模式,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而全方位、实时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目前我院开发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仍然处于信息和学生月报上报的层次,如何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把顶岗管理和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开发一门新的顶岗实习类网络课程是目前一项迫切的工作。

一、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构思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要符合以下三个基本需求,学生就愿意学习,教师就愿意使用。①职业发展需要,包括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②求知需要,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个人兴趣。③满足教学过程管理的需要。

因此,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思路以网络教学为中心,应当以网络课程为联系纽带及授课载体,通过构建在线课堂、学习园地、作业、通知公告的虚拟课堂,从而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通过网站登录手段,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随时与学校进行联系,从网络课程中进行课程学习,了解最新消息。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对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和实习的情况进行监控,以对学生进行统筹管理。该平台还应当将企业指导参与进网络课程,形成W校、企业及学生三方为主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在企业登录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进程,也可以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从侧面对学生的实习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让学生、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提高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水平。其应该包括如下功能。

1.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制订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确定实习需要的课程资源和顶岗实习方案以及考核办法;及时顶岗实习通知公告。例如,实习任务、学分;实习参考资源、岗位操作指导书,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升学和考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门网络课程的链接,实习就业指导等;实习时间安排与进度、实习学生的体会;实习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工作要求;实习报告撰写要求等。

2.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与记录。实习企业情况介绍、实习岗位情况及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学生定期制定工作计划,提交实习日志、工作经验总结、实习过程的定期表现总结,评阅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日志进行审阅、打分,并将打分的理由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下载或学习课程资料,发表实习疑问等多种学习活动。

3.教师与学生、企业的交流平台。提供学生交流的学习园地和对课程的评价投票,包括及时通知的功能、交流论坛和在线问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可以设置实时交流模块,让指导老师能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也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的效果。

4.顶岗实习考评管理。我院顶岗实习是实行“双教师”指导制度,指的是由双师素质的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的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评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工艺规程、安全文明生产、实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组织和建立

按照上述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思,设计教学资源模块、实习管理模块、学习交流园地模块、考评管理模块四大模块。

1.教学资源模块。教学资源模块作为高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第一大模块,其目的在于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因此,设计一个教学资源模块有着充分的必要性。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包括各种技能考证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业技能课程、人才招聘、就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与地方劳动法规等。

2.实习管理模块。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实习企业的管理,而且学生不在学校,很多就业信息不能直接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顶岗实习网站十分有必要更新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及时跟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统计顶岗实习信息并予以,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过程的记录与,以及实习期间学生的各种实习困惑和心理问题。

3.学习交流园地模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乐意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实习期间的问题讨论和学习。通过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学生能更快地进行交流沟通,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顶岗实习网站设置学习交流园地模块,促使学生更乐意接受网络课程。

4.考评管理模块。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置作业考核管理功能,指导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情况。通过实习日志,岗位周报告和岗位视频等材料,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岗工作情况。校内指导教师结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等方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做出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

四、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师资队伍

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中,一个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多个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全由一个直接管理他的教师来解决。而网络课程的师资通常为一个团队,并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

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和应用效果分析

1.学习策略。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有虚拟课堂、共享课程资料、公告、论坛等多种方式。而学生结合自身诸如岗位、考证和晋升岗位任务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内容。老师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就若干有关就业签约和派遣、升学和热门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等话题开设虚拟课堂,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知识。

2.应用效果分析。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网络课程使得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更加有序化,教学管理效率明显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顶岗实习的学生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所有学生都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接受学院管理,按时提交顶岗实结报告。这也降低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成本。

今后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做成手机版,增加微信使用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上顶岗实习网络课程。

⒖嘉南祝

[1]张平安,陈小波,梁东莺.基于BB平台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管理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23).

上一篇:征收拆迁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清廉教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