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6 00:42:10

体育学习计划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通过学习,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文明和谐淮北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安排

1、学习原则。本着学习实践活动和本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原则,在本学习计划的框架下和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局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各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得少于20学时。局党组和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通过检查学习笔记、交流讨论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

2、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全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省委、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视察安徽讲话”和王金山书记“在安徽省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3、学习方式。开展专题学习辅导。局主要领导,围绕“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党的建设”等重点,进行专题辅导。开展“四个结合”。①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②精读原著与学习案例相结合;③记笔记与写体会相结合;④网络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4、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提高学习效果。要以必读书目和上级有关领导讲话精神为主,结合本局的“互讲互学”活动,淮北体育网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等,开展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

三、组织领导

1、领导带头,作好表率。坚持领导带头,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表率,作好示范。

2、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局领导在自身带头学习的基础上,对分管科室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负有直接领导和指导责任,推动学习活动的广泛开展。

3、建立制度,加强监督。建立集中学习签到制度,学习笔记抽查制度。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不定期对自学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以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维水平、决策能力和工作本领,为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好中国梦体育梦贡献智慧力量。

二、学习内容

(一)关于系列讲话精神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刻理解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深刻理解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不断激发全局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深刻理解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刻理解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刻理解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深刻理解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深刻理解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系列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深刻把握系列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深刻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深刻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理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深刻理解谋划新一轮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按照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总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深刻理解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深刻理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的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的原则。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宣传和组织领导,开展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积极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去。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十一五”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和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在前列的要求,以20*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抓住全民健身这一重点,努力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突破竞技体育这一难点,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强化体育大赛这一亮点,努力扩大*体育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服务业这一经济增长点,努力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这一支撑点,努力提高体育科学管理能力。到“十一五”期末,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等主要指标在国内同类城市位居前列,努力形成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南翼体育赛事中心城市,为建设体育强市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实施“五项工程”,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推进“健身工程”,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健身工程”就是要通过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健身活动建设,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和组织网络建设,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服务。

(1)以开展体育强县(市、区)、强镇(乡)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基层体育运动的发展。按照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强镇(乡)标准和评比办法,巩固首批1个强区、6个强镇的创建经验,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开展特色体育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十一五”期间,力争3个以上县(市、区)和30个以上镇(乡)成为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和体育强镇(乡)。加强农村体育特色村建设,按照二场一室一路径的标准培育建设100个体育特色村。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继续开展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创建活动,力争10个街道(社区)被评为全国或省级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社区)。通过创建全面推进县、镇(街道)体育工作上新水平。

(2)着力做好结合文章,加大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做好与城建、教育、文化的结合,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开放和使用。在现有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苑(点)基本普及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六个一批。一是建设一批村落体育健身路径,“十一五”期间再建设2000个村落健身路径(点),使80%以上行政村拥有身边的健身设施,更好地实现城乡联动。二是更新改造一批城市社区健身路径,使98%的城市社区建有1个以上体育健身路径(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服务圈”。三是建设一批体育公园。与城建部门共同抓好滨江三公里体育健身长廊建设和管理,加快在公园、绿地配建体育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园林化。四是开放一批学校体育场馆。配合教育局进一步抓好一批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工作,使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70%以上。五是完善一批大型场馆的健身功能。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空余场地加强健身功能配套,发挥大型场馆在全民健身中的主阵地作用。六是建设一批专业化体育健身场馆。按照政府、协会、企业联办思路,在中心城市建设20个左右功能性、公益性强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网球等场馆(池),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消费需求。

(3)坚持“三个为主”方针,推动群众身边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城市体育以社区为主,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主,农村体育以镇(乡)为主,抓好基层体育活动。坚持办好全民运动会和单项运动会,认真办好20*年市15届全民运动会和四年一届的农民、职工、机关、老年人、残疾人五大单项运动会,坚持举办好社区、外资企业、中小学生、田径、三人制篮球、四人制排球、五人制足球等七大特色群体赛事,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使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以乡镇、街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群众身边社会化体育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市、县二级体育总会建设,努力拓宽乡镇、街道建立体育协会的路子,扩大体育协会覆盖面,争取70%以上的镇(乡)、街道建立体育总会分会,并拥有3—4个单项体育协会。各级体育总会要加强对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指导服务和监督,形成群众自我组织、自我活动、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机制。加快农村体育指导站(点)建设,使90%以上行政村拥有1个社会体育指导站(点)和体育社团组织。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00名,“十一五”末,使全市达到8000名,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

2、实施“金牌工程”,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实施“金牌工程”就是要围绕“省运保前三,城运进二十,奥运争金牌”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手抓备战,一手抓输送的工作方针,推动发展。

(1)打好三大战役,实现三大目标。即打好省运会、实现新目标,20*年第十三届省运会金牌、总分达到“争二保三”,2*0年第十四届省运会实现金牌、总分全省第二。备战城运会、办好市运会。20*年城运会排位进二十,金牌保4枚。围绕奥运会、全力抓尖子,争取*籍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2)加强训练网络建设,优化运动项目布局。进一步巩固完善以市体工队为龙头,一校(市运动学校)四基地(市游泳、水上、重竞技、技蹦4个训练基地)为主体,市级训练点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的三级训练体系。市体工队的专业训练在训运动员达100名以上;市级半专业在训运动员达1000名以上;市级训练点和市级体传校达100所左右,走训运动员达8000名左右。项目布局根据我市实际,重点保证射击、体操等奥运优势项目,巩固田径、重竞技、水上等多金牌项目,突破游泳、羽毛球、武术等项目,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

(3)夯实县级训练基础,加大人才输送力度。深化体教结合,加强县级训练基础,进一步完善建立市、县(市、区)两级体育局、教育局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好体教结合的有关政策,千方百计落实好训练布局经费的全额到位。完善输送奖励办法,扩大奖励的广度,加大奖励的力度,促进优秀体育苗子向上输送。加强市级训练点、体传校体育教练(教师)的培训,提高基层教练(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加强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切实提高成才率。

(4)强化训练基地建设,提高训练管理水平。着力巩固市运动学校部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游泳、水上、重竞技、蹦床技巧四个训练基地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成果,不断提高训练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创建一批省和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每个县(市)、区争取有1-2个成为省或市级训练基地。

(5)加强训竞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体战略。强化教练人才、裁判人才和训练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管理,初步形成一支总量合理、结构良好的教练、裁判、科研人才队伍,以保证成绩目标和输送指标任务的完成。加强训竞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上严格要求,政治上重视关心,保持训竞干部队伍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完善成绩奖、输送奖、体育突出贡献奖评选奖励办法,增强激励机制。

3、打造“名片工程”,扩大*体育的影响力

充分认识体育大赛在提升体育地位和扩大城市影响的作用,积极举办体育大赛,培育品牌赛事,打造体育名片。

(1)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八一”男篮*主场赛、中国女排北仑主场赛已成为*体育2张亮丽的名片,也是*城市的2张富有特色的名片,要努力把这二张名片变得更亮更响。同时,积极培育新名片,如“八一”女篮鄞州主场赛、东钱湖国际龙舟赛等等。坚持走“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会承办、社会参与”的办大赛路子,研究制订办大赛的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协会、单位、县(市、区)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力争全市每年承办20项以上,为不断满足富裕起来的*人民对体育大赛的需求,为打造长三角南翼体育赛事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的国际国内知名度而努力。

(2)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按照“全市统筹、功能互补、联建共享”原则,编制和实施好重大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市本级争取启动建设万人体育馆、国际网球中心、市射击中心,建成中国女排训练基地、蓝天游泳健身中心、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二期工程、篮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和3-4个公益性的专业健身场馆。县(市)、区要积极争取开工建设1个大型体育场馆(健身活动中心),为举办更多的体育大赛奠定基础,提高承办国际高水平赛事能力。

4、增强“实力工程”,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

“实力工程”就是通过狠抓一个体彩市场,创办一个体育用品商城,引进一个高水平职业俱乐部,组建一个体育产业集团,扶持一批民营健身俱乐部,开发一批体育旅游项目,培育一批体育用品品牌,使体育产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比20*年翻一番,不断提高体育自我发展能力和体育产业总体实力。

(1)致力推动竞赛表演市场。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会承办、社会参与”的思路,每年举办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加快体育大赛的社会化、市场化步伐。争取引进1-2个高水平篮球或足球职业俱乐部,支持慈溪中豹足球俱乐部建设,加快体育职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体育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开发赛事冠名权、门票销售权、体育广告经营权等各类无形资产。

(2)大力发展健身娱乐市场。坚持走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健身市场的路子,鼓励发展健康向上、适合群众健身需求的健身健美、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网球、武术等项目,争取引进或创办一批较高档次的健身经营场所;培育和发展一批社区青少年和老年人体育健身俱乐部;开展体育服务认证工作,推动健身娱乐业服务水平;培训一批体育从业人员,提高体育服务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3)着力开发体育市场。加强体育销售工作的管理和宣传,确保体育销售安全。体育年销售增幅10%以上,到2*0年销售总额达到8亿元,全市筹集公益金1.5亿元左右,为体育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4)积极发展相关体育产业。以创名牌为载体,扶持培育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销售业发展,利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块状优势争取打造1—2个体育名牌产品。进一步整合资源,在体育中心兴办上规模、上档次的体育用品商城,推动体育用品销售业发展。抓好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充分利用山坡、江湖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一批户外运动体育项目,积极打造*的体育旅游品牌。

5、加强“人才工程”,提高体育科学管理能力

“人才工程”就是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扩大体育人才总量,优化体育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素质。

(1)抓好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实施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每年办好一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通过典型教育、警示教育、案例教育,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选送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勇于创新,开拓奋进的年轻干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梯次适度、素质优良的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切实抓好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和评选活动,树行业新风,创文明单位。

(2)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抓好《20*-2*0年*市体育系统人才教育培训规划》的落实,加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紧缺人才、高精尖人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满足各项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需要。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分类管理办法,对纳入市级和局级管理的重点专业技术人才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为重点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加大和完善各项激励政策,努力营造激励人才脱颖而出,保障人才各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六大推动,促进体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1、强化领导推动。领导重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体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精心制定本地区体育发展规划,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重视抓好基层体育工作,把体育强县(市、区)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要加强体育队伍建设,县(市)、区要配齐、配强体育局领导班子和体育科室力量。乡镇(街道)要确保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体育工作。社区、行政村要落实兼职文体人员,确保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2、强化投入推动。体育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各级财政要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市本级体育事业经费每年增长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幅。到“十一五”期末公共财政投入人均体育事业经费市本级应达到8元以上,经济发达县(市、区)(慈溪、余姚、鄞州、海曙、江东、江北、北仑、镇海)达到6元以上,南三县(市)(奉化、宁海、象山)不低于3元。各县(市)区要全部落实省财政厅、省体育局规定的青少年业余训练布点专项经费。积极运用好市财政四年400万元(其中200万元公益金)省运、城运等五大赛事专项奖励资金和四年800万元农村健身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四年一届的80万元体育突出贡献奖励资金。县(市、区)财政也应配套相应经费,增强对体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的激励。

3、强化创新推动。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使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抓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工作,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分配、运作机制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加快大型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步伐。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资、市场引资、募资、创收增资、基层配资、银行融资等渠道全方位筹集建设和大赛资金,促进体育投资多元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强化科教推动。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兴体”观念,依靠科技出健康、依靠科技出金牌、依靠科技出效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体育科研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体育科研人员,落实体育科研专项经费,购置比较先进的体育科研设施,提高体育科研能力,为科学训练、科学选材、科学管理和科学健身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和设施,加强横向联合,提高我市体育科技水平。加强体育教育,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运动员退役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5、强化政策推动。政策法规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建立体育产业专项扶持基金,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用足、用好*市文化(体育)事业捐赠办法中规定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投资等形式支持公益性体育事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制定并完善产业政策,如税收、财政、信贷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内资,吸引外资,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参股、租赁、组建体育产业集团等形式,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参与投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大竞技激励政策力度,进一步完善训竞管理人员目标考核奖、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奖和教练员的人才输送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第二届(20*-20*年)*市体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6、强化宣传推动。体育宣传是促进体育发展的有效载体。牢固树立大赛靠宣传,健身靠宣传的理念,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围绕重大赛事、重大活动、重大举措,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体育意识。特别是根据“宪法”和“体育法”规定的公民参加体育锻炼权利的意识,使体育就是时尚、体育就是生活、体育就是消费的现代体育观念深入社会、深入人心,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系统内加强中华体育精神的宣传,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文明行业、文明机关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提高体育行业文明素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20*年体育重点工作

20*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之年,体育工作突出一个中心、抓住二个重点、开发三大市场、建设四大设施、加强五大建设。

(一)一个中心:打好第十三届省运动会战役

参赛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20*年的中心任务,要集中一切力量备战和参战省运,确保140枚以上金牌,努力实现“争二保三“的奋斗目标。一是认真制订备战和参赛计划。从早、从实战出发做好参赛的准备工作,制订详细的备战和参赛计划,并在日常训练管理中按照参赛的标准和要求抓好计划的贯彻落实。细节就是效益,细节就是战斗力,在抓工作落实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细节的把握,对各个环节严抓细抠,抓深抓实,使各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二是集中精力打好省运战役。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在比赛实战中得到检验,比赛中的组织得好和指挥得当是取胜的关键。对赛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况和问题考虑深、分析透,制订切实可行的参赛预案,做到把困难和问题想在前想在先,不打无准备之仗。坚持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协调各方,调动一切可用之力打好这一战役。三是狠抓赛前训练,切实提高训练质量。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规律和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按照“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在继承传统训练经验和成功做法基础上深入研究探索各项目的制胜规律,大力推广成功训练方法和经验,适时地增强训练强度,加强针对性训练和适应性训练。同时,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运动队的外训和外赛,提高实战能力,积累比赛经验,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四是加强运动队伍管理。训练出成绩,管理出效益,建立领队和主教练负责负责制。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整个运动队伍的竞技水平。对运动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突出重点,保证重点队员的重点投入和发展。重视运动员思想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四有”竞技体育队伍相结合,切实加强运动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保证质量,提高素质。五是加强科研等后勤保障工作。加大科研投入,科研人员深入到一线,跟踪到赛场。加强营养补给,科学调整,保证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赛。努力改善运动员的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备战环境。各县(市、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跟踪,配合做好运动员的各项保障工作。六是认真抓好省运目标考核和奖励政策兑现。做好市直属训练单位和县(市、区)体育局省运金牌和输送目标考核,对圆满完成目标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县(市、区)体育局在兑现奖励基础上,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同时,做好教练员、运动员和有关科研人员的表彰奖励,特别是对在省运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由局统一组团出国考察,开阔教练员视野,提高业务水平。

在打好省运会战役的同时,认真备战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制订备战计划,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抓好队员的选拔和组队工作,为城运会取得好成绩打基础。

(二)二个重点: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

1、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群众体育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所在,是体育工作的基础,20*年着重抓住建设、活动、参赛、创建四项工作,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一是加快“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农民健身工程”实施二年来,农村体育健身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今年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计划筹资1000万元,再新建村落健身路径(点)600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名。上半年着重做好规划布点,搞好宣传动员,同时积极发挥各级积极性,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采取市体育公益金补一点、县(市、区)政府拨一点、镇、村筹一点,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下半年着重考核验收工作,把农村“小康体育工程”的建设成效与年度体育工作的目标考核紧密挂钩,促进上下共建,使行政村体育健身路径(点)拥有率达到50%以上。同时积极城管部门做好体育设施进公园、进绿地工作,争取有明显成效。二是积极办好四大运动会和传统体育赛事。今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的“职工运动年”,协助办好市级机关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组织举办乡镇运动会、外企运动会和以“人文奥运与全民健身同行”为主题的全市第十一个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三人制篮球赛、四人制软式排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传统群众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广场体育活动,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同时,积极推进乡镇、街道体育协会建设,鼓励协会多办活动。为加强对市级体育社团建设力度,20*年起将二年一度的市级体育社团考核改为每年一次,并增加考核奖励经费。三是组队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的比赛。根据全国体育大会和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的项目设置,抓好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认真参赛,争取继续在省运会上进入前二名,在全国体育大会上取得良好成绩。四是继续抓好省体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要把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基层体育发展的助动力,各地要认真学习鄞州创建经验,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创建活动,20*年努力创建1个强县、6个以上强镇。

2、组织承办好国际国内体育大赛

一是力争举办20项以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积极办好三大主场,即中国女排北仑主场5月、8月二大赛事,八一男篮21个主场赛和八一女篮鄞州14个主场赛。组织和指导承办中国国际男篮邀请赛、国际木球公开赛、国际海钓邀请赛、东钱湖国际龙舟邀请赛、亚太职业体育舞蹈锦标赛、第二届中韩跆拳道对抗赛、全国技巧锦标赛、全国象棋锦标赛、首届全国跆拳道道馆公开赛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二是制订出台办大赛激励政策。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加大对县(市、区)、直属单位和体育协会的加分力度。实施办大赛奖励政策,县(市、区)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类奖励;体育协会和直属单位实行办大赛以奖代拨的经费激励政策。三是积极做好杭州湾跨海大桥国际马拉松挑战赛或20*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大型活动的前期工作和方案的制定。

(三)开发三大市场

1、致力体育市场开发。继续积极开拓体育发行市场,建立完善销售责任制,增强体育运作各个环节的透明度,打造诚信体彩的形象。同时,通过赛事、健身点、健身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体彩宣传力度,力争体彩销售创新高,全年销售确保5亿元,争取超过6亿元。

2、抓好竞赛市场的开发。拓宽体育大赛社会化、市场化路子,积极推动富邦八一男篮俱乐部尽快落户*,加快*体育职业化进程。支持中豹足球俱乐部建设。

3、加快社会体育市场的开发。加强引导培育,积极鼓励社会兴办体育健身场所和非盈利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做大、做强体育用品销售市场,积极稳妥地做好体育中心租赁户的迁移工作,在体育中心建设*市体育用品商城,争取下半年建成开业。搞好*市游泳健身中心体育服务认证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品牌健身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强体育市场的执法和管理,认真探索政府管理体育市场的新方法、新思路,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服务和执法水平。培育扶持体育经营市场,加强经营人员的管理,引导监督业主依法经营。

(四)建设四大场馆:二基地、二中心

加快市本级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20*年启动建设二基地、二中心。二基地:一是启动建设中国女排*训练基地。计划投资8000万元,今年9月动工建设,力争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为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配套训练场馆。二是利用社会资金争取启动建设市篮球俱乐部训练基地。二中心:一是动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蓝天健身中心,抓紧做好征地等前期工作,争取20*年底动工,20*年底完工。二是启动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二期工程。

(五)加强五大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广泛开展“学、强信念,学先进、强素质”为主题的“双学双强”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教练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为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思想保证。在机关开展学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文章、搞一次学习交流会的“三个一”活动,在全系统组织四次主题讲座,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建设。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举办一期中层以上干部理论培训班。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领导班子的创造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开展先进党支部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文明行业建设。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以规范服务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深入开展文明机关、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总结创建经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窗口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体育系统的良好形象。

4、加强和谐体育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重视和抓好大活动大赛事的安全,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平安*”发挥应有作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认真做好上访、和投诉的处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创造和谐的体育工作环境。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北京奥运会举办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综合竞技实力,推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努力促进全区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创建体育强区打下扎实基础,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新*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组织完成*区第十一届运动会,把本届运动会办成“隆重、热烈、安全、和谐”、“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运动会。

2、加强群众健身设施建设,新建(更新)全区体育设施40个(套)以上,完成区政府确定的第三期“五个一”实事工程。

3、开展体育创强创特工作,力争2—3个镇(街道)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街道),3—4个村创建成为市级体育特色村,培育10个区级(含区级以上)体育特色社区、小康体育村。

4、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使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80名,帮助组建农村体育健身队伍20支。

5、加强训练基地建设,区蹦床技巧运动学校通过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复评,建设好骆驼中学市级自行车项目训练基地,新布局2—3个区级训练基地。

6、建立完善校外青少年体育锻炼阵地,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向市级以上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15名以上(不含蹦技学校),引进优秀运动员3—5名。

7、积极开拓体育市场,体育销售额达到2600万元以上,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培植扶持一批体育经营性项目。

8、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与指导,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指导区网球协会筹建和成立。

三、主要工作及要求

(一)突出“两个”重点,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

1、精心组织,办好*区第十一届区运会。本届区运会设成年部和青少年部比赛,共21个大项,225个小项,历时半年,定于4月30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在*中学举行开幕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区运会办成全区上下迎奥运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体育局作为区运会的承办单位要明确各工作机构的职责任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好开幕式,集全区之力办好开幕式大型表演活动。加强竞赛管理,严肃赛风赛纪,严格按照竞赛规程,严把运动员资格关,加强裁判员、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组织好各项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各承办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全力做好运动会的各项保障工作,使本届运动会办得安全、圆满。

2、周密策划,在全区上下掀起迎奥运热潮。以迎奥运、庆奥运为主线,精心策划组织好“人文奥运与*同行”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各镇(街道)有关部门、体育社团、企事业单位、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安排迎庆活动,结合“三八”、“五四”、“六一”等节庆,奥运倒计时100天、一个月等时机举办具有一定声势、形式多样的宣传、健身活动。在全区举办“人文奥运*同行”宣传、健身大联动,开展奥运知识宣传,开设人文奥运大讲堂,全民健身团队展演,趣味健身比赛,吸引市民广泛参与。各镇(街道)继续组织开展8次以上体育活动赛事,各体育协会组织6次以上体育活动赛事。各学校要利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契机,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奥运理念、奥运精神和奥运知识,组织学生开展迎庆奥运各类活动比赛,如书画比赛、奥运冠军故事会、文艺表演、趣味体育比赛等。通过城乡联动,社会与学校联动,在全区掀起人人崇尚奥运、人人支持奥运、人人参与奥运的良好氛围和全民健身热潮。

(二)打好“三个”基础,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和实力

1、调整、优化“业训”布局。按照新一轮省运、市运的目标任务(即实现保八争七目标),继续加大对区蹦床技巧运动学校的扶持力度,保证业余训练经费的落实,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加大科学训练的力度,做好运动员招生、输送新一轮布局调整,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确保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复评顺利通过,使区蹦床技巧运动学校继续保持在省、市领先,全国有影响的地位,为我区完成省运金牌任务奠定扎实基础。进一步做强做大田径、游泳、举重等在市内具有一定优势的项目,以培养优秀运动员为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招生范围,适当增加在训运动员数量,加强与市级训练单位联系,着力提高训练质量,为我区在市级以上比赛争金夺银。大力加强骆驼中学市级自行车训练基地建设,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做到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努力打造我区竞技体育的又一张名片,在2010年省运会上创出佳绩。各学校要结合深化教育内涵,打造办学特色,扬长避短,积极开展“业训”工作,确保至少有1—2个“业训”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拟设立射击、羽毛球、乒乓等项目区级训练点(队),进一步完善、优化我区“业训”布局网络。

2、培育、输送一批优秀体育苗子。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好参加区运会青少年部的比赛和市级以上的各类比赛,通过比赛发现、培养一批优秀体育苗子。建立区、校二级体育苗子“人才”库,对体育苗子实行注册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分析,分层分类进行有的放矢培养。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在“业训”经费安排上予以倾斜,在学习上予以帮助照顾,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齐心协力做好优秀体育苗子的输送工作,各学校要切实重视、关心和支持人才输送工作,教练员、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共同耐心细致地做好运动员家长和其本人的工作,使我区向上一级输送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新的突破,确保完成向市级训练单位输送15名以上。用足用活政策,适当引进我区缺乏的优秀体育人才,增强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3、深化“业训”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业训”工作考评机制,对学校的考评,从过去的单项考评转变为与学校工作的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与学校领导的政绩和奖励挂钩。对“业训”教练员的考评,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绩效挂钩机制。对人才输送、市级以上比赛成绩等指标,实行积分制排位,排位在先的,在“业训”经费中加大奖励力度,并与评优评先挂钩。探索、创新训练机制,对有些项目采取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调动、激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和质量。探索扩大“业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如俱乐部、协会、企业等)参与我区体育后备人才、特别是空白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制订政策,实行目标任务承包制,弥补我区业训场地设施不足,特别是专业教练员缺乏的状况。进一步完善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参赛成绩奖励办法和对优秀运动员的各项优惠政策,更好地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业训”积极性。

(三)做好“五方面”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1、继续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已普及健身路径的基础上,着重扩大农村体育设施的种类,如篮球场、门球场、地掷球场、露天乒乓球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做好区政府提出的三年农村文体阵地建设的第三期实事工程。加强对体育设施管理和更新、维修工作,确保设施完好、安全,发挥有效作用。加快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培训步伐,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通过城乡结对、协会结对、企事业单位结对,“菜单式”项目培训,“送体下乡”等活动,帮助农村培养各类体育骨干,建立体育健身队伍,推动农村体育蓬勃开展,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加强村级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在村级体育辅导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村级体育健身俱乐部,使农村群众体育走上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的轨道。积极开展创强创特工作,有力推进农村群众体育整体水平提高,有关镇(街道)、村要成立创强创特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增加设施投入力度,健全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宣传,认真对照评估标准,充分做好相关申报材料,努力达到省体育强镇(街道)、市体育特色村要求。全年,力争有2—3个镇(街道)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街道),3—4个村创建成为市体育特色村。配合省、市组织做好全省群众体育情况抽样调查工作。

2、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育等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群体工作的重点,体育行政部门、各体育社团、青少年俱乐部要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校外青少年体育锻炼阵地,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社区、村在暑寒假、节假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作用,通过组织青少年冬令营、夏令营等各种比赛活动,拓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广大青少年学生业余文体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将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作为有关体育社团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实施学校体育资源向学生、向公众开放,并加强管理,以满足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关心支持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完成招宝山大桥下4片老年人门球中心建设,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服务,积极引导,关注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健身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3、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继续抓好体彩市场,扩大体彩销售额。加大体育宣传力度,通过大型赛事、群众健身活动、体育健身设施须知牌、城市广告、路牌等各种形式,加强体彩宣传工作,树立体彩良好的公众形象。通过增加玩法和增设销售网点,千方百计扩大体彩销售额,全年体彩销售量达到2600万元以上,区可用体彩公益金达120万元以上。成立体彩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体彩专管员,对销售机器维护、即开型领发、资金解缴、销售现场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继续加强体育产业的服务和管理,鼓励、扶持健康向上、为群众服务的民营体育经营项目,如健身健美、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瑜珈以及体育中介、体育培训咨询服务等项目。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培育、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和各类民办俱乐部。积极鼓励支持体育协会、企业举办大型体育竞技表演、比赛,走体育大赛社会化、市场化路子。加强对体育市场的依法行政管理,开展体育服务认证工作,提高我区健身服务业水平。加强体育经营场所,特别是游泳等危险性较大的经营场所安全监管工作,努力推进我区体育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4、切实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与指导。进一步加强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指导好有关单项体育协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指导各协会做好年检年审工作。积极发展新的体育社团组织,对群众基础好、社会普及面广、具备条件的网球等体育项目要积极筹备组建协会,早日纳入规范化轨道。积极探索在镇(街道)建立体育总会分会,有条件的体育协会要将网络延伸到各镇(街道),使体育社团组织得到扩大和完善。进一步发挥体育社团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区体育总会和各协会(俱乐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即: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突出农村体育重点和青少年学生体育重点。进一步推进体育社团走社会化、实体化路子,体育社团要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以联办或合作的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活动。各协会要积极主动聘请政治思想素质好、热心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老总担任体育社团(协会)领导,以更好地推进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进程。体育社团(协会)要逐步建立起以社会资金筹措为主的经费渠道,有条件的协会应转变运行机制向实体化发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田径教学 合作学习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的特殊性,积极开展适合他们的田径教学活动,体会到田径学习的乐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田径训练习惯,是每一个初中体育教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传统重教不重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一直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它重视学生的需要,利用教学中的各种动态的发展因素,促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1]。下面将针对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的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一)加强学生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

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比如以组为单位进行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接力赛的项目,例如4*400接力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接力赛技能之后,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比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从而为了集体的荣誉与利益更好地进行训练,提高相关的体育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获胜之后还会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帮助,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就训练的动作及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状况进行评价,并且交流自己训练的经验与感受,形成互相帮助的一种学习氛围。如此可以让学困生及时得到同学的帮助,积极勇敢地进行训练,增强自信心。而对于那些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训练的热情。比如在训练铅球这一体育项目时,学生之间可以就对方的动作、姿势等进行评价,然后那些训练较好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学生讲授一些自己的训练技巧,从而实现共同的进步[2]。

二、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初中生本身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一)积极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帮助学生制订适合的计划后一定要让学生先清楚自己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然后再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制订好计划后还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安排相关的学习进度,保证学生计划的执行。而在这个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不能一人独断。比如针对初一的一名女生,她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耐力品质,教师可以建议她尝试训练800米跑或者1500米跑。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具体的交谈之后,再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及训练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计划的可行性。

(二)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制订好学习计划之后,为了保证学生严格地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学习计划随时地进行自我提问,从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同时,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依据课堂中的信息反馈渠道调整自己教学计划及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在教学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及时提醒学生,避免学生出现急躁冒进的情况,让学生踏实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自我监控之中的控制能力。

(三)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监控,调节好自己的学习行为及过程。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师生之间共同制订的学习计划,并且进行自我分析。然后根据自己在计划执行的过程及自己的表现,与教师交流,最后就自我监控的能力及学习的心得进行评价。这种学生自我评价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及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从而解决问题,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三、结语

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改进,更有利于学生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还要不断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加强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梁国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师友,2014,37(1):10-12.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1、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意义

1.1、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日渐凸显出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到体育技巧,同时也能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开心,使学生的需求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充分的被激发,而且学生会产生兴趣爱好,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项目,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2、营造民主、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大学体育老师,应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体育知识,不断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实现在足球教学中,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体育锻炼中完善自身。

1.3、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的完善,并且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自主学习的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学习,还能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足球学习中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4、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

自主学学习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将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足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学习中,会以兴趣为引导,在足球的学习中,学生会更加的愉快,掌握更加娴熟的技术要领,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的学习也更加有信心,在自主学习中取得成绩越多,学生在学习足球这门这门课程的自信就越强,越喜欢参与到足球运动项目中来。

2、自主学习方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1、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自主实行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学习的目的,在足球学习只能够,要明确学习的首要任务,目标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就越有执行性。所以,在大学足球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学生首先要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完善学习的计划,尽量将学习的计划细化,然后将学习的目标融入到学习计划中,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计划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足球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每一项技术的学习都应该制定单独的学习计划,然后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技巧的学习中,通过行动去完善学习的计划,实现学习的目标。在不断的完成计划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可以充满活力,使足球的教学更加有意义。

2.2、创新自主学习方法,增加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学校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借助固有的经验,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导致学校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在大学足球课程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使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使足球教学的课程资源不断的挖掘。高校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使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并且完善课堂教学的设计环境,使学生之间加强联系,使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展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效率充分发挥。

2.3、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优化自主学习的氛围

自主学习在足球教学中适应,不仅仅可以完善学生对技巧的掌握,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常常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所以,要想切实的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实效性,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使自主学习的效果得以充分的发挥,为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习环境。老师在足球教学中,通过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不住重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课堂上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如果有些学生对足球的感知能力比较差,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特别的辅导,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找出足球的要领,效率低下。在自主学习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运用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增强与老师的互动,找出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体育委员应该与老师建立联系,通过网络的方式,定期与老师沟通,将整个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的向老师汇报,还应该建立互动平台的方式,通过网络互动平台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解答问题。

2.4、指导自主学习应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非常重要,老师要进行指导,因此,自主学习与自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而且不能理解成一个概念。如果在自主学习中完全的将教学与学习分离,那么,学习在自主学习中的实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在足球教学中,在技巧的学习中,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掌握足球的技巧,在需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进行练习,对足球的技巧进行领会,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学生掌握足球这门运动的要领。2.5、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足球教学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方式,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和老师的地位重新的定位,组织各类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仅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并且还应该注重方法的培养,多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将学习的信息反馈,老师针对学生的建议及时的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足球教学中,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足球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中是主体,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太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在足球学习中比较被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所以,在足球教学中,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模式,使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充分的展现,增强足球的娱乐价值,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而且教学活动要完善,使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具有成就感。

2.6、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动机与他们的主观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足球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他们的自觉性会更高,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反复的练习,掌握技术要领,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一种愉快的情绪状态。主动意识就是在足球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要靠学生的价值观来保障,所以,老师在足球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老师要强化对足球项目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足球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可以组织竞赛,让学生参与到足球项目中,在足球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理论教学,使学生的体育观念强化。兴趣是学生对足球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绪,学生只有对足球这一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在足球教学中,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足球技巧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动作要领单调而难学,如果学生不感兴趣,长此以往下去会失去耐心,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趣味性因素,帮助那些体育素养不高的学生完成动作,使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都能在足球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足球学习的乐趣。也可以在教学中播放学习喜欢看的足球赛事,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3、结语

如今,素质教育正在盛行,自主学习模式在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仅使学生掌握足球的技术要领,而且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本文分析了自主学习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作者:徐江敏 单位: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李文学,蔡运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5.

[2]侯凯.大学体育足球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6.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自主学习;现状及对策

自主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学习态度与思想,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体能与学习中的不足,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同时,通过对学生对自身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下,笔者就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自主学习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一、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当前我国大学体育门槛较低,体育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更是不高。这就造成一些体育专业的特长生对“高考”有恃无恐,认为总会有大学录取。导致部分高中体育特长生逐渐丧失体育学习的动机,也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进程与效果的提升。为改善以上情况,在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逐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日常教学中,首先,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为之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然后,教师应引导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一是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新型、友好的师生关系。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改变传统行形式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灵活的学习方法。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采用因材施教。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条件差异将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并对每一层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引导并辅助每一位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榜样目标等)。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逐渐拉近与自己榜样目标的距离,以促进最终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体育课堂,渗透自学意识

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保证学生体育成绩,大部分教师通常采用陈旧、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体育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没有一定的自,且阻碍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提升。对此,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优化体育课堂,为学生渗透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以高中体育田径中“1500米长跑”训练为例,组织学生进行长跑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课前教师可以以“奥运会1500米赛跑”视频导入课堂,以此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为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可以亲自为学生示范动作。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与技能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层层深入、步步紧扣的体育训练。如:第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多于1500米(如3000米)的训练,训练中不过于要求学生的速度,重点培养学生耐力,锻炼学生长跑过程中的呼吸与节奏。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50米、100米、200米、400米等短跑训练,借助以上训练提升学生的速度,锻炼学生的爆发力。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1500米长跑训练。刚开始训练时,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呼吸、节奏、技巧等。然后逐渐以“考试”的要求,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提供学习保障,促进自主学习

分析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发现,部分学校学生在自主学过程中,没有良好的体育场地与相关的体育器材。学校的投入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训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情况,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通过有效手段,进一步改进学校体育场地、完善学生需要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与训练保障。针对室外体育器材,学校应做好清洁、消毒、检修等工作,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针对室内体育器材,学校可以专门创建相关的“体育室”,将相关器材分类记录整理。日常允许学生凭借学生证、图书证等有效证件通过体育教师登记借用。同时,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借用条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体育器材的保障。另外,为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体育竞赛。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赛等,要求体育专业特长生积极报名、踊跃选项参加。同时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海拔等形式倡导学校其他学生报名参加,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但是,当前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娟,隋晓峰.浅析我院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现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5:134-135.

[2]贾玲,王庆斌.对吉林省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分析[J].运动,2014,01:59+122.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契约学习法;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42-1

所谓地契约学习法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拟订下的书面协议,它是以学习契约为载体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确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同时,学习契约是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学习活动的依据。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根据年级、性别和能力等来制定学习内容,把握课堂教学顺序,也因此教学曾一度走入尴尬的局面。在契约学习法中却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创新,更好地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负责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且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帮助他们评价学习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很明确,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契约,寻找学习资源,不定期与学生会面,监督学习过程,提供精神支持,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并根据契约规定内容进行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价。

一、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契约学习法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契约学习法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制订了学习目标,完成了学习目标达成的学习计划表,加上有同伴的互相监督和同伴间在契约学习中形成的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契约学习内容的制定过程中就有制定学习计划这一环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起学生适时制定学习计划的良好习惯。学习上有计划性是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知识的获取要有自己的计划才符合现代学习的特征,而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引导方法,契约学习法刚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2.契约学习法可以改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外因矛盾的境况。首先,契约学习法是教师和学生及同伴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体育锻炼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达成锻炼目标,甚至规定了体育锻炼的具体时间段,这就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了可遵循的计划书;其次,体育锻炼契约或者体育学习契约一旦签订,学生面对的不仅是对自己承诺的兑现,更是要接受教师和友伴的监督,因而对于促进他们坚持参与体育锻炼也有了第二重保证;再次,契约学习法每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教师和学生将根据之前商量的评判标准逐一判断每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反馈及时,灵活改进契约学习内容。所以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运用契约学习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有规律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契约学习法可以逐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现代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契约学习法的结构特征,它可以融合运动处方相关程序,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具有个性差异的体育学习契约或者体育锻炼契约,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能力制定锻炼目标,甚至是减肥目标、体质增强目标等等,灵活多变,因人而异,从而可以逐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适合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课外锻炼中相机使用。在契约学习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健康的实际情况,通过和体育教师共同协商并制定学生某些特定身体素质发展的目标,并在契约履行过程中让体育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一步一步达成契约学习或者锻炼的目标,最后实现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

二、体育教学中运用契约学习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认识到契约学习法的意义。只有学生认为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时,学习才会持续下去。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契约学习的意义,认识契约学习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契约学习的信心,并培养学生的意志。

2.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习契约的有效性。学习契约是契约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其质量决定契约学习法的成效。学习契约的制定应考虑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鲁莽行事。制定合理的学习契约对学生是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则会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对该运动技能与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提高学习契约的有效性,在开始学习之前,教师要与家长、学生一起结合实际对学习契约进行思考和商量。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微小的调整。

3.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自己。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与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把握自己和学生在契约学习中的角色。教师不能完全承担契约中的全部责任,也不能让学生纯粹自主,放任自流,否则将会导致教师与学生都走向了契约学习的两个极端。

4.根据实际制定策略,灵活机动改变资源。结合实际讲解具体学习策略,避免学生盲目选择,其方法模式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教师为主指导模式,也可以是家长为主的指导模式和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提供可靠稳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一切好的机会。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程,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两点问题,希望对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契约学习法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契约学习是在美国学者帕克赫斯特(H.Parkhurst)所提出的教育签约思想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以学习契约为载体,在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契约学习法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契约学习法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由上而下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基于自身学习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协商来自主开展学习的过程。因此,契约学习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鉴于此,为了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尝试对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是,科学诊断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要确保契约学习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在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首先要注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学习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保所了解情况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身体素质诊断的方式,例如:通过测量来了解学生的身高、体重;通过技能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以及柔韧素质等等;通过教学观察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需求等等,从而为契约目标的制定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依据。

二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体育学习实际,制定合理的体育成绩目标。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学习实际之后,任课教师和学生就要通过共同的商讨来确定本学期的体育学习目标,具体包括体育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意,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不科学或者是不恰当的学习期望,要及时的进行引导,以确保学生体育学习期望的合理性。

三是,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体育学习计划。在确定了体育学习目标之后,体育任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运动训练的规律和体育学习的基本原则来与学生共同商讨和制定具体的体育学习计划。例如: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是,明确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在根据体育学习目标制定了相应的体育学习计划之后,还要注意明确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例如:在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有随时检查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权利,如,学生是否按照所制定的学习计划开展了学习活动、练习的强度是否达到了计划中的标准和要求等等,同时体育任课教师也有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的义务,以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是,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复议学习契约。在明确了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之后,双方可以就学习契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和修改,以确保所制定的学习契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例如:契约中体育学习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体育学习活动的方法是否有效?策略是否合理?学习目标完成之后会有怎样的奖励措施?学习目标如果无法完成会有怎样的惩罚措施等等,都可以进行商讨。

六是,签订学习契约将所制定的体育成绩目标诉诸文字。在进一步商讨之后,就可以将所有商定的内容以商业契约的方式诉诸文字,任课教师和学生都要签名立约。

七是,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在签订了学习契约之后,任课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分别根据学习契约中规定的内容来履行契约,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相关的资料,记录契约的完成情况,以便于后续进行验收和评价。

八是,评价契约学习的效果。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就需要将学习契约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与此相对应的资料、证据等上交任课教师,并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共同就学生的契约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和评价,并根据契约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奖惩。如有必要还可以在这一环节师生共同商定下一步的学习契约。

二、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契约学习法不是万能的,虽然相较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而言,其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同时契约学习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契约学习法就不适合应用于对学生来说完全陌生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契约学习法时,切忌盲目滥用,而应该注意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次,在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学习契约的制定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商讨制定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协商过程,而非“独断”的过程,在任课教师的“独断”下制定的学习契约其成效是大大折扣的,但是同时任课教师也不能放任学生在学习契约制定过程中出现“独断”问题,该引导就必须引导,该纠正就必须纠正,始终遵循民主协商的基本原则,切忌出现片面理解学生在契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抹杀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是教师全面负责独断专行违背契约学习宗旨来制定学习契约这两种极端倾向。

参考文献:

[1] 周武丹.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契约学习法[J].教育.2015.10.

体育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特长生 培养策略

一、立足课堂,发展能力

1.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备课模式,都是以“平均值”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统一的学习目标。而“平均化”的学习目标对于体育特长生本身的发展来说,缺乏挑战性,他们无需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而当目标实现后,学习就失去了目标的引领与激励作用,使他们一下陷入学习的“低潮期”。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乐趣。

2.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在同一课时中,不应该让体育特长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活动。如大家都在学习体操动作,而体育特长生则去练习篮球,这不利于教师集体教授与纠正错误。但在相同的学习内容上则可以为体育特长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拓展项目。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学生已经能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则可以提出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前滚翻直腿起等高难度动作拓展项目。通过这些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可以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3.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与攀爬、跳跃、投掷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基础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加强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不仅是他们自身体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以身体锻炼为基础,强化特长生各方面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4.提出更严的评价要求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基础,促进身体各方面发展的学科,进行身体锻炼、学习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显著特征。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但对于体育特长生,则应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运动乐趣,在高质量地完成动作中体验体育的真正魅力。

5.提供更多的榜样机会

在课堂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特长生进入各个学习小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教学辅助任务,赋予他们小裁判员、小教师等角色,指导同组学生的动作和学习。这些角色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全班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自信心、责任心以及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二、延伸课外,强化能力

1.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一是树立学生的安全锻炼意识。对于一些高难度、有危险性的运动,应该反复强调安全运动环境与突发事件的处理,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有充分的思想认识,掌握自身身体状况的测定与评价、运动卫生保健等基本知识。

二是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学习资料的提供,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如提供一些运动场所、运动器材、运动资料、比赛录像等等,开阔眼界,拓展学习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喜好有客观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

2.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

学习在于积累,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同样需要持久坚持。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欠缺以及运动保健、运动负荷等专业运动知识的不足,常常会使锻炼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强度、次数、负荷、间歇时间、放松方法。

3.设计完善的反馈机制

课外体育锻炼在教师的视线之外,其运动效果、学习质量以及学习过程等细节问题,都应该及时反馈,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锻炼情况,帮助学生调整和完善学习计划。所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非常重要,如设计学习反馈单,可让家长签名,能有效提高学生课余学习的质量。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体育教学,乃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学校体育教学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则侧重专业运动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多数学生“吃饱”的基础上,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解决特长生“吃不饱”的问题。

上一篇:半年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作文学习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