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6:06:08

体育统计论文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1篇

体育统计学作为一门关于实践活动调查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不局限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研究中,而对其它的非体育行业也具有同样的效用。分析当前学生对其的态度不难看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并不清楚,且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的限制下,并没有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对其进行改革,使之完全能够完全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自身的视野,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不能将思想局限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并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去向丰富教学内容。体育统计课程并非是一门一成不变的课程,其也可以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如:明确体育统计学的价值作用和应用范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列举一些有价值的具体事例,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指导学生进行EXCEL表格的操作,对统计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以及输出相关的图表,从而掌握基本的操作;最后,将在体育统计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毕业论文中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保障其日后运用中具备基本的能力。此外,该方法的使用,还要保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革新与改变.

2体育统计学教学的内容改革

在体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体育统计学的使用并不局限在体育教育工作与体育训练研究工作当中。因此,在体育统计教学的内容改革,要对其授课的作出相应的改变和革新。首先,体育教材在的原理与知识介绍上比较简单,且不具备系统性,学生难以对该课程进行透彻的了解。以课本中的样本自由度与总体自由度的关系为例子。如果知识的讲解不具体,学生难以理解总体标准差与样本标准差的关系,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在对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例题讲解中,适当的插入一章关于抽样分布的统计学基础知识课,结合此基础,再讲授有关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知识。学生对抽样分布知识与原理得到了较好的理解,也为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具体应用打好了基础。其次,在知识、内容及其结构的编排上并不合理,一些陈旧的知识还在继续应用。虽然,近年来版本不断的更新,但是教学的内容并未发生过大的改变。其知识的教授主要还是集中在体育教育领域,而忽略了统计学知识的系统性。再则传统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学科知识的应用,在应用型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上也并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统计学内引入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延伸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技术能力。如引入数据的图表制作教学,Excel软件中相关统计函数命令的操作性知识;如何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转换、审查等知识等。最后,该教材在内容难度的把握上偏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该书的第十章类聚分析为例,这一片篇章的内容已经超过了该阶段学生能接受的难度。此外,相关数据也表明,该阶段教授这些知识的学校少之又少。且该教材在很多的高等院校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教材。但其内容已经完全超过了本科生能接受的难度范围,因此,在教材的改革方面应该重新编写适宜本科阶段体育统计学,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教育教学。

3体育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当前,大多数的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典型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课堂下边听讲,课后进行练习巩固。而该教学模式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该课程的真实认识,且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就决定了其无法胜任科研活动的研究。尤其是当前大学生的对挂科与不挂科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态度。因此,教育者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并进行相关教学的改革实践,其当前改革的成效大多集中在:通过毕业论文检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笔者看来,实现体育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一次性嵌入教学相结合,一人一台电脑进行EXCEL软件的操作,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修饰以及数据图表的输出,并使用Excel内常用的统计命令使用、根据相关原始数据进行t统计学知识运用的基本操作,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上机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4结语

对体育统计学进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发挥效用与价值。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满足当前社会对体育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需求。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唐代体育文化 研究论文 发展情况

一、引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唐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举世瞩目。作为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唐代体育文化,因其丰富的运动项目、众多的参与人员、兴盛的女子体育而蜚声中外。我国许多学者对唐代体育文化作了专门研究,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为了了解目前唐代体育文化研究的概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有必要对近年来有关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情况作以简要统计和分析。

2008年11月底,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学者2001-2008年在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检索,共搜索到27篇相关研究论文。运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管窥唐代体育文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

二、统计与分析

1.研究主题

如上图所示,从研究主题来看,这些论文主要涉及唐代女子体育、唐诗与体育、唐代体育文化的特征、唐代民族与体育、唐代城市与体育、唐代统治阶级与体育、唐代社会与体育、唐代节日与体育、唐代军事与体育、唐代中外体育文化比较等十大领域。在27篇文章中,研究唐代女子体育、唐诗与体育这两个主题的文章数居于前两位,前者为6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22%;后者为4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15%。这一数据说明,唐代女子体育是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一大特色,引起了学界较多的思考和关注;而唐诗与体育这一主题是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一个新动向,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体育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一个领域,并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2.研究成果发表时间

如上图所示,从文章发表的年份来看,从2001年开始,在这一领域,平均每年有3.8篇论文公开发表,呈明显递增趋势。其中2007年一年间,全国各类学术刊物共发表了7篇研究唐代体育文化的文章。可以看出,在国家日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人文体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包括唐代体育文化在内的体育文史这一领域开始走出了冷清的局面。

3.研究成果发表刊物性质

如上图所示,从发表文章的刊物性质来看,27篇文章分别发表在17种刊物上,其中体育文化导刊和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所刊登的论文最多,分别占到22.2%和11.1%。数据表明,在体育界学术刊物中,体育文化导刊一直秉承着体育历史和文化这一研究主旨和特色,是体育文史领域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园地。作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体育学术刊物――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一直关注着汉唐体育文化的研究进展,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办刊特色和地域特征。另外,有64.7%的文章发表在体育专业学术刊物上,有35.3%的文章发表在其他专业和综合类非体育学术刊物上,表明非体育类学术刊物和非体育领域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

4.研究成果发表刊物级别

如上图所示,从刊物级别来看,在27篇文章中,有44.4%的文章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有55.6%的文章发表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全国重要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尤其是许万林教授、曾玉华撰写的《丝绸之路陇右文化与唐代长安体育的繁荣》于2005年在体育类权威期刊――《体育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是2000至2008年九年间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方面唯一一篇在体育类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国家权威期刊《体育科学》发表唐代体育文化研究论文,一方面表明权威学术机构对该领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部分学者在这一领域所达到的研究高度。

5.文章作者和研究机构

如上图所示,从文章作者和研究机构来看,这27篇文章分属于22位第一作者,18个工作单位或研究机构。其中西安理工大学的学者发表6篇文章,占文章总数的22.2%;咸阳师范学院的学者发表5篇文章,占文章总数的18.5%。这一数据表明表明汉唐体育文化研究的地区性特征,显示出陕西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色、优势以及在全国的影响。

6.研究基金项目

如上图所示,从发表文章所标注的基金项目上来看,有14.8%的研究文章受到厅局级科研项目资助,有3.7%的研究文章受校级科研项目资助,81.5%的研究文章没有受到科研基金资助。截止到目前,该领域还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这些数据表明,该研究领域得到科研基金资助的十分有限。要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还需要本领域学者密切协作,联合攻关,争取高级别的科研立项,产生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结论,以进一步推动本学科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2001-2008年我国唐代体育文化研究表现出研究主题日益广泛、研究成果逐步增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及研究队伍逐渐扩大的良好态势,但在特色研究领域协作、重要研究成果发表、重大研究项目立项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汉唐体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历史和资源优势的陕西学者,应抓住这一体育文化研究特色,联合攻关,相互协作,产出更多、更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推动本学科领域的繁荣和发展,在继承汉唐文化精髓、弘扬唐代体育文化雄风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许万林,曾玉华.丝绸之路陇右文化与唐代长安体育的繁荣[J].体育科学,2005,25(5):76-78.

[2]张宝强.试论唐代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7,(7):94-96.

[3]庄华峰,王先进.唐代妇女与体育[J].程度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28-31.

[4]张宝强,陈小龙.唐代体育诗略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10-112.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统计软件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可能性信息时代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下到来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体育统计教学也开始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我国体育院系在教学中加大了对多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建设,为计算机技术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教学环境条件,也使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统计软件的应用给体育统计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为体育统计中大量数据的计算提供了便捷有利的条件。

1.2统计软件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首先,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体育统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大量体育统计课程中的计算部分能够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压缩,通过统计软件可以对体育统计数据计算方法的使用和意义进行讲解,而且还可以在统计软件上对体育统计数据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统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避免学生对体育统计计算方法盲目使用的现象;其次,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体育统计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接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通过统计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用统计学的思想去思考、观察和解决在体育统计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将体育统计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掌握体育统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使学生的体育统计专业知识技能与计算机知识技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将体育统计理论知识教学与计算机操作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给沉闷枯燥的体育统计课堂注入了活力,提高了体育统计教学效率。

2CAI课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1CAI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通过在体育统计教学中利用CAI课件,教师可以随时进行课堂提问,由教师钦点或者学生自觉举手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个别检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进行因材施教,对促进师生交流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2.2CAI课件兼具强大的测试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CAI课件建立一个完善的试题库,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这种测试方式是以题库的形式出现,课件的容量大,并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极广的覆盖面,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在课件中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3计算机网络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充分利用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环境,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度进行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中丰富的资源方便地获取统计软件来进行学习。

3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合理化建议

3.1如何选择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应用的统计软件选取上,一定要选取广泛使用、容易获得并且符合我国体育院系学生实际水平的统计软件。Excel是MicrosoftOffice中文版的套件之一,其具有很强的人机对话、数学运算和绘图制表功能,在体育统计教学中不仅可以运用Excel进行基本的统计运算,而且Excel还可以实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统计分析功能。当前MicrosoftOffice这款办公软件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而且这款软件有中文版,因此,可以将Excel引入体育统计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利用Excel这款统计软件更加便利地进行相关的统计计算。

3.2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科室安排进行改革,编制高质量的体育统计CAI课件从事体育统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对体育统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科室安排进行改革,清楚认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我国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要跟相关院系的领导进行积极配合,加强统计软件的推广运用,对体育统计专业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编写,做好体育统计教学大纲的统计工作,编制高质量的体育统计CAI课件,有效地促进我国体育统计教学质量的提高[2]。此外,还要加强对体育统计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我国体育统计教学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体育统计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改进体育统计教学方法,将计算机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我国在进行体育统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选取使用比较广泛且适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的统计软件,切实提高体育统计教学软件CAI课件的编制高质量,并且重视对体育统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要做好我国体育统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统计教学水平,不需要体育院系领导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积极配合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体育统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基于对体育学术信息传播的关注,本论文以2008和2009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1219篇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章的引文总量、引文类别、引文年代以及文献著录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

一、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本文以学位年度2008和2009年部分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三类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共收集论文1219篇。从论文的来源来看,涵盖了较大部分我国2008、2009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优秀硕士论文。

在收集到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一共引用参考文献66100篇(表1),每篇都附有引文,引文数量最多的是155篇,最少的是13篇,说明本专业引文数量差异显著。平均每篇引文量为54.22篇。据统计,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篇平均引文量为60.8篇[1]。而国外研究表明“完成硕士论文要消化100篇左右参考文献”[2],这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文献阅读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努力。

表1 文献引用频数统计分析表

引文区间 论文篇数 占论文总篇数/% 引文数量 占引文总量/%

1-25 28 2.30 648 0.98%

26-50 536 43.97 22306 33.75%

51-75 541 44.38 32781 49.59%

76-100 90 7.38 7625 11.54%

101-125 20 1.64 2194 3.32%

≥126 4 0.33 546 0.83%

合计 1219 100 66100 100%

(一)中文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在被统计的1219篇硕士论文中, 引文语种包括中文和外文两类。某一语种的文献被引用量愈大,则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由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表2),中文引文占绝大多数,一共有62518篇,占引文总量的94.58%,其中引文数量最多的为150篇,最少的为11篇,中文类平均篇引文量为51.29篇,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文献中,中文文献占相当大比例,对外文资料的利用则较少,引文语种来源过于单一和集中。这与体育专业研究生总体外语水平相对较差的事实相关。

表2 中文文献引用量统计表

篇数 中文引文总数 中文引文所占比例 最低引文数 最高引文数 篇平均引文数

1219 62518 94.58% 11 150 51.29

(二)外文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由统计结果(表3)可以看出:外文引文主要为英文,只包含极少量的日文、俄文,可见研究生掌握和查阅的外语语种非常单一,多样化程度较低。从世界科技文献的语种分布情况来看,英语占46%,俄语占14%,德语占10%,法语占9%,日语占4%,其他占17%[3],而我国体育学学位论文引文语种按比例依次:中、英、日、俄、德、法等6种语言文献,外文类引文占43.98%[4],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外文使用量与之有较大差距。

表3 外文文献引用情况统计表

类别 论文篇数 外文引文总量 英文 日文 俄文 最高引文数 篇平均引文数

数量 1219 3356 3337 8 11 35 2.75

比例/% ―― 100 99.5 0.2 0.3 ―― ――

二、文献引用类型的分析

研究引文的文献类型,可以了解本学科论文的文献来源,测度各类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引文类型一般分为期刊、图书、报纸、学位论文、专利、会议论文、网络电子文献等。由于本次统计过程中发现外文文献大部分都没有标明文献类别,故只对中文引文类型做了统计而未对外文引文类型做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表4),中文引文类型较为全面,期刊类引文数量居各类文献引用之首,总量为41386篇,占引文总数的66.2%,是最主要的引文源,最高的达95篇,最低的为2篇,平均引文量为33.95篇,明显高于其它的引文类型,这说明期刊正在成为传递科技信息和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最首选的媒介,这与它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水平、有很强的容纳性等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一结果与65%-70%来自期刊类的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相符[5]。

表4 中文引文类别统计表

类别 期刊 图书 论文集 报告 学位论文 报纸 国家标准 网络电子 专利 未定义 总计

数量 41386 15466 251 183 2533 377 261 342 13 1706 62518

平均 33.95 12.69 0.21 0.15 2.08 0.31 0.21 0.28 0.01 1.40 51.28

比例/% 66.20 24.74 0.40 0.29 4.05 0.60 0.42 0.55 0.02 2.73 100

其次,图书、著作类引文总量为15466篇,占中文引文类型总量的24.74%,引用数量最高的达71篇,平均引文量为12.69篇,这是因为图书类由于具有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可信度高等特点,所以也成为研究生利用数量较多的文献类型。

其它包括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报纸、国家标准文献、专利、网络文献等,它们和为5666篇,所占比例较小,为9.06%,说明此类文献较少被引用。据韩国《朝鲜日报》28日援引德意志新闻社的报道说,据调查,亚洲工商界的领导者认为,在各种媒体中,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报纸[6],所以研究生应加强对报纸类信息的查阅,此类文献将为研究生论文撰写提供更为丰富和可靠的资源。

三、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引文年代分布情况是论文是否新颖的一个标志,可以从时间上让我们了解被引文献的出版、传播与利用情况,揭示用户利用文献的高峰期,也是评价专业文献老化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为文献情报的科学管理与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7]。

(一)中文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在统计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中文引文年限主要分布在1998―2007年间(表5),统计时以学位论文完成年代为当年(即第一年),向前推一年即为第二年,依此类推。由图表2可以看出,被引文年代分布最多的年份是2005年,达7183篇,与年份相距很近,说明引文时效性较好。引文的最少的是2009年,仅为56篇,这主要是因为论文主要是在当年的上半年完成的,文献调查已在前1-2年完成[8],客观情况造成研究生无法完全利用当年发表的文献资源,特别是英文文献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利用网络文献良好的时效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早可查阅到的为1895年,最近可查阅到的为当年,时间跨度达114年,这一方面说明了中文类文献有效性较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生查阅中文文献较为深入和全面。

表5 中文引文年代分布表

被引文出版年代 引文数量 所占比例/% 累计百分比/%

当年 413 0.66 0.66

第2-6年 31216 49.93 50.59

第7-11年 20585 32.93 83.52

12年及12年以上 9205 14.72 98.24

年代不详 1099 1.76 100

合计 62518 100 ――

(二)外文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在统计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外文引文年限分布也比较广泛,但集中程度不如中文文献。外文引文共有3356篇,篇平均引用量为2.74,低于硕士论文外文篇平均引用量。引文出版年代距当年为12年及12年以上的占50.77%,比例最大,这说明研究生查阅和使用最新外文文献能力较差,对于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引用较少,这是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由图表1可以看出,可查阅到的外文引文年限最多的年份为2001年,数量为225篇,最少的为2009年的3篇,形成以2001年为中心的类正态曲线图,基本符合引文分布规律。另外,图中显示1980年以前和年代不详的外文引文也占据相当多的数量。前者反映了引文时效性问题,而后者则反映了引文的规范性问题,这将在下文论述。

图1 外文引文数量和年代分布图

四、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问题

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也是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所收集的论文的有关参考文献分析表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性较差,存在序号标识错误、著录格式错误、标识符号著录错误、著录项目不全、标识顺序错误等问题。当然这种结果也可能与论文的编辑与排版印刷有关,参考文献的著录效果和规范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也与编者的责任心,与编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关[9]。由表6可以看出中文引文年代不详的篇均0.9篇,类别不详的篇均多达1.4篇,外文引文年代不详的有275篇,占外文引文总数的8.19%,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撰写不规范问题非常突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不够严谨,也是浮躁风在学术论文中的反映,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们的高度关注。

表6 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情况统计

中文引文年代不详 外文引文年代不详 中文类别年代不详

数量 1099 275 1706

篇平均值 0.90 0.23 1.40

占所属引文类型比例 1.76% 8.19% 2.73%

五、结论与建议

(一)从文献引用总量看,篇平均引文数量适中,部分论文引文数量偏少。中文类数量过于集中而外文引文数量较少是我们应注意到的一个问题,研究生应多注意查阅和吸收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以获取更为全面和新颖的信息。

(二)从中文文献的类别看,期刊类和图书类占绝大多数,而其他类合起来所占比例还不足10%,结构很不均衡,研究生应加强对报纸、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信息可靠、内容新颖的文献给与更多关注;同时图书馆也应主动搜集这方而的信息资料,并加大对这类文献的宣传力度,提高利用率,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从被引文分布年代看,中文类引文高峰期在距毕业前的3―10年,分布较为适中,外文引文高峰期在距毕业前的7―12年,引文年代较为久远。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爆发性增长,更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使本学科研究内容紧跟或领先国际水平,这样才能使该学科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四)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性来看,引文不规范现象非常明显,在外文引文中尤为突出。鉴于此作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作者要严格自律养成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其次,研究生要增强参考文献规范意识,提高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第三,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技能水平。此外研究生导师也应严格把关,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监督和审阅,以使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能写出更高质量的优秀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 林向阳.1981-2002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29-31.

[2] 姚立会,王雯,李雅.水土保持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3):110-112.

[3] 陈永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晋图学刊.2006(6):5-7.

[4] 林向阳.1981-2002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29-31.

[5] 李蜜.1996年以来我国社会体育研究的文献计量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6] 新浪网.www.省略/.2007.10.01.

[7] 张桂清.汕头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2):84-86.

[8] 顾英.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初探[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2):78.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mad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the first author, the 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the types of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artistic gymnastics published in China's sports core journals from 2004 to 2013, and got the results: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artistic gymnastics showed a wavy growth trend in 10 years, and began to decline in 2009; the first authors in non-PE specailty were fewer; the language of references was single and its number was les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basic theory, apparatus, equipment, test design and teaching of artistic gymnastics was less, and artistic gymnastics teaching was not concerned b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关键词: 艺术体操;对策;体育类核心期刊;科研论文

Key words: artistic gymnastics;countermeasures;sports core journals;research paper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304-02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3年12月发表在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上有关艺术体操研究的论文,共173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查阅了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下载并阅读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并在网上能检索到的关于艺术体操方面的论文173篇。这些期刊所刊发的艺术体操文章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的现有水平。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收集到的艺术体操科研论文分别按发表时间、第一作者专业背景、篇参考文献类型、篇外文参考文献数、研究内容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对我国艺术体操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发展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科研量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统计,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的艺术体操科研论文173篇,10年中数量呈波浪式下滑趋势。2009年量和2005年相比明显下降,仅有9篇。原因主要在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艺术体操集体全能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以及国际体联在2003年和2005年对规则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极大的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增加。理论的深入研究只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才能显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终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艺术体操以35.225分历史性地夺得集体全能银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这一成绩取得之后,科研人员对艺术体操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松懈的态度,科研成果数量不断下降。

2.1.2 科研论文第一作者专业背景分析

由表1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我国艺术体操的科学研究已获得了一部分非体育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在173篇科研论文中跨专业的研究仅占总数的 1.7%。

2.1.3 科研论文参考文献状况

2.1.3.1 文献载体类型的分布特征 从图2参考文献类型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体操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运用类型较全面,但是期刊、专著、规则标准仅三种文献载体就占到了引用总数的93.11%。

2.1.3.2 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特征 从表2中可看到我国艺术体操研究人员10年来对语种的使用状况:中文占92.9%,外文占7.1%。可以得出在语种的使用上我国研究人员还是对外文文献引用量较少,没能达到研究发展的需要。可见,加大外文文献的使用是发展我国艺术体操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2 十年来我国艺术体操科研论文类型分析

2.2.1 运动基础理论 近十年来,运动基础理论类文章共发表21篇,仅占总数的12.1%。很显然,运动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艺术体操的发展。

2.2.2 艺术体操一般理论 艺术体操一般理论主要是结合艺术体操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社会体育学和体育文化的角度对我国艺术体操在全民健身等方面的作用及开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中外艺术体操的对比。这类文章共26篇,占总数的15%。

2.2.3 运动训练、编排、竞赛 运动训练、编排、竞赛类文章共55篇,占总数的31.8%。从这类文章所占比例可看出大部分艺术体操研究人员更注重于运动训练、编排、和

竞赛这个方面。运动训练的方法、动作创新和编排直接影响着我国艺术体操的比赛成绩,对这方面的侧重研究也恰恰说明了其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在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和艺术体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2.4 艺术体操教学及改革 从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看,研究主要是针对专修班的教学,各高校公共体育艺术体操课开展还不容乐观,中小学艺术体操课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可见,艺术体操课程很少在中小学开设。艺术体操课的开设对中小学的学生形体有很大影响,而且有利于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所以艺术体操课程应该在中小学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开展以及增加对此方面的科研研究。

2.2.5 规则与裁判 近十年来,规则与裁判的文章发表数量占艺术体操在体育核心类期刊总数的19.7%,且每次新规则的修订都引来了许多艺术体操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各研究人员对新规则的研究及理解,艺术体操也在不断变化,如:艺术体操的身体难度动作不断增加,和器械的配合要求不断增高,同时,艺术体操的观赏价值也不断提升,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6 器材与设备、测试设计 器材与设备、测试设计类文章占了总数4.0%,共7篇。近十年来,有3篇论文是关于训练仪器研制(使用)的研究,一篇关于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关于比赛器械、训练场馆的管理和利用、比赛的摄像设备等没有相关的研究。

2.2.7 其它 市场经营管理、软件利用等,如艺术体操宣传片的制作等此类论文占7.5%,共13篇。

3 结论与建议

①在2004-2013年这10年间艺术体操相关论文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数量呈波浪式递减趋势。2009年科研人员对艺术体操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松懈的态度,科研成果数量不断下降,所以艺术体操科研工作应该有待加强。②艺术体操的科学研究已得到一些非体育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科研论文数量还不容乐观。应该加强与其他专业科研人员的沟通,以便利用其他专业知识来研究艺术体操,促进艺术体操的发展。③近十年来艺术体操参考文献载体类型主要是期刊、专著和规则标准,占到了引用类型总数的93.11%。参考文献语种中中文占大多数,外文仅占到总数的7.1%。参考文献引用的语种单一限制着艺术体操的科研发展,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多种文献类型和外文文献的检索及借鉴能力,促进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的进一步发展。④艺术体操相关运动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对正确的训练和康复有着重要影响;有关艺术体操器材、设备及测试设计方向的论文也比较少,对研究艺术体操比赛等方面有一定的制约。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便艺术体操在艺术体操损伤、心理、技术分析等方面有重要的突破。⑤关于艺术体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以及在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课方面的研究较少。说明艺术体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开展并不理想,没有在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的学习则表明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受到重视,我们应该呼吁对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课程,为中小学生的形体练习、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人才的培养做铺垫,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便艺术体操顺利的在中小学开展。

参考文献:

[1]卢成义,宋丽,钟炼,李皿,陈勇.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载文被引、索、转及载文量的分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2]付江平.近10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排球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体育文献计量;体育学;学位论文;被引频次;博士生质量;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93-05

博士学位论文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博士生培养中,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博士生的核心任务。通过论文的撰写,不仅使其经受科研工作的全面训练,还能拓宽和加深知识领域,是培养他们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质量是博士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关注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黄汉升[1]通过对中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揭示其存在基本认识模糊、写作不够规范、表述不够详尽、方法运用存在缺陷、方法移植过于牵强、方法名称缺乏一致等问题。刘显[2]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题名存在的问题是简明性、准确性和吸引力。关键词存在的问题是选词不规范、用词随意性。王琪[3]分析了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归纳总结了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特征,从4个方面展望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张建华[4]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引文的文献类型、语种分布、引文频次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该科学共同体引用的出版物的数量、语种构成、文献类型及高频引用文献,从中获取该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特点和规律,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信息获取状况。

目前,尚没有人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成果。被引频次是作者之日起在一定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阐述同一主题的论文中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理论突破,创新性强;第二,抓住了本学科研究领域中近期的关键性课题及本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第三、在理论上有相对的认识超前性[5]。从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的角度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能够客观判断论文引起同行的反响程度,较全面合理地反映论文的水平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2010年的14个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产生的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出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721篇和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方向”的9篇论文,华南师范大学的34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因故未能上传中国知网,但仍计入样本总数,所以合计样本数量为764篇。

1)文献资料检索与分析。中国知网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适合于本研究的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检索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全国13所高等院校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研究论文及关于论文被引频次相关研究。

2)计量统计分析。对全国14个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的764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培养单位、年份和二级学科专业等信息。

3)比较研究。在计量统计的基础上,对不同培养单位和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作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体育学博士培养质量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培养单位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

通过“中国知网”搜集到全国14所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的730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为基本数据和分析样本,其中华南师范大学的34篇因合作问题没有上传到中国知网,这部分论文的被引频次按照全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当年所在二级学科平均数来计算,合计统计论文数量为764篇,将论文按培养单位进行统计。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1—2010年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为6.4,14个培养单位的论文被引频次可以分为3个方阵:高于平均值的有4个,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12.8)、华东师范大学(8.2)、北京体育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6.5);按照学位论文出版5年后的被引频次统计,全国2007年以前的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为10.1,高于平均值的培养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18.0)、华南师范大学(11.2)、华东师范大学(11.1)和北京体育大学(10.2);低于平均值的培养单位是福建师范大学(9.8)、河北师范大学(9.3)、苏州大学(8.1)和上海体育学院(6.3)。

数据还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14个单位产生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其中高校体育专业是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主力,在招生历史和规模上处于主导地位,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2所体育专业高校都是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2001—2010年在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中产生博士学位论文550篇,占这一时期全国总数的72%,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尤其是北京体育大学占据了全国总数的55.1%,在各项数据中位居前列,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的发展,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产生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并逐渐显现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交叉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在培养体育学博士生规模和质量上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已有2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2所综合性大学在3个体育学二级学科和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方向)产生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214篇,占这个时期全国总数的28%,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3篇。随着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在规模上的差距逐渐缩小。

2.2 各年学位论文数和被引频次

普赖斯[6]认为科研论文一般在其发表后1~2年即达到被引用最高峰。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内部复杂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及引文周期长等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1~2年之内很难产生影响,评价时不能以短期引文统计为据来评价科研成果。荷兰学者Anthony F J Van Rann[7]建议引文计量测度应该采用较长的时间跨度,一般要长于5年。在对样本的统计中发现2001—2010年的学位论文被引频次时间段特征很强,2001—2004年是2005—2006年的引用频次1倍还多,2007—2010年更少,时间越短论文被引频次越少。

以被引频次排名前30名的学位论文和2006—2010年每年被引频次前5名的学位论文共54篇为样本,分别按照学位论文完成时间顺序被引频次统计和按照时间统计学位论文被引频次两种方式进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引频次基本趋势是随着论文完成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尤其是论文完成后的前6年递增明显。在2010年和2011年被引频次激增的原因可能与计算机网络发展,资源容易被广泛引用有关。

对体育学而言,采用论文产出5年后的被引频次进行质量评价指标更为科学合理。所以,统计2007年以前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更能客观反映出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2.3 各专业学位论文被引频次

体育学一级学科包含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4个二级学科,由于专业特点的差异,4个二级学科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按照专业维度进行统计。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应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体育基本原理及宏观研究、体育史学、学校及大众体育研究、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等领域;体育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手段等。体育人文社会学共有5个单位产出161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21%,被引频次平均为9.0,被引频次高于6.4的论文比例为32.3%,被引用0次的论文比例为16.1%。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肌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共有4个单位产出200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26.2%,被引频次平均为3.8,被引频次高于6.4的论文比例为13.2%,被引用0次的论文比例为26.4%。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于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教育训练学有9个单位产生出362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47.4%,被引频次平均为7.1,被引频次高于6.4的论文比例为27.6%,被引用0次的论文比例为19.8%。

民族传统体育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其他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武术理论与方法、气功研究、养生理论与方法等。民族传统体育共有2个单位产出32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4.2%,被引频次平均为2.3,被引频次高于6.4的论文比例为9.4%,被引用0次的论文比例为28.1%。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博士生培养依托教育学门类,设置课程与教学论的体育方向。由于该校教育学是1级学科的博士授权学科,并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所以,自身拥有较雄厚的教育资源。在进行体育博士生培养时依托教育,体育和教育的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不仅积累了一是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还能与其他教育方向的师生交流沟通,保障了体育专业方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共产出9篇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1.2%,被引频次平均为12.8%,被引频次高于6.4的论文比例为55.6%,被引用0次的为0。

3 讨论

3.1 被引频次与体育学研究热点

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情况代表该论文的创新性或前沿性,也反映了本学科研究领域中的普遍关心的问题或发展趋势,表明受到学术界重视的程度。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竞技体育,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积极培育体育市场,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等。这两个文件确定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文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是体育界,乃至全社会对体育事业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高被引频次论文的研究内容统计,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基本涉及到上述两个文件提及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热门项目的选才,可持续发展和训练方法,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奥运和体育赛事相关研究,体育市场、职业体育、体育文化、运动心理和社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的比重来看对竞技体育的研究占了绝对多数,涉及足球、篮球、田径和乒乓球等热点项目的选才、可持续发展和训练方法;还有一大批针对竞技运动的生理生化研究论文,这说明我国体育事业中竞技体育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围绕奥运会各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关于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和经济发展的文章,具有较强烈的时代特征。还有不少围绕着学校体育、体育市场的研究出现。2006年王凯珍的《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获得体育学第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显示我国对大众体育重视的决心,但事实上与大众体育相关的学位论文并不多,被引频次高的学位论文很少。

统计数据显示,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研究内容基本体现了我国当前体育学科的研究热点,也反映了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群众体育较薄弱,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体育文化逐步繁荣的现状。

3.2 被引频次与体育学科发展

在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培养单位中有“985”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其中还有1个一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生授权单位。被引频次较高的培养单位中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5所培养单位含1所“985”高校,3所“211工程”建设高校、体育学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2级学科培育)、3个一级学科博士生授权单位,这为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产生的博士论文数,占全国体育学博士论文数的72.4%,论文被引频次前100名的94%,还获得了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的2篇,4篇提名奖中的3篇,由此可见被引频次与培养单位的学科水平密切相关。

博士生培养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其教育质量受到生源、师资、科研条件和学科水平等影响,培养单位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决定了对生源和师资的吸引力,这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平台的层次来分配,平台越高分配资源越多。所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依托高层次的平台,而这一平台就是学科。学科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土壤。博士生论文研究领域来源于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通过被引用率的统计可以得出学科发展水平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的重要因素。

3.3 被引频次与二级学科发展

在表1的统计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在被引频次、高于平均被引频次比例均高于其它3个学科,而0次被引比例均低于其它3个学科。这不仅反映出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较高,同时也说明该二级学科的发展情况较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被引入体育科学,应用在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不同层面,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文社会学科及方法论学科在体育科研中的运用,不仅强化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认识能力,而且扩大了体育科学的视野与研究范围,改善了体育理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起点的科研水平,扩展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8]。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相比较,其博士生培养有较长历史,但该二级学科的被引频次、高于平均被引频次比例,略逊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而0次被引比例却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反映出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生论文质量不高的现状。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属于基础应用学科,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运动机体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力学等学科为基础,为科学开展群众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提供依据[9]。运动人体科学特点比较明显,博士生需要很强的医学、生物学基础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才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但该学科的生源很少来自医学,生物学的比例也较少,先天不足限制了科研水平。另外,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始终以竞技体育活动为主,在群众健身等方面相对薄弱。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水平相比较,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应用性不强,SCI等权威数据库收录的论文稀少。所以在医学和生物学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被挤压的发展空间较小,近些年显得发展速度迟缓。

民族传统体育在被引频次、高于平均被引频次比例逊于其它3个学科,而0次被引比例高于其他3学科,与其它3个学科存在较大的差距。除了民族传统体育博士生培养历程较短,在师资和培养能力上相对较弱的因素外,还与学科自身特点有关。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从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中发展而来,国外的研究几乎近于零,国内对该学科的研究仅有一些武术理论方面的探索,数量少而内容旧,视野多局限于项目和技术本身,缺乏对学科性质的理解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框架仍然迟迟没有形成[10]。

通过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体育人文社会学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与该学科积极引入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密切相关,推动了学科交叉创新和发展;相反,民族传统体育由于视野局限,专注于自身一些项目理论和技术探索,缺乏学科交叉,各项指标远落后于其它学科。所以,体育学科发展要注重学科交叉,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找新的研究领域。

另外,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不仅能够客观体现我国体育学研究热点,判断出博士生培养单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反映不同二级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具有数据客观、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和其它非科学因素的影响,简单和容易操作的特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博士质量评价同样具有重要的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9,29(9):3-17.

[2] 刘显.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题名与关键词[J]. 体育科学,2009,31(9):85-97.

[3] 王琪,徐成立. 知识图谱视野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基于1991~200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可视化分析[J]. 体育学刊,2010,17(12):118-125.

[4] 张建华,张震宇. 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上海体育学院近五年博士论文的文献计量[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101-103.

[5] 赵翠玲,王耀文. “被引频次分析法”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可行性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0):116-117.

[6] D普赖斯. 小科学、大科学[M]. 宋剑耕,戴振飞,译. 冯之浚,张念椿,校. 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1982.

[7] Anthony F J Van Rann. Assessment of social science:the use of advanced bibliometric methods as a necessary complement of peer review[J]. Research Evaluation,1998,7(1):2-6.

[8] 胡洁.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览[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9.

[9]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 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 体育科学,2005,25(6):3-12.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教师论文

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一个机构的学术水平、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研究论文反映了人们对某些领域的认知程度。例如,研究者对某一事件的深入分析,一般能获得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等多个方面的经验认识。体育科研论文除了具有这类认识事物的功能外,还能反映研究者在体育领域里研究的事物规律及其对相关事物具有的借鉴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备受重视的教育大背景下,加大对教育科学的研究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各本科院校“以研促教”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基础课程的质量提升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在2011年至2013年三年间发表的论文从数量、质量、研究合作度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尝试归纳其具有的发展特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任课教师(2011年―2013年)三年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计量分析法

通过在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电子期刊检索下载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的计量分析。

1.2.2综合分析法

对所查找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2003统计软件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图表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科研的教师队伍状况

2.1.1人员年龄结构与职称情况分析

本研究课题针对的是体育学院专业教师的科研情况,调查的人员主要指在职在岗教师(含博士在读)。经统计2011年―2013年间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职工共计50人(其中一名教师于2012年离职,不计在内),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有40人,从事非体育教学,即行政工作人员10人。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

表1 2011-2013年间在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年龄职称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作为地方院校的下属二级学院在教师配备上,尤其是正教授、副教授等还比较稀缺,这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喜的是年龄在31岁至40岁间的讲师数量为22人,占55%,这些教师年富力强,是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但在研究经验、学术积累方面有所欠缺,如果加强对讲师这一教师群体的学术能力培养,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及的学科的长远建设将起到支撑和促进持续发展的作用。

2.1.2人员学历、学位与职称情况分析

我国对高校教师在专业技术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需要晋级高级职称除了工作年限、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要求。因此,教师的学历、学位成为评定其专业技能的衡量标准。通过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学位及其两个方面与职称的相应关系,可以从侧面反映体育学院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梯队建设及在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可能取得的成绩。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高学历、高学位的学科带头人方面处于缺乏状态,这对当前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学术成果、教学改革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牵制影响。

表2 2011-2013年间在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与职称情况统计表

表3 2011-2013年间在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学位与职称情况统计表

从表2、表3看,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在职称和学历、职称和学位上体现了我国各地方大学普遍具有的共性,在数量上可以用倒U型曲线表示,“两头低中间高”。即在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在教授、副教授这两个层级职称的数量较少,而讲师级别的教师无论在学历和学位上都处于“峰值”。当然这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一局面将会完善。

2.2发表的科研论文总体情况分析

表4 2011-2013年间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论文(含基金/课题)资助发表情况统计

注:标*的为本院教师参与外校合作课题,标**为教师指导的学科研生发表的论文。

通过在学校电子图书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在界面的时间段内输入为“2011”―“2013”,范围输入为“全部期刊”,再通过“作者”(教师姓名)+“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实现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各类信息的搜索。本次共搜索到发表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合作者中为本院教师、单位为湖州师范学院的论文共有113篇。对其进行归类统计后从:(1)的各类资助基金(课题)情况;(2)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情况、作者合作度情况;(3)论文收录在CSSCI、CAS、CSSD等的情况,详见表4。

从表4可以得出在三年间总共发表的113篇论文中含基金(课题)资助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67篇,占总论文数量的59.3%(部分作者论文的基金资助方为两个)。由此可见体育学院教师参与的基金(课题)种类丰富,教师参与科研的基金面广;这些基金资助项目占总数量的一大半,从侧面反映了申请各类基金(课题)资助进行科研成为我院教师从事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多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科研。其中有27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等都是在具有教授、博士学历(或在读博士)等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参与下得出的科研成果。这充分说明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对提高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性,应多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如访学、攻读高学位进修等。

表5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名义发表的论文作者排位情况统计N=113

表6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作者署名形式情况统计N=48

署名第一作者一般是资助基金(课题)的负责人(课题主持人),能反映作者在这一领域具有的权威或研究特长,也能代表某一机构在这一领域具有的研究水平。从表5看,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占总发文数的42.5%,非第一作者署名的科研论文也可能是同类课题里面的分阶段成果,但是作者的署名情况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该研究的贡献,对作者排名应持客观谨慎的态度。

从表6看,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在发文时倾向于独立研究成果的发表,其中研究者为独立1人的总共48篇论文,占66.7%,这可能与体育学院的专业性格有关,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其次是合作者为2人的署名论文占20.8%,3人或以上作者署名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少。分析认为,首先合作共赢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从当前学术研究的发展看“单打独斗”搞研究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而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普有的共性是:寻求团队协作、发挥团队内各成员间的各自研究专长;其次,通过与校内外、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建立起各种研究团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我院整体的研究水平。

表7 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为第一作者的收录情况

(主要指收录在CSSCI、CAS、CSSD等) N=48

CSSCI(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是指国内一级核心期刊,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CAS(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期刊,如《中国运动生理学杂志》等);CASD(中国《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能收录这些高要求的期刊说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但从数量上看目前我院教师的研究能力或者说是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2011-2013年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在年龄、学历、学位与职称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即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数量少、规模小;而中青年教师(31岁至40岁)比例大,为未来学院发展的生力军“中坚力量”;同时在考察教师职称与学历、学位具有的特征方面具有我国各地方大学的普遍共性,即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在职称(教授、副教授)这两个层级的数量较少,而讲师级别的教师无论在学历还是学位上都处于“峰值”,在数量上可以用倒U型曲线表示,“两头低中间高”。

3.1.2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一线专业教师在2011-2013年三年间总共发文113篇(基于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部级各类基金(课题)有27篇,省级各类基金(课题)21篇,市校级各类基金(课题)19篇,其中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为单位发问的第一作者的有48篇,以个人独立署名形式发文的有32篇,此中收录于CSSCI有8篇。

3.2建议

各地方院校在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应重视对讲师这一“中坚”群体的培养,增强年轻教师群体的基金(课题)申报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类基金(课题)申报;鼓励科研以团队形式,进行跨学科、跨地域合作,实现“人尽其才、资源共享”;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提升自我、参与进修学习等。

参考文献:

[1]庞俊鹏,钟军.2003-2013年体育核心期刊刊载跆拳道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0):91-95.

[2]林骅.许金富.杨志锋,体育志愿者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8):67-70.

[3]殷鹏,王志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高尔夫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以2003年至2012年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S2):9-14.

[4]王琪,黄汉升.世界各国体育科学基金论文产出绩效――基于SCI数据库的统计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01):4-7.

[5]李培,杨俊涛,谭华.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J].体育学刊,2013(01):93-97.

[6]李凤华,刘京力.北京高职院校体育科研论文成果统计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4):136-139.

[7]刘志勇.1991-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2.9(04):146-147.

[8]郑植友,周威.1990-2008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02):66-68.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统计学;运动医学论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5-04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application errors in sports medical theses in

core journals in the sport category

ZHANG N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d statistical application mistakes commonly seen in the writing of sports medical research theses in core journals in the sport category in recent years: 1)the division of experiment groups was irrational; the selection of testees 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homogeneity; 2)the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of multiple samples was wrongly replaced with multiple t tests;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was wrongly used for multip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irrational; 3)data type was wrongly judged, thus a wrong quantitative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he test of two sample rates was wrongly replaced with the t test of two samples.

Key words: statistics;sports medicine theses;core journals in the sport category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可靠性的有力保障。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通过论文可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也便于查阅者的了解、评价和引用。因此,在论文中要完整、准确地进行统计学内容的表述,以展示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但运动医学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仍相当严重,其中实验设计和统计资料的应用上最为突出。本文介绍论文中出现错误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正确的统计学内容表述,以便供广大运动医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1实验设计方面的问题

1)实验分组不合理。

例1:《有氧健身操结合饮食控制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糖的实验研究》[1]一文中研究对象为:西安市碑林区某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77人年龄40~65(55.35±7.26)岁。按照接诊顺序将入选MS患者随机分为以下2组,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

该文作者所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跨度较大(40~65岁),因为年龄的不同机能的代谢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不能认为他们来自于同一个总体。把他们随机分入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参加试验,两组之间的可比性可能很差,其结论的可信度很低;如果,按年龄段分层随机化,组间的均衡性要高得多。

2)受试对象的选取违背同质性原则。

例2:《不同类型休闲活动对老年女性身体机能影响的差异性研究》[2]一文中对成都市老年大学、锦江区老年活动中心,随机选取离退休5年以上,年龄65~75岁之间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她们的年龄段将活动类型分为:为队、曲艺队、门球队、舞蹈队;测量指标为:血压及脉率,肺活量,椎体骨密度。

从一般的常识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利于其血压及脉率,肺活量、椎体骨密度指标向好的方向发展。原作者所选取的活动类型为:、曲艺队、门球队、舞蹈。其中是一种智力游戏和身体运动没有什么关系,而曲艺,门球,舞蹈主要以身体运动为主(曲艺有利于人体的肺活量的提高)。所以原作者在试验设计时违背同质性原则[3]。

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遵守3大原则:对照、随机、重复。对照原则:要确定处理因素对实验指标的影响,如无对照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分组时有处理组和对照组。对照原则要求处理组和对照组除处理因素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应力求一致(即齐同比较或有可比性)。随机原则:是使每个实验对象在接受分组处理时具有相等的机会,以减少偏性,使各种因素对各组的影响保持一致(均衡性好),通过随机化可减少分组人为误差。这是对资料分析时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重复原则:是指可靠的实验应能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出来(重现性),这就要求实验要有一定的例数(重复数)。因此,重复的含义是重现性与重复数。重现性可用统计学中显著性检验的值来衡量其是否满意[4]。

2定量资料统计分析存在的统计学错误

2.1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错误应用多个t检验

例3:《有氧运动对大鼠血糖、血脂和血液凝固功能的影响》[5]一文中,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小运动训练组和大运动训练组。对照组大鼠进行自由饮食和自由饮水;运动训练组动物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有氧运动(游泳)、运动后2周和运动后4周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以及实验结束时(运动后6周)断头取血,分别做血糖、血脂和有关凝血指标的测定。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P

这类错误是定量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错误,而且是原则性错误,会增加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6]。案例(原)表1资料为对照组、小运动组、大运动组不同有氧运动时间对大鼠血清LDL水平的影响,原作者用t检验分别对各组均数逐一进行比较。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期间血清LDL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小运动组大鼠随着有氧运动时间的延长,血清LDL浓度逐渐降低,至第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期(第4周和第6周)小运动组大鼠血清LD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t检验和方差分析都是对总体(样本)均数的检验。当对两个以上的总体(样本)均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时,如果用t检验,4个总体(样本)均数则需做c24=6次可能组合的检验。若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则将降低统计结论效度。所以,两总体(样本)均数的检验用t检验,两个以上总体(样本)均数的检验用方差分析。

2.2处理多因素设计定量资料误用单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

例4:《不同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7]一文中,实验目的为:观察补充复方阿胶中药与补充铁剂营养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每只体重约300 g,随机分为4组,C组为安静对照组(n=8),E组为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组(n=8),ENⅠ组为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阿胶营养补充组(n=8),ENⅡ组为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铁剂营养补充组(n=8)。然后ENⅠ组和ENⅡ组营养补充4周。实验结束后24h内处死。结论:9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大鼠红细胞相关指标的显著性下降,引起运动性贫血,但血液铁代谢无显著变化;补充4周复方阿胶中药制剂或铁制剂,提高红细胞相关指标,改善大鼠运动性贫血状况。数据统计方法实验数据用SPSS13.0软件中one-wayANOVA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P

原文采用单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合适,仔细考察各处理组之间的关系有:是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是否补阿胶营养或补铁剂营养(两者都能促进RBC生成,增加Hb含量的物质,在本研究中可以认为它们是同一因素),原文在固定一个因素于某个水平下观测另一个因素的作用,这种做法割裂了实验设计的整体性。正确的做法是,先从专业角度上分析二个实验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是否存在二个因素有主次之分、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等情况。也就说对事物的影响只考虑施加了一个条件(因素)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施加了2个以上的条件(因素)为多因素方差分析。如果是多因素方差分析还要考虑施加的条件(因素)之间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主次之分。具体看(原)表2资料,施加了两个条例(因素)即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和补阿胶营养或补铁剂营养,然后考虑两条件(因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2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比较大,应采用交互作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此定量资料为宜。

2.3统计方法不合理,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

例5:《高脂饮食对大鼠脂肪组织脂解调节因素的影响》[8],原文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方法对(原)表3各组FFA浓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多个总体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要求方差齐性。方差齐性实际上是指要比较的各组数据分布是否一致,通俗的说就是各组是否适合比较,一般的经验是如果在比较的各组中,如有一组的标准差是另一组的一倍时方差不齐性的概率较大。在做方差分析时,做方差齐性检验主要是确认数据的合理性(不具相关性)。对(原)表3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可发现C组与OR组及OB组FFA浓度指标不能满足方差齐性的要求,故不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方法。可以先进行对数、倒数或函数的转换,选择适当的转换形式,直到齐性检验变为不显著(不相关)。如果还不行就只能用非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3定性资料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统计学错误

3.1误判资料类型,而误用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例6:题目:《传统体育对老年知识分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影响的观察研究》[9]原作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是: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各症状按症状轻重不同采用“半定量”计分法,按程度进行分级和计分,共分为4级:(“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E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6个月的传统体育锻炼实验,症状计分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A组心悸、耳鸣、失眠症状外,3组均能改善老年知识分子E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P

统计资料常常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两大类,所谓定量资料是指对每个观察单位用计量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数值;如身高(cm)、血压(mmHg)、脉搏(次/min)、红细胞(104/mm-3)转氨酶(酶活性)等,都属于计量资料。而定性资料是指记录每个观察单位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和性质[10]:如血型(A、B、O、AB)、职业(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性别(男、女),等等。本资料观察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症状疗效,这里的0、1、2、3、4代表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属于定性资料中有序资料,(如:无、轻、中、重;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但原作者却错误地将其判断为定量资料,表的标题后括号内写 ±s的形式,表中给出也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数据。一般来说,t检验仅适于分析来自“单组设计、配对设计和成组设计”的定量资料,用分析定量资料的方法分析定性资料,显然是错误的。正确判定统计资料的类型是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的首要前提[11]。本资料属定性资料,应根据分析目的,合理选用适合此类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如Riditi分析或者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

3.2两样本率的检验误用两样本的t检验来代替

例7:《健身跑运动对中年人血脂异常者血脂、身体成分的影响》[12]一文中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低强度组(L组)、中等强度组(M组)和对照组(C组)。数据统计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相关指标数据用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P

运动医学研究离不开统计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如果选择错误导致结果有偏倚或结果原则性的错误,对运动医学的危害性较大。正确的统计分析是获得正确的科研结论的要素之一。只有明确资料的性质、试验设计类型、分析目的,掌握相关统计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才能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郭汉,高晓华. 有氧健身操结合饮食控制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糖的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77-82.

[2] 王科峰. 不同类型休闲活动对老年女性身体机能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70-72.

[3] 潘发明,范引光,叶冬青. 卫生统计学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拓展[J]. 疾病控制,2004,8(4):1-2.

[4] 赵书祥. 实用体育统计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章罗庚. 有氧运动对大鼠血糖、血脂和血液凝固功能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66-68.

[6] 胡良平,刘惠刚. 定量与定性资料统计分析错误辨析(2)[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6):15-16.

[7] 薛统,高颀. 不同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62-64.

[8] 田吉明,汪军,王瑞元. 高脂饮食对大鼠脂肪组织脂解调节因素的影响[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60-64.

[9] 汤庆华. 传统体育对老年知识分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影响的观察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67-69.

[10] 安胜利,统计学系列讲座(第8讲):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J]. 护理学报,2006,13(9):94-95.

[11] 周素华,陆云霞. t检验和χ2检验常见误用辨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110-111.

[12] 郑健荣. 健身跑运动对中年人血脂异常者血脂、身体成分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56-59.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9篇

羽毛球 科研状况 分析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2004~2010年国内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羽毛球科研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用于探索我国羽毛球科研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文化导刊》、《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羽毛球的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羽毛球科研论文刊发量的分析

统计表明,2004~2010年在13类体育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羽毛球科研论文总共52篇,平均7.43篇/年。通过研究发现,2004年发表的科研论文为0篇;2005年达到最高值17篇,占32.69%;从2006年开始科研论文的发表降到了7篇,占13.46%;2007年发表的科研论文量直线下降到3篇,2008年又有所回升,但是,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

2.刊发羽毛球科研论文核心期刊量的分析

研究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是羽毛球的主要阵地,总共发表了34篇,占论文总数的65.38%,其中《体育与科学》刊载量最少,一篇没有。

3.研究领域(范围)的分析

根据研究,我们把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大致分为以下8个方面,近7年的研究内容比先前更为丰富。

(1)羽毛球教学、训练及选材的研究

羽毛球教学、训练及选材方面的论文有13篇,占总数的25%,排在第一位。教学理论贯穿的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更趋于最优化,研究应用价值不断提高。

(2)羽毛球技战术、规则及裁判的研究

羽毛球技战术、规则及裁判的研究方面的论文有10篇,占总数的19.23%,排在第二位。从内容上看,主要是结合对世界高水平比赛的裁判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羽毛球产业经济的研究

对羽毛球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加,有8篇,占总数的15.38%。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羽毛球市场化及其经营运作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4)羽毛球心理学的研究

羽毛球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有7篇,占13.46%,这方面的论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心理训练已经引起了羽毛球科研人员及其教练员的足够重视。

(5)羽毛球生理生化的研究

羽毛球运动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有5篇,占总数的9.62%,基本都是从运动损伤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为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6)羽毛球赛事分析的研究

足球赛事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比较少,只有4篇,占总数的7.69%。研究多数只是对比赛实况的观察统计,应该加强对实用型技战术方法的研究。

(7)羽毛球运动的健身娱乐功能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成果有3篇,占总数的5.77%,从多个层面剖析了羽毛球运动对不同人群的健身价值,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其他方面的研究

其他方面研究的论文有2篇,占总数的3.85%,其论文跨度较大,包含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多个综合学科,为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羽毛球视角。

4.独立或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数量的分析

我国羽毛球科研工作者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发表的52篇论文总共涉及到32所院校,可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依然是羽毛球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高产区。由于独立或第一作者所属单位较多,同时也比较分散,不能一一列出,在此只列出了数量比较集中并且排在前7位的单位。

四、结论

2004~2010年我国羽毛球科研论文在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52篇,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出现了升降升降的现象,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

论文的研究领域涉及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羽毛球视角。

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依然是羽毛球科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羽毛球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高产区。

参考文献:

[1]解祥梅等.对1994~2003年我国羽毛球科研论文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5).

体育统计论文范文第10篇

1.1数据来源

1.1.1数据源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统计源,由于CSSCI收录了体育学10种优秀期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主要优秀论文刊基本载于其中,选择这样的统计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以部分窥视全貌。CSSCI的著录数据为我们进行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角度统计分析提供了科学数据。2012年5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为提升CSSCI的系统检索、统计功能,研制开发了CSSCI新版平台。本着严谨的研究态度,笔者同时利用CSS-CI新版平台跟旧版平台来整合数据。

1.1.2检索方法通过对中图法分类号的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内容分别属于中图类号G811.4、G812.4、G807、G812.7、G812.9、G89、G80-05,应该说,这些类号包含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全部内容。但由于在论文的分类著录中有可能将一些交叉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论文划分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所属上述分类以外,所以,我们又选取了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重点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休闲、体育经济,以这几个关键词和上述的分类号同时检索,合并后去除重复者,得到最后的统计数据。

1.1.3数据处理我们编制了程序,以检索命中记录的ID号作为唯一标识,将重复命中者剔除。然后,利用EXCEL的统计功能,分别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刊载期刊类型、发文和引文概况、论文类型等方面对检出文献作统计,其中将论文刊载的期刊类型分为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分别统计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刊载在这两个类型期刊上的历年数量。为了分析其发文和引文概况,将历年的文献总量、引文总量进行统计,并把文献分为有引文文章和无引文文章来分别统计其数量。而论文类型则是根据源数据给出的类型来进行分类统计,分为研究论文、综述、评论、传记资料、报告、译文、其他等7种。

1.2研究方法

本文以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产出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是从数量角度出发,利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揭示文献信息的数量关系、分布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本研究主要利用EXCEL作为统计工具,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文和引文概况、论文类型、及刊载期刊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研究,并使用折线图来生动展示统计结果。此外,还通过与体育学其他学科作横向对比来说明体育人文学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2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概况分析

2002—2005年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学术期刊为7种,在2006—2007年,新增了两种体育学期刊达到9种,而在2008以后增至10种。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主要刊载于这些期刊。

2.1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刊载期刊分析2002—2011年间CSSCI共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9087篇,其中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的文章8638篇,有449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如经济学、管理学和各类综合性学报等。有95.1%左右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集中在体育学期刊上,而仅有4.9%的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这一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布拉德福文献分散与集中定律,即某一学科的文章高度集中于期刊数量相对较少的核心区内,而少数分布在期刊数量较多的其他区域(表1)。•39•按照文献计量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增长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即缓慢增长的初始阶段、指数增长阶段、线性增长阶段和缓慢阶段,但表现在各学科的形成略有不同,某领域的文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总体来说是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仅有609篇,到2008年达10a之最1123篇,其中2006—2010年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发文最为旺盛的时期。笔者认为这其中原因不只是因为2006年开始CSSCI收录期刊在增加以及学科趋于成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08年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是一个特殊并有重大意义的年份———第29届奥运会以及第29届残奥会均在这一年于中国北京举行以及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夺得第一名。可以说,这一年社会各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次体育盛事上,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引发了一次体育研究热潮。根据源数据发现从2007年开始,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对奥运题材的关注热度增加。2008年以后随着奥运会热度的慢慢退却,关于奥运的文章数量也开始回落。而纵观全局发现2011年的发文表现的不如人意(726篇),数量明显少于前几年。

探究其原因时发现,近年来有一些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在注意形式和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容和学术分量,不少期刊取消了“篇幅限制”,有些期刊载文量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以及全民对大众体育、体育消费等方面越来越关切及重视,促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开始几年的以概念、理论为主,到现在越来越注重应用以及跟其他学科的结合,期刊在收录文章时也更注重质量和学术性。以体育学核心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例,表2给出2002—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载文情况,数据来源为CNKI数据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到2007年以前,该期刊载文量保持递增状态,2008年开始减少,到2011年年均载文量只有463篇,是最多时期(2007年)的一半还不到。这一情况印证了体育学期刊近几年载文量下降的说法。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90%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因此,2011年发文量的减少也是情有可原。总的来说,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还是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并且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通过研究一个学科的论文刊载期刊类型,尤其是刊载在非本学科期刊的论文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该学科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图1给出了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数量的比例变化情况。通过图1可以更清晰的看出,体育学期刊上的历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完全保持在90%以上,同时有研究也表明体育期刊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也多数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说明体育学期刊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不仅密度大,而且更能代表体育学的最新研究水平以及更能反映体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只有6%左右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说明体育学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渗透,但从数量和比例上来看,这种渗透性还是有待加强的。细看其变化趋势发现刊载在体育学期刊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所占的比例呈微小的波动中稳步增长,非体育学期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呈缓慢下降趋势。

结合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学期刊刊登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比例在2007年以前一直在波动中上升,2007年下降到一个新低点(仅微高于2002年),以后在逐年上升,2011年又出现微降的趋势。于此相反,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比例在2007年达到最高(8.76%),这也是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前夕带来的全民关心体育的一个热潮,随后几年都比例开始逐年下降。这一情况需要引起体育人文社会学学者的高度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也将逐步拓宽。近年来,虽然有学者们围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进行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方法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的规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进展、特点、任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框架等的研究上。然而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复杂,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研究的范围应该更加扩大,而不是局限于体育领域。为了对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的论文刊载在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的状况,我们对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也进行了同样统计,以此对比。表3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刊载期刊类型情况。从表3数据来看,2002—2011年,CSSCI共收录体育学文章12716篇,其中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的体育学其他学科文章12226篇,有490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96.15%左右的体育学文章集中在体育学期刊上,只有3.85%的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同样的,体育学其他学科的文章分布也是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从文章总量变化情况看也是基本上是在上下浮动中上升,其中2004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8.1%。到2008年到达顶端(1626篇),其中有3a处于下降态势(2003年、2009年、2010年),其他年份都有或多或少的上升。

通过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的其他学科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和比例,可以比较出两者的扩散性和融合性。从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看,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数量(564篇)高于体育学其他学科数量(490篇),从比例上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是高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只有9097篇数量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有564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比例达到6.2%,而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拥有12716篇论文只有490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比例仅有3.85%。图2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比例对比图。由图2可以看出,两条年度比例曲线都是在上下变化之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刊载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比例曲线始终位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上方,只有2008年两者极为接近,但随后又拉开了一定距离。距离最大的年份是2002年,差距达4.13%,差距最小年份是2008年,差距只有0.12%。总之这两天曲线说明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相比体育学其他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2.2引文概况分析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引文概况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学科研究的特点和差异。这里着重对论文的篇均引文量进行分析,篇均引文量是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它是描述论文吸收信息能力的一项指标。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科研究的整体学术规范程度、研究深度和学者的学风。一般来说,研究深度越深,引用的文献也会越多;学科整体学术规范程度越高,引用的文献也会相对较多。为了通过引文状况考察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特征和作者研究习惯,我们统计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引文数量等相关信息(表4)。根据表4提供的数据,2002—2011年CSSCI共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来源文献9087篇,平均每年900多篇,引用文献合计81720篇,篇均引文数8.99篇;有引文文章为8737篇,无引文文章350篇,有引文比例达96.1%。这10a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文量有了很大的飞跃,从2002年开始逐年上升,从一开始的仅有4.95篇次,到2011年翻了近3倍达到13.14篇次,并且有引文比例也在不断升高,从90.1%上升到97.5%。数据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学者们越来越注重引用、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严谨,研究深度不断加深。但是通过对比发现,2002—2006年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的篇均引文数(6.458篇)低于同期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的篇均引文数(7.386篇),而有引文文献比例(94.8%)明显高于人文社会科学(73.78%),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在整个人文社科领域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更加注重引征,但在研究深度方面还是有待加强,这个情况需要引起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学者的关注。令人欣喜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篇均引文量在2007—2011年(11.016篇)比前5年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对比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状况,我们还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概况进行了统计,以此来进一步对比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特点。表5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引文统计数据。2002—2011年共收录体育学其他学科来源文献12178篇,平均每年1218篇,引用文献合计130285篇次,篇均引文数10.7篇次;有引文文章为11752篇,无引文文章426篇,有引文比例达96.5%。从表5数据中可以看出,体育学其他学科2002—2011年间的篇均引文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02年的6.07篇次,到2011年篇均引文数量达到了13.54篇次,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有引文文献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89.2%上升到2011年的98.8%。同样的,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较注重文献引用,研究过程日趋规范。

通过表4、表5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对比出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之间的引文的差异。利用表4与表5中的体育人文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篇均引文数据(图3)。由图3可以看出,从数量变化趋势来看,两者的篇均引文量均保持着上升态势,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数量始终低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只有2009年和2011年的差距不到一篇以外,其他各年两者差距都在2篇左右,最高的2005年达到2.36篇次。对比表4和表5,有引文文献比例基本上可以说相差无几,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紧跟体育学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学科成熟度也在日渐增强。但是从数量上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每年的篇均引文量都低于体育学,可以说在篇均引文量上拖了体育学的“后腿”。总而言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文情况在自身纵向的对比来看是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同体育学其他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横向对比时,表现的不如人意,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论文类型分析一般来说,对一个学科文章的论文类型进行统计,可以分析出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不同类型的论文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研究论文一般代表了原创性的研究,综述和评论类论文主要是学者对过去研究的回顾以及学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学科学术传统的形成,而译文则反映了对国外学术成果的关注度。表7给出了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类型统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研究论文为主,发文量占所有论文的91.7%,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大部分文章是研究性、原创性的,并且习惯于研究论文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论文的发文量除2011年外逐年递增,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水平的上升。其次是报告,发文量占总量的6.5%。综述文章与评论性文章发文量相对较少,这4类文章组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的主体。最后是传记跟译文发文数量之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传记少的重要原因是相对于其他历史悠长的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兴起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年度变化趋势上来看,综述型文章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值得引起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应加强对本学科研究成果的有效整理和总结。评论性文章少反映了本学科在学术批评和学术争论方面还有所欠缺。而报告的数量主要集中在2006—2008年奥运会比较热的这3a。从引文量来看,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引文量也是有区别的。评论型文章的发文数量不大,但是篇均引文数居于首位,高达到15.3篇;紧随其后的是综述,篇均引文量达到14.8篇;而研究论文的基数虽然很大,但其篇均引文量只有9篇;排在第4的是报告,篇均引文量为7.7篇,总的来说这四种类型的论文在引文数量上有不错的表现,几乎都超过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十年平均篇均引文数(9篇)。剩余的其他几种类型的论文发文很少,引文更是只有寥寥几篇,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综述型论文的高引文量和它的文章性质是相一致的。总的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类型分布不均衡并且不全面。

3结论与建议

1)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迅速并且日趋成熟。具体表现在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成果更规范严谨,及研究深度不断加深。2)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更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渗透性还是有待加强。因此,建议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学者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合作。3)整体学术规范程度有很大的提高,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对比仍有不足。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然而在数量上每年都低于体育学。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应加强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学术成果,紧跟前沿。4)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论文类型分布不均衡不全面,主要以研究论文为主,而且综述论文在不断减少,学者们应当重视对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总的来说,体育人文社会学整体上还处于不断探索前进的阶段,我们有理由期待将来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有更好的表现。

上一篇:医学期刊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伦理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