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伦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4:29:05

体育伦理论文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转型期的体育领域伦理道德景象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法,结合本人所见所闻,重新认知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其成因,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伦理;道德;转型期;中国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充斥着我国的各个领域,这些“不和谐”有一部分涉及法律问题,我们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而更多的是一种伦理道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伦理道德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知,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有正确的态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体育领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敏感的嗅觉,这些体育领域的“不和谐”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

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将谈谈本文的愚见。

1.关于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景象。

1.1何谓转型期。

我国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综合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各种伦理道德理论也随着开放的经济一同到来,并影响着我国的公众。如现代的公民伦理、普斯伦理近几年都有着一定的传播。

我国真正的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我们转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政治文明水平、经济发展、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景象,各个领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

1.2对道德的认知。

关于“道德”,对“德”字的拆解———很多人在十字路口,眼睛斜过来,看见一样东西,拿不拿?问问心。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由此可见,“道德”,就是类似于约定的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

1.3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

伦理道德本身是一种习惯。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伦理”和“道德”常常同时出现,但却是两个不同的两个概念。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是双向的。道德范畴则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可以是单向的。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而伦理道德使人性的本质得到合理的引导。

1.4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

我国选择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我国又是一个受传统的儒家伦理几千年影响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转型。“我们不能对我们生活的社会时代麻木不仁,我们必须要跟上社会的节奏。”有人说:“全亏了改革开放的与国际接轨,让我们迎来了普斯伦理”,改革开放确实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让我们对普斯伦理、公民意识等各种伦理道德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度的加大,发展的加速,国人的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着微妙的变化,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浮躁的心理,世界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追求不切实际的社会认可,而忽略了个人真正的价值。

2.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转型期的景象。

2.1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

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就是在体育领域调节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规则,它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领队、出资方、盈利方、社会成员等多个构成部分,这些部分自身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产生的关系,必须要有相关的伦理道德来引导和约束,这就是体育伦理道德。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经济领域的这一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体育的产业化、职业化、功利化和商业化无疑在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它同时又“对弥足珍贵的体育精神具有巨大地消解作用,它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吞噬着体育的灵魂,使体育正一天天地逐渐沦为名利、功利、势力的奴隶!”

2.2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

北京2008奥运会,让世界再次承认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存在太多的伦理道德问题。

2.2.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举国体制,是一个金字塔形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就有众多体育专家、学者提出,2008奥运会后,我国需要改变现今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呼吁取消举国体制,应该把体育工作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移动,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反对的声音,认为不可以取消。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现状不容乐观;同时许多疾病也呈现着年轻化的趋势,提高国民体质,已经是当务之急。本人认为体育工作的重心理应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转移。当然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伦理道德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2.2竞技体育的人才选拔。我愿意相信绝大多数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是公正、公平的,但也必须承认,在部分运动项目的人才选拔中,并不仅仅看运动员的实力和未来可以挖掘的潜力,运动员的家庭背景也作为考察项目之一。近期网上公布的几段视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中一名小男孩的日记还一度引发体育界的轰动,内容主要是教练明目张胆的索取烟酒、红包,若不按时送,就不给指导甚至不给练,更有甚者,对其队员会进行体罚。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了,有的同志是打着“为国争光”的幌子,做着满足个人利益的事。

2.2.3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职业足球。我国泱泱13亿人的大国,竟然选不出11个能在世界足球中踢出一席之位的运动员,有人说,这是我们的体质、体能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日本、韩国同样是亚洲种,为何他们就可以呢?由此想到,近来沸沸扬扬的足球运动员群殴、打裁判等等负面事件,足球运动员拿着高额的薪酬,有没有实现相应的价值?有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前几天,本人在看体育新闻,看到了中国棒球队没有太多的经费,没有外教,甚至连本年度的比赛服、装备都是去年的旧服装、装备,但他们仍在坚持,仍然兢兢业业地训练,没有观众,仍认认真真地比赛。朝鲜国足,拿着12元的月薪依然闯进了世界杯。群殴、假球、黑哨,试问中国职业足球到底怎么了!

2.3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的成因。

谈谈我国体育领域这些“不和谐”的成因是什么?第一,无疑是体制问题,没有规范、可行的体制去规范,让体育领域各组成部分有一把自我约束的尺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第二,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教育。体育领域作为大众娱乐、观赏的项目有着一定风向标的作用,这就要求运动员等体育领域的组成部分接受较多的思想教育,包括爱国精神、民族主义、团结精神、拼搏精神等等。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形象。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男篮,他们常常会组织队员去军队、学校等接受思想教育,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所以在奥运会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团结和拼搏。第三,国家集团与集团、各集团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都想把利益最大化,这与现阶段转型期,社会的竞争及飞速发展不无关系。

3.结论。

本文对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可见,我国体育领域的某些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伦理道德,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的体制问题,有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问题,当然也与我们公民的素质和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目标等有关。转型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转型期完成公民伦理道德的洗礼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万月红。21世纪初我国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曾玲华。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作者姓名后缺少标点)[3]熊文,蔡端伟,李荣芝。竞技体育道德制度化及其特殊形式———道德契约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

[4]蒋晓丽。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贺亮峰。体育运动中的非道德行为与运动员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

[6]梁伟,梁柱平。体育道德与职业运动员职业道德关系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故事伦理;叙述伦理

一、“叙事伦理”内涵

“叙事伦理”一词滥觞于刘小枫1999年的哲学随笔集《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刘小枫认为伦理学分两类:理性伦理学与叙事伦理学,“理性伦理学是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进而制造出一些理则,让个人随缘而来的性情通过教育培育符合这些理则。……叙事伦理学不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也不制造关于生命感觉的理则,而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造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1]4。刘小枫又进一步将现代的叙事伦理分为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命运,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重要。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人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是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1]5尽管刘小枫并没有给叙事伦理学一个严格的定义,《沉重的肉身》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作者通过对毕希纳、米兰•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等艺术家的叙事伦理分析,给彼时的文艺批评,特别是叙事学研究注入了一股清泉,开辟了文艺学研究的新路径。2003年中山大学的谢有顺承接刘小枫的叙事伦理思想,发表了长文《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这是最早对中国小说进行的叙事伦理研究。2010年谢的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也是在刘的叙事伦理思想下对中国小说进行的叙事伦理研究。此后,叙事伦理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的方式与方法,在文学领域经王鸿生、伍茂国、祝亚峰等人大力推进,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果。此为叙事伦理研究之一端。

叙事伦理的另一端是由布斯、经詹姆斯•费伦,至亚当•桑查瑞•纽顿(AdamZacharyNew-ton)而定型的。布斯认为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是道德教诲的,应该把伦理与叙事有机结合起来,“给予人类活动以形式来创作一部艺术作品时,创作的形式绝不可能与人类意义相互分离,包括道德判断”[2]。所以对布斯来说,小说最重要的修辞问题便是“作者应该为谁而写”。詹姆斯•费伦则认为叙事的伦理转向呈现六个特征:重塑作者的主体地位;刺激读者的批评创造性;提倡形式结构的伦理;区分伦理与道德;建构多重伦理系统;同时关注内容的伦理和讲述的伦理。[3]1995年美国学者纽顿出版了《叙事伦理》(Narra-tiveEthics)专著,他根据热内特叙事学的故事、叙事、叙述三方面,将叙事伦理分为叙述伦理、表达伦理、阐释伦理。叙述伦理指叙述行为引发的讲述者、倾听者、目击者、读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强调叙述行为自身的重要性。表达伦理指实际中的个人在被呈现为作品中的人物时,两者的差异所招致的伦理关系。阐释伦理指读者和批评家应担负伦理批评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个人阅读的私人责任和讨论教授小说中的公共责任。纽顿的叙事伦理强调的是叙述行为引起的讲述者、倾听者、读者和文本间的伦理对话,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关系由文本内部的结构和形式决定而并非道德主张。这是叙事伦理的另一内涵。综上所述,叙事伦理研究包括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一是刘小枫开创的故事(内容)伦理,任何一个叙事作品虚构的伦理困境、虚构人物在伦理困境中的艰难选择、选择的伦理意蕴、个体遭遇的生命感受等都是故事伦理研究的内容;二是纽顿所倡导的叙述(形式)伦理,叙事结构、形式、语言的伦理意蕴以及讲述者、倾听者、读者和文本间的伦理关系是叙述伦理研究的重点。

二、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现状

截至目前,笔者以“叙事伦理”“伦理叙事”两个词语分别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共搜索到关于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期刊文章60余篇,硕士论文15篇,博士论文1篇,这与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叙事伦理研究比较,相去甚远。①以下笔者就现有的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成果,从故事(内容)伦理研究与叙述(形式)伦理研究两方面分别阐述。当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分开论述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一)故事(内容)伦理研究

从涉及的题材来看,包括青春题材类电影、农民工电影、革命历史电影、体育电影、灾难电影、动画电影等众多题材。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苏月奂提交的博士论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更是将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内地自1949年以来的所有电影。从研究涉及的电影导演来看,主要集中在谢晋、张艺谋、杨德昌、李安、许鞍华、贾樟柯、娄烨等著名导演的作品分析上。较早对电影进行叙事伦理研究的是叶志良教授2008年发表在《当代电影》上的《从意识形态承载到生命叙事的转换———体育影片的叙事伦理》一文,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体育电影的分析,总结了体育电影叙事伦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可贵的“视觉史料”的体育电影是“认识论之维的前意识形态表征”。第二阶段体育电影的叙事伦理更多地承载着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使命,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在特定的时代自觉地传达人民和国家的声音,如1954年中国新影厂拍摄的体育片《永远年青》;其次是有意进行着宏大的人民叙事和传达国家意志的行为,如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的《女篮五号》。最后是体育电影的生命叙事阶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体现体育的励志功能,如1980年以来的美国体育电影;二是对人性的尽情抒唱,探索人性尊严和人性解放的途径和价值,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百万美元宝贝》。[4]该文是较早对电影叙事伦理进行研究的,对体育电影的叙事伦理分类沿用刘小枫的思想框架,此后的研究延伸到各种题材的电影中,如张权生对农民工电影叙事伦理的研究、史静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张霁月对中国灾难电影叙事伦理的探索、魏秋华对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等,还有其他研究者对谢晋、张艺谋、贾樟柯、李安等著名导演的作品叙事伦理分析。山东师范大学苏月奂2016年6月提交的博士论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是目前对电影叙事伦理最系统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大量影片的分析,将中国电影叙事伦理分为集体伦理、个体伦理和生态伦理三类;将影片中的人物分为伦理升华人物、伦理悬置人物、伦理自由人物三类;文章还探讨了影响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发展是影响电影叙事伦理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研究依然是在刘小枫关于叙事伦理的分类下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电影特殊的时空意象、情节结构、画面色彩等电影语言的伦理意蕴(下文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原创性。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笔者认为目前关于电影故事(内容)伦理研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尽管在语言表述上略有不同,但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刘小枫关于叙事伦理的两分法,即人民叙事与自由伦理个体叙事。其次,很多研究流于形式,“叙事伦理”仅仅成为一个时髦的学术词汇,名为叙事伦理批评,实为电影主题探讨。最后,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在探讨电影所叙之事的伦理分类,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电影所叙之事的伦理诉求,刘小枫念兹在兹的“叙事伦理学从个体的独特命运的例外倾向去探问生活感觉的意义,紧紧搂抱着个人的命运,关注个人生活的深渊”的思想初衷,[1]5在电影叙事伦理研究中也付诸阙如。

(二)叙述(形式)伦理研究

截至目前,对电影叙述(形式)伦理进行研究的成果屈指可数。就笔者所见,仅有陈瑜2010年发表的《电影悬念的伦理取向》,曲春景2015年发表的《导演的叙事行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苏月奂的博士论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里的部分章节。《电影悬念的伦理批评》一文讨论了悬念和伦理的关系,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1)悬念具有伦理维度;(2)悬念的强度取决于善恶力量的对比;(3)非对立冲突型悬念也具有伦理向度。[5]因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并没有凸显独特电影语言(区别于小说语言)设置的悬念与伦理的关系,导致这种探讨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导演的叙事行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一文探讨了编导的叙述目的与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影片的主要场景在观众心理层面唤起的伦理反应,作者认为,“无论虚构类叙事还是纪实类叙事者的叙事行为,都不具有道德豁免权。虚构类叙事者所讲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对人心的戕害却是真实的。因此,不受伦理规约的叙事不是为了惩恶而是在诱恶、扬恶和彰显恶行”[6]。正如刘晓希所言,尽管作者“有意识地将电影叙事伦理从以往涡旋于故事伦理的周遭摆渡到叙事行为上来,但是,由于作者明显地将‘伦理’等同于‘道德’,因而使得其论述更似一种文化批评,而非典型的电影批评”[7]。山东师范大学的苏月奂在其2016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中,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电影特殊的时空意象、情节结构、画面色彩等电影语言的伦理意蕴。作者认为,古代宫廷、民国时期的大宅院、当下奢华的消费场所,单行式、并行式、迂回式、轮回式情节结构,红、绿、白、黑的色彩都分别具有不同的伦理指向,例如,“民国时期大宅院代表了以家庭伦理特别是性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它‘言说’着旧伦理的吃人和压抑。它散发着森森鬼气,因为它是镇压生命性本能的囚笼,是打着礼教的名号摧残鲜活生命的刑场,是人性的坟墓、魔鬼的宫殿”。“单行式情节结构都呈现出‘伦理的前进’的意味,而并行式情节结构不适合承载波澜壮阔的故事。它用多个人的经历去证明同一个命题,具有伦理强化的意味”[8]等,应该说这样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纵观上述成果,我们发现,对于电影叙述(形式)伦理的研究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数量上,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屈指可数;质量上,该方面研究难以找到适切的理论资源作为支撑,也没有合适的方法探索电影语言与伦理的共生关系,加上研究者缺乏对电影语言独特性的敏感,导致此类研究“电影性”不足。

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刘小枫叙事伦理的分类框架下进行的,并不是这样的分类不能借用,只是因为用先入为主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分类来规范丰富多样的电影文本,既有削足适履之嫌,同时也极有可能让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变成电影主题探讨;其次,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在探讨电影所叙之事的伦理分类,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电影所叙之事的伦理诉求;再次,很多研究尽管冠以“叙事伦理研究”之名,但实际仍不脱传统道德批评窠臼,以说教的、权威的、一元性给定的方式对待电影文本,这样就取消了“叙事伦理研究”的意义,真正的叙事伦理研究应该是以开放的、对话的、反省的方式对虚构“境遇伦理”的具体考量;最后,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电影叙事伦理研究重故事(内容)伦理研究,轻叙述(形式)伦理研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1)研究者伦理学知识相对缺乏。叙事伦理研究是叙事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大多数研究者对叙事学的内容较为熟悉,能够使用文学叙事学、电影叙事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容使用叙事学理论分析电影文本,但对于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有的研究者将伦理等同于道德,将电影叙事伦理批评变成了传统道德批评;(2)研究者对电影这种以视听语言为主要手段的艺术样式,缺乏必要的敏感,导致叙述(形式)伦理研究显得“电影性”不足,这是目前电影叙述(形式)伦理研究极不发达的主要原因;(3)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因为特殊的政治、文化原因,中国电影艺术家没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是导致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未来进路

电影叙事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版的著作就有加拿大学者安德烈•戈德罗和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若斯特合著的《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中国学者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美国学者西摩•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法国学者弗朗西斯•瓦努瓦的《书面叙事•电影叙事》、挪威学者雅各布•卢特的《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加拿大学者戈德罗的《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等,已有的学术积累使电影研究从经典叙事学转向叙事伦理研究成为可能,如何利用已有的学术积累,寻找叙事研究新的学术空间,是所有有志于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学者面临的共同挑战。未来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寻找学术生长点,需要说明的是,分开论述只是为了行文和研究的方便,实际上各研究之间是相互缠绕、相辅相成的。

(一)电影叙事伦理理论研究

现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路径、模式都是借用文学(以小说为主)叙事伦理的。但电影和文学毕竟是不同的艺术种类,在创作思路、语言表达、受众定位、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电影叙事伦理理论研究就是针对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包括建构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必要的思想理论资源研究、方法适切性研究、基本概念的转换与界定等。

(二)叙事伦理比较研究

相同的故事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展示,不同的展示方式有不同的伦理诉求,这使叙事伦理比较研究成为可能而且必要。比如《红高粱》就有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展示方式,各种展示方式都有不同的叙述机制和伦理诉求。叙事伦理比较研究重在揭示不同的媒介需要怎样不同的叙述机制以表达怎样不同的伦理诉求、不同媒介表达伦理诉求的特点等,这需要借助文学、艺术学、叙事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三)叙述(形式)伦理研究

叙述(形式)伦理研究注重电影语言与伦理关系的探讨,包括叙事人称、叙事时间空间、叙事结构、蒙太奇、色彩、构图等包含的伦理意蕴,导演、文本与受众之间的伦理对话研究等。叙述(形式)伦理研究需要借助认知科学、传播符号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故事(内容)伦理研究

故事(内容)伦理研究应该重申刘小枫先生的初衷,“叙事伦理学从个体的独特命运的例外倾向去探问生活感觉的意义,紧紧搂抱着个人的命运,关注个人生活的深渊”[7],因此,并非所有的电影文本都具有叙事伦理研究的意义,正如谢有顺所言:“一旦叙事作品仅仅局限于呈现理性伦理,叙事本身的价值、作用就被取消了。”[9]电影故事(内容)伦理研究应重在对电影所叙之事伦理诉求的探讨,通过“复叙事”(刘小枫语)的方式具体考量人在“境遇伦理”中面临的悖论困境、选择焦虑与责任担当,揭示出存在的深渊与无奈,发掘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这需要借助现代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需要学者、电影艺术创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引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2][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41.

[3][美]詹姆斯•费伦.伦理转向与修辞叙事伦理[J].唐伟胜,译.叙事(中国版),2010(02).

[4]叶志良.从意识形态承载到生命叙事的转换———体育影片的叙事伦理[J].当代电影,2008(03).

[5]陈瑜.电影悬念的伦理取向[J].探索与争鸣,2010(06).

[6]曲春景.导演的叙事行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J].探索与争鸣,2015(04).

[7]刘晓希.论电影叙事伦理学建构的逻辑必然性[J].当代文坛,2016(03).

[8]苏月奂.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9]谢有顺.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伦理的基本类型及其历史演变[J].文艺争鸣,2014(04).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伦理;道德;转型期;中国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充斥着我国的各个领域,这些“不和谐”有一部分涉及法律问题,我们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而更多的是一种伦理道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伦理道德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知,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有正确的态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体育领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敏感的嗅觉,这些体育领域的“不和谐”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

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将谈谈本文的愚见。

1.关于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景象。

1.1 何谓转型期。

我国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综合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各种伦理道德理论也随着开放的经济一同到来,并影响着我国的公众。如现代的公民伦理、普斯伦理近几年都有着一定的传播。

我国真正的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 我们转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政治文明水平、经济发展、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景象,各个领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

1.2 对道德的认知。

关于“道德”, 对“德”字的拆解———很多人在十字路口,眼睛斜过来,看见一样东西,拿不拿?问问心。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由此可见,“道德”,就是类似于约定的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

1.3 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

伦理道德本身是一种习惯。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伦理”和“道德”常常同时出现,但却是两个不同的两个概念。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 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是双向的。道德范畴则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可以是单向的。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而伦理道德使人性的本质得到合理的引导。

1.4 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

我国选择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我国又是一个受传统的儒家伦理几千年影响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转型。“我们不能对我们生活的社会时代麻木不仁,我们必须要跟上社会的节奏。”有人说:“全亏了改革开放的与国际接轨,让我们迎来了普斯伦理”,改革开放确实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让我们对普斯伦理、公民意识等各种伦理道德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度的加大,发展的加速,国人的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着微妙的变化,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浮躁的心理,世界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追求不切实际的社会认可,而忽略了个人真正的价值。

2.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转型期的景象。

2.1 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

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就是在体育领域调节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规则,它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领队、出资方、盈利方、社会成员等多个构成部分,这些部分自身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产生的关系, 必须要有相关的伦理道德来引导和约束,这就是体育伦理道德。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经济领域的这一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体育的产业化、职业化、功利化和商业化无疑在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它同时又“对弥足珍贵的体育精神具有巨大地消解作用,它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吞噬着体育的灵魂,使体育正一天天地逐渐沦为名利、功利、势力的奴隶! ”

2.2 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

北京2008 奥 运会,让世界再次承认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存在太多的伦理道德问题。

2.2.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举国体制, 是一个金字塔形态。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就有众多体育专家、学者提出,2008 奥运会后,我国需要改变现今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呼吁取消举国体制,应该把体育工作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移动,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反对的声音,认为不可以取消。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20 年呈下降趋势,现状不容乐观;同时许多疾病也呈现着年轻化的趋势,提高国民体质,已经是当务之急。本人认为体育工作的重心理应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转移。当然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伦理道德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2.2 竞技体育的人才选拔。我愿意相信绝大多数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是公正、公平的,但也必须承认,在部分运动项目的人才选拔中,并不仅仅看运动员的实力和未来可以挖掘的潜力,运动员的家庭背景也作为考察项目之一。近期网上公布的几段视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中一名小男孩的日记还一度引发体育界的轰动,内容主要是教练明目张胆的索取烟酒、红包,若不按时送,就不给指导甚至不给练,更有甚者,对其队员会进行体罚。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了,有的同志是打着“为国争光”的幌子,做着满足个人利益的事。

2.2.3 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职业足球。我国泱泱13 亿人的大国, 竟然选不出11 个能在世界足球中踢出一席之位的运动员, 有人说,这是我们的体质、体能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日本、韩国同样是亚洲种,为何他们就可以呢? 由此想到,近来沸沸扬扬的足球运动员群殴、打裁判等等负面事件,足球运动员拿着高额的薪酬,有没有实现相应的价值? 有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 前几天,本人在看体育新闻,看到了中国棒球队没有太多的经费,没有外教,甚至连本年度的比赛服、装备都是去年的旧服装、装备,但他们仍在坚持,仍然兢兢业业地训练,没有观众,仍认认真真地比赛。朝鲜国足,拿着12 元的月薪依然闯进了世界杯。群殴、假球、黑哨,试问中国职业足球到底怎么了!

2.3 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的成因。

谈谈我国体育领域这些“不和谐”的成因是什么? 第一,无疑是体制问题,没有规范、可行的体制去规范,让体育领域各组成部分有一把自我约束的尺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第二,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教育。体育领域作为大众娱乐、观赏的项目有着一定风向标的作用,这就要求运动员等体育领域的组成部分接受较多的思想教育,包括爱国精神、民族主义、团结精神、拼搏精神等等。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形象。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男篮,他们常常会组织队员去军队、学校等接受思想教育,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所以在奥运会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团结和拼搏。第三,国家集团与集团、各集团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都想把利益最大化,这与现阶段转型期,社会的竞争及飞速发展不无关系。

3.结论。

本文对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可见,我国体育领域的某些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伦理道德,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的体制问题,有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问题,当然也与我们公民的素质和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目标等有关。转型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转型期完成公民伦理道德的洗礼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万月红。21 世纪初我国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曾玲华。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作者姓名后缺少标点)[3]熊文,蔡端伟,李荣芝。竞技体育道德制度化及其特殊形式———道德契约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

[4]蒋晓丽。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贺亮峰。体育运动中的非道德行为与运动员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

[6]梁伟,梁柱平。体育道德与职业运动员职业道德关系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41-08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确定体育发展方向、传播体育价值、传承体育文化、建构体育学科体系、完善体育制度、规范体育行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奥运”走进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但吸引了众多体育学者的目光,而且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围绕体育战略发展、体育体制改革、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和奥林匹克研究等,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跨文化的研究,开创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选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软科学课题选题以及我国体育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等方面。

1.1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与研究情况

全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小组于1997年起承担起制定年度研究计划,受理和评定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职责。至今,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已经11次受理立项了体育学课题,立项课题总数310项。这些课题的立项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1.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从统计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基本上分布在北京(占22.26%)、上海(占10.97%)、广东(占10.97%)和湖北(占7.74%)等地,覆盖面并不大,课题扶助基本上覆盖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鲜有或没有立项。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体育学社科基金立项以来,全国有3个省仅获得2项课题基金支助,有8个省仅获得1项课题支助,还有一个省从未获得基金支助。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以看出其斜率是非常大的,明显表示出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均衡。

1.1.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领域,如群众体育领域的研究成为支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4.19%;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经济研究领域和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9.68%和11.9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58%和4.19%。另外,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这些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7.42%。

1.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

从1991年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体育社会科学课题到2006年止,总受理立项15次局管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的研究,立项课题1 043项。项目支助总经费也从“九五”以前的不到8万元增加到如今每年资助100多万元。这1 043个课题立项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2.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支助地区差异特别明显(图3),基本上覆盖在北京(占30.58%)、广东(占11.22%)和上海(占7.67%),这三地获得资助课题的数量占据了整个项目资助的一半左右,表现出和国家社科项目资助相似的地区差异。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以来,全国有10个省立项数不满10个,占据比例不到1%,宁夏和海南两省立项数为0。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看出,其斜率比图1还大。

1.2.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4看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内容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上。这些领域的研究成为历年局管课题资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3.87%、20.13%和16.01%,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3.2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3%和4.51%。另外,在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1.6%。资助研究领域的比例基本同国家社科体育学课题。

1.3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

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我国专业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刊载的论文进行筛选的18 450篇社科论文进行整理分析。这些社科论文的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3.1的地区分布图5是我国近10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社科论文刊载地区分布示意图。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较多,如广东、北京、湖北和上海的数量占据了论文刊载总量的前四名,刊发量占总量的43.32%。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社科论文研究上也表现的非常突出,如四川、陕西、安徽、河南、江西、河北和甘肃等地,在社科论文刊载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从方柱图示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研究论文的覆盖面非常广,基本上覆盖了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方柱的斜率明显比图1和图3的斜率要小。

1.3.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和奥林匹克等领域,这五大块占据了研究论文总量的85.88%。而其它研究领域,如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等的研究仅占4.39%,这与国家体育总局社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分额很不相符(它们的资助分额分别达到11.6%和17.42%);此外,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和总局社科支助分额分别为4.19%和4.51%,而其论文研究的总量却占整个社科研究总量的23.04%。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和总局社科课题的资助偏重在体育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上。图6近十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内容分布情况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2.1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进展目前,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举国体制的研究、体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等方面。

2.1.1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各因素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战略问题,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实施策略问题,以及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机会、模式、人才资源、转换机制等战略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杨桦等(2004、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是完善举国体制、扬长避短扩大优势、大力培育竞技体育人才、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和资源优化配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的最新成果还有李宗浩等(2004)的“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徐霞等(2005)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研究”和肖霞等(2005)的“国外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停留于一般的泛论,而是将具体的各个认知细节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了我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厘清了影响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我国今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2.1.2举国体制的研究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对举国体制的再认识问题,举国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运会”和“奥运会”关系以及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渠道等进一步实施措施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纯献等(2007,中国竞技体育掘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认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框架是中国竞技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制度框架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思想先导和深层决定因素,思想基础中蕴含着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张林、鲍明晓等(2006)的“举国体制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及现状”和梁晓龙等(2005)的“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等。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若干重要问题,从新的层面和视角论述了坚持举国体制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坚持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发展的强劲势头,提升我国世界体育强国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2.1.3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问题,读训关系、某些运动项目的训练和协会办学等现实问题,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问题,体教训三结合的培养道路问题,竞技人才市场交流制度和教练员制度建设以及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的经验范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5,我国高层次教练员人才培养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经验告诉我们,全面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要把教练人才的培养提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研究制定各级教练人才培养计划,建议筹建教练员学院,把教练员人才培养列入我国正规的教育序列;加大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力度,将教练员继续教育提高到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现代竞技水平迅猛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冯梦雅等(2006)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和戴健(2005)的“论长三角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等。以上这些成果,着力从个案的特殊性推广到整体的普遍性上进行上规范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相结合,运用辩证的的思维方式审视个案的特殊性与共性,凸显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探讨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策略与实践途径,反映出成功个案推广与经验总结性研究的自觉性有较大加强。

2.1.4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关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组成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运动员选拔、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和科研攻关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阶段、发展经验和改革目标定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化改革目标选择、训练体制改革方向和项目协会实体化进程。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步骤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是肖林鹏等(2004,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运动员人才、优秀教练员人才竞技体育科研人才和竞技体育经营管理人才5部分组成;其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调控体系及制度、营造人力资源发展的适宜条件、实行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保险等。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钟秉枢等(2005)的“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谢强等(2005)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着重突出了社会学中的问题意识,围绕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将文件解读与事实解读相对照、改革设计与具体措施相对照、改革目标与改革进程相对照、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相对照,注重从思想认识方面,分析、讨论影响改革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和问题。初步架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回顾、审视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进的历史,从而使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1.5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西部体育产业管理问题;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管理问题;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竞赛市场的发展模式问题,以及俱乐部管理框架下的产业运行流程问题等等。鲍明晓等(2006,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基本建立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行业协会组织自律性管理为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产业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并与其他市场体系相衔接,形成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和竞争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体育企业与非国有体育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相互促进、特色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张勇等(2005)的“俱乐部管理的研究”和吴美丽等(2005)的“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与管理研究”等。以上这些成果,充分认识和把握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注重了体育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选择了体育产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运营的战略性宏观研究有所加强。

2.1.6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管理问题;我国农村干部民俗体育管理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有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的科学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田雨普等(200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认为:我国农民体育需求的特征是负荷轻量和内容娱乐性、季节性和随意性、文体结合和技能简便、价格低廉和条件简易。针对这种特点提出农村体育发展不应以小城镇为重点,农村体育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当是村庄和村落。 郑国华(2006、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认为,城镇化引起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城镇化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行为;城镇化也促使地方摸索出不尽相同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在人的主观选择下,城镇化使地方体育活动在社会变迁中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发展载体,实现了民间体育的“有意识传承"。 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吕树庭(2004)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胡庆山(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奚凤兰(2006)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等等。以上这些成果,努力从各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出发,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相参照,探索了我国农村体育战略管理改革的策略。其研究特点反映出,农村体育管理的研究逐级远离了大而空洞的宏观研究,依据社会现实及各体育行业的微观结构,围绕世界体育战略管理的发展大势,开展从点到面的普及性研究的自觉性有所加强。

2.2我国社会体育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人文社会学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的研究、农村体育的研究、社区体育的研究、体育人口的研究、体育社团的研究和全民健身的研究等方面。

2.2.1民族体育的研究关于民族体育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面对世界格局及奥林匹克文化冲击下的理论创新问题,现代化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形态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问题,以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贡献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熊晓正等(2005,规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消失,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改变“往回看”的思维习惯,纠正只有传统形式才呈现中国特色的认识,克服传统体育活动融入现代体育之中,就是被同化的心态;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国际体育民族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相统一”的发展观。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邱丕相等(2006)的“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和胡小明、倪依克等(2004)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郑国华(2007,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个案或个案的跟踪研究,利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社会转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探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规范,并通过个案实验,将实践措施上升到理论规范的角度去寻找它的普适性。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学科内容,同时,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和学术评价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参照。

2.2.2农村体育的研究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讨论了我国农村体育的体育消费水平、发展状况、体育意识、体育形式的整体特征问题,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问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投入欠缺、管理组织不健全、农民体育意识较淡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水平较低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的教育、娱乐、健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功能和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挖掘潜在的农业生产力的特殊功能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吕树庭等(2004,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特征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体育的整体特征是体育消费水平低、各地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意识不成熟、体育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村体育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体育活动项目的民俗性、地域性、传统性和差异性;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活动时间的季节性、不稳定性等。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胡庆山等(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王永等(2006)的“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等。以上这些成果,立足于群众体育发展的坐标系中,把研究视角聚焦在几乎被人忽视的农民与农村,为我国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指导性建议,其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深化调查、量化研究,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真实可信。

2.2.3社区体育的研究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网络性、层次性、整体性和指向性组织特征问题,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管理的原则问题,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社区体育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标准问题,以及社区体育服务保障系统、社区体育设施保障系统、体育人才保障系统、体育经费保障系统和体育制度保障系统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凯珍等(2004,社会转型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社团成长壮大;社会群体结构由刚性向弹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的多元化新格局;社会生活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将导致社区体育文化需求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由“部门化"向“社会化"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体制朝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发展;社会规范由“人治"向“法治"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政策法制化。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周登嵩等(2006)的“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李建国等(2005)的“社区体育服务标准和保障的研究”和韦广忠等(2005,对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城市社区在社会转型中的体育的改革、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操作和控制的路径,同时对我国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2.4体育人口的研究关于体育人口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体育人口构成问题、我国目前体育人口现状问题、体育人口增长量和增长率问题、体育人口的测试指标问题,以及我国排球人口的判定标准、南北方的排球人口差距、学校排球人口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卢元镇等(2006,慎用“体育人口”)认为,“体育人口”和“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用来评价群众体育的参与程度,后者则用来检验群众体育的实际效果。近年来,“体育人口”这项指标被广泛运用,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一项科研指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将它用来作为行政工作的业绩指标时,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何建文等(2006)的“体育人口理论研究评述”、苗治文、秦椿林等(2006)的“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和仇军等(2004,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等。这些研究至力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传统体育人口计算方法的失误,及测试指标的不合理,探索和论证了新型测试指标和体育人口的真实意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2.2.5体育社团的研究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国群众体育社团面临的总体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功能、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理论研究等主要问题,体育社团组织评估因素的构成问题,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趋势问题,以及中国健身气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滞后气功社团的发展、多头管理,多头审批、内部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祝莉等(2006,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根本是体育组织重构,重构是体育政府部门与体育社团组织权力的一次真正划分,权力划分并不意味着政府与社团此消彼长,而是确立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范围,把体育社会组织应该拥有的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体育社团组织合作的新组织架构。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巍(2005,体育社团的组织评估与发展趋势的研究)、邹积军(2005,中国气功社团组织发展的研究)和黄亚玲(2004,我国群众性体育社团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对我国体育社团的特征、性质、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及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探讨如何确立新时期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研究对深化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改革、重构我国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行为、促进我国体育社团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完善体育社团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2.2.6全民健身的研究关于全民健身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置需求情况;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平民化的健身模式;构建开放场地型、专家指导型、单项俱乐部型、企业赞助型和合面合作型的全民健身联网服务工程以及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促进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春香等(2006,我国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因地制宜,多建立一些能符合大众需求的平民化健身场所;经营群众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文杰(2004)关于学校―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研究和林建华等(2006)的“论文化传统对我国全民健身进程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从实际出发,以为全民健身提供现实途径和战略与策略选择为目标,注重宏观构架与微观阐释相匹配,整体和具体之间相区别和联系,并合理地探寻了将我国全民健身机遇转变为现实和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途径,对加强我国全民健身的认识及全民健身的战略实施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2.3我国奥林匹克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奥林匹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文奥运”研究和奥运会志愿者研究等方面。

2.3.1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与教育也是紧密结合的。这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向大、中、小学扩展和奥林匹克示范校问题,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关系问题,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促进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何振梁等(2006,奥林匹克与青少年公民教育)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将为我国的青少年教育提供最生动的课堂和最沁人心田的教材。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第二,奥林匹克运动帮助青年建立规则意识和平等观念;第三,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青年的公德意识;第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广大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培养青年公民的生态意识。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任海等(2006,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孙葆丽(2006)的“全球化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和杨志成等(2006)“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与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这些研究从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人文价值出发,探讨了其对身心和谐的人的培养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问题,从而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奥林匹克理念,传播奥林匹克知识,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青少年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2.3.2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内核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理性问题,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问题,借助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举办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以及奥林匹克价值和理想的认同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6,对奥林匹克深层文化内核的阐释)认为,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其基本内核秉承了西方文化一脉相承的理性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丰富成果,吸纳了自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以来理性科学的精华。但奥林匹克运动毕竟还是脱胎于体育,它同时尊重人类身体至高无上的价值,具有身体本位的天然素质,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熊晓正(2006)的“对北京奥运会独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卢元镇(2006)的“东西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等。这些研究成果明确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奥林匹克文化理论分析结构;同时,也明确了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辩证地认识了奥林匹克文化和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理论体系。

2.3.3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关于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林匹克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等问题,中国文化精神为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价值取向问题,奥林匹克运动将进一步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问题,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将促进体育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和体育事业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的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桦等(2006,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认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表现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社会的优越性,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极大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内在本质的中华体育精神,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弘扬;我国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和实现国内民族团结的政治平台,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扩大等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古柏(2006)的“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思考――以奥林匹克宗旨为参照”和崔乐泉等(2007,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奥运会影响主办城市国际形象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现实地构建了奥运会影响主办国家国际地位和声望的主要领域,提出了通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应该注意和处理的现实问题,对于相关部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2.3.4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们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若干重大问题,确定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和实践体系的依据问题,绿色奥运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融合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问题,以及群众体育或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计划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崔大林等(2006,对北京奥运会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体系的确立的研究)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实践体系应该包括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华融入中国社会的实践;将中国的文化遗产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国社会需要奥运会来改变的内容;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中国文化补充的内容4个维度。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5,我国竞技体育参赛策略和准备的研究)、杨桦(2006,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池建等(2006,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效性,注重应用研究,切实能帮助解决2008年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为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竞技水平发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够更好地为08奥运会我国参赛与备战服务。

2.3.5“人文奥运”研究关于人文奥运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当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内源”性和“外源”性冲突以及政治家与企业家的介入等的人文危机问题,“和谐”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思想是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巨大补充问题,人文奥运的以人为本的奥运、文化的奥运和文明的奥运三层含义问题,以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具有提升我国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功能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孙葆丽等(2005,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研究)认为,人文奥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奥运,是体现优秀文化的奥运,是追求文明向善的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灵魂。人文奥运有3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第二,人文奥运是文化奥运;第三,人文奥运同时又是文明奥运。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6)的“推展‘人文奥运’的三个有机融合”、金元浦等(2006)的“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与和谐思想”等。这些研究成果,着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并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弥补奥林匹克文化的缺陷架设了一座桥梁。研究不但丰富了“人文奥运”的理论内涵,而且对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3.6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关于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定义、工作特点和组织特色等问题,奥运志愿精神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的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的职责和特殊任务的问题,奥运会志愿者在赛会期间应注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宋玉芳等(2004,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认为,奥运会志愿者作为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其价值的多元性体现在对奥运会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和对志愿者自身的价值二个层面上。其管理是指围绕着奥运会志愿者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管理系统庞大复杂、管理环境难以控制、管理主体与客体错综交叉、管理目标立体多维、管理过程动态多变、管理评价难以量化。 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周启迪等(2006)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行为和待遇分析--兼论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和待遇”和孙葆洁等(2005)的“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历史回顾及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等。这些研究成果,从奥运会志愿者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过程,评述了历届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得失,结合中国志愿者活动的概况,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为奥运会组委会的相关人士以及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2.4我国体育法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我国体育法的完善研究和国际体育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关于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学者主要分析了我国体育行政执法的涵义、我国体育法的应用价值及领域和我国运动员商业活动中的法律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于善旭等(2004,体育行政执法的研究)认为,体育行政执法的建构具有维护体育秩序的功能和实现体育权利的功能,体育行政执法方式是一般管理性体育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性体育行政执法。这部分的研究中,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李捷(2006)的“我国体育法律问题的事例分析”、龚文东(2005)的“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责任”和蒋新苗(2005)的“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等。以上成果集中反映出,体育法学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单纯理论性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体育法的实用空间,提高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体育法的实施和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5我国体育美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美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和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问题,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问题,以及体育美学脚踏实地、直面体育运动的实践研究方法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林琳(2006,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认为,我国现有的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科体系的整个理论结构不够严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不清,逻辑联系不强。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目前我国体育美学引入了审美发生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教育学等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美学的建立、体育美感和体育审美欣赏以及体育审美教育的分析。第三,当代美学审美实践与美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思路,体育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应该时刻关注母学科的新状况,以便使自身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然而,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者没有用当代美学新视野去透视体育运动,这导致了我国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仍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水平,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马飞等(2006)的“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金雯等的“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和马鲁生等(2004)体育美学学科建设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的角度, 分析了体育美学研究在国内兴起的社会人文背景,继而从体育运动这种研究对象来探讨体育运动审美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体育的美学价值,促进体育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

2.6我国体育哲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哲学的研究,学者们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分析了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对于当代体育的影响问题,中国古代体育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问题,以及中国近代体育哲学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黄莉(2006,论中华体育精神)认为,作为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华,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是多元的,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价值和国家价值两个方面。对民族而言,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国家而言,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特殊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董传升(2006)的“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和吴健(2005)的“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两大哲学思潮的考察”等的。这些研究成果,首次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树立了中华体育精神在我国体育的灵魂和精神的观点;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出发,对中、西传统体育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并以历史的观点,描述了中西古代和近代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体育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当代体育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哲学的研究视野,使得体育文化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宽泛,对体育现象的认知更加深刻。

2.7我国体育伦理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伦理的定义和体育伦理学学科属性问题,体育伦理的内容归属问题,中国传统体育伦理规范的特征问题,体育市场伦理规范的构建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斌等(2004,体育伦理含义的阐述)提出,体育伦理道德应划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体育教师及体育科研管理人员道德和体育观众道德等等。体育伦理包括:道德的基本要求;自觉地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公平竞争;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和争先进取、勇攀高峰;集体主义的原则;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权海鹏(2006)的“试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和刘湘溶(2005)的“体育市场的伦理规范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以结构研究、功能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统一,注重了结构静态和功能 动态的分析方法。力求通过对我国体育行为现状的静态分析,并动态展开对职业体育人价值观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在市场经济及机制转换条件下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和原因的探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捍卫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风尚做出了对策性的努力,对加强我国体育伦理思想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3.1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存在的不足

3.1.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近年来,体育社科研究中出现大量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如群众体育研究领域,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占该领域内总研究成果的29.28%。(从2002年至2006年,在中国期刊论文库检索篇名栏中输入“群众体育”得到论文263篇,这263篇论文中就有77篇论文是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这些成果中普遍表现为作者在制定问卷时,更多是为满足自己的研究假设,有的问卷甚至带有很强的诱导性,从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其最后得出结论的科学性显然受到影响。

3.1.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存在“高、大、空”的问题。如:“中华体育XXXX研究”、“我国体育XXXX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XXX”、“现代化中的我国体育XXXX”等等。自2002年至2006年仅中国期刊网体育类论文32991篇中,以“我国”和“中国”为题名的研究论文就有4224篇,占总成果的12.80%。这些文章大多是泛泛而论,谈一些普遍适用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除去普遍原则,便空无一物,缺少了体育人文社科相关领域研究的特殊性。而我们最需要的体育微观领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的研究,如个案的研究、实验的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等等却少之又少,近五年该类成果仅有127篇,占总研究成果的0.38%。

3.1.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近年来,个案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我们也能看到它正逐年有所增长。在有限的个案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者普遍局限于个案的描述,缺少从个案引申出发的论证过程,或对个案的实践鲜有深入的理论分析,探索其一般规律。二是全文大部是引证别人的东西,难觅自己的真知卓见。

3.1.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近年来,从统计结果表明,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多。除了几个新兴学科,如体育新闻传播学(2篇)、体育哲学(1篇)、体育美学(2篇)、民族传统体育学(3篇)等看见几篇相关的研究成果外,其它自认为成熟的学科并未看见一篇学科建设的成果。事实上,迄今为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并未真正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及若干公理演绎的理论框架,缺乏可以由此及彼、循序渐进、逻辑性很强地进行推演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各学科的教材建设,相当一些还停留于借鉴母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对体育自身的特点反映不多。

3.2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趋势

3.2.1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就走出了“书斋”,面向体育事业发展实践的自觉意识,推动着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体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研究主要将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围绕2008年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进行全方位评价与总结,特别是对2008年奥运后效应的观察与研究,将会成为突出的热点;第二,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的要求或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和企业体育,将成为第二个热点;第三,围绕对20多年来体育改革的回顾、检讨、总结,“举国体制”、职业化体育、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和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等事关体育深化改革的问题,将成为第三个热点。

3.2.2国际体育研究将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国际体坛的热点问题,更多的是综述性质的介绍,缺少对国际体育发展重大问题的独立研究。随着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国际交流,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尝试着以中国人的研究视角去分析当前国际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趋势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少中国学者将会以全球视野,关注和研究国际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体坛的公平问题、文化多元化问题、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冲突问题、奥运会规模问题等等,将会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国际体育的重点。

3.2.3学术成果输出将会逐步引起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适应是2008年奥运申办和筹办工作的需要,奥林匹克研究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点。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学习、推介国外的研究成果或吸收、消化其他城市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运会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体育研究人员,不仅关注着北京奥运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向我国体育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学习、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如何将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发展体育的经验与国际体育学术界共享。在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学术交流将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北京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是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和阐释;第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推介。这将改变单向引进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促进中国体育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

3.2.4国际合作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像体育这样一项高度国际化的事业,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当前,各国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带有一定的共性,如兴奋剂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出路问题、运动员权益问题、球场暴力和“假球”问题等等。随着中国体育界在国际体坛影响力的增长,国际体育学术界与中国体育学术界合作研究的愿望也日益增长。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合作课题大约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京奥运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作用的研究;其次,北京奥运会遗产与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第三,北京奥运会可供其他申办、举办城市借鉴的经验的研究;第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交流的研究;第五,不同体育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及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

3.2.5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建立了一大批新学科。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将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首先,研究人员的新老交替是涉及人文社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里,一部分老的研究者将逐步淡出,一批新人将脱颖而出,新的学术梯队的建设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次,体育新增的学科大都借用了母学科的基本框架,存在着明显的移植倾向,一些老学科的教材还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因此,完善新学科、更新老学科的教材编写工作,将是今后的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3.2.6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近年来,我国体育社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还得益于其研究方法的多样。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综合利用将成为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首先,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次,实证研究受到重视。如个案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等,定量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越来越规范。第三,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将成为今后以及重大课题研究的主体。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效和谐校园的构建,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和谐校园与体育伦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体育伦理对构建高效和谐校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效和谐校园的构建,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作为高效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伦理要求参与体育的人必须格守体育到道德准则,重视参加比赛的选手表现出诚信、公平、团结协作以及相互尊重的体育道德风尚,从而具备规范个体的行为,协调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作用,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显然十分重要。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乃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随追求的一种美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和谐便是美从哲学视角来看,和谐指的是各要素之间保持全面协调以及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校园,指的是校园中个体与个体、个体同校园环境、个体同社会等其它要素之间的矛盾保持着稳定协调、相互依赖以及健康发展的状态。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环境领导同教师间、学生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以及平等互利。整个校园凸显以内与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以及稳定有序的表征。

二、体育伦理的内涵

“论”与“理”始为两个词,在《说文解字》中就提到,“论”指的是人际关系体现出符合一定的规矩与准则,并且代代相传;“理”,原意指根据玉体本身的纹路来打造玉器,从而使玉器成形有用,后被引申为协调和治理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所谓“伦理”,指的是人伦关系的道理、条理以及原则,这些道理、条理以及原则直接关联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所谓的“体育伦理”则指的是人们在参与体育赛事与体育活动时所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置这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具体而言,“体育伦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育伦理需具备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二是体育即竞争,故此,体育参与务必遵循体育竞赛规则,务必在规则所允许的相同条件下,持公平的方式参与比赛与评判;三是体育本身即文化,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凸显体育的文化精神,除却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外,与此同时,还应表现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体育精神,并且充分展示体育运动力与美的完美绽放。

三、体育伦理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

公平公正乃和谐校园的基本表征,同时也是各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指的是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就是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公平与公正的评价机制与竞争机制:即彼此相互尊重、精诚协作以及齐头并进的良好校园氛围。然而,当前,许多学校纷纷出现了对教师评价的不公,极个别教师为达私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少数学生为获取考试高分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现象。故此,学校要和谐,校领导首先要与师生建立公平、公正的意识。众所周知,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常规竞技运动,乃参赛双方的竞争性活动。此种竞争务必要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定,参赛双方是在公平及公正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组织教师与学生参加比赛,通过体育比赛规定的强制性,规范参赛者的行为,从而培养教师与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体育利用规则与舆论规范了个体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这就从根本上促进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友爱乃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与协作的基础,它促使了人们在笃实、笃信以及关爱中建构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和谐相处,促进学校构建融洽与和谐的良好氛围。高校培育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团结协作与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无疑是促进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亦与社会经济、道德体系稳定以及发展紧密相连。在传统体育理念看来,“仁”、“礼”乃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其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用爱心与善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事多要替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理解对方,在体育赛事中应做到礼让为先。此举显然同奥林匹克精神——团结、有意以及进步的体育道德精神相一致。此种体育伦理思想,促使了赛事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彼此之间往往就会表现出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以及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公平竞争的参赛条件下,培养彼此良好品质的形成。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学习,还是各种游戏与比赛,同学与同学问,均是在相互帮助以及相互协作下完成,促使了他们彼此之间诚爱与友爱良好品质的形成,这也从根本上加快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理论;人类学;传统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13-04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要发展社会学、人类学,紧接着由中国社科院胡乔木牵头,费孝通负责操作,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就这样重新步入学术正轨。在此基础上,经后来体育界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又创建了一门体育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按照卢元镇[1]的观点:“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科学合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简称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基本研究思路是关于体育人文与社会的联系,集中关注社会各种体育现象,着眼点在体育文化。目前,体育史、体育哲学、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文化、体育人类学等,主要探讨内容包括体育的人文价值、伦理和审美等。作为新兴学科,从体育人文理论发展趋势来看,应有所突破,而不是不断重复前人所述。本文将从理论上围绕哲学思维(价值判断)、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范式)等作简述。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可借鉴人类学研究,以促进体育人文理论向深层发展。未来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将体育归于大文化范畴,所以,发展体育人文理论,可以回到人类学中去找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作参考。

1 人类学与体育人文理论

人类学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把日常教育的零散科目合为一个便于掌握的整体[2]。人类学最早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多关注体质方面,现在则多集中于文化方面的研究[3]。而体育人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本身以及人参与的体育文化活动,研究内容包括对人与体育的哲学分析、伦理关系、审美、价值判断等,也可说是属于人类学研究的部分内容。胡小明[4]教授认为:“体育人类学,属于应用人类学的范畴”。

从人类学看体育人文理论研究,会显得哲学思想更开放、更加具有包容度。人类学注重站在上层(文化的角度)看问题,蹲在下层(田野调查)研究问题,问题集中在人的文化(思想层面)和文明(技术层面)两个层次。从上层看,中国体育人文理论整体架构,即学科的构建问题(体育文化研究的构建),首先是研究的哲学思维,其次就是学科的哲学、理论框架的构建。从下层看,目前中国体育人文理论的路线,主要是以文化学作理论指导,一直在研究人的身体娱乐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研究对象表现为“体育文化”。但是,到底什么是体育文化以及如何深入研究体育文化等,体育学界一直还在商讨中。人类学最早研究的是人类体质(解剖特征),后转向民族、宗教等文化层面,已经从“文化概念”的漩涡中走出,把关注焦点定位于“何时”使用文化这个概念。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类学能为体育人文的研究提供相对成熟的理论。人类学属于“新”科学的第一个,而不是“旧”科学中的最后一个,它正在探索如何理解人们广泛著述的人类状况之新方式[5]54;“人类学是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世界性,是由人类学从经验研究和理论思考的两个面向的世界性所支撑的”[6]。

2 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的结构性问题

2.1 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缺失

每个民族、国家都应有自己的哲学观、文化观。哲学思维的缺失,会使体育终极价值观不够清晰。中国体育发展的哲学思维,往往被“权势思维”所替代,在这种状况下,体育顺势为权势服务,但是,保障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还需保持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来看,开展体育人文理论研究,首先要找回体育的历史渊源以及自身哲学,其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离本位。

中国的体育人文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撑,没有明确的理论方向作指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体育哲学研究局限于历史唯物主义。不少体育学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唯一的理论工具,坚持在思维领域形成的辩证逻辑关系,过分强调其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及外推作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必须将理论与社会密切联系,才能深刻洞察社会。实践也表明,如果仅仅背几条耳熟能详的原理,而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就与马克思的要求相背离。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中的理论,还应是被重新创造的理论[7]。僵硬地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束缚了体育哲学研究,使其停滞不前。二是存在着一些不求甚解的时髦理论。不少研究者将全球化、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理论生硬地强加到体育人文理论研究中,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与剖析,显得非常牵强。

2.2 研究方法以文献提炼为主

我国的体育人文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以文献提炼式研究为主。体育是活生生的人体内在功能外化表现载体,承载着各种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一种古典式身体活动的流行文化。因此,倪依克[8]认为:“从学科发展来看,研究方法是否合理与完善,直接影响到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翻看近年相关文章,以文献资料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有相当大比例。”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关于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缺乏的愿意与表现的研究

(一)比赛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理念

由于我国体育比赛中大都由当地政府或体育主管部门主管,体育项目发展的好坏与领导者密不可分,这种关系不仅与比赛取得胜利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有关,也与物质利益有一定的关系。2010年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的《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认为随着体育赛事项目的商业化、市场化的加强,使大多数管理者集中在了高额利益的回报上,引发了体育比赛与体育伦理道德的向偏离。2004年杨干在《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体育伦理道德建设》中指出应加强体育竞赛的管理,还需要管理者着远考虑,强调体育管理者更不能为了政绩而粉饰过去或掩盖虚假现象。从阅读的文献来看,各种描述分析聚焦于消极性或中性违规行为,很少涉及积极性的违规行为。

(二)裁判员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因与表现

裁判和比赛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构成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规范化标准,裁判员水平的高低(包括在执法过程中伦理道德的表现)有时候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的发挥和观众的情绪,直接决定整个比赛的质量。但是现代体育中商品意味日益浓厚。如2004年,郭科明在对《我国目前体育竞赛裁判“执法”探析》中指出我国体育比赛中裁判“执法”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裁判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裁判员自身素质和裁判队伍整体水平,保证“执法”过程的严肃性、公正性。2010年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的《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指出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对体育赛事的冲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使得裁判“执法”变得异化,例如在足球职业联赛中的“龚建平受贿案”等等。由此可见,体育比赛中有相关规定,但是在规定的执行上大打折扣。

(三)观众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表现

一场高质量的体育比赛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技艺,同时也要有观众的文明观看。但由于体育比赛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成为观众发泄不满情绪的导火索,也是体育道德丧失的表现。如2006年,屈东华、史友宽在《全国排球联赛部分俱乐部主场经营状况调查研究》论文中,对2005-2006全国排球联赛的调查发现,观看比赛过程中选择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时,有14.3%的观众会喊教练下课或给客队起哄,有1.4%的观众甚至表示会往场内扔东西;2007年,石岩等指出,从发展历史看,我国体育比赛中观众暴力的行为的多样性表现在由场内向场外,赛中向赛前、赛后蔓延的趋势。很显然,由于对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的认识比较肤浅,同时考虑到调查的难度,因此对该现象的现状调查还比较缺乏,只能从文献的列举中大概了解现实的存在状况。

(四)关于高科技对体育伦理的相关研究

科学技术应用于体育比赛中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体育比赛巨大发展和活力的同时,由于人类的操作不当,使体育比赛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如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在《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中,提出了合理解决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的途径在于:建立合理的体育道德评价机制,对技术使用进行伦理界定。刘煜,龚正伟,刘周敏在《竞技体育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及其化解》中指出高新科技在体育比赛领域中的深入开发和广泛运用的同时,也使公平公正的原则收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体育比赛中科技运用的伦理上的反思,有利于认识和化解科技带给体育的道德风险。

二、有关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问题分析的研究

2004年,熊文在《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中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指出体育领域内的各种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表现:运动员资格作弊、裁判徇私(情)舞弊、假赛和消极比赛等。2009年,龚正伟在《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中从社会发展对体育伦理构成的挑战角度,提出当代体育伦理所面临的典型性问题,即全球化所导致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体育之间的伦理冲突、体育市场化职业所导致的不当逐利、科技发展对体育产生的双面性作用等,2004年,熊文在《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中指出其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原因,即不道德行为更有利的诱发机制,使其有机可趁的体育管理体制,以及缺失的约束机制和报答机制。

三、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由于本主题的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特别是对高科技的运用对运动员主体地位的降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伦理道德问题情况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比较缺乏,使我们无法对该领域的存在状况达到全面理解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未来有必要大力加强对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表现和原因分析以及实际发生状况的全面调查。其次,有关道德外在规范与道德主体精神的切实结合研究尊在脱离现象。我个人认为未来还需要在体育比赛中伦理道德问题原因分析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为实际干预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任海,王泽应.论体育伦理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7(6).

[2] 熊文.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3] 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6(4):822-824.

[4] 徐建清.国内体育竞赛违规行为研究综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1):11¬-14.

[5] 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从打击“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01.29(4):419-421.

[6] 杨干.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体育伦理道德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2):96-98.

[7] 沈克印,周学荣,周丽萍.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理性整合的支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5-8.

[8] 尹长源,何行.现代科技对体育伦理的影响研究[J].文教资料.2007.

[9] 张露.新中国体育伦理研究述评[J].体育世界.学术.2010.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伦理;训练过程;专项素质

一、前言

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阶段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也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形成与过渡阶段。在这个训练阶段,需要对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思想认识、体能、技战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使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健康,成人成才。现当代西方,体育伦理问题较早就反映出来,他们也较早地对体育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其中包含了诸多的伦理因素。20世纪中叶以来,关于体育伦理的研究(含社会学考察)成果主要反映在专门性期刊和综合性体育社会科学期刊相关文献及论著中。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取向:

其一,体现在社会宏观层面的思考。首先,这反映在对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人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等方面的思考。如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联系在一起,主张在体育中张扬人的个性、凸显人的价值——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这种超越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可以说正是这种哲学和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力量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再如,科技因素与人的运动能力、人的价值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其次是对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系列社会问题的伦理反思。如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体育运动开展所凸显的问题,体育运动与社会阶层、体育运动与种族、体育运动与性别等方面的不协调。再次,相关研究还涉及体育运动中和一般社会情境下的伦理不同,即社会伦理和运动伦理的区别和冲突,以及不同的社会背景及高科技手段在运动中不断渗透的情况下人们道德选择所面临的困惑。如对新的体育器材对运动成绩的非常规促进所提出的道德诘难,以及对其他一些高科技所催化的某些行为的道德反思。

其二,西方体育伦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向,就是其较为注重微观、具体社会道德问题的研究。如对以下问题的考察:体育运动中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一定的社会文化评价对运动中道德行为取向的影响,体育运动特殊环境和情境对参与者行为活动的影响,运动中的攻击和偏离行为,体育运动对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培养的作用,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道德行为取向及道德形成的作用,体育运动与道德发展及与道德推理的关系等。总的来说,西方竞技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较为注重实证和应用研究,在方法运用上较多地采用社会调查和个案、实例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德治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以“武德”和养生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些体育伦理思想散见于历史上各类著述之中,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和初步总结概括,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

目前,体育伦理的实践和研究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其一是反映在竞技体育道德实践方面。如各级道德委员会的设立、各种道德规范、自律条约的出台,各种文件的制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等均关涉竞技体育道德建设和实践的内容;其二是反映在竞技体育研究方面,这主要体现在相关文献和论著中。对我国现当代体育伦理进行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有关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教育和体育职业道德著作教材总共才有10余部,在公开出版的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不过数百篇。在我国近十多年里,还有一些著作论文从不同侧面对体育进行了伦理的思考。此外,一些作者提出了体育面临伦理新冲突问题,但尚未进行深入的思考。

严格来说,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并未从体育伦理研究中分化出来。至少从概念和界定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竞技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还较为鲜见。有关涉及竞技体育伦理方面的研究基本包含在“体育伦理”名目之下。故除非特别指出,我们在此不作严格区分(即“体育”包括了“竞技体育”;从对国外相应语词翻译的角度来看,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很多情况下也未作区分)。

当前,关于体育伦理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从研究的层次看,主要反映为:一是体育伦理元问题方面,二是体育伦理基本原则和规范方面,三是体育伦理具体问题层面和方面。体育伦理元问题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体育发展价值层面探讨、体育与伦理的关系、体育伦理的基本概念、体育道德特点、传统体育伦理的价值和意蕴、(竞技)体育异化的伦理思考等。

体育伦理基本原则和规范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原则方面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以及具体规范方面的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团结友爱、文明守纪、爱岗敬业、胜不骄、败不馁、无私奉献、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尊敬观众等,有时也把这类原则和规范提升为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伦理具体问题层面和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和原因、体育道德建设(如道德教育、健全机制和体制、法制的介入)等。

还有些研究是贯穿在以上不同方面的,如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商业化及经济因素对竞技体育造成的伦理冲击,以及兴奋剂等道德问题(涉及哲学及操作化分析)等。

(一)、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一,从传统(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来看,其基本是仅局限于一般伦理学的规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而缺乏相应元研究和建构,具体操作方面的研究也较为缺乏。

首先,(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就事论事”现象,缺乏理论证明和“形而上”思辨,原则规范的提出又往往沦为相关方面的“纪律”要求。对竞技体育中的道德现象没有引入伦理学的哲学反思———对竞技体育发展及其内在行为活动价值的确立、善恶评价和分析均较为缺乏。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不应是伦理学原则和规范的简单应用和伦理学的推广过程,对竞技体育运行发展中出现的现实伦理问题,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应当在竞技体育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说,(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论体系和价值系统也将随之确立和完善。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应是一个再研究、再创造和再构建的过程,其理论和应用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其次,(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般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层面,对具体问题涉入不深,解释力不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较差。现有研究中,(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实际上,竞技体育中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切入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对竞技体育道德现象的理解。如果不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那么对与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中相关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就不可能有清楚的把握和说明。再者,面对当前竞技体育中紧迫的道德问题,只有道德原则和规范显然远远不够,这需要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措施。

其二,(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视域不够广阔。如:道德于竞技体育的意义基本还流于一种手段与作用,如只定位于道德对竞技体育的服务功能,而没有或很少从自身的目的出发进行关注。对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终极意义与对人的关怀的探讨还十分欠缺。

一些文献片面地认为体育伦理就是体育职业道德。体育职业道德只研究体育各主体在各自职业行为中的道德问题以及职业具体规范的制定,它主要涉及这些特定的主体,而体育伦理研究所探讨的伦理道德不仅涉及到范围广泛的个人,而且涉及组织和体制,甚至关系到人和自然的关系。

竞技体育中的道德评价主要限于微观主体——个人的层次,以及具体、微观的问题,没有置于道德的宏观社会及竞技体育的特殊背景下。在道德的宏观和中观主体层面方面,即在机制、体制、社会等层面和视野下对道德现象以及道德建设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如:现有研究对伦理与竞技体育结合的内在机制缺少较深入的探讨;对竞技体育道德特点研究散见于一些现象描述,缺乏较深入的理论提升和分析;对竞技体育道德现状,包括不道德现象及其原因等还缺乏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对竞技体育道德的价值资源、规范,以及道德建设缺乏整体、全面的研究——即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各个层面较全面、系统的关注和分析还比较匮乏。

其三,竞技体育(乃至体育)伦理研究文献稀少,这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极不协调;现阶段,我国体育主要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领域。当前,大部分研究都泛对整个体育面,很少针对竞技体育这个特殊与特定的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还没有完成从体育伦理的分化,几乎所有蕴涵竞技体育伦理的研究均冠以体育伦理研究。

其四,从理论上看,我国竞技体育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如:新时期下,个人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关注,集体主义的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整体道德评价标准的微妙变化,竞技体育的伦理问题也会受到影响;竞

技文化的民族化,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化的协调也将出现新的趋向,这无疑会波及定位新的竞技体育道德伦理。这些都提示相关研究必须置于新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下,但目前此方面研究还比较欠缺。

其五,研究和分析方法、视角还比较单一,如社会学调查基本未见文献反映。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思辨的方法,即反思、批判和建构的方法。首先,竞技体育伦理所致力解答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它应确立竞技体育总的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其次,竞技体育伦理是导向性、规范性的,它要对竞技体育现实运行和开展及人们的行为活动起范导作用。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重要生命和活力的源泉主要即在于运用哲学的方法,在于反思和批判精神,它是对竞技体育伦理现状的反思、批判和“应有”状态的构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系统论,认为部分影响整体,在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伦理问题与社会主流是格格不入的,注重和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铲除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从而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轨迹来看,以人为本是对人的肯定,是体育伦理价值取向的主线。西方体育伦理的价值强调“力”与“美”的人体塑造,倡导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潜能和智慧;中国体育伦理由于受儒、道、佛文化流派制约,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但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成无形的精神升华,实现理想的人格塑造”。由于体育运动对感性生命本能的追忆、追求,使二者共同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伦理特征。

在这种力图通过体育运动塑造一个均衡发展的人的生活哲学的统领下,奥林匹克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达到更高的标准。“重在参与”则激励运动员树立信心,敢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挑战自然,敢于表现自己。而“公平竞争”的原则力图创造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环境,让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出身的运动员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胜利,为全人类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平台。

(三)、竞技体育六大构成部分

竞技体育有六大部分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对竞技体育的生存构成威胁,研究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有利于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构成了其精神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的内在基础,探讨竞技体育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如何符合社会发展规则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有道德意义。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却又有着不可避免的劣性,如过度政治化、商业化,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侵袭,这使得竞技体育偏离原初的发展理念。单靠其自身运行机制是不能使竞技体育走出这种困惑的,必需借助包括法制与道德在内的调控和规约方式。道德要为竞技体育服务,就必须探讨与确立竞技体育的价值与理性,建立与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准则体系,为竞技体育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们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伦理在竞技体育运行中,表现出伦理价值的指引作用,表现出“人文力”、“德性”、“信念”、“理念”等元素对竞技体育活动的渗透,表现出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

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是净化竞技体育风气,提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领域内单纯的功利性追求、价值观的改变,而致金钱至上主义、腐败的滋生,造成诸如运动员训练的非人道化、兴奋剂问题、高科技的非道德化等等现象。

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讲,竞技体育的成就不仅取决于资金与技术,更取决于从事该事业的人们的态度、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建设与竞技体育的夺标功能——人们通常说的主功能,不仅不相冲突,而且具有很高的融契性与一致性。

(四)、希望本文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社会更多的关注这一问题,从本文的视角来研究其他部分的伦理问题,以期尽快铲除这一社会“毒瘤”。

在竞技体育越来越成为全球文化和现象的今天,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至加强了伦理问题方面的建设。

对竞技体育主体进行内部控制,在竞技体育主体中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价值观。竞技体育场上的教练员、运动员和伦理组织相关能够自觉认识和肯定竞技体育所弘扬的体育道德精神和价值观,是抵制不当竞技体育行为的有效内在力量。对竞技体育主体的外部控制路径主要是建立合理的竞技体育伦理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体育运动主体的行为、品质和可感知意向所作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

(五)、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对象和内容清晰,反映问题实事求是,本者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心态,从客观角度分析了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为决策者有效制定相关规定提供了参考。

三、选择的竞技体育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性---训练过程中

平时我们更多的关注比赛过程中是否有出现一些违规,包括兴奋剂等伦理问题,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其他阶段出现的伦理问题。那些伦理问题不应该被忽视而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所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包括使用激素,过度训练等等都为追求“金牌”,不断挑战极限,充分地发挥潜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的日益异化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人自身和谐关系的破坏造成了难以抉择的道德冲突。本文从训练过程入手,着重研究了该阶段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了参考。

(一)、研究内容紧密联系时代背景

结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竞技体育发展具有终极和最高价值的意义。人的发展既是竞技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伦理建设的终极目的,又是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其具体活动的操作、行动依据和准则。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确立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终极发展目标,在竞技体育实践中体现为以人为本,注重人道精神的要求。在竞技体育中具有较大操作性的普遍性伦理价值还有人道、公平原则等。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只有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竞技体育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二)、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很多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运用最广泛的要数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的表述“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超越人类自我极限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从上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体育的组成部分、突出训练和竞赛、发挥人体的极限运动能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并取得比赛胜利。这些界定是以“运动、竞赛、获胜”为核心的,长期以来竞技体育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种价值取向而展开,从而忽略了竞技体育所蕴含的文化性和价值理性,导致了竞技体育长期非均衡的发展。竞技体育伦理中的“竞技体育”,其涵义可在以下方面展开。

在我国,竞技体育有时也被理解成竞技运动。较广意义上,竞技体育有两种涵义。

其一为: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建制、职业等社会属性和关于运动、身体活动等方面的理解。竞技体育在此方面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涵:(1)关于社会性方面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指出我国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不同的目标取向、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从这个角度,竞技体育包含着社会建制、活动、职业、事业等多重社会属性。如表述为:“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关于运动、身体活动方面的理解,也指小型组织化活动。如表述为:“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校、机关开展的竞技体育,即是这方面的体现。

其二为:竞技体育被视为特定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系统。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或相对于整体社会系统,竞技体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社会系统和领域。

(三)、伦理

“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说文》中的释义是:“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这里,伦即人伦,指人与人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主要指血缘辈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伦常关系;理,即道理。

所谓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准则和道理,也即“伦类的道理”。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又不同于伦理这种自然法则,甚至经常与伦理相悖。法律则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定,这种刚性规定是以法理为基础原则的,法理与伦理的关系则比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更远,也因此人们对于法理的争议更大——长期自然法则与短期自然法则的冲突在法理上冲突最甚。

伦理确实没有什么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伦理”二字与“道德”二字一起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关于“道德”,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无非是说,“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质点”的概念。那么“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类似于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那么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规则是为现实的存在不被破坏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倡导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而规则与创新的矛盾无一不是以创新的成功和规则的被打破之后形成新的规则而结束的,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微扰”机制。

(四)、竞技伦理问题

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或称竞技伦理研究,定义为:是研究竞技体育活动中道德现象的活动。把与竞技体育有关的道德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等称作竞技体育伦理(或竞技伦理)。从广义上划分,可把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划归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谱系。它不仅注重竞技体育的伦理的事实原则和应用程序,具有实然性和操作性。而且,竞技伦理研究作为伦理研究的一种,在考察竞技体育的一般伦理应用的同时(如规范提出、道德建设),还探究竞技体育的社会本质和价值、理想属性,寻求竞技体育的价值原则和根本目的,从价值观的高度指导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各主体的行为取向。

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并未从体育伦理研中分化出来。至少从概念和界定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竞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还较为鲜见。有关涉及竞技体育伦方面的研究基本包含在“体育伦理”名目之下。故除非特指出,我们在此不作严格区分(即“体育”包括了“竞技育”;从对国外相应语词翻译的角度来看,体育和竞技体在很多情况下也未作区分)

四、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表现的伦理问题

(一)、“兽化”的训练

马克思哲学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依据这一原理对人进行分析。从矛盾的普遍性来看,人和动物具有共性即生物性。从矛盾的特殊性来看,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心理和社会性。这就为分练提供了依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特殊性认识不够,只看到了普遍性,因而造成了不分,把人当成兽训练的怪象,前有马俊仁,今有王德显,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田径中非人性的“兽”化训练的倾向,只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冰山一角,我国的许多竞技项目的训练实际上是残酷的驯“兽”游戏。把人当“兽”练,这必然是有悖于伦理的。

(二)、药物的滥用

当今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运动员体能的竞争,而是综合了体能与药物的较量,药物的使用由来已久,但真正形成一股庞大的不可抑制的势头,则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产物。在竞技体育领域内,许多女运动员不像女运动员,毛发明显,喉结凸出,声音低沉,倒像男运动员。男运动员不像男运动员,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倒像台机器。这难道是我们伟大的竞技体育本身所造就的?显然不是,这是拜药物所赐。在竞技体育中所产生的“男不男,女不女”的运动员,使现代竞技体育面临毁灭性的危机。1997年,曾威镇四海的东德女子铅球运动员克力格,在长期服用药物(兴奋剂)后,由于男性特征过于明显不得不选择了变性手术。药物的滥用已不仅仅涉及有关公平,运动员的健康等表面问题,它已经触及了伦理,引发了伦理问题。我们必须从伦理的角度这一更深的层次来审视这一问题。

(三)、“金牌”至上的观念

竞技体育对金牌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对金牌的追求视为终极目标,竞技体育就必然会走上异化的道路。这反映在训练过程中就会不择手段。金牌固然能为国争光,但我们也应考虑为了它运动员所付出的代价,这背后究竟丧失了多少人性。

(四)、利益的驱动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获得世界大赛的金牌之后,家乡政府随即给他们戴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桂冠,广告商也登堂而入,因而带来了崇高的荣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高额的金钱报酬。金牌与利益的如影随形,这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五)、竞争的外在压力

当今的竞技体育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挑战极限的现实需要与运动员身心底线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构成了矛盾,于是聪明的人类便使用非常规手段。

(六)、政治的介入

奖牌的争夺,体育上的较量,在民族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围,而成为表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的较量。运动员成绩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是与国家的荣辱和利益紧紧相连的。政治的介入造成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些教练打着为国争光的幌子,在训练中急功近利,采取有悖于伦理的手段。

(七)、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是以牺牲运动员的教育为代价的。运动员只是运动的机器,除了运动之外,再无其它技能可言。这就让运动员视竞技体育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社会不承认失败者,退役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往往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弃儿,为了达到竞技体育的顶峰,让社会承认,在训练当中,对教练的所作所为逆来顺受,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五、对竞技体育训练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以‘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训练观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重物轻人”,主客颠倒,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训练中产生伦理问题的根源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人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目的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以“运动员为本”尊重其主体地位。

(二)、弱化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

竞技体育与政治密不可分,我们无论从主观上如何把政治从竞技体育中排除,但客观上竞技体育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的联系。竞技体育要靠政治求生存,竞技体育毕竟不等与政治,它不应成为政治较量的工具。政治一旦介入势必造成竞技体育的异化,产生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要弱化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让其返璞归真。

(三)、建立运动员劳动价值评价体系

利益的驱动是产生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运动员成名后社会给与了高于其劳动价值的报酬,每届奥运会过后成就了多少运动员“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美梦。运动员的收入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这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让运动员为了成名,为了金牌不顾一切。因此,我必须建立运动员劳动价值评价体系,对运动员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做出恰当的评价。

(四)、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养老,就业,医疗”三者一个都不能少。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使之不再把竞技体育看作自己谋生的手段,对于铲除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五)、完善“体教”结合体制,扩宽就业渠道

完善体教结合体制,坚持走运动队院校化,运动员大学生化的道路。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为运动员的二次择业奠定基础。

(六)、加强立法,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法律属上层建筑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因此,法律在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教练的行为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及惩治教练员的越轨行为提供法理依据。

总之,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总的来说还刚刚起步,处于较低水平,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人们去认识,大量的研究领域还有待开拓和纵深。进行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提高对竞技体育伦理的认识,并最终改善竞技体育伦理状况是时代和竞技体育发展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熊文.竞技体育与伦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华洪兴.体育伦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5]潘靖明.体育伦理学概念【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6]刘湘溶,刘雪丰.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问题及实质【J】伦理学研究2006(03).

[7]熊文.,马有保.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8(03).

[8]梁恒.论竞技体育中的道德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2).

[9]龚正伟.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09).

[10]杨干.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体育伦理道德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2004(02).

[11]曾建平.绿色体育的伦理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7(01).

[12]蒋晓丽,夏思永.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08).

[13]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6).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体育伦理;体育教学;价值意义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随着蒸蒸日上,体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更加重视。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加,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在日益激发。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古代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阐述与分析,运用其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进而提高现代体育教学质量。

2.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研究现状

2.1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在我国体育伦理思想方面就已做了研究工作。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出现了一批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整理所有文献资料,并按内容进行归类,内容涉及如下:

2.1.1体育伦理的基本概括

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体育伦理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体育伦理具有不同的思想实质和理论形态,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滋生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思想。既有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又有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既包含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又含有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

2.1.2 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发展概述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在古代大致历经了先秦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前期(秦汉至隋唐五代)、封建社会后期(宋元明清)三个时期。

西周奴隶主、贵族对其子弟进行的“六艺”教育,其中“射”是军事体育,同时又被认为是培养思想道德、礼仪的教育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提出“动,偏祭从者,户枢免瑟”,积极倡导“动以养形”的养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追求“生存与享受”,它对于人的健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1]。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文德不如武备,习礼不如讲武,这是他的军事体育思想的主流。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选士练兵有一个特色就是注重教育与训练结合,不仅重视身体的训练,更重视思想上的教育,他说:“即戎之士,不可不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戒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2]

隋唐时期的武则天首创武举开始,为朝廷选拔将才,武举的科目主要有“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筒射”、“翘关”、“负重”以及“材貌”、“言语”,每项都有具体的考试方法及标准。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教人习武艺,积极推动民间的习武之风,大大提高了武举水平。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体育伦理思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张载,他特别重视体育中的教育,并提出:“智、仁、勇,天下之达德”[3],重视智、德、体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体育活动时道德礼仪教育的作用。

2.2现代教学思想

学校体育学中最新教学思想有四点: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已发展学生兴趣为中心,即兴趣先导;掌握一两项体育专长项目,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做到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无论国家颁布什么样的文件,目的都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是还是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 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兴趣和终身意识的培养;评价方法多样化。

2.3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

2.3.1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爱人修己”的思想对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通过以下几点:

体现创新思想,落实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主体参与;实行科学评价,维持主体意识;尊重个性差异,强调多元解读;挖掘体育潜能,感受体育乐趣;用自身情激学生的情,让学生主动求知。

2.3.2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体教结合”的思想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创设各种条件,开齐备门课程,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做到全面发展?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可有机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各个学科都有其共性的地方,通过学科教学助长这些共性、素质的发展;

(3)德育可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在各个学科中发挥德育的功能;

(4)教师通过教研互相学习、交流,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

2.3.3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培养学生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要使其掌握一两项技术特长,并为以后走向社会的终身体育做准备;教学过程中才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乐学”;多开设一些项目,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满足。

2.3.4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六艺”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最重要的一站,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其中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怎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呢?分别从以下几点方面着手:

(1)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兴趣、爱好。实践之后,学生自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锻炼方法,对体育的认识相应提高,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2)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锻炼内容应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通过理论讲授可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理论成为学生终身坚持体育运动的健身指南。

(4)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的调解能力,借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引导并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与良好的个性品质。有了固定的兴趣和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发展学生兴趣为中心,即兴趣先导;学生根据自己爱好,掌握一两项体育专长项目,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3.2建议

我们现在继承的体育教学理念是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精华部分,既然是我国传统的思想,便也有糟粕之处,如儒家以及汉代的董仲舒都认为应重文轻武,直至今日还影响着我国的有些国民。所以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本人积极倡导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伦理理念的同时,开设各种娱乐竞技项目,提高他们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为以后走向社会更为终身体育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阴.体育科学.2006.8:89

[2]张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体育伦理思想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瓶颈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的产品”。从公共产品理论可以看出,公共体育场馆的产品大都属于非 竞争性弱 和非排他性强的公共服务,属于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一些具 备准公共物品属性的诸如高速公路、桥梁、公共体育场馆等产品,适当地依靠市场机制进行 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的经济压力。这为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尤其是公共体育场 馆民营化带来了理论的支持。

民营化是指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 制。根据e•s•萨瓦斯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即为委托授权、政府撤资和政府淡出。委 托授权是公共物品供给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它通常通过合同承包、特许、补贴、法律等形 式来实现。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体育场馆一直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 ,实行统一收支、统一管理,致使其功能单一,使用率低。同时,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无所 不包、无所不管,充当着无限政府的角色,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公共体育场馆 长时间低效率的运转和无底洞式的消耗成了各级政府的一个沉重包袱。近几年,随着我国公 用事业民营化的成功实践,这种改革方式已悄然被引入到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中。当前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委托经营为代表的公共体 育场馆民营化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改变了过去政府或者体育职能部门运营的单一的 传统模式,通过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以市场化途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改变原有的公 共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体制。“政府引导、民资营馆”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化改革可 选择的模式。然而,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中遭遇了诸多难题,严重影 响了民营 化改革的进程。如何找准民营化若干瓶颈问题,如何分析与破解瓶颈问题,已成为公共体育 场馆民营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阅读大量的 公共经济学、社会学著作,同时通过cnki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互联网查阅大量 国内外有关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等文献资料,为论文构架奠定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主要内容,针对省、市体育 局等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设计了相应的访谈提纲,对我 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研究提供了原始材料。

1.3 实地考察法根据研究内容,选取国内较早采取民营化模 式运营的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绍兴市游泳健身中心、

金华市义乌梅湖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实地 考察。通过 与场馆运营方的直接交流,了解场馆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2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瓶颈问题的剖析

2.1 理念滞后的问题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转让后,政府及相关体育职能部门更多的是扮演服务者、监督者的 角色。经营主体的转换以及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带来了理念的全新改变。在政府层面上表现 为民营化理念、服务为核心理念等相关理念的浅薄,导致了系列问题。

2.1.1 民营化理念浅薄 公共体育场馆采用民营化机制对于许多政府官员、国内私人投资者以及消费者来说,都 是“新生事物”,他们不仅对于民营化机制所涉及的商业、技术、法律和政策各层面的种种 复杂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而且在理念上也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为:1) 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公有制是公共体育场馆效率低下的原因,只有引进外资或者民间资本,改 变其所有制性质才是真正的改革;有的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责任认识不清,将 公共体育场馆改革当成“政府甩包袱、财政脱负担”的手段,错误地认为把公共体育场馆推 向市场后,政府的责任也可以“一推了之”。2)公私双方短期化倾向严重,缺乏长期合 作精神。政府方面对当地公共体育场馆往往是一脱手就了之,对公共体育场馆在民营化实施 过程中支持、协调和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在民营资本方面,投资行为也存在严重短期 化的倾向,忽视了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与收益长期化的特点。3)对公共体育场馆的产业特 殊性以及民营化所涉及的商业、技术、法律、政策等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在具体运用上 往往是急功近利、顾此失彼,对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评估不足。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决策非 常草率,缺乏充分论证,一旦出现问题,各方就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

2.1.2 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浅薄 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中,政府依然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拥有高度的调动和配置 社会资源的权力,主导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种过于集中的权力导致政府对社会生产 生活的过多控制,从而限制公众的个人行为,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仍然停留在管理的层面上。 美国学者e•s•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的著作中提到“西方政府治理的 新理念,在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定位上,表现为市场价值的回归,表现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 社会化;在政府管理的价值选择上,新理念包括市场优位、顾客至上、服务意识……”,提 出了“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本质,便是由公共社会管理向 公共社会服务转变,不但适用于政府,更适用于具有政府性质的公共组织向社会市场组织的 转变,其中就包括了公共体育场馆。

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给企业经营,企业就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如何帮助企业,服务企业经 营公共体育场馆,并在政策、制度、监管、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政 府应扮演的角色。然而,在实践中,政府或出现了“甩包袱”现象,放纵任其自流,或出现 了“管卡压”现象,处处严厉管制,这种状况有悖于政府的服务理念。

2.2 制度缺损的问题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本就不完善的制度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 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两个方面。

2.2.1 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关于加 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全国城市物业管理 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 等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保驾护航。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公共体 育场馆民营化过程中的经营、投资等方面,主要的法律依据。但是无论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系 列法律法规,还是地方行政法规均未直接涉及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相应领域,可以说,与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基本上属于空白。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 民营化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的其他公用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办法,并无明确的关 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立法,用于平时操作性的文件大多只是以政府性发文为主,在执行依据上 尚得不到保证,更不无法确保相应过程中行为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专门性法律法 规的缺失还会在后期监管上带来一个严重后果,使得名正言顺的相关监管行为无法可依,导 致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严重受阻。

2.2.2 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 民营制度选择中风险存在是客观的,然而能否有效地规避,除了过程的管理外,更注重 结果管理,而绩效评价问题是衡量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民营制度 选择 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绩效评价不但是检验最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 内部管理、企业凝聚力等的有效手段。通过定量分析准确地评定体育场馆设施的工作成绩, 是现阶段对我国体育设施实施有效管理的措施之一。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公益和经营的绩效 评估非常必要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评估,可以直观地体现在相应的收入、利润、税收等方 面,比较便于数据的收集与作为以现代企业形式经营的公共体育场馆,必然存在相应 的财务报表等,便于经营绩效的评价。与之相比较,公益性质的社会效益由于缺乏相应的评 估指标与评估体系,其社会效益评价一直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状态。当前,对民营化模式的绩 效评价体系学术界也未达成完全的统一。在实践评价中更是缺乏依据与权威,导致了绩效评 价体系的缺损,严重地损害了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进程。

2.3 伦理失范的问题 市场机制的引入,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伦理失范问题,主要集中于 受托方的企业经济伦理和以及委托方的政府行政伦理两大领域。

2.3.1 企业经济伦理失范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 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公共体育场馆提供服务是其获得 经济效益 的手段和途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利己性。企业必须追求利润,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每 一个企业的天然的追求。民营化后的公共体育场馆,委托方政府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受 托方企业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双方所追求的效益与目标函数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公共体育 场馆民营化后产生了经济伦理失范。其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其一、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过 分求利现象。民营化的公共体育场馆以市场化为导向,其价格虽然由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 调监管,但是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难以确定,广大消费者难以知道企业内部 确切成本,门票等服务价格的定价相对较高,容易产生企业的过分逐利情况,导致经济伦理 的失范;其二、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公平与效率缺失。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时 ,必然以社会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公共体育 场馆,即使转换了相应的经营主体的亦不发生目标的改变。对于企业而言,是以追求自身经 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其为了保证充分地获取经济效益,有时会忽视社会效益的获取, 破坏了公平与效率。例如,减少规定的开放时间,以降低相应的人员支出与设备的运营费用 。其三、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不道德竞争。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管理企业是一种从私利出 发,基于对回报的期望的合作,在法律、行政、经济等约束手段还尚未形成的过程中,公共 体育场馆民营化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往往出现了违背社会经济伦理的现象。有些公共体育场 馆委托给企业运营没有经过公开竞标,也有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参与竞 标,甚至存在不道德竞争。

2.3.2 政府行政伦理失范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中,政府行政起着推动与保障作用,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公 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却遭遇了若干行政伦理问题,阻碍和减缓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 进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行政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政府行政组织伦理 的缺失、行政人员行政职业伦理缺失以及公共政策制度伦理缺失。政府行政组织伦理行政活 动主体及行为的伦理,而其伦理原则表现在政府行政管理所追求的基本伦理目标——公正、 廉洁、高效。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过程中,涉及相关权益的转让或 者审批, 但是相关事宜的最终决定因素却不是法律法规,而是部分行政职能部门或者行政领导的权利 。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领域中,各类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缺乏 ,使得在工作中,不以工作为己任,出现工作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其缺乏服务理念 ,使得其工作中与人与事态度傲慢,官本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忽视日常的道德自我教育, 久而久之使得其行政效率降低,更会产生诸多腐败、等不良现象。公共政策伦理是 制定良好公共政策的前提,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在公共政策伦理的理论 支持与实践下,制定了有关产业民营化的系列法规与政策,其内容详尽,切合实际,并且与 时俱进,不但符合民营化政策要求,也符合公共政策行政伦理的要求。相比之下,我国政府 在法规与政策方面的作用还没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法规制度供给不足,法规制度的规定过 于宽泛,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等,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规 ,导致行政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无从着手,对政策法规制度认识,对现有政策法规有机可乘、 投机取巧,影响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

2.4 监管缺失的问题 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时期中逐渐 发展起来的,取得相应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监管主体单一、 监管内容混乱、监管手段缺失等方面,这些问题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运营方式的 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2.4.1 监管主体单一 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相关监管过程中,直接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的监管 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缺少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多元监管主体,目前的政府还是不能脱离 建设者、委托方、监护人的三重角色,并且担负着监管基本上全部的责任,导致监管缺乏全 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目前,对民营化的公共体育场馆进行监管的大部分职能分散在政府 部门,尚未建立起职责明确的专门监管机构,而相关政府部门又缺乏监管的专门人才和监管 经验,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管内容与标准,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成本高等问题。我国目 前的情况是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缺乏与中间组织的必要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这是导致扭曲性管 理的重要原因。监管作为政府管理委托经营性公共体育场馆的一种手段,其对经营企业所施 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监管主体不仅仅是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如在涉及到价格听证的情况下 ,媒体等也就成为行为主体。大众传媒不仅能够影响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而且可以起 到政府监管机构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涉及的在委托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 改革和创新,涉及到的消费者甚众,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显然是不够的,需要 借助社会力量,借助市场的力量。其中,大众传媒作为各类行为主体披露和传递信息的主要 载体,能够影响和反映广大消费者和整个场馆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市场化改革 的透明度,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既能够辅助政府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管,又能够强化市 场化机制的约束作用。此外,大众传媒还可以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者进行监管,促进监管部门 及其监管者依法行使监管权力,防范腐败的产生,还可以反映民意,成为政府监管部门与社 会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2.4.2 监管内容混乱 在公共体育场馆在民营化过程中监管的主要内容随着民营化的深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限制进入的经济性规制转向社会性规制,相应的监管应该更多的强调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 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水平以及合同的规范程度。目前,我国各级监管主体,缺少对于监管 内容的明确认识,相应的监管机构不了解监管的内容,导致了现有的监管内容混乱,主要表 现在:第一、忽视安全监管。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前提就是必须确保其正常安全运行,这 是政府有效规制的首要内容。公共体育场馆及其产品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广,影响 程度深,并且将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因此,安全规制必须放在最为突出位置;第二 、忽视价格监管。由于价格规制直接涉及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价格的规制 监督是规制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工商部门等政府组织缺少通过不同的类型价格监督的选择, 使得公共体育产品的价格的监管形同虚设;第三、服务质量监管。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目 标之一就是提高服水平和服务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利益最大化,同时 使公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因此服务的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品质标准 ,是否令公众满意,直接关系到对民营化的评价。民营化之后,服务水平公共产品质量不但 没有显著进步,反而有所下降,民营化的种种努力就失去了意义,公共体育场馆的民营化也 必将遭遇瓶颈;最后,缺少合同监管。合同监管是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模式下的新型 的规制模式,通过委托方与受托企业订立合同的方式,将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实施 过程中相应的事项都进行事前详细的规定,这是一种双方约束机制。目前,合同监管严重缺 失,企业合同监管缺少对于进入许可、资格审查以及随时监督和促进合同的履行,缺少切实 的合同的条款来规制受托方企业的绩效。

3 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的思考

3.1 树立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以及公众服务理念 在政府层面上,应当深入研究学习民营化的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改革 的成功案例,树立系统地、科学地、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认识到民营化不但是一个过程, 而且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而言,整个经营活动要求站在公众的角度, 以公众的观点和想法来分析考虑其健身休闲、体育运动等消费行为的需求。以公众为主体的 理念转变,提升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服务质量,带来更多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为其今 后进一步民营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撑,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3.2 完善民营化法律制度结构与绩效评价体系 在宏观层面上,在不断完善公共事业改革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出台相关的公 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领域内的专门性法律与法规,为其运营、监管等提供法律支持,做到有法 可依,执法必严;在微观层面上,应该采取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 向的绩效评价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提供相关评估制度的 保障。

3.3 规范民营化经济伦理与行政伦理 针对受托方的经济伦理,通过树立合作的理念来保障双方的共赢,达到利己与利他的统 一,通过对公共服务进行规制,并加强伦理建设,通过社会监督树立诚信的经济伦理;针对 委托方行政伦理,通过树立政府的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完善政府行政的相关制度与机制,加 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自我修炼,加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实行全面严格 的行政人员的准入制度,从行政伦理层面上保障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3.4 明确多元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 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应贯穿于其民营化的全过程,从安全、价格、服务质量、合同等 全方位地进行监管。同时,引入行业协会、媒体等多元的监管主体,推广第三方参与监管方 式,以提高监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从而提高监管的效果。

4 结 论

1)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是我国体育领域内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但遭遇了理念滞 后、制度缺损、伦理失范、监管缺失等若干瓶颈问题。

2)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理念滞后问题主要是民营化理念浅薄、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浅 薄等方面;制度缺损问题主要包括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绩效评价体系的缺损等方面;伦 理失范问题主要有经济伦理失范和行政伦理失范的等维度;监管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管主 体单一、监管内容混乱等方面。

3)针对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遭遇的若干瓶颈问题,提出树立深层次的民营化理念以及公众 服务理念、完善民营化法律制度结构与绩效评价体系、规范民营化经济伦理与行政伦理、明 确多元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等破解瓶颈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上一篇:建筑采暖论文范文 下一篇:多功能建筑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