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9:15:58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选题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C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35-01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1]选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关键,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高低。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是理论意义,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遵循“以小见大”原则,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重视“小课题”,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行自我修正,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怀疑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宜“勤”宜“懒”,“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学会偷“懒”,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注释:

①董鹏,王滨,孙业全.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与论文质量关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

【参考文献】

[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国玲,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收录了各高校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按照严格标准收录的文章体现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中的优秀作品,具有很强代表性,能够体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川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l郊冷一2(X刀年收录的优秀硕士论文,在本研究中主要检索了工商管理类的优秀硕士论文,学科类别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等,发现全国8所财经类高校工商管理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普遗较低,检索结果如表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全国8所财经类高校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工商管理类论文中,1999一~2008年间共有626篇,其中实证类论文只有33篇,占总数的5.27%。在研究工具上,以SPss的应用较为普遍,结构方程软件应用很少,硕士论文的研究普遍还停留在实证研究的初级层次。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200斤一2008年该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三个专业的硕士论文中实证论文情况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X哈一2008年的硕士论文中实证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总体的比例也超过了10%,但是实证论文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论文中,实证论文在专业分布上还不普遍,没有引起各专业的普遍认识;在实证质量上,实际调研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主要局限于因子分析,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论文较少,数据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能够用到结构方程软件的论文没有,这说明论文质量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学术水平一般。

二、国内主要期刊学术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虽然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普及和应用,但是实证研究在国内到上世纪卯年代才受到重视并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与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层次较低相对应的情况是: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而且重视研究的深度和规范性。在此,我们选取了国内六种学术期刊做文献计量分析,分别为《管理世界》、《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和《科研管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归到工商管理学科大类,近十年有关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迅速,能够代表工商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所呈现的特点。本研究中主要统计分析了1997一2加7年间在以上六种学术期刊中人力资源管理类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截止2加7年12月这六种期刊上共发表人力资源管理类论文563篇,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国内这6种重要的学术期刊10年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很高,在1997一2001年间,这些期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共146篇,其中实证论文56篇,实证比例为37.58%;2加2--刁(X)7年间,论文总数为414篇,实证论文233篇,实证比例为56.28%;1997一2007年间,论文总数为563篇,实证论文289篇,实证比例为51.33%。其中侧重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报》十年间共发表人力资源类论文%篇,其中实证类论文93篇,实证比例高达%.88%;实证比例较低的如《科研管理》,其实证比例也有23.6%,说明实证论文逐渐成为学术论文的主流趋势。就论文分析工具而言,以《管理世界》为例,1997ee2(X)1年间发表的16篇人力资源管理类实证论文中,仅有1篇用到了SPss,13篇用excel做了简单的描述分析;而在2002一2(X)7年间发表的53篇实证论文中,用到SPsS的有41篇,比例高达80.39%,用到结构方程软件如LISREL或者AMOS的有20篇,比例为37.74%(sPss和结构方程软件一般配合使用,同一篇论文中可能同时使用两种分析工具),论文在分析的深度和规范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本处限于篇幅不再论述其他期刊的论文的分析工具使用情况),说明学术论文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分析深度和规范性。

三、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证分析能力的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和国内学术研究发展现状的比较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研究层次上,而学术研究对实证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研究生中的一部分将会继续攻读博士或者其他的科研岗位,他们是科研队伍的重要后备力盆,所以从硕士阶段注重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证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最和探索分析问题能力。通过与讲授实证分析技术课程的众多老师的沟通,并到相关课堂听课,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实证分析能力。

(一)设里完善的实证研究方法课程

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中一般设有(计t经济学),讲授计t经济学理论和计t分析工具如Eeeviews或者STATA的操作使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数理分析能力;与经济学类课程有所区别的是,管理类硕士课程应侧重实践操作能力,从管理类学术论文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设t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讲授问卷设计方法、文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如SPsS的操作使用,虽然需要一定的统计学和计t经济学知识,但不偏要设工专门的课程,研究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山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开展实践调查以获取信息,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是与本科教学显著的区别,本科教学以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主,而研究生教学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并启迪他们探索“为什么”。SPSS软件的操作应用的课程中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其中方差分析用于比较所取得样本中不同群体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均比较容易掌握;因子分析分析部分比较容易掌握应用又较广泛,应着重讲述;回归分析部分对于部分统计或者计全基础不好的学生难度较大,如涉及到运用回归分析来验证中介变里或者调节变t的问题,教师可作适当引导,讲述过程中重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好的讲授方式是结合专业论文来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论文主题上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较容易跟进;另外从专业论文引人使学生容易‘棋仿”,能够很快接受一整套研究方法。除了教师的鼓励和支持,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作业也是促进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提高。一般可以设工三种类型的作业,第一种是实证研究方案设计,可以很好检测学生对研究方法和逻辑的掌握情况,若采用小组形式,三人为宜,多于三人容易产生搭便车的情况,效果不好;第二种是实证研究论文综述,要求学生对一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脉络进行阐述,指出利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第三种作业是课程结业论文,鼓励学生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完成课程论文,并诺以高分,刺激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论文,有利于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积累经验。对于有余力的硕士研究生,鼓励其刻苦钻研,积极学习结构方程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软件如AMOS、USREL和EQS,但是结构方程软件对于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而言不容易掌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悟性和毅力。

(二)学校或者学院设t专项实践基金

学校或者学院可以设!硕士生实践基金,资助硕士生开展社会调查,这类基金项目在指导思想上也应有所侧重,主要用于有一定的学术性的项目资助,而不是社会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硕士研究生带着学术的态度去开展调查,有利于学术精神的培养和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的应用,这与本科生实践基金也有所区别。口开展一项小的实证研究,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的人际资源来看,以发放3侧}一500份问卷为宜,除去其他开销,项目资助金额在10以)一20(X)元之间,视各学校的财力而定。这样的金额与硕士毕业论文调研费相当,足以支撑一项小规模的实证研究。我校为研究生提供了研究生创新基金的机会,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或者学院的基金管理组织在审核项目的可行性时,应侧重项目的可行性和学术性,对项目实施者的毕业论文是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校或者学院可以设立专门小组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结项时,亦可根据情况设立若干奖项,激励学生的调研热情;对于质量较差的研究,应有相关处罚措施出台。

(三)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从严把关

硕士毕业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开题答辩和毕业答辩,开题答辩期间论文指导老师要从严把关,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上应提出较好的建议,在指导方向上以培养学生学术精神为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实证研究,从经验来看,实证类论文相比理论类论文更容易通过,在行文上规范性更强,只要认真开展,被评为优秀论文的几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证论文侧重学术性,与案例分析类论文有所区别,后者用单案例或者多案例研究来完成毕业论文,集中阐述深人剖析,对作者的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而实证类论文虽然在文献综述部分也需要很强的能力,更侧重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论文答辩期间,作为论文答辩老师对实证研究方法也要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在学生答辩过程中充分与之交流,从而给以后的学生一种信号,在实证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加强自身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才能妥善应付答辩。在优秀论文的选拔上,对积极探索实证研究的论文适当倾斜,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信号传递作用。所以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大答辩难度,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领导应加强重视、导师应积极鼓励

领导对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应在不同的公开场合予以强调,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领导的态度能够左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走向。一个学校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自下而上,一大批有实证热情的老师和学生纷纷专注于学术研究,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这种学术气氛的培养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传统,是一种自下而上,逐渐普及的过程;另一种模式是领导重视实证研究,积极倡导实证研究,在师资和经费上适当的考虑,从而形成一定的学术氛围,这种模式对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提高的促进较明显,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周期较短,效率较高。导师对实证研究的鼓励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有条件的导师可以在科研项目或者课题中开展实证研究,或者采用博士带硕士开展实证研究,前提是博士具备较好的实证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对于硕士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提高效果明显。“l暂时没有项目的导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方法的学习,组建学习小组并培养严谨的学术精神,定期听取硕士研究生的汇报,对于学生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经济上予以适当支持。一所学校如果形成了领导重视,导师鼓励的学术气氛,那么毕业生在毕业论文质童可以得到保证。

四、结论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收录了各高校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按照严格标准收录的文章体现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中的优秀作品,具有很强代表性,能够体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川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l郊冷一2(X刀年收录的优秀硕士论文,在本研究中主要检索了工商管理类的优秀硕士论文,学科类别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等,发现全国8所财经类高校工商管理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普遗较低,检索结果如表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全国8所财经类高校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工商管理类论文中,1999一~2008年间共有626篇,其中实证类论文只有33篇,占总数的5.27%。

在研究工具上,以SPss的应用较为普遍,结构方程软件应用很少,硕士论文的研究普遍还停留在实证研究的初级层次。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200斤一2008年该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三个专业的硕士论文中实证论文情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X哈一2008年的硕士论文中实证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总体的比例也超过了10%,但是实证论文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论文中,实证论文在专业分布上还不普遍,没有引起各专业的普遍认识;在实证质量上,实际调研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主要局限于因子分析,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论文较少,数据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能够用到结构方程软件的论文没有,这说明论文质量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学术水平一般。

二、国内主要期刊学术论文实证研究现状

虽然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普及和应用,但是实证研究在国内到上世纪卯年代才受到重视并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与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层次较低相对应的情况是: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而且重视研究的深度和规范性。

在此,我们选取了国内六种学术期刊做文献计量分析,分别为《管理世界》、《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和《科研管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归到工商管理学科大类,近十年有关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迅速,能够代表工商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所呈现的特点。

本研究中主要统计分析了1997一2加7年间在以上六种学术期刊中人力资源管理类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截止2加7年12月这六种期刊上共发表人力资源管理类论文563篇,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国内这6种重要的学术期刊10年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实证论文比例很高,在1997一2001年间,这些期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共146篇,其中实证论文56篇,实证比例为37.58%;2加2--刁(X)7年间,论文总数为414篇,实证论文233篇,实证比例为56.28%;1997一2007年间,论文总数为563篇,实证论文289篇,实证比例为51.33%。其中侧重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报》十年间共发表人力资源类论文%篇,其中实证类论文93篇,实证比例高达%.88%;实证比例较低的如《科研管理》,其实证比例也有23.6%,说明实证论文逐渐成为学术论文的主流趋势。

就论文分析工具而言,以《管理世界》为例,1997ee2(X)1年间发表的16篇人力资源管理类实证论文中,仅有1篇用到了SPss,13篇用excel做了简单的描述分析;而在2002一2(X)7年间发表的53篇实证论文中,用到SPsS的有41篇,比例高达80.39%,用到结构方程软件如LISREL或者AMOS的有20篇,比例为37.74%(sPss和结构方程软件一般配合使用,同一篇论文中可能同时使用两种分析工具),论文在分析的深度和规范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本处限于篇幅不再论述其他期刊的论文的分析工具使用情况),说明学术论文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分析深度和规范性。

三、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证分析能力的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和国内学术研究发展现状的比较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中实证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研究层次上,而学术研究对实证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研究生中的一部分将会继续攻读博士或者其他的科研岗位,他们是科研队伍的重要后备力盆,所以从硕士阶段注重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于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证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最和探索分析问题能力。通过与讲授实证分析技术课程的众多老师的沟通,并到相关课堂听课,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实证分析能力。

(一)设里完善的实证研究方法课程

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中一般设有(计t经济学),讲授计t经济学理论和计t分析工具如Eeeviews或者STATA的操作使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数理分析能力;与经济学类课程有所区别的是,管理类硕士课程应侧重实践操作能力,从管理类学术论文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设t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讲授问卷设计方法、文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如SPsS的操作使用,虽然需要一定的统计学和计t经济学知识,但不偏要设工专门的课程,研究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山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开展实践调查以获取信息,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是与本科教学显著的区别,本科教学以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主,而研究生教学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并启迪他们探索“为什么”。

SPSS软件的操作应用的课程中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其中方差分析用于比较所取得样本中不同群体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均比较容易掌握;因子分析分析部分比较容易掌握应用又较广泛,应着重讲述;回归分析部分对于部分统计或者计全基础不好的学生难度较大,如涉及到运用回归分析来验证中介变里或者调节变t的问题,教师可作适当引导,讲述过程中重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好的讲授方式是结合专业论文来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论文主题上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较容易跟进;另外从专业论文引人使学生容易‘棋仿”,能够很快接受一整套研究方法。

除了教师的鼓励和支持,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作业也是促进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提高。一般可以设工三种类型的作业,第一种是实证研究方案设计,可以很好检测学生对研究方法和逻辑的掌握情况,若采用小组形式,三人为宜,多于三人容易产生搭便车的情况,效果不好;第二种是实证研究论文综述,要求学生对一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脉络进行阐述,指出利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第三种作业是课程结业论文,鼓励学生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完成课程论文,并诺以高分,刺激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论文,有利于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积累经验。对于有余力的硕士研究生,鼓励其刻苦钻研,积极学习结构方程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软件如AMOS、USREL和EQS,但是结构方程软件对于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而言不容易掌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悟性和毅力。

(二)学校或者学院设t专项实践基金

学校或者学院可以设!硕士生实践基金,资助硕士生开展社会调查,这类基金项目在指导思想上也应有所侧重,主要用于有一定的学术性的项目资助,而不是社会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硕士研究生带着学术的态度去开展调查,有利于学术精神的培养和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的应用,这与本科生实践基金也有所区别。开展一项小的实证研究,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的人际资源来看,以发放3侧}一500份问卷为宜,除去其他开销,项目资助金额在10以)一20(X)元之间,视各学校的财力而定。这样的金额与硕士毕业论文调研费相当,足以支撑一项小规模的实证研究。

我校为研究生提供了研究生创新基金的机会,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或者学院的基金管理组织在审核项目的可行性时,应侧重项目的可行性和学术性,对项目实施者的毕业论文是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校或者学院可以设立专门小组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结项时,亦可根据情况设立若干奖项,激励学生的调研热情;对于质量较差的研究,应有相关处罚措施出台。

(三)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从严把关

硕士毕业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开题答辩和毕业答辩,开题答辩期间论文指导老师要从严把关,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上应提出较好的建议,在指导方向上以培养学生学术精神为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实证研究,从经验来看,实证类论文相比理论类论文更容易通过,在行文上规范性更强,只要认真开展,被评为优秀论文的几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证论文侧重学术性,与案例分析类论文有所区别,后者用单案例或者多案例研究来完成毕业论文,集中阐述深人剖析,对作者的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而实证类论文虽然在文献综述部分也需要很强的能力,更侧重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论文答辩期间,作为论文答辩老师对实证研究方法也要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在学生答辩过程中充分与之交流,从而给以后的学生一种信号,在实证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加强自身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才能妥善应付答辩。在优秀论文的选拔上,对积极探索实证研究的论文适当倾斜,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信号传递作用。所以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大答辩难度,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领导应加强重视、导师应积极鼓励

领导对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应在不同的公开场合予以强调,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领导的态度能够左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走向。一个学校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自下而上,一大批有实证热情的老师和学生纷纷专注于学术研究,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这种学术气氛的培养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传统,是一种自下而上,逐渐普及的过程;另一种模式是领导重视实证研究,积极倡导实证研究,在师资和经费上适当的考虑,从而形成一定的学术氛围,这种模式对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提高的促进较明显,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周期较短,效率较高。

导师对实证研究的鼓励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有条件的导师可以在科研项目或者课题中开展实证研究,或者采用博士带硕士开展实证研究,前提是博士具备较好的实证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对于硕士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提高效果明显。“l暂时没有项目的导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方法的学习,组建学习小组并培养严谨的学术精神,定期听取硕士研究生的汇报,对于学生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经济上予以适当支持。一所学校如果形成了领导重视,导师鼓励的学术气氛,那么毕业生在毕业论文质童可以得到保证。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工商管理类学术论文逐渐倾向于实证研究,在研究的深度和规范性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学术研究重要后备力童的研究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普遍不高,从繁荣学术研究、培养学术力量和提高硕士学位论文水平两方面考虑,迫切需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水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比较容易控制的阶段,本文阐述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能力模式的四个方面,从而也能为提高博士生的实证研究能力未雨绸缪。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研究问题1)对于英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和文本编辑方面,学生总体认知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学习者对规范的认识与实际改错能力之间是否一致?2)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规范的认识和难点上是否有显著差异,认识是否有所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2012年本科毕业生50名和硕士毕业生50名。这些学生刚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准备论文答辩。因此与其他学习时段相比,受试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记忆是最清晰的。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格式改错和访谈。首先,调查问卷根据论文写作的APA格式规范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和文本编辑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确定出问卷的分类框架。表1为学习者对规范认知的分类框架和对应的问卷条目,具体内容见本文第2部分的研究框架。表2为学习难点的设计框架,具体内容列于表内。每个问卷条目的回答从1至5是一个连续的自我评价等级,分别代表完全不了解、初步了解、部分了解、比较明确(不熟练)、完全明确(熟练)。研究工具二是格式规范的改错①。改错重点是写作细节和学术引用格式,这两方面也是研究者预期学生可能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根据APA格式规范,写作细节改错包括标点格式10题、大写与缩写格式5题、数字格式5题;引用格式改错包括文内引用10题、参考文献格式1题含10个错误。表2.对论文写作格式规范学习难点的问卷设计框架数据收集与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问卷、改错和访谈。问卷部分与改错部分装订在一起,发放给两所大学的100名研究对象,当堂完成。研究一共收到有效问卷91份,其中本科47份,硕士44份。在完成问卷和改错以后,在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随机挑选6名学生,对学习写作格式规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数据分析分为三步。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首先对问卷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描述性分析,确定学生总体在格式规范的认知和难点上所表现出的分布特征,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基于问卷分析结果,追溯学生相应的改错部分,检验学生对格式规范的认知和实际的改错能力之间是否一致。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先计算本科和硕士两个群体在格式规范的认知和难点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这两个群体之间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再以改错分析辅助验证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改错能力是否有所不同。最后,针对访谈录音,反复聆听,就学生相关学习难点和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归纳,为解释研究结果服务。

研究结果

学习者的认知现状与难点把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作为一个学习者整体来看,他们对于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的总体认知水平处于“部分了解”的状态。学习者对格式规范的认识弱,实际改错能力也很弱。将规范认识、学习难点和改错能力综合起来分析可见,学习者感觉“学术引用”的规范最难,认识到自己不够熟练,实际改错也做得最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表3),在规范认识上,学习者相对最明确的是论文的文本编辑要求(M=4.27,SD=0.93),其次是学术引用(M=3.78,SD=0.68),最不了解的是各类写作细节(M=3.30,SD=0.63)。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符合。研究对象正值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之际,他们对论文怎样统一标题、字体、字号的编辑要求比较清楚。相比较而言,参考文献格式和正文引用格式比较复杂,学习者汇报自己处于“部分了解”和“比较明确”之间,说明学习者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掌握文献引用规范方面尽管有所知,但还不够熟练。同时表3显示,学习者的难点和对规范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从汇报的情况来看,从难到易的排列顺序是:学术引用>文本编辑>写作细节。也就是说,学生感觉最难的是学术引用要求,而写作细节方面,尽管认识上最不了解,但是感觉上却最简单。从改错题来看,学生尚能做一些有关写作细节的改错,包括标点、大写等形式;但是有关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的改错结果很不理想。说明多数学生平时缺乏学术引用的意识和规范,做毕业论文只是按要求依葫芦画瓢,相关的学术写作知识未得到内化,远未习得。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发展问题总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对论文格式规范的认知既有相似,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群体对规范的认识、感知的难点和学习感受上是相似的,差异在于认识程度和对难点的感知程度;但是这些差异并没有在统计层面上显示出来,表明从本科到硕士阶段没有明显的发展进步轨迹。,从规范认识的顺序来看,两个群体认为从熟悉到不了解的规范依次是:文本编辑>学术引用>写作细节;从感知难点来看,从难到易依次是:学术引用>写作细节>文本编辑。描述性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写作细节认知以外,硕士群体总体上比本科群体在各项认知上有所提高,在各项难点上有所减少。写作细节上,硕士生的认知程度(M=3.25)低于本科生(M=3.36)。这个差异并不说明本科生在写作细节上一定好于硕士,反而表明硕士阶段的学习者有可能更加关注对学术写作中具体的标点、图表、数字的表达,因此自我评估值反而走低,可以理解为一个向好的趋势。为确定本科和硕士两个群体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具有差异性,对两个群体在上述几个方面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方差齐性检验,发现Sig.值均大于0.05,说明两个样本的方差相等,因此都取Equalvariancesas-sumed对应的t值和双尾概率值(Sig.值)。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硕士和本科两个群体之间无论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还是文本编辑的认识和难点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该结果说明,硕士生在执行论文格式规范方面的认知感受与本科毕业阶段相比,没有显著的进步。从改错的情况来看,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之间的差别同样不明显。改错页面有大量空白,部分学生在页边上写“要看标准”或者“不知怎么改。”尤其是参考书目部分,能够动笔改错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动笔改错,改得也不够正确。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反映出两个群体的共同问题,即尽管学习者对规范的实际改错能力与汇报的难点总体一致,但是改错能力比预期的更差。要准确完成所有的改错确实不易,必须熟悉各类规范。多数学生显然没有平时的积累,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学”了一点规范知识的皮毛。

讨论、结论与启示

本次研究发现:第一,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完成了毕业论文之后,对学术写作规范的认知依然有限,难点不少。具体来讲,学生感觉最熟悉和最容易的是文本编辑规范;在写作细节方面,尽管认识上最不了解,但是感觉上却最简单;感觉最难的是学术引用,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掌握文献引用规范方面尽管有所知,但不够熟练。此外,学习者的实际改错能力与汇报的难点总体一致,但是改错能力趋于更弱。第二,硕士阶段并没有比本科阶段在规范认知层面有显著的进步,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差异。尽管研究结果令人失望,但是都在情理之中。基于观察和学生访谈,归纳起来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首先,当前既缺乏系统性教学,也缺乏统一格式规范,尤其是参考文献格式。从访谈中可知,学生对学术写作教学提出了系统性教学的要求,希望开设专门课程、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规范统一地学习基础的格式规范”。同时,要求学校制定和提供“统一”、“详细”、“可信”的格式规范标准。希望每条规范之后举出明确的例子加以说明,在相关网站展示具体标准,并且希望老师之间对格式的要求达成统一。很明显,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参考文献怎么列,多数从相关的期刊论文中引用摘抄而来。由于国内外的期刊论文在格式规范方面不尽相同,各学校的格式规范在老师之间或者学期前后之间版本不同,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很容易犯错。这无论在本科阶段还是硕士阶段,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个原因与教学观念有关。当前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生,在格式规范方面的学多是“速成”的,似乎给他们一个规范,必须立刻学会,不能出错。有研究者(如王崇义2004:75-76)提出在完成了宏观指导的各项工作后再进行包括语言、格式等内容在内的微观指导。我们注意到,格式规范的习得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格式规范的三个核心内容之中,“写作细节”要求学生在有关标点、数字、大写、缩写等细微环节体现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写作知识,是应当从基础写作抓起的。速成型的学习结果带来什么?学生即便费时费力通过三年研究学习,完成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于形式于内容比起本科阶段来讲相对完美,但是其学术规范的认知意识依然薄弱,难点依然存在。可见,学术写作格式规范的习得对学习者把显性的规范知识转为内化的知识,并在写作过程中得以融会贯通,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模仿,不断地使用和反思。本次研究结果还进一步启示我们思考,培养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到底为了什么。

“学术引用”中的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格式都比较复杂。尤其是文内引用环节,不仅需要学习者明确为什么使用引证,而且知道怎样正确使用,使得引证的文本形式体现出相应的修辞功能。这些技能恐怕不是指定学生一套规范标准,他们就能习得。已有研究者呼吁,学生亟需学术规范的专业训练(贾永芳2008:108;张惠琴、李俊儒、段慧2008:71),以解决学术剽窃问题。实际上,规范的学术引用是研究性写作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学术引用的形式建立起前人的研究网络,并把自己的研究根植于该学术网络,从而参与学术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学术写作的重中之重。杜绝学术剽窃仅是一个低层面的学习要求。更高的目标是通过经历大量规范的学术写作过程,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审慎的治学态度和独立的研究精神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给我们的论文写作教学,包括其他科目中含学术写作任务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切入:第一,创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专门辅导英文写作格式规范。学校可开设通识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可选修。对于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开设APA规范指导课;对文史哲等学科开设MLA规范指导课;对理科开设CMS/CSE规范指导课。全校学生根据各个学科的写作要求选修课程,从而得到专门辅导。也可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开设英文写作中心,为学生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在格式规范和其他方面提供专门辅导。第二,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观念,将学术规范要求融入多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速成的学习注定无法走远。平时写作也好,课堂PPT汇报也好,把学术引用的大目标分割开来,逐步实现,点滴渗透学术写作的规范要求。从一年级抓起,不仅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写作细节,而且把学术引用切入各门课程的笔语训练。当学生平时多用APA/MLA格式表达引证内容,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前人研究,把自己的思考植根于当前的学术领域。第三,建议论文写作教学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比如对比论文样本,示范优秀习作;或者对比国际同领域专家论文与我国学习者论文的差异。在比较中,学习者能够引起重视,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严肃对待论文格式,严格按规范写作,提高学习者自我规范的意识。最后需要指出,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改错和访谈为主要研究工具。针对学习者执行学术写作规范的能力发展,将来研究还可以采用纵向的个案研究方法,跟踪学习者在一段时期内如何逐步习得写作规范知识;既可从个体认知的视角追踪学习者对规范知识的习得过程;也可结合写作文本的视角探讨学习者执行学术规范的能力发展路径;也可从社会认知和语用视角探讨学术规范的习得过程如何体现其学术身份的建构过程;还可以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探索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唱法批评;唱法;声乐艺术

在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声乐这门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走来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无论是其艺术实践、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还是声乐文化领域的交流、消费、传播、流行等多个方面,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调一致的“哼嗨、哼嗨”原始本能的声音,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如今它早已超出声乐艺术原始本能的文化意义,赋予了声乐艺术新的文化内涵――从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的艺术性,声乐艺术以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异彩纷呈,逐渐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完整的音乐活动离不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听众欣赏和音乐批评这五个环节。音乐批评在音乐活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反映音乐家创作以及表演的一面镜子,又是沟通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音乐批评,又称为音乐评论,简称‘乐评’。它是对当前或近期音乐生活的各种现象(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家、音乐活动、大众音乐生活、音乐出版物等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判断和评价的一门学问。”1 我国的音乐批评还是门比较新的学科,尽管有一批资深的音乐评论家活跃在乐坛上,但是音乐批评学无论是专业教育、专门著作还是专业研究队伍,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

作为音乐批评的一个分支,声乐批评在整个音乐批评大家族中是比较薄弱的一支。“其一,声乐艺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不是道中人很难跻身其间,即便勉强涉足,也因不易触摸到歌唱艺术的深层结构而流于空泛。其二,专业研究队伍相对弱小,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论素养较为缺乏,故而不得不停留在对歌唱的技术细节上进行大量描述,真正有深度、有见地的理论总结和美学提升甚为难得。其三,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许多有价值的现象和命题,但因错综复杂的各种交互原因,而使行内人望而却步,或因大多数声乐同行专注于歌唱表演和教学实践的技术层面而对这类命题不甚关心”2

随着当今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电脑、录音、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接触各种声乐形式和歌唱竞赛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声乐活动参与人的年龄和职业已不再是定数,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由此,声乐评论活动也空前地活跃起来。“声乐批评,就是对人声类艺术创作与表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3

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声乐批评一般包括对声乐理论研究的批评、对唱法的批评、对声乐教育的批评、对声乐艺术思潮的批评以及对声乐社会事件的批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活动,对于社会声乐活动以及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声乐批评子项中,尤数唱法批评现象比较尖锐和集中。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坎坎坷坷,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但就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声乐批评起步较晚,理论建构明显不足,而且其主要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进行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家、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就使其缺乏符合学术规范的严格界定,导致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唱法的产生和运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运动背景,目前既没有可依赖的学术传统,也没有可以依赖的研究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唱法批评在我国的声乐艺术传播和声乐艺术建设中其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的不平衡,对其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一个逐渐适应到不断革新的过程。

目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音乐评论的论文数量比较多。这类文章大多从宏观层面阐述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新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理论思索,评述我国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音乐批评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音乐批评的重要性的深入探讨。但是,集中针对声乐批评的文章并不多,而且大多音乐批评所包含的声乐艺术信息量也较少,通常概括性、综述性较强。虽然《音乐周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发表过声乐批评,但也多是泛泛而谈,或是仅对某位歌唱家或其演唱进行具体的评论。

面对观点各异而又非常丰富的音乐批评材料,笔者主要以反映音 乐争鸣研究状况的学术期刊和音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为重点研究对象,如《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报》、《交响》、《乐府新声》、《天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等,抽取唱法批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唱法批评的目的。

从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中可见,当前唱法批评中所见评论最多的是“土洋唱法之争”和“三种唱法之争”,期刊文章和专题论文材料比较多。尤其近年来有多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涉及此项,例如:《“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2004年河南大学韩莉的硕士毕业论文)。该文以“三种唱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三种唱法”各要素与“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三种唱法”争论的焦点和实质。《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张强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以“土洋之争”为研究对象,围绕“土洋之争”学术讨论的背景、缘起、始末等方面进行梳理,对理论界的相关学术反应进行总体观察,力求立足当代,在综合、系统、纵深理论梳理与剖析的基础上,探寻关于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审美追求和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从中探寻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具有启示的学术理念。《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青歌赛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发展变革,以此为背景对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进行整理归类。旨在通过将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与声乐艺术的发展相结合,总结出其现场形式、主客体及其在内容与传播上产生的作用,以尝试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批评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建国五十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高美玲的硕士毕业论文),作者将建国至20世纪末50 年间发表的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着重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纵向研究。

有关“咽音唱法”的批评文章较少。最先对林俊卿“咽音唱法”提出异议的是张清华,他的文章《我对“咽音”发声法的几点看法――与林俊卿先生商榷》(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周敏的硕士论文《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思考》是目前查到的唯一一篇对“咽音”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还有李向荣2001年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连载文章《“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也是对“咽音”唱法进行介绍和细致研究的论文。

与对“土洋”和“三种”唱法进行评论的论文数量相比,对“原生态唱法”进行专门批评的论文数量明显要少。较突出的学术论文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辩证关系之初探》(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司亚娟的硕士论文),该文论述的“民族唱法”指的是“学院派民族唱法”。该文对“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两种唱法的发展提出个人见解。还有2007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占成的硕士论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以蒙古族短调、长调为例的音乐文化研究》。

近年来,对“跨界唱法”进行评论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多。相关论文有:琚军红的《“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载《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文章通过对谭晶以跨界歌手的身份在中国声乐界的影响,她的演唱风格和唱法的灵活跨界,以及对感情的准确把握与演绎演唱的主要特点进行细致描述。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载《人民音乐》2011年11月)。《跨越“唱法”分类樊篱的实践与探讨》(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姬彬霞的硕士论文),认为“唱法”分类法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局制性。在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致使声乐比赛、教学出现诸多弊端,跨越唱法分类的呼声应运而生,并引起声乐界对唱法问题诸多的尝试和实践,探讨和借鉴实践经验,以期打破唱法界限对声乐艺术的禁锢和制约。

涉及到“音乐剧唱法”的批评文论目前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郭婷的硕士论文《论传统美声概念下的音乐剧教学与演唱》。余翌子的《“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见《黄钟》2007年第4期);《音乐剧的演唱方法及其表现力――音乐剧唱法的探索与研究》(郭宇,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音乐剧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曾凡广,《作家杂志》第234页,2008年第9期);《音乐剧唱法探究》(张大鹏,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试析音乐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竺期,《人民音乐》2015年第10期);《试析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于洋,《戏剧之家》2014年第7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思考》(范芸,《广播歌选》2008年第4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几点质疑》(智艳,《歌唱艺术》2011年第12期)等。

另外,还有几篇声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和期刊文章,对唱法批评材料的再准备以及了解声乐理论发展动向有较大的帮助。如:彭俊园的《声乐艺术(1949-1966)“土洋之争”重要文献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郭克俭的《新中国60年声乐学术热点追溯与反思》(《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毛慧的《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1期);管谨义的《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石惟正连续在《人民音乐》发表的《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

涉及到其它“唱法”的评论文章主要有:《欧洲唱法怎样民族化――访劳景贤、蔡绍序、董爱琳、周碧珍同志》(《人民音乐》1963年7月刊),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劳景贤谈道,欧洲唱法的民族化应该要做到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五种因素的结合,要具体从重新编选教材、编写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歌唱技巧的练声曲、培养师资等几方面解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蔡绍序提出,要从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语言、曲目、时代精神等方面实现欧洲唱法的民族化。歌唱家董爱琳、周碧珍认为,学习了欧洲唱法的歌唱者应学习民间音乐,在演唱方面根据具体歌曲的要求在发声和歌唱技巧方面作出改变等。乔新建《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2003年第2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文章认为“混声唱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建立“混声唱法’的时间与西方大体相同,西方对“混声”的表达方式来自解剖和物理实验,而我国却是来自歌唱效果的比喻和形容,中国的“混声唱法”在色彩方面和中声区的真假声音比例上和西方有所不同,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员切忌不可对西方技术照搬,要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歌唱方法才是正确的道路。发表的李广达的文章《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2008年第1期《音乐研究》,通过多条实例对唱法界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模糊思维在唱法分类中的意义。

从文献梳理的综合情况来看,硕士论文涉及到声乐研究方向的比较多,几乎论及声乐艺术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博士论文研究声乐方向的就非常之少了,目前只有两篇博士论文论及声乐和唱法问题:《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吴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吴佳,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唱法批评的目的不是要界定唱法,将其固定于一种理念之中,而是要使唱法存在于世界中,投入到行动中,打破“千人一声”的尴尬局面,进而追求“一人千声”歌唱境界。唱法批评本身是一个事件,是不能超越于唱法之外的存在,换言之,唱法批评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必须建立在对歌唱活动的感受之上。唱法批评在中国当代声乐发展进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P系到歌唱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歌手的声乐学习。唱法批评应考虑到唱法美学的、科学的和历史的诸多因素,在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对唱法的界定进行综合思考,将其放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史中,以中西科学的声乐理论为基石,在深入研究、学习和吸收各种唱法优点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理想的声乐发展途径。

因此,唱法批评并不单纯是一个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价值。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土洋唱法”、“三种唱法”,甚至更多的唱法,只是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用心、用情去歌唱,能打动感染人,就不应局限于某种唱法,而应追求歌唱艺术法无定法、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

[注释]

13明言:《音乐批评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第214页。

2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参考文献]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综录(2000-2009)[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孙悦湄 范晓峰.中国近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6】杨晓萍.谈“唱法”与“风格”[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3).

【7】冯文起.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而努力[J].中国音乐,1996,(3).

【8】羊卫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音乐探索[J],2009,(3).

【9】吕玲.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J].音乐研究,2007,(12).

【10】陈立芳.由“青歌赛”提高原生态唱法地位引起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6,(11).

【11】王宝璋.浅谈“咽音”与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1984,(4).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翻译学;一致性;翻译标准

一、引言

十七世纪,现代西方科学始成雏形。自那以后,科学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各种方法及研究模式被大量应用于现代物理学、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客观、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使当代科学研究更接近事实真相和本质。受到西方科学研究的影响,国内各学科也都在致力于加强自身研究的方法论意识,积极促进科学研究方法与本学科研究的结合,比如教育学、应用语言学、市场研究都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对方法论进行了探讨。基于此种情形,加强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探讨,推动译学研究的方法论建构已显得尤为刻不容缓。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作为方法论系统中重要的两类方法,以其充分的研究理据,严密的研究过程及科学的分析工具在社会学及各类人文学科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在翻译研究中的状况如何?翻译研究者是否积极吸纳此二类完善的方法体系帮助自己开展翻译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定性和定量研究做理论及实践层面上的二维探索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文全面回顾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起源、定义、所依存的哲学范式、表现形式、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等问题,并结合对山西理工大学顾玉萍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考察,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比重、体现方式、对翻译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其意义与不足。经过对定性研究与翻译研究的综合探讨,笔者发现翻译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为“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而且伴随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定性研究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体现其优势,帮助解决“何为译”“为何译”“译为何”等涉及翻译全貌的问题。

此外,本文对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发展演变做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通过其与定性研究的对比揭示其作为一种实证、客观、科学方法的本质。通过考察该毕业论文,笔者对当前定量研究在国内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做了描述,并分析了此种现象背后的生成原因。结合采用定量研究的实例,笔者还阐述了定量研究对于翻译研究的积极性及负面作用,进一步指出研究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与定性研究、理论研究等模式一道将翻译学各领域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设计的发展历程

定量和定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直没有间断。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粗略地区分为两个阶段:1)单一式设计阶段;2)混合式设计阶段(Tashakkori & Teddlie, 1998).

1.单一式设计阶段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在某个研究中,要么使用定量设计,要么使用定性设计。不过,有些研究在定量或定性设计中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来收集数据。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单一设计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定量设计研究处于优势,而定性研究处于边缘地位。定量研究之所以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定量研究在自然科学中去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科学为了证明其科学地位也效仿自然科学,它们试图对其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化,建立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当时,人们认为定量研究成果比语言叙述更具说服力。如果没有数字,人们就会怀疑其研究的科学性。

然而,到了60年代,定量设计开始遭到质疑,定性设计逐渐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许多社会科学家认为,社会现实不同于自然现实,简单地将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设计移植到社会科学里是不妥当的。显然,我们不能用研究自然物体(如岩石、树木)的方法去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此外,自然科学家可以孤立地区研究自然物体,但社会科学家昨晚社会的一部分是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从60年代起,定量和定性问题的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两种设计的支持者都坚持各自的观点,强调自身的优势,毫不相让,所以,两类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要么是定量的,要么是定性的。

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主流地位相比,定性研究一直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缘。8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孰优孰劣,展开了大量的对话和讨论,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研究者们认识到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可以独立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研究者研究客观对象要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定性研究认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诠释和深度挖掘被研究对象,而定量研究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关系、影响和因果,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不关心整体的作用。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突出的是对既有的理论验证或推广。而定性研究则没有理论在先,它是一个创立理论的过程,通过访谈和个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从中概括出论题、论断或理论,本质上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Strauss 和 Corbin,1998)。

(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性的说明,通常用文字而不用数字或测量来描述被研究对象,研究比较灵活,通常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用数字或测量而不用文字来描述客观现象,主要通过数据来说明统计结果(Krathwohl, 1993:740)。

2.混合式设计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谁优谁劣的无谓争论是没有结果的,两大阵营之间都作出了和好的姿态。他们认识到,世纪是复杂的,如果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想全面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定量设计和定性设计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他们认为这两种设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彼此可以互补,而不是对立。定量设计可用于大范围的研究,这类研究模式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定量设计的研究结果应用性强。不足的是,定量研究通常过于简单化,生态信度差(生态信度是指研究结果可用于现实生活的程度。为了严格控制研究中没有调查的因素,定量研究通常在实验室里进行。因此,从实验室里获得的结果很难成功地运用于真实情景)。定性研究对现实世界能过做出比较真实的描述,能够展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但定性研究耗时费力,研究结果的应用性不强(Cohen & Manion, 1991; Keeves & Sowden, 1992)。Marton 和Kendal 提倡两种设计的有机结合。他们说:社会科学家已经开始放弃了介于定性和定量数据之间的虚假选择;他们更关心两者之间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Cohen & Manion, 1991 :42)。Marton(1981)强调说,两种设计结合获得的结果往往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与单一的设计方法相比,结果更可靠,信度更高。Markee(1994)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说:“在现实中,定性和定量研究互为补充,共同创造新知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使用单一的研究设计,他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设计。

三、翻译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及定量研究

1.该硕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对于翻译理论的贡献,严复于我国正如纽马克与英国,奈达于美国。尽管他们理论表述的角度不同,但其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所以,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翻译学,正确的方法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因此,该论文的作者主要通过对三者的翻译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中国翻译发展应遵循的合理的方向和方法。

这篇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了中西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的意义及其各自特点;第二章是对严复、奈达、纽马克重要翻译理论的介绍;第三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论述三者翻译理论的一致性,作者认为他们虽然在翻译理论的表述上各不相同,但一下三点是相同的:(1)都承认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2)为正确表达原文信息,必要时需要给便译文的形式;(3)译文必须重视接受者。而第四章进一步论述了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在第五章中,作者又回顾了我们近期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第六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和概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文章从第一章到第四章运用的都是定性研究的方法。由于该论文主要是就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这就限定了该文章更多的是要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的。

2.定性研究在该论文中的体现

笔者在定性研究的目的、形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太原理工大学顾玉萍同学的硕士论文“严复、奈达、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这篇论文作了全面的调查,试图找出该论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地方,以便总结出该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在该文章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给予实质上的一致性,继而又细分各自的理论并做量化的比较,最后得出三者之间的翻译理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三者理论的区别更多程度上在于说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定性研究在这篇硕士论文中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该论文的作者认为,虽然中英文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点,但语言的共性大大超过语言的差异性,而且人们对翻译本质的功能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因此,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为说明这一点,该作者选择了作为中西方翻译理论家的代表的严复、奈达和纽马克,通过对他们翻译理论核心部分的介绍和比较,来探索他们翻译理论的一致性。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主要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先是在性质上肯定了三者翻译理论的一致性,接着又详细比较三者的不同,最后得出结论,虽然三者的翻译理论在说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本质主张是相通的而又一致的。

3.该论文研究方法的不足

纵观该论文我们不难看出,该文章虽脉络清晰,言之有理,但总感觉只有理论框架而没有实质的填充物做支撑。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在于该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仅仅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而没有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主流地位相比,定性研究一直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缘,因此,我们的研究要想有说服力,定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结合对山西理工大学顾玉萍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考察,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比重、体现方式、对翻译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其意义与不足。在肯定其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如果该论文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相结合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并能对中国翻译理论提出更为细致可行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Nida, E.A. Translating Meaning. San Dia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2]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许钧(主编).《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王佐良.“Two Early Translators Concerned”,《外语教学与

研究》,1981,1,PP1-12.

[6]谭载喜.《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9.

[8]林语堂.《论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中国翻译工作

[9]林克难.“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中国翻译》第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 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 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着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着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着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着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着? —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着;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着;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着;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着?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着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着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群聚 对策研究

网络群聚是一个融合了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概念,生态学中的群聚(aggregation)是指因相似或相同生态要求而聚居在一起的各类生物。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逐渐成为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大学生也因此获得了自身所需的资源,满足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群聚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大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活,我采用自编的“关于大学生网络群聚的调查问卷”,以在宁某高校为样本,对该校大学生的网络群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6份,问卷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100%。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一、调查结果统计

我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群聚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聚集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聚集的网站分散,但上网的类别则相对集中。

当问及“您经常去的网站依次是哪三个”时,调查发现大学生经常去的各类网站共计有76个。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人人网(26.5%)、百度(25.5%)、新浪微博(6.8%);排在第二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人人网(19.4%)、QQ空间(13.9%)、新浪微博(6.8%);排在第三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QQ空间(8.6%)、新浪微博(8.3%)、人人网占(8.1%)。虽然大学生常去的网站数量众多,且在调查中每个网站占有的比例都不高,但综合起来看,大学生聚集的网站种类却较为集中,归纳起来共可分为以下10类。

1.各类论坛,如Keyfc论坛、南大小百合、南师大扬帆论坛、星期五论坛等;

2.各类网络社区,如天涯社区、19楼等;

3.各类网购网站,如淘宝网、卓越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

4.各类网络游戏网站,如WOW魔善、雪酷网、CS官网、3996、5173等;

5.各类人际交往网站、个人主页,如人人网、QQ、QQ空间、新浪微博等;

6.各类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

7.各类休闲娱乐网站,包括提供各类视频的网站,如猫扑网、豆瓣网、土豆网、优酷网等;

8.教育网站,如小木虫、学校的相关网站;

9.综合性网站,如九尾网、凤凰网等;

10.软件网站,如机锋网、CSDN等。

(二)网络生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网络群聚提供了条件。

在调查中,当问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是多少”时,52.4%的学生选择了“每天2―5小时”,37.4%的学生选择了“每天2小时以内”。可见,上网占据了大学生不少时间,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1.网络游戏

以网络游戏为例,我认为参与网络游戏是出现网络群聚行为的重要方面。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共有73%的被调查大学生玩过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持续的时间70.7%持续在2小时以内,20.80%的学生持续在2―5小时。

对“是否玩过网络游戏”和性别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如下表所示),在参加网络游戏方面,超过60%的男生玩过网络游戏,而在选择玩过网络游戏的男女生中有70.8%和69.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内,各有22.8%和2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玩游戏的时间在2―5小时。

性别・网络游戏Crosstabulation

当问及大家是如何知道各类网络游戏时,46.9%的同学选择了“朋友告知”,17.4%的同学选择了“别人玩我也玩”,16.3%的同学选择了“网上分享”。可见,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参与网络游戏与其所处群体的性质及身边的朋友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也为网络群聚现象的出现成为可能。此外,共有近一半选择玩过网络游戏的同学,在回答“您认为网络游戏可以使你获得什么”时,46.6%的同学选择了“打发时间”,24.7%的同学选择了“获得成功的喜悦”,21.9%的同学选择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人人网和QQ空间

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知道的网站中,与“娱乐休闲”和“人际交往”相关的网站是极具大学生人气的网站,其中,“娱乐休闲”占93.1%,“人际交往”占83.8%。而人人网和QQ空间是大学生常去的两大兼顾“娱乐休闲”和“人际交往”的网站。因此,当问及“你是否经常使用人人网或QQ空间”时,有91.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可见,人人网和QQ空间是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朋友告知”和“网页上的分享”成为大家知道这两个网站的两大途径,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9%和24.9%。在问及“浏览或使用该网站的原因”时,72.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同意和同意登录该网站是为了“联络感情”、64.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关注朋友动态”、60.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分享网络资源”。

3.班级的网络平台

我认为班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大学生网络群聚的有效载体。在调查中,85.3%的调查者指出所在班级有共同的邮箱、空间、群、主页。其中,公共邮箱的使用量最高,占到调查对象的54.3%。但是,班级的各类网络平台的访问量并不高,选择“一般”的占据42.9%,而大学生使用这一平台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料;其二,是班级事务的告知和讨论。

(三)大学生愿意融入社会,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我认为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是可能吸纳大学生的重要方面,各种网络群或各种讨论版成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载体。在调查中有72.4%的同学参加过网络组织的讨论,但真正参加过网络组织开展活动的同学只占到38.3%。在所参加的网络组织中,有64.2%的组织有自己的相关规定。在参加过网络组织的活动的被调查者中,关于参加网络活动的种类,70.5%的同学选择了“结交朋友”,其后分别是社会公益服务、旅游和跳蚤市场。参加网络组织的活动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则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聚会,究其原因,主要是被调查者认为现实更加真实可信。

(四)对于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大学生有共同的理解。

在被调查者中,大家认为“大学生聚集于同一网站、社区或论坛”的三个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相同的平台”、“共同的兴趣”、“相似的经历”。大家认为通过网络群聚,大学在网络生活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三点分别是朋友、信息和话语权。大家认为谈及最同意的几种观点中,同意在网站、社区或论坛中可以获得更多信息的占97.7%,同意可以发表个人观点的占88%,同意使自己能够接纳他人观点的占85.2%。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网络社会赋予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以新的内涵。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在他的网络社会理论中指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它重组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范式……”,那就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开放的社会系统,“无所不在的网络使决心、行为和积极性都变得空前活跃”。“网络就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新型社会的这一特点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大学生青年群体中新的社会认同。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他们活跃、富有个性,具有创造力;他们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而乐于交往;常常被称之为边际人或边缘人的他们尚处于各种文化边缘,网络社会的发展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群聚现象,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体现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个性的张扬,大学生利用网络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学生的兴趣多,体现出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的多样性。

(二)同辈群体促进大学生网络群聚文化的形成。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群关系构成的副文化”①,同辈群体形成的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个体实现良好自我分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大学生个体提供了发展社会角色和技能的机会。因此,在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参与网络游戏情况,以及在对如何获得相关的网站信息进行调查中,发现从众的心理需求,“别人玩所以我也玩”的思想来自于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同辈群体的发展是形成网络群聚的重要条件。

(三)网络群聚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了网络资源。

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网民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网络群聚为我国的网络社会聚集了大量的资源,这其中既包括丰富的人群资源,又包括丰富的信息资源。

所谓人群资源,“是指人们受某种因素的影响,以一定形式群聚在一起,或具有某种共同特质的人群所形成的资源效应。群聚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聚集于列车、会场等某一现实场所,又包含有聚集于网络社会、论坛等特定的虚拟空间。它的核心是具有规模的人群特质”。②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正是符合这一概念的定义。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体现了聚集网络的类别相对集中;“相同的平台”、“共同的兴趣”、“相似的经历”是形成网络群聚行为的自发力量,而网页上的分享成为该现象自我聚集,不断扩张、不断增值的保证。

正如林南指出的:“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③“个体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强度决定了个体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④“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地位越高,个体与成员的关系越弱,则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⑤网络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提供了条件,弱关系使大学生在其关注的网站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三、对策建议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与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群聚行为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研究中我还看到了其存在的弊端,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上网时间过长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大学生如何严格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是一个需要长久规划的问题,通常利用宿舍气氛的配合和舍友的相互监督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氛围的营造。

针对现有班级的网络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高的情况,我们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加大对校园网、班级网络平台的宣传,使大学生将登录校园网和班级网络平台作为逐渐养成的习惯。逐步扩大班级网络平台的功能,将其功能从下载学习资料、讨论班级事务扩展到其他更广阔的方面,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伴侣和助手。

(三)关注社会,放眼当下的思考。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通过各民间组织,将大学校园中的志愿服务、义务支教、关注环保等活动纳入网络,从网络开始,走向广阔社会,积极思考当下,做符合网络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

注释:

①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会,1998.8,第1版:523.

②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③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3).

④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⑤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参考文献:

[1]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会,1998.8,第1版:523.

[2]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3]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3).

[4]杨晓江.美国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0.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籍管理; 规范性; 建构主义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

⑴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以学年制为主。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探究的4篇相关文献中,一篇是硕士毕业论文,两篇是学术论文,一篇是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相关论文。其中论述相对较为全面的文献为吉林农业大学2005届硕士毕业生张晋撰写的毕业论文《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学籍管理模式,提出截止到2005年,据调查显示,目前吉林省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学年制。

⑵师资条件相对薄弱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进程。在论文中,张晋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推进学分制进程较慢,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师资条件薄弱。从对教师的调研结果看,长期习惯于“一刀切”静态管理的教师,对“动态管理”总存在着不适应。此外还有课程选择指导,学生心理工作,考试组织,学业评价,教材管理等都给学分制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加强动态管理研究,是今后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重要课题。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院校“取消学年制,采用学分制”,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办法的建议,

⑶中等学校学籍管理改革方法。针对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现状,张晋提出了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中职学校改革学分制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及实施方案。这一研究为开展中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衔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高等学校学籍管理研究现状

⑴研究内容。对于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学籍管理的概念;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③学籍管理的现状(学籍管理模式研究);④学籍管理有效性研究;⑤学籍管理规范化研究。

⑵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①对于“学籍管理”的概念阐述停留在内容罗列阶段。关于“学籍管理” 的概念阐述主要侧重于从学籍管理的内容角度定义,属于对各项包含内容的并列列举。本课题组认为对于“学籍管理”的界定将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加以描述。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看,建构主义是与功能主义紧密联系的理论范畴,建构主义属于一种理想类型构建的理论体系,“建构”是基于对研究对象功能的设定而言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与教学工作。共同的目标可以规范共同的工作对象,共同的工作模式等,学籍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是处于动态的互动过程中,而非简单地停留在静态管理与被动管理的阶段,也是学籍管理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②对于“学籍管理”的功能阐述停留在单项内容讲述阶段,未能系统化论述。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学籍管理是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重要记录。学籍管理具有推动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功能,对于学校、家长、学生与企业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例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记录,是家长观察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是企业招纳贤才的重要依据。已有的功能研究基本上处于分头论述阶段,而非集中系统论述。事实上上述各个功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3.研究意义

⑴概念界定。概念是经验的抽象。对“学籍管理”进行功能定位,对学籍管理模式进行建构,首先离不开对其所包含内容所具有共同属性的集中与抽象。学籍管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深化每项内容的社会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会对高校各系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者进行访谈,从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籍管理”进行科学界定。

⑵功能定位。基于目前学籍管理“重管理,轻教育;”、“重数据,轻绩效”的趋向于机械化操作的现状,本课题拟提出对“学籍管理”功能定位的理想构建,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其各项功能。这是一种观察视角的创新与理论创新。

⑶功能实现途径探讨。明确学籍管理各项功能是探讨其功能实现途径的前提。目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主要采取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结合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主要构成,即学籍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针对我们设定的理想功能,从而进行功能实现途径的探讨。

二、“学籍管理”的内涵

1.学籍

在《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中,学籍是“指学生姓名的登记册子。专指在某一学校所获得的学生资格。经过规定手续或升学考试被正式录取的学生,入学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取得该学校的学籍。标志学生取得参加学习的资格。学校则取得了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逾期未办理注册手续和复学手续,以及因故退学或受到开除学籍处分,则丧失学籍,亦即失去学习资格。”

2.“学籍管理”

对于“学籍管理”,在《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中,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处理和审核,主要内容有:入学和注册;成绩考核和毕业;转学、休学、退学;纪律和考勤;奖励和处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

关于“学籍管理”的方法,在《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包括:“ (1)审查认定。审查有关材料,按条件认定学生资格。审查优秀学生材料,认定为优秀学生等。(2)证明。就是把审查认定的学生资格加以证明。证明可用各种书面的形式。 (3)按规定办理审查认定、证明的具体手续。(4)整理和保管有关学籍材料资料。学籍材料资料主要有:各年级各班学生名册、毕业(肄业)生名册、学籍卡片、体检以及转学、休学、退学、奖惩等有关材料及统计报表等。学籍管理是学校教学行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学生质量符合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籍管理体制构建中的应用

1.建构主义

在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浮现的传统、成熟的传统、延续的传统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具体理论体系中都或多或少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模式如何进行自身的“再生产”的基本概念,即1.系统再生产;2.系统矛盾。在结构主义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从浮现传统中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与结构社会学到齐美尔形式结构主义、米德的行为结构主义、舒茨的现象学结构主义,结构和结构主义社会学呈现出多样性。在结构主义理论发展趋于成熟时期,出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主义传统,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美国结构主义传统等。在结构主义延续的传统中,相继出现了吉登斯的结构论,文化理论,布迪厄的建构性结构主义、网络分析、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梳理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在社会学这样一项知识分子的事业中,结构或结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分支,成为社会学者观察社会的重要理论视野。对于社会的观察与描述,结构或作为一个现象,或作为一个工具,更加方便于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本质或规律的描述,进而服务于预测或展望工作。

2.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籍管理体制构建中的应用

学籍管理是一项静态存在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因此明晰学籍管理的社会功能,是针对性开闸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无论是韦伯“理想类型”的构建,还是布迪厄的建构性结构主义,都是与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相联系。中等职业院校如何改革学籍管理制度,符合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规律与需求,高等院校如何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中高职业院校学籍管理的功能

1.学籍管理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的重要依据

学籍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档案,是学校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中介。需要将学生学籍管理与学生学习进展有机结构,积极发展学生学习档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预警或激励功能。

2.学籍管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重要依据

学分制教学管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给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提供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程等自由, 但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能达到要求而造成留级, 甚至延期毕业。因此, 如何有效预防高职院校学生因违纪、成绩不达标而遭淘汰, 如何提升毕业生毕业率, 探索高职院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构建, 便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管理工作者所面临一项重要课题有。实行学籍预警机制可以一改传统的 “事后处理型”管理为 “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有利于深化以学生为本、教育为主预警为辅的管理理念。

3.学生毕业就业,企业招纳贤才的重要依据

不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学校、企业或家长,学籍的本质功能是一样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书面记录。因此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如何拓展学籍管理的重要教育与教学功能,将学生的学习记录内容能够更为详实,成绩随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同时能将非学习的成长记录纳入到学籍管理中,并对其考核加以量化。

4.家长与学校进行互动的重要平台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正成为我国中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主流,因此携之家长开展中职生、高职生教育工作,成为诸多学校的教育策略之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五、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功能实现的途径

1.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学籍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给高职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同时它又给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内容,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2.把学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籍管理是通过对学生的入学、成绩考核、休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等一系列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而思想教育是正面的说服教育,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榜样示范, 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把学籍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的转化首先是思想的转化,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时期,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校学习期间, 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这些影响必然会反映在思想上、行为上,因此,必须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把激励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之中

在学籍管理中, 引入激励机制,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籍管理规定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 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将是实现学籍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 我院根据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制定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和《关于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办法》, 这是对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之一。

4.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学籍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 不仅要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在预防上下功夫。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 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用防治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 谢新观 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04.

[2] 张晋.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2005(6).

[3] 翁丽香.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效果的途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终身教育视野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课题编号:10yja880199);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0jwb010)(主持人:朱新生)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题目: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 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 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Style)与Tony Silver导演的《风格大战》(StyleWars)。片中呈现了对各涂鸦者在家中或街上的创作片段,真实还原了艺术家们涂鸦的构思过程与生活状态,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涂鸦艺术的宝典与创作的基础范本。同时,也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涂鸦艺术家,如Blek Le Rat,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Banksy,Pure Evil,Faile,The London Police,WK Interact等。笔者在欧洲走访期间,在街头任一书店均能翻阅到大量与涂鸦艺术相关的英文专着,因此不论从历史还是大众渗入度而言,都可见国外对于涂鸦艺术的研究及其所涉猎的领域探索相对更为宽泛,在视觉艺术、图式领域等也都有着诸多论述及相关着作。

就国内而言,涂鸦艺术这股艺术的春风在 20 世纪末开始吹入国土,尽管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期艺术运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国内涂鸦艺术家不断涌现,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元素被纳入其中,成为新的表达形式。如老一辈涂鸦艺术家叶永青,曾灶财,张大力,黑荔枝,李球球;当代青年涂鸦艺术家DEBE,4Get,Candy Brid,黑鸡先生Mr.OGAY等。同时,涂鸦团队遍布中国各大城市,不论是民间的自办活动,还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或展览,都可见此艺术形式正以其张力迅速走入年轻人的文化圈之中。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鲜活、创新的视觉传达语言,萦绕于大众生活周围,重塑着人们的都市文化,它的发展空间无疑不是广袤且具有潜力的。近年来我国对涂鸦艺术的研究虽与日俱增,但多以“网络涂鸦”盛行。在目前我国所涉猎的各中学术论文中,研究涂鸦艺术与视觉语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科学讨论两者的交融与差异尽管俯拾皆是,但对此课题部分仍是泛泛而谈、观点老旧,且举例的论证大多仍是多年前的案例。笔者在图书馆翻阅中文专着时,国内有对涂鸦艺术作理论研究的专着相对较少,多以图片展示为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多维度去探讨涂鸦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者的关系,而不仅局限于对它们外部形式的分析以及往昔案例的陈旧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试图从涂鸦艺术的历史溯源、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入手,从“外”的具象表达去感知涂鸦艺术,同时以对涂鸦艺术图式的研究角度,剖析其“内”的艺术符号、图像叙事与审美精神,以求对涂鸦艺术有更进一步和深层次的认知。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都市视觉文化符号,出现在大众生活周围,并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如今以涂鸦为表现风格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已是恒河沙数。但鉴于涂鸦艺术进入中国时间尚短且无完整的中文理论支持,人们对涂鸦艺术表现语言的应用上大多流于表面与外在的形式。本文将对现有的国内外涂鸦着作及相关文献进行旁征博引,并对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的涂鸦或相关结合的视觉设计作品进行分类与解析,观察其在审美与创作手法上的方式和特点,对比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在创作与思维甚至精神内涵上的异同,尝试探索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方向,为现有的理论做出完善与补充。

同时,在观察对比中融入时间维度--结合当代语境(如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试图找寻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又一崭新认知,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开启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大门,打开一种和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所以首先简要介绍了涂鸦的历史发展与创作风格,再通过对涂鸦艺术艺术符号概念以及涂鸦大师作品的剖析,探求涂鸦艺术的内在审美与符号。然后将此与视觉艺术设计结合,在当代的作品案例下,分析两者的表达应用与拓展的可能并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讨论了选题的来源、背景与目的、意义,及论文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阐述了涂鸦的源起、发展与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对涂鸦的历程有一个简要的梳理以及对涂鸦的工具和形式等进行了详解。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研究解析。在本章从“符号学”与“图像学”相关角度,深入分析涂鸦的艺术符号与图式的内在审美。同时结合典型的涂鸦艺术大师的作品作为例证解析其艺术符号的运用。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将对涂鸦艺术的研究与视觉传达设计联结,通过对当代作品的解析,分析两者的互动与表达。

第五章 设计实践。本章是笔者在对本文进行总结后结合自身兴趣点所作的涂鸦插画设计。

四、提纲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背景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源起与发展

一、涂鸦溯源

二、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创作形式演进与表现内容

一、涂鸦艺术的创作手法演进

二、涂鸦艺术的基本表现内容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解析

第一节 涂鸦艺术图形符号简析

一、涂鸦艺术的符号概念

二、涂鸦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符号解析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图像表达

一、文本与图像的互动转换

二、图像表达的即时性思维

第三节 涂鸦艺术的图式审美

一、表达心灵的幻象之美

二、荒诞世界的童趣之美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一、色彩的情感表现

二、线条的运动性与笔触肌理

三、图形空间的形式与构成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涂鸦艺术表达语汇的应用

一、字体设计--风格化与情感化的应用

二、海报设计--个性与趣味的相映

三、广告设计--时尚与公众娱乐性的结合

三、插画设计--手绘的自由表达

四、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的点缀

第五章 设计实践-毕业设计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灵感来源

二、借鉴资料

第二节 《山海经》手绘涂鸦画作创作

一、草图绘制

二、画作表现

第三节 设计延展应用

总结与展望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五、创新点

把涂鸦艺术与的图式与视觉传达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融合图像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的方式来探究其多元价值,让对涂鸦艺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进行深度的内外剖析,解析其内在的图式审美。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跨学科研究和人物走访的研究方法,将涂鸦艺术的纵向时间发展和多元化价值的横向拓展相交叉结合,对涂鸦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让其风格形式更好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它具有更大众、时尚、潮流和个性的特质。

结合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在当代语境下进行更新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涂鸦艺术带来一种新的扩展可能性,也让涂鸦艺术这种独特的语汇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形式。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一)中文原著[1]陈琦。城市节奏系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11:87.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2:211-213.

[3]孟瑾,方二。涂鸦Urban Wallpaper[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4]曹方,乔爽。视觉图式[M].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19-42.

(二)中文译著

[1](美)丹尼格雷戈里。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德)Rose Fleck-Bangert着。许玉梅译。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3](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7:81.

[4](德)瓦尔特·本雅明着。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01:101.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着。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228.

[6](美)科德瑞着。陆香,丁硕瑞译。创意城市:百年纽约的时尚、艺术与音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1.

[7](美)苏珊·朗格着。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8](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着。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08:83-136.

[9](英)安娜·瓦克拉维克。赵成清译。全球视野艺术丛书:涂鸦与街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90-136.

[10](西)吉玛·嘉丝奇,琼瑟·阿什辛着。黄超成等译。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色彩[M].第1版。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12:10

[11]刘隽编。鄢格译。涂鸦变迁Graffiti Now[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2](英)E.H.贡布里希,(美)朱利安·霍赫伯格等着。钱丽娟译。艺术、知觉与现实[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62.

(三)期刊论文

[1]林家阳。涂鸦艺术与涂鸦文化[J].中国广告,2006-03: 23.

[2]杨时旸,张大力。我无法脱离底层[J].中国新闻周刊,2009: 3.

[3]李永超。城市中的涂鸦文化:一种空间社会学的解读[J].美与时代·城市,2017.7:109-110.

[4]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2010.3:150-152.

(四)学位论文

[1]樊清熹。后现代视角下的涂鸦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33-35.

[2]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3]王冰冰。涂鸦艺术符号的视觉审美取向研究[D].湖南:湖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6:38-39.

[4]胡华丽。论儿童涂鸦艺术对成人绘画图式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5:23-26.

上一篇:计算机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管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