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03 07:16:20

社会管理思想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子 社会管理 无为而治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经典著作《道德经》蕴蓄着深厚的思想内容,其中的社会管理思想更是对后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下文就主要致力于对老子社会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地梳理和探析。

一.社会管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春秋之际,各诸侯国的管理者任意妄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混乱,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首先,土地的兼并现象日趋严重,加剧了贫富差距的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当时社会的残酷写照。其次,各诸侯国为扩大领土、掠夺财富肆意发动战争,频繁的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另外,诸侯国各领导阶层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频繁的对外战争,而“厚征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这横征暴敛更是加深了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存苦难。《左传》中就曾记载齐景公“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苦病,夫妇皆诅。[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真正的哲学家总是身处时代的前列,老子就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正是因为老子以批判的眼光看到了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体察到黎民百姓因统治者的肆意妄为而遭受沉重的伤害,所以他才用智慧凝结成了代表时代精神的博大思想,其中他的社会管理思想就是典型代表。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老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乃是“自然无为”,即“无为而治”,这是基于当时统治者“妄为而治”而提出的。“自然无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无所作为,而是具有深层次涵义的“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主要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在社会治理中,管理者并非消极地不干任何事,而是要在顺应自然规律地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办事情。《道德经》中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常以无为的行为而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道法自然”,“道”取法于它自然而然之下的本真状态,万物遵循“道”而自然运行,王侯等管理者若可以守住大“道”,治下的黎民百姓都将自然顺化而生存。另一方面,管理者在治理社会时不可任性妄为。正如《道德经》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管理者要是做到了“无为而治”,百姓就会变得自然顺化;管理者内心要是能处于宁静状态,而非勾心斗角玩弄政治,百姓自然会端正思想德行;管理者不任性妄为地用政令或战争坑害人民,百姓自然会自立自强而走向富裕安康;管理者若不骄奢淫逸地任意放纵自己的欲求,百姓便自然地变得敦厚、朴实。种什么样的“因”便会得什么样的“果”。

三.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素质

老子从管理者角度出发,以水喻人,阐明了管理者应该具备水一样的品格。“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中正这样揭示了管理者所要具备的七种素质。

“居善地”,水避高而趋低,善于选择适合的处所,此处是要阐述管理者应具备谦逊的素质。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树大方能招风,水满则溢。管理者不可将自己摆在众人瞩目之处,唯有谦逊才不会招人嫉妒与非议。“心善渊”,比喻人要心思沉静,要有包容万物之胸襟,这里阐明了管理者要具备包容之素质。这恰与“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同一道理,襟怀宽广的人往往内涵深邃而不浮浅。“与善仁”,与人交往要善于仁爱,此处言明了管理者应具备仁爱的素质。孔子说:“仁者安人,智者利人。”[4]也即是说,管理者要把仁爱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还要把仁爱作为自己成就事业的良方。“言善信”,人无信便无法立足,这里便道出管理者应具备诚信的素质。一个管理者理应做到诚信,言而有信才能使集体凝聚团结起来。“正善治”,此处讲明了管理者要具备公平公正的素质。管理者唯有坚持公平正义,社会才能被治理好。“事善能”,管理者在处事时应善于发挥才能,治理社会时更应如此,所以这里在告诫管理者应该具备卓越才智的素质。“动善时”,管理者在行动之时要善于把握时机,以不变应万变,即是告知管理者要具备审时度势之素质。

四.社会管理的基本方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上层管理者的“妄为”酿成大祸,给老百姓带来了沉痛的灾难,正因老子体恤黎民百姓,他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原则的社会管理基本方法。

首要方法是“简明政令”,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因为天下的法规禁令太多,百姓扰到不能安心劳作生存,所以人民的生活才会变得贫苦;法令过于严格苛刻,百姓的生活会被严重束缚,天下盗贼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老子在《道德经》指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社会管理者“无为而治”,在政治上采取宽松政策,人民就能够安定生活,其内心自然淳朴。反之,社管理者如若在政治上采取严刑峻法,导致人民饱受煎熬难以忍受,百姓心中自然生出狡诈愤恨。第二个基本方法是“减轻赋税”,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5]在这里老子揭示了人民遭受饥饿与统治者征收赋税的因果关联,百姓被各类赋税折腾到难以生活,社会自然就会产生动乱难以治理。第三个基本方法是“亲民”,即是走群众路线,社会管理者不可高高在上搞特权。老子主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社会管理者虽身居高位,但是在百姓面前也应该谦逊,不要盛气凌人而给百姓施加压力,还应处处以人民利益为先,不能损人民利益而利己。

五.社会管理的目标

老子社会管理的目标便是形成“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节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而不相往来。”在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国家安定没有战争,百姓生活安乐而不会被骚扰,生活上吃得饱穿得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当今时代,我们理应辩证的看待老子所确立的“小国寡民”的目标,一方面,这是老子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饱含了他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国与国、民与民不相往来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彼此交流合作,才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丘明.春秋左传[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社,2011:2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121.

[3]老子.道德经[M].武汉:崇文书局,2015:120.

[4]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5.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7.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

一、社会管理基本目标——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活动能力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应该包括劳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完整,个人活动相应地充分达到丰富性、完整性和自由性。人们不再屈从于被迫的分工和狭隘的职业,每个人按自己的爱好、特长、天赋,自由地选择活动领域。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是对以分工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批判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自发形成的职业性的社会分工,是奴役人和阻碍新社会成长的巨大力量。因为由于这种分工,明显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他们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当分工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由于这种分工,使个人变成片面的人、畸形的人,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克思认为,要真正使人类得到解放,必须超出政治解放的狭隘界限,根本改造市民社会,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异化。马克思恩格斯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有人对此提出责难,认为这是意味着每个人不得不做所有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回应说:他们并不认为每个人应当完成拉斐尔的作品,他们只是认为,每一个有拉斐尔的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地发展的可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的限制,按照自己的心愿从事社会活动,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意志自由的表现。

(二)人的社会本质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从不把人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能力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因为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一切历史的、现存的、自然的、社会的条件和关系。其中,与劳动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社会关系越丰富,人的本质就越能得到全面体现,人就越有获得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今后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人类历史、甚至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都越来越打破民族的局限性,日益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为此,他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千千万万工人的饭碗,而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事实。这说明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世界范围内进行交往的潮流滚滚而来,全球化时代将要来临。

从个体发展史的视角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以及他们求得满足方式的不同,他们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他们彼此之间必然建立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与交往决定着生产和需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创立了现存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每一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必然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单一走向丰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这一发展之路就是人的本质完善之路,即个人自由发展之路。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本质现实地表现为每个个体所具有的个性。马克思曾把人分为“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所谓“偶然的个人”是与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不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个人;所谓“有个性的个人”就是与社会关系、交往条件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个体性所表现出来的是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个性的发展根本上表现为个人个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

由上不难看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体的社会管理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机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二、社会发展过程所要实现的首要价值——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今要研究实现中国的社会公正,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平问题有大量的论述,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明确地说过:“这个公平则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正因为这样,就没有永恒的公平。公平问题是一个需要从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加以说明的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离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来谈公正是没有意义的。”公正具有时代性。

(二)要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不能依赖于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不能离开生产来空谈分配的公平。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在讨论什么是“公平的”分配这一问题时深刻地指出:“除了上述一切之外,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是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道德和法决定分配公平与否。所谓生产决定分配,一是指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分配的性质和特点;二是指生产创造的财富有多少可供分配决定分配方式。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也有明确的意见,他说:“在《人民论坛》上也发生了关于未来社会中的产品分配问题的辩论:是按照劳动量分配呢,还是用其他方式。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是违反某些关于公平原则的唯心主义空话而处理得非常‘唯物主义’的。但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想到,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而这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这两层含义都说明了一个彻底唯物主义的观点:公平的实现程度不能超越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就是要实行以“劳动”为同一尺度的社会公平,而不可能做到分配结果事实上的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分配中的平等还只能以“劳动”作为同一尺度,这种平等的权利同时默认劳动者有不同的个人天赋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各个人是不同等的。有的强些,有的弱些;有的结了婚,有的没有结婚;有的子女多些,有的子女少些,以及其他等等。因此这种平等权利体现在分配结果上是不平等的。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那样:“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但是人剥削人已经不可能了。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认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这种平等权利,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四)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可以通过分配前的“六项扣除”,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社会福利和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提供社会救济。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在评论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这一观点的时候,阐述了两个对今天仍有启迪和指导意义的思想:一是劳动产品的分配不可能属于社会一切成员。马克思问道:“‘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属于不劳动的成员吗?”显然,马克思是反对不劳而获的。只有劳动者才能参与劳动产品的一次分配。二是二次分配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公共事业和扶贫济困。劳动的产品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照平等的权利在社会全体成员中分配或共享,这就是在分配之前有六项扣除,即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与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显著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现在,“社会共享”的舆论越来越大。而马克思对于劳动产品的分配,哪些是不能提“社会成员共享”,哪些是可以提“社会成员共享”,是有深入的思考和明确的界定的。研究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机制,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管理的基本措施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事实上,这只是马克思恩格斯按照唯物史观而提出的对未来社会管理的设计和预测。如果离开了今天的现实或是本国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即使逐字逐句地引证马克思的原话,对其有关论断也难免不发生误解和教条化。因此,从今天的现实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们应继承并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管理的设计,并且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基石和出发点。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子;管理思想;当代社会管理;契合

一、引言

老子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道法自然"是对当代社会管理按规律办事原则的本质性诠释;"无为而治"是对当代社会管理境界的高度性概括;"以柔克刚"、"天合一"是对当代社会人本管理及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性表述。以道为核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人为本、矛盾转化等观点体现了老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

二、"无为而治"是对当代社会管理境界的一种高度性概括

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透过无为,通过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的方式,通过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整个老子管理体系的精髓和核心,它体现在老子管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闪烁着老子智慧的光芒。

在政府管理上,"无为而治"与国家管理的"有限政府"理念是相通的。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让人民感觉不到政府的压力,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治"达到"治"。现代社会经济衰落的真正根源往往在于政府的过多保护、过多干预。因此有必要限制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政府在市场运作良好时充当无为之手,在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时充当扶持之手。"无为而治"与"有限政府"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限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范围、程度,限制其轻易对社会生活施加干预。政府作为在于其"无事"、"善为"、"为常"、"不得已",因势利导。有限政府是有效政府的前提,只有"有限"才会"有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不是直接拥有财产,而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不是直接拥有利益,而是保障公民的利益; 不是直接拥有企业、管理企业,而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然自然清静无为是辩证的,它的真实含义是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科学治理国家。

在现代管理方法上,"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模糊管理理念一脉相承。老子的"无为"本质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追求,"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管理过程的原则。"无为"管理必然意味着对私人活动束缚、干预的减少或放松,有利于激发个体活力和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活跃发展,这对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模糊管理是在有限的规范、不十分清晰的界限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况下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与科学管理的基本区别在于,科学管理是建立在一种不断发展的规范化、确定性的基础上;而模糊管理则要求有限的规范、不十分清晰的界限以及人文和人伦(人际关系) 的方法。模糊最本质的特征是不能用数量单位精确地刻划。"模糊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其实是一个控制概率的绩效管理策略。现代企业模糊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员工提出不具体、不稳定、不精确、不分明、不清晰的模糊要求,使得员工有充分的空间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促进全体员工的全面发展。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事务,审时度势,筹谋大计,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员工理解和感受宽松的企业文化氛围,更好地张扬其个性,全面发展,积极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益,从而进入到"无为而治"的模糊管理新境界,最终使无为达到了无不为。

三、"以柔克刚"、"天人合一"是对现代人本管理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表述

一方面,"以柔克刚"相融于现代管理柔性管理理念。在老子看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 。水是万物生长和人类生存、社会生产所必需,它滋养利济万物,不与万物相争,总是处在人所不愿处的地方,所以水接近于"道"。因此,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学习水的智慧: 利他、不争、处下。"老子是主张以柔克刚的,这正符合激荡社会中弹性软化管理的需要。老子崇尚'柔',认为'柔弱胜刚强',崇尚'静',说'清静为人正'。这些'柔'、'静'等的概念,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都是属于软性管理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不断变化,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要,是当代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知识型企业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另一方面,"天人合一"相合于现代管理和谐管理理念。道家管理强调社会与自然、国家与经济主体以及企业与个人整体共生"人为为人"的管理价值观。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地,天地要效法道,道终究还要以"自然"为法,这样人与天就在"自然"的层面上达到了合一。人类的"有为"、"妄为"破坏了大自然,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这就造成了人与天的矛盾与对立,因此,只有"无为",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从而最终实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道家天人合一管理思想代表了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世界万物规律化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性的管理,也标志着企业管理人性化的持续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和谐管理强调提高管理效率应该从人的方面入手,提高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这样才会达到提高效率,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切手段的基础。当前现代社会管理强调社会与企业注重生态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等主题,是道家管理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具体写照。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哲学思想,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大成智慧的集中表现,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今日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将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完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将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效能的提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结语

老子管理理论内容丰富,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科学服务。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哲学思想,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大成智慧的集中表现,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今日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将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完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将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效能的提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8

[2]李思霖.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契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3]刘冬梅.管窥老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契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3)

[4]王苑.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J].中国市场,2008(1)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会管理思想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LIU Yanru, JI Naiwa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98)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Confucianism, Marx, Lenin and three generation leaders of CPC of the thought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elaborated the therotical source an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thought of socia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not only can the existing thought are sunmmarized, but also in order for future reasearchs to lay a more comprehensive basis for buli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strengthen and made innovations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socialism; Marxism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大量学者开始研究社会管理思想,而且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甚至追溯到我国古代,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社会管理思想发展史,我们可以吸取借鉴前人社会管理思想,并继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实现和谐共处,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方向。

1 我国古代社会管理思想

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①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古代社会管理思想就已经产生,并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就蕴含着仁者爱人、德法并施、先义后利、以和为贵等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这种仁礼双构也是孔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晚年时期他将“大同”的世界作为最高理想,加以仁政礼制的社会管理模式,构建了新的伦理价值体系,同时也树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②战国时期,成于孔子后学之手的《易传》融汇了先秦多家思想,提出治理社会应法、德并行,明确刑罚的目的是惩忿窒欲,还有对立竞争,鼓励发展,淘汰、变革的思想。《易传》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产生重大影响。③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城市典范南通,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南通地处江海之交,社会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张謇深受儒家思想感染,将大同作为理想世界,无奈其政治主张屡屡不被采纳,于是便以家乡南通为基地实现他的理想。他在儒家思想社会伦理和政治理想基础上,加入了“地方自治”,通过对南通地区的改良成功,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④

2 西方社会管理思想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内容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是以其国家理论为基础的,⑤国家的本质决定社会管理的活动性质。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管理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管理的基本措施是政治统治的保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按照唯物史观对未来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但只有从今天的现实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才能有效的行使这些职能。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社会问题凸显出来。我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对资产阶级国家社会管理思想的局限性进行剖析,剖析无产阶级的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对共产主义社会管理大胆假设,并对社会主义管理思想进行初步探索,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列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始终贯穿着国家的理念,不断论证国家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关系,并把国家观作为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以此来指导俄国的革命和建设,推动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⑥此外,列宁以国家观和社会管理思想为出发点,开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在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思想的影响后,提出了直接管理的设想,畅想未来每个劳动者都参与社会的管理,但由于条件不具备,列宁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做法,而提出了间接管理,由官员代管,工人和农民通过工会和合作社等形式学习管理的能力。⑦第二阶段是俄国十月革命初期,列宁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探索;第三阶段是在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逐渐形成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第四阶段是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现实,结合俄国社会主义新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最困难,也是最崇高的任务,劳动者应当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管理者,实施民主集中制,管理人才和组织。⑨列宁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社会管理思想。

2.3 我国三代领导人的社会管理思想

2.3.1 社会管理思想

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相结合,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抓住社会管理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他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各项关系,不要四面出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通过规划和执行落到实处。⑩新中国成立时,严重的失业问题对新生政权提出了挑战,因此补充了充分关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他强调,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是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这也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方针的内容之一。

2.3.2 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

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产生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思想的前提下,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思想,其内容主要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目标,改革是必由之路,开放是必要条件,安定团结是保障。 邓小平在长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管理思想。 邓小平在我国国情和时展需要的基础上,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又根据时展加以创新,对社会管理思想提出了新的思路。

2.3.3 社会管理思想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同时,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观点和战略部署。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强调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其主要内容是坚持法制和德治相统一,双管齐下抓社会管理思想;必须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新形势下更要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提出了加强社会治安工作为着手推进社会管理的思想;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思想。

社会管理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不断吸取借鉴前人有关社会管理的思想,继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缓解社会结构的张力,释放社会不满情绪,实现不同群体的和谐共处,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注释

① 李岩.略论先秦儒、道、法家的社会管理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6(3):92-94.

② 易永卿.孔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J].益阳师专学报,1999.20(1):68-71.

③ 舒默.《易传》中的社会管理思想[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3):121-124.

④ 赵明远.论张骞的社会管理思想[J].江海纵横:44-47.

⑤ 白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9(1):1-5.

⑥ 孙玉健. 列宁的国家观与社会管理思想的有机统一[J].湖北社会科学:5-7.

⑦ 王子昌.列宁社会主义管理思想探微[J].山东大学学报,1994(4):39-44.

⑧ 袁芳.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J].东岳论丛,2005(11):24-27.

⑨ 马尔.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1997(1):16-22.

⑩ 马徒.的社会管理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1998.20(1):1-6.

陈辉.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J].东岳论丛,2005(11):28-31.

路宁.论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9(4):3-11.

邵丙军.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J].呼兰师专学报,2002.18(1):1-2.

马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1998.20(3):1-6.

卢卫红.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J].东岳论丛,2005(11):35-38.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5篇

1.1关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性质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政治国家被无产阶级国家全面取代与超越的过程,也就是“政治解放”不断向“社会解放”提升的过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这一“社会解放”过程中确立人民的基本原则,并不断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贯彻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领域。这种“社会解放”本身就内含着社会管理的使命。

1.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管理总体特点的科学预见

马克思将其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定位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据此,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根本指向就是建立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联合体,“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并且“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所以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构成的联合体,即是共产主义社会管理的承担者。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它解释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真正关系,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管理活动的本质规律,也要求人们把对社会管理问题的认识切实置于“现实性”基础之上,所以这一理论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该理论启发我们,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应采取何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具体形式,这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本质属性的实现程度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总体历史条件。为此,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能超越阶段,要根据现实条件的变换,逐步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一般内涵与特殊逻辑的认识,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具体运行体制和机制。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中,对社会管理问题曾经提出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设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保障与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非常关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的社会建设和管理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强调“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随后他有不少关于怎样展开社会管理事业的讲话,其内容都涉及到如何进行管理城市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整体任务,以坚持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对社会管理的体系、机制、主体、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改革伊始,邓小平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应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他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有全新的战略思维,“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同革命时期在原则上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邓小平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克服,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新时期改革所导致的社会体制转型,必然是一个深层次矛盾凸显的过程。因此,邓小平社会管理观特别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对此问题,他是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加以认识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管理事业高度关注。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极端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要注意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从党的十六大到十这10年,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深刻总结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2003年,指出“社会管理机制涉及方方面面,要统筹安排、逐项加强,同时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上述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观点在新时期的重要总结。可以说,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富含社会管理的观点,这些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3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升华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管理继续开展新的探索。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内在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目标要求。此次全会将过去的“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这体现出思维理念的深刻转换,而绝非词语表达的简单变化。正如所述“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因此,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我党对社会管理进行长期探索的主要经验总结,和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价值,也昭示了我党的高度执政自觉。当然,全面完成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提升并非易事,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实践创新与观念重构的工程。从现阶段看,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实践中应着重确立的基本理念有4个方面:

(1)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协调多方共治,汇聚现代治理体系的强大合力。新形势下要善于动员各方力量,按其不同功能类别进行治理、资源优化配置,并深度整合为综合联动的公共服务网络,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2)社会治理创新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2011年就提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了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这深刻地阐述了社会领域改革的创新路径与实践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坚持社会治理创新同服务人民群众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构建配套的制度体系。假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善治便无从谈起。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还据此分析完善制度体系的问题。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至关重要。

(4)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全面纳入法治框架。曾特别强调,“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这说明法治在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中的突出地位。目前来看,应根据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以法治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更为有效地保护公民权益。尤其要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把法治优势充分转化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内生动力与系统效能。

4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管理以及同社会治理相关的问题,有过一系列的富有历史穿透力的分析,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被进一步发展。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展开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体系,以克服我国现有社会治理理论研究中“西方色彩有余,中国特色不足”的倾向。这里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社会管理思想,包括其中与社会治理实质内容相关的思想成分,此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工作依据的主要理论源头之一。这方面由于现有的总体研究力度不够,因而应成为新时期有关理论探讨的一大着力点。

(2)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轴的全方位改革,已经引发了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阶层分布形态和利益关系的格局。为了因应时变,建构一种更加合乎社会发展基本逻辑、更为系统且富有前瞻性的社会运行调控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

(3)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前提下,以其社会管理思想看待当前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政策调整,我们对西方社会的“治理话语”“公共性”理论、“福利国家”等现象就会有更为清醒、更为辩证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做到善于借鉴资本主义社会管理制度中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共有规律的成果,避免对西方现有社会管理制度产生“历史终结论”式的错觉。

(4)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很多社会管理问题的分析,同他们关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考察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国家———社会”互动关系方面的基本思想,对其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研究马克思社会管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系统把握。

(5)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对人民主体作用的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中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也就是说,应当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更好地把握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53-03

20世纪列宁社会管理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是对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管理的重大尝试和探索。对其社会管理思想转变的清晰认识,有助于理清列宁社会管理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对全面正确认识列宁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对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国家和人民的社会管理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由要求组织管理国家政权到提出主要管理措施的转变

俄国十月革命前是列宁领导俄国苏维埃革命和建设的开始,这一时期的社会管理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要求夺取国家政权和管理国家社会的愿望,以及对管理方式的探索。

列宁根据马恩关于巴黎公社的社会建设理论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管理国家的要求。他指出无产阶级应通过组织“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国家的工作人员应由人民选举产生,没收地主的土地,将国内的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的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组织全国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①这些方针和政策集中表明了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组织和管理国家的要求,通过这些组织和管理活动来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基础,以达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目的,体现了组织和管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然而这些方针和政策主要侧重于管理和巩固国家政权的要求,而没有提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措施。

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进行了论证,他在继承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管理思想作了论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的胞胎产生出来的,必然要保存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因此要想摆脱这种“资产阶级的权利”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就必须使所有的人参与社会管理,而所有人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计算和监督。他认为,要通过改造旧的国家机关使之成为苏维埃的计算和监督机关,建设苏维埃自己的社会管理机关,通过社会的管理机关来对资本家及苏维埃的拥护者实行无所不包的监督和计算。计算和监督也是使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主要条件,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全国生产和分配,进入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列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全体人民的计算和监督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并将计算和监督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以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条件。列宁的这一社会管理思想是对马恩社会管理思想走向实践的进一步的发展。

二、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在夺取俄国、镇压反革命之后,列宁指出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俄国。通过对俄国的管理来发展俄国的经济,最有意义的管理方式就是组织全民参与管理。

此时列宁将全民直接参与俄国的管理作为巩固发展新生苏维埃政权以及建立千百万人生活最深刻经济基础的重要方式。而在此前他就指出全民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条件是“人人都识字,千百万的工人已经在邮局、铁路、大工厂、大商业企业、银行等等……的机构里受到训练并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②而这又是以资本主义一定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能为全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人才基础的,要改变这一情况,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虽然在苏维埃纲领中要求管理机关通过劳动群众来实际参与管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群众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直接参与管理机关。列宁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采取了民主集中制来组织俄国的管理机关,实现了劳动群众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来间接管理国家。但列宁并没有就此否定直接管理,而是将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作为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劳动人民管理国家社会的两种方式。

在组织人民群众间接管理国家事务中,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则是间接管理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管理由国家直接干预向国家间接调控转变。1918年初到1921年春,由于国外的帝国主义干涉和国内的资本主义反革命叛乱,在当时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收集制,保卫了革命成果。在国内外战争平息之后,列宁设想可以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由国家来安排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交换,并将此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但由于俄国是一个小农国家,以及战争的破坏,俄国不具备提供大量大工业品的条件,而余粮收集在战后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的积极性,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交换存在着现实的障碍,这些导致了1921年春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

基于现实的情况,列宁决定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在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恢复小工业,发展自由贸易和自由流转。他指出无产阶级国家要将为数不多的商品掌握在自己手中,将这些商品投入流转,以工业品换取一定的粮食,由国家来实际的控制和管理商品交换。他还论证了必须将小工业小商品生产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而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与国家相联系,是无产阶级政权实际掌握和控制的资本主义。随着商品交换的活跃,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进一步发展,私人市场不断扩大,他指出“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③

在这一时期,列宁对国民经济的管理由原来国家实际控制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到后来通过调节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来间接调节国民经济,是列宁根据实际状况作出的管理方式的调整,是社会主义采取国家和市场相结合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的初步尝试,既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有利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以达到促进俄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大工业奠定基础目的。这是列宁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重大转变之一。

三、对利益关系的管理由强调公共利益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转变

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式,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毅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了余粮收集制。在当时情况下这是必要的,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列宁并没有及时准确地认识到俄国的国情,继续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一部分必须的粮食”,④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的积极性。工厂中由于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压制,而国家的教师更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而俄国的发展是要依靠俄国人民实际参与才能实现的。列宁指出,在和平时期,“我们不但要从保证国家方面着眼,而且要从保证小农方面着眼”,⑤因此列宁指出我们应当努力满足农民的要求,通过《论粮食税》更加明确地表明了满足农民利益的现实国情要求以及对国家工业和其他方面的基础意义。新经济政策卓有成效的实行,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促进了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和燃料。工厂中实行了奖励制度,学习了“泰勒制”等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了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俄国人民参与社会管理最大的障碍就是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他着重分析了俄国人口状况,指出只有大力发展俄国的国民教育,才能使人民群众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才能,因此他指出“应该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要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⑥此外他还明确了只有“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各个部门的发展。

将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是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对人民群众的管理由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到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列宁在这一时期社会管理思想的重大变化。

四、对行政事务的管理由集体领导向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

十月革命后苏俄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了议行合一实行集体领导的管理体制。苏俄的全部事务都是通过共产党来领导的,集体领导的管理有助于发扬党内民主,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正确性,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出现。但是列宁逐渐发现,在集体领导管理体制的实行中,由于国家管理人员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俄国的小农传统,出现了多头领导、无人负责和拖拉的作风。

针对集体领导管理体制中出现的弊端,列宁主张在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建立起各级机关的个人负责制。通过个人负责制来提高管理效率,及时完成建设任务,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明确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都要更加明确地规定每个人对一定事情所负的责任,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个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⑧要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职权范围,集体领导不能随便扩大自己的权力,个人要在集体领导的指挥下,将自己负责范围的事情做好,更多的表现出独立精神和负责精神。个人负责的权力是来源于国家的,个人负责必须按照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管理,而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则由集体领导来决定。

列宁关于行政事务由集体领导向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转变,有助于提高国家行政机关效率,强化务实的作风,是反对和现象的重要举措,对于调动国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转变是列宁行政管理思想和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对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由外部监督到内外监督相结合转变

列宁晚年病重期间,苏俄各方面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苏维埃的国家机关也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是在旧国家机关基础发展起来的,以及苏俄的国家管理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使得党内出现了和专制作风,如何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的监督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就明确了要通过人民群众选举人民代表来组织国家政权,而这些国家工作人员要受到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罢免不合格的代表。人民群众的监督一直是苏维埃反对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侧重于经济建设,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缺乏强有力的国家监督机构,使得内部监督一定程度上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列宁提出了要在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建立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基础上来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内部监督,指出要提高工农监察院的威信,使中央监督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获得相同的地位。这样一来就强化了对中央高层领导的监督,中央监督委员从内部监督中央委员会及其政治局的高层领导集体,而工农监察院的专职监察员则从外部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的各个部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将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同国家监督机关的内部监督结合起来,有助于发扬党内民主,有助于反对和专制主义,形成高效廉洁的国家行政机关,有助于人民群众发挥其主体地位。

列宁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由人民群众监督发展到更加强调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思想,是其对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的重大的发展,也是加强党自身建设和自身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建设和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的强有力的措施,列宁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9.20-21,40,283,217,197,345, 259.

社会管理思想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82-01

社会安定和谐是全人类所面临的的共性话题,也是我国当今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界不断地对社会管理理论体系进行创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和利益诉求,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了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地应用与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因为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理论也借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管理的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欧洲社会发展历程和19世纪欧洲社会发展状况的观察和总结的基础上,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管理的诸多思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这也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自由王国"。这是恩格斯在1884年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管理岁追求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与他们提出的国家与社会的理论密切相关,其主体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管理是政治统治的基础;国家本质决定社会管理活动的性质;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管理的最高原则。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1],马克思认为,国家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有效的社会管理是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民权利对于社会管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公民权利是社会管理活动实现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性质是由国家本质决定的,因此社会管理活动的性质也由国家本质决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夺权之后国家性质的重大改变决定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2]。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最高原则,通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并由此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发展,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创新之处。

2思想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社会管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也有社会管理的需要,但这种管理主要是一种破坏性的管理。以为首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了三座大山,先后取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后,十分重视共产党执政后的社会管理问题,向全党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在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群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肯定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力,并告诫全党同志,共产党决不能违背人民的意志,党员"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3],因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只有人民群众实际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中来,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这样,我们党和政府才能成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和政府。

第二,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7年2月27日,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上,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总题目,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并提出正确区分和解决这两类矛盾的方法,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这一公式,并提出正确处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十大关系,为社会管理指明方向。

第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早在时期,就曾强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在多项中心工作中以掌握思想为第一项。在总结人民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说:"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又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4] 由此可见,在革命和社会建设时期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

3邓小平思想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邓小平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视社会管理,对社会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明确将社会管理当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管理思想主要如下。

第一,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邓小平针对""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严重破坏,使党和人民遭受极大痛苦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十分强调和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5]的著名论断,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主的关系。邓小平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另外,邓小平还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元化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为此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除了这些比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对此,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论断,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

第三,保持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邓小平强调:"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并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也提出保持社会稳定的途径,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社会运行机制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主义既要讲效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坚持按劳分配,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积极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6] 针对在实行按劳分配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邓小平又强调,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防止两极分化。后又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文集,(第6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篇:商贸行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段作文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