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17 12:15:30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综治网络,强化治安防控,深化平安园区建设,提供和谐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努力实现园区内“六个零”的工作目标

1、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问题为零。

2、影响社会稳定的为零。

3、刑事案件为零。

4、职工违法犯罪为零。

5、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为零。

6、“”等人员聚集滋事为零。

三、工作措施

1、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战略方针,扎实有效地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严打整治,打黑除恶,打击,惩治“两抢”预防偷盗等,提升管、防、控打能力,实现发案率为零,治安秩序好的目的。

2、健全工作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认真分析综治形势,排查不稳定因素,梳理矛盾纠纷,研究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方案。

3、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按照工作要求,落实排查调处责任,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员工工作,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坚决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严厉防止危害公共安全、破坏公共秩序的极端行为发生,做好园区周边协调工作,开展周边联防工作,做到无周边纠纷和治安案件发生。

4、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按平安创建要求,完善平安创建制度,加强员工平安创建教育引导,形成平安创建合力,以企业的平安,保园区平安。

5、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及员工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加强安全防护,注重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县外在企业职工进行登记,并报管委会备案。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确保流动人口群体稳定平安。

7、严格信息报送。对涉稳信息及时报送,不得迟报、漏报、瞒报。确保研判准确,处置有力。加强敏感时期值班防守,维护大局稳定。

8、理顺劳资关系。树立人本思想、善待员工,尽可能地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员工福利,健全劳动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和增长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9、注重综治网络建设。调整充实企业综治工作机构,建立企业内部义务防控组织,加强内保综治机构的协调,形成合力和互补。重视企业综治组织建设,健全工作制度,确保有人管事,按章办事。

10、严密治安防控。警务区要坚持巡逻制度,形成治安防控高压态势,企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内保组织的作用,加强内部防控、特别是重要场所、重点区域防控,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防控体系。

11、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利用班组会,例行培训等时机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促使员工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1、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容易引发矛盾的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做到“应评尽评”,分类规范简易类、普通类、敏感类、重大类项目,确保源头掌控到位。以规范稳评程序为重点,细化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稳评工作流程。

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完善镇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及早排摸苗头性、预警性矛盾纠纷信息。深入推进“四项排查”,健全重大矛盾纠纷快报、日报、直报、“零报告”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及时分析研判矛盾纠纷信息,增强矛盾纠纷化解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建立劳资关系监测化解机制,有效避免因企业主逃逸引发不安定事端。依托“市社会矛盾纠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条块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和协作配合。

3、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健全镇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体系,创新公调、诉调、访调、交调、劳调、婚调、物调对接机制。深化专业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环保纠纷调解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人民调解员职称评聘工作,壮大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全面推进“村民联系卡”制度,将其纳入作风效能建设考核,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及定期接访下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构建科学、高效、权威的问题解决机制和终结机制。

二、深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4、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按照市、区综治委部署要求,探索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在规模型拆迁安置小区推行实施“出租屋房产超市”,努力实现“以房管人”的目标。建立境外来苏人员管理联动机制,加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管理。

5、深化重点人员动态管理。建立刑释解教人员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衔接机制,健全出监(所)时必送必接制度。以镇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服刑人员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建立光福镇村(居)民心理健康干预机制,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以及肇事肇祸案(事)件。健全完善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人员、吸毒人员、艾滋病人、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定期排查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控制。

三、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6、严守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进一步健全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军地隐蔽斗争协作等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深入推进同、实际神等的斗争。加强国家全安、维护稳定工作调研,探索研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完善警民联防防御网,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并定期开展系统培训,着力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

7、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掌握境内外敌对势力捣乱破坏活动的情报信息,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渗透破坏活动。组织开展反间谍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策反、窃密活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打击“两抢一盗”、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依法惩治制假售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逃税骗税、传销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8、严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研判、实战指挥、严打常态化、区域协作工作机制。加强街面巡逻防控、镇社区村庄防控、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技术视频防控、“虚拟社会”防控网络建设,完善信息研判、实战指挥、区域协作工作机制。对管理薄弱的区域,因地制宜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消除治安盲点,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9、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治安联防队员信息库,掌握治安联防队员动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加强日常动态管理,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工资待遇到位、职能发挥到位。深化“平安先锋工程”、“红袖标工程”、“治安信息员”建设,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充分整合以治安中心户(楼)长为代表的群防群治队伍,构建完善基层治安工作网络。

10、严格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坚持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重点企业专业应急救援演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和保障能力。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物品及枪支弹药管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四、规范新型组织服务管理

11、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承担服务管理员工的社会责任,建立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全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安心就业、安定生活。

12、规范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类组织注册登记,发展地域性基层组织。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深化“政社互动”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

13、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推行境外非政府组活动管理备案制度,健全财务监督、业务监督、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共同加强重点组织监督管理,强化情报信息搜集,防范打击其渗透破坏活动。

五、规范信息网络综合管理

14、规范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精神,建立网络网址、网民上网、网络互动信息实名登记工作机制,构建实时动态虚拟人口、虚拟社会、虚拟组织和网上重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社会共同监督的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15、规范网络舆情引导控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网络监督、网络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响应机制和重大案(事)件快速反应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与重点网站管理员、论坛版主、博主群主的沟通联系,实现网上重点人员、网上信息舆情、网上重点阵地动态管控,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有序传播。

16、规范网络业界自我管理。加强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强化网络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网络媒体自律公约和网络信息安全评估机制。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加强网上技术手段和力量建设,提高网上网下发现处置、侦察打击、防范控制能力,严防形成网络平台为依托的隐蔽性犯罪组织和由网上向网下传导的社会动员破坏力量。

六、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17、推进综治网格管理。统筹社会力量和资源,深化综治网格化管理,建立“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和“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管理体系。发挥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的骨干作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网定责、服务到户,做到遇到问题就近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18、推进创新项目建设。按照“2014年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征集表”,明确牵头部门、协作部门、职责任务、协作方式,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作。按照“目标阶段化、任务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牵头部门抓好目标任务分解、细化、量化,协作部门主动研究、参与、配合,促进社会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整合化、规模化。

19、推进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建立镇村两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村(居)民作用,拓展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便民利民服务有效衔接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管理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

20、推进综治组织建设。继续推进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区)五位一体”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再建1-2家区五星级“五位一体”综治办。在规模型企业、大型拆迁安置小区推进综治办(站)建设,切实筑牢基层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21、推进系列平安创建。围绕区委区政府旅游服务业提升工作计划,推进光福景区5A创建,深化“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健全一家为主、多家参与、条抓块包、齐创共建工作机制,严格牵头会办、联席会议、领导述职、检查考核工作机制,推进平安村(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单位为重点的基层创建活动。

七、强化组织领导和保障

22、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深化平安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考评体系,定期研究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形成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把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23、强化齐抓共管。综治委(办)发挥策划组织、协调推进、指导服务、督查考评的职能作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综治委成员单位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做到协作有序、配合有力。切实发挥综治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的职能作用,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每年解决1-2个突出问题。

24、强化考核奖惩。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完善检查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对组织有力、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对进展缓慢的村(社区)、部门和单位给予警示,对工作不力导致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村(社区)、部门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负责人责任。

25、强化经费保障。把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经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配齐配强人员,落实防范设施,完善基础建设。把技防设施建设列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重点任务和民生工程。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确定本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和维护稳定发展工作负总责。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落实综治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分析研判社会管理形势,督办检查维稳工作,加强对平安单位建设的领导。

二、建立机制健全制度

坚持党政领导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制度,逐级抓工作,层层抓落实。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综治委员述职、联系点制度,完善“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及黄牌警告、通报、诫免谈话等制度,建立综治工作实绩档案,确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

三、加强基层基础治安防控建设

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在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下功夫。以创建平安单位为抓手,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无毒社区”“无传销社区”、“无社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展创建范围,充实创建内容,提升创建层次和水平;加强对行业系统平安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两新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有效方式;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网格员队伍、维稳辅助队伍、基层综治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建设一支社会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适应社会管理服务的基层综治队伍。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实现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扁平化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投入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加强技防设施应用力度,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保险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建立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单位、进调解室、进职工家庭,对单位职工、家属及其青少年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按照社会管理人性化、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建设民生优先、基层优先、服务优先、机制优先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同时探索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

五、深化“三实”全覆盖

加强对单位出租房、暂住人口的全覆盖管理,落实信息定期更新补录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加强对单位责任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涉稳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严格落实“一人两专班”、“一人一策”和“五包一”等工作措施,防止漏管失控。

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落实《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要求,继续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活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加强涉稳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处置,健全处置预案,防止矛盾激化,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群(个)体事件苗头,提前预警,防止事态恶化。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单位调解组织、阵地、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建设,着力化解单位内部、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矛盾,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提高矛盾调解及时性和实效性。

七、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以全市综治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平安建设”为主题的综治宣传月活动,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把平安单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积级推进依法治理,不断探索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八、实现“十无”维稳目标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夯实综治基础,推进基层平安建设

(一)加大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力度。结合“综治宣传月”活动,加大综治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重视并积极参与综治活动,营造和谐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观,打牢思想防范基础,增强对不良倾向的抵御能力,提高干部职工道德意识,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拒绝黄赌毒等各类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

(二)健全综治组织网络。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健全完善综治工作职责,在每个科室、每个养护道班、工程建设项目部指定一名综治人员,随时掌握安全稳定隐患和内部矛盾纠纷动态。

(三)推进平安建设常态化。扎实抓好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零矛盾上交的平安单位、平安工地,积小安为大安,不断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

二、加强源头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一)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的必经程序。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社会和谐稳定、涉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决策,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立项、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等评估。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实施或暂缓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各部门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的基础上,由综治办牵头,各科室和养护道班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每月定期进行矛盾排查,加强动态情况掌握和分析预测。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期,集中开展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等方面的重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采取领导包案、限时调处等形式,落实稳控措施,耐心细致做好化解工作,努力做到矛盾化解在基层、矛盾不上交。

三、加强维稳防控,确保内部和谐稳定

(一)抓好重点要害部位和事故易发部位的监督管理。对财务室、档案室等要害部位,认真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和死角,落实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配齐消防设施,确保防火安全。

(二)妥善处理诉求。多渠道、多层次、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到能办的马上办,有条件的限时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关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职工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要尽力妥善解决。

(三)强化信息反馈。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落实值班、带班以及事故报送要求。建立机关、基层单位两级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体系,及时掌握不稳定人员思想动向和事故苗头。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能及时进行上报,并做到准确全面,不得瞒报、漏报。

四、落实综治责任,加强综治宣传

(一)落实综治责任。与各部门签订综治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并把维护稳定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因各部门负责人处置失当或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视情予以处理,本年度不能评先、不能授于荣誉称号。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加强综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综治宣传月,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综治及平安建设宣传,扩大综治宣传覆盖面,提高综治工作知晓率。

二、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强所有干部职工政治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法制意识,防止发生干部职工违法违纪及犯罪现象。继续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活动。

三、加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

四、加强单位治安防范水平,整治单位院内的治安环境。认真做好涉及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诉求处置和特殊群体维稳的重点防范工作。

五、强化落实综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县综治委下达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法治”建设工作是单位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抓好综治工作,维护单位内部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办事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推进依法治理。

继续深化全民法制教育,为依法治理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抓好地方行业依法治理,促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网络划分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协管员、信息员及村(社区)、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工作职责。二是健全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双百二期工程”,力争我镇今年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申报社区一个,村两个。三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准入制度,认真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审批暂行办法》、《城市社区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强化镇政府服务职能。四是落实基层综治组织及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等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群防群治队伍规范管理及工作保障常态机制。

三、推进信息平台全面建设。

在各村(社区)和镇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简称信息平台)工作。一是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协管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能及时采集到位和服务下沉到位;二是信息员要重点做好协管员的指导、数据的录入和服务类信息的;三是确保信息平台数据的顺畅流转,并通过信息平台使镇、村(社区)、组工作规范、有序;四是依托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培训就业、医疗卫生、特色农业产业、法律援助、困难群众、儿童关爱等服务,推进服务无缝覆盖。

四、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

加强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成为政府服务管理社会的得力助手。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动员系统,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支参与广、功能强、作用好的志愿者队伍。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全面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网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强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管理,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实有人口全覆盖。建立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头抓、双向管”的协同管理机制。

六、完善特殊人群关爱体系。

加强对刑释解教及社区矫正人员、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及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和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密切掌握各类特殊人群的基础信息,完善分级分类管控、衔接接纳、安置帮教、矫正疏导、医疗救治、困难帮扶、就业培训、跟踪回访管理服务机制,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提高对社区矫正对象的GPS监控覆盖率;建立涉及闲散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青少年、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帮扶工作志愿者服务站、留守学生之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和“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按照《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严格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要达到100%。深入推进“大走访”,广泛开展“走、建、惠”和“听、访、解”活动。完善“网上”和“书记、市长信箱”等新型平台来信的办理。着力完善“大调解”网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行动,按照上级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行动工作。

八、建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一、夯实综治基础,推进基层平安建设

(一)加大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力度。结合“综治宣传月”活动,加大综治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重视并积极参与综治活动,营造和谐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观,打牢思想防范基础,增强对不良倾向的抵御能力,提高干部职工道德意识,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拒绝黄赌毒等各类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

(二)健全综治组织网络。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健全完善综治工作职责,在每个科室、每个养护道班、工程建设项目部指定一名综治人员,随时掌握安全稳定隐患和内部矛盾纠纷动态。

(三)推进平安建设常态化。扎实抓好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零矛盾上交的平安单位、平安工地,积小安为大安,不断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

二、加强源头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一)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的必经程序。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社会和谐稳定、涉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决策,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立项、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等评估。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实施或暂缓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各部门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的基础上,由综治办牵头,各科室和养护道班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每月定期进行矛盾排查,加强动态情况掌握和分析预测。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期,集中开展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等方面的重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采取领导包案、限时调处等形式,落实稳控措施,耐心细致做好化解工作,努力做到矛盾化解在基层、矛盾不上交。

三、加强维稳防控,确保内部和谐稳定

(一)抓好重点要害部位和事故易发部位的监督管理。对财务室、档案室等要害部位,认真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和死角,落实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配齐消防设施,确保防火安全。

(二)妥善处理诉求。多渠道、多层次、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到能办的马上办,有条件的限时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关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职工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要尽力妥善解决。

(三)强化信息反馈。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落实值班、带班以及事故报送要求。建立机关、基层单位两级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体系,及时掌握不稳定人员思想动向和事故苗头。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能及时进行上报,并做到准确全面,不得瞒报、漏报。

四、落实综治责任,加强综治宣传

(一)落实综治责任。与各部门签订综治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并把维护稳定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因各部门负责人处置失当或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视情予以处理,本年度不能评先、不能授于荣誉称号。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2013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和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丘区典范、全省先进、全国一流”的目标,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民权,有效保障民安,积极增进民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把建设成为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教育繁荣、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科学发展新高地、和谐幸福新家园。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2013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把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到我局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例会,研究解决综合治理工作的中的实际问题,每季度进行对局属各股室开展一次综治工作大检查。及时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调解委员会以及普法领导小组、帮教小组、平安创建小组,做到组织健全,经费落实,人员到位。

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进一步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局属各股室各项规章制度和软硬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软、硬件不健全的股室,限期责令整改,完善到位。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局总支书记、局长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分别与各股室签订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使任务层层分解,促进人人身上有重担、人人心中有目标,年终将进行认真的考核。

四、严密社会治安防控,推进平安创建

1、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武引、螺引片区渠道供水管理,确保安全输水。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事故。围绕党的“两会”敏感节点,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完善应急处突机制,整合机关干部职工,建立维稳应急小分队。

2、深入开展“月月创平安”活动,平安创建面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以平安单位、平安家庭为内容的月月创平安活动,推动综治各项措施落实到局属各股室,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感。

五、加强排查整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1、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管理薄弱、服务缺失的地方,确定部位加强源头治理,完善长效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警示和挂牌督办,集中力量进行整治,限期改变面貌。

2、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涉及民生的已完工程2012年小农水项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推动我局充分运用“大调解”工作机制处理行政争议和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

3、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统一执法思想,完善长效机制,支持配合公安机关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1、加强单位综治办建设。充分发挥单位综治办牵头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力量和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工作制度,真正形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合力。

2、扩大综治组织覆盖面。健全单位综治办,要有领导分管,明确1名责任人主管综治工作。在单位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综治联络员。

3、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有效整合群防群治力量,组建一支覆盖基层和行业的综治维稳信息员队伍。积极发展保安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队伍,健全教育培训和管理保障机制,提升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综治基层工作的水平。

4、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完善信息采集、报送等工作制度,逐级明确信息报送内容和程序,严格落实信息报送责任。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一、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扎实推进平安单位建设。

要通过签订综治责任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和各级责任人抓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的实绩档案,把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到林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肩上,使大家明确职责,负起责任,真抓实管。要大力推进“平安单位”、“平安林业”建设,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抓起,从维护稳定最关键的环节做起,加强指导,总结经验,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切实做到组织领导过硬、齐抓共管到位、防控效能体现、基层基础加强、奖惩措施落实。林业各单位要服从局党组统一部署,把创建“平安单位”活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切实从思想、组织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强领导,构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加强整改,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要落实看楼护院制度,加强防火防盗,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及时调整策略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预警、排查、处置和责任追究四项机制,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重点处理山林权属纠纷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和问题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单位要根据需要及时召开排查会议,全面掌握本单位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的苗头要及时报告。要认真总结本地矛盾排查调处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预防、化解、消除矛盾纠纷的工作能力。要经常分析和把握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向,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林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林政资源管理,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要针对林区面积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强化林政资源管理,维护林区安定稳定。要深入开展林区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扰乱林区秩序的违法犯罪,查外一批大案要案,并进行宣传曝光,以震慑林业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林区生产秩序。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林区重点部位,认真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落实整改,巩固打击成效。

四、深入开展基层创平安单位活动,巩固创建成效。

继续开展林业行业创“三无”(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争“三优”(环境优、服务优、绩效优)活动,巩固创建成效,开创综治工作新局面。积极开展创建安全小区活动,群防群治,整合防范管理力量,加强警民联系,加强值班巡逻,把社区管理、教育、服务、防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防控能力。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职工道德素质,积极开展文明健康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要按照创建综治合格单位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

五、加强综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

整体推进加强和创新景区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县旅游工作总体部署,健全景区管理格局,解决影响景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实现维护景区稳定一流,社会治安管控一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景区管理重点工作落实,及时排查、解决景区发展中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坚持民生优先,从源头上改进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绩效一流,民生保证改善一流基层基础建设一流的目标。

二、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基层管理重点得到落实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局要把工作职能和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移,全面推进景区管理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工作考评、社区管理保障等六大体系建设,落实“事随岗设、费随事转、权随责走、人随事调”的保障机制,推动社会管理重点工作在景区落地、落实。

三、切实抓好社会管理,促进景区和谐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规范和坚强调解室建设,调解人员按要求落实到位。深入开展大调解进景区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旅游安全、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消费者权益保障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落实“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旅游发展、还境保护中的涉旅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刑释人员、吸毒人员、“”等人员的管控,建立台账,明确管控责任,落实教育、和防范措施,推动社会管理由事后处置、被动应付向事前预防、主动掌控转变,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四、营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的新成效,广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全景区共同参与的局面。

五、健全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上一篇:财务审计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企业档案工作要点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