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0:16:16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篇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中国,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理论,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学习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知识和决策权在美日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异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质量圈、参与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员工。而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模式则强调职业管理者的专业决策,通过决策和行动活动的分离,将决策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权分布体系呢?Hayek(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组织以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为战略重点,以及知识如何分布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确提出了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两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实际上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表现为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联的知识。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由于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知识是无法传递的,因而保证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的惟一方法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采用分权的方式,由各个生产组织单独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92)进一步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它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由于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或者知识对于决策权有价值时,保证两者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将决策权分配给组织中拥有相关的较多专门知识的人时,面临着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成本。一般来说,随着集权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大,委托成本的减少,分权程度增加,信息成本减少,成本增加。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成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在图1中,用曲线表示的由于缺乏信息引起的信息成本,在权力完全集中的时候较高,随着权力在等级体系中向具有较多相关知识的位置分散时下降。由于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成本,在决策权集中时较低,随着决策权的分散相应增加。组织总成本是由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与目标不相容引起的成本之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将决策权转让给某个层次上的人,使得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由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总组织成本之和最小。

2.知识的分布决定了决策权的分布詹森、麦克林的模型为我们理解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准。如果企业的成本大于信息成本,那么采取集权方式较好,相反,则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较好。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和分散意味着企业是优先考虑成本还是知识的利用。如果我们将企业充分利用员工拥有的知识进行生产作为企业的生产属性,而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进行统一决策作为企业的交易属性,现代企业理论过于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属性,造成了企业的本质仿佛只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更长的委托链条和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这不是导致了协调成本很高吗?如果企业纯粹为了节约委托费用,可以采取最为简单的直接监控式管理方式。惟一可以解释企业结构复杂的理由在于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企业的首要目的不是在于节约,而是在于生产(程德俊、孔继红,2002)。知识和资源应该成为解释企业成长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而不是企业节约成本的多少。很多企业将决策权下放,虽然导致了较多的成本,但是同时带来的收益是更多地节约了知识传递导致的信息成本,充分利用了员工具有的知识。现代企业生产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每位员工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充分利用经济系统中的知识是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Hayek,1945)。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因而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原始分布往往就决定了决策权在企业中的分布(程德俊,陶向南,2001)。知识的内部分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通用知识一般包括科学知识、产品生产技术、能编码的产品和市场信息等。而专用性知识一般包括员工掌握的与特定时间、地点相关联的知识(Hayek,1945)、有关产品质量和技术改进的知识、员工操作和实践的默会知识(MichaelPolanyi,1962)、与特定企业和岗位相关联的知识(青木昌彦,2001)等。通用知识能够以较低成本转移、并且容易表达(Know—What),因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掌握。专用知识难以进行转移,难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Know—How),因而一般掌握在员工手中。为了充分组织成员拥有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按照知识的分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布。以通用知识为主的企业决策权往往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而以专用知识为主的企业一般采取分权的管理方式。

二、美日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分布的差异

按照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强调的是不同的知识类型。美国企业强调的是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强调的是专用知识。正是由于美日两种管理模式强调不同的知识类型,而导致了决策权在美日企业中的不同分布状况。

1.美国模式中的“通用知识”及其外部劳动力市场

从泰罗到西蒙,西方传统管理体系一直把组织当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机器,知识在组织中往往就是以一种能够明确表述的,可以自由移动的形式存在。长期以来,西方的管理理论都隐含着对知识存在两种典型的比喻,即“符号的记录”与“知识专家”。前者指知识在企业主要是分布在各种文件、档案、技术资料中,后者指企业中仿佛存在一个“总工程师”掌握企业的所有知识。根据这一观点,只有正式的、系统化的数据、程序等才是惟一有用的知识(纳尔森、温特,1983)。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的通用知识储量,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员工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很多企业倾向于在商学院中招收MBA学生,并且不断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另外,各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TQM、MBO等很容易在美国企业中流行也证明了美国管理模式非常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

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中强调通用知识与完善的外部劳动力市场有关。在美国20世纪初兴起的科学革命浪潮就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工作进行研究,将工作中员工掌握的知识规范化。泰罗(1911)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在于“用科学的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批判和个人意见,否则谈不上科学管理,管理人员的第一项责任,就是由管理人员把过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传统知识、技能集中起来。管理人员主动地把这些传统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他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有时甚至将他们概括为数学公式,尔后在全厂人中推行”。在西方企业中,由于强调规范的管理方法,每个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企业中的职能都是一样的。也正是由于不同企业中同样岗位的职能相似,因此同一岗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也是标准的。员工离开一家企业以后,还可以在另外一家企业中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说,单个企业之所以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是与其发达的外部劳动力相关的。如果没有外部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如果单个企业采取模糊工作设计和重视专门知识的管理模式,那么该企业无疑会面临人员培训成本较高,人员招聘难等困难。Aoki(2001)将企业主体属性与外部劳动力市场属性的这种相互匹配关系称为“耦合”关系。

2.日本模式中的专用知识及其内部劳动力市场

IkujiroNonaka(1991)认为,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日本对知识存在着另一种理解,即知识创新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在许多日本企业中,对待知识的方式往往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见解,即企业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在企业中,知识创新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可以说,日本的管理者在从大学毕业以后,掌握的管理知识远远不能胜任。他需要在企业中工作和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走上管理岗位。同时,也由于企业员工在我的知识往往是与企业的背景相关联的知识,因此这样的知识在别的企业中价值将会大大缩水,因此日本企业重视的是专用知识而不是通用型知识。

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管理模式是与其发达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实际上,“几乎企业内部每一种工作都包含一定的专有技能,甚至连最简单的看守工作,只要熟悉工作场所的实际环境也能对这类工作有促进。熟悉操作设备的具体要领,对标准机械的日常运转显然也有重要的帮助。在某些情况中,工人能够根据机器设备的声音和气味的轻微变化觉察到问题并诊断出问题的来源,并且,在某些生产和管理工作中还包含有团队因素,一项重要的技能是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员工的交往技能,并且离开这一团队还需要重新建立和学习这一技能,因此个人的这种技能是专有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团队中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永远不会和另外一个团队所需要的技能非常相似”(Doeringer&Piore,1971)。日本企业非常强调发展与公司相关联的专用知识。他们一般广泛采取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制度,让操作工人能够有机会了解销售部门的知识,而开发人员也能够了解生产部门的知识。工作轮换制度不仅使得员工与员工之间发展了相互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另外一个方面,员工能够有更多机会发展多方面的技能,而这样的专用知识只是对本企业产生价值。当员工一旦离开该企业则专有知识的价值就会发生很大的缩水。当然,专有知识的发展是以企业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保证。一方面这可以激励员工发展专用人力资本,通过企业内部的提升得到应有的报酬。另外,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不发达使得掌握企业专用知识的员工减少了流动的机会,降低了企业投资专有知识的风险。

三、知识分布导致的美日企业决策权分布差异

根据知识和决策权理论,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状态决定了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美国企业强调通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而导致了其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通用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低成本的转移,因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作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将其集中于管理者手中。这样管理者掌握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将决策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相反,日本企业强调专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专用知识一般为企业的每个员工所掌握,因而管理者很难将这样的知识通过从下往上的方式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因而为了充分利用专有知识,企业必须将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美日企业利用的知识类型不一致,因而决策权在组织内部的分配状况也会出现不一致。可以说,美国企业的集权化规范管理的关键原因在于利用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的分散化管理在于利用专用知识。具体而言,美日企业由于知识类型和分布不同而导致的决策权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和模糊的岗位设计

组织设计至少需要考虑下面两个因素:(1)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内容的多少,以及由此带来的员工形成专门知识的多少;(2)如何向员工有效地授予决策权以保证工作的完成。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组织中,由于员工拥有的专门知识通常都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作的划分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下属拥有专门知识的多少。宽泛的工作任务设计导致员工拥有多样而广泛的知识,这样形成了组织的分权体制。相反,规范的工作设计导致形成企业狭窄而集中的知识分布,这样就导致了组织的集权体制。因此,狭窄而规范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有限的决策权匹配,而宽泛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较多的决策权匹配。美国企业通常对职位采取规范的工作分析和设置模式,因此学校的规范化教育和公司的培训能够提供员工适应工作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工作设计模式是类似的,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知识能力具有通用性,能够在企业之间自由流动。相反,日本企业更多地强调在职培训和工作轮换制度。通过员工的在岗学习,员工能够培养更多的针对于本企业的特殊能力(赵曙明,1998)。例如,日本企业经常通过工作轮换培养员工之间、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这样的关系资本只对特定企业具有价值,一旦员工离开该企业则该人力资本的价值便急剧下降。日本企业非规范的、模糊的工作设计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减弱,具有更多的岗位决策权。

2.专业化管理与员工参与式管理

企业内部不同的雇佣关系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不同知识和技能分布的影响(Williamsonetc.,1975)。在美国管理模式中,专业化管理是其重要的特征。美国管理模式强调规范的工作设计,因而员工通过专业化形成的往往是规范而狭窄的工作知识。员工只对本工作范围以内狭窄的工作职责负责,因而管理人员能够很容易收集和了解下层员工手中掌握的知识,从而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有效地监督下属,上级管理者一般是由下级管理者晋升而来。由于专业化分工较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职能划分非常清楚,而管理人员又通常是本领域的专家,因而例外决策的权力一般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员工一般只从事简单的例行决策。传统的职能制管理方式在美国管理模式中具有核心位置,因为职能部门通过行使决策权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而员工只是职能部门行使权利的工具。相反,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员工的工作划分是非常模糊的。很多员工往往一身兼有数职,因而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上级对员工进行监督。由于员工的工作划分模糊,因而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是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上级管理者很难了解或者将它转移到自己手中,因而管理者很难对它进行控制。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由于每个员工都具有大量的专用知识和信息,管理者不得不将大量的例外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员工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因而员工的参与在日本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管理者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控制转变为指导。例如,在美国的生产管理中,工作的惟一权力就是根据生产计划、流程和规范进行生产。而在日本质量圈的管理模式中,员工同时兼有生产和维修机器的责任。员工能够根据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改进生产流程,改进机器设备(青木昌彦,2001)。

3.纵向信息沟通与横向信息沟通

在美国企业中,由于主要实行的是专业化管理,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主要实行的是部门内部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沟通,以及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同时由于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进行工作轮换和企业背景培训,跨部门和跨专业之间的沟通往往需要通过管理人员来进行。在美国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设立了很强的计划和协调部门来进行跨部门和跨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因此,美国企业的信息沟通途径主要是部门内部以纵向沟通为主。而一旦出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则主要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美国企业中设立的各种委员会来进行。在基层和一般员工之间,由于过于强调发展专业知识而不是企业背景知识,因而一般员工层面上的横向沟通不多。相反,日本企业非常强调员工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和背景知识。专用知识更多的是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管理者难以收集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为了有效制定决策,管理者通常需要将一定的决策权下放到每个员工手中,通过员工与员工之间直接的横向信息沟通来进行协调。为了培训员工横向沟通的能力,发展员工的专门知识,因而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岗位轮换,并且通过稳定雇佣制度鼓励员工发展企业的专门知识。例如,在日本管理中,如果机器出现故障,工人有权力和责任暂停生产线,并且直接和维修工人一起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而在美国管理中,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责任完全独立分明。一旦机器出现了问题,那么生产工人通常需要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然后再与维修工人的班组长协调,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因此,日本模式中通常以发展工人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直接将协调的责任下放在工人身上。而美国模式中,通常强调专业人员沟通,而将协调的责任归结为管理人员。青木昌彦(1988)将美国和日本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归纳为纵向信息结构和横向信息结构。

四、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

美日两种管理模式作为两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研究的深入,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差别已经在急剧缩小。现在日本管理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如团队生产、质量管理、及时生产等已经在大多数美国企业中应用。因此说,现实中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日益处于一种融合的阶段。如果我们将两种管理模式放置于更一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便会发现即使在同一文化中如美国,也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美国企业重视专门知识的应用,而有的企业重视一般知识的应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专门知识为主的模式各有其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性。我们惟一的研究目的只是在于寻找出不同模式的不同特点和相应的适用范围。

1.环境变化程度

以通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岗位设计。其需要的人力资源一般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可以通过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其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主要是由员工自己来承担,因而员工的流动率也较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低。这样的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企业。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人员雇佣,降低雇佣成本。另外,人员的高流动能够保持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术更新。相反,外部环境变化较平缓的企业则应该采取以专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信息产业,美国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经营环境相对成熟稳定的汽车行业中,日本企业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2.行业特征

如果我们将整个产业笼统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话,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中通常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不一致的。在传统行业中,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降低产品韵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这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降低存货水平,发展员工的多种技能,采取稳定雇佣等。这样的企业一般采用质量圈、员工参与、模糊工作定义为代表的日本式管理。而在新兴行业中,知识的快速更新导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快,人员的流动率加快。这时,企业发展通用知识能够保证其参与到市场合作分工中去,并且获取市场的人才。企业采取美国式的专业式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很强的战略灵活性,另外可以维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分工。90年代美国在高科技行业中的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管理模式。

3.外部劳动力市场

对于某一企业而言,两种管理模式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性,企业采取何种管理模式还受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很大影响。在一个大多数企业采取日本式管理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如果不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则很难生存。这时,企业标准化的工作设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其他企业的稳定雇佣政策,也会使得企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相反,在一个美国式管理占主导趋势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日本管理也难以生存。这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耦合性使得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企业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之间具有趋同性,而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企业制度具有差异性。

五、结论

改革开放的初期,以专用知识和合作为特征的日本模式如日中天。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以通用知识和市场竞争为特征的美国模式日益占据上风。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一直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Boisot&Child(1996)认为,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就是信息的编码和扩散过程。传统的采邑制度表现为知识的高度专有化,且往往在少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间流动。这在中国传统的老字号和民族企业中可以得到体现。这种采邑制度可以沿着两条方向进行改革。一条是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高度扩散的市场和层级制,即美国管理模式。另一条是以专用知识为基础的,依靠集体主义和共同价值观扩散知识的宗法制,即日本的管理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主要采取的是第二种制度,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国家对大型企业的控制权,在核心企业之间建立联盟,维持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等。这在一些传统行业,如汽车、石化、机械中尤其得到体现。另外,在一些新兴行业中,国家又在鼓励采取美国式的完全竞争的管理模式,这在IT产业中得到体现。按照上文的分析框架,这符合环境、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对知识和决策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詹森、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与组织结构”,《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纳尔森、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程德俊、陶向南:“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3期。

程德俊、孔继红:“知识分权的知识动因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BoisotM.&ChildJ.,FromFiefsToClansAndNetworkCapitalism:ExplainingChina’sEmergingEconomicOrder,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41(1996)~600-628.

Doeringer,P,B.,&Piore,M,J.,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Lexington,Mass:D.C.HealthAndC.,1971.

Hayek,F.A.TheUseofKnowledgeinSociety,AmericanEconomicReview,1945(September).

IkujiroNon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11-12).WilliamsonO.,WachterM.,&HarrisJ.,UnderstandingTheEmploymentRelations’TheAnalysisOfIdiosyncraticExchange,TheBellJournalOfEconomics,6,1975.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迫切的要求。针对企业而言,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现企业进步的一个重要保障。传统的管理模式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的现代化要求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企业创新要求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企业人本管理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

一、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提出

理论界对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从人际关系方面着眼,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以尊重员工人格为基点,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为纽带,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环境,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有的从人的需要和发展方面,提出企业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解放员工、发展员工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管理,就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活动的主体和企业最主要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标。有的从人的行为与心理发展角度,指出重视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在管理中的作用;有的还提出了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模式:一是目标协调—制度建设—培训与激励—实现共同目标。二是情感沟通管理、决策沟通管理和员工自主管理等。

当前,众多的理论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积累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二、创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的实现,一是要转变观念,这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根本性的问题。人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和企业的发展也是管理的最根本的目标。这里人包括:管理者、员工。二是要进行制度建设,这是人本管理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出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三是要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以及情感激励的统一,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

1.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管理人”,是“管好人”。企业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培养全才,包括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良好修养的人才。企业的发展是统一的要求,但并不压抑员工的个性发展。真正的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同时,员工的个性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遵循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如果说传统企业只是强调企业的效益和对人的管理,那么现代企业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样的理念注重的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目的是使人成为高度自觉和完善的人。

3.人本管理要做到真正以员工为本。(1)以员工为本要求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变,以适应员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摒弃“时间出效果”的错误观念,尊重员工的人格,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工作、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

(2)要平等地对待员工。不能主观地将员工划分为“优、差”,把不太听话的员工打入“另册”不闻不问,对出现问题的员工不加以引导和排解,这样做很可能会与员工积怨,激发员工与企业的矛盾。管理者应该用平等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员工,发展的眼光对待员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员工,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位员工,为他们创造适合发展的平台,才会激励员工奋勇前行,达到成功的彼岸。

(3)要注重员工发展的个性差异。管理以员工为本,就是要依其原本,促其完善,助其发展。注重员工发展的个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对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员工的个性化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因为个性化发展是对人自身建设的一种创新,是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开始和前提,只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创造,只有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能为社会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4)要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获得效益,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的发展。这种管理既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进步的现代化管理趋势。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3篇

汪锐武雪萍郑晓丹何丹农摘要: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拥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具体组织的实现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形式,从而结合了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一、虚拟企业概述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系统也产生相应的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相对的静态、单一、稳定转向动态、复杂、不可预测,消费者的需求由大众化、单一化发展为柔性化、多样化。传统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受到冲击,单靠技术革新已经无法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制度革新已经成为企业产生突破的关键。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制度,它用信息流连接整条生产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企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实际上,虚拟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实现了自身的壮大与发展。二、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的关键特征是创新,面对新环境的挑战,管理理论也涌现了多种创新理论,如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竞争-合作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1990年美国mit教授michaelhammer博士首次提出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并于1993年出版了《再造企业》,迅速掀起了全世界的bpr理论研究浪潮。企业过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过程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面向顾客、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的目的。bpr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使组织扁平化,通过适当授权,把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中。它注重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竞争—合作理论是相对于现代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竞争这一缺陷而提出的,它认为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圣吉于《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强调企业员工不分层次组成小组,通过团队式学习,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差异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有利于产生新思维并学会系统思考。以上几种理论都是针对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新型管理理论,核心是实现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虚拟企业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方向,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开放的气氛、高效的组织结构、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有效的综合协调,从而形成了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链状多阶段、多环节的劳动分工组织和金字塔式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工作熟练、效率提高。但是,由于作业过程被分割,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产生工作壁垒,协调管理费用增加;信息流动不畅,组织响应速度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各部门独立意识强化,缺少整体目标观念,很难做到全局优化;工作流程整体出错率高,产品质量受影响。在虚拟企业中,计算机和网络使人的大脑能力延伸,管理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执行者建立直接联系,中间的管理机构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使企业组织扁平化,同时也减少了信息在中间环节传递出错的可能性。虚拟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根据某一任务需要临时组织合成虚拟工作组,工作组中每一位员工的关系都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大家通过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工作氛围。由于虚拟工作组的员工共同为该项任务的成功负责,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培养,提高了员工的协调意识和全局观念。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虚拟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甚至把自己的意见加入生产过程而成为部分生产者,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开放范围。三、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实质上是组织结构的建立,取决于组织单元的性质、单元之间的耦合方式和这两者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形态。虚拟企业的组织单元是虚拟工作组,它的特征包括:以人为中心;实现了组织、员工和技术的有效集成;具有某种核心优势,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虚拟工作组之间的耦合是快速、多变而有效的,根据不同市场需求,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耦合。耦合的作用不仅在于加总不同虚拟工作组的各自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更强的整体功能,即乘数效应。虚拟企业以网络为依托,组织结构特征是模块化、兼容式。工作形式是供应者、生产者、销售商的同环节并行协作,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并行工程(ce)与多功能项目组。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一组在逻辑或物理位置上相关的组织单元组成。过程相关的组织单元构成了一个较大的、能够完成一个完整职能的团体(虚拟工作组)。虚拟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但是现在还无法确定一个通用、恰当的组织结构。目前有两种组织设计理论较为适用,即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和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资源流动以信息流为主。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图见上图。其中黑板控制器是各个虚拟小组交换信息的全程信息库,多个小组分别通过设置在某个虚拟小组内部的黑板控制器进行通信和协同,相互之间信息不流通。优点是容易实现和管理,易于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缺点是系统信息传递到有一定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各虚拟小组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优点是延时较小,系统鲁棒性好;缺点是实现和管理比较困难,比较难以保证系统资源的一致性,特别是不同层次的信息共享较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即在低层次、局部区域内采用网状对等实体分布式组织结构,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性的协同工作环境;在高层次的全局组织内采用集中式分布组织结构,保证广域内组织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其中,信息协调器的作用与黑板控制器作用相似。这样,既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又保证了组织单元的并行化运作。四、结束语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旧有的管理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虚拟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战略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虚拟企业的管理突破了传统视野,具体的组织形式弱化,最终达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和快速集成。参考文献:1.余津津,朱东辰.虚拟企业的产生、现状与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互促效应的解释.经济问题探索,2000(12):66~682.张振峰.知识经济时代与扁平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决策借鉴,2000(2):13~153.赵伟,韩文秀,罗永泰.面向虚拟企业的组织框架设计.管理工程学报,2000(1)《经济师》2002年第1期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4篇

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知识和决策权在美日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异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质量圈、参与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员工。而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模式则强调职业管理者的专业决策,通过决策和行动活动的分离,将决策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权分布体系呢?Hayek(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组织以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为战略重点,以及知识如何分布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确提出了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两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实际上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表现为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联的知识。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由于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知识是无法传递的,因而保证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的惟一方法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采用分权的方式,由各个生产组织单独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92)进一步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它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由于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或者知识对于决策权有价值时,保证两者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将决策权分配给组织中拥有相关的较多专门知识的人时,面临着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成本。一般来说,随着集权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大,委托成本的减少,分权程度增加,信息成本减少,成本增加。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成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在图1中,用曲线表示的由于缺乏信息引起的信息成本,在权力完全集中的时候较高,随着权力在等级体系中向具有较多相关知识的位置分散时下降。由于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成本,在决策权集中时较低,随着决策权的分散相应增加。组织总成本是由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与目标不相容引起的成本之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将决策权转让给某个层次上的人,使得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由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总组织成本之和最小。

2.知识的分布决定了决策权的分布詹森、麦克林的模型为我们理解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准。如果企业的成本大于信息成本,那么采取集权方式较好,相反,则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较好。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和分散意味着企业是优先考虑成本还是知识的利用。如果我们将企业充分利用员工拥有的知识进行生产作为企业的生产属性,而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进行统一决策作为企业的交易属性,现代企业理论过于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属性,造成了企业的本质仿佛只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更长的委托链条和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这不是导致了协调成本很高吗?如果企业纯粹为了节约委托费用,可以采取最为简单的直接监控式管理方式。惟一可以解释企业结构复杂的理由在于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企业的首要目的不是在于节约,而是在于生产(程德俊、孔继红,2002)。知识和资源应该成为解释企业成长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而不是企业节约成本的多少。很多企业将决策权下放,虽然导致了较多的成本,但是同时带来的收益是更多地节约了知识传递导致的信息成本,充分利用了员工具有的知识。现代企业生产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每位员工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充分利用经济系统中的知识是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Hayek,1945)。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因而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原始分布往往就决定了决策权在企业中的分布(程德俊,陶向南,2001)。知识的内部分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通用知识一般包括科学知识、产品生产技术、能编码的产品和市场信息等。而专用性知识一般包括员工掌握的与特定时间、地点相关联的知识(Hayek,1945)、有关产品质量和技术改进的知识、员工操作和实践的默会知识(MichaelPolanyi,1962)、与特定企业和岗位相关联的知识(青木昌彦,2001)等。通用知识能够以较低成本转移、并且容易表达(Know—What),因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掌握。专用知识难以进行转移,难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Know—How),因而一般掌握在员工手中。为了充分组织成员拥有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按照知识的分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布。以通用知识为主的企业决策权往往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而以专用知识为主的企业一般采取分权的管理方式。

二、美日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分布的差异

按照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强调的是不同的知识类型。美国企业强调的是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强调的是专用知识。正是由于美日两种管理模式强调不同的知识类型,而导致了决策权在美日企业中的不同分布状况。

1.美国模式中的“通用知识”及其外部劳动力市场

从泰罗到西蒙,西方传统管理体系一直把组织当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机器,知识在组织中往往就是以一种能够明确表述的,可以自由移动的形式存在。长期以来,西方的管理理论都隐含着对知识存在两种典型的比喻,即“符号的记录”与“知识专家”。前者指知识在企业主要是分布在各种文件、档案、技术资料中,后者指企业中仿佛存在一个“总工程师”掌握企业的所有知识。根据这一观点,只有正式的、系统化的数据、程序等才是惟一有用的知识(纳尔森、温特,1983)。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的通用知识储量,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员工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很多企业倾向于在商学院中招收MBA学生,并且不断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另外,各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TQM、MBO等很容易在美国企业中流行也证明了美国管理模式非常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

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中强调通用知识与完善的外部劳动力市场有关。在美国20世纪初兴起的科学革命浪潮就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工作进行研究,将工作中员工掌握的知识规范化。泰罗(1911)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在于“用科学的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批判和个人意见,否则谈不上科学管理,管理人员的第一项责任,就是由管理人员把过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传统知识、技能集中起来。管理人员主动地把这些传统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他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有时甚至将他们概括为数学公式,尔后在全厂人中推行”。在西方企业中,由于强调规范的管理方法,每个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企业中的职能都是一样的。也正是由于不同企业中同样岗位的职能相似,因此同一岗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也是标准的。员工离开一家企业以后,还可以在另外一家企业中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说,单个企业之所以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是与其发达的外部劳动力相关的。如果没有外部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如果单个企业采取模糊工作设计和重视专门知识的管理模式,那么该企业无疑会面临人员培训成本较高,人员招聘难等困难。Aoki(2001)将企业主体属性与外部劳动力市场属性的这种相互匹配关系称为“耦合”关系。

2.日本模式中的专用知识及其内部劳动力市场

IkujiroNonaka(1991)认为,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日本对知识存在着另一种理解,即知识创新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在许多日本企业中,对待知识的方式往往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见解,即企业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在企业中,知识创新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可以说,日本的管理者在从大学毕业以后,掌握的管理知识远远不能胜任。他需要在企业中工作和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走上管理岗位。同时,也由于企业员工在我的知识往往是与企业的背景相关联的知识,因此这样的知识在别的企业中价值将会大大缩水,因此日本企业重视的是专用知识而不是通用型知识。

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管理模式是与其发达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实际上,“几乎企业内部每一种工作都包含一定的专有技能,甚至连最简单的看守工作,只要熟悉工作场所的实际环境也能对这类工作有促进。熟悉操作设备的具体要领,对标准机械的日常运转显然也有重要的帮助。在某些情况中,工人能够根据机器设备的声音和气味的轻微变化觉察到问题并诊断出问题的来源,并且,在某些生产和管理工作中还包含有团队因素,一项重要的技能是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员工的交往技能,并且离开这一团队还需要重新建立和学习这一技能,因此个人的这种技能是专有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团队中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永远不会和另外一个团队所需要的技能非常相似”(Doeringer&Piore,1971)。日本企业非常强调发展与公司相关联的专用知识。他们一般广泛采取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制度,让操作工人能够有机会了解销售部门的知识,而开发人员也能够了解生产部门的知识。工作轮换制度不仅使得员工与员工之间发展了相互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另外一个方面,员工能够有更多机会发展多方面的技能,而这样的专用知识只是对本企业产生价值。当员工一旦离开该企业则专有知识的价值就会发生很大的缩水。当然,专有知识的发展是以企业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保证。一方面这可以激励员工发展专用人力资本,通过企业内部的提升得到应有的报酬。另外,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不发达使得掌握企业专用知识的员工减少了流动的机会,降低了企业投资专有知识的风险。

三、知识分布导致的美日企业决策权分布差异

根据知识和决策权理论,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状态决定了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美国企业强调通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而导致了其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通用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低成本的转移,因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作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将其集中于管理者手中。这样管理者掌握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将决策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相反,日本企业强调专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专用知识一般为企业的每个员工所掌握,因而管理者很难将这样的知识通过从下往上的方式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因而为了充分利用专有知识,企业必须将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美日企业利用的知识类型不一致,因而决策权在组织内部的分配状况也会出现不一致。可以说,美国企业的集权化规范管理的关键原因在于利用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的分散化管理在于利用专用知识。具体而言,美日企业由于知识类型和分布不同而导致的决策权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和模糊的岗位设计

组织设计至少需要考虑下面两个因素:(1)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内容的多少,以及由此带来的员工形成专门知识的多少;(2)如何向员工有效地授予决策权以保证工作的完成。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组织中,由于员工拥有的专门知识通常都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作的划分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下属拥有专门知识的多少。宽泛的工作任务设计导致员工拥有多样而广泛的知识,这样形成了组织的分权体制。相反,规范的工作设计导致形成企业狭窄而集中的知识分布,这样就导致了组织的集权体制。因此,狭窄而规范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有限的决策权匹配,而宽泛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较多的决策权匹配。美国企业通常对职位采取规范的工作分析和设置模式,因此学校的规范化教育和公司的培训能够提供员工适应工作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工作设计模式是类似的,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知识能力具有通用性,能够在企业之间自由流动。相反,日本企业更多地强调在职培训和工作轮换制度。通过员工的在岗学习,员工能够培养更多的针对于本企业的特殊能力(赵曙明,1998)。例如,日本企业经常通过工作轮换培养员工之间、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这样的关系资本只对特定企业具有价值,一旦员工离开该企业则该人力资本的价值便急剧下降。日本企业非规范的、模糊的工作设计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减弱,具有更多的岗位决策权。

2.专业化管理与员工参与式管理

企业内部不同的雇佣关系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不同知识和技能分布的影响(Williamsonetc.,1975)。在美国管理模式中,专业化管理是其重要的特征。美国管理模式强调规范的工作设计,因而员工通过专业化形成的往往是规范而狭窄的工作知识。员工只对本工作范围以内狭窄的工作职责负责,因而管理人员能够很容易收集和了解下层员工手中掌握的知识,从而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有效地监督下属,上级管理者一般是由下级管理者晋升而来。由于专业化分工较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职能划分非常清楚,而管理人员又通常是本领域的专家,因而例外决策的权力一般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员工一般只从事简单的例行决策。传统的职能制管理方式在美国管理模式中具有核心位置,因为职能部门通过行使决策权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而员工只是职能部门行使权利的工具。相反,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员工的工作划分是非常模糊的。很多员工往往一身兼有数职,因而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上级对员工进行监督。由于员工的工作划分模糊,因而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是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上级管理者很难了解或者将它转移到自己手中,因而管理者很难对它进行控制。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由于每个员工都具有大量的专用知识和信息,管理者不得不将大量的例外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员工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因而员工的参与在日本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管理者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控制转变为指导。例如,在美国的生产管理中,工作的惟一权力就是根据生产计划、流程和规范进行生产。而在日本质量圈的管理模式中,员工同时兼有生产和维修机器的责任。员工能够根据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改进生产流程,改进机器设备(青木昌彦,2001)。

3.纵向信息沟通与横向信息沟通

在美国企业中,由于主要实行的是专业化管理,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主要实行的是部门内部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沟通,以及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同时由于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进行工作轮换和企业背景培训,跨部门和跨专业之间的沟通往往需要通过管理人员来进行。在美国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设立了很强的计划和协调部门来进行跨部门和跨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因此,美国企业的信息沟通途径主要是部门内部以纵向沟通为主。而一旦出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则主要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美国企业中设立的各种委员会来进行。在基层和一般员工之间,由于过于强调发展专业知识而不是企业背景知识,因而一般员工层面上的横向沟通不多。相反,日本企业非常强调员工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和背景知识。专用知识更多的是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管理者难以收集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为了有效制定决策,管理者通常需要将一定的决策权下放到每个员工手中,通过员工与员工之间直接的横向信息沟通来进行协调。为了培训员工横向沟通的能力,发展员工的专门知识,因而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岗位轮换,并且通过稳定雇佣制度鼓励员工发展企业的专门知识。例如,在日本管理中,如果机器出现故障,工人有权力和责任暂停生产线,并且直接和维修工人一起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而在美国管理中,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责任完全独立分明。一旦机器出现了问题,那么生产工人通常需要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然后再与维修工人的班组长协调,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因此,日本模式中通常以发展工人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直接将协调的责任下放在工人身上。而美国模式中,通常强调专业人员沟通,而将协调的责任归结为管理人员。青木昌彦(1988)将美国和日本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归纳为纵向信息结构和横向信息结构。

四、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

美日两种管理模式作为两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研究的深入,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差别已经在急剧缩小。现在日本管理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如团队生产、质量管理、及时生产等已经在大多数美国企业中应用。因此说,现实中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日益处于一种融合的阶段。如果我们将两种管理模式放置于更一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便会发现即使在同一文化中如美国,也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美国企业重视专门知识的应用,而有的企业重视一般知识的应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专门知识为主的模式各有其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性。我们惟一的研究目的只是在于寻找出不同模式的不同特点和相应的适用范围。

1.环境变化程度

以通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岗位设计。其需要的人力资源一般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可以通过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其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主要是由员工自己来承担,因而员工的流动率也较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低。这样的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企业。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人员雇佣,降低雇佣成本。另外,人员的高流动能够保持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术更新。相反,外部环境变化较平缓的企业则应该采取以专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信息产业,美国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经营环境相对成熟稳定的汽车行业中,日本企业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2.行业特征

如果我们将整个产业笼统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话,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中通常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不一致的。在传统行业中,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降低产品韵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这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降低存货水平,发展员工的多种技能,采取稳定雇佣等。这样的企业一般采用质量圈、员工参与、模糊工作定义为代表的日本式管理。而在新兴行业中,知识的快速更新导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快,人员的流动率加快。这时,企业发展通用知识能够保证其参与到市场合作分工中去,并且获取市场的人才。企业采取美国式的专业式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很强的战略灵活性,另外可以维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分工。90年代美国在高科技行业中的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管理模式。

3.外部劳动力市场

对于某一企业而言,两种管理模式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性,企业采取何种管理模式还受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很大影响。在一个大多数企业采取日本式管理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如果不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则很难生存。这时,企业标准化的工作设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其他企业的稳定雇佣政策,也会使得企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相反,在一个美国式管理占主导趋势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日本管理也难以生存。这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耦合性使得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企业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之间具有趋同性,而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企业制度具有差异性。

五、结论

改革开放的初期,以专用知识和合作为特征的日本模式如日中天。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以通用知识和市场竞争为特征的美国模式日益占据上风。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一直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Boisot&Child(1996)认为,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就是信息的编码和扩散过程。传统的采邑制度表现为知识的高度专有化,且往往在少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间流动。这在中国传统的老字号和民族企业中可以得到体现。这种采邑制度可以沿着两条方向进行改革。一条是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高度扩散的市场和层级制,即美国管理模式。另一条是以专用知识为基础的,依靠集体主义和共同价值观扩散知识的宗法制,即日本的管理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主要采取的是第二种制度,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国家对大型企业的控制权,在核心企业之间建立联盟,维持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等。这在一些传统行业,如汽车、石化、机械中尤其得到体现。另外,在一些新兴行业中,国家又在鼓励采取美国式的完全竞争的管理模式,这在IT产业中得到体现。按照上文的分析框架,这符合环境、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对知识和决策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詹森、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与组织结构”,《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纳尔森、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程德俊、陶向南:“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3期。

程德俊、孔继红:“知识分权的知识动因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BoisotM.&ChildJ.,FromFiefsToClansAndNetworkCapitalism:ExplainingChina''''sEmergingEconomicOrder,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41(1996)~600-628.

Doeringer,P,B.,&Piore,M,J.,InternalLaborMarketsAndManpowerAnalysis,Lexington,Mass:D.C.HealthAndC.,1971.

Hayek,F.A.TheUseofKnowledgeinSociety,AmericanEconomicReview,1945(September).

IkujiroNon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11-12).WilliamsonO.,WachterM.,&HarrisJ.,UnderstandingTheEmploymentRelations''''TheAnalysisOfIdiosyncraticExchange,TheBellJournalOfEconomics,6,1975.

BarneyJ.,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Management,Vol.17,Nol,99-120,1991.

内容提要: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对电力行业进行规范的程度不断升高,对员工的资质进行评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电力施工的项目都在进行规范化制度的制定。部分的企业制定了大量的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文件,其目的是对员工的行为最初规定和约束。

2.电力项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理论

精细化的管理的源头是工业,例如泰勒发明的科学管理的模式和戴明的研究—为质量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还有丰田集团实行的进行精艺生产的管理办法等等,这样非常成功的管理案例推动了全世界的管理水平。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对效率和科学的提倡,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者使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对产品、服务以及企业的运营过程进行调整。指的是在对产品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有保证的前提下,以对企业进行数据化操作为标准,以管理方式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对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从而把产品的性能和服务的焦点秋安都几种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2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是凡是可以进行具体化的数据一定要进行量化,力争用量化的标准模式来代替模糊、笼统的管理模式,把抽象管理模式转变为具体的管理模式。

2.3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的几个特征是精细的操作和管理。在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运行中,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只有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教养,使其克服在工作中的惰性。从而发挥员工的螺丝钉作用,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

2.4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既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概念,也是企业管理的方法和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工程。这样的一个工程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的生产,还可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专业化和工作方式的标准化和企业管理的制度化,以及企业员工的职业化。

2.5精细化的企业管理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具备竞争和执行力的优势,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基础性工作细致化和企业管理的人性化。

2.6精细化是一种不断地趋于极限化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也是不可以完结的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应该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而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逐步建立起企业强大的形象,企业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追求,细末之处可见真功夫。

3.对电缆厂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3.1通过对企业进行信息的规划提升信息化的战略管理。电力企业需要对现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做出严密的规划和思考,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每个企业必须制定出合理而明确的计划,只有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培养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并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规划,才能使企业实现盈利。并且企业要不断加深岁企业业务规划的理解,以加强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3.2通过建立IT管理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企业通过建立IT管理控制系统,并不断进行完善。由于大多数的企业都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组织构架,若是没有IT系统的管理控制,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子公司的信息就像是孤岛,只有形成IT管理控制体系,促进了企业组织的融合,实现企业的信息的整合、几种和标准化。

3.3建立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并且完善业务的协同和数据的集成。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的业务逐渐协同、信息的共享和一体化的运营,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信息进行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为信息的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实践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由于各个企业都会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但是与惊醒精细化的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可以通过实际的应用和操作来反映规章制度是否合适,对此,就需要管理人员要及时反馈信息,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出及时的修正。

3.5创新有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率。由于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有很多的新业务、新工作出现,往往会出现就得管理模式不符合现在的工作的状况。所以,企业在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时,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有勇气不合理、不符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推陈出新,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4.总结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是一个现代化的、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其主观的抑制主要体现在管理上,其要求是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杜绝之后和超前的思想。并且要有系统的规划,从上层到基层、从大局到部分、从浅表到深入,都需要按照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模式;在实行精细化的管理进行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优惠了员工,员工才会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竞争力。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6篇

传统分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集成管理模式过渡

“现代化集成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集成”,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分工,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这是两者之间的最主要区别。“集成”和“分工”是管理实践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强调分工时不能没有集成,在强调集成时不能否认分工。

1传统管理模式面临困境

8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世界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三股不容忽视的“3c”力量,即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和改变(change)驱使企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首先是顾客至上,“大众市场”(massmarket)早已烟消云散,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生产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其次是竞争的白热化,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售前和售后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参战者”必须追求卓越;第三是不断变化,不仅顾客和竞争对手在快速变化,就连竞争的本质也有了改变。

在当今十分注重顾客满意度的时代,原封不动地套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会给企业的发展套上枷锁。首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使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企业中层管理者各自为政。其次,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束缚了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最后,信息需层层传达,无法对顾客的需要和市场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总之,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是生产主导型而非顾客主导型,缺乏创新意识。在强调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应具有较高柔性的今天,传统的“福特式”管理模式就显得很僵化。市场的变化成为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本质原因。

本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借助它们,每个员工都有能力完成传统的多道工序,企业信息能全面实现共享,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成为可能。这种集成管理模式可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洞察力;使管理结构扁平化,减少审核和监督程序,减少内部冲突;员工拥有更大的自,可大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现在的“集成”已经超越了一个工厂或一个企业的范围,扩展到供应链和销售链上,形成了在管理上“集成”的格局。

2.通向现代企业管理之路——bpr

“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是首先考虑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现有的传统工艺和职能部门尽量集成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分工,以此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追求企业整体效率和整体效益的提高。新管理模式的“集成”追求人员、组织和技术的集成,人员和组织的集成往往比技术的集成更为重要。bpr是当今倍受关注的向管理集成模式过渡的道路。1993年,michaelhammer博士与管理专家jameschamper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宣言》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管理模式变革高潮,经营过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运动引起了各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密切关注和极大兴趣。不少人认为,这场管理革命对当今企业的影响可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经济学界的影响相提并论。

bpr的基本内涵是以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其核心是“过程”观点和“再造观点”。“过程”观点,即集成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使其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的分界线,以求管理作业过程重建;“再造”观点,即打破旧有管理规范,再造新的管理程序,以回归原点和从头开始,从而获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大突破。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与企业的技术方面(技术、控制、系统等)而且与社会方面(企业组织、人员、政策等)具有密切的关系。bpr的成功实施必须同时变革企业的技术方面和社会方面。不管企业是否已经拥有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进行企业经营再造的过程中,原先的管理信息系统都必须改造。

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之路

回顾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软件已从最初的面向单一职能部门,发展到目前的面向企业全局的决策支持型管理信息系统。

1.面向单一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单一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初形式,它通过模拟某一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提高相应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规范程度。这也是我国应用面最广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形式。这类系统的应用基于如下背景:消费市场极其活跃,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最关心的是产量;企业采用传统的分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且卓有成效。在众多面向单一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当数会计电算化软件。例如用友成功推出的电算化软件以及杭州新中大推出的财务系统。除了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之外,其它应用于企业中的管理软件还有面向人事部门、仓库管理部门等管理软件,但其商品化程度不高。根本原因是企业业务流程千差万别,软件系统难于做到通用化。

2.面向多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用户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企业需要在产品品种、产品价格、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管理层开始意识到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低下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需要为企业相关业务部门开发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90年代中期,国内软件企业开始尝试为业务紧密关联的部门开发统一的商品化管理信息系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类系统中比较成功的商品化软件大多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向其它部门扩展而成的。

面向多个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与面向单一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其优势是明显的:

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统一;

提高了企业核算水平,具有事中执行、事后监督的管理功能;

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面向多个业务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和实施上的困难超乎企业管理层和软件企业的意料之外,而且实施效果难以达到企业管理层的期望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类管理系统严格按照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部门划分进行开发,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固有的缺陷,导致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完全达到企业的期望值;

各行各业甚至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中,其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千差万别,部门的功能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商品化软件无法做到与特定企业固有管理模式一致;

企业管理层和软件企业都没有认识到管理系统实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成功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再调整是密不可分的;

这类管理信息系统普遍缺乏生产计划、作业管理等模块,企业无法实现计划灵活调整,无法反映实时生产信息,因此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支持型管理信息系统。

3.面向企业全局的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企业全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代表当属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mrpⅱ。mrpⅱ的主旨是将企业和各方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力,能在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erp是mrpⅱ的发展,它超越了mrpⅱ的功能范围,

将mrpⅱ的实用性进一步地加以扩展,增加了对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配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管理等功能的支持。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社会转轨过程中,这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为我国企业管理素质和经营水平的全面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营过程再造(bpr)理论已引起国内企业界的广泛注意,国内部分企业经过经营过程再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内企业经营模式的再次变革,已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mrpⅱ和erp系统也将成为制造企业的首选产品。国内软件企业已经觉察到这一变化,部分软件企业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研制mrpⅱ和erp产品。杭州新中大的erp产品(powererp)将于1998年正式推出。

4.软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二、三年内,国内将迎来巨大的mrpⅱ和erp产品市场,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对于整个

软件行业是至关重要的。国内软件企业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

国外软件企业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早已虎视眈眈,sap、forthshift、ca等公司的mrpⅱ产品已经打入国内市场;

国内软件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几乎全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缺乏企业管理和工程制造方面的知识,对mrpⅱ的理解较为肤浅;

国内软件企业缺乏强有力的mrpⅱ实施队伍。但是与国外软件公司相比,国内软件企业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软件的价格和实施费用明显低于国外同类软件;

国内软件企业大都刚刚涉足此领域,没有历史包袱,可选择最先进的计算平台和计算结构;

具有本土化优势,国内软件企业更了解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具有稳定而广大的客户群,大部分涉足mrpⅱ市场的软件企业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有良好的成绩,与国内制造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认为,国内软件企业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建立一支由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工程人才等组成的研究开发队伍和mrpⅱ实施队伍;

mrpⅱ的实施与企业经营过程再造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应同时进行;

认真研究bpr理论,充分认识企业经营过程再造是非常艰巨和复杂的,因此,国内软件企业要把握进行企业经营过程再造的科学方法。

结论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暴;影响;企业管理模式

随着针对这场危机认识的深入,我们不仅需要从业务模式上进行反思,更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中国式管理形成独有的体系,并为企业在风暴过去之后的快速崛起提供卓越的管理平台支持,是我们在经济危机暴虐的今天,需要提前思考并找到答案的必需选择。

一、金融风暴对我国企来的影响

中国贸促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紧密结合贸促会工作实际,认真扎实开展调研工作。10月24日—26日,中国贸促会办公室主任段志强、工作人员邬胜荣深入浙江温州、台州30余家民营进出口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企业涵盖纺织服装、鞋业、阀门、水泵、缝纫机、汽车零部件、摩托车、气动工具、卫浴设备、家具等行业。参加人员既有私营企业主,也有地方行业协会代表,还有地方海关、外经贸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官员。通过个别访谈、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汇率影响较大,特别是人民币对欧元升值过快

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蔡欢天董事长、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总经理、台州恒辉家具有限公司郑正富董事长等说,美元汇率用了两年时间,从去年8.23:1跌落到6.7:1,跌幅近15%。而欧元汇率从今年4月的11.2:1迅速跌落到8.77:1,短短两个月跌幅近20%。英镑汇率也由原来的15:1下跌到10.99:1。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毁灭性”打击。人民币挺得太厉害,影响民族工业一大片,企业根本来不及消化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许多企业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原有订单不让发货,已发货的不付款,新的订单不下,汇率不稳,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失业率增加,企业倒闭增多,雪上加霜,内外交困,陷入“有订单不敢接,接了也不敢做”,“不生产是等死,生产是快死”的困境。

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总经理说,今年前9个月出口3800多万元,产值3亿多元,但由于前9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近6%,仅汇率变化一项造成净利润损失就达1000多万元。

据温州瓯海革鞋行业协会何国良秘书长调查,温州一双鞋出口欧盟利润大概在鞋价的5%左右,由于人民币对欧元升值近20%,企业不仅没有利润,每出口一双鞋还要赔15%,大约30元,“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现在许多温州制鞋企业都将欧盟生产线关闭了。

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吴少宁副行长说,温州开发区企业倒闭700多家,占10%;中行温州分行开户的前十大汽车配件企业利润率下降50%;到10月份,企业呆坏账飙升近500%。

2、石油、原材料等价格走势不明朗

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台州海关稽查科陈先顺科长、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国际部黄阳波副总经理等说,去年以来石油价格上涨,不仅使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还导致与石油相关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染料价格从每吨2万多元上涨到4万多元,煤的价格也由去年600多元/吨上涨到现在的1000多元/吨,上涨70%,一个月耗煤1000多吨,多支出40多万元,一年近500万元。现在国际油价普遍下跌,从今年8月份147美元/桶下跌到67美元/桶,国内石油市场却风景独好,企业物流成本没有降低,反而运费成本提高30—40%。

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王汉洲董事长说,去年以来生产阀门所需主要原材料镍、钼、废钢等上涨近50—60%,相关产品价格增幅30%,工人工资增长10%,企业成本增加很大。

3、欧美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订单减少

浙江瑞立集团陶保健副总裁说,今年计划销售汽车配件1000万辆,预计年底只能销售850万辆。

浙江凯通摩托车有限公司李官德总经理说,凯通摩托车去年80%出口欧美市场,现在下降40%。

4、贸易风险加大,一些上市企业市值缩水

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蔡欢天董事长、浙江人民电器集团叶玉森总经理等说,有的企业发货后拿不到货款,现金流量减少。为降低风险,很多企业只得“不还钱,不下单”。

浙江瑞立集团陶保健副总裁说,一些国家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和风险。此外,股票价格下跌,资产严重缩水,已由最高9.3美元/股下跌到最低时的1.58美元/股,市值缩水2/3。

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国际部黄阳波副总经理说,中信保浙江分公司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受理索赔案件169起,增长74%,报损3035万美元,赔偿895万美元。

5、实施《劳动合同法》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蔡欢天董事长、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总经理、温州金帝鞋业有限公司郑士礼副总经理、浙江新世纪集团陈德松董事长、浙江埃飞灵卫浴设备有限公司林榆彬董事长、台州企泰缝纫机有限公司王凯董事长等说,过早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来说负担沉重,劳动力成本至少增加了20%。如过去找一个普工最多1000元,现在1500元也留不住,同时工人流动过于频繁,加班限时、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等,都增加了用工成本,现在有订单都不敢接。

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总经理说,企业现有工人2000人,每月为每个工人交纳“五险”(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400多元,一个月80万元,一年净增1000万元。温州金帝鞋业有限公司郑士礼副总经理说,金帝鞋业是浙江出口量最大的鞋业企业,有工人5100多人,“五险”支出一年要增加2500多万元。此外,近二年工人流失率平均达6%,很多工人培训完后说走就走,感到很“头痛”。

浙江埃飞灵卫浴有限公司林榆彬董事长说,现在要求企业按销售产值定比例为工人交纳社保不太合理。如2000万产值扣缴10万元,有些临时工人不愿意参保,干了十几天就辞职,工人最后也拿不到社保。

台州市恒辉家具有限公司郑正富董事长、浙江凯通摩托车有限公司李官德总经理等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资纠纷增加,有些企业几乎每月都有1-2起劳资官司,《劳动合同法》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官司法”。有的工人为索要各种赔偿,甚至把手指故意弄伤,这对企业和工人都是伤害。

6、政策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稳定性

浙江埃飞灵卫浴设备有限公司林榆彬董事长、台州市恒辉家具有限公司郑正富董事长等说,国家出口退税率两个月内从11%提升到14%,虽可以帮助有些企业“度过难关”,但短期内却无法逆转下滑趋势,无法有效扼制由金融迅速向实业蔓延。一是提高幅度仍低于原来的17%,抵顶不了汇率、原材料和成本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二是行业有限,许多未能涵盖;三是外贸企业多做贴牌生产,出口退税款等于间接补贴外国厂商。

浙江新世纪集团陈德松董事长、浙江凯通摩托车有限公司李官德总经理、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王汉洲董事长等说,政策“不稳定”和“朝令夕改”最让企业担心。国家出台有些政策时没给企业安民告示,没有预留足够的调整“缓冲期”。

银行利率政策方面。温州宇宙家纺有限公司蔡福宝总经理说,去年以来,国家6次加息,造成每月多付利息款30万元,一年就增加近400万元支出。台州海关稽查科陈先顺科长说,现在银行利息10%左右,再加上环保、税收等各项支出,企业平均15%的利润,能够用来扩大再生产的几乎所剩无几,实际上都在为银行“打工”。

出口退税政策方面。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王汉洲董事长、台州市恒辉家具有限公司郑正富董事长等最担心出口退税率再降,希望国家“稳一稳”,让企业有个预期。

汇率政策方面。浙江埃飞灵卫浴有限公司林榆彬董事长说,去年到现在汇率变化一项就把企业大部分利润吞噬了,真正能让企业受益的是保持汇率政策稳定。

企业融资方面。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蔡欢天董事长、浙江凯通摩托车有限公司李官德总经理等说,现在融资环境很不好,去年宏观调控以来,银行光收不贷,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造成企业资金供应链不畅。一些企业不得不求助月息6分的民间借贷,一年就是70%多的利息,许多企业都被“搞垮”了。企业现在面临的状况确实很无奈,银行借不到钱只有倒闭,民间借贷又等于慢性自杀。

7、部分政策“不合理”、“不完善”、“互相抵触”

浙江新世纪集团陈德松董事长说:一是有些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如国务院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目前尚缺乏具体配套政策。二是《对外贸易法》和国税总局、商务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切实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通知》在一些具体条款上存在抵触。三是国税总局、商务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切实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通知》第二条第五款规定不合理。因为即使在自营出口业务中,海外购货商也往往会提出指定生产厂家、规格数量、验货等要求。如让本国外贸企业为外国客户的商业决策承担风险,否则就不给退税,等于是增加本国企业国际竞争风险,降低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四是转口贸易中银行信用证开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如在一票转口贸易中,一公司为中转方,从香港某公司采购一批货物,销往第三方波兰某公司。在此之前,该公司需用信用证方式向香港供应商结算货款。银行方面根据相关政策,认定该货物不进我方港口,该公司也不是该票货物实际持有人,而是与香港供应商商定后,直接由香港港口运往波兰。因此拒绝为该公司开具信用证。通常情况下,第三方波兰公司会采取远期信用证与该公司结算货款(一般时长为60天),而该公司因银行拒开信用证,不能以同样方式向香港供应商结算,只能预先电汇货款,这将增加该公司经营风险和降低资金运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五是当前国家金融机构为了限制外汇流入,特别建立了待核查账户,这一规定存在不合理地方。按照规定,所有美金流入必须先进入待核查账户,当企业完成全部产品出口,客户方全额付出货款后,才能核销、结汇。该公司对外出口产品,与国外客户确定的付款方式为部分预先电汇货款,客户遵照合同预付定金,该定金汇入待核查账户。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如该公司完成出货,而客户方余款未能及时付出,此情况下,待核查账户上所收预付款就不能核销、结汇,也不能划转和用于质押人民币贷款。而一旦发生贸易磨擦,客户方拒付余款,待核查账户所收预付款就永远无法核销、结汇。这势必严重影响企业资金流转和高效利用。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业务模式思考,目前中国最先倒闭或者深受波及的企业,往往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末端。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利润最低化、出口牵引化。随着国外消费能力的大面积萎缩,销售订单急剧减少,从而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由此导致现金流的减少,加剧企业的生存危机。

从管理模式思考,这些企业管理机制非常落后,基本属于人治管理和经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危机在销售增长的情况下一般都会淡化,但只要出现市场波动,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没有任何风险承担能力的企业。市场变动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提升,却是经营者必需应对并可以主动改进的方向。

1、构建从职位到胜任特征到知识的逐层演进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化管理提升体系。

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生存,而职位将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健康状况。在现阶段,无论采用哪种管理体系,职位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没有科学、规范、完整的职位体系梳理,就不可能构建适合企业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在职位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再根据职位特性引入能力管理,建立关键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位管理和能力管理趋于规范的基础上,再根据企业需要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知本化管理体系。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职务分析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认为职务分析无非就是写一份岗位说明书。而实际上,岗位说明书只是成果的展现,更关键的内容在于岗位职责的梳理和岗位任职资格的定义。而岗位职责必需和岗位产出密切相关,所以需要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入手。同时,一份完好的岗位说明书,需要能对岗位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关键业绩领域的挖掘梳理出关键业绩指标,为岗位产出的价值衡量提供最重要的依据。这段时间我们先后为数家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他们都有现成的岗位说明书,但在咨询过程中无一例外都是从职位入手。可见,企业现有的职务分析尚不能支撑人力资源新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业务发展、管理模式特性、未来适应性等角度重新进行评估。

2、因应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度量化成为企业越来越迫切和现实的需求。

在我们为客户提供咨询的过程中,企业最大的管理困惑就是工作量化问题。如何科学评估员工的产出和人力资源部自身的工作效率,成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操作层面最大的管理诉求。而人力资源管理度量化,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管理难题。

所谓人力资源度量化,就是从工作中抽取关键指标并建立数学分析模型,从数量化的角度对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比如工作方面的利润完成率、客户投诉次数、废品率等,内部管控上的员工满意度、能力测评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次数、培训效益、招聘成本、薪资成本、员工结构分析等。

人力资源度量化要求每项工作都能抓住最核心的指标,并设计可操性强、准确率高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客观的数学分析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当然,人力资源度量化未必能涵盖工作和人员的所有方面,某些指标如果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学分析模型,或者如果采用度量化会加大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时,可以考虑采用德尔菲法或者其它工具。比如我们在给某家公司提供咨询时,客户要求对中层干部的部门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我们设计了部门关键员工流失率和部门工作效率两个指标,而部门工作效率就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而是由主管上级根据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3、从权力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到以员工为客户的价值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利润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组织架构内的权力分配实现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刚性,将人力资源管理推到员工的对立面,让员工感觉是在被动的状态下服从和遵守。而客户价值驱动型管理模式,将员工看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客户,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就是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

在客户价值驱动型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将通过有效沟通更加关注员工需求,让自己提供的培训、招聘、绩效等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员工的实际需要,真正构建以员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要实现客户价值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包含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配三个关键环节的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体系。在该体系范围内,不仅关注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创造的价值,也关注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并通过绩效管理、奖惩管理等工具对价值进行确认和衡量,通过薪资管理、激励管理等工具对员工创造的价值给予相应的回报。

4、构建人力资源知本化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让企业知识在组织内发挥最大的效用。

在人力资源知本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员工是创造知识的主体,组织是积淀知识的母体,流程是传递知识的载体

员工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化,导致他们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各自专业领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筛选和积累,并提供给有需要的员工更好完成业务工作,在帮助员工业绩最大化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效益最大化。

人力资源知本化管理的核心并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通过借鉴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并由此来构建学习型组织,使企业永远保持鲜活的创造力。要想成为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企业就必需构建知识的共享平台,让员工在分享的同时进行再创造,从而汇聚成企业知识的海洋。也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提升和业务拓展才能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

5、建立不仅适合企业管理现状,还能满足未来管理提升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为员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从基础阶段发展到目前的管控阶段,解决重心还在于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和协同化操作。要应对未来的管理提升,就需要在软件定位上更进一步,从“效能诉求”提升到“管理诉求”。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在企业战略指导下构建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比如前文提到的人力资源度量化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知本化管理体系等。

三、小结

看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善于应用辩证的眼光。这次经济危机,确实导致销售锐减,赢利下滑。但换一个角度,由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低迷,对于想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企业来说,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在销售暴涨或者出口猛增的时候,企业更加关注产品生产和交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管理问题,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薄弱的管理机制,肯定无法应对企业更大的扩张。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使没有经济危机,也极有可能因为内部管理危机而产生一系列经营性风险。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企业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了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积累和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樊联社.浅谈金融危机与管理[J].西部金融,2008,10:62~63

[2]颜光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何新.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8篇

所谓的企业管理模式,指的是企业为了完成其既定的发展目标而进行人员管理、经营活动管理的具体组织框架与基本方法。企业管理模式的最终任务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而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模式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并且正在由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目前国内流行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按类个别生产(OKP)、优化生产技术(OPT)、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过程重组(BPR)、敏捷虚拟企业(AVE)。

2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究

目前,各个企业管理的具体模式存在一定的通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企业管理者已经对于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重要保证,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内部管理漏洞百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2.2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模式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员工流动过于频繁。

正常的员工流动有助于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淘汰素质较低的员工。但是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导致其正常的生产活动无法展开,对于企业管理也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2)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员工工作积极性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工作潜力。

(3)员工后期培训管理工作不到位。

部分员工的素质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企业缺乏必要的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员工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2.3组织机构过僵化

部分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过于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部分企业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的影响,没有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②企业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各项管理活动追求成本最低、利益最大,导致了管理漏洞的出现,部分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发展。

3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

企业管理模式要坚持高效、科学、人性化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以社会需求为管理导向,因此优化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高效组织机构。

3.1以制度建设为先导

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措施落实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作为先导,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的制定企业管理制度。

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避免“一言堂”,要充分征求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意见,增强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与实际性。此外,各项管理制度要通过企业内部文件、规章的形式予以落实,将各项管理明细写入文件中,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

(2)强化制度的责任落实。

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部分企业管理活动得不到成效,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通过强化责任制度增强管理人员对于各项活动落实的任务感。

3.2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为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人才支撑。目前,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优化人才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企业人才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

人才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企业要建立自身的人才储备库,合理控制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2)制订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

伴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于员工各方面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员工进入企业后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并将企业员工的培训考核情况与其加薪晋职相联系。提升员工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

(3)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于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激励机制,需要企业管理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集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途径满足员工对于物质与精神激励的需求。

3.3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企业内部管理组织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科学、人性化作为管理的原则,优化管理组织队伍。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的原则,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合作伙伴,在重要活动中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并鼓励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意见与建议。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信息中心乌家培研究员认为,从理论上说,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形式上看,它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带来了企业组织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组织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种变化,而在这其中,组织结构的变革最为明显。

1.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以及技术是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传统的企业内与企业间组织形式正是着眼于实现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而设计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积累则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自然需要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保证新的核心要素的有效配置。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指数化增长也使得传统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这就需要新的组织形式来与组织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总的来说,网络经济要求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1扁平化

扁平化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变革最显著的特征。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组织结构都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分工明确、等级森严、便于控制,但是,这种组织结构在网络经济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例如:由于管理层次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进而造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同机构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管理效率低下;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畅等。为了克服传统组织的这些缺点,组织开始出现扁平化的趋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变了传统命令链的多层级和复杂性,精简了结构层次,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和不失真,大大提高了组织效率。

1.2网络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形式集团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集团、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联盟大量涌现,这使得众多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构成了企业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二是企业经营方式连锁化。很多企业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和商务等业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使得企业的营销组成网络化。三是企业内部组织网状化。由于企业组织架构日趋扁平,管理层次减少,跨度加大,组织内的横向联络不断增多,内部组织机构网络化正在形成。四是信息传递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已经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不同部门、员工之间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信息沟通和及时有效的交流,可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提高其学习能力,并增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企业处理复杂的项目,形成竞争优势。

1.3虚拟化

传统组织结构的设计总是力求职能部门的“全面化”,企业组织也总是力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不管是职能制、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制组织结构,也不管规模大小和在某项功能上的优势如何,企业组织内的各种具体执行功能,诸如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都是以实体部门而存在的。这些实体组织部门作为企业组织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往往难以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要想具备竞争力,必须要有快速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有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有广泛而完善的销售网络,有庞大的资金力量,有能够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只有集上述各种功能优势于一体的组织才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企业组织只有其中某一项或少数几项比较突出、具有竞争优势,而其他功能则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企业组织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可仅保留企业组织中最关键、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虚拟化了的功能可通过借助各种外力进行弥补,并迅速实现资源重组,以便在竞争中最有效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1.4组织决策的分散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高层几乎拥有所有的决策权。在这种单一的决策模式下容易产生、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问题。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组织由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模式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模式,组织的决策由基于流程的工作团队来制定。决策的分散化能够增强组织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这种新型组织形式不仅满足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要求,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既适合于总组织,比如一个拥有众多子公司和自负盈亏组织的康采恩,也适合于拥有现在流行的项目组织,独立的生产组织、部分自治小组等形式的小型的企业组织。

2.1网络组织的涵义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概念,企业在实践中也有多种具体的形式,因此关于网络组织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但我们可以给出Achrol关于网络组织的一个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是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组织中,节点可以由个人、企业内的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组成,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如果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组织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正是其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从Achrol给出的有关网络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网络组织不仅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对网络组织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a.网络组织是由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联系方式与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能对流经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b.网络组织有着共同的目标,网络中的节点围绕着共同目标进行运转,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c.网络组织各节点共同遵守网络组织协议。网络组织依靠网络组织协议运行,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可自愿进入、退出,表现出网络组织的柔性与边界模糊性。d.网络组织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由人、团队和企业构成超越节点的组织,组织节点的构成会随着网络组织运作进程、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增减、调整。网络组织边界超越一般组织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网络组织根据组织目标选择构成节点、节点的核心能力、互补优势及整合程度。

2.2网络组织的类型

一般网络组织框架允许它有不同类型和级别。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米鲁斯等人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三类:内部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和动态的网络组织。

a.内部网络组织。内部网络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面是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得信息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更加快捷地流动;二是通过打破部门间的界限,使得信息和知识在水平方向上更快地传播。这样做的结果,就使企业成为一个扁平的、由多个部门界限不明显的员工组成的网状联合体,信息流动更快,部门间摩擦更少。在网络经济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已经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并让顾客充分满意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在企业内部构建网络组织,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识别顾客的需求特征,围绕特定顾客或顾客群配置资源,组建由设计、生产、营销、财务、服务等多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b.稳定的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是指一种以长期合作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组织,其中每一个企业组织都是独立的,它们通过契约与核心企业相联结。其典型代表是企业战略联盟。

c.动态的网络组织。动态的网络组织是许多企业的临时联盟,他们具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通常围绕某个领导企业或中间企业组织的关键技能联成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这种动态联盟表现出短暂和临时的特点,某个目标一旦完成就会宣告解散,而为了新的机会又会重新组建新的联盟,其典型代表是虚拟企业。

3.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几点措施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是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但是,希望企业从传统组织结构直接转变为网络组织是不现实的,新的组织结构毕竟要以过去的组织结构为基础,而不可能凭空创造出来。不过,既然我们说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组织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在结构上向网络组织过渡,或者说建立具备网络组织的某些特征的新的组织结构。

3.1组织层级的减少

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型,企业不论大小自上而下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这种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当高,所有权集中,并因此可能导致最低的产品差异性以致形成商品同构;在发生冲突时,较多采用行政命令来解决冲突;组织边界层次分明、固定、刚性,典型的静态连接或联合。应该说,我国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我们不能希望企业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直接变革为网络组织结构,但是,减少组织层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从联想集团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组织层级减少的趋势。联想集团于2004年调整了企业战略,并作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变革。首先是统一了中央市场部,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研究识别细分客户的需求,同时指导整体市场的工作。与此同时把原来的华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七个销售大区进一步分成了18个销售大区。如把以前属于华中销售大区所辖的湖北、河南和江西三个销售分区重新划分为湖北销售大区、河南销售大区,江西销售分区则和湖南销售分区一起组成湘赣销售大区。结果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层次,使得营销更加贴近用户,便于深耕习作区域市场。

3.2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在流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建立工作团队,也就是将过去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工作小组。过去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由一个小组结合起来,承担起满足社会需要的所有工作,各组成小组构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联合体网络,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传统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所导致的管理低效率,而且也使各组成小组的界限不再严格地局限于功能和层次。

当组织职务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结果就组成了任务团队。“团队”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主要包括能够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按照德鲁克教授的分类,团队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网球双打型的。在这种团队里,它必须是小型的,每一个成员必须使自己适应队友的个性、技能、长处和弱点。第二种是足球队型的。每一个队员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但整个队伍是整体移动的(除了守门员),同时,队员们又保持各自的相对位置。第三种是棒球队型的或者是乐队型。每个成员都有固定的位置。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将越来越多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跨职能的任务团队,人们必须学会在没有固定职务、没有命令权威、既不是被控制也不是控制他人的情况下去进行管理,去完成任务,去实现目标。

3.3内部市场化

从传统组织到网络组织的另一个途径是内部市场化,即在企业网络化的基础上,让组织内部的各个单元(节点)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如购买原材料、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部单位进行投资,以便更好地根据市场条件确定业务。这样,企业组织内部不存在垄断,利润中心有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自由,同时,这些利润中心也必须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以竞争性的方式销售给内部或外部的单位。但是,组织内部单元的这种市场化行为必须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这些内部市场组织形式中,各个单元都需要建立自己的财务报告,以便组织对各个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解和协调。

在企业组织进行内部市场化过程中,往往会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各个利润中心或各个单元难以确定互相提品或服务的价格。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海尔建立的内部价格体系来得到一些启示。海尔的内部市场化是伴随着流程再造建立的。海尔集团产品事业部与商流推进部之间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的销售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销售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商流推进部从事业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产品市场价×(1-折扣比例)。产品事业部与物流推进部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每批次采购物品所需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事业部从物流推进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物流采购价×(1+折扣比例)。设备公司和产品事业部的内部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采购设备、维修设备所消耗的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维修费用作为基数),然后双方协商确定一个比例和基数相乘得出的数额,作为设备公司应得的报酬,其它各部门之间的价格体系的建立与此类似。正是由于内部价格体系的确立,保证了海尔内部市场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多经济理论的影响.学术研究,2000;(1)

2RaviS.AchrolandPhilipKotler.MarketingintheNetworkEconomy.JournalofMarketing,1999

3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R.E.Milesetal.,“CauseofFailureinNetworkOrganizatioin”,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Summer1992

6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0篇

改革后,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家族式、合作式(友情化)企业管理模式,已来到了随机化企业管理模式,每一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都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下,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企业管理也不例外的随时在发生着变化,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也就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启示与指导。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五种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但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着它的鲜明特点,在我们探讨它有何指导作用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五种模式。

1.亲情化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又可称为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现代企业的管理。这种亲情化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的正面影响能达到99%,但当企业越过创业时期之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也是99%,只在企业的初级阶段有积极地作用。

2.友情化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合作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在钱少的情况下,几个要好的朋友把资金聚在一块开办企业,它具有内聚功能,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巨大利润所带来的诱惑就会冲淡哥儿们之间的友情,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就会导致企业的衰落甚至破产,这种模式也只适合企业的创业初期。

3.温情化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人性的内在作用,即要有人情味,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正确的,但是一味的强调人情味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了,我们要懂得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领域的原则。

4.随机化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模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国有企业中政府机构对企业的过多行政性干预。即政府能随时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结果导致企业管理的随意化;另一种是私营企业的独裁式管理。创业者很独裁,他的话就是企业的原则与规章,因此也称之为随机性管理。

5.制度化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指企业要按照已经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来管理,这些规则是大家所认可的并带有契约性的规则。这种模式是比较残酷的但它是未来企业目标管理的基础。

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通过以上几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了解,让我们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得到以下启示。

1.企业的创业阶段可以借鉴亲情化及友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在创业阶段由于资金、人员等各种问题,不得不与亲人或熟悉的朋友进行合伙,这不仅使企业具有内聚性能够更好的发展还能促生一部分企业,使经济市场更加活跃,也能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与资本集中起来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2.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借鉴温情化与随机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由创业期过渡到快速发展期时,企业最为需要的是稳定,而温情化管理与随机化管理恰好弥补了这个时期的不足。我国民营企业中曾有个叫万通的企业,他们之间出现了问题,组织创办者曾努力以免解散,但最后还是散伙各自又另组公司,因此这个时期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这种人情与独裁式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3.现代化企业要建立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主,其他各种企业管理模式为辅的现代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指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规则来执行,且是责权对称及带有契约性的。完全实行制度化管理是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我们必须借鉴其他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点来“软化”制度化管理带来的呆板与残酷,淡化一下条条框框的规则,使企业具有一些人文关怀,如果我们的企业是以制造业为主的那么很大程度上就应该以规章制度来办事,如果我们的公司是一个以培训教育为主的文化性公司,在制定相应的规则时,就要多考虑到人文关怀,给以员工物质精神双层的环境。

4.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还应以目标管理为基础,其他企业管理模式为辅

一个企业领导及员工们只有拥有相同的目标、愿景或使命,才能更有凝聚力及方向感。公司的总目标、各部门的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还有年度目标、项目目标及月目标等,只有一个个细小目标的完成才能促就总目标的完成或者战略的完成,并且避免了工作人员因工作方向不清而不知所措的问题。现代化企业管理不能仅以目标管理为主还应以制度化管理、温情管理等模式作为辅助。

5.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推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及人们工作的能动性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负责人们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并结合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选择更有效地管理模式,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已被现代企业重视,且能给企业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三、总结

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与借鉴,使企业的管理更为科学化、有效化,同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停的在变化的,我们不应拘于一种模式,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以使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职业高中范文 下一篇:图书管理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