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09:31:39

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1篇

近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工伤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要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就必须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构建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也就是企业要有自己的安全文化。只有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才能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预防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生产环境。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企业安全文化

2.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2.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不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没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到思想层面上,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竞争优势,不惜减少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的安排安全文化建设投入,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达到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双赢。

2.3“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2.3.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企业责任

在现代市场经济秩序中,企业和个人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传统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将企业视为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主体。然而在现代经济学中,市场自动实现利益均衡和最优配置的结论需要一系列严格理论条件而在真实的经济运行中无法达到。

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必须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中遵循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甚至必须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才不致使它的活动与社会利益相冲突,不能以牺牲职工的安全为代价去发展生产,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是企业的命脉,决定了企业的前途。要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将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经济行为之中。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通过“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本。这里的“人”既是单个的“个人”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这里的“需要和利益”,既包含人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的需要和利益,即自然属性的需要,也包含政治、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和利益,即人的社会属性的需要。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想状态。不能无视工人的合法权益、基本民权和生命安全,形成所谓的“血汗工厂”。

2.3.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只有持之以恒,落实到位,才能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下。制定企业安全的总目标,按照整分合原理,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明确的分工。具体来说在企业的总的安全目标制定以后,从上而下按照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安全目标的分解,使企业每个领导和职工都有确定的目标和责任。在目标分解过程中,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部门和科室。使企业安全工作形成一个连锁的体系,进一步实现安全文化的建设。

2.3.3安全教育的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和社会资源,经常性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以生产中实际发生的事故为案例。组织事故安全展览。进行案例教育。并就事故原因展开讨论,从中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二是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宣传画,张贴标语、公益广告等形式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唤醒他们对生命安全的渴望,从而提高领导与职工的安全意识;三是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道德,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围绕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层次,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

2.3.4重视人体生物节律的应用

在安全工作中,对于某些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事故,可以采用人体生物节律控制方法。对于每个职工。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其生物节律值,确定其每天处于生物节律的哪个时期,生产调度指挥者可以根据人员情况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难度,尽量避免在低潮期进行危险性大的作业,向每个职工每月发放生物节律卡片,提醒安全生产,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物节律高潮期,是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好时期,企业各级安全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期。

2.3.5重视激励的作用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它是整个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组织的生命力来自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热忱,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企业领导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去解决人们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难题。为此,可以建立奖励机制。采用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结合的方式,去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在奖励体系中,应以物质奖励为主,荣誉奖励为辅。比如,可以在职工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操作技能比赛、评出“安全生产之星”,按照安全生产水平等级递增分为三星、四星、五星。结合企业的年度、季度目标,定期对职工实施考核,给予优秀职工以物质和荣誉的双重奖励,让他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安全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组织其他成员的行为。

2.3.6分析职工心理特性,做好思想工作

职工的心理特性与安全生产关系重大,健康的心理促进安全生产,消极的心理影响职工的情绪、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人其认知水平和效果,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职工的家庭、经济地位、嗜好、习惯、性格特征等情况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职工排忧解难,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在萌芽中。

3企业安全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旋律,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安全科学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科学发展观就把发展的目标与发展的目的对接起来,把发展的动力与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为谁发展与靠谁发展连接起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系着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对社会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所强调的企业社会责任、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生物节律、激励、心理特性,无一不是在人、机、环境系统中重点突出人的作用,在制定措施的过程中。处处以人为着眼点,维护人的根本利益,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结论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生物节律,激励,心理特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81―02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工伤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要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就必须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构建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也就是企业要有自己的安全文化。只有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才能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预防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生产环境。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企业安全文化

2.1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 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2.2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不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没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到思想层面上,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竞争优势,不惜减少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的安排安全文化建设投入,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达到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双赢。

2.3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2.3.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企业责任

在现代市场经济秩序中,企业和个人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传统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将企业视为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主体。然而在现代经济学中,市场自动实现利益均衡和最优配置的结论需要一系列严格理论条件而在真实的经济运行中无法达到。

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必须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中遵循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甚至必须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才不致使它的活动与社会利益相冲突,不能以牺牲职工的安全为代价去发展生产,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是企业的命脉,决定了企业的前途。要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将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经济行为之中。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通过“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本。这里的“人”既是单个的“个人”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这里的“需要和利益”,既包含人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的需要和利益,即自然属性的需要,也包含政治、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和利益,即人的社会属性的需要。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想状态。不能无视工人的合法权益、基本民权和生命安全,形成所谓的“血汗工厂”。

2.3.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只有持之以恒,落实到位,才能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下。制定企业安全的总目标,按照整分合原理,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明确的分工。具体来说在企业的总的安全目标制定以后,从上而下按照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安全目标的分解,使企业每个领导和职工都有确定的目标和责任。在目标分解过程中,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部门和科室。使企业安全工作形成一个连锁的体系,进一步实现安全文化的建设。

2.3.3 安全教育的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和社会资源,经常性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以生产中实际发生的事故为案例。组织事故安全展览。进行案例教育。并就事故原因展开讨论,从中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二是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宣传画,张贴标语、公益广告等形式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唤醒他们对生命安全的渴望,从而提高领导与职工的安全意识;三是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道德,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围绕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层次,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

2.3.4 重视人体生物节律的应用

在安全工作中,对于某些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事故,可以采用人体生物节律控制方法。对于每个职工。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其生物节律值,确定其每天处于生物节律的哪个时期,生产调度指挥者可以根据人员情况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难度,尽量避免在低潮期进行危险性大的作业,向每个职工每月发放生物节律卡片,提醒安全生产,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物节律高潮期,是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好时期,企业各级安全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期。

2.3.5 重视激励的作用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它是整个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组织的生命力来自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热忱,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企业领导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去解决人们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难题。为此,可以建立奖励机制。采用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结合的方式,去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在奖励体系中,应以物质奖励为主,荣誉奖励为辅。比如,可以在职工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操作技能比赛、评出“安全生产之星”,按照安全生产水平等级递增分为三星、四星、五星。结合企业的年度、季度目标,定期对职工实施考核,给予优秀职工以物质和荣誉的双重奖励,让他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安全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组织其他成员的行为。

2.3.6 分析职工心理特性,做好思想工作

职工的心理特性与安全生产关系重大,健康的心理促进安全生产,消极的心理影响职工的情绪、工作态度,从而

影响人其认知水平和效果,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职工的家庭、经济地位、嗜好、习惯、性格特征等情况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职工排忧解难,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在萌芽中。

3 企业安全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旋律,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安全科学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科学发展观就把发展的目标与发展的目的对接起来,把发展的动力与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为谁发展与靠谁发展连接起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系着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对社会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安全文化所强调的企业社会责任、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生物节律、激励、心理特性,无一不是在人、机、环境系统中重点突出人的作用,在制定措施的过程中。处处以人为着眼点,维护人的根本利益,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 结论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3篇

Abstra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the author was deep in thought combining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ead of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problems, problem-solving, it illustrated what safety culture is, why to build safety culture, how to build safety culture.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文化

Key words:enterprise;safety in production;safety cultur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87-01

0引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与职工在认识和改造生产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认同的安全思维定势、安全思想作风、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共同习惯和安全行为准则。构建安全文化,目标是从安全生产各要素出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有效协调和管理;其任务是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构建起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安全理念、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其宗旨是支配、凝聚、激励和约束员工,实现自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下面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两票”标准化的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

它是企业文化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同祖同宗,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又渗透于企业文化之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宏大工程,常抓常新、不断深化、不断创新,才会发挥作用。

2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各行业中始终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的设备和逐年加大的安全投入,为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安全保障水平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世界上最大的限制莫过于自我限制,而最大的自我限制莫过于思维限制。"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让文化融入安全,让安全成为文化,将安全渗透到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的过程中,将一切行为自然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才能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3如何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念文化打造安全文化,企业要努力提高全员安全观念,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尊重人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并将“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企业安全理念融入到企业各级管理实践中,建立起管理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强化各级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树立“生产服从安全,效益服从安全,一切依靠安全”的管理理念,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工作格局和“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将“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安全理念融入到全体员工每一天的操作中,体现在作业现场的每一个环节中,培育员工的“认知感”与“归属感”。

3.2 培育“全员参与”的安全行为文化企业要通过行为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员工行为的安全性,使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别人伤害,确保企业生产顺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氛围。要建立健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工种的作业标准,建立职工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教育职工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习惯;企业必须用安全生产法和企业规章制度来强化、约束员工的作业行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上岗制度、岗前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等。

3.3 构建“人人为安全负责”的安全管理文化要将安全生产的价值观融入到各项工作制度之中,建立起企业独具特色的安全制度文化体系,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安全文化执行力度。企业要建立起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行为,使安全管理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持续改进、反映迅速的长效机制,对各项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充实和完善,分解细化目标,不留制度和管理上的空档,实现预防为主、管理持续改进的良好状态。同时,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过熟知和强化演练,提高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事故处置能力。

3.4 打造“人人保安全”的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足够成本。作为一个特大型的钢铁企业,做好人、财、物的保障工作尤为重要。要不断充实安监人员,落实安全经费,完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的升级改造;对设备实施点检定休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加强对备品备件的质量管理,采取招、投标办法,制定多级验收制度,把好进货、运输、存储和装机前的各种检查工作,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设备老化、安全设施欠缺与滞后是安全生产的致命隐患,要切实杜绝为了节省资金而降低安全成本。

总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基本准则,牢牢抓住安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形成独具特色、富有生机和较强感染力的安全文化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4篇

企业文化,通常指得是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共同理想与作风、生活习惯及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文艺、管理、文化、教育、经济、法制和宣传等方面的组织与建设措施。而企业安全文化则指得是企业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企业安全文化是当前安全科学领域所提出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对策,也是现代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工程。企业安全文化是祖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社会进步、民族繁荣及国家兴盛息息相关。由于企业安全文化着重强调人的价值,彰显人本主义,弘扬人文思想,因而企业建设安全文化,能够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企业若要提升其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并走向国际化舞台,就必须持续改进自身的安全生产机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原则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新的物质财富,而在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带来了重大的伤亡事故,而企业安全文化主张保护企业员工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因此,企业建立安全文化势在必行。但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极为重视,因而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方针,并将其作为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指导思想。其次,企业在建立安全文化时,必须立足于现实应用。企业之所以建设安全文化,是因为安全生产的需要,因而其安全文化必须在形式上与内容上体现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可发挥规范、教育企业员工的作用。最后,企业建设安全文化,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在组织形式、就业岗位、经济利益及经济成分上体现出多样化,同时需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进行改进,在创新中稳定发展。

三、企业建设安全文化、促使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与其他文化相同,安全文化同样具有“有形”与“无形”这两个层面,其中,有形的安全文化包括技术、制度和设施等;无形的安全文化包括观念、意识和理论等。然而,不论是有形的安全文化或者是无形的安全文化,都是围绕“人”这一主体而展开的,因此,企业建立安全文化,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通过以往的安全生产实践可知,企业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非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安全行为,具备个性化与复杂化特点,主要受情感与思维等支配,并由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态度等决定其安全文化水平,因此,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将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可通过普及安全生产方针、法律、事故案例等,定期组织安全技术的学习与考核,引导员工主动遵循安全生产要求,并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其次,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要求企业员工无条件执行。企业应该在不同时期,结合不同的安全生产形势,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同时要摒弃与生产实际不相符合的规章条款,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满足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企业可通过将各种安全指标及规章制度纳入员工业绩考核与资产经营责任制等考核体系中,将员工收入与企业安全生产挂钩,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创造性与责任感。最后,企业要做好安全科技推广工作。科学探索与研究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才能够形成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并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其作用。企业可通过加大对安全生产与安全科研的投入,及时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装备水平与技术水平,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与工作环境,比如增加安全防爆设备、防护设备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需要。因此企业要通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体系,遵循安全文化建设原则,并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及法律责任,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5篇

1.1新中国成立起——20世纪70年代末的本能反应安全文化状态

这一阶段,分散在各地的石油厂矿企业由国家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并施行石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中,领导者对安全文化的认识不清,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够妥善严谨,并且,在生产生活领域中表现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化——“爱国、创业、求实、献身”、忽视科学、提倡不怕死、冒险为荣的行为。即使1962年岗位责任制的诞生使企业领导者认识到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周德军,吴庆善.安全第一的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7-22.,企业和其员工对安全生产和事故的重视和处理仍然是出于一种自然的本能保护反应,缺乏安全的防范意识,不安全行为频发。

1.2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被动符合安全文化状态

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从国家政府部门向经济实体转变的重大变革(国有大型石油企业中国石油海洋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陆续成立)、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了国内、海外两个市场。石油企业在这些变革的进程中,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培育熟悉国际规则,推行项目管理,并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新型管理体制当代中国石油工业(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在这20年间,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对安全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三大石油公司都成立了安全、环保的相关部门,石油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必办、两个推广、四个体系”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基本的石油工业生产标准体系。这一时期的石油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人的认识和思想是个逐渐加深和转变的长期过程,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表现为被动的遵守、服从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管理者的命令,认为“安全是为了生产”,他们在面对安全工作时仍然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1.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自主管理安全文化状态

这一阶段,我国三大石油企业实施重组改制上市,新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实现了宏观层面上的政企分开,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油公司”体制。在实践上,三大石油公司进一步深化、完善了安全管理体制(实施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制、安全生产合同制度、颁布相关书面的制度规定、加强对员工和管理者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体系等),全面推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HSE体系)的建设,并且,随着企业领导者对安全文化认识的加深,近几年来部分石油企业开始实施建设“HSE文化”;在理念上,由“安全为了生产”向“安全第一”转变,由国家财产至上向“以人为本”,有“被动防范”向“预防优先”转变。企业绝大部分的员工经过充分培训,已经具备安全知识、了解安全隐患,能按照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参加安全文化活动,安全在其工作生活内时刻被关注,这些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得到了强化,基本能进行独立的自主管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2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演化的途径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是文化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复杂性体现在组分的异质性、结构的多层性、过程的多阶段性和动态性、相互关系和作用的非线性。通过上述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历史的考察,基于系统演化论,提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演化的定义:就广义来看,是其孕育、发生、成长、完善、转化、衰老、消亡等任何可能的变化;就狭义来看,是其整体形态的根本变化,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性质不同的形态,如从本能反应文化形态转化为被动符合文化形态,从被动符合文化形态转化为自主管理文化形态。

2.1演化的动因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演化的终极动因在于相互作用,特别是各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内各元素(安全价值观形成、领导负责程度、安全制度形成方式、安全业绩掌握程度、安全创造经济效益、安全部门作用、安全业绩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安全融入企业管理、员工参与程度等)间、亚系统(安全意识形态系统、安全社会关系学系统、安全技术系统傅贵,何东云,张苏.再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4。之间复杂的难以穷尽的相互作用,构成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演化的内因。系统与外部环境(如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行业安全法规的改变等)互动方式(资源供应或承受压力等)的变化,构成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演化的外因。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无论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内部的变化,还是外部发生了变化,或是二者同时发生变化,总会导致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不适应,形成安全文化系统的演化压力,促进其演化的进行。

2.2演化的路径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个由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复杂性系统,它既有向上的前进演化,也有向下的退化演化,它的演进过程按其演化动力的来源分为两种途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演化和自上而下的他组织演化。哈肯认为“,若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便说该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指的是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9.。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一样,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成员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一种客观规律性一旦被认识,哪怕只有一部分人认识,他们就会自觉付诸实施。我国石油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在企业创立之初并不清楚什么是安全文化,也没有树立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技术水平也较低,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作业方式、操作标准是最有效率、最安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重复进行,员工逐渐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针对某种情形或问题(含有风险、隐患)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安全的应对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若是被群体认可,就会继续存在下去,演变成一种重复固定的行为规范,并辐射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群体,进而形成一种群体的安全文化,这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自组织过程,自下而上的演进,体现着企业员工的主导性、自觉能动性作用。石油企业的管理者扮演着他组织者(也即施控者)的角色,当他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与环境进行着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认识发觉到现阶段的企业安全理念、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制度、员工的行为等与环境不相适应时,他们就会致力于改变这些不适应的元素,通过改变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作业标准、设立安全监督部门、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作业设备的机械不稳定性、举行安全教育培训等行为控制措施,有计划的改变、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安全观念,有意识、系统的、强制的引导、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以适应新环境和市场竞争的要求,这就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自上而下的他组织过程。但是,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又都是一个具备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限理主体,他们作为受控者,不可能对施控者的强制行为输入、观念输入只是简单的接受、遵守,必定要在经过自己的判断、实践(并且,不同的员工他们的安全价值标准存在着差异性)后,选择对施控者的行为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若他组织趋势过强,没有充分的自组织,单凭借企业的规章制度、监督奖惩等强制管理机制,,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就就会变得僵化、失去活力;而当自组织趋势过强时,没有足够有效的他组织去引导和制约自发性,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盲目性,致使安全文化系统陷入混沌无序。

3结论

基于上述的观点,本文认为,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探索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他组织与自组织适当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又相互制约,一方面,依靠自组织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自我约束(自律)和相互约束(他律),比如建立妥善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安全事务的积极性,建立沟通报告机制,促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群体间的安全信息共享的主动性,建立学习创新机制,促进员工对安全知识技术学习的自觉性,通过这些引发自组织渠道的建设,旨在促进员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依靠他组织消除盲目性,比如企业管理者(他组织者)确立明确科学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承诺,促使企业群体间传播的不安全信息、不科学的安全理念的消亡等,使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6篇

一、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存在于任何一个企业中。简单地讲,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具体来讲,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或人为地有意识地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并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与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及物态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涵也极为丰富:它是一种物质文化,不仅包括一定规模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硬件设施;还包括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规划、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等;它是一种行为文化,如全体职员行为规范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良好,较好地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素质良好;它是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指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的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企业的物质文化是基础,决定和制约着企业的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是结果,践行和弘扬着企业的物质和观念文化;而企业的观念文化是核心,引导和激励着企业职工的行为同时又反作用于物质文化。

二、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第一,必要性。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除了需要践行其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基本职责外,还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企业实行以真正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人本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企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煤矿、石化等能源企业,特大事故屡屡发生,让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必须。只有职工的安全有了保障,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才能形成,企业才能精心组织生产,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满足职工需求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职工的需求已远远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的安全意识更加强烈、自我价值观念更加凸显、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人文因素也愈加重视,所有这些在客观上都要求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

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外大型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在人才能源、市场占有率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企业形成了冲击。这就要求国企从各方面、多层次打造自身实力,自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二,重要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的人文精神风貌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它把企业领导和员工都纳入集体安全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和安全控制的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有共同追求、有凝聚力的集体。总之,这种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的相对一致性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强大的粘结剂,能发挥强有力的凝聚效力。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安全文化就像一只隐形的手,渗透于安全管理的一切活动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它的独特作用并非在于运用硬性的管理方式,而在于运用文化这种“软”性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安全文化能为职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路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形成正确的行事方式,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指导、激励和协调企业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氛围下进行的,它不仅与企业领导干部的观念、作风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整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范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方面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员工遵纪守法,参照安全标准,改进自身工作不足,取得与企业整体格调的协调一致。

三、如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安全文化部分组成。企业决策层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准则,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约束机制;企业管理层按照决策层所制定的安全行为规范和条文,进行管理和监督,形成了管理层的安全文化;操作层自觉遵章守纪,自律安全的行为和规范形成了班组员工的安全文化。三者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责,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决策层。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的企业生产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决策者的风格及行为习惯又是企业其他员工效仿和学习的重要榜样,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决策层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安全文化素质:积累安全生产决策知识,它包括熟悉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安全工程新技术,并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了解系统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各类伤亡事故的常规手段等;培养安全生产决策能力,在积累安全生产决策知识的基础上,决策者应密切关注别的企业尤其是同行企业的成功经验、新思路、新模式,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强化安全生产决策的实施力度。安全生产决策的难点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实际实施。因此,决策者必须要对本企业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具有出色的组织协调指挥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能力,做到倾听各方意见,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第二,管理层。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层一般指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决策层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安全,在企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想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绩,管理层应做到:切实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严格遵守条例,学习党和国家新出台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刻苦钻研企业管理知识,不时更新观念,学习并应用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力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深入基层指导实践,不作表面文章,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新的安全生产教育模式,如开展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学校教育等。

第三,操作层。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一定意义上,它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效,也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操作层人员在企业中占比率最大,是创造企业效益的主力军。因此,高度重视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建设需注意: 大力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大力推进思想和观念上的文化建设,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引导和帮助员工提高 “关爱生命”的觉悟;针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是天,人命关天”、“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在企业中形成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操作层的制度文化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建设直接关系着企业安全生产进程的顺利与否,关系着能否实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总的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深层次的人因工程,需要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共同的努力。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7篇

传统的宣传方式多为发放与消防安全相关的书籍,要求所有职工都能认真阅读该书籍,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消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首先,可通过面授的方式,邀请专业讲师到企业内给职工讲课,以其自身实践经验感染和鼓舞职工。其次,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多选取具有真实性、说服力的实际案例,将其进行汇总和编制之后,形成一部专业性极强的教材。而在该教材在定位方面,应该以企业职工作为出发点,以道德准则作为根本立脚点,以唤醒所有职工的真、善、美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形成企业内具有一定特性的文化精神,以此方式加深职工对于企业的深厚感情。再次,企业还应加大新闻宣传力度,通过对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法律等进行深入宣传,使所有职工都能真正重视并主动参与消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就需要企业对安全新闻进行深入报道,在职工内部宣传安全法律与法规,确保职工能够规范和调整自己的各种安全行为。最后,企业还应该严格监督各种安全问题,以舆论监督作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其及时性、公开性以及广泛性等本质特征,并秉承对职工、对企业负责的原则,针对部分忽视安全生产与文化建设的企业或职工,应进行及时的曝光与揭露,从而构建起良好的消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2.不断创新活动区域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消防企业对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职工作业“社会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培训环节,应打破常规的活动区域,将安全文化建设思想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活动区域,通过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与手段,促使安全文化培训变得更加教育性、娱乐性、服务性以及知识性[2]。同时,职工也能够从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更多知识,并对消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现出的重要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3.不断改革消防企业内部机制

由于人们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变更而不断衰退,加之消防企业不会每天花费较多的时间给职工复习其所学知识,因此仅仅通过培训与考核并不能达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整体目标。在此环境之下,改革消防企业内部机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鉴于此,消防企业应对建立起内部奖惩机制,以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作为期限,针对该期限内表现极为出色的企业职工,可在物质方面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并提供给这些职工一定的升职和加薪的机会。而在年终时,针对表现极为出色的企业职工,在适当提升其职称,并给予年终奖励,以此方式鼓励所有职工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当中。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消防安全与所有公民的生产与生活都息息相关,消防企业也不例外,甚至还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创新消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想显得及其重要。这就需要消防企业组建消防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机构,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宣传方式与活动区域,并不断改革消防企业内部机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证。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8篇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组成部分,按照企业两个文明的主导思想,要在其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中,创造和突出企业的安全形象,以形成有鲜明个性的安全工作环境。企业安全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内容,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从而为企业文化更上一个台阶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社会声誉最好展示,安全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没有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个企业在社会不会有良好的品位,因此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上是否有信用度的重要指标,它是企业管理水平、职工精神面貌、社会影响力和企业的社会地位高低的试金石。

一、安全文化定义

安全文化定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安全意识、安全精神、安全行为、安全形象和安全价值观等软件以及企业在社会上的企业形象的总和,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体现企业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工作方式以及企业社会声誉。

二、安全文化内容

安全文化内容包括:

1、体现企业外部形象的外在的物质表现,如企业容貌、标识、服装与安全设备投入和企业社会形象。

2、内在企业安全管理表现,如安全组织体系、安全行为标准,安全法规,多种综合安全文件等规范性的表现。

3、安全文化深层次表现为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思想、安全思维、安全道德、安全精神,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内在本质和深层次结构,埋藏在安全文化的深层,渗透在职工的心田里、沉淀在职工的脑海中。

企业追求的内涵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的信誉,一种企业在社会上的品位。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是“质量文化”和“安全文化”的组合。这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的。从世界上大量成功企业成长过程可发现,一定的精神文化在特定条件下是物质文化的反映。精神文化被企业广大职工接受后就会逐渐形成制度性安全文化,进而促进企业物质文化的发展。在新的物质文化的感染、安全文化的约束和激励下又会产生新的精神文化,不断循环,使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发展、成熟起来,企业安全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全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

1、企业安全价值观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企业最高目标的复合体。建设安全化的首要任务是使职工树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其安全价值观必须是美好真善的,是开放的,有活力的,是真诚地爱护人、尊重人的,是愿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只有使“安全第一”的总要求成为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才能在平时工怍中遵章守纪,在特发事件中沉着应付,在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把企业和个人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安全观念创新

企业安全文化从思维上、管理上突破了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性,把安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传统的安全管理以物为中心,强调制度建设,突出全过程控制,安全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安全价值观、安全哲学、工作态度等意识形态的建设,同时又不排斥制度建设、过程控制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点讲,安全文化是传统安全管理的升华。也是在安全管理上贯彻以人为本管理方法创新。

四、安全文化作用

1、安全文化凝聚作用

安全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凝聚力往往取决于人的心理作用,安全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沟通职工的思想,从而产生对企业安全目标、安全观念、安全规范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潜意识地对企业产生一种向心力,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2、文化效应

安全文化一经形成,具有一种“文化定势”,成为企业方针和目标的导向,把职工吸引到实现企业安全目标上来;安全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使职工产生内在文化心理效应,产生自我激励的动因,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而努力工作。约束作用是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感,对于一切有损于这种观念的安全行为、安全意识都会加以排斥,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这种安全文化产生的软约束,使职工产生自我管理的效应。优秀的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就必然突破企业的界限,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

五、企业安全文化构建

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分为两个层面,包括物质安全和精神安全文化。前者指企业的安全指标、体系,包括所需的设备、设施等,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形式和浅层结构。后者是指企业职工的安全哲学、安全思维、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规范等,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在本质和深层结构。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虽然重要,但不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部分,更不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全部,它只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是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层结构服务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才是它的本质,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1、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通过多种形式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确保安全。

2、要有激励口号

安全管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政策性很强,针对性也很强。所以,提一个口号,几年不变,深深印在职工群众脑海中,形成共识,是十分必要的。口号应该简明扼要,容易记忆,切合实际。如创三标: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工地、标准化操作;反三违: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反劳动纪律;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等等。

3、创建企业外部形象

企业办公大楼门前花园的容貌、施工现场的场容、企业标识,职工服装以及有利与安全施工的设施和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的操作工具、防护用品等一切有利于安全工作的直观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的象征,最明显地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安全文化,体现企业实力和员工的素质。

4、建立系统的安全软件

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组织网络和齐全安全管理制度,达到安全责任制落实,层层管理层层抓,责任落实到岗位,班组负责人要对每一个成员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要明确责任,安全指标控制,奖罚到位。严格按规章办事;企业每年调拨安全措施经费,按计划落实。

5、培育安全价值观,建设安全精神文化

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灵魂,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形态。是职工对安全工作所形成的共识和共鸣,这种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时间的积累,不仅是业务水平的积累。更是安全道德、价值观的反映。培养人的安全价值观,实质是培养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培植采用被动式灌输和主动式接受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为目的。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安全价值观。

企业通过岗位培训,进行价值观教育,安全价值观对安全行为准则起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安全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能动反映。并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增强职工的荣辱感和责任感。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具体的,而责任感是超出责任之外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是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凝聚精神。

6、安全教育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9篇

产中必须体现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十分必要

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是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及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归根结底,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可以浓缩成两点:一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二是培养员工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的能力。

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样怪现象的关键所在。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不仅对企业安全生产,甚至对提升整个企业管理水平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将大有裨益。

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培养

一是要加强全员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认真实践安全文化,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认识。在澳大利亚的煤矿安全文化中,员工扮演了重要角色。员工有法律义务在安全环境中工作,如果不按规定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或发现潜在险情不报告,就触犯了法律。

二是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利用电视讲座、报告会、培训班、学习班、板报、墙报、竞赛活动等各种手段,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抗灾避险知识、自我保护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再教育、继续教育,使员工熟练掌握生产、生活活动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自觉应用。

三是要强化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布设一些安全文化气氛浓、有益于人们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宣传标志,利用节日、厂庆、员工节、“安全月’’等机会,开展各种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文娱体育活动。还可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及其他企业等挂钩,多边合作,共建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安全文化氛围。澳大利亚阿平煤矿提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工作安全的企业”、“多少钱也抵偿不了一条命”等安全文化理念。

2、安全行为文化培育

安全行为文化的培育要从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着手,逐步规范人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避免“三违”、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澳大利亚阿平煤矿如果发现任何管理人员在决策中把盈利放在安全前面,就立即将其逐出管理层。其新员工必须接受深入全面的安全文化教育,就连我们参观下井前也必须接受半个小时的安全培训,并经现场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下井。员工们大量参与公司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任何员工只要发现工作环境有不安全因素,就有权当场停止工作,有时因此停产长达一个星期。

3、安全本质化建设

人、机、环系统安全本质化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一是要彻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不留死角,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二是要逐步完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报警设施等。三是要大力推广和开发应用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使生产工作设备设施具有可靠的安全品质特性。四是要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中,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制度,同步提高人、机、环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五是要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达到人、机、环系统整体优化和本质安全。

三、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从人本思想人手管理安全,从基础工作抓起保证安全,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之中,整体推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与企业现实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应体现鲜明的时代主题,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要结合形势的变化,适时地修改安全文化中不适应的环节和内容。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成为凝聚员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

企业安全文化范文第10篇

修船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等的特点,危险因素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事故预防控制措施仅从安全技术角度着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安全管理在修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修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具体组成内容见图1。这4个组成部分呈金字塔型逐级上升,所处地位越高,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越大。

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的关注程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社会环境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一个事故率低的企业不仅能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还能吸引优秀人才到本企业工作,而对于作为修船厂的客户-船东来说,他们也愿意和这样的船厂合作,从而给船厂带来效益。企业领导重视安全是企业进行有效安全管理的起点,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安全投入不到位,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及防护装备经费不足,职工心里没有安全感,作业时畏首畏尾,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而安全生产的监督是政府机关和企业员工及相关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的监督,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具体完成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企业中所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都需要通过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来完成,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船厂的工作一部分是在厂区机电车间、涂装车间等场地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船上完成的,因此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有内场安全员,更多的是单船安全主管,因此,一个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安全部门机构是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处于最高层次的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安全文化为创建高效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虽然企业安全文化更多地是属于精神范畴,表现为职工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很多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主要内容

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如图2。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和安全技术文化建设,建设内容主要侧重于:a.守法意识;b.遵章守纪意识;c.风险意识;d.事故可防可控意识;e.安全教育意识;f.安全投资意识;g.安全行为意识;h.安全环境意识。

3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宣传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船厂工作的人员较多,尤其是农民工居多,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安全意识也因人而异,因此就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了解掌握安全文化的建设内涵及作用,不断提高船厂职工的安全素养和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使广大职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3.2制定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船厂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长期建设方案和短期规划,避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结合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3.3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让职工了解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对员工有什么影响,能满足员工哪项需求,只有全体员工从内心认同安全文化的意义,才有利于安全文化的建设。

3.4定期对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评价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但是有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成以后并没有根据变化了的生产环境及时调整,造成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脱节。因此,必须定期对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确定企业安全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按照PDCA循环模式不断查找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安全文化建设策略提供依据。

4结束语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影响到企业每个人的思想理念的变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班组、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建立适应修船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让安全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是修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爱国主义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政法全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