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9:31:39

农村文化论文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队伍残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单一、匮乏,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文化专员来完成,但是在许多农村基层组织中仅仅在名义上存在文化专员,但实际上他们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底蕴却并未发挥带动发展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从事着其他的工作。甚至有些乡镇在设置上就缺失文化专员,这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活跃发展极为不利。农村文化专员在专业素养上的欠缺等原因致使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或组织不力,这就造成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匮乏,形式单一,农民不能或不会进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2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缺乏

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专项资金是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及监管。有些甚至没有专项资金,这都大大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唐山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问题的对策分析

1解决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专人来组织引导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文化专业人员来负责推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引进各种人才,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各类资源,利用其专业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理念来带动当地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其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把当地文化素养高的退休教师、文化专员、老党员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文化建设的辅助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其特长及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养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分子,以吸引农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2建立和完善

各种制度和机制这为农村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制度来保障其科学化、规范化,因此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花费大量精力来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其中首要建立组织保障制度及机制。要建立文化专业人员队伍的组成、责任、考核制度及机制,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效开展,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是硬件设施的落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基本的文化设施,因此需要专项资金来建立农村的图书室、资料室、电脑室、活动室、活动广场、文娱器材等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来源、用途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以此来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要有专项资金扶持,并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这才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资金保障。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依托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4756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4.6万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6万个。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

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因此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就这“一站一人一章”的文化站怎能支撑起所管辖的包括乡镇在内的十几至二十几个村组的文化发展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改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法规依据。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缺乏法律法规意识,使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变卖文化设施,导致一些乡镇文化设施丢失严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意识,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破坏和损害文化设施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使基层文化设施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事实上,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单靠农业发展是很难改变农村生活的,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改变观念,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客观上可以提高农民的求知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从业人员若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事实证明,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农民们参加学习,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已经凸现出来,逐渐培育起乡村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广阔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需挖掘、开发、利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

因此,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使现有农村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者的历史责任。同时建议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综合素质现状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观念转变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在此基础之上,课题组也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自己的定义。课题组认为,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以基层政府为主导,为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向农民群体提供公共性较高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行为及其相关制度的总称,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3〕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并为下一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决定于2013年8月在全国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抽样调查”活动。抽样调查包括全国9个省市(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广东、浙江、北京、黑龙江和山东)的45个县,在每个县调查8个村庄,每个村庄分别调查10位居民,实际调查了348个农村行政村,3698位农村居民。〔4〕

二、农民群体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诸多学者的论述,课题组在调查中主要涵盖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调查中,课题组要求村民们对这四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满意程度进行了汇报。

(一)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几乎村村都有农家书屋。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综合运行状况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0%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满意,37.0%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比较满意。这样的结果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运行状况还是认可的。当然,有34.5%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一般,认为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此外,有7.7%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不太满意。总体而言,课题组的结论是,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运行,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经常使用并且对此感到满意。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运行感到不满意,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改善农家书屋的运行现状。

(二)文化活动室

文化活动室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所有村庄都应该保证有文化活动室。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综合运行状况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19.2%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满意,38.9%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比较满意。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运行状况还是认可的。此外,还有36.5%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一般,认为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有4.6%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不太满意。总的看来,文化活动室的运行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与认可。但其中仍然存在问题,那就是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对于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运行感到不满意,这表明农村文化活动室的运行现状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而实施的。该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电影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初步改善,农村电影覆盖面不断扩大,数字化放映逐步推广,片源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明显增加。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9%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满意,33.0%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比较满意。调查的结果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还是认可的。这其中还有39.0%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一般,认为电影放映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此外,有6.9%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不太满意。

(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它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6%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满意,45.2%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比较满意。这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还是认可的。当然,还有31.9%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一般,认为这一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而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不太满意的比例达到了5.0%。上述调查是针对每个单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调查,课题组基本掌握了村民们对于这四大文化工程的满意度评价。在调查的最后,课题组要求村民对于本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一个总体性的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12.3%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满意,20.5%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比较满意,这样的结果说明,从总体上看,接近四成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持有积极的评价。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还是得到了农民的积极肯定。但是与此同时,课题组也注意到,15.5%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不太满意,还有5.7%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很不满意,这样的调查发现也提醒我们,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还存在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空间。

三、对农村居民满意程度高低的解释

本文所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国农村居民为何满意(或不满意)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呢?也就是说,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个人因素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同时考虑了两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我们假设,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满意程度受到了这些个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1.教育。在政治文化研究的拓荒之作《公民文化》一书中,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abrielAlmond)和西德尼•维伯(SidneyVerba)认为,“教育程度看起来是影响政治态度最重要的人口统计属性”〔5〕。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期,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使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从而对这四大工程可能形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评价。2.年龄。年龄有可能影响农村公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态度。在本文中,我们预期,那些年纪比较大的村民,由于接受的教育水平比较低,不太可能使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所以,对这四大工程就不太可能有正面的看法。简而言之,我们预期,一个人的年龄与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3.性别。以往在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已经表明,农村女性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同时由于需要承担众多的家庭劳动,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我们预期,相比较农村男性而言,农村女性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4.政治身份。根据以往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我们认为政治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了农村村民的诸多政治看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期,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农村村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持有正面的看法。5.结构性因素。除了上述四个个人因素之外,我们还选择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农村地理位置与地区性差异。

第一,课题组根据问卷中的这样一道问题:“A3.地理位置:a.本村是否为城市郊区?(1)是(2)否,距离县城____公里;b.本村是否为近镇郊区?(1)是(2)否,距离乡镇____公里。”将调查的农村划分为三类:a.选“是”的为城市郊区;a.选“否”而b.选“是”的为近镇郊区;a.与b.均选“否”的则被定义为“相对”偏远村庄,三类村庄的分布具体如下:城市郊区村庄占28.4%,近镇郊区村庄占36.7%,相对偏远村庄占34.9%。

第二,课题组根据科学抽样,实际调查了9个省份: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广东、浙江、北京、黑龙江和山东。课题组将这9个省份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北京和山东;另一类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包括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和黑龙江。两类地区的村庄分布具体如下:发达地区的村庄占调查村庄的39.4%,内陆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占60.6%。表1通过多元回归(OLS)模型〔6〕确定了上述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四个个人因素和两个结构性因素影响了我国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具体说来:第一,农村女性确实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尤其是在总体满意度上,农村女性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总体满意度远远低于农村男性。第二,老年人的确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在总体满意度上,老年人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总体满意度远远低于年轻人。

第三,政治身份影响了农村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满意程度,具体说来,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农村村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第四,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满意程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第五,在地理位置上,那些生活在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是因为相比较偏远村庄而言,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第六,在地区差异上,那些生活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是因为相比较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而言,发达地区农村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四、结论与引申的讨论

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本文的发现对分析我国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与原因都具有启发意义。鉴于此类经验调查研究的稀缺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将为我国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后续研究提供某种概念和经验上的积累。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强调一些重要的发现及其含义。

第一,我们从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评价中可以解读出一些重要的启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基本良好,已经有为数众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满意度。当然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尚不能够满足村民们的文化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调查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农村居民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评价一般甚至不满意,他们期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所改进,这实际上就对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结构性因素。农村地理位置与地区性差异显著地影响了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就地理位置而言,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就地区性差异而言,发达地区的农村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以,生活在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就说明,在我国政府下一步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偏远地区的农村以及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第三,老年人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往往不能够很好的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这也许就说明,我们目前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一部分农村居民们来说可能依然属于阳春白雪,远离了他们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农民的代表性意见,比如,有农民反映:“我们就是觉得文化离农村人太远。希望国家多考虑考虑上了岁数的农村百姓。”还有农民说:“希望基层政府少办一些表面的活动,多一些便利农民的事,像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新闻等文化建设才是我们需要的。”还有农民对上述四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进行了非常直接的批评:“一些太过于形式化的文化工程项目,比如农家书屋,没有针对老百姓的真实需求,里面的书过旧或是不能引发阅读兴趣。”这样的调查结果说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于政府导向,缺少社会的积极参与,没有能够照顾到不同农民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这是下一步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上,课题组建议以基层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及农村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充分参与的多元服务机制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继续强调基层政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指引方向的同时,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重视农民自身的文化需求,引导农民群众自娱自乐,使其积极参与健康、快乐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梯次联创,逐步推进

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步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没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持的中小县城来说更要稳扎稳打。东平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本县实际情况,避免好大喜功、华而不实的突击建设,以“文明诚信户—文明示范街—村文化大院—文明生态村—文明集市—文明乡镇‘六级梯次联创’活动为载体”〔3〕,从农户、街道、大院、乡村、集市到乡镇步步晋级,层层推进。“文明诚信户”具体分为“生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信用文明户、文化文明户、孝老文明户”,其评选标准、程序、表彰方式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构建农村“文明示范街”的过程中,为了宣传泰安市政府提出的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工程,东平县专门印发了“四德”榜建设内容及说明,涉及模板的印制、责任划分等,指导性、可操作性极强。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标准则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譬如一类有“五室一校一广场一橱窗”,对于藏书量、管理人员、房间面积、配备器材设备等都规定详尽。可以说,落实一处、推进一步,在推进的过程中务求落到细处,不求假大空,夯实每条细则。

2.双联四包,挂钩个人

从2013年8月起,东平县开始着力实施“双联四包”民心工程。“双联”是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局乡级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直接联系该村所有户。“四包”是指对所联系村的“民生实事、宣传群众、村级稳定、组织转型”四项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把村级突出问题和群众所急所难解决好。“双联四包”的核心是“到户、连心、办事”,干部重点履行群众的服务员、信息员、宣传员和组织员等“四大员”职责〔4〕。可以说,每个村都有一名局乡级领导负责,经济最落后的乡村,挂钩第一书记。这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缓慢的,落实效果差的,直接问责到该村的挂钩干部。此外,山东省实行“第一书记”这一政策以来,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东平县今年有25个省派第一书记,27名市派书记等。第一书记肩挑农村“五通十有”的工作重担。“五通”即村村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十有”即有旱涝保收田、有致富项目、有办公房、有卫生室服务、有卫生保洁制度、有学前教育、有文化活动室、有健身场所、有良好生态环境、有就业保障措施。“五通十有”中有五项是专门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可以说,落实第一书记的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很大推动作用。东平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第一书记的工作开展,多次跟他们进行工作沟通。从目前成效来看,第一书记在东平县各级机关的配合下,放开手脚大胆实践,聚集乡村发展合力,切实帮助村里解决了许多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大力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3.践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必须“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5〕。为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把它融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东平县专门设立了“民间设奖奖百姓”工程,大力表彰“四德”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家庭。多个乡村召开了“好媳妇”、“好婆婆”、“创业明星”、“和谐家庭”、“文明诚信户”等评选活动。对于一些突出的凡人善举,政府还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联合企业加大对弘扬传统美德的宣传和奖励力度。此外,农村建起716个农村道德评议会,一月一评、一事一评,使“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喜事大家办”〔6〕。这些评选活动推举细则合理公平,评选的过程也是公开透明。对于类似评选活动每个村都有档案室进行记录存档,譬如平安幸福家庭创建档、乡土人才档案等。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的表彰大会一般在农村联欢会之前集中举行,由党支部人员和省派、市派第一书记专门为当选的“好媳妇、好婆婆、致富带头人及公益事业发展捐资人”等进行隆重表彰,这种做法有效地扩大了影响力,宣传了社会正能量。在文明新风的感召下,在正能量的鼓舞下,东平县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涌现出了李曙光、孙庆元等在全国都有影响的模范典型。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县省以上道德模范10人,“泰安好人”16名。

4.改善居住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除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等相应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乡风文明,让百姓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娱乐氛围,这也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东平县近年来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即“优势突破、城市带动、创新驱动、环境优化、惠民优先”,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三清、四通、四改、五化”为工作标准,致力于打造“美丽农家”。首先,在总体上对农村进行合理规划,在村落原有的规划基础上,将主干道修建成一条宽阔平坦的示范街、样板街,道路两旁安装路灯,绿化植被,粉刷墙面,绘制宣传教育图画,创建“文明示范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示范社区、示范村建设。据东平县政府官方数据统计,东平县“716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主街道硬化,安装路灯10000多盏,村内各种公共绿地达到100多万平方米”〔7〕。其次,农村卫生状况一直是个大问题,除了厕所、灶台、猪圈等场所卫生状况堪忧,生活垃圾也逐渐成为污染农村环境的一个大问题。东平县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设置垃圾转运站、地埋式垃圾池,并配备垃圾清运车和保洁人员。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党委、政府工作深入人心,更加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走访,不难发现,东平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实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这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村委班子团结、村子有经济实力、有文化底蕴,这些村公共文化建设搞得比较好。相反,村委班子有矛盾,经济落后,没有文化能人,公共文化建设进展就相对缓慢。譬如彭集街道的郑海、后亭、后围等基础较好的农村均投资100多万元,已经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占地都在10000平方米以上,各项公共文化建设活动,农民积极参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农村由于人口少,文艺能人稀缺,最起码的广场舞团队都组织不起来。

2.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产品供需不对接。

某些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农村书屋利用率太低,很少有人问津。原因一是乡村书屋的书目由上级统一配备,或是内容过于专业高深,或是缺乏地域针对性,不适合当地农民需要。举例来说,东平湖周边的渔民对于水产养殖类书籍需求较大,但鱼类、麻鸭以及相关副产品加工的书籍几乎没有,资源配置与需求的脱节导致书屋利用率不高,村民看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村民落后的文化观念问题也比较突出。据了解,当地许多农村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技能的青壮年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妇孺,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出来下棋、打牌、拉呱,没有看书的欲望和习惯。如果某些家庭条件较差的村民走进书屋看书,就会被嘲笑为“不正干”、不务正业。此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放映片源和时间问题,电影上座率非常低,曾经出现过巨大的银幕前只有一名妇女抱着孩子观看的尴尬情形。

3.人员队伍不足。

乡镇文化站站长一般都兼任别的工作,多的有四五项,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多由计生或妇联人员兼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上有些力不从心。

三、经验启示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实践活动,其宗旨之一就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靠公共财政,借助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等工程,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并逐步确立他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接受和认同。经过几年的努力,东平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值得总结借鉴。在建设过程中显露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更值得客观而深入的分析,将其转化为建设的良策,融入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1.破除思想上的危难情绪,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是首要的。

没有东平县委、县政府融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发展视角,没有把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以及强县富民的重要举措,就没有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实施、全面加强并取得可喜成效的结果。没有东平县的勇于实践,也显露不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把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向深入。所以思想上的重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虑部署,才是作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真抓真干求真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有勇气去真解决。

2.逐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有形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东平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成为东平县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个县建成山东唯一一家水工博物馆,建成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修建了罗贯中纪念馆、万里故居等,并免费向居民开放。据统计,东平县14个乡镇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大院,农村小广场408个,农家书屋603家,还有其他诸如科普活动室、室、放映场、电脑室、农民业校、文化共享点播室等。在文体广场设置文化宣传栏、新二十四孝图、道德墙、四德榜等。此外,东平县依托乡镇中学、小学,已经确定了28个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这些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农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感受到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在给农民群众带来文化产品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其多元功能对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非凡。

3.创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是发挥文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关键。

除了前文提到的“好媳妇”、“好婆婆”、“创业明星”、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有的村庄还开展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文化养老工程,不但物质养老,着力推动精神养老、文化养老。东平县大力挖掘、培养有文化专长的民间艺人、能人,例如沙北村的安桂莲老大妈,会打太极,尤其擅长扇子舞、剑舞,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组建了“梦之幻广场舞秧歌队”,规模近百人。该县还积极鼓励引导村民自办联欢晚会,以今年2月份彭集街道东史庄村举办的第二届村民联欢会为例,二十多个节目包括流行歌曲、传统舞蹈、戏曲、小品、三句半等多种类型,整个过程都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台下掌声不断,欢声笑语不断,引来本村及周边数百村民观看。多元化的服务载体,让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得到文化享受,得到情操提升,得到发展激情,百倍于空洞说教。

4.推动当地特色文化发展,形成文化品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农村公共文化特征,这是因为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是农村,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在农村,从这个角度来说,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无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东平县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腊山道教音乐、端鼓腔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民间工艺如水浒传说、山东梆子、腊山高跷戏、麻鸭蛋彩绘等列入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东平的一个文化品牌,提升了东平的区域影响力,一方面增强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直接助推了经济发展,有的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让更多农民群众受益,为进一步搞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动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做到家,着力解决文化产品供需对接问题应贯穿建设的始终。

东平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显露出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部分乡村没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村农民主体地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没有做到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心做事没有得到群众认可的问题。这也是东平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只有坚持面向基层、以人为本、惠民优先,真正做到以村民为中心,为百姓办实事,和群众心连心,才能实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产的文化产品与农民群众的需求有机对接,让服务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统筹规划,以人为本,惠民优先,梯次联创,量力而行,这是东平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而继续加强基层党建,结合地域文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解决文化产品供需对接问题,真正发挥文化设施应有的作用,也是今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全过程应该着重考虑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重融入抓载体,着力在构筑平台上下功夫。

注重发挥各种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不断开辟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立农村廉政文化专栏,适时宣传廉政文化的知识、信息,同时利用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前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或廉政漫画等幻灯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2)借助“农家书屋”平台推动廉政文化传播。

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为农家书屋配购书籍时,把有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书籍配送到“农家书屋”,在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4年重点对32家农家书屋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了城乡廉政文化建设。

(3)依托共享工程提升廉政文化宣传深度。

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增加道德廉政文化在资源库中的比重,推出了《廉政文化》专题资源库,设置了廉政漫画、廉政故事、惩腐案件、廉政文学、廉政作风教育影片、廉政作风教育戏剧等讲座。

(4)通过免费开放途径创新廉政文化形式。

以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在图书馆、博物馆组织举办廉政图片展览,有效发挥一线阵地廉政教育作用。

2.重特色抓亮点,着力在活动兴廉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区域特色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使区域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廉政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展览。

精心组织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大型展出活动,将书画艺术与廉政文化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配合市委政法委、市纪委举办以咏廉倡廉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以高雅的艺术形式陶冶干部群众的廉政情操。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各种感官中感染着人们,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爱廉、敬廉、崇廉、尚廉”,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扎根社会、扎根群众,形成一种时代风尚。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文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惠民乐万家”文艺巡演等系列活动,对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基层文化基地示范建设,通过组织举办民间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形式,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廉政文化从机关的“深宅大院”迈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3)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戏曲、说唱、相声、快板、小品以及对联、书画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基层群众参与,增强市民廉洁观念。

二、深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的对策思考

坚持把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工作放在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安排,寻找推动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持续有力地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廉政理念教育人、先进文化熏陶人、良好氛围感染人,在内容上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方法上要注重把握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在过程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1.要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廉政文艺作品,使群众在艺术中受到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宣传廉政文化思想,使人们真正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2.要完善机制。

建立责任机制,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机地融入业务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坚持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建立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以文养文、市场化运作等途径获取资金,为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及时总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表彰和推广,从而激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3.要注重创新。

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注重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努力做到廉政文化可听,让人听后犹感“余音绕梁”;可看,让人看后赏心悦目;可记,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弥而不去;可学,能借鉴和推广;可思,让人回味深远,引发启迪共鸣。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地区差距基本消除,中、西部和东部一样享有基本相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社会阶层差距基本消除,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得到实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

二、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项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下面主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着重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几项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设施网络建设是硬件基本建设,是刚性要求。要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出目标要求,进行国家的投入;省市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法规和措施,保证建设经费;地市级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县级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并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努力形成级级相联、环环相扣的设施建设网络。特别要着重抓好农村基层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网络建设。第一级是县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与服务。按照国家的要求,县应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县文化馆要体现实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增添新书和报刊杂志,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现现代气息,改善阅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县城一般应具备有开展演艺、集会、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或礼堂,同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纪念馆,文物馆,博物馆和民俗馆等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来建设,不必样样齐全,但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县级要指导下级的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标准。第二级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乡镇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很多。一些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严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建有图书室、放映室、培训教室等基本设施,有文化专干和相关服务人员。图书室要定时开放,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广播室在农村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农村中有较长历史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传播工具,保留下来对传播本地信息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培训教室可与乡镇会议室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有条件的乡镇,一般还应建有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游艺室、健身房等。农村远程教育是现代新兴的文化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乡镇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决定》特别强调:要整合多种设施,建设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尤为重要。第三级是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服务。村文化活动室在一些农村并没有普遍设置,已有的大多规模小,设施缺乏,利用有限。可以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凑一点,把活动室建立起来,这样村文化活动才有基本的载体。村文化活动室可与村会议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活动的场所。由于农村居民的分散性和作息的不规则性,流动服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建立从上到下的流动服务网络,配备必要的流动文化设施,多配置一些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文化大蓬车等深入到各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瓶颈。

(二)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实施农村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不规范、不标准、不均等的问题突出,越到基层越差。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建设本身就不标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问题。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工程实施的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以点带面,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是农村最重要的文化阵地,看电视、听广播是农民最日常、最普遍、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实施多年,取得显著实效。“十二五”期间就是要重点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覆盖,基本实现户户通,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消灭“盲村”,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地区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必须深入实施。网络是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工具,是发展最迅速、势头最强劲、农民最欢迎的农村文化服务形式。农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实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十二五”期间入户率要达到50%。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服务。三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必须保持强势。电影是在农村最早流行、深受农民喜爱的现代艺术,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将实现农村流动银幕达到5万块,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实现电影放映数字化。四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必须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是解决农民读书看报难、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为农民提供实用报刊、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的方针,建立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十二五”时期,主要要进一步提高配送图书质量,建设一批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的农家书屋。五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必须不断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服务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其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针对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三)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决定》强调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指出: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然而,在过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较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效果、重供给轻需求、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其结果虽然耗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民却并不十分认可和欢迎。比如,政府有的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不是农民所求所需所盼,使有些一厢情愿的投入“打水漂”;有的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制讲座、精品推广,效果不如人意;有的节会、活动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得轰轰烈烈,场面形式大,但内容注水,群众喜爱的实际内容少。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本是群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如果脱离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其公共性和生命力就非常有限了。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解决供需脱节的矛盾。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其服务能力。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深化改革,深入基层倾听农民呼声,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对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健全市场化提供机制,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对于农村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服务,并非都要直接由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来提供,市场可能更能准确反映农民的需求。只要物美价廉,采用市场购买等不同提供方式都是可以探索的。再次,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特别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与农民联系密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支持各种民办图书馆、博物馆在农村的发展,鼓励社会向农村捐赠图书、进行文艺演出,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入基层农村网点建设等,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四)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决定》要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就像流动的血脉,保持着农村文化的鲜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要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努力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此,一要以村镇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重大节庆的文艺表演、民间艺术活动、文艺比赛活动等。支持农村文化大户、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依法组织兴办各类文化团体,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二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经常化。要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组织好群众文艺精品在农村的巡演和展演,开展老年合唱、农民才艺表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三要深入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各界人士以自己才艺为农民服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把服务活动送到农村。四要注重走与文化市场结合、互动的道路。无论什么时候、政府的投入,买单总是有限的,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有限的,而农民的文化需求总是不断扩充着的,要从根本上满足农民需求,还需要有市场的途径。不能把公共文化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只要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服务就要大胆采用和纳入。五要特别加强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需要一批有热情、有专业、有素养的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有各色文化人才,如组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管干部、专业艺术人才、文化专业团体、专门服务人员、业余文化骨干以及业余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待遇和条件,稳定、培育和发展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五)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保护和挖掘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功能,是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强调和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尤其丰厚。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身边的很多传统习俗、神话故事、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村寨园林、古镇祠堂、风味餐饮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都在消失,甚至遭到人为损害和破坏,“乡愁”成为突出的问题。保持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才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结合,才能为老百姓口授心传、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一方面必须注重保护,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的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其历史风貌、文物建筑、风土人情,防止损毁和破坏;保护好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名录工作,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从以往单个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保护好“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文化、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等,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延续和传承。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节庆文化内涵,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如汨罗龙舟节、潍坊风筝节、吴桥杂技节、凯里芦笙节等的开发利用就作了很好的示范。深入开掘文物建筑、风土人情、名人古籍,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等,增强农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深入开发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所有这些都可极大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夯实服务活动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三、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面对目前广大农村的“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文化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民生,本来就是以政府部门为主来提供的。各级政府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上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承担好第一责任。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使之不能赢利、不能缺失、不能厚此薄彼。在现代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唯有政府才能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3]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全面主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服务内容,以及人才、技术和政策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负责协调整个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其次,政府必须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第一位的工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位的工作。虽然文化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在基层农村它不是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以及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决不能由此而削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位的地位。投入是目前兴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要实施财政支文“三个高于”的要求,确保每年财政支文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高于上年。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农村文化建设,确保重点文化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能够到位。再次,政府必须发挥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本民生,纳入议事日程;组织上要加强领导,明确领导人、责任人,有专人负责专门抓;工作上要强力推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政策上要全力支持,实行政策倾斜,给予资金、人才和技术各方面的保障;考核上要有硬指标,分解和明确具体的任务,列出时间表,保证如质如量完成。

(二)坚持改革创新

《决定》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真正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从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而言,要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在工作路向上,实现从实践推动为重点向政策制度建设与实践推动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实际工作,初期主要在于实践推动,但当前则更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一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实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好模式作为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探讨,着眼于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二是在设施建设上,实现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很快,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已初步覆盖,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亟需改革创新,不能“只盖庙,无和尚”。应在进一步优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实现三者并重,提高设施建设运转和服务的效能。三是在公共文化供给上,实现从“单向输送”向“双方互动、供需对接”的转变。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输送供给,农民只能被动照单全收。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的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十一五”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点、线”的方式,注重重点突破,由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插到底”。但这容易造成地方“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应在继续抓好“点、线”的基础上,强化“面”的工作,以“点带面”、“以线连通”,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到全体农民。五是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增量改革为主向增量与存量改革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增量改革还是体制内的敲打,存量改革才是对体制的突破。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要增加投入,单位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同时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薄弱、最复杂的领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保基层、强基础、建机制”,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城市无论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享用都占有绝对优势。实现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求城市要通过赠予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开展业务合作、培训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等方式,对农村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城市要引导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民营机构、私营企业主、外资项目等,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二要统筹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就应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不同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财力重心下移为重点,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省向县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财政保障制度。三要统筹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提升综合利用的效能。要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来源,强化配置力。比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整合服务“三农”的文化资源的力量,出版部门应大力开发出版服务“三农”的图书,实行优惠,或免费送书到农村;报刊要办好农村版和地方报,使报刊更好更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广播电视要办好为农民服务的频道或专栏,多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广播剧;电影、剧团要多组织到农村进行经常性的放映和演出,提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服务。四要统筹近期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实用高效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一时的短期行为和效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只有当农民自创、自建、自办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力时,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扎根并成长壮大起来。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农村公共文化必须服务农民,同时也要依靠农民。农民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力量,蕴藏着极大的创造精神和参与热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从引导农民参与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由“盼”文化向“办”文化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民经济上富起来了,吃穿不愁,求知、求乐、求美成了农民的普遍要求和期盼,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当代农民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要俏”,需要通过文化美化生活,追求时尚,使自己生活更加丰富美好;“要笑”,需要享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服务愉悦身心,笑逐颜开,活得开心;“要跳”,需要唱歌跳舞,参与文娱和体育活动;“要闹”,需要热热闹闹,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痛快地抒发感情;“要造”,希望得到公益性文化的学习和培训,造就新的素质。这就要求政府与群众上下结合联手办文化,将期盼和需求变成现实。办文化,农民要唱主角,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政府官办,没有农民自办,是缺乏持久生命活力的。如果只“盼”不“办”,有要求,没行动,繁荣农村文化就是一句空话。二是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去主要是“送”文化的形式,如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送电影下乡等为农民服务。这种送的形式不仅要保持并加大力度和覆盖面,同时要更注重“种”文化的形式。即在农村“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种子,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农村文化之树不断生根、开花、结果。“送”是引导,“种”是根本;“送”是短期,“种”是长远;“送”是雪中送炭,“种”是锦上添花。“种”文化首先要培育农村文化人才。由农村自办文化必须有人来办,有较专业、农民欢迎的文化人才。要重视和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如农民演艺人员、画家、歌唱家、文艺创作人员、民间艺人等。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文化团队主体,支持农民兴办各类文化团体,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夯实基础。而且,还必须建立农民自办文化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三是由“借”文化到“掘”文化的转变。农村文化活动不能只简单借用或复制城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应该深入开掘本土的文化资源和项目,保持农村文化的本色和特质。现在我国许多农村的文化建设大体上就是模仿城市文化的套路,把城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搬到农村来。城市流行什么,农村也追逐什么;城市热衷什么,农村也力推什么;城市忘记什么,农村也缺失什么,造成城市、农村文化建设“一窝蜂”、“一斩齐”的现象。比如,放电影,把都市白领喜欢的电影搬到农村;把城市的娱乐文化、休闲文化、对歌星的追逐、搞笑等也搬到农村;把明星演唱、歌舞节会等也简单移植到农村。这固然有紧跟城市、追逐时尚,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面。但总体上,由于缺少乡音、乡风、乡韵,农民对此并不认同和感兴趣,很难在农村流传。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由“借”文化转到“掘”文化上来。事实上,各地农村都有深厚、数不清的文化资源、项目、名品等可供开发、挖掘和利用。如开发本地的文化资源,剧目、歌舞、年画、风情、习俗、工艺等,形成特色文化产品,可以大放异彩;开发挖掘文化项目,如白族的对歌、土家族的哭嫁、藏族的锅庄舞等等,不仅农民需要,也会广泛吸引具有乡愁情结城里人;开掘本地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如晋商的诚实守信、辛劳勤奋,浙商的经世致用、义利并生,徽商的励精图强、不畏艰苦,粤商的自由开放、务实创新等,可形成本地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四是由“乐”文化向“用”文化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具有娱乐和教化等多种功能。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对其教化育人功能重视不够,而文化的娱乐功能被放大。过度娱乐化、休闲化的文化成为目前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文化被诠释为乐一乐、笑一笑、闹一闹,轻松一下。比如,一些经典无人问津,流行通俗文化却大行其道;歌厅、卡拉OK室、娱乐室、室、洗脚城等遍地开花、人声鼎沸,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门可罗雀、形单影只;低俗表演、搞笑文化、网吧电游充斥农村街头,但严肃文化、经典剧目、高雅艺术在农村少有市场。因此,提升农村文化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努力实现由“乐”文化向“用”文化的转变。文化的根本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娱乐功能是直接的、表面的、形式的,而教化功能则是实质的、内在的、根本性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娱乐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否则难以吸引农民参与;但仅仅娱乐是不够的,必须牢记其根本,充实文化内涵,用文化教化人、培育人,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2008年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对永康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十六类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摸底调查,获得传统项目线索1万多条,整理项目600多个。这些线索、项目全部来自永康市16个乡镇的各个村庄,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极少数的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永康钉秤”、传统小吃“永康肉麦饼”,在永康城里偶尔有一点,但他们是从乡村出来谋生者。在城市由于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影响,满城里都是流行音乐、西装服饰、西式餐厅,过节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而且非常的火爆,而往日的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传统戏曲现已不见,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浓郁气氛已日趋淡化,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项目,如省感戏、永康古词、铜钱棍、调花钹等,在城中已绝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仅存地在乡村。传统文化现阶段在农村仅存一些,可现状不可乐观,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农村新一代过早地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西方文化的影响,失去了本地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他们以进城为荣,不愿返乡,更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乡土文化,传统技艺没人愿去学,传统节日没人愿去过,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面对前辈传下来传统而无人可授,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到我们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韩国“江南奇迹”的出现得以证实,我们古老的汉字与现代计算机对接更能证实一切,如何留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已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进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智之举。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在最基层的地方建立文化礼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从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可以看出,在城市传统文化日益弱化之时,乡村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在传统文化处在逐渐消亡的情况下,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二堂五廊”,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这一基本的框架能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从永康文化遗产普查的1万多条项目线索和整理出的600余项目中,大多数还只是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保留着,如“永康山歌”“永康古词”“铜钱棍”等,这些项目的曲目都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唱出,没有文字记载,有的曲目还多年未唱,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遗失,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许多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节庆、婚俗有的无人知道,有的简单得失去了原貌。例如,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很多只知道吃粽子,过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就这么简单,至于重阳节、七夕节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包含有多少程序,过此节意义,给我们有哪些启迪,这些只能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千百年来而不衰,就在于它的文化传承作用,集文化娱乐、文化启迪、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节日,现在已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那些用来庆典的场所礼堂、祠堂、寺庙有的被拆除,有的改建了,有的破旧荒废,余下的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恢复,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为了更好地恢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构想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针对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来设想、构建的。有了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我们的山歌、铜钱棍就有了地方唱了,面临失传的“省感戏”就有地方恢复演出了,民风、民俗活动就有了领头羊。文化礼堂将承担起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挖掘村里的特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活动就能红红火火地恢复起来。

(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村落传统文化恢复后还需有效传承,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接受。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不仅要再现本村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传统项目,而且还要邀请民俗专家走进文化礼堂,为村民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村民知道如何运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根据村里的需求情况,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村民的各项文化素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时,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让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节日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引导村民在过传统节日之时,要充分了解过传统节日的意义,节日中传统文化的展现,传统节日对我们的启迪。如此一来调动了全村民参入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我们部级的传统文化项目“锡雕”的传承人应业根老人,常常担心自己的老手艺无人传承,儿子、孙子宁可外出做生意也不愿在家继承“锡雕”老手艺,2009年为庆祝国庆,应业根老人应邀参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老人精湛的锡艺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赞誉,锡雕产品销售一空,最后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回乡后老人的一家对锡雕技艺信心百倍,儿子放弃了外出的机会,带领媳妇、儿子一起跟着应业根老人学做锡雕,应业根老人领头在村里的文化礼堂筹建了一个“芝英三宝”展示厅,来展示本村的传统文化项目,文化礼堂成为了他们展示技艺,推广产品的基地和窗口。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集文化管理、文化传承、培训学习、教化熏陶于一体,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

(三)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从恢复、传承到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传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它的发展不是单一自身的发展,它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发展的。所以说,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是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决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我们的根本。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要做好导向、领好头,理顺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例如现在的健身舞、健身操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我们的文化礼堂就可作出引导,请老师对健身音乐进行有效的编排,充分利用我们传统的音乐、诗词的资源,健身动作可融入我们传统的秧歌舞和太极健身的动作,使村民更容易接受。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把外来文化的冲击变成一件好事,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输送营养。我们永康的传统文化项目“九狮图”就是在农村文化站和永康市文化馆的引导培植下,从民间的三狮到五狮改进到七狮,从七狮改进到九狮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展示,从受北京之邀到参加法国文化节,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九狮图”成为了永康市知名的传统文化品牌,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培植起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分享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新农村的建设和繁荣,必须坚守传统文化的文脉,农村文化礼堂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它的建设定能让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绽放异彩。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黑龙江省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致力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推进,黑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着眼基层、面向群众、与时俱进,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多年来,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改委从2002年到2005年投资4.8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三年间共补助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项目1078个。到“十五”期末,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基本阵地建设初见成效。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一批市、县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文艺演出场馆得到修建或改建。在大力发展市县文化设施的同时,全省继续实行了市县级文化设施维修补助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补贴政策,“十五”期间,省级财政共下拨市县级文化设施维修补助专项资金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补贴专项资金各1000万元,一大批文化设施得到维修,300余个乡镇文化设施受益。

2.服务农民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黑龙江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伴随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各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出现了由少到多、由临时申请到列入专项预算、由政府财政投入到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的新局面。有关部门共投入34.4亿元建设“村村通工程”,使11.7万个行政村近9700万农民群众受益。截止到2004年,95%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均可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近年来,新闻出版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重点支持有关“三农”图书的出版发行,共出版“三农”图书约2.6万种。文化部等部门安排1.7亿元资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着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由于各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投入渠道的不断增多,壮大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广大文艺院团转换经营观念,积极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群众性文化团体日益增多。

二、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则是整个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义务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该是由政府提供的强制性免费教育。由于受到教育投入不足、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乏力,努力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地位薄弱的局面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早在“七五”期间,国家就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但黑龙江省至今也没有实现。按照相关部门要求,文化事业经费增长应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全省不少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用于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之又少,农村文化事业的社会支持实际上处于缺位状态,文化事业发展滞后,部分乡镇甚至连个书店都没有,文化工作网络不健全导致了文化阵地功能发挥不到位,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待加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决不能因为经济建设而忽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是一种在积累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渐进过程,黑龙江省地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之上,土豆、大蒜等农产品极其丰富,全省应以土豆节与大蒜节等特色文化资源弘扬黑土文化。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具有特色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土豆节、大蒜节等特色文化资源,来大力弘扬我们的黑土文化,使全省的地方特色文化节重现生机。只有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文化节才能真正地取得“圆满成功”,文化建设才能得到真正的推进。

广大农民群众在享有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向往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村文化的主基调。为此,黑龙江省必须积极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渠道,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一,要在内容上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推动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要在形式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要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村扎根、结果。

第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发展黑龙江省农村特色文化。其一,挖掘整理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各地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不断丰富“特色文化”的内涵,提升各地的文化形象;其二,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其三,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荣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其四,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好各类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名村”、“名乡”、“名镇”。

第三,改革农村文化运行的机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动国有文化单位为发展农村新文化多做贡献;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另外,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黑龙江省宣传文化领域的有关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同时,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努力创作思想健康、艺术精湛、形式活泼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瞿振元,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缪景.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J].浙江经济,2006,(1).

[3]胡宝平.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陈文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6,(12).

[5]马桂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2006,(10).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让村里的男士们进行大鼓的训练,这样锣鼓队、秧歌队山歌队等都建立起来,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将大家组织在一起进行演练,不仅让大家的空闲时间充足起来,更是加大了农村的文化市场建设机制与氛围。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好监管力度,村民文化程度有限,极易受不健康文化的侵害,对于这点,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可在各村级组建一支文化协管员队伍,对村里集市上贩卖的不健康书籍、期刊或者盗版光碟及时的制止以及禁止贩售,对于村民购买要严格的制止,村里也应该大力的宣传健康的文化氛围,让村民能够自己分辨什么是不健康文化,做好村里的文化市场监管,弘扬健康的文化。现在很多的不健康文化正在逐渐在村里进行,像文化,分裂国家的文化等,这些都需要村里重视起来,大力禁止,积极宣传,打击这些不良文化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2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市场的建立,极大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市场,极大地丰富了的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农村的文化环境得到改善,人们不再是闲的没事的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乱说,而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的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文化市场除了上面所提的锣鼓秧歌之外,还应该组织村民定时观电影,在村里组织观看电影,与国家重视的电影下乡活动极大的密切联系起来,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村民的文化认识水平,这样也极大地缩短了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水平,电影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要选择那些利于村民精神文化发挥的电影。同时,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村民的文化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极大的需要建设农村的文化市场,政府大力的扶持,严格把关,把不利于农民发展的文化垃圾清除出去,村社加大监管力度,每天宣扬积极健康的文化,可以开展每日一说的课题,每天由专人通过喇叭向村民宣传健康的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同时让村民积极的响应村社号召。县级政府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的与村社联系查看,组织村民到镇上或者县里进行参观学习,看一下其他地方的文化发展氛围,这样对于自己以后的文化发展也会有极大的益处,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的文化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逐渐地让村、镇、县达到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水平,共同进步。

3结束语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极大的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怎样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文化市场发展氛围,就需要国家的积极引导,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力度,明确法规部门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为农村的文化市场环境的发展共同努力,规范执法,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大发展力度,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机制。

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初中走出办学困境的学校精神文化路径之思考一所学校没有了精神的存在,那就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可言。可以说,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决定着它的发展高度,决定着它能否走得更远。这一点对于苏北农村薄弱初中而言更是如此。

1.学校精神文化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支撑

苏北农村薄弱初中走出困境的重要载体2014年06月14日的《山西晚报》全文刊发了国务院总理给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中学师生的回信。李寨中学全体师生: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字里行间,三十年前到李寨中学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很是亲切!办学兴教,立德树人,贵在坚守。得知多年来学校始终注重开展实践教育,坚持走文化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培养并重的办学路子,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让人感到由衷欣慰。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强国之本。广育英才,励志报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希望你们秉承优良传统,继续探索山区办学新路,科学实施课程改革,求实创新,持之以恒,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为中西部和农村教育发展积累宝贵经验。祝学校的明天更美好!2014年6月12日1984年5月21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同志,率领全国十二个省市共青团的工作人员,来到李寨中学视察调研,观看了学校的农机、农技、医疗、林果等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听取了介绍后,对李寨中学的第二课堂活动表示肯定,将其命名为“实践教育活动”,并提出“应在全国推广”。总理在回信中对学校“坚持走文化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培养并重的办学路子”表示欣慰。近年来,学校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在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内容以及教师队伍上做文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实践教育活动体系,使实践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立德、增智、强体、溢美、创新的载体,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文化,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山区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在我省苏北广大的农村地区,初中学校却始终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笔者一直在研究陶行知先生关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论述。尤其是对于陶先生开办晓庄师范学校的事情感触颇深,一所没有围墙的、边上课边劳动的、不要分数的学校居然拯救了当时的国民教育。而今天的学校呢,大门越来越高,围墙越来越坚固,但它又不是隔断学生和社会的元凶,真正的“元凶”是我们这些“掌握”着学生命运和前途的人!最近读到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关于美国教育基本特征的论述,颇受启发。他认为美国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平民教育,教育人们做一个寻常人,即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长大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而与之相对应的,学校课程设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社区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许多学校也正在往课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注重形式的多,真正落实的少;注重迎接验收检查的多,真正收到实效的少。而学生作为将来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正是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中慢慢累积起来的。所以,主导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学校文化课程的设置,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而我们时下的学校教育又有多少内容与教育方针相符合呢?社会价值观物质化和片面化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大众的视线,升学率成为衡量部分地区,尤其是苏北农村地区办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准,这无疑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新课程改革历时12年,它给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广大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方法的调整。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之后苏北农村初中学校的变化,却又让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口头上的课程改革,行动上的传统教学,绝大部分教师依旧没有走出“满堂灌”的束缚,依然是用教师的“权威”压抑着学生的成长。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以教师本位为主体的学校精神文化依旧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急需进一步的深入而非“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上位。

2.怎样的精神文化让学校的长远发展成为可能

大多数苏北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都会简单地把学校文化简化为校园物质文化的改善、制度文化的细化和精神文化的表面化上,他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把作为学校文化主要内容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美其名曰“管理精细化”,把《论语》《二十四孝》等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贴在墙上就是精神文化建设了。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渗透到学校里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可以不必动辄即称“之乎者也”,也不必把唐诗宋词挂在嘴边,相反,生活于此的每个教师、学生和服务人员都能自觉地把学校发展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他们能做到凝神聚力,围绕学校发展的目标努力奋斗,做到“校荣我荣,校耻我耻”;他们能在走出校门时进行言语、行为和思想的自我约束,决不允许有损于学校集体荣誉的事情发生;他们会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和信心;他们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学会宽容和理解,学会接纳和奉献;他们能在自己的家庭生活里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社会生活里的是是非非。这些都是学校里的教职工和学生在学校精神文化润泽后的表现。最近,新闻媒体和网络上关于安徽毛坦厂中学的话题较多。稍微懂一点教育的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当学生不再留恋学校里的人和物,而是以近乎“仇视”的态度面对学校里的一切;当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自己所需的精神“养分”,而是被培养成追名逐利的工具;当教师不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作为学校管理者,务必清醒地认识到与时俱进的时念会让学校发展具有新的动力,因地制宜的办学思想会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个性化的办学指向则能够让学校发展呈现出教育的本质属性。英国一位教育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英国的学生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法国学生认为法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有人反驳道“:那学生到底信谁呢?”这位教育家回答道:“当学生不信谁时,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种“不信谁”的教育即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精神文化生长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隐含在教师和学生的灵魂深处,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伴随着教师和学生的一生。

3.学校精神文化在学校走出困境过程中的作用

何在文化不是写在墙壁上或者挂在教室里就能发挥作用的,它内含于师生的思想、理念、心灵、情感以及灵魂深处,外显于师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时下,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学校创建自己的品牌特色,于是,各种各样的学校特色如雨后春笋般地上报到各级主管部门,这种停留在纸面上的所谓“特色与品牌”无疑只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存在形式,而没有真正的精神文化内涵,更谈不上其引领作用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应具有独特性,它基于该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周围社区的文化状况以及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还具有历史性,它基于该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基础;还具有人文性,它基于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而不是所谓名校的“舶来品”。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才是支撑学校健康发展的渠道。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成了人们所说的“行尸走肉”;而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了精神文化的支撑,它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加工厂和生产车间。人可以没有充足的物质,但不能没有精神的寄托和追求。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者。生活在精神文化丰富的学校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在这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的引领下的教师感知职业幸福的能力会不断增强,他们心中常存的是善良和向上,是爱和奉献;生活于此的学生是愉悦的,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呵护与爱,是正面的影响和积极的熏陶,他们从小就懂得感恩与信任以及爱与被爱。所以,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底蕴的沉淀和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4.支撑学校走得更远更高的是人、物还是精神文化

一位苏北农村初中校长在九年级学生毕业典礼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存在,学校才有了生机和活力,学校才有了明天和希望。”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支撑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近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苏北农村初中学校物质条件落后的面貌已经彻底改观,高标准的实验功能室、运动场地、食宿工程和教学设备;国家、省、市各级教育培训部门全覆盖式的学科教学、班主任、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等。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苏北农村初中的教育状况是否也已经理所当然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呢?答案是否定的。几乎所有的苏北农村初中依旧深陷在应试主义的“泥潭”中,分数依然是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学校管理者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最高标准。在这些“标准”的制约下,教师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曾经发表过一篇题目为《厚积“待”发,还我“春天”———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生态现状剖析及其调整策略》的文章,重点分析了实施新课程改革12年后苏北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生态状况。文章指出,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着“生活无趣,无追求,心理盲目“”职业倦怠,无精神,状态低迷”“愿景迷茫,思想匮乏”等特点。并认识到“学校文化层次比较肤浅”和“教育信仰的缺失导致教师发展失去原动力”是导致他们呈现这种特点的重要原因。当分析了影响苏北农村初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人和物的因素之后,我们发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离开了必备的精神内涵,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对学校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师资因素没有了精神文化的支撑,就会成为教育发展的悲哀和学生成长的噩梦。当我们走进一所学校,我们目睹的是颇具特色的建筑、随手可触的宣传栏、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以及办学者滔滔不绝的经验介绍。但心里的感觉有时是触动,为学校管理者的“大兴土木”;有时是感动,为学校管理者的默默奉献;而有时却是震撼,为学校管理者的“匠心独具”;可有时候却是灵魂的滋润和思想的涤荡,文化的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人文的底蕴让我们心灵愉悦。当一所学校有了自己的“精、气、神”,它便拥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辉煌的前景。

二总结

总之,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苏北农村初中的发展过程中,瞬间的高升学率并不能让学校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缺失又成为加剧学校追求“分数”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学校精神文化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民间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精神文化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