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监管范文

时间:2023-08-11 10:48:16

农村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也进行了多次变革。然而,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近几年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外流、金融机构亏损、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尚未满足、金融政策扭曲等问题比较严重,并且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更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与缺陷的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解决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系统金融监管

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农村金融生态的特点

(一)动态性

农村金融生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自然生态一样,也在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逐步完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为农村金融提供物质资源作为其前进的动力。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金融提出各种需求,促使农村金融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农村金融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从另一个视角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又具有反作用,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金融服务的逐步深入,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更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促使农村金融生态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差异性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对农村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金融要素发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别,此外,目前的分权体制下,地方行为存在着差异,其中囊括考核指标的差异。这种状况会引起地区之间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又会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客观上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

(三)边缘性和脆弱性

农村金融生态和城市金融生态都是金融生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金融生态相比,农村金融生态具有边缘性和脆弱性。一方面,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但其中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体制内金融资源供给渠道不断减少甚至农村资金外流。实行金融改革后,正规银行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大量撤离,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分散性、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有限。邮政储蓄成为了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抽水机”。

农村金融生态的缺陷表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和县域金融萎缩等现象,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出现了缺陷。缺陷的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表现为: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金融主体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弱、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等。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多样性和数量减少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有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会、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准正规金融指一小部分当铺等,非正规金融指高利贷、各种会合、私人钱庄等。就业务上说,我国农村金融主要业务是农业信贷,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业务尚未开展,然而在农村即便开展农业信贷的金融主体也在不断减少。在正规金融撤离的真空下,非正规金融虽得到迅猛发展,但游离于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无法获取正规金融制度所提供的服务,因而融资能力有限、风险较大。这样,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现象。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也进行了多次变革。然而,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近几年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外流、金融机构亏损、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尚未满足、金融政策扭曲等问题比较严重,并且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更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与缺陷的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解决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系统金融监管

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农村金融生态的特点

(一)动态性

农村金融生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自然生态一样,也在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逐步完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为农村金融提供物质资源作为其前进的动力。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金融提出各种需求,促使农村金融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农村金融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从另一个视角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又具有反作用,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金融服务的逐步深入,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更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促使农村金融生态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差异性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对农村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金融要素发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别,此外,目前的分权体制下,地方行为存在着差异,其中囊括考核指标的差异。这种状况会引起地区之间的差异,地区的差异又会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客观上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

(三)边缘性和脆弱性

农村金融生态和城市金融生态都是金融生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金融生态相比,农村金融生态具有边缘性和脆弱性。一方面,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但其中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体制内金融资源供给渠道不断减少甚至农村资金外流。实行金融改革后,正规银行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大量撤离,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分散性、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有限。邮政储蓄成为了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抽水机”。

农村金融生态的缺陷表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和县域金融萎缩等现象,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出现了缺陷。缺陷的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表现为: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金融主体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弱、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等。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多样性和数量减少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有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会、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准正规金融指一小部分当铺等,非正规金融指高利贷、各种会合、私人钱庄等。就业务上说,我国农村金融主要业务是农业信贷,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业务尚未开展,然而在农村即便开展农业信贷的金融主体也在不断减少。在正规金融撤离的真空下,非正规金融虽得到迅猛发展,但游离于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无法获取正规金融制度所提供的服务,因而融资能力有限、风险较大。这样,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现象。(二)农村金融信息流动出现障碍和梗阻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分散、小额零售、个性化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而农村金融生态退化,资金供求关系破坏,信息流动及传递效率会随之降低。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高利贷”高达1.7万亿元左右,农民更多趋向于寻求民间借贷而不是银行。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原因就是信息流通不顺畅,造成农民对正规金融组织理解不够、经验缺乏,尽管现在他们对正规金融组织的服务评价有了重大转变,但其心理长期形成的“贷款难”思想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呈加剧化趋势。(三)农村资金循环链条出现问题

从理论上讲,农村金融的职能是通过信用手段筹集农村货币资金,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实现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异化,一方面,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入了城市,另一方面,农民又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导致农村资金循环链条不能良性循环。

(四)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下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储蓄居民、企业和生产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却相对减少,进而阻碍了创造性活动,制约了地方经济增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目前业务单一,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业务品种缺乏。与城市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相比,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根本没有普及,最显著的就是农村金融结算明显滞后于城镇,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业务也迟迟未能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下降。

(五)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在为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同时,其金融风险也在加速积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在不断下降。单一的负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但加大了其利息负担,而且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对存款负债过度依赖。一旦存款出现波动,对资产的调整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改善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自我调节机制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70-02

去年发生在温州等地的老板“路跑”事件震惊社会,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去年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59.67%的个人与企业参与。作者认为,“路跑”事件的频发主要源于我们对民间金融监管的乏力,或者缺位。“路跑”事件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汲取“路跑”事件的教训,加强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当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级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已有的法律制度上来看,农村金融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持,尚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对它进行规范,造成了监管的乏力,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调研,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缺位

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为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很大活力,也对农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给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只有引入了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监管部门才能依法对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或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强制进行兼并、重组以至于清理、关闭,以化解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或潜在的风险,尽早阻断金融危机的传导,遏制危机的扩散,锁定危机的损失,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更高,金融机构更加多样化,也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二)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农村金融是一个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组成的庞大体系,由所有权性质、资产规模、业务种类、信用资质各不相同的种类繁多的金融机构和组织组成。农村金融机构所在的地域非常广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阶段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相差甚大,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可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监管权限分散在多个部门,而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检测预警体系不完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联动机制尚未落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等。

(三)农村金融监管方式单一

对农村金融监管,只是简单地延用和模仿了城市的金融监管方式,没有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其主要表现在对农村金融监管的手段单一,基本上是采用强制性监管,而且这种监督也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强制性监管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的自律体系建设和作用的发挥,也忽视了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等动态性社会监督,缺乏监督的有效性。再者,农村金融监管的效率也比较低下,常常滞后于金融活动。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日益重视,农村金融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更是翻新不断,可农村金融监督的内容与形式却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偏重于事后处置式监管。尤其是在对待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监管仅限于准入监管,对其业务层面的监督检查尚未明确。

(四)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农业银行类机构的增多,必然增加监管压力。县级监管机构是银监会最基层的部门,可是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缺乏的状况。据调查,目前基层监管办工作人员一般在三、四人左右,部分县(市)甚至只有一人,远远应付不了对辖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为了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得不经常从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联社借调人员,这样就会形成“用自己的人监管自己”的局面,无法真正达到外部监管的目的。此外,基层监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高学历基层监管人员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习惯于操作性和常规性的监管,缺乏风险监管意识,大部分监管人员属于操作性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杂的金融监管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途径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造成了农村金融监管的诸多不到位,严重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给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规制并保障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农村金融法治化。

首先,要尽快确立我国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要制定法律制度,对民间金融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明确的规定,在资金要求、业务范围、组织规模、贷款利率等方面,对合法民间金融机构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还要明确民间金融活动主体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此外,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机构、注册机构、申报程序和注册程序进行规定,鼓励农村金融活动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还可以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设立专门章节,进行有别于正规金融监管的制度设计。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监管;法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30-0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和城乡二元分化经济结构的长期制约,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决定了现阶段农村金融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收益率低,由此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低下、亏损严重、资本严重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使得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农村金融的监管无论在理念、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均具有不同于整体金融或者商业金融的特殊性。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有效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机构功能错位,农村资金回流,农民融资困难等问题要求建立具有多元化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有效竞争,满足农村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准入政策、过于复杂的农村金融局面以及难以对农村、农业经济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缺陷均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来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稳定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

一、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法理基础

格莱珉银行创立者・尤努斯认为, 金融权利如同人们在衣食住行上享有的权利一样,也是一种人权,也是一种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法哲学研究中的人权理论将其划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律上的人权和现实中的人权三个层次,农民的金融权益便属于应有人权的范畴,不仅可以从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角度得以证成,而且可以通过对其在现实中的享有和实现来评价和检验一国金融法律的质量和状况。首先,包括金融融资、获得农业保险、参与并实现合作金融等各项权利的农民金融权益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正式的确认和肯定;其次,无论进行融资、获得农业保险抑或参与合作金融,都需要在农村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中得到保障和制度支持;最后,对农民金融权益的关注和保护,决定着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目标和基本理念的转化。因此,可以说,从法学的层面上,运用权利理论对农民的金融权益状况、原因和保护进行权利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在制度层面上寻求法律的保障,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

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

1.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资源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现有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具有诸多方面的缺陷。具体到农村金融体系,目前主要的监管机构为银监会,而且地方银监分局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属地监管机构。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机构小链条长的特点,绝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设在县(市)及乡(镇)和行政村,在其辖区内只设有监管办事处,这些办事处并不具有独立的监管主体资格,而且一般仅有3―5人的监管人员,应对辖区内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已是困难,再加上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以及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参与,监管资源更是难以为继。

2.监管体系混乱,非正规农村金融游离于监管之外:(1)传统商业性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监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也由银监会监管,但其在资产规模、市场定位、资金运作、员工构成、贷款审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均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重大差别,难以根据一元化的监管体系进行简单处理;(2)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比照《商业银行法》执行,监管责任由银监会和地方政府共同担当,其效力通过县联社―省联社的模式由联社体制来贯彻,但公司治理改革未能完成,省联社的行政管理和基层社的公司治理之间冲突加剧;(3)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无需接受银监会的审慎监管,由省政府指定省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试点,实际情况是,由省金融办把试点的权限再次下放到县政府,负责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督管理的则为当地工商局;(4)合会、私人钱庄等非正式金融形式缺乏相应的监管,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总体存在较大风险。

3.金融改革以及监管方式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手段,忽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性培育。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轨迹即可说明这一问题,而我国农信社的改革过程仍然忽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力量,未能给农民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和改革保留必要的制度空间,而是采取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出台一揽子改革方案,然后由各地去执行的方式,使得农信社的合作金融机制完全未能体现农民的自主参与意愿。

4.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应由三个系统构成:市场约束条件下的外部银行、证券、保险风险监控系统、被监督金融机构自身内控系统与社会监督体系。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系除前述已经论及的外部监管系统缺陷外,其内部治理、控制和行业自律等监督体系均存在缺失。

三、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借鉴

构建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运作、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很多具有发达农村金融体系的国家均具有完善和健全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1.美国以农业部为政府监管主体,辅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内部治理结构控制以及农业保险的监管协调机制。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业保险体系组成。其中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均隶属于美国农业部管辖。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则采取了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专门设立了比较健全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这四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各自独立、职能各异。在美国,各种信用社协会或合作金融多达几十个,这些行业协会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行为规范,进行自律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存款统一实行强制保险,具体业务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营的储蓄协会保险基金承担,并承担对投保金融组织的监督。

2. 法国“半官半民”体制模式。法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是从下而上逐步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法国的农业合作金融体系主要由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和地方信贷合作社三级构成。其中地方信贷合作社是基层组织,直接由个人成员和集体成员入股组成,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则由地方农业信贷合作社组成,同时以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农业信贷银行作为合作金融的中央机构,对合作金融的运作提供最后的保证。1945年,省级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组成了全国农业信贷联合会,作为省级农业信贷银行在国家一级的代表,参与决定农业信贷政策。除此之外,法国的农业保险体制也相当发达,并与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相对应地设置了三个层面的农业互助保险机构。

3.日本“相互配合型”的协调机制。在日本,对农村金融实施双重监管:一是政府金融监管厅,对各种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以实现整体风险调控;二是全国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配合金融监管厅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包括农林水产省下设金融科对农林中央金库的监管,农林水产省在六个大区设置农政局对辖区内县信联的监管,以及都、道、府、县农政部对辖区内农协合作金融部的监管。另外,为了保证合作金融安全、健康地运行,日本还设立了农村信用保险制度、临时性资金调剂的相互援助制度以及政府和信用合作组织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制度、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和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等制度措施。

四、完善现行农村金融监管法律的构想

1.针对农村金融的特质,建立不同于城市金融的政府监管体系。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实践,总是将农村金融机构当作一般的金融机构看待,仅仅要求投入金融资源,没有足够认识到农业作为产业的独特性和由此产生的城市和农村金融之间的显著差别。实际上,农村金融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其本质主要是贴近农民,而不是贴近金融机构。作为城市金融监管首要主体的银监会,在农村金融监管中具有监管资源不足,难以贴近农村、不了解农村金融现实需求,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村政策之间不具有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极易造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局面。借鉴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监管经验,我们应当以农业部为主导,同时厘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设置目标和宗旨,在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业部之间建立顺畅的国家产业政策的表达和执行机制,并通过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导向、补充和支持等作用,构建农村金融的政府监管体系。同时可以在财政部的政策支持、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建立辅助机制。

2.健全完善金融同业公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作用。我国于2005年底成立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金融工作委员会,应当引导协会发挥职能作用,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和管理办法,完善同业公约及规章,将那些监管部门不宜管, 而被监管机构又需要的工作,尽量交由协会负责,实现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与国家监管机构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3.注重农村金融主体的内部治理和控制,自下而上地培育农村金融本土力量。内控制度建设是建立有效监管体制的关键,也是有效监管的基础。农村金融监管中内部治理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基层合作金融组织中自愿入股的成员通过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表达并且实现自己的意愿,同时,由于基层成员是最为贴近金融需求、了解融资状况的主体,使得对于资金发放、运用以及贷款的回收等事项具有最为直接和灵活实用的监督管理作用。另外,就农村金融本土力量的培育和发展方式而言,应该是把选择权交给农民,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自下而上地生成一套成功的借贷模式和本土金融组织形式,更好地挖掘和满足当地不同形式的金融需求。

4.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一是针对农村金融监管进行理性立法,设立可以作为农村金融监管依据的法律;二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将已在农村广泛存在的非正规金融纳入正规的金融监管体系,减少非正规金融活动对农村金融监管的消减效应;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实现农业保险的支农功能;四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完善农村金融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燕,吴正刚,杨依凡.论农民金融权益的法律保障与实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

[2]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4.

[3]姚亮.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构想[J].商业研究,2009,(4).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措施;建议与构想

abstract:rural finance is a weak link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backward rural financial system can not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mprove china's rural finance supervision.

key words:ruralfinance;supervision;conception

在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中,既有一定规模化生产的农民,也有生存取向的农民,彼此之间差异巨大的金融需求,使得农村资金的融通极为复杂,再加上农业本身所具有的赢利性低、自然风险高和市场风险大决定的农业产业弱质性特征,导致农村金融交易成本要远高于城市,也决定了农村金融无论在组织体系还是在市场运作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二十多年的金融改革虽使我国城市金融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但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等问题还十分突出,落后的农村金融体系已不能有效地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或传统农业的改造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给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带来新的课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了“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金融监管格局。

这些严格要求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有它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监管效率低下,监管的内部消耗成本太高,限制了金融业业务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二是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信息难以共享,难以形成高效监管合力。各监管机构之间基本上处于各自监管的状态,监管的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应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等情况。三是在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风险或退出市场等方面,可能会由于中央银行救助过度,导致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或为金融机构提供监管套利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求助不足,可能会影响整个金融稳定。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不深入

目前县域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仍然停留于信用户、村、乡、信用社区建设层面上,“政府主导,人力助推,部门联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机制在农村地区缺失。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金融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深,个别执行和职能部门地方保护主义较重,还存在干扰金融部门信贷投放等日常业务的情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失信惩戒机制缺失,农村企业和居民整体信用意识不高,农村金融发展壮大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护环境还未形成。

(三)我国现有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存在不少弊端,无法保证金融监管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

首先,监管法规滞后,配套法规不完善,内容过粗、过于简单,有关银行、证券、保险业监督法律、法规比较陈旧,普遍缺乏科学定量。监管法规标准、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不适应市场监管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中,不易把握尺度,可操作性不强。其次,我国监管人员与被监管对象之间有的存在着利益关系,而现行法规中,缺乏对监管执行者的监督,从而无法保证金融监管的公正、合理。最后,我国金融监管仍然难以摆脱行政式监管的惯性影响。

(四)农村民间金融游离于现有金融监管之外

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式金融机构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式信贷机构的4倍。对于农民来说,非正式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超过了正式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小额信贷等,其中仅有农村信用社和小额信贷处于我国金融监管之下,其余金融形式都缺少相应的监管。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总体缺乏规范,存在较大风险,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实行的是“隔离”政策,使得大量资金从暗中注入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对农村金融安全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二、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监管的借鉴

(一)完善的农村金融外部监管协调机制

1.美国“多元复合式”的协调机制。美国农村金融合作体系由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系统组成,由农业信用管理局(ncua)领导,并与该局领导下的私营农村商业信贷银行、国家农村政策性信贷银行共同承担着美国农村融通资金的任务。其组织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元复合式体制模式,三大系统都有一套自主经营的体制,有明确的职责范围。为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美国采取了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专门设立了比较健全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这四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各自独立、职能各异,但目标一致,形成共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的监管体系。

2.德国“综合监管型”的协调机制。德国银行系统集中程度低,在各地都有很重要的银行,是金融混业经营的代表。联邦银行和联邦金融监管局两个有权监管主体对银行业的监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合作。联邦银行在德国9个州都有分支机构,利用自身网点优势负责每天向联邦金融监管局传送各银行集中的数据,为联邦金融监管局更好行使监管职能提供依据,但它并不直接参与监管工作,也不具有行政处罚权。而联邦金融监管局在各州没有分支机构,很难开展日常监管工作,需要与联邦银行合作履行其监管职能。德国主要依托联邦中央银行和行业审计的监管体制和风险防范与保护系统,保证农村金融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3.日本“相互配合型”的协调机制。在日本,对农村金融实施双重监管:一是政府金融监管厅,对各种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以实现整体风险调控;二是全国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配合金融监管厅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包括农林水产省下设金融科对农林中央金库的监管,农林水产省在六个大区设置农政局对辖区内县信联的监管,以及都、道、府、县农政部对辖内农协合作金融部的监管。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紧急救援制度,形成三级保护网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普遍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紧急救援制度三级保护网。作为第二级保护网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美国联邦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存款统一实行强制保险,具体业务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营的储蓄协会保险基金承担,并承担对投保金融组织的监督;德国政府对信用合作的存款实行自愿投保,不强制保险,其保险机构是行业组织的;日本的信用合作存款保险是国家强制的,保险机构是官民合营的,由政府、农林中央金库、日本银行、信用联社和渔业信用联社联合组成农水产业保险机构。作为第三级保护网的紧急救援制度各国的具体实施办法不同,对于濒临破产的存款银行,一些国家由中央银行直接提供特别的低利贷款(如美国和意大利),一些国家由银行管理当局和其他商业银行联合建立特别机构提供资金援救(如法国和比利时),一些国家由存款保险机构出面提供资金(如日本),更多的是由一个或几个大银行在官方的支持下提供支持。

(三)发挥农村金融内部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1.美国农村合作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在美国,各种信用社协会或合作金融多达几十个,其中有历史悠久、全国闻名的信用社全国协会(cuna),有专门为联邦注册信用社服务的协会(nafcu),还有专门为社区信用社和校园信用社服务的协会(ccuc)等。同时各州中还有自己的信用社联合协会。这些行业协会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行为规范,进行自律管理。

2.德国信用合作与其他合作社相互融合的行业自律体系。德国全国信用合作联盟(bvr)是合作银行的行业自律组织,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地区合作银行及中央合作银行,以及一些专业性的合作金融公司,都是信用合作联盟的会员。德国11家由各类合作社缴纳会费共同组织成立的区域性合作社审计协会,负责一年一次专门对各类合作社机构进行审计,其也是各类合作社在地区一级共同的行业监督组织,发挥着重要的行业监督作用。

3.集监管和服务于一身的日本农协。日本政府于1947年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规定农协是为社员服务的合作社组织,其不以赢利为目的,坚持以农村社区和社员为服务中心,机构体系根据立足基层、方便农户、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农村存款,服务对象原则上限定在作为会员的农户和农业团体。为了保证合作金融安全、健康地运行,设立了农村信用保险制度、临时性资金调剂的相互援助制度以及政府和信用合作组织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制度、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和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等制度措施。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构想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实现依法监管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的持续成长更需要法律的调节和健全的法制环境,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法规,改变无法可依的状况,已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强烈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一部针对农村金融、可以作为农村金融监管依据的法律。要实现有效监管,需要制定更多的专业性法规、条例,以及具体的监管办法、规定和实施细则等,从而实现从一般性行政监管向健全法制、努力建立信用体系方面改变,最终实现依法监管。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采取有效性措施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金融法律意识,使其积极支持国家集体金融的工作;教育居民依法借贷,积极同违法借贷行为作斗争,真正地营造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信用氛围和法制环境。

(二)充分发挥基层政府中专业机构的监管职能

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是金融监管部门做好农村信贷市场监管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地协调地方政府和基层人行目标的非一致性,避免因地方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现象的发生。

我国政府应建立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税收体系,实行低税或免税的政策,通过政策性银行为农村金融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补贴和援助。 对那些数额较大的民间信贷,应经当地公正机关公正,加强审核把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我国农村经济规模小且经营分散,又尚未大规模建立农业保险,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时,农村金融会遭遇巨大的系统风险。在我国金融机构内部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外部金融监管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应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全国商业银行建立强制的存款保险制度和紧急救援制度,形成三级保护网。

(三)严把农村金融机构“准入关”,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水平

金融监管部门应把好贷款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关,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充足率等符合要求。在全国同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选取较好的内控制度,修改补充后形成有代表性的管理模板,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涵盖信贷、结算、储蓄、现金、保卫等风险点的内控制度。建立对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辅导制度,由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过渡期指导,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形成内控制度健全、经营管理完善、风险控制和运作良好的经营机制。

(四)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作用,促进形成银行业的活力和合力

我国于2005年年底成立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金融工作委员会,现有的以中国银监会和各省级政府为主的监管构架就多了一个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促进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职能,对于构筑健康的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意义重大。引导协会发挥职能作用,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和管理办法,完善同业公约及规章,将那些监管部门不宜管,而被监管机构又需要的工作,尽量交由协会负责,促进形成银行业的活力和合力,实现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与国家监管机构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五)从维护金融安全监管向安全与核心竞争力并重转变

金融监管的本质目的是为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而不是约束农村金融的发展壮大。为监管而监管,不讲效率的监管,隐含着最大的风险,会影响农村金融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完善金融监管从其广度而言,应是一个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社会监管等四个层次的体系;从其深度而言,应是涉及风险防范、效益获取、法律规范、操作简捷高效等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完善新的金融监管理念,采用新的金融监管方法,才能收到金融监管的预期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中国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 常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6.

[2] 陈四瑞.外国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田俊丽.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缓解农村信贷[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6.

[4]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法理分析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农村集体筹资可持续性与资本结构优化研究”(07SJD630054)、江苏省社科院课题“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院阅C07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912.28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问题分析

(一)农村金融监管模式滞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反映。一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长期坚持着国家本位主义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两个基本价值上的偏差:一是坚持压制等于稳定和安全的理念,过分强调严格的压制;二是过分强调通过抑制农村金融来促进城市建设的目标。在这样监管目标的指引下,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离民生越来越远,离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远,离公平的追求越来越远。

此外,我国长期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过度管制源于金融安全目标的追求和对农村金融风险的担忧。研究表明,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落后的制度和不恰当的政策以及供给不足的市场机制,明显削弱了市场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由于面临金融压制政策和所有制歧视的压力,在农村金融领域衍生了各种各样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和交易方式,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层次,为那些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广大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资金。这也无形中加剧了农村金融监管的负担。

大量的资金外流也反映了农村金融监管模式的疲软,这也造成了农村资本的稀缺,加剧了农村居民和企业融资的负担。当前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制止和吸引资本回流没有有效地控制措施和激励条款,形成了事实上的监管法律空白。对此,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新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也没有相应的规定予以调整监管,这就使农村金融市场隐约地形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公平监管理念缺位。制度不仅要有效率地配置权利资源,还应该公平地配置权利资源,实现各金融市场主体权利的平等保护。缺乏正义目标的金融市场不是现代金融市场,背离正义理念的金融监管制不是现代法制所提倡的制度安排。

当前的监管法律制度,体现着对民间资本、非公有制行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不同形式,应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民间借贷监管制度应促进并体现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为了保护个别市场主体的特殊利益,尤其不应成为国有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谋取垄断利益或政府部门实现部门利益的工具。

在我国金融制度相对落后和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时期,正义目标强调平衡弱势金融主体和强势金融主体间的巨大利益差额和风险比例。尤其在我国广大农村,民间借贷与一般市场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条件,金融资源获得的机会和条件差别很大,国家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监管尽可能矫正这种事实上的差别,促进农村企业和居民享有相对公平的融资机会。

(三)广大农村居民金融权利缺失。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整个金融法律制度将金融问题视为经济发展的问题,视为资源配置的问题,在制度设计中对民生保障问题考虑不够,甚至为了金融的稳定而牺牲了公民自由融资的权利诉求。这应当是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虽然国家和政府早已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小额贷款、允许设立村镇银行、借贷公司以及支农资金支持等措施加大农村资金的供给,但这些基本上都是具体手段层面的改革,整个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的基本理念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设想

(一)推行适度的金融自由。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中,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驱动力,适度的金融自由是金融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应当成为金融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适度自由的价值目标下,金融市场才能形成多层次良性互动的结构,才具有可持续性。对于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而言,法律应当赋予农村融资主体以更多的自由,承认其合法的主体地位,保护公民在金融市场中适度自由竞争的权利。通过立法,赋予农村融资主体自由配置资源的权利,从而实现金融市场主体间的自由竞争机制,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只有赋予广大农村的企业和农户自由融资的权利,在制度上维护多向度的融资机制,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二)保障公民金融权利的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存在权和发展权是一切法律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追求。金融的本质是为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金融通,保障民生。在市场经济中,主体及利益开始多元化,众多公民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资金成为许多人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尤其在广大农村,融资事实上已经成为公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融资权利成为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一部分。学者们的研究证明,获得贷款的能力虽然不是农户增加收入的决定性因素,但在许多情况下,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性投入,是农户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必要条件。尤其在不发达地区,农村的民间借贷具有明显的居民互质和功能。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明显不均衡和不合理的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和农户获得融资特别困难,农户和农村工商业者的资金需求从来就未得到过满足,民间借贷因而具有了更为突出的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讲,监管制度严格限制甚至禁止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惩罚私自放贷者,事实上压制了农村资金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排除了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因此,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本质应当是为广大公民融资提供安全保障,而不能简单地排斥或压制资金的流动。

(三)实行公平保护理念。金融监管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而金融业的安全并不是金融监管的中心目标,也不是金融业存在和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这样的角度讲,金融监管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满足金融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第一,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以促进农村企业和居民获得公平融资机会为出发点,以保障融资权利的公平实现为最终目标。如果监管导致获得金融资源的机会和结果存在不公平,监管制度就应当改革;第二,对农村金融的管制要着眼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通过鼓励、引导、规范和监督管理提高金融业的整体社会效益,而不是制造少数人的富有,所以监管不能导致金融业偏离社会整体公平的目标运行,更不应当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第三,农村金融法律管制的公平目标从“条件”、“模式”、“后果”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及其直接作用表现出来,也受金融立法博弈结果的影响,因此应当从规则或立法等不同的制度层面检讨和衡量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是否背离了公平目标的要求。

(四)必须更新政府责任的理念。在国际社会,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重新塑造了权利的理念和体系,即为每个公民提供其生存的条件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责任。在我国农村长期缺乏金融资源的条件下,国家和政府有责任创设有利于公民自由融资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保障广大农村的企业和居民通过融资获得生存和发展。在保障民生的价值目标下,政府应当放弃为了维护正规金融的地位而压制民间借贷的政策,尽快建立多层次融资市场,让广大中小企业、个体户、公民个人都能够有更多地机会和条件获得金融支持,保障公民能够享受自由融资的权利,从根本上保护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姚亮.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构想[J].商业研究,2009.4.

[2]刘牧晗.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法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农村金融服务;激励正外部性;克服负外部性;市场准入激励;市场运行激励;市场退出激励;政府救助激励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6001908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农村建设的繁荣、农业发展的稳健、农民生活的富裕,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广度和高度。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都不开钱,可以说,“三农”发展最重要的是钱,最缺的还是钱,解决好农村“钱”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好了“三农”问题。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力,为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对农村进一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传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一贯坚持负外部性克服的价值理念,过于注重金融安全而忽视金融效率,客观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业的深化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越来越重视农村金融监管对正外部性的激励,这种思路的转变,为农村金融监管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

二、农村金融监管的转变:从负外部性的克服到正外部性的激励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经历了监管思路的巨大转变,即从传统金融监管的负外部性克服转变为新型农村金融监管的正外部性激励。对外部性的涵义作一个清晰的理解,是理解这个转变过程的逻辑起点,只有对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有了确切的理解,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才有真正意义。

1.“外部性”的涵义

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并未有统一的表述。从生产主体来看,外部性可以被界定为“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从接受主体来看,外部性则可以理解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兰德尔)。如果以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则可以如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所描述的: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某些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就表明该经济中存在外部性(胡元聪,2010)。虽然表达迥异,但核心要义却彼此相通,即收益享有主体与成本负担主体的非自主性不对称。由此,外部性又可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以社会成本(或第三人成本)供给私人收益则表现为负外部性;相反,以私人成本供给社会收益(或第三人收益)则表现为正外部性。

2.传统农村金融监管:以负外部性克服为目标

我国金融监管出现伊始,金融安全就成为金融监管工作无可争议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目标,而我国的特定历史背景更使得金融安全在金融监管中得到尤为突出的强调。由于我国1978年所开启的市场经济改革在路径和模式上并无先例可循,而随后发生的剧变不仅在政治上也在经济上给予了我国深刻的历史教训,因而整个改革对于“稳定”殊为重视,“稳定”被视为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这也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中得到表现得,金融安全被置于极为突出的位置。与此相应,近30年来的农村金融监管也几乎将金融安全视为唯一目标,换言之,农村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主要围绕克服负外部性的主题展开。

然而,单纯重视规制或限制常常会导向一种规制悖论,通过规制或限制实现再分配的努力容易伤害到那些境况最差的人(凯斯・R・桑斯坦,2008)。以负外部性克服为目标的金融监管往往容易给农村金融机构设置过高的“支农”负担,这虽然从表面上看可以缓解“系统性负投资”的问题,减少农村金融的负外部性,但它同时也抑制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营利能力和新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动机,从而减少了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这不但不能真正解决“系统性负投资”、让农民致富,反而使农民处境更为困难。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金融在效率上的拙劣表现使得传统农村金融监管理念与实践越发受到质疑,而普惠金融的起步与发展也开始要求滞后的农村金融监管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因此,单纯注重以限制手段克服负外部性的传统农村监管理念,显然不是回应外部性问题的理性选择,农村金融监管的最优方案应是:优先以激励正外部性的手段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即正外部性的激励为新型农村金融监管的理论鼎革与实践探索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

3.新型农村金融监管:以正外部性激励为目标

经济法上所谓的正外部性激励,是指降低市场主体的成本和增加市场主体的收益。降低成本,既包括直接地减少资金成本,也包括减轻义务和减免责任;增加收益,既包括增加直接的收益,也包括提供增加收益的机会,如赋予特殊资格和权利。农村金融监管在激励农村金融的正外部性时,同样遵循这些基本方法。农村金融监管中,监管者通过供给基础设施和农户信用信息资源等公共产品,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在相关领域的私人开支;通过给予金融机构适当贷款利率补贴则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收益;监管者适度的现场检查可以减轻金融机构的义务,而降低准入门槛的监管规则调整则为潜在金融机构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4.农村金融监管正外部性激励的正当性

在面对正外部性问题时,我们不禁会问:作为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外部性为何需要被激励?这是探讨激励正外部性理论的逻辑起点,换言之,有必要解释农村金融监管激励正外部性的正当性。

(1)理论基石: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正外部性的存在虽然同样是一种市场失灵,但它却提供了某种增进总体福利的契机:当必要且恰当的矫正手段被提供,新的市场均衡点将带来比不存在该正外部性时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额外的社会福利正是社会对于激励正外部性的需求。

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实现了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和农村居民存贷款需求这两项私益的增进,与此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外部利益(社会利益)。就农村居民整体而言,农村金融的供给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额外的致富机会,事实上,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获得金融资源的机会与脱贫致富是紧密相关的(Kendall,2008);就社会整体而言,农村金融的供给增强了农村居民增收能力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活力,并增强了农村为整个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农业产品和服务的潜力。更广义地讲,农村金融的社会效益还涵括了农村金融对于国家政策的服务、对于国家稳定的作用以及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胡元聪 等,2010)。可见,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显然具有正外部性。

(2)现实考虑: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性

社会对于额外福利或外部利益的需求要求法律有所作为,经济法虽然不直接供给这些额外福利或外部利益,但可以通过激励某些正外部性的产生而促成需求的满足。激励这种正外部性并矫正其失灵,关键在于进行妥当的制度安排,为其提供适当的“利益补贴”,弥补其在提供社会福利时所负担的成本或增加其提供社会社会福利时的自身收益,从而实现供需以及利益分配的新平衡。

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正外部性,其市场失灵(效率损失)的表征同样明显。如图1所示,需求曲线仅是私人价值的反映,由于社会价值高于私人价值,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并在其与供给曲线相交处取得最适量。由此,结论显而易见,市场所能提供的农村金融服务量小于社会最适量。事实上,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这个差值相当庞大。因为农村市场风险大、收益小、成本高,金融服务供给更倾向于城市而非农村,市场均衡处的供给量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已越发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三农”对于金融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由此引发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激励方式供给正外部性予以解决。

三、农村金融监管正外部性激励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正外部性激励的现状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农村金融监管也开始在安全、效率和普惠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近年来,在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上的政策和立法实践不断推展。

2006年12月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作出了总体安排,尤其是调低了注册资本,取消了营运资金限制,“根据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合理确定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注册资本”。县(市)、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底线分别为300万元和100万元;而在乡(镇)和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注册资本底线分别为30万元和10万元。就监管措施而言,该文件也有一定的安排,对“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在5%以下的,监管机构可适当减少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或范围,支持其稳健发展。”

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期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其中亦不乏激励性措施。在贷款利率方面,“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以此扩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润空间。此外,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改造为村镇银行,这为其提升盈利能力、转制银行敞开了大门。

2008年10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配套措施当中继续强调了“宽准入”原则,并释放了放开金融产品创新的信号,同时也鼓励地方政府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和贷款贴息。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的《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则对2008年文件的精神给予了深化和拓展,激励措施一脉相承。

此后,银监会的《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方面也都做了方向性提示和部分制度性调整。前者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和后者对于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重组的激励都可以看作是对激励正外部性的积极回应《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倡导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和免责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潜能。监管部门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建立农村金融创新科学评价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支农服务评价和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重组改造。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此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由此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已经逐渐意识到激励性措施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探索激励正外部性的具体实践。

2.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正外部性激励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来看,农村金融监管的着眼点已经不再局限于限制和惩罚,激励性措施的采用正逐渐成为新的动向。然而,良好的总体趋势仍然掩饰不住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整体上仍激励不足

农村金融监管对于正外部性的激励,很多措施和思路尚未落实于制度之中,政策措施本身所固有的不稳定性使其能否落实于实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者的个体意志。例如,政策虽然强调创新激励机制,要求“建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和免责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潜能”,但在措施层面却未能落实,在具体实践中究竟如何操作亦缺少指引,至于应当推进到何种程度,乃至是否必须强制推进都只能取决于具有一定偶然性和随意性的行政机关内部约束。

(2)个别农村金融监管措施存在外部性过度激励问题

法律对于外部性的激励需要有合理的限度,适度的外部性激励能够收获共赢的效果,然而一旦激励过度,过分地运用激励手段必将弱化法律固有的规范和惩罚功能,降低法律的权威性,并诱发负外部性问题,最终导致市场效率得不偿失地贬损。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正是过度激励的典型体现,政府财政在对待问题金融机构上的过度宽容十分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如果财政救助成为一种常态乃至必然,那么农村金融机构便会在日常的经营中放松警惕,在政府的隐性担保下有恃无恐地追求具有高回报的高风险业务,而由政府承担经营失败的成本。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的金融机构由于其倒闭往往易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容易受到财政的惠顾,这在诱发道德风险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公平竞争。“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便是隐形担保直接导致的负外部性问题,即如果金融机构足够庞大,影响力足够显著,当它陷入困境时政府便难以坐视不管,由此导致因金融机构自身造成的损失却由纳税人共同埋单;换言之,正是因为监管者给予那些具有特殊地位的金融机构以隐性担保的过度激励,正外部性的正能量未能得到有效引导,反而激发了隐匿于暗处的负外部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国国际集团(AIG)便由于“大而不倒”而颇受质疑。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虽然鲜有“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个体,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多拥有国有资产或集体财产,由无数被隐性担保着的个体共同形成了“大而不倒”的体系(尤其是信用社体系),与“大而不倒”相似的情形亦不容忽视。拥有国有资产的金融机构多会认为在发生金融风险时理应获得财政救助,而那些集体产权的金融机构往往也会考虑到当下政府的维稳需要而认为能够得到财政救助;如果财政部门通过实际行动默许或通过法律文件承诺危机情形中的财政救助,则将会更强化这种期许。2012年7月,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正式进入破产司法程序,成为全国首家被批准破产的农村信用社,这似乎传递出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改革的决心,然而深究事实,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早在2001年该农信社就已经停止营业,它之所以能够衰颓到破产境地与未能赶上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不无关系;此外,尚村农信社2006年就依法申请了破产,直到2012年3月才几经周折被法院受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监管机关在农信社破产问题上的犹豫和遮掩(李静瑕,2012)。

(3)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诸监管目标的宏观协调

农村金融监管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促进效率和推进普惠,虽然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对立并不时时处处存在,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目标的共存共融。通过制度的设计或调适促使诸目标共同实现,显然是农村金融监管激励正外部性的最优选择,但目前的实践探索在这方面的尝试却尚显不足。例如,在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准入的同时,却未能很好处理如何激励其从事并拓展支农业务的问题。作为我国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微型金融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常常并不是涉农贷款,而是对于城市居民和企业的贷款(其在回报率和风险控制方面往往要优于涉农贷款),因而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弱化涉农贷款业务的内在动力和倾向。此外,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依照《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这无疑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巨大激励,因为可以吸收存款的村镇银行比起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具有更强的“造血能力”和营利能力。然而,问题也由此而来,政府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鼓励是为了实现农村金融支持的多元化供给,但不同金融组织之间巨大的营利差异却会产生趋同化的激励,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转制为村镇银行更符合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相较于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严格的资本要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涉农融资的便利,这又削弱了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正能量。因此,如何兼容监管目标,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正能量,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监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金融监管正外部性激励的制度完善

要实现农村金融监管对正外部性的适当激励,必须解决前面提出的实践探索中所存在的问题。宏观地讲,法律制度的供给(或将政策措施转化为法律制度)是激励正外部性的基本方法,也是对激励性不足和政策措施不稳定性问题的回应。从微观层面来讲,市场是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基础,要实现农村金融监管对正外部性的适当激励,必须从市场入手,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相关市场制度;同时,除了完善相关市场制度,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必须规范政府相关运行制度,具体表现为完善政府救助法律制度。鉴于这是一项涉及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无意于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而是侧重于提供一些相对可行的制度完善的措施和思路。

1.市场准入激励:以“降低门槛、放松准入”为导向

正是由于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民间借贷暗流涌动,又因其游离于监管之外,风险不断积聚甚至迸发,温州、鄂尔多斯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严峻的事实。正外部性不张与负外部性积聚要求金融监管必须做出应对,“降低门槛、放松准入”已成为农村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所谓“降低门槛、放松准入”并非是将市场准入监管架空,使其形同虚设,而是要尽量排除不合理、过于苛刻的准入条件,简化准入申请的手续和流程,吸纳更多微型金融服务主体进入市场服务于农村金融;“降低门槛、放松准入”也并非放纵风险,而是将监管和风险防范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后移,从而协调金融安全与金融普惠的冲突,实现二者的共融与平衡。

放松机构准入不等同于对业务准入监管亦疏于关注,反而应以机构准入的宽松条件作为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调控的激励手段,即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是为了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开发涉农业务。因此,在农村金融监管的业务准入方面,有必要对其业务范围进行严格审查,明确将涉农贷款业务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一项准入条件,避免承载着服务农村金融使命的新兴微型金融服务主体昙花一现。

此外,前文已谈及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激励问题,在设置转制条件时应有特殊安排。现行关于转制村镇银行的法律规定中,一项实质性的限制是《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25条的内容,即“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2012年5月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已将该比例调低,即“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但仅仅在“发起行持股比例”上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金融普惠问题,因而并不能将激励最优化。值得尝试的一个办法是创设另一项准入限制,即小额贷款公司在申请转制前的“支农业绩”。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支农业绩”限制,一方面可以调节市场中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数量比例,另一方面也将为小额贷款公司主动拓展涉农业务提供有效的激励,并减少因强制性规定涉农业务指标而造成的市场扭曲和效率减损。至于具体的业绩指标不宜由法律统一规定,而应当由各地方监管机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规定,但总的来说都应该包括的指标有:累计涉农贷款总额、涉贫困农户贷款总额、涉农贷款总额及其所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涉贫困农户贷款总额及其所占涉农贷款总额和总贷款的比例、涉农贷款笔数及其所占贷款总笔数的比例、涉贫困农户贷款笔数及其所占涉农贷款笔数和贷款总笔数的比例等。

2.市场运行激励:以调适创新产品监管为核心

调整好市场准入规则,吸纳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不意味着激励的终结,在市场运行环节,金融监管仍然存在有所作为的空间和机会。其中,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调适,便能够释放出正外部性激励功能的潜力。

(1)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对于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调适,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激励机制的问题。金融创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以及由此而来的责任,责任负担的减轻必然能够减少研发人员、高管的顾虑,从而激励其创造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因此,免责机制是激励创新的一项关键性举措。但必须谨慎的是,免责机制的适用须有范围的限定。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现实情况来看,存在着两种主要的产品形式:从当前来看,创新范围最广、品种最多的是信贷产品;从未来前景而言,将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的是投资理财产品。前者在风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相对可控、易控,免责机制具有适宜的可行性,而后者在风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却易于滋生隐患,因而不宜适用免责机制。此外,创新激励机制也可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监管评级调整,在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之外加入适当权重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状况作为一项评级要素,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创新状况和以金融创新为评级要素的监管评级结果与对金融机构优惠性政策相挂钩。如:对于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涉农金融机构给予准入方面的便利,对其基层机构网点布局调整可实施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对其风险可控的新业务可实行备案制,并对其跨区域兼并重组、出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给予必要支持;对于农村信用社则可以优先考虑将其改制为农村银行类机构。为保障激励措施的确定性和公信力,需要将优惠政策的取得条件和程序法定化;同时,为了避免催生不公平竞争问题,政策优惠也应当有必要限度,须以不破坏竞争秩序为限,并为异议者(应限定为存在竞争关系的金融机构)提供救济方式和渠道。

(2)增设冷静期制度

在创新激励机制之外,农村金融产品监管在激励正外部性时可以尝试一项策略性制度设计,即冷静期制度。冷静期制度源于英国1964 年《租赁买卖法》中针对上门推销制定的“冷静期”条款,该法第4 条规定,买受人在自收到正式合同的副本之日起4 日内可以随时以书面文书通知解除合同,将物品返还(鞠晔,2012)。此后,1972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颁布的规定、1974年美国修正的《消费者信贷保护法》以及2008 年欧盟的《消费者权利指令》等法律文件都对冷静期规则作了安排(马忠法,2010)。

冷静期规则最初仅适用于上门买卖,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渐发展和丰富以及交易形式的不断出现,其适用范围得到有限拓展。在金融业日渐发达的当下,将这一规则引入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主要是理财金融产品)交易中同样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且对于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具有现实意义。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交易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在交易时凭借有限信息难以做出准确判断,金融创新产品所固有的复杂性更加剧了这种困难,而消费者在地位上相较于金融机构的绝对弱势又进一步限制了其交易的“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极有可能是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做出交易决定,赋予消费者以“后悔权”显然是必要的。尽管权利的配置是倾斜性的,但这并不产生消极后果,消费者行使“后悔权”后,交易双方履行返还义务,由于金融产品的无形性和非消耗性,金融机构并不因此遭受损失;与此同时,冷静期规则的设计会鼓励而非抑制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投资,从而促使农村金融消费者和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共赢。因此,外观上的限制和约束在客观上却可以取得激励正外部性的效果。

在具体规则设置上,冷静期应主要适用于投资理财类金融产品,对于信贷类创新产品,鼓励而不强制适用冷静期。考虑到我国当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收入情况,宜规定相对较长的冷静期,具体期限可以考虑设计为5到10日,不同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则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具体期限,如对于保本稳健型结构性产品、部分保本型结构性产品、非保本型结构性产品,根据其风险等级逐步升高的特征而逐步延长冷静期时间。

3.市场退出激励:以设置有序的法律退出通道为目标

农村金融监管在激励正外部性时须有必要的限制,需要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抑制因正外部性的“过度激励”而导致的负外部性。就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而言,尤应着力于填补农村金融机构重组和破产法律制度的空白。应当说,只有为农村金融机构设定好退出通道,才能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因大多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尚不存在“大而不倒”的可能性,但是出于维稳考虑以及基于某些非正当的利益交换关系,实践中政府仍然会为运营失败的农村金融机构埋单。建立健全农村金融行业市场退出法律体系总的思路是:虽然重整、拯救危机金融机构是首选,但是对于病入膏肓、无法救治的危机金融机构有必要设置有序的法律退出通道,以保证金融机构整体的生态健康(王志勤,2011)。具体来讲,一是整合现行法律、法规关于金融机构撤销的规定,修改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解决新兴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法律适用问题,并转化成法律。二是将《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的内容予以完善并转化为法律,拓展适用对象,将新型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纳入调整范围。三是修订《企业破产法》或单独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法》,并专章设定农村金融机构破产的具体制度。

4.政府救助激励:以严格限定政府援助条件为切入点

完善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政府救助法律制度,关键在于要限制政府的“隐性担保”和过度激励。因此,有必要为政府援助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必要的条件。值得尝试的方案是,政府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够给予救助:政府救助起到实质性作用,即经过援助金融机构能够在适当的时期内恢复经营能力;成本收益衡量下不致成本不合理地高于收益,亦即将成本控制在最小限度内;最低程度地扭曲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合理补偿存款农民损失的相应方案;救助只能维持在合理的期限内(可考虑6个月或1年);必要时鼓励私人资本参与救助。此外,就策略上而言,不宜对政府援助条件作出过于精确的限定,反而可以诉诸“建设性模棱两可”,即政府援助条件被有意设计得模棱两可,由于问题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援助而形成一种潜在压力,促使其在日常经营中谨慎行动(邢会强,2007)。通过政府援助条件的严格限定,可以限制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从而将对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激励限定在合理程度内。

参考文献:

胡元聪. 2010.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1.

胡元聪,杨秀清. 2010. 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基于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10):2733.

鞠晔. 2012. 论冷静期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构建[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1126.

凯斯・R・桑斯坦. 2008. 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M]. 钟瑞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

李静瑕. 2012. 首例农村信用社破产样本:消失的农信社[DB/OL].(20120723)[20121201]. http:///stock/hybg/20120723/6800497.shtml.

马忠法. 2010. 论金融理财活动中实施“冷静期规则”的可行性[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4148.

王志勤. 2011. 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391.

邢会强. 2007. 问题金融机构处理中相关政府部门之职责划分[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9123.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混乱;完善;最佳路径

一、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在优化货币资源配置、服务“三农”建设,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彰显了其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金融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和高效运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国的金融制度设计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的色彩,造成了“金融抑制”。当前的改革也只是在机制上作了局部调整,并未对制度体系和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变革,致使形式上的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人们所共识的“制度供给危机”。农村金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呈现出同样的状况。正确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仅是防范金融组织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保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障碍和缺陷

由于强硬的干预政策导致金融机构具有城市导向型的倾向,金融融资的各种形式的障碍不利于金融市场,特别是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系统性、体制性和功能性的缺陷。这些障碍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大多数障碍都与金融合同约定许诺的特点有关。例如,银行会向客户贷款,而客户就要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正是因为金融合同这种许诺约定的特点和时间因素,金融中介和它们的客户就都需要足够的信息来判断交易的风险,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以不断延长合同的期限,并且能够对预期的风险自主定价以及当合同条款无法履行时能够采取补救措施。但实际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不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对金融市场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负面的外部冲击会使情况更加恶化;部门政策政府的价格控制,贸易政策和公共投资倾向都会通过金融中介对资源配置造成扭曲;金融市场的限制金融市场缺乏弹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金融交易的社会障碍都不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法律和监管的缺失会形成金融风险的漏洞的增多等等。

三、构建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是经济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保障金融体系运行安全和效率,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为目标。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金融市场存在着诸如垄断、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纠正市场失灵的金融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金融监管有两大目标可供选择: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虽然,现代金融监管越来越注重两者的融合与均衡,但是在某一时期,监管当局必然要考虑是以稳定金融体系为重心,还是以鼓励金融机构竞争以提高金融体系的活力为重心。中国的金融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制度不健全、法律规范的缺位,可以说是形成中国金融市场风险隐患的更为主要的原因。但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则必须以秩序为前提。因此,要实现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应以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为最终目标,必须规范金融市场主体行为,建立金融市场秩序,协调金融关系、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而这些只有在金融法制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四、建立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1、完善对金融机构的预防性监管

建立以央行为主的法律监管制度要完善对金融机构的预防性监管。1)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2)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主要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途径筹集金融机构的资本金。3)加强对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监管。清偿能力监管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的流动性问题,其关键是对不同负债的对比。如果银行负债之间不保持一定的比例,那么就可能因资本流动不足而发挤兑风潮。4)尽快建立事后保护性监管制度为避免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而给社会造成多种负面效应,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及金融体系的安全。

2、制定并完善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外汇管理法》等法律,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但是,上述法律不能涵盖金融业的全部,且因规定比较原则在金融监管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期货交易法》、《金融监管法》、等法律,为对金融业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提供完整的法律体系。[1]由于各种农村金融组织法律立法层次过低、农村金融组织法律不完备是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组织立法形式上的突出问题。因此,提高立法层次、完备各种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应当成为农村金融组织立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只有加快相关的立法工作,才能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允许多种组织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竞争,并依照相应的管制法有针对性的控制金融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正常、健康、有序发展。[2]健全金融监管法规,严格监管制度。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抓紧修改和完善包括《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和《证券法》等已有的金融法规,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然后是及时出台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监管法规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退出规则,按国际资本充足率框架,制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框架;特别是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通行的监管规则,根据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业务迅捷发展的要求,事先进行规范性监管程序设计,及时出台金融法律规范,尽快重塑我国公正、公开、公平的金融司法秩序,促进其规范、良性运转。

3、优化监管制度,推进金融创新。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作用表现

1)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口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变化等。此外,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社会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2)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金融监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即鼓励积极金融创新,同时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即抑制消极金融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除弊取利,利用金融监管使金融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金融改革深人的生力军。3)监管模式上,应内外部监管相结合。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主要由行业协会等组来进行的监管属内部监管;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属外部监管;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及危机隐蔽性强特点。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弊端的反应往往较迟钝,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反应灵敏,因此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需要更多地依赖于内部监管,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祖坤.浅议我国金融行业法律监管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9,1.

[2]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2007,4.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8篇

(一)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信用风险问题分析

欧债危机背景下农村金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体系,信用风险仍然是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才能促使农村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欧债危机背景下农村金融不良贷款实际比例呈现上升的态势,高风险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是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对于一些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贷款需要进行风险防范,逐步规范贷款流程,提升金融服务发展水平。欧债危机下国家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力度,解决行业过剩等问题对金融系统产生的风险,把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到一个合理的状态,当前农村金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不良资产将面临很大的反弹压力,需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二)欧债危机下解决农村金融操作风险问题

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非常薄弱,因此实施过程中存在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问题,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很多案件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金融机构通过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对于一些未暴露的案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解决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风险缺口比较大,农村很多中小企业受到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存在经营不善和长期亏损的局面,对农民工就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当前金融机构需要采取分类核算控制风险的策略,解决农村金融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三)欧债危机下需要解决资本充足程度的问题

从账面的情况看,欧债危机对农村资本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很大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虽然已经达到监管的要求,但是把其与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提升金融市场的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资本和资金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金的稳定性和真实性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金融风波的影响,特别是欧债危机对其冲击力度很大。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划清边界线,发展资本金融市场,规范资本行为,提升资本的效益水平,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从整体情况看,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另外,农村金融机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全面实施,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不是很稳定,存在资本市场越位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局面,以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四)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需要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股权极度分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产生股东吃股东的局面,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还存在不稳定的局面,农村经济对金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只有建立稳定健康的金融市场持续,才能推动农村金融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中社员参股的机制还不健全,不能对经营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约束,这样一旦产生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的风险自然会暴露出来,对股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制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制度执行过程中需要拥有完善的监督体系,提升金融监管的水平,为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逐步壮大,需要解决董事会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把权责不明确问题产生的金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政策实施过程中监事会缺乏独立性,不能对金融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农村金融才能经受各种危机的考验。农村存在很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当前对这些机构的治理费用和成本比较高、效率较低,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二、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监管措施

农村金融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需要逐步树立风险为本的基本理念,对金融市场需要树立谨慎经营意识,建立健全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监管约束机制,把农村金融以往的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成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式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软实力,树立利润可获、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合理计量风险,对控制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完善并且全面执行内控制度,对资本和利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机构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需要按照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的具体措施,积极稳妥的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提升农村金融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地处农村,因此需要把服务“三农”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以客户为对象、以市场为目标,逐步分析自身的生存环境。农村金融需要肩负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积极稳妥的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完善各种机制,优化监管体系,提升资本的经营效益,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9篇

在功能视角的监管框架下,金融监管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农村金融的监管结构和监管规则,实行跨产品、跨行业、跨市场的监管,因而更能适应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的要求。与机构视角的金融监管相比,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防范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

功能视角的金融监管着重预测在未来实现中介功能的组织结构。有了这些预测,政府就能针对机构的必然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方案,而不是试图保护现有的机构形式。这样,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率地实现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制度结构上,目标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构成,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必要变化,而不是试图保护和维持现有的制度结构,因而能有效地解决各种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问题,不必再通过限制金融创新来维护金融业的安全,更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

同时,由于金融混业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将不再局限于单个行业,农村金融极易产生系统性风险。而功能视角的金融监管强调的是跨产品、跨行业、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以总体评价和监管不同行业之间产生的系统风险,因此能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更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整体安全。

二、有利于实现监管功能模块化

模块化理论的先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卡利斯・鲍德温和吉姆・克拉克曾指出,模块化使得企业能驾驭日趋复杂的技术。通过把产品分解为模块这一子系统,设计者、制造者和用户都获得了很高的灵活性。

同样,模块化也可以运用在农村金融监管中,但只有在功能视角而不是在机构视角下才能进行。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功能模块化就是不再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进行监管,而是着重于其金融业务的分类,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且不论涉及这些功能模块业务是何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通过这种金融监管功能模块化分解,如负责各种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模块、负责监督农村金融机构财务比率的模块等。这样就把复杂的农村金融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地运作,体现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顺应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态势。 图/摄图网

三、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从功能金融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更有效率地实现金融功能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基于功能视角的金融监管就应为更有效率地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营造效率优先的监管理念。有专家认为,金融监管的效率就是达成金融监管目标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金融监管的目标一般意义上说是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具体而言包括保护金融消费者,即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创造和维护金融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的监管效率就是指以尽可能低的交易成本促进农村金融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其最佳效用。

有“金融鳄鱼”之称的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把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理解为该国的金融结构。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可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性的金融安排,动员储蓄资源,将其有效配置并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有利于平衡货币政策在农业经济中的效果,促进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资本流动,以便及时调整农村金融结构与农业经济结构,保障农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另外,由于金融交易技术的发展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界限,但从功能的角度看却是同质的,并且在长时间内相对稳定。因此,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必要的变革,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四、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监管范文第10篇

农村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初步形成,该模式自有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完善使之形成有效监管模式。

关键词: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9701

1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监管人员不足且业务技能及素质低下。就目前的监管机构人员设置来看,基层监管机构中人员的不足。农村金融基层监管人员素质偏低,大多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单一,综合性不够,对于农村金融监管越来越高的要求很难适应。先进技术投入少且资源分布不均。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中高端信息技术的普及率还不高。

(2)监管立法体系落后。

金融监管法制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主要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构成。这些法律法规内容对农村金融监管多为原则性规定,执行性不强;其他有针对性的法规多为部门规章制度,立法层级不高。现行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性尚不完全相符。

(3)监管内容不健全。

从市场准入监管看,对资金来源规定的缺失可能会使一些非法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危害农村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广大储户及投资者的利益。从市场退出监管。我国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主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一直未能正式建立。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如果一家银行倒闭,可能会使更多的银行受到牵连。

(4)未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当局之间未形成有效监管合力。目前我国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该模式自有其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三大监管机构缺乏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且其监管职能和监管权限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确。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沟通不够,导致监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难以共享,最终导致监管效率低下,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监管成本提高。此外,监管机构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配合不到位的地方。这些都成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因素。

2化解农村金融监管体系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首先,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还没有一部作为统领的专门性法律的状况,应尽快根据城乡金融市场的差异,立足农村金融市场特点进行规划,制定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的监管法律,以作为农村金融监管活动的纲领,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其次,想要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公正性,就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统领性的监管法还不够,必须及时建立相应的配套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如《合作金融法》、《合作监管条例》、《农村信用社法》、《农村信用社监管条例》等。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功能、业务范围、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制定明确的监管指标,并且针对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期货交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保险体系和期货市场交易。

(2)加大资源投放力度,促进地区发展均衡。

首先,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员队伍的建设,扩充高学历和有经验人员的比例,加大日常生活中培训力度,提高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其次,有关监管主管部门应加大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促进高新科技在农村金融监管中的应用,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技术分析与保障。同时还要丰富农村地区的监管设施,依托现代电子技术建立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再者,金融监管主管部门在农村地区监管资源的配置上应适当地将监管资源向监管薄弱的地区倾斜,以平衡区域间巨大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的监管状态维持在较为均衡的局面,并以此来促进薄弱地区的健康发展。最后,还应设置机构对投入的监管资源进行专项监督,以保证所有的监管资源都得到最为充分地利用,避免浪费。

(3)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建立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促使监管机构间形成有效监管合力。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有效、快速的协调及联动机制,确保监管信息在各部门间的共享及业务协作。由于保险、证券等业务也已经开始向农村渗透,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与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的合作,使其对农村金融机构形成更为直接有效的监管。

其次,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内控文化氛围的培养,建立独立和权威的内控机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使权力制衡机制真正发挥其效力。

第三,建立属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组织。对现有的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进行改革,使其成为专门为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自律性组织。制定同业自律公约,规范协调同行业的经营、竞争行为,同监管主体部门进行合作,确保良好的金融秩序。

第四、加强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严格的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程序和标准,规范审计机构的行为,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提升金融机构的公信力。其次,应当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打好实现外部监督的基础,促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

(4)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内容。

首先,放宽准入限制,严查资金来源。继续推行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的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覆盖率。但在放宽准入限制的同时,还应对投资资金的来源及地域有严格的筛选,为后续的监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我国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为隐性的,即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破产之后产生的债务由政府买单。为了减少此类事件,应加紧制定适合农村金融机构的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主的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在破产责任的界定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认定机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遏制机构管理人为个人利益从事高风险业务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对于到重大困难但仍可继续经营的金融机构,应由监管主体责令其整改。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冯兴元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郭田勇.金融监管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8(2).

上一篇:创意海报设计范文 下一篇:国有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