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21:00:31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土文化;“自农”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20世纪80年代的“一无二有”、“三教统筹”,90年代的“普六普九”,21世纪初的“两基攻坚”和“两免一补”等。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一排排整齐的新校舍矗立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截至2007年,我国已在农村地区全面普及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彻底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切实保障了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今天,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得以解决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却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一、农村教育的现实

影像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村无疑是区域经济的轴心,自然也是文化、教育的热土。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让农民成为最钟情于教育的阶层,家境殷实的农家往往自诩为耕读世家,将“耕读第”的牌匾悬于门庭之上。十数人家的小村,很可能就有一处私塾,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温饱无虞的家庭,自然有条件供其子弟上学读书,即使缺吃少穿的贫困之家,也往往是兄弟几人齐心协力,从下一代中选一聪明小儿,送入学校读上几年书,崇文重教之风不会因家道陵替而衰歇。在近代工业化浪潮的侵袭下,城市地位日渐显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增强国力,跟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国家采取不均衡的发展策略,优先促进城市发展,各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源,如资金、人才、技术等都首先满足城市的需要,农村则长期游离于其边缘。在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农村只能处于依附的劣势地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疾呼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前农村社会的现状。在如此历史背景下,城市日渐成为了先进、文明和富裕的代名词,而农村则沦为落后、愚昧和贫穷的象征。伴随着农村经济和文化的没落与萧条,农村教育也深深地陷入了泥淖之中。

在广大农村地区,现代社会利益至上的经济本位思想正同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碰撞,进而催生了“新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总的来说,大多农民还是深受传统儒家“耕读第”文化的影响,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希望自家子弟用功读书,有朝一日能够通过高考一举跃出“农门”,从而改变一生的命运。毋庸置疑,升学及第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这也是在部级贫困县甘肃会宁,为什么会出现规模庞大的“陪读农民军”的原因。

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他们不惜“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进城读书,但最终能够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只是凤毛麟角,他们大多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城市化“和“应试化”,导致农村教育远离农村生活,异化为单纯的升学工具。如果抛开升学,让农村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其意义并不大。不仅如此,教育的城市化导向,还促使城市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农村文化之上,使得农村文化在教育体系中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话语权。大多数农村学生通过学校教育逐渐适应和认同城市文化和价值取向后,便很难再认同自身所处的“乡村文化”。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他们又很难被自己所认同的“城市文化”所接纳,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如此一来,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和家长来说,教育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因此,一些学生在感觉到自己求“功”(功名,这里指升学)无望时,便早早选择逐“利”(放弃学业,进城务工)之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初中再打工”,这样朴实而又醒目的标语确确实实勾勒出了农村地区真实的教育影像。在偌大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里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学生,他们大多正试图得过且过地混完小学和初中,再去圆自己进城打工的理想。义务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农村孩子和家长的“义务”!二、“理想”与“现实”的搏击毋庸置疑,在为城市建设付出巨大牺牲后,今天“后发展”的农村社会已沦为经济和文化的沙漠,教育的萧条景象令人心寒。农村教育到底何去何从?其目标定位日渐成为有关学者热议的话题。不同的学者基于对农村社会现实及其前景的不同认识,对农村教育的角色定位也持有不尽相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二、理想主义者的“为农”施教农村教育应该姓“农”的呼声由来已久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大声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面对当时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惨状,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一大批教育家投身于乡村教育运动之中,试图通过教育改造农村,进而达到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今天,不少理想主义者仍以此为依据,认为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应定位于农村和农业,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农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到适当的农业技能,为毕业后留在农村生活做准备。

让农村学生安守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是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边远地区,仅靠自家一亩三分地,他们连最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此路是否可行值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的十大社会阶层中,农民几乎居于社会的最底层。

对于新生代的农村孩子来说,农村生活、农民身份早就不具有任何吸引力,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入城市,无论是读书还是打工,都成为他们改变其自身生存状态、实现社会流动的必然选择。通过教育人为地剥夺农村学生寻求自身发展的权利,让他们放弃颇具诱惑力的城市生活,转而投入到农村建设与改造之中,在笔者看来,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不可行的。用教育挽救中国农村,随着乡村教育运动的破产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要实现对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还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资源的投入以及广大农村居民的努力。试图仅仅依靠农村所谓“为农”教育所培养的人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理想主义者头脑中海市蜃楼般的梦想。

21现实主义者的“离农”教育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中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和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农村城市化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在未来20~50年内,第一产业将急剧萎缩,农业的比重可能降到5%以下,工业的比重将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超过50%。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向城市第三产业即金融、服务等行业转移。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三产业,城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13%,而到2050年左右,其比例将降到20%左右。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逆转,传统的农村社会正在逐步消解。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现实主义者便认为,农村教育应该顺应历史潮流,致力于拓宽农村学生向城市流动的渠道。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普职分类”的教育策略,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应试教育”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将农村地区的优质生源送入大学;另一方面要开展面向城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增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获得升学机会的农村学生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的能力。

在当前教育体制和教育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升学依然是被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所向往的出路,而仅通过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他们又能够获得多少在城市中生活的有用技能呢?最终的结果则是这些孩子无法在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却发现自己回乡也无法生存。

如此的农村教育定位,实际是对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彻底遗弃,是城市的霸权主义和城市的殖民主义的体现,广大农村地区已不自觉地沦为城市的殖民地,导致农村地区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条件地流入城市,同时农村本土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正日益失去在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农村学校造就了大量的文化边缘人,农村社会失去了根基。

约翰·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某些法律与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是不正义的,就必须加以改变或者废除”。“泛城市化”的教育价值取向,致使农村学校丧失了其本该具有的正义性,被异化为城市殖民的工具。

三、反思:培养留得住、走得出去、回得来的人某教育纪录片

《未来从现在开始》在即将结束时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坐在山坡上折着纸船,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他说:“我以后不想过我爷爷那样一天天就知道在地里干活的生活,也不想过我爸那样一天天在外打工的生活,我就想过天天坐在公司里,有人给我做饭,过轻轻松松地拿工资的那种生活??”小纸船顺流而下,却一次次地被河底的石子拦住,最终停止不前。

教育活动自始至终都充满着梦想,教育应该为每一个梦想提供实现的可能性,而不是对教育中的每个个体做出规定性的要求。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约束和规范,而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对于任何一种教育,我们都需要仔细思量它究竟是“人为的”,还是“为人的”。因为“人为的”教育只会忽略人、束缚人和制约人;而只有“为人的”教育才能够关注人、影响人和完善人。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始终是一种颇具发散性的活动。具体说来,就是从一点出发,面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一点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文化与生存的环境。而这一价值只有我们将教育定位于儿童发展才能实现。

无论是“为农”的教育,还是“悖农”的教育,我们都应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教育的终点上。对农村教育起点的忽视,对农村儿童真实教育需求的漠视,必然导致将教育沦为“人为的”教育。农村教育受制于农村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应该有所区别,但这种区别应该体现在教育的起点以及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而不应该停留在教育的最终目标上。因此,笔者认为,农村教育不应是“为农”的教育,更不应是“悖农”的教育,而应是“自农”的教育。

“自农”的教育就是要以农村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为依托,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处境,为实现他们的梦想铺平道路。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出生并不经过自己的谋划,我们被莫名其妙地抛向这个世界。现存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先于我们而存在,我们只能面对命中注定的环境,把现存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舞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认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对家庭生活空间和周边环境的感知为起点,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渐建构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对于农村儿童来说,他们从乡土生活中获得的早期生活体验及文化价值观念是相当重要的。而现行的具有明显的“城市主义”倾向的农村教育,却在无形中割裂了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其固有的早期文化生活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造就了一大批失败者和文化孤儿,最终导致农村教育徒有兴盛繁华的表象,却终究难逃衰败的厄运。面对如此现状,当前很多农村地区都相继开发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但却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领悟乡土教育的实质,即乡土教育不仅是内容与方法的乡土化,更是对乡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尊重。

对此,一些学者可能会提出质疑,认为在当今社会,无论哪个国度,农村教育都难以站到舞台中央的位置上,各种各样的努力与奉献,都无法从根本上逆转农村教育被边缘化的历史命运。因此,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村“非农村化”,即通过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方式,解决农村教育边缘化的问题。毋庸置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无法逆转,但乡土文化是否会随着人们居住空间的转换而改变呢?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兴起至今,数以亿计的农民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大多集中生活在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生活习惯、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习俗与观念自然随着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传递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即使是那些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他们依然受到乡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加之在城市学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城乡儿童“分校而治”、“同校不同班”等情况,更强化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

可见城市化进程仅仅是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中复制。另一方面,西部一些地区尝试推行撤并农村学校、在市县集中办学的方法,让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借此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消除城乡间的差异。

即便如此,也难以割断农村儿童与乡土文化间的血脉联系。

今天,所谓的农村教育正在由一个地域概念转变为一个文化概念,农村教育不仅分布于农村地区,而且已经开始出现在城市。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当前教育选拔制度以城市文化为主导地位(包括学习内容、试题内容、名额分配等)的情况下,一味地要求农村教育面向农村,这分明是在限制农村孩子的发展,按照以人的出身地为标准规定人的发展,是完全违背教育公平的。这样的论据是否能够成立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每一个体都只有在接受、认同其所处的本土文化时,才能实现超越和发展。同时,每个个体间都是存在差异的,这其中自然包括了他们生活文化环境的差异,正如植物需要在适宜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下才能够得以生长一样,农村儿童只有扎根于其固有的乡土文化和价值观念之中,才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完满的发展。确保农村儿童享有同城市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利,不应该是确保他们进入和城市儿童一样的学校和课堂的权利,而应该是确保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求知和探索的权利。提高教育质量也不仅仅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是要提高教育教学在儿童成长及今后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多元一体必然会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儿童也只有在认同其与生俱来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去尊重、理解和适应其他的文化生活,进而确保其在今后的生活中体验到幸福和完满。

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为做人奠定基础,为成长积蓄力量”,才是其最终的目标和方向。“自农”的教育,关注于农村儿童受教育的起点,其目的无疑是寻求一条适合农村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无疑是适合儿童生活和发展的教育,才称得上是最好的教育。农村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笔者的结论是,培养留得住、走得出去、回得来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均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10).

[2]张鹏.高考状元县“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N].中国青年报,2009-12-04.

[3]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街道两旁的教育标语.

[4]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3.

[5]刘世民.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与路径[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9]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2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没有专业的师资我镇部分学校课表上开设信息技术课,而课堂上却上不了微机课。然而,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主要看的是升学率。因此,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学生而言,他们想学,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学习而不得不放弃。从部分家长和教师看,把信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在认识上产生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反正不是“主科”,也不是中考科目。还有少数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玩游戏,对学生学习这门课加以阻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课将被纳入考试中。所以,农村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Internet,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网或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但由于诸多原因,想连入英特网的连不上,连上了的却闲置和浪费着资源。

二、利用已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难题

农村教育中,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单位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多花在排危和校园环境建设等这些基础的设施上去,解决“温饱”问题,不敢奢望把它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我镇五所学校组建的微机室,因学生入学高峰期,学生多计算机少,上课时也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由于经常停电或电压低,时常无法正常使用,只能“望机兴叹”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已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缺乏,是影响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但是,为了提高将要进入社会并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劳力素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中心校也在想方设法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现在已有两所学校组建了一间多媒体教室。争取在五年内在两所学校建成校园局域网,其他三所学校各建成一间多媒体教室。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切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入手。为此,我们绝不放过省、地、市任何一个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让微机教师参加学习,回来后,要求对学校未参培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使我镇的信息技术教育成树状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阶段性培训后的检评措施,使教师真正地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通过培训学习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高低,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也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我们是利用全镇信息技术教师配合相应的学科,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与常规教学进行比较,让更多教师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过时了,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同时,制定了有关激励和奖惩措施。如: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要自己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1~2节课,并将之列为对教师学期综合考评的一项硬指标,使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课程渗透,逐渐探索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近三十年;农村教育问题;著作;论文;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著作综述

通过对有关农村教育著作梳理归类,从农村教育著作研究层次进行划分,发现农村教育研究著作主要涵盖农村教育整体概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以及农村教育典型案例选编等内容。

1、关于农村教育整体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实施,农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翻阅中国共产党历次文献汇编可以发现有许多相关文章开始对农村教育进行关注和研判,只不过是以农村教育命名书籍很少。后来,关于农村教育详述的有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新世纪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读本编委会编著的《农村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段振榜著的《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以上主要是对于农村教育较为详细概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出现和不断变化的,与党和政府政策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农村教育也开启改革探索之旅,主要著作有:吴畏、李少元主编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国家教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遍的《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大趋势――农村教育国际研讨论文集 (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藤纯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进入新世纪,农村教育研究也步入快车道,不同的是研究层次和深度有所提高,主要著作有庞守兴著的《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廖其发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项蕾著的《论农村教育与“三农”问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锦华、吴方卫著的《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书籍一般都是立足农村教育现状或者是农村教育未来发展道路以及城乡农村教育差异化增加的视角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来改革的路径。

3、关于农村教育典型案例

囿于区域发展快慢和资源富乏现状,农村教育也不可能取得“共同富裕”,当然本着“先富带动后富”思想,农村教育还是出现一些发展典型,对之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汇编的《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体育研习班讲稿汇编》(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1990年),何东昌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伟大实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案例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较多是处于试验,而新千年以来却是更为深入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以及从地方到中央的反映,一些先进农村教育发展典型不断涌现,对之研究的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主要著作有陈乃林主编的《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少元主编的《新世纪小康农村教育建设的范例与蓝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雷万鹏著的《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尚立富著的《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柯玲著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构建:基于成都郫县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论文综述

依据中国知网(CNKI)对题名“农村教育”进行搜索,可得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总共有约22500篇(检索时间截止为2016年9月1日)。研究年份上以2005年、2006年(1102篇)、2006年(1552)、2007年(1785篇)最为集中;研究层次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最为集中的是基础研究(社科)(13878篇,占比约为62%)、行业指导(社科)(2602篇,占比约为11.56%)、政策研究(社科)(1444篇,占比约为6%)这前三个学科;研究学科结构上以理论管理层面研究居多(6654篇,占比约为29.57%),其次为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4235篇,占比约为18.82%)和中等教育(3104篇,占比约为13%);研究机构上总体(39所)上以师范类(26所)和农业类(8所)院校为重,其中师范类院校研究排在前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265篇)、西北师范大学(250篇)、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224篇)。

同时,本文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题名“农村教育研究”进行检索,选取了被引排列前且每篇文章、论文被引次数皆大于等于200次。这其中包括赵耀辉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1997);周宗奎等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2005);范先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05);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2003);周逸先、崔玉平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2001);庞丽娟、韩小雨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2006);陈敬朴的《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1999);蒋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2005)等以及一些近年来被引用较多的,如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2011);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2012);刘晓红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2012);范先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段成荣等人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2014)等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研究较为深入的文章。

三、小结

综上对农村教育研究层次、学科、机构的分析得出:一是农村教育研究较为集中于“十一五”期间,2007年达到了“抛物线”顶点,对农村教育研究较多集中于基础和职业层次上,对成人教育研究较少,尽管农村教育从内涵上是包涵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内涵,仔细分析梳理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对具体内涵理解和把握不清、概念模糊,“在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时,存在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者概念的界定不清,有的文章论述现状,等同于论述存在问题”;[1]二是关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成为研究重点领域,农村教育研究主要以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推动为主,县域具有实践话语权的一线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较少;三是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较多立足于典型的或者说是广为人知的区域进行分析探索,真正结合各个地区的全面研究依然没有全面呈现,必须“突破束缚转变观念深入解读研究对象”,[2]地域特色研究不突出;四是对农村教育资金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较为集中,农村社区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多;五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调查研究实效性有待加强。要想取得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实效性作用,就必须对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解读、对具体问题给予解答,“应加强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3]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近三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2] 于金翠,乔仁洁.近十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 李志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8(9).

【作者简介】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4篇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二、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

对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论文的质量和论文的被认可度。经统计,被引次数在4次及4次以上的论文共92篇,占论文总量的20.582%,这些论文共分布在40种期刊中。其中出现频次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研究》,均为教育或教育技术类期刊。说明教育技术类专业是引领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论文主题分析

对于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可以直观、准确地概括出论文的内容和方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可得到共现网络图。共现网络由图4可以看出:①教育信息化、农村中小学、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词处于网络的中心,说明这些词与其它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最多,它们是该研究主题的核心,即其它研究领域都是围绕这些核心展开的;②教育技术培训、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师专业发展等词处在网络边缘的节点,作为高频关键词共词在网络中的边缘节点,表明它们是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四、结论与展望

1.研究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从近几年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我国加大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从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期刊来看,《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国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软件导刊(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是刊发论文产量较高的杂志,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是该主题研究成果认同度较高的主要传播阵地。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主要是我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以及各省重点师范大学,这些研究机构和团体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通师范院校以及一线教师对该主题的研究和关注仍处在较浅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研究热点剖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在研究中,专家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信息技术课、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等层面,并将不断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培训、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信息素养的完善以及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课堂,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能力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层面会更加贴近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也将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研究的空白与薄弱点

从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且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可知,主要问题有: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面,过多偏重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指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而更多的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具备一定的搜索、选择、使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技术是体现教学能力的手段,教师获取相应的多媒体技术能力,旨在用此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这一层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而一线教师的实践必须作为此类研究时所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学生层面,虽然推行了“校校通”、“农村远程教育”等一系列工程,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接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机会仍然很少,几乎没有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

(3)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偏低。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速共享,且能促进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互协作及了解,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农村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层面较为狭窄。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决定了城市与农村、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在教学资源的需求上必定有所差别,因此针对农村不同地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作为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对资源进行甄选,且在甄选过程中应遵循适用原则,因此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选择能力。

4.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和设施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仍然会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除了对现有研究领域深层次分析以外,以下3点亦将逐步成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焦点:首先,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课堂实施的主体,其信息素养的培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亦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当教师能够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课堂,学生才能从中受益,信息化才能得以发展;其次,作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最有效途径的信息技术课堂,其课程改革也将受到教师、学校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将围绕我国教育信息化要求展开;最后,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学校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建设应受到重视,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否与管理有莫大关系,完整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高效、规范地进行各项管理,更能在无形中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留守儿童;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在高师院校的组织和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师范生在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同时将置换出来的教师送到高师院校接受相关培训。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在国家有关文件和政策支持下,在全国许多高师院校开展开来。

笔者所在的学校贵州师范大学在“国培计划”的支持下,从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每年派遣千余名师范生到贵州省的农村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并以2:1的比例即每两名师范生置换出一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到高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脱产研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与当地农村学校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涌现出了一些师范生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农村教育的典型事迹。本文以三个真实案例为代表讲述师范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精彩事迹。

一、关心贫困留守儿童,搭建爱心桥梁

H同学在进化完小参加顶岗实习。在一次平常的家访中,H同学看到了农村贫困学生恶劣的生活环境,“家徒四壁,屋顶破烂,房子是用木棍支撑着的,似乎一阵大风就能将其吹倒。”H同学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此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H同学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个社团,结识了几位社会爱心人士,于是他与爱心人士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后,H同学开启了他的“爱心之旅”。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H同学发动起另两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一起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当地400余名学生的家里,并将贫困留守儿童的情况一一详细登记下来,整理之后发给社会爱心人士。截至目前已有30多名贫困留守儿童获得了资助。H同学深感快乐和欣慰,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源于一次普通的家访,却能为许多孩子送去温暖,帮助他们度过难关,H同学的行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敬佩,体现了一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我们的大学生们也许自身力量微薄,但是如果他们懂得如何善用各种资源,微薄的力量也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

二、为农村老师带去新的教育理论

W同学将要到清水中心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安排她顶岗的科目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但是到达学校之后,她才发现该学校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原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新课改后提出的一门新课程,当地老师都没有上过,也不知道该怎么上,所以就将这门课程“晾”起了。

W同学得知情况后,并没有就此“服从”现实,而是结合自己教育学专业所学的有关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开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认真研读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论文、教案等,精心备课后开始了该学校的第一节综合实践课,没想到竟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来,校领导就让她为其他老师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再后来她给镇上的老师作了一次综合实践课程的讲座。因为有了她的努力,镇上很多小学开起了综合实践课程,所以她感到非常自豪!

W同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带到了相对比较封闭的农村学校,开阔了农村教师的视野,服务于新课程改革,展示了高校大学生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干的良好作风。

三、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Q同学是带着毕业论文去参加顶岗实习的,本想借着顶岗实习的机会对当地农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做一番调研,在此基础上写一篇毕业论文。但在调研过程中,Q同学发现其实习所在学校老师们的教育技术水平都比较差,甚至有的老师连开机都不会,于是Q同学决心发挥自身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给学校的老师开展教育技术基础应用培训。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Q同学先与学校领导协商,获得领导支持后,她开始对本校老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培训方案和教案,并克服学校硬件不足的困难,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老师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教育技术基础应用培训。虽说培训的过程和效果不能尽善尽美,但是被培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不少。Q同学也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很多,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她的毕业论文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充实起来。

Q同学将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将科研与服务结合起来,主动为农村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培训可以说非常迎合农村教师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培训方式灵活,大大节约了农村学校送教师出去培训的各项成本,将高校服务农村教育落到了实处。

顶岗实习本就包含高师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涵义,如何服务农村教育,以上三名师范生做出了榜样!高师院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应该是人,高师院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掌握了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其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不应仅仅把自己当做一名实习老师,还应主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为农村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为顶岗实习留下精彩的一笔,为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28113)]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体育学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4-02

一、为全面解决农村教师匮乏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2]

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类

系统建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硕士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鉴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去掉那些从教育学硕士培养计划中拿来的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8]。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较差,如班级容量较大、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不足等等,因此多数农村教育硕士认为学到的东西挺好,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比例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教育理论课程过多而实际应用操作课程过少;第二是政治课所占比重过大,与其他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衡;第三是在关于英语课程的调查中,有64.6%的学生选择了“根本没必要学英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三年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他们认为以后的教学也不会用到英语,英语课程占了大比重,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比例分配[9]。另外,作为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也不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课多数为室外课,并且农村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多媒体设备不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不多,因此,建议将英语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为选修课比较合理,这样更适用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某些高校与以前(指本科阶段)内容衔接很好,既不重复,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而且还要对课程内容仔细审查,避免与以前(本科)的内容重复。

五、脱产学习后的提升程度是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

尽管多数学生认为脱产学习后不能较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原任教单位领导也感到尤其是带队训练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他们带回来了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用简单的器材可以练出佳绩,用相同的器材可以练出花样,使原来枯燥的训练变得有生机有活力,运动员们的训练热情也提高了很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体育教学环境简陋、体育器材不足的现实困难。说明农村教育硕士在经过脱产学习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总体能力得到了发展,与“硕师计划”设计初衷基本吻合,不足之处是在脱产学习过程中教学能力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作的通知[DB/OL].(2006-03-02).

.

[3]李静茹.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4:6-10.

[4]邓超华,王云兰.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18-19、20.

[5]尼继珍.学位论写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0:7.

[6]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40.

[7]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3.

[8]秦新燕.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94.

[9]熊景辉,黄超文.浅谈我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4):118、120.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8篇

“素质”一词,以前的含义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某些先天的特点,又称天赋或禀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的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需要的,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高和发展除学校教育外,还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实现。我们农村中学基本上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只是口头上谈素质教育,而根本上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对素质教育现状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以前政府实行了一些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迅速发展、需要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和存在,便导致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问题日渐暴露出来。从学校内部看,农村中学的生源较差、办学经费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步以及学校的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和健康成长。

(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原因

1、教育理念匮乏、落后,教育资源配置失调。教师仍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2、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非常松散。

3、课程改革形式。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的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

三、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知识的主人。只有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进才有出路。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创设民主和谐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更加努力的学习。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考虑。

(三)完善教育评估机制,以人为本,推进农村中学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使教育评估机制进一步的完善。注重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乡村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园艺课养殖课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真正走进乡村青少年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四、大力实施的发展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国内的客观形势对教育的现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理论及实践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使得素质教育这一普通词语带有了浓厚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并且产生了新的丰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向真《中学素质教育探讨》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吉丹如《建构主义教育观与中学教学素质教育》 扬州大学;2001年

[3]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二版

[4]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杨民:《关于如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思考》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夏立坤:〈〈论当代农村中学生德育教育》.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董琳:《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致谢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硕师计划”;体育教师;培养策略

1.选题背景

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 该计划是一项鼓励应届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初高中任教,以解决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师资队伍匮乏的一项政策。河南省自2004实施“硕师计划”以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五所培养院校先后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1500多名,毕业生在我省44个贫困县进行教学,为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骨干师资力量。提高了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程度、综合素质,改善了农村教育总体水平、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匮乏的窘境,创新了我省大学生多向的就业道路,弥补了我省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的不足。因此,强化体育学科农村师资的培养已经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研究更好的推动“硕师计划”政策可持续良性发展。

2.“硕师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困局解读

2.1招生困境:我省“硕师计划”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生源不足,学生报考资格不合理,门槛过高。“硕师计划”在河南省的推广也没有像“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那样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这项多赢的政策在河南省的推广出现困境。作为“硕师计划”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师资培养上同样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

2.2 选拔困境:选拔标准宽泛简单,学生参与动机失真。查阅文献发现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出现不公的现象,有的学校从内部宣传组织,学生“自我推荐”,学校把条件符合的学生确定为农村教育硕士生,一些学校把该项政策作为一种荣誉甚至福利分配某些学生,这也就造成学校招生人数不足,或者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基本持平的原因。

2.3 任教困境:教非所学所选,动机失真“硕师计划”政策执行涉及部门、人员较多,协调监管力度较大。根据“硕师计划”政策规定,硕师生在任教三年同时聘为特岗教师。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硕师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当地教育部门对该政策选择性执行或者曲解执行把资金用于其他空缺。特别是体育硕师生在学校中处于学科方面的劣势,其待遇明显低于其他学科硕师生,这是有悖于公平的。造成体育硕师生对这一政策的初衷表示怀疑,打消了毕业后留在本地任教的念头。体育硕师生普遍存在着把基层从教当做一种权宜之策的心态。

2.4 培养困境: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理论实践相脱节,培养环节衔接不畅,缺乏监管。“硕师计划”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包括从三年远程教育平台课程学习、寒暑假集中培训和任教教学实践到脱产学习一年中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硕师计划”一定程度提高当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程度,助推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改善农村体育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 培养困境:人才流失率比较高,与“硕师计划”预期的效益相差较大。其困境表现在体育硕师生的就职去向、回归单位的原因、体育硕师生离职原因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通过相关文献参考,对相关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3.1强化“硕师计划”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思想品德教育,发扬其投身农村教育建功立业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热情。

3.2严格程序,真实选材,各级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详细制定该政策的监控计划并有效执行。

3.3设立相关政策,激励体育教学开展。强化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制度,加大对“硕师计划”体育学科专项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切身利益。

3.4开设凸显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特色的课程;加强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的管理,落实双导师培养机制。

3.5以留住人才为宗旨的政策导向,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真正切实做到政策引人、待遇吸人、情感染人、事业留人。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

上一篇:发展战略论文范文 下一篇:道德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