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05 11:36:47

民俗文化理论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1篇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古文化。

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

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以罐为主。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

据敦煌文献和藏文史籍载,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饮以酒浆和茶,住为“屋皆平头”的民居和“拂庐”(帐篷),信仰有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娱乐有歌舞、棋类、球类、抱石、赛马、摔跤等形式。此外,礼仪、婚丧等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时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绵延发展,影响至今。

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民俗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特征是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从事生产活动以及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带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民俗文化产生于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地处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仑山脉,西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这些高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的地势和地形结构可分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即“羌塘”(意为北部高地)的广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东南坡。藏东高山峡谷区,即最东部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处横断山区。[4]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辽阔的藏北高原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的湖泊和纵横的水系,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牧场。人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织品,居以牛毛帐篷,行以马、牛代步和驮运。还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赛马、剽悍的性格,处处展现出游牧文化的风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间,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人们从《猴子变人》的神话时代开始便从事农耕活动,延续至今,创造了的农业文明。人们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顶的楼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相传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现于此。的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房屋、第一个赞普,无不与雅隆河谷相联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纪前期才由松赞干布统一了高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使的文化地域最终形成。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仍是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藏东三江流域属高山峡谷区,江河切割,沟壑纵横,气候呈立体分布。人们从事半农半牧的经济活动,依山势建房聚族而居。喜马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长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兼事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由于多林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房盖屋多以林木为主。潮湿的气候又使人们居住于杆栏式竹木楼内。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

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2、民族性特征

民俗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以及@①人和夏尔巴人,他们共同生活于高原,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从语言到婚丧嫁聚,从信仰节日到衣食住行,在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表现出的民族性特征,又与其地域性特征有某种一致性。藏族主要居住于雪域高原,而门巴族、珞巴族、@①人和夏尔巴人无一例外生活于喜巴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的广大地域。

藏族是高原的主体民族,从分布地域和人口数量看都占绝对优势。藏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她的建筑、医学、天文历算、宗教典籍、文学艺术、歌舞戏剧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藏民族的民俗文化恢宏博大,在民俗文化系统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门巴族和珞巴族也是高原的远古居民,他们的族称源于其居住地“门隅”和“珞瑜”。在古藏文文献和碑铭石刻中,有对“门”和“珞”的记载。如公元823年立于拉萨的《唐蕃公盟碑》记载了“门”听命于吐蕃的内容:“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5](P43)这是藏文文献中对“门”的最早记载。藏族著名学者恰白·次旦平措先生指出:“‘门’这个词,在藏文中指地势低凹,山谷狭窄,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之地”,并考证:“中印边界东段的传统界线与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包括门隅、珞瑜、下察隅等在内的广大地区,……在的历史上,以上地区的总名称就叫‘门隅’。居住和生息在那里的人们,被称作‘门巴’(包括珞巴人)。”[6](P1)敦煌吐蕃文献中有对“珞”的记载。《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三条有如下记述:

“及至鼠年(高宗永徽二年,壬子,公元652年)赞普驻于辗噶尔。大论东赞抚服‘珞’、‘赞尔夏’。是为一年。”[7](P101、207)这是关于“珞”的最早记载。

后期的藏史典籍也多次记载了“门”和“珞”的情况。如成书于1363年的《红史》在讲述松赞干布的事迹时记载道:“将南面的‘珞’、‘门’,西面香雄,北面的突厥,东面草地居民和森林居民收归治下”。[8](P32)藏族学者巴卧·祖拉陈瓦于1564年所著的《贤者喜宴》一书,除有与《红史》相同的记载外,还具体描述了“门”人和“珞”人的生活情形:“……食不种自收之谷,以树叶为衣,好似动物住在森林里,如同‘珞’和‘门’人遍布藏区。”[9](P155)这些史料说明,门巴和珞巴是自古就生息、繁衍于高原的土著居民。

门巴族生活的门隅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北依藏区,东连珞瑜,南抵印度,西邻不丹,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这里自北部海拔4000多米逐渐向南降至海拔1000米左右,形成了一个由北向南倾斜的低地。门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门巴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珞瑜位于门隅以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南,珞巴族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在珞巴族生活的上珞瑜墨脱地区,多次采集到石斧、石锛、石凿和石纺轮等磨制石器,说明远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珞巴人就是喜马拉雅山林的主人。珞瑜地区山高林密,峡谷纵横,交通险阻,与外界联系极为困难。珞巴族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世纪50年代,许多部落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辅之以刀耕火种的农耕。生产工具极为落后,以木质工具为主,铁器很少。其社会发展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是珞巴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生成的土壤,决定了珞巴族民俗文化古朴、拙野的风貌。珞巴族民俗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许多民俗现象还带有初级阶段的某些特征。

@①人和夏尔巴人也是世居高原的古老居民。@①人分布在高原东南部察隅一带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莱曲流域,其境东接缅甸,南抵印度,西邻珞瑜,北依藏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素有“江南”的美誉。@①人同珞巴族关系密切,其地域环境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珞巴族很相似,民俗文化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夏尔巴人居住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樟木口岸和定结县陈塘一带,目前多数人生活于中尼边境和尼泊尔东北部。夏尔巴人古代曾居住在东部,后迁徙至现境生活至今。夏尔巴人的文化同藏族文化关系密切,民俗文化受藏族文化影响很深。同时,夏尔巴人的民俗文化又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各民族创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整一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

3、互融性特征

民俗文化的互融性特征,首先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改造融合方面。

这片广大的地域,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孤岛。从地理位置看,地处亚洲腹地,是东亚、南亚和中亚的连接带和枢纽。从文化地域看,又处于东方文化、南亚文化和中西亚文化相接触、撞击的交汇点上。自古以来,就同周边地区有着交往和联系。昌都卡若遗址发掘的遗存文化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文明便与黄河流域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铁柄铜镜,据研究可能来自中亚或南亚,证明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就同中亚和南亚有着文化交往,[3](P216)在吐蕃时期和吐蕃以后,同周边民族地区尤其是同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印度、尼泊尔佛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以及建筑、工艺、医学、历算等传入,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吸收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造融合的过程,在吸收的新文化中不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魂,对外来文化经过选择和取舍而融入本土文化结构中。因此,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始终未失去自己的个性而成为独树一帜的高原文化。

其次,表现在区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融上。各民族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他们共同生活于高原这一地域范围,彼此间交往的历史相当久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藏、门、珞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门巴族有《三兄弟河》的传说,珞巴族有《阿巴达尼和阿巴达珞》的神话,@①人有《阿加尼》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认为境内的藏、门、珞、@①人祖先是同胞兄弟,反映了各民族紧密的文化联系和对同一血缘祖先的认同心理。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藏族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较大,门巴族和夏尔巴人的文化便较多地受到了藏族文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藏族文化的色彩。然而,民族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彼此的文化相互产生影响、互融和渗透。就门、藏文化交流而言,门巴族文化也曾对藏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仓央嘉措情歌》便是门、藏人民共同喜爱的艺苑奇葩,是门、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再次,表现于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融。

宗教,在传统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民俗文化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繁多的宗教节日与仪式,日常信仰礼俗中的念经、祈祷、转经等活动,婚丧嫁娶中的种种繁缛礼俗,无不带有宗教影响的深深印迹。

然而,民俗文化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一面,表现出宗教与世俗互融统一的特征。就物质民俗而言,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所从事的活动是最现实最功利的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只是手段,使庄稼丰产、吃饱穿暖、出行平安才是目的。在社会和人生礼仪习俗领域,婚、育、丧等活动中有较多的与宗教相关的仪式,但其目的仍是关注生者的幸福与平安,或让死者早日转生找到理想的归宿。节日活动中人们虔诚地瞻佛拜神,观看宗教戏剧表演,有着神圣庄严的一面。同时,人们举行和参加节庆活动主要是追求欢乐和愉悦,节日活动中的歌舞、摔跤、射箭等游艺竞技活动更是以追求娱乐为目的。民俗文化有着宗教性与世俗性的互融统一,神圣性与娱乐性的互融统一的特点。

4、时代性特征

民俗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任何民俗文化现象都积淀和融铸着该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状况。民俗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呈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风貌。在民俗文化发展史上,卡若文化、吐蕃文化和封建农奴制文化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迹。

在当代,民俗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更为明显。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于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还是节日游艺,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变迁与历史进步。

风情习俗是民族的标识和徽记。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和诚信无私的道德原则,折射和展示出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质。高原,自然环境极为严酷。或冰天雪地、高寒缺氧,或峡谷纵横、山高路险。在这样一个近乎生命的严酷自然环境中,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灿烂文化。在洪荒远古时代,食物极为匮乏,先民们或采集或狩猎,后又驯养牦牛绵羊,以肉为食以皮为衣。狩猎、耕种缺乏工具,先民们以石以骨以木为器,一步步创造着人类的古老文明。地震、冰雹、洪水、瘟疫等天灾,攻伐、争斗、杀戮等人祸,虽然给高原人带来过种种磨难,但人们仍一以贯之,不屈不挠地顽强生存了下来。经过长达数千年的不懈奋斗,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巍然耸峙的雍布拉康、布达拉宫和金碧辉煌的佛堂庙宇。还有汗牛充栋的典籍,独具特色的藏医,瑰丽多姿的艺术,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正是高原人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文化的伟大创造。这种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今天仍是建设新,开创新生活的动力源泉。

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来自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和严酷自然环境的磨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惟有力量、勇敢、坚毅与自强不息,才能维系生命的延续和保证民族的发展。因而,崇尚雄健、力量和勇敢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倾向。正是由于大自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与这一特殊环境相伴相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造就了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

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普遍喜爱的体育竞技活动,是藏民族勇敢、强悍民族性格的形象表现。赛马场上,一队队骁勇强健的骑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优胜者会受到人们英雄般的崇拜。藏族男子腰挎长刀,头缠色线,身着藏袍,衣饰上缀以虎皮豹皮,处处显现出男子汉的英武阳刚之气。而珞巴族男子头戴熊皮盔帽,身挎弓箭,腰插砍刀,男女饰物均用虎、豹、熊、鹰等猛兽猛禽的爪、牙、骨和羽作装饰。在居室的屋檐和墙壁上吊挂一排排兽角兽头,这也是对力量和勇敢的崇尚和夸耀。@①人亦如此,挽弓佩刀,喜用兽角、牛头作饰。从衣饰、居住、游艺等民俗形式和活动中无不表现出各族人民刚强、豪放的民族性格。

诚信无私是各民族普遍信守的道德原则,也是人们关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人们以诚实为美,推崇公正无私,待人诚恳热情,极为重视友谊。这些道德原则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与自然原因,与人们所处的人地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当人还不足以取得对自然的支配地位时,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公正无私、真诚信任,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从而为氏族、部落和民族的发展谋得利益。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个人离开了群体就等于死亡,集体力量的扩大就意味着对自然的敌人和社会的敌人的胜利。因而每一个氏族成员都有着对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老的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和原始民主培育了人们诚挚的无私的心灵,也强化了对朋友的友谊。这些古老的道德原则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承继下来,已成为一种传统美德受到人们的信守和珍视。

诚信、无私与重视友谊在民俗文化中有着鲜明的表现。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择偶和交友时将诚实和正直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到藏族家做客,无论是否相识,主人都会捧出甘醇的青稞酒和浓香的酥油茶热情款待。与藏族交友,他们可以掏出一颗诚挚的心,愿为你付出一切。当你到珞巴族、门巴族和@①人居住的喜巴拉雅山区游行,会在路旁沟畔见到一些装有物品的背篓就地摆放,背篓上压有石块或木棍,表示这是“有主之物”,任何人都不会去触动这些已有主人的东西。珞巴族谚语云:“不捡不是自己分内的东西,不收不是自己种植的庄稼。”珞巴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会倾其所有招待,客人吃喝越多主人越高兴。一些部落的待客习俗尤为别致:宾客至,主人热情迎至客房,取来酒、肉、菜,由客人自行杀猪宰鸡饮酒,视同家人,给朋友以最大的信任。各族人民对朋友、对客人无不是真诚相待,诚信无欺。

当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侯石柱.考古大纲[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1.

[2]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M].文物出版社,198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治区文物局.拉萨曲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徐华鑫.自治区地理[M].拉萨:人民出版社,1986.

[5]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文史资料选集(十)[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7]王尧、陈践译注.郭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8]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等译.红史[M].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

[9]巴卧·祖拉陈瓦著.贤者喜宴(藏文版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字库未存字注释: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龙狮文化;僵狮子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11-02

一、前言

湖北省虽然每个地域龙狮特点各异,侧重点不同,但总体表现形式和组织方法存在共同点。湖北民间龙狮运动基本包括三种形式:元宵节日庆典活动、企业开张庆典活动、民间赛事。其中,龙狮运动在元宵节日庆典活动中较多出现,企业开张庆典和民间赛事则相对较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重点调查研究武汉市黄陂区“僵狮子”这一舞狮文化形式。深入探索该地舞龙舞狮运动的渊源、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旨在为湖北省民间龙狮运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黄陂“僵狮子”的涵义、历史渊源及艺术价值

1.涵义及历史渊源。涵义:“僵狮子”是一种流行在湖北黄陂和孝感两地一带多见于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以“游狮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武汉市黄陂区“僵狮子”最为盛行。

历史渊源: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百姓狮舞助兴,以烘托节日气氛。湖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南北龙狮运动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且展现出特有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黄陂的舞狮文化继承了南狮的造型多变、雌雄狮的特点,同时吸纳北狮“武狮”的特点。两种“狮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高度融合,加之黄陂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黄陂狮”造型逼真、色彩丰富艳丽、性格霸气善斗、民风独特神秘的特征。

2.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僵狮子”是对古老民俗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展现古老神秘的神龙炎帝祭祀的一种特别形式。是黄陂地区特定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价值:“僵狮子”所展现的特有表现形式是古老民间文化的传承,展现了龙狮造型、制作技艺、黄陂民间“彩词”、高跷故事亭子、墨龙灯、木兰庙会、黄陂歌谣、牌子锣鼓制作工艺等,属于黄陂民间风俗的特有文化现象,是湖北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期间联合组织的迎春花市、花卉展览、花灯展示、游园灯会、综艺演出、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经济价值:每年元宵节活动,扩大了对烟花爆竹、拜亲访友礼品等商品的巨大需求。舞龙舞狮运动之风的盛行与丰富多彩的庙会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民俗旅游经济效益,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社会价值:丰富了黄陂乃至武汉地区城镇居民的文娱活动,满足了当地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好农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参与率,对于促进民俗文化传承、节制不良民风、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独特的舞狮文化形式

黄陂文化官方网站:“跳狮子”又叫“玩狮子”,在黄陂最为普遍。一般玩灯必玩狮子,自古就有“龙灯狮子一路走”之说。“玩狮子”分为玩“天狮”、“地狮”、“僵狮”和“武打高跷狮子”等多种,一只狮子一般由两人合作表演。狮子制作工艺讲究,分毛皮、麻织、绣花三类,有灵活的大口、耳、眼睛,头顶有九个明显的突起,颈系数枚铜铃。黄陂玩狮子以罗汉镇花石桥的板凳狮子、前川街靳家湾的高梯狮子、长轩岭镇短岭村董家河湾的滚地狮子最为有名。董家河湾的滚地狮子属麻织狮子一类,而在多种舞狮形式中,“僵狮子”最为神秘。

“僵狮子”又称“将军狮子”,舞狮人称作“将军”或“马脚”。中国民间的一般舞狮均为俗称的“醒狮”,“僵狮”不同于“醒狮”,其步伐摇摇摆摆,感觉像是在打醉拳。“僵狮子”会跳桌子、叼蜡烛、从煮开柴油里快速获取吉祥物、腰缠鞭炮表演等技能。黄陂“僵狮子”大体风格差不多,一般都要在“游狮”之前,由几个青年男子身穿黄、红马褂,跪在领头人家堂屋内,头戴红头巾,焚烧黄表纸,点燃檀香木,然后锣鼓齐鸣,烟花爆竹齐放,直到满屋烟熏味熏得“红头巾”突然起立,眼神迷离,身体颤抖,口中开始胡言乱语,浑身抽搐,无法自制,这种现象称之为“僵”(科学解释为一种“臆想症”)。一般“僵”够四人后,游狮开始。舞狮者每家每户游走祈福,行至每一户,主人都要以烟花爆竹迎狮,然后老人说“彩词”寓意吉祥和平安。这些仪式完成后,舞狮的“马脚”被及时唤醒,因为“僵”的人自己没有意识,不唤醒是不会停止的,因此,僵的时间一般最多四五个小时。这种民俗,是湖北黄陂民间特有的文化遗产。

(三)“僵狮子”民间舞狮活动现状及规则

每年的正月十三,黄陂一带的农村就开始“启灯”,城里人纷纷返乡看“僵狮子”。黄陂人讲究“月半大似年”,年可以不过,但元宵节一定要过,过节就是为了看灯,看舞狮。也有说法称“过节不回家,来年时运不济”,于是全国各地的黄陂人在元宵节这几天都会返乡。元宵节前后看灯,经常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四)黄陂龙狮文化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传承人员逐年减少。参与整个活动的人员都是以自愿为原则,不计报酬,不讲层次,没有系统的文化理论作为依托,因此,该项活动经常出现“看客渐多玩家少”的现象;现有的民间艺术家,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和继承,故而参与人员逐渐减少,致使表演人员的大量流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民俗文化日渐流失。由于传承人员减少,民俗文化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往年在庙会上引人瞩目的“踩高跷”、“花鼓戏”、“蚌蚌精”、“采莲船”等活动,近几年也相对减少,有的村镇甚至只剩下舞龙和舞狮了。

3.组织保障系统不力。每年的活动组织是围绕村镇的家庭或单位展开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良莠不齐,且活动负责人变动性大,无法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活动经费由“头人”自筹,到每家每户收取,采取自愿形式,因而容易出现人员离岗、资金不足的问题;游艺活动对场地要求较高,缺乏组织就容易阻碍交通,甚至出现交通事故等。

4.环境污染严重。活动过程中,过度燃放烟花爆竹、喧天的锣鼓、废弃烟花的遗弃或回收不当等诸多问题,容易引发对大气、水源及噪音等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

5.事故隐患难以消除。节日期间人潮涌动,极易造成道路交通长时间堵塞,引发交通事故;不合格的烟花爆竹容易致人伤亡、引发火灾;不法分子盗窃、聚赌、械斗事件偶有发生;大量的烟熏、化学烟幕,长时间的体力透支使得表演人员精神疲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危及生命;随意踩踏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等问题。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隐患难以消除,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四、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民间民俗文化的扶持力度

成立地方性龙狮协会,政府统一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培训机构,完善竞赛体制。加强对节日期间龙狮活动地区的社会秩序管控。

(二)推进民间民俗文化的搜集和理论研究

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和民间艺术家对该地区的舞龙舞狮民间文化进行采风和研究,形成系统的科学文化理论,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深刻系统地认识本地域民间龙狮文化的艺术价值,激发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豪感,强化民众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意识。

(三)建立村镇联合组织,丰富活动内容,构建旅游文化

相近的文化地区之间,建立联合组织,完善民间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合理配置资源。打造形式多样、内容健康丰富的“元宵活动周”。构建民俗旅游文化,推出以龙狮文化运动为主打品牌的旅游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四)加强文化传承、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居民素质

当地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众素质。村镇干部针对当地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农作物踩踏现象,对村镇居民进行环保知识和民俗文化理论技艺普及教育,激发和提升民众保护环境和传承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

五、结语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白裤瑶 民俗文化 高校美术教育 开发与延伸

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得以充实、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必须顺应时展与实践的需求。是现代人和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必然结果。美术教育承担着培养审美的人的教育任务,它属审美教育即美育的重要范畴。随着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实践的强烈呼唤,人类需要的是发展,发展需要的是构想。构想需要的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想象力,赋予创新深刻思想内涵的是丰富的文化理论。但是,文化理论必须具有先进性、方向性和实践性,,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发挥地方高校文化辐射、引领地方文化潮流的作用,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实施,地方高等学校美术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完善势在必行。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开发和延伸深化了美术素质教育,提高审美素养、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表达感情,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白裤瑶铜鼓、服饰等文化丰富多彩,为地方高校开展民族历史、民族艺术、民族体育和民族旅游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后的条件。

一、白裤瑶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根源

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白裤瑶拥有丰富的民族与地方特色资源,历史上曾有“女还舅门”风俗,姑妈之女要嫁给舅爷之子。外甥女出嫁J必须经舅爷认可。媒人带礼品到舅爷家,与舅爷商定姑娘的“身价银”,舅爷收取大部分。,女子外嫁时,要在同“油锅”姐妹陪同下,带礼物到舅爷家向表兄道别。女子婚后。就进入夫权制家庭,不能再和男子“玩表”谈情。男子婚后却还可以参与“玩表”。白裤瑶葬俗中给死者砍牛。让他在阴间有牛耕田。舅爷给牛敬酒,授刀给砍手。砍牛后,舅爷分得一条牛腿,舅爷的家族每户分得一条连肉带皮的肋骨。这都是舅权在葬俗中的体现。还有两点引人关注:死者的旧情人来送葬,孝家看作亲戚。送走了亡魂,年青的生者唱细活歌谈情说爱,汇聚砍牛场,群体性的情感交流。为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开发与延伸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应充分利用学生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较深的理论理解能力。来认识和解析白裤瑶民俗文化的玄思妙理。白裤瑶是保存传统民族文化较浓的支系。瑶语称“瑙格劳”,因男子都穿白裤,故称“白裤瑶”。白裤瑶的裤子一般是白布制成,裤长及膝,裤脚用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膝盖处绣着五根直的红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象手印。白裤瑶的男人只要出门,那杆枪总是背在身上。串寨、赶圩、干活、娱乐、枪,差不多就是男人身份的象征,因此而得名――称不离砣,枪不离身的美称。男的会打铜鼓、打陀螺、吹牛角、吹拉利、吹木叶。女的会织布、纺纱、画裙,家里的男女老少的衣服全是家庭主妇手工纺纱、织布、染布、画布、绣花而成的,据说一个家庭主妇做一套衣服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特别是用粘高树脂来画衣裙是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一绝。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分冬装和夏装。冬装式样与男子的外衣差不多少。夏装却很原始奇特,称作挂衣。挂衣没有衣袖,面前一块。背后一块,两边肩上各用10厘米宽的黑布连着,腋下没有扣子,全是敞开。不穿内衣。挂衣底为黑色,背面用彩色丝线绣成各种图案。大多数图案都象一块方印,意即瑶王的大印永远在瑶家人民的心中。她们下装全是褶裙,长至膝盖,用丝线绣上层层花边,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既象一朵随风摇曳的鲜花,又象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煞是好看,甚是漂亮。只有深入生活。了解民俗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开发与延伸。

二、白裤瑶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开发

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深入生活,体验民俗,艺术实践这三个主要手段,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自我的创造潜能,有效地提高国民的创造意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天然的还是人为的、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民俗文化,都是我们必须依托的重要条件。因此,现代美术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应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到美术教育的首要位置。

白裤瑶的传统建筑――粮仓,就具有它独特的风格。白裤瑶粮仓有5米余高,直径约有2.5米,分有上下两层。用于储存粮食的上层,有3米多高。四周由竹片编围而成,留出一道只能容得一个人进出的小门口,门上安有一副门耳。白裤瑶粮仓粮仓顶上,是经茅草铺盖后,构成美观实用的圆形顶尖建筑。这是一种全然不符合中国绝大多数人传统印象的谷仓,这是一座座粮食的宫殿。宫殿分三部分,仓脚、仓房和仓顶。仓顶是尖着的,大多盖的是草,草下是木板。层层叠叠,密密实实。远远看去,非常打眼。仓房有四方形,更多的却是圆形,四周用篱笆或者榫的木板围严镶好。粮食搁在里边,没有任何问题。最有创意。也最妙的是仓脚。仓脚由四根木组成,拔地而起,仓房地板就悬空架在上面,离地差不多两米,有楼梯通上去,所以,下面便是空空的所在,八面来风,通透清爽。这样的设计,有效隔绝了老鼠爬上谷仓的通道。把某种因地制宜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中国建筑艺术,是研究我国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建筑艺术的精湛和其中蕴涵的丰富内容可以想见,我们祖先为人类社会发展付出的聪明才智。

铜鼓是人们虔诚礼拜的神器是白裤瑶族家族权利的重器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又是一种图腾崇拜,铜鼓集中了图腾崇拜和艺术之精华,它是大山的精灵和民族精神的寄托。肩负着一个山居民族的神圣使命。铜鼓也是白裤瑶权力的象征,过去在对敌作战时,用以发号施令。现在,凡丧葬婚嫁或娱乐场合,用几十面铜鼓排列在一起,在皮鼓的伴奏下。进行敲击,声音锵铿宏亮,场面十分观壮。铜鼓还是表演铜鼓舞的关键打击乐器。它的完好保存为铜鼓舞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裤瑶铜鼓不仅是一种文体活动,它还与白裤瑶青年的爱情紧密相连,白裤瑶族青年中,很多青年男女都是在跳铜鼓舞后的晚上结成称心如意的伴侣。在寂寞单调的山寨生活中,白裤瑶男女青年心中都在盼望金秋时节的铜鼓舞,特别盼望拥有跳铜鼓舞后的美好夜晚。因此。铜鼓舞得以较好的传承,白裤瑶的一些民间艺人是功不可没的。打陀螺是白裤瑶的一种竞技,陀螺是清一色的扁平样子,平头,短脚,脚尖钉有钢钉,它有大有小。在打陀螺时,陀螺的旋转就像风一样。打得热闹。看得也热 闹,呼喝阵阵,彩声连天,体现了白裤瑶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以上等民俗文化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三、白裤瑶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延伸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们要保持本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个性。必须大力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白裤瑶民憨厚善良、勤劳勇敢,民风淳朴,能歌善舞,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以原始、奇特的铜鼓文化、陀螺文化、婚俗文化、葬俗文化、服饰文化、歌谣文化和饮食文化以及狩猎、斗鸟等最具民族特色,广为世人关注。近些年来,旨在揭开白裤瑶神秘、美丽面纱,展示白裤瑶多姿多彩民族风情,为了揭开白裤瑶的神秘面纱,让这个藏在深闺的民族勇敢地打开山门,展现民族风采。

作为地方高校,我们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培养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河池学院地处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民族与地方特色资源。在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刘三姐绣球舞、瑶族铜鼓舞、壮族板鞋舞、仫老族“走坡”、毛南族师公舞、壮、瑶、苗等民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是美术教育的开发与延伸的依托。

高校作为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重地,要研究和健全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加强美与美育的教育教学,首先要重视课外实践,利用艺术实践、观摩及教育实习,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丰富的艺术感受和表现力,在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白裤瑶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美术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技法与制作的教育、欣赏的教育,它同样也是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我们应该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到美术教育的首要位置和主导位置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民族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民族文化底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丰厚积淀,美术教育要充分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及时了解民族艺术的发展和现状,有利于学生对世界民俗文化艺术的识别与吸纳。在民族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利用艺术的感染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国传统美术的理解和感悟,能够激发青年大学生从中获得智慧与熏陶,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活观,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起源,这种文化的本源是本土文化发展和变革的主脉,脱离这个主脉,那将无从谈起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白裤瑶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民俗文化的研究者不仅要从理论上研究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更应该为其传承保护做好实际的工作。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传承与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成为当代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研究焦点对象。但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传统体育文化在理论体系,思想价值体系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其他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因为现代化体育文化的繁荣出现了某些不适应的情况。想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必须要从意识上重视起传统体育文化,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体育文化,在坚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精神不变,独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拥抱西方其他体育文化,重新构建并完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使得传统体育文化朝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1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多彩,就种类就包括了竞技体育,休闲娱乐体育以及健身养生类的体育项目。因为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使得多年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没有被中断过,不但得到了全国各民族、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与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尊重甚至模仿。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近几年来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遇到机遇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主要是世界体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精神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世界文化在入侵过程中,多少会影响到传统体育文化,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原先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开始不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在内涵和属性上出现了断层。另外,全球化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攻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现代化体育文化观念不相适应等。

2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

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很多体育理论都不太成熟;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在发展中会因为时代的改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革新而出现许多新的特征和要求,文化传播中也会出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在全球化视野下,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需要重新构建与完善。首先,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分析整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本质内涵被充分地利用并体现出来,探索研究当前体育文化理论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其次,需要利用到先进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找出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加凸显。比如打破原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化理论上的增殖和增值,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的分层整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理论进行归档便于研究,并且还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另外,我国也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所以通过构建新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逐渐接轨,实现文化的增值。

2.2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方面和西方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价值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在体育价值精神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西方在体育价值理念体现上更加注重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个人和团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针对价值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入侵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被同质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现代体育文化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实现共性上的传承,相互吸收并丰富各自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有许多精髓部分,这些部分不但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还丰富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比如依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精神,传统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体育中获得快乐,使身心均得到健康的发展,达到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目的。

2.3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合理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华部分,比如我国的太极体育和太极体育文化,不管是从体育的形式内容,还是体育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者精神本质上来看,太极体育和太极文化都具有不可剥夺的意义。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精髓内容需要进行不断地强化,并且对其中的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精髓进行拓展传承。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不全都是优秀的,也有部分需要被重整或者创新。为了得到更好的创新继承,使得后续能够得到更有利的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借鉴其他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像日本的相扑文化、印度的瑜伽文化,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发展的开放性过程,所以在继承中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主流方向,认清自己在传承上的优势以及劣势,改变自己存在缺陷的地方,与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合理地融合,创造优秀的先进的体育文化。

3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主要的趋势是多元化和世界化。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把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比如在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价值精神和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和日常的体育价值实现。在合理发展传统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性、民族性发展,并且以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合理地发展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在时代主流的号召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应该要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国际性发展。比如在世界化进程中,培养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形成严谨详细的组织竞争制度等。另外,还需要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化视野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3.2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在进行现代化、世界化改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可以将这些优质资源或者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首先,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者民俗活动,不同的社区、城镇农也有各自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项目一般都是为了健身或者娱乐,所以在挖掘传统体育文优质资源的时候,可以把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起来。比如将少数民族中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比如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改造,将其作为农村或者社会健身的体育项目,在与农村或者社区体育项目进行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社区不同农村人群的不同特点,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另外,我国传统体育集竞技、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选择传统体育中的优秀内容,并将其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项目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传统体育,理解传统体育文化并将其进行发扬,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创造革新,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

4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个性,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得到更好地继承;另一方面需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并学习和借鉴其中优秀的内容与形式,将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多方位地创造革新,与各民族体育文化、世界文化接轨,实现多元化、现代化以及世界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37.

[2]王志威.全球化视域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25.

[3]沙滟,岳元德.全球化发展战略下我国体育发展思路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6):118-119.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5篇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第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第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是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二是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三是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四是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客家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环境艺术设计

一、客家民居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客家是汉族民系征明显、个性突出的一个民系,也是一个多次辗转迁徙的流动的民系,其文化就形成了开放性多元一体的文化。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曾经吸纳了楚文化、吴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粤文化、畲文化、苗文化、瑶文化等 。因此,客家文化既与原生态的中原文化保持着血肉联系,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它继承了中原汉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迁徙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运用现有材料营造出各种居住建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若要说明民居建筑与民俗文化两者间的关系,用“一方文化影响一方建筑”来概括也未有不妥。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建筑风格表现上必然也是有独特风貌的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色鲜明的文化,客家民居建筑风格也有其独特性,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就是客家民居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聚族而居、四世同堂、祠住合一是客家建筑民俗的显著特点。

(一)与民俗信仰有关的公共建筑

民居不是简单的住宅概念,而是与民俗禁忌等因素紧密相关的住宅,因此研究民居,除对住宅的建筑结构和技术成分加以研究外,更应重视民俗和禁忌对民居产生的制约和影响,这是民居宅制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按照民俗事象的分类,居住民俗属于物质民俗,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们不能孤立的研究居住民俗,它与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客家民居中,大多数公共性建筑是为了村民举行各种盛大民俗活动而修建的,如村落中常见的宗祠、庙宇、戏台等等。

客家人受传统宗教观念影响,其居住习俗多为聚族而居,由本宗同一祖宗一脉相承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集体村落,对于祖先神的崇拜极其强烈。村落公共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祠堂就是崇祖观念的产物。祠堂的规模及建筑装饰体现了本族的名望、地位和权势,因此,祠堂的装饰装修比住房更为讲究。

客家民俗信仰具有多神崇拜的特征,对神明的信仰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除信仰祖先神外,客家人大多崇拜土地神、海神等自然神,并修建诸如土地庙、妈祖庙等神明休憩的庙宇,一方面为在固定的节日进行祭祀活动,另一方面是表示民众对神明的敬畏之心。也有客家人信仰民间的一些巫术,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除了信仰本土道教外,客家人对外来文化也很包容,如信仰佛教、基督教等。

客家民居中既有满足客家人在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祭祀功能的建筑,也有满足人们娱乐功能的公共性建筑,如戏台。村民可观看各种精彩的戏曲表演,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又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时庙会促进经济交流,是将祈神、贸易、娱乐融于一体的民俗活动。

公共的共享空间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是建筑的实与情感的虚的结合体,它是客家人祈求风调雨顺、憧憬美好生活、寻求心理慰藉的重要场所。深入了解客家民间信仰以及相关活动对于研究客家的民居建筑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风水文化的环境观

风水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扮演过重要而特殊的角色,而在传统客家村落的思想指导与精神支柱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客家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客家人很早就形成“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这种环境观对客家人在村落、住宅、祠堂、庙宇、祖坟的选址和朝向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客家人在给阴阳宅选址时的称呼上颇有讲究,给阴宅选址时,通常称“看风水”的人为“风水先生”或“地理先生”,而给阳宅选址则称为“看屋场”,先生被称为“堪舆先生”。

客家人在村落的选址上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在风水学中,山环水抱的村落被认为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若形局不太完备的村基,通常可以采取引水、植树、建塔等“补风水”的措施进行补救,如密溪古村就在村子四周山顶上各建有一座文峰塔,分别为坤峰、丁峰、辛峰、巽峰,四座不同方位的文峰塔在风水中起到兴文运的作用,也是古村落中常见的弥补形势的“风水建筑”。

宗祠和住宅同样讲究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在客家地区,宗祠的风水关系到宗族的兴衰,因此,对宗祠风水的重视程度常在村落风水之上,既讲究背山面水、形局合理;又讲究山明水秀、景观秀美。住宅与人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它的选址和布局关系到人的发展。客家民居室内设有天井,一方面起到室内采光通风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养气聚财和排水的功能,因为在客家人的观念中,四水归堂的天井是财禄的象征,当然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总之,风水文化与客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如床的安放、灶的方位等等都很讲究,这里不再赘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因此,风水运用的成功其实是让人们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程度满足,那么,在进行室外和室内设计时,运用风水文化理论与客户沟通,将对设计的实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二、对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若干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三大部分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与人有关的知识和学科都值得环境艺术设计借鉴和学习,民俗学就是我们值得去深入研究的人文学科。然而,民俗学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那么,集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进行设计创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各放异彩,形成了中国灿烂的民俗文化史。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部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民俗我们都可以从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解和研究。笔者作为赣南客家人,相对而言有更好的地理优势去了解并参与赣南客家人的各种民俗活动,这里将试着以赣南客家文化为例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如何借鉴并运用客家民俗文化。

(一)设计

民俗文化是设计艺术汲取养分的营养丰富的原生土壤,是设计者反映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并进行创作借鉴的重要来源。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赣、闽、粤、畲、瑶等地方文化结合的一种传统文化,它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将使设计呈现不同的风格。一般认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是产生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四个主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要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则应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成熟的人文条件;明显的地域条件;比较齐备的传统地方文化条件。此外,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仅包括绘画、雕塑、装饰、装修、图案以及匾额、楹联等直观的艺术形式,还包括体现情景意境等美感方面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对客家人的婚房进行设计时,应先了解客家婚俗,从中挖掘对提升设计有益的素材;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时,我们也可以吸收客家风水中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营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理想环境。

(二)设计师

设计师对设计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作品的好坏与设计师各方面的修养有很大关系,那么对于设计者就应该有相应的要求:

1.要了解当地的习俗、户主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审美观等,同时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材料、环境等客观条件,因为设计师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使用者是否适用、满意。

2.要掌握历史文脉,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美学、民族、民俗等。这关系到营造的设计风格是否具有民族特色,是否具有地方特色。

3.提高自身的素养,即思想、文化、信念、能力,例如对空间的正确理解,对创作方向的坚定信念,有一定的业务文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认真务实、深入工作的作风等。

三、结语

客家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将对原有的民俗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审美意识,新的民居建筑形式将逐渐替代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当然,这种“新”是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精华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只有这样,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环境设计才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其钧、谈一评著,《民间住宅――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次。

2.单德启等著,《中国民居》,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2次。

4.陆元鼎著,《岭南人文、性格、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罗勇、林晓平、钟俊昆主编,《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7篇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1.顺其自然;2.形神兼养;3.动静结合;4.审因施养:

而养生之术,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选药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8篇

一类是针对声乐专业个人条件突出,表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学生,要有重点的向表演型人才方向培养,在教学中注重肢体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性和规范性以及声乐技术技巧方面严格训练,并鼓励这类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声乐比赛,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审美取向,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可以遵照“高精尖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沿袭职业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类是针对文化基础厚,声乐专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加强声乐理论知识的拓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这类学生的理论文化水平,运用综合能力,拓展在非“职业声乐”领域里的生存能力,成为非“职业声乐”领域的生力军。全面地认识培养对象,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方向性的培养,是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声乐专业人才培养风格

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应根据其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如果一味地效仿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必定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应避免学生掌握的声乐知识技能的单一化、片面化。通过声乐技能课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将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完善化。要依据不同民族声乐的风格特征来安排所开设的学期,合理安排艺术实践环节,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如民间采风活动、艺术交流、舞台实践或者是声乐观摩等活动等。开设需要声乐教师掌握的全面声乐素材,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融会贯通地把自己的声乐知识与当代声乐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不仅能传授某一种风格流派,而且还要取众家之长,在原有的传统的声乐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既要保留不同民族、地域原生态民间声乐的风格韵律,又要符合教学规范和舞台艺术发展规律的审美要求。

加强声乐专业人才能力提升

声乐学科的理论建设、学术积累方面在声乐课程里缺少厚度,根基较浅。面对新的现实文化环境,声乐专业的教育要转变重技艺、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声乐课程里逐渐提升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综合实力,打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教学体系,借助社会学、人类学等大学里的优势资源,来加强声乐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化理论的支撑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知识框架,也是优化声乐学科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辅助教学要深入地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深层次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将技能与文化相结合,理解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特点、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方法和规律等。这些课程还有待于通过实践形成科学系统的教材,体现出普通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品质。辅文化理论教学弥补了单一技能教学对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足,打破了以往一味地追求声乐表演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主要是掌握各声乐的风格特征,在表演配合上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声乐动作的规范性和表现力,能准确地把握不同声乐的风格韵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学生 民俗文化素养 提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作为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职旅游专业,主要为当地的旅游业输送专门人才,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三年的校内外学习,使他们对本地的民风民俗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不仅能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还能对地方民俗文化追根溯源,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显著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素养和热爱家乡、热爱本职工作的强烈情感,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能更好地适应本地民俗旅游的发展,还能为本地旅游的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二、中职学校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要办学目的,因此,长期以来,学校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的状况,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一些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015年清明节期间,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举行桐乡清明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第15届乌镇香市于2015年4月3日至26日在乌镇举行。为了了解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状况,笔者通过四种渠道做了如下调研工作:以游客身份参与民俗活动,接受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服务;接受民俗活动服务人员的信息反馈;向活动主办方了解情况;向旅游专业教师询问学生民俗文化素养培养现状。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旅游专业学生的地方民俗文化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本地的部分民俗有所耳闻,但在专业学习之后相比之前的了解程度提高不大。

(二)部分学生通过去景区实习等实践活动,虽然对相关民俗活动有了进一步了解,但对其产生历史、发展演变、活动成因等基本情况知之甚少。

(三)在对游客进行导游讲解等服务中,出现讲解太少,讲解不深入,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等情况,很难达到游客的期望。

基于以上问题,中职旅游专业必须进一步重视学生民俗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习得的基础上,必须有意识地增加地方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地民俗文化理论进行专门学习,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完成《任务书》的形式,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反复实践,建立“四方评价体系”,接受客观评价。

三、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旅游服务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其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其对旅游服务工作的热爱之情。当学生热爱上这项工作后,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中去,而这就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去帮助学生实现的目标,更通俗地讲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旅游专业人员。

学生入校伊始,旅游专业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色,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服务意识、礼仪规范、敬业精神等的教育,从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理论基础、练就专业本领、培养综合能力。

(二)旅游专业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要在培养其职业素质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

1.了解周边地区及本地的旅游相关知识,理解成因

学生必须了解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风土人情等基本概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气候状况等自然条件,这必然造就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具有相似性。同时,学生要学习本地的地方志。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学习地方志,使学生了解本地的自然、社会、历史沿袭等的背景知识,即理解民俗和民俗文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并理解本地民俗文化。

2.研读本地民俗文化相关资料,扎实理论基础

关于本地的民俗文化相关资料来源问题,一则可以通过向本地的旅游、文化部门借阅并为学生复印的方式解决;二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旅游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深入阅读。通过教师讲授及学生对相关书籍的研读,一方面,学生要全面系统学习并掌握本地民俗;另一方面,以本地的行政区划作为分类依据,学生要对各街道、各镇的特色民俗作专门学习。对于本地区的诸多民俗,学生要全面了解其历史来历、传说故事、活动时节、活动内容、特色物产制作等各方面详情,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根据《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一)》的要求,参与民俗活动全过程

实践教学是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俗理论知识习得以后,学生迫切需要将理论投入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已知、寻找不足、获得新知。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发展,中职学校已与本地的诸多企业和景区建立了深入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已有平台,通过工学结合等方式,抓住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机,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将学生安排到景区景点,接受游客咨询、提供对客服务、进行民俗活动表演、民俗小吃制作等,参与活动全过程。而值得强调的是,从学生层面上说,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并非是随心所欲,每人必须携带由学校针对每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而专门设计制作的《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一)》,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实践要求、任务达成度等项目,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从学校及教师层面上说,这种实践必须率先制定好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在活动中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4.返校总结,查漏补缺,将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引向深入

每次民俗文化实践活动结束返校,带队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对相关民俗文化的了解状况、专业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客观评价,正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想出解决方案,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大赛、观摩等形式,及时进行深入培养。深入培养的主要目标可以设计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入和扩充、职业应变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5.完成《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二)》的实践要求,接受“四方评价体系”的客观评估

校内深入培养的有效性仍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校内总结并深入培养活动开展以后,学校仍要抓住本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返回实践舞台。本次实践与首次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任务书的设计上,基本内容更加充实,并进行延伸拓展;实践要求进一步提高、细化;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更加综合性。(2)在实践结束前,向游客、企业、同学、带队老师四方发放问卷调查表,由他们对学生的本次实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客观评估,从中反应出学生在本次实践中的进步与提升,缺点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生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接受最终的评价与调查,促使其在服务意识、职业技能和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等各方面有显著提高,不仅能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还能对地方民俗文化追根溯源,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增强其对家乡、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姜麒霞.浅谈旅游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外向经济,1997,(04).

[3]顾琳炎.培养职业道德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柯林.完善导游员职业培训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民俗文化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洋型 民俗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是由特定区域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分享、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厚文化内涵及生活化和仪式化特征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容的海洋型民俗文化。它反映了沿海居民对海洋的认识经历,折射出沿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娱乐习惯和原始信仰崇拜等,体现了沿海居民创造海洋文化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及西方现代文化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具有四个主要特性

海陆交融性。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既包括了海洋民俗文化属性,又包括了内陆民俗文化属性,比如沿海地区特有的“闹海”“赛泥马”“人龙舞”“开渔节”“攻淡菜”等活动都体现出内陆生产和海洋渔业活动的交织性,并在此过程中将生产劳动、舞蹈和音乐进行结合。海洋赋予当地居民以灵性,人们将造船、捕鱼等劳动场景巧妙地融入舞蹈和娱乐中,而陆地赋予当地居民以韧性,人们将劳作、祭祀、捕猎等场景提炼升华,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海陆交融性的海洋民俗文化特性。

历史传承性。沿海地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世代传承、共同信奉的文化传统习俗,如山东沿海在两千年前就产生了日主、月主、阴主、阳主、四时主的神仙文化,继而催生了中国道教文化;东南沿海在宋朝产生了妈祖文化,形成了中国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广东沿海在北宋时期出现的波罗诞庙会,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蕴含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海洋民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变迁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

休闲娱乐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当地原生态的海洋型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大量的渔业生产劳动技能被渔民应用到休闲娱乐活动之中,如放海灯、妈祖出巡、船舞、吃普度等,体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但与其它地区反映当时艰苦生产劳动过程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同,沿海的各港口直到现在都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沿海地区民俗文化活动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些民俗文化活动都是为了祭祀丰收、欢度新年、祝贺新婚产生的,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功能多样性。比如,胶东半岛民俗文化活动是集古代与现代、大陆与海洋文化于一身的,包含着丘陵、大河、内陆、海洋等不同类型地理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载体多样、内涵丰富、极为罕见。沿海地区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流传至今的有几十种活动项目,若能加以保护和开发,将更好地体现出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功能。而且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将逐渐集经济、社会、教育、娱乐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积极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推动民俗文化市场化工作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部分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出现传承断代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理应得到相应的保护。首先要进行有组织的挖掘整理。着眼于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投入必要的人力资金,对海洋型民俗文化进行发掘、复原、整理、记录、保存和提炼。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言传身教,在其发掘和整理过程中,应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记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其次要注意海洋型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海洋型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当地群众的自觉意识。只有群众自觉主动地^承海洋型民俗文化,才能使海洋型民俗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再次要建立海洋型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保护镇”“生态文化保护区”等,为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进行整体性与原真性的保护与传承。

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就是后继乏人、传承断代。已有学者提出通过结合学校的模式,来促进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认可海洋型民俗文化,这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二是聘请专家学者选择适合学校的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编写相关教材,选择个别学校进行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学校相结合的试点研究,培养学生对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三是培养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员。政府和高校可以合作培养一批具有海洋型民俗文化理论的毕业生,鼓励他们去基层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就业,又解决了海洋型民俗文化传承断代的问题。

市场化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挖掘海洋型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从税收、场地、创业、融资等方面支持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其次,培育海洋型民俗文化产业,确定核心产业项目,逐步吸收社会资金,做大做强海洋型民俗文化核心产业。再次,以海洋民俗文化为核心,结合地理和生态特色,针对性地开发海洋型民俗文化产品,并将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地方旅游、传统艺术、节假日紧密结合,加大海洋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实现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结合。 实施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战略,强化节庆品牌意识

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战略,有助于提高民俗文化的整体素质,也是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的社会氛围,围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具有当地独特魅力的项目进行品牌开发,制定一系列长期性的、带有根本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尤其是现在国内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如山东沿海以崂山神仙文化为主题的高端水上度假区;闽南沿海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将这些民俗文化旅游区域联合起来,协同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统一的品牌定位,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系列的海洋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

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是依附民俗文化节假日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节假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强化节庆品牌意识,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最早且发展较好,如福建的普渡节、广东海南的开渔节等,尤其是妈祖节的活动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节庆活动。节庆文化已成为贯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活态名片,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节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对一些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包装,制定规则,使其向正规化、规则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

(作者为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

②汤苑芳:《海韵弥馨:海洋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以广东为例》,《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19期。

上一篇:机械制造原理范文 下一篇:专业化学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