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3-19 03:38:17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特点;复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当然,迎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联系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付出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历史复习 有效性

一、高三历史复习课面临的现状及反思

高三历史复习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需要把之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按专题形式再次巩固、熟悉内容,还需掌握核心知识,探寻做题方法,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

笔者曾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发现复习课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我曾布置学生写简单的专题提纲,可交上来的作业都是满满的文字,学生也诉苦花费时间太多。为帮学生整合知识,我曾把课本内容结合考纲考点压缩成复习提纲,可学生总是背了后面的知识,忘记前面的知识。刚准备必修二复习,必修一复习的内容又忘记。在平时听课可以听懂,但一做题就错,也有同学在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时抱怨道:“总觉得做题的时候,复习过的基础知识都想不起来,脑袋一片空白,考完听老师讲评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考试的时候怎么就没能记起来呢?”

面对学生的情况,我一直在思考。大致总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构成统一框架,造成知识点遗忘的现象;另一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点、重点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灵活运用。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有幸的是,本校名师刘永红主任上了一节展示课,发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来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基础知识。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堂课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等等深刻的留在我的脑海中。我也思索着,若能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三复习中,或可实现复习效果最大化。

二、思维导图及其有效性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不断研究创造出的一种组织性思维方式。“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收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树状图,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

“思维导图就是抽象的文字数字信息变成可视的、色彩缤纷的、有组织的、有顺序层次的图形……它突出了思维的主题和层次,强化了联想功能”。能增强记忆力,增强立体思维能力,提高总体规划能力。。

2、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课中的作用

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知识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他们必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以往的复习课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学生总是万般期待老师拉线索,不顾一切的狂抄笔记,极易形成对老师的依赖。他们不是主动去寻求知识,而是等着教师来灌输。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方式,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做每个专题的思维导图之前,学生需深刻掌握本课课本知识,参考教辅资料,归纳总结重要知识点,再依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习惯,勾画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复习历史的积极性。

②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脉络

新课改后,历史教材采取的是模块化编排,不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来划分,让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缺乏了解。同时,模块化教学分成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大块,学生对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缺乏认识。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历史线索混乱,历史概念不清晰。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进步分析历史事实,掌握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2所示,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把专制主中央集权这条线索弄得十分清楚,特别是每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和表现,这些容易弄混淆的知识点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使得所学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构建整体知识脉络。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对知识的记忆比机械死记硬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历史趣味性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把学生禁锢在狭隘的思想空间,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形式将关键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往往会想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视野更加开阔,不自觉地去拓展自己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将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彩色的、有组织性的图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用一个小时便能记住别人两三个小时才能记住的内容。例如在复习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时,学生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引发学生思考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而掌握本考点的相关内容。

有趣的文字、各式各样的图形、色彩丰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若能构建一幅“历史全景图”,不仅能对全局知识有所把握,还能形象看出内容之间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教师不仅可以掌握知识的“全局”,还可兼顾知识的“细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挑战,更是探索新方法的一次大胆尝试,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新课改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艳慧.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课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2011,(9)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兴趣;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就结合笔者在高中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体会心得。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发言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兴趣是一种促使学生爆发求知欲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去主动学习。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去创设问题情境。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

例如,在讲授《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时候,我这样来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然后向学生提问: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学生非常活跃,本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它是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课堂的关键。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提出问题,才是学生真正发挥课堂主体作用的体现。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历“想提问题——敢于提问题——能够提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质疑提问。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质疑。

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本课,然后告诉学生本课的重难点,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重难点设计问题,并写在一张纸上。我随即挑选一些同学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投射在实物投影仪上。很多同学都非常积极,情绪非常高。虽然一开始同学们设计的问题不可能做到非常完美,但是慢慢地引导学生,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并逐一引导学生自我说明质疑的理由、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与其他同学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上实现生生思维碰撞、师生思维碰撞,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师重点点拨,使学生“会学”

在本学期,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我编写了一份《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我将必修2的整本书的各章之间的联系用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将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和当今经济的全球化联系到了一起。在关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奉行什么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2.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标志是什么?

3.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

4.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长期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有何影响?

5.1978年以后,中国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何在?有何影响?

6.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趋势?为了适应这样的趋势,中国有何做法?

通过一系列问题将古今中外的一些类似知识点串联在了一起。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把主干知识串联在一起,达到学习知识过程中由点到线融会贯通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创设问题的能力

能够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整合再生成,掌握问题创设的能力,这才是新课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我经常跟学生说:“学习历史,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运用是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质疑现有教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盟建立的原因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材料一:战争使欧洲的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在英国,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法国在法西斯的占领摧毁下,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德国被战争夺取700万人口,主要城市被毁掉的比例从60℅到95℅不等,有人断言,德国的重建需要1000年。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破坏……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三:欧洲文明同源:是两希文明再加上罗马、基督教文明。

——《欧洲文明十五讲》陈乐民北大出版社

材料四:“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材料五:德法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一战二战,814年——1945年的1100年间,德法大仗23次,小仗50次,平均50年打一仗。经济联合搬开顽石,一笑泯恩仇。

让学生阅读这些材料,来思考欧洲为什么走向联合?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对现有知识进行迁移,并且能够联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问题教学法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对课文的研究、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 绘制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38

Abstract As a kind of organizational thinking tool, mind mapp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mind map and the status quo, and focuses on a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 for example, demonstrate the mind map drawing process,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mind map,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Keywords mind mapping; history thinking; drawing and application

1思维导图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英国“记忆力之父”托尼・巴赞(Tony Buzan)首创“思维导图(Mind Map)”这一概念,它是从一个中心主题散发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树状图。[1]思维导图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按照人类大脑的结构特征与运作规律,将人类大脑左半球的语言、数字、顺序、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同大脑右半球的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协同互补,能够帮助大脑迅速地对信息进行组织、记忆、对比和联系,然后轻而易举地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富有色彩的、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示。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①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②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高层次的形式上;④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2]

思维导图的制作可采用手绘,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XMind、MindManager、FreeMind、MindMapper等专门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绘图。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受到了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广泛使用,并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实例运用

思维导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到中国内地,随后逐渐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文着重探索思维导图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是因为历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先,历史知识是以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其次,历史知识具有时间先后的顺序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历史关联体系很重要;再次,中学历史教学又特别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掌握与联系,知识具有综合性。上述特点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帮助他们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本质、从全面的和辩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具体的和综合的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问题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历史进行认知活动,并做到“以史鉴今”。[3]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非常适合使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质量。

下面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2课《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步骤一:提炼关键词,明确目标。

从课题入手,将两次鸦片战争确定为关键词,并让学生以此进行发散思维,延伸出其它知识点。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与聚合思维相对。随之引入本课需要学生着重进行讨论的重难点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和结果,熟记三大条约的名称、签订时间及内容;②理解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③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学生理清历史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②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等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捍卫了民族利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步骤二:收集信息,梳理脉络。

本课以鸦片战争为中心主题,战争史的学习主要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胜/败的原因为切入点,学生按照这个思路梳理学习主线、疏通学习脉络,从而对照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如补充战争前夕的时代背景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查找动态的鸦片战争形势图理清战争经过,搜集史料文献了解弛禁派与严禁派各自所持的观点以及查阅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的英雄事迹更好地体会爱国情感等等,这些知识储存都为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发散奠定了基础。

步骤三:自主构建,画出导图。

根据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画出《鸦片战争》一课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围绕课题,将两次鸦片战争作为关键词,遵循战争史的学习规律,以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败原因为节点进行思维发散:从1842年鸦片战争中联想到虎门销烟、战争经过的两个阶段、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又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延伸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广州―天津―北京一线的战争经过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和影响等知识。随后,用线段、弧线来连接它们,从而表示出概念之间、节点与事实之间、细节之间或想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放射型树状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会构建出不同样式的思维导图。

步骤四:知识延展,拓宽思维。

通过上述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已经对《鸦片战争》一课有了系统性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拓展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等相关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由此绘制一幅新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作为知识延展和思维拓展训练。[4]

3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高效记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中学生从零散的历史知识中提取、组织和储存有用信息,随后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构建出易被自身接受和识记的知识体系,使历史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记忆。同时,有研究表明,骨架支柱的内容不易被遗忘,理解记忆的内容不易被遗忘。因此,大脑对这种可视化、形象化的发散性思维导图的记忆远比通过抽象的语言描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记忆更牢固。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助力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第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思维的有效B成。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思维导图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学生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严格遵循了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单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将枯燥的传统线性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散性教学,使古板单一的记笔记方式改变为图文并茂,富有色彩、线条、符号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生动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充实了教学过程,从表现形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组织历史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活动。

思维导图既适用于新课讲授,也适用于复习课的巩固。在历史新授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中的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但往往比较琐碎和散乱,不成系统。这时候,教师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框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新授课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在复习课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则像是存在于大脑中的数据检索和存取系统。复习课作为一种巩固学生习得知识的课程类型,主要目的在于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使知识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教师巧用思维导图,以此为复习提纲,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复习时间,避免学生杂乱无章地进行知识的重复学习,而且还可以激发大脑的潜能,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旧知识有思维再发散的过程,从而衍生出新知识。[5]

托尼・巴赞说过:“我们评价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不仅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具体目标,而且还要看它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后者才是主要目的。”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采用新颖的表现方式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目的。所以,思维导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工具,相信随着更多人的关注,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丁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3]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4] 刘海燕,关山.历史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成人教育,2013(3).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历史思维;绘制与运用

1思维导图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英国“记忆力之父”托尼•巴赞(TonyBuz-an)首创“思维导图(MindMap)”这一概念,它是从一个中心主题散发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树状图。[1]思维导图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按照人类大脑的结构特征与运作规律,将人类大脑左半球的语言、数字、顺序、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同大脑右半球的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协同互补,能够帮助大脑迅速地对信息进行组织、记忆、对比和联系,然后轻而易举地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富有色彩的、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示。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①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②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高层次的形式上;④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2]思维导图的制作可采用手绘,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XMind、MindManager、FreeMind、MindMapper等专门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绘图。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受到了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广泛使用,并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实例运用

思维导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到中国内地,随后逐渐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文着重探索思维导图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是因为历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先,历史知识是以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其次,历史知识具有时间先后的顺序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历史关联体系很重要;再次,中学历史教学又特别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掌握与联系,知识具有综合性。上述特点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帮助他们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本质、从全面的和辩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具体的和综合的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问题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历史进行认知活动,并做到“以史鉴今”。[3]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非常适合使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质量。下面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2课《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步骤一:提炼关键词,明确目标。从课题入手,将两次鸦片战争确定为关键词,并让学生以此进行发散思维,延伸出其它知识点。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与聚合思维相对。随之引入本课需要学生着重进行讨论的重难点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和结果,熟记三大条约的名称、签订时间及内容;②理解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③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学生理清历史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②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等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捍卫了民族利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二:收集信息,梳理脉络。本课以鸦片战争为中心主题,战争史的学习主要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胜/败的原因为切入点,学生按照这个思路梳理学习主线、疏通学习脉络,从而对照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如补充战争前夕的时代背景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查找动态的鸦片战争形势图理清战争经过,搜集史料文献了解弛禁派与严禁派各自所持的观点以及查阅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的英雄事迹更好地体会爱国情感等等,这些知识储存都为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发散奠定了基础。步骤三:自主构建,画出导图。根据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画出《鸦片战争》一课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围绕课题,将两次鸦片战争作为关键词,遵循战争史的学习规律,以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败原因为节点进行思维发散:从1842年鸦片战争中联想到虎门销烟、战争经过的两个阶段、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又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延伸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广州—天津—北京一线的战争经过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和影响等知识。随后,用线段、弧线来连接它们,从而表示出概念之间、节点与事实之间、细节之间或想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放射型树状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会构建出不同样式的思维导图。步骤四:知识延展,拓宽思维。通过上述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已经对《鸦片战争》一课有了系统性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拓展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等相关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由此绘制一幅新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作为知识延展和思维拓展训练。[4]3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第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高效记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中学生从零散的历史知识中提取、组织和储存有用信息,随后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构建出易被自身接受和识记的知识体系,使历史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记忆。同时,有研究表明,骨架支柱的内容不易被遗忘,理解记忆的内容不易被遗忘。因此,大脑对这种可视化、形象化的发散性思维导图的记忆远比通过抽象的语言描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记忆更牢固。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助力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第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思维的有效养成。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思维导图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学生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严格遵循了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单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将枯燥的传统线性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散性教学,使古板单一的记笔记方式改变为图文并茂,富有色彩、线条、符号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生动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充实了教学过程,从表现形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组织历史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活动。思维导图既适用于新课讲授,也适用于复习课的巩固。在历史新授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中的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但往往比较琐碎和散乱,不成系统。这时候,教师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框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新授课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在复习课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则像是存在于大脑中的数据检索和存取系统。复习课作为一种巩固学生习得知识的课程类型,主要目的在于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使知识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教师巧用思维导图,以此为复习提纲,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复习时间,避免学生杂乱无章地进行知识的重复学习,而且还可以激发大脑的潜能,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旧知识有思维再发散的过程,从而衍生出新知识。[5]托尼•巴赞说过:“我们评价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不仅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具体目标,而且还要看它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后者才是主要目的。”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采用新颖的表现方式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目的。所以,思维导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工具,相信随着更多人的关注,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作者:安春苗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丁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3]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4]刘海燕,关山.历史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成人教育,2013(3).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学习阻抗 成因 对策

阻抗,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从历史与社会教学角度来说,就是指学生缺少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动力,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存在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降低学生学习阻抗的策略,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兴趣,最终能够大大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地位和效率。

一、历史与社会课学习阻抗的成因

1.应试教学的弊端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历史与社会这一门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历史与社会教学都是“上课画画线,考试背条条”的填鸭式教学,本来充满趣味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考试时,大部分试题以陈述性知识考查为主,即使是程序性知识考查,也被命题老师转换成了陈述性知识考查。这样,在广大老师和学生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只要考前突击强化记忆,就一定能够通过考试。因此,平时从来没有进行过较为规范的课堂教学,有时历史与社会课还被挪作他用,变相地成为了语文、数学等课。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学生没有认真学习这门学科的认知,苦于在临考之前死记硬背,身心疲惫,在心理上开始排斥历史与社会学科。

2.教师权威性降低

应试教学削弱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趣味,也削弱了教师的教学地位。

诸多学校领导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在教师安排上往往比较随意,通常将一些年老的、毫无专业背景的老师安排担任学校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这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思想陈腐,自我要求降低。甚至有的学校把一些不适应教学语数英等学科的老师安置在历史与社会教师队伍中,把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当做这些教师的“避难所”。有的学校为了弥补英语、语文、数学老师课务工作量的不足,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交给这些教师,然而这些老师在平时不好好上历史与社会课,只有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发一个复习提纲让学生背,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反而在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的专业权威。

因受市场经济的拜金主义和权位主义的影响,目前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真正诚心从教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师比较少,有的兼任学校行政领导,有的执著于公务员考试,有的因家教利益的驱动随时准备改换第二专业。大部分历史与社会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一直在用上师范学院期间所学的知识教学,满足不了形势的需要,在部分学生心目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往往水平较低。

3.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本身带来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注重人文性、综合性、生活性。它融合了地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教法学法上提出了探究性、合作性、活动性教学等众多的教育新理念,极大地增加了该学科的技术难度。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的历史与社会师资力量势必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因此,一些教师无所适从,仍在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对新课程教学,本该充满乐趣的学习变得味同嚼蜡。

综上所述,由于诸多原因,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专业权威性和教学水平的信任度降低,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充满阻抗。

二、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消除学生学习阻抗的对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教师个人的小环境,只要真心、全心地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我相信就一定能够开辟一片新天地。

1.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因此,新时期,教师要将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研究的首要课题。

(1)上好第一堂课

开学第一堂课是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师生双方都对对方怀着一定的期待。因此,我们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继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既要备好课,又要备好自己的情绪,保证自己进入课堂后充满激情。

其次,非结构化教学。第一堂课主要的目的是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因此,教师要卸下过多的专业伪装,不能过分地追求结构化的课堂教学,也就是说上课时不过分地在意时间,也不过于在意课堂的结构。

最后,要帮助学生做好学期甚至学年的学习规划,制定目标,激励前进。

总之,开学第一堂课,是建立师生信任关系的关键,我们要足够重视,充分表现自己。

(2)保持童趣

第一堂课不但要充满激情,而且以后的每一堂课教师始终要注意讲授的内容不能脱离教学主题,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表情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教师不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是一个不失童真童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要向学生传达上课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等等。

(3)提高“会心”能力

“会心”是一种“同解心”,是教师使学生感到被尊重的手段。具体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或辅导活动时,通过自己的姿势、动作、眼神等非语言手段和语言手段表达对学生学习、生活,甚至内心情感的体会,并客观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使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2.合理权威性的获得

合理权威性的获得是指教师通过一些教学的和非教学的手段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

教师的形象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外在的是教师的穿着、动作、语言和平时在校园各类活动中的表现等。这种外在的形象能够使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因此教师要注重并恰当地表现自己。内在的是指教师的学识、阅历、能力及以前的成功教学经历等。这些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并通过课堂教学无形地向学生透露。

要提高教师形象,获得合理的权威性,教师一方面要夯实专业基础,提高教学技能和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科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评比,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最终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合理的教师权威性是一种教师的形象值,对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具有不可忽视的暗示和影响,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阻抗。

3.家校联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不管我是不是担任班主任,都用“联、诚、扬”三字诀加强家校合作,降低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阻抗。

(1)联

多通过走访、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争取家长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支持。

(2)诚

在沟通时,诚心诚意,不局限在本学科范围,联同班主任一起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学习问题,进而给家长提出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3)扬

多表扬学生的优点、亮点。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尤其是学生的学习阻抗,只有教师正视这一事实,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学精神,积极探索消除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阻抗的方法,教学的“春天”才会来临。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第二版.

[2]金洪源.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7篇

在重点院校中,学生素质相对较高,数学、物理学习能力普遍较强,对结构化学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也相对较好,可能较少存在结构化学“无用”的观念;而在地方高校的化学专业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认识误区,特别是有一些不考结构化学的考研学生和毕业后将从事中学教学的学生具有“结构化学无用”的思想。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学生认识,坚定学习信心,对消除学生学习结构化学“无用”的观念以及畏难的心理是很必要和有效的。因此,在开课之前必须详细介绍该课程在整个化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学习结构化学的重要意义。

注重对量子化学发展史和研究结构

化学的科学方法的介绍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学习知识时若不从历史中寻找借鉴,就易把知识当成是“终极真理”而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介绍量子化学发展史,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由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崭新的价值理念。例如普朗克(M.Planck)的“离经叛道”的假设;德布罗意(deBroglie)波的提出是类比法的成功典范,戴维逊(C.Davisson)-革末(L.H.Germer)的因祸得福;狄拉克(Dirac)、薛定谔(E.Schrdinger)的异曲同工———薛定谔用数学形式开辟出量子力学的新体系;另外,还有一个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矩阵力学体系,薛定谔用的是微积分形式,海森堡用的是代数形式;汤姆逊(Thomson)父子的珠联壁合———父亲发现了电子,儿子又证实了电子是波,父子二人在物理学方面进行接力研究,在科学史上传为美谈。还有徐光宪的巧妙规则,唐敖庆的独辟蹊径等[2]。科学的先驱是勇敢的探索者,他们常常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学生听到和看到这些史实,无不浮想联翩,对优化思维结构,激发科学壮志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抽象思维和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并运用类比、模拟的科学方法[3],寓科学方法于教学内容中。类比方法是提出和建立科学假说的重要方法。例如德布罗意假设是在光的波粒二象性思想启发下,提出电子等实物微粒也具有波动性,他当时推导固然复杂些,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由光的波粒二象性到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是一种类比推理。类比是利用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由此及彼的过程。类比可以提供重要线索,启迪思想,是发展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的试探方法。还有薛定谔受物质波假说的启发,引出了电子运动的波函数方程,他走的也是依赖类比的“近路”。许多化学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类比方法的使用,而类比方法的使用有可能形成简捷的思维路径。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方法论的启迪。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追踪量子化学发展的足迹,不失时机地揭示其中的科学方法,更清楚地了解各种知识理论的相对合理性及有待完善的地方。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化学知识,而且能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

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结构化学课教学的重要目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结构化学的主要和基本的学习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以前我们采用的是“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学习结构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结构化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结构化学虽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一样,来源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且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结论正确与否,内容博大精深,集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并具有前沿性。结构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对结构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模型教学和专题式教学,并布置小论文,开展学生的科技活动。如在课程讨论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交流。把个体作业学习与大组讨论交流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布置“超分子结构”为主题的小论文,许多学生通过期刊和网络收集了大量与超分子结构化学有关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撰写了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有的学生还发表了自己的设想和见解。课程教学讨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信息量。我们使用幻灯片和CAI课件,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目前,我们研制的结构化学CAI课件已连续使用几届,受到学生的好评。例如讲授等径球密堆积时,无论用黑板绘图或圆球模型展示表现得都不够清楚,现在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等径球一层层的排列方式,效果很明显。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开设量子化学、波谱学、化学中的数学方法等选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想。以科研促教学从专业基础知识的结构上看,结构化学课程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枢纽课程,是介于本科生学习和毕业论文之间承上启下的课程。结构化学课程理论性强,但实践性也很重要,有些知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4]。因此,科研进教学、教学促科研的双向互动就显得很重要。结构化学教学内容基本是20世纪的科研成果。我们发挥科研背景优势,在教学中不断将当前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使课堂内容具有丰富性、代表性、创造性和启发性,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设计专题科研实验,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加入到自身科研之中,有时间和空间从事自己有兴趣的课题研究;通过使用Origin,Chemistry3D等软件制作分子结构及其轨道图;利用Gaussian98以及GaussView等专业软件开展分子设计与量子化学计算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自洽场运算原理、原子轨道、分子轨道及其能量电荷分布、热化学性质、简谐振动、对称性等相关知识。在科研过程中,学生有了正确的科研方向和学习目的,能有针对性地查阅最新资料,及时了解学科前沿,从而改变了被动学习的局面。

考核方式传统的理论课程的综合成绩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转型期;应用技术大学;精品课建设

十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改革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期。为了扭转我国学术型大学比重过高,应用技术型大学比重过小的教育结构失衡局面,针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无门的现实难题,2013年6月我国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该联盟的成员单位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促进联盟成员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

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的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展开。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统计信息,截止2011年, 我国本科院校的部级、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数量分别为2582门,5648门,6003门和1门学校推荐课程,总计14234门;而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应数量分别为1041门, 2636门, 2166门,总计5843门。[1]

高校开展精品课建设,必修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基于学科的发展特点,针对现有的教学对象,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实践特色创新之路。精品课建设的内涵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是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锤炼教艺,实现自我突破,获得较大发展的过程;其次,它是增进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创造优质教学效果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即要与学术型的高校相区别,专业课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以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精品课“俄罗斯概况”的迫切性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信息,我国俄语学科部级精品课为6门,省级精品课6门,校级精品课7门,总计19门。俄罗斯概况课不在其列。然而,俄罗斯概况课的重要性对于学习、从事俄语的人不言而喻。俄罗斯概况课是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之一,目的是要求学生对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习俗、外交等基本状况和国情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它的知识内容涉及语言对象国的很多领域,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因此,建设俄罗斯概括精品课是俄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概况课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但是作为一门实用性超强的学科,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跟随信息更新的步伐,陈旧的知识与现实国情出现脱节。过去的语言讲授式、以一本教材为纲的方法在被许多教师运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传统知识和当下内容不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矛盾严重,学生知识面狭窄和专业综合技能要求很高等缺点。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组合式的教学方法是构建立体型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俄罗斯概况课程体系。

三、构建俄罗斯概况课精品课的路径

1.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构建起以“媒网”结合,完备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的基础教学平台。这里所说的“媒网”结合,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任务式、互动式和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共同构成的立体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旨在构建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加强课件建设,注重直观式教学法的导入和应用,注重任务式教学与活动教学环节的建设。制作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俄罗斯概况”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等以灵活,实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在师生充分地互动中完成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展示的多媒体资料需要更鲜活,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获得学生的共鸣。然而,目前教师由于精力、公共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等原因,展示的多媒体资料往往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感觉,而不能唤起学习兴趣。这一点,需要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2)网络化教学。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任课教师可以随时修改教案、更新教学内容。网站还应该设置师生交流BBS平台,加强教师、网站、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对俄罗斯概况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适时动态更新。网络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内网的强大功能,除授课外的其他教学工作都通过网络来实现,例如向学生提供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课件、教学日历、教学扩展资料、复习提纲、参考资料等,设置国情知识讲解、问题与测试、与俄罗斯著名站点连接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2]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以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在该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打造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精品课建设也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陈旧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发展的桎梏。精品课建设要求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精品课的构建过程中树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3]牢记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2)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大批青年教师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过教学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因此教学和科研能力亟待提升。由于精品课的构建过程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所有参与精品课建设的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审慎对待自身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提升科研水平

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活动中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独特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源于教学活动并为教学活动服务的科研。精品课本身就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教师要不断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凝练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水平。教师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科研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是高校积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同时,科研成果必须进行推广使用,才能更广泛更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3.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根据高校俄语专业的传统,“俄罗斯概况”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考核内容都是客观知识点的记忆,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书面考核对于知识覆盖面极广的俄罗斯概括课来说无法考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考核面过窄,导致学生看重卷面分数、忽视学习过程,重视背诵知识点、忽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主张期末考试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俄罗斯概况课应该将过程教学管理和期末考评结合起来。任课教师应严格考勤、课上主动参与、课下延伸学习、期末考试四个层面的课程考核新体系,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评定能力的不科学的考评方式。

1)重视过程能力,过程管理成绩占总成绩的40%

过程管理成绩(100分)=出勤(20分)+课堂表现(40分)+课外延伸学习(20分)+完成作业情况(20分)。

出勤:由于俄罗斯概况课课时少,每周2-4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严格记载。

课堂表现:该门课程授课内容丰富,学生的能力可以在改门课程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积累,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每次上课都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对于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记载。

课外延伸学习:通过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给学生布置课外延伸学习的作业,包括当次课的基本知识点,重难点,相关的扩展资料等,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下学习情况,便于考核。

作业:教师在当次课结束前布置口头作业,下次课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检查,对完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记载。

2)实行上机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鉴于俄罗斯概况课的特殊性,该门课程采取上机的方式进行考评,这样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用于考核中,这样多样化的题型设置和考核方式可以被视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考试方式的全新突破,大胆尝试。它的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加全方位。

四、精品课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精品课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随意“跟风”,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构建精品课需要妥善处理两对现实矛盾,即受条件的限制,青年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水平难以提升,科研能力的相对滞后制约课程发展的现实。

3.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精品课建成后,还需要不断的后续更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不能间断对精品课的建设。

4.精品课的建设不是个人行为,需要教学团队通力合作。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积极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2] 刘娟.精品课建设――俄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综合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个案.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4期

[3] 刘振.管理学精品课建设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第9期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9篇

(一)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收音机作为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英国广播公司(BBC)与德国宣传部门甚至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国家宣传手段;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并以极快的速度遍布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中。现在所说的“新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移动终端上的个人化数字技术平台,又称为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因此,新媒体这个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比较对象时有着不同的指称。如:“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此处的“新媒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将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相对的所有其他媒体形态统称为新媒体。而本文所指称的“新媒体”,则是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移动终端自媒体(WeMedia)信息平台。

(二)新媒体具有更广泛的新特征

新媒体具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征。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这样一些特征。“它既能在传播沟通时互动,同时也可对文本解释互动,它的数字化形态意味着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这种超文本性可以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形成网状文体乃至于数字图书馆。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既能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也就是说,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新媒体”(广义的新媒体)具有数字化、海量性的特性,数字化势必造成信息与物质载体分离的传播态势,进而具有信息海量化和更加公共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相对于网络媒体(主要是网页、论坛、帖子),“新媒体”(狭义的新媒体)具有更加强势的传播动能,且更加个性化(依赖个人)、多样化(主体多样)、动态化(移动终端),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目前为止是最典型最彻底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教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的高中生正是这庞大新兴媒体用户的主要成员,他们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和应用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性。同时,世界正在进入“无纸书籍”学习的新时代,电子课本将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电子书、平板电脑的普及对传统教育工具的替代作用日渐显现,适当地应用新媒体服务于教学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时间都是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活动。在时代加速进步的今天,教学容量不断增大,获得知识的周期越来越短,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些都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为老师提供共享资料的平台,老师可以通过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布置、批改作业,消息、推送资料以及在线辅导答疑以便及时解疑答惑;学生能够在线自主学习、讨论、提交作业,有利于加强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合作。新媒体固有特性的交互应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广泛地聚合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学教师,必须主动学习、应用新媒体来更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努力搭建新媒体人文综合教育平台。

二、建立新媒体人文综合教育平台

所谓人文综合教育平台,有两个含义:一是,新媒体平台自身就是一个系统,不仅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还包括在此基础之上的各个层次的信息系统。如:学校官方微博——各年级微博群——各年级各班级微博群——班级内部个人微博等。另一方面,该平台并非单方面的纵向系统,而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新媒体人文教育综合平台,包括各年级——各人文教学群(如教师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等)——各班各科课程微信群。两方面综合起来(横向与纵向交叉互动),才能成为一个严密的、完整的人文综合教育平台。

(一)建立校方微博系统

微博是一种集信息编辑、转载传播、交友互动为一体的自媒体。主要是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上使用,亦可在个人电脑上(“桌面版”)使用。微博摆脱了个人熟人圈子的限制,是一种跨空间、跨交际的即时性信息平台。因此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播功能。目前“90后”高中生广泛使用的微博有两种:一种是新浪微博,一种是腾讯微博。前者是最典型意义的微博,因此将微博的传播效能和自媒体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前些年,学校对在校生管理最头疼的就是未成年人“网瘾”的问题。这些学生已经形成迷恋网络、不顾一切的心理状态,游离在家庭和学校的边缘,不上学也不回家,这已成为学生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学生用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尤其是用微博、微信进行社交活动,学校和家长都无法察觉其浏览内容,更不能及时规范其网络社交行为。因此学生的网络行为面临潜在的、巨大的社会风险。对此,学校完全可以通过主动正面信息和规范浏览内容来使新媒体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建立以学校官方微博与教师管理微博为一体的中学校方微博系统。

中学校方微博系统是以学校官方微博为中心、为起点,以任课教师和管理部门为骨干、为方阵,覆盖到各年级、各班级,从而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的纵向微博系统。其构建步骤(亦即包含层次)是,首先,建立和完善学校官方微博,承担起总的管理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年级微博账号,各年级组长和任课教师加入,并“关注”学校官方微博成为这一中心微博账号的“粉丝”。其次,通过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覆盖到各个班级。各班级微博账号关注年级微博账号。最后,全班所有学生加入到班级账号中来,互相“关注”互为“粉丝”。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学校——年级——班级——个人的完整的纵向的微博传播体系,成为学校和教师信息的平台。这一平台,在信息通知,传达各种要求,布置学习任务时更方便、及时、有效。在与微信相交织、相配套之后,就能构建一个新媒体人文教育平台、管理体系和新媒体传播矩阵。

(二)建立人文微信号系统

微信是一种依赖于个人交际群体(即“熟人”圈子)的完整信息平台。目前广泛采用的就是腾讯开发出来的微信。微信在很多方面具有微博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能够完成网上商业交易和银行理财业务。建立微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智能手机“电话簿”中的熟人圈子开通,通过认证相互加入;一种是通过“QQ”号码中的“好友”圈子开通,通过认证相互加入。因此,微信受个人交际群体和熟人圈子的限制,不能像微博那样任何人都可以“关注”成为粉丝,继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反过来讲,微信对信息的接受者具有限制和过滤的功能。公共微信号推出的文章,以及“熟人”、“朋友”转载、发送的文章,都是可以用来研读、细看的详细信息。一般来讲,都非常具有可读性,借助于圈内人士的品味、专业和深度,可以发现很多文章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因此,微信既可以信息同时也可以研读各类经典文章。微信号群体一般来讲是横向的,多面的。学校建立微信号系统,分为两个向度:第一,可直接以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为建立主体,相互认证成为“圈内人士”,的文章可以相互阅读和转载。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求全班学生加入;任课教师也要求全班学生加入。前者主要用来管理,亦可以相关的阅读材料。后者主要用来进行课程教学。再与微博相交织、相关联,就建立起了微博——微信这个非常有效能的“新媒体”矩阵。第二,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订阅”具有经典文章等内容的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一般都具有相应的定位、主题和专业。一般都是每日更新、及时推送。里面相当多的内容可用作教学内容与扩展阅读材料。教师在订阅这些公众号之后,可将这些文章根据需要转载,并有选择性地发送至接受者。

(三)微博与微信平台矩阵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优点突出,但也同时存在各自的缺点。反过来,两相结合,就能发挥出强大的传播功能,是一个非常方便、及时、丰富的人文教育平台。微博由于受到字数(140字)的限制,不能全面涵盖所有内容,只能发最基础的内容,无法推送详细内容。因此只能是完整信息的断面和碎片,往往使信息具有蒙蔽性(假信息,如谣言)。因为短短140字无法详细了解事件和信息的来龙去脉。同样地,相对于微博,微信受到“熟人圈”的限制,传播速度和受众规模要低于微博。因此,微信与微博二者结合,就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实际上,当全班学生集体加入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微博账号和微信号之后,微博与微信就关联起来了。但需要教师在进一步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将之融合,主动发挥教育功能。一句话,微博作为消息模式,微信作为详细信息平台。这样,就使两相作用的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将通知、思考题、课后复习提纲、课前预习范围等简要地在微博上,告之所有学生。详细阅读内容和相关文章,教师可将制定地址链接到微博上,学生可直接点击阅读。亦可通过微博告之学生,阅读教师的微信号中转载的文章。这样,就完成了通知、要求与内容、阅读的配套。与此同时,一个完整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就完成了,也就是微博——微信新媒体信息平台矩阵。

(四)人文综合教育平台

这个信息平台矩阵是一个人文综合教育平台。所谓综合,分为三层意思:一是新媒体综合平台(新媒体矩阵)。上文已经阐述,不再赘述。二是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兴趣阅读综合平台,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兴趣阅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三是课程综合平台。起码来讲,语文、外语、历史、政治等课程教学和阅读内容,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管理、推送、布置、考核。

三、在综合教育平台上推进语文经典阅读

在综合教育平台上进行经典阅读,是非常方便的。中学语文教育要主动采用“新媒体”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目前,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试点效果来看,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很好的平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按课标要求,高中在必修课程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新媒体数字技术矩阵极大地有利于高中生在短时间内便捷有效地阅读和学习经典作品。下面,笔者就以担任的课程为例,简述语文经典阅读的过程和心得。

(一)微博作为消息发送模式

以微博作为消息发送模式,在微博上阅读任务和所在地址。中学语文教师每天都把当天的课堂教学纲要以最简短的语句发送到微博上,给出学生课后温习的大致范围;然后以多个消息模式把重点难点和思考题连续发送,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微博上布置每天的阅读任务的同时把经典作品通过微信推送给学生阅读。如:在必修五进行《三国演义》阅读之初,在高二年级微博号上这样一道试题(思考题):“《三国演义》‘赤壁大战’那一段中,黄盖率领小舟去诈降,请问,他在第几只小船上?”要求学生阅读原著,找出答案,在语文课上交流答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未读或是略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有快读之而解答案的急切,这样一本古典名著便在微博的轻轻撩拨下拉开了品读的序幕。在此基础上,再在微博上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读经典、研习经典。在必修一名著导读板块,高一语文备课组在高一年级微博号上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及要求:阅读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完整版,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要求了解、记忆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相关知识以及对本书相关的评价,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弄清楚主题等。阅读时间为9月1日至10月30日。语文组微博号将相关的资料以链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供学生阅读、参考、整理。以此为例,语文必修的其它必读名著《论语》《巴黎圣母院》《家》《高老头》《红楼梦》《堂•吉诃德》《三国演义》《谈美》以及莎士比亚戏剧,以两年为期限,以学期为阶段,在指定的微博、微信上富有针对性的、有序有效的完成对这些经典的品读研习。

(二)微信作为经典品读平台

微信作为经典品读平台,推送语文经典和接收反馈信息。教师在微博上以消息模式布置每天、每阶段阅读任务的同时,在微博中将有关微信号与经典作品所在的地址复制发送至微博上,从而将微博与微信关联整合起来。也就是说,教师在微博上以消息模式公布学习任务和阅读篇目,同时指定微信地址或提供微信平台地址链接;学生在指定的微信号上打开某一期的指定篇章,完成阅读。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指定收集者(如课代表)那里,由该人完成收集整理编辑,集中发送到任课老师的微信上。结合学生对微信的阅读习惯和依赖程度,全部经典阅读内容,都可以通过微信人文经典平台让学生课后阅读。该微信平台可通过教师微信好友圈为核心建立,“订阅”和“关注”相关微信号(包括公众号与个人号)。以上经典内容、经典作品以及经典导读、评论、译文,都在微信号推出的内容中。语文组老师主要关注这样一些微信号:“名著联播”(mzlb999)、“名著阅读”(aiyuedu2013)、“国学烧卖”(gxsm99)、“中国文学”(zhongguowenxue888)、“绘考点名著——高考版”(ghkdmz)、“读诵经典,感受文化”(lunyu100-suzhou)、“湖北高考网”(hbzkw_gk)、“高考语文”(gaokaoyuwen)等,作为推送经典文章地址。学生亦可自己“订阅”和“关注”其他一些微信号,通过该微信(公众号、个人号、杂志号),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同时通过微博、微信与教师、同学甚至作者互动。特别是微信发起群聊的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师生合作探讨、研习解惑提供了一个良性的操作平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读物主要有:“文化经典著作,如《孟子》《庄子》等。小说,如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契诃夫短篇小说等;诗歌散文,如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等;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等。这些经典作品都能够在相关的微信号(公共号)中找到。教师只需要将其内容归类、关注收藏就可以了。偶有少数作品一时难以寻得,教师可在自己的微信号中转载、编辑、,制定学生阅读。

(三)学生经典阅读效果检测手段

新媒体教育平台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等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基于新媒体自身的特点,教师和家长都不能即时陪同、监督和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效果。因此,查验、考核学生的经典阅读情况和程度,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1.课堂检测与当面查验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检查,包括课前检查、课中提问、课后抽查等方法。课前三分钟在科代表的组织和安排下,同步检测前一天的阅读任务,老师就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和补充,并再次加以强化;上课过程中老师需随时引导,最大限度的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只要是与经典阅读有关的内容随时提问检验,比如在上《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些篇章时,就可以同步检测学生对“名著联播”微信平台、“高考语文”微信号和语文组微博号上都有的相关内容和链接的《论语》《孟子》《荀子》《红楼梦》的阅读情况及程度;课后抽查主要针对课上查验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同学阅读不深入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检测。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阅读完成任务——老师课堂检测、当面查验,规范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新媒体”平台经典阅读的形式化,从而推进了学生对经典的深入阅读。

2.研究学习和个性表达

当然,诸多的经典作品仅仅依靠课堂的检测和老师的当面查验,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这就需要学生信息反馈与自主讨论两个模块来加强巩固学习效果。前者主要是要求学生转发甚至是同步评论、发表心得感悟,并要求各科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情况做记载、统计,并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相较传统的作业布置、查阅方式,既便捷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但学生有没有按质按量完成、有没有达到阅读经典的效果,是不是流于形式,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查验。后者主要是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通过发表评论心得和信息反馈互动,在相互质疑和探讨中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是结合新课改的“研究性学习”板块来进行“新媒体”教育平台之语文经典阅读的深入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团体,以微信号(公众号)中的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学期为期限,提交讨论内容研究方案给指导老师,在学期末以论文的形式在微信上展示研究成果。其中《小谈贾琏》、《关羽之死》、《<围城>的修辞研究》、《<西游记>趣谈》、《有趣的老头——庄子》、《略谈梁山好汉排名》等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新媒体教育这个平台,学生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培养兴趣、自主研究,能真正做到深入经典,推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

3.笔试测验考察阅读效果

笔试测验学生经典阅读效果,是最严格、最规范的一种检测方式。一方面,考试是教师教学成效自我检测的手段,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知识是否掌握的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学名著阅读是近几年来新增的考点,湖北卷从2012年开始,名著导读的考查是必考内容。有鉴于此,教师就语文经典作品内容命题,督促学生学习并通过学生答题的情况了解和统计学生经典阅读效果。教师命题还需要与高考大纲考点与语文阅读能力相结合,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检测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时亦可直接以往年高考语文真题来作为考试题目,以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毫无疑问,这些真题(或模拟题)的题眼、题肢相关内容,在此之前就要求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学习过。

如:“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5分)”该题出自2009年福建卷高考真题文学名著阅读第7题。在名著经典阅读模拟测试中,没有在综合教育平台上进行经典阅读的2013届学生考试通过率仅58%,而在综合教育平台上进行经典阅读的2014届学生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5%。这个考题在微信号“绘考点名著——高考版”(ghkdmz)2013年12月30日这期中推出,老师指定并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答题,并且参照参考答案完善自己的答案。与此同时,与本考题相关的内容“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也在微信号“名著联播”(mzlb999)的《红楼梦》联播中第59期、第60期、第61期、第62期中推出。学生订阅了以上这两个公众号,通过反复阅读这些经典篇目,逐步掌握了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本题笔试检测的2014届学生,仅有少部分同学出现要点不全导致失1分的情况,完全杜绝了以往无法动笔的情况。通过这一系列的新媒体数字技术矩阵教学,极大地促进了高中生在短时间内便捷有效地阅读和学习经典作品。

这一新媒体平台的综合教育价值还有待深度开发,具有非常广阔前景。试点学校目前还处在搭建和实用的初步阶段。随着不断地深入建设,相关的功能、设施还会不断地开发出来。例如,上文中所提及的微信号都是社会上已有的公众号,随着新媒体综合教育平台的不断建设,中学可整合相关资源(经验、平台、师资等),自己建立各门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学校配置相应的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操作资源,整合相关数字资料、不断推出,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问题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点评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45-03

药学研究生是药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肩负着未来我国新药的研发,临床合理用药的实施等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药学研究生的素质、层次和创造性等综合实力和水平,与国家的医药卫生水平及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具有高深性、研究性、专业性、精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1]。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A)、分布(distribution,D)、代谢(metabolism,M)和排泄(excretion,E)过程的量-时规律的科学。药动学的研究内容,应用于临床,主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包括给药方案设计、治疗药物检测和个体化给药等,目的是提高药物疗效与治疗水平。而在新药研发中,药动学与药效学和毒理学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创新药物的研发体系。因此,药动学是药学研究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怎样传授这部分知识,如何让学生学好并掌握这些内容,一直是萦绕在药动学课程授课教师头脑中的大大的问号。

“基于问题”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现阶段,我国医药院校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2]。目前,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理念的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在欧美多家医学院校使用[2]。吉林大学药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在充分吸取以上各种教学方法的理念和优点基础上,根据研究生药动学课程的特点及研究生生源的课程基础状况,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及大量文献调研与思考,和同行切磋与讨论,主要采取问题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及点评教学等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结果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充了药动学课程的学习内容,知识脉络清晰,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才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 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教学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认为课程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不相干,又不是自己的导师上课,混个学分就算完事,还有就是研究生来源不同,对课程的学习程度差别较大,因此,研究生常常缺课,即便是来上课,也是心不在焉,只等考试之前向老师讨要复习提纲,或套套题,或向同学借课堂笔记,最好的学生,也不过就是把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记好笔记,以备考试之用,毕竟考试成绩与奖学金挂钩;另一方面,有些导师的课题急需学生完成,便要求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帮忙,学生也就没有时间上课,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常常被导师和学生同时忽略,基本大家应付完成学分就算交差,由于对研究生课程的理解有误,导致研究生上课出勤率较低,课堂氛围沉闷,只有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式地传授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而听者不足十之一二。面对研究生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吉林大学研究生药动学课程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改革。

2 “基于问题”的研究生药动学课程改革实践

2.1 问题教学

教师在课上提出一个问题,对问题进行简单概要地介绍,要求学生课下广泛利用教材、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下次上课用PPT回答该问题及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具体过程是:在前一次课结束时,授课教师提出下次课要学习内容的一个中心问题,要求学生业余时间查网络文献和翻阅相关教材及参考资料,下次上课时,学生要以PPT的形式,讲解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如:“如何设计一个新化合物的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实验?”学生通过看参考书和查阅文献,真正理解了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及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等问题。每位同学的PPT都基本重复了一遍相关的知识点的内容,同学在自己讲和听同学讲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不但理解和掌握了药物动力学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学习的内容基本囊括了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的全部知识和内容,知识容量明显增大,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老师独站讲台的满堂灌效果。并且,学生在进行PPT讲解时,既培养了能力,又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口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问题教学法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消化理解问题涉及到的学习内容,使学习的内容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学相长,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容量也在迅猛扩充。

2.2 研讨教学

讨论一个问题。小组专题讨论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小组表现出一种团队精神。讨论时,学生在讨论中,通过思考、分析和互相比较,不仅知识得以增长,而且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得到训练[2]。如:讨论“药物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与半衰期的关系”。讨论前要求同学们课前查阅大量文献,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和理解,为课堂讨论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在课堂上,同学们必须全神贯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或辩论,同学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问题的理解透彻清晰。教师在课堂上是小组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课前设定的问题来控制教学内容,并适时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提示和引导,必要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适当地引入课堂,教师和学生通过查阅学科前沿文献,深刻理解学科研究方向,更新教学和学习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既在教学内容中引进了新知知识,又使学生在探讨问题中不断学习进步,在快乐中学习,不会产生厌学情绪,不加重学习负担;在研讨中学习,教师可以控制和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地实现了“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理念[3]。讨论式的课堂教学,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用来进行知识的深入探讨和理解,抓住问题的精髓,真理越辩越明,在研讨中,师生的多种能力均得以锻炼和提升,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 案例教学

举出一个案例。教师通过组织问题教学和讨论教学,再以一个案例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该案例,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药动学在药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医药应用及研究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学科。药动学研究应用到客观评价现有药物、能动设计新药和新型药物传输系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合理设计最有给药方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例如:“设计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案”。首先,请临床药学专家向同学们介绍临床上抗生素使用存在乱用现象及不合理应用的后果,激发了药学研究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安全用药意识,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合理开展临床药学,同学们应用自己储备的药动学知识,广泛查找资料和文献,积极参与并完成“设计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案”。表现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我国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改变不合理使用者的错误认识。这样的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劲头,同时,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才能,学有所用,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和将来的使命感,激发了学习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

2.4 点评教学

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讨论结束和设计完成案例的分析时,授课教师都及时帮助学生真正理顺教学内容和知识脉络,总结前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展示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公式等,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保证学生更清晰、明白、理解和掌握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才算真正地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任务。

3 “基于问题”的研究生药动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3.1 问题教学分析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该领域当前的重点和热点研究项目,针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设计制订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过通查找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相关参考资料,经过仔细地分析、对比和思考,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次完整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化和巩固,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乐于分析,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原创性思维能力,奠定了学生提升创造能力的基础。学生在参与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营造更浓厚的探索、创新和研究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思考更多的学术问题,形成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但为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在“基于问题”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索更适宜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基于问题”的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同时获得提升和提高。

3.2 研讨式教学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研究生的学习,还沿袭着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和下课拷贝老师PPT的被动式学习习惯,由于课前没有准备,因此,上课时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来不及思考,而只是盲目记录,待考试前机械背记,大多数学生没有问题与老师讨论,课后也没有动力自主探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相关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等令人堪忧。研讨式教学在国外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我国也有报道研讨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研究生教学改革模式。通过研讨式的研究生教学,学生们由不得已参与研讨,到积极主动参与研讨,最后是强烈要求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同时在讨论中,学生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科研问题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综合分析思考地因此,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得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调研,学生的思维高度也站在了学科的前沿。另外,研讨式教学,师生各抒己见,平等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和谐,也加深了师生的感情。研讨式教学能够实施的根本原因,得益于研究生人数明显比本科生少,研究生教学基本属于小班教学。

研讨式教学的核心部分是研究和讨论[3]。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和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断地激发、锻炼和培养起来的。我国要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研讨式教学,就一定要从研究生的教学开始,一直贯穿到研究生科研的整个过程。但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管理和组织课堂教学,防止跑题现象发生,有悖或偏离教学内容。因此,研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个较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非常重要,一旦讨论“走题”,教师应及时调整讨论内容。另外,教师还要随时发现在研讨过程中少数学生的“偷懒”情况,学生也要监督老师在学生讨论中的“偷懒”情况。教学相长,在讨论是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讨论,学生和老师的水平和能力都会迅速提升。但讨论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开始时会有相当的难度,经验不足的教师很难掌控课堂,同时,对研究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得不提前准备书本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满怀信心和自信走进课堂,参与学习,提升能力。

3.3 案例教学分析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整个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思考和理解,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经验;教师则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分析、点拨、启发和引导,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分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吸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4]。另外,案例教学在对学生的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态度,分析方法,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试已经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这种评判体系,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客观可信,比较公平合理。这种“政策+教师”的评价方式值得借鉴[4]。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深度及广度要求非常高,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平。

3.4 点评教学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中,点评是课程教学的总结和收尾,精彩的点评,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4 小结

基于问题的药动学教学改革实践,涉及的教学内容属于学科领域的前沿和难点,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教材可供选择,因此,教学中没有使用固定教材,教学中,介绍给学生一些国外专著和相关的SCI杂志,要求学生根据课堂问题、讨论的内容及案例,课下主动自觉查阅,保证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充分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吸收文献中顶级国际会议和重要的相关领域的一流学术文献的研究成果,然后解决自己的问题,准备下次课中使用,一般每次课的阅读量为2~4篇[5]。学生通过文献的阅读、制作PPT和上台讲解及解决问题、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参与,对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相信学生将受益匪浅。

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研究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过程。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新[6]。研究生教学要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和视野的新世纪人才,他们素质的培养自然是“重中之重”,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当属创新素质[7]。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提高研究生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其他能力的培养和锻炼[8]。研究生是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部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9]。

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改变了考核方式,通过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完成作业、PPT制作及展示效果,讲解风格和课堂研讨中的表现等,有教师掌握综合成绩的评定,确保分数就是能力的真正体现。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明天,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需要每一位辛勤的教师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李敏,欧阳琼,等.研究生课程学习新模式的尝试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458-460.

[2] 姜冠潮,周庆环,陈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8-9.

[3] 赵玉田.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 (8):110-111.

[4] 王根顺,李立明.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电力教育,2011,(4):38-39.

[5] 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36-39.

[6] 夏新华,贺鉴.研讨式教学法在省级精品课程《外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42-45.

[7] 岳建海,孙玉鹏,商朋见.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18-122.

[8] 王洋,郑建明,祝峙.指导病理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66-167.

[9] 刘涛,姜红,刘旭明.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4-115.

上一篇: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