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范文

时间:2023-02-24 20:33:54

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范文第1篇

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纪律 教学效果

1导言

在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任务行教学法”是其基本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通常“use three main models that are pair work, group work and discussion to let students communicate each other or cooperate learning”.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而他们往往忽视了“非言语交际”和学生的因素。

2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本次教学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此改善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论文的假设:合理、周全的课堂活动设计能够改善、提高活动中的纪律,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研究过程

3.1方法简介

研究以为期4周的课堂活动为主。以二年一班为研究对象。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方法。所用教材为《小学新标准英语》。“Interest is usually the best way to attract and hold attention,and to get voluntary participation.”课堂活动设计中将突出体现两点:一个是更多地关注“非言语交际”的因素,另一个是学生自己将在活动中承担监督者的责任。

3.2教学过程

(1)第一周

教学目标:练习数字10~100,熟悉加减法的表达。

活动介绍: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每组都有自己的活动任务,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的那组为获胜组。

对于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每组在活动前抽取一张任务卡,然后讨论如何有效地完成任务。必须按照任务卡上的要求进行活动。

对于教师: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8个学生。向学生介绍活动情境:我们的朋友盼盼在森林里走失了,我们必须找到他。找到盼盼的唯一方法,是通过森林里树木的测试。最快找到盼盼的那一组是获胜组。这个活动做3次,以确保每组能扮演到所有的角色(树、营救者、监督者)。教师在教室里做些简单装饰,以营造氛围。教师为活动设计适合的桌椅摆放位置。桌椅摆放位置如下:

(2)第二周

教学目标:学习运用“Where is… 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

活动介绍:学生以同桌为活动单位,教师给两个学生不同的任务卡。两个学生都有一张路线图,但他们路线图的内容都不完整,一张路线图所给的内容正是另一张图所缺的内容。两个学生必须相互提问,补全图中所缺内容,共同完成任务。

对于学生。你和同桌都有一张路线图,但每张图都不完整。你要通过提问从同桌那里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将自己的图补充完整。然后你们才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你们不能看对方的路线图,只有你们都完成后,才可以看对方的路线图以检查你所补充的内容是否正确。

对于教师。教师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与同桌进行活动练习,另一部分学生(10名左右)做监督者来监督进行活动的学生。这个活动做3~4次,以确保每个学生能扮演到监督者的角色。认真完成任务的同桌将奖励他们粘贴。

(3)第三周

教学目标:学习运用句型“It’s going up/down/past/over/through…”

活动介绍。学生分小组活动,每组有自己的角色。教师给每组一张任务卡,当他们完成一次活动时,他们可以换别的角色。

对于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这个活动有6个角色(小山、桥、学校、隧道、火车、监督者),你们要扮演完所有的角色以完成活动。同时,必须按照任务卡上的要求做。

对于教师。教师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6~7名同学。教师介绍情境:一列火车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旅行,他旅行中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个活动做5次,以确保每组学生能扮演到所有的角色。教师在教室里做些简单装饰,以营造氛围。教师为活动设计适合的桌椅摆放位置。桌椅摆放位置如下:

(4)第四周

教学目标。学习运用句型“It’s next to/in front of … Take the first/second/third on the left/right.”

活动介绍。学生以同桌为活动单位,教师给两个学生不同的任务卡。两个学生都有一张简易的市中心地图,但他们地图的内容都不完整,一张地图所给的内容是另一张图所缺的内容。两个学生必须相互提问,补全图中所缺内容,共同完成任务。

对于学生。你和同桌都有一张简易的市中心地图,但每张图都不完整。你要通过提问从同桌那里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将自己的图补充完整。然后,你们才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你们不能看对方的地图,只有你们都完成后,才可以看对方的地图以检查你所补充的内容是否正确。

对于教师。教师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与同桌进行活动练习,另一部分学生(10名左右)做监督者来监督进行活动的学生。这个活动做3~4次,以确保所有学生能扮演到监督者的角色,认真完成任务的同桌将奖励他们粘贴。

3.3数据收集

论文的数据收集以模块测试、观察日记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

4总结

4.1数据分析

(1)学生分数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分数对比图略)

(2)教学日记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教学观察日记,我得出这样的结果:在4周的教学研究过程中,课堂纪律要好于教学研究前。在第一周,课堂活动设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有一组同学要扮演监督者等。这些使得学生们很感兴趣,也使他们更为主动地参与进活动中来。同时,这也大大地改善了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也很好。学生在这周的测试分数也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后3周的活动中。

(3)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活动设计对比及课堂纪律对比略)

4.2存在问题

本次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关于口语方面的,对于听力、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活动设计却没有涉及到,因此本次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这些方面的活动设计。

4.3结论及意义

通过分析学生们实践前后的分数对比、实践观察日记和实践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由于课堂活动设计的有趣而又适合学生,学生们非常喜欢并积极参与,课堂纪律得到了改善,教学效果也随之得到了提升。这个结果也证实了本论文所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

本次教学研究论文所取得的经验,能帮助那些与我有类似教学问题的教师正确地认识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活动充分地发挥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Davies,P.& E. Pears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Zhang,S. & G.Xu.Cooperation Study in Task Activity in.English Teaching & Research Notes,2004,(5):21—22.

课堂纪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堂纪律管理 学生 教师

课堂不能没有纪律,课堂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纪律的过程。课堂纪律是一个学校学风的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纪律,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呢?课堂纪律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完善统一。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课堂是教师的阵地。在三尺讲台上,教师讲课要科学严谨、清楚明白、生动有趣。教学内容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有启发性,他的教学能发人深思,又能扣人心弦。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专注于听课上,哪有精力去破坏纪律?即使个别同学破坏纪律,也会遭到大多数同学的谴责。应此教师要教好自己的每一节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搞好课堂纪律的关键。具体应做到:一深,要给学生半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知识是师生心灵交汇的载体,也是联系师生精神世界的纽带。教师专业知识越宽厚,基础越扎实,对教材的理解才能越深越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教材,使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不仅要广泛精深,而且要深入研究,知其然,也知所以然。二活,即真正理解,消化知识,使其转化为智能为教学服务。同时,也要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自己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三广,即具有广泛的文化素质和兴趣爱好,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学会用身边的一切有益的媒体充实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教育的发展使教师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谁不努力谁就会被淘汰。

二、教师课堂语言的控制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必备条件。语言,在于它有区别于其他生灵的特殊性,在于语言能表达出更多更复杂的东西。我们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生活的基础,教师的语言更使得学生形成无限的精彩和美丽,教师的语言能迸发出无限魅力。在课堂上,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在课堂纪律的管理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和周末的课,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课堂纪律,对此,教师不必批评某个同学。可以说:“现在,我们看哪些同学能坚持专心听讲,哪些同学能笑到最后。”教师还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进行课堂管理。如教师对正在讲话的同学说:“你们那里的噪声级超过了85分贝,当心环保局来罚款哟!”讲话的同学随即脸红语住,别的同学也会引起注意。再如,在课堂上有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一时答不上来,这时周围的同学往往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甚至引起哄笑。这时,教师不能骂他是“蠢材”、“笨蛋”、“傻瓜”等。这样学生容易丧失自尊心,自尊心一旦丧失,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他也许会真的变成自暴自弃的“蠢材”、“笨蛋”、“傻瓜”。教师应引导他别慌,慢慢想一想,思考思考。这样可以调节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习惯师道尊严,这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师生关系已有了本质的变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得教师能感受到学生的内心的希望与意图,学生也能了解到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的范围,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会在这种相互理解中自然形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好平易近人,温和可亲的性格和优雅的仪态,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样,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敬仰和热爱,甚至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语言,衣着,发型等的特点,甚至走路姿势。这必然对促进和谐的师生情感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后,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亲密友人。这种关系甚至不是可以被时空距离及其他因素中断的。许多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学,甚至毕业后多年,仍然怀念老师,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就是会表面畏惧,其实内心不服。有些学生甚至恶作剧,刁难报复老师。有意寻事来破坏课堂纪律。

四、善用表情进行课堂管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好教师”。教师可以用表情巧妙地在课堂上传递自己对学生的信任、期望、赞许与批评等信息,激发和抑制学生活动动机,改变活动的方向和强度来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万种情思、无限希望都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往中,其眼神的灵活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眼神运用有三种:注视、环视、巡视。注视的运用:可以得到教学的信息反馈,也能够制止部分学生的走神和骚动,提醒学生注意听讲,还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冷场现象。注视的时间对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加重,相反,教师多看学生,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较多,有教师说,和自己对视较多的学生,成绩也相对好些。环视的运用:环视是针对全班学生、遵循一定路线运用的一种眼神,既是维持课堂次序,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示,调动他们的参与感,如在提问问题后,如果一时没有学生回答,这时运用环视可以鼓励每一位同学开动脑筋,深入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巡视的运用:巡视是对部分学生的注视,把教室分为前后左右四区,用稍慢的速度轮流注视,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教学死角。与每个学生交流,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上课时主要是进行逻辑思维,主要用左脑,左脑支配人体右侧活动,有调查表明教师关注目光是左边学生的两倍,因此教师要自觉地将目光加以合理分配。与每一个学生都交流。教师还可以用愠怒的表情、严厉责备的目光,传递教师对学生的不满,要求学生收敛其错误行为,并立即予以纠正。

总之,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稳定,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去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使得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形成纪律严明又生动活泼学习的优良课堂风气。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2]李宇明.理论语言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

[3]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课堂纪律范文第3篇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呢?其实,我们只要回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良好的纪律是有标准的。现在,我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同行商榷。

首先,良好的纪律要求“严而不死,严而有度”。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纪律的概念告诉我们,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严师出高徒”实际上表述了三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益的保障;教师严格的要求会换来学生的成才。但是,教室毕竟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学生毕竟是有思想、情感、意志的个体,不能管得过死,不必非得学生的举手投足都整齐划一,出现我在前文提到的那种“安静”的场面。同时,我觉得,严格也应该有“度”,这里的“度”,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握。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在强调起码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不必对学生的坐姿、读书的音调、回答问题的速度、书写的快慢等等行为作出统一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控。而学生所掌握的度至少要建立在“该与不该”的前提上,做到“不随意、不随便、不违纪”,竭力融入自觉的学习,以至学有所获。要知道,拉肚子的学生请假上厕所不是违纪,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声音太大不是装怪,坐在靠墙的学生坐姿不端不是违纪,向同学借笔的学生也不是违纪……只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就会发现,违纪的学生少了,我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课也好上多了。

其次,良好的纪律应该是“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因此,好的课堂应该是“活”的。包含几层意思:老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知识、情感、个性等都会在课堂这个载体上流动和传播;教师的主导是活动的,他会因为知识的变化、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学活动是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体,他们的思想是流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对教学的反应也应该是流变的。一句话,任何一节课都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基于教学的这种性质,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活跃的,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老师应该积极地激发学生使思想、思维、行动“活”起来。不过,我所说的“活”单指为教学效益的提高而言的“活”,不是那种乱糟糟的局面。教学是要讲究秩序的,不讲秩序的活就会违背纪律的起码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活跃没有为学习服务,而是自作主张地随便说话,我行我素,或者吵吵闹闹,那么,这堂课就会是一塌糊涂的。所以,老师要掌控好教学秩序,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在纪律要求上,教师不能勉强,学生也不可随意,一切都要为教和学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要求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讲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教学活动的“形散神聚”。秩序井然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整体标准。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应该是和谐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收放自如。

和谐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至高的境界,就像我们要求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一样,老师同样也必须尊重学生,这是建立和谐课堂的立足点。和谐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情感、一种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我们做教师的没有备好课(正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一样),就去糊弄学生,那节课会一塌糊涂,这是老师的过错。就像老师可以抽烟,却不许学生抽烟一样,我们在学生的面前就会底气不足,我们就不能再强词夺理了。也许学生只是捡起掉到地上的一支笔,我们却一定要责怪他们,错在老师,而老师却要小题大做;对于少数学生的严重违纪,当老师的却充耳不闻,惹得其他学生怨声载道;老师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学生,却不许学生理直气壮地辩解……如此等等,就是我们没有尊重学生、不能正视现实,这种老师久而久之就会被学生唾弃和厌恶,这样的老师所规定的纪律将失去任何意义。老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支持学生的情趣,理解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爱好;就是要多一些微笑、少一点抱怨,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打击,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接受、少一些排斥;就是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尊重课堂、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尊重同学、重视学习。因此,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和谐的、互相尊重的,老师和学生是亲密无间的。

课堂纪律范文第4篇

课堂纪律

今天,下午快放学时,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我把小王和小张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事报告给了王老师,我是组长,我管不住他们,自然要上报,老师听了自然很生气,打了小王和小张每人几下。

为什么小张和小王不遵守课堂纪律,非要说话惹得王老师生气呢?小潘的表现比他俩强多了,要知道小潘以前比小张淘气多了。

说到课堂纪律,我也应该谈谈自己了,我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怎么样呢?七节课上,我有没有认真听讲呢?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我认真的听讲,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不然,我的期末考试怎么办呀!科学课老师讲的幽默风趣,我听得更认真了,不放过一个内容,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研究和科活课我搞了一些小动作,以后一定要改正。

今天,我的课堂纪律还可以,没说话只在小组讨论时进行讨论。我以后不能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了,我一定要继续努力,让课堂纪律变得更好。

课堂纪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方法;对策

一、树立教师的权威

小学生入学最先接触的是教师,所以树立教师的权威是进行有效课堂纪律管理的关键因素,威信就是要学生相信你且让学生充分感到信服的力量,要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但不是单单的让学生因为惧怕去信服和听话。教师威信是有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威信就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不利的,更谈不上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反有威信的老师会让学生自X地感到信服的力量,学生会发自内心的爱护和尊敬自己的老师,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也会减轻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压力。因此如何树立教师权威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和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树立教师权威的关键时刻,因为学生对自己的新老师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说自己的课堂教学是非常严格的,要具有严肃性方便以后的课堂管理,第一时间的下马威对小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处事果断;处事果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自己的魄力不能犹犹豫豫,特别是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果断。处理事情要说到做到,处罚要注意度也要兼顾时效性,对犯错学生要严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更好的树立教师权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要说到做到守信用,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学生。

二、奖惩并重、注意方法

对小学生的管理要奖惩并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但老师对待学生要真诚,对学生要诚实守信,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要守信用,说到做到,比如承诺过要奖励学生就一定要奖励学生,说过玩游戏就要玩游戏,说过作业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说要家访就要家访,如果遇到意外做不到要向学生解释,这样就可以赢得学生的信誉。对表现好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例如:口头赞赏、赞许的目光、满意的微笑、奖励大红花等。这些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也会给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会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合理适当的惩罚也是进行小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手段。但是老师要学会把犯错和惩罚进行切当的衔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是因为某种不当的行为才有的惩罚,不是盲目武断的随意发号施令。不恰当的惩罚对学生做起到的效果是微弱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惩罚要具有即时性和有效性,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使得惩罚行为在逻辑上是具有实用性的。例如:随意丢垃圾就打扫卫生、上课多动可以罚站等,要注意惩罚的场合性,小学生也是自尊心很强的要注意把公开惩罚和私下惩罚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强化学生监督意识

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演讲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式,任命德才兼备,威信并重,乐于当选,或者有领导能力,听老师话的学生为班干部,并交给班干部适当的管理任务,如早读的时候班长会在讲台上带读,监督学生读书,这样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会很好的读书了。又如上课前整顿纪律时,班长会站在讲台老师傍边帮手点名表现不好的学生。还有在自习课上可以叫班长把讲话的或走过座位的学生名字记下来。还有在排队去做早操的时候可以让中队长整理队形。还可以安排班干坐在差生附近或同桌,以便上课时提醒那些想违纪的学生,达到维护课堂纪律的良好效果。且在管理过程中,要先扶着他们进行班级管理,并交给方法,树立并维护期威信,然后逐步放手并安排任务,让他们自主管理。最后通过表扬激励的措施,让班干部获得班级管理的快乐体验,保持高涨的热情,拥有强大的内动力,持续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Carolyn Evertson、Edmund、Murray Worsham.吴慧燕、王敏婕译.北京:有效地管理你的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53-167.

[2]卡罗尔・西蒙・温斯坦、安德鲁・J・米格纳诺.梁钫、戴艳萍译.小学课堂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0-270.

课堂纪律范文第6篇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因此,一个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尽早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可以让学生参与整个制定过程,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

二、要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用智慧启迪

好的课堂纪律不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更不是用武力能够征服了的,它需要我们走到学生中间去。只有把知识变成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发掘学生的潜力,才能让课堂充满积极的氛围。

第二、要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伤的,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有时候,教师不恰当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眼神,都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而学生一旦受到伤害,再要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就不大可能了……”有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像爱护眼睛那样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某个学生。

第三、要多表扬,少批评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我们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难处和实际情况。特别是后进生,要多捕捉“闪点光”, 仔细洞察他们的点滴进步, 即使只有一丝闪光,也都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

第四、任何时候都要以对课堂教学影响最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要不动声色,单独地进行沟通。千万不要在整间教室里进行有关纪律的对话。

三、组织课堂纪律的具体策略

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以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要了解你的学生

著名教师郑杰说: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这样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

如何了解呢?平时教学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个民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如果是公开课,可以在课前就所学课的难点和兴趣点,还有学生对老师的一些基本要求来一个问卷调查,做到成竹在胸。

2、要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这在异位教学时更值得这样做。教师可以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让你的眼神扫视全班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老师在盯着他(她),等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后,就可以进行你的教学了。

4、巧用课前三分钟

一节课开始,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老师们结合教材特点精心设计的导入法就具有这种功效。

5、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同时,还要注意始终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例如,当某个学生在作陈述时,让其他学生准备对之进行评价。

6、注意音量和语速

上课时教师的音量过大,一路高歌,学生就会感到烦躁,容易疲倦;声音过小,学生听起来感到吃力,同时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思维跟不上,听不懂;语速过慢或平铺直叙,又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会使他们感到索然寡味、失去兴趣。所以要求老师的音量、音速或是提高或是停顿,要有抑扬顿挫。有时,还可动用片刻“沉默”来引起学生注意。当然,这些方法都应服从于教学内容的表达需要。

7、用目光传达课堂管理信息

课堂纪律范文第7篇

一、严与宽:宽中有严

“宽”,是指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动”。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假如在课堂中太多地使用这个“不是”那个“不准”去约束强制学生;或者在课堂中频繁地使用某种特殊的声音如“一二三,快坐好!”“嘴巴闭起来!”“眼睛看黑板!”等指令性的语言来追求“安静、整齐、有序”的课堂纪律,从而达到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为目的的话,那么不仅会破坏美术和美术课堂的完整性和美感,而且长此以往.机械刻板、没有激情、缺乏创新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种子。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像、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当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任想、任说、任动”。《人民教育》上刊登过一篇案例:一堂语文复习课上,教师请四人小组讨论,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问题是大家都想做这个发言者。轮到第三组的时候,被推选的A同学和未被推选的B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问题:老师为了不伤B同学的积极性,就也让他回答。结果很多想回答但没得到“资格”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要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绝不意味着对学生要无原则地鼓励,特别是在鼓励学生和倡导遵守规则“两难”选择面前,更应该倾向于倡导学生遵守规则,毕竟,不遵守规则的民族是不受欢迎的民族,是没有效率的民族,也是没有发展的民族。

美术教学包括的内容丰富多彩,如美术欣赏、绘画、各种手工制作、图案设计等,使用的工具又多,美术活动中又带有一定的游戏性.所以美术课堂更易给人“乱”的感觉,也更易“失控”:为了保持美术课堂教学秩序化,使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笔者认为还需一定的“严”。当然这个“严”绝不是教师对学生的严厉,不能误以为是故意造成一种严肃死板的气氛,而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做到“宽中有严”。

1、师心态要正。教师不仅是活动的操作者、指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弱化身份,参与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一起积极讨论、做游戏,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让他们真正自由活动于美的熏陶之中。例如教学《海洋生物》一课时,笔者同学生一起回忆上海“海洋水族馆”之行,平等地交流“印象最深之海洋生物”;学生制作时,积极参与;展评作业,为了营造更强烈的环境氛围,带头在黑板画起海底世界,完成制作的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把“章鱼”、“海龟”、“电鳗”、“海豚”等置身于美丽“海底世界”。教师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融入课堂,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称赞和爱戴,发挥教师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引领着学生进行正常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美术的理解、感受各不相同,加上美术问题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宽泛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对美术问题的看法,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和信任的态度,形成良好的默契,他们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深刻地体验追求美的快乐:因此.教师既要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的不足之处,善意指出其问题所在,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个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宽”而不随意,“严”而有序,“宽中有严”才是处理较好的一堂课。

二、动与静: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美学中的一组辩证关系。美术课上的“动”,笔者认为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敞开思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新课标中,较注重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以多种活动方式为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去创造。

理想的课堂教学态势,既要有动,又要有静,美术课堂也不例外。唯有“静”,才能让学生进行构思、完善、表现。所以,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更要合理安排好课堂活动,不能从头到尾都动,尽量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分明。

1、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本位。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对活动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游戏设计得较简单、趣味些,而高年级要在活动中增加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样才会更加吸引学生参与。

2、要符合教学实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活动不为教学服务,就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学生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养分,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中去安排活动,体现它的教育价值,同时所设计的活动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3、要动中有“静”,充分感受美、体验美。美术课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这需要通过幻想和想像才能身临其境。因此,美术课既要动,同时也要给学生一片宁静的空间。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

4、要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引导动静分明地学习。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特点,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一事物。比如画《水墨画》,很多学生一开始能够注意墨色、用笔的变化,也很想画好,但画水墨画需要屏气凝神,很多学生都无法坚持到底。经实践,笔者发现适当的“你的线条真好!”、“水墨韵味出来了!”“坚持下去,你可以画幅好画!”“假如墨色再有些变化会更好!”之类赏识性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坚持画完的勇气。

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动态表现,通过对学生肯定、赏识评价,促使学生在追求评价中规范白己的言行,按老师的引导动静分明地学习。实践表明,老师的评价有着明显的调控、激励、导向的作用和功能。“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了学生的灿烂,我们不妨多给点阳光!

三、收与放:收放自如

所谓的“收”就是统一、集中的教学;“放”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美术不像数学那样可以得出1+1:2,美术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的是心灵的感知,所以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学生想画就画,不想做就不做,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形成无组织无纪律的局面:教师要有目的地大胆地“放”,既要让学生在游戏性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把握住课堂的整体。如教学《童话、寓言配画》一课,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合作:选一篇喜欢的童话或寓言,讨论分析并分角色来演一演,在这“放”中激励学生加深对童话或语言的理解,把无声的文字声情并茂地表演出来。过后再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给精彩部分配画,进行回忆和想像,使教学任务有序完成。

美术课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运用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活泼好动,信手涂画,这样的课堂教学常常被人误解为“乱”。其实,在新的美术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在新课标新理念的要求下,美术教师必须要正视美术课堂上这种“乱”的现象,对“乱”现象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它,须重新认识美术课“乱”现象。

课堂纪律范文第8篇

某市年轻的语文教研员许老师到一所小学去试着上作文指导课。他走进教室时,还没有到上课时间,但学生们见他进了教室,就纷纷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见还有好几分钟时间,就提醒大家到外面去玩玩吧,可只有二三个学生站了起来;再次提醒,又站起了几个,而且还只是在走道上走了几步。上课铃响后,所有的人都坐得极其端正:两手在胸前交叉,双肘稳稳地撑着桌面,挺着腰杆,目光一律正视。许老师说:“随便点,不要这么端正”,他们没动;又说:“来,放松点”,他们依旧;再说:“我上课是从来不需要坐好的,不要这样坐,把手放下去——”许老师走到前面几个学生中间,拆散了他们交叉着的手。终于,后面的学生也放松了手。于是,开始上课。课上得很拘谨,举手很少,大多是老师问一个,他们简单地答一句,不肯多说一个字。奇怪的是,上着上着,他们原先拆散的手,又渐渐地交叉着撑到了桌面上。“怎么?大家连不坐好都做不到!我现在不是要坐端正,而是随便坐”,许老师说。有几个学生朝他瞅瞅,用一种疑惑的眼光,也许他们觉得奇怪:上课怎么可以随便坐呢? 课后,我问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说:“我们这个班一直是学校里最好的班级,特别遵守纪律。”我又问:“他们平时上课也这样坐吗?”“平时要随便一些,但纪律也是很好的。说实话,我是不允许有一个没坐端正的,也不允许有一个思想开小差。如果有一个在小声说话,我就要停下来。”噢,原来,她对纪律有特别的要求。 听了这位老师的话,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我一直以为,我们的中小学,过分地强调了遵守纪律,或者说,对学生的在校纪律要求太严、太紧、规矩也太多。上课时,手要怎么放,举手举哪只,眼睛看哪里,屁股怎么坐,都有不成文的明确要求;有的老师,上课时不允许有一个人做小动作,不允许有一丁点超常的表现;有的学校如果有活动或外校老师来听课,要求统一服装、统一行动、统一姿势,有的对个别调皮的学生还进行专门训话。到中小学去,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许多学校作为校风或班风的那几个大大的贴在墙上的词,其中往往有“守纪”二字,而且大多放在最前面。 纪律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以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地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大度一点,豁达一点?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能不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是否允许孩子不坐端正?再比如:我们能不能允许对已经掌握了的学生学习课外内容? 最近看到一则小故事,既有趣又发人深思。一次,荷兰首相来中国访问,中方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当时天空飘着雨丝,礼宾车队抵达幼儿园门口时,只见门口两边齐刷刷地站了两队小朋友,一律昂首挺胸,站得笔直,一见首相夫人下车,便全部有节奏地挥舞着手中的塑料花,异口同声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来宾走进教室参观,只见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孩子们个个在座椅上纹丝不动,双手放在背后,稚气的脸上表情非常严肃。看到这些,首相夫人很快便结束了参观。 回国后,首相夫人对中国大使说,这是她历次出访中感觉最不好的一次。为什么下着雨还要让孩子们站在大门口等,又整齐划一地拍手、喊口号,好像木偶人一样?进了教室,又那么肃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这些究竟说明了什么?五六岁的孩子应该非常天真活泼,调皮捣蛋,吵吵闹闹的才正常。可这些孩子们仿佛都受到军事化训练,毕恭毕敬的,失去了天真烂漫,一点也不像孩子了。要知道,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应该是蹦蹦跳跳的才对,即便是做个鬼脸也很可爱! 荷兰首相夫人所见的这种情形,应该说是完全真实的,这种情形在很多中小学里同样存在。然而,我们为什么没有她这样的强烈的不受呢?是首相夫人过于敏感还是我们过于麻木?也许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是我们的头脑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浸润得太久太深了。(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311200)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5日第4版

课堂纪律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课堂行为;教学平等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34-01

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课后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也不听那也不听……",听后颇有同感,现在的课堂似乎都有着这样的通病:要么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人响应教师的提问;要么总有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不说话的大多在玩手机,看小说;若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则会引起更大的"混乱"……是什么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如何改善如此糟糕的局面?经过不断的思考与摸索,本以下探讨 。

1.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

1.1 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老师:这个太简单了,我们都会了,什么时候教我们 flash 啊? 老师,C 语言难学吧? 是不是学了这个就会编程了? 老师,我想学点实用的,家里电脑坏了都不会修! 老师,……这些问题都折射出学生渴望新知识的一面。 然而,仅靠教材上提供的信息是无法满足的。 老师教的,学生不想学;学生想学的,课本上没有,老师又不教! 他们在课堂中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自然会对课堂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及时补充新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提到的新鲜事物,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够积极响应的,而那些为数不多的"极个别"也会在课堂气氛中有所改善,倒戈到"响应群体"中来。

1.2 采用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果教学手段只是重复,毫无突破,不仅学生会感到无趣,就连教师也体会不到教学的乐趣,从而失去教学的激情,这样又如何能管理好整个课堂? 我们可以考虑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来进行教学。 例如,同样是表格工具的使用,同样是只有一课时,我没有按照教材上的方案,而是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绘制象棋棋盘。 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我似乎都是在学生的"指导"下进行的,而随后的学生实践环节,他们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达到了预想不到的结果。

1.3 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每节课教师讲述的时间控制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讲授时间较长时,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兴趣也会锐减。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活跃了,不用再逼了;提问题的学生多了,课堂不再是沉闷了……但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决不能简单等同于放手不管,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操作状况,并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2.调整教师的课堂行为

改善课堂纪律,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除了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足功夫,教师也要开始关注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也许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却足以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他在整个课堂中的行为。 让学生感到"尊重与被接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记住学生的名字,让他知道你一直都在关注他。当我们能准确地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时,所产生的教学效应难以想像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如果能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同时投以鼓励、赞许的目光,学生往往首先是惊喜,随即兴奋、自信,觉得教师了解自己、重视自己。 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在感到获得尊重的同时,对教师也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与敬重。 "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教学,很少会再有学生调皮捣蛋了。 退一步说,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违反纪律,大声地叫出他的名字,比起毫无目标的指责更具威慑力。 相反,如果教师叫不出自己的名字, 这样不但会"寒"了学生的心,而且"冻"了我们的课堂。

2.2 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吝啬对他的赞赏。"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教师都知道赞赏的巨大激励作用,成人还是这样,更不用说孩子们。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握这个尺度。往往课堂中,学生很流畅地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毫无表示地让学生坐下来,然后便若无其事地继续自己的讲解。答对?答错?错在哪? 连一句客观的评价都没有,更何况对学生进一步的鼓励与赞赏呢? 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评价,学生不仅不能及时获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还会使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冷漠,失去再次作答的勇气。 实际上,不论学生完成的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及时做出点评并加以适当的鼓励:对了,"很不错,回答得很全面",这是对学生的肯定;错了,"这个同学太紧张了,操作出现了一点小失误,哪位同学能帮帮他? "简单一句话,消除了学生回答错误的尴尬,重燃了他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信任,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3 学生在平等的课堂中才能做得更出色。许多教师喜欢成绩优秀、表现乖巧的学生,往往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表扬、鼓励之辞多是用在他们身上。 操作演示、小组指导的重担总是交由他们,而其他学生只有被领导、听指挥的份儿,没有表现的机会。 教师这种行为使本应公正的教育变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在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之下,"好学生"依然好,"坏学生"却是变本加厉的坏。 久而久之,操作演示变成了众人看热闹,小组协作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的事,其他人无事可做、惹是生非,仅存的那一点学习激情也被消磨殆尽了。 实际上,正是由于操作缺乏练习,他才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正是由于本身缺乏自信,他才需要更多的鼓励与赞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片面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或一时的表现来衡量他的好否;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他会做得比你想像中的更好!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平等"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应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我们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我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眼里看到了敬佩与赞赏。

参考文献

[1]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任阳梅,司彩兰.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J].山西教育,2002(15).

课堂纪律范文第10篇

一、加强课堂纪律

课堂上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会使一些老师头疼,甚至于课都无法进行下去,如:同学之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迟到、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有时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注意分散,情绪多变,打瞌睡等现象,更有甚者无视教师的存在,嬉笑、打闹等违纪行为发生。因此,课堂纪律要加强尤为重要,课堂纪律就是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学生能有学习的氛围。

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专心获得授课信息,在紧张而深刻的思考中,注意力集中,而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声,看不到僵局,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之教师适时点拨,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动中有静,努力保持课堂纪律不涣散。

最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自觉纪律是一个长期培养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有时是习惯养成,有时是自我控制能力差,虽说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但在课堂里的学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随时都有突发事件,诸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有人在角落里笑了一下,有故意互相扮怪相,有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有答非所问等等出其不意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的,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批评会适得其反,反而出现僵局,不但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本人也失去信心,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如果教师在处理这种突发状况,保持心里冷静,适时机智地处理引导他们,从他律逐渐过渡到自律,有必要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们正处于好动、捣乱,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又具有挑战性的年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随时都能从“假如我是学生”出发,去思索去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尽量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避免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体罚等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善调节,努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深知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使学生全身心地关注课堂教学而不至于分散精力去违反课堂纪律。

1)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十五六岁的孩子违反课堂纪律是难免的,也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碰到的,可是有的教师却习惯用大声制止,指名批评,甚至于抓头发,拉耳朵,丢粉笔头,罚站等办法来对付违纪学生,虽然这种办法只能暂时引起违反纪律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作用,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又引起班里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小声议论,导致课堂失控,学生注意分散等后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纪律保持良好,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心里,对他们多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样很有助于管理课堂纪律。

2)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要费一番心思,在教学上多下功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师讲的内容,提问问题与学生的看书,回答,做练习的实践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例的生动性。

3)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简洁明了,掌握学生的原有水平,适时调整进度,把握难度。

4)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留有悬念或种种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追随教师获得求知欲的满足。

上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课堂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