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17 17:48:17

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1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节庆;民俗旅游;红旗村;龙山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12-1.5

被誉为“东方礼仪民族”的朝鲜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为基础,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岁时风俗和名目繁多的婚丧嫁娶等传统节庆。自延边州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彰显民族自治成果,更好地促进传统与现代节庆相结合,州政府相继创立了以“九・三”州庆民俗节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民俗节庆,极大地丰富了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而由传统和新型民俗节庆所衍生的民俗旅游亦飞速发展,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民俗节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可发展空间。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

朝鲜族传统节庆主要分为岁时传统节日和家庭传统节日两类,有代表性的节日如表1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农村地区传统节庆现状

笔者以延边红旗朝鲜族民俗村为例,该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西南,有着“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称,作为长白山景区最重要的附属景点,村内86户居民全部是朝鲜族。红旗村开发时间较早,当地村民完好保留了能歌善舞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精髓和尊老爱幼的传统民族特点。红旗村特别重视家庭传统节庆,尤其是像回甲节这种带有浓厚尊老敬老意味的节庆,甚至会发展成为全村范围的娱乐活动。

2.对传统节庆保护继承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但通过调查走访,红旗村在保留了传统节庆形式的同时,亦存在着对传统民俗文化继承保护不周的问题。如表1所记载的流头节、燃灯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在红旗村已不复存在,而岁首节、上元节、秋夕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基本与汉族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近,很难突出民族特色。

朝鲜族传统节庆在号称“朝鲜族第一村”的红旗村尚且面临如此现状,那么在其他普通朝鲜族居住地区存在的问题将更为严重,传统节庆的风俗在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或流于形式,或被汉族类似节日涵化,或湮没不传。民俗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将非常不利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内涵的传承。如何将旅游的形式与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顺利实现从文化向文化产业的转型是民俗节庆开发的重中之重。

二、朝鲜族新型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新型节庆

朝鲜族新型节庆是指非历史流传下来,出于纪念重大事件,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由政府或民众倡导提议而建立的节日。以延边龙井地区为例,典型的新型节庆如表2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龙井地区新型节庆现状

表2是笔者对龙井市龙山村的新型节庆进行考察得到的信息。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建有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毗邻亚洲第二大苹果梨种植基地,拥有地区特色产品。通过走访发现,该村并不重视传统节庆,而是侧重于老人节、州庆节这种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型节日,以及与当地特色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俗旅游节。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与州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的,为了有效开发和保护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州政府从2002年始每年举办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并在各地开展70多项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表2中的苹果梨花节、农乐节等就是龙井地区的新型民俗节庆文化旅游。

2.对新型节庆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但是我们在走访中看到,这些民俗旅游节依然存在着整体开发水平不高、民俗节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大同小异的缺陷和当地居民参与率较低,国内外旅游者的参观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较缺乏对现有民俗村、民俗博物馆、民俗建筑等的展示,未能在景点建设上形成有代表性的突破点。这是因为当地开发节庆旅游活动时不能更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对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实用性重视不足,导致民俗节庆缺乏内涵特色,很难吸引游客进行重复性旅游。而民俗节庆所衍生的民俗旅游产品样式雷同,缺乏新意,难以吸引游客继而达到创收的目的。若要更好地开发民俗节庆旅游,克服以上的缺点势在必行。

三、结语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2

河北省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燕赵大地现存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曲调委婉,乡土气息浓郁的“昌黎民歌”;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井陉拉花”;浑圆深沉、刚柔相济、长寿保健的“永年太极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灿烂的“蔚县剪纸”等等均为特有的河北民俗文化。伴随这些独特民俗文化产生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是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有利于把丢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源寻找回来,有利于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途径,有利于增加馆藏档案资源门类。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建设档案强省、文化大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对于民俗文化档案的内涵还把握不够准确,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处于粗放状态。虽然政府机关对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但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仍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档案保护意识不足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师徒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跟不上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在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参与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流传于世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逐渐频临灭绝,对这些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二)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支持投入短缺

经济社会资源建设是社会活动的根本保障,而社会活动则要受经济资源建设的不断制约。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资源建设项目的确立到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然而河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民间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把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变卖现象屡屡出现,导致许多应该由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民俗档案资料依然散存民间。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料征集、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民俗文化档案管理力度较弱

目前民俗文化档案的管理归属较为模糊,很多部门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许多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消亡。民俗文化档案长期缺失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参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底气不足,这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

(四)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征集移交、抢救保护、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细节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还潜藏着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民俗文化档案存在特殊性和多元性,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制建设。

二、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实施困难,存在问题很多,需要档案部门联合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一)加强民俗文化档案宣传力度

加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宣传力度,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河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现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手段来扩展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现状的宣传,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河北民俗文化发展的尴尬处境,激发人们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动力。

(二)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多专业多层次地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研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举办河北民俗文化专业培训班和推行传承人方式综合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优秀人才,以确保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投资力度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应开发多种渠道,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做好长期经费规划,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普查摸底、征集抢救、发掘利用。对民间艺人提供生产生活补贴,充分改善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确保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支持,

(四)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法制建设

为充分保障民俗文化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国家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法规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进行法律保护。可在民俗文化法律法规中制定专门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条款,并且对以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及补充。开展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档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意识,积极促进河北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融合,力求做到依法治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五)做好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政策规划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建设工程,涉及许多政府相关部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省市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组织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河北人民积累了众多民俗文化资料。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逐步解决现状问题,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助推河北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3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4结语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4

晚清时期,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人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中指出:光绪庚子(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并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庚子义和团运动爆发后,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鲁迅在1920年最早将此类小说称为谴责小说以别于《儒林外史》一类讽刺小说。鲁迅认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四部谴责小说的合称: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此后这四本书被统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研究现状。这四部小说皆产生于清末。近代学者们对这四部小说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主要集中于政治、思想、艺术、结构等方面,如,王学钧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刊登的《官场现形记与晚清新政及鲁迅的误解》、柳青于《学周刊》2011年第19期刊登的《简析老残游记在思想和文学技巧方面的得失》、汤继华于《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9期刊登的《浅谈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的贪官形象》等。对于这四部小说作者的研究论文很多,如,锤贤培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发表的《刘鹦论辨》、李谷鸣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发表的《刘鹦的思想倾向与老残的心理活动重评刘鹗其人其书》等。

中国民俗的研究现状。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出现了,《礼记缁衣》载故君民者,章好以不民俗,《史记孙叔敖传》载楚民俗,好痹车等。中国民俗的研究有着比较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民俗学从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那时算起,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岁月。建国前,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曾先后建立过民俗研究的机构,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会和风俗调查会、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及杭州学者们建立的中国民俗学会等。1950年,我国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各省份相继成立了同性质的学会。稍后又有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建立。至此,这些机构虽然对民俗学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艺等方面研究做了有益贡献,但是对于物质生活、社会组织、民间语言等民俗现象研究还未涉及。1976年,文革结束,政策放宽,更多民俗学机构建立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 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的建立。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不久,就致力于学科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开设了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讲习班。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进程中取得许多成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民俗学的集录和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近年出现的风土志和民间文艺作品集成就是集录方面的成果,最显著的例子是已经编纂出版了一百多卷的民族民间文艺十套志书和集成。新时期的民俗学研究出现了许多优秀成果,如顾领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等。人们对于民俗概念有过几种狭义理解: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今天人们已普遍倾向于对民俗概念的广义理解: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本文依据高丙中对民俗的分类,从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这三方面人手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的民俗现象进行探讨。由于小说中涉及了较多的民俗现象,在此不一一罗列,只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首先,物质生活民俗分为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小说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工商业民俗对晚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反映以及生活民俗中折射出的晚清便利发达的交通。在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观念极为流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是晚清进步思想家提倡求富、务实、重利的观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小说主人公九死一生随着好友吴继之经商,被伯父斥责一番:那么你不回去好好读书,将来巴个上进,却出来混什么?他的母亲也觉得做官才是正途,当得知伯父给儿子捐了个候选通判时,他母亲说:就拿这个出去混混也好,总比这跑来跑去的好点。但九死一生却宁愿把官卖掉也不做。晚清时期,中国的交通方式受到西方先进交通方式的影响,以往的交通工具以畜力车和人力车为主,在清末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中东洋人力车已经大量使用,此时的水陆交通相当发达。小说中动辄豪华马车,如《孽海花》中的一段描述:忽然门外风驰电卷地来了两辆华丽马车,后面尘头起处,跟着四匹高头大马,马上跨着戴红缨帽的四个俊童。那车一到洋房门口停住了,就有一群老妈丫头开了车门,扶出两位佳人。社会生活民俗分为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中有非常丰富的岁时节日描写。晚清时期的岁时节日从总体上仍沿袭自古以来民间的节庆习惯,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孽海花》第六十六回主人公九死一生说道:那打灯谜不是元宵的事么,原来我们家乡,中秋节也弄这个玩意儿的。接着又是打断的猜灯谜游戏。《老残游记》续集第三回,逸云的一段话:又想正月香市,初一我穿什么衣裳,十五我穿什么衣裳;二月二龙抬头,我穿什么衣裳;清明我穿什么衣裳;四月初八佛爷生日,各庙香火都盛,我应该穿什么衣裳;五月节,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十月朝,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腊,我穿什么衣裳;某处大会,我得去看,怎么打扮;某处小会,我也得去,又应该怎么打扮此一段话既涵盖了许多的岁时节日,又体现出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这些节日的重视。小说中还有许多有关岁时节日的描写,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看精神生活民俗,分为游艺民俗和民俗观念。小说中描写比较丰富的有谚语和民间信仰。四部小说中,谚语随处可见,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中就提及许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此外《官场现形记》等书中还有许多谚语,如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价钱便宜无好货、千里为官只为财、英雄出少年等等。此外,小说中还有较多的民间信仰描写。如果勉强要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认定一个最有人缘的神灵,那就是观音。《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写道:凡受过戒的都说:烧到痛的时候,只要念阿弥陀佛,佛菩萨自然会来救你的。就是要痛,也就不痛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借吴老太太之口说道:今年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生日,此外作品中还屡屡提及关帝、鲁班等行业保护神,也涉及大量封建迷信描写,如占卜、测字等。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文化产业

旅游的目的是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俗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在这两者中,笔者以为旅游应以民俗特色为本,因为它涵盖了地方特色的人文内容。就像一座孤岛离开民俗的浸染,对旅游者来说只能算是风光旅游。而风光旅游若离开人文因素,未免有些单调。本文试图从分析吉林省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吉林省是满族和蒙古族的发源地,更是朝鲜半岛以外朝鲜族的聚集地。他们既与汉族习俗文化相融合,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俗特点。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多以风光旅游为主,夹杂些民俗风情为辅的形式,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如松原市自2002年,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了“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 所聚集的人气逐年增加。但除古老的祭祀仪式和捕鱼方式外,能全面与蒙古民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配套的东西并不多;延边近年来也举办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旅游节,也都难成气候。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吉林自然风光旅游、展会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人参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项目不断被开发相比,民俗文化旅游的瓶颈状态未被有效地突破,构成了吉林旅游事业的短板。 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还缺乏与自然旅游资源相配套的统筹机制。这既反映出对地域古老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够,同时,也为吉林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 对如何利用优势的自然旅游带动尚处于劣势的民俗旅游认识不足

从吉林省现有旅游类型吸引力看,最基本层次的观光旅游大体占80%,娱乐购物、会议商业和度假约占15%,能展现具有真正长久吸引力的民俗特色旅游所占比例不足5%。从这组数据看,吉林的民俗旅游劣势非常明显。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在外国游客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力,认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的占30%,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竟达70%。[1]由此可见,开发民俗旅游资源重要性。目前在延边州和松原两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尚未把用优势自然旅游带动劣势的民俗旅游提到日程上来。

(二) 民众参与度低,使旅游的民俗性大打折扣,导致后劲不足

延边大学对2007年“延边州民博会”的一份‘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知道(听说过)民博会的占80.6%,看过(参加过)的比例在39.6%,没看过(没参加过)的占60.4%。从被调查人员职业结构看,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人员比例为87.6%,其他只占12.4%。[2]可见调查面之窄,难以反映民俗文化真正土壤——广大民众的参与兴致。民俗文化缺少地域民众参与,必将失去焕发活力的土壤。没有活力的土壤,又怎能博得旅游消费者认同和长久的生命力呢。

(三) 热衷办旅游节,缺少对旅游精品活动的统筹规划。2012年延边州由州及所属市县举办的节庆就有37项。春看梨花、冬滑雪、夏游长白、秋采梨,可谓四季热闹;朱果、莲花、金达莱,大雁、松茸、东北虎,都有了自己的节庆。[3]掺杂的民俗元素,基本是朝族饮食、秋千、跳板、歌舞,导致本地民俗被人为的庸俗化所践踏。试想一个不乏自然风光,有得天独厚民俗的地域,办了如此多的节庆,非要给看不见的老虎、随处可见莲花、奢侈品松茸过节,这种旅游营销手段的滞后,很少能以符合游客心理的方法扩大影响,提高潜在游客的参与度来吸引游客。

二、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吉林省开发旅游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子系统的民俗旅游的开发,必须与已经体现出优势的自然风光游统筹考虑,才能体现出其独到的旅游价值。

(一) 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开发与保护是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旅游资源的物质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旅游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难度要大得多、复杂的多。然而,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除了政府大力搭台办节庆外,没看到有太多有效措施。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就应该在培育、光大深藏于民间的民族习俗上下功夫、花气力。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规范民众,又深藏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众的参与度和自发的参与热情,才是民俗文化挖掘的方向,才是吸引游客的魂灵。培养区域民众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和自豪感,使游客身临其境便能体会到该民族浓郁的民俗氛围。

(二) 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及营销策略

民俗文化的群众化,是打造民俗旅游的精品策略重要一环。从游客心理特征考察,有广泛参与大众化的民俗文体活动,很容易唤起游客的参与欲望,一旦他们被融入其中,必然会很快被这种大众文化氛围所感染并认同。这样的感染力所产生的渗透力无疑会通过游客向身边蔓延。蔓延的结果,必将会比什么推介会、甚至是被‘旅游化’的各种‘民俗节’的宣传效果好得多。如“延边朝鲜族端午民俗旅游节”的朝鲜族摔跤邀请赛,邀请了青岛、大连、沈阳、延边等10支代表队,共60名队员参加。笔者认为这是推销民俗旅游最经济和有效的办法。要比请专家、官员推销民俗旅游节俭得多、影响大得多。此外,减少辖区为造势和不切实际诸如“大雁、松茸、东北虎”和同一季节重复的“苹果梨”等样式单调的节庆,以民俗文化资源,让项目的丰富性、多样性,留给游客游难尽揽、余兴未尽的遗憾。

如前所述,目前吉林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风光游是优势,而民俗旅游处于劣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固然吸引眼球,但缺乏人文气息,总是会让人感觉有些苍白。凭借吉林自然风光游的地利,自然地融入民俗风情,不仅是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带动,也是对旅游吸引力总体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艳玲等.延边龙山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可行性研究报告[DB/OL].

/view

[2]李英花、崔哲浩.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民俗旅游节庆认知态度的实证研究——以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6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转化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禀赋较高,是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由于区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思想观念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长期处于零散的原生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鄂尔多斯民俗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加大了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仅2008年,全市景区建设投入1.51亿元[2]。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察罕苏力德祭祀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旅游精品被开发并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每年在鄂尔多斯市内各旅游景点演出达2 000余场次,观看的中外游客约200万人次,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3]。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也已逐渐显现,民族文化得以挖掘、保护、传承,生态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在民俗产业化发展方面,鄂尔多斯市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运作、科技化开发、科学化管理、立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开发形成了以成吉思汗陵祭奠、查罕苏力德祭祀等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社会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产业前景广阔。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与转化的思路不统一,开发无序性严重。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各个地区思路并不统一。许多地区混淆民俗文化产业与民俗文化事业的关系,民俗旅游开发中要么单一的以民俗保护、复原为目标,忽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产业开发价值;要么过多地关注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重开发轻保护,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出现了“伪民俗”的不良倾向。由于思路不统一,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出现了无序性的问题,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状况严重,最终导致的是民俗文化的流失或变异。

2.产业转化环境欠佳,产业地位不高。由于民俗文化产业化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门的策划人才,较长时间运作后才可见效益,而鄂尔多斯经济以能源、化工等为支撑,见效快,回报率高,因此政府和企业大多不愿涉足于民俗文化产业,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地位不高,产业转化环境欠佳。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产业转化中存在着创意、市场、观念等重重壁垒,影响了其旅游效应的发挥。

3.开发模式陈旧、雷同,产品创新性不强。在民俗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上,鄂尔多斯更多的是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技术上,存在雷同性强、创新性差的问题。旅游界流传的“一首歌、一碗酒、一条哈达、一堆石头”正是这一问题的写照。民俗旅游开发差异不明显、产品区分度不高、科技含量低、艺术性不强、丰富度不够、参与性低等问题已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对策选择

(一)协调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关系,统一开发思路

民俗文化事业注重保护传承,与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开发并不矛盾,但需要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应制定一套包含多级指标、评估方法、评估分值等内容的“民俗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4]。通过这一体系科学定期地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评定,界定出“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宜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和“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从而明确开发内容。对于不宜开发的民俗资源,要侧重于挖掘、整理、考证、保护、传承,等评估为“限制开发”或“可开发”后再面向市场;对于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适度开发,条件成熟后再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对于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重,摆脱拿民俗文化事业中保护与传承的标准来衡量民俗文化产业中创新与利润标准的错误思想,加快推进这部分民俗旅游资源进入现代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开发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旅游产品存在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大众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民俗文化事业的指导来解决。产业化民俗并非将民俗文化整体彻底地产业化,只是提炼了民俗中可开发的元素,同时将不可开发的元素保护起来,以此实现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培育产业转化环境,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针对产业转化整体环境不佳的现状,鄂尔多斯市应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型企业具有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明显,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途径能够实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促使一批小规模的民俗旅游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集中。

要将鄂尔多斯民俗研究与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优先开发艺术含量高、市场操作性强的民俗资源,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对于鄂尔多斯而言,应该加强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婚庆民俗旅游产品、马文化为切入点的游牧生产民俗旅游产品、那达慕为代表的游艺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产业转化,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业品质

创新是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动力。要改变以往鄂尔多斯民俗开发中到处“蒙古包、手把肉、草原白酒喝个够”的状况,将视野扩展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民俗旅游产品丰富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结构。对鄂尔多斯市各地区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各地区民俗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从而形成产品的独特性。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民俗本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俗旅游之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民俗旅游中,必须重视创意竞争策略的运用,加强挖掘文脉、提炼文脉、升华文脉的过程,创新民俗旅游开发的主题。

转贴于

(四)科学选择开发模式,重视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模式必须考虑到民俗所依赖的环境背景。脱离了环境背景的民俗是失真的民俗,其生命力是脆弱的。民俗依赖于草原游牧,因此以“民俗移植”为基础的“集锦荟萃型”模式[5]并不适合于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社区参与型原生自然式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已成为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地区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居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社区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不进行任何加工改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目前,鄂托克旗正在以此模式打造鄂尔多斯最大的草原文化旅游区。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大一部分属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难度较大。因此整合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加强民俗文化的物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有机结合,发挥多种旅游资源聚合优势,从而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加强形象策划,加大营销力度

生态学上有一原理:没有任何两种生物占据同一生态位,否则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种的消亡[6]。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民俗旅游开发。定位雷同、形象雷同、产品雷同,最终导致的是恶性竞争,因此在产品定位、形象策划等方面必须采取错位竞争策略。要在分析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形成个性形象,并根据定位、形象及客源市场选择营销手段,通过营销推进鄂尔多斯民俗旅游产业化进程。

三、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意义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节庆民俗等,是鄂尔多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中,祭祀民俗和婚庆民俗最具特色,极富开发潜力。祭祀民俗包括敖包祭祀、成吉思汗祭祀、拖雷祭祀、苏力德祭祀等;婚庆民俗即鄂尔多斯婚礼民俗,是几百年来传承于鄂尔多斯蒙古族中的婚礼形式,舞台化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已成为鄂尔多斯重要的旅游品牌。对这些优势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并积极地进行产业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开发,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鄂尔多斯拥有茫茫草原、浩瀚的沙漠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凸显。但以资源垄断性而言,鄂尔多斯民俗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鄂尔多斯将旅游形象确定为“一代天骄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快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化步伐,既可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促进旅游资源多元性开发,实现民俗旅游产品与草原、沙漠、历史旅游产品和谐发展,又有助于旅游业朝着可持续、和谐方向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消费内容,增加旅游情趣。通过民俗旅游开发,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和触摸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民众生活,感触到当地的民俗民风,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旅游目的,从而提升旅游内在品质,达到较高的旅游层次。

3.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经济水平的提高。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西南部,蒙古族聚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不但可以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牧民经济收入,而且能借此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旅游财政收入。以2008年为例,全市全年接待旅游者达49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 225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创汇690万美元[7]。

4.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蒙古民俗是鄂尔多斯市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挖掘、保存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本民族人民了解和熟悉祖先创造的悠远历史文明,还可以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要坚持保护与传承依赖于挖掘和利用的观点,合理、有序、良性的进行蒙古民俗旅游开发和产业化运作。

四、小结

由于地处中国北部边陲,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使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了原生态的美。为了在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至上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指,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意见,坚持社区居民优先参与当地旅游就业的原则,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获利者。同时,保持民俗的原有文化内涵,民俗资源的产业化不以蒙古族特有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鄂尔多斯地区旅游经济优势。

总之,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相互贯通融合,实现多元化发展,力求凸显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岩.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6.

[2]鄂尔多斯市旅游局.2008年全市旅游工作总结[Z],2009.

[3]鄂尔多斯市文化局.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规划[Z],2009.

[4]王光文.内蒙古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J].实践,2006,(1):23.

[5]徐文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60.

[6]邹仁爱,陈俊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5):36.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7

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物态类、制度类和行为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土特产;制度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和地方特色礼教制度;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

二、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问卷调查

作者对来朔旅游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参与调查的118位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1.53%和58.47%;年龄19-35岁的占67.8%;专、本科的占71.19%;来自山西省内的占76.27%,省外的占23.73%;职业上,以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分别占47.46%和26.27%;月收入上,1000元以下的占36.44%,1000-3000元的占40.68%,3000元以上的占22.88%。由此可看出,来朔的游客多为山西省内、年龄为19-35岁的专、本科的学生或职员。

三、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点状分布、缺乏联动

朔州共六个区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各县区的村落之中,资源呈点状分布。例如在民间工艺品中,陶瓷主要发展于怀仁,以尉迟恭文化为主题的木雕、骨雕、炭雕等多集中于平鲁,以崇福寺为主题的工艺品开发主要集中于朔城区,各类旅游资源未实现联动发展。

(二)宣传力度不够

首先,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对朔州的民俗文化非常了解的占16.10%,有一些了解的占66.10%,从未听说过的占17.80%,说明朔州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一般,有待继续宣传。其次,35.59%的人都是通过朋友、长辈的介绍来了解朔州的民俗文化的,通过电子媒体及旅游网站了解朔州民俗文化的分别只占了17.80%和16.95%,说明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有限,未能与时俱进。

(三)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供需不平衡

首先,在游客对朔州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调查中,58.47%的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当地特色一般,25.42%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不明显,只有16.10%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很明显,说明大部分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是缺乏当地特色的。其次,一些制作精美、具有地域特色的纪念品大多价格昂贵,普通游客负担不起;相反一些价格低廉的、适合大众消费的纪念品却又太普通、与多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雷同,游客不愿意去购买。

(四)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

首先,朔州市未建立市级游客服务中心,并在一些大型庙会举办场所的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本条件尚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其次,游客对朔州市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的评价大多是一般和较好,对购物、娱乐、导游讲解的评价集中在一般和较差,说明游客对服务类要素评价较低,尤其是导游整体素质一般,服务意识不强,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

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专业的规划策划团队,基于朔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制定适合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其次,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实现各方互利互赢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多种经济资本进入民俗文化领域,从而使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有效对接与转化,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以古城为依托,建立民俗风情一条街

从2008年开始,朔城区开始了对朔州老城的保护性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辽金明清建筑符号和风格特点。同时,还建设了崇福寺广场,复建了文昌阁,修复了文庙,在广场中央搭建了大戏台,四周建有古玩城。基于这些资源,朔州市可以以古城为依托,将崇福寺至文昌阁这条步行街整治规划,建设一条集风味小吃、传统住宿、特色工艺品等于一体的民俗风情街。

(三)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首先,完善朔州市旅游政务网及朔州市旅游资讯网中关于朔州民俗的介绍,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网站。其次,利用报刊、广播、高铁以及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并紧跟社会潮流,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真人秀节目等手段宣传,以扩大朔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四)依托游客需求,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

首先,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开发融合朔州民俗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如民间舞蹈中踢鼓秧歌人物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其次,各工艺品开发公司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开发不同档次、特色突出、便于携带、寓意美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同时要以大众游客的需求为主,兼顾其他游客的特殊需求,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五)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培育民俗文化旅游人才

投资建设全省一流的各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市级游客服务中心,并完善景区的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等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树立“旅游兴朔,人才兴旅”的观念,建立并完善旅游人才选拔、培养制度,并以朔州市的大学为主,以企业培训机构为辅,设立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课程,加强对导游民俗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专业素养的旅游人才队伍。

民俗文化的现状篇8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三)民俗档案的提供利用

上一篇: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下一篇: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