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械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01 10:20:51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港口;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 港口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运行管理对港口起重机械项目至关重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安全管理优越是港口起重机械在生产、作业、发挥功能等诸多过程中不出现事故,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与底线需求。而,港口起重机械的安全控制,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目前大型机械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通病问题,还要解决港口起重机械所特有的安全运行管理问题。这就要求对港口起重机械所有的组配件予以质量把关、管控创新。完成对其使用的每一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从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抓起,是保证港口起重机械运行安全的关键节点之一。故,港口起重机械企业领导,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把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育好,引导员工树立安全理念,遵循安全管理规范。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管理是港口企业保持良好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对构建港口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对打造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意义非常。所以,港口起重机械企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提高对起重机械运行的控制能力,为港口起重机械在未来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港口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强化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督导

起重机械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保障企业安全经营的一道关键“屏障”。企业领导要强化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督导。首先,对其任职资格给予考察,只有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其次,要求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熟悉港口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相关规定与标准,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识、技能。认真履行检查并纠正机械使用时违章、违规操作的行为,出现问题马上处置,出现重大安全问题时,有权停止使用机械,且要立即上报上级领导。

2.2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严格把住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技能培训这一关键关口。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的标准中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要教材要统一、正规、规范,学时不能少于规定要求,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对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班前班后也要给予安全管理教育。安全管理关键的节点是细节,关键在于经常性的提醒,防止因操作人员的产生的麻痹心理,而产生的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譬如,对特种作业人员班前班后的安全交底工作,就是在经常性给予安全管理的免疫“预防”。安全教育贵在经常、防止淡忘。例如:对塔吊操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经常操作教育提醒,特别是操作中的“十不吊”原则要求他记忆犹新,否则就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3 把安检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安全检查工作是港口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起重机械每班开始操作作业前,操作人员务必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诸如:制动器、吊钩和钢丝绳以及安全装置予以全面勘验、检查。一旦在检查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就必须在操作前予以排除,并将具体细节记录在档。绝对不能让机械设备带着故障运行作业。为把安全检查工作做到更细致、有规律,对在用的起重机械实施涵盖月检、年检等定期检查。月行一次,也可以按照机械设备作业繁重、繁忙程度以及所处的环境恶劣的程度,缩短检测、检查的周期,检查出异常现象,及时处置,防患于未然。

2.4 维护呵护保养是关键

港口起重机械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定期实行维护、维修保养工作是必要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每季一次。季度保养的内涵包括月检以外的诸如对机械主受力结构件、安全装置、操作机构、控制体系等等都要实施、检查、检修。机械检查、维护以及保养。有条件的要请有机械制造、安装、维护等资质的单位进行,所有检查、维护、保养行为要记录在档。

2.5 应急预案走在前

港口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出现事故对生命与财产的损害都是严重的。使用单位要制定事故紧急救援措施预案。针对机械设备的特点不同,预先设定可能出现的事故或险情,并针对出现事故险情制定出应对的紧急救援措施。必要时,进行紧急救援措施的演习训练,做到未雨绸缪。

3 严格按照港口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规范操作

港口起重机械要运行安全必须按照规范操作。譬如,起重机吊绳只有在垂直位置才能进行重物起升,严格禁止斜拉起升斜吊起升货物。不允许起吊埋入地下或冻结的重物。越障碍时,重物底面,升至高于障碍物0.5米处等等。譬如操作前需检查路基能否合乎要求、止挡牢固与否等,还有要经常性检查轨道坡度、传动部分,减速器的油量、螺栓紧固、钢丝绳磨损等情况。开始操作前对起重机械予以全面检查、检测,确保机械部件功能正常,才能实施操作作业。

4 严格依照港口起重机械操作规定中的要求操作

要_保机械安全运转就必须严格依照港口起重机械操作中具体要求操作。掌握具体的起重重量、吊物的性质、特点,严禁超载作业。司机和其他指挥人员互相协调配合,信号不清停止操作这是原则问题。起重机机械工作完成后,应在轨道中间停放、设置好抗风防滑功能。吊钩升至离臂端2米左右的位置,控制器扳回零位,切断电源,关、锁门窗后才能离开。特别注意的是倘若机械发生电气火灾事故。要马上用干粉灭火器实施全方位的扑救,万万不可用水实施扑救。因此,要确保机械安全运转就必须遵守起重机械操作基础步骤,遵守操作规定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不越雷池一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机械操作的规范与科学性。

5 结束语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行、和谐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延长起重机械使用寿命,确保其功能得到全部发挥的重要措施与手段。港口企业领导要予以高度重视,在企业内部全力推行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标准、科学化。杜绝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事关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事关港口企业的声誉,事关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事关港口企业能否发展与壮大。故而,此事体大,岂能不察!

参考文献

[1]裴淑玲,袁江.起重机械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分析[J].中州煤炭,2001(05).

[2]李永亮.两起桥式起重机事故引发的思考[J].起重运输机械,2004(09).

[3]赵春晖.2007年ISO/TC96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系列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标准化,2007(09).

[4]孙晔,郭维忠.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浅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8(08).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港口设备 故障诊断 应用 推广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港口的大型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促进了水运行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随着港口吞吐量和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港口机电设备在水运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港口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港口机电设备的结构及其组成也愈加复杂,负荷越来越重,因此港口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这直接影响了港口作业的质量和进度,降低了港口水运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成为港口水运行业的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一、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及现状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感官、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现代化阶段-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动态监测技术综合诊断;智能化阶段-集故障监测、诊断、设备管理和调度一体化的智能化阶段。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起源于20世纪,并在此期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航天工业的发展使该技术取得较快地发展,随后计算机、微电子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该技术逐渐地完善,此时还在航天和核电等大型部门应用较多,其他部门发展较为缓慢,到20世纪末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农业、化工、冶金矿山、发电、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各部门开始应用,并且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1世纪,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部门都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技术发展转向智能化。

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手段

①机械振动监测诊断技术。通过对振动参数进行监测,来判断设备的运转情况,由于其此种方法简单偏于操作,且对设备没有损伤,因此机械振动监测技术成为首选方法;②磨屑监测诊断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液压系统和系统,由于磨损方式和磨损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磨屑粒尺寸和形态有所差异,从而来判断破损类型和磨损部位;③温度监测诊断技术,由于设备不同部位产生的温度变化不同,利用温度变化程度来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利用红外线来监测可以实现非接触、远距离监测,且能够进行运算、处理和判断精确测定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变化;④无损探伤监测技术,该技术应用较广,尤其是γ射线扫描。该技术是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扫描得到相关参数变化的谱线,然后通过系统分析确定设备故障的部位。

三、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情况

港口设备分小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装卸机械两类,其中小型机械数量大,流动性大,但活动范围小,大型机械种类多,作业分散,操作要求较高。国内鉴于港口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柴油机、结构裂纹、液压传动、钢丝绳和制动器、粮仓、电器系统、皮带纵向撕裂、监测中心和测试车、设备管理和维修体制改革10个方向的相关的研究专题。

国内外设备故障监测技术与手段的发展,在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国内在各港口开展了设备监测研究和故障诊断研究,取得的成果有:上海港务局与上海海运、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等院校进行相关课题的合作,上述10个研究课题中9个课题开始进行研究,部分课题已列入交通部和上海市的科技攻关项目。

2.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港口设备动力一般由内燃机提供,内燃机可能会出现故障,以内燃机为例简要分析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针对内燃机动力不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故障现象。港口上使用时间较长的内燃机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

(2)故障原因。内燃机油箱油量是否充足;内燃机的供油管是否有漏油或断裂现象;内燃机的喷油泵油量调节杆是否卡住、锁紧螺栓是否有脱落现象等;内燃机的燃油是否含有空气或其他杂质等;内燃机供油管是否堵塞;内燃机的燃油滤清器是否堵塞;内燃机的供油时间是否合适无延迟现象。

(3)故障排除。内燃机的供油管有没有漏油等问题,内燃机的油箱的油量多少,内燃机的喷油泵油量调节杆有无卡住,内燃机的油量控制杆锁紧螺栓是否脱落,内燃机的燃油成分检查是否空气含量较高,内燃机的供油管和滤清器是否堵塞,最后检查内燃机的供油时间。

(4)采取措施。首先应检查内燃机的油箱油量是否充足,如果油量不足应增添燃油;其次检查内燃机的供油管是否漏油或断裂,发现漏油或断裂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是由漏油原因引起则维修内燃机后还要排除管路中的空气壁面油的纯度不够;检查内燃机的调节杆卡住和内燃机的油量控制杆的锁紧螺栓是否紧固,如果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有异样声响,则需要将部件重新锁紧;然后拆下内燃机的燃油管的进油端进行连续压动,如无燃油流出,可能是供油管或燃油滤清器发生了堵塞,采取措施为进行逐段进行排除;内燃机的供油时间不合适,延迟或过早都会引起动力不足。

四、结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对港口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港口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本文首先介绍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传统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振动监测、磨屑监测、温度监测以及无损探伤等,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水平已越来越高,然后随着故障现象的增多,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君,褚家荣,苏毅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02).

[2]楼应候,蒋亚南.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2,(04).

[3]蒋瑜,陈循,杨雪.智能故障诊断研究与发展[J].兵工自动化,2002,(02).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港口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在港口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将会影响港口的直接运行。所以加强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设备的科学管理,保证设备完好、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港口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改善与提高,确保港口生产沿着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轨道发展是港口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2.港口机械设备管理

2.1设备管理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依据是生产经营目标,其研究对象是设备,目标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经济以及设备效能最高化,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科学的管理。

2.2港口机械设备的特点

根据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机械设备管理中,因此港口机械设备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等特点。大型化,是由港口生产的大型化和集中化导致的;高速化,即为生产速度的提高;自动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最终达到高产出低耗能的特点。

3.我国港口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管理层对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不够

管理层在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认识上的误区和缺陷造成管理者没有足够重视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原因。进行机械设备管理除了增加企业成本,是众多港口企业的普遍认识,他们往往忽视了机械管理附带的经济效益。企业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港口机械设备的购买、使用管理以及后续处理的整个过程。对机械设备管理不完善,将会增加企业购买新设备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使得经济效益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严重阻碍了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2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可行性不高

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岗位分工责任不明确,尽管制定了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其次,在制定管理体制的时候没有考虑港口机械设备的自身的特点,使得体制不够全面,可行性不高。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重使用轻管理的模式导致机械设备使用者、维修者以及管理者不同步。再次,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第四,没有合理的奖惩措施,或者奖惩措施不能够落实,导致工人怠工等。

3.3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式与港口的发展不同步

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与港口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港口作业任务与对管理维护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高强度、高磨损、高频度等是港口作业主要特点,因此对维修保养工作也是高要求的。不过,从目前的发展状况考虑,港口作业任务重、时间紧等使得机械设备保养不能按要求落实,无形中增大了机械设备非正常磨损,使得使用寿命降低。其二,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由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港口作业使得获取经济效益的方式是超负荷运行的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的机械设备极易出现各种机械故障,在出现小故障时没有及时维修最终导致机械设备大故障的出现。其三,重使用轻管理。该种行为,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延误了作业的进度,延长工作时间,长时间的高负荷机械设备运转导致机械设备极易出现故障。其四,企业片面追求高产量低成本,忽略了设备的正常维护,很多机械设备带病工作,导致作业质量严重降低。其五,机械设备的长时间非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严重者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4港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港口企业的作业布局不合理,工作人数少而且机械设备作业需求量多;没有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才的待遇差,不能留住人才,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等。

3.5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网不完善

港口企业管理信息以及企业思想、供应和客户管理,网络以及信息资源等内容多在企业行政管理和客户管理部门,而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并不全面,因此,严重阻碍了设备技术的更新等。

4.改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以及相应的对策

4.1提高港口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的观念

随着港口机械设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价值以及生产效率也越高,应该同步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意识,并将科学管理港口机械设备落实到实处。

4.2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根据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培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新设备管理的知识,使得管理与设备同步发展,用先进的方法管理先进的设备。港口企业应该增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定期举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引进或者培养相关的人才,保证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并及时将其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再者应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待遇,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4.3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

传统的管理体系不能满足现在数目众多的现代化设备,因此需要科学的先进的完善的港口设备管理体系。优秀的港口设备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人员的潜在价值,以及最大限度的提升固定资金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完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第一,加强建设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在制定港口机械管理制度时,应该全面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即企业所有的机械设备的具体特点,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作用。第二,管理体制的设定基点为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作状态,其目标是企业保值和增值的最大化。第三,建立健全责任管理机制,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我们应该采取使用与管理并重、垂直管理和横向监督相互联系、约束与激励共存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方法,设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极大的调动机械设备的使用者、维修者以及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其责任心。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责任到人。

4.4用经济数据直观体现港口设备管理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中应该将设备管理与经济指标联合起来。在提供相应的资料时,将一台设备正常关系的生命周期中的作用、维护费用等做细致的经济分析,再将相同的设备非正常生命周期的作用与维护费用、损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用经济手段细致分析和对比,将会提高企业高层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4.5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

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管理机械设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跟踪管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以及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检测数据等,保证港口企业正常运行,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作为港口设备先进程度的标志的设备信息化管理同时也是港口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

5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具有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因此,港口企业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力度,完善其机制,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韩廷印.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4).

[2]杨旭杰,陈昌斌.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3]刘青海.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散货杂件 港口企业 成本核算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港口运输业发展中,企业成本的核算尤其值得关注,企业都在寻求更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提高本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作业成本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一些局限性,有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水平,我国很多企业也逐步运用。

一、港口企业成本构成要素

港口企业成本是指货物在港口的活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成本。港口企业成本包括很多内容,如装卸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等,按照港口物流的活动可以将成本划分为三类:货物流通成本;信息处理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

(一)货物流通成本

货物流通成本是指货物实体经过空间位移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装卸成本、运输成本等。

(二)信息处理成本

信息处理成本主要是对物流信息进行处理时产生的成本消耗,包括顾客信息成本、订货处理陈本。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港口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信息处理成本在港口总成本中的比例逐渐增加。

(三)物流管理成本

物流管理成本是在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物资的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上将重点放在“作业”上,传统的成本法将成本控制更多的放在“产品”上,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点更多,可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与传统成本法比较,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学。作业成本法首先找出成本动因,并对成果产生的因果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将资源进行分配到多个成本库,并按照每个成本库的代表性资源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满足产品的需要。随着企业总体费用的逐渐增多,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获得更精准的成本信息。二是成本控制结果更加有效。传统成本法重点突出产品,因此成本责任中心的划分职能为核心,不能详细反映产品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大大降低成本信息的可用性,成本控制点也少。而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可以明确反映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其在成本、产品和作业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可以对企业的作业业绩进行考量,并重点突出作业功能,找到成本控制的重点。三是成本的管理更加精细。作业成本法分析了成本的动因,对港动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和措施,有利于提高作业水平。

三、杂件散货港口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作业成本法的运用

A港口公司主要做集装箱、钢材和木材、散货等业务,货物种类较繁杂,就其装卸业务成本来说,包含装卸船业务成本和验关业务成本。

(一)分货种分操作成本核算法

港口企业分货种分操作过程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货种及其操作过程为成本计算对象,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整理和分配,从而计算出某货种在港口中所进行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在分货种分操作过程中,先构建基层核算流程图。首先要确保原始单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后将各项单据进行整理,并对其规范。分货种分操作过程装卸成本的计算内容主要有:装卸成本、装卸机械费和装卸工属具费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该公司在对成本费用进行计算时,主要是按照不同的货物种类来核算成本费用,有利于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如装卸作业部负责的装卸货物有钢材、木材。本公司的活动内容并不复杂,但是每一项的管理和服务内容都包含了很多作业内容,如根据货物种类不同,装卸作业流程也不尽相同,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分为更多门类。其具体的动因在确认资源花费中有所涉及。

(二)构架作业成本库法

作业成本法把众多的资源纳入到各个班组,然后将其分配,使其融入每个业务中。本公司主要班组分为如下部分:装卸班组:根据公司的标准制度来进行装卸、运输,确保货物的完整性,成本动因是操作的重量;机械班组: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成本动因是每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燃润料量;库场班组:主要费用是由于经营仓库所耗费的人力成本,成本动因是库场工作人员的工时;维修班组:对各种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动因是每台机械设备领使配件;物资库:管理装卸队领用生产所需物资,如枕木和篷布等物资,成本动因是每货种使用物资数理;安全班: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现场的质量安全,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成本动因是巡查人数和次数。成本的动因要根据港口的特点进行分析,比如装卸人员的薪酬可以根据工时来发放,材料成本、燃油费可以按照机械设备的耗损程度来计算。成本动因的选择在作业成本法中的两个环节都涉及到。第一,在资源———作业的环节选择资源。第二,在作业-成本的环节选择作业动因,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发展,通过对作业进行科学地合并、建立作业成本库来确定动因的种类和多少。

(三)单箱成本计算法

港口企业成本在单箱总成本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一般来说大船享有大船泊位的权力,并可以利用更多的设备来加快装卸的效率。按照集装箱码头的相关资料,机械设备成本在码头成本中占据三分之一,因此码头成本随着船舶吨位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以四台桥吊作为基准,则港口成本的公式为:港口成本=(泊位固定成本+泊位可变成本)×停港时间。

(四)单机核算法

港口企业在生产和运输张需要对大量的资源进行投入,比如说辅助材料、包装袋、工资、劳务费、修理费用等。对于单机成本核算方法而言,其中所包含的指标中,折旧费用是根据国标来计算的。第一,采用定人定机的方法。制定定人定机机制是单机成本核算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司机人数比较充裕的机械设备上,各司机人手一台机械设备;第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根据基础数据和建设要求,制定月度部门、司机以及班组任务考核指标;第三,数据记录以及成本核算。实践中,对各台机械设备可变数据分析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基础资料;第四,数据统计应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月为基本单位,对机械设备数据汇总分析。1.操作吨成本。通过对机械设备整体可变成本以及操作量数据比对,可以计算出当月各机械设备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操作吨成本。其公式是:可变成本(元)=机械设备维修费+配件费+燃油费+保养费;操作吨成本(元/吨)=可变成本/操作吨。一般而言,操作吨成本越低的,机械设备的效能越高,则司机对成本控制把握越好。同时,可以该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对司机的单机成本绩效工资合理分配。若操作吨成本数据细分到各货种以及操作工艺,可作为该种机械设备不同作业计件工资单价的重要参考依据。2.单项操作吨成本。除对总操作吨成本进行计算,还要将各机械设备可变成本费用、操作吨进行对比,对单项操作吨成本进行计算,基本公式是:操作吨燃油费=燃油费/操作吨;操作吨维修费=维修费/操作吨;操作吨机油费=机油费/操作吨……事实上,对单项操作吨成本费用进行数据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查找成本控制不足和弊端,为其进一步改进找到突破口;二是在反映出该机械设备的应用性能,查找机械设备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下一步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改造,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节约维修费材料费方面效果明显。通过开展单机成本核算,调动起员工学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既保障了安全,而且提升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3.通用产值计算。单机产值一般以月为计算时间段,当月完成的作业项目作业量或作业时间乘以相关单价之和。但是,港口装卸作业由于货物的比重不同,现场作业环境不同,对设备的油耗、作业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产值可以用于计算较为通用的项目,就木材、钢材的场地堆高来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计算,场地临工即杂作业等用公式表示:Z=ΣLn×Dn式中Z为当月可计算产值;Ln为当月完成某作业项目的量或工时;Dn为当月完成的某作业项目的单价。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以某港口为例,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优势,有利于公司对成本进行更好地控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少成本的消耗,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分货种分操作;确认资源的花费,构架作业成本库,确定成本动因等措施来促进作业成本法在杂件散货港口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志红.港口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114.

[2]郭立薪.港口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5,08:36-37.

[3]叶飞.作业成本法在集装箱港口应用的实证研究———以A港口企业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8:62-65.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港口机械;实践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教育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的中职教学面临相当大的困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学生到企业维修港口机械是恢复港口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码头生产的可靠保障,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使企业成本损失增大,甚至可能导致重大机损事故的发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使之能更好为专业技术服务,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惑

1、课程改革的现状

随着港口和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港口机械和公路施工机械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对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机械》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港口装卸机械各零部件的拆装的操作要领,熟悉港口装卸机械的养护技术,为走上工作岗位,参与港口装卸机械的操作和维修、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的港口机械,科学地拆卸和操作装卸机械的基本工作能力,即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如何保养港口机械,确定港口机械组成及原理,以便达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利用率。学生毕业后能在各港口企业、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物流企业或其它类型企业中从事装卸机械操作和维护等工作。

目前,课程的现状表现为:

首先,教材选用面狭窄,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偏多、偏深、偏难的现象,教材的适用性差,教材中所涉及的港口装卸机械种类众多,使用和操作方法迥异,而且养护技术错综复杂,在实践教学内容很少,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港口装卸机械都是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多则几千万,少则几百万,还需要宽阔的场地、高大的厂房和较高的基建要求,所以要有建这样一个实验室谈何容易。换个角度来说,学校可以借用港口专业的实习基地来完成实训计划,但是港口装卸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很严格,码头上要开辟一块场地、放置几台闲置的装卸机械供学生实训,也不切实际,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港口行业对港口装卸机械类人才的需求

鲅鱼圈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短短数年间,营口港已发展成为以水运中转为主,集大宗物资中转储备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外港和大型船舶服务基地于一身的深水良港。"世界少见,全国一流"的港口资源优势,已经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经济优势。初步建设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矿砂中转配送、煤炭加工配送、钢铁生产和粮食中转加工等六大基地,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市域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

随着营口港的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了,各港口对人才的需求也加大了,从学校这几年就业调查来看,营口港企业对有意从事港口装卸机械操作与维修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港口机械》课程结构设置更要贴近企业需要。

二、课程实践结构调整的思路

1调整实验内容和创新实验模式

港口起重机械是一种循环、往复、间歇运动的机械。成件物品装卸机械,一般用配有相应取物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和起升车辆来完成。取物装置从取料地点由起升机构将物品提升,运行,回转或变幅机构使物品水平位移。集装箱和托盘所用的装卸机械主要是集装箱运载桥、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跨车、叉车和托盘搬运车等。

在这众多的装卸机械中选好学生实训项目,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要求、学校实训条件和营口港实际需要来看,选出两个实训项目较为合理,内燃装卸机械部分选用液压式挖掘机或柴油发动机叉车;电动装卸机械部分选用集装箱装卸桥或门座式起重机。

实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树立自信心。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叉车的基本操作到叉车的日常养护,从龙门起重机的基本操作到龙门起重机的日常养护,从门机的基本操作到门机日常养护,从装卸桥的基本操作到装卸桥的日常养护,每一模块都应有自己的要求,并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做到逐步提高技能培训的层次,达到实践教学内容与考证同步。

2、建设同比例缩小的岸桥或门机模型,供学生参考实习,把港口作业场景搬迁至学校,从而在学校阶段就接触这些设备及结构。并且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港口机械的结构原理,同时也能方便同学们操作。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后,实践课程部分的设置比以前更合理、更贴近企业需求,但课程目前仍存在着不足:实验条件不够充裕,能供实训的选择很有限。随着学校对专业的建设,实训条件会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李谷音《港口起重机械》人民交通出版社

[2]蔡昱.《建筑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谈.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P24-25

[3]吴二娇,刘.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创新教学法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0,P271-273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港口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S21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化港口的生产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机械设备是港口经营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正常运转是港口生产经营的保证。每一种机械设备都有着相对应的使用寿命,目前很多港口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故障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操作者的不当操作;2、设备维修保养不足;3、设备检查人员疏忽大意,综上几点严重影响着机械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对工作生产造成停滞,给企业效益带来影响,因此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设备维护与保养中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实现有效保养的措施。

一、强化港口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遵循“重检查、勤保养”的观念,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掌握设备正常状况,重视平时运转中的各种检查;二是提早发现异常的前兆现象,掌握状况及时防止异常的发生;三是掌握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确保其功能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做好启动前的检查,如检查所有螺丝是否确实锁紧;检查所有器材是否有损坏或变形。保养种类有日常巡视保养、定期保养、临时保养。每日的日常保养为从机械设备外部以目视检查是否有异音、异味、异色或损伤的现象,并以设备上的各种仪器表参数为判断依据、熟悉机械设备系统的运转状态,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首先应将异常部位拆解,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认,做出维修安排,异常情况维修完毕后,需详细填入异常状况及维修登记表,以便在定期保养与大修保养时,做为参考资料。定期保养原则上是在全部停运时进行保养,在无运转的状态下将机械设备内部盖板卸下,用目视检查机械的外部,并用手触摸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另外,在停运状态下做检查时,仍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临时保养是在日常巡视与定期保养外,遇故障发生时,利用检查、测试、调试来调查原因,并且为再度产生故障,所作的检查。

二、关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的分析

为了更好的进行设备资源使用能力的优化,企业对设备更新资金的储备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杜绝异常陈旧、老化设备仍在服役期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消除由于设备本质原因而存在的潜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港口都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将导致现实港口运作过程中的很多麻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进行生产经营的优化,确保安全性是势在必行。要保证现阶段的设备管理使用的优化,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管理优化组织一支专业人才的管理队伍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些大港口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舞台,大多的是采取外包或者直接让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工作,这样做导致了管理工作的弱化,不便于统筹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工人队伍出现了变化,就容易导致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麻烦。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港口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搞得像是临时工,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等了解的比较少,其工作内容属于承包性质的,这就需要进行该方面的优化,避免出现工作敷衍,工作等待,工作懈怠等不良情况,使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达不到行之有效的目的。

三、港口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

1、故障的多样性

机械在长时间运行下,因为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各种问题,每个零件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故障,例如轴弯曲、杆断裂、螺丝松动等,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形式多样,造成了故障的种类繁多复杂。对所出现故障的维修,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

2、故障的渐变性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磨损、腐蚀、疲劳、老化和人为的操作不不当等原因,长期已久会给设备带来许多不可预见性的故障,其结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这些参数会逐步恶化,工作人员一般会用仪器对机械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实故障产生的可能性与使用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高,因此通过长时间正常使用所产生的零部件磨损导致的故障一般可以事前检测出来,并将其修复;如果是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积累性故障,不采取相应的拆解技术并配备相应的仪器检测发现,是达不到修复的目的。

3、故障的耗损性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损是不可逆转的,如机械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在使用时能量与质量一直在弱化,随着机械使用的时长,出现的故障频次将不断增多.尽管有的部分零件可以修复或更换,但仍会继续出现新的故障.而且已经修复或采取更换的部分也不可能达到最初的使用状态,机械故障损耗程度直接影响维修的难度。

4、故障的模糊性

机械在使用时,因为使用方法和所处条件的不同,机械设备的损伤和输出参数是随机分散变化的.影响机械设备的因素还有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决定的,机械的初始值与极限值的分布也不同,同一个设备,如果工作环境不同,输出值的分布也不同,这就导致人们难以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模糊的对故障进行诊断给维修带来一定难度,所以维修人员需要结合各种理论数据和实际经验一起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完成故障排除设备恢复的工作。

5、故障的潜在性

每个机械设备都存在潜在故障,在使用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耗损,然后零件参数不断上下浮动,当参数超出规定范围时,潜在故障就会发生,机械设备在装置过程中为保证设备自身安全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短时间的错误操作而确保设备的完好,设备的设计者事先会设计一定的安全系数,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参数发生瞬时变动,即使超出规定值,也未必发生故障。机械的潜在故障到发生故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时长,甚至避免潜在故障的发生,进而达到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中常见的问题

1、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港口不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更新的资金不足,是导致陈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很多港口管理者为了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对于老旧设备凑合使用,不舍得投入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致使设备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港口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港口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首先在港口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超负荷工作是管理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许多港口中,经常会看到工作人员不停轮换,日夜赶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设备长时间工作,过度消耗机械的寿命,很有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港口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不到位,很多港口花费巨资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的机械设备,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真正应有的专业技能,又不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致使这些设备长时间低效率运行,未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

3、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直接接触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完好效率。目前我国这类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人员存在断层,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劳务工、临时工进入港口,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甚至没有基本的概念。如果港口没有对他们进行实用性强的前期培训,那么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然导致一些不当操作,或者是违章操作,加速设备的磨损、老化甚至损坏。

五、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措施

1、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是确保港口经济效益的生命线,港口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港口要成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的工作职责,树立贯彻“养修并重,检查为主”的工作方针,每天委派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值班,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手册规定的相关内容,及时对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记录好设备当天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对主要的设备定制检修计划,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认真监督检修计划执行的落实情况,严格审核参修人员的资质和维修能力,跟踪检查维修、保养后的设备使用周期,以及使用效果。对于维修好的设备,承修人要签字确认,这样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操作人员维护机械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受损程度,提高了维护与保养的效果。

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许多港口在市场旺季时,为了赶任务,经常使得员工与机器超负荷工作,只要机器设备能运转,就忽视对设备性能的检测,一味地使用。在设备能运转时,不断地生产,对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导致了凑合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在这样高强度,超负荷的试用下,无疑会对机器寿命产生重大损害,甚至会使其“罢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谨记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员工与机器的负荷能力,只有采取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工人与机器都得到合理化的调配,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从长远利益考虑,港口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将磨损严重、已经淘汰、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在用的机械设备能够满足港口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生产力要求。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已经达到淘汰标准的工程机械,一律要按照报废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坚决杜绝任何侥幸心理,坚持使用后患无穷。

3、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

对港口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教育,无论是港口的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设备操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港口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制度上,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做到“人人有责”。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形成定期的计划和不定期的应对流程,重视日常的维护保养,及时防微杜渐,特别是大型的进口的机械设备更要如此,要定期进行必要的技术保养,消除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港口要根据制定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以周期为单位,制定配套的逐级考核机制,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要坚持进行每日、每月的巡检制度,对设备的状况进行登记,对其存在的隐患所做的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样计入登记表中,维护保养人员要在表上签字确认,作为日后检查和考核的依据。港口应将维护保养工作作为管理人员考核和工资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机械设备管理及其维修保养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慎重考虑,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及其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武.港口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对策探究[J]. 《中华民居》 ,2012,(6).

[2]杨铎.港口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对策探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1,(8).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优化;分析

在我国的港口装卸工作中,集装箱的装卸工艺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港口总体设计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在港口装卸过程中,一定要对港口集装箱的装卸工艺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不断的对装卸工艺进行优化以及升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港口装卸过程中的人力以及机械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于港口装卸的配套设施也是一种效率提升,进而实现港口装卸工作的经济效益提升。

我国两年前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就已经达到了两亿TEU,相较于以前的增长幅度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虽然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速,为我国的港口运输行业带来了益处,但是在港口集装箱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工作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集装箱的装卸能力远远没有满足我国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应该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适应我国港口集装箱的发展需求。

1 简要叙述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的主要内容

港口集装箱的装卸工艺主要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集装箱船舶港口装卸工艺;第二个环节是集装箱堆场港口装卸工艺;第三个是集装箱水平港口运输工艺。针对上述三种装卸工艺环节,我们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装卸设备以及装卸人力来进行工艺形式的选择和判断。

2 简要叙述我国港口集装箱在装卸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的港口集装箱在港口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拖车空驶问题

在众多的港口作业过程当中,集装箱的拖车作业往往存在一种线路单一的现象,即往往局限于一条作业线,这样在大多时间段里,拖车作业的状态基本上处在一种状态,这样当拖车完成了该项作业以后均需空驶回场才可以继续进行第二次作业,所以最终导致了拖车大部分时间都在空驶,利用率不高,大大增加作业的成本。

2.2 我国的港口集装箱在装卸的过程中存在拖车等设备组织杂乱的问题

一般在港口,港外的拖车均是根据吨位来拉运货物,司机比较注重的是货物的重量和出车的次数,往往不愿意拉轻小的货物,再加上一些拖车存在严重的组织混乱现象,导致较多的调度不能够得到落实。

2.3 我国的港口集装箱在装卸过程中使用的机械配置存在不合理问题

堆场作业机械的出勤数量应该由当天需要作业船舶的数量决定,并不是由当天需要进行堆场装卸作业的集装箱的数量决定,所以根据这一要求配置,必然导致堆场作业机械作业量不平衡,进而造成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也导致资源出现浪费。

3 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的优化主要方式

3.1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中需要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比重进行提升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升级过程中要对于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参与比例大幅度提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参与装卸工作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能够有效的解放人力搬运装卸,让装卸工作的劳动强度降低;第二个优点是能够有效的提升装卸工作的工作效率。上述的两个优点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装卸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想要在港口集装箱装卸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动化机械的优点就要在整个装卸工艺优化过程中大幅度的提升机械装卸的比重,例如运用叉车装卸,拖车装卸,龙门吊装卸等。在装卸过程中运用适当的自动化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提升装卸效率,让每一个环节的装卸过程都协调合作,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装卸的时间,提升装卸效率。

3.2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中要对装卸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

在港口集装箱装卸的过程中,如果装卸工艺安排的装卸环节越少,就能够对装卸过程中的人力使用、器具使用以及时间使用上越降低。因此在装卸工艺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尽量的将每一个装卸环节同环节之间紧凑安排,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各个环节之间的合理性以及协作性,从装卸环节中提升装卸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优化工艺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装卸环节认真合理的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装卸工艺环节,对于没有必要的装卸环节要坚决取消,减少装卸过程中的工艺环节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装卸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3.3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中需要对工艺中断时间给予合理的压缩

在港口集装箱装卸的过程中,如果装卸工艺没有合理的安排各个环节的衔接,就会出现环节之间的不协调,导致装卸工作暂停。经过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的实际经验,装卸过程的中断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新的装卸工艺。这是由于新的装卸工艺并没有充分的经过实践的考验,因而会存在一定的工艺问题。例如装卸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使用不协调,人工安排不协调等问题时常发生。我们在进行集装箱装卸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上述问题,对于涉及到人力安排,机械安排以及配套设施安排的问题要全面系统的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装卸过程中容易出现中断的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并且给出处理办法,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装卸过程中的环节中断,减少中断时间,为装卸工作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3.4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中要对装卸的搬运距离给予科学的缩短

根据装卸工作的实际经验可以得出,在集装箱装卸的过程中,货物的有效搬运距离越远就需要更多的搬运成本;货物的有效搬运距离越近就需要更少的搬运成本。因此我们在集装箱装卸的过程中要对搬运距离明确的计算和统筹,优化搬运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来减少搬运距离。在集装箱即将达到港口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于集装箱的装卸要求进行仔细的了解,将集装箱的装卸要求汇总后,做统筹的装卸安排,这样的工艺优化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个是能够便于集装箱中的货物存放;第二个是能够了解搬运的最优化距离,缩短集装箱的搬运距离。

3.5 在集装箱装卸工艺中要对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给予足够的保障

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工艺优化的过程中要对安全问题给予明确的要求,最大程度的保障集装箱搬运过程中的工伤事故。在装卸工作优化过程中,我们要对每一个装卸环节进行作业环境的优化和监控,所有参与装卸工作的人员以及机械器具都应该充分的保障达到相关的安全作业要求。同时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于工作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以及物品安全给予监督管理,参照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进行安全装卸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光宇.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

[2]严云福.能提高装卸效率的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J].起重运输机械,2001(6).

[3]蔡佩林.优化云浮新港码头集装箱装卸作业流程研究[J].物流科技,2012(1).

港口机械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港口;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在港口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港口机械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港口运营的效益。因此需要加强对港口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确保港口生产的安全,加快推动港口向低能耗、低污染及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1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

1.1 设备管理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设备,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及理论来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实现其寿命周期费用经济及设备效能的最高化目标。

1.2 港口机械设备的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得以应用,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港口机械设备向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发展。港口具备自身的特点,近年来港口生产开始向大型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发展,生产速度有了大幅度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这都使港口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港口作业环境具有多变性,这也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针对其作业环境的不同,要具备耐酸、耐腐蚀、耐压及耐撞击等特点。另外,当前港口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这也使港口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原有设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改造以适应不同货种作业的需要。

2 我国港口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管理层对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不够

在港口发展过程中,管理层更多侧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往往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片面的觉得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对港口机械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及后续处理等整体过程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从而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混乱,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机械设备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这对港口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

2.2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可行性不高

尽管港口在运营过程中制定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岗位分工责任不明确,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制定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时,并没有针对港口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可行性不高。而且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更重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对机械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轻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使用者、维修者及管理者在工作上无法同步。

2.3 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式与港口的发展不同步

2.3.1 港口作业任务与对管理维护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各港口作业普遍存在着高强度、高磨损、高频度的特点,这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港口城作业任务重,时间紧张,这也导致机械设备保养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机械设备非正常磨损现象较为突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

2.3.2 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会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械设备故障率增加,即使一些小故障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维修,从而导致大故障发生,给港口的正常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3.3 重使用轻管理。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一味的对其进行使用,而对管理缺乏重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完好率较低,而且在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状态下故障发生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不仅导致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会对港口作业进度带来延误的影响。

2.3.4 港口作业过程中,过于对高产量低成本的追求,对设备的正常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设备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从而对作业质量和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4 港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港口作业由于作业布局不合理,对机械设备作业具有更多的需求,再加之人数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都导致港口无法留住人才,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较差,这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5 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网不完善

港口企业一些管理信息、企业思想、客户管理及一些信息资源等多集中在行政管理和客户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这类信息掌握较少,这就使其不能及时了解到机械设备的最新技术及发展动态,对企业设备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 加强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3.1 提高港口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的观念

近年来,随着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增加,港口机械设备越来越复杂,其价值及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努力提高港口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利用先进的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2 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在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快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培养,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储量,使其利用先进的方法来进一步强化对设备的管理。同时港口企业还需要定期举办培训,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快人才的引进,完善奖励机制,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3.3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

3.3.1 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需要针对港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机械设备的特点来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理论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效能。

3.3.2 在对港口设备管理体制进行设定时,需要以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作为基础,确保其为港口企业带创造更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增值的目标。

3.3.3 建立健全责任管理机制。需要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垂直管理和横向监督有效的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责任管理机制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有效的调动机械设备管使用人员、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4 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

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管理机械设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跟踪管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以及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检测数据等,保证港口企业正常运行,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港口企业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使用寿命,而且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理念,进一步对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努力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确保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的促进港口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廷印.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4).

[2]杨旭杰,陈昌斌.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上一篇:学校秋季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