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4 02:11:50

港口物流发展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1篇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图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临港工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国家和地区首先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中心沿海化,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3.3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凝聚合力,营造秩序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海运、港口、铁路、公路甚至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海关、商检、金融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所涉及到的产业进行整,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经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合力,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3.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区生活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港口完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交换和流动的同步化,在物流管理术语、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集装技术系统、物流成本合算方法、物流单证体系、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6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高起点、科学化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的现代物流逐步在向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主要体现在各港口物流中心均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各种金融、保险服务和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与港口其他产业及至腹地发展的一体化。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对传统装卸业务进行改造和深化外,还要求建立相应的配送园区,货物深加工区等,并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和谐运作;同时,还要求走港区联动之路,把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域或保税区的功能加以配套,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秋.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理论学刊,2009,(7).

[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3]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装卸,2004,(3).

[4]王凌峰.海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简况[J].中国水运,2008,(11).

[5]邢丽新.简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实践与探索,2008,(6).

[6]范立力.全球港口物流一瞥[J].中国港口,2008,(11).

[7]张丽君.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重庆 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已成为一个港口发展的动脉和支柱性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境条件,因此,加强港口物流建设,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发展港口物流的条件

1.区位独特。重庆港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水路可直达长江6省2市,陆路与成渝、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和9条国道及2条高速公路相连,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国家一级口岸和西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上游惟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水路)。三峡库区完全蓄水和通航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2.基础雄厚。重庆港通过不断发展,已形成以集装箱运输、特大重件运输、汽车滚装运输、件散货运输和仓储服务等物流业务为主的新格局,港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口趋完善。近年来,重庆集装箱运量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递增。重庆港寸滩集装箱码头一期主体工程竣工投产后,重庆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50万TEU。到2010年,寸滩二期工程完工后,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120万TEU,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规划对航运中心陆续投资将达近150亿元,建立并完善以主城为中心的港口群。港口规模扩大的同时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拥有比较先进的装卸设备、面积较大的堆场、仓库,以及良好的集疏运系统,这些硬件设施为港口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市场广阔。重庆不仅有发达的工业体系,还有广阔的市场纵深。重庆以汽车、摩托车、化工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近几年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摩托车、汽车配件、陶瓷等产品出口量增长迅速,为重庆港提供稳定的货源。作为西南最大的商贸口岸,其辐射面涵盖西南、西北和华中十多个省区。2006年,重庆实现物流增加值252亿元,占到全市GDP的7.2%,预计未来十多年,重庆物流业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8.3%, 2020年占到全市GDP的13.5%,达到2700亿元。

二、重庆发展港口物流的现状和不足

虽然重庆港口物流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内外先进的港口物流相比,差距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区域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周边地区物流服务缺乏协调。(2)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水平低。(3)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较落后,大多数物流公司的管理运作仍停留在传统的经验模式。(4)港口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物流高级管理人员。

三、发展重庆港口物流的对策

1.提高认识,统一规划。政府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港口结构调整以适应物流发展的要求,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并就区域物流宏观规划与周边地区加强协调,努力为港口物流的发展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竞争的宏观环境。深入整合主城、万州、涪陵3大枢纽港区,各港区明确分工,准确定位,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码头,提高整体竞争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谋求对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5个重点港区的整合,在3大枢纽港区和5个重点港区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水路集疏运体系,真正做到“一城一港,一港一集团”。利用自身作为长江上游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的优势,以及与上海港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快出关便捷通道建设,尤其应加快出口集装箱、出口商品汽车周转,建设集装箱和汽车滚装运输的枢纽港。

2.改善口岸物流发展环境,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口岸物流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与国际惯例相衔接。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遵循”一个窗口“服务的原则,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要引进市场机制,改善经营方式,紧紧围绕用户各种需求,提供优质高效和丰富多样的口岸物流服务,特别是强化口岸物流的货物集散功能,抓好集货、存货和配货,努力培育一个完善的物流服务市场,以满足口岸物流服务的需求。

3.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港口的集装箱吞吐能力;继续改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运输通道,扩大港口集装箱航线覆盖范围,提高航班密度;在临港区域加快建设多功能的进出口型的综合物流中心,提升现有集装箱场站的集装箱堆存、拆装箱、简单仓储功能,大力发展物流增值功能。

4.努力推动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港口信息化建设经验,一是逐步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口岸作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港口物流作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重点推动码头、场站、运输公司、船代、货代等物流链相关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普及推广自动化设备,推动物流单证标准化与信息交换,提高港口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三是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自动扫描设备、无线射频设备、车辆追踪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对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设备应用方而的投入,政府叫以在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方而给子支持,鼓励企业走创新刑、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5.加强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学习国内外经验,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人才实训基地,着力培养大批精通外语和国际事务的现代物流经营和管理人才。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三是鼓励物流企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现有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进行现代物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索质。四是积极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引进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经理等高素质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赵 毅:香港港口物流发展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6.10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 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一、典型港口物流模式

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最大利润,而综合物流服务理念则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

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1.模式趋于规模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整合,与路域、航空物流的全方位的合作都是势在必行,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2.功能多样化发展

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充分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开展如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增值服务: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

3.使用高科技设备

高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力度加大,各种先进的技术,如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将在港口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逐步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实现物流运作方式的现代化,物流工艺合理化,物流设备自动化、电气化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4.“虚拟链”

港口是“虚拟物流链”的控制中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定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网上服务;依托“虚拟链”建设服务援盖全球的“虚拟港”,加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链”,使港口物流的供应链上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三、增强港口竞争力的建议

1.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首先,整合港口现有的条件,对港口的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合理安排作业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港口通过能力,缩短船舶货物在港停留时间;其次,加强包括集装箱码头数量、装卸能力、码头堆场、航道水深等在内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大型现代化仓库,为客户创造“零仓储”。另外,因港制应建设各有特色的港口物流。比如,枢纽港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实力优势,向物流中心方向发展,具备物流集散、货物存储分拨配送物流服务和市场交易、信息管理、服务咨询增值等功能;中小型港口则应根据业务范围,选择与大型港口联营等方式找准物流服务的切入点。

2.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港区生产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的功能,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商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

3.加强港口企业间联合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4篇

摘要:咸宁可以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关键词:咸宁;港口;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95-01

1 咸宁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部门管理体制落后

咸宁港口开发比不上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港口相关事务由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港口资源不能实行充分有效配置,浪费严重,效率低下。我国的航运法规建设有所加强,但各种法规配套不够,立法层次比较低,对航运法规与政策的执法和管理水准也显得不甚理想。

1.2 港口枢纽规模和地位不突出

咸宁全市拥有港口12个,其中长江港口6个(赤壁、陆溪口、石矶头、鱼岳、潘家湾、牌洲),陆水内河港口3个(赤壁、陆水主坝、天城),富水库区港口3个(七里冲、慈口、燕厦)。目前只有嘉鱼港是湖北省“区域性重要港口”,但在地理位置重要、吞吐量较大、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广的“主要港口”中则没有咸宁辖区内的名字。

1.3 港口物流企业缺少竞争实力

长期以来,咸宁航运企业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形成了条块分割的航运业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对航运市场宏观管理和调控不力;内河航运业发展速度缓慢,企业规模小,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设施落后、陈旧。这些都使得咸宁地区缺乏大型的航运物流集团,企业整体缺乏竞争实力。

2 咸宁港口物流的发展优势

2.1 内河航运的优势突出

与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模式相比,内河航运拥有运能大、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比较优势。长江航运可实现与国际海洋运输的联合,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交通部已出台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于此同时,在2009年国内新增的4个亿吨港中,江阴和湖州均为内河港口。目前交通部已基本确定在武汉、重庆建设内河航运中心,以带动整个内河航运的发展。

2.2 咸宁的区域优势

2008年5月,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突破狭隘的区域概念,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湖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突破口。武汉新港项目2015年全面竣工后,将逐步达到“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目标,成为我国内河第二大港口。咸宁市赤壁港、潘家湾港正是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咸宁处于武汉上游,全市现有通航里程564.4中长江干流航道长118公里。辖区内的赤壁港区位于长江右岸。陆水河是长江赤壁段的主要支流,可作为赤壁港的主要水路集疏运通道。

除了水路优势之外,咸宁有着得天独厚的多种运输方式对接的便利。咸宁处于华中腹地,鄂湘赣三省交汇于此,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汇集,京珠高速、106和107国道、新建中的杭瑞和大广高速穿市而过,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即将竣工使得天河机场近在咫尺,这些都构建了咸宁海陆空三维立体的交通网络优势,使得咸宁物流能突破单一运输方式的瓶颈,实现国际、国内联运。

3 咸宁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

3.1 港口配套设施升级

咸宁现有的几个码头规模小、设施落后,未来将以武汉新港的建设为契机,升级水运配套基础设施,最终形成江海直达、水陆联运的运输体系。目前已建石矶头1000吨级码头1座,正加快黄沙、赤壁、陆溪、鱼岳、潘家湾和牌州6座码头的完工配套,使港口装卸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共有生产用码头58座,泊位85个。目前陆水河节堤航电枢纽工程正在建设当中,项目建成后,节堤上游航道将大大提高通航能力,但节堤下游至长江红庙河口14.5km航道能力仍较低,成为连通陆水河与长江的卡口,因此建议对该段航道进行疏浚工程,使其达到Ⅳ级航道标准,连通陆水河与长江,届时,500吨级一顶二驳船队可由长江直抵赤壁城区。

3.2 发挥咸宁港口对本地区经济的物流支持作用

咸宁是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慷慨的大自然赋予了咸宁无数的宝藏,也孕育了咸宁经济腾飞的机遇。咸宁经济开发区(含长江产业园和温泉工业园)当前建设稳步推进,红牛集团、今麦郎、法国沃尔克医疗器械、合加资源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基地等大型企业集团的进驻使得本地物流需求非常旺盛。赤壁节堤航电枢纽工程和赤壁旅游专用码头、华润电力通用码头、晨鸣纸业林浆纸业一体通用码头、潘家湾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咸宁核电码头、弹子洲码头、湖北方圆船厂码头等一批码头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扩(新)建码头泊位将达到18个,占用岸线2610米,设计年最大吞吐能力450万吨,今年咸宁市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630万吨/15万人次,这些配套将极大的为企业发展助力。咸宁市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组合良好,人工与自然景观兼备,历史底蕴浓厚,部分旅游资源类别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独特价值,如赤壁古战场、李自成墓、羊楼洞、茶场等。咸宁目前缺乏将这一系列旅游资源加以整合的配套工程,完全可以利用海陆空的交通优势,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武广高铁开通以来,咸宁市多次组团赴珠三角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大批广州等地市民来到这里,有力拉动了本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发义.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珠江水运,2008,(7).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港口;港口物流;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后金融危机下的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并已成为能否有效地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依托。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各个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港口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使其从传统的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国外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临港工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国家和地区首先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中心沿海化,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3.3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凝聚合力,营造秩序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海运、港口、铁路、公路甚至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海关、商检、金融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所涉及到的产业进行整,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经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合力,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3.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区生活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港口完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交换和流动的同步化,在物流管理术语、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集装技术系统、物流成本合算方法、物流单证体系、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超级秘书网

3.6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高起点、科学化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的现代物流逐步在向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主要体现在各港口物流中心均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各种金融、保险服务和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与港口其他产业及至腹地发展的一体化。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对传统装卸业务进行改造和深化外,还要求建立相应的配送园区,货物深加工区等,并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和谐运作;同时,还要求走港区联动之路,把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域或保税区的功能加以配套,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秋.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理论学刊,2009,(7).

[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3]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装卸,2004,(3).

[4]王凌峰.海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简况[J].中国水运,2008,(11).

[5]邢丽新.简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实践与探索,2008,(6).

[6]范立力.全球港口物流一瞥[J].中国港口,2008,(11).

[7]张丽君.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6篇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港口在发展物流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多地方的物流建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的课程,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培养本土人才。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口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以此为平台进行物流活动,它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一部分,以仓储运输为主要形式,包括了仓储、货运、运输等功能。

(二)我国最近几年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

(1)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处于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起步阶段。现在,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已经开始,我国的主要港口也向着这方面努力。

(2)很多港口正朝着港城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我国一些港口顺应发展趋势向着深水港方向发展。

(4)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不少省市已经把发展港口物流列入了日程。

二、我国在港口物流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很多港口的发展和国外相比还处于起步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物流技术水平比较低,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例如,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重庆有很多家物流公司,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长安民生物流和港务集团。在整个物流设施建设方面重庆不仅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像深圳、上海相比也显得有些落后,很多物流公司甚至是以前都只是简单的经营运输、仓储,经过改头换面就成了物流企业,设备比较落后,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此外,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通过能力总体上不足,2001年沿海主要港口通过能力与实际通过量之比为1:1.07;现有港口的中小泊位占85%,万吨级以上泊位仅占15%,尤其缺乏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矿石、原油等深水泊位;许多港口航道水深不足,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铁路、公路、水路等集疏运系统不畅,限制了港口功能的扩展。

(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整体化、系统化程度不高,活动范围和规模普遍较小,辐射的范围比较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另外,现阶段大部分港口的发展只是简单地追求吞吐量的数量增长,不太注重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有些港口码头虽然岸线长度、泊位个数、万吨级泊位数等港口码头基础设施比较充足,但对港口物流的贡献不大;有一些新建的码头硬件世界一流,能满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但是有关集装箱运输的研究,我国定性研究的比较多,定量研究的比较少,就算是有定量研究也限于对集装箱数量的对比,系统分析少。

(三)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就软环境建设方面,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港口法律制度不健全,宏观管理缺乏力度;

(2)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3)现在,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和手段较为单一,竞争水平也较低;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是紧缺。

三、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整体化趋势

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对于物流来说也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现在的港口物流要有一种整体系统观念,不能仅仅只是关注港口的运作,更多的是以港口为平台,辐射到和港口贸易有关的各个方面,既要进行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整合,也要与陆路、航空、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联合规划形成一个通畅的运输渠道,从而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二)技术现代化趋势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港口的运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物流产业上来。例如ERP、EDI、GPS、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这些技术使运输方式变得更为现代化,同时港口装卸工艺的合理化与装卸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也有了很大提高。虽然这当中有些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整体物流业的发展,这些技术会逐渐地在港口物流的各个领域被使用,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物流运作方式的现代化,全面提升我国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三)一体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对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的要求也会增加。因此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港口将成为物流服务中心,为货物、汽车、火车、货物、集装箱提供中转、装卸和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

(四)信息化趋势

港口物流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四面八达的信息网络,可以缩短信息交换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此外,还可以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等网上服务。通过无形的信息网络,加大的腹地范围,还可以达到信息共享。因此,对于那些可提供良好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港口在未来竞争中将更能显示优势。

四、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物流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很重要的发展策略。除了正式的大学开设物流专业的课程外,企业也要定期培训员工,让他们的知识、物流意识能够跟上发展趋势。另外,对上司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上级领导也能够接受先进的物流理念,他才能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中。

(二)发挥并加强保税区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从1990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到现在,我国保税区已经有了15年的发展。据此,统一高效的体制优势和管理优势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加快发展保税区对发展我国港口物流有很重要的作用。

保税区顾名思义就是在保税区内货物一律豁免关税,并免于惯常的海关监管。除烟、酒、饮料等少数重点物品外,海关允许货物完全自由出入。因此,对于保税区来说,第一,对保税区内企业的投资规模、资金投向和经营范围上给予充分的自由。第二,重视人才,创造一个有特色的企业环境。在用人和人才选拔方面建立起一种以开拓进取为观念,淡化官本意识的用人制度。第三,改进硬件设施,除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要做好码头和铁路、公路连接,增强整个运输网络能力。第四,开展多种业务,扩大国际间大宗货物的转运。第五,建立与自由港相适应的保税区法规,和国际接轨。

(三)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我国很多港口都存在着集中程度不高,联盟程度较低,规模较小的问题,由此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既要加强和海运、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领域的合作,也要与海关、商检、金融、银行、保险等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物流链的通畅运行。

(四)加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坚持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思路。货物运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港口发展的表现之一。我们要转变思路,既要重视亿吨货物大港的发展,也要重视千万标箱的集装箱大港的发展,从港口吞吐量“量的扩张”向集装箱吞吐量“质的提升”方面转型。

(五)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港口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港口物流的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着手,强化物流服务意识;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各种物流增殖服务;不断开发港口物流服务创新品牌,服务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并随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而改变。

(六)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7篇

我国建立现代港口物流基础比较薄弱,起步较晚,但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基本发展策略、建议和目前建设中总结的经验,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快速高效地建立我们的现代港口物流。

为了与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等境外港口角逐东北亚航运枢纽地位,我国环渤海地区亟须确立一个北方港航运中心。从现有各个港口的建设条件看,大连港和青岛港水域条件优越,但偏离北方经济中心的京津地带,且距中部航运中心上海港较近,因此,两港难以承担起北方航运中心的重任。从经济技术实力和地理位置上看,天津港理应成为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但其仅靠自身单独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天津港水域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巨型船舶进出港的要求,泥沙淤积严重,港口维护运行成本高。再加上大连、青岛两港的竞争分流,使得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而曹妃甸港“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渤海内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多个大型深水泊位的“钻石级”港址。从地理位置上看,曹妃甸港位于大连港和洋山港之间,港址距京津唐大城市的时间距离在2~3小时之内,交通集疏运条件便捷。利用曹妃甸港口资源优势,建设大型深水码头和能源、原材料加工储备基地,可以把京津唐发达的产业密集区与国际资源市场用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联系起来,成为京津唐地区钢铁、石油、化工等大型企业进口原材料的供给基地,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原材料紧张状况,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在港口总规模及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港口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我国大多数沿海港口属于第二代港口,但少数发展较早的大型港口正积极拓展自身功能,向第三代港口发展。目前,我国港口的业务仍以货物的装卸、储存和中转为主。虽然一部分港口正在尝试扩展业务范围,比如在提供仓储服务的同时也进行货物检验、分装、贴标签等增值服务,或组织自己的运输车队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配送服务,但物流体系还不健全。因此,我国港口目前还无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集约化的物流服务。

(二)中国港口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企不分。我国港口的管理体制仍存在“政企合一”的现象,港政管理和码头经营合一,港口经营至今仍处于一种相对垄断的状态,企业无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致使与港口关联的临港工业、商贸业等得不到相应发展。

2.物流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目前,我国许多沿海港口都建立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就整体来看,我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港口物流所涉及的相关行业部门中缺乏协调性和共享性。

3.港口物流业人才匮乏。我国物流企业管理和实务人才除总量紧缺外,总体上受教育层次也偏低,且专业化教育匮乏,物流从业人员实务经验短缺,导致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三、针对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

(一)信息化标准化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当今世界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专业化、柔性化规模化、信息化的格局。而这更多地依赖于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资源管理系统(ERP)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应建立覆盖港区生产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的功能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商连接的有机整体。提高标准化程度加强标准化工作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应用新型标准,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提高港口物流活动中货物和相关信息流转的效率。

(二)协同策略

在我国环渤海地区共有大小40 多个港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港口群,其中天津港和秦皇岛港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枢纽作用尤为显著。而曹妃甸港与上述两港间均存在业务竞争,如果各港口为各自利益相互竞争大打价格战则无异于自相残杀。无序竞争对港口个体和港口群的物流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素,因此有必要与上述港口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只有通过信息共享、整合资源,交流先进管理经验,控制港口间的价格战,缓和港口间的激烈竞争,形成一致对外的局面,才能实现区域内的持续发展,同时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人才的引入及管理

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其核心还在于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

创造适宜人才稳定和发展的内部环境:曹妃甸港需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企业内创造宽松和谐的适宜人才稳定和发展的环境,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各类高层次人才的特点,满足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有的人才队伍的稳定上下功夫,用感情留人,用薪酬待遇留人,这样不但可以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强化他们的归属感,对引进的人才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增强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使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可以进行统一,减少人员考u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考评结果与岗位、新酬和奖励、惩戒挂钩,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考评机制的信任感。

结论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系统;多式联运;生产运作;物联网

一、港口物流系统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的功能从单一货运生产到综合物流汇集,从传统货流到货流、商流、金融流、技术流、信息流全面大流通,运输方式也从车船换装到联合运输、联合经营,从传统装卸工艺到以国际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的转变。港口作为现代商品集聚与调度运输的物流中心,依靠其在区位上的特殊优势和多年来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的条件优势,在经济贸易和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和功能结构的港口物流系统。但是,大多数文献只是从宏观概念的角度对港口物流系统予以分析与定义,很少从具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港口物流系统具体的结构和发展模式。因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给出了具体角度下港口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发展需求。

从物流运输链的角度分析,港口是作为运转中枢的重要枢纽,是公路与铁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的结合部。从生产运作的角度分析,港口是作为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以及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和服务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的场所,在较大的生产运作空间内具有复杂的港内物流系统。

二、港口物流系统的定义

关于港口物流系统的定义,王玲等(2005)认为,港口物流系统是国际和地区综合物流服务链中的重要环节,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终目的,以对港口相关的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为手段,从而实现货物在港的高效率、高效益的装卸、集疏和物流服务增值。

莫宝民(2009)参考以上定义,把港口物流系统定义为由提供港口物流服务的码头设施、仓储设施、集疏运条件、运输车辆、搬运设备和工具、通信设施和网络、港口作业及管理人员、口岸配套服务设施体系和港口后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集疏运系统及其信息系统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若干动态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本文认为后者的定义更全面、更具体。

三、基于不同角度的港口物流系统分析与发展研究

(一)基于物流运输链角度的港口物流系统

根据以上对于港口物流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运输链在整个港口物流系统动态流动中起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基于港口物流基本要素对港口现代物流的诠释,港口物流活动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流体是指经过港口的货物,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流向指港内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流动与运作都是基于物流运输链的,因此从物流运输链的角度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港口作为公路与铁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的结合部,是运转中枢的重要枢纽。狭义上的港口物流运输链是由船舶运输部分、港口内部的物流运输部分和集疏运系统中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部分组成。基于物流运输链角度的港口物流系统具有如下图1的体系结构。

从运输链角度分析港口物流系统,主要分为船舶运输、港内运输以及与港口物流运输紧密相联系的集疏运系统中的港外运输方式。近年来,港口已经巩固了它作为复杂物流网络载体的地位,而由船舶运输、港内运输以及集疏运系统中的多种运输方式在运输链条基础上形成了复杂但很具有发展潜力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模式。因此,对于港口物流运输链的研究,可以从对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的研究着手。

多式联运物流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物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在当今的深海运输与近海运输港口中,其他可用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管道以及航空运输。基于高效、友好物流运输的目标,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鼓励和促进。例如,近年来欧盟委员会了一系列旨在推进近海运输发展的措施,其目的是使其成为物流链中可持续进行的一部分以解决如今欧洲陆运运输中遭遇的拥堵问题。在欧洲北部,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的意义可以由近海运输持续增长的重要性反映出来。近海运输由常规的班轮服务和渡口通过快速、有效和灵活的衔接操作方式来搬运不同类型车辆上的大批货物组成,包括大宗钢铁材料和建筑用材料的车辆运输,滚装滚卸操作方式中的整车物流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集装箱运输要求日益增大,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在我国也已经得到了切实的发展。在综合考虑我国沿海港口土地资源紧张、陆运运输拥堵,结合提高效率、优化成本、保护环境等因素的情况下,发展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中的海铁联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顾名思义,海铁联运是指商品货物经过船舶运输到达港口后经由铁路再次转运,或者货物由内陆经铁路运送至沿海的港口,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一次性的申报、查验、放行程序就可完成的物流运输方式。作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中的主要组成方式,近几年来,上海港着重探索和实践海铁联运在集装箱业务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今,上海港已经同合肥、成都、南京等城市开通了集装箱铁路运输车次,而且可以直接同马士基、现代商船等著名船舶运输公司进行对接。尽管如此,海铁联运的业务量占上海港集疏运总体业务量的比例仍然很低,因此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物联网技术作为当今信息通信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在集装箱海铁联运中具有很好的嵌入性和应用性,将对海铁联运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由于多式联运物流运输复杂性的特征,进行有效的管理调度必须有复杂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持,其对于开发电子物流管理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来加强安全和简化物流运输管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基于物联网技术DSRC(专用短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运输系统及其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有支撑未来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发展的潜力。

(二)基于生产运作角度的港口物流系统

基于生产运作角度来分析港口物流系统,港口是作为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以及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和服务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的场所,在较大的生产运作空间内具有复杂的港内物流系统。港口物流系统的生产运作研究主要是研究解决港口物流系统优化和资源整合问题,使港口物流系统达到高效运作的目的。

本文根据王玲等(2005)对港口物流运营子系统的定义,参考王玉(2010)对港口物流运营系统的定义,提出了港口物流系统中的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的定义: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主要用于完成港口物流活动的计划、控制与实施,它主要由港口的船舶靠泊、码头装卸、港内搬运与调度、仓储堆场管理、流通加工、港口生产控制与调度、集疏运等环节以及涉及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的企业部门、基础设施和相关信息和服务等构成。物流生产运作系统作为港口物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生产运作的中心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物流生产运作能力及效率,是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和增强港口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在综合Biehou和Gray(2005 )研究的基础上,王玉给出了一种港口物流系统图的绘制方式见下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港口物流系统主要由港口基础设施、港口信息系统、区域配送中心、由靠泊系统、装卸系统等组成的港内物流运营系统、港口相关因素以及分布在两端的港口自然水域与依托港口的相关产业体系组成。港口物流运营系统是港口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由靠泊系统、装卸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集疏系统组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上述对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的定义以及港口物流运营系统结构图,本文认为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具有如下图3的体系结构。

港口生产控制与调度环节的有效进行需要依托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通过运用传感器技术、RFID识别技术、无线定位导航技术、无线(有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后台应用管理层等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监测与传输,进行高效精确的物流生产运作,实现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的实时控制、科学调度以及合理决策。港口的船舶靠泊、码头装卸、港内搬运与调度、仓储等环节需要依靠港口的基础设施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在港口生产控制与调度环节的智能监测与调控下,精确、合理、安全地实施相关的物流运作操作。

图3所示的港口生产与运作系统只是现代港口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港口经营体制、管理理念的改变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许多港口生产运作的模式已经不限于以上基本的港口物流作业,而是开展多元化发展经营的道路。在以港口基本生产运作环节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临港物流园区服务、临港集配运输、物流融资租赁等业务,不同的港口具有不同的生产运作模式,没有统一的体系结构,但对于上述的港口内物流生产运作模式却有类似的体系结构。

四、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港口物流系统的定义及港口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基于两种不同角度对港口物流系统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和解决港口物流运输链、港口物流生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港口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和有机整体。尽管基于不同角度分析的港口物流系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整个港口物流系统动态运作中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港口物流运输链和港口物流生产运作系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港口物流供应链则是基于以上两者的有效运作,代表着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

2.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体系上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为港口物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在保证港口物流系统效益和安全的基础上,将港口物流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长江.港口现代物流:概念诠释、效率测评与增进对策――绿色理念背景下基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的研讨[J].管理世界, 2008(6).

[2]王玲等.港口物流系统的重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物流技术,2005(2).

[3]唐建桥等.港口物流系统分析及其综合通过能力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

[4]莫宝民.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Adrian.E.CoronadoMondragon,etc.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n multimodal logistics:A case of role and contribution through wireless vehicular networks in a sea port location[J].Int.J.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37).

[6]张小伟.论物联网技术在上海港海铁联运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2(1).

[7]K.Bichou, R.Gray.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ventional terminology for classifying seaport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05(39).

[8]王玉.港口物流运营系统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上海港;港口物流;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

1 港口的概念及与物流的关系

1.1 港口的概念

港口法中将港口定义为:“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1]。港口一般包括水域、陆域、港口工程建筑、港口物流装备与配套设施、港口管理与装卸生产组织机构。

1.2 港口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港口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将港口按其功能发展划分为三代。目前,已向第四代港口发展。如图1所示:

目前,第三代港口仍是世界港口中的发展主流,上海港也属于第三代港口的范畴。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曾在2002年对第三代港口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港口正在向第四展[2]。具体演变过程如表1所示。

1.3 港口与物流的关系

港口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是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港口和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物流的兴起为港口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港口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3]。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港口的内涵和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拓展。在过去,港口只是装卸货物的转运地。而现在港口已经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港口在国际竞争力中地位。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港口物流和各种相关产业的区域优势。来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港口物流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 上海港港口物流现状

上海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前缘,是我国沿海的重要枢纽港。经济腹地非常广阔,是中国港口的代表。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外轮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港口主要经营的货类为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及其制品、钢材、矿建材料、机械设备等。近10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主要年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如表2所示,主要年份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如表3所示。2012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36亿吨,比上年增长1.1%。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 252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5%。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2.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3 上海港物流发展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其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总量最大的经济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间接腹地主要有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安徽、江西等省份,这些地区生成的集装箱给上海港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箱源。

3.1.2 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

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

水路: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沿海北距大连558海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 399公里。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公路:有沪宁、沪杭两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公网网络通向全国[4]。

3.1.3 上海港设施齐全

上海港务局具备齐全完备的设施条件。各类装卸机械总计3 256台,其中起重机械类578台,输送机械类660台,搬运机械类980台;另外沪港合营的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拥有搬运、专用机械204台。港作船舶:上海港务局共有港作船舶373艘,其中交通船18艘,引水船4艘,供应船11艘,消防船7艘,清洁船5艘,带缆船14艘。仓库面积39.4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55万平方米,堆场面积17.7万平方米。

3.2 机遇分析

3.2.1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给上海港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整合这4大保税区,将推动外贸物流创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物流等方便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免税和自由港将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加剧了物流产业升级,自由贸易区对物流的聚集效应显著。长江是全球最大的内河水运通道,被称为黄金水道。上海港90%的集装箱货源来自长江经济带,浦东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机场也依赖长江经济带。目前我国约90%以上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因此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将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到2014年,我国海运量将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在未来10年,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由20%至30%的速度增长[5]。

3.2.2 上海港经济腹地发展迅速

作为上海腹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12年,上海市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三产业增长了10.6%,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并且上海港的间接经济腹地经济发展迅速,能够为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3 挑战分析

3.3.1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给上海港带来的挑战

现阶段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使得国际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大型物流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上海,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这就要求上海港要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的“试验田”,要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如果取得良好的效果,上海的自由贸易区模式一定会在全国推广,此前和上海有竞争的天津、深圳等城市,一旦时机成熟,不仅仅这些城市,国内的很多港口城市都将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诉求,这将对上海港现有的优势带来很大的挑战。

3.3.2 周边港口物流的竞争

上海港作为长江三角洲港口之一,距离宁波港和舟山港都较近。宁波港具有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近年来,宁波港实现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并将良好的生产经营业绩转化为优异的经济效益,实现营业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2012年10月11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批准设立将对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3.4 问题分析

3.4.1 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港口实力的重要指标。现阶段,上海港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实际应用十分有限,尚未形成良性格局和整体效应。虽然高成本的信息化投入,但没能带来高水平的服务产出,难以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尤其是国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难有能力提供实时信息和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物流信息化服务。目前信息系统主要运用在传统的业务上,缺少开展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的其他功能[6]。

3.4.2 缺乏区域性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核心城市,其物流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区域内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并应着眼于整个区域的现代化进程。然而从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目前的状况看,区域内分工合作与对外开放的进程相比尚有差距。上海在积极发展对外合作的同时,却疏于区域内协调,出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割裂的现象。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优化,容易出现物流业的恶性竞争现象。

4 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4.1 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

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硬件环境建设是促进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上海港要进一步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就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大投入,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提高通关效率。围绕将上海港建成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的发展目标,立足港口现有服务品牌,尽快把上海港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大港。

4.2 重视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

现代港口的发展竞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硬环境之间的竞争,而是现代管理模式及功能政策等软环境之间的竞争。上海港在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上一定要紧紧围绕软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港口物流的特点,着重从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综合服务、产业配套、人力支撑等方面对上海港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功能创新和执行落实。优化规划环境,明确发展定位和法律地位。优化政务环境,做到统筹协调和步调一致。优化口岸环境,确保程序流畅和运作高效。优化产业环境,注重联动配套和有序竞争。学习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促进上海市物流主管部门和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开阔视野、强化理念、创新思路。

4.3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已经是当代港口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增强上海港的核心竞争力,推进高科技和信息化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力度,给港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建设高效低能的现代化、自动化码头装卸设备[7]。上海港在完善港口内部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可以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实现整个港口系统的全面接入和数据交换共享。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地使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建立航运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借鉴大连、天津等市经验,构建航运交易信息中心,逐步实现“传统港”向“数字智能港”的转变。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际航运物流市场。

4.4 加强港口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港口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海港应该大力构筑引才平台,开辟引智渠道,可以通过和大学以及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尽快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叶红军. 《港口法》基本问题研究[D]. 上海: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2] 庄倩玮,王健.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与启示[J]. 物流技术,2005(6):91-94.

[3] 谢文德. 现代物流与港口关系研究[J]. 大众科技,2005(3):78-90.

[4] 叶红.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分析及策略选择[J]. 物流科技,2011(5):36-39.

[5] 姜蕾. 上海港物流建设的SWOT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21-22.

[6] 王海俊. 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的模式设计和策略选择[J]. 水运管理,2009(1):16-22.

港口物流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 系统 客观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053-02

一、港口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港口物流系统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对外贸易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港口作为连接各国贸易发展的桥梁,推动内外贸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港口物流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港口的功能从单一的货物运输发展到现在的综合性物流运输汇集,从传统货物运输发展成为如今集货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于一身的综合性大流通,运输方式也从古老的人工装卸搬运转换为当今的以国际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从单一的车船交换装运转变为现今多样的多式联运和联合经营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运输方式。港口作为现代商品流通的中心,在对外贸易和货物运输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港口物流系统。

关于港口物流系统的概念,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王玲等学者把港口物流系统定义为是国际和地区之间综合性物流服务链条中的重点环节,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最终目标。以对港口有关的物流活动和相关的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为主要手段,从而使货物在港口能够达到高效率、高效益的装卸、集疏,最终实现物流服务增值。第二种,有的学者认为港口物流系统是指由码头设备、运输工具、搬运工具和设施、仓储设备、港口工作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集疏运输条件、通讯网络设备及其信息系统等互相作用、互相牵制的各种要素形成的具备物流作用的有机体。

2.港口物流系统的重要性

由于港口的地理优势,港口成为货物集疏的中心枢纽,港口物流系统随着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在各大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日剧增,成为各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占领海内外市场的极其重要的手段。由于港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这一国际经济发展的桥梁,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开拓海内外市场,从而对推进经济繁荣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港口物流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今,国内开拓港口物流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在码头创建物流中心或者物流园区,港口提供装卸、搬运、仓储和保管服务。从目前的物流实际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物流与外国相比基本还处在低级的物流状态,与海外先进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较依旧存在很大的距离。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我国港口基础设施配备不够先进,整体显得薄弱,尤其是集输设备不完善存在很大问题。

2.经过物流管理培训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管理、监督和决策人员有待提高自身对现代物流的认识。

3.规模小,涉及范围普遍狭窄,各大物流公司之间缺乏合作难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缺乏创新,大多沿用传统的物流运输、服务方式。

5 .港口物流缺少长远的发展规划,缺少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具有实效性的发展战略。

三、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有效性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一解决问题。

首先,针对我国港口基础设备相对薄弱这一问题,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刻不容缓。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现代先进基础设施的强大的物质保障。投资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完善港口码头仓储、运输、集输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建设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才能为物流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最终才能加快物流发展的脚步。

其次,加强对决策、管理层人员对港口物流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当代港口物流系统的认识。同样也要加强对港口作业人员关于港口物流的方面的知识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全体职工的整体专业素质,加强港口全体工作人员对现代港口物流系统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物流服务的教育,良好的服务态度能给企业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港口物流系统的完善历程,最终提高整个港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再次,扩大港口物流的规模,扩大港口物流的覆盖面,加强各港口物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水缸里只有鲶鱼,他们很快就会一个个相继死掉,然后把几只生性活泼好动的沙丁鱼放入装有鲶鱼的鱼缸中,由于沙丁鱼生性好动在鱼缸里活泼乱窜给鲶鱼带来了危机感,致使鲶鱼避免了由于窒息导致的死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要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各大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学会在交流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进步。

同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新世纪飞跃的强有力催化剂。要想完善港口物流系统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在学习外国先进港口物流建设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革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功能的港口物流系统。

最后,要制定科学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己的发展实际,实事求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关于怎么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段时期内的对企业发展点、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目标及发展质量和发展实力的总体规划和策略。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协助公司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促进企业平稳健康有序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我国港口物流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探讨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性措施,对完善我国港口物流系统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港口物流系统同其他生产技术一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要结合自己的发展现状找到适合自己进步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出科学的、长远的和有效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同时应该提高港口作业人员对现代港口物流的认识,提高港口工作的整体的专业素质。

第二、港口物流系统是一个整体,各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进步,提高整个港口物流的服务质量,发挥港口物流对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飞跃。

参考文献

[1] Atsushi Funabashi et al.Contribution to innovation of port logistics by simulation techniques for automated cantainer terminal. Technology Review . 2004

[2] 农官彬,钟佩思,朱由锋. 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研究综述[J]. 物流科技. 2011(07)

[3] E. Peris-Moraa, J.M. Diez Ore jasb,A. Subiratsb, S.Ibdfiezb, P.Alvareza.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Port management. Marine Pollution . 2005

[4] 焦新龙. 港口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长安大学 2010

上一篇:电信企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私营经济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