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29 15:17:10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1

一、儿童照料分头负责

荷兰儿童照料主要分两类。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社会事务与就业部负责儿童照料工作(childcare);卫生、福利与体育部负责儿童乐园(playgroup);并入小学的幼儿部(小学1~2年级)已纳入学校管理体制,不属于儿童照料范畴,由教育、文化与科学部负责。

儿童照料服务分细为托儿所、课外照料班和家庭看护服务。托儿所主要为6周至4岁儿童提供服务,目前约40%4岁以下儿童上托儿所。课外照料班为为4~12岁儿童提供课外照料。约12%4~12岁儿童上课外班。家庭看护为0~12岁提供上门看护或在照料者家中看护。儿童照料服务由社会提供,按市场规则运行。目前在儿童照料服务行业中,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分别占60%和40%。

儿童乐园面向2~4岁儿童。采取非盈利机构举办、政府补贴的方式运行。儿童每周去2次,每次2~3小时。办园目的是为适龄儿童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促进其共同发展。儿童乐园优先接收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入园收费与家庭收入挂钩,收费低。政府不对儿童乐园设定教育目标,乐园运作、收费、从业人员标准由《社会支持法》规定。

二、《儿童照料法》主要内容

2005年荷兰颁布的《儿童照料法》(Childcare Act)规定了儿童照料服务形式、质量标准和资助方式。其立法原则是:儿童照料属于家庭、雇主和政府的共同责任:高质量的儿童照料服务既保证家长安心工作和学业。也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确保与小学顺利衔接。

费用三方分担。《儿童照料法》明确规定,家庭、雇主和政府三方分担儿童照料费用,凡使用政府认可、质量达标的儿童照料服务的家庭可以获得补贴。补贴金额与家庭收入挂钩。雇主原则上负担总费用的1/3(按双职工计算,每个雇主负担一个家庭的1/6),其余部分由政府和家庭共同负担。根据收入水平,家庭负担从3.5%-67%不等。对特别贫困家庭,政府补助达到63%。雇主负担33%,个人仅负担3.5%。儿童照料服务按小时收费,政府确定可分担的每小时收费标准上限。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可以高收费,超出政府规定部分由家庭承担。政府采取直接向家庭补贴的方式,刺激儿童照料服务市场竞争,增加家庭的选择。

重视质量标准。《儿童照料法》对儿童照料服务的质量和标准仅做原则性规定,给儿童照料服务行业组织与家长委员会组织(消费者代表机构)协商一致留有空间。

《儿童照料法》第49-50条规定,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对其服务质量负责,必须保证具备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足够的、高质量的员工和设施;必须重视员工与儿童比例、班额、员工培训;必须制定教育发展计划;教育发展计划应当包括儿童照料机构对儿童情感及安全感照顾、交往能力提升、价值观念树立的清晰、可观察的描述。

经儿童照料服务行业组织、家长委员会和政府磋商,荷兰针对托儿所、儿童乐园和家庭照料分别建立了“照料服务IS0-9001质量管理登记注册系统”,对场所面积、年龄组别、班额和员工儿童比例等也做了具体规定。如:每班必须拥有固定场所(教室),固定场所(室内)每人3.5平方米;0~1岁必须有独立的寝室;必须拥有相邻的室外活动场地:室外场地每人3平方米。

强调家长参与。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家长委员会,就安全、教育、卫生、开放时间、学生活动、价格、投诉等方面征求家长意见。应当向家长提供班额、年龄分组、活动安排等信息。

重视从业人员诚信。儿童照料服务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关部门出具的诚信证明。诚信证明的出具、内容由《司法信息法》(Justice Data Act)具体规定。

加强风险防范。为保障儿童健康与安全,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制定风险监测清单,指明涉及儿童照料的所有隐患和风险,定期检查与登记。上门提供家庭儿童照料服务的,应当将风险检查清单、检查登记情况交给儿童家长,

确定荷兰语地位。儿童照料服务机构的工作语言是荷兰语,弗里斯语(荷兰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可以在日常使用。根据儿童来源国别,可以在照料服务中使用外语。

明确监管职责。儿童照料服务的监管责任在地方政府。市政府协会根据《儿童照料法》、《申诉法》和《儿童照料服务质量政策》制定儿童照料服务机构监管指南,具体监督检查工作由市级卫生部门负责实施。检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家长、员工、卫生、安全、设施和及其内部情况、班额、员工儿童比例、教育政策与实践、投诉。检查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如遇投诉或政府认为不达标情况。检查可以随时进行,检查报告分为满意、不满意和差。检查报告对社会公布。市政府有权对儿童照料服务机构进行处理,

三、《金字塔早期儿童教育项目》

早期儿童教育问题在荷兰争论已久,研究人员和行业人员迄今仍未达成共识。20世纪60年代,荷兰开始资助早期儿童教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产阶级相比,工人阶级的子女在学业上处于弱势。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补救或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这一状况。荷兰政府从1999年在儿童照料机构、儿童乐园和小学幼儿班部推广《金字塔早期儿童教育项目》。

该项目由荷兰国家教育测试研究研发,针对移民、少数族裔、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3-6岁的儿童。目前,荷兰64%的儿童乐园和小学幼儿部采用这一项目。项目的核心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玩中学”(play-learning)环境,重点支持儿童在以下八方面的发展。

①感官发展。通过辅助材料促进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发展;②个性发展。培养合作能力、独立能力、自制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③情感发展。学习应对幸福、悲伤、愤怒、恐惧的感情:学习处理合作与防卫(defensibility)的社会行为;④认知发展。学习分类、分级、排序、数字、计算、比较;⑤语言能力。学习口头交流,识字、阅读、朗读和写作能力:⑥时空概念。通过项目探索和学习时间和空间概念:⑦动作能力。学习使用彩笔、铅笔、剪刀,写字、画画;学习跳跃、瞄准、游泳和舞蹈;⑧艺术发展。视觉艺术:学习陶艺、绘画、纸艺及其他纺织品,学习色彩、形状、光线和空间;音乐艺术:学习歌曲、节奏、节拍、音质、音量。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2

1 明确早期阅读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和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对于人来说,念书是某一阶段的事,而阅读是贯穿一生的事。早期阅读对幼儿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说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是毫不过分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2 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确立主要目标

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3-6岁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学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为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 记忆 、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为一体的综合过程。幼儿教师指导幼儿阅读先要准确理解早期阅读的概念,不可狭义化,懂得图的阅读是文字阅读的门槛,是建立阅读兴趣的关键,是拓展想象,推理,判断的适宜形式。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以读图为主、选择性、视听阅读、口语与书面语同步阅读等几个特点。幼儿教师必须明确在指导幼儿阅读过程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阅读基本方法是最重要的目标。

3 抓住阅读的关键期,走出误区

有调查认为,中国有60 %的人存在阅读障碍,其中有看见书就烦、不愿意看书的;一看书就困、书只是催眠药的;书是看了、看不懂的等。从教育学角度分析,首先是因为教育工作者对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在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学前期,未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教育。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情况综合分析,当前我地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

(1)早期阅读目标定位不准。有部分家长与老师认为,早期阅读重在让幼儿获取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认识只停留在直接目标上。

(2)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

(3)早期阅读教学安排不足。幼儿园 重精读,轻泛读,幼儿阅读量不足;重结果,轻过程,师幼互动不足;重集体阅读,轻个别阅读,个别指导不足; 重看,轻说,幼儿表达与交流不足。

(4)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不当。首先,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图书。其次,内容不分地域远离幼儿生活。另外,故事情节、语言不符合幼儿口语经验。

(5)阅读环境的创设利用不当。家庭阅读时间、精力等投入不足,例如给孩子买玩具的投入远比图书投入大,带孩子闲逛的时间 远比阅读时间多;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和气氛普遍缺失。;家园合作力度不够。

(6)阅读教学以片面强调识字、记忆、诵读。

4 家园协调,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在兴趣和习惯的的培养中,家园必须协调一致,否则幼儿园激发出的兴趣往往会被家长错误的言语或急功返利的态度下扼杀,因为不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阅读,总希望孩子多阅读、早阅读、快阅读,因而增多了对孩子的 督促检查 ,“威逼利诱”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培养儿童对图画书阅读的兴趣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这个方法主要是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如“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说晚上要去吃小羊,可最后小羊却把大灰狼赶跑了,你们知道大灰狼是怎么被赶跑的吗?”创设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应该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具有启发性,易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悬念。"这样势必就要求幼儿有目的地听。幼儿在这样的引导下,培养起在听的时候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从而养成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二是利用兴趣的迁移。儿童对某一方面的事物和人物特别感兴趣,成人可以因势利导把幼儿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转移到阅读活动中。所以,幼儿园应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半日开放等通径,向家长宣传正确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就能达成的,如果家庭没有阅读环境,不进行阅读活动,幼儿更难形成阅读习惯。最好家长要有阅读习惯,以起到楷模作用。同时,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与其一起阅读,尽可能将时间地点固定下来直至形成自觉反应。

5 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5.1 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教育必须为儿童提供具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父母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从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挑选那些接近孩子生活经验的阅读材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图书能帮助孩子形成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逐渐认识到书面语言和图画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5.2 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早期阅读教育重点在于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前阅读经验,因而需要向儿童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成人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儿童感受丰富的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包括儿童能够随时自主地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营造一个自在、有趣,具有亲和力、舒适感而且情感丰富的阅读氛围。恰当地为儿童提供图书阅读时间,让孩子惬意、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6 把好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过渡环节

阅读图画是阅读文学的必要基础。但如果整个学前期仅仅限于图画阅读,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幼儿对文字很敏感,也很好看,常常会问这是什么字。如果有图文并茂的语言环境,幼儿认识文学并非难事,若是无趣之后,如果指导适应,那就像学习口语一样自然。适应指导就是要符合以下快乐识字阅读的原则:轻松愉快原则,趣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随机教学原则,贴还幼儿生活原则,持之以恒原则,高潮中结束原则。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3

不管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的“听障儿童康复”,都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1.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普及与预防医学意识的提高,婴幼儿在出生的一个月内就需要进行初步的听力筛查,三个月内针对“目标婴幼儿”开展全面听力评估,六个月内对听障儿童及时进行助听器验配及初步的康复教育指导,此被称为“三早原则”。听力检测、听力评估到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听辅设备的调适等,为后期的听觉言语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可能早的解决婴幼儿听觉康复的问题,是整个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基础。

2.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具有多领域、多学科、多人员联动的特点。听辅设备配备后在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中需要医师、听力师共同干预,使听障儿童的听辅设备达到最佳的助听补偿效果;康复教师及学前教育教师及时开展康复教育,使其能够全面发展,回归主流社会。

3.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0~6岁是孩子身体、智能等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得兹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如何抓住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适时引导,对孩子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听障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因此也遵循着健听儿童生理、心理、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4.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听障儿童在身体、心理等方面无异于健听儿童。就像眼睛近视了需要佩戴眼镜帮助看清晰,听障儿童则需要听辅设备帮助听到声音,需要专业的听觉言语训练来听清、听懂声音并使用语音与人沟通交流。其他方面如态度、情感、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健听儿童是一致的。所以,听障儿童的康复应该是全面的康复,应该以潜能激发为理论基础,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4

应该说,在当今西方社会中,也有诸多早期教育的疯狂。但是,双方在教育哲学上有着深刻的分歧。中国早期教育的主流,仍然坚持着“以成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的原则。西方则更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自发、自动型教育。这一分歧的根本,在于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童年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发生。

在古代的斯巴达,所有新生儿都要被遗弃到野外,让弱者死去,活下来的则作为未来有竞争力的公民被捡回来,并且很快就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的训练营地。这样的教育,是不折不扣地把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当作成人来看待,让他们服务于成人的目标。后来西方的精英教育,也经常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拉丁文、希腊文的古代经典。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曾说:儿童无可救药地被感性所束缚。一个新生儿不过是一堆本能反应之集合,所能做的不过是吃和哭而已。成人的优越感,由此可窥一斑。

但是,“童年革命”摧毁了这一成人优越论,也把早期教育从“以成人为中心”转化为“以孩子为中心”。

卢梭确立了

“童年本位”的教育学说

“童年革命”乃是伴随着19世纪欧美工业革命的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这一革命的土壤,首先是母亲地位的变化。在工业革命前夜,欧洲发达地区的城市工商阶层日益富裕。其家庭主妇已经不必像传统农业社会的妇女那样从事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劳动。这不仅使她们能够更专心地养育儿女,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从事社交,由此塑造了母亲的崭新文化认同:母亲对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最强大的塑造力。一个心智健康的儿童,不仅反映了其家庭的良好品性,也是对这一家庭前途的最好保障。早期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欧美中产阶层中,精心养育孩子成为母亲的天然使命,并被卢梭(1712-1778)等哲学家所大力鼓吹,成为深入人心的主流意识。

卢梭的《爱弥尔》,无疑是“童年革命”的开山之作。他称这本书本是为善于思考的母亲写的,并哀叹“我们对儿童一点也不理解”,在教育儿童时只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特点。这样,他就把童年和成年明确地区分开来,并确立了“童年本位”的教育学说。

所谓“童年本位”,是通过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来调动其自身的潜力,把他们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追寻着内心的渴求,大胆任意地探求世界。老师的使命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孩子们发现这种内心的渴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求知欲”)。所以卢梭说:“我们的第一位哲学老师就是自己的手脚和眼睛。”童年是人类生命中神圣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通过观察自然、运动肢体,获得对世界第一手的实证经验。这种实证的经验,恰恰是孩子心智生长的动力。书本则是邪恶的二手知识之集合,孩子在12岁前要从自然中学习,不应该读书。“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里,一切就都蜕化了。”可以说,现代西方“以孩子为中心”的基本教育观念,卢梭都论述到了。

裴斯泰洛齐的“实物授课”

不过,卢梭只是个哲学家,并没有把自己的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真正开始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他的原则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他在瑞士的伊弗东(Yverdon)创办实验学校,收纳包括孤儿和农民子弟在内的各类学生。他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自然教育:培育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冲动。当时欧洲的教育方法和现在中国的主流方式并无太大区别,都是老师无休止的满堂灌式授课外加学生背诵课文所组成,不好好读书的学生甚至要面临体罚的威胁。裴斯泰洛齐则彻底废止了这些,代之以“实物授课”(Anschauung)。书本的重要性被降低了。算术课引进了石头、苹果等实物,用以发展孩子组合(加法和乘法)、分离(减法和除法)、对比(多和少)等概念。地理课以野外考察为主,孩子们要自己测量地形、收集矿石和植物,并在课堂上进行描述。大些的孩子(八到十岁)则用泥塑制作周围乡间的立体地模。当他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绘画而讨厌识字时,就和助手创造了综合绘画因素的特别识字法,即“实验字母”,通过把字母分解成几类基本线条,以图像化的方式帮助孩子识别(实际上中国的象形文字运用这个方法要有许多天然优势)。总之,裴斯泰洛齐反对从概念到概念,要求学生在理解术语以前必须知道这个术语所指涉的实际形态。

这种先实物、后词语和概念的教学原则,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更符合卢梭所谓以孩子自己探求世界的欲望为核心、把自己的手脚和眼睛当成第一位老师的精神。用裴斯泰洛齐的话来说,孩子们在亲身的经验中要“首先形成自己的心智,然后再去丰富它”。裴斯泰洛齐的追随者、德意志教育家福禄倍尔(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将这些原则进一步发展,最终创立了幼儿园,改变了人类的教育体系。

福禄倍尔和幼儿园

在教育史上,幼儿园相对于大学来说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冷落。大学是在推进人类的知识边疆方面有立竿见影的功能。幼儿园和文化巨人的创造顶峰则相去甚远,人们很难追踪其间的关系。然而,正如建筑师和木雕家Norman Brosterman在其研究福禄倍尔的著作中所指出的,现代建筑运动和现代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格罗庇乌斯、柯布西耶、莱特、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布拉克等等,大都是第一代在幼儿园里长大的孩子。福禄倍尔的教育,塑造了我们现代世界的空间和视觉。甚至连普罗斯特、斯特拉文斯基、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普朗克、波尔、卢瑟福等等的成长,都和福禄倍尔的幼儿园有关。

福禄倍尔出身于乡村牧师家庭,自幼丧母,对母爱极度渴求。其父曾试图以传统的方法教他阅读,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到了青少年期,他发现了自己在几何、制图等方面的才能。这些才能全依赖的是图像思维而不是语言。这样的早期经历,对他日后的教育哲学影响非常大。

1837年,福禄倍尔开始筹建自己的早期教育学校。两年后在当地的森林中跋涉时,他突然想出了这所学校的名字:“幼儿园”(kindergarten),直译是孩子们的花园。1840年,他正式建立了“全德意志幼儿园”,并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上市公司的形态。他还向全德的妇女发出号召,让女性承担起在民族教育上的使命感,突破了妇女不出头露面承担公共角色的社会成见,募集了大量女教师。到1847年,全德有7所幼儿园,次年又冒出44个。到1851年,他开办了第一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师范学院。

幼儿园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创造。在此之前,7岁的孩子是不上学的,一上学就要学习读书写字。福禄倍尔则第一次把学龄前儿童组织成课堂。但他不是让孩子们读书写字,而是强调他们自发、自由活动的重要性,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核心。为此,他发明了“福禄倍尔礼物”,即12种手工材料,作为幼儿园的核心“教材”。

在“福禄倍尔礼物”中,占最重要地位的就是积木,其功能是让孩子们利用几何立方体来构造自己的世界。这一教育手段不仅和福禄倍尔早年对几何、实体的痴迷有关,更来源于他在大学中的学术经验。他本来是可以成为矿物学教授的。在晶体学的研究中,他深信世界就是由那些微小的几何形粒子的不同组合而构成的,就像我们知道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一样。让孩子如此开始自己的认知过程,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科学的。“福禄倍尔礼物”鼓励孩子用周围的环境作为自然的教育工具,就像科学家们在没有X光技术发现原子之前用自然的晶体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一样,向孩子显示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帮助孩子建立与那些和他们一起玩的成人之间的纽带。不仅把裴斯泰洛齐实体教育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还把其中的实物抽象化为代表几何元素的积木。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后来不管是在建筑、绘画、物理学,还是精神分析学中,恰恰是特别喜欢把世界还原成基本元素的一代。“福禄倍尔的礼物”由此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玩具系列之一。

1852年,福禄倍尔去世。但幼儿园的影响渐渐遍及全球,成为主流的学前教育机构。

蒙台梭利彻底

颠覆了成人优越论

福禄倍尔逝世几十年后,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一下子主宰了儿童教育。如果说福禄倍尔是早期教育的教父的话,蒙台梭利就是教母。也许是因为女性对儿童独特的洞见,在“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上,蒙台梭利比卢梭、福禄倍尔恐怕走得更远。她是彻底颠覆“成人优越论”的人。

蒙台梭利指出,一个孩子在生命头三年的学习成就,要成人奋斗60年才能达到。孩子学习最有效率的时期,也恰恰是他们还不能和成人进行有效地语言交流、成人无法对之施加直接影响的时期。一言以蔽之,婴儿比成人聪明得多,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无师自通地掌握语言等最复杂的交流工具。这是成人在有老师的情况下也望尘莫及的。成人在婴幼儿期不能指导孩子,实在是孩子之幸。这样他们就可以免于成人的污染,按照自己更聪明的方法来学习。因此,一个人教育的最关键时期是零到六岁,而不是大学。创造了一个人的,是零到一岁的孩子,而不是其父母。因此,父母不要试图当自己孩子的老师,而要当他们的伙伴,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自然生长的环境。

应该说,蒙台梭利为后来的“早期教育决定论”播下了种子。而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动辄以童年经验来解释成人的种种心理问题,也间接地强化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信念。

“以孩子为中心”

成为西方早教的主流

在大致差不多的时间(也就是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以哲学家杜威等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进一步转化了美国的教育。杜威强调,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压抑了学生的智力发育。他要求学校从书本中心转化到创造中心,充分利用传统乡村生活的教育功能。学生要通过各种手工、对当地政治的参与以及实地考察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自此以后渐渐确立为主流。这也是战后西方的早期教育的哲学基础。如果我们相信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经验对成人有决定性影响之说,那么现代人之所以是现代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作为整体,其童年经历和前近代的儿童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遗憾的是,中国自晚清以来有过多次学习西方的浪潮,如今经济也正在迅速现代化。但是,虽然有梁启超的《新民说》,有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以及“改造国民性”的高远理想,西方的“童年革命”却从来没有在中国发生。最让人感慨的是,当我们读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这些早期的儿童教育家对旧欧洲教育的抨击时,每每感到他们所抨击的现象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仿佛中国当今的教育还像18世纪的欧洲!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图书就知道,一半以上是教材和教辅材料。不仅是学校,整个社会都以教材为中心,在孩子的心灵中强制灌输成人的理念。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这样的教育所忽视的就是人和人的成长。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几乎完全错过了“童年革命”,从来没有通过改造童年来创造“新民”。一个没有“孩子们的自由共和国”(福禄倍尔语)的社会,还算是一个现代社会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问的。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5

【关键词】早期教养;无意性与能动性;成熟与训练;早期干预;早期开发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无意性与能动性关系

在早期教养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具体地说,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日益加强的;但发展的规律却告诉我们,儿童的自主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于是,这对矛盾就表现为孩子的自主性与成人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冲突。随着年龄增长,成人日益提高教育的要求,以改造孩子此前由于成人的纵容而形成的不良习惯。深究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把握问题。

1.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和发展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无意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0~3岁阶段是无意记忆、无意注意、无意想象占绝对优势的年龄,具体表现为大量无目的的自发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步趋向有意性。正如我们看到的,婴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从“先做后想”到“边想边做”再到“先想后做”的,行为的目的性日益清晰。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从主客体相混到主客体分离的,儿童逐步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展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再发展至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意识日益觉醒,这是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心理的无意性表明了孩子行为的受动性,同时意味着婴幼儿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婴幼儿自己不可能创造环境和改变环境,但会被要求去适应环境。婴幼儿不会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条件,只会依赖现有的条件作出自己的反应。再进一步讲,婴幼儿还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他们能否如愿以偿,完全取决于成人对他们是否理解。因此,这一切决定了教养者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全面的还是有缺失的,接触到的游戏材料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照料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温馨的还是冷漠的,教养方式带给孩子的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等,都取决于教养者。而取决于教养者的这一切,却决定了婴幼儿所能获得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方向。

但心理的无意性所导致的自发,又表明了婴幼儿发展具有能动性。因为婴幼儿的行为虽然不受制于自主意识的控制,但也不受制于外部要求的控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婴幼儿年龄越小,越难以按照成人的要求行动,表现出所谓的不听成人指令的“自说自话”,由着自己的性子进行活动,等等。事实上,婴幼儿行为的自发性完全是内在生长机制作用的结果。

发展的能动性,意味着我们可以为婴幼儿提供条件,创设环境,但不可能决定他们用什么方式来作用于环境,在什么时候获得怎样的经验。婴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方式是受个体成熟状态和先天特质制约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作用于环境所获得的经验,又将进一步促进个体的成熟。所以,同样的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尊重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就要求教养者对环境的创设应当是刻意的;而尊重婴幼儿发展的能动性,就应当允许婴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环境。那种强迫婴幼儿按成人的预设目标去行动的做法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2.心理的无意性和受动性是养成教育的依据

必须说明的是,自发性的行为决不是自主性的行为,只有当主体意识清晰的时候,其行为才有自主的可能。从自发行为到自主行为是一种发展,即从盲目行为到自觉行为。所以对孩子无意性的自发行为进行控制,并不属于对自主性的遏制。由此,我们引申出的是规范行为的问题。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如何培养?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通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孩子的年龄越小,成人对其越放纵,越没有行为规范上的要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成人便开始对其“做规矩”了。幼儿园也有同样的倾向,孩子年龄越小给予的自由时间越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师规范的活动就越来越多,孩子的自由便随之越来越少了。这样做的理由似乎也在于心理的无意性,因为孩子年幼不懂事,教养上的宽容也就在理了。

其实这恰是一种教育的颠倒。理由有三方面:一是心理的无意性意味着受动性,因此,年龄越小越依赖成人,也越相信成人的权威,这种“他律”的特征正是“做规矩”的极好时机;二是行为的塑造形成容易改造难,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后再纠正,要困难得多;三是发展的能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日益表现为自主性,这时外在的要求容易转化为内在自我的压抑,由此而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实际上,年龄越小,由理智带来的痛苦越少。卢梭早就说过,从小过度保护,使之少受苦难,其实是在为他累积苦难。所以,只有当孩子还不懂得痛苦的时候,就将他武装得能够忍受痛苦。孩子童年时候少受痛苦,结果却会使他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时遭遇到更多的痛苦。小时候能轻而易举养成好习惯,如果要等长大再来改掉坏习惯,则往往要付诸暴力了。〔1〕

综上所述,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里显现了:既要尊重婴幼儿作用于环境的自发行为,又要以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幼儿的自发。这就是早期教养需要处理的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与发展的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前者尊重的是婴幼儿的认知方式,后者规范的是婴幼儿的行为习惯。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婴幼儿心理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统一起来。

婴幼儿的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说教和训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在尊重婴幼儿发展特点的前提下规范他们的行为,唯一途径就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0~3岁婴幼儿养成教育的具体方式可以是: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帮助婴幼儿学习规范,运用动力定型的方式强化婴幼儿的行为习惯,根据生理节律的特点帮助婴幼儿建立秩序感。

二、婴幼儿早期成熟与训练的关系

这里既涉及教养人员如何看待婴幼儿发展的问题,即是让婴幼儿自然发展或顺应他们的发展还是推进他们的发展,也涉及教养人员如何为婴幼儿发展提供机会的问题,还涉及教养人员在创设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环境时所提供的刺激充分还是不足,适度还是过度的问题。

1.对成熟和训练作用于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认识

“所谓生理成熟是指子体从亲体中获得的遗传材料,或称个体基因的程序,预置在子体生理过程中的展现。”〔2〕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须刻意对其施加影响,只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个体的身体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成长起来。也就是说,每个新生儿都是带着自然展开的成熟时间表降生的。从生物学角度讲,婴幼儿身体的发育成长是现成配置好的,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爬行,什么时候将独立行走和开口说话,是不以教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所谓训练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目标,且是施行者和受动者双方的行为。个体接受训练是需要理智的,所以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的成熟,接受训练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同理,年龄越小,训练的意义也越小,顺应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诚如维果茨基所言,3岁之前的儿童是按自己的大纲发展的,3至6岁的儿童一半是按自己的大纲,一半是按成人的大纲发展的。所以,对3岁前婴幼儿的教养,似乎不宜采用“训练”的方法。

那么,教养人员对婴幼儿的发展作用何在呢?

我们知道,生理成熟的展现过程是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的,那就是合适的环境。如果婴幼儿的某种发展所需的环境缺失,就可能导致其在某方面的成熟受到阻碍,因为只有环境才能给予个体以自发履行其生理、心理功能的机会。

以婴幼儿动作发展为例。婴幼儿的任何一种动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先是一个新动作的从无到有,然后是萌芽状态的新动作发展为熟练水平的动作,最后又从熟练水平的动作发展为高水平的技巧性动作。新动作产生的前提是生理成熟,从萌芽状态的新动作到熟练水平的动作,需要一定量的自发练习,而要达到较高水平的动作技巧就需要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其中,婴幼儿的自发练习,是在合适环境中以成熟为前提的生理功能的自发履行,表现为尝试性和重复性游戏行为。当这个过程没有被纳入有意识的早教方案时,它只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一旦我们将这个过程纳入到一个设计好的早教方案中,它就成了一个推进发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为推进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往往容易成为追求超前发展而违背发展规律的人为训练。

我们认为,将婴幼儿早期发展纳入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养方案中是出于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心,因此,它不是一个盲目的无意识的任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它又必须避免成为一个违背成熟规律的强制性发展过程。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态度是“顺应发展”,其含义是为婴幼儿的自然发展提供保障,即创设合适的环境给婴幼儿以发展的机会。

2.环境带给婴幼儿发展的机会

给婴幼儿的发展带来机会的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状态的环境,一种是根据发展的需要刻意创设的环境。

自然状态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环境可能迎合了婴幼儿某方面发展的需要,给婴幼儿带来自发练习的机会。例如,一个正处于爬行阶段的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有着安全而宽大空间的家庭里,他获得爬行的机会就会比一个生活在狭小空间中的孩子多得多,他的爬行动作也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二是环境可能造成婴幼儿某方面发展机会的缺失,使正在成熟的身体能力得不到足够的练习。例如,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如果整天被一个寡言少语的保姆照料,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听说机会就会大打折扣,他的语言发展就有可能受到阻碍。由此看来,自然状态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刻意创设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种环境提供了婴幼儿自发练习的机会,二是这种环境提供了对婴幼儿进行人为训练的机会。刻意创设的环境属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养范畴。但是这种环境是用以诱发婴幼儿的自发练习,还是用以对婴幼儿进行人为训练,完全取决于环境刺激的适宜性。当环境刺激与婴幼儿的成熟时机相吻合时,必然会诱导出婴幼儿相应的行为,而婴幼儿反复出现同一行为就是一种自发性练习,这种诱导出婴幼儿自发性练习的刺激是适度刺激。而当婴幼儿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毫无反应,成人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其作出反应时,这种刺激就会使原本无意义的刺激成为一种过度刺激。

由此看来,环境刺激存在着是适度还是过度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适度刺激会促使婴幼儿产生自发性练习,从而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这里的关键是,训练会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吗?换句话说,让婴幼儿做目前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是否会促进他们这方面能力的提前发展?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有时会,但强迫训练可能会带来负效应;有时不会,因为婴幼儿可能对成人的强迫训练置之不理或给予反抗;有时甚至会成为发展的障碍,那就是不适当的训练对婴幼儿造成伤害。

总之,发展的机会须与成熟的时机相吻合。

3.引导性练习有别于训练

一方面,环境能诱发婴幼儿的自发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刺激发展。另一方面,有意识的引导性练习,对于婴幼儿也是必要的。引导性练习与训练的差异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应成熟指标的练习是引导性练习,超越成熟水平的“练习”则是训练。

成熟是一个过程。从个体意义上说,偶尔出现某个新的行为、心理现象,说明婴幼儿处于成熟的早期;反复出现某个新的行为、心理现象则说明婴幼儿处于成熟中期;当某个行为或心理现象趋于稳定,则说明婴幼儿在这个行为或心理方面处于成熟晚期。从统计学意义上说,只有10%的孩子出现某个新的行为或心理现象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早期,有90%的孩子都出现上述行为或心理现象时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晚期,有50%的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或心理现象时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中期。格塞尔认为,“某种机能的生理结构未达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在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成熟状态)时,训练才能奏效。”〔3〕 由此可以推断,当婴幼儿处于成熟早期时应当重在创设能刺激其自发练习的环境,引导性练习的最佳时机可能是成熟的中期。所以,在教养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成熟指标,以便采取顺应其成熟发展的教养措施。引导性练习以可接受性为前提,主要依据是孩子活动时的情绪表现,如孩子处于愉悦、舒适状态则说明引导性练习是合适的。

三、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关系

“早期干预”一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被用于特殊教育领域,而“早期开发”一词则更多地被用于早期教育领域。顺着这个约定俗成的使用范畴,我们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对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理性思辨

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早期开发,都是教育中的一种目的。它们都以训练的方式对儿童早期潜在的能力进行尝试性开发。前者以发展常态中的低限为目标,即推进低于常模的残障儿童的发展。后者以发展常态中的高限为目标,即推进处于平均水平的正常儿童或高于常模的超常儿童的加速发展。

有人担心,教育如果关注到0岁孩子,会使孩子从婴儿起就受到摧残。这种担心实际上针对的是超前教育,即将上一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向下延伸,也即把高一级年龄层次儿童学习的内容下放给低一级年龄层次的儿童去学,且教学方法不变。这种让儿童被动接受训练的教育将导致儿童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让儿童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早期开发颇受人们的质疑。

实际上,早期教育实践中对“开发”一词的使用是很宽泛的,最初是就神经心理学意义上的大脑潜能而言的,“出生不久,孩子的大脑呈现生物学上的充沛,产生神经之间的联结可能比要用到的多几万亿个。然后大脑经历一个类似生物进化的过程,大脑消灭那些不常用或从没用过的节点即神经元突触。”〔4〕 也就是说,人生初期大脑神经细胞处于高潜能发展状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后天的环境刺激和学习中,潜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显现化。有人根据脑细胞会大量删减的理论指出,人的潜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为了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爆炸式激增和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步伐,人们提出了开发人类学习潜能的设想。布卢姆则根据人出生最初几年大脑变化最迅速的事实,提出了智力发展百分比的假设,于是人们把眼光投向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

由此,人们便在不同的意义上开展了“早期开发”实践,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把早期开发理解为及早关注孩子的发展,依据孩子成熟的规律,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一种是把早期开发理解成超前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于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技能的训练。后者因为对孩子刺激过度、训练难度过高,难免带来负面效应而颇受质疑。

这里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是:干预或开发的目标与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之间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早期开发,首先要鉴别发展潜能,也即发展的可能性或可接受性――是正常发展,还是优势发展,或是迟缓发展。这里要求教养人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发展指标,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对低于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进行及早干预;对高于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进行早期开发;对大部分符合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则创设能诱发孩子自发练习的环境。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婴幼儿的发展潜能。

我们的理由是:对低于发展指标的,干预越早越好,因为发展的障碍已经存在,人生发展已经受损,干预性训练的目的是排除或减少障碍,帮助他尽可能融入社会;对于超常儿童,进行开发性训练未尝不可,因为超常证明存在潜在的优势,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其优势很有可能被埋没。而对于正常儿童,开发性训练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对一般的婴幼儿进行训练,会涉及适度还是过度的问题,这是婴幼儿群体中的多数,对这个多数群体的早期教养应当是保障性的,而不是冒险性的。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虽说年龄越小的孩子发展的可变性、可塑性越大,但发展的优势和弱势还难以鉴别,因此必须慎用“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早期发现,关注处于发展两端的孩子,给予他们不同于一般儿童的指导,这里才有特殊教育中的“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中的“早期开发”一说。

2.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融合性教养

就西方国家来说,特殊教育和常规早期教育历来存有鸿沟,其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不同的。特殊教育基于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衍生于洛克的“白板说”,其教育目的在于强调文化传递,教育实践倾向于结构化的干预模式;常规早期教育基于进行性发展理论,衍生于杜威的教育哲学,其教育目的在于强调个体内在价值的实现,教育实践则倾向于开放性的主动建构模式。〔5〕所以,当托幼机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开进行教育时,不同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分别导致了不同的课程方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课程往往以训练为核心,在常规早期教育中的课程多以游戏为中心。

从教育对象的总数来看,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毕竟是少数,主流群体还是大部分处于发展常模中的孩子,而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也还是回归主流社会。但是,如果个体从婴幼儿起就处在脱离主流群体的特殊群体中接受教养,那么最终的回归也将是困难的。有鉴于此,全纳教育思想提出应当从生命的最初几年开始,对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进行全纳(融合)性教养。因为,如果为障碍儿童或超常儿童专门设置所谓的特教班,分别进行专门化的干预性训练或开发性训练,这些儿童所获得的认知或技能的发展,很可能会以牺牲情感或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为代价。

但是,如果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融入正常儿童之中,而整个教养方案却只是为正常儿童设计的,那么,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主要指障碍儿童)就会因为处于弱势而显得孤立无助,他们与正常儿童的交往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这并不是真正的融合教养。真正的融合教养应当平等地对待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国外融合课程提出的三条原则很值得借鉴:“1)所有儿童有权学习与年龄相仿的同伴游戏;2)儿童应有多种机会参与与其技能和兴趣相符的游戏活动,例如,不要规定3岁儿童的游戏,3岁儿童的游戏就是3岁儿童选择参与的游戏;3)所有儿童对帮助其他儿童学习和成长负有责任。”〔6〕 简言之,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和开发,要在自然常规的游戏环境中让他们接受个别化指导,以求得他们的自主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 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9~20

〔2〕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

〔3〕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8

〔4〕〔美〕J.Madeleine Nash.“孕育心灵”.现代特殊教育,1999,1

〔5〕〔6〕James E. JohnsonJames F. ChristieThomas D. Yawkey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2nd ed.Addition Wesley Longman ,Inc,1998.156

Discussion on Several Rel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0~3 Years

HUA Aihua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

【Abstract】Contradictions exis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or example, should we respect or regulate the baby’s simultaneous behavior? And should we conform to or promote the baby’s development?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requires a goo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rel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unconsciousness and activity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urity and training,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ly intervention and development.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6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婴幼儿; 模 式

1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训练和保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本文所指的是:0~3岁的婴幼儿。健康的儿童以及发育不正常的儿童都是适合早期教育计划的。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儿童,又称早期干预,通过这种措施,可望使这些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给儿童的感知觉器官以丰富的刺激,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可以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发育及智力发展,使儿童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提升儿童的智力和适应,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早期教育的依据

2.1 早期教育的科学性:近代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从出生到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新生儿一出生, 已具备听觉、视觉、触觉等,有比人们想像大得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敏感的反应,也就是说具备了接受教育的条件。从脑重量看,新生儿脑重370g,6个月时为700g(占成人50%)。2岁以前增长最快。人脑中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2]。因此要通过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心理智能发育,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从出生即开始。在2岁以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生命早期神经系统有着较大的可塑性,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和影响。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丰富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这种刺激,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也就是说,正是婴幼儿在不断地感知和运动,才刺激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从而促进神经心理发育,提高智力[3]。

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的能力,易受环境的影响已经证明这些影响可改变神经元的大小,脑结构总体重量和个别突触的数目和结构,增加或减少神经元间的连接和神经通路[4]。因此在两岁前,儿童的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未成熟的,证明了早期教育的可行性。

2.2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近期和远期影响

2.2.1 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特别是围产高危儿,早期教育可明显改善其智力发育指数,防治智力低下。

2.2.2 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认知能力、社会情绪、个的发育[5]。

2.2.3 早期教育对儿童的远期影响。可减少日后及违法行为[6]。

3 国内外早期教育现状

3.1 美国Head Start 项目。通过在社区、医院或其他机构,由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训练或通过专业人员对家长培训,达到最终改善儿童发育水平的目标。

3.2 目前我国大城市开始了早期教育的摸索工作,有妇幼保健院、社会机构从不同侧重点开展工作。

4 在我国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模式

4.1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这是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英、美等发达国家有四十年的早教历程,在社区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是成熟和成功的。如美国Head Start 项目是典型的社区模式。

4.2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对服务人员的资质是有要求的。婴幼儿其心理、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的发展,是以其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为基础的,所以为婴幼儿服务,从工作人员资质和背景来说,没有比医务人员更合适的了,但仅有医学背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求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对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务人员首先要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培训。

4.3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符合以人和家庭为中心的原则。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卫生服务必须贯彻“社区化原则”。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居民将向社会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内解决。强调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有利于促进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婴幼儿年龄小,所需生活照顾多,到远距离的地点去进行早期教育是不现实的,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要求:距离社区内居民住宅步行不超过10~15min。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既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又可保健,还可进行早期教育,这样使工作开展成为可行和现实。

4.4 目前因我国医疗收费制度的不合理,致使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夺服务对象,医疗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一方面大医院超负荷运作,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招不来服务对象,我们的早教对象也是如此,愿意舍近求远到大医院进行早教或索性放弃。这需要政府做出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5 政府可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居民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早教。政府可将国务院2003年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到实处,把0-3岁婴幼儿早期养育和教育指导纳入政府的工作范畴。政府应完善社区早期儿童发展服务为切入口的综合性社会改造计划。可通过政府的投资来保证胎儿期和早期儿童的健康和教育,提高所有儿童保育的有效性,促进其身体、智力、社会和情感的发展。

5 在社区内如何开展早期教育工作

5.1 特别强调家庭积极参与早期教育,支持家长在家庭中担当起父母职责,使家长能够与早教中心配合,积极参与到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来,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和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家长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父亲,更是难得在孩子受教育的时候出现在身旁。教育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或参与带大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强。父爱可为男孩找到性别认同的榜样,父亲果断、坚毅的气质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缺乏父爱,孩子则往往表现得比较柔弱、独立性差。

5.2 让婴幼儿感受到爱和关心。著名人格心理学家Eril Erikson强调: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中,主要为孩子建立信任感。可参照心理发展动力学理论,儿童与他们的照看人之间依恋关系形成在早期干预的任何计划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3 根据婴幼儿神经心理的发育规律,对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这五大能区进行科学训练,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

5.4 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习惯、劳动习惯、助人习惯、思考习惯等等,这些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5.5 帮助家长为孩子建立一套坚定而有效的纪律,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低年龄孩子采取分散其注意力办法,对稍大的孩子采用人性化的纪律约束。世界著名早教专家Burton L.White认为不必要对7个月以下婴儿进行约束[7]。

5.6 医生定期对家长进行营养和保健指导。

5.7 对孩子创造性的启迪和好奇心的保护。参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它是对早期儿童教育实践进行指导的基石,为年幼儿童设计课程。对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认识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给予肯定,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

5.8 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可参照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理论强调多因素参与进行早期教育。这一理论, 强调儿童参加的各种不同场景,及其之间的互动。 早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重大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国的早期教育应向英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取其精华,在教育体制,实施模式,具体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面不断改进,并且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亚娜.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0(5):408-410.

[2] 鲍秀兰.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95.

[3] 陈志玮,刘楚芹.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探[J]. 中国妇幼保健,2005,14:1791.

[4] 鲍秀兰.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95-96.

[5] Blair C Early in the vention for low birth weight,pretem infants:the role of negtive emotionality in the specialcation of effects[J].Dev Psychopathol,2002,14(2):311.

[6] 樊利春,张静.早期教育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6):767-769.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7

苏珊·纽曼教授认为,童年早期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有着非同寻常的学习能力,而童年早期恰恰是儿童发展重要学习品质的关键期。为了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培养儿童在实践共同体中进行合作的能力——鼓励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儿童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苏珊·纽曼教授与教师一起讨论教学的l一个关键目标:(1)帮助儿童及早发展各种能力成为“自主的学习者”;(2)帮助儿童发展“自律”能力;(3)帮助儿童在合作性集体中学习,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员。同时,苏珊·纽曼教授认为,儿童作为知识的探索者,有着无尽的发展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保持专业性,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她的观点“国家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教师完成这个重要使命的工作质量”对于我们很有启发性。

苏珊·纽曼教授的诸多观点和我们国家所秉持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用国际的通俗话语来说,也就是要为所有儿童和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只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整套儿童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这应该成为今日学校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如今,在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已成为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导理论之一,以此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适宜的幼儿教育。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对不同特点的儿童,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最适宜的教育实践也是不同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实施方式也不是僵化不变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评估儿童需求以及进行相应课程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所有教师都可以依据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原则来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设计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方案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知识: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儿童如何学习的知识;每个儿童需要的与自身能力、个性和需求相对应的差异性知识;每个儿童所来自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

所有基于“发展适宜性实践”基本原则的课程都可以统称为“发展适宜性课程”。“发展适宜性课程”需要优秀教师——能够让儿童快乐并让教学有效的教师。何谓优秀教师?优秀教师首先是有准备的教师。教师经历了适宜的培训并拿到了相关的资格,这是教师上岗的前提条件。然而,这并不是有准备教师的全部,有准备的教师需要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细无声”和“无声胜有声”。设计环境是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室的环境如何布置,选择怎样的玩具和游戏,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和挑选。教学是孩子们在老师精心提供的环境中的自由学习,是孩子们对老师精心制作的材料的自由探索。而表面上看来进行自由教学的老师。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环境的创造者,是儿童在对环境进行探索时的观察者和引导者。

其次,优秀教师是在各个领域有效工作的教师。教师的多种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怀儿童成长环境(学习者社区)的创建者;提升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教学目的定位者;为了实现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对课程进行精心策划的决策者;儿童发展与学习的评价者;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合作者。

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篇8

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 早教机构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早期教育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

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对儿童进行早教的必要性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早教必要性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儿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我儿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早早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例如有位妈妈会问:“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她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这位母亲会带儿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孩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孩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儿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壳子扔进去吧。”

如果儿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儿子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儿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其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马上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大脑知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错误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掰手指手,要求心里记,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不必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果果街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错的宝宝在某早教机构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的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七、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龄段

上一篇: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范文 下一篇:村级扶贫工作总结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