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范文

时间:2024-03-05 11:35:38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1

【关键词】农村垃圾;经济效益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农民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基地,伴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发掘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村容整洁目标的顺利达成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子孙后代的发展预留极大的空间。江西南昌市湾里区长年来乡村环境脏乱,影响外界对这个以旅游休闲为主业的山地县区的印象。

1.湾里区垃圾的来源

南昌市湾里区为开发区垃圾主要来源为工业垃圾,以及农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1.1 工业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近几年高速发展,导致原农村慢慢的向城乡结合部发展,使得建筑不断的增多,随着建筑的增加导致产生的建筑垃圾(塑料、石灰、砖块、包装袋等)无处合理处理。

1.2 农业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是以农业为主,所以每当收获的季节就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以及果园的的残留物,甚至包括农药袋和农药瓶。再加上就是家禽和家畜的排泄物等。

1.3 生活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的生活条件教过去三十年有较大的变化,家家变得富裕,生活垃圾的种类也多了,生活垃圾的成分主要是厨房废弃物(废菜、煤灰、蛋壳、废弃的食品等)以及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陶瓷、废纤维、废金属、废电池及其废弃的生活用品等,组成十分复杂。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2.南昌市湾里区农村垃圾处理方式

2.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传统模式

传统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露天堆放,有的甚至被堆放于河道两旁,形成了垃圾绕村围河的现象。生活垃圾的任意露天堆放,任雨水冲淋,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垃圾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以及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混合流入农村居民的。地表饮用水源,是对农村居民饮用水健康的极大威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不少农村己经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为了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的目标,对堆积于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清理出村的垃圾进行了填埋、焚烧等处理,但仍有部分尚未处理,仅是将污染进行了地点转移,没有做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而焚烧和填埋也只是露天焚烧、简易填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仅污染了大气和土壤,也为以后的环境健康埋下了隐患。

2.2 垃圾收集池式集中清运处理模式

这种方式相对于模式一,在村中建造了若干水泥式垃圾收集池,每个收集池辐射服务周围的约十几户农村居民,每户将自家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后投放于垃圾收集池中,然后每户轮流派人定期派人将池中垃圾清运到远离村庄的垃圾集中处理点,进行填埋或焚烧。

3.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农村面积较城市而言是其9倍之多,农村人口也占有总人口的70%,所以农村垃圾处理的合理性有必要的作用,也是我国的根基所在。

3.1 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之COD的分析

农村垃圾的多数处理都是被扔到附近河里,,导致垃圾随着水流到下游导致水污染的严重性,其中以云、贵、川、湘、鄂为主,污染尤其严重,汛期时被水带至地表,使得地表水被污染的极其厉害,导致需要加大力度处理被污染的水资源,导致地方财政的支出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2 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之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社会和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缓解世界范围的资源、能源短缺、建立良性发展模式提供了思路,因而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2006年废旧物资(垃圾)回用,已占世界主要工业原料的40%,产值超过25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16%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大,可回收利用资源多,垃圾管理和处理都处于起步阶段,推行循环经济的潜力巨大。

4.结语

总之,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状况取决于当地垃圾处理的合理方式,需要带来正的效益就需要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垃圾,以南昌市湾里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就可以合理的体现出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瑞生.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

[2]詹亚平.突破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瓶颈[J].农业工作透视,2007(7).

[3]李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设计——以北京市菩萨鹿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5).

[4]叶春辉.农村垃圾处理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2

关键词:农村垃圾; 固体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所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地处理,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农村环境污染的种类

农村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农业废弃物、乡镇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等。

1.1 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是厨房废弃物以及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陶瓷、废纤维、废金属、废电池及其废弃的生活用品,组成十分复杂。

1.2农业生产污染日渐突出

生产垃圾主要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弃物。它主要来源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废弃农膜、和农用塑料板材,同时掺杂化肥、农药等,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等废弃物。全国农村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多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畜禽疫病死亡也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1.3 农村工业企业污染

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乡镇工业和各级地方政府审批的开发园区内工业企业。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进行生产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其中不乏被淘汰的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的同时,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

2 农村垃圾的危害与处理现状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的落后,农村对垃圾仅采取收集、清运、自然堆放的处理方法,大部分垃圾都得不到最优化处理,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是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2.1农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自然堆放的处理方法,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其所含水分以及堆放过程中进入垃圾的雨水会产生大量富含细菌、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滤液,进入土壤后,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 在土壤中长期存留而不易降解,使土壤板结失去供养能力,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固体废弃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影响水中生物;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酸性或碱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溶解的金属,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进入河流、湖泊,污染群众饮用水源,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细小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这种沼气含有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农业废弃物的燃烧产生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污染大气环境。

2.2 农村垃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垃圾中滋生的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它们会把垃圾中的病原体带到其他地方,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病虫害的传播形成隐患,也会给人群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留下隐患,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危害人群健康,而且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生活垃圾中掺杂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分解出大量的酸碱性物质和重金属,渗入土壤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进入水体后,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影响水中生物,而且有毒有害物质会经食物链积存在人体内,危害人类健康。

2.3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几乎处于空白状况,主要采取随意倾倒、临时堆放焚烧、单纯填埋三种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垃圾无人管理,在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甚至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随意丢弃的垃圾,村内外低洼处小型垃圾堆非常常见,并且无人过问。

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在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中,价值较高的,基本上都能自行收集,待废品收购人员上门回收,价值较低的一般丢弃;厨余垃圾中,有的作为畜禽食物,有的则直接丢弃;人畜粪便大部分可以堆肥还田或用于沼气池生产沼气,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排放到河水沟渠中;农业种植业垃圾中,废旧薄膜一般都随意丢弃,果树枝、农作物秸秆等一般作为炉灶燃料,但也有农民为图省事露天焚烧秸秆;建筑垃圾中,木质建筑垃圾一般用作了炉灶燃料、果架等,其他建筑垃圾则少部分用作夯基,大部分随意丢弃;废电池灯管、磁带光盘、医疗废弃物、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大部分混在一般垃圾中随意丢弃。

3 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及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处理对策, 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涉及的面大、量广,并且人人有份,时时刻刻发生,只有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才是根本所在。政府应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教育阵地,运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志愿者参与和社区公益性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基层农民进行有关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等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减少环境问题的滋生。

3.2 多渠道筹建经费,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

垃圾处理是社会公益事业,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环保工作与城市环保工作的同步发展。在农村地区,尤其需要加强垃圾箱、垃圾清运车和中转站的建设[5],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环保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政策。农村环保设施、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由政府负责,垃圾收运处置费用采取政府拨款和村民自筹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向社会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费用。政府应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和扶持垃圾产业的发展,扶植或帮助建设废品回收中心,采取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民自拿一部分钱的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可回收垃圾回收的渠道和比例,增加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率[1-3]。

3.3 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制度和监管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基本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规定的“户集、村收、镇转、市处理”的要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就要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和规划。

要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4-5]。建立健全管理网络,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市县、乡镇两级加强领导,加快乡镇村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设立农村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目标,实行市县、乡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环保监测网点也要提高对乡镇及乡以下企业的监测能力,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

要建立长效的垃圾处理运行监管机制。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定期清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建立由建设、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运行监管主体,将运行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运行责任挂钩,监督运行效果,建立健全运行监管体系,实现长效管理。

要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对镇村环卫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与环卫保洁人员签订协议,落实双方责任和义务,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奖勤罚懒,调动保洁人员的积极性。将垃圾管理考核结果作为村级领导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实施较好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鼓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形成农村垃圾管理的激励机制[6]。

3.4 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开放式的市场准入;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使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又可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合理引入竞争机制,放开投资市场,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4 结语

我国农村地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不仅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严重威胁着农村人们的生活,因此加强农村废弃物污染的质量刻不容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政府、企业、农民全面参与与支持,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基层政府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做到资源的有效和循环利用,确保农村环保工作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兴民.农村垃圾处理亟需规范和立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8(10):8-8.

[2] 章也微.从农村垃圾问题谈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事务中的职责[J]. 农村经济,2004(3): 89-91.

[3] 李文,汤建化,胡波等.武汉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网络建设工程探讨与实施[J].环境卫生工程,2011(3):38-41.

[4] 邹宗根.农村垃圾处理的运营机制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商业大学,2011.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3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思考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随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重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持续推进,农村环保工作初见成效,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瓶颈。

1.1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呈增长之势

农村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种,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炉灰、渣土、人畜粪便(不包括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场粪便)、厨余废物、废旧电器、园艺废物、商品包装、扔掉的生活用品等废弃物。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各种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玻璃碎片等装饰品废弃物每年都在增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炉灰、食品袋、水果腐烂品、废电器等生活废弃品不断增多。加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镇剩余垃圾不断输向郊区和农村垃圾填埋场,其数量之多,成分之复杂,处理难度与日俱增。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其中约1亿吨的垃圾来源于居民的随意堆放。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头10年里,我国耕地面积从1.28亿公顷减少到1.22亿公顷,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侵占和损毁的耕地面积多达13.3万公顷以上。其中,仅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就有5万公顷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导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形势异常严峻。

1.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捉襟见肘,呈失调之势

自实施“以奖促治”为核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来,部分省(市、自治区)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相关政策,如北京市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四川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等。与此同时,我国科研人员对垃圾处理相关技术也在研究,如卫生填埋技术、堆肥技术、焚烧技术等,并大量运用于实践中。然而,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仍呈加速恶化的态势,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虽然对消减垃圾污染能起一定效用,但垃圾处理的能力未能跟上垃圾污染的“脚步”。受农村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率偏低,在广袤的农村,不少村落垃圾处理率为零。目前,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已经有所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处理设施及其能力的匮乏,导致农村垃圾处理能力捉襟见肘。

1.3农村生活垃圾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呈扩大之势

农村垃圾泛滥和无人管理的现状,不仅直接导致空气污染、江河污染、道路阻塞,还加剧了池塘、沟渠、河湖等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和水环境正常功能的发挥,严重破坏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河流湖泊作为一种共有资源,属于公共物品,沿河的企业和居民能够不计成本地将垃圾自由排入。农村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到农民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城市人的“菜篮子”、“米袋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剩余垃圾被清运、倾倒或堆放到农村或城郊区填埋或焚烧处理,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恶化。农村自产的生活垃圾和城镇“乡村化”的垃圾,在影响村容村貌的同时,还会导致农村居民的强烈不满和群体性环境抗争事件的发生,导致政府与民众间矛盾的激化。

2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对策

农村生活垃圾对农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扰,已成为“三农”中的一个亟须破解的新问题。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不是对垃圾简单清理的问题,而是一场改变中国农村百姓长久以来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的革命。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本文则主要从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环节、收集环节和处理环节提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对策。

2.1从垃圾产生环节看,需要完善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处理固体废物产生的问题。德国政府通过的《废物处理法》对垃圾进行环保有效的处理,这一法律实施后德国垃圾填埋场数量大大减少;接着又实施了《废物防止与管理法》、《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及其修正案、《物质闭合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等相关法规,要求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必须在进行分类收集后重新进入循环利用,实现源保护和与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加强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法规建设,弥补法规的空白,并在立法过程中积极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结合。倡导农民培养低碳生活习惯,从节地、节水、节肥等细节着手,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提高村民环保自觉性的效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问题。

2.2从垃圾收集环节看,需要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环保机构

垃圾的收集环节涵括收集和清运两个方面。搞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是实现村容整治的基础,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前提。不少村庄因资金不足导致村民自治能力低下,村内无法配备专门的垃圾收集桶、垃圾回收站等收集设施,农村垃圾被迫堆放在房前屋后或道路两旁或进入河流。基于此,应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完善垃圾收集设施,在村中提供并科学规划能够方便群众的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池,这是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的基本前提。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村民自治、乡镇督查、县市监管”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在村里配备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切实解决农村垃圾无人清运、无人负责、无人监管的“三无”局面,这是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效率的可靠保障。

2.3从垃圾处理环节看,需要加大投入实现无害化处理

治理农村垃圾污染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加大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投入成了解决垃圾污染的关键。在国家环保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环保融资机制,拓宽环保资金的筹集渠道,引进先进处理设备和高新技术,实现处理方式的科学化。在对垃圾的处理上,对于城市近郊农村,可以依托城市的垃圾填埋厂或焚烧厂加以解决;对于经济发达的偏远农村,可建设符合要求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卫生填埋场,并将分散在农村的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置;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可实行分散式处理,组织农户对不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选择合适的场所,组织农户分户自行填埋。

3 结束语

农村生活垃圾是生活在农村社区每一位成员每一天都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然而,农村广阔的空间造成了人们的视觉错觉,垃圾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并未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处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特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应该从现在做起,在大力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高度关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将农村垃圾问题提高到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将政策扶植与处理技术紧密结合,有效控制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加强垃圾分类管理,使农村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焦守田,冯建国主编.农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 于凯,王奎良,曲日涛.烟台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01).

[3] 耿燕礼,王道保,李素峰,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初探――基于石家庄地区平原农村的调查[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03).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4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环卫设施

我县经过十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管理、经费的不足和农民的认识的不足,农村垃圾污染日益加重,垃圾乱倒,污水到处流的状况还较,这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干净,还严重影响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一)垃圾处置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严重

据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白色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大量发泡包装塑料、塑料袋以及破损废弃的农用薄膜都被作为垃圾随意丢弃。五是建筑、装修垃圾等。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地方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将垃圾倒入垃圾圈圈外。西瓜皮、鸡蛋壳、塑料袋等垃圾成堆,馊臭难闻、苍蝇乱飞。

(二)“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

据调查,全县还有不少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三)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

据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农民焚烧垃圾、稻草、秸杆、棉杆现象也比较普遍。特别是每年收获油菜时,农户焚烧秸杆的浓烟弥漫,不仅严重污染我县的空气质量,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

(四)还有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

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有许多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突出,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五)畜粪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

据调查,我县仍有一部分养猪大户没进行粪污整治;也未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向周围排放大量的畜粪及废弃物,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当地农民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二、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成因

(一)农民认识不足,部分乡村引导不力

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甚至有个别乡镇领导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乡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建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对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瓶颈。整治垃圾方面的筹资难,已成为许多乡村无法跨越的障碍。

(三)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农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缺乏刚性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到目前为止,我省在这一块的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我县农村的村容村貌,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有益于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期性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县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增强治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专门班子抓紧抓好。各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第一线,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到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切实加大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投入力度

当前,我县各村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环卫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要采取“政府投一点、向上争一点、群众集一点(指村民一事一议集资)”的办法筹措资金,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三)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县乡(镇)、县农办、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畜牧水产局等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全县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建议全县各村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5

1、一个典型个案——某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

笔者在湘南某镇工作时,镇政府所在地叫龟石渡,处于湖南境内最大河流湘江的支流蒸水河上游。龟石渡工商业尽管不是很繁荣,但仍然是5万多人口的政治、经济中心,聚集着1200多常住人口。由此而来的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了镇政府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是抛入蒸水河中。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垃圾相应增多,在镇政府的要求下,居民把垃圾均倒放在3个集中场地;然后由镇政府承包给一个有手扶拖拉机的农民:每星期拖一次,每次150元,把垃圾运到离龟石渡2公里的荒山坡中倒掉。由于镇政府欠下数百万元债务,财政收不抵支,曾经采取过在工商户和设立在这里各行政事业单位中摊派垃圾运费的办法来支付垃圾的运费,但由于没有法律和政策资源作为保障,摊派的办法难以进行,最后也就不了了之,造成其中一年的垃圾有半年之久没有转运。由于该镇处于交通要道,堆积如山的垃圾发出难闻的臭味,不仅引来了漫天飞舞的苍蝇,而且引起了居民对镇政府的不满和上级领导的注意。镇政府在无奈之下,只得承担拖垃圾运费的支付责任。

从以上可以看出,龟石渡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就是垃圾转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有人居住的地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地方。如果运输距离太长,不仅容易使沿途产生污染,而且会增加运输成本。问题在于,这个无人居住的地方距离龟石渡只有2公里,而且离有人居住的一个农户住宅不到500米。也就是说,垃圾的最终集中地,仍然与当地居民相邻,尽管垃圾转移了,但只能掩耳盗铃地改变垃圾对当地人居环境的视觉上污染,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垃圾的最终集中地位于湘江的支流蒸水河侧旁,一下雨就会使垃圾污染过的雨水进入蒸水河,特别是一旦山洪暴发,就会使垃圾直接进入蒸水河;这将直接影响到蒸水河下游和湘江两岸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安全,对河流的水生物和两岸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问题更在于,该镇还有3个小集市和20多个集中居住的中心村,这些地方的生活垃圾任意地堆放着,在村口、田头、河边、房前屋后,一大堆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连转移也没有进行。

2、从城市到乡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整体情况

笔者工作过的湘南某镇所在的县,不仅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生活垃圾处理是采取转移的处理措施,而且县城的生活垃圾也同样是转移到与县城相邻的城郊小山沟里进行堆放,并再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根据笔者调查了解到,不仅该县如此,而且整个湖南省、甚至全国农村地区也大多如此。这种处置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反而是污染源的扩大,因为一到暴雨期,这些污染物又势必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媒体报道,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黄集镇的生活垃圾就被转移到该镇的胡岗村,堆放的垃圾已经堆成了两座体量不小的“山”,方圆数百米远,就能闻到腐臭味,还成了蚊蝇的乐园。离垃圾场只有100多米距离的胡岗村村民一组居住着400多人口,每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饮水井里压出来的水都有一股怪味。[1]农村生活垃圾普遍处理方式就是这样的不加处理的简单转移。

农村成为了城市转移垃圾的目的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带来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长,由于城市现有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城市生活垃圾开始“上山下乡”,呈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576.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2]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转移到了农村!一些郊区和农村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存放地,占用和毁损了大量的道路、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水源,成为农村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原因

1、上级财政无投入而乡村财政无能力

目前,农村环保投入严重滞后。在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上面,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几乎没有乡镇配备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机构的缺乏使得农村环境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涉及环保的部门亦因为经费不足、人力缺乏而只能对环境污染持观望态度,只能“爱莫能助”。比如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单凭乡镇自己的力量,靠哪个村或者哪个镇来做显然不太现实。乡镇自身不具备垃圾的处理能力,只有进行简单的转移处理,甚至掩埋都没有进行。因此,即使上有政策,无奈之下基层往往会“下有对策”。

2、农村生活垃圾与现代化市场消费如影随形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不存在着农村之外的生活消费品垃圾的进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市场主导着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消费品主要是工业产品,而且一次性使用品在迅速增加,由于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商品均是廉价物品,作为贫困群体最多的农村,消费群体最广,因而,现代化的市场消费给农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

3、农村环保治理责任缺失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十分重视,但对农民健康的保护,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等,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环境卫生了,身体就会更健康;身体健康了,就可以少花医药费。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环境保护能力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又会加重农民保护意识的缺乏,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互动效应。农民对所生活地方的环境保护漠然处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把自己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却把垃圾倒在家门之外就不再进行相关处理,弄得到处都是臭气冲天,不堪入目。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农村的发展。但是,“人”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卫生健康等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新农村建设也就失去了方向。

4、农村环保治理措施缺位

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点常常在城市,农村是环境保护的真空地带,环境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严重缺乏,这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上的典型病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指出:“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我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3]显然,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关键是环境治理措施的滞后:由于农村环保是环保工作的盲区,不仅表现在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基础建设缺乏,也使得相应的治理措施滞后,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环境污染的根源问题。

三、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命健康。

1、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生活废水污染占农村环境污染比重达1/3,这些废水排入河流和小溪,造成水资源严重破坏。根据有关资料,农村387.9万人口中饮水不安全的达80.3万,占总数量的20.7%。[4]

2、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3、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

过去在农村集镇生活的居民,可以经常到河沟里洗澡、摸鱼,河里的水清澈见底;现在的河沟里虽然有水,但漂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玻璃瓶、动物死尸等,每到夏季或阴天,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过去在农村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农家小孩可肆意玩耍,放养禽畜也方便;现在由于很多空地垃圾成堆,农民只得看紧自家小孩,怕不懂事的小孩玩弄那些看似漂亮却有毒的垃圾,只得把放养禽畜变成了圈养禽畜,怕禽畜到垃圾场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发病甚至死亡。同时,由于臭水沟、露天垃圾场增多的原因,近几年来,农村的苍蝇、蚊子等害虫也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的田野已经成了蚊子的天下,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4、转移的处理方式使政府遭遇法律困境

随着《物权法》的出台,目前各地乡镇和县城这种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遭遇了法律困境。《物权法》第7章第90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5条也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根据这些规定,相邻一方在修建垃圾填埋场、厕所、粪池、污水池或堆放腐朽物、有毒物、危险废物、恶臭物、垃圾等的时候,应当与邻人所有或使用的土地、生活居住的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空气等污染。如果未与相邻的不动产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其污染行为已损害邻人的,应及时处理,消除损害,排除妨碍,并应按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显然,目前各地乡镇和县城这种连填埋也没有进行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未能达到上述要求,侵害了垃圾场附近农民的相邻权。据媒体报道,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浒庄村农民董国良,由于住所和田地处于垃圾场附近,10年来天天闻垃圾场的恶臭,自家的田地也被污染,收成不好;因此以相邻损害为由将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场告上法庭。[5]环境相邻权是基于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加剧和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生活需求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法律概念,无疑对我们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对策

1、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

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严格立法,建立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减少或禁止一次性使用商品的流通,在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措施,避免出现监管法律上的真空。在现有监管体系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切实负起责任,提高监管水平,对不按要求故意倾倒垃圾污染农村环境的行为以及违法使一次性使用商品流通的行为进行严惩,使违法收益小于违法成本,促进人们行为自觉。同时,针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作为公共品的属性这一特点,需要从制度安排上下功夫,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系统,加快各级环保机构的设置,增强环境检测站的监控能力。要探索相应的机制来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努力克服环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搭便车”行为和可能出现的相关困境。

2、县市指导、乡镇负责、村级执行——规划协调生活垃圾的处理

应该肯定,目前各地乡镇和县城这种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还是实事的,问题在于,农村的垃圾到底应该放在哪里?目前,国家和地方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因此,农村垃圾的一般收集处理的程序,垃圾堆放点确定的原则,方圆多大的村,人口多少的地方,该有几个多大的垃圾堆放点,责任人是谁,垃圾处理的资金来源,等等,对这样一些问题,都应该有个基本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加以科学规划。这么大的一个国家,9亿农民,这么多的农村生活垃圾,这不是一件小事情!有了科学规划,就有了行动的指南;有了“指南”,有觉悟、有条件的地方就可以按照规划先做起来;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逐步创造条件做起来。同时,科学规范生活垃圾的处理,最大限度保护农村生态,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一旦发展到人们日常的饮用水都难以保证的境况,其现实是十分可怕的”。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群众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扶植或帮助建设废品回收处理中心,增加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垃圾资源化。

3、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

农村环境既要从思想上重视,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要落实,而落实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设施建设。就资金投入而言,因为绝大多数乡镇的财政债务很重,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中,上级政府无疑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环保设施建设的问题,要加快建设垃圾场运转和处理的相关设施,尽量就地解决,不使污染源扩大,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根治,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否则贻害无穷。

4、通过制度和教育培养干部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6

[关键词]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基础设施 切合实际 管理方法

一、引言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多数是简易填埋(为降低成本,小城市的填埋亦有很多不规范)。垃圾填埋后,会形成渗滤液,有的渗滤液甚至有毒,会形成二次污染。规范的填埋处理是用薄膜收集渗滤液,但简易填埋的渗滤液往往只能任其流淌[1]。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积极响应中共十的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政府部门积极努力地在农村建设垃圾集中池和垃圾处理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后难见成效

(1)绝大部分的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成摆设

就目前而言,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成摆设的主要原因就是垃圾集中池建造的地方往往是在交通较为便捷的路边或者村头,而距离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房子较远,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视而不见,仍然随手丢弃垃圾,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东方今报》记者采访的开封县近20个建制乡镇中,大部分乡镇基层干部都认为:实行建设垃圾处理的基本设施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配套政策没有落实、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其中不合理的设计以及后续运营资金不足是闲置的主要原因。其中有一位镇干部说:“主要是相关建筑的施工设计不能结合农村实际,还有一些配套政策、措施未到位,一个中转站的运行费用一年下来要12万到15万元,乡镇难以支付这笔开支,这个政策在目前的农村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收益[2]。”

(2)很多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众所周知,很多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猫腻现象。而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是由国家承担,由政府下决策,基层干部执行。然后政府将此项目承包出去,于是问题就来了。其中一些腐败分子搞暗箱操作,从国家给的经费中克扣一部分,然后导致施工过程中相关材料和时间出现问题,直接导致设施建筑的质量出现不可逆转的问题。并且很多承包此项目的不良团队或者个体也大搞豆腐渣工程,不管工程的实际用途和质量,唯利是图。

据调查,2013年下半年在湖北省各乡镇建立了很多垃圾集中池,记者明察暗访,发现80%的乡镇所在的垃圾集中池建立位置极不合理,有的甚至建立在河边新填的土石上,一场大水就轻易地给冲走了。还有大约一半的垃圾集中池工程质量极差,刚建起来不久的混凝土集中池的外墙面就已经斑驳陆离,坑坑洼洼。可见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的匆忙赶进度以及极其不负责任。

正是这种肆虐泛滥的猫腻现象以及偷工减料的做法,导致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实用性上的缺陷,也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

三、如何促进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1)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合理地建立各基础实施。

1.分区域设立垃圾箱

按居民集中程度设立数量不等的垃圾箱,或根据村民“一事一议[3]”的原则设置垃圾箱。垃圾箱的设计应规范,有垃圾分类标识及容器,选址应遵循服务农村居民、不宜里住房太远,并且还要注意远离干道、河道。

2.建立垃圾集中池

以一般自然村为单位建设垃圾集中池,视实际情况决定建立集中池的个数。同时垃圾集中池的选址要适当,分布要合理,建设要规范。要离居住区有一定距离,且远离干道和水源保护区。

3.垃圾中转站

在一般乡镇里面,按照其规模大小和经济条件,建设1-2座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选址应科学合理,并配备密闭式运输车辆,将各个农村收集上来的垃圾集中起来,移交垃圾处理厂处理。

4.垃圾处理场

可以将收集的垃圾用于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市区生活垃圾实施无害化集中处理。

(2)在农村基层实行合理的运行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工作实行合理的管理,按照“户负责、组管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五级管理模式运作。据介绍,宁夏中卫市组织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队伍,在全市40个乡镇的446个行政村都配备了保洁员,吸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人员自觉投入到农村清洁队伍当中。集中收集的农村生活垃圾由乡镇统一组织运输,运至中卫市城市垃圾填埋场。中卫市已形成了“户负责,组管理、村集中、乡运输、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系统,使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处置,较好地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有效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4]。

(3)对相关运营制度的有效管理

1.在完善保洁作业的相关制度上,实行房前屋后农村居民进行自我保洁、而公共部分则由村或者组保洁的相关责任员进行保洁工作,并且建立农村垃圾处置保洁作业和运输作业制度。

2.在对待垃圾分类上,进行不同垃圾分类回收的制度。建立了这个垃圾分类回收的制度后,可以拓展农村垃圾可回收再生资源的渠道,并且规范农村垃圾分类处置,使得农村的垃圾处理更为合理并且能够加以利用。

结束语: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并且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积极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并且合理地运营管理就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因为它实现了农村资源回收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各种垃圾经过分类回收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不断增加,垃圾总量不断减少,既节约了资源,又净化了环境[5]。因此在对待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行管理上,相关基层单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切忌做表面文章、走走过场!积极建设,认真执行,谨慎管理,才能改变如今农村垃圾难以处理的局面,迎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路线。

[参考文献]

[1]王培霖.垃圾处理:农村包围城市不是出路[EB].第一财经日报/2013-02-06.

[2]田霖.现象垃圾中转站成摆设[EB].东方今报/2010-12-28.

[3]张厚美.怎样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EB].中国环境网/2011-05-13.

[4]袁波崔万杰.中卫建万个农村生活垃圾池[EB].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06-03.

[5]张云超刘小玲.让农村垃圾“变废为宝”[EB].内江日报/2011-12-29.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7

[关键词] 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存在问题 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86-01

1 永胜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随着对农村垃圾危害认识的提高,永胜县各级政府围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采取了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人畜粪便处置、饮用水安全工程等各种措施,认真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并就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做了积极探探索,使农村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并加大投入,修建和不断完善县级垃圾处理设施,成立垃圾清运公司,提升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县城机关单位和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并覆盖了县城周边的十个社区(村委会)。

二是部分乡镇府聘用专人对政府所在地街道的垃圾进行定点定时清理,为当地各村垃圾处理做出示范带动。

三是强化宣传,加强引道,充分发动群众,提高人人参与垃圾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是积极探索各种垃圾治理模式,针对各地实际,采取市场化运作、划片包干、建立村规民约规范垃圾收集等模式进行偿式。

1.2 农业生产垃圾治理方面

一是大力开展以沼气“一池三建”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对人畜粪便和桔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控施肥和进行绿色防控,适时适量科学施肥,减少农业生产中一些传统农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并科学合理使用和收集处理好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避免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三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水果产业,减少常规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四是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试点,为全县农村清洁工程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并认真规划好全县农村清洁工程。

五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农业环保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产业知识进行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全县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无公害化生产技术。

2 永胜农村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永胜农村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受传统陋习和落后理念的影响,很多村民存在随地乱丢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末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不良习惯,农村垃圾污现象染普遍存在。

二是全县广大农村还没有健全的垃圾处理厂,大部分垃圾排放到附近沟渠、道路和田间地头,遇春夏季节高温发酵臭气熏天,蚊子苍蝇成群,造成面源污染,影响环境和村容整洁。

三是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又浪费资源。

四是农村小家禽畜、养殖场排出粪便、尿液和饲料残渣没有完全经过沼气发酵等处理就施用,不仅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还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五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作物采收后的秸秆等废弃物和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大多数未经收集处理,乱丢乱放,不仅造成河道堵塞,而且还污染环境。

2.2 永胜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是垃圾数量猛增,除了日常生活垃圾外,还有众多的建筑垃圾、畜禽垃圾;

二是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饭盒、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等丢弃越来越普遍;

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城镇的垃圾往农村转移,使“农村垃圾”数量猛增,组分复杂化;

四是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基本没有进行再利用,使之变废为宝。

五是大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对于随意乱扔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弃用的东西风吹日晒早晚会腐烂并分解。

六是无专门的管理机构,除县城和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外农村垃圾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设备和机构。

七是部分基层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垃圾围村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由于处理方式多有不当,反而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比如在公路两边建了一些垃圾池,鼓励村民们将垃圾集中放入池内。但垃圾池建了,却无人管理或者疏于管理,导致无法做到及时清运垃圾,造成公路两侧沿线垃圾遍布,不仅影响村容村貌和乡村整体环境,而且成为更大的污染源。

八是传统二元制模式在垃圾处理问题上的体现,长期以来垃圾问题好像只存在于城市,所以在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而农村则被排除在外,没有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农村由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之一的垃圾处理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3 永胜农村垃圾治理建议

3.1 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出台适合永胜实际的农村垃圾处理相关政策,并将其列入各乡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镇、村两级也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3.2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各镇、村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处理的重要意义,积极教育引导群众培养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家喻户晓,营造浓厚氛围。

3.3 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住建局、环保局、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农业局、县财政局、卫生局、各乡镇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3.4 明确责任,强化督查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按照各自的职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篇8

【关键词】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理现状;优化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建设生态化、环保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农村环境建设重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被新农建工作重视起来,但是,就现阶段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来看,仍存在堆积严重、乱堆乱放、分类不规范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环境,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强化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进行废弃物资源优化管理,成为农村建设的又一重点。

一、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

1、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其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厨房废物、农业废物、人畜粪便、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农村过渡,尤其是一些环境污染型企业,而其工艺落后、工业布局差、管理方式老化等原因,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用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尤其是一些包装用品量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污染量;而生活垃圾、厨房废物、人畜粪便等固体废弃物作为历史性垃圾,仍是现代农村固体垃圾的主要成分。

2、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2.1堆积。针对于固体废弃物,实行垃圾堆积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农村中,人们一般将生活垃圾堆放在家庭院外附近,或是不经过处理乱堆乱放,而缺乏相应的垃圾分类、分选、筛选等程序,造成垃圾污染严重以及回收困难等一些问题。在很多乡村,尤其是畜牧乡村,人畜粪便、动物尸体等有机垃圾实行堆肥的处理方式,将秸秆和粪便混合堆肥后送入土地,或是进行肥料买卖,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肥料应用,但是其环境污染较大,如由于堆放过程中的温度和水分作用,使得有机物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常常会出现群蝇乱舞、臭气熏天现象,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一些煤渣、煤灰颗粒小,遇风满天飞,这就造成了粉尘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阴雨天气,在雨水的作用下,将其有害物质冲到河流或是渗入地下,容易造成水污染,甚至是引起生物中毒死亡。

2.2填埋。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被应用于农村垃圾处理中,其主要针对于农村生活中的固体垃圾,如烧炭煤渣、尿不湿、生活废品等。在农村小城镇垃圾处理中,往往通过垃圾分检、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等程序进行垃圾预前处理后,对这部分垃圾进行加工处理,或对其进行有机垃圾进行烘干处理后杀菌处理,进行研磨制造肥料;或是将破碎垃圾进行研磨后进行粘结处理,形成空心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这些技术应用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这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尤其是小乡村来说,很难实现。

2.3焚烧。垃圾焚烧是进行固体垃圾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对秸秆、一些不可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上,而由于现阶段农村垃圾燃烧技术和设备得到一定发展,其燃烧处理垃圾往往被转化为燃料或是热能,并进行余热回收后用来发电,或是进行秸秆还田,肥料利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再利用,也起到了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秸秆总量激增,秸秆回收利用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秸秆露天焚烧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条件较差的乡村地区,个人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严重,这就严重危害着农村的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

二、优化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措施

1、提升环保意识

村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关键性原因,所以应加强环保选宣传力度,提升村干部和村民的环保意识。进行环保知识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地方报刊、村头标语、画报宣传、村民手册等多种形式,将环保知识传授给村民;实行新农村建设环保化,树立良好的村貌、村容,提升村民的环保责任心,促使其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进行乡村固体废弃物处理建设,建立一些基础性的设备保障,如安放大型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回收,设置垃圾池,进行垃圾集中处理;建立环保监督机制,针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问题和一些制造垃圾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征求村民意见,促使村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中。

2、进行环节强化

2.1收集。实行分类收集是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时,要根据垃圾的属性、可回收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率进行细化分类,但是由于分类过细会造成劳动强度大,成本投入高等问题,所以,在分类中还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垃圾标准确定,根据人们的生活垃圾种类、生活习惯需要等进行标准化的垃圾收集。如针对于厨房垃圾,可用于喂养牲畜,这就直接实现了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处理;对一部分固体垃圾,如易拉罐、纸张、塑料等,进行回收利用,或是再加工处理,而鉴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则对于难于处理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而一些危害性巨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的垃圾,则进行专门收运,以减少垃圾污染度。

2.2转运。将村庄垃圾收集后进行转运处理,集中于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是针对于农村垃圾分散、处理难度较大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而鉴于运输成本的限制,在进行转运中,一定要考虑到运输路程和车辆控制,而主要采用小城镇、乡镇转运站处理的方式,即为“村收集、镇运输”的方式,这可有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统一。

2.3处理。对于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堆积、填埋和焚烧,其具有一定的积极性环保作用,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等,但是,在进行垃圾处理时,一定要根据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垃圾处理,如进行卫生填埋,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代谢机能,严格按照土木标准进行垃圾处理;实现堆肥处理有机化、转运及时化,人为控制垃圾有机物分解等,以有效降低此种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采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焚烧技术,并对大量的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后,进行焚烧处理,以减少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而鉴于农村垃圾分布面积广、收集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与村之间,临近的乡镇之间建立集中的收集运输系统后进行规模化处理,以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和垃圾转化率高的优势,实现农村垃圾处理与当地经济协调性发展。

三、总结:

新农村建设要求生态化、环保化建设,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村固体废弃物种类与数量增加,这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且影响着人们生活与健康,而现阶段的处理手段主要是堆积、填埋和焚烧,而在其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分类标准缺失、乱堆乱放、集中处理程度不强等问题,针对于其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在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的条件下,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并采用科学手段进行环节性固体废弃物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垃圾处理,以有效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促进新农村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分类收集设想[J];能源工程;2009,(01).

[2]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 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7).

[3]崔兆杰;王艳艳;张荣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建设方法及运行模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

[4]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上一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寒假学习计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