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2-27 15:29:29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1

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度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在我国由来已久,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

1992- 1993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先后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人以及分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即“两则两制”,并于 1993年7月 1号起在所有企业实施。自1997年《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来,并颁布10来个具体会计准则。“两制两则”的并实施,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国际化,为引进外资、企业走出国门奠定了财务会计的基础。但同时由于“两则两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所制定的.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痕迹,依然保留了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发展.高科技等新行业不断产生,这些会计制度无法涵盖新行业的会计要求。而且,计划体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要求太低。如今,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已扩展到微观层次,债权人、企业管理者、证券市场的广大投资者都需要会计信息,并对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继续据以进行会计核算,客观上难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财政部于2000月 12月 29日正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并于2001年1月1号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一会计制度的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又将出现一次新的高潮,它将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带来更标准的依据。

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也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企业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作出处理的规定。人们学习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将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的全过程。会计制度则采取另一种形式。它是以某一特定部门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到,会计准则同会计制度有两个最主要的差别:一是规范的对象不同;具体准则按经济业务或项目,制度按一个企业;二是规范的重点不同: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确认和计量的内容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这样,准则重点是规范会计决策的过程,而制度是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和结果。采用准则的形式可引导会计人员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开始考虑进一步决定怎样记录和报告(披露);采用制度的形式,会计人员能直接使用科目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报表。对比起来,准则比较抽象,比较难学难懂,操作性较差;而制度比较具体,容易了解和操作。但准则的优点是“准则比较原则、概括,在表述方式上更接近于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体例,能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掌握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制度的优点是在表述方式上使用了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熟悉的报表加分录的形式,容易被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操作方便,易懂易学。

同时它们两者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首先,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会计制度也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即两者的功用是一致的。其次,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依次进行会计核算能够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的目的也是如此。从这点上讲,两者的目的和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再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属于行政法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具有约束作用。鉴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这种交叉互补关系,应该尽量使之协调统一,要力避制造准则与制度之间新的矛盾。而且它们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三、当今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的

构成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是不够的。与之不同的是,会计核算制度则比较系统,将经济业务的核算直接指向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符合多数财会人员的阅读习惯,操作性强。而从已的会计准则看,无论从结构体例,还是从会计政策的阐述方式,均与国际惯例相似,且对独立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和披露的规定比较系统和完整。一方面符合国外人士的阅读习惯,便于他们理解我国的会计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因此,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应予保留。总之,适应我国国情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互相替代。

据悉,本次会计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路是:1、打破行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2.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3、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制度。

本次会计制度改革虽然采取了制度的形式,但我国并未取消 1993年所确定的构建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并未止步。在进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同时,财政部将继续抓紧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力争在3-5年的时间里,初步建立既符合

角度及会计法的要求看,完整意义上的会计人员子系统还应包括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若有的话)。他们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会计的职能,其中,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

三、会计作业子系统——会计信息的“生产”工艺过程

会计作业干系统是包括从原始凭证开始直到形成各种财务报表的整个环节和程序。犹如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既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也要有科学的逻辑步骤,才能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立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第十四条规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第十五条规定:“会计帐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它辅助性帐簿。”第二十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其它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这几条规定不但进一步明确了从原始凭证开始到形成财务会计报告的步骤,而且特别强调了“审核”环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具体工艺过程做了更详尽的规定。

四、会计监督子系统—一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系统

会计监督子系统是防止虚假会计信息、提高其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系统。强化会计监督、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一条重要措施。为了使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在这方面,《会计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内部监督方面;第二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具体强调了会计分工和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还规定了单位应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在社会监督方面,《会计法》既重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也重视发挥注视会计师审计这一会计中介服务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第三十一条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它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在政府监督方面,《会计法》明确规定。财政部门为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2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背景,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厘清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理解和实施。

一、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根据诺布斯(nobes)分类法,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的关系(以下简称“会、税关系”)有两大模式,第一类是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统一模式,即税收制度对一国企业会计的影响大于公认会计准则,法国、德国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类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分离模式,即会计制度与税法相互独立,纳税人在纳税时按照税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及其演变历程

在我国,“会、税”关系被称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比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一,简称“统一论”;第二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协调,简称“协调论”;第三种观点是主张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当分离,简称“分离论”或“独立论”。实务中,我国“会、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再到协调的过程。1993年以前基本上是税法决定会计,采用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统一模式,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相同。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1994年现行税制的确立,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首次出现了明显差异,拉开了会计和税法相分离的序幕。1999年初,证券市场上发生了东北药事件,随后财政部颁发了16号文件,规定国家财务和税收不能干预企业的会计核算。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会计制度应与税收法规尽量保持一致,不能一致的就适当分离,可采取纳税调整的方法进行处理。至此,我国的“会、税关系”处于协调模式下,既坚持分离,同时又尽量协调分离所造成的差异。

三、新企业所得税下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析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仍处于协调模式下,但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反之,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而税法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二)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产按照合并科目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应税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计税成本;企业发生免税合并,按账面价值确认计税成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在期末,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属未实现损益,待损益实现时再纳税或抵税。

(四)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准则规定,在期末,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低于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根据应收账款账面余额0.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在税前扣除,当损失实际发生时,才可在税前扣除。

(五)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 经济 利益的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法规定折旧方法原则上采用直线法,并规定各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

(六)无形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但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允许资本化。税法规定研究阶段发生支出可全额在税前扣除,符合条件的可以加扣50%。采用直线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摊销年限不少于10年。

(七)分期销售商品

会计准则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税法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税法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计税收入。

(八)借款费用

会计准则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九)业务招待费支出、广告宣传费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

按 会计 准则规定,可以全额扣除。税法规定, 企业 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部分。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广告费在税前可允许扣除的比例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部分,超过部分,准许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 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对新企业所得税下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关系的思考

会计准则制订的立足点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忽视了税收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 经济 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即明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企业所得税法规制定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所得税及时足额地被征收,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需要。由于税收的征收具有无偿性,纳税人会不自愿纳税甚至会想办法偷逃税款,因此在制定企业所得税法规时,会减少纳税人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免纳税人少计收益、多计费用。因此,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同时,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不仅注重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起修正作用原则的运用,而且还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准则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公允价值的运用、商业实质的确定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企业所得税法具有法的严肃性,对任何涉税事项的确认、计量必须有明确的 法律 依据,不能估计。同时为了便于税收征管,尽量避免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因为主观判断不同而产生争议,企业所得税法对涉税事项的确定更强调法律依据和法律形式。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与税收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差异呈增大之势,如何协调“会税关系”,从而降低企业的制度转换成本、税收成本和纳税风险等,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之间差异过大,因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而增加的成本也将是巨大的,可能导致纳税人不得不设置不同的账簿,但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各自独立的会计环境。因此,现阶段加强协调,缩小差异,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的适度分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 参考 文献 】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3

一、 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 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

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 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 standards 或accounting 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账的规定,比如,单设账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属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账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4

[关键词]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自去年新修订的《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制度,围绕其结构、地位、与准则的关系处理等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新一轮关注,产出了许多新的闪光点,受其启发,本文仅就国家统一核算制度建设中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如何正确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2)综合会计制度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如何?(3)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关系?(4)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等。

一、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出台实施的综合会计制度

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新出台的综合会计制度,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取消现行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

客观地讲,我国从1988年开始会计准则,到1992年出台《会计准则》并于次年7月开始实施算起,前后仅经历了4-5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一直是通过制定统一会计制度来指导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从1993年7月1日开始进入了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的时期。当时限于只出台了基本准则,还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具体准则,财政部才以大行业会计制度作为过渡向完全的会计准则模式逐步接近,所以当时理论界还对这一过程设计了三步走的改革目标,即:

大行业会计制度

第一步:基本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待具体会计准则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时,取消会计制度,过渡到第三步。

第三步: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这种设计,思路和方向都是对的,只是囿于当时环境和会计实践和局限,不少人把准则和制度看成是两套互相独立、互不相容的体系,而没有从功能作用这一本质问题去考虑,从而得出了准则与制度不能共存的结论。

近几年,不少会计理论工作者结合部分具体准则实施后与行业会计制度双轨运行实践,重新思考准则与制度的关系与定位,独到地从其功能分工入手展开研究,指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都只是会计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采用会计准则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违背国际惯例。”“评判一国会计标准的优劣只能看其是否适应本国经济的。”“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符合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生长。”“实践证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不矛盾。就其最本质的方向来讲,是互为补充的,会计准则更多的侧重于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政策方面,会计制度则更多的侧重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编报程序等会计记录方面,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就能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很好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些认识上的深化和共识,才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步走”演绎成为“四步走”。即在原来的第二步之后增加新的第三步,原第三步改为第四步,

综合会计制度

即基本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具体会计准则

当然这期间,具体会计准则与综合会计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互相替代。从而真正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的特征。

2.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综合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贯彻可比性原则的必然结果。可比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它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期间以及不同企业对相同交易或事项的处理都要采用一致的。而回顾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从建国至今,在贯彻可比性原则的程度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是1950年-1952年,那时,借鉴前苏联的经验,从无到有地创建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要求相一致的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实现了同所有制同部门、同行业内的会计信息的一致可比。结束了建国初期会计信息管制的无政府状态。第二次是1992年-1993年,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改革开放,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要求相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依基本准则的要求,制定了分行业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实现了同行业、同经营方式下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第三次是2001年,取消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同企业、同事项的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由上可清晰地看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三次大的改革,每一次都大大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并最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同企业、同事项的信息可比,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会计基础。

二、关于综合制度在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会计法》指出:“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其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这就是说,会计核算制度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现行的以“会计制度”命名的诸如“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也包括会计准则、暂行规定这样一些规范会计核算方面的制度。取消大行业和分经营方式的会计制度,代之以综合会计制度,则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构成一下子变成了“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两个组成部分。而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综合会计制度,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并未明确其地位。这令人不免生出这样的疑问,1993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的由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再由会计准则统驭会计核算制度这样一个具有特色的三级会计法规体系是否依然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依据新的会计法,这个体系又将怎样构建?特别是综合会计制度,它在这个体系中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对此,笔者以为,依据新的会计法的规定,综合会计制度出台实施后,我国新的会计法规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将由原来的三级结构变为二级结构,其基本构成和内在关系可图示如下:

会计法会计准则

会计法规体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综合会计制度

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制度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如此一来,会计准则和综合会计制度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两个平行且平等的规范,共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共同构成了我国今后的会计核算规范,并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似乎就不宜再坚持原来“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所有会计制度”的类似提法了。

三、怎样协调处理综合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问题

由综合会计制度替代大行业会计制度后,则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厘定准则和制度的关系,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前提:

其一是必须搞清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真正动因。客观地讲,它不外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国内看,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在于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运用会计信息以调控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从国际看,其直接动因则在于吸引国际投资,拓展国际贸易,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两相比较,会计的主要运用是在国内而不是国际,虽然来自国际方面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但会计信息在国内的地位无论如何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是必须搞清楚准则和制度各自的优越性及功能实用性。“准则也好,制度也罢,充其量只是会计规范的形式问题”。会计准则作为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定的经济业务或报表项目为对象,在详细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基础上,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然后以确认、计量为中心并兼及披露,对围绕该项目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会计规范”。可见准则是见长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并兼及披露。其最大优点是人们在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之后,就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处理全貌,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综合会计制度作为中一种形式,“它以某一特定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的格式以及编制等详细加以规范。可见,制度见长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记录并兼及报告,其最大优点是对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来说,能直接使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会计报表,操作方便、易学易懂。

在明晰了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之后,再回过头来回答如何处理综合会计制度是与具体准则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属会计核算规范的范畴,而会计核算规范的全部无非就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撇开准则和制度的形式不说,就其在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但有的准则也有记录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制度重点规范记录与报告,但科目的应用与报表的编制中也体现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如此实现其功能互补,一方面比较适合我国当前会计实践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能充分体现了”四个有利于“的基本思想。即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阅读理解和运用;有利于会计监督机构的会计监督;有利于处理国情与国际惯例的关系。

四、展望-综合会计制度的退出时宜问题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而现今这种“语言”的通用表达形式就是会计准则。所以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以《会计法》为依据,按照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会计接轨的会计准则,作为组织会计核算的具有约束力的基本规范”的根本目标。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目标,换句话说,尽管综合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并行发挥规范会计核算的作用,但从更长远的目标看,准则取代制度或者制度更进一步“准则化”,以更接近国际会计惯例才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然归宿。这就是说,综合会计制度迟早是要退出会计核算范畴的,只是退出的时机把握问题。是“俟会计准则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后,最终实现从统一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之后,还继续保留一定时期的综合会计制度?还是“什么时候会计人员感觉到这套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什么价值了,这套会计制度也就自动取消了。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5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便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代表着我国财务报告基本趋于国际水平。但是,关于会计准则系统化执行体系并没有完善,存在相对的滞后性。国际会计准则实践研究成果发现,诸如企业性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的内部因素,以及国家宏观制度调节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由于各企业内部因素具有可变性与特殊性,本就将从外部因素着手,浅析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是提供帮助。

二、制度环境及其价值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就企业财务管理者制度与财务发展目标来看,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社会资金水平以及法律保护等方面。制度环境能直观决定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水平,关系着诸如盈余状况、财务信息披露水平等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对社会的贡献。从政府、社会、法律以及市场等层次,构建科学可行的全方位制度体系,满足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能激励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发展,使市场化水平得到提高,促进投资者保护体制的完善,为我国社会资金与政府关系的协调夯实基础。新企业会计准则从执行至今近9年历程里,虽然准则体制趋于国际化,但具体执行成效不明显,会计信息的质量没有显著提升,准则提出者与市场投资者都着重关注会计准则的执行实效,可以说会计准则的成效比准则本身更受社会关注。财政部会计司前司长刘玉延指出:不仅要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还须加强对会计准则执行的重视度,会计准则体制的核心在于执行,从某种层面上讲,准则的执行比制定更加难。制度环境是企业实现基础的生产、交换以及分配过程中,最根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人类社会政治与经济等交易行为的激励体制。执行不同的制度,必然导致社会资本市场出现不同的交易成本,而制度环境主要包括运营环境、市场状况以及法律体制等。制度是自我维系体系,是重复博弈的内生物,制度间存在依赖性与关联性。目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政府管制力度发生改变,会计准则由此产生,作为实体制度本身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需要赋予额外的执行方式。企业进行各类交易活动以及相关行为,旨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确保社会的有序性,个人或组织机构便形成相关不正式制度以约束企业行为,而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必然采取利大于弊的制定法律体制来限制企业行为。

三、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取得显著成效,但受历史、交通以及资源等因素的干扰,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各区域、各地方市场化水平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使沿海至内陆、东部至中西部呈现高低层次现象,尤其是部分地区非市场经济仍有重要价值。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环境的组成部分,差异化的市场化程度导致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企业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直接关系着各地企业的财务行为,决定着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作用越大;会计准则执行力度越好,企业会计信息越真实可信;信息披露度越高,能为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助力。随着社会信息成本降低与便利,投资者开始注意到自身收益,特别是在法律与市场的双重协调下,投资者获取收益是有法律权益的,建立投资者保护体系,相同的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受各地区投资者保护体系的质量影响,其成效也不尽相同。注重投资者保护力度,与企业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会受到更大的投资者压力,要缓解委托的压力就必须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相应的会为贯彻落实会计准则夯实基础,增强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部分企业资金收入需靠政府财政补助,使政府与企业关系存在干预,政府监控企业的财务与行为,导致企业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综合管理质量低下;同时,企业承担着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导致部分企业局限于对政治与社会目标的重视,忽略企业经济效益。在政府的宏观干预下,企业行为受到抑制,执行会计准则获得的实效不明显,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实践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低,会计准则执行力度与效果越显著。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6

2005年,在一年多时间里,财政部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财政部此次正式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标志着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大功告成。财政部宣布,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同时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审计准则。其中,会计准则由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审计准则也有48项之多。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会计实践活动的综合或描述。被描述的要素主要有: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等。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模式就是人们在会计活动中,就各种方案制定的选择标准和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而这些方案的选择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二、影响会计准则的因素分析

1、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为会计准则提供了选择空间并影响了会计准则变迁的进程和方式,政府干预可能有助于准则变迁,也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压制作用。会计准则不但具有经济后果,甚至还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所以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政府不得不对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做一下评估,或干脆直接通过有关权利机构介入。对于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更是表现突出。就是以民间团体为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美国,也不例外的不时对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进行干预。例如,1962年美国岁入法案规定,如果企业进行指定项目的投资(这种投资目的在于技术更新),就可以豁免一定比例的税金。此法案出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当时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但是,会计准则委员会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考虑,要求用“递延法”加以反映。显然,这种方法削弱了岁入法案的刺激效应。当时的肯尼迪政府通过对sec施加压力,迫使其了第96号会计文告集(asr no.96),规定上市公司遵守“递延法”(deferral)和“流尽法”(flowthrough method)。除此之外,后来的企业合并中的权益结合法、商誉是否摊销、石油天然气行业废井成本的处理、研究与开发费、外币折算等,都受到政府或多或少的干预。

2、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益成本比

会计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更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会计国际化能够降低交易参与各方的交易费用,减少各国重复制定准则所需的费用,降低国际证券市场的监管、协调等费用。但是,会计国际化对于经济不发达、市场基础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负担,因会计国际化导致巨大的转换成本。因此,会计国际化必须进行权衡,尽量减少会计国际化的负面影响。欧盟之所以要求从2005年起,欧洲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提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报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所花费的成本比欧盟自己制定一套准则的成本更小,并且欧盟内的不少国家原来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阻力较小。

每一项能够带来收益的会计准则都需要耗费成本。准则设计的成本是决定准则制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准则从潜在安排变为现实准则安排的关键就是准则安排实施中预期成本的大小。若准则制定的成本相对收益来说越小,则制定越充分。反之,制定的成本使的效益成本比变得不再合理,供给就会出现不足。

3、会计理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关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关系,佩顿和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理论应当是一个内在协调、联系紧密、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可以被压缩成准则的形式。我国学者陈今池在《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也把会计准则作为了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刘峰教授在《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也把会计准则作为了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会计准则的供给需要恰当、合理的会计理论的指导。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我们的会计准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会计理论是对实践比较系统的认识,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它能反映会计发展的历史、会计发展的规律,也能预测会计发展的未来。即使会计准则是总不免带有现实和历史的色彩,但在理论指导下可以做出协调。美国会计学会一直比较注重会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1964年,aaa专门任命一个建立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委员会,针对如下问题展开研究:现在和未来会计的作用、性质和局限性;适合于综合会计理论报告的概念框架和将来研究结论付诸实践的可能性。从1978年到1985年,由后来成立fasb,陆续了六份“财务会计概念公报”,标志着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体系的基本形成。这对美国现在会计准则的相对完备与高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理论水平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会计准则的供给能力。

4、现存的会计准则

现存的准则安排或者初始的准则安排具有强化或弱化新的准则安排的能力,即准则变迁中的惯性。根据诺斯路径依赖,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失效的情况下,会阻碍生产活动的发展并会产生一系列与现有制度共存的组织和利益集团,那么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就会通过投资来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护现存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持续下去,会计准则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同样会加强现存制度的路径依赖,因为沿着原有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容易。一旦一种会计准则形成之后必然会形成建立在这种制度基础上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不断加强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因此当在新的会计准则开始制定和实施之前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这种路径依赖问题,因为它可能会为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定带来很大的阻力。

5、政府、民间团体的创新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水平和速度。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创新最终表现为责任人的创新力上。政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重要力量,它通过颁布与会计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强制性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做出规范,或者,通过专门的机构间接控制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同时,政府还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对会计准则的技术、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政府提供的会计准则有时候很难充分的代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民间团体则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能够更加广泛的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能够充分博弈,最广泛的达成一种均衡。它能够充分吸收优秀的学者专家参与准则的制定。但二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补充,互相借鉴。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力常常受到政府、民间团体的协调与融合水平和各自的创新能力制约。

6、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特殊性。名国社会经济环境差异的客观存在是各国会计准则各具特色的决定因素,而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不仅直接对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直接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资本来源、经济外向型程度和通货膨胀程度等;法律因素。现代社会日益成为法制社会,在某些国家会计准则本身就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律对会计准则的影响甚至超过经济因素。因而国家间不消除法律差异就无法消除会计准则的差异。西方国家的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类。实行大陆法系的国家主要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日本,实行英美法系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等。这两大法系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的主要差异表现为:立法者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律条文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其法规具有成文的特点;英美加以注重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法律上加以规定,且对前人的法律处置先例尤为关注,因而,法律多为先前法官所做的“判例”,具有“传统性”和“继承性”。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的法律结构一般都包括基本原则和细则,从内容到体系包罗万象,自成一体,形式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严谨,条款比较原则;英美法系的法律结构是由许多形式不同、来源不一的法律集合而成的,判例法是该法系的显著特点。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制程度不同。实施大陆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借助于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干预,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处于国家详尽而完备的法律管制之下,企业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属英美法系的国家,法律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比较笼统、灵活,经济活动得以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进行。法律环境的不同导致会计准则制定、实施等方面差异。英美法系的国家,法律中对会计的规定很少,会计准则通常是由国家和政府授权的民间组织来制订的,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注重会计惯例,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在实行大陆法系的国家里,会计准则通常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具有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会计人员所应用的会计准则,一般在政府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商法、证券法等)中都有明确甚至详细的规定。此外,在实行大陆法系的国家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基本是一致的,而在实行英美法系的国家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往往是分离的。文化因素。文化一般泛指社会行为的习俗、风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等,在相同文化的社会里,人们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信念,风俗习惯相同且对行为有认同之规范。著名学者何斯德认为,一国的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反映:崇尚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大小;对不明朗因素反应的强弱,阳刚还是阴柔。文化因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是多维、间接和不易改变的。

三、结论和讨论

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成的,是执行会计准则的结果。而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则是用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研究。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7

关键词:小企业;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实施问题;方案措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诞生符合我国新形势下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逐步加快实现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2008年鉴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大力倡导推动建议全球各国的经济体联合起来制定一致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相关准则制度规定来对国际经济进行相应的规范。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相关准则逐步靠近,趋于相同,借鉴国际上有利的相关准则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小企业发展的自身国情,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我国小企业又吸纳了过半的就业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所做的关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调查问卷(表1)来看,现在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现状大多存在小企业自身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相匹配设施的不完善等问题,这使小企业会计工作无法满足小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需求。

1.小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从上表的比率来看,有过半数的人觉得内部相关体系的不健全是小企业会计工作的一大现状。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企业内部缺少像大中型企业那样较完善的会计部门监督管理检查机制,即使有些小企业设有相应的会计工作监管审核机制,但由于小企业一般管理者经营者都为同一个人即小企业的老板,老板一手专权导致那些会计工作监管审核人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小企业会计相关信息存在不实虚假现象

从数据中看出,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工作存在信息不实情况。我国小企业由于相关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许多的小企业没有完全遵循相关会计核算的要求来进行会计操作。一些小企业甚至出于本企业自身的利益考虑,在会计凭证以及会计账簿上做手脚,违反了相关制度法规的约束,丧失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导致了小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的虚假不实情况,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3.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相关技能素质不够高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现在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者技能素质还有待提高。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总体相关专业技能素质较低,对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理解较差。同时,由于小企业自身规模及能力的限制,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一般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纸质手写记录工作,使一些较先进的与计算机相关的会计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等无法在本企业内实现,这也阻碍了会计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展。

4.相对应的外部监管不到位

就我国现在的国情而言,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一大问题。由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体系不健全,而企业又大多都是逐利性质的,所以监管方面的漏洞导致企业的会计工作信息存在失真、弄虚作假等现象。而在此基础上,由于小企业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大中型企业,加之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操作又较为复杂,所以就放松了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进而在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更为普遍。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1.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总体上而言,《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企业会计准则》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小企业发展而进行的进一步简化。小企业不同于大中型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披露需要以及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标准,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而言过于繁杂,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收缩来适应小企业会计工作的需求。

(1)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情况分析

首先,在会计科目方面有所减少。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简,在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预提费用等许多的会计科目都进行了省略调整。这样更贴合小企业会计的实际操作,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在财务报表要求的相关信息的罗列上以及公开显示方面也进一步进行了简化,这样能有效节省花在此事项上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更多地降低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成本,有助于小企业更好地成长发展。

(2)两者之间存在的协调情况分析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的小企业可以自由选择采用两种准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得在同一时间采用另一种。这一策略给予了小企业更多地选择空间,适合小企业多方向、多战略思维地发展,并且也适当地制止了一些小企业的投机取巧钻空子行为。另外,对于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虽然这一策略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趋同统一,但是对于小企业实际工作操作过程中遇到那些未列明相关事项的这一情况,小企业会计的工作者还需转而参照查证《企业会计准则》,这势必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难度与强度,有碍于小企业财务会计成本的减少,进一步有碍于小企业健康成长发展。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

首先,在会计计量方法上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计量方法方面主要以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为准,并且省去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这一个要求,与之前相比较,大大降低了小企业会计工作者在职业判断方面的要求,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强度,为小企业会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在准则适用范围的界定上面有所改变。原先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的是老的划型标准规定的小企业范围,那时还并没有区别小企业与微小企业的范围差异。而现今的小企业定位则比以前的更为精准。此外,在会计科目方面相较于之前的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有增有减,适应了新时期小企业会计的需要。

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新准则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其很大程度上与税法的相趋同。准则在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并且去掉了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年限上、无形资产摊销、利得、费用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与税法的相趋同,减少了小企业会计工作在纳税时所额外需要进行的调整。这大大加强了准则与税法之间的趋同协调相统一,使原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大幅度减小,减少了小企业会计的工作量,同时也为我国国家相关税收的征收提供了便利,并且也有利于国家税务机关能更好地根据小企业提供的相关财务信息来采取实行更贴合小企业的优惠促进政策。

三、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小企业会计相关制度正处于新旧规则交替阶段,所以虽然《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顺应小企业经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但由于旧制度的惯性延续影响还有小企业会计工作自身所携带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约束限制,新准则的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表2是对于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由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新准则的实施还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与新准则相匹配的相关培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在表2的统计中,这一问题所占的比重接近百分之八十五。历史上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颁布之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仅有27%的小企业表示知道该制度,而在这27%的小企业之中仅有21%表示曾有进一步通过相关的培训深入了解学习过该制度。与该制度相匹配的培训机制的不健全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原因之一。所以,新准则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首先被小企业所了解学习是必要的前提。因此,要想让小企业能深入理解贯彻并实施,相对应的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2.与新准则相对应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这将会导致一些小企业钻了空子,一些不合规行为不能有效地得到制止。虽然在社会监督体系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也在此范围之内,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监督责任,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对大中型企业会计工作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小企业。所以,要想新准则能有效地开展实施,完善相对应的社会监督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一点。

3.政府对于小企业的执法监督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说到政府的监督,就会和法律法规相联系。我国小企业由于数目众多分布广泛,与各级地方政府联系较为紧密。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因素的考虑,对于有些小企业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处罚的力度较轻,不愿涉及到刑事处罚方面,仅仅局限于经济上的一些较为轻简的处罚,这样就纵容了小企业的一些不法行为。因此,政府对于小企业的执法监督管理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是新准则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4.新准则自身所携带的问题

新准则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准则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会给准则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而在这方面,主要是新准则与税法的趋同程度所带来的问题。因为一部会计的相关准则制度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而税法的变动相对较为频繁。国家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通过变动税收的征收政策来达到调控经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新准则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税法的不定期调整而给新准则的实施带来原本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

四、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提到的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在这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希望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以后能真正有效地得到开展和实施。

1.政府应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1)建立健全与新准则相关的培训机制

要使小企业顺利实现从旧制度向新准则的过渡,建立健全与新准则相关的培训机制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国的相关财务部门应该起到主导作用。首先,各地方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手段来进行传播,努力将新准则的好处以及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传达到给各个小企业主。其次,各地财务部门还应组织一定数量的关于新准则的培训课程,聘请资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要求各企业会计负责人到场接受培训课程。最后,各地财务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新准则实施的反馈机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排疑解难,更深入地增强培训效果。

(2)大力加强政府对于小企业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力度

在这一方面,敦促政府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努力使地方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违反了相关规定的小企业不能随之听之任之,而是要依照相关规定严肃执行处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对于相关违法的小企业的纵容是只着眼于眼前的短视行为,缺乏长足的发展思考,长期下去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3)政府应尽快推动科学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否有效地实施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否健全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目前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很多与小企业相关的信用方面的信息无法共享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有效性以及会计工作合规性等方面的规范,进而影响了新准则的有效实施。所以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必须加紧步伐,而政府应该发挥主要的推动主导建设作用。该体系一旦建成,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体系对小企业会计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约束,从而促进新准则的有效实施。

2.社会有关机构以及公众应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着手,来实行相关制约,以保障新准则的实施。一方面是可以从社会上的有关机构入手(如会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会比较经常地接受小企业的委托来帮助其处理一些相关的财务会计情况,事务所可以借此机会来向小企业进行相关政策制度的讲解,帮助他们为其解答某些方面的困惑和疑虑,从而推动小企业关于新准则的采用实施。另一方面是可以从社会公众的监督约束考虑。因为社会上有关机构的监督毕竟是有限的,但社会公众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可以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在相关体制的约束偏重于大中型企业的时候,采用奖励机制等手段,通过社会公众来对小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规范其经济行为,促使新准则的实施。

3.小企业应完善内部的监督管理制约机制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有一部分小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由于抗风险能力弱而致倒闭是由于其内部的管理控制机制存在问题。所以如果从小企业的视角出发,那么完善其自身的内部监督管理审查控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对于小企业内部的会计岗位的工作,应该要有重点地进行监管。比如一些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监管,应收账款的监管,对于出纳、会计人员职责的分离分管监督等等。这能大大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小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能得到有效规范与实施,也能使新的准则更好更快地被企业所采用吸收,从而为企业带来便利。

4.新准则自身在与税法趋同的度上面还应进一步调整

对于新准则在与税法趋同的度上面的问题,还是应该更进一层地推敲推敲,怎么将使小企业会计工作减负与保持相关会计准则的本质原则巧妙有机地进行结合,使新准则能在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本质基础上,更好地为小企业所服务。比如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这一点,结合大多数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于其经常接触的应收账款此类的项目,是否有必要在新准则中予以增加,更贴合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又如最低折旧年限此类的数据值,应该在原来的制度基础上,综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内容来对其进行规定,这样或许会更合理一些。

参考文献:

[1]代学钢.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12,(5):102-103.

[2]姜洁.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J].财税论坛,2012,(1):151-152.

[3]李敏.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J].新会计,2012,(3):31-34.

[4]陈柯任.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差异[J].财会研究,2012,(10):35-39.

[5]熊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比较[J].财会月刊,2012,(5):48-50.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篇8

一、会计准则与当前税务处理的关系

以往探讨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时,总是将重点放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否等问题的讨论上,忽视了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致使在实务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如在流转税方面,首先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增值税与会计确认如何协调。目前我国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的,即本期应交的实际税款是以销项税减进项税来确定的,而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则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这样就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是营业税与会计理论上的矛盾。比如,房地产交易要征收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房契税,而资本权益交易却不征任何税款,这样从会计理论上看就违背了资产交易与资本交易的统一性原则。导致一些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变资产为资本,然后再进行交易,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在所得税方面,当前的一些承包、租赁经营方式与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具有矛盾性,如经营承包是以承包人为核算对象的,而会计上则是以企业法人为依据,这就容易造成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又如,在征税时,税务部门以会计期间为征税期,而经营承包却要以承包期间为依据,这就容易产生国家利益与企业及承包者利益之间的矛盾。为协调这些关系,一方面在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同时,国家税收立法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税务处理使会计准则在宏观上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微观上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二、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首先,相对于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在时间、层次内容和实际操作上都显得滞后。会计准则作为审计准则的依据,若不能与审计准则配套协调,将会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会计准则制定的速度。其次,在颁布会计准则中所采取的原则是先上市公司后一般企业,先急后缓。这是符合实际的,但审计准则是全方位施行的,这样会计准则在“重点与一般”的处理原则上与审计准则就出现了差异。此外,会计与审计准则在对待公允性原则上也有出入,如会计准则较少运用稳健原则、表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能很好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创利能力等;同时会计准则提供了较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他们必须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来支持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这样必然加大审计成本。对此,如何协调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间的关系,就成了当前会计准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关于会计制度的存废,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取消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会计准则。如果涉及到有关方面的利益问题,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增加企业的选择性。可要求企业优先采用基准处理方法,在特定情况下才允许采用备选处理方法。另一种意见是,在会计规范中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对于公司制企业要求按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操作,其他企业则暂不采用会计准则,继续执行行业会计制度。我们认为较好的办法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率先取消会计制度,执行会计准则。这样会计准则制定的步子可以加快一点,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一些运用会计准则暂时有困难的中小企业仍可按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工作。一些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按会计准则的要求来规范其会计工作。

四、会计准则与证券交易管理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与证券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证券管理和证券交易服务的。证券上市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与报告才能提供真实、可比的会计信息,为证券投资人所信赖,也为证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对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平合理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证券管理部门也颁布了一些含有会计规定在内的证券交易法规,以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还颁布了一些直接与会计相关的条例,以规范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处理,加强证券市场管理。

五、会计准则与财务法规制度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财务法规体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财务法规虽然已经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由于许多法规与公司法、税法体系等相互重复,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它们之间的矛盾将变得非常明显,显然实施具体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应该实行财务法规制度。同时由于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主要在于企业内部,因此财务法规体系的最终消失也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六、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

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会计准则目标问题。近两年,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目标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双目标论”、“统一论”等。有人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提出会计准则制定目标同样是由“效率、公平、稳定”所构成的,许多会计准则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学的理论加以论证。我们认为,构成会计准则的目标具有层次化特征,从会计准则的性质、功能来看,可将会计准则目标划分为规范目标、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三个层次;从会计准则的运用与发展角度思考,可划分为制定目标,运用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次。事实上,会计准则目标从总体上看只有一个,即规范会计核算、协调会计行为。所谓层次化目标只能是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而展开的,并且这一系列目标不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而是在同一时期反映总体目标的几个不同侧面,研究会计准则目标,揭示其层次性,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有效实施。与目标相关的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是公众利益;二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应是以政府利益为主的公众利益;三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是要促进经济运行合理化。上述第二种观点更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会计准则层次化问题。会计准则层次结构具体研究的是各层次的准则应包括哪些条目,怎样进行表述等问题,目的在于使整个会计准则在理论化与实用化的协调中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前后一致、完整实用的有序体系。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二层结构模式,即将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层次,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基本会计准则发挥着概念指导、方法选择的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发挥着规范具体业务的作用。我们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研究与制定从理论上讲是较为合理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之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和管理的创新,许多新的会计规范事项不断涌现,若仅依据基本会计准则来统驭并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已显得力不从心。如能在不违背基本会计准则的同时,再制定一个中间层次的会计准则,如资本经营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职工福利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等,并据此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如用“金融工具”准则来指导“期货”、“期权”、“互利交换”等具体会计准则,可能更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比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备在1999年出台一个关于金融工具方面的概念框架,香港地区已经制定了财务报告理论结构。

上一篇:城管十乱现象整治方案范文 下一篇:传染病漏报整改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