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环境范文

时间:2024-02-21 11:32:33

教学资源环境

教学资源环境篇1

    1.1课程实验

    学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依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的课程实验主要有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测量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遥感实验、环境调查与分析实验等。实验分班分组开设,在专业实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

    1.2课程实习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实习涉及的课程有环境监测、环境调查与分析、水污染控制及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生态学。课程实习是依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周期一般在一周之内。如在环境监测的课程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到环境监测部门观摩实习监测方案的制定、布点、取样、样品处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到项目区实地考察,依据考察结果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

    1.3野外综合实习

    野外综合实习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课基本结束的第六学期后进行,野外实习的目的在于对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实践和检验,其内容聚集于专业学习中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如近年来对于成都活水公园的考察,意在把水污染治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对于熊猫基地的考察,意在通过学习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过程和原理进行掌握。

    1.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三个月。当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应用型,主要表现为进入公司或者行政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制图,进行环境的监测或执法;二是科研型,比如进入中科院盐亭生态站进行科学实验和辅助科学研究,学习研究方法的设计、样品的采集、数据的测试和处理、研究成果的形成等;三是综合型,体现对于自我能力的全面检验,可能既包括应用型的内容又包括研究型的内容。

    1.5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是学生基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般在第七学期初启动,通过导师分配、学生选题、开题、数据收集(调研或者实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答辩、学位评定小组审查最终通过。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评阅成绩的30%,指导成绩的30%,答辩成绩的60%构成。

    1.6其他实践环节

    除上诉五方面的实践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还包括知识竞赛、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和劳动等形式。在世界环境日进行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竞赛,竞赛以项目导向和知识抢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分,需要学生申请科研课题或者参与教师科研支持科技论文的写作。

    2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实践环节基本完备,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实践环节的设置是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设计,能力培养的效果需要完备而合理的实践内容来保障。当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设置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在内容的条理性上明显不足,比如课程实验中实验项目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实验项目的交叉,或者实践能力不能有效衔接。

    2.2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泛性,方向性不够明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在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能力培养,而资源和环境的范畴相对较大,对于本科专业而言,如何实现学生知识的宽泛和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培养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在3S(GIS、GPS、RS)技术、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监测和评价、土地规划和整理方面都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如何理顺各种能力之间的支持关系,如何培养和形成这种能力尚缺乏系统化的思路,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的专注性和方向性不足。

    2.3实践环节硬件建设缓慢,制约了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实践环节的推动必须依赖于硬件环节的建设,只有硬件环节能够完全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才会体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当前的专业实验设备更多利用在传统原理教学中,新的实验设备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原子吸收方面非常缺乏。实践基地数量及类型较多,基地建设的针对性体现不足,不同实践基地建设的能力培养目标及相互关系没有理清。

    3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

    3.1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以“工程能力”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在宽泛性的基础上体现针对性,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专业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工程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导向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是实践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思路能够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确定能力需求,以能力需求决定能力培养方式、过程和体系,进而建立起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服从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且处理好各种能力培养之间逻辑关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2)注重实践环节的优化和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教学始终的问题,在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系统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系列优化和阶段性目标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从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每一环节以实践能力的阶段目标为导向确定实践内容、方式、效果和考核,由此确保实践环节设置的关联性和层次性,避免其交错和缺乏系统性的缺点。

    (3)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整合提升实践教学软硬件环节通过加强现有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来改善目前的实践教学队伍,通过鼓励教师深造来实现内部潜力的充分发挥,可以实现在目前的师资条件下的效益最优化。外部资源的整合是在目前条件下优化师资和硬件环节的有力的举措,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应充分利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丰富师资队伍,充分依靠外部师资的工作环境,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设备上和场地上的便利。

    3.2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通过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和思路探讨,结合学校对2013级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进行了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确定了以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资源利用集中于国土资源和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环境管理集中于环境的规划、管理与评价。在能力需求层面上:环境管理需要以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为基础的分析能力培养,以分析能力为基础的环境监测、环境调查能力培养,以环境分析、监测、评价和规划等为支撑的环境管理能力培养。资源利用方面需要以水资源学、国土资源学和自然资源学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培养,以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的规划管理能力培养。3S技术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教学资源环境篇2

现代信息技术下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选取、组织、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有效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形成的教育信息资源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以及共享性,即用户在进行知识检索时,虽然获取的信息内容较为零散,但是整合起来的知识却具有完整性以及权威性,同时为了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分配,一些学校也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吸取并对学生进行分享,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1.1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的分享与存储形式

相对于其他教育信息资源分配模式来讲,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分配模式更为便捷化,且信息资源的格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分享以及存储形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如从传统的文本格式转换为视频格式、动画格式、促使教育信息资源更为直观且便于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吸收。同样,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分配时增强了一定的时效性,同时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只要具有网络,用户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课堂上都能够较为方便的获取到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

1.2远程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资源分配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塑造出了多样性的教学信息资源分配模式,其中远程教学以及网络化教学为主要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分配模式,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就是将教育资源更为直观的传输给距离教育资源所在地较远的用户,能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远程化、网络化。当然这种教学信息资源分配的方式需要保障通畅的网络连接,同时需要具有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促使学习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并且能够如同传统教学信息资源传播形式一样能够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同时也能够在借用网络远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分配。值得一提的是,各类网络学校的开辟以及各个高校网络学院的开设,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内教育的现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的限制以及经济不发达的限制教育设施发展等问题,让更多的人获得了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促使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二、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措施

2.1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调拨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调拨是发挥教育信息资源价值效用的最佳方式。在网络通讯技术保障下,教育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多种信息传输渠道进行分享传播,同时基于互联网信息数据库的完整性,用户能够使用网络强大的检索功能获取较为丰富的教育信息内容,从而获得知识素养的提升。采用网络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如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近年来一些大学开始进行公开课的开放一方便于其他院校的学生或者社会人士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这就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资源分享以及调拨的形式。此外,为了能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发展,国家也向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注入一定的资金,构建相应的网络化教学的配套设施,与一些名校之间实现网络远程沟通与合作,并定期面向教师以及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享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对校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分配。

2.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信息分享平台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沟通,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推动教学信息资源分享平台的建设,以方便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之间进行教学问题的研究,平台的架构兼顾了学习者以及教育者双方的利益,能够让学习者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也能够在教育者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失衡的问题,推动了教育的和谐化发展。

三、总结

总之,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发展有效提高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和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均衡普及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教育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整合。

教学资源环境篇3

【关键词】校本;环境;资源;环保;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03-02

为了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我国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第一个部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和生活方式。”为此,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2011年党的十提出了“五个建设”,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学开展环保教育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另外,《重庆市2011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友好学校”创建试点工作。巩固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加强环境教育地方教材编写和使用,开展环境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环境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开发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对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和环保教育的认识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所谓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之前要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等。

针对环保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指出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环保教育的基本理念:即,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奠基”,培养学生的过程和目标是“品德自育,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为人自强”,学校的所有基础工作以此为出发点铸造“五自教育”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我校周边环境教育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深化我校“五自”办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校本环境资源是指中学所处地区所具有的与中学各学科教学相关的环境知识内容总和,对环保教育认识,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佟晓琳教授的观点:环保教育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能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的跨学科的教育科学。

二、开发校本环境资源和环保教育三方面价值需要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和使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参与社区的建设实践,关心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实施环保教育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和学习,探索和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2.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必须以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是引领我校奋进的火炬。“五自教育”,即品德自育、学习自主、交往自律、生活自理、为人自强,充分的展现了我校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办学特色。它强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均应聚焦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地学习中掌握自我学习、管理和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因此,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也是促进我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环保素养的需要。结合我校处于长寿境内以及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情况,我们提出要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通过中学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努力学习造成解决环境污染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环保教育既是学生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环保素养的需要。

三、利用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开展环保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环境教育已在我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的《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结合莱州市当地环境状况以及环保教育问题探寻出了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模式。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通过开展中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初步探索了在中学开展环保教育的策略。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于2006-2007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等等。我们认为在一所中学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开发校本环境教育资源进行环保教育,并纳入特色办学目标,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和学习,探索和提高,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科课程环境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环境资源是学科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本课题研究,学校会重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发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源,应用和研制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常规性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域性环境资源的优势,利用学生身边事展开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他、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2.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五自教育”的办学特色是我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样的理念和特色是我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新课程的突破口,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定位,是我校几代教育工作者百多年智慧的结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环境教学资源,将园区作为我校学科环保教育实践的基地,发挥我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学校”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园区内及周边诸多现实的环境问题,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学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实现“五自教育”,有利于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3.有利于促进教育与学生的生命更贴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使教育与学生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环境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与环保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对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一生的环保意识,形成代代相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学生将珍爱生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成为一生的习惯和主动行为,增强学生努力学好科学,创建美好校园、社区和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诚然,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为的。这里仅从我校开展环保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个切面阐述了个人的做法和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针对中小学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只要不遗余力地实践和探索,在中学开展环保教育将会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更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 2012年第7期

2、《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3、《中国21世纪议程》

教学资源环境篇4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采矿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5-0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和深入,是经济学和矿业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源与环境经济基本问题,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和手段研究人类经济活动,通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有效配置自然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2]。

1.采矿专业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由1999年的10亿吨发展到2014年的38亿吨,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如此大规模的开采必然对水土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提出了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技术,改变传统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确保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钱院士再一次提出了“科学采矿”的概念。完全成本是科学采矿的经济基础,但完全成本影响价格,而价格和国家经济发展还存在最优配置问题。煤炭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使完全成本难以实现,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实现公平竞争,从而实现完全成本,为科学采矿奠定基础。因此,采矿专业必须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使企业实现完全成本,形成一个全新的采矿学科理论与技术体系。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存在很多问题:重采轻治,严重破坏矿山生态环境;过量开采、过量出口导致优势资源过早、过快耗竭,廉价资源大量流失,资源储备严重不足。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采矿专业学生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十分必要。

2.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采矿专业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以扩展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更好地适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然而采矿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在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采矿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对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很多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对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讲,由于没有相关经济学知识的基础,对有关经济学的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的认为经济学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就行,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对于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当前,在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几乎以讲授为主:教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坐在台下当听众。这种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在记录、整理笔记上,只满足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很少主动去探究理论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3]。有些教师偏重于理论的讲解,缺乏案例强化和充实,师生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这种“填鸭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重理论体系、轻实际运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一部分教师过度赖多媒体教学,导致某些内容解释不清,知识接受存在盲点,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减少了思考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学效果下降。

(3)教学大纲不规范,缺乏配套的教材和参考书

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不规范,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够明确。国内外市场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有很多。有些教材缺乏可读性,章节之间衔接不当,系统性不强。有些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相似,缺少重点和难点。有些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于经济发展现状,不能把采矿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采矿工程之间的关系。

(4)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有些是资源与环境相关专业出身但是对经济学不够了解,有些教师精通经济学但是对资源环境理论又不够了解,不能把资源环境与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多高校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师的配备不够重视,大多数教师是由经济学专业转行而来,对于经济学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矿业工程知识严重缺乏,他们专业实践的机会不多或者自身就不重视专业实践,导致课堂教学中理论不能联系实践。

3.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积极引导采矿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培养起学生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首先,教师要平易近人,多与学生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让学生先了解课程的整体安排,在第一节课向学生简要介绍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教学上可以辅以案例教学,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勾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样化,完善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要结合科研课题,突出矿业特色,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开采,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某些逻辑性较强、内容抽象的情况下,辅以必要的板书进行推导、演练。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展开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启发式即以启发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抓住课程重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介绍案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案例分析问题[4]。结合课程内容对目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案例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选择一本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的经济学教材

教材的选择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材内容方面,不仅要阐述清楚经济学基本理论,还要把经济学运用到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中,例如矿产资源评价,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技术,矿山污染治理等。教材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能够反应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动态。教材各章节之间既要系统性又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结合采矿工程的具体情况自编教材,这样更有利于本校学生的学习。

(4)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精通资源与环境理论,又要懂得经济学知识,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学习和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学校要重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进而重视对相关教师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给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师更多的进修和实践的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教师自身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超,贺丹. 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现状与问题[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5(49):85-86.

[2]王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陈四辉,杨习虹.传承与超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3):78-80.

教学资源环境篇5

【关键字】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微课;数字化;资源共享

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的粉笔加黑板、屏幕加投影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被新型数字化教学形式冲击。我国社会信息化不断纵向深化、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愈加迫切,学习理念和方法发生着深刻变革。

一、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建网、建库、建队”的号召,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三通两平台”、世界大学城等随之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上的革命,适合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建成,为我们实现远程教学提供了可能,使4A(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知识)教学模式成为现实。

诚然,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资源的载体,与数字教学资源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资源的平台就是一个空壳。

2003年4月,教育部提出建立部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要求,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正式启动,历经十余年至今已建成上万余门课程,极大丰富了高校教学资源内涵;

2006年11月,教育部提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面对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重基础设施而轻软件资源”、“建设重复浪费”“应用面窄”等问题,2010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2011年8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全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并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是科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

我校以申报自治区精品课程为契机,于2008年启动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不断丰富扩充多形式的教学资源。至今,已建成省(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共计31门精品课程;总访问量达40余万人次;用于承载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器存储共计10TB。

通过对每门课程的点击率统计可以发现,开发了特色教学资源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学习者青睐。例如,开发了Flash仿真动画、《专业术语释义》和全套习题集及答案解析的《建筑结构》课程以26307人次的总访问量成为点击率最高的课程。

2014年,在《建筑力学》《工程量清单计价》《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三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首次开发了微课资源。《建筑力学》课程以4678人次的访问量在月均访问量中排名第一。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易传播,且制作方法相对较简单的新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形式,为课程建设注入新活力。

二、 微课资源的研究情况

关于微课的话题是随着可汗学院和翻转课堂而兴起的。微课(Micro-lecture) 最早源于1993 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Univrsity of Noahem Iowa) Mc Grew LeR A 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 60-second Course) 以及 1995 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 Kee T P 提出的1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OML) [1]。

我国微课的发展始于2011年胡铁生发表的《“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直至2013年,关于微课的研究才逐渐兴起,并呈不断增长的研究趋势。近三年,微课凭借其微型化、便携化、碎片化等更为符合移动学习需求的特征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

知网上,与微课相关的文献共计4432篇。通过观察对比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见图1、2,根据刘建设等人“学术论文代表了研究的广度,学位论文数代表了研究的深度”的观点可以看出,现今微课的研究在我国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深度未及理想。

利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分析功能通过对“微课”进行热点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自2012―2015年期间有关微课的研究热点分布表。可见,研究者更多的是将微课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将其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形式应用于翻转课堂的实践,见图3。

三、 微课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4年,我校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等3门课程的开发建设中,首次引入了微课,这些微课资源是由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线教师,使用PPT课件(PowerPoint)、录屏软件(Screencast-O-Matic、CyberLink YouCam、屏幕录像专家)和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Adobe Premiere、Cool Edit)、其他辅助软件(思维导图、Snap、几何画板、SmoothDraw)等制作而成的。

经不断尝试,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同时具备了录制和编辑视频功能的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课。Camtasia Studio是TechSmith旗下一款专业的屏幕录像软件,同时包含Camtasia 录像器、Camtasia Studio(编辑器)、Camtasia 菜单制作器、Camtasia 剧场、Camtasia 播放器和Screencast的内置功能。

微课最终以MP4格式渲染导出,再由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转码,最终上传至服务器。在学习者访问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播放不畅、无法播放等现象。经分析,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浏览器不兼容和浏览器缺失所需插件。

(一)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解决办法

不同厂商开发的浏览器不同,例如Internet Explorer、Safari、Mozilla Firefox、Chrome等,或者同一厂商浏览器的版本不同,例如IE6、IE7,浏览器内核不同,对CSS的解析认识也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生成的页面效果也不同。

2014年9月,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了HTML5规范,相较之前的标记语言,HTML5开放性和兼容性更好。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厂商,如Chrome、Opera、Firefox、Inter Explorer等,均支持HTML5标准[2],这为微课资源在跨浏览器传输方面提供了便利。

但是,即使开发设计人员已经严格遵照了规范的HTML及CSS代码书写原则,仍然无法避免信息错乱、播放不畅,甚至无法正常访问资源等问题。

为了能够同时兼容不同的浏览器,实现在不同的浏览器中能够得到一个与预期效果相同的显示效果,开发者大多采用CSS Hack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各个浏览器的私有属性甚至是浏览器漏洞,针对不同的浏览器它们专用的CSS样式,比如IE6能识别下划线“_”和星号“*”,IE7能识别星号“*”,但不能识别下划线“_”,而Firefox两个都不能识别。该方法有悖于W3C标准要求的通用性原则,并且还可能引起其他新的错误,使页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需谨慎使用。

(二)浏览器与插件问题及解决办法

尽管一个微课资源可能包含多种形式的元素,例如:思维导图、概念图及一般图片素材,PPT等课件素材,解说、配乐等音频素材,演示等视频素材,教师还可以考虑是否采用以画中画形式进行讲解等画面,而制作微课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元素有机整合的过程。最终,微课是以MP4等视频格式生成并转换成适于网络传播的格式。从技术层面上看,微课本身就是一段短小的视频。

微课制作的最后一步是将其压缩生成视频,最终将微课转码上传至服务器以实现共享,这个过程涉及到流媒体技术。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一种以音、视频数据流的方式在网络上传递多媒体信息的技术[3]。

具有跨平台优势的HTML5规范提供了多个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音频和视频标签可以直接播放 Web 视频和音频而无需借助第三方工具。只要开发者在页面上放置和元素,只需要一小段的代码就能够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利用和支持的属性如 autoplay、controls、preload 等[4],即可对视频音乐的播放进行控制。但是Flash Player 普及已久,技术发展相对HTML5 成熟许多,其地位在短期内无法动摇,因此想要正常访问微课资源,还需要在PC客户端安装相应的插件,例如:SWF格式的视频资源需要客户端安装Shockwave或Adobe Flash Player插件;访问RM视频影像格式和RA的音频格式的资源,客户端需要安装 Real Player 播放器;ASF文件需要Microsoft Media Player播放器,以确保资源的正常播放。

四、结束语

微课已然成为现今流行的教学资源形式,大多微课开发者凭借自己的热情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摸索,但是始终没有统一技术指标作为参考,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也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作为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一方面需要指导和配合一线教师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在如何使学习者无障碍的访问资源,并使资源能好的适应移动学习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中兴. 微课与微课程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6:586-589.

[2] 黄雄.基于 HTML5 的视频音频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

[3] 齐丽君,阿迪雅. 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2015,08:100-102.

[4] 郑培纯. 基于HTML5的多媒体播放网站[D].吉林大学,2014.

[5]周洁,侯贤兵.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5,06:53-55+58.

教学资源环境篇6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相对较宽,就业层面相对较广,在就业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很多学校开设了这样的课程。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一、培养目标明确化

从目前来看,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培养具备地理知识、环境知识、规划知识、科学管理知识等在内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所包含的全部学科知识,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事实上,这样普遍性的教学目标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各门专业上都不占有优势,都只是略有涉足而已。比如说,地理知识不如地理专业的学生,对资源和环境的评价能力不如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更是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同时,由于我国大学扩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在陆续进行扩招导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供大于求。故此,专业能力不强和学生人数过多导致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尴尬的境地。

因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要明确化,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知识的,并且具备相应技能的,会应用计算机的,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学生。这种有重点的综合能力培养才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符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重新审视学科特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动态性、创新性这几个特点,这是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因此,要注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独特性的审视。

(一)综合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是指其学科基础和学科结构具有综合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质上是结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协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学科背景上也具有综合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涉及地理学、农学、测绘学、环境科学、林学、建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在可设课程上也基本上将这些学科容纳进取,体现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综合性的特点。

(二)社会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关注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可借鉴性。同时,在城乡规划方面也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意义。因此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三)动态性

资源的使用和城乡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城乡规划也在变化,并非一成不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是适应了这种动态性,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创新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门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不断变化的学科,因此学科本身也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三、发展方向审视

近年来,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许多高校乐于模仿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及其他对本专业研究比较深的学府,但是,这些学校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定位未必就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刻意模仿会导致发展中遇到障碍。在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上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结合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师资队伍,专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师资队伍。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才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调整的保障。同时,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做出相应的转变,比如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四、改革课程体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由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实习课组成,每一部分都有着固定的学科,比如说公共课大多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法律、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要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更为科学和更切合实际的课程体系,以配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五、教材改革

教材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对教材的改革方向关系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对教材的改革主要结合以下几点完成:第一,确立核心课程。在编排教材的时候要选择有权威的机构,在核心课程定位上要结合实际性和科学性,确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核心教材。第二,将创新、探索、科学、实践等融合到教材中,使教材具有可行性和成熟性。教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所用,服务于社会。第三,教材编排要具有综合性。在编排教材的时候,不能由一个单一的部门进行,要体现综合性。

在继承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使本专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云清,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主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教学资源环境篇7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 遥感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6-02

一、引言

遥感技术是环境、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地质、气象、军事等探测研究的新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许多高校相关专业学习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高分辨率影像,以及3S集成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应用和发展。遥感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原理方法,以及图像分析处理和解译的知识,并且能利用遥感技术解决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必要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具备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农业、国土、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科研、管理等工作。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这些都要求学生能有效的利用遥感技术方法,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这也使得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非常必要。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一)课程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遥感课程中遥感原理章节要求学生掌握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地物的电磁波特性、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遥感成像原理等,涉及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定理、概念。一般要求在学习遥感课程前,具备测量学、地图学、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许多遥感课程涉及的重要知识内容仅限于高中的地理、物理知识水平上,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也仅限于一般的应用,这就使得在理论教学上,需要重新制定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的教学手段

现在许多高校开设的遥感课程,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参与度不高。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更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另一方面,高校本科生很少参加老师的项目,科研工作仍以研究生为主,调动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可以促进其快速的了解遥感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度不够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培养模式上,往往更注重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配套的相应技术方法的掌握不重视;同时与本专业教师对遥感技术的掌握及重视程度也密切相关。在实习环节不设计相应的实习,要想单一的从一门遥感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所需的本领面临很大困难。

四、课程简介

该课程理论课30个学时,实验上机10个学时,共计40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原理与方法、遥感的技术系统;熟悉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不同卫星遥感数据及其影像信息提取的方法;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以及3S(GIS,RS,GPS)技术的集成应用。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辅以实验课上机操作。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占30%; 期末考试7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五、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般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遥感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及物体的波谱特性、彩色基本原理、遥感技术系统、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卫星遥感及其影像、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应用、高光谱遥感与微波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3S技术等内容。部分章节内容较深奥,对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来说,缺乏前期的专业知识储备,理解掌握困难,而且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小。因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将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弱化了彩色基本原理、摄影成像、扫描成像等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突出遥感应用部分的知识讲解,尤其是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方面,更是增加了许多相应的实例,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遥感在本专业应用的理解。把3S技术集成应用章节也做为重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另外在实验上机环节,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以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与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环节将传统的板书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公式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兴趣,增加互动。在实验上机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上。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遥感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在课堂上不把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其次,要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方式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做汇报的情况,实验上机部分的课程作业为主。在实验课的学习中,要求以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某一方面的应用为内容,完成一份详实的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作出调整,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深奥的概念,不设计相关复杂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根据专业背景增加学生对遥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掌握。

六、总结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掌握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要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其必须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因此,培养单位要重视遥感课程的教学,使其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遥感专业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农业资源与与环境专业领域的各项研究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2]奚秀梅,贺凌云.遥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0-111.

[3]马丹.农业院校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59-61.

[4]刘秀英,熊建利.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218-219.

作者简介:

教学资源环境篇8

关键词: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在移动通信技术及各种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各类教育资源快速建设的背景下,利用便携的移动设备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方式――移动学习(M-Learning)。对于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大学来说,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计算机网络平台。由于计算机在普及率和便携性上相比移动终端的劣势,移动学习能更好的在远程教育中体现高效化、个性化、微型化的优势。因此,移动学习将是未来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可以逐步更新目前各地开放大学的主要教学手段,突破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这其中,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是移动学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及过程有深远影响。

1 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

资源建设中常见的多媒体形式主要有文本、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在移动学习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移动设备终端,开发者可以将各种多媒体素材进行有机结合,最终以一些不同类型的资源形式进行呈现。目前,常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有如下几种:

1.1 短信(彩信)

短信作为手机中最常使用的通讯方式,有着简洁快捷的优点,在使用技术上也不存在任何疑难。其缺陷在于形式单一,仅有限篇幅的文本及少量图片可供使用。

1.2 智能交互课件

支持所有移动通信媒体类型,可以利用丰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来实现学习者与资源之间交互,并具有较强的通信、检索、存储功能。这种设计灵活功能强大的资源形式大部分只能支持PDA、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对于智能手机终端来说,负担较重。

1.3 微课程

随着以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与TEDEd为代表的国外在线微视频(时长约5-15分钟)学习资源的流行,微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学习资源新形式探索的热点。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程,仍然支持广泛的媒体类型,其中以视频为主,利用10-15分钟的短片,来阐述某一个具体知识点。微课程容量较小,时间紧凑,吸引力强,可供支持的设备也比较全,代表了目前移动学习资源形式的发展趋势。

1.4 网页课程

以浏览web页面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同样具有较高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但主要只支持文本及图片,少量网络课程支持视频,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资源相似。

1.5 电子书

以文本为主,可应用的终端全,门槛低,可以获得传统纸质教材的教学效果。

1.6 教学软件

目前在移动学习领域还较少,但随着各类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告诉发展,将成为未来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可以以课件、教学软件、教育游戏等具体形式出现,学习者下载安装客户端之后便可使用,并能支持广泛的媒体类型。

从当前情况看,短信、电子书、网页课程是当前移动学习中涉及到的主要资源形式,这些类型的资源短小简洁,移植方便,较快的进行了各种应用。微课程、智能交互课件及教学软件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新形式能支持多种媒体资源,交互性更强,教学效果也更好。

2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大致涵盖了一下几个方面:

2.1 学习目标及对象分析

任何学习方式都脱离不了对学习者及教学要求的分析,移动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及对学习者本身的认识与开发者进行沟通,由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及环境,最后既能满足教师的前端设计要求,又能契合移动学习的实际环境。

2.2 学习内容设计

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的主体,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学习内容大都以具体知识点为依托,将原本以章节形式出现的学习内容碎片化、专题化;具有精炼、短暂、高效的特征。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加入应用多种媒体的设计,将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素材有机结合到资源中去。由于移动学习资源个体较小,还需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能激发学习者不断的去接触和体验。

2.3 交互环节设计

任何单向的传播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移动学习资源需要设计出合理的交互模块,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常见的有利用短信或基于浏览模式的交互环节,可以提供给学习者及时有效的反馈功能,从而更好的完善移动学习的环境。

2.4 评估与修改

对于整个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而言,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教学资源的整体运行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测评;对教学环节中所出现的变化,需要进行及时改进。

3 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环境及工具

由于移动终端的硬件构造及性能和PC区别较大,导致了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平台与PC编程平台的差异。

目前,常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平台中最典型的是Symbian系统。这一系统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即软件开发工具包较为成熟,并有众多第三方

软件可以应用,非常适合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除此以外,还有三种常见的移动开发技术平台,分别是:苹果的iphone OS平台、Google的Andriod平台和微软的Windows Mobile平台。其中,iphone平台潜力大、开放度高,但由于不支持Java,开发门槛较高;Andriod平台的开发资料相对较少;而Windows Mobile平台则比较适合进行办公类应用的开发。

4 结束语

总之,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终端的优势。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了移动学习活动质量的好坏,只有开发出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才能确保移动环境下远程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富逵,杨改学.移动学习系统应用现状及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8):100-101.

[2]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方晶,陈章其.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7):55-60.

[4]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67-70.

[5]方海光,毛莹,刘军,王红云.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3):15-20.

[6]纪福菲.电大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445-446.

[7]Anna Tnifonova,Maco Ronchetti. A General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Mobility in Learning[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ICALT04):26-30.

作者简介:王开宇(1982.9-),男,江苏常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上一篇:推广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营商环境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