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

时间:2024-02-17 15:05:45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1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高校培养的经济管理、金融和贸易等从事与经济相关的非会计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专业,更好地做出经济管理的决策。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在学习会计课程时感到吃力、学习兴趣不高,取得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和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对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进行系统的认识和改革。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自身觉得会计学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干,对于学习会计的必要性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的将其视为一种选修课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以致部分授课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影响授课的情绪和质量,教与学之间没有达成良好的默契,导致会计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使其在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感觉比较难适应,造成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比较被动。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时,没有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严格区分,两者的学习内容差不多,略有不同也只是在内容掌握的难易程度和课时上进行简单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许多教师自身对会计知识与这些非会计学专业其中的内在联系认识不清,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难以把握会计在各非会计专业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与特定的专业联系起来,采用的仍然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一套老方法,实行无差别的教学模式,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的内容按顺序讲,从会计基本理论着手,逐步学习会计知识,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枯燥而乏味的,教学中不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实验教材和实验课件,会计模拟实验课使用的软件和教材都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以会计核算为主,对于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实习效果不够理想也没有吸引力。

二、建议

(一)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会计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学和其所学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会计学知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解决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态度上的怠慢,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扩大授课教师知识面,了解其他相关管理学科的内容,立体思考会计学与各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的更新,提高业务素质。

(二)明确教学目标。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知识,具有一定创新和分析能力的人才,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的一般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服务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他们是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非会计专业学生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

(三)丰富教学内容,体现专业需求。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会计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高深的会计理论,而是把会计作为一种工具,利用相关会计知识进行科学决策。教学的内容应具有实用性,涵盖面要广,笔者认为应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核算,目的是使学生看得懂基本的会计账簿,明白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密切关系,能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分析和利用财务报告的能力,只要求学生能看懂,其中重点应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其次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出纳知识,了解有关现金和银行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等;税收基本知识,理解每一个税种对企业的实际影响,为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纳税意识和合理避税意识打好基础。学习这些课中最基础的部分,将这些内容有机结合,重要的是要分不同的非会计专业进行适合的教学内容设计,结合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分别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例如对金融专业的学生,会计学教学内容上应设计到银行会计学等。

(四)改进教学方法。在目前的非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以及设备等的局限性,非会计专业学生不可能按照会计专业学生的模拟实习一样进行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实习。但是,非会计专业会计的教学内容应强调与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相关性,强调如何理解和使用会计数据所带来的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会计案例,使学生置身其中,扮演适合的角色,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及方法,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提高他们利用会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我们要从提高他们对会计学重要性认识入手,使其了解会计学对于其所在专业的内在关系,激发他们的兴趣,改变固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的会计教学,使非会计学生喜欢学习会计知识,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常颖,陈立群.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8.

[2]祝素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2008.6.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2

关键词:学习产出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在国内开始逐步被人们了解和接受,如何将这一新理念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之中,是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学习产出”的基本涵义

“学习产出”是国外近年来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新理念。“学习产出”是一个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结构与体系。虽然定义繁多,但其共性较为明显。在“学习产出”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和手段来确保学生实现这些预期目标。

“学习产出”理念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结果,主要用来反映学生完成学业后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和人格,即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哪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达标,职业发展能力是否具备。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质量。而“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结束后能够真正拥有的能力,并将学生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学习产出”成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这样,就能直观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培养方案的宗旨和原则。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认证机构都将“学习产出”作为主要的教育认证和评估手段。

“学习产出”理念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反映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主旨和途径。众所周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出这样的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可以凝练成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两个内涵,前者是人才培养的主旨,后者则是前者实践化的反映。因此,将“学习产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有助于确立更科学、更明确、更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会使人才培养方案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可操作、更可评价。

二、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评估“学习产出”是该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的内涵,进而构建基于“学习产出”理念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目标性评价体系。目标性评价体系包括管理者、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教师、校友等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目标的评价。目标性评价通常被认为是整个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最容易被人直观感受的部分。因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清晰地表述该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及要达到的水平、所能面向的行业与职业岗位等信息。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自然也同样涉及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等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是指依据理论课程教学标准、实践环节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行为规范准则等所制定的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学生在以下几个阶段的质量评价:(1)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2)会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阶段;(3)校内模拟实训阶段;(4)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别他们学习成绩的高下,而在于促使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各个阶段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获取更多的“学习产出”成果。

(三)总结性评价体系。总结性评价体系是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整个流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与技能是否达到了既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否能满足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是否形成了应有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换言之,学生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习产出”成果,这些成果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是否相吻合,与学校、社会、家长各方所期望的是否一致,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三、依据“学习产出”理念,科学确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许多都与培养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依据“学习产出”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对社会和人才市场不同层次会计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作为高职院校,应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来培养会计人才,找准为中小企业服务这个切入点,力求使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符合。根据这一观点,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胜任中小企业不同会计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还要参照“学习产出”的相关要求,根据所构建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所表述的各项内容定期进行评价,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应及时更新观念,建立并完善高职会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应依据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四、依据“学习产出”理念,合理制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来描述培养规格可以使这些基本要求变得更明确、更具体、更合理、更可评价。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是提高会计人才的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也就是说,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和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提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税法、经济法、会计学、管理学、审计学以及财政金融与税收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计算机知识。

(二)专业实践技能。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一般流程和操作要求,熟练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的能力;具备从事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岗位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胜任中小企业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三)专业综合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分析企业会计工作中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会计知识参与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能熟练地进行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能办理全套纳税业务;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能同与会计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

(四)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礼仪风范;具有诚实守信、廉洁公正、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引入“学习产出”理念不仅仅是为了更准确、更清晰地阐述人才培养规格,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强调以实现“学习产出”目标为出发点,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保障和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五、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专业层面的“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各门课程的教与学。教师要按照课程特点,根据“学习产出”的类型,改革和创新会计教学模式,组织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方法。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应提倡探索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协作、案例分析、仿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体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就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和“学习产出”成果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保证。

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选取能够实现最好或者最多“学习产出”的方法去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各项“学习产出”成果,实现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结果的统一。

综上所述,作为国外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学习产出”理念已经得到了美、英等许多国家的认可和采用。本文将这一新理念引入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文中对“学习产出”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以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发挥更大作用。J

参考文献:

[1]付晓兰.以“学习产出”为质量标准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2):75-76.

[2]胡敏强,黄学良.“学习产出”理念在制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探索[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9,(10): 168-174.

[3]邵丽,史新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0):150-151.

[4]顾佩华,胡文龙等.基于“学习产出”(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14,(1).

[5]孙婷.以“学习产出”为标准构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221-222.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践与成效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深入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2016年3月,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按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认真填报山东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书,并于2016年4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经信委联合发文鲁教职[2016]15号文审批通过,成为第二批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于2016年3月制定了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中工作安排,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并按照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如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委员会和工作小组,遴选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团队等等。总之,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深入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截至目前,除了做好申报试点项目,建立教师团队;开展调研工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商人才方案,交互安排专业课程;校企共拟试题,联合招生招工;举办拜师仪式,增强师徒情感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生(徒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有序进行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实习环节固然重要,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容忽视。尽管学徒班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但只有在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指导于实践,因此,理论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徒班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师傅的讲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校内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校理论学习时间,学生(徒弟)按时上下课、按时上晚自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同时,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对学生(徒弟)的出勤率、到课率、自习纪律情况等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和通报,确保学生(徒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有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离不开教师。在2016级学徒班授课教师的选择上,也尽可能地安排骨干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校企共商,定期举办财经专题讲座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尽管在校期间,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学习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所学习到的实践技能毕竟是有限的;加之,有关的会计处理制度、财经法规政策也会发生变动,而教科书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财经专题讲座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部分的空白,使学生在学到实践技能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最前沿的相关时事财经与法规,以便及时跟上国家财经政策的新变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财经部特邀校企合作单位专家来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做专题讲座。结合学徒制试点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会计工作状况,相继举办了题为“会计人生规划”“浅谈出纳”“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详解”“会计人生从当下做起”等专题讲座。讲座从选题到举办,凝聚了专家们的诸多心血。在讲解过程中,讲座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体会,讲解了有关会计工作的职责和注意事项,并与学生们谈人生、讲职业规划、畅想未来;而且启发学生做好当前的会计学习,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打好基础,做好会计人;更使学生深刻的意识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要加强会计基本功的学习和业务技能训练,更要养成与会计职业相符合的好习惯,做事要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未来才能迅速适应和胜任工作。报告会后,不少新同学深有感触,立志学好专业课,规划自己的会计人生,不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

(三)继续做好会计技能大赛和大众技能实训工作

当前,会计技能大赛基本上属于精英大赛,如何把精英技能培训变成大众技能培训是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会计技能大赛的省赛和市赛都在每年的下半年举行,但是我们并没有临时“抱佛脚”,而是将工作做在前面,利用日常课外活动时间,对技能训练工作常抓不懈。我们在做好学校会计技能大赛培训工作的同时,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班级开展大众会计技能大赛培训,让每一名学生都做一次选手,参与技能大赛项目的实训,提升会计核算技能。此外,为了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学生会计技能实操能力和业务素质,学校还陆续聘请亿维公司专家张吉磊、爱丁公司专家庄洋、福斯特公司曹虎等到学校进行财经软件培训活动,以切实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召开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顶岗实习动员大会

2017年11月18日上午,财经部在多功能厅举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动员会上,财经部负责人讲述了本次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安排部署了顶岗实习方案,并对顶岗实习学生提出了纪律等方面的要求。校企合作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管理制度、用人理念,以及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要求。

(五)督导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工作

2017年12月29日,财经部督导组到校企合作单位督导2015级、2016级学徒班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工作。在金钥匙会计记账公司和济宁商道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督导组教师代表学校看望了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了解企业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情况,征求了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建议和意见,并安排学生填写“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财经部督导活动,既督促合作单位做好本次实习工作,也为后期学生实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六)阶段性实习结束后的反馈信息收集

在对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进行监督的同时,安排学生们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别填写了跟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和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对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可以了解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对实习的满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实习的开展指明改进方向。

(七)制定相关制度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制度保障。校企双方多次交流、沟通,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制定了《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协议书》《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及工作职责》《现代学徒制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使该项试点工作有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

二、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优化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尽管我们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要求、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和会计工作要求,已初步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徒班人才培养方案,但该方案一直处于不断优化过程中。尤其是自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我们结合实际,顺应当前形式变化,去除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开设了《经济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会计专业学生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考取初级会计证书。《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无疑为学生在自身理论知识的提高方面提供了保障。此外,在学校“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电始终以“做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校、企业培养和学生自我训练为途径,以立体化课程和立体化教学为主体,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力强、上岗快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探索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二)提升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素质,改善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中,始终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作为重中之重。由于会计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不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我们要求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必须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熟悉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使会计教学跟上法律、政策的发展,掌握这些政策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情况,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以便能够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施。此外,还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陆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陪教活动、开展省内外高水平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培训、与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组织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等,以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此外,在外聘兼职教师方面,搞好外聘兼职教师遴选工作,逐步加大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兼职教师的比例,确保选聘到具备优秀业务能力的兼职教师来学校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财经部每学期都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外聘兼职教师听评课活动。同时,财经部聘请王峰、杨大明、李娟、王琳琳等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和技能大赛指导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使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得以逐步改善。

(三)实习初见成效,学生技能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借助学校实训室模拟实训平台,学生能切实体验会计实践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小企业日常财务工作所涉及到的发票开具与管理、银行开户、填制记账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打印账证表、会计档案归档等方方面面,并在模式实训中融入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教育。模拟实训练习,切实增强了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会计技能训练水平得以显著提高。2017年5月,会计电算化学生参加了“税友衡信杯”2017年全国税务技能、会计技能大赛总决赛,经过紧张的财会知识考核和财务实操技能考核,薛瑶、韩勤政、许倪慧同学为学校赢得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2017年9月底,在济宁市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中,我们取得了会计信息化项目包揽一二三等奖(学生组)的好成绩。同时,在当年的山东省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会计手工团体三等奖(学生组)的好成绩。尤其是通过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学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习之前,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其他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可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才发现,会计其实更注重的是实际操作和实践,离开操作和实践,其他一切都为零!会计工作要求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首先,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计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总账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次,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再次,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弄虚作假、随意添改,每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真正体会到会计的规范性。通过这段时间在校企合作单位的学习,学生确实收获了很多。在逐步深入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同时也意识到自身需要学习的技能还有很多,与做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融合

学生在校内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阶段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完毕,带着任务走进企业,结合自身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尝试完成会计专业各主要岗位基本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师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技能并了解自身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的过程,也是师傅与徒弟相互沟通、培养并建立良好师徒关系、探索师徒相处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和师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得以不断提升,而且在校企共同探索一体化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

三、结语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4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与实务 教学改革

0 引言

《基础会计与实务》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人根据近年来的教学体会,就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 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由此可见,高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以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能力培养目标,以正确生产会计信息为目的,也就是要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但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于两个方面:一是懂得本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或会计资料)中体现;二是能通过财务报表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2 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需要对专业的职业岗位作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基础会计与实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要也开设了这门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与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以下称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基本趋于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能力本位”的要求。笔者认为,虽然是同一门课,但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区别于会计专业,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传统的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教学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没有根据各专业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会计教师对经管、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与实务学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无法体现出非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要求,缺乏特色和创新,针对性不强,内容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不应该照搬会计专业的内容,教学侧重点不应该是掌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而是要让学生以会计规范为基础,以会计报表为目的理解会计原则和实质,增强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内容上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有所不同,重点应是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循环、会计报表等内容,还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色,专设相关章节,以满足其需要。应强调综合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 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双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应针对非会计专业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师资等情况采用适合各专业的方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手段的优势,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加粉笔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1 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较复杂、理解较困难、课时较少,要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思考、分析问题。笔者曾尝试过预习自学法。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知识要点提出来,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并在下次课上课前根据预习的结果进行解答,让学生提出问题,笔者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问题,再由笔者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了解。自主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3.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与实务的兴趣是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以兴趣为基础的热爱才可能强烈、持久。教师是指导者,可为学生指出方向,但能走出多远,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学生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充满好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第一堂课首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谈谈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再结合学校实际,介绍以往毕业生(非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进修成为会计工作者)中成功者的事例,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除此以外,笔者还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完本课程后应有哪些收获。并告诉学生教师会采用启发、案例、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教师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初步了解后,感觉自己与其距离拉近了许多,并树立起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要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3.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应认清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把握其适应性和局限性,或有所侧重地使用或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得当,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减少疲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在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凡是具备案例教学条件的授课内容,就应积极地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使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容易理解,教学变得声情并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比如基础会计中错账更正的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错账类型、适用的更正方法一一讲解,虽做练习,但是只做一下分录,没有涉及具体实务操作,只是从理论上掌握了错账更正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真实凭证、账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教师操作鼠标查出错误的地方,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提示错误,并让学生亲自在计算机上对错帐进行更正,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轻松、积极、自然的状态中,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3.4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不是其专业的主打课,从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敷衍了事。实际上,非会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侧重于把握会计核算思路的、直接服务于对业务的会计处理结果作出推论和判断的、多方位的会计实训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应从两方面出发:①加强师德教育,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和教风,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重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杜绝敷衍了事。在会计教学中,开展优秀课竞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走向讲坛,缺乏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机会,并由于教学任务繁忙,缺乏继续进修的机会。学校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知名的财经院校学习和深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选拔教师到大企业、集团进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实务操作水平。加强教师使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的能力,采取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会计人才充实会计队伍,最终达到教师熟悉并正确理解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对国家当前的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与实务》课程教学的积极探讨,有利于本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基础会计与实务》知识融入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4 模拟实践

首先应端正思想,提高对非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在会计模拟实践中,应采用手工会计处理与计算机电算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内的手工模拟实训环境,建立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实践教学教材。

5 课程考核方法

现行的考试制度,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定乾坤,这一考核方法既不能完全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考试应定位于:结合平时考察、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及模拟实践技能考核、解决与本专业相关问题能力等项目全面评估学生,改变只局限于笔试的传统评估模式。积极编写基础会计模拟标准化题库,并制作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5

[论文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熟练的实践技巧。所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会计学科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和运用会计理论。

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到工厂向专业会计师请教。但随着工厂商业意识的加强,财务方面的信息多属于商业机密,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科室更是机要重地,不会轻易对学生敞开。因此,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难以在实际的场合中去实习会计了。

2.解决会计专业实习的新思路。一些公司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要有新思路,信息网络化教学开始走进一些高职院校的视线。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保证会计教学实践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中断,完成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尝试进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模拟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难题,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随着网络化的日益普及,高职学院开始把会计的网络化教学作为授课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同时,还运用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开始显露出特有的教育优势了。

3.网络化教学的必要性。目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者的职能将发生变化,会计人员不再是只负责记账,而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信息。也就是在传统的账目管理的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财务软件系统。从这个趋势看,会计的网络化发展,是造就新一代会计人员的必要手段,也是把传统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的改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没有成熟的大纲和可供参照的体例结构,缺乏专门人才、缺乏经验,但现实的困难不是拖延和不实行网络教学的结果,高职会计专业走网络化教学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要做的是迎难而上,在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实务工作的需要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网络化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职院校以往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上,主要是立足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把出发点和目标放在督促学生掌握现有的书本知识,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在教学主体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中心,学生处于附属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压抑,教师只对“教”负责,学生也只满足于知道答案。长此以往,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多渠道获取知识缺乏动力和兴趣。

2.网络化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随着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上改革的进行,网络化教育的模式开始建立,这必将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变原有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构筑和完善一个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那么,新式的网络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什么益处呢?

网络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变化,主要是愿望、动机、习惯、行为和思维习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提供的会计网络化教育模式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多种认知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多种工具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进行独立和创造性的思考。同时,网络化教育还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自主学习。这种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网络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情绪从网络上得到教师的指导,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有选择的学习、有独创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自主自立的意识得到增强,灵感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协作的平台,学生们在一个平等、虚拟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不会产生陌生感,在共享资料的基础上,增强了交际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另外,网络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加强对自己的培训,使自己的信息获取、判断、整理、归纳、加工、传递等能力得到提升。

三、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育模式设计

1.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可以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出综合人才。网络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层次,当学生因为接受网络教育,掌握了多项专业技能之后,网络实践性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理论去解决问题,为最终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可以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多模式、多层次和高技术思想。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学生重视资料查询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掌握会计专业课程,最后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设和运作模式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具有以熟练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特色结构的优秀会计人才。

3.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将建立新的实习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活动不只是生产和销售,还包含融资、投资管理、经营管理、生产要素采购管理、产品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教育模式培养下的会计人员,往往只有局部知识,无法掌握全局。而会计的网络化教育,拓宽了会计专业的知识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建立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模式,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四、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模式

教与学中,教是主要的,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高职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极大地推动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1.在网络教学中推广模拟实践。会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网络化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综合实习训练。网络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子沙盘实习。在电子沙盘上,可以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概念不做过多解释,以学生体验为主,在电子沙盘上进行分组对抗,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会计是企业整个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学生完成了财务会计中的手工试训之后,可以在网络上进行ERP软件试用,并与手工实训部分进行相互验证,还可进行进一步延伸实训,也就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这样,即使不去实体公司实习,学生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虚拟的采购、销售、仓库管理等业务部分的实训,体会ERP的精髓。

2.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在独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会计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列示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一些企业因为经营保密的需要,不会接受学生在财务岗位的实习。因此,对于今后毕业去向是企业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少了一项重要的会计体会。而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因为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模拟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还可以模拟出商贸业、制造业、外贸业等不同行业的财务特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可以体会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的特点,体验不同的角色职责。

五、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确定的原则

1.网络化教育必须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在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享有空间和时间的自,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是探索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是互动地学习专业知识。网络化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用于探索和创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网络化教育必须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于对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的体会。教师除了设计课程以外,还要和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活动。

3.网络化教育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知识意义的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行为总是依赖于网络环境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其与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情境化,也就是网络技术的虚拟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造出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学习情境创设,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和知识迁移。而这正是会计专业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点。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境化教学更加贴切于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

4.网络化教育加深学习的交互性和协作性。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作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网络环境中,教与学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网络教育使得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网络教育使学习资源达到共享开放性。学习资源共享性和开放性是开展网络化教学最为优越的要素。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可以为每一个参与的学生提供资源丰富的、高度共享和开放的学习资源。因此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和管理已成为目前广大用户的重大需求。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6

摘要: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学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具备会计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利于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在目前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受“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思想的影响,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确立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虽然制定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但缺乏准确定位。这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管理等后续环节结构的合理建立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才有助于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以课程为中心,更多的成为理论课程的附属,未体现实践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也就缺乏内容上的渐近性与综合性。会计学专业实践一般按照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程式进行,缺少综合实训的内容。课程实验的模拟性阻断了学生对会计实践活动的亲身感受;专业实习由于不能顶岗亲身从事会计业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会计活动的真实感受,不能及时准确捕捉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影响了学生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缺乏适应性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和实践教学设施,这些是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会计学专业实践指导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承担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课程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偏向理论化,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由于缺乏对实际会计活动的了解而进行纯理论研究的问题。在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缺少富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无法取得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设施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的场所与设备,直接关系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设施中的问题是,一方面缺少校内实训基地,或已有的校内专业实训室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起不到应有的实训作用;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由于校外单位从经济效益考虑,积极性不高,建成理想的实训基地存在诸多困难。实践教学设施的不完善,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短板,与迫切的实践教学需要相比,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

(四)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实践教学场所的多变性和实践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求实践教学管理具有规范性。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方法方面与会计学实践教学管理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人员停留于按部就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管理各层面的要素不能有效管理。二是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三是缺乏对管理队伍系统规范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导致管理水平不高和管理效率低下。四是管理机制运行不规范。没有建立学生以及校内外相关专家的反馈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之,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不能按照会计学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同时未建立及时畅通的反馈机制,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实践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评价主体单一。会计学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一般由学校相关教师完成。由于进行评价的教师有的并未参加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校外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及实践效果并不掌握,因此评价并不准确。二是评价标准缺失。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量化评价比较难,而一般的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使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缺乏重要参照标准。三是评价方法简单。对学生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依附于理论课,考核的依据主要是实验、实习报告和考勤。以上种种导致实践教学的评价缺乏客观性,也不能有效地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

二、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

明确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指向应明确,其设计要根据会计专业岗位的要求,紧紧围绕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这条主线,设计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指标体系。具体来讲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确立:一是明确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总体目标。应把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作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二是明确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目标。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各环节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课程为载体,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整合。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拓展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涉及的领域。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围绕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能力层次,合理安排到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要体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同时要体现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完整的、综合的技能。第二,要增进课程实验、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融合度。单课程模拟实验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电算化会计应用能力及参与企业管理和财务运作的能力;多课程综合实训应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岗位实习与社会实践,学生要深入到企业、银行、税务等单位,熟知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掌握相关社会知识。

(三)强化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能力

首先,要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一方面校内教师要通过与企业的联系不断提升会计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聘请企业精通会计业务的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同时通过固定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办法,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来增进指导教师的适合性。其次,要改善会计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一是要建立会计专业实训室,由实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巩固理论知识;二是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配套设备设施,配备相应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再次,加强会计学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选择一些和会计学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岗位、培养兴趣和掌握技能等目的。

(四)提升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应按照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对实践教学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和控制。一是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树立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研究,探索管理创新,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二是完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对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制定实践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应提高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定期开展对各层面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四是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建立高效畅通的反馈机制,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五)增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效果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动力机制,应根据实践课程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评价。评价主体既应包括校内教师,也应包括学生实践、实习企业的相关人员。评价环节应涵盖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全程。评价方法可采用笔试、现场操作、学习心得、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等。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基本知识、通用技能、社会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敬业爱岗精神、学生岗位技能的综合考查。以上评价应遵循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标准,做到实践教学评价能真实体现教学双方的实际水平,使实践教学评价能切实发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明,韩改玲.推进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2.许淑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

3.张月.普通财经高校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1).

作者简介:

乔亮国,男,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政策。

郭昌荣,女,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7

一、“学习产出”的基本涵义

“学习产出”是国外近年来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新理念。“学习产出”是一个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结构与体系。虽然定义繁多,但其共性较为明显。在“学习产出”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和手段来确保学生实现这些预期目标。

“学习产出”理念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结果,主要用来反映学生完成学业后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和人格,即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哪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达标,职业发展能力是否具备。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质量。而“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结束后能够真正拥有的能力,并将学生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学习产出”成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这样,就能直观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培养方案的宗旨和原则。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认证机构都将“学习产出”作为主要的教育认证和评估手段。

“学习产出”理念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反映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主旨和途径。众所周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出这样的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可以凝练成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两个内涵,前者是人才培养的主旨,后者则是前者实践化的反映。因此,将“学习产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有助于确立更科学、更明确、更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会使人才培养方案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可操作、更可评价。

二、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评估“学习产出”是该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学习产出”人才培养理念的内涵,进而构建基于“学习产出”理念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目标性评价体系。目标性评价体系包括管理者、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教师、校友等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目标的评价。目标性评价通常被认为是整个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最容易被人直观感受的部分。因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清晰地表述该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及要达到的水平、所能面向的行业与职业岗位等信息。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自然也同样涉及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等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是指依据理论课程教学标准、实践环节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行为规范准则等所制定的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学生在以下几个阶段的质量评价:(1)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2)会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阶段;(3)校内模拟实训阶段;(4)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别他们学习成绩的高下,而在于促使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各个阶段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获取更多的“学习产出”成果。

(三)总结性评价体系。总结性评价体系是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整个流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与技能是否达到了既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否能满足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是否形成了应有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换言之,学生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习产出”成果,这些成果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是否相吻合,与学校、社会、家长各方所期望的是否一致,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三、依据“学习产出”理念,科学确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许多都与培养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依据“学习产出”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对社会和人才市场不同层次会计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作为高职院校,应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来培养会计人才,找准为中小企业服务这个切入点,力求使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符合。根据这一观点,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胜任中小企业不同会计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还要参照“学习产出”的相关要求,根据所构建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所表述的各项内容定期进行评价,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应及时更新观念,建立并完善高职会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应依据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四、依据“学习产出”理念,合理制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来描述培养规格可以使这些基本要求变得更明确、更具体、更合理、更可评价。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是提高会计人才的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也就是说,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和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提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税法、经济法、会计学、管理学、审计学以及财政金融与税收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计算机知识。

(二)专业实践技能。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一般流程和操作要求,熟练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的能力;具备从事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岗位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胜任中小企业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三)专业综合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分析企业会计工作中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会计知识参与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能熟练地进行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能办理全套纳税业务;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能同与会计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

(四)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礼仪风范;具有诚实守信、廉洁公正、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引入“学习产出”理念不仅仅是为了更准确、更清晰地阐述人才培养规格,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强调以实现“学习产出”目标为出发点,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保障和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五、依据“学习产出”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专业层面的“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各门课程的教与学。教师要按照课程特点,根据“学习产出”的类型,改革和创新会计教学模式,组织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方法。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应提倡探索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协作、案例分析、仿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体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就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和“学习产出”成果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保证。

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选取能够实现最好或者最多“学习产出”的方法去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各项“学习产出”成果,实现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结果的统一。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1、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个方面。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上机实习、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会计报表分析;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课主要有毕业实习、企业运行沙盘、毕业论文。2014年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如表1所示。

2、专业实验室

校内教学实习主要有三大专业实验室。一间手工实训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80人,主要用于会计学原理的模拟实习、中级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3间电算化实验室,每间均能容纳80人,分别配备用友ERP财务软件(用于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金蝶K/3财务软件(用于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和会计从业培训)及厦门网中网财务软件(用于各种综合实训)。一间用友ERP沙盘实验室,主要用于企业运营沙盘实训。

3、校外实习基地

财务管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已建立5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管理系负责,每处教学实习基地明确了一位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定期沟通、商定双方管理模式。由于学生较多,财务会计工作在实习基地安排数量有限,要求多数同学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并报系部备案。为了确保实习教学质量,院系制定了《关于学生自主联系单位进行校外实习的管理办法》,对相关事宜作出了详细规定。与此同时,对各类校外实习严格规定:实习前有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中有指定教师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并辅之以经费保证;实习后学生有实习报告并交由导师评阅,导师提交实结由系部备案。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学生人数与教学资源不匹配,部分实践课课时不足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太多,不论是校内实习还是校外实习,目前的实验基地建设数量质量均有待提升;另外实训老师不足,不能很好地监督和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课课时不足也影响了实习效果。

2、教材、软件配套不足

会计学模拟手工实训与中级财务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形式一致,实训内容类似,主要因为两门课所选的实训教材内容过于相似。目前,很多实践课都没有适合的教材,会计电算化实践课虽然有配套的上机软件,但却没有配套的考核软件,使得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的考核存在一定难度。

3、实践教学师资缺乏

实践教学师资的缺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即缺乏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目前学校的教师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他们普遍缺乏财会实践经验,不能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财会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何种知识和能力,设置的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无法完全对接;同时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指导实训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缺乏实验室管理员,比如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实验室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实验室卫生情况及实习资料保管情况都存在一定问题,以致于实训老师宁愿安排学生到其他地方进行会计实训,也不去会计手工实验室进行实训,最终导致实训室空置。

4、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不合理

实践课成绩考核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内实践课考核方式不合理。校内实践课的考核只有期末成绩,没有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判定,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而且也有可能平时并没有参加实训,就期末交了份实习材料,按此给分有失公平公正。二是校外实践课考核方式不合理。校外实践课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来评定,根据笔者多年带实习生的经验,有部分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是虚假的,实习单位的鉴定真假难辨,加之学生平时在校外实训的表现教师也很难真正了解,难以进行正确的成绩评定。

5、对毕业实习管理不严

目前学院的毕业实习是将学生放出去,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学生充分自由,可自由支配时间,但存在问题是学校无法管理,无法获知他们是否按既定的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实习。同时学生们由于自身背景不一样,得到的实习资源也不一样,这就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很好地进行了实习,在些学生没有很好地实习,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去实习,从而影响了整体实习效果。

三、财务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

1、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框架构建的建议

(1)加快教材建设。教材的建设对专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实践课的教材,教师自己编制的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从外面购买,而这些教材大多并不适合学院实践课教学。因此现阶段,首要任务是明确各实践课的培养目标,建设一批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能达到学院实践要求的教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主要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师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加强老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老师放到企业中去锻炼。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增强实务知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授课,能显著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另外,各实验室应该聘用相应的实验管理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3)构建双赢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任何一种持久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大学教育提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而很多学校与校外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以此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毕业生。据笔者了解,许多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有些实习基地建立时确实能够很好地与学校互动,但是校外单位换领导之后也就不了了之。究其深层原因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并非是双赢的模式,更多的是学校单方面的需求,校企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依赖校企双方负责人的人际关系来维护。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一种双赢的校企合作方式,让校企合作能够在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关于校内实践课成绩的评定问题,笔者认为,成绩应该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这样可以杜绝一些学生平时不参加实习而期末靠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蒙混过关的情况。关于校外实践课成绩评定问题,比如难以考查学生平时的实习情况,可以采取增加教师到点的次数,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到点查看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不能到点查看的情况,可以采取电话查岗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另外,校内实践课的成绩还可以采取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辅助考核的方式,让校外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将其工作情况反映给校内老师,或是平时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给出。

(5)毕业实习采用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方式。如果直接让学生参与企业财务工作,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学生一时难以承担。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之前在学校接受很好的模拟实习。其实学院有很好的条件让学生接受模拟实习,如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厦门网中网实训”软件就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该软件完全模拟企业实际的经营业务,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如充当出纳角色,该软件会提供很多出纳的业务进行处理,填制各种支票、办理各种汇票业务和各种现金收支业务,其中提供的原始票据和企业真实票据完全一致,办事流程也较规范。学生如果把各个角色都实训一遍,绝对受益匪浅,再到企业做真实财务工作一定较为熟练。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在企业有很好表现,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信任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学生承担更多的财务工作,毕业实习要切实实施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2、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构建

目前学院的实践课开设得还不够全面,需要新增一些实践课程,比如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增加税务会计上机实训课,让学生对报税的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学习和训练。另外,在综合能力实训方面增加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和财务管理专业综合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在金蝶K/3电算化实验室进行,主要让学生掌握金蝶K/3财务软件的使用,实验内容应让学生用金蝶财务软件对某一企业一个月全部业务进行处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运用多种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使用财务软件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电算化处理能力;财务管理专业综合设计在“厦门网中网”实验室进行,主要使用“厦门网中网实训”软件让学生扮演出纳、总账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资产管理会计、往来会计、财务经理等企业不同财务角色对相应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模拟企业各种经济业务让学生模拟实习。

3、专业实验室的构建

目前学院拥有一间手工实训实验室和一间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这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多,本科一般有4个班,专科4至6个班,而且还有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参与其中,学生人数、班级之多是目前实验室远远不能承载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训时间集中在每学期最后几周,短期内安排如此多的实训课,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手工模拟实习实验室。另外,电算化实验室也不够,一方面学生人数过多导致实验室不够用,另一方面不同财务软件不兼容。就当前而言,学院至少需要三间电算化实验室: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用友财务软件,供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用;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金蝶财务软件,供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上机课用;还有一间实验室用来安装厦门网中网财务软件,供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用。

4、建设财务管理实习基地

目前学院只有5个实习基地,而且规模也不大,接纳的学生人数也有限,将来至少要建设8个以上实训基地,而且最好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或校办企业的方式。

5、实行考证制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应将相关会计类考证培训纳入教学之中。首先要在全院增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扫除障碍,另外再增加用友财务软件认证考试培训,为学生将来就业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0(3).

[2] 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10(3).

[3] 郭荣:如何做好会计实践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1(8).

[4] 王开田、胡晓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经济管理,2009(9).

[5] 汤湘希、彭平锋:21世纪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4).

上一篇:大学生财务实训报告范文 下一篇:财务会计的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