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1:47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1

关键词:藏医药;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传承;发展;

一、研究背景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体系,涌现了许多医学贤圣,丰富了藏医理论,在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医学界所瞩目,是藏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伟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来,藏医药面临着代表性传承人短缺、医古典籍散失严重、知识产权保护缺失等诸多严重问题。目前,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密切其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的共识。因此,可以说藏医药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研究意义

如今,藏医药在涉及治疗,预防以及养生等多种领域都显示了其显著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例如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藏医药以其多种防治药品在中国市场被大众所接受认同。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藏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积蓄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并逐步充分展现出它在治疗价值的独到之处。身为民族高等院校的一份子,我们不仅有必要了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意识的普及状态及其对民众身心健康的推动,还应该大力宣传各类少数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将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藏医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其建设收集基础材料并向社会宣传藏医药,也将根据所得结论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三、数据说理

由左图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中央民族大学生中,能够熟悉地辨识出藏药的只是少数人群,这说明藏医药的传播并不广泛。由右图可见,对于藏医疗法的认知,相对较为乐观――有接近六成的人听说过或者了解一些常见的藏医疗法。

在现实生活中,藏医疗法的推广在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影响着藏医学传承问题。因此,加强人们对藏医学的认知度刻不容缓。

由上图可见,有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其值得传承发扬,而只有少数的学生表现出消极或中立的态度。可见,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深入人心。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我们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拍成纪录片,通过媒体播放进行大学生教育是宣传藏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另外,有25%和21%的人认为应该举办多种宣传藏医学的活动和发放各种资料,比如说宣传册、海报等;而只有7%的人觉得是难以言说的理由或者其他。

也就是说,宣传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多种方式结合,以制作可视化宣传片,借助各种媒体展现给大学生的方法为主,以分发宣传手册、海报的途径为辅,多种方式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藏医药的发展。

四、加强藏医药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要点

(一)政府在藏医药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要使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首先,政府必须保证医学典籍的传承。对藏医学典籍进行搜集整理,并加强保护。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藏医药著名历史遗迹确定保护等级。其次,政府应加快藏医药的现代化建设。藏医药不仅需要开展较大规模的调查和研讨会使藏医药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多元化的全球趋势相一致,还需要设立专利以保证藏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用药配方得到有效保护。最后,藏医药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持,政府应考虑人工种植藏医药,一方面能够为藏医药的研究提供材料,另一方面也能缓解藏医药的紧张。

(二)学校在藏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2

【关键词】白族医药;傣族医药;传承保护;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R29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4-0008-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Bai Nationality and Dai Nationality MedicineHE Pei1LI Zhengwei1XU Yijuan1CHAI Beibei1ZHANG Ruopeng2*

1. Clinical Medicine of 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0,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 Dali,671000,ChinaAbstract:Originate from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i and Dai medicine nationalit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Bai and Dai medicine nationality, this paper compare with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both medical cultur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Bai medicine.

Keywords:Bai Nationality Medicine; Dai Nationality Medicin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Comparative Study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云南的26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都不断地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由此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同,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认识各异,医药学的发展形成也有所不同。从现状看,各民族的医药在理论或用药经验上就有所差异,临床诊疗技术也各有特色。笔者对白族、傣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借鉴傣医药发展的经验,使白族医药文化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文化背景对比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部(包括鹤庆、剑川、洱源、云龙、大理等县市),贵州毕节、湖南桑植亦有分布[1]。早期白族民间关于白族医药的神话传说,有“大黑天神的传说”“药王爷与琉璃兽的传说”等记载[2]。白族是一个具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白族医药历史悠久,各地白族医药世家或父传子继(祖传) 、或授徒传艺(师传),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医家。受到教育文化等历史背景的限制,白族民间医师主要通过“口传身授”,将自己的医疗经验和用药特色代代相传。

傣族分布较广,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西、滇南的中越、中老、中缅边境、滇中的通海县、昆明市的禄劝县、滇北金沙江沿岸的永胜、华坪、永仁、大姚、武定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盘江沿岸、四川省的渡口市也有少量分布[3]。关于傣族医药的起源有“萨版尤和龚麻腊”的故事[4] 。傣族是一个具有本民族语言并且有文字的民族,傣医药有着悠久的古籍历史,早期在贝叶上就有所记载 。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背景等原因, 傣族医药的传承一部分由“口授”完成,大多刻写在贝叶上或以手抄本记载[5]。

2传承与保护对比

根据对白族和傣族医药文献的Ρ确治觯发现白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较傣族医药弱,大量的白族医药的文献资料、传统药物尤其是动物药、矿物药在逐渐消失,传统医药文化面临逐渐消亡的现象。现就白族和傣族医药传承与保护现状整理如下。

21文献资料的传承与保护白族是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大量的民族医药文化的知识或用药经验,早期只能通过“口传身授”的方法传承。但在我国民族医学典籍中,包藏着富厚的白族医药著作。例如明代陈洞天的《洞天秘典注》、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书[6-7]。上述白族医药文献,部分在史籍中记载,少量医籍由相关单位保存,大部分文集散落于民间。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珍贵的医药典籍在不断流失甚至消亡。现存的医籍无法及时整理、总结,也不能进一步开发利用。此外,部分散落在民间的单方、验方及经典医案等,由于在“不外传”的传统观念影响,很难编著成书以公诸于世。

傣族既具有本民族语言又有本民族文字,在很早之前,除了“口授”外,大部分傣族医药文献是记载在贝叶经上的,即在贝叶棕的叶子裂片上用磨成三棱的针刻,再把锅烟(锅底炭质) 调水抹在刻痕上,经久不褪,有的甚至已经保存了几百年[8]。这种方法使得傣族医药的传承较为完整,流失的较少。本研究就白族与傣族医药文献进行整理,详见表1。

表1白族与傣族医药的文献整理

种类文献白族医药《洞天秘典注》、《奇验方书》、《征验秘法》、《孝子必读》、《大理府志》、《大理县志稿》、《大理州白族医药及单验方》、《白族惯用植物药》、《白族民间单方验方精萃》、《白族古代医药文献辑录》、《白族医药名家经验集萃》傣族医药《 嘎牙山哈雅》、《 嘎比迪沙嫡巴尼》《思茅中草药选》、《古傣医验方》、《傣药志》、《傣族医药验方集》、《傣 医传统方药志 》、《西双版纳古傣医药验方注释 》、《傣医传统方剂研究》、《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傣医诊断学》、《傣医基础理论》、《傣医风病条辨译注》、康帕仑撰《哈帕雅档哈》(竹楼医述)、《档哈雅龙》(大医书)、《 西双版纳傣药志》、《 西双版药用植物名录》、《德宏民族药志(一)》

22传统药物的传承与保护

221传统用药的种类、特点和药物整理对比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在传统药物的传承上,两个民族有很大的差别。傣族分布的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其有丰富的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9]。傣族药书《旦兰约雅当当》中记载着上千种药方[10]。常用药物有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皮、毛、骨、脑 、筋、血;植物的花 、草、树皮、核 、根、须 、汁, 还包括生长在森林里的白蚂蚁卵、菌子、土屎蜂的壳和部分矿物 (如硼砂)。

然而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1],有关于白族常用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的资料较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作者或研究者在白族动物与矿物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方面有所限制,造成了许多惯用动物与矿物药散落在民间,尚不能得到系统规范的整理。笔者就白族、傣族常用代表性特色药物及开发性成果药物进行举例,详见表2和表3。

表2白族与傣族常用代表性特色药物

种类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白族医药香果树、红鹦哥花、果根药、泽泻、虫草、三七、桑灵芝、绿开麻、鸡枞蛋大麻药、黑骨藤、见血飞、追风箭、钻山虎、紫金龙、狗桡花熊胆、蜣螂有毒、 蟑螂、壁虎小毒、土狗小毒、蝉蜕、臭甲虫傣族医药花 、草、树皮、核 、根、须 、汁皮、毛、骨、脑 、筋、血、白蚂蚁卵、土屎蜂的壳、硼砂

表3白族与傣族开发性成果药物

种类药品白族医药康复新、阿佳咪、心脉隆、肝龙傣族医药傣肌松、降压灵、珠子肝泰胶囊、肖结安

222用药理论或经验对比傣族的传统民族医药与 “万物有灵,灵灵相通” 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密切相关,大部分聚集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以 “ 四塔”、 “五蕴”、“雅解学说”、“三盘学说”、“十大传统治疗方法”理论为指导[12]。傣医药蕴含广博的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 显示出良好的医患沟通思维和人文关怀的观念。

然而白族在传统医药文化上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宝贵的白族医药文献典籍和单方验方。仅以“言传口授”世代传承。

23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31医药文献整理研究情况对比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傣医药的发展[13],经整理研究,有的方药被推荐入《中国药典》、《云南省药品标准 》中。1977年西双版纳州先后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景洪县民族医药推广站, 编辑出版了《民族医药简讯 》、 《西双版纳傣医药》等书。 后来又用汉、傣文出版了《西双版纳傣药表 》1至4 集, 共收载傣药405个品种,225个科,37 个属。 这对傣药的传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笔者在对于白族医药文献整理时[14-16],发现白族较傣族传统医药文献记载方面弱。然而白族民间医家在传承和保护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白族医药文化的民族工作者先后整理出《大理府志》、《大理县志稿》、《大理州白族医药及单验方》、《白族惯用植物药》[17]、《白族民间单方验方精萃》等相关论著。

232医药医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科研项目对比1983年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上, 国家确定傣药为全国四大民族医药(蒙 、 藏 、 维 、 傣)之一。1983年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批准修建设有50~100个床位的傣医医院。在2011年傣族医药(睡药疗法)被列入第三批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12]。进一步加强了对传统傣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然而白族医药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当代随着老一辈白族医药工作者的相继离世,白族民间从医人员或名老医家不断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后继从业人员对白族医药名称、传统使用方法等知之甚少。而且白族医药不断受到中西医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本民族医药的特色逐渐消退,并与中西医逐渐融合同化。在相关政策支持薄弱的情况下,白族t药面临严重传承的局面。而广大群众认同西医疗法,并且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的现状,无疑又加速了白族医药文化的断层与消亡。

233民族教育机构及人才培养情况对比教育是是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必须加强民族医药传承教育。傣医学院教育近年来取得一些成绩[3]。1986~2002年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中专学生103人;2002年云南中医学院与州卫生学校联合招收成人中西医结合傣医方向大专学生60人。2006年,傣医医院选送2名科研人员到泰国青莱皇家大学传统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同年,云南中医学院招收傣医学方向本科生6 人; 2007 ~ 2008 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傣医学学生69人[18]。随着政府教育政策的支持,傣族医药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多, 这对傣药文化的保护无疑是起到推动作用。

白族医药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教育方面,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19]。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和扶持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但白族医药仍处于逐渐流失、消亡的状况,传承和保护现状并不乐观。由于“适者生存”、“利润至上” 等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白药文化教育普遍存在后继无人的严峻考验。白族学院教育较傣族较少,主要是“口传身授”。由于缺少正规教育,许多具有白族特色文化由于一些老医家的离世而逐渐失传。

3小结

综上所述,经过对白族与傣族医药的现状、传承与保护的分析,白族医药的日发展形势严峻。白族医药既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兄弟民族(傣族)医药文化的学习,民族工作者应该借鉴兄弟民族传承与保护医药文化的经验,大力提倡加大对白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白族医药的保护申请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进一步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倡导编著《白族医药史》等,作为云南省省内学生选修教材,为文化传承提供资料与依据;积极倡导民族学校开设白族医药文化课程,从而为白族医药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保护。参考文献

[1]郑进,古老神奇的苍洱幽兰―云南白族医药简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3):71.

[2]于昊燕,吕跃军.从两则大理白族神话看舍己文化对医学人文的建设意义[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2) : 15-17.

[3]段忠玉,陈普.浅谈傣医药传承面临危机及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4):7-8.

[4]曾育麟.滇人天衍-云南民族医药[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 4-5。

[5]罗艳秋,保丽娟,吴永贵.傣族医药古籍资源的调查与定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0) : 58-59.

[6]徐子圣.大理白族地区民间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J].白族学研究,1996(6) : 179-182.

[7]寸润林.灿烂辉煌的大理白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5(17) : 12-14.

[8]乐崇熙.傣族医药概况[J].中医杂志,1983(3) : 67-70.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36.

[10]伍琼华.傣族医药与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6) : 53-56.

[11]丁一先,白族民间单验方精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

[12]段忠玉,陈普.文化背景下傣族医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9) : 4-5.

[13]岩罕金,闻名全国的傣族医药[J].1992(07):33.

[14]李建烨,马超,田旺,等.大理白族自治州特色民族民间医药调研[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9):1-3.

[15]明,南宋时期大理国医药考略[J].医学与哲学(A),2012(07):72-73.

[16]李志勇,李彦文,崔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简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07):78-81.

[17]姜北.白族T用植物药[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前言3.

[18]王雪梅,杨梅,胥筱云.试述以多元一体发展模式构建傣医药教育体系[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1:47-49.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3

在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当下,树立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造中医药文化的典范,才能更好地复兴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树立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道路上,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不妄自菲薄,不厚此非彼,对不同文化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促进各国文化间的友好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认为,中医药两千多年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医药关于生命健康的理论方法,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医药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治疗观以及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是一套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关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柳长华教授表示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明确中医药的独特性,认清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结出的瑰丽果实,是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东方智慧,有了这种文化自信,才能挺直文化传承的脊梁,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智慧。

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有了文化自信,就要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解到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简称《纲要》)中指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对于如何传播中医药文化,《纲要》指出,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只有积极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播,使中医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文化认知与日常生活中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消费者对于中医药的消费习惯,提高中医药在健康消费中的比重。

此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中医药企业的发展要义,只有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才能增强中药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诞生在内蒙古的百年品牌鸿茅药酒,始终坚持“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这一企业责任,通过举办鸿茅文化节,投资兴建鸿茅文化馆,筹备鸿茅文化书籍等,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实体资料,展示企业历史文化、鸿茅药酒的配制技艺传承和药酒文化等内容,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企业文化与历史,向社会弘扬鸿茅药酒文化,唤醒公众对药酒文化的记忆。

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

文化传承需要具体的文化载体,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就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树立典型、打造载体。

中医药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诞生了许多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形成了许多珍贵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中医药文化,首先就要梳理这些老字号品牌的宝贵财产,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鸿茅药酒从1739年诞生于内蒙古,到如今成为“CCTV国家品牌计划行业领跑者”,近三百年的历史传承本身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见证。在振兴中医药的当下,鸿茅药酒这样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理应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典范。

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就要加大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内涵。柳长华教授表示,鸿茅药酒的文化内涵来自于中华药酒养生文化,其67味中药大组方是它传承近三百年的核心,其独特的“八步古法”配制技艺属于中医药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源,己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4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 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 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 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 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 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 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 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 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 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 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 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 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 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 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 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 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 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 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 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 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 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 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 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12] 田瑞,刘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28-30.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46号)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出发,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年,建设以二、三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综合(大型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使中医药服务覆盖城乡、方便可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二、三级中医医院建设任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药技术人员;各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各区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区,80%的县(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城市的目标。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四)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各区、县(市)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资源,建设和发展好1所规范的区县(市)级中医医院。综合和大型专科医院的中医床位不低于医院床位总数的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特色诊疗设备不少于10种、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中医药服务项目不少于3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室)要按照国家标准配备相应中医诊疗设备,并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够运用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的医生,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五)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加快改造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条件及设施,提高服务能力。

(六)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兴办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医疗机构,具有相应资质和准入条件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可以开办个体中医诊所,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可以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并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重点专科建设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

(七)积极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实施中医药健康指导,积极推广运用中医药。鼓励中医药康复事业发展,努力提升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养生保健、体质辨识、健康教育、慢性病干预及孕产妇、儿童和老年人医疗保健等服务的能力。

三、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八)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建设好部级重点中医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和重点中药制剂室。在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大型专科医院重点建设一批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名院”“名科”。把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放在战略优先的地位,省、市级名中医要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名中医服务效应。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要认真执行医疗服务流程、质量评价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用药合理、服务优质、疗效确切。

(九)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十二五”期间,要开展对传统中医学术思想、技术专长、治疗经验的收集整理,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珍贵古籍名录和中医名家传记的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各级医疗机构要抢救性地整理本院历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在中医药机构中设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和学术研究室,配备学术继承人,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经验和技术,特别是加强民间传统秘方验方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做好中医药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十)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整合全市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建设。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加强对中医药方剂的创新与研究,对承担国家和省、市中医药攻关课题的项目予以扶持和帮助,推动我市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价等工作的大力开展。

四、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队

(十一)充分吸引大中专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中医药服务。有关部门要制定吸引中医药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优化基层卫生服务组织的人才结构。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社区和乡镇造就一批学得好、回得来、留得下、用得上的中医药人才。

(十二)抓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中医。积极培养和确定名老中医继承人,开展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探索更加实用快捷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妥善解决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健全继续教育网络。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

(十三)加快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加快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措施与办法。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学习。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解决好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等问题。开展中医执业医师多地点执业试点,允许公立医院经验丰富、水平高、群众欢迎的临床中医药人员到社区、农村行医问药,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专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面向基层医生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

五、加强中药产业监管,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十四)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我市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开展中药材的种植资源保护、良种选育、污染控制、质量检测及标准化研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制定扶持政策,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把好中药材质量关。

(十五)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中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地方中成药、中药饮片的生产与加工。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品牌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中药生产企业GMP认证、中药流通企业GSP认证和中药饮片生产相关规定为准入条件,加强对中药饮片质量和流通环节的市场监管。

(十六)优化中药制剂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建设中药制剂室,研制和生产特色中药制剂。不具备中药制剂生产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委托本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制剂室和药品生产企业加工配制中药制剂。对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利用传统工艺配制且在本医疗机构具有5年以上使用历史的中药制剂,给予放宽报批条件。对将中药加工成细粉,用传统基质调配外用、鲜药榨汁和遵医师处方(1人1方)应用中药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品,不纳入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范围。

六、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医疗机构在发展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服务宗旨、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内外环境要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健康指导。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在道里区中医街开辟中医药文化长廊,建设我市标志性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每个区、县(市)都要建立若干个中医药科普园地。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外国政府和民间的中医药技术交流,扶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医药生产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对外宣传,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八、制定优惠政策,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在发展中医药工作中的责任,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目标。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研究落实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尊重、百姓满意的良好局面。

(十八)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的倾斜政策。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公立中医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及政策性亏损等补贴,由本级政府承担。公立中医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由本级政府给予专项补助。

(十九)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实施有利于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应用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农合定点机构范围,将经审批的中医诊疗项目、中医院院内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对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中的中医治疗费用及中药饮片处方费用在正常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6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医经典 师承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13-01

1 中医院校教育现状

中医药作为极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类健康事业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2011年中央财政为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达59.5亿元,创建国以来新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为此,国家更是加大投入力度,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实现了向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成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对培养中医药人才来说,西式院校的教育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其问题突显,如中医药人才西化倾向、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临床辨证思维能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之间未能良好衔接、教学与临床脱离等问题[1]。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谈中医药人才成长时指出:“当前,一方面中医药教育在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在不断萎缩。”谈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照搬西式院校教育模式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致命打击。如果不引起重视,中医药事业将后继无人,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2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药人才的成长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 概括为:读经典、跟名师、重文化、多临床,因此中医院校教育不能照搬西医人才培养模式。要将西方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和中国传统医学模式有机结合,既要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中医药人才的个性特色。

2.1 读经典

中医药经典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不读《伤寒》不知辩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可放眼现今的各大中医院校,学生们手中捧着的并不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而是英语书。学校要求中医硕士、博士的英语必须通过四级、六级考试,但对医古文水平并不做要求。一些中医院校的教学本身存在重“西”轻“中”的问题。学生学的东西杂乱繁多,中医的根基不扎实,进入临床后便茫然了,然后逐步“西化”,最终弃“中”从“西”,导致中医药人才匮乏,从而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院校必须立足经典教学,它体现了将中医的理论基础统一化、精炼化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两大教学原则[2],对培养学生掌握中医专业知识和形成中医临床思维有重要意义。传承经典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由科技部牵头制定、国务院16个部门共同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其中“继承”是为了保存、挖掘、认识、利用好中医先贤与经典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3]。

2.2 跟名师

师承是中医几千年来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为一体,于学术的耳濡目染、生活的点滴之间让学生感悟中医的深厚内涵,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同时,名师的仁心仁术,视病人之痛为己痛,爱护病人,为病人着想的言行,能唤起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让学生掌握与病患交流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跟名师,一方面使得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特色诊疗技术和个人临床经验得以继承;另一方面让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德传统得以发扬。

将师承与近五十年来累积的院校教育经验相结合,可以弥补标准化、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医临床思维,树立牢固的医德信念,从而提高中医药人才质量。

2.3 重文化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名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医精诚”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且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文明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中医药的传承不仅仅是医学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重视对文化的传承是中医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

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浅薄,会导致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思维转型困难。中医院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医人文课程模块,将中医经典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作为主要内容。除了学习中医经典,如《伤寒论》、《黄帝内经》等,还应增加《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等课程。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为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奠定基础,更有利于坚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防止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中医的西化倾向。

2.4 多临床

中医药学是从早期人类的自身实践开始的,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其真理在于病人的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对病患的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收集病患的症状体征等病史资料,进行辨证论治。而现今中医院校的学生为考试所累,整天埋头课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病人。不接触病人如何辩证,更谈不上论治。有些中医药硕士甚至博士,空有一身理论可面对病人就手足无措,大文凭在手却抵不过一个江湖郎中,这是我们中医院校教育的失败。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做出调整—— 设置中医基本技能训练、临床各科技能训练、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中药辨识实地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将教学地点从教室转移到医院,按照中医住院医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将实践教学的成绩纳入学生考核范围。只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才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走上临床。

中医院校教育要以传统经典为根,各家学说为本,医德文化为灵魂,临床实践为生命线,方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读经典、跟名师、重文化、多临床等一系列措施,是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友白,刘跃光,郭胜伟,等.孟河学派传承模式研究及对中医教育的启发[J].中医杂志,2012,4(7):545-546.

[2]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44-148.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7

 

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医药文化,我国各民族的医药文化对民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被世代相传并继承和发扬。但现在我们面临民族医药无有效法律制度全面保护的尴尬境地,社会上屡屡发生民族医药知识技能被侵害的案例,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无法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无法对合法权益予以切实保护。因此,建立起完善、切实可行的民族医药保护法,从制度上保障民族医药知识理论整理和完善,保证民族医药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族医药立法现状

 

1.国际社会关于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要求各缔约国应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保护。《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应当予以保护,所有的人民都有自由享受和利用天然资源与财富的权利。民族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需要国家制定保护措施和手段予以保护,确立民族医药的法律地位,使得所有的人民有自由享受和利用的权利。在《联合国土著人权利宣言草案》中对确立土著人对传统知识及医疗保健等享有权利的制度,应当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群体,我国的少数民族从概念上与土著人一致,都是属于在外来民族进入,那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1]。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参会各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了“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在国际社会中,对传统医药的法学地位达成共识[2]79。

 

2.国内关于民族医药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第4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国务院颁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第2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民族医药事业的投入,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学,提高各民族的健康水平”。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诸多法律中,都有涉及民族医药方面的规定。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民族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族医药发展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

 

医药科学源于生产实践,各民族的诸多民俗都与医药密切相关。对疾病的认识、预防、保健、治疗方法和药物资源都具有民族特色。民族医药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在民族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基础,满足民族地区医疗服务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在理论上,民族医药学无法与西医学理论实现互通。在临床实践中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与现代医学注重标准、标准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了民族医药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有文字、有医学典籍和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保护较好,为人民所接受,而缺少自己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医药资源的民族医药的建设和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2.民族医药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

 

对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医药知识精通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民族医药文化体系的释义整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推广受到了严重制约。民族医药人才队伍严重萎缩和流失,从业人员老化,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传承断裂,整个民族医药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民族医药人才储备的不足,民族医药知识文化继承断层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才匮乏阻碍了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3.民族医药发展受到环境资源保护不力的制约

 

民族医与民族药的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我国民族药的生产原料绝大部分来自野生动植物,存在大量使用珍稀动植物入药的做法,然而,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民族药陷入“无材可取”的窘迫境地。在资源保护上,缺乏有效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规划统筹,个别政府部门将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作为重点经济发展内容,重使用,轻保护的政策措施使得很多民族药材濒临灭绝,某些地区还存在过度采伐珍贵濒危药材,破坏民族药材资源的现象,某些企业为追逐利益,不顾环境资源保护,过度捕杀挖采野生动植物,使得我国民族药材严重贫乏,严重影响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制度层面解读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民族医药均有制定法律制度提供保护,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没有针对民族医药的综合性立法

 

目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对民族医药有保护性的规定,但各项规定以条文形式,散在于各个法律当中,仅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医药条例》是专门针对传统医药而制定的,而专门针对民族医药的法律,尚属立法空白,即使法律制度中有关于民族医药的规定,也多以规范管理为主要目的,而在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远远不够。例如在我国《执业医师法》中规定,我国执业医师执业需经国家统一考试,注册执业的准入制度,但我国目前确认的民族医师资格,仅有蒙医、藏医、维医、傣医、壮医和朝医几类。更多的民族医不具有国家认可的医师资格,无法实现民族医药治病救人的作用,同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以现代医学为基础,与传统民族医药知识存在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很多民族医学从业人员无法通过国家认可,获得合法的执业资格。很多民族医师因没有取得合法行医资格,一边在为边远贫困山区提供医疗服务,弥补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一边却面临着“非法行医”的法律风险。 2.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立法存在漏洞和不足

 

我国关于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这些法律规定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存在漏洞和不足。

 

第一,现有的专利制度从本质上难以对民族医药技术予以保护。我国专利制度保护的专利技术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但民族医药经由历代传承,很难成立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第二,我国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商标法》规定:仅仅直接表示药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志不得注册,但是经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除外。而我国千百年来对民族医药的命名习惯是在名称中对药品成分和疗效有一定描述,这样的规定使得民族医药的特点无法在名称上得以体现,医生患者难以认识民族药的特性,对民族药的发展形成阻碍。

 

第三,我国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保护期限。但民族医药知识是通过世世代代经验总结积累完成的,往往不是由某位作者独自创作完成,同时我国民族医药知识体系还受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现有的民族医药的论著多以翻译整理为主,我国著作权法对民族医药传承人的法律地位,采集复制中草药方剂者的署名权和获得报酬等方面没有做出具体规定[3]。

 

第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对商业秘密保护,民族医药技术内容在特征上符合商业秘密的要求,本可获得保护,但更多的民族医药知识已为人熟知或使用,丧失了作为商业秘密受到保护的可能[4]。

 

四、保护民族医药的必要性

 

我国民族医药文化既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文化遗产,又是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民族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帮助人们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延长寿命。民族医药和现代医学具有不同的哲学思辨基础,却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但面对现代医学西医学的巨大冲击,传统民族医药遭到很大挑战,市场出现萎缩。现代医学与传统民族医药应该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5],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强调中西医并重,两者需协调发展。面对民族医药市场萎缩的困境,更应大力扶持力度,切实保护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

 

发展民族医药,有利于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民族医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五、民族医药法律制度设计构想

 

1.政府职责定位及制度设计思路

 

在发展和保护民族医药文化的过程中,需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建立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落实政府职能部门的职权与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护民族医药文化不被破坏、民族医药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族医药的繁荣和发展。

 

在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设计思路上,需兼顾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环境资源保护、医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对民族医药进行统一立法和管理,将民族医药的发展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将民族医药纳入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明确民族医药的定位,保护人民健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民族医药的法律保护

 

就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而言,民族医药可通过在配方、剂型、用途和养殖技术、药材栽培等方面的创新研究,申请专利获得保护,专利申请人需与民族医药知识传承人或管理机构部门间有关于民族医药技术的知情同意和利益分配协议[6],保护民族利益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医药企业在商标名称、图案设计以及文字选择等方面强调民族文化底蕴,对民族药材和民族成药实行原产地保护和标识保护,加强对传统地道药材采用原产地标志或证明商标的方式保护,防止民族医药中的传统商号、标识被恶意抢先注册。对编辑出版以民族医药为内容的书籍、影像资料,建立民族医药管理数据库,予以版权保护,以防被侵权滥用。

 

为保证民族医药市场不被淘汰,确保民族医的就医环境的安全和规范,需建立健全民族医的执业准入制度,积极开展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立民族医执业规则,医疗术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积极推进符合民族医药特点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建设。完善民族医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针对民族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特殊的民间医师的认定制度。对有较高造诣的民间土医,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考核授予其民间医师资格,给予相应的执业权利,纳入政府监管,确保民间的民族医药知识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

 

3.民族医药的环境保护

 

只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才能实现民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珍稀、濒危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建立生态药业的模式,避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实现民族药业与民族药资源的协同发展。通过法律严厉打击非法采集捕杀和买卖珍稀少数民族药材资源的行为。国家需成立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针对民族药资源特点制定相关资源保护法律,将野生中药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作为一种国有资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另外,通过宣传民族药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控制出口上,对民族药材资源采用《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保护,以遏制我国传统药材的掠夺性采挖,控制向外出口,有效保证国内传统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4.民族医药的文化传承

 

民族医药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范畴,可通过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加以保护。对民族医药文化知识给予重点保护,建立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审查制度,建立民族医药数据库,完善保密措施,做到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在保护中发展[2]82。

 

六、结语

 

民族医药是人类文明历史中的一枚瑰宝,是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对现代医学的冲击,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传承中求发展,在保护中谋利益,对于民族医药的保护,并不是限制,而是为了实现合理科学的利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寻求民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于政府职责定位,建立健全法律保护制度,关注环境资源保护,注重文化传承,全方位保护促进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篇8

1、民族医药的内涵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首要组成部份,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民族医药指的是狭义概念,是指我国五五个少数民族医药经验的总结,是各族人民在长时间与疾病抗争的进程中构成的医学创造以及医学累积,它以各民族医药理论与医疗经验为基础,拥有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两重属性。民族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与传统医药。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拥有本身特点的物资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和传统医药中医药的发展,深入影响着我国民族医药的构成以及发展。

民族医药1般可按民族种别、学术形态、地舆区域及医药属性进行分类。如按民族种别可分为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等;按学术形态分为第1类(理论与临床体系比较完全,具有大量医学历史文献,构成了相对于完美的学科体系)、第2类(理论体系尚不完全,但却累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第3类(累积有医疗技术以及经验,特别在某些病种以及疗法上拥有优势以及特点,但临床经验不够全面,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按地舆区域可分为西北民族医药、西南民族医药、北方民族医药、南方民族医药等;按医药属性可分为民族医以及民族药。

2、民族医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最近几年来,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二00二年全国民族药品出产企业超过一七0家,年销售额约二五亿元,其中以藏药以及苗药发展较快。二00六年,自治区一七家通过GMP认证的藏药出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六.二三亿元人民币,二00七年约为一0亿元人民币,每一年的增长速度约为五0%,利润以及税金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六五%.二0一0年,苗药“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年销量已经过亿,整个苗药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六0亿元人民币。

然而目前,我国民族医药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民族医药钻研方面大部份还处在挖掘收拾阶段,对于已经有的药物及临床医疗经验不能深刻钻研;在组织管理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缺少健全的民族医药管理体系及专门的国家层面法律法规来保障民族医药的快速健康发展;跟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及中、西医的渗入,民族医药的利用逐步被消弱,少数民族地区应用民族医药防病治病的传统正在被扭转,对于民族医药的传承思想也不断淡化;加上,生态环境的进1步恶化,珍稀民族药用动植物质源濒临灭绝,对于民族医药的可延续发展造成为了巨大的冲击;此外,我国民族医药还存在产业化发展程度低、范围小、营销能力弱等问题。如:二00八年全国药企六五二四个,其中民族医药企业一二0个,只占一.八四%;截止二0一一年一二月,我国民族医疗机构有二0三所,触及一五个民族,远远少于我国保存并至今利用本民族传统医药防病治病的少数民族个数(约三0个)。

3、民族医药营销模式的立异

面对于当前我国民族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更好更快的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必需不断立异营销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牵头、民族医疗机构及民族医药企业为主体、各民族广泛介入的新型模式。

一.政府主导,树立专门的民族医药管理机构;健全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干政策法规,加强执行力度,保障其有效的贯彻落实。

目前,我国民族医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民族药则由国家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这类管理体制无益于传统医药的发展。应设立独立的民族医药管理机构,负责民族医药的全面管理,兼顾产业发展。

长时间以来,我国前后出台了1些列政策措施以增进民族医药的发展,主要包含:一九八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宪法》第二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示代医药以及我国传统医药”;一九八四年一一月二三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一九九七年一月一五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抉择》;二00三年一0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以及国中医药条例》在附则中规定:“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二00七年三月五日,总理在《政府工作讲演》中强调:“鼎力扶持中医药以及民族医药发展,充沛施展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首要作用。”等。这充沛说明了党以及政府1直高度注重民族医药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施行进程中还存在1些问题,咱们应进1步加强执行与监管力度,加强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维护,使各种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民族医药是我国的国粹,但我国至今尚无单独制订民族医药管理的法律法规,这也是咱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0一二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民族药品种只有二一个,二0O九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民族药只有四五个,为进1步扩展民族医药的利用规模,国家以及各省市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民族药所占的比例。

二.依靠处所院校,鼎力培育民族医药人材;同时,树立师徒传承机制,优化人材结构。

民族医药人材的培育不但要靠正规化的民族医药教育,还要依赖于师徒传承机制的完美。激励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

学校及高等院校开设本民族医药专业,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本民族医药理论知识及临床医疗经验,为发展以及宏扬民族医药奠定基础。 有些民族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医疗经验综合地传承给门徒,是培育实用型人材的传统做法。因为受各种前提的限制,部份民族医药知识未能被及时的挖掘收拾,通过完美师徒传承机制能有效的避免民族医药知识的流失,同时,制订有效的措施、公道的引导传承者服务于当地人民。

三.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牵头,民族医疗机构及民族医药企业为主体,鼎力展开文化营销。

民族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首要组成部份,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可贵财富,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累积的智慧结晶,拥有历史、文化、科学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价值。

民族医药文化营销从关注医药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动身,将文化因素注入到整个营销进程来实现民族医药产品价值的增值以及升华。文化营销是对于消费者需求关注点的不断深化,跟着消费者的糊口水祥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在购物时不但斟酌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讲究消费档次以及文化品尝。民族医药文化营销契合了医药消费者价值判断不断发展的时期趋势。

民族医药的推行必需基于民族医药文化的宣扬普及。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充沛施展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的作用,进1步调动民族医疗机构及民族医药企业的踊跃性,加强文化在营销流动中的渗入功能以及增进作用,鼎力展开文化营销,提高了人们对于民族医药的认识及利用。

四.进行民族医药现代化以及规范化钻研,加强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全面晋升民族医疗机构与民族医药企业的服务水平。

民族医疗机构承当着继承、挖掘、收拾民族医药,知足泛博人民大众对于民族医药服务需求的首要任务。因而,要进1步改善民族医疗机构的基础前提及科研前提,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晋升服务水平;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大众对于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在有前提的综合性病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医药科,充沛施展民族医药的特点及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以及作用;进1步加强民族医药专科病院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同时,树立全国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展开民族医药标准钻研,制订民族医药名词术语标准、民族医药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标准及指点民族地区树立以及完美民族药药材标准。

民族医药企业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重视品牌建设、鼎力引进优秀的科研及营销人材,不断扩展企业范围、晋升企业竞争力。在采购、研发、出产及服务进程中应施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凸起药品在医治常见疾病及疑问杂症中的特点及优势。

五.各民族踊跃介入,为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繁华发展贡献气力。

民族医药是民族文化的首要组成部份,各少数民族处所政府要高度注重民族医药的发展,加大对于民族医药的挖掘、收拾、传承与利用力度。各少数民族踊跃配合,加强对于本民族医药智慧结晶的骄傲感,建立民族自信、鼎力传承民族文化,加大民族医药的影响力,扩展其利用规模,使民族医药更好的为各民族的健康服务。

4、收场语

上一篇:外国教育方式范文 下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