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7 17:46:33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1

近两年来,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原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报纸广告优势逐渐减少,广告客户“抛弃报纸”的现象时有发生,报纸广告总额总体呈现不断下滑趋势。寻求新的经营之路,是当下报纸媒体必须解决的出路。

一、报纸媒体体内经营现状

人们粗浅地将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等经营活动,称为报纸体内经营活动。但近两年来,一个“难”字概括了国内众多纸质媒体经营现状,一个“断崖式下滑”词语,形容了报纸广告总量下降的惨状。因为,很多原先的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客户因节缩开支,导致广告发生范围变窄。尤其2014年房地产市场不是十分景气,原先占领报纸广告份额较重的楼盘广告直线下降。以《海门日报》为例,原先某楼盘全年在报纸上投放的楼盘广告约在60万元左右,而2014年只投放了15万元左右。一些只剩尾盘的开发商更是不愿投放报纸广告。

据资料介绍,2012年是报纸广告开始下滑的转折点,报纸广告在3年时间里下降了29.4%,已经接近三成。2014年报纸广告下滑的很厉害,也很明显。2014年很多报社的营收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报社的广告占比从原来的80%下降到了50%,有些报社甚至更低[1]。

一些有敏感意识的报社开始谋求转型,但一些敏感性不强的报纸还没有感觉到“狼来了”的危机,转型动力明显不足。有的报纸还依旧老三样,不合时宜地上门拉广告,或依旧老爷式在家等广告客户上门,或者广告刊例价格一成不变,甚至还有往上抬升的苗头,这些“我行我素”种种迹象的依旧存在,必然导致加速报纸广告客户的流失。

媒体格局在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市场的变化、客户的变化、其他媒体的变化,报纸必须做出变革性的策略调整,才有可能守住这一传统的主阵地。

二、报纸媒体尚存的优势

面对报纸广告总额不断下滑趋势,有些媒体人流露悲观情绪。但有专家认为,虽然报纸广告呈下滑趋势,报纸广告还没到“不行”的程度,更没到致命的时候。

在网络媒体铺天盖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不断活跃的当下,身为“老大”的报纸媒体还有哪些优势可以抗衡呢?这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样,网络媒体虽然具有即发即送的零时差优势,但不可能人人随身携带电脑;手机微信、微博的自媒体也有任性发送即时信息的优势,但受文字数量限制和画面局限,也不能让受众淋漓尽致地获得更多的广告信息。

报纸具有权威性、可信性、反复阅读、携带方便等优势,且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这是许多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

在新兴媒体形成之前,报纸等纸质媒体是广告的主要渠道。尽管现在新涌现的媒体形式掠夺了报纸广告的蛋糕,但只要报纸媒体充分挖掘好本身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相信广告总额会止跌也会回升。据资料介绍,当传统产业品牌减少对报纸的广告投放时,作为电商代表和旗帜的阿里巴巴淘宝却以8倍以上的增幅大举增加对报纸的投放;在2013年没有投放的苏宁易购,2014年也接近了报纸广告品牌的前20;同时从其他传统媒体TOP20广告品牌的变化看,只有报纸和户外有网购品牌进入TOP20[2]。那么,在业界普遍推崇新媒体、社交媒体的传播力之时,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商反而大幅增加对被唱衰的报纸的广告投放。这表明了电商对地域性报纸和地域性户外的重视和传播效果的认可,也意味着在电商时代地域性媒体与电商传播也有着某种联系。网络需要落地,电商也需要落地,这是报纸的机遇。

三、报纸媒体体外经营途径

人们常说,捧着金饭碗讨饭的人最终会饿死,只吃脖子下面馅饼的懒人也会饿死。在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的当今时代,如果一味地守着报纸,靠着报纸版面产生的广告来养活报人,将来这样的生存恐怕会举步维艰。报纸必须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要痛下决心,放弃那些几十年驾轻就熟的各种模式,要格外重视受众口味的变化和兴趣点的转换,寻求创新与突破,才不但不会被受众所抛弃,而且生存得越来越好。

1.发挥报社采编优势,编发深度形象报道。当今社会不缺挣钱的人,而是缺少动笔的人。很多单位、企业每年需要做宣传,留资料存档,而写作方面的人才缺乏常常令这些单位的领导头疼。以某局为例,该局每年需要编写整理一本关于相关优秀企业的书籍,并形成系列丛书,这既为企业留下了发展的轨迹,也为该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某报社抓住这一契机,与该局签订了协议,由报社采编人员深入一线采访、组稿,至今已经编辑出版了3本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的书籍。其实,各行各业都有类似这样的人才,也有这样的出书归整的需求,如果报社及时捕捉到这样的信息,不断积少成多,打出品牌,就能成为体外经营的一条新路。

2.适应客户需求,出版各类市场信息类刊物。客户的需求是多而散的,虽然有的时候客户的目的性很明确,但站位不高。这就需要报社加以整合,并在适应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加以归并。以江苏苏中地区的一家县级报的《海门日报》为例,尽管在很多新媒体冲击的情况下,年广告总额一直呈增长或稳定态势。究其原因,海门日报社不仅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广告经营团队,更在于依托报纸的固有特质,注重策划,不断创新体内经营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实施了诸如迎新春特刊、三八妇女节特刊、五一劳动节、五四特刊、3.15消费者权益日特刊、海门城镇化特刊、新春台(挂)历等亮点战役,以服务到毛细孔的精神服务好相关单位的专版、专刊,让相关单位展示业绩和形象,让广大市民了解、知晓这些单位工作。从而使得老广告客户欲罢不能,新客户踊跃加入,牢牢地稳住了广告总量。据初步统计,《海门日报》近几年的广告经营总额年年突破2000万元。

3.整合客户资源,举办展会活动。办惯报纸的媒体人有一个习惯性思维,我们的经营只能在报纸上做文章或者即使在报纸外经营,也不能脱离采写方面。其实不然,每一级的地方党报在当地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多年积攒下来的品牌资源和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发挥好报纸的优势,整合好客户资源,举办企业庆典、企业展会等活动,更是报社体外经营的规模效应之路。以《海门日报》为例,今年春节与海门市房地产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届新春房交会,这是报社首次体外经营的尝试。虽然时间短、压力大,但《海门日报》充分权威优势,为参展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仅全方位宣传参展企业的优惠措施,而且赠送了一定量的报纸硬广,在现场还附赠了房交会特刊等,联合电视台等媒体,制作了房交会专题片,联合一些社会上的广告公司,制作了大量的户外宣传标语等,使得房交会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展会。尽管市场不景气,但房交会的成交量逆势上扬,6天展会时间内,成交达206套,交易总额2.07亿元。在为企业赢得销售的同时,报社也通过优质服务赢得了收入。一些参展企业起初还在担心没人购买,结果却让他们喜出望外,开发企业希望报社以后多牵头举办类似的展会活动。

四、报网融合抱团发展

现在可以说,每家报社都有了网站,但报网是否深度融合,取长补短,共赢发展还值得研究和探索。因此,面对渐行渐近的全媒体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新形势,面对愈加复杂的舆论热点形成和变化的新环境,必须进一步做好新兴媒体与报社等纸质媒体融合这篇文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扩大经营面。

1.努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符合全媒体时展的媒体格局。要进一步推进新闻中心内部各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推进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和创新,消除内部各媒体之间合作的制度障碍,通过对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更好地整合新闻信息、广告资源,实现内容集约化生产、新闻信息、广告产品多层次开发。

2.建立一个集报纸、网站、手机、微信、微博等为一体化的“组合信息终端”平台,并为此进行一体化的内容设计和生产,而不再将每个终端视为各自独立的媒体,单纯进行内容设计和生产。

3.成立全媒体制作部。将现在纸质媒体上的所有栏目、广告部的广告策划制作和其他一些栏目全部合并,成立全媒体制作部,集中进行统一的制作、包装、。

4.成立广告经营公司。要成立网络经营公司,公司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围绕“专业化、品牌化”的经营主线,为广告主搭建强势的媒体传播平台,为客户提供品牌整合传播的新选择。

五、体外经营形散而神不散

眼下,很多人把报纸转型、走体外经营之路,简单地理解为办新媒体、找新读者、铺新摊子,或认为必须将重点转移到主业之外的“非报”经营上去,似乎这才是不错的转型办法。其实这种想法或做法是错误的,是违背报纸发展规律的。

据了解,在日益困难的经营形势和环境下,一些报社出现了“自伤自残”的现象。有的把重要的经营人才放到了不合适的位置,有的领导让自己的工作重心游离于主业之外,有的投资项目只见钱进去,没见钱出来。更有甚者,有的报社居然把报纸广告版面和内容版面一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包给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司[3]。这样的做法,报纸有可能赚到一点蝇头小利,但多年积攒下来的品牌资源和优势,则很可能也就此毁于一旦,这种丢西瓜捡芝麻、只顾眼前不顾后果的做法,必将导致报纸经营加速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报纸转型并不等于必须放弃主业,放弃阵地,放弃故有的优势,不能做主次颠倒、喧宾夺主之事,更不能做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事。转型不等于转行,更不能转到歪门邪道上去。以《海门日报》为例,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必须依托报纸这一“母体”,才能做出出色的经营业绩。因此,任何一家报社的体外经营,必须做形散而神不散。这样才是既顺乎潮流,又遵循规律的选择,更无疑是正确的明智之举。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2

趋势一:跨媒体移动营销深入发展,社交、娱乐化是移动营销的金字招牌

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互动性,赋予了移动媒体区别于其他四大媒体独有的精准与交互价值,也让移动终端的跨媒体整合价值从其诞生时便被赋予高度关注。在2012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跨媒体交互的案例,诸如电视媒体利用二维码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移动终端把纸媒广告变成动态广告,甚至借助音频识别把App与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关联起来,尤其是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推出的一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移动社交应用——“呼啦”,更是掀起了一场关于用户与电视、线上与线下互动娱乐的视听革命,一改电视单向传播的缺陷。指点传媒CEO曹彤认为,移动化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第二春”,未来,传统媒体的一切好的营销内容都有可能与移动、与社交结合起来。随着广告主对移动营销愈加重视和投入,跨媒体移动营销更是会依赖其交互属性和多元技术得到更为广泛而深入应用,带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2013年,我相信电视/视频与移动终端基于声音、图像识别技术的跨屏交互案例会大量涌现,而娱乐化、社交化依旧是移动整合营销的不变主题。”

趋势二:从二维码到App定制,中小企业将更多参与到移动营销中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定制个性化的移动应用逐渐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新兴手段,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客户端的使用率达到了68%,成为手机上网的第一入口,移动应用作为最大流量入口,也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营销带来了福音。长期以来,受到资金、技术实力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对于高昂的广告费用总是“望而却步”,但相对低成本、高效率、可实现基于位置化信息推送和精准定位的手机客户端建设,则为它们搭建了与消费者便捷对话的平台,成为了企业对外营销的“第二官网”,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塑造、客户关系维护及二次精准销售提供了新型的移动化的营销舞台。指点传媒CEO曹彤还介绍到,除了手机客户端定制之外,针对中小企业在移动营销方面的需求,还可以考虑使用二维码等技术形式,将二维码附加在传统媒体、实体店周边、产品包装上,利用它的“小面积传递大讯息”的独特价值将用户导入企业手机推广页、线下促销活动或者微博、微信等社交互动平台中来,对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借助腾讯强大的渠道渗透力,我相信,品牌微信营销在2013年将进入大规模试水阶段,二维码成为连接线上线下营销的标配。”

趋势三:语音、拍照等手机自有功能的营销“价值化”

语音、拍照、LBS、陀螺仪等手机的自有功能,在2013年,有望成为得力的互动手段/媒介带给移动营销以更高价值。这些手机自有功能与营销的结合,一来,便捷了用户体验,如语音技术在搜索、社交软件中的应用;二来,丰富了互动的形式,如图像识别技术,让跨屏营销更富表现力。指点传媒曹彤表示,基于移动端的营销和应用开发,一定要围绕着手机自有功能进行延伸,在节省营销成本的同时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而基于位置化服务(LBS)的营销行为,更是为广告主的精准营销带来了突破,有报告指出,相比那些没有融入地理位置元素的广告,基于地理定位的广告的点击率高出两倍。指点传媒曹彤告诉记者,零售业和餐饮业在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广告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地理围栏技术和地理位置识别技术的成熟,让基于地理位置营销服务提升到了新高度。这样的营销形式,相信会受到旅游相关领域品牌的欢迎,如酒店、餐饮、旅游机构等,因为营销人员逐渐意识到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和信息服务在促成用户互动、拉动购买决策上的显著价值。

趋势四:移动视频广告流行,移动视频商业化探索初见成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随身移动性也让网络视频媒体的地位悄然间发生改变,从第三屏上升到第一屏(贴身屏)的地位,围绕着移动视频的营销与广告也为业内看好。继2012年爱奇艺、搜狐、优酷等视频网站纷纷推出针对不同系统的客户端并获取大量用户后,移动端试水货币化、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了各视频网站2013年发力的重点。曹彤表示,视频网站可以主打“跨屏整合的概念”,以移动终端的交互、互动特征吸引广告主延伸移动端,从而提升视频广告的整体售卖价格;此外,移动视屏的用户相对PC视频来说重合度较低,也会是广告主选择投放移动视频广告的理由。“我是比较看好移动视频广告的,但前提是用户量和体验得做上去,切忌打搅到用户体验,事实上,用户在娱乐过程中更厌恶被广告打扰。”

趋势五:品牌广告主持续加大移动端投入,技术突破是关键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移动网民数量过4亿,以及手机超过台式机成为第一大入网终端的现状,使得曾一度被称为“镜花水月”的移动广告也在这两年里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重视,将广告费用向移动端倾斜也成为了品牌广告主的一个共识。指点传媒CEO曹彤解释说,品牌广告主如今更偏好在互联网上做互动类营销,但智能移动终端在这方面其实优势更突出,如随时随地贴心相伴,如拥有多元的交互技术,如Html5、AR、QR等。“用户在哪里?广告主就会在哪里?所以毫无疑问,品牌广告向移动端投入费用增加是趋势,围绕着移动端的高品质、创意好的营销案例也会在2013持续增多,“但曹彤表示,如果缺乏关键技术的突围和成熟化应用,品牌广告主大手笔海投移动广告的日子仍不会快速到来,大屏幕、优体验的高品质移动设备(如Pad、大屏手机)仍是广告主移动广告投放的终端首选。

趋势六:移动营销深入三四线,抢夺区域用户成为应用推广新主题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3

1.报纸媒体的“联盟”与“抱团取暖”。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很多传统报刊杂志在经营上有20%—30%的下滑,2012年同期,全国报纸的广告经营同比下滑了7.3%。在本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由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广告人》杂志及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地标大报联展”的等多家中国地标大报,联合发起了“中国地标大报启动仪式暨报企联盟成立仪式”,包括广州日报、南京日报等在内的22家地标大报“抱团”形成报企联盟,倡议全民读名报,相约共同发展。

看点与趋势:区域性的都市报依靠其本地化的趋势,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报纸媒体如何从媒体化到产品化,探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依然是逃避不开的话题。抱团和联盟,仅仅是资源上的相互协同和支持,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媒体本身的商业模式和生存模式,未来报纸的创新之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2.电视媒体的“大片时代”和“细分时代”。本届广告节,央视和各个主流卫视都进行了媒体推介,尽管有很多新媒体在宣扬电视媒体开机率下降等等消息,但是电视媒体的地位依然坚固,但是电视媒体也并非毫无压力,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怡在央视级电影电视媒体的推介会上提出,电视媒体进入“大片时代”,即要利用产业链和权威性公信力的优势,进行大投入、大制作、高造势、高回报的内容制作,例如央视就提出在新闻、财经、综艺、体育、公益等方面的一些重点节目的大片制作战略。另外,电视媒体也需要不断的结合观众生活形态的变化进行节目创新和编排上的创新,例如湖南卫视2014年将亮相30多个新品节目,并启用主题日编排,每天都以一个主题日命名,周一真人秀日、周二比拼日、周三约会日、周四创意日、周五活动日、周六青春日、周日喜剧日。

看点与趋势:电视的内容创新的原点,依然需要关注观众在数字化时代的生活形态内容需求的变化,切割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看电视的时段和生活形态进行有主题性的内容创新,将是未来电视创新的关键。

3.新旧媒体从相互对峙到相互融合。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怡提出,今天进入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共荣的多媒体时代,而传统媒体也需要积极的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无论是内容还是与受众的互动,例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呼啦,打破了传统电视和观众单一的联系模式,利用手机移动端的便捷性,通过二维码连接电视屏和手机屏,紧密捆绑湖南卫视节目、电视剧等优质内容资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视和用户互动的模式,并在用户彼此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社交圈,上线十个月,超过800万注册用户、600万周活跃用户,而《我是歌手》总决赛影院直播开启三屏联动、《中国最强音》打通线上线下、和电商合作发起快男直播互动等一系列由呼啦主导的活动更是成为了电视互动营销的经典案例。

江苏广电集团新推出的“梦之音”则可以让观众在看电视广告的时候用智能手机领取优惠券、实现购买,实现了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很多报业集团也在试图打造新媒体平台。

看点与趋势:如一位媒体记者如此所述新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景象,即从“与狼共舞”甚至“驯狼为我所用”。今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已经从相互对峙到相互融合,传统媒体积极拥抱新媒体,新媒体也需要传统媒体的渠道平台作为支撑,受众需求与技术作为核心的双重驱动,缔造新的互动和体验是所有传统媒体都需要去积极探索的。

4.传播转向:从媒介资源购买主导到激发用户传播的路线。无论是艾菲奖,还是中国广告长城奖“互动创意奖”与“媒介营销奖”,获奖作品几乎都涉及到利用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等与消费者互动的创新与扩散的创新营销。而广告主越来越多地将营销重心从单纯的媒介资源的购买,转向能否激发用户的主动传播上,数字营销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而数字平台为传播引擎的角色在很多案例中都有所展现,例如在艾菲奖和长城奖互动创意的全场大奖,都是可口可乐夏日昵称瓶的传播案例,这个案例是一个线上线下整合的案例,其中利用互联网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化媒体的扩散传播成为其主要的亮点。

看点与趋势:不互动无营销,今天的消费者在嘈杂的信息噪音中,品牌除掉要购买优势的传播资源,还需要考虑如何制造消费者更多与品牌互动和体验的机会,数字化不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应该将其作为引爆消费者的重要驱动的问题。

5.内容营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媒体尽管往往是成为传统媒体广告支出的转移者,但是,互联网的广告形式和媒体形式也需要变革,传统的展示型的互联网广告也在遭遇到受众注意力和点击率下降的挑战,内容营销成为一股重要的趋势,无论是凤凰网提出的“原生广告,品效合一”还是新浪对于微博营销的新的一些产品,都在指向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更有大动力和内容。

看点与趋势:消费者在数字化媒体平台,需要的是深度的卷入和共鸣,而卷入和共鸣,则需要有更生动的内容,基于消费者生活场景和内心共鸣的内容营销创意会越来越重要。

6.技术驱动的大数据时代精准营销。无论是腾讯提到的从关注广告到关注人,关注人群背后的数据与需求,结合关系链与营销工具,更人性化地为品牌提供高效、精准化的社会营销,针对更多的行为轨迹,如用户曾经在媒体上的行为、标签等,做到精准定向服务,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推介会上,各个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对于用户的分析和案例分享,都在指向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消费者洞察成为新的精准营销模式,但是如何挖掘真正的大数据价值,却是所有的技术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

看点与趋势:大数据再大,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回归消费者生活场景,吻合场景的营销才是精准的营销,大数据的精准是未来,但是营销的实践和优化,还在路上。

7.网络视频的传播价值提升。今年广告节中,视频媒体的展台都是最耀眼的和最大的,尤其是乐视网、腾讯视频和迅雷看看,而今年多屏联动,台网深度的联动的话题继续深化,相比去年,网络视频的话题已经不再那么的有爆炸性和冲击力,在广告主心目中已经逐渐成熟。

看点与趋势:广告节刚结束,苏宁联合弘毅资本收购PPTV大部分股权,网络视频的整合是大势所趋,而视频平台和流量的集中化,有助于广告主进行更好的选择,网络视频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

8.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未来的传播结构。我去年和今年都主持了移动互联网的推介会,去年是各个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知识普及会,今年则是大家更多的分享案例和营销模式的推介,总的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单纯的广告展示也不再是消费者所喜欢的,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特性的互动,才能让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点,创意无限。

看点与趋势: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消费者移动生活形态的展现,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是整合营销,也是结合移动设备属性的全息化的营销,移动营销一定要和终端互动,社会化等等整合才能发挥效应。

9.中国元素创意的全球化。每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颁奖盛典都积聚了很多人,从2006年开始,中国元素先后经历了奥运、盛世中国红、中国力量、创意中国、新青主题,今年的主题定为“中国元素中国梦”。所有嘉宾一进场,就按照入行年代领了不同颜色的运动服,人手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帆布小书包,三代广告人都在这一刻重归校园。而2013年5月第60戛纳创意节,中国广告协会举办了戛纳·魅力中国周活动,2013年釜山广告节举办了首届中国专题,中国元素、中国创意正在被全球所关注。

看点与趋势:很多国际品牌都在积极利用中国文化的一些元素进行广告创意,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喜欢,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大,中国创意和中国元素将有机会走向世界,但是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内涵并没有被广告传播界深度挖掘,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创意元素未来也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10.广告产业园区的差异化未来。国家鼓励广告产业园区的发展,据悉现在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批复29个部级广告产业园,每年财政部有定向资金支持,10月26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广告节上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认为,对于广告产业园区,政府相关方面应该在明确地方经济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富于远见的谋划发展课题,以创新项目为引领,以创新基金委动力,形成园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首都经贸大学广告研究所所长杨同庆认为,广告产业园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各个产业园区的定位应准确,要差异化发展、互补性共赢、区域性整合。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4

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信息更加碎片化,实时化,个人化。社会化媒体与电商的奇妙结合,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让营销更实效更精准。对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数字营销电子商务探究基础上,大胆提出数字营销拥抱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搭载社会化媒体的新兴营销模式,对未来的社会化媒体整合营销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互联;自媒体;数字营销

1 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1.1 社会化媒体营销基本含义

社会化媒体营销(Social Media),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实现信息的分享和广泛而深远的传播。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商业平台,利用时下最流行的互动沟通工具,使生意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企业直接跟客户互动交流,将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营销工具一般包括论坛、微博、微信、SNS社区、twitter、博客、facebook和youtube等,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和传播。

1.2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

1.2.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53.1亿,调研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美国有80%的企业参与社会化营销,facebook正准备把5亿用户转变为在线购物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应该把关系当作一笔重要的生意来做,越来越重视通过社会化媒体与潜在消费者互动,搭建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

1.2.2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特征

(1)移动性与及时性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网民购物、社交、娱乐、媒体的综合性平台,企业社交、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新兴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崛起,而附身于手机媒体上的移动社交工具便有了移动性的特点。社交媒体的及时提醒服务,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及时接收,具有及时性特点。

(2)服务性与个性化

社会化媒体带给用户是全方位的服务体验,用户可以转发、评论、随意@,并且以社交关系为基础,消息开放,社会化营销是一种对话式的营销,它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所以要结合具体用户的行为特点,有个性化针对性开展。

(3)自媒体化与整合性

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即个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向他人传播。社会化媒体可以广泛分享用户体验,做到以个人为起点的传播。社会化媒体整合了各种社交工具的应用,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移动互联数字营销

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是数字营销趋势,在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移动互联也相应推动商业价值变现以及许多新生事物的发展等。

2.1 推动数字化“超媒体”出现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最底层以产品为中心,其次以平台为中心,而最高层则是以社区为中心。每隔一百年,媒体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上一百年被定义为大众媒体的百年,而在下一百年里,信息将不仅是被推销给人们,而且是在人们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被分享,所以基于关系的“信任推荐”将是未来网络营销的圣杯。社会化媒体、社区网络建立的是关系搜索引擎,而移动互联则推动数字化“超媒体”的出现。它不仅解构了传统媒体,还重构了当代的媒体环境。

2.2 催生O2O商业模式

O2O就是生活消费领域通过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即Offline to Online的离线商务模式(线上交易到线下消费体验、线下营销到线上交易)。AlexRampell在2010年首次提出O2O概念时指出: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O2O商务规模至少是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规模的10倍以上。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未来的十年,无论是线下的零售企业,还是线上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个“虚实互动的O2O新商业模式”引领下,将出现新商业时代的营销、支付和消费体验革命。

2.3 变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

在终端、应用、平台、管道等要素的轮番驱动下,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根据Gartner的报告,到2015年,企业的网络销售有一半是通过社会化网络和移动产生,预计到2015年,人们通过社会化电子商务的花费将达300亿美金。企业应该明白,移动互联和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的渠道,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到潜在或现有客户,直接跟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聆听他们的声音,把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在社会化媒体主流化的时代,需要把传播力转化为营销力,将虚拟的ID过滤为真实的个体,以实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

3 未来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十年,而未来则将属于移动互联网,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00个亿。网民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端的迁移带动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

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人与媒体、信息的创造传播模式,社会化的变革正在改变着营销环境。自媒体时代正在降临,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平台,通过人际传播的社会化营销逐渐瓦解旧有的营销格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足以改变每一个人和世界各行各业的行为方式。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整个营销传播领域的主要趋势,未来营销和传播显现出数字化趋势。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让数字营销拥抱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搭载社会化媒体的新兴营销模式,打造全新数字营销平台,无疑将在数字营销的市场中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2013.02.05

[2]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络营销,企博网.2012.10.26.

[3]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企业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国广播网2013.10.20.

[5]胡世良、钮钢、谷海颖: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6]《2013中国数字营销行动报告》.2013.05.02.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5

变局中的网络经济

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1996年互联网逐渐开始民间化,目前Facebook、Zynga、Twitter、Groupon、Foursquare等企业或模式,正在拉动互联网新经济向社交化升级。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止201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4.57亿,其中约半数使用社交网络;目前有3.03亿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较去年增加了2.3亿;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84亿,预计到2012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覆盖率将达到85.7%;2011年年中微博用户将突破1亿,但目前来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注册用户已分别过亿。这意味着视频、SNS、微博、无线等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受众已经具备规模,互联网正在由传统的1.0模式迅速向2.0转变。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论点,由于互联网应用的聚众性以及互动传播特质,让每类网络应用具备了媒介属性。如今的互联网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Web2.0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唤起了中国互联网网民的觉醒,网民不再纯粹的扮演消费者,而是集消费者、生产者于一体,借助各种网络新媒介,不断地针对新闻或热点事件进行分享、传播、点评、互动、热议,Real-time媒体时代真的来了。

美通社报告显示:超过90%的中国记者认为来自于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线索有一定价值,并有超过60%的记者曾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线索或采访对象。在2010年,全国50起热度最高的舆情事件,22%都是从微博首发的。

Real-time时代到来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1腾讯智慧峰会上,腾讯公司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发表了题为《洞悉心声,智领变革 Real-Time媒体时代的企业经营之道》的演讲,向数字营销业界率先提出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Real-time时代:“如今的网络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而网络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媒体的去中心化、去控制化,内容的实时化、碎片化在向营销人预示着,中国互联网Real-time时代的到来。面对时代的变局,营销人应从营销的本质出发,抓用户对媒体需求不变的真理,进行数字营销的全新定位。”

无论是“拉登之死”在Twitter上的抢先、快速、海量披露和传播,还是对于“五道杠”总队长的恶搞在国内微博上病毒式的蔓延,都证明了当下媒体的实时属性。媒体内容对网民的开放促成了Real-time时代的诞生,在高度自由的信息应用的支持下,新闻以分钟、秒钟为单位,进行着大范围的和传播。数据显示,在Twitter上,用户在高峰时期发出的Twitter消息竟高达每秒钟4000条。

在谈及互联网媒体发展趋势时,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向记者表示:“当前互联网媒体呈现出实时化、数字化、多触点、生动化、UGC、碎片化、关系链等趋势,这些趋势正是由社交网络所催生。无论是SNS网站、微博、视频网站还是无线移动互联网终端,新兴应用的产生都在满足网民在现实社会产生的需求。面对那些为完善现实需求而诞生的新应用,营销人应发掘它们的媒体特点,掌握不同媒体触点的规律和差异,以求在Real-time趋势中不落人后。”

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的信息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行传播,媒体环境的突变迫使营销人员要快速适应新媒体的节奏和特点,虽然媒体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变,但一些营销的核心原理却并未发生变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约翰・奎尔奇指出,营销市场面临着诸多的变化,但客户的重要性、客户洞察的重要性、价值的三大支柱却是营销不变的真理。

洞悉用户 重视营销新触点

对广告主而言,目前的Real-time数字营销环境,不但新应用、新介质层出不穷,而且用户也不断地处于流变之中,尤其是在中国1-4线城市,网民的行为习惯和对网络应用的群聚效应完全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洞察互联网用户需求,腾讯公司率先了《虚拟世界 真实信赖》数字媒体白皮书,通过对1-4线中国网民网络行为与生活形态的深刻分析,勾勒出了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网民生态图。其中针对3、4城市网民行为的涉猎与深入分析,在国内数字营销业界尚属首次。

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正在加强,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现实需求的完整镜像。以社交网络为主流的互联网媒体正在中国成形,在这些围绕社交网络的新兴应用已经成为数字营销的新触点。群邑中国CEO李倩玲女士认为,2011年将是微博、视频等新兴媒体大鸣大放的一年。据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在腾讯智慧峰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腾讯微博用户已经达到1.6亿,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300万,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商业价值与营销价值已卓然成型。

针对新触点营销,《虚拟世界 真实信赖》数字媒体白皮书也给出了原则性营销指引:作为广告主,与其自己发出内容,不如巧妙借力。借网民智慧之力、借热点话题之力、借大事件之力进行传播,塑造品牌形象,有效形成和强化差异化的定位;营销中一定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网络触点与内容,整合与打通不同平台,充分对破碎化的触点与离散的用户眼球进行覆盖,才能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关系链所带来的信任感是做口碑营销良好的土壤――品牌的好感度中加入了一层层关系链之间的信任,并且通过每个品牌追随者的关系链传递出去。在营销中,广告主应该强化关系链配合,在增加信任感的同时,增强传播半径与速度。

把握新触点 驱动数字营销革命

面对微博、视频、无线等新兴应用的异军突起,实时媒体数字营销生态环境日益复杂,品牌营销人员面正临消费者注意力危机,如何针对网络新触点做精准营销,是每个营销人必须思考的。对此,美国互动广告局CEO兰德尔・罗藤伯格在2011腾讯智慧峰会上表示,互动广告的诸多优势为营销人提供了成功营销的机会。在其看来,“数字营销需要经历一场包括媒体、创意、观念的革命”,据宝洁公司经验,广告投入在业务上的回报有70%源自创意的质量,这意味着在数字营销中,要想打破品牌营销人员面正临的消费者注意力危机,毕竟令人心跳加速的创意至少与让人点击一样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创意机构和出版机构必须通力合作生产出出色的营销沟通产品,创意团队中不仅要有文案和设计,还要有懂技术的人才能调动各个渠道受众的意识与情绪,达成打造持久性品牌形象的目标。

如果说,兰德尔・罗藤伯格的观点是战略指导性的,那么,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对于该如何把握新触点营销的访谈,则更具有实操意义。刘曜表示:“企业应该大胆尝试新兴的媒体触点,可以将整体广告预算的20%投入到包括在微博营销、视频营销、SNS广告、APP植入等手段在内的新触点进行尝试和探索。在指定营销计划时,企业要将品牌、偏好、直接效果的预期作出精细划分。”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6

线上线下大相径庭的经济状况并非个例。E市场、皮尤等多家数据公司的报告均显示,2012年,纸媒的广告收入持续下滑。而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公司的广告收益已经实现反超。

在中国,纸上线上的发行量对比相对和缓,市场表现却也日渐分化。群邑媒体、昌荣传播等多家传媒公司的广告市场报告均显示,2012年国内杂志增长放缓,报纸持续萎缩,并会在今年进一步下降。互联网媒体广告的增幅则赶超了报纸,增势强劲。

然而,当我们谈论报纸生死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混乱新世界 传媒老故事

“传统技术在艰难地适应混乱的新世界,这其实是个老故事。”谷歌总裁施密特撰文指出。

新媒体初兴,抓住移动阅读,个人化定制的趋势,也不乏成功的例子。《纽约时报》“时报新闻线”推出实时更新的新闻界面,实现内容聚合,又通过开发在线数据库“链接数据云”,建立数据库。从2012年12月24日开始,该报将一些深度报道,封装成独立的迷你电子书――也被称为“单文书”下载销售。

国内,“融媒体”升温:移动平台的内容展现渐成潮流。2012年12月12日,中国报道杂志社出品的《中国文摘》率先尝试“三网融合”,首度出现在北京歌华的高清数字电视平台上。《中国文摘》没有纸质版,是直接落户于iPad平台的中英双语财经类读物。继南都集团“打造全媒体”的计划之后,中国新闻周刊等主流纸媒也相继推出移动客户端。

然而,任何婚姻都不会永远停留在蜜月期,希望也可能最终转为失望。默多克所属美国新闻集团的首份iPad电子报,曾经“令人兴奋的杰作”――《The Daily》,在亏损千万美元的苟延残喘后,在2012年12月宣告死亡。此前,苹果的应用商店已经因为其评价太差而撤下应用。用户抱怨《The daily》文件大小动辄1G,难以下载;完全抛弃web形式而局限于客户端;付费内容并不出彩。

一味追新出奇,真的是出路么?据IDC和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电子阅读器销售在达到2011年的峰值后,2012年大幅下跌,预计在2013年有持续下滑的趋势。大热的移动阅读,很可能又要成为平板电脑的配角。

或许正如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所说,“如果仅是复制报业的传统思维,那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么这个喜新厌旧的老故事,该如何讲述?

盈利的转型 “新”闻的开端?

收费,一直是困扰纸媒转型的一道坎。默多克因坚持收费阅读广受争议。然而,这并非《The Daily》一家独有。只不过,在费用选择模式上可能会有更多选择:如对印刷版订阅用户数字阅读全免费,对其他用户部分免费。付费查看更多内容成为一种流行的方式,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所采用,目前来看,订阅情况还不错。而《华盛顿邮报》也在上个月传来电子版收费的打算。

亏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盈利模式真的是这个老故事的唯一视角么?

事实上,数字新媒体的强劲势头不仅仅体现在盈利上,更逐渐显现在纸媒引以为傲的内容领域。去年4月,揭露华盛顿政坛秘闻的政论网()和《赫芬顿邮报》获得新闻报道领域的奥斯卡奖――普利策奖,这是该奖项2008年放宽获奖媒体类型以来,第三次颁发给网络媒体。在中国,指向特定读者群,提供深度知识的新闻博客群,如虎嗅网、36氪,也是一片热闹景象。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纸仅是载体,新闻为首。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信息充斥身边时,读者所要探寻的,就是“深度了解,而并不是浮光掠影”,2012年12月19日,“创业新闻学”创始人马克・布里基斯在清华大学的讲座上如此评说。

追求好的新闻内容,其实就是以之推动盈利。“谁拥有了独特的内容,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看似投入成本不菲,但从长远看,未来的利润是属于掌握资源者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在论文中总结道。

内容的互动是另一值得关注的趋势。《The Daily》的死亡,据马克・布里基斯分析,一大病因就是忽视了社交网络。而在中国,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的新闻互动中,传统纸媒也逐渐发力。北京暴雨之中悄然上线的人民日报微博,以务实接地气的风格收获近360万粉丝;新周刊微博则以嬉笑怒骂的风格,获得不亚于纸质版的影响力。

经营品牌形象仍是目前传统媒体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目的。在中国,社交网络这一全民互动、信息流动迅速透明、相对更加自由的舆论场,蕴含着这个产业怎样的可能?技术喜新厌旧,而新闻常新。理念更新换代,而价值不死。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7

广州、深圳这两家报业集团战略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双方充分利用其在各自城市的新闻采编与传播优势,集合新闻资源共用,相互开放版面,编报各取所需,或进行联合采访、联动报道等,增强报刊及网络舆论引导的辐射力,进一步扩大受众市场,推进两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步伐,活跃珠三角乃至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二、双方充分利用其在各自城市强势媒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进行广告客户资源交换,增加广告市场份额,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积极利用双方驻国内的各机构进行业务交流与紧密合作,扩大广告市场领域。通过多种切合市场需要,同时不损害报纸公信力的形式吸引客户,达到两地经济信息相互延伸,使媒体广告增量,获得报业经济的共赢。

三、双方作为国内两大知名城市的主导媒体,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采编和经管队伍建设,通过进行人员交流,定期互换记者、编辑及经理管理人员,培训报业人才。通过不同工作环境的锻炼与培养,让彼此的员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完善自我,提高技能,为双方报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宝贵的人力财富。

四、双方对当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报刊出版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有着共同认识,认为通过合作,必须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这是报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辉煌舞台。为抢占数字媒体技术制高点,双方将紧密地相互交流新媒体拓展经验与创新产品,并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依托相互的自身实力和有效资源协同作战,实现报业出版的跨越式发展。

五、双方充分利用其在各自城市的社会资源与报社的人力资源,紧密配合两市的中心工作,联合主办有益于提高人民文化素养、提升社会人文精神面貌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型社会活动等,其中包括联合国内其他媒体及境外媒体共同参与承办,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带动新闻媒体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积极性。

六、为使双方的战略合作务实求是、运作顺畅,并达到合力共赢、共同发展之目的,建立合作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商讨合作的具体项目与具体事宜。联席会议主席由双方的社长轮流担任。合作联盟联席会议下设战略合作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与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项目与事项。并通过若干专业工作小组的实施。

――深圳报业集团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梁金河

寇凤书:广深结盟,剑指“南方”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深圳报业集团的联盟,主要目的在于希望巩固在广州和深圳两大市场的广告优势,进而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尤其是《南方都市报》构成实质性的压力,遏制后者在上述地区的增长势头。然而,报业的竞争远非如此简单,其结盟的效果仍有待观察,而且这个盟约并不会扰动南方报业的既定战略,只会加速这些战略被实施的进程及其对抗烈度。

从广深两个报团盟约的主要内容看,其中有两点最关键:一是通过广深两个市场的广告互惠,继续提高彼此在当地市场的垄断级别,为南方报业的拓展制造麻烦;二是新媒体的协作,希望以两个报团的合力抢占新型的赢利空间,继续封堵南方报业的未来赢利。应当说,这两个方面都是目前广东报团主要的竞争内容。广州日报与深圳报业的联盟,不过是将这些问题挑明罢了。

问题是,广深结盟对南方报业究竟有多少威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南方报团尤其是《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和广州的发展始终受到来自于非市场因素的牵制,不过由于南都自身的不断强大,类似的行政干扰和区域市场垄断始终未能遏制南都的掘进。即便在结盟之前,深圳报业集团已经在利用市场的行政优势,干扰南都在深圳的发行与广告。在结盟之后,这种干扰是否能提高遏制的效果,主要看广告商的投放策略。换言之,决定权并不会随着结盟的产生而自动转换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深圳报业集团手中。

南方报业或者说《南方都市报》若要从对抗性的结盟中“解套”,最可倚重的仍然是新闻,这始终是南都的强项,也是结盟者无法复制的竞争力量――从报业竞争的核心看,这依旧是核心竞争力,而在这一方面,即便广深两大报团联盟,仍然无法对南都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致命威胁。所以,不管有无外部针对性的盟约,《南方都市报》乃至南方报业要做的只是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在新闻的价值上开进、巩固、升值。此外,盟约的本身,不会改变广州日报与深圳报业主要是党报的市场印象,这是盟约本身无法战胜的弱点。

不过,乐观是谨慎的乐观。至少在新媒体这块,南方报团在规划上的确落后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集团旗下的网络媒体或者说报纸内容的新媒体程度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但由于新媒体的特殊性,它倚重报团现有内容的发展程度,使得南方报团在新媒体的竞争中会呈现出后发优势。目前,南方报团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已然在新的集团班子到位后,梳理完毕并且制订出面对市场的新媒体应对计划。始终要强调的是,新媒体的发展质量和后劲,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报纸的新闻制作水准,因此,广深结盟的新媒体部分不能说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结盟无法在新闻制作上战胜南方报业、超越《南方都市报》,那么,结盟的威胁力度将会自然下降。

当然,结盟意味着区域市场中行政因素的“联姻”,虽然这种“联姻”绝非真正的报业市场竞争所理应具备的,但仍然会提供竞争的变量。从这点来说,本人对广深结盟的威慑力持有限度的认同,但人们对它的长远竞争性、以及对于实现一个良序的报业竞争环境不该报有希望。

郭全中: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竞争态势变化的结果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的此次合作,是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竞争态势变化的结果。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一、此次二者的战略合作,是应对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竞争态势变化的措施,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广东省报业市场竞争一直很激烈,这里有实力很强的四家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而且竞争的战火已经从广州、深圳两大主战场烧到佛山、东莞等次中心城市市场。

随着这几年中国报业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这四家报业集团的实力也在此消彼涨,广州、深圳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报业市场的竞争态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广州市场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广州日报》和《信患时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羊城晚报》和《新快报》形成五虎相争的态势。其中,《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处于第一集团军,《羊城晚报》处于第二集团军,《新快报》和《信息时报》处于第三集团军。各种监测数据都

表明,经过近几年的竞争,《广州日报》虽然仍牢牢占据广州报业市场第一位的宝座,但是其广告额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南方都市报》继成功超越《羊城晚报》成为第二位之后,继续快速发展,大有赶超《广州日报》之势;《羊城晚报》一直在大幅度下滑;《信息时报》一直不死不活;《新快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尚不能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致命威胁。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广州日报》把《南方都市报》定位为自己的全面竞争对手,携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报纸的版面设计、采编、发行、经营和管理上不断创新,力图遏制住自身的下滑态势和全面打压《南方都市报》的生存空间。

在深圳报业市场上,竞争的主角是《南方都市报》和深圳报业集团,之前《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试图进入深圳报业市场都铩羽而归。目前,在单张报纸上,《南方都市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是最大的,但是由于深圳报业集团联合旗下的所有报纸在广告经营上封杀《南方都市报》,其广告经营额一直不是特别理想。但是,靠打压这种手段毕竟不能长久,《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广告额上升是迟早的事情,这将使深圳报业集团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

因此,通过分析广州和深圳两个报业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二者的战略性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共同的竞争对手――《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在广州市场面临《南方都市报》越来越有力的挑战,深圳报业集团也面临同样的压力,而且深圳报业集团也不愿意长期偏居一隅,也想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可以说二者这次合作是一拍即合,在深圳和广州两个市场上同时对《南方都市报》发起攻击,而且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报纸加入这个战团。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和联盟,实力尚弱的《南方都市报》如何应对将决定广州和深圳乃至广东省报业市场的下一阶段的竞争态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考验《南方都市报》智慧的时候到了!

二、这次战略合作能合作到什么程度尚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双方这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共同对付《南方都市报》,当然,他们双方也在五个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但是从他们的合作协议来看,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因此,双方能合作到什么程度,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分析一下他们的合作协议:在采编资源共享与互动上,在目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区域化报业市场上,报业集团内部的采编资源尚难实现共享与互动,两家报业集团之间要实现采编资源的共享与互动难度极大,即使能够勉强实现,其成本也会高得出奇;在新媒体发展交流与市场拓展方面,双方估计更难有所作为,不仅仅是因为开发新媒体技术不是报业集团的特长,也不应是报业集团去做的。更重要的是目前深圳报业集团和百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3G网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如何在新媒体的合作上处理这些关系就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因此,在这两个方面,可以说双方更多地是姿态性的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结果。

而余下三方面的合作,二者可能能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在广告经营联盟与拓展上,二者可以分别帮对方拿到一定份额的广告,这方面能够取得一定合作,如双方可以互相本地广告主在对方城市的广告投放。

曾春光:顺应传媒发展潮流的“牵手”

众所周知,广州是广东省会城市,是我国拥有报业集团最多的城市,有成立于1996年的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及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相关的竞争策略与发展模式一直都是焦点,早就有“大三国”与“小三国”之说。“大三国”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三大报业集团的主报,即《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一说则是指这三大报业集团。至于“小三国”,原本指《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三张子报,后演变成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报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格局,三报都在广州以外的城市开办有“地方版”,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三大报业集团探索出了三种各具特色的集团化发展之路。2005年10月27日,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建立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大集团适应媒体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增强党领导的主流媒体在新闻舆论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打造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信息互动平台,创新大型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经营运作模式,有利于报业和广播电视业实现跨媒体合作发展。

2006年6月30日,广东肇庆市委机关报《西江日报》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西江日报》加盟南方报业,增加后者成为其第二主办单位。《西江日报》保持“七个不变”,即作为肇庆市委机关报的性质不变,独立法人身份、名称和报头不变,围绕肇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服务的宗旨和职责不变,人事管理制度和权限不变。而南方报业可以做的是,利用其成功的办报经验和强大的采编优势,对《西江日报》的宣传业务进行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双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在印务和纸张采购等经营环节加强合作。

到2006年底,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总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1.63亿元;其中,《广州日报》单报的广告收入(含地方版、特刊和夹报广告)达到18。03亿元,连续13年在全国平面媒体中保持广告总量第一的位置。在进入集团发展的第二个10年后,集团新一届社委会号召全体员工“创新突破,再创辉煌”,以掀起中国报业创新的“第三次浪潮”,并确立了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国际文化传媒集团,把《广州日报》办成国际一流城市主流大报和著名媒体产业品牌的战略。

戴社长表示,广州、深圳都是广东省两个大型中心城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是这两个相对独立大都市的主流报纸的报业集团,双方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包括采编、广告、发行、出版、经营、新媒体战略等等,对探索两个大型报业集团的横向联合,最终形成共赢的局面很有意义。同时,两家都有很多广告客户希望自己的广告在广州、深圳两大城市同一时间“落地”,而且都希望选择在两个城市里覆盖面最大、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报纸,而这个任务只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能做到。现在,两大报业集团合作,广告客户只要选择一次就等于把两个地方的“第一”都选择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初,国际传媒巨头展开合作战略扩张市场的消息接踵而至: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开价50亿美元收购道琼斯(控股着《华尔街日报》);微软打算用500亿美元收购雅虎;加拿大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并购路透集团;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合并组成的集团则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笔者认为,在报业集团跨地域、跨媒体扩张的内在要求与当前体制与政策诸多限制的矛盾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联盟,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新形势下党报做大做强的新尝试、新探索,将成为业界的一大创举,不仅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而且将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并提升中国本土报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林忠礼:

报业竞争趋向深层次发展

将竞争对手纳入自己的价值网络,并与其结成战略联盟,在实践中既竞争又合作,发生在中国报业最发达地区的广州、深圳两大报业集团战略联盟的组建,是报业竞争走入更高层面、更高阶段的经典性标志,它预示着报业竞争的焦点已从产品、价格等传统层面转移到了以报业集团为载体的价值链及相应公司战略层面上来。

早在2002年,喻国明就提出,我国的传媒业已经进入了“合竞时代”。本次两大集团的结盟为这一推断给出最好的注脚。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以上具有资源互补优势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素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它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中介,可以发挥组织市场的功能。战略联盟的主要成员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基于各自能力,进行包括产品生产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使整个价值链环节实现增值。

战略联盟作为报业集团竞合战略的实践模式,其理论背景是:报业集团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性的现实决定了报业集团必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报业集团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不同报业集团所拥有的迥异资源却决定了他们之间必须进行互惠性的合作,才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于是,当合作方发现可以找到共同使用彼此的资源和能力的方法,使彼此都能创造出自身的、新的、极难为其他集团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时,报业集团就会采用合作战略。

广州、深圳两大报业集团的结盟也是报业竞争的现实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和我国报业产业市场的逐步开放,报业集团要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竞争态势,报业集团必须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战略,变竞争为合作、既竞争又合作,合作方共同培育市场、引导受众,由此,报业集团之间,报业集团与供应商、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演化成复杂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报业集团对其他参与方不同的竞争与合作行为选择,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经营绩效和优势持续,也会对其它参与方的行为和绩效产生深层次的关联作用。

所以,从以上理论、实践两个意义来讲,两大报业集团的结盟“不仅是中国报业发展与改革的创新举动,对于国际报业之间探索合作都具有借鉴意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如此说法并不为过。

梁金河:

传媒界战略性合作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境内外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传媒产业化步伐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国内传统传媒集团间跨地区、跨媒体的战略合作,呈现出了一种快速反应、全面推进的发展趋势。此次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深圳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就是一个具体表现。

广州、深圳两报集团的战略合作,体现出了国内传媒集团发展合作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战略合作开始进入到了一种实战阶段。

国内传媒业跨地区战略合作,自1997年7月创办《北京晨报》,2001年合资创办《京华时报》、《经济观察报》,到2003年的《新京报》,2004年的《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合作报刊的创办,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传媒力量,并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办报模式。

二是媒体的资源整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方面最突出表现在《第一财经日报》和《新京报》的诞生。《第一财经日报》的投资背景,权威、独立、专业,该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管,并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是上海最大的传播集团,从资产和经营规模上讲,亦是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旗下拥有雄厚的电视广播资源。“第一财经”即是其中的一个著名品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前列。 北京青年报社为北京报业市场龙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国传媒业的三大重量级集团联手联合主办《第一财经日报》,打破了广电部门和报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中国首个跨地区、跨媒体报纸的创举,完成了“第一财经”从电视、广播到报纸的跨越,对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财经”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充分肯定和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一财经日报》的使命是:力求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最受尊敬的财经日报,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的财经日报相对应的百年大报。

《新京报》的运行机制,实际上是权力形态模式中的一种权力嫁接机制,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机制与现代报业市场竞争的发展方向不完全相适应。权力形态与资本形态的不同特性决定了两种模式不同的市场扩张效果:资本形态模式的扩张讲求市场效率,这种扩张长远来看更容易做大做强;而目前权力形态模式在行政、地域、政策倾斜等因素作用下,可能更易见到成效。比较盛行的一种看法是:《新京报》是中国传媒业发展历史进程中一个体制上的开创性探索;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新京报》更具有体制上的优势。

三是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篇8

[关键词] 广告主 广告经营 手机短信 促销

近年来,广告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卖方市场进人买方市场。广告客户对传媒的选择更趋专业化和理性化;新兴媒体涌现,导致广告竞争形态改变;有的传媒习惯于靠广告价格创造需求,经营成本攀升等,这使得广告经营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但也要看到,我国未来广告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间。2006年我国广告经营单位逾14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04万人,国民人均广告费支出为121元,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正是在这既良好又残酷的广告发展环境中,报纸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应创新自身广告经营策略,壮大实力。

一、广告主广告投放呈现新趋势

如今,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以往的经营方式不足以应对现在的竞争深度,广告主在广告投放途径的选择上也越渐注重效果的评估和测试,广告投放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广告与终端并重

近两年的广告研究数据表明,广告主对促销活动、人员推销、公关和直接营销、口碑营销这几大“线下”广告形式的侧重程度不亚于“线上”广告。广告主在“广告费用”与“终端推广费用”的预期投入都呈增长势头。其中偏重投入促销活动的企业达70.2%,与偏重使用广告的企业比率相差无几。尤其是口碑营销越发得到重视,无论是在工业购买还是在消费品购买背景下做出的研究都表明,在评价和选购商品的最后阶段,言谈交流的作用举足轻重。

2.广告主倾向于综合性使用多种媒体

广告主为竞争需要,实施更具灵活性、前瞻性的媒体战略战术,创新并整合地使用媒介。被调查企业的媒介选择中,除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以外,户外广告、店头POP、展览会等媒体势头强劲,专业行业杂志、交通工具等也在被相当多的企业使用,企业的媒介选择呈多元化态势。

3.广告主寻求媒体使用差异化策略,积极开发使用新式媒体

研究发现,互联网、户外媒体、DM直邮广告等日益成为广告主热衷开发的广告资源。此外,广告主频繁借力“事件广告”、“赞助活动”等诸传播方式,表现出广告主在营销推广战略战术方面的进步与成熟。手机短信广告、植入式广告等日渐兴盛,都是广告新媒体开发的表现。移动电视媒体广告价值显而易见,如针对性、接收的强制性、受众接触率高等,从而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加盟。而如今网络游戏的用户数量不断飙升,因此网游植入性广告成为下一个广告金土。

二、创新报纸广告经营策略

1.提供更精确的消费者信息

R3亚太公司和《中国日报》进行的关于广告付费方式的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在中国有47%的客户愿意按照佣金制付费、有51%的客户愿意根据广告结果付费。广告行业旧的经营模式围绕的资源是媒介的收视率、覆盖率,追求的目标是记住品牌并促进销售,现在广告主关注的焦点则是投资回报率。这种转型意味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核心数据库营销将得到解决,新的广告经营模式是基于消费者数据库的互动的、双向的营销传播,它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支持更为精确的用户数量,以及认知、记忆、行动各个层次效果的反馈。

2.广告传播终端化

如今,广告主不仅仅重视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而且对人员促销、卖场促销等终端营销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媒体应该借助自身所拥有的巨大客户资源,帮助广告主实现一对一的终端销售。比如,报纸都有自己的读者数据库,报社发行公司可以在发送报纸的时候对广告客户所对应的客户做一些广告宣传任务。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广告宣传的要素得以延伸、加强和重复,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具体印象,同时避免报纸广告干扰性强等劣势,利用地利之便为消费者购买商品补充更多的认知信息。

3.延伸广告服务形式

无论从广告主需求还是媒体自身经营角度,媒体服务创新都是广告市场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这一动向尤为明显:媒体的服务超出刊播的范围,为广告主的市场开拓提供附加服务。除投放指导等与媒体密切相关的服务,某些媒体还利用熟悉当地市场和当地政府的独特优势提供营销策划与市场调查服务。现在人们更多消费的是服务,这是服务行业日益兴盛的时代。

4.立体化捆绑经营

广告商都追求立体化的传播效果,倾向于整合营销传播。报业集团下有很多定位不同,风格迥异的报纸,以及路牌、霓虹灯、网络等其他广告媒体,那么集团的广告部门在向广告商推销某一报纸的版面时可以实行几家报纸的捆绑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广告商提供广告价格的优惠,报社和广告商实现共赢。

总之,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主不断增强的广告意识为传统媒体提供巨大的广告盈利空间,但广告主不断理性的广告经营策略使传统媒体要赢得广告主的支持又变得相对困难,因此创新广告经营方式,为自身赢得更多广告利润,最终形成广告经营品牌。

参考文献:

[1]胡作华:我国传统媒体:仍是广告的主渠道.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5月18日.第001版

[2]以促销活动推动品牌建设成为趋势.新浪传媒省略,2004年01月02日

上一篇:治理垃圾行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村集体经济运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