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8 19:56:05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1

Facebook是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从德国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社交媒体渠道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Facebook,Youtube,StayFriends,Wer-kennt-wen,Google+,VZ-Netzwerk,Xing,Twitter,MyVideo和Jappy(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Facebook在德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其帐户的受众数占整个被调查人数的72.1%,这其中每天有77%的用户至少使用一次该媒体。YouTube为第二大社交网络平台,有38.7%的德国受众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其中每天使用的人数也达到了41.6%。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公司的Google+在推出短短一年之内,于2012年7月成为了德国第五大社交媒体。虽然该社交网络用户只占整个互联网人数的19.4%,但每天至少登入一次并使用其平台的德国受众人数达到了49.8%,活跃率仅次于使用Facebook的用户。此外,尽管每十个德国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位拥有Twitter账户,而且在德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专业社交网络平台,但其受众人口数目前只排名第八位。

受众在公务活动中较少使用社交媒体

如表2和表3所示,在私人交往中,社交媒体牢牢扎根于德国受众的日常生活,并已承担了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已成为第二重要的通讯沟通工具,每天至少有45.1%的德国人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联络。当然,电话在日常使用中仍被应用最多达到53.2%。电子邮件居第三位,每天受到43.4%的德国人的青睐。相比之下,传统的信件和明信片每天只有3.4%的人使用。

在公务活动中,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电话,达 41.7%;其次是邮件,达35.0%。但在对社交媒体的态度上,受众在公务活动中只有7.1%表示在每天的工作中会使用社交媒体。受众在因私或因公环境中对社交媒体选择的态度不同,有价值观的因素,也有个人偏好的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受众对社交媒体在商务活动中的安全性表示怀疑。

商务环境中对通信设置及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与在私人环境中完全不同。在德国,虽然一些较大的公司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社交网络,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完全对社交媒体开放。一方面,他们担心在对外沟通时,不良的表现及回应会对公众、员工和客户群体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往往倾向放缓消息的传递速度,以求降低不必要的麻烦带来的风险,所以在新媒体及通信手段的选择上也更为慎重。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2%的德国企业仍限制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社交媒体,有9%的企业甚至阻止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使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德国受众有66.2%的人在工作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社交网络,75.7%的受众在职业生涯中从未使用过即时信息服务。

当然社交媒体的运用是时代的趋势,各种机构对社交媒体使用指导方针的制定以及针对社交媒体运用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但从整体来看社交媒体在企业的发展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阿尔穆特/盖格哈特/施泰因豪泽(2012)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6%的德国企业还没有社交媒体的指引,85%尚未向他们的员工提供社交媒体方面的培训。

受众主体意识、选择性需求和娱乐化心理增强

德国社交媒体受众的人群特征可以从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和教育背景三方面来分析。从年龄层次来看,大多数受众属于青年。德国社交媒体受众的年龄分布情况中,大多数集中在35-44岁之间。从25岁开始,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逐步递增;到了45岁之后,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数呈递减态势,开始下降。

从收入和教育背景构成来看,大多数德国社交媒体受众的收入及教育水平属于中低层次。从收入水平来看,多数社交网络受众群体的平均收入为1,000 - 1,999欧元之间。XING用户是这六个社交媒体中唯一一个平均纯收入达到2,000 - 2,999欧元水平的,值得注意的是,此社交媒体的受众不仅收入最高,也是受过最好教育的一类人群。

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更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通过转贴、评论、分享等,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所以我们在传播中应该把握受众人群的特征,例如德国青年受众群体的三大特征是:第一,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25岁在德国基本是刚刚大学毕业,在年龄、心理、思想等方面都显现出较强的自主性;第二,受众的选择性需求增强,受众会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兴趣选择信息,对社交媒体上的话题也会采取主观的把关方式,进行选择性的记忆与传播;第三,受众的娱乐化心理增强,他们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个人观点,媚俗化形态明显,的信息有的是情绪的宣泄,有的则充满了戏虐、调侃、讽刺与批判。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传播/媒介/人/数字媒介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传播。

人类传播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图片、手势、姿势等)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media)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传播进行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语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现代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网络媒介。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都为之一新,信息越来越丰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而今天的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然而,我们在获得延伸的同时,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发展的媒介,在不断扩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时,又裁截了人本身。我们的手,我们的足,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本体的功能却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赖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与人

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模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路径所携带的信息中。心灵也固存于传递信息的路径中。“信息是一种能够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点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点则含信息。信息是一种“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赖于对信息的感知,从植物到动物,从最原始的草履虫到高级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对外界的环境信息的感知。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更是时刻离不开信息。人类对信息有着天然的渴求。

如果说,其他生物对信息的需求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有为了心灵的慰籍。当信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从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满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劳德·香农与沃伦·韦弗两人写一本书《传播的数学理论》,书的开头这么说:“凡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均称传播”。人们的心灵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获取有赖于交流和传播。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为延伸。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灵——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为自我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我们现在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现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几乎可以获得梦想的所有东西。

人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就没有人。心灵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现在变成了我们的环境本身。运用媒介,我们不断地延伸,延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灵。有了媒介,才有了社会。媒介即社会,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了语言媒介,人才成之为人,但人类社会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文字和书籍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直到有了电子媒介,人类才进入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社会,我们由原来生活的物质的、原子的、有形的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社会。在虚拟社会里,我们有着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劳动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成员。因特网作为全新的媒介,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无可限量的变化。全球网络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性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界。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体现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

媒介应用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

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体存在又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媒介应以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媒介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媒介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身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人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体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人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环境。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数字媒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因特网。未来的主流媒介将是互动式媒介——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而是因特网上的互动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数字媒介,指的是数字网络,即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媒介的变革,并将成为媒介的中心。网络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流动性。传统媒介如报刊等,以及介质数字媒介是将信息物化在原子上,尽管轻巧、便携,但信息的传输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位置移动。因特网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主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介质媒介本质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来说,即具有流动性。将信息物化在介质上,信息的使用离不开原子,这是工业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与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类社会尚未步入信息时代之前,这种技术和方式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时代还未完善的社会中,它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动性,信息会选择满足其流动性的媒介,这就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介,而不是光盘及在此层面上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网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运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传播。传统形式的信息运送方式,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到了数字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传送。通过因特网,只要手指在鼠标上一点,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为一群数位精灵,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来到荧屏前。

其次,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介作用于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户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等。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看或不看,而对网络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甚至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比如,就传统报纸而言,受众不能对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网络报纸则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检索等功能,只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个人化的报纸;或者通过反馈等功能,发表他们对新闻的意见。实际上,交互性常常表现为用户利用网络媒介的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操作这些信息的主体,而传统媒介则不提供这些功能。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就不仅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控制了传播效果。

再次,网络媒介是多媒体的,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声音和视频。网络传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传统媒介只是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介所具有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体与交互性传播,是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

在图书时代,对语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电子媒介则使我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社会化和口语化。现在,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我们拥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语化的又是书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

因特网从技术转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现,人类即紧紧地依偎在因特网上。因特网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且有趣的媒介,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我们的心灵需求的信息。而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极为丰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与自己的心灵互动的新鲜事物。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灵需要时送来人们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们运用口语,就如同是在散步,轻松自如,但走得慢,即获得信息的速度很慢;运用纸和笔,就如同骑自行车;使用广播和电视,就像是乘公交汽车,尽管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但主动权在公交公司,用户只能定点定时去乘车。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车,我们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虽然只有这一点小小的变化,但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上,人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权力从媒介转到了我们。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受众,我们同样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数字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我们的所需要的媒介。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当我们尽情地讴歌数字媒介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这片蔚蓝的天空是否会飘过乌云?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除了显而易见的负面的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黑客等,数字媒介本身也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我们数字化了一切,我们是否会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比特,我们将无所适从?

信息是人与事物互动时产生的一种东西,而人对信息有着天然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心灵。现代的每一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们茫然地注意着无边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着浅层次的互动。

“信息崇拜”导致“信息爆炸危机”。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与现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发生矛盾,同时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碍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现代社会,生存离不开信息,但无边的信息会将人们淹没,使人们手足无措。

设想我们生活在平静恬然的农业社会,当我们从田边走过,我们可以潜心去体会一朵花的开放、凋谢,认真地注视小鸟的飞翔、蜜蜂的辛勤,这些非现代社会的信息,它们会带给我们以娱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感应。从这些简单的信息里,我们所获得的,难道不比从现代大量的信息里所获得的多吗?

——当数字媒体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时,数字媒介是否会丧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赏的不同于电视的新特性?

——数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它与技术的结合更紧密。

当我们把数字媒介当成我们的私家车时,我们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接受的数字媒介,只是技术精英们所提供的出租车,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们得向技术精英们付出代价——“出租车费”。我们的自由也许仍然只能由技术精英来把握。

对于媒介的使用,也许如同我们的交通工具,它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忙乱。如何才能做到回归:我们对媒介的使用,真的胜似闲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无边的数字化信息所驱使?……

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统治下的噩梦时说,“……我们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经》,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家园……”

五、设计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

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我们的理想媒介,应该是:

1.最好的交互性——网络与人的互动。

因特网是和电视不一样的媒介,它是互动式、多方向、含有几百万个交点的媒介。

网络是互动的、参与性很强的,好比坐在餐厅里谈话,而不是把东西从印刷成的报纸中往外乱撒。一来一往的对话及其流动性,使得网络生趣盎然。网络的灵魂在于人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

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接受内容,同时也希望自己给别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样好。人们希望主动地“拉过来”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动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网络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现行的传播基础结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站点,可以立即向百万人出版他的东西。网络这种传送的环境不需要大型传播媒介的基础设施。

因特网上的互动式业务,即将跻身于主流之列。未来的互动式经验要能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要能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讯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媒介就与人产生了多层次的互动。

2.更多地体现个人性——个性化服务盛行。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论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众在享受按摩的过程中,被大众传播媒介通通没收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大众中每一个人的自我,即个人性。电脑用户伸出自己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与电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网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与因特网的这种交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人性。

因特网将充分体现出尊重用户的个人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来越人性化——媒介与人的融合。

数字化时代,电脑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一堆单调和呆板的硬件,而是会说话、根据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化器件。同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将会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样方便。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数字媒介将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灵,它了解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适时为人们送来信息。

人机界面不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无界面发展,从而最终把其纳入人的本体。未来的方式将是借助已在发展中的仿生工程,把电子途径直接与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起来。这一思想将隐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联系。

媒介技术的人性化,从而最终体现出自然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这样的未来不是梦。

数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断与人融合。在未来,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个独特的,正如口语媒介、手势语、体态语,这些都因人而异。

未来,媒介即人,数字媒介方便、易获取,人人都可以拥有。我们运用数字媒介,正如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自然端庄;犹若我们的思想,一任其驰骋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类创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纪钟表被发明,语言中便出现了有机械含意的比喻:“心脏如同一只泵。”20世纪中叶自控式工程装置问世,控制论式的比喻也出来了:“人脑如电脑。”这些概念初提出时很难接受,现在却已是过时的比喻。

今天,我们创造了因特网,并使之成为我们日益依存的媒介。未来,我们可以说:

我是网络。我是万维网。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内容。未来,媒介将是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

[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7]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8]珍尼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cn中国计算机报媒体全文。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3

一、序言

二、文化节简介

三、协办院校/联动媒体

四、组委会简介

五、主题活动

六、社团特色活动

七、招商方案

八、资金预算

九、日程安排

十、会务信息

序 言

有一方蓝天透明澄澈

有一湾碧水悠悠东流

目送着寒冬的背影走到尽头

我们发现春天是一支温暖的歌

任你作词,任你谱曲

我们总能从容地挽起喉咙

把冷峻的西北风

唱成暧融融的春雨

那是因为,我们的目光

在望穿秋水之后

一直望到了这个雨季

所有的思念都留给昨天的故事

所有的梦想又一次绽放于枝头

站在春天的起跑线上

我们知道青春是一本精美的诗集

俊逸婉若,激情豪放

我们总能自如地挥起巨笔

谱写随之而来的活力雨季

装订成一段绚丽的珍本

那是因为,我们的双手

在拥抱岁月的同时

也拥抱了整个春季

在这春光明媚、万物萌动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社团同仁的躯体里都流淌着两种血液:一种是沸腾的!另一种还是沸腾的!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释放我们的激情与热血,把河大社团这道风景线装扮得更加亮丽、更加灿烂!给平静的校园一份活力、一份高贵、一片温情!

文化节简介

××大学社团文化向来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开全省高校学生社团之先河,在全校100余家社团(本部、新区、质检学院、医学部)的团结努力下,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遍及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是全校极其关注,广大师生热情参与的品牌活动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校党委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众多知名媒体的普遍关注,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其中三届为××省社团文化节)。

在××大学实现省部共建之际,我们拟以“与母校发展同步、创社团健康和谐”为主题,全力打造××大学第七届社团文化交流节。本届文化交流节是我校一次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盛会,各学生社团都将围绕“传承人文传统,发掘原创思维,反思社团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主旨,推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独具特色的活动,从而繁荣校园文化,弘扬河大精神。

本届社团文化节将以100余家社团为主力,四个校区为阵地,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围绕本届文化交流节的主旨,我们将把着眼点放在总结展示近几年我校社团文化成果,发展原创作品和活动,反思传承我校社团文化等方面,尽可能突出各类各家社团的特色,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活动安排上,我们将采取文化节系列套餐的方式开展活动,鼓励社团之间的强强联合与资源共享,强调各社团间的优势互补与团结协作。同时本次活动相关媒体将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协办院校/联动媒体

协办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co—host

华北电力大学 ××农业大学

保定金融专科学校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届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将作为观摩院校出席本次文化交流节

联动媒体

media support

校外媒体:保定电视台、《燕赵都市报》、《保定晚报》

校内媒体:《红色战线》、《河大社团》、《我们》、《新空间》、团委弘毅网站、红色战线网站、燕赵bbs

*各协办院校校内媒体也将对本次交流节进行跟踪报道

组委会简介

组委会成员名单

顾 问: 万素英(××大学党委副书记)

主 任:赵新峰(××大学团委书记)

副 主 任:单耀军 姚 伟(××大学团委副书记)

秘 书 长:王东兴 滑晓军 张小升

执行主任:甄利锋

执行副主任:安军伟 刘家辉 仝丽峰

委 员:覃 晴 郑兆尧 姚海涯 白 金

穆嘉富 徐 杰 刘香玲 许艳莹

组委会机构部门设置、职责 、负责人

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机构示意图)

负责按时完成文化节主要活动文件,材料的起草,审核工作;负责交流节过程当中的财务工作;负责请柬的制作,发放工作;负责监督各组的工作进度

公关部:(覃晴 13503383013)

负责对内和对外的媒体及兄弟院校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

负责交流节过程当中的技术处理及dv与flash的制作工作。

负责交流节宣传资料的制作发放工作;负责作好文化节环境宣传工作,包括冲气拱门、氢气球,大型广告宣传板安装、展示,条幅的悬挂工作等。

负责嘉宾的邀请、接待及礼仪的培训工作。

后勤部:( 姚海涯 13191660691)

负责交流节相关物品的准备及现场布置工作;负责招待酒会,在文化节期间邀请的合作商,专家,来宾,新闻媒体,演出团体的食宿安排。

保卫部:(白金 2256677)

负责协调文化接各项活动的安全保卫及秩序维持工作;检查督促各项活动的承办单位作好安全工作;作好主要来宾下榻的安全工作。

附:赞助单位可派出代表参与、指导社团节工作

主题活动

社团节会徽征集大赛

会徽是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会徽是社团的图腾。会徽的意义超越社团节活动本身,充分展示了社团人对于社团文化的理解。 本次社团节会徽征集活动将有力地推动我校社团事业的发展。

参赛要求:

1、 征集的会徽作品的风格、形式不限,但必须是原创,此前未以 任何形式发表过,作品应充分体现“和谐、奋进、超越”的社团节主题;

2、 应征作品应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节的会徽;

3、 会徽的创作设计内涵要求健康、向上,主题突出,能传递出新颖的艺术形式和青春活跃的气氛;

4、 应征作品要具有浓郁的社团文化特色;

5、 会徽还应具备灵活开发实用价值,能广泛运用于特许产品(文具、手提袋)、网络、报刊以及社团节活动等不同领域;

6、 作者必须对作品的内涵进行解释。

评选过程: 4月12日组委会将组织大赛评委对会徽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选、修改。评选结果将于新闻会上向全体师生公布。

奖项设置:

会徽作品征集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纪念奖若干。获一、二、三等奖的作者将获得证书和奖金奖励。

征稿时间: xx年3月25日——xx年4月12日。

征稿地点:多功能馆东侧二楼社团联合会办公室

*部门工作安排:

办公室:负责上交作品的收集、整理及评委的邀请

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

新闻会

时 间:4月14日14:30---16:00

地 点:××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主 持 人:甄利锋(××大学社团联合会主席)

发 言 人:王东兴(××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社团联合会秘书长)

列席嘉宾:安军伟 仝丽峰 刘家辉(××大学社团联合会副主席)

赞助单位代表

与会媒体:

校外媒体:保定电视台、《保定晚报》

校内媒体:《红色战线》、《河大社团》、《我们》、《新空间》、团委弘毅网站、红色战线网站;各协办院校校内媒体

流 程:

1、主持人宣布新闻会开始并介绍出席媒体及嘉宾

2、发言人就本次文化交流节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3、新闻媒体对本次文化交流节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限8个问题)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微博文化;流动性;碎片化;消费主义

Twitter、饭否网、Follow5等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的广泛使用,公众可以借助网络等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发送至社交网络,与社交网络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便捷的网络社交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公众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构成很大的影响,形成微博文化,微博文化是当前文化系统中的新景观,以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形式存在。微博文化的自由性、随意性、平等性和多元性凝聚了微博用户的情感、知识、经验,也反映着特定时期各种社会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利益与微博的结合,使得消费主义对微博文化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一、 微博文化概述

1、媒介文化

微博文化是媒介文化的新形式,尽管当下媒介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普遍,但是国内关于这媒介文化这一部分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国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国外有学者认为,媒介文化越来越倾向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他们正在快速地复制和加以变异,迅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国内学者认为,我国的媒介文化表现出更多的消费主义特征,正在占据和引导着社会,而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正常发展。关于媒介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不同的活跃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社会主体共同创造,传播的文化综合体,通过多种子文化交织而成。

2、微博文化

微博文化作为媒介文化的新生物,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大众生活中,“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微博控”对微博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使用的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塑造的虚拟空间,行为方式收到微博的强烈影响。由此笔者认为微博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就包括微博平台的文化形态和其他媒介的延伸文化。微博文化是平民文化。是广大微博用户在微博公共平台上共同创造,传递,分享、沟通而形成的传播文化,通俗文化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为我们创造的平台中不断得到延伸和变化。

二、 微博文化的表现特征

微博公共主页上海量信息每分钟更新的信息多达数百条,不断更新的信息中风格各异,不同类型,出于不同目的微博信息充斥网民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伴随通讯技术进步,移动媒体以便捷性、多功能等优势吸引大量的手机用户,研究表明微博平台的丰富对微博用书使用微博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新技术融合和冲突中,媒介文化主要有呈现出一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微博文化的共享性和延伸性

自Twitter在美国的广泛使用,再到世界各地的扩散,这种便捷的网络社交工具迅速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这种传播工具的便捷性、时效性,信息的海量性为受众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微博用户在可以在自己的微博空间中即时信息,动态,迅速的就可以引来很多人的围观和评论,信息可以得到迅速的关注和分享,微博用户之间形成不同的圈子,共同分享、传递不同的观点、信息和思想。微博信息的在微博用户不同圈子的共享、推送,这样一个交错的结构,使得微博文化的共享范围不断扩大,微博对人们的活,人际交往方式在不同的时空中产生强大的渗透和支配,微博文化在共享的同时得到无限的延伸,微博文化在不断吸收和融合的情境下走向多元化,延伸到微博用户的方方面面。

2、微博文化的流动性和同步性

由于微博用户的分散性,微博信息往往呈现出分散和裂变的特征,微博平台为我们提供的140字信息始终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信息后即可就会被下一条覆盖,微博文化呈现多元化,不同的微博用户拥有自身的价值观,思想的独立性决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形成微博文化的多元性,主题很难得到统一,即便相近,却又互不干涉。移动通讯技术为微博用户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使用微博的条件,移动通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微博用户使用频率及使用方式,缩短微博用户与微博平台之前的距离,信息的更具时效性,微博文化白先出同步进行的信息流动性。

3、微博文化的结构化和碎片化

微博用户以自身的人际关系、文化修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微博好友和关注对象,构建自己的“微博社区”,在公共微博平台上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交织的文化社区本身是具有一些共性特征的,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当很多微博用户共同关注同一个事件时,发表各自观点的同时会在不同的微吧社区中浏览各种多元信息,进行交错性的传递。微博平台自身简约便捷特征决定了表达方式,信息的传播不能长篇大论其来龙去脉,只能简单的概括,多数是一句话,这种表达方式就决定了微博文化的碎片化,同时不同微博用户价值观的差异性,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发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自的表达方式和编码方式,丰富了微博文化的碎片化特征。

4、微博文化的外来干扰

由各种子系统文化交织构成的微博文化,由于参与主体与途径的平民化、多元化,微博平台上呈现出草根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在各在的系统内部形成不同的文化样态,不同的文化类型并存,冲突也不可避免。多元的微博文化不可能形成统一的主题,这就给商业利益侵入微博空间提供条件,微博主体不可抗拒的受到商业利益集团的有目的性的影响,微博用户在商业利益集团的消费主义的错误导向之下,消解微博作为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和媒介对社会的监测功能。对政治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微博文化的平民多元性很难抗拒外来文化的入侵,给微博的规范价值带来负面影响,对微博文化空间的发展造成极大地挑战和干扰。

三、微博文化面临的冲突

多元的微博文化难以对抗外来干扰,商业利益集团瞅准这一信息平台,以裸的经济利益为有目,持续性的以各种商业信息包装形式出现在微博空间中,潜移默化中向受众灌输消费主张、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媒介文化也呈现出消费主义、娱乐精神、享乐主义,这一倾向引来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批评,微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冲突表现如下:

1、 消费主义诱发文化奇观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提出的“奇观理论”认为社会各阶层在消费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开始更加对娱乐化的视觉表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聚焦在短暂的视觉刺激和视觉享受上,忽视事物发展内在的本质和审美情趣。居伊·德波进一步指出“奇观理论”是消费主义席卷社会狂潮的产物,它在事实上覆盖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以奇观文化为主导的消费主义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文化奇观现象在自媒体时代非常普遍,网络红人、网络推手、选秀节目形式的不断更新、大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非理性参与,通过舆论干涉司法独立等。消费文化只要是伴随着国际之间经济联系和消费变化进入中国的,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已经成为媒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表象之一,媒介文化为消费主义提供了生存和延伸的平台,呈现在受众视野的是承载了大量消费主义文化的媒介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媒介文化发展的平台对受众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利益的联结,使得媒介对商业利益和市场化运作产生强烈的依赖,媒介文化业也逐渐受到利益集团和商业主体的影响,成为商业利益集团市场化运作的工具,背离了受众的利益,消解了自身承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监测功能,因此,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对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文化的规范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大众的关注。

2、 缺少统一的价值引导和精神约束

大众作为独立的个体使用微博时会衍生多元的的“微文化”,丰富的微博文化是由多主体共同创造的结果,这一组成结构决定了微博文化的差异性,一方面,微博用户使用微博时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差异性信息,另一方面,微博运营者在发展微博平台时要以不断地迎合受众需求为标准,调整和丰富微博功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微博用户的需求。微博用户的差异性需求会更加迅速的反应在微博空间和微博文化中。但是,合理有序的社会文化系统是需要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和相近行为方式的引导,社会成员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做出符合社会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但是微博文化的多元信息很难形成统一的趋向,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微博用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因此,微博文化缺少统一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约束,差异性的微博文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值于媒体的社会价值,微博文化的发展应该立足于社会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为我们提供便捷社交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消费主义诱发的文化奇观,多元信息主体引发的价值引导和精神约束的缺失,说明微博文化急需的规范和限制,尽可能的减少社会负面效应,建立合理有序的的市场化规则约束机制可以促使微博文化良性发展,实现和谐有序的微博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邓忻忻.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等.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4][英]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5][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姚燕译.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英]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1780—1950[M].北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社交网络;后现代;广告;社会化营销

在人人都有自由发声权利的Web2.0时代,以微博、SNS、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热衷于活跃在社会化媒体中及获取信息,维护社会关系。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该平台,内容生产与社会交流相互融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相结合。社会关系的维持需求促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内容的生产,换个角度,社交平台中的内容也在变成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再者,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角是用户,而非网站运营者。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社交网络与用户的粘度持续上升,对此,广告主对社交网络广告不断尝试,社交网络广告形成了更多新颖、多变的广告模式。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总会受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参考文化转型的表现与广告创意及传播的发展,能够发现一种对位发展的关系。社会网络广告所具有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数字化、交互性等特征,及其特有的口碑营销、病毒传播、熟人效应、话题营销等传播形态,也正印证着中心离散,主体泛化,多元化叙事等后现代特征。

1社交网络广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1主体泛化的广告传播

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它将广告信息固定在广延性的载体,比如平面弹窗广告,影像插播广告等,并以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的单向传播的姿态向消费者展示。这样的广告推广方式具有稳定的形式,专业的洞察和深刻的内涵。这种创作方式把平面广告、影像广告看作是作为主体的广告主对推广理念、广告关键信息的表现、再现或改造,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消费者只是扫看或聆听,是一种“虚假”的在场。然而,社会化媒体作为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制作、及传播信息的权利被分配到更多人手中。Web2.0所形成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传统上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掌握的媒体发言权转移到个人手中。社会化媒体受众的民主和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对信息的接受不再盲目受精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灌输和支配,而是自发参加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文化的建构中。社交化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和接收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消费者参与社会的社交服务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受众不是广告的被动接受者,表现在广告传播上,网民直接参与传播,受者和传者身份随时改变。比如,在2014年8月的“ALS冰桶挑战”,一个意在帮助“渐冻症人的群体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加的网友将冰水淋遍全身,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参加者参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后,可以点3名其他人参加这个挑战,被邀请者必须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如若不接受需捐出100美元。该理念推广及资金募捐的线上活动,通过设定规则,利用名人效应,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展成一个全球热门的社会事件,让网友接触“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病”这一罕见病症,并通过该活动达到募款效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受众与广告商、推广方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群体,积极参与广告创意的意义重构,主动二次传播。

1.2中心离散的社会化营销

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对权威主义,反思想权利话语,抵制“专家理论”所谓的权威,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垄断和霸权。在传统的广告创意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广告,并未真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在社会化媒体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化营销。基于社交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化营销,客观上寻求平等、自由地传播与互动,脱离传统媒体的中心惯性思维方式,向聚合资源、整合营销新思路转变。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广告主积极建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倡创新,鼓励整合营销,促使更多网络用户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交网络出现大量UGC——用户制作内容,企业和消费者协同创意,共同完成广告创意内容,比如可口可乐昵称瓶活动,源自聚美优品广告的“陈欧体”,新西兰航空在它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开展了“‘纸’要有创意”——制作纸质机模的线上活动等。最后,创意回归人性、个性。此外,在自然的社区氛围中,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营销创新大量涌现。营销创新,让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小米社区的建设;内容创新,让目标消费者决定产品在广告中的广告诉求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新,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用户驱动产品创新,品牌与用户一起创造需求,让潜在消费者、品牌“死党”和极客参与产品创新。

2后现代语境下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策略

2.1建构好玩、互动

广告形式把握社交网络的主体泛化特征,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将每个用户转换为传播者,是加强广告价值的关键。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某种情绪,激发起其攀比心、虚荣心、好奇心等,建构好玩且互动的广告形式,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信息进行再一次的传播与扩散,形成消费者间的互相影响。在此过程中,传播广告主题,增强广告影响力和说服力。对此,广告形式应考虑如何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如何变得更加好玩。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拉近,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比如,线上话题与线下品牌活动化相结合,线上活动与具体产品的销售相渗透。基于游戏与广告信息的关联性,将交互性游戏与品牌广告诉求融合,提高受众的粘附度,植入广告信息。

2.2用户驱动

广告创意创新在中心离散的社交网络传播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所产生的社会化营销,各自的语言实践和交流互动成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表现方式。对此,品牌形象塑造广告及产品信息广告应该鼓励消费者参与创新,形成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思维,驱动用户开展广告创意创新。在广告创意形成过程中,建设渠道让目标消费者影响或决定广告的核心诉求;在广告创意传播过程中,建立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促进消费者参与广告创意,激发消费者的创新创作热情,促进二次传播;在品牌形象形成过程中,建设自然的社区氛围,驱动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话题营销、口碑营销、社区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嘉颖.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3]张秋瑰.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出版品牌塑造与传播[J].出版发行研究,2013(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后现代主义;新媒体

在媒体形态上,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包括网络和手机两大部分。在1998 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第一次将网络媒体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近几年来,手机媒体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继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何谓新媒体

当下我们日常用语中所指的“媒体”其实指信息载体的输出终端。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三大类。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互联网络、触摸媒体等。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新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如此理解新媒体: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即刚刚出现并即将走向成熟的媒体新形态;其次,新媒体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往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所具有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裂变式传播”能力;最后,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们不能机械地定义新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的内容也将更为广泛。

“后现代主义”新媒体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挑战

虽然被称为一种“主义”,但“后现代”的明确内涵为何却至今没有定论。或者说,它的批判和颠覆精神注定了它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内涵。大致来说,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否认整体性和同一性,提倡碎片化与相对性;其次,对现代性的精神内核进行“消解”,反理性,崇尚人文精神;再次,消解主体性,推崇自主性和主体间性;最后,反对中心与真理,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新媒体充满了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因此也显现出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依旧是传统媒体,也正是因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后现代”式的超越和颠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本身也正面临着挑战。

1.“自媒体化”——动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力图突破权威和同一性的束缚,使事物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在新媒体传播角度,这种对相对性的崇尚主要体现在对媒介信息传播主导权的瓦解上。这种瓦解以新媒体使用者的“自媒体化”为表征。在传统媒介的“独白式”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具有鲜明的角色划分。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的主客体出现了新变化,即传播主体由单一的讲述者、灌输者向讲述与被讲述、灌输与被灌输二元角色转变;传播客体在第一次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倾听者的同时,有可能马上转变为第二次传播的传播主体。这样,新媒体完成了对传播权“碎片化”分解。

“自媒体化”虽然满足了传播者个人强烈的信息传播欲求,却在无形中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都以传统媒体为渠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量的不对称很容易使虚假信息、伪造信息、恶意煽动信息未经证实就在大众中传播。这一方面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

首先,“自媒体化”使大众掌握了信息传播主动权,那些大众最关心最敏感的事件经新媒体传播后都会将影响放大到极致。近几年,新媒体频频曝出政府官员的负面新闻,如贵州习水官员嫖宿案等一系列公职人员违法渎职行为的揭露,一次次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大众因为对某些政府官员不法行为的不满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不信任的成见。

其次,当新媒体把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重新夺回到人们手中时,人们也许无法保证自身信息传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媒体信息渠道因为“自媒体化”而变得多元,但传播者个人的媒介素养又参差不齐,造成了新媒体信息总量严重饱和而信息的准确性却无从考证。例如今年3月网络上热议的“北京育英中学高二女生沈禾被副校长裸身跳楼身亡”事件,经过死者同学联名证实后被认定为虚假信息。

2.对“星腥性”的热衷——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引领具有不可撼动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大众接收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信息。反观新媒体,由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控制难、监督难、管理难”几乎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由于传统媒体缺少“交互性”,人们被压抑的主体选择需求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极大释放。久而久之,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重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滋长,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新媒体平台上大众对星闻八卦、血腥暴力、黄色信息的过度关注和大众对“恶搞”的热衷,都撼动了传统媒体所极力提倡的社会主义伦理,同时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对“星腥性”与“恶搞”的热衷,是对中国当代社会伦理价值的蓄意颠覆。它不仅消解着我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伦理进行了后现代的解构。但是,这种解构的过程本身也伴随着风险,首先就是对社会犯罪的诱发。2008年,有新媒体研究者曾进行过新媒体传播引发犯罪的社会调查,他们在对500名犯罪人员进行的调查中看到:由媒体信息传播引发犯罪行为的前三位是手机、电脑和电视,分别占25%、21%和20%。据统计,仅在2008年我国的至少有上千个。除此之外,明星八卦、名流隐私、血腥暴力等新闻充斥着网络,“虐猫”、“B哥日记”等变态低俗的视频疯传网络。这一方面反映了网站建设者利用不良信息拨人眼球来赚取点击率的逐利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大众道德标准的日渐低下。

3.“交互性”与“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主体间性”,看重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而新媒体传播正是“主体间性”在传播领域的鲜明代表。这种对“主体间性”的看重体现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上。网络尤其是Web2.0应用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介难以实现的传播主客体之间即时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向传播形式——“交互式”传播。博客(Blog)、微博客、社交网络(SNS)、维客写作(WIKI)等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应用,都体现着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事件的具体信息,还可以通过转载和评论参与事件的整个传播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和信息传播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这种传播的交互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问题,那就是如何激起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媒体平台得到更迅速有效的传播。新媒体平台是大众交流的窗口,只有马克思主义传播“去精英化”才能够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

首先,“去精英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范围要大幅扩展。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原理的受众都以学生、学者和政府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使用的术语和抽象词汇较多,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其次,“去精英化”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平民化”。网络是一种更为平民化、娱乐化的传播媒介,网民不再满足于枯燥的“灌输式”传播,渴望接受更为生动、新颖的传播形式。虽然“去精英化”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但实现它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的改革要经历多次实践,而改革也是对传统的一种考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

4.“去中心”“非本质”——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

1972年,麦克姆斯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能够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这种理论的提出,以媒介信息传播权的垄断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虽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也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政府通过主流媒体渠道消息,调节信息的曝光频率,使信息传播的热点与政府的行政意见保持一致,有利于党和政府发挥在文化方面的先进性作用。

具体来说,在两会召开期间,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供分析、讨论,并寻求最后的解决。而媒体记者首先从会上获悉这些议题内容,然后结合实际的问题及相关案例,迅速采访并制作成新闻,面向公众出去,继而获得公众反馈,以形成舆论力量,促使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但是,新媒体传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早在新媒体成形之初,它就开始了“去中心”的进程。“去中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媒体信息“把关人”的隐藏直至消失。把关人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调控者,被认为是传播的“中心”。新媒体使受众的主动性得到提升,消解了传统媒体的“权威中心”。但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门槛极低,任何人几乎都能在任何时候信息,影响了其真实性与公信力。

新媒体除了呈现“去中心”趋势,还呈现“非本质”倾向。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大众对传统媒体信息的不信任感加强。这一方面来自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信息量上的极端不对称,另一方面来自于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声音=政府声音”的成见。这种“非本质”倾向的核心内容是“真相不只有一个”,当政府声音呈现“一边倒”时,人们会在头脑中自动闪现出信息被政府控制的成见,进而转向新媒体寻求事件的最新进展,甚至更愿意相信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新媒体的“非本质”倾向为“恶意势力”、“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打开的信息缺口。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张倩红委员针对现在中国青年存在的问题,呼吁国家要谨防西方社会以新媒体为载体,推进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她指出:在2011年,无论是从中东国家的政权更替到英国的社会骚乱,参与的人员大部分是属于青年人群。某些国外媒体、国内不法势力、一些不谙世事的“愤青”也在新媒体上极力煽动不良情绪。新媒体对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推崇,有可能对大众造成误导,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威胁。

虽然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仍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抓住新媒体时代提供的“黄金机遇”,才能更好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欣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略传播策 略[J].科技传播.2012(7,上).

[2] 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M].北京: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5.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7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未来,其理想信念教育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系统总结归纳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确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新媒体(New Media)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高校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创新,持续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也迎来了良好机遇。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去摸索,去适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挖掘形式多样、富有特色、为学生党员所喜闻乐见的途径。运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积极引导,推动、放大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因素,抵制、消除消极因素,切实提升教育的效能,增强其实效。

一、新媒体环境概述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环境发生新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校学生党员理想教育领域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探索和研究十分有必要,对建立教育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媒体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集合概念,包括互联网、手机平台、多媒体数字传媒等,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卫星等载体,由电脑、手机等终端呈现来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平等化。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层级、传播关系和传播主客体均具有平等化地位。与传统媒体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主客体常常互换,每个人都有麦克风。

第二,实时化。传统媒体受制作、运输、发行或播出等传递途径的制约,信息传播周期长、速度慢,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受和不受时空限制,更快捷、更深入,实现实时化、全覆盖。

第三,群体化。信息受众之间联系更强,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群体更具组织性,个体之间、信息之间、群体之间,以通过不同方式联系起来。联系相对固定和密切。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特征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表现突出、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较强,但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自然具备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主客体的重要特征。深入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创新优化教育方式,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

1.自我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性和自我性,在信息传播中,倾向于肯定和认同自我感受和评价判定,不太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判断。

2.表现欲望。高校学生党员比一般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参与热情和政治敏感度,在新媒体环境各种载体中,表达欲望强烈,但容易冲动,导致偏激、盲目。

3.反智主义。高校学生党员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往往表现出对修饰、描述性表达反感,却对直白、平实、叙述性的表达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新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给高校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同时,新媒体的个性化、群体化、实时化、交互化等典型特征,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机遇

1.形成了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起主导作用,扮演着权威者的中心角色,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递平等化,教育客体不再是被动接受单向灌输方式、简单的命令说教形式,在交互性新媒体体中,他们主体意识强烈,他们更倾向于成为信息的者、评论者,是积极的自我教育者。因此,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的需求,新时期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多元化教育模式,即突出互动交流,图文并茂、音视同期的传播形式,在探索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

2.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手段。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台和主要阵地。新媒体环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教育手段,特别是随着3G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成熟,移动终端极大地拓展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并促进新的教育手段的创造和实践。通过建立红色主题教育微博、设计制作主题手机报、开展虚拟平台交互活动等新的手段,对高校学生党员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宣传宣讲,进行先进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引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挑战

1.信息传递监控难度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源传播途径更加开放,信息和传递的门槛低,信息量具有无限性和可留存性,信息主体具有隐蔽性。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角色首先是学生,这个群体也是新媒体信息的阅读者和者,新媒体信息快速传播,他们在受众客体与主体之间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而一些反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来源常常难以考证,教育者很难及时合理引导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网聊语言;文体特征;成因。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网际交流活动中。网聊是这种日益流行的网际交流活动形式之一。它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各行业人的参与。在网聊活动中,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和工具,活动参与者通过键盘键入文字,通过计算机屏幕收看文字,使以文字为信息载体的笔语跨时空交流。它同通常意义上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kiesler et al(1984)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有两个有趣特点:1)缺少社会语境信息;2)缺少被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其中第一个特点使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不能依赖手势、体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解释文字、辅助交流。规则的缺乏则使参与网上活动的人打破了传统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许多礼仪,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规范。但作为一种实时交流活动网聊又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在实时交流中,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即交流者可同时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使得交流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可见,网聊活动具有口语和书面语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 & 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和情景语境( extralinguistic context或context of 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 cm (centimeter)、km (kilometer)、xmas (christmas)、sos (save our ship or soul)、f.o.c. (free of 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english/">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 see: 我明白了)、icq(i seek 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 you 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 (=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f2f(=face to face:面对面)、y2k(=year 2000:千年虫问题)、i h8u(=i hate 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 如"what can i do 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 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 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表示 "fishy"(值得怀疑)、":-("表示"悲哀"、":-)"表示"微笑"等等。这些符号已成为虚拟社会最独特的流行语,类似一种新生的象形文字(ideograph),脱离了所有文字的本体,超越一切语言界限的障碍而广泛流行。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 (the speaker) grins

*rot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hugs* hugging someone

laughing out 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 gosh, wow,d ear, mmm, 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 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 a:hi,i am john. student.live in ca.what ur name.

netizen b:me 2.in ny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netizen a:with 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 (california), ny应为ny (new york);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应为i'd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 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 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 al: you are also 3 bottle man, how much could you drink?

netizen bl: beer, 5 bottles.

netizen a2: sea quantity!

netizen b2: so-so,dear.i never drink toomuch.i fear of sudden death without being known by anyone.

netizen a3:j ust finished another essay about our work unit, very funny, want to read it?

netizen b3:of course. my 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yo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三、网络语言文体特征的成因分析

对任何语篇意义的理解都依赖语篇出现的环境。在进行文体分析时,对语境的分析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采用功能文体学的语境因素分析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阐释网络交际中出现上述文体特征的根源。

1、语场

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从事的活动等。也就是说,语场描述话语的内容范围。在不同的语场中,为实现语言的不同功能,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形式等方面都会呈现独特的特征。就网络交际而言,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因此交流变得简约化。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了单词等。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语言接触引起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缩略语问题。节奏快,以至于在某些场合要采取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来显示信息。缩略语就是把必要信息压缩(浓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把必要信息转化为图形(非语言符号),是适应高速度和其他现代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

此外,网络交际的语场很难被规定在某一范围之内,交流的主题经常变化。每一位网络新成员的加入,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会导致话题的转变,而且经常是几个主题同时并存。从功能上讲,人们加入网络聊天这种交互性实时交流的目的一般是交换对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目的都不尽相同。对网络键谈参与者来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这个场所倡导言论自由,且范围可延伸至世界各地。因此,网络键谈的主题和功能都具有不确定性。

2、语旨

语旨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即描述参与者个人的情况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系统,上网的人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礼仪,便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它对参与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都不作限制。此外,多数网上键谈者选择使用匿名进行交谈,有些甚至在注册时填入假信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往氛围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极力使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抒感、发泄不满,从取名用字到遣词造句,处处表现出漠视传统和规范的语言风格,甚至可以违背某些语言规则。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常会出现拼写错误、缩略形式、不规范标点、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用以调节气氛、表达情感的符号等。这都是不正规语言才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文体的正规程度比较低。

3、语式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将从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媒介、渠道、语言自发性和交互性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话语语式。

(1)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

张德禄把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分为两类:构成型(constitutive)和辅助型(ancillary)。构成型语言组成整个交流事件,而辅助型语言只对社会活动起辅助作用。

(2)交流媒介

交流媒介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图形符号(视觉媒介)或声波(听觉媒介)。媒介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变体。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键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所以它使用视频媒介,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形式,信息接受和发送的同步性使交流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调节谈话内容。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口语交流的一些特征。所以有人称它为"读起来像对话的书面语",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3)交流渠道

交流渠道指信息传递的语式。交流渠道的限制是指信息的传递只限于一个渠道---视觉的或听觉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注重视听互动性和依存性。书籍、报刊、杂志等强调的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来感悟世界,电话、广播类强调的是听觉功能,电影、电视则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传递或接受信息,但却无法形成互为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网络传播中的交流体现了视觉和听觉的依存性和互动性。首先,网络键谈中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传递,具有交流渠道的限制。所以,这种交流会借助符号、标点等字位文体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其次,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传播信息速度的要求,仅凭视觉有时对交流信息是无法顺利传递和解读的,必须依赖于听觉辅助进行解码。如网络上流行的用语"f2f"、"cu"、"5460"等,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必须先读出声音,借助听觉加以辨析,从而加速视觉的认知过程。

(4)自发性

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需要及时对他人的信息作出反馈,所以没有时间设计、修改语言错误,常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停顿、甚至错句和拼写错误等。同时,交际者通常会选用最常用的日常词汇来表达意思。因此,网络键谈具有自发性。这也是它接近口语交谈的地方。

(5)交互性

在网络交际中,虽然交流的对象不在眼前,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网络聊天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键谈双方要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同时,键谈者会借助大写、标点和副语言符号等文体特征吸引其他键谈者的注意,提高谈话的交互性,保障交流的成功。

四、结论

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网聊的文体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体的分析是有选择的,即只选择那些具有文体代表性的方面。在衡量文体特征重要性时,我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特征越重要,则它1)在所研究变体中出现频率越高,2)在其它变体中出现越少。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选择了字位文体标记、句法/语法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分析了网聊的语言特征。之后,我们又结合其出现的语境,从语言使用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语境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那些正在参与或准备参与网聊的人提供一些语用指导,使他们能在交流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较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enkvist, n.e. & j, spenser. linguistics and styl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kiesler, s.. j, siegel & w. m, timothy.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0.

[3]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董兰、王勤:《网络英语天津》[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5]董启明、刘玉梅: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6]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北京:外语电化教学2003,(6)。

[8]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建议范文 下一篇:乡镇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