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8 17:19:49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1

【关键词】网络观;新媒体执政;十报告

新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引发了大众传播的革命,对于全球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1994年,中国开通国际互联网的时间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2012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互联网民人数第一大国和新媒体应用最丰富的国家,后起而奋发的中国互联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和不断超越的态势。

当然,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媒体,互联网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和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如何科学认识互联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和运用、管理互联网以不断提升新媒体执政能力,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网络政治新时代最重要的课题。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党的最高规格的文件中多次论及互联网。尤其是2012年11月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在报告中对于“互联网”的论述比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篇幅增多,份量加重,特别是“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社会管理”的新提法,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层面网络观发展的深化、在实践层面新媒体执政能力的提升、在战略层面网络空间的发展筹谋。

网络属性认识的与时俱进:

超越传统的媒体观

自1994年以来,在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网络观也随之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体现在党最高规格的文件――党中央的大会报告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内容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网络观日益体系化

“互联网”载入中国共产党党代会的大会报告,始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互联网”的内容仅有一句:即“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①现在来看,当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网民5910万,网络空间以互联网站为中心,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应用还远不如今天这般丰富和强大。强调互联网站作为先进文化的载体,是符合当时的互联网发展实际情况的。

5年之后,2007年中国网民数量激增至2.1亿,网站数量达到150万个,网络社区、博客、播客等新应用开始“崭露头角”,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与积极作用同样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在大会报告中对互联网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②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体现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特点下党和国家网络观的发展。③

而到了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关于“互联网”的内容则可谓“极大”丰富:“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④从网络内容建设、网络舆论、网络社会、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论述互联网的重要性,表明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网络观已日益体系化。

第二,对于互联网属性的认识日趋深化,超越了传统的媒体观

2010年以来,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在网络化、全球化、全民化、融合化、移动化、社会化的发展态势下,人类社会的网络化程度和互联网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互联网纵深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其引发的“革命”不断、热点频爆,反映出互联网当前阶段的最新特征。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媒体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属性,而且大大突破了互联网和手机的传媒和通讯工具角色,成为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并促引国家社会发生全面变革的社会化媒体。

基于此,党的十报告中对于互联网全面而高度的概括,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新提法,在网络观念上完全超越了“互联网站”和“网络文化”,正反映出中央对其属性――社会化媒体的深刻而精准的认识。

网络传播观念的时代更新:

迎接互联网政治新时代挑战

党的十报告,既是对前一时期党的全面工作的总结,又是下一阶段国家发展的施政纲领。在这样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中,关于“互联网”的论述有如此大幅度的提升,足以显示出“互联网”极为重要的政治性,足以反映出党中央网络观的政治高度。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党中央多次强调我们要居安思危,要重视新的国情、党情、世情、社情等新形势,其中近年来多次强调要面对“网情”的挑战。要深入理解十报告中的网络观的内涵,有必要解读党中央对政治传播的挑战的深刻认识。

近一二年,在全球诸多政治事件中,互联网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网络的政治化传播和政治的网络化发展构筑起前所未有的新媒体政治景观。高度政治化的互联网强势冲击着现有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党中央之所以在十报告中提出“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社会管理”等超越文化和媒体的视角来概括“互联网”,正是高屋建瓴地体察到网络传播对于政治的影响与挑战,体现了新媒体政治时代中国共产党网络观念的更新。

第一,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应对虚拟空间的政治挑战

互联网政治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治空间的扩大和对现实政治秩序的影响。2012年4月,全球互联网站总数已经近7亿,网络拓展出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庞大的虚拟空间,造成虚拟政治与现实政治之间的联系与冲突。从政治治理的角度而言,虚拟空间扩大了政府治理的空间,但现实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虚拟空间,容易引发治理无序和冲突。此外,这个全球性、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对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谁主宰网络空间,谁就可能在国际政治中获得更大的权力,就有可能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更大的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制空权、制海权之后近来又不断强调制网权的争夺,就是为了增强自身在新媒体空间的政治权力而进一步对别国施加政治压力。

因此,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安全。

第二,加强网络社会管理,降低互联网政治的风险性

规模空前的新型虚拟空间极大地延展了人类政治活动的范围,现实政治的权力架构、政治主体、政治观念、政治参与方式等方面都受到革命性影响,政治稳定的风险性大大提高。在没有国家疆界的“电子政治空间”中,超越军事和传统政治手段的新媒体颠覆方式大大滋生。一个国家内外的政治反对力量既可通过开放性的新媒体进行比较隐蔽的沟通与串联,也可以进行政治动员,组织虚拟的“软革命”或现实政治颠覆。开放性的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社会中的信息控制和流通方式,社会的透明度大大提升,网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政治表达诉求均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转型期国家,互联网容易放大负面舆论和社会矛盾。

此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行政区划而把全球数亿人联于网络,并通过兴趣、话题等“新标准”重新划“族”分“群”,网络社区、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形成了新的社会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不仅重构着网络空间的政治格局,也影响着现实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模式。广泛、多样、新颖、低成本的政治参与方式,加大了社会政治风险。正如十报告中提出的“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不仅可以增强网络社会的有序性,也是维护中国社会繁荣发展和每个国民最重要的权益的保障。

提升新媒体执政能力的实践进展:

让互联网成为中国崛起的助推器

党的十报告中对于“互联网”的论述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建设”;一个是“管理”。

第一,大力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提高党的新媒体执政能力

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这是中国政府自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阐明中国的互联网方针。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在互联网的发展上,首先强调的是在大力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的方针。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同样举世瞩目。从1994年至今,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中国大力发展互联网和通信基础设施,开放地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扶持培植新媒体资本市场。不到20年,正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的互联网建设与发展战略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应用最丰富、市场最活跃的国家。

面对网情,党中央特别重视积极运用互联网提高执政能力。例如,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一要加强党的信息公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二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把互联网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三要打造互联网反腐利剑:“ 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第二,加强管理,让网络空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正能量

尽管我们看到,随着网络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全面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动力因素,但由于发展过快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风险。

正是在此背景下,党中央也不断强调加强管理,其目的在于要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例如,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应“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实际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在加强互联网管理。与他们相比,中国还应不断在最大维护网民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互联网管理的水平,才能真正构建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作为历史关键节点的一次盛会,作为互联网新政治时代的一个重要报告,党的十以及近年来党的一些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网络观正在不断丰厚和成熟,只要深入认识互联网的规律,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和治理之道,就能让互联网新媒体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和政治发展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就能够拥有网络时代执政的“新法宝”。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③尹韵公:《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新闻学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15) 06-0018-07【DOI】10.3969/j .issn.1 009-8097.2015.06.003

美国己成为世界网络高等教育的先行者和领跑者,其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备受世界关注。斯隆联盟报告(Sloan Consortium Report)一直被看作管窥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窗口”。在斯隆基金会(The Alfred Sloan Foundation)和皮尔逊集团(Pearson Group)的赞助下,斯隆联盟(Sloan Consortium)、百森调查研究团队(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和大学委员会(TheCollege Board)合作,于2014年1月和2015年2月分别公布了调研报告(简称“斯隆报告”):《等级变化: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跟踪调查》(Grade Change:Tracking Online Education in theUnited States)和《等级水平: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跟踪调查》(Grade Level: Tracking Online Educationin the United States)。这两次调查涉及的样本高校都超过2800所,且根据2005年卡耐基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标准选取参与调查的高校类型。结合2014年和2015年的报告,以“等级改变”为关键词,展现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变革的走向。对这两份报告进行解读,能更深层次地了解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

一 将网络高等教育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比例上升

历年的斯隆报告都公布了将网络高等教育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比例。2015年的斯隆报告将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1所示。

图l显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将网络高等教育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比例分别为69.1%、65.9%和70.8%,2014年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14年比2012年上升1.7%,2014年比2013年上升4.9%,且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可见,2014年更多的高校看好网络高等教育的价值。这和汤姆・库尔曼(Tom Kuhlmann)的观点一致,即“网络高等教育能够降低学费、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 网络学生注册人数年增长率下降且保留率下滑

历年的斯隆报告都关注网络学生注册人数的年增长率。由于该项统计比较困难,所以斯隆报告的统计结果往往滞后1-2年。截止2015年的斯隆报告,对此项的统计数据只到2013年,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2009-2013年,网络学生注册人数的年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2013年达到了历年最低点。斯隆报告认为,美国网络高等教育注册人数已经进入稳定期。其他调查也显示,2013年“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注册人数已经进入平稳增长期,而且在未来五年,美国的网络高等教育会进入高原期”。依据理查德・加勒特(Richard Garrett)的研究可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网络高等教育已经在美国普及,其未来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市场动力”。

2015年的斯隆报告还对网络学生保留率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2004年、2009年、2013年和2014年,认为与面授高等教育相比,网络高等教育更难保留住学生的高校比例分别是27.2%、28.4%、40.6%和44.6%。2014年比2004年上升了17.4%、比2009年上升了16.2%、比2013年上升了4.0%。可见,与面授高等教育相比,网络高等教育更难保留住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的调查报告也显示:“注册网络高等教育的学习者的辍学率几乎是面授教育的一倍。”根据尼古拉・内斯特(Nicolae Nestor)等的观点,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1)网络学生很容易因为工作或者家庭原因而放弃继续学习;(2)网络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旦跟不上课程进度就会选择退学;(3) -些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容易中途退学。

三 MOOC的普及及其作用尚不明朗

2012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一些著名大学陆续在Coursera、Udacity和Edx等课程平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纽约时报》(New YorkTimes)称2012年为“MOOC之年”。斯隆联盟捕捉到MOOC对于网络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此开展了调查。

2015年的斯隆报告将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表1表明:2012-2014年,已经加入MOOC的高校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MOOC曰益受到高校的青睐。正如塔尼亚・罗斯卡拉(Tanya Roscorla) 所说:“MOOC是一种引诱人们加入网络高等教育的罂粟。”综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和Coursera公司等机构的调查结果,加入MOOC的高校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如下:(1)MOOC是一些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的重要措施;(2) MOOC能给高校带来经济利益,如一些大学可从课程收益中提取6%-15%的收入,有些课程利润甚至达到了20%;(3)美国联邦政府给予加入MOOC的高校很大的支持,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为促进MOOC的开发,为加入MOOC的高校提供2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2012年尚未决定加入和不加入MOOC的高校比例是88.1%,2013年的比例是85.7%,2014年的比例为86.4%。这表明多数高校对MOOC持观望态度。莱德・瑞瓦德(Ry Rivard)认为:“注册MOOC的学生的辍学率已达到90%,这越来越让各大高校对MOOC持怀疑态度。”理查德・加勒特等认为,高校对MOOC持怀疑态度的原因如下:(l)目前MOOC仍然只在少数高校开展,其运行机制并不成熟;(2)大多数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经费等限制无法加入MOOC,而且这些高校也不愿探索完善MOOC体系的方法;(3)高校无法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如MOOC缺乏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容易造成学习者孤独焦虑、无集体归属感等心理,且高校无法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互动平台;(4) MOOC的运营模式尚未成熟。

2 MOOC的作用尚不明朗

表2表明:2012-2014年,认同MOOC对网络教学很重要的高校比例一直在下降。有些高校教师明确反对提供MOOC。如有些教师认为,MOOC不应游离于面对面教学之外,应该是面对面教学的补充;还有教师认为MOOC缺乏问责制,如对于学生的课程完成率低,谁是主要责任承担者?是高校、教师还是MOOC平台提供者?

2012-2014年,同意MOOC可以解决网络课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对MOOC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吉米・贝克特(Jamie Beckett)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MOOC的课程结构是完整的吗?MOOC的教学内容能与时但讲吗?MOOC的教学评价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吗?

根据2014年的斯隆报告调查结果(2015年无此项调查),2013年同意MOOC会导致传统高校学位制混乱的高校比例比2012年上升了12%。综合尼克・基德瓦尼(Nick Gidwani)等的观点,通过完成MOOC取得学位可能导致高校学位制混乱的原因如下:(l)目前大多数学生完成MOOC后无法与面授教育中的学分和其他学位对接;(2)完成MOOC获得的证书大多数是由MOOC平台颁布的,目前尚无权威的MOOC证书认证机构。

四 需要更多的纪律约束

网络学习作为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但要想取得面授学习的效果,是否需要制定更多的纪律?对此,斯隆报告开展了相应的调查。

图4显示:根据2014年的斯隆报告调查结果,与2005年数据相比较,在2013年认同加强网络学习纪律约束的高校中,除了副学士学位院校,其他高校的比例都上升,且一半以上的高校认同这一点。这说明,为了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高校必须意识到纪律在网络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2013年斯坦福大学网络高等教育论坛上,吉米・贝克特(Jamie Beckett) 明确提出:“纪律问题是网络高等教育巨大的潜在问题。”综合哈佛大学网络学院( Harvard ExtensionSchool)等机构和学者的观点,网络高等教育要加强纪律有如下原因:(1)网络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制能力,所以制定更多的纪律是必要的;(2)与在校生相比,网络学生在心理上并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因此并不认同学习纪律;(3)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网络学习纪律,如哈佛大学网络学院只列举了网络学生考试的不诚信行为,但没有相应的预防和处罚规定。

针对“网络高等教育是否需要制定更多纪律”这一问题,2015年的斯隆报告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图5表明:关于“网络高等教育是否需要制定更多纪律”这一问题,2005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有70.0%、70.7%和70.9%开设网络课程的高校表示支持,2014年比2005年上升了O.9%,2014年比2013年上升了0.2%;分别有40.5%、61.1%和59.0%未开设网络课程的高校表示支持,虽然2014年比2013年下降了2.1%,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由数据可知,高校清楚地认识到纪律对于保障网络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性。罗纳德・哈里斯(Ronald Harris)等认为:“随着网络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发展网络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和加强纪律约束。”

五 教学效果下滑

2015年的斯隆报告调查了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网络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如图6所示。

图6显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认为网络高等教育比面授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差的高校比例分别为23.1%、25.9%和25.9%,2014年和2013年的高校比例相同,都比2012年上升了2.9%。可见,与2012年数据相比较,更多高校并不看好网络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坦雅罗斯科拉(Tanya Roscorla)归纳了五个原因:(1)在网络高等教育中,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和运用新技术,但是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而且在职位晋升中也不考虑教师是否从事网络教学,这严重打击了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积极性;(2)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适应网络教学;(3)大多数高校没有制定网络课程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4)高校没有为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培训支持;(5)网络课程内容更新慢,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六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斯隆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在不同维度,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等级改变是明显的,这表现为如下方面:(1)同意将网络高等教育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校比例上升;(2)网络学生注册人数年增长率下降且保留率逐年下滑;(3)大多数高校对MOOC持观望态度,MOOC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4)网络高等教育纪律约束不足;(5)网络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下滑。

通过解读2013-2014年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我们可以展望网络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1)将网络高等教育纳入高校战略规划的意义自不待言。这是因为网络高等教育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能使更多的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2)提升网络学生保留率间不容发。高校将会更加关注网络学生的特征(如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自主性差等)和网络学习的特征(如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我规划学习进度等),以增强网络学生对网络高等教育的归属感和成就感。(3)发展MOOC锐不可当。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3

【关键词】 阅读模式; XBRL; 财务报告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123-04

*本文是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项目(GZ20130801)、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21001100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GL025)的阶段性成果。

引 言

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相互发展、促进与融合,使我们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深深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我国正处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影响与变化无处不在(、、刘云山,2014)。在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伴随着全球市场各种需求的不断演变,人们对财务信息的期望是更加精准,因此财务报告呈送的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企业必须提供融合各种标准、法规、货币与文化背景等多而复杂的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又要求报告出具的信息实时性、多样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可靠性、高质量和具有预测性,所以财务报告披露方式就要不断创新、寻求突破,进行较大的改进和革新。

一、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我们进入信息化时代,致使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高度结合。所以,从我国资本市场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建立、应用与发展过程来看,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指定地点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11月15日筹建,1990年12月1日开始集中交易(试营业),1991年4月1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成立。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为使股东和投资者等了解企业或相关行业的财务信息,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将企业的财务报告放置指定地点,在一定期间供各股东自行阅读。指定地点的财报阅读模式可以满足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需求,但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却是其一大缺陷(何帆,2008),更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造成距离上的不方便(张天西,2006;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

(二)报纸阅读

1993年6月10日,随着中国公开交易资本市场的建立,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出台,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刊登在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例如《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通过报纸阅读财报模式的进步之处在于增强信息及时性(罗宏、朱开悉,2008),解决了地域性差别的问题,使不同地区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机会相等,完善了公平获取信息机制(张天西,2006)。

(三)网络财务报告

中国证监会1999年修订的《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2000年以后,股份制企业应将年度报告全文登载于指定的互联网站上,从而使网络财务报告从自愿披露转为强制性披露,演变为一种官方认可的阅读模式(张天西,2006;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继而公司的半年报、季报、临时公告和招股说明书等也需及时在网站上,使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方式逐渐成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企业财务报告阅读模式已经实现了从纸质形式向网络财务报告形式的变身(靳海燕,2001),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有利于各使用者决策的信息,并节省了阅读者购买书刊的成本和时间。

同过去的纸质财务报告相比,网络财务报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对纸质财务报告模式提出新问题,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本质性的转变,高效地满足了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今后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财务报告结构

纸质财务报告的各个组成之间是一种有顺序的线性结构,然而在网络财务报告中呈现出的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网状结构。网络财务报告的阅读方式是信息使用者借助交叉的信息链接主动且快捷地搜寻所需信息而替代纸质财务报告阅读的模式――遵循报告提供者预先设定的思路、从上而下地被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该变化改变了报告使用者的阅读方式,由被动阅读报告变为主动阅读,减少了信息搜索花费的时间并不必中断阅读思路。

2.财务报告内容

网络财务报告并不只局限于财务信息,其涵盖了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方面,包括非财务信息等,冲破了企业财务报告与其他经营报告间的隔断墙,使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络财务报告传递的信息融合了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各种产供销数据和其他非货币信息,即反映企业的综合情况,大大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效率,财务报告本身也更加精炼。

进入跨时代的网络社会,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较之前相比,其本身也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与企业建立内部网络的实施,使企业各种业务产生的纷繁众多的数据直接存储到一个开放的会计系统中。在该系统中,让受限于时间和周期等条件的财务报告不受束缚,根据要求随时产生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报告。其次,在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不断应用的环境下,网络财务报告会以报表和文字信息为主,图形、图像为辅的多样化、动态的形式为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感观的信息。最后,上市企业在指定网站登载其财务报告,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网络财务系统所提供的各种选择,让系统快速产生自己需要的会计报告。此方式既能满足全面充分的需求,又具有针对性,达到了报告的交互性效果,完善了财务报告。

(四)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

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在披露年报细化到中报、季报和大数据出现三重因素影响下,基于可扩展商业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出现。XBRL是基于XML技术,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可实现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间资源共享、各类型数据间自由转换和跨平台操作。XBRL技术是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和提取领域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王晨葳,2012)。其通过用标签来标记财务信息和用模块化生成的格式化资料直接传递给使用者或读取成书面文字、PDF文件或HTML页面等相应形式并进一步处理,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XBRL的技术框架分为三部分:基础架构层――技术规范、应用架构层――分类标准和实例应用层――实例文档,其关系如图1所示。

由上述可知,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的大背景下,XBRL技术是一个准确高效、及时实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并可在独立开放的平台进行转换的标准化模式,其独特之处显而易见。首先,采用XBRL进行信息披露,对披露的规范进行标准化并在其软件处理下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定制;其次,在信息披露文档数据剧增及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XBRL技术可以更加节省处理时间和降低出错率,并能够对信息进行统一处理。总之,XBRL较以前的各种版本能更有效地提升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易获取性,降低信息搜索成本和信息比较成本,增加披露信息的使用频度。XBRL作为开放的免费的公开标准,给自由免费交换财务信息延展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

二、财务报告阅读模式演进的启示

纵观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革新与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程度紧密相关。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发展办公自动化的。早期,使用计算机的人员数量有限,且大多数都是单机基础操作,其应用领域只限于某些特定内容的输入与打印,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故初期的财务报告主要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披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下,我们迈入了IT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各种面向对象开发工具等技术和软件产品的日益成熟及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而导致资本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处理海量信息、提供及时灵活的财务信息报告等,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始普及,应用于财务领域的自动化系统飞速发展。因此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被广为接受,占据主流地位,但其只是将纸质的财务数据转换成了电子版。

此后,在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熏陶下,伴随XBRL技术的逐渐成熟,为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技术支撑、打造多层次交互式柔性化财务信息平台,开发出自动化水平高、控制与报告管理功能强的会计信息系统,开始利用XBRL分类标准使财务报告信息数字化,从而便于信息直接处理,进行最大化信息再利用,使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和动态效果,增强了财务信息间的价值关联度。鉴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XBRL技术的特色,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继续发挥其作用。

三、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百尺竿头,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发展深受影响。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就,虽自主创新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已大范围应用。故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领域,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为研究基础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信息是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价值流,信息资源日渐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宝藏,各个主体拥有信息资源的多少成为评判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与利用能力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模块化、可及时互动、商业智能、低成本的柔性化财务报告利用模式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以下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预测(、、刘云山,2014)。

(一)基于ERAL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现有的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仍以纸质财务报告的编制方式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财务报告体系等为基础,没有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会计领域。其缺陷是企业只能获取、分析和处理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定量信息,而短缺非财务信息和定性信息,尤其是对具有预测性信息的遗漏和反映。又因视角过分局限于狭窄的财务数据上,造成业务报告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系统供应链合作伙伴等信息不匹配的情况频繁发生,形成断层,效率低下。故在XBRL技术的支持下,融入ERAL会计理论搭建多层次、柔性化模型的网络财务报告,以迎合市场需要。

ERAL会计理论模型的核心是具体划分企业各业务流程,按照资源(Resource)、事件(Event)、参与者(Agent)和地点(Location)及其相互关系等将数据统一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而不是像传统的会计模式那样把数据以借贷结构反复、离散地储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贺军,2011)。在这种存储模式下,各种用户可以利用该集成数据库得到不同视图效果,而并非某一数据库满足某一特定用户需求。由于所有信息全部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准确性、一次性存储。

该会计理论在财务报告的内容模式上作了较大的革新,进而在XBRL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含企业各种综合信息,并可以在任何不同会计软件和技术交换下实现转换的财务报告。

(二)基于商业智能视角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为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以XBRL为先导,引领和带动全面会计信息化。为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可以从XBRL技术与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视角相结合的角度考虑。

商业智能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先进技术,并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基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等技术的BI与企业使用的CRM、ERP、OA等系统融合起来操作于企业各种交易活动,以达到技术支持决策的效果。其中心思想是从许多来自不同企业运作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然后经过采样、转换和装载这一过程,归集到一个企业级的数据仓库中,从而得到企业信息的一个全局视图(曾繁荣、张琦,2011)。

在技术层面上,它虽不是一项什么新技术,但却将数据仓库、OLAP、在线分析、数据备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OLAP工具,提供多维数据管理环境,其典型的应用是对商业问题的建模与商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软件,使用诸如神经网络、规则归纳等技术,用来发现数据间关系,做出基于数据的推断。数据仓库产品,包括数据转换、管理和存取等方面的预配置软件和一些业务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王向辉,2007)。

因为XBRL是一种可实现资源共享、跨平台操作的传输标准和技术,可以进行各种格式交换,用于各种数据信息的转换、提取和编制,其自身不具备分析和挖掘信息的功能,只能将数据信息导入到有数据挖掘功能的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故我们将XBRL的实例文档直接导入商业智能软件进行分析会得到更为精准、便捷、高价值的信息。

(三)基于云计算(SASS)平台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成为了当下最为火热的新兴词汇,分为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主要是依托云计算的并行处理、分布式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云计算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对海量数据批量处理和分析,即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该前沿技术应用在财会领域里,通过其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可以获得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多样化信息资产。

通过上述对XBRL技术应用分析可知,它虽然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以及编制和公布的效率,甚至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但同时也导致了两个尤为显著的问题:第一,实时公布财务报告的成本问题。上市企业想要基于XBRL呈送网络财务报告就必须购置大量的电脑,需要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器和大型的数据库来维持网络服务。与此同时,由于XBRL分类标准的不完善,还需要开发适合本企业的XBRL实例转换器,并为后期的大量维护付出巨额开支。第二,XBRL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以井喷式的速度爆发,想要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堆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就必须提高企业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能力,即既可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又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软件服务。

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我们可以理解为客户对于软件的需求实质上是对该应用服务的需求。将软件产业的思维从商品思维转向服务思维,因此摆脱了传统供需认知的束缚,转换为面向对象的灵活的软件服务商业模式――客户只需按需租用SAAS通过网络向他们提供的软件,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金永利,2013)。同时,SAAS是通过在线服务和管理来实现传统软件功能的,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与协同,是适合XBRL应用的理想模式。

四、结语

身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时代,显而易见企业财务会计的处理模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重大改革中,其硬件配置和逻辑软件已日趋复杂、体系愈庞大。并行、联想、专用化等思想是目前实现的重要方法,但未来计算机将由信息处理、数据处理逐渐过渡到知识处理,知识库将取代数据库,自然而然,自然的语言、图像、模式等人―机对话将会是输入输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机关系达到高级程度。

故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会不断创新,引领网络财务报告纵向深入发展,逐步解决报告滞后、数据频繁交换、处理信息低效、视角狭窄、信息供需矛盾尖锐等难题,向财务会计处理系统智能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金永利,谢志远,韩晓娟.XBRL的云计算应用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390.

[2] 曾繁荣,张琦.基于XBRL和商业智能视角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5):110-111.

[3] 林华.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99.

[4] 何帆.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及模式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207.

[5] 靳海燕.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26-28.

[6] 罗宏,朱开悉.试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5-47.

[7] 王晨葳.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59-61.

[8]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56-63.

[9] 王向辉.企业门户建设及后期工作规划[J].河北电力技术,2007(12):29-32.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4

【关键词】竞争情报 网络 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网络,重视网络竞争情报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竞争情报业的召唤。通过查询商用数据库收集企业竞争情报方法的优点是:这些数据库覆盖面广而细,内容定期更新,有的数据库甚至是每日更新,时效性较强;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商业数据库已经与因特网联网,查询方便;这些商用数据库信息都是来源于权威的媒体与相关机构,可信度比较高。缺点是这些商用数据库每年均需支付相应的使用费,使用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商用数据库更是如此,这就增加了情报信息采集的成本;查询这些商用数据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查询平台与浏览界面不统一,使用者不得不穿梭于各商用数据库,而且需要人工单篇下载与保存,收集效率极低;收集的信息格式不统一,需要人工整理与格式转换,这就造成了情报信息无法高效利用。

竞争对手的网站是最直接的竞争情报源。竞争对手确定之后,我们就要搜集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作为企业的竞争情报,这些情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公司、企业的隶属关系、组织结构、人事状况、历史沿革、企业文化、发展计划、年度报表、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第二,掌握竞争对手的采购、销售活动,它包括原材料的招标、产品的外观、性能、技术指标以及销售渠道的分布、销售体系的报道等重要信息。第三,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它包括竞争对手的新闻、人事变动、最新产品信息、以及最新的科技成果等方面。竞争对手往往把这些信息及时、真实地公布在自己的主页上,最直接有效的获取这些情报的手段就是登录竞争对手的网站主页,在竞争对手的主页上搜集这些情报相对容易而且全面,所以说竞争对手的主页是最直接的网络情报源,对这个情报源的利用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政府机构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能以其机构的权威性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随着政府上网步伐的加快,目前有许多政府机构通过网站对经济发展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市场指令性信息、产供销计划信息、行业发展总体规划、国家政策法规等信息。一般提供的信息包括政府部门机构、职能介绍和联系方式、政府办事程序;政府公告;政府法律、法规;本地概况;本地近期新闻;本地资源数据库;本地企业、事业单位介绍;本地招商引资环境和项目等。

网上论坛、尤其是竞争对手主页或所在的行业协会组织主页上的论坛是获得有关竞争对手产品、服务、技术、财务人事状况、发展方针等内部情报和外部对其评价的重要情报源。但是,它却由于非官方性而长期被信息搜集者忽略,这是对于网络竞争情报源认识的严重误区。因为在这样的论坛上可以看到竞争对手与其关联方、目标客户的相互交流,听到信息正规渠道以外的另一种声音。企业从关联方与竞争对手的交流中可以了解对手的经营情况,捕捉其经营环节中的弱点带来的商业机会,避免遭遇对手的强势部分带来的威胁:从目标客户的反映中看以发现对手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等难以在其他竞争源找到的重要信息。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建立论坛,从而获得大量关于发扬自身优势、改进自身不足的动态建议,并能建立良好的与合作伙伴或客户的沟通渠道,获得长时间的连续的专题情报。

由于网络媒体发展迅猛、网络广告逐渐成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产品广告、求职招聘广告、企业文化广告、行业会议广告、公益“告等等都是获取竞争情报的源泉。产品广告能够反映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发展的重点与方向;求职招聘广告反映企业的基本信息、人事制度、未来的进军领域:企业文化广告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发展目标;公益广告反映国家的宏观环境、产业政策等信息。除了从广告的内容上获取竞争情螅还可以从广告登载所选择的站点、广告制作的水平、广告投入占企业投资的比重、负责广告宣传的人员队伍等方面进行把握。

通过各种搜索引擎 可以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竞争情报线索。例如:网上合同的详细资料、设备说明书、新设备、企业间合作与联盟、公司名录、研究与开发活动、扩张计划、工厂的产量、合作方式、客户名单、技术实施、专利申请情况等。

在线数据库是指可以获取竞争情报的一切数据库,它可以提供多种检索手段,用户可以根据某种特定的需求来检索出满足该组织需求的结果,而且在线数据库检索的输出方式多样,可以进行各类统计、排序,对于进行数据分析较为有利。这类信息准确度比网页信息要高。还包括对诸如Dialog、OCLC等著名的联机检索系统的网上检索。

通过现有的竞争情报软件进行自动搜索,也可以自己设定相应站点利用相关技术(如web surveillancetechniques)进行跟踪。

针对性获取方式:

1)对所确立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上述信息源的针对性检索。

2)从产业竞争中同竞争者无关的第三方获取信息。

这主要包括:从行业、领域内学术型和研究型站点(如专业协会、高校和学术杂志等)获得相关知识以及专业培训、行业规范、组织会议、专业刊物出版和人才交流等最新动态;从相关专利和商标网站获得某一技术领域内申请专利情况,从而判断产业内的竞争态势,以及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优势等;从主管政府部门网站获得相关的出版物、统计资料、事实数据、研究报告、会议文件、法律规章及标准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从竞争情报公司获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军.网络竞争情报源的开发利用[J].情报科学,2004(5):7-8.

[2]吴娱.网络竞争情报资源开发利用初探[J].津图学刊,2003(2):29-31.

[3]刘培兰.基于网络环境的竞争情报的获取与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77-80

[4]鞠英杰.网络竞争情报研究一竞争者网站的挖掘与监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3-5.

[5]谢琳惠.网络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利用[J].洛阳大学学报,2007(3):20-21.

[6]徐强,卜丹,牛小星,马仁军.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情报工作.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32期.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5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管理系统;eSight运维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18

1 背景

作为一名高校网络管理员,我深刻的体会到随着高校信息化迅速的发展,学校里的硬件网络设备越来越多。我校校园网始建于2004年,从最初的10来台网络交换设备到现在的70多台网络设备,学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网络管理员就需要一套能够有效管理校园网网络设备的系统。

在2012年我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购置了一套华为的运维系统—eSight。eSight运维系统提供全面的基础网络管理、网元管理、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实现对网管系统本身的安全控制,通过对用户、角色、权限和操作集等管理,保证网管系统的安全。

1.2 日志管理

日志信息记录了用户进行的一些重要操作,用户可以查看、过滤日志列表,还可以详细查看某条系统日志的内容。支持管理操作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提供提示、一般和危险三种级别的信息。

1.3 资源管理

网管对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添加、删除。提供子网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设备的物理位置,划分不同的子网对设备进行区域管理。

1.4 拓扑管理

拓扑管理是指以拓扑图方式显示被管网元及其之间连接的状态。用户可通过浏览拓扑视图来实时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

1.5 告警管理

告警管理是对网络中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通过告警实时浏览、告警操作、告警规则设定(屏蔽规则、声音设定)、告警远程通知等手段,便于网络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网络正常运行。eSight运维系统可以对网络的关键性指标进行监控,并对采集到性能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对网络性能进行管理。

1.6 物理资源

针对企业网户提供用户对设备的配置、查询功能,提供用户对设备机框、单板、子卡及端口的查询功能。

1.7 报表管理

eSight运维系统通过任务执行报表生成,支持周期报表任务、手工报表任务,支持报表导出为PDF、Excel、Word、PowerPoint 等常见文件格式。eSight运维系统预集成了丰富的报表模板,可以满足常见的网络运维报表需求;同时,提供了灵活的报表设计工具,支持用户自定制报表模板,以实现个性化的报表需求。

1.8 自定义设备管理

针对企业网用户需要管理的多种厂商的设备类型,eSight运维系统提供了自定义管理功能。用户通过自定义管理模块,完成对设备类型、性能指标、告警参数、配置文件管理、设备面板的定制,增强对设备基本能力的管理。

1.9 配置文件管理

配置文件管理指对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对设备配置文件的备份、恢复、比较、基线化管理。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可以根据之前备份的网络可运行时的配置文件与当前设备正在运行的配置进行比较,帮助您快速定位并恢复当前出现的故障。

1.10 智能配置工具

智能配置工具用于对华为设备进行单网元业务配置,或者多网元批量配置。

1.11 WLAN业务管理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它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实现快速接入以太网的技术。

1.12 分级网管管理

eSight运维系统支持用户建立分级分层的网络管理方案。用户可以将网络按照需求,将网络进行分级分层。eSight运维系统支持在上级网管维护下级网管列表,通过链接可以直接打开下级网管的界面。从而实现查看下级网管告警、拓扑、性能和报表等功能。

1.13 系统首页

首页以图形化形式提供重要监控信息一览,并支持用户自定义显示的监控信息和格式。

1.14 数据备份与恢复

eSight运维系统提供独立于网络应用平台的WEB 服务实现数据库备份、恢复管理。供用户进行数据库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2 系统与设备之前互联

系统安装完成后就需要与网络设备完成互联了,eSight运维系统与网络设备互联是通过snmp协议完成的,在安装时需要设备几个协议关键字段,如图1。

设置完关键字段后就可以在网络设备上完成以下脚本就完成了eSight系统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了。由于前期我校使用的是锐捷网络交换机,新上的网络设备全部为华为网络交换机,所以有以下两个版本的脚本命令:

Snmp脚本样本(华为设备用)

snmp-agent community read public

snmp-agent community write private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v2c

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 address udp-domain esight IP 地址paramssecuritynamexxxx v2c

xxxx为密码

snmp脚本样本(锐捷设备用)

snmp-server host esight IP 地址 traps version 2c xxxx

snmp-server community public ro

snmp-server community private rw

xxxx 为密码

3 设备拓扑图

eSight提供精确的告警管理,对网络中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告警实时浏览、告警操作、告警规则设定(屏蔽规则、声音设定)、告警远程 通知等手段,便于网络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网络正常运行(图2)是我们的网络拓扑图,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监控到所有的交换机的状态,如果有线路断了或者设备断电,故障可以从图中直观的反应出来。同时eSight运维系统支持通过告警板、告警查询等方式显示网络中的故障情况,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在拓扑上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提示;eSight运维系统通过告警面板的方式实时地提醒用户当前网络故障的统计信息,也可以通过远程e-mail,sms通知方式,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网络中的情况。当鼠标悬停在网元上,可以查看该设备的IP地址、CUP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带宽等重要参数。故障管理可以查看到设备的告警,根据不同颜色的报警信号,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维护方式,告警的颜色根据紧急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红色:紧急告警;橙色:重要告警;黄色:次要告警;蓝色:提示告警;绿色:清除告警;白色:所有告警,共6种,如果有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它会出现在这个告警列表中,但是如果设备单元呈现黑色表明该单元设备断网,则需要我们网管人员出现场去解决问题了。

4 管理交换机配置文件

作为一名网管人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定期要备份我们所有交换机的配置文档,因为一旦交换机出现不可恢复的故障,造成交换机配置文件丢失,那么但凭着记忆去恢复一台可网管交换机这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eSight运维系统里就有这项功能,可以定期智能的把有改动的交换机配置文档备份,这样以来我们不就需要把70多台交换机里的每一条配置文件手动备份了,如果交换机数据出现问题,可以使用此功能快速恢复。

5 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eSight运维系统的确可以使我校网络管理员从日常繁忙而且琐碎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可以给予我们直观简洁明了的学校网络拓扑图,更可以在出现网络故障的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不让我们的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些可以让我们网络管理员抽出时间来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更好的投身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华为eSight运维系统——网络管理利器[J0].中国教育网络,2012(9).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6

关键词:中国传媒;十大创新;变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41-03

2012年,传媒业在转型中创新,在创新中转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后发效应仍在发酵,传媒变革正在进入深水区。传统媒体的改革遇到体制机制瓶颈,其创新亮点远远少于新媒体。然而,电影、纪录片市场呈现的新气象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活力。唯一不变的是变,融合孕育变革。传统媒体必将经过一场大变革,才能在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和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迸发出更大能量。

一、全媒体报道让十既是政治盛会也是传媒盛宴

十前夕,各类报刊、广电媒体以及出版机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推出了关于“喜迎十 再创新业绩”的多种专栏,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等一批重点图书。11月6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总政治部、北京市委主办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网上展馆正式上线,广大网友只需登录中国网络电视台或共产党员网,即可在网上观看展览。网上展馆将长期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以及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进行展示,供海内外网友点击浏览。11月8日,全国主要网站均大篇幅、多角度报道了十开幕式盛况,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突出报道同志所作的报告。截至当日15时,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十开幕式报道总浏览量超过5.5亿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开幕式视频直播同时在线人数突破400万人,均创历史新高。很短时间内,十相关专题的境外浏览量突破了8000万。同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法国第一大日报《费加罗报》等媒体网站不仅在首页显著位置报道了十开幕式,还将“中共十”列入搜索热门话题之一。

以前,党代会的报道基本是以传统媒体为主角,党的十彻底改变了这种报道格局,新媒体已走上舞台中心。媒介深度融合、全媒体报道,已成为十宣传报道的典型特征。这也让十不仅是政治盛会,也是传媒盛宴。如今,我们不敢想象:离开了新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覆盖面、丰富度和效果将会如何?

二、学术期刊规范自律引领学术研究与社会道德的新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不断增加,已占据现有期刊总数的半壁江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期刊大国。4月10日,千余科技期刊联合发表声明,对存在署名有争议、引用他人著述未注明出处、不诚信地一稿多投、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坚决拒绝刊登,情节严重者,可终生不刊用该作者论文。无独有偶,9月14日,在以“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全国60家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联合声明,反思学术期刊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坚决抵制无视期刊质量,以牟利为目的的乱收版面费的腐败现象,探寻学术期刊进一步加强自律、实现自我超越的路径。这是科技期刊与人文社科期刊空前规模、空前阵容,以空前严厉的姿态,面对学术不端进行规范自律。

学术是人类发展的灵魂,学术期刊是灵魂的重要载体。治学必先正风气。学术期刊自身的严正视听,对于建立面向世界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引领学术研究与社会道德的新风气,均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规范自律是期刊业乃至传媒业坚守底线、赢得公信的基石。

三、“《人民日报》研究”课程探索媒校深入合作新模式

4月26日,“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复旦大学之行”举行。人民日报与复旦大学签署深入合作协议,共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贡献。最具创新意义的是,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设的全国高校中第一门专门的“《人民日报》研究”课程正式面向学生授课。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复旦大学兼职教授谢国明为200余位学生上了第一讲。今后,复旦大学将不定期邀请人民日报最优秀、最有才华的编辑记者赴新闻学院访学并为学生授课。显然,“《人民日报》研究”课程的开设,是新闻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一次全新探索。当人们在哀叹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严重脱节之时,当媒体在抱怨大量新闻专业学生难以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之时,媒校深入合作、创新模式,承载着新期待、新希望。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推动新闻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是媒校深入合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和时代课题。

四、“限娱倡德”是卫视“堵疏结合”改革探索的新导向

“限娱令”是广电业近年来的热词。10月25日,吵得沸沸扬扬的“限娱令”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从2013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限制婚恋交友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的“三不”方针,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针对目前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娱乐节目混乱的局面,广电总局及时、果断推出“限娱令”,是形势所需,也是观众所盼。与以往“限娱令”不同的是,此次不仅“限娱”,还“倡德”;既是堵,也是疏。一直以来,电视台都在思考:“限娱”之后播什么?如今,开办思想道德建设栏目就是明确方向。这或许正是卫视“堵疏结合”改革探索的新导向。

五、《泰囧》逆势上扬树立中小成本电影以弱胜强新气象

近年来,投资300万元的《疯狂的石头》、投资800万元的《人在囧途》、投资1000万元的《观音山》、投资1500万元的《失恋33天》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12月12日,光线传媒制作的总投资约3000万的贺岁片《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与同档期上映的大片《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直面交锋,创造中小成本影片的票房奇迹。据统计,《泰囧》首日大卖3900万元,打破12月最高首日记录,15日更是以排场3.2万、人次270万、票房近8700万元排名第一,打破华语影片单日票房记录,同时也刷新内地单日观影人次记录。上映7天票房超过4亿,书写了中低成本影片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传奇。

在国内大多电影制片公司和导演都在模仿西方制作大投入、大成本、大场面的“大片”之时,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中小成本电影的存在价值与空间,更忽略了剧本的核心地位。其实,好电影的内核是有一个好剧本、好故事,而场面只不过是表现形式。《泰囧》的票房神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于电影而言,投资不是最重要的,剧本才是至关重要的。

六、《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打破中国纪录片“不赚钱无收视”的铁律

电视时代,纪录片常常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在中国纪录片行业,一直存在三条认知:纪录片一不赚钱、二无收视、三没有核心竞争力。

然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大鲁艺》等纪录片的热播,2012年的中国纪录片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赚钱无收视”的铁律被打破。7集高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尽管节目是在央视一套22时30分非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却超过该频道这一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文化魅力、健康饮食习惯和故土情怀的广泛热议。

随后,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2012年10月在香港翡翠台播出。并且,该片第二季正在筹拍中,预计2013年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的成功不仅是内容策划的成功,更是“委托制作”模式的胜利。委托制作,是指电视台将栏目委托给制作公司制作。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电视剧领域,由电视台委托公司为其拍摄影片,并通过电视台的渠道播出。

如今,纪录片也走上了委托制作这条路。正是在委托制作的驱动下,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第一年,收视份额增长200%,第二年增长率达到83%;纪录频道的广告招标在2012年达到2亿,2013年突破4亿。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纪录片市场带来了新活力,并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内容和制作。可以预言的是,新媒体与纪录片制作、传播机构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速纪录片的发展,并且会催生新的媒介形态。中国纪录片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

七、政务微博从平台演变为办公平台,加速传递“政”能量

谁也不会想到,140字的微博,通过网络和手机快速传播,正在形成一种巨大的“政”能量,悄悄改变着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日前,由人民网联合腾讯公司的《2012年腾讯政务微博报告》显示,2012年是政务微博高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12年11月11日,在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已达70084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45030个,个人党政官员微博25054个。2012年11月9日,由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国务院公报”开通官方微博,不到一天时间粉丝数增加到13万多。新浪、搜狐、网易上的政务微博同样十分火爆。政务微博的空前风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共形象与公信力,助推了传统执政理念的快速革新。政务微博的开通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让人惊喜的是,政务微博逐渐实现了从“倾听民意”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平台”到“办公平台”的转型,并且催生了“微博问政”的新形态,加速了“政”能量的传递。

八、网络媒体积极应对文学侵权标志传媒界著作权意识的全面觉醒

目前,国内网络文学用户群已超过两亿人,网络原创文学产业已初具规模。然而,层出不穷的盗版问题让网络文学的发展举步维艰。仅盛大文学版权追踪系统针对互联网上可搜索到的盗版链接网站就达1.4万个,盗版链接数量高达1235万条,让人触目惊心。10月,盛大文学联合百度、搜狗、奇虎360、腾讯搜搜4家搜索引擎公司签署《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联合备忘录》,标志着版权企业和搜索引擎企业在著作权维护方面达成共识。曾几何时,人们只对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作品的著作权问题高度关注,对在新媒体上发表作品的著作权意识十分淡薄。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围绕着网络文学催生了影视、游戏、图书等一系列产品构成的优质产业链,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迫切需要规范运营。《备忘录》的签署,是业界企业联合自治的一次创举,也是网络著作权维护的一次创新,对维护网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保护和净化原创文学的发展环境都具有深远意义。无疑,这也标志着传媒界著作权意识的全面觉醒。

九、网络反腐屡试不爽让网络媒体逐渐从公共表达平台向社会公器跨越

十前后,多名官员因网络爆料或实名举报而落马。以陕西“表哥”、番禺“房叔”、顺德“房局”、深圳“房爷”等为代表的诸多网络反腐事件,都遵循了“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的路径发展。在这些网络反腐事件中,相关部门的积极应对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网络媒体的公开透明显示了民意的威力。网络反腐屡试不爽,一方面让人民群众把期待的目光聚焦到网络媒体,另一方面让网络媒体逐渐从公共表达平台向社会公器跨越。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速度快、影响大,低成本、低风险,效率高、效果好。

殊不知,网上举报是一把“双刃剑”,真实的网上举报对强化公民监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积极作用;虚假的网上举报则会伤害无辜乃至社会公平正义。针对当前严峻的腐败形势,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有益补充。基于此,网民和纪律检查机关应秉持积极心态,慎用、用好网上举报,既要发挥网上举报的优势,又要防止虚假举报带来的恶意攻击。这就要求把网络反腐纳入到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让网络反腐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

十、社交网络广告一路飘红预示着全新的社会化广告时代来临

社交广告让广告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而是深度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据尼尔森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在线消费者不同程度地信任熟人所推荐的商品。这足以证明社交广告的威力。新浪8月16日财报数据显示,新浪在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316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该季度新浪微博广告营收超过1000万美元,占新浪广告收入的比例为10%。这是新浪微博上线3年来首次对外公布社交广告收入。

此外,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3.68亿,继续保持着稳定增长。新浪高层认为,微博广告收入的增速会加快,这将帮助新浪提高下半年整体的广告业务收入增长率。2012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重视和发掘社交广告,努力在海量的用户资源中挖掘无穷尽的商业价值。对于腾讯而言,社交广告的份额也在快速提升,并推动着腾讯B2C业务与B2B的融合。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7

图为朱夏炎在《慕尼黑水星报》学习。

在网络冲击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德国报业是如何生存的?带着这个问题,我踏上了由举办的赴德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级培训班的考察之旅。通过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启思路、开放思想。更坚定了我4年前的判断:今后“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也坚定了发展的理念:必须“抓住网络现在,把握文化未来”。

概况篇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报纸和新闻教育的发源地。1609年,索恩在德国每周一次出版的《艾维苏事务报》,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作为全球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每天发行的报纸有4100多种,2002年的总发行量突破3200万份。虽然近年来报纸发行量有所减少。但每千人320多份的读报密度还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仅次于日本、美国、瑞士。调查显示,尽管新媒体对报纸带来较大冲击,但依然有约78%的德国成年人每天都读报。平均读报时间为28分钟。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报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私营化。德国的日报市场主要是以私营公司出版的报纸为主。报纸或报业集团多为私人或家族控制。如《慕尼黑晚报》由弗里德曼家族所掌控。

二是地方化。德国全国性、跨地区的报纸很少,仅占10%左右。其中日发行量约400万份的《图片报》是德国境内唯一跨地区零售的报纸,发行方式主要靠街头零售。其他日报90%是地方报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并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各报的内容只在某些部分,特别是地方版的部分与其他报纸不同。每天各家日报出版地方版的有1500多种,发行量达2500多万份。

三是集团化。经过数十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德国报业很难容下单打独斗的报纸,除了《法兰克福汇报》、《明镜周刊》等少数几家声望很高的媒体维持独立地位外,绝大部分媒体都从属于贝塔斯曼、施普林格、霍尔茨普林格、博大、鲍尔等少数大出版集团。其中施普林格出版公司为欧洲最大、全球第四大新闻出版集团,旗下拥有《世界报》、《图片报》等有影响力的报刊,占据了德国报业市场约25%的份额。

四是专业化。经过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德国报纸体现出了高质量的专业水平。从分类看,分为严肃性报纸和大众化报纸两类,《图片报》是典型的大众报纸,以《南德意志报》(发行44.53万份,读者达120多万)为代表的高质量严肃报纸,虽然发行量相对较小,但对社会舆论、政府决策影响巨大。从管理看,报业发展主要依靠行业协会和各类监督委员会约束管理、协调运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政府则以宏观管理职能为主。从人才培养看,教育模式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的,注重职业教育和实践锻炼,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如媒体的经营人才与采编人员职责明确,差异细分,各擅其长,术有专攻。

危机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给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世界第一报业强国――美国的许多老牌报纸纷纷破产倒闭或者转型网络。相比而言。德国报业的境况虽然尚未恶化至此,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迹象。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德国。网络导致了报纸读者流失和老化的问题。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5年,报纸所占市场比例下滑了3%,而网络则提升了18%。最近三年来,此消彼长态势更为明显,并呈加速度发展。《南德意志报》外事部执行经理施得芬指出,该报读者群平均年龄为46岁。30岁以下的读者已经很少订阅报纸。为此,该报不得不采取尽可能将报纸的语言简洁化,增加音乐、影视等娱乐性内容,在报纸网站上开办“现在”的子站等办法,以图重新引起年轻读者的关注。

注意力流失的恶果之一就是广告下滑。在网络影响下,德国报纸广告减少,版面因广告减少而变薄,德国信息产业联合会的报告称,网络广告市场的销售额从2006年的4,8亿欧元,已经上升到了2007年的9,77亿欧元。

危机对报纸广告收入带来的影响。使得各大报纸不得不停止原先的扩张计划。甚至压缩版面。如《南德意志报》一直为周六报,原计划今年开始增出周日刊。现在因经济危机而取消。

面对双重打击,德国报业把希望寄托在了网络身上,以期通过发展新兴媒体化解危机,赢得未来。其中,《慕尼黑水星报》制订的“报纸+视频+网络+手机”全媒体应对策略最有代表性。尤为值得关注。

一是网先一步。与很多报纸仅将网站作为报纸电子版的方式不同,该报记者每天采写的大量新闻中,约有150条消息会率先在网络上,第二天才在报纸上进行深度报道。每天早上5点,当日即将付印上市的报纸全文会率先刊登在网络上。读者可以付费阅读,目前网络订阅量已达1500份。此外,读者还可以付费定制新闻简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把精编的新闻简讯发送。该项服务现在已有3.5万个付费用户。

二是全媒体突围。由于纸媒容量有限。该报摄影记者拍摄的大量照片都会通过网站进行。鉴于视频内容在网络中的特殊地位,该报在其网络中心设有四个摄像记者,专门负责视频报道,受到了广告商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汉莎、德国电信、奔驰等著名品牌企业进行广告投放。

三是广告互动。该报有5人专门负责网络广告销售,负责把报纸广告和网络广告的编号统一,便于读者查找、阅读。比如汽车广告,在报纸上刊登的图片信息容量有限,但如果按照编号点击网站上的广告。就可以看到10多张不同角度的汽车图片,大大增加了广告的视觉效果。

四是贴身服务。利用网络和手机,报纸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除时政快讯和经济新闻之外,还有各类服务信息,如天气预报、度假消息、娱乐资讯、跳蚤市场、家政信息等等。

启示篇

不论是报纸还是网络,中国的发展程度虽然远远不及德国,但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德国报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今后,“死的是纸,活的是报”。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网络快速地、全方位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55亿。网络快速发展的背后,意味着更多的年轻读者正在流失,正如德国信息商业通讯新媒体公会主席谢尔所言:“30岁以下的人宁愿不要车。或与他们目前的伴侣分手。也不愿放弃网络或手机。”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网络等新媒体冲 击的不仅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文化产业,而且逐步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观念。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抓住网络现在。把握文化未来”的高度。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为报业发展的未来买单,为舆论阵地的未来买单,为文化事业的未来买单。

第二,应对上要多策并举。《慕尼黑水星报》的应对策略,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有效模式。但国情的差异,意味着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另辟蹊径。

首先,加强报纸改革。时代在变化,报纸也应该不停顿地改革创新。“内容为王,赢者通吃”。用高水准的言论时评,不断提升报纸的思想理念,使之成为读者观风测向的导航标;用一流的解释性报道,不断提升报纸的深度和厚重,使之成为读者想知未知的百科书:用“有用、真有用”的多元新闻,不断提升报纸的含金量,使之成为读者丰富的信息库。通过细分市场、精准定位,锁定目标读者群,提高读者忠诚度,增强报纸的生命力。以河南日报为例。自2004年以来先后实行了两次改扩版,通过确立“高端、权威、民生、有用”的定位,制定“抓好两头,堵住中间”的操作思路,发行量连年保持在40万份。广告经营收入连续4年保持增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其次,报网互动起来。报纸与网络等新媒体既有矛盾冲突之处。更有互补相融之点。让报纸与网络互动起来,是当前尝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2005年,河南日报和大河网进行“嫁接”,创办了“焦点网谈”栏目。开办当年就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首个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如今,一个“报网互动、报网互补、报网互融”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已初现端倪。

再者。积极发展新媒体。大力发展新媒体,是为报业的未来买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新媒体。1998年创办了河南报业网。是全国党报最早创办的新闻网站之一,现在更名为“大河网”后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2005年创办河南手机报,目前付费用户已超百万,位居全国各省级手机报第一名。2007年,在国内首家推出集报纸、电视、网络于一体的大河多媒体信息港。被业内人士誉为“第六媒体”。现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链条,在发展新媒体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三,经营上要多元发展。面对新媒体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家省级报业集团出现了亏损,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依然实现利润稳步增长。

分析原因,关键在于我们改变了过去报业经营“一木擎天”的局面。2007年。我们提出了“报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理念,确定了“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跨越”的奋斗目标,制定了“3368"阶段性任务,倾力打造三类媒体、三大网络。做强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八个亿元企业,在地产、酒店、印刷、图书发行、教育、动漫等多个领域进行大规模扩张。使报刊收入在集团迅速扩大的总收入中降到57%。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走在全国省级党报集团前列。也正因为此,我们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了最低点。

第四,政策上要大力支持。网络等新媒体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但在现实中,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从国际看,中西方网络媒体实力相比差距较大,在东西方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国内看,传统媒体主办的主流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相比差距较大,在争夺网民和舆论阵地中也处于劣势地位。如2008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站前50名中,只有人民网、新华网名列第36、37位。其余都是商业网站。由此可见,在占领网络这一舆论新阵地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引导正确的网络文化。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我认为。以“党”字号为主体的传统主流媒体应当成为建设主流网络媒体的主力军。统计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25.5%。与普及率高达69.7%的美国、50%的德国相差甚远。差距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既有时间,也有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我们应该在三方面努力改进: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德国文化产业经验告诉我们,要围绕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手段筹集资金,发展壮大自己。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二是要积极出台并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在考察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德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政府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但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要对主流网络媒体给予更加特殊的支持政策。与商业门户网站相比,“党”字号的传统媒体建设主流新闻网站存在着体制不活、融资困难、人才缺乏等问题,国家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发展主流网络媒体以超常规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如建立专项扶持基金、推动网络上市等等。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德国之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网络的冲击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更新、思想要解放、步子要加快,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抓住网络现在,把握文化未来。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 会计

一、网络会计理念框架

当计算机信息技术投入使用以后,传统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新兴的经济组织或者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一些网络企业在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网络经济形成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进入网络经济之后,绝大多数企业为了实现与网络现代化的接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有不少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随之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之后各大银行相继建立了网上银行,随后传统会计发生了质的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电子商务的产生,人们开始原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进行交易。随着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越来越成为企业新的、重要的营销手段。为了适应和利用这中优势,网络会计营运而生。

二、信息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兴的行业,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等已经成为现在经济的主旋律,网络经济改变了几个时代的经济模式,并同时带来了新的会计模式。

(一)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在进入网络时代后,各大企业都建了网络会计系统,同时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也不在像传统会计那样,以纸质为载体,而是通过公司计算机以网络为载体进行财务报告,通过在线的形式,公司财务人员进行交流。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传统的会计中,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只能提供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传统会计目标的使用者一般只是针对于投资者,而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会计目标变得专业化、层次化、多样化,不但要考虑到投资者,还要考虑到更多的潜在投资者,网络的应用使得企业和需求者、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双向信息需求更加简单方便,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型会计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需求。

(二)对会计基本前提假设的影响

会计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会计的诸多组成要素都是以会计假设为基本前提为依据的,比如会计对象、会计方法、会计数据等。传统会计主体是针对传统经济形势下发展而来,资产、负债等要素受空间的限制。而在新的网络经济形势下,网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和广阔的空间,企业间的联合或重组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实现,这样使会计的主体由很大的不稳定性,使会计主体的核算处于模糊状态。在持续经营方面,网络为企业提供的方便缩短了经营周期,这样使得企业对经营周期内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以往的企业经营中,一个年度为一个会计周期,但在新的网络经济下,会计周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网络银行的建立为企业会计结算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使得企业在进行货币计量时,电子虚拟货币和一些虚拟资产与实际脱节,必须改进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量度,以适应扩大会计信息含量的需要,货币计量假设要发展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三)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传统会计报告往往受限于确认标准,内容不够完整,很多无形资产并不能完全显示在内,比如商标信誉等,大部分仍停留在以交易为基础的单个无形资产之上。这种会计报告缺乏对未来企业发展价值信息,造成会计报告信息数量上的不完整。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经济对会计报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会计报告中,纰漏的信息更多是针对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等,但是新的网络会计报告不但改变了这种针对方向,它们更多的是将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在企业的网络环境之下,不但披露财务信息还披露非财务信息。网络财务包括突破了传统财务报告需要工作人员按标准流程编制并发表在传统媒介上的形式,网络报告显现了传统会计报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四)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一般来说是指企业会计部门通过会计的各种形式,比如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传统会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新的需求,并且传统的会计信息不够全面完整,但是网络时代,网络经济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充分、更具体。网络会计报告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者对信息传递和及时性的要求,它是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网络,这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或者潜在投资者或者更多的财务信息,以便对企业做出及时的预测和计划。

三、信息网络下传统会计发展前瞻

网络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兴的网络企业,并且也对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它对传统会计的各项职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从不从程度上改变了会计基本职能,使得现代网络会计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帮助。网络会计不但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挑战,也对企业带来了挑战。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必将向着网络经济的趋势发展的更加完善。网络对企业会计的这些冲击和影响可能会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程度给企业带来不便,但是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新陈代谢和演变革新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适应和推进企业财务会计的改变和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前,刘金惠.论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拓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上一篇: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下一篇:行政工作报告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