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04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81―01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随着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深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对初中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伴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产生了束缚,所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老套的阅读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对知识的拓展。因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积累知识,还能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

一、初中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1. 理念陈旧。

因为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会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够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则无法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这一需求,因此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产生障碍。

2. 教案简单。

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教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关联,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案的设计对学生的听课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教学教案的设计不够重视,只是单一地沿用多年流传下来的教案进行教学,有的教师甚至会为了节省时间而对教学教案进行简化,在教案中并没有将重点和难点清晰地体现出来。由此教师所使用的教案导致了学生无法做到与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步,有的学生出现逃课、厌学等问题,从而影响了阅读的有效性。

3. 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感受和理解,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被动地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改进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是目前初中教育的主要背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适当地对阅读量进行扩大,对科学、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时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进,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课堂和生活的关联,走出教材,将自身的知识完善丰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 优化教学方案。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优化,不但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观地表现出来,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间接的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枯燥性给予改善,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更好地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 更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加入其中,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创新性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特征更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地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实效性计划性终身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1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目前,许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中都开设了阅读课,但由于缺少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不少乱象:内容选择随意,阅读课变成“放羊式”的放任自流;缺乏有效指导,阅读课变成漫无目的的走马观花;阅读目的模糊,阅读课变成“广种薄收”的盐碱地……

阅读课设立的重要意义是在制度上、时间上让学生的阅读得到保证,但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还需建立合理的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一、阅读指导,着眼实效性

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对于阅读课要建立一套适合校情、学情的指导课程的体系,这一体系中包括阅读指导课程的实施模式、实施方案、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机制。

以制定“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为例,可以先制定“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十条评价标准”,包括:①着眼发展――倡导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②依学定教――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阅读教学模式;③充分读书――倡导阅读课要让学生充分读书;④尊重差异――倡导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⑤发扬民主――倡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⑥引导质疑――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⑦允许选择――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⑧强化语感――倡导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⑨以情感人――倡导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⑩鼓励创新――倡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十条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评价表。用多维评价引领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独立思考、独立感悟唤起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活动,使教师的阅读指导达到充分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实效。

总之,力求阅读指导的实效,必须全面更新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立足课堂,让课堂成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师引领,致力于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素质的培养;植根学生,让学生成为乐读、善读、有终身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人;借力家长,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素质与技能的助教;创设环境,让学校、家庭创造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

二、阅读数量,立足计划性

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一直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无计划性、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初中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数量要求甚至超过其要求,就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将总量分阶段有计划地化解,并通过“学生阅读档案”辅助,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初中三年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到了初三,面临升学压力,过多的阅读量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有计划分阶段开展阅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阅读评价对阅读数量的考评要突出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具体分解,下面表格可供参考。

(三)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在分阶段实施基础上,建立个人阅读档案,目的是跟踪学生阅读进程,为评价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个初二学生某学期的阅读档案(节选)。

姓名孙厚涵班级初二(3)班学号:20140312

时间书名(篇目)作者题材检查情况

2014.10.14《水浒传》施耐庵小说……

10.20……《呐喊》……鲁迅……小说…………

三、阅读习惯,注重终身性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受用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默读注重速度与效率的结合

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默读速度的测试,测试成绩记入“学生个人阅读档案”。评价标准:每分钟600字为合格;每分钟700字为良好;每分钟800字为优秀。同时对默读效率进行书面测评,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二)朗读注重流畅程度和普通话标准程度

朗读评价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确定朗读水平的高低,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次。

(三)“圈、点、勾、画加批注”是读书的辅助手段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课本教材的阅读以及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的学习。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

(四)读书笔记由硬性规定变为自觉行为

读书笔记的栏目设计包括字词园地、妙语佳句、收获乐园、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明确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后,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并写出阅读收获。语文教师按时收回批阅,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写读书笔记的硬性规定逐渐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阅读能力,突出综合性

这里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的读写能力,而是一种信息素养,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主要从三方面衡量:①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否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②理解信息的能力,能否正确解释阅读材料中相关信息的意义;③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经验联结,综合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九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耸堵]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28-01

九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高中学习,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初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两者衔接不好,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加强初中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并间接提升其写作能力,为其中考增加筹码。

一、九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资源匮乏

虽然大部分初中都设有图书室,但藏书并不多,且基本以练习册、教学资料为主,不仅陈旧,还不具备阅读价值,文学作品则更少。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且农村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缺乏购买课外书籍的意识,也不具备购买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阅读教学处于困境中,学生阅读量有限,知识面比较窄,不利于其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从而阻碍其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局限于教师的分析中,而领略不出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例如,教学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让学生死记硬背。“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中的“今”指的是抗日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一些抗战前途悲观论调的反驳,以及对中国人民抗战信心的鼓舞,教师会直接将此内涵陈述出来,而不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3.阅读教案不注重实际

有的教师在设计阅读教案时比较注重形式化和艺术化,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案虽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被限制状态,难以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比如,《孔乙己》的教案设计以其语言特点、文化影响等为重点,着重分析语言的艺术性和讽刺性,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即使教案再完美,学生也难以真正理解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其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难有所进步。

二、提高九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许多阅读材料比较枯燥,且篇幅较长,很多时候学生连读完材料的耐心都没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阅读兴趣。因此,在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阅读课堂。比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前,教师可播放根据这篇课文改编的电影片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开始正式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法庭,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文中的悬念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能进步。比如,《地下森林断想》中的“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教师就可以针对“种子”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种子”代表的具体含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出自己的思维局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初三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及评价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将文中的关键字词和语句标记出来,并将问题的答案记录下来。教师则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肯定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自己应该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大对学生阅读量的投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怎样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这一课题备受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1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师生的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老师说,学生记,这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然而,科学的、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之上要鼓励的引导着学生积极的参与,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大胆的、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到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即:不会主动的探求阅读的相关知识,只等着教师给出答案,这也就压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不仅不会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反而会成为语文阅读相关知识的“奴隶”,或者教师的“听众”。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创没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给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有效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答。通过分析阅读题的题目,知道题目是在针对文章哪一个方面在提问,是针对内容,是针对思想情感,还是写作手法。针对内容,是概括一段的段意,还是理解一句的深层含义;是归纳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还是总结一个事物的特征。针对思想情感,是理解一句话,还是对于一个字的赏析。针对写作手法,首先要记住所学过的写作手法,是修辞,还是描写。对于一段话所起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否则就不够全面。尽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作答,讲解答案后,在理解答案语言的前提下,适当背诵答案,学习标准答案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3设语文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指导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们并不懂得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阅读品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读好课文,多做习题,是学好语文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课余时间的阅读行为很少,质量很低。为此,必须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积极阅读,有效阅读,健康阅读。通过阅读指导课,真正把学生引入阅读的殿堂。阅读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年龄特点,兴趣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

4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可现实生活中学生并没有那么多好书,也不明确哪些书适合自己。首先引导学生读原著。有些课文是长篇名著的节选,学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利用读报课、班会课推介优秀书报、期刊、读书网站。利用校园网、广播室、黑板报开辟《好书推荐》栏目,或者每周每月由家长、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少儿读物。这些图书可以是散文、杂文、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传统精品,也可以是热销图书等。其次是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个角度出发,进行扩展比较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有关比读的其他文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系在一起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我的做法是为课文找“朋友”,有时候是教师找,复印下来与课文比较阅读;有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去找,通过查找资料,让每位学生自主为教材找到一位“朋友”,并在小组中说出找到这位“朋友”的理由。

5注重自我培养,提高自身素质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存问题;优化措施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策划和开展,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名著探究体验,而且能从总体上优化名著阅读教学流程和形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意识。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细致分析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引入先进思想和举措创建更为完整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名著阅读活动中有所收获,锤炼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文学名著的探究和教育价值。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和内容,高质量的名著阅读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和思想教育。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名著阅读有效性达不到预期水平。经过细致的分析总结,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大部分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时间都比较短,思想认识局限在单篇文本之中,缺乏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一些学生认为文学名著不仅篇幅长,而且内容深奥、复杂,因而在名著阅读态度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面对名著阅读活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阅读能力承受着双重考验,这也使得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需要教师创新名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第二,教师沿用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是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领航者和启蒙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将名著阅读和创新教学思想、手段融会贯通,才能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兴趣。然而分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可知,教师沿用的名著阅读教学手段普遍存在单一性、滞后性等问题,对学生名著阅读兴趣、阅读思维、智慧潜力的引领和开发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也直接降低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水准。第三,家长没有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发挥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名著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保持积极的文学探究态度,所以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然而综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家长普遍认为名著阅读教学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职责,而且教师也并未精心策划有关名著阅读的家庭教育项目,导致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参与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和家长的辅助作用。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教师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点,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实施和完善。高质量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始于对名著素材的科学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题材、种类繁多,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名著阅读经验,为学生甄选针对性更强的名著阅读素材,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顺畅进行名著阅读探究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来也能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从而保障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分析效果。教师在为学生甄选语文名著阅读素材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难度要适中,书籍内容要积极健康,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经验,同时满足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需求。如教师可以将“新课标”必读名著作为主要的名著阅读教学素材,这些书籍内容文质兼美、思想旨意深远,阅读难度也不大,是适宜初中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优质读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认知能力,扩大名著素材的选择空间,如一些近代文学名著、乡土文学名著都具有趣味性和时代特征,也可以作为教师向学生推荐的重点名著资源类型[1]。第二,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应该和教材阅读文本相对接。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长篇文学名著的节选,教师在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时就可以从这个思路入手。如结束某篇名著节选的课文阅读教学后,向学生推荐对应的名著作品,这样不仅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对名著书籍阅读探索的积极情绪,也可以促进学生从短篇文本阅读顺利向整本书阅读过渡,通过课内外联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的内容和题材,为学生推荐相似主题的名著素材。如果课内阅读文本的内容主要是写人叙事的,那么教师所选择的名著也应该在写人叙事方面具备突出亮点,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提升学生的课内阅读基础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经验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创设名著阅读情境,激发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

上面我们谈到,学生对参与语文名著阅读活动的热情不够高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现存的突出问题之一,这看似是学情问题,实际上可以管中窥豹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模式上的不足。所以,教师想要突破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这一困境,必须基于学生对名著阅读学习的兴趣期待,加强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名著阅读情境,这样一来可以营造充满活力的名著阅读教学氛围,二来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名著阅读探究活动的主观意识和积极心态。语文名著阅读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多媒体音画情境。多媒体音画情境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特征,声色俱佳,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感官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名著阅读探究学习活动中。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名著都有其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周边资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可以从互联网资源库中为学生搜集和名著内容相关的歌曲、动漫和影视片段,创设画面唯美、歌声动听、具有情节冲突的多媒体音画情境,使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起名著阅读与探究的兴趣。第二,生活化情境。文学名著的创造灵感也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思想旨意也是为了传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虽然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经验还不够完备,但是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完全可以作为教师创设名著阅读教学情境的突破口。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文学名著的主题和内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相应的生活场景,或者将某个生活事件作为名著教学的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知名著中所具有的生活情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体验和自主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学名著的思想旨意和其中的生活元素[2]。

(三)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引领自主探究性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改目标,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名著的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显然有悖于新时期的教改精神。教师想要切实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和意识的养成,必须基于教学主导职能,重视为学生设计名著导读案,帮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流程和思考探究方向,引领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名著阅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分析能力和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名著导读案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以微课形式为学生呈现名著导读案。首先,教师在微课导读案的开头部分,可以应用图文结合形式对名著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简短介绍,使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内容产生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可以在微课导读案中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直观地规划和设计名著阅读流程,如将名著每一章、每一小节的阅读探究重点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对文学名著开展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第二,教师应该将问题导学贯穿于名著导读案设计中。学生对文学名著精髓的内化理解大多源自思考,教师在设计开发名著导读案时,应该在每个阅读流程的前端设置启发性问题,如:“主人公的行为意图是什么?”“主人公这段时间在想什么?”“名著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这样的思考性问题,能够使学生跟随导读案的指引,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名著分析,通过破解一个个阅读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渗透名著阅读方法,形成个性化名著阅读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授人以渔”,教师毕竟不能时时在学生身边指导,想要消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名著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研读文学名著的基本要领、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名著阅读学习模式。有效的语文名著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批注法。渗透这种名著阅读方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中将一些存在疑惑的词句或者故事情节标注下来,留待教师在名著阅读交流反馈环节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也能更为精准地帮助学生攻克名著阅读难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的每个章节后批注总结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习得正确的名著阅读批注法。第二,摘录法。文学名著中的文辞亮点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作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来源。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摘录法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名著中的精彩词句分类摘录下来,如描写人物形象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或者感悟人生的警示名言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摘录法开展名著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能切实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能力[3]。

(五)进行随笔训练,锻炼名著语言精华运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联系紧密的板块,针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来讲,在初步突破阅读目标后,教师有必要引领名著阅读向随笔训练迁移,构建以读促写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对文学名著语言精华的运用能力,也能利用随笔训练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名著阅读见解和感想的平台,从而升华学生的名著阅读感悟,完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针对语文名著阅读的随笔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段落,鼓励学生根据段落的语言风格开展仿写训练。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景的,教师在学生仿写中应该强调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人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仿写重点落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上,从而实现学生对名著语言精华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在名著阅读中产生的个性化感悟,开展不限话题、不限题材的随笔训练,使学生将名著读后感和自身的个性化观点融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观点鲜明、具有思想内涵价值的微作文,同步增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培养名著阅读习惯

上面我们谈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家长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这既和生活化教育思想相背离,也会削弱名著阅读教学质量。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三方面的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意识与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使家长也能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职能,从而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上,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和家长设计开发亲子阅读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上交流展示阅读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每天抽出睡前和晨起的半小时时间,和学生一起研读文学名著,这样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从而推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来自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个方面,阻碍了学生名著阅读学习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创设名著阅读情境、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渗透名著阅读方法以及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对滞后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热情,高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容.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68):43.

[2]刘其振.试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J].课外语文,2021(24):140.

[3]许相娣.名著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21(22):141.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6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要给学生阅读引导,实现课堂内外的统一。教师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重视阅读实践,指导学生阅读。

(1)略读。教师要重视快速浏览阅读,教育学生领会大意,仔细读文章后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提高阅读要求,减少理解的准确度,重视选择简单的阅读材料,教育学生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束段,了解文章其他段落的主题的句子,教育学生浏览一些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词语。

(2)寻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找到特定的细节内容,稳、准、狠地进行选择阅读材料,并教育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目标,学会利用主题词语,进行寻读,捕捉关键词语,重视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

(3)预测。教师要重视阅读过程,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以及词汇等进行预测,并借助文章的标题预测框架,重视对下一步的阅读和理解产生理解的铺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键词语的推测,教育学生轻松跟踪作者的思路。

(4)猜测含义。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猜测含义,扩大词汇量,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增加词汇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并 定义线索猜测词义,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猜测,利用词法结构进行猜测等。

(5)理解指代关系。初中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教育学生识别指代关系,作为教师,要能教育学生抓住代词,这样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失去线索,并识别阅读材料中的代词的真实含义,掌握承上启下的代词,更能理解材料的内容。

二、教育学生正确选择阅读资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初中教师要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源。

(1)扩充课本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初中教师要充分拓展课外阅读的资源,重视教育学生掌握自然、科学文化、教育、体育、传记、历史等读物,重视抓住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和练习水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所以,教师要有目的、针对性地运用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阅读教学,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记录阅读材料的点滴,鼓励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进行引导,写出阅读感想和感悟,并进行评选,实现物质奖励,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2)抓住校本资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抓住课本阅读资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重视加快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需求,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并搜集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特点,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有益的阅读资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积累阅读材料,利用文娱、运动节日,根据国家国情内容,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来开展阅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育学生轻松理解阅读资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结合校园特色,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进行阅读与理解,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会学生自主评价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产生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给予学生阅读活动,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行为,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行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运用智慧的阅读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的自主评价有:

(1)运用表格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电脑表格,通过网络和教师、学生交流,运用评价表格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运用阅读策略,重视阅读评价,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保持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撰写阅读笔记。教师在初中阶段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记录感兴趣的单词,运用一些习惯用法等,讲解英语知识,累积文化基础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引领学生进入快乐阅读的境地,支持学生产生持久的阅读动力,保持美好的阅读追求。

(3)重视自主检测。教师要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教育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后,开展技能训练,教育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实现阅读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能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自主检测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增长学生的学习智慧。

(4)制作阅读档案。教师可以制作阅读档案,制定学生阅读资料,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指导阅读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阅读评价。学生可以整理自己的阅读档案,学习档案中的内容,领略阅读状况,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水平,并摸索阅读方法,增长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师帮助学生制作的阅读档案里,有学生的成长记录,有学生的进步的步伐,有学生的心得感悟,有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总结,起到了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5)完成阅读任务。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作业,教育学生分成阅读小组,并制定出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表演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制作阅读作品,认真记录阅读过程,并教育学生产生阅读评价,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给学生制定一定的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给学生压力和动力,引导学生更加努力地进行阅读训练,并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7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能力 现状 措施

一、初中学生自主阅读的必要性

(一)初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更好地体现“主导”功能。

在阅读教学中,“主导”与“主体”两个概念经常混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自主阅读。一方面,主导功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老师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引导的时候给予引导,在学生最困惑的时候加以解答,这种服务于阅读主体,恰到好处的阅读教学指导,是“主导”功能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阅读中的“导”比老师控制阅读中的“导”更有必要,更重要。

(二)初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有效地训练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教学课堂总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并未真正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教案对课文进行理解、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可以有效避免阅读教学课堂中老师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模式陈旧,教法单调。

目前,某些学校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据新课改要求而改革,依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及单调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的行为太多,致使学生阅读得太少。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提问题和分析课文,用于学生阅读的时间很少,这导致学生文化积淀浅,语文功底薄弱,对语文缺乏兴趣。

(二)老师“代替”现象严重。

现阶段,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代替”现象。课堂上老师往往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自身活动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很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静心阅读。在提出一些较有深度的问题后,往往还没等学生思考出答案,老师就用精准答案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种感悟要求一致、效益至上的教学行为只会限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阅读量少。

首先,书源不足。很多初中学校对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重视度不够,学校图书馆在学生学习中没有发挥切实作用。课外书的来源和适合学生读的好书很少,很多学生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课外阅读。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较重,有的学生只顾完成作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锐减。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老师引导、激发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根据不同课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巧妙构思,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二)转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语文老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由传授为目的转向传授方法为目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老师应该试着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变成知识的发现者。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营造氛围,构建自主实践的平台。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促进作用。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充满关爱、尊重个性、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其次,老师应该在班上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写成专题,由组长口述专题内容,最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评估,使学生习惯在自主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只有在老师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章建红.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11).

[2]孟庆云.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3]郭永旗.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体会[N].太行日报,2010.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8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考考点;学生兴趣

我在农村学校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有几十年,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事例让人对初中语文的学习状况感到担忧与无奈。现将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几个案例总结出来以供教师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案例一:

在每年中考名著阅读复习时,总有九年级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曹雪芹是干什么的?他是女的还是男的?”我愕然了……

案例二:

在近年,我决定从九年级开始就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提早布置、安排,以下是一节名著阅读课的师生对话。

师:“不论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文学作品中的名著阅读对大家的学习、生活、人生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陶冶我们的情操,感化我们的人生……老师问一下大家在课外都看过什么名著呢?”顿时课堂沸腾了。

生:“亮剑”“士兵突击”

生:“青盲”“宫心计”

生:“步步惊心”“神话”

……我不知所措。

案例三:这是一节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阅读课。

师:“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名著,其中古典小说非常有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四大名著有什么?”

生:《西游记》《水浒》

生:《三国演义》

师:“还有一部谁知道?”

……许久的沉默,无人回答。

以上几个案例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足以说明我们农村学生名著阅读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这不是个例而是在农村初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名著的传承,教师要认真分析、探究,找出适合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但是,从案例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上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能主动阅读名著的中学生很少,很多人干脆就选择了不读。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调查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单凭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造成的。二是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创新名著阅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知识呢?

一、选择推荐合适的名著

学生的阅读有其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和阅读自然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大纲推荐一些优秀的篇目。

1.要求依据七~九年级语文教材附录“名著导读”的导读文字了解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内容梗概等,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2.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文学名著。2011年、2012年《中考说明》中的附录三:名著阅读重点考查的课外读物《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将名著阅读和中考考点对接,有针对性地阅读,还可以将名著与电视、网络结合起来,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及重要诗词,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等,从而凸显积淀文化和应对考试的双赢。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1.选读。读书要有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以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各种各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仅是为了“有助于学习语文”,更迫切的是“为了中考”。所以,在此提倡初中学生适用的资料性阅读方法――摘抄法。摘抄法是一种根据个人喜好与研究,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下来分类保存,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

3.让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在阅读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力,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影响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

三、培养初中生阅读名著兴趣的方法

1.开展读书会。一般每周一次,教师提前布置阅读任务,确定时间和内容。在固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探讨读书感想或笔记,然后让负责人将学生的言语摘录下来办成专栏,进行展示。

2.开展朗诵赛。有的文章不仅仅要读,而且还要朗诵。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诗词、诗歌片段配以音乐进行诵读。

3.课堂拓展,课外延伸。这是采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拓展,要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以此吸引学生阅读原著。

四、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指明阅读方法,并以写促读

1.要教会学生静下心来,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2.教会学生不求甚解。

3.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摘录、批注、比较等。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

4.在阅读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为显示自己的阅读能力,看书的速度很快,结果连文章的大概内容都不知道。同时,要使读书落到实处,还必须让学生多写、多练。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经验分享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劳动心得实践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