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拍摄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55

自媒体拍摄方案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1

数字高科技时代,网络影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以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日渐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一时间媒介,网络对于纸质传媒的挑战显而易见。近年来“互联网+”行动计划新概念的提出,必将加速推进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历史进程。

两年前,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就宣布取消摄影部,包括一位普利策奖得主在内的28位摄影记者面临失业危机。这只是一个个案,但它传递的信息是十分明显的。深圳一家报社总编辑撰写了《摄影记者之殇?——对<芝加哥太阳时报>取消摄影部的思考》一文,极力安慰摄影记者。他说:“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摄影记者是否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至少五年内不是。”意思是5年以后就难说。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的意思。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表面看来,新闻摄影的确面临双重的挑战,一是新闻摄影已经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记者”;二是纸媒行业下滑,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施展空间受限。但是从深层次看来,“纸”与“网”的融合实际上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网络媒体将是下一代的主流媒体,但纸质媒体和纸质文化一样不会消亡。纸质媒体会在“纸”与“网”之间“两手抓”。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开办新闻网,它代表了单一的传统新闻媒体寻找网络化发展进程中的途径与规律的模式。由来自传统媒体的受过专业化训练的记者编辑掌管的网络媒体会进入主流媒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关键在于摄影记者能否在“纸”与“网”之间华丽转身,转型为网络时代的新闻影像专家,而不是消极无奈。

追求精品

数码时代,专业摄影记者已经失去采访、拍摄和的垄断,和普通拍摄者同处一个发稿平台。据一家省报统计,记者与普通来稿采用比例,10年前为7:3,如今为4:6,且呈递升趋势。普通摄影爱好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有更多亲眼目睹突发新闻事件的机遇,很多时候记者还未赶到现场,摄影爱好者的照片就发到网上或传到报社。

数码摄影太容易,也难免图像泛滥,拍好就更难。正像生产在生产对象的同时生产主体一样,图像的迅速、大量传播,也提高了公众的审美眼光和鉴别力,对于图像的新颖性、视觉冲击力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新闻图片资源的丰富,对专业摄影记者无疑是个强大的冲击,但专业和业余摄影者的拍摄和报道质量往往有较大的差距。不是拥有了第一时间,就能获得优秀的稿件。比如,目前报社来稿多,主要多在一般性的稿件上,组稿时,往往是编排完重点稿件后,再将普通类稿件填空补缺。面对铺天盖地来稿,专业摄影记者需要实现突围,跳出普通来稿的覆盖层.站在更高的层面找新闻、报新闻,更好地把握网络时代媒体的需求,扬长避短,避免简单的重复,力求表现出新、出彩。动态报道求精,静态报道求深,以质胜量。

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普通摄影者有第一时间拍摄和报道的优势,但由于摄影爱好者多数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不熟悉新闻摄影报道的要求和规律,有即时性的优势,却也难免表面化、随意性。其次,自由来稿多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新闻职业的道德观念,少数人员或追求上稿率,或追求娱乐、炒作和轰动的效应,客观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会导致少数质量低劣、失真的照片被采用。在突发性、灾难性题材的拍摄报道中,专业摄影记者无疑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向专业摄影人提出了更好把握信息,更加机敏、勤勉的要求。

在突发新闻报道质量求新求精方面,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银奖的《废墟中的生活》,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在汶川地震发生后,难以数计的专业和业余摄影者通入拍摄,灾区传出成千上万张新闻图片,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没有停留在场面的表面的记录,而是独具慧眼地摄取了一片瓦砾废墟中,一对青年男女正在生火做饭,背景中的庄稼生机勃勃,这让读者看到灾区民众坚强的生活信念,看到灾区生活新生的希望。

纵览近年来新闻摄影优秀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全国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比赛,还是省市及各报社的年度、月度好新闻,获奖作品甚至稍有一定影响的新闻摄影报道,绝大多数出自专业摄影记者之手。但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手机摄影的普及,专业摄影记者如果仍然“按步就班”。那也就会好景不常,甚至被被淘汰出局。近年在荷赛中常有兼职、业余摄影人人围、获奖,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专业摄影记者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和更强的事业心,尽力不断在图像质量方面下功夫,精益求精,扬长避短,以质胜量。对于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同要求和规律也应该积极探讨。

追求深度

专题化、系列化是专业新闻记者报道的重要优势,作为主流媒体,无论传统和网络在适应传播快捷与时效的同时,都需要在报道深度上做足文章。专题化、系列化的连续、深入报道,也是专业摄影记者应对新媒体时展需要的重要课题。

在稿源不断增长的情势下,一些纸媒体早就开始减少一般性的新闻报道,而腾出版面做深度报道,专业摄影记者更是要顺势而变。主动退出一般性的稿件竞争领域,不是立足于和摄影爱好者争见报率,争“工分”,而是避开“体制内”的平坦大道,沿崎岖山路,攀登高峰。腾出时间和精力搞策划、做专题,做系列、跟踪深入报导,或是精心挑选新闻选题,或是深入采访发掘新闻内容,拉开与普通稿件的竞争差距,脱颖而出。这是网络时代专业摄影记者本分,也是新媒体对摄影记者寄于的厚望。

在网络传播、大众参与的情势下,图像的传播及时、快捷,涵盖面广,但也可能大多是靠机遇,见好就拍,“信手拈来”,时过境迁。专业摄影记者应该有长远的眼光长期关注有一定时间、空间跨度拍的新闻题材,进行深入、系列的报道,使报道有深度、有厚度。在《贯通界岭》(湖北日报2014年10月15日1版)的系列报道中,笔者深有体会。界岭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最后一项未完工的工程。原以为是个普通的隧道,施工中期发现,山体岩石破碎,隧道垮塌严重,就连一些已经完成支护的隧道因垮塌再次发生扭曲变形,5000多米的隧道打了5年,是正常工期的两倍,为工程建设所罕见。记者通过3年多的跟踪,拍摄了大量的建设过程、大的垮塌和重要的节点、时间段,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先后拍下了泥泞中掘进、抢救垮塌现场一系列艰难施工场景,并有心储备一批施工过程精彩瞬间,当隧道贯通时集中推出,纵向、立体、直观地展现隧道层层推进的艰难历程,突出报道了隧道施工的难度和建设者们的艰辛,这一组稿件受到业内外普遍称赞。

图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由于瞬间的局限,在全过程、多方位的报道方面,除了做好“图”的文章,“文”的功底不可轻视。深度报道需要有较好的文字描写做配合,专业摄影记者还要实现“两翼齐飞”,独立完成新闻稿件的拍摄和采写,图文并茂。

追求技术

我们常说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许多图像都将是历史的见证,科学地存储影像就是存储历史。数码时代摄影艺术面临的挑战是全面的,远不只是新闻造假、图像泛滥、影德沦丧,还有更为可怕的是数字影像的风险,记忆的缺失,对此似乎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警觉。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的世界,其实数码影像也是虚拟的。如果说银盐影像受损以后还多少留有残痕,而数字影像一旦流失就无影无踪,了无痕迹。因此,数字影像的科学存储是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摄影家孟炜炜在《“记忆黑洞”——新传媒时代摄影的危言》一文中,充分地论述了数字影像的虚拟性与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数字影像从生成之时直到最终归宿,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险象环生,遍布风险。比起传统摄影的底片、照片的保存,数码影像文件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严重得多,而且动辄就是批量的、毁灭性的,几率很大。”“如果我们拍摄的是难得一见、极具历史文献价值的场景,影像一旦流失,就造成‘记忆黑洞’,我们将何以面对历史,面对后人!”为了不给历史留下空白,我们要有影像获取的热情,更要有影像储存的科学知识,并对数码影像存储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清醒的认识。

银盐胶片时代摄影记者往往是数着张数,一张一张拍摄,而数码时代的拍摄却是连续的、海量的,一次采访拍摄动辄就是若干G,乃至若干T。“重拍轻存”,这几乎是摄影人的通病,摄影记者也不例外。数字影像的获取是海量的、整体的,有许多影像的获取可能十分却艰辛,其中有许多是不可重复的,而数字影像的流失往往也是批量的。因此,对于摄影记者来讲,拍摄和科学存储同样重要。

数码影像的存储包括“存”和“编”两方面。存储是数码照片的生命所在,存储介质是数码影像的生命载体。数字影像的存储方式与传统摄影完全不同,存储量大,只有使用计算机才可以读出,市场竞争使得存储硬件、软件不到三、五年就会被淘汰。为了确保数字文献长期可存取,需要将数字文献不断地转换到新的数字平台、新的媒体与操作系统上。这就意味着存储介质要不断更新。无论采取哪种措施进行更新处理,不仅操作麻烦。其累积成本也是高额的。技术发展速率越快,维护数字文献长期存取的累积费用也会随之增高。专业摄影人在这方面应该适时掌握相关信息与操作技术,包括硬件的更新与资料的备份。

其次,有必要数字图像档案目录、索引的编纂方面多下功夫。影像档案的编篡摄影人往往拍摄时激情满怀,发稿、参赛、交流都很积极,至于编辑、存资,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就都置之脑后。年长月久,待到用时根本无法查找。数字时代专业摄影记者要在图像的编辑整理、撰写图片说明以及相关文字资料方面多做细致的工作。竭力避免一些重要的图像资料,由于我们对于数码影像的储存、管理不当而流失,或者无从查找,这样就难免给后人留下“记忆的黑洞”、“历史的空白”。

数字高科技时代,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对于摄影记者是严峻的机遇也是发展的机遇,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换、技术的更新。在这大变革年代,我们应该振奋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留下丰富、精彩的影像篇章。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2

关键词:影像 档案资料 现代化管理

档案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不仅是精神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维护历史发展的事业。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档案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影像档案是社会组织、国家单位以及个人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储存的底片、照片、唱片、录像带与录音带等各种材料,以声音、录像为主,文字为辅的记录。针对当前影像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问题产生的根本层面进行改善。

一、影像媒介与档案之间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是人类对准确、即时记录影像信息的追求

从摄影技术的诞生意义来看,它对人类信息保存与传播具有重大的作用,它和之前的信息媒介不同,主观因素对其影响较小,对于影像信息的记录工作也最为形象、准确、真实,在保存与传播中不容易出现扭曲。在摄影技术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电视、电影共同构成了视觉影像,并且成为传承、记录人类文明的载体。

(二)影像技术的普及与简化推动了档案进程

在普及摄影技术前,图像编码更为复杂、困难、昂贵,影像媒介的普及与简化,让信息编码更加简单,尤其是网络技术与数码影像的传播与制作。而手机拍照更让使用者能随时享受影像传播和拍摄的乐趣,DV、单反、数码相机让专业与业余划分模糊。目前,很多电视台、报纸使用的都是业余人员拍摄的影像,也就是平民影像。典型案例有:美军虐待俘虏的事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它出自驻伊美军军事人员,而非记者媒体。平民化影像媒介,能让影像信息译码、编码简单化,它具有传播效率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范围广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影像媒介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使其成为人类最珍贵的档案之一。

(三)影像媒介和档案之间的本质特性

此处所说的记录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息记录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第二,信息记录源于实践活动;第三,信息记录具有很好的历史特性。也正是因为影像媒介的特性,让摄影拥有更强的光学特征,将人类肉眼无法捕捉的细节压缩在透明胶片中,这样才能精确地描述。这种无意识的光学摄影,足以承担现代社会的细胞与结构组织要求,从而更加准确地记录物质,为细节提供需要的信息、都市空间以及与生活要求相呼应的人文历史。

摄影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记忆功能,让废弃的记忆永远停留在档案中,它的记录性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的摄像、电影都是在不间断中截取的瞬间或者过程,并且记录好拍摄期间被拍摄对象的状态与形态。时间具有顺序性、流动性与不可逆转性。摄像、电影与摄影的瞬间都不可能重复抓拍,但是影像却很好地保留了消逝事物与历史。即:影像媒介更多地源于记录特性。

二、影像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文字与影像档案相比,具有形象、生动的特征,同时更加直观。增强影像档案管理,对富国强民、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受各种因素影响,影像档案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缺陷:

(一)影像设施的一硬一软现象

一硬是影像拍摄设施的性能好、数量多,在社会发展与工作机关的需求中,企业、机关的影像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城建档案馆的信息科有4台摄像机,其中索尼专业模拟、索尼专业数字摄像机分别为2台、1台,1台佳能数码摄像机;照相机为10部,5部佳能单反,1部哈苏,3部EOS5单反,并且每部相机都有专业红圈佳能变焦镜头与1只50定焦镜头。在后期制作中,2只苹果非编,分别用在照片编辑、录像剪辑和编录。一软,是影像设施管理较松。具体如:内部缺乏健全的影像管理制度,让应有的设施空闲,很难完全发挥作用,部分设施存放于个人,得不到科学应用,部分设施变动频繁或者管理人员不清楚,导致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样就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状态,让很多影像档案都不能很好地保存与发挥作用,为日后的影像档案的归档埋下隐患。

(二)摄录人员存在一弱一强的现状

摄录人员是直接从事拍摄档案工作的,他们直接决定了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数量。从当前的摄录工作来看,存在严重的一弱一强问题。其中,一强是年龄适宜、文化程度较高的强大队伍。具体如:信息科的制作与拍摄人员有9人,兼职1人、专职8人,其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90%;弱主要表现为:专业技能、知识较差,例如:某摄影中心共有9人,其中专业工龄不到10年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55%,10-15年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22%,超过15年有2人,占总人数的22%,并且没有一人是科班毕业,只有4人有1-3个月的培训。摄录人员弱的方面,对强的发挥构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档案质量与社会需要也构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影像问题复杂,管理混乱

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只有极少一部分单位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影像档案管理体系,大多数单位影像档案还处在无章可循的自由处理与生成的状态。另外,影像档案缺乏统一保管标准与管理制度,这些都对管理体系构成了极大的影响。

缺乏档案管理意识,难以完整归档。第一,大部分单位虽然有专门的摄录设施,但是没有配置对应的工作人员,在很多单位活动中,部分资料纯属个人行为,或者虽然有指定人员,但是由于档案意识淡薄,认为录完、拍完就算完成任务,当时并没有及时归档和收集工作,或者缺乏妥善管理,导致影像档案丢失;第二,影像档案有很强的特殊性与时效性,如:底片需要同时做好归档工作,并且利用文字进行辅导说明,但是由于很多单位缺乏资料整理与归档,在底片、照片分家的情况下,文字很难说清具体情况。这样让很多具有运用价值的资料,丧失了应有的利用和保存价值。

不受制约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难以维护影像档案完整和安全。环境方面,影像档案的保管按要求应配备专柜和必要的恒温、恒湿设备,而绝大部分单位在这一环节没能引起高度重视,影像档案则与其他载体档案混存。不适宜的库房温湿度、强烈长久的日照、尘土等威胁着影像档案的寿命,导致照片发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带体受损,录音、录像档案磁粉脱落、失磁,光存储层受到腐蚀信息读取失败,机械硬盘存储设备遭受震荡造成数据丢失等诸多安全隐患;人为方面:在影像档案的调阅、利用的过程中,对传统影像档案的人为损坏、篡改、销毁,对电子档案、数字化副本的复制、修改、删除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没有制约的影像档案保管其安全和完整令人担忧。

三、增强影像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宣传力度

观念作为档案管理的首要内容,对影像现代化发展、资料储层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大众。在档案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应具备现代化影像管理的条件。影像档案管理不仅是主管单位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的工作,它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针对近几年的发展情况,除了要争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外,还必须增强社会关注,通过组织《档案法》知识宣传、影像档案管理讲座、家庭影像文件管理知识培训等方式提升全民意识,及时抓住机遇,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落实制度,增强管理

为了改变当前影像档案管理混乱的局面,编制恰当的管理方法非常必要。针对《影像档案管理办法》的各个要求,各级单位除了要完善管理体系,还必须对影像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影像档案的借阅、保管、保护要建立借阅登记、利用效果登记和温湿度记录,除了要定期移交档案,还必须落实各项工作,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依法管理,确立各项法规,让其成为摄录人员、管理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保障档案管理质量。

(三)加强监管与业务培训工作

对于当前影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行政部门,特别是档案管理部门除了要增强档案管理监管力度,还必须将其作为档案管理目标与执法检查的重点,通过整合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其分类指导,以改善整体水平。对于设备、人员、档案管理比较规范的部门,除了提高巩固力度,还必须在利用和开发上下功夫。对于有专业摄录和设备而档案管理却不达要求的单位,必须依法管理,做好管理与规范工作,通过增强监督指导力度,强化业务培训模式,为影像档案管理夯实基础。

(四)加大投入“软、硬”统筹兼顾

在硬件方面,摄像机、录像机、翻牌机、照片扫描仪、非编系统等产生、采集、技术处理的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及磁带库等存储设备和档案“八防”、杀毒软件、电脑防火墙为首的信息管理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软件方面,由于影像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专业性较强,操作过程复杂,对相应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应多在技术实施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配置上下功夫。软硬件搭配是否合理,影响影像档案管理、利用的效果,在资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的消耗较大,需要大量经费支持,这也就是常说的软硬件建设。

四、结束语

利用现代化技术让影像档案变换组合方式,促进内容、形态与主题创新工作,是新时代对影像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影像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必须从档案资料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改善管理过程,使其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德华,袁萍,田荣华等.医学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J].中国病案,2014,15(9):14-15.

[2] 滕茉利,张周超.如何做好宣传影像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J].陕西档案,2013(6):39.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3

我叫××,1995年毕业于××大学信息管理系,1999年就读××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XX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1995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1996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1997年基层先进个人和XX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1995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1996年我参与了广州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1998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XX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 80g 。

第四,够“专”。我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且具备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长期的本文是作者参加竞聘的演讲稿。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一定的摄影摄像技能:多年来我拍摄的项目有市政重点工程、规划会议、三年一中变工程等等不胜枚举。其中,我所拍摄的照片"李长春书记畅游地铁1号线"被收录在XX年《广州建设年鉴》,系列照片"广州近现代建筑"被作为市规划局《广州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方案》立项的申报材料。编辑制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我能够得心应手地操作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套系统。对于信号的采编、素材的剪辑、录音、配乐等后期加工各环节工作均能胜任。XX年9月,我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独立完成了电视专题片《建设中的会展中心》的编辑制作。作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我具备多媒体技术开发的科研能力和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

除了善学、会管、能写、够专,我还具有反应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这一点,也是多媒体工作室主任应有的素质。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4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有人将手机媒体概括为五大特征:分众、定向、即时、互动、传播。

虽然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完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模式、收费标准等问题还在探索中,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看,它已经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

一、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与摄像

具备摄像功能的手机将一大批受众纳入到了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来,手机使得用户成为潜在的新闻图片拍摄者。传统的新闻摄影由具备专业技能的摄影记者使用专业相机拍摄出来。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不少手机生产厂商将拍照、摄像功能作为手机的卖点,纷纷推出具有拍照、摄像功能的手机,而且像素越来越大。完全达到新闻图片的专业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媒体对图片的生产、认识和使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即时记录新闻事件现场。弥补了记者无法赶到现场的不足。

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敏锐地认识到了手机摄影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在节目或报纸中采用手机摄影图片,以此来吸引受众并增加稿件来源。2005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成为各大报纸、通讯社播发新闻的“主力军”。WWw.lw881.com2005年8月,一个名为cell journalist(手机记者)的新闻供稿服务机构在美国田纳西州成立,创始人帕克·伯利德认为:今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着手机电话的过路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国内的媒体也积极采用极具时效性的手机图片。2005年8月26日,北京《京华时报》将一幅用手机拍摄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发生火灾的照片刊登在头版上,虽然照片有些粗糙,但这是首都平面媒体第一次在头版上使用手机照片。此后,《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竞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等报纸也相继开辟“手机照片”专栏。

电视媒体也积极采用手机用户拍摄的影像作品,如今打开电视,热心观众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作品并不少见。这些影像资料虽然画面不够专业,但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编辑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新闻播放。当突发事件发生而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情况下,普通手机用户和有摄影、摄像功能的手机代替了专业的摄影记者和摄像机,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正是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获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有时会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揭露出来,引起社会的震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手机拍摄的作品,用平凡人的视角,用普通受众的眼光去拍摄,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亲近感,尽管这些图片还经历是要编辑选择。

手机摄影作品给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编辑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专业摄影记者有时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拍摄者则无所不在,这一点显然是专业摄影记者作不能比的。手机用户也没有专业摄影记者面对的各种硬性的规定、考核标准等束缚,可以自由地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题材。同时,他们也“不受媒介立场和其他功利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目前,不少报刊还是采用自己拥有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独家性和数量。但是,随着手机用户及其他摄影爱好者的技术不断成熟以及采用他们图片的图片社、图片库建设、运营和服务的日益完善。报刊专职摄影记者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手机拍摄的作品对图片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编辑识别图像的眼力。“数字技术和图像处理软件使得影响的调整、修改或篡改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图片编辑更要具备识别‘数字化造假’的能力,并随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出错”。使用拍照手机的用户绝大部分不是新闻从业者,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他们拍摄出的照片的真实性无法像摄影记者那样获得来自其职业道德的保证。用手机拍摄的图片日益增多,图片编辑既要从中选出真实的图片,又要选择出优秀的图片。面对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图片提供者,要能合理地调配专业摄影记者和手机摄影爱好者这两种资源。“在和手机拍摄者进行‘竞争’时,报纸视觉负责人应该能够灵活地调配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拍摄者的力量份额。作为传媒的报纸,始终需要更加高质量、高质索的新闻图片”。手机给新闻摄影、摄像带来大量新鲜的血液,受众欣赏到的新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给新闻摄影、摄像以及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推动新闻摄影、摄像实践不断发展。

二、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新闻采访。不仅使普通用户具备了采集图片、保存信息的能力,也给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利用手机,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手机短信报料已经十分常见,有了手机,记者可以任何时间和地点获知新闻线索并飞速前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让受众能极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现场。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常常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通过电话与远在现场的派驻记者联系,告知受众最新的进展。摄影记者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更加便捷的拍摄工具,如cnn资深记者尼克·罗伯森就用手机给cnn发回现场照片。

记者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更可以同采访对象用e-mail进行交流,采访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cnn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用手机进行的采访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2003年4月13日,cnn记者布伦特·萨德勒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周围进行采访并现场直播了过程,他们受到攻击的情况真实的传递到受众那里,最后,他们回到cnn车队,与同事一道疾驰逃离提克里特。萨德勒说:“我们正在以75英里的速度快跑。”不久,手机的卫星连线就中断了。可以说,手机已成为新闻记者掌握的有力武器,推动了新闻实践的发展。

当然,手机的便利也给不少记者制造假新闻创造了条件。在华盛顿附近狙击手的案子中,杰森·布莱尔在《纽约时报》作假新闻,并声称现场报道,实际上是用手机在纽约布鲁克林说话。后来,他又编造从敌后拯救出来的美国士兵杰西卡·林奇父亲的采访。这已经引起了媒体与公众的充分关注。

广播电视节目的手机短讯服务业务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项业务的普及与多样化,广播电视节目都争相开设搭建“受众时评”平台,让受众参与整个新闻报导的过程中。与传统广电新闻相比较,它具有自发性而非预设性。特别在直播新闻、现场报道的节目当中,受众的短讯评论直接影响现场气氛和传播效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改变新闻报道的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种随机的报道状态也就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媒体图文的播放效应上分析,它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由于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十分成熟,定制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新闻远不及传统媒体丰富。而手机的技术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手机媒体现阶段只能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美国学者巴伦·李维斯在《媒介等同》中指出:大屏幕播放与小屏幕播放将是不同的两种经历——尽管内容是相同的,大图像比小图像更具激发性,因而要求更高也更容易记忆。但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在屏幕大小上并不占优势,只能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口,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内容。如文字新闻,如果直接把报纸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可以想见用户要花费很多时间翻页,容易对新闻失去耐心,而且在时间上也不符合手机的特点,编辑需要对新闻进行改写,用简短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受众传递更多的内容。

适合手机屏幕的节目形态: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设计出对用户黏度高的内容,设计出有爆发点的精品。一些从事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公司,对传统内容重新编排、转码。去掉大部分元素,只要一个爆发点,剪成30秒,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短片。在视频新闻方面,新华社与中国联通合作专门为手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新华视讯,多为30秒以内的新闻,以近景镜头为主,字幕字号更大。也有新闻媒体自己参与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节目的,上海文广新闻投资拍摄了手机短剧《新年星事》和互动情景剧《白骨精外传》,以解决节目来源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适合手机媒体播放的电视、电影资源不多,对于传统媒体的部分内容,譬如是关老百姓的实用信息、重大新闻信息经过改编可以使用,但一些综艺节目很难移植。而一些健康、有趣、简短的笑剧大有发展前景。媒介从业者必须根据手机的特点对新闻进行加工,使之符合手机传播的需要。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介从业者在新闻采访、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必须考虑手机这种融合多种媒介的新型媒体,使新闻作品符合媒介整合的需要。“在媒介整合背景下工作的记者,不但要会运用传统的提问、观察等手段进行采访,还要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视觉素材与听觉素材的纪录;不但要会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作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还要学会在单篇报道中融合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进行叙事。这对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更要适应这种新的媒介,满足不断发展的媒介竞争需求。

三、为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介体验

首先,融合了报纸、影视等多种媒介的手机。改变着传统的视听习惯。“手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都已呈现在这个信息接收与微型平台上。这个最初为个人语音通讯而发明的工具,不仅是已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已经拥有日益强大的公共信息传播的技术元素”。手机具有屏幕,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阅读文本、查看图片、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的能力。手机还为收听广播、播放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手机庞大的用户市场,可以说手机在融合各种媒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电视目前也有两种形式:流媒体模式和广播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融合了多种媒体的手机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以往受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要求,受众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这在工作压力巨大、时间宝贵的今天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的生活。我们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十分紧张,很难闲适、安逸地仔细读完一份报纸或者享受电视节目。当人们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又往往找不到报纸或错过了喜爱的电视节目。手机改变了这种现象,用户接收或下载完新闻后,完全可以将其现存在手机里,随时阅读。

手机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受众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所见用手机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收发新闻信息,受众和传者角色的互换瞬间完成。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再仅仅是新闻或是其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互联网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条件,用户必须具有个人电脑,接入网络,用户被牢牢钉在座位上。手机同互联网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网络提供的平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手机功能的拓展,手机已经实现从通信终端到多媒体终端的转变。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种技术瓶颈将逐一突破,手机将会成为个性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的传输终端,同时,手机的拍照、录音、录像和通信功能的整合,还使手机成为一种多媒体的生产工具,这对既有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模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拥有手机使得用户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用户融传播者与接受者于一身的特点使用户一方面可以获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手机从朋友处获知民间看法,在几方信源的共同比较中会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形成相对合理的判断。手机即是一个信息接收终端,又是一个信息发送的终端,信息的流动并非在手机处中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向下延续,此时,收到信息的手机用户又成为信息的者。在这种情况下,向用户隐瞒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刻意地隐瞒事实真相反而为谣言提供了流通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大量短信的功能进行谣言的传布,对此,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政府运用手机短信有效化解谣言,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5

【关键词】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教学改革

《电视摄像》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又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主干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践经验和技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对教学模式、方法和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

长期以来,《电视摄像》的教学过程,往往存在“一边倒”的尴尬局面,要么完全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进而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么抛弃基础理论的教学,彻底强化操作技能的养成。无论是何种培养模式,最终的结果都与《电视摄像》的教学初衷与目的相违背,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和只会拍摄的技术工,都是不可取的。为了进一步拓宽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适应媒体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闻学专业开设《电视摄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是,新闻专业学生本身影视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在作品中的体现相对欠缺。出于对新闻专业的认知差异和自身职业规划的不同,学生对《电视摄像》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问题。

一、问题凸显

(一)学生对于“摄像”的J识存在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将电视摄像课单纯地定位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认为只要会操作摄像机、能够拍摄镜头就学会了摄像。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忽视理论性、审美性、创造性学习和养成的同时,也逐渐萌生出“摄像无用论”、“设备至上论”等观念,简单地将“会拍”等同于“能拍”,将拍摄成功与否归结为设备高档还是低档。诚然,设备的差异会影响作品的画面质量,但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纠正学生对“摄像”的认识误区,理性看待《电视摄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术技巧教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审美能力、艺术水平的培养。

(二)缺乏“用镜头讲故事”的蒙太奇思维

由于新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都未接受系统的影视艺术学习,很多人即便是每天都看影视剧,但往往都是看些快餐式的商业大片或偶像剧,很少会去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纪录片,且“看”的层次也仅仅停留在观看而非赏析,可以说大家的观影数量、审美能力、赏析能力普遍较低。如果将镜头拍摄比作造字,那么运用蒙太奇去将不同的镜头遵循一定的剪辑规律组接,其实相当于组词、造句、写文章的过程。那么显而易见,教授学生摄像知识和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即做出优秀的电视作品。而电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有用镜头去讲故事的蒙太奇思维,也需要通过大量影片观摩去提高审美能力,从众多的经典影片中学习场面调度、镜头语言、构图技巧、剪辑原则。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加之观影数量较少,很多学生的作品存在一镜到底、节奏拖沓、逻辑错误等问题,欠缺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会拍不会剪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设备紧张、场地缺乏影响实践效果

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设备和场地资源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设备紧张、场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涉及演播室内进行布光练习、机位布置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常常没有演播室,即便有,一次也只能容纳一半学生。虽然采取了小班授课、分组实践的教学举措,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在现有设备数量、场地条件以及学时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依然难以保证人人都可以上手操作,每个小组中总会有个别学生在课内时间摸不到机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实践多的同学拍得好、操作熟练,实践少的同学拍得不理想、操作生疏,鲜有优秀作品产出。

二、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除了通过购置设备、开辟场地、整合资源、优化学时等举措,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笔者以所在学校的2013级、2014级、2015级新闻专业学生作为教改对象,经过3年的探索和改进,不断总结出了一些改革举措,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强化。

(一)视觉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建设《摄像基础》课程案例库、引入慕课资源库,将长期以来《电视摄像》教学过程中困扰老师和学生的理论教学环节视觉化,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加直观有效。如在运动摄像中,推、拉、摇、移、跟五种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镜头功用、注意事项,往往需要3-4个课时,才能将基本理论讲解完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却不甚理想,大部分学生在听完理论讲解后依然不清楚这五种镜头应该如何拍。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将文字案例通过视频的方式视觉化,同时将摄像机与电视机连接,现场示范拍摄方法和技巧,从而将学生从复杂且易混淆的理论中解放出来,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一轮教学改革效果反馈中,学生意见也是如此,都认为应该多多结合视频案例讲解知识点。除此之外,验证性教学的引入在此次教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验证,发现问题,找出差异,比如“越轴”这一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请学生使用手机在轴线两侧去拍摄视频或照片,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视频或照片去发现越轴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的空间错乱,既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交流和互动。

(二)课堂外培养

如果仅仅将教学局限在课堂内,显然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将教学放在课堂外,既能弥补课堂的时间限制,也能增益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了解决学生影视理论基础薄弱、蒙太奇思维欠缺、艺术水平偏低等问题,以兴趣为导向的“影视作品赏析交流沙龙”的创办,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组织学生观摩、赏析大量经典的影视作品和新闻节目,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有效的补充了《电视摄像》课上无法展开和深入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水平、蒙太奇思维。除了艺术层面的培养,“课堂外培养”的举措还包括了技术层面的培养,教师牵头组建视频创作工作室,不定期举办视频创作讲座和拍摄任务布置,如开展航拍、摇臂、斯坦尼康操作培训,承担学校相关专题片拍摄和晚会现场直播,与学校宣传部合作,为官微创作微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外诸多的实践平台。

(三)比赛式创作

在教学环节中增加的作品评析环节,增进班级乃至班际交流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每每大家看到优秀的作品时,都会和自己小组的片子作对比,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拍摄中会更加努力,这一点在三个年级的教学中都非常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攀比”,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每个小组拍摄的作品一次比一次优秀。此外,将赛事和教学结合的举措,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学生平时的作业和一些国内外视频创作比赛有机地结合,以赛促学,教学效果不断得以提升。如近年来,将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等比赛命题对接,W生在电视摄像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用比赛检验了自己的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合格。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学生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先后在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四)媒体化运营

为了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也为了使《电视摄像》与《新媒体概论》《新闻编辑》等专业课程产生联动效应,笔者创建了《电视摄像》课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按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运营,每周定期推送二期与电视摄像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不定期推送学生的优秀作品或有趣的视频资源。自己运营平台,自己生产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运营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从内容创作和选择上,学生们又能够在课堂以外学习一些拍摄、剪辑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是学生在运营,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做到传播大家欠缺的、急需的内容。下一步,笔者将考虑如何将网络直播引入教学改革中,使其与电视摄像产生化学效应,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语

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不难看出,《电视摄像》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新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视频的拍摄制作都无法绕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平台多元、占据前沿的环境中掌握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和深谙人才需求的业内人士都需共同思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杨欣,徐建太.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以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为例[J].今传媒,2009(7):86-87.

[2]王金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今传媒,2010(8):199-201.

[3]李育林.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4):137-138.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6

近年来,一批以情节曲折,故事真实,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可视性和服务性的公安法制题材的好栏目成为了观众收视的新亮点,如广东卫视的《南粤警视》、重庆卫视的《警方热线》、上海电视台的《东方110》、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江西电视台的《警方行动》、杭州电视台的《警界41》、汕头电视台的《汕头警声》、宜宾电视台的《法治宜宾》等等,这些栏目都起到了到宣传法制、震慑犯罪、服务人民、弘扬警察精神、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作用。

那么,电视公安法制报道有哪些特性、拍摄时应把握哪些要点呢?笔者以宜宾电视台为例,在此做一些粗浅探析。

一、电视公安法制报道的特性

(一)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电视公安法制报道的生命。真实性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大都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所以必须注重真实性。在拍摄过程中,一是必须真实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的场景,让事实本身说话。二是真实地运用大量的现场长镜头,进行跟踪拍摄,使受众有亲眼目睹现场情景之感。三是在现场拍摄时,摄像机记录下的真实现场原生态,给人以记录在案的效果。

(二)及时性

就是迅速及时反映公安战线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尤其是重特大案件,不仅要进行跟踪报道,更要及时进行权威性的评论,目的在于揭露犯罪、减少犯罪和预防犯罪。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大多都是突发性事件,由于时间紧迫,场面转瞬即逝,不可预料,因此,拍摄者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具备良好的修养和敏锐的判断力,迅速做出综合反应,以高度冷静和忘我的精神及时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珍贵镜头,使所拍摄的素材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还要及时报道,否则时间已过就失去了价值。

(三)生动性

电视公安法制报道需要如实地再现生活,将视与听的统一、动与静的统一、形与神的统一结合起来,从一些典型细节体现美学意义,弘扬大千世界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拍摄时要巧妙地运用电视语言,尽量拍摄得情节生动、故事跌宕、声图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讲述案例的过程中弘扬法制精神,化解社会矛盾。

(四)专业性

电视公安法制报道涉及大量的专业用语,在拍摄时要遵循专门的程序,在报道的叙事方式、语言表达上应把专业化很强的术语化解成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使观众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民警公正文明执法,以达到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公安工作的严肃性,对案件过程、作案手法不应过分渲染,对侦破手段不宜过细介绍,以免带来负面效应。

(五)纪实性

电视公安法制报道一般是记录和展现案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大都在案件发生的现场采访拍摄,这就需要拍摄者把摄录现场的气氛、场景、音响,以及案件当事人的同期声直接传递给观众,特别要注重选取矛盾尖锐点,以案说法,这种在第一时间目击过程中完成的报道有很强的吸引和可视性,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六)公开性

由电视传播媒介特点所致,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具有强烈的公开性:一是强烈的吸引力。由于报道内容涉及到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问题,具有较强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二是广泛的观众层。电视报道面对广泛的观众,报道事件所传达的信息,各类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拍摄时要特别注重它的社会影响面,尽量以观众的视角,展现观众普遍关心、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电视公安法制报道拍摄应把握的要点

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就是利用电视媒介进行拍摄并传播的公安法制题材的报道,属社会教育服务类节目。它通过选取一些典型案件和重要事件,用电视的手法叙述案件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加上法律专家学者的点评,揭示案件背后的法理,探讨事件的法律内涵,以达到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满足受众法律信息需求的目的。同时,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又是宣扬人民公安为人民,颂扬亲民、爱民、为民的公安先进典型,增强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的宣传教育阵地。拍摄电视公安法制报道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一)把握报道主题,做到突出重点

每条报道都有一个主题,就是报道的中心观点和中心思想。拍摄电视公安法制报道要明确报道主题,突出主题。每个案件都有庞杂的线索和层层叠叠的细节,如果什么都想反映,结果什么都说不清楚。因此在报道时要选择好报道角度,集中反映事件最核心的内容,以小见大,鲜明集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准确生动地加以表现,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宜宾电视台摄制的《末路狂徒的终结人生》专题节目,报道了震惊全国的“宜宾高速公路系列抢劫案”始末。该案主犯伍勇年仅31岁,从2003年11月至2009年2月,伙同他人连续发生枪击卫星观测站哨兵、袭击市政府保安、两次持枪抢劫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大案件,这四起重大案件被确定为“宜宾公安一号案”。记者并未拘泥于普通案件报道,而是独辟蹊径,从关注主犯伍勇成长入手,分析了犯罪动机,展示了罪犯内心的悔恨等,通过多角度的客观报道,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伍勇,发人深省。

(二)作好采访准备,做到忙而不乱

电视公安法制报道大都是突发性事件,只有平时加强积累,随时做好充分准备,一到拍摄现场才能镇定自若,从容处理。拍摄电视公安法制报道,采访前的准备除了理论准备、政策准备、法律知识准备外,不容忽视的是,还要对拍摄器材充分准备,比如,记者对专业摄像机功能的熟悉掌握,对微型数字摄像机的了解运用,对夜间照明设备及充电器材的检查维护等,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握主动,事半功倍。

(三)熟悉背景资料,做到有的放矢

采访拍摄前尽量掌握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资料,要了解事件(案件)的发展脉络、前因后果,对事件(案件)所涉及的地点、人物以及相关的情况要有所掌握,同时要准备好采访有代表性的人物,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表现主题。如宜宾电视台拍摄的专题节目《神秘消失的复方麻黄碱制剂》,全面报道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4.08”特大非法制毒专案侦破情况。该案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侦破时间长达6个多月,涉案团伙5个,涉案麻黄素加工窝点和冰毒加工厂8个,涉案人员85人的跨省禁毒大案,是全国侦破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宗制造冰毒的典型案例。涉案的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高达20200件,净重93.08吨,可提炼麻黄素约12吨,可加工冰毒10余吨,涉案金额20余亿元。记者在掌握大量的资料,包括办案民警拍摄的视频资料以及照片、文字资料的同时,先后采访了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宜宾市副市长、宜宾市公安局长、宜宾市禁毒支队支队长、专案民警等10人,专题片追踪案情,层层深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好评。

(四)细察现场环境,做到捕捉细节

公安题材的电视报道,大都是突发性事件,在拍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环境,注重捕捉细节,抓拍好典型生动细节,才能使报道鲜活灵动,才能以案说法引导受众,同时要拍好现场证据,使报道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如宜宾电视台的专题报道《金沙江畔的血案》,报道四川屏山县警方历时两个多月成功告破“10?4”抢劫杀人案情况。在案发现场,记者认真观察,捕捉细节,注意拍摄无名男尸遗留的物证及现金、手机等;在报道中突出反映专案民警从天网工程监控录象中确定犯罪嫌疑人,并锁定其逃跑方向的关键线索,同时拍摄了受害者母亲送锦旗的生动镜头,整个节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深入事件现场,做到保护自己

为了完整地再现事件的过程和人物行为全景,记者往往要跟随事件发生过程进行纪实性的跟踪拍摄、移动拍摄和现场抓拍,由于事件进行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因素非常多,特别是在紧急追踪过程中,拍摄者可能会有危险,因此一定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避免意外发生。例如,四川宜宾县蕨溪中学开学第一天发生震惊全国的校园炸弹绑架案。歹徒浑身绑满炸药,绑架了3名学生,情况十分危急,宜宾台记者赶赴现场,拍摄了全过程。因歹徒随时可引爆身上的炸药,采访危机重重,现场记者在警方的协助下,尽量避免意外,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25分,近10个小时,记录了警方与歹徒谈判及抓捕过程,该报道由于现场感强,极具冲击力,不仅在宜宾电视台播出,还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及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采用。

(六)严格保密纪律,做到内外有别

在摄制电视公安法制报道时,记者要对一些特殊人员、特殊场景采取保护措施,如保护缉毒民警,保密侦察手段等,可采取不完整构图、阴影手法、人物背影等手段表现,尤其要保护好不能暴露的特殊人员、不能暴露的特殊场景等。同时对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不能进行公开报道。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7

关键词:电视摄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笔者通过对《电视摄像》课程教学过程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发现,要进行其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内容、理念、实践方法及考核的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挑战。

(一)转变教学理念

电视摄像教学要想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面临的首要问题。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必须成为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应该成为教学常态。通过点拨,讨论切磋,加深学生对电视摄像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其把握镜头的思维方式,开阔认识事物的视野。教育教学中,应该追求达到学理教育、学理并重的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训练和术理教育的层面上。

当前,学生的就业渠道日益广泛多元。即使学习了电视摄像,也并不代表毕业之后一定会从事和电视摄像相关的工作。归根结底,电视摄像的教学还是对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镜头对美的解读及展现力、画面的表现力和摄像艺术的品位等进行训练和培养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最终使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

(二)调整教学内容

在电视摄像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放在摄像基础理论和摄像机本身的操作上;布置的视频作业往往没有主题的限制,学生只是硬性地熟悉了机器的操作而忽视了摄像艺术品位的提高,也没有为独立创作节目做好准备。笔者认为应结合本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多看一些美学、影视理论类书籍,提高文学修养,为写作分镜头文本做准备;其次,以新闻摄像为训练基础,笔者所在的院系为大众传媒系,有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和新闻采编教师,并且新闻摄像能够锻炼学生独特的画面感、构图处理能力、用光技巧以及画面镜头语言的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新力和摄像技术展现力。最后,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剧本的编写及拍摄上,指导学生拍摄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三)创新教学手段

1.开展视频教学式的课堂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另外,多对佳作进行赏析,模仿学习;带领学生观看自己的作品,分享拍摄故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电视拍摄一般会涉及到剧本的创作、分镜头的编排、拍摄镜头的现场处理、后期剪辑、混合处理等综合性、编导性的工作,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更强调团队合作以及具体环节的相互配合。各个小组选出一两个协调员,组织本小组成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对小组内存在争议性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寻求救援,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和碰撞。另外,为了给每位同学锻炼机会,每次的小组代表尽量不要重复。

3.借助微博打造互动式网络课堂。网络的海量信息储备,为微博互动教学天然形成了案例精选库。微博互动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在线讨论,能让每一位同学切实感受到参与感和责任感,弥补了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和互动不能充分展开的不足。

(四)革新实践教学

1.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并落实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多从企事业单位选调具有高学历、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担任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步伐,保证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2.实践课程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地原则,从简单的操作摄像机到拍摄短小的新闻片,再到完整的电视片。当然,课时的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灵活把握。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放在了完整的电视片的拍摄上,先提出拍摄的要求,分发相关的机器设备,学生写出相关的拍摄计划、拍摄内容、拍摄步骤和剪辑思路等等。

3.积极和各系合作,完成学院日常的拍摄任务。学院和各系常常会有一些学生生活、学生社团活动、技能大赛、重要会议及活动庆典、电视教学内容、电视专题片等需要拍摄。教师可以把其作为日常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每次派1-2组学生,让学生放手练习,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念;也可以多机位拍摄、查漏补缺,完成拍摄任务。

4.提高学校实训室的利用率。保证充足的时间利用新闻演播室、非线编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训教室进行电视方面的摄录,组织学生策划并完成一个小型的具备内容的新闻节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各类媒体,把其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实践教学上来。

5.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到市县级电视台、各种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制作单位、婚庆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社会实践中使拍摄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然,最好由学校和实习单位联系,有可能的话长期作为实践基地并签订实习协议。如笔者所在院系与林州市石板岩乡大峡谷景区、浮戏山环翠峪旅游风景区、女人天地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传媒专业多个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在实习单位将接触到大量的具体化、针对性强的拍摄工作,有许多长年工作在拍摄一线的、具有丰富拍摄实践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实现镜头对美的解读及展现力,更能够培养学生应该不同题材、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真正地学有所用。

(五)改革考核手段

传统的电视摄像课程期末考试方式多为试卷闭卷考试。针对电视摄像课程来说,闭卷考试虽能考察部分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以及电视镜头的实践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言,传统的试卷考试并不是最合理的模式,应该适应这门课而进行改革。

笔者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给他们制定了课程考核标准:如镜头的组合拍摄加多少分,新闻片的拍摄加多少分,完整的电视片加多少分,广告片的拍摄加多少分,上传到网络得多少分,参加社会评奖加多少分,参与到小组学习加多少分,发表到微博上加多少分,评论被转发加多少分等等,明确地给出奖励标准。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分别占一定的比例,笔者的分配比例是3:7。这样的结构成绩考试,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动力,也有发表摄像作品的压力。

学生边学边针对性的练习,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往往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上传到网络上的作品被点击被转发被讨论,得到了很多实战经验。一些同学还由于不断的发表作品,和一些影视传媒公司建立了联系,扩大了交往面,获得了成就感。

总之,在电视摄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拍摄多练习多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社会积极有效的课堂实践,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镜头感、画面感大增,为学生就业平添了砝码。

【参考文献】

1.骆志伟.《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创新.高职高教研究.2011年2期.

自媒体拍摄方案篇8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事件;瞬间形象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97-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已经无法停下来坐在沙发上,静静地阅读报纸、杂志或网络新闻,图片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且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数码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拍出的照片质量也越来越清晰,更有利于人们进行阅读。图片新闻讲究的是新闻摄影的瞬间性,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就是从正在运动中的新闻事件里抽取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图像。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所体现的美感对新闻有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提高新闻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①。

一、新闻摄影瞬间形象的特性

(一)时效性

新闻是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具有及时、新鲜的本质,而这也就要求新闻摄影要具备时效性。因为新闻媒体在报道同一件事件时,谁最先这个新闻事件,就属于这个媒体的独家新闻,并最先获得受众接受信息的最大受用度,也可以发挥新闻最大的传播力量。新闻摄影瞬间形象的时效性的成功关键在于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如果拍摄这个新闻的记者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敬业精神、应变能力快,那么这个媒体就有较大概率得到这个独家新闻。但是这个新闻记者如果只掌握了该新闻的时效性,却没有把握住它的典型瞬间形象,那么这个新闻即使最先报道,也不会吸引到众多的读者,就会成为一个毫无价值的新闻,所以记者必须要捉捕到新闻的典型瞬间。就如2013年获得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的图片中,美联社摄影师RodrigoAbd抓拍了一张叙利亚烧毁总统阿萨德照片的瞬间形象的照片,这体现出了该摄影师的丰富经验、专业的摄影水平。正因如此,他才能够抓拍到其他记者无法拍到的瞬间,把握住了新闻典型瞬间的时效性。

(二)准确性

要想把握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求记者拥有敏锐的眼光以及快速的肢体反应能力。因为在抓拍典型瞬间时,记者无法思考,只能依靠本能的反应进行拍摄。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把握全局、注重细节。无论新闻事件发生什么变化,都要主动出击,抓住新闻事件的“决定性瞬间”。在2013年4月13号的新闻中,新华社记者李刚,拍摄了一组在三亚检阅的照片,其中有张照片就是这个新闻事件的“决定性瞬间”。握住了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的手,两人露出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那是发自肺腑的笑。李刚能抓住这个瞬间,证明了他准确把握住了这个情景在整个事件中所代表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感动人心的一刻,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广大人们的关怀在这一动作中得到了体现。李刚这张照片之所以成功在于它不仅把握了拍摄时机,他还找到了正确的拍摄点。只有在正确的拍摄点,才能抓住“决定性瞬间”,才能把握拍摄瞬间形象照片的准确性。

(三)典型性

新闻摄影的典型性是通过典型瞬间体现出来的,一般表现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记者只有抓住了新闻摄影的典型性才能了解该新闻文事件的意义与本质。每个新闻事件中都有新闻人物,对新闻人物的脸部表情尤其是眼睛进行典型性瞬间抓拍,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读者,并让照片拥有欣赏价值。新闻记者只有抓住了新闻事实的典型瞬间,那这组照片就是有价值的新闻图片,反正就是一堆废纸。典型瞬间的抓拍体现出记者的综合素质,因为记者为这一瞬间要做许多的准备,如选定主题、组合素材、确定表现手法和方式、选择场景、确定典型人物等,还要在抓拍典型瞬间的时候注意光线和构图方面、选择正确的拍摄点。

(四)选择性

新闻记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得知,在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重点瞬间,一种是反映了新闻事件从起点瞬间在终点瞬间的发展流程;另外一种就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瞬间形象。选择正确的拍摄时间,理清这些重点瞬间的特点,有利于记者抓拍到有价值的瞬间形象②。

二、新闻摄影的重点瞬间

(一)起点瞬间

新闻时间开始发生的那一瞬间形象,这一瞬间不会被太多记者拍到,属于独家新闻照片。这种照片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尤其是突发新闻的起点瞬间的照片的价值更为重要。新闻界公认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摄影师吕多拍摄的《空中越狱》。

(二)高潮前瞬间

高潮前瞬间也被称为黄金点瞬间,它是整个新闻事件中最能表现出事件发生动作的整体和精华,呈现出最锐、最饱和的内部矛盾。典型案例是美国斯坦利・福尔在1976年在波士顿拍摄的《对昔日荣耀的玷辱》。

(三)高潮瞬间

高潮瞬间是新闻事件发生在最高潮的时候抓拍的瞬间形象,在这一瞬间所表达出的信息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易影响读者的情绪。最典型的例子是土耳其记者穆期塔法・博兹代米尔所摄的《土耳其母亲的悲伤》。

(四)高潮后瞬间

这一瞬间形象往往容易引起人们对事件高潮后的思考,高潮后的瞬间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新闻事件的新闻内在含义,表达出新闻人物的内在情绪。典型案例是郑鸣拍摄的《倒闭后的滋味》。

(五)终点瞬间

新闻事件快结束时抓拍的瞬间形象,对某些新闻来说,这个瞬间的形象比起点瞬间、高潮瞬间更重要。典型案例是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共同拍摄的一张关于车祸结束时的照片。

(六)象征性瞬间

这种瞬间主要是抓拍新闻人物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一瞬间的形象所表达出的含义是有关物象特征、生活的本质和底蕴。

(七)幽默瞬间

是具备幽默性格的记者抓拍到得能令读者感到身心愉悦的瞬间形象。如世界著名的新闻摄影大师布勒松梭拍摄的《乔治六世加冕仪式进行的时候》中就有一张幽默瞬间的照片。

(八)新颖瞬间

新闻记者在特殊的拍摄点,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所拍摄出的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照片③。

注释

①桑瑛.瞬间:新闻摄影的行为和理论要义[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6(6).

②陈建新.论新闻摄影的瞬问把握[J].梧州日报社,2010.

上一篇:医保稽核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