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18 00:01:58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1

论文摘要:以教学媒体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并分别讨论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煤体的特点。多媒体具备妙趣横生,激发兴趣,形象生动,帮助理解等优点,但同时也有容量与节奏难于把握;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时硬件和教师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等缺点。所以教师在选用教学媒体的时候应充介考虑课程特点,教学对象等,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所使用的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所有媒体。财经专业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教学媒体,按其发展层次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是由教师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以及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教科书等组成;现代教学媒体是指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计算机、网络等,以及多种媒体的组合系统—多媒体系统。无论是传统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1传统教学媒体的特点

传统教学媒体的优点在于:

1.1方便灵活。学生使用这类媒体学习时,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并可在材料上做出标记、注释以便日后查阅。同时课程材料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学。现在许多教科书都在每页的边缘留出较大的空白,供学生记录学习要点和心得,就体现了传统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

1.2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媒体以语言的形式显示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3在信息传递的同时,师生间有感情交流,有利于情感因素的运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对信息传递的容量和强度具有比较强的调控作用,从而使信息传递能够稳定的进行。学生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

传统教学媒体的缺点在于:

a.信息传递量较小。借助于黑板和教科书给学生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教师的板书,擦黑板等都会占用课堂时间,造成知识容量缩小。

b.直观性和形象性比较差。

c.新颖性和趣味性比较差。

这些都不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信息,传递效率更低,表现力更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技术更加具备以下优点:

2.1妙趣横生,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财经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降低了财经知识的认知难度。如在进行会计基本平衡公式的教学中,可用autherwaer软件制作交互按钮,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画面中的天平时,会出现两个金额相同的硅码,让学生动手将两个祛码放在天平上,放人后,天平保持平衡。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恒等式的意义,直观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2.2形象生动,帮助理解。比如财经专业教学中的操作流程问题,一直是一个枯燥琐碎的知识点。可利用flash软件将整个业务流程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看,使得原本讲述起来显得杂乱无章的知识,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就如同他们亲身感受一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它的缺点在于:

a.容量与节奏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写黑板和擦黑板的时间,这样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很多。但是容量太大使学生很难消化,教学效益反而下降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切换的时间很短,节奏很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也使教师难于把握教学进度。用电脑显示屏幕替代黑板,只有屏幕,没有板书,或者是只有几个序号和内容提纲,看似知识量很大,实则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学生满足于获得老师的课件,而放弃了做课堂笔记,不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复习。

b.多媒体形式生动,使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尤其使用flash加人动画效果的课件更是如此。

c.一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所以对信息传递没有调控作用,信息传递缺乏稳定性,并且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它的优点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d.使用多媒体教学对硬件设施和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而许多中小学都存在着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状况,目前很多学校,还不得不大量使用着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教课书,实物模型等。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操作、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已经具备现代教学媒体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如掌握教学设计和电脑、网络使用技能等的教师,其课件有一部分能够自己完成,可是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人需要别人的指导,或者是直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在制作课件的软件选择上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选择用powespoint演示稿.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使用auther-ware和flash制作课件。这就往往使课件不能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3教学媒体的选择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2

现阶段的时代特点:传播战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1、媒介化时代。在媒介化时代,人们头脑当中90%以上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均来源于媒介传播的“塑型”。因此,对自身的形象构建而言,被感知的事实永远比事实本身更重要。2、围观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社会表达,为每一个人都“安装”了向社会喊话的“麦克风”。3、危机常态化。社会有机化程度的提升造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动全身”的社会逻辑;而社会化媒介的普及造成了“时间消灭空间”的传播格局――任何一个挑战公民价值底线的局部问题,在社会的围观之下,都会迅速成为影响全局的重大舆情热点问题。

当下政府在公众形象构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物为本”的传播逻辑。宣传中存在着严重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没有体现出对人应有的关切与尊重;缺少理想和文化的高度,缺少作为有尊严、有品质的新生活创造者、引领者的形象构建。

2、概念化的传播形态。缺乏温度与温情,无法与人产生情感共振。须知,在传播实践中,“晓之以理”在说服人、引导人、使人产生认同感方面永远不如“动之以情”来得更加有效。

3、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不是平等对话而是强行灌输,不是直面现实而是回避现实,缺少对被宣传者的尊重和关切,缺少对于多元意见的包容和相处之道,缺少对于社会关切问题的有针对性、坦诚、互动式的沟通。

4、畸轻畸重的传播结构。在传播渠道的倚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于在党报党刊和传统媒介上的卡拉ok,而在市场化媒介、新兴媒介上迄今尚无有效的进入和有影响力、有创意的传播实践。在传播内容的构成上,则存在着严重的成绩宣传的思维定式,严重缺乏对于多元化意见场域的博弈、协调与整合的经验和模式。

5、缺少一种基于系统化管理的整合传播的合力。一方面,政府目前的宣传各自为战,且多着眼于自身的功利性的传播目标的实现,散乱且无序,对于政府整体公众形象的提升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政府目前在舆论传播中的传播角色惯于本色和单一。

传统媒介在政府在公众形象构建中的角色

1、电视是政府形象构建媒体的第一选择:电视是媒介融合时代的百搭性媒体。“融媒”时代,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民众日常信息消费的常态。CTR媒介智讯2010年第四季度媒介受众调研报告显示,所有被访者都表示会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渠道获取信息。其中,“家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是最普遍的组合,而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则难觅其踪。从调研情况看,女性的阅读情况好于男性,“电视+报纸”的组合在女性被访者中运用更为普遍,而45岁以下的被访者则更倾向于采用“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的形式,并且通常是左眼电视+右眼网络的组合形式。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3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关系

随着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化,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人与人直接的对话方式逐渐被微信QQ所取代,传统的阅读刊物被朋友圈分享的各种内容所取代。因此,如何研究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模式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新媒体工具对当代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行为方式和情感,而大学生作为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人际交往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

1.新媒体以其开放、跨地域性、交互性等特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广泛性

新媒体以其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可以跨越地域、时间、生活习性等障碍,不仅可以实时关注好友动态,还可以通过网络兴趣认识更多朋友圈的人。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欢的互联网圈子。

2.新媒体以其互动性、方便性、快捷性等特点,使沟通更加无障碍

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与新媒体的“互动性”、“方便性”、“快捷性”等特点相协调,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心理障碍,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交往的过程中,为交往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再加上新媒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使一些内向害羞,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更倾向与使用新媒体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从现实中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使得他们交流起来更加顺畅,沟通更加自由,交往起来得心应手。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化

近年来,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沟通方式,通过书面互联网语言进行沟通,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冷漠。长期置身于互联网世界,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无法满足与人真实对话的欲望,回到现实生活中无法适应,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与疑惑,加剧了负面心理的形成,甚至严重的会产生精神问题。

2.新媒体“虚拟化”的特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依托于互联网,新的网络社交工具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很多人以呢称的方式、甚至多重身

作者简介:王健(1985-),男,汉,山东东营人,本科,份进行交流,其中普遍存在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风险。“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对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偏简单、片面,很容易被网上一些错误观点、言论引导而误入歧途。

新媒体过度依赖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新媒体时代下,我们用个人的微博取代了日记,用网络语言代替了部分传统语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原本朴素的东西,原本慢节奏的生活,原本充满意义的思考正在被这些最新的网络工具稀释甚至代替,很多人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停留在图像和符号的表层,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和交往,造成现实交往能力退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1.充分了解新媒体特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交往的理性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便捷、灵活、多元,交流的方式也更加自我和个性,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渠道。由于网络社交身份的隐匿性和模糊性,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所的言论往往带有个人感彩,有的甚至是欺诈性和虚假性的信息。新媒体只是一个工具,虚拟的网络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2.加强引导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

在确保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的一种替代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和反馈活动效果,实现虚拟现实相结合,锻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达和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与社会脱节现象,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可以通过组织素质拓展,户外锻炼,团体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新的人际关系新局面。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4

一、乡结合部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时期以来,国家极力倡导教育公平,努力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但是很多实际问题摆在面前:生源素质较差、师资缺乏、教学配套设施不齐等,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城乡结合部中学英语教学发展进程,限制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1. 学生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来自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生,他们更像是农村的孩子,由于从小学开始便缺少系统的英语教学管理,导致他们进入中学以后基础薄弱,语音不准确、语法不会用、词汇储备严重不足,再加上羞于开口,致使他们口语水平不佳,形成典型的“哑巴”英语。另外,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对孩子的学业疏于管理,无法对学生学业进行有效指导,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2. 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限制中学英语发展。城乡结合部学校优秀的英语教学人员仍然有很大的缺口,甚至出现了一位英语教师同时兼任三四个班级英语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师疲惫,英语教学质量难保。此外,部分英语教师知识观念陈旧,教学思想保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阻碍城乡结合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城乡结合部英语教师缺少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往往陷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3. 教育投入不足,缺乏相应配套设施。要真正把英语教好、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词汇、语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听力和口语,以及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城乡结合部中学,由于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自己的语音室,这样的英语学完之后只能是“又聋又哑”的英语,为将来学生的升学、深造制造了重重困难。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城乡结合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发展提供良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所具有的整合性与互动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弥补英语教学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实现城乡结合部中学英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1. 使用新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媒体时代,要适应新媒体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创新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只能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而新媒体建立起新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统一访问门户,随时随地实现师生互动。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跟英语教师进行沟通,答疑解惑,学生在轻松获得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弥补以往基础知识薄弱的弊病。

2. 借助新媒体,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借助新媒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英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微信平台等,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将所收集的问题统一向学生进行讲解,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另外,借助新媒体,英语教师可以学习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应用到日常授课过程中,使城乡结合部中学的学生也能接受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熏陶。同时,借助新媒体可以弥补教科书知识陈旧、更新速度过慢的问题,将互联网有关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融合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3. 运用新媒体,弥补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新媒体的出现,帮助城乡结合部中学解决了很多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借助网络,实现英语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互动,可以通过语音对话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另外,借助网络,实现与城市配套设施齐全中学的资源共享,而外教授课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新媒体的出现,使中学英语教师更容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5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挑战;机遇

本文拟从一名中职德育教师的角度,就自媒体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所遭遇到的挑战、面临的机遇以及如何化“危”为“机”,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有关专家。

一、“自媒体”及“自媒体时代”的概念界定

关于“自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准确含义,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并不完全统一。所谓的“自媒体”是指普通民众利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新技术,依托博客、微博客、网络社区、论坛、BBS、QQ、智能手机等载体,带有平民性,草根性、自主性、互播性等特点的新型媒体,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相比,也被称为“新媒体”。所谓的自媒体时代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博客、微博客、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人人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人人又成为新闻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人人掌握着话语权的时代。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的理念和路径,在客观上提高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话语权,正全方位地改变着社会生态。

二、自媒体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信息的传播模式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是知识信息的控制者、传播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不平等的线性传播关系,教师主宰着教学话语权。但在自媒体时代,教学双方的边界不再泾渭分明,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传播媒体意义上已经没有根本差别。任何学生都是教师,任何教师也都是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学组织关系中的角色分配不同而已。就教学话语权而言,教师已经不再享有绝对的垄断优势。这也许是许多德育课教师出现不适反应的最根本原因。

2.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职德育课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成倍增加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教学的预设受到了极大挑战。为了赢得课堂上的话语优势,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德育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传统的把握教材,开发课件,准备练习等工作外,教师要花大量时间上网浏览最新的社会热点信息,登陆微博、微信去捕捉最新的舆论焦点,并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加工,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而这在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是不多见的。

3.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职德育课堂管控难度加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中的手机也实现了与时俱进。随着苹果手机在社会中的热捧,学生中的“果粉”数量也在急剧膨胀。在此情境下,如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遭遇一样,中职德育课“教师”作为德育信息传播的“媒体”也要与QQ、微博、微信以及智能手机本身等新媒体对信息的“受众”——“学生”进行有效的争抢,给课堂管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自媒体时代给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

1.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更接“地气”,这为改变传统德育课的刻板印象赢得了契机

早在200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就曾发文强调,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为了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更加主动地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关注中职生的实际,唯有此,方能在课堂上真正和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互动,也唯有此才能真正守住“教师”的角色本位,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假大空”的刻板印象,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新媒体的普及,部分修复了中职学生经验之塔上的缺陷,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展开提供了基础

在新媒体背景下,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缺陷得到了较大改善。过去尽管社会热点层出不穷,但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制度和传播时效滞后等影响,很难引起中职学生的关注。但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可以近乎以秒计,并以微博、微信等自由活泼的形式而迅速扩散,这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媒体正襟危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受到了学生的追捧,这在客观上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新媒体的普及,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机制。

3.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创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开辟了广阔天地

传统中职德育课之所以长期被各方所诟病,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空洞,说教色彩浓重,教学长期流于形式。加之中职德育课缺少像高考那样的刚性约束力,课堂教学的实效始终无法令人乐观。但在自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深度普及,不仅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源头活水,而且也为教师的课堂创新提供了条件。

四、自媒体时代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化“危”为“机”的路径

1.加大学习力度,使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

在新时期,新词语、新知识、新观点层出不穷,新的社会热点应接不暇,教师必须养成每天学习,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对社会舆情保持较高的职业敏感性,杜绝“闻所未闻”的情况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德育课教师不能止步于“有所知”的层面。要掌控课堂话语权,发挥在学生舆论中的引导力,教师还必须对社会舆论焦点“有所思”,这也是体现教师价值无法取代的根本所在。中职学生虽然也对社会热点有所耳闻,但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虽知而不能言”的问题。加之,中职学生年龄尚轻,涉世未深,对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上的信息缺乏甄别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急需教师的及时介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影响和感召下,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实现了师生成长的良性互动。

2.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创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取契合教学需要的社会热点事件,做到从一开始就引燃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比如,在准备学习社会公德的有关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列举自己所熟知的“最美中国人”的事迹,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教学的话题,从而在师生的对话中完成新课导入,避免了过去“我讲你听”式的单一形式。在新知新授环节,所设问题,所举案例,也应使学生既能有所知,又能有所言,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3.不断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课堂管控的软实力

时下,不少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要么搬出学校的硬性规定,进行强行压制,要么无视学生存在,自说自话,应付差事。显然这两种做法都有违时代潮流,对改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困局于事无补。为了有效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德育课教师除了要坚持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掌控课堂话语权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推进课堂管控民主化进程,努力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走到课堂教学的前台,变“课堂”为“学堂”。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6

今日头条到底有没有侵权,这应该由法律专家来回答,本文不做讨论。今日头条的估值是五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多亿。正在借壳上市的杭州报业集团估值22亿。杭州报业集团创立十多年,旗下拥有十家报刊和十多家新闻网站,其估值还抵不上一个创立不到两年的手机App,这足以令纸媒们感叹:时代变了。

根据媒体报道,今日头条推出至今已经拥有1.2亿多下载量了,日活跃用户达到了1,300多万。全国这么多媒体都在做自己的手机App,但是有几家用户规模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相关报道还提到,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每个月已经超过1,000万,也就是一年超过1.2亿多。全国之内报纸广告年收入能够超过一亿的其实也不多。

面对这组数字比较,传统媒体当然可以不服气:正是因为你偷了我的内容,你才值那么多钱。但是,如我此前所述,法律的问题应该交给律师来处理,协商不成那双方就法庭上见。不过,这些未必就会阻止今日头条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媒体们更应该做的是借这个机会反思和总结自身数字化战略的得与失。

新闻数字化变革的核心

在我看来,过去几年中,国内的纸质媒体经历了两次数字化转型。第一次转型的背景是互联网的兴起,第二次转型则伴随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报纸杂志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变化的核心就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纸媒时代,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合为一体的,读者买一份报纸或者杂志,既买的是内容(文字和图片信息),也买的是渠道(纸张本身)。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尤其是门户网站的兴起,信息的渠道和内容被分离了。对受众来说,信息渠道不再稀缺,读者一上网随时可以免费浏览各种网站。可这时候门户网站光有自己的渠道,但是没有自己的内容,因为门户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而且专业的记者不愿为网站打工。于是门户网站开始悄悄地转载纸媒的内容。突然有一天,纸媒们发现自己的内容都被门户网站给偷了,于是他们跳出来,大叫门户网站侵犯自己的版权,还打起了官司。当时的这一幕和现在今日头条的情况何其相似。

最后,经过无数的谈判,纸媒和门户网站最终签订了内容转载协议,门户网站花钱使用纸媒的信息。但是纸媒拿到的钱其实很少。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纸媒需要有网站转载自己的内容,这样他们才能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其次,纸媒如果不把自己的内容授权给门户,自己也没办法进行内容的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是卖报刊),钱少点总比没钱好。

纸媒第一次数字化转型的溃败

伴随着门户网址的兴起,纸媒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数字化转型,那就是建立自己的网站。纸媒的想法很简单:你门户网站可以转载我内容,靠我的内容赚广告费,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做一个网站刊登自己的内容,自己赚广告费?于是,纸媒们纷纷开始建起自己的官网,时到如今,几乎纸媒都有了自己的官网,但是,今天来看,其中真正成功的有多少?寥寥无几。

为什么纸媒自己建立网站打不过门户网站?原因有几点。第一,一个网站成功的关键是有足够大的流量和用户数,如果没有可观的流量和用户,广告主根本不会考虑在你上面投广告。深知这一点,门户网站打一开始就烧钱买流量圈用户,钱不够怎么办?有风险投资给他们送钱,赌他们会成功。而纸媒用得都是自己的钱做网站,直接输在了起跑线。

其次,你花了大力气把用户吸引了过来,你网站上得有足够多的内容才能把用户留下来,于是门户网站四处拷贝内容过来。还不够,那就买纸媒的内容,反正内容也不贵,再后来,门户网站索性出高薪挖纸媒的记者编辑过来,帮我生产内容。而纸媒做的网站大部分只自己采编的内容,在内容不丰富的情况下,用户规模也就抵不过门户。此外,双方在团队激励机制、网站设计体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也相差悬殊。

到此为主,大部分纸媒的第一次数字化转型基本宣告失败。纸媒们的网站是建立起来了,但是没收到太多的广告费,网站影响力跟门户比起来也不在一个级别。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的,例如人民网和新华网就突出了重围,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背后有国家的资金和行政支持。

纸媒第二次数字化转型的尝试

当传统纸媒还没从互联网的冲击中回过神来,移动互联网的大浪又汹涌扑来。纸媒们开始了第二次数字化转型尝试——转向移动互联网。一时间,国内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App,随后又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这些几乎成为所有报刊的标准配置。纸媒们的第二次转型是否成功,也许现在下结论为时还过早。我们不妨先看看移动互联网给新闻信息传播带来的变革是什么?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带给新闻信息传播的变革是渠道资源不再稀缺,内容还相对稀缺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渠道门槛进一步降低,内容也不再稀缺。原本出版发行报刊需要一个刊号,门槛极高,到了互联网时代建立个网站还要服务器和带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一个App都可以用免费的工具,在微博和微信上开个账号信息则几乎是零投入无门槛。

至于内容呢?内容创作的门槛也极大降低了,人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声,人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内容,很多优秀的记者开始转投新媒体或者自立门户搞起了自媒体,新闻业进入了一个所谓“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之下,内容也不再稀缺。说到这,纸媒可能会反驳,如今内容虽然不稀缺,但高质量的内容还是稀缺的。于是,这就回到了一个老问题,对于新闻媒体,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内容为王VS渠道为王

很多观点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之下,渠道为王。今日头条受到资本的追捧就是一个例证。今日头条本身不做内容,它没有雇用一个记者或者编辑,只是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给读者推送新闻信息。究其实质,今日头条就是一个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

那么内容到底重不重要?纸媒们大多信奉“内容为王”,但是“内容为王”其实是个伪命题。不是所有内容都能称王的,只有高质量、稀缺的内容才能称王。

举个例子来说,不少媒体都说今日头条侵犯了自己的版权,要求其撤下自己的内容,并且赔偿侵权损失,要不然你就要为使用我的内容付费。可是部分几家媒体的抗议根本不影响今日头条的运营,因为今日头条上面有几千家纸媒的内容,还有无数自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内容,少了几份纸媒的内容,读者根本没有感觉,对今日头条来说也几乎不会有什么损失。为什么没有影响?原因很简单,其实大部分纸媒的大部分内容谈不上高质量或者稀缺。

至于让今日头条赔偿侵权和为转载内容付费,你觉得又能收到多少钱呢?其实不会太多,这也是为什么《广州日报》最终撤诉的原因。搜狐提出的1,100万索赔更多是为了自我宣传。我估计双方最终庭外和解是大概率事件。市场是衡量价值的准绳,为什么当初纸媒在和门户网站谈判时,获得的内容授权费并不多,因为市场认为你的内容就值这个价。

纸媒应证“内容为王”其实也可以,那就是直接卖内容,看看读者是否愿意买单。《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就为其网站设置了付费墙:读者在免费阅读几篇报道后要再进一步看内容,就要付费。结果如何呢,纽约时报的付费用户到现在大概五十多万吧,整个报纸勉强打平。连这些美国最顶尖的新闻报纸卖内容都这么困难,试问国内有几家报纸生产的内容读者愿意买单。当然,设置付费墙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整个网络具有版权意识,也就是说其它网站不敢随便转载《纽约时报》的网站内容,谁违反谁要罚巨款。

国内的媒体环境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大家对内容版权总体来说是不重视的,纸媒的内容在网上被随处转载,门户好歹还是付了钱的,各种网站、微信号转载纸媒的文章数不胜数,纸媒一开始还聘请律师发律师函,到后来,纸媒都懒得关心了,因为他们发现就算花了无数精力对方赔了钱,可能还不够支付律师费。其次,国内的读者还没培养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尤其是当国内的纸媒的内容精品缺乏的情况下,要让读者为你的内容买单,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情况下,靠卖内容赚钱难上加难。

回到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谁更稀缺,谁就是王。移动互联网时代之下,你有内容,你有渠道都不稀奇,只有你掌握了稀缺的内容或者稀缺的渠道才是王道。

刚刚提到说,如今国内的大部分纸媒对于自己的文章被转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一家媒体是个例外,那就是财新传媒。财新传媒一直强调其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财新不但这么说,还这么在做。在财新网上,你可以看到财新定期的反侵权公告,这样的公告已经发到了第25期,包括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网、中国网在内的诸多网站都被财新指为未经许可,转载其内容。财新称其通过律师向这些网站都发去了律师函,还将其中少数屡犯者告上了法庭。

财新传媒的腰杆为什么那么硬?一方面是财新传媒的报道一直以专业、独家、及时、客观所著称,的确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换句话说财新的有些内容在别的媒体上看不到。由于这个原因,它也在读者群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财新不需要依靠其它网站的转载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其次,财新还掌控了自己的新媒体渠道,从财新网、财新iPad杂志到其App,都成为了财经新闻垂直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渠道。财新更是和腾讯网建立了独家的内容转载合作(腾讯曾经入股财新)。一手掌握稀缺内容资源,一手拥有强势的信息传播渠道,财新网的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成了一个闭环,自然就不再希望其它家掺和进来。

不过财新传媒也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纸媒。当年胡舒立出走《财经》杂志,于2009年底创办财新创媒之初,财新提出的方针就是要做包括杂志、网站、视频、移动端、图书在内的全媒体。胡舒立很早就看到了纸媒式微的趋势,因此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网站等新媒体上,因此可以说财新诞生之初就是具有了新媒体的DNA。稀缺内容+强势渠道,这使得财新传媒成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范例。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如何转型

从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的第二次转型的意义重大。如果转型再次失败,许多纸媒将彻底被读者抛弃,也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背水一战,胜败在此一举。而纸媒转型的关键依然离不开两个核心内容:内容和渠道。

内容是纸媒仍然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力争创作出高质量、具有稀缺性的内容仍然是纸媒的基础性工作。值得思索的是,如今部分媒体的转型更加强调提升媒体广告的经营能力或者拓展新的生财之道,但是忽略了内容的生产质量。我的个人观点是:忽视内容生产只会使纸媒死得更快。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回到财新传媒的例子,如果说财新的报道内容不具备质量和其影响力,读者自然也不会去看财新的网站,用它的App。没有内容,则没有一切。

不过,我刚才说纸媒的内容优势只是“可能”存在。事实上,大部分门户网站虽很早就开始绕开没有记者证的障碍进行新闻“报道”,而且在许多领域他们比纸媒做得更好,这还不算各种垂直网站和自媒体。而纸媒面临的最大危机可能来自于那些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记者人才队伍的流失。

再来说渠道。我们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的渠道是网站和其对应的网址,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的渠道就变为了一个个App,可能还会加上微信公众号和媒体微博号。试想一下,当你在你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设备上查看新闻的时候,你经常做的是打开一个浏览器,输入某个新闻网站的网址呢,还是直接打开某个新闻的App进行浏览?显然后面这种动作更为频繁。其次,你会在你的手机上装五个以上的新闻App么?大部分人不会。就算装了很多新闻App,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经常打开的也不会超过三个。

所以,移动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渠道其实就是你的移动终端中安装的App,而且这个领域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因为最终可能也就只有前五或者前三的新闻App可以生存下来,剩下的只能充当陪练。新闻传播渠道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信息分发渠道”。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就在多个场合称自己所做的是一个信息分发渠道。

从“信息渠道”到“信息分发渠道”,多了两个字“分发”,区别在哪里?我觉得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信息提供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原先人们获取信息方式是主动浏览媒体,自己寻找信息。而作为报纸杂志,你只要把信息罗列在哪里就好了,然后就是把排版设计做得尽量好看。到了门户网站那儿则多了一道步骤,他们会把最重要的新闻链接放到首页的显著位置,从而实现了导流。而到了移动时代,今日头条真正做到了“分发”,那就是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账户的信息以及地理位置等要素,推送给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从被动提供信息,到主动推送信息,看似简单,其实带来的是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重大变革,而背后是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以及数千台服务器的支持。这也是今日头条相比传统新闻阅读App最大的价值。

当然也有不少人说,我用了今日头条后发现推送给我的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看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其实不怎么样。但我想提的有两点:一,今日头条1300多万日活跃用户这个数字是摆在那里的,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是那么多人在用是实实在在的。二,广告主会非常喜欢这个概念,因为今日头条能够精确地为广告主描绘出每个用户的情况,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终极追求就是“精准”。

回到渠道这个话题,纸媒第一次转型输在了渠道之战上,第二次转型能否在渠道上扳回一成?坦率说,我觉得很难。一个App,或者说分发渠道的成功,终究来讲是一个产品的成功,这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技术、运营、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竞争,这其中没有一项是纸媒擅长做的。纸媒说,我原来没有这样的人才,我可以高薪招聘啊。但是招来了人才和团队,领导能否给他们足够的支持?有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留下人才?相应的资源和资金十分足够?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一切皆为空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纸媒转型,原因就是认为其缺乏“互联网DNA”。

自己做很难,那纸媒是不是应该索性放弃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专注做内容?我觉得也不行。因为这等于放弃了移动时代的读者群体,长期来看,只有死路一条。

那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可以有。纸媒自己做不成,招人做成功率也太低,还可以通过资本手段投资入股好的团队嘛。浙报集团的转型就是这么做的,浙报成立了传媒梦工场孵化和投资与媒体相关的早期团队,另外还成立了中后期基金四处寻找合适的项目。这样的好处是投资的成本相对低廉且可控,人才团队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除了浙报,时尚传媒集团也有自己的投资部门,上市公司粤传媒、华闻传媒等也都有自己的投资团队和投资基金。其实今日头条这个项目,对这些媒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但可惜的是这些媒体都未能参与。其中当然有估值谈不拢等因素,此外,纸媒自己的投资团队经验不足、团队抢项目的能力不如红杉资本和SIG这样的老牌VC也是一个原因。

自己做很难,通过投资入股来做又只能抢其它VC看剩下来的项目,那纸媒还有其它机会么?我觉得还可以有一种思路,那就是相互合作,抱团取暖。纸媒可以跨集团跨地域进行合作,一起投入人力物力来做。

在美国,就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美国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之一Hulu就是由当时的NBCUniversal和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公司一起投资成立的。2013年,迪士尼也加入并成为Hulu的股东,Hulu网站上提供包括FOX、NBC环球集团、米高梅公司、索尼、华纳兄弟影业等公司的诸多内容。Hulu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和YouTube竞争,NBCUniversal、福克斯和迪士尼等都是内容生产者,他们联合起来拿出自己的内容,一起投资打造一个强势渠道,这对国内的纸媒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7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构建,策略

新闻道德,指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新闻传播主体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行,其中,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均属于新闻传播主体。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性。第一,在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坚持客观公正。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不仅是媒体的行为准则,而且是媒体特性的彰显。“准确、全面、有据”是其主要体现。第二,坚持服务大众的宗旨。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服务大众的宗旨是媒体工作者应树立的事业观和价值观。第三,坚决抵制媒体过度私利。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经济利益逐渐上升至媒体首要追求目标,导致其社会责任意识淡化,致使媒体从业人员存在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坚决抵制媒体过度私利是媒体应具备的德性。

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道德构建存在的

问题

2.1 对媒体新闻道德认知不足

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新闻道德缺乏认识是诸多媒体和媒体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媒体工作人员未以真实性原则为出发点,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了解不透彻,加之新闻报道受媒体行业内部的限制,导致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效益成为诸多媒体所追求的目标,为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未及时核实事实真相,存在夸大事实的现象,导致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出现偏差,甚至价值观出现问题,致使新闻媒体行业出现混乱现象。

2.2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道德行为的支撑力量,是新闻道德建设的保障。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新闻传播活动行为得不到规范,引发新闻道德严重缺失等问题。目前,国际上部分国家逐步开始利用司法对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我国缺乏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新闻法律相对滞后,对新闻采访权限未明确规定,对新闻报道活动的保护和限制力度不够。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但由于相关的互联网法律缺乏,难以合理、科学约束和保护网络行为,从而演变为新闻道德缺失问题。

2.3 新闻传播大量涌入非专业人士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想混杂现象十分突出,存在复杂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会道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受食品安全问题、经济利益至上等社会问题影响,新闻道德意识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大量社会公民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来,基于新闻道德意识不强前提下,未以新闻真实性为指导,盲目宣传相关新闻,导致新闻传播真实性遭到质疑,严重影响新闻道德的构建。

3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构建策略

3.1 重视社会道德

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道德是新闻道德构建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引导政府官员和社会公民对社会道德引起应用的重视,科技论文格式采用多样化宣传方式,例如,电视、广播、新闻、互联网、报纸等,大力宣传社会道德,增强社会群众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会道德讲座,引导社会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目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强化道德文化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将道德文化建设渗透至学校教育、新闻网络产品等中去,推动社会道德发展。在此基础上,社会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为新闻媒体传播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构建新闻道德奠定基础。

3.2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具有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作用,是推动新闻道德构建的有效动力。因此,政府应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以我国新闻道德建设实际情况为指导,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以此作为依据,规范新闻工作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新闻真实度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对网络上的媒体信息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不良信息大肆传播,达到新闻报道有效性标准。与此同时,鼓励社会公民、政府相关部门等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各大媒体间互相约束,一旦发现新闻媒体中存在新闻道德问题,需及时处理,避免其影响新闻道德构建。

3.3 培养媒体新闻道德素养

培养媒体新闻道德素养是构建新闻道德的关键和重点,是新闻道德加快构建的保障。一方面,针对媒体行业,积极实施严格的任职责任制度,任职人员不仅需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强化新闻道德培训,培养媒体从业人员新闻道德素养,促使媒体从业人员新闻道德水平得以提升。构建健全的新闻道德监督机制,规范新闻报道行为,避免媒体从业人员出现严重的新闻道德问题,提高新闻报道时效性。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报道过程中,媒体在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保证信息来源真实可靠,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避免出现事实与报道不相符合的现象发生。另外,新闻媒体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舆论,秉承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发展,摒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为构建新闻道德创造有利条件。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导致新闻报道真实性遭到质疑。因此,加快建设新闻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指导下,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的时代特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强化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提升新闻媒体道德水平,推动新闻道德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嘉佳.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构建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2.

[2]都业虹.论新媒体时代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J].理论界,2014(10):60-63.

[3]贾立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道德建设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233.

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优缺点 传统教学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72-01

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黑板+粉笔”的时代慢慢远去,随之而来的是多媒体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运用中,尤其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其他的手段没办法与之相媲美。它的优势在于能把图像、文字、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但是,传统的教学有传统教学的优势,教师的绘声绘色,教师的机智,教师授课的灵活多变等优点,而多媒体虽然很先进,但是很难做到这些。所以,只有把先进的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课堂,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优点

(一)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模式

在小小的屏幕上可能囊括成千上万个小黑板的内容,而且不需要那么劳累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在轻松的环境中轻松地学到很多。黑板上枯燥、抽象的东西,在多媒体上变得生动、有趣。里面的图片、声音、动作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轻而易举地刺激到学生的兴奋点,这样让他趴在课桌上睡觉也是件很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的学习过程。

(二)多媒体的快速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改传统缓慢的教学模式。以前的教学要靠书本来完成,教师板书速度缓慢,利用多媒体则改变这一缺点,教师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展示出所有的教学内容。从古到今的历史课可谓很简单,你要把那么久远的历史讲出来要多少的书本翻来翻去,在多媒体上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再远古、再悠久的历史只是一个小对话框,可谓轻而易举,点击就可以获取,不需要翻来翻去,使得教学成为很快速、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教师备课那么辛苦。

(三)多媒体的动态性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他能灵活地运用图片、声音、文字,来刺激课堂的生动,一个小小的动画可以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体会得更加深刻,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在这里变得如此的容易。

(四)多媒体的重复性

多媒体可以简单地复习以前的教学内容,使得大容量的东西轻松地复习到,增强回忆,加深印象,更好地复习知识。

(五)多媒体的携带性

多媒体携带方便,往往只需要一个小光盘即可,无需携带大量的课本、教材之类的,海量的知识也就在一张小盘上,可谓方便。

多媒体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可谓之强,是教学划时代的改革,但是多媒体也有不足之处。

二、多媒体的缺点

(一)多媒体的费用高、复杂

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设备比较多,操作起来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科技知识,不是谁都可以来操作的。把多媒体投入到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投资,设备、机器等都需要资金来满足,教师在备课中需要大量地搜集图片、视频、声音来满足课堂的需要,授课的时候更简单,可在备课中需要的精力可谓之多。

(二)多媒体的随机应变性较差

在多媒体的授课时,你只能传授准备好储存下的知识,没有较强的灵活性,这个不及传统教学,在学生的答问中,多媒体不可能灵活自如,只能生搬硬套,多媒体有的可以回答出,没有的怎么也不行。

(三)多媒体的影响性

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靠私下的备课来满足,备课的时候有的内容多媒体上就会有,备课上想不到的,多媒体自然也不会有。往往在授课的时候学生的突发事情,多媒体则无计可施,在这个时候靠的是教师的临场发挥,而不是多媒体的生搬硬套了。没有教师的临场发挥,可能这堂课则付诸东流,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想法与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两者是相铺相成的,缺一不可,不能单纯地靠哪一种来满足教学。我们应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和传统的绘声绘色来丰富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自己的学习之中,我相信先进的和传统的必成为学子学习知识、开拓未来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曾立芳.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2,9(18).

[2]于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9).

上一篇: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 下一篇:体育的基本要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