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03 17:25:44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1

关键词:留学生 商务人才 学历教育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创新

一、国内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设置情况

全国接收留学生来华学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有560余所(据2008年教育部统计),但绝大部分属于长短期进修或汉语预备教育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具备针对留学生而设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比例不足20%(2006年统计40余所)。整体教育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素质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高层次汉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我国于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为来华留学生试行开办了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教育部197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正规的汉语本科学历教育,提升并提高了汉语教学的层次与质量。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该专业。其院校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地区,如北语、北京师大、人大、南开、复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东北地区目前设有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高校集中在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黑大、吉大、东北师大、辽大、辽师大、大外等高校均设有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办学层次,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从事文教、外交、翻译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汉语人才。

教育部及国家汉办也高度重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本科教育。分别于1996、1997年专门召开全国性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研讨会。1998年国家汉办组织专家研制并论证大纲草案,1999年9月大纲通过了专家鉴定。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呈现大发展的趋势。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汉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留学生的学习目的与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汉语进修,满足在华工作、生活过语言关或学习文史、中医等传统科目的需求,向商务、文秘、旅游、金融、工商、税务等社会经济领域逐步拓展,就业目的明显增强,因此出于工作需要、或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的学习者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也在最近几年逐步迈向成熟,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财经院校留学生学历教育的优势与特征

(一)商务汉语教学、测试的兴起

随着我国加入WTO,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财经院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崛起。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相继于2000年、2003年、2005年开设了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或商务方向),同时也大力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留学生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生源不断、数量可观,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学习者既要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基础又要掌握通用性强的泛经济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全面提升适应职业化需求的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这些都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向高层次、职业化、应用型领域拓展。

2002年10月,国家汉办立项开发HSK(商务),并向全国公开招标。2003年3月,北京大学中标并于同年9月开始HSK(商务)研发工作。经过2004年的阶段性论证和持续2年的海内外大样本预测,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论证。2006年,HSK(商务)正式更名为商务汉语考试(Business Chinese Test)简称BCT,并出版了《商务汉语考试大纲》。

商务汉语考试(BCT)是为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从事商务活动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部级标准化考试。考查应试者在与商务有关的广泛的职业场合、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应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求职者寻找工作提供商务汉语水平与能力的证明,是一项职业化汉语水平考试。该考试已于2006年10月在新加坡正式推出。2007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20所高校正式推出。2007年4月22日,商务汉语考试在韩国首次推出。

(二)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留学生学历教育特征

我国财经院校在办学模式、学科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方向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有共同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财经类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凸显出某些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

1.留学生规模扩大与对外汉语特别是商务汉语教学崛起于世纪之交;2.发展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战略目标,并有共同的学科优势;3.本科生比例居全国前列,逾40%;4.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商务或经贸为主攻方向;5.商务汉语教学包含三种形式:汉语言专业的商务方向或经贸方向的部分汉语课程、经济专业中的汉语课程(专业汉语)、汉语进修班的商务汉语课程;6.复合型的师资结构与学历结构:文学+语言、文学+教育、文学+经济、文学+教育+经济等。财经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具有突出的共性特征。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包括法学、文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作为财经院校的强势学科,发展较为成熟,办学资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都确保了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严谨性和专业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有2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汉语言专业、汉语预备教育、汉语长期进修、特色短期项目、商务汉语专门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商务汉语的教学、研究与测试及多元化的学历教育模式是我们倾力打造的特色品牌。我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与管理体系。最近几年,我们经过反复实践与不断调整,逐步明确了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办学模式:在语言+专业的模式下,努力培养熟练运用汉语、了解中国国情,知晓中国当代经济、法律法规,熟悉商务环境与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通用汉语人才。

三、财经院校汉语言专业的办学特色

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商务方向)是为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它适应我国外交、经贸、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满足国际社会对高层次汉语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国际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和来华留学生特点的新变化,我们遵循国家汉办制订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保持其专业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挥财经院校学科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职业化的培养目标、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及复合型的汉语教师的办学特色。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方向

汉语言专业(代码050102),是1978年教育部为来华留学生单独设立的本科学历教育,其上位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专业内容是以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及汉语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为学科基础,逐步搭建科学通往专业学习的语言平台。专业培养阶段,财经院校的特色定位在于除继续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各类汉语课培养要求,还以校内相关专业为依托,补充实用的商务、文化、通识课内容,突出汉语言(基础汉语)+商务(专业汉语)+文化(通用汉语)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的汉语言专业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符合国际社会人才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经济汉语或通用型汉语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华语教学、文秘、旅游、翻译或相关领域的工作。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课程系列与课程设置,它与专业培养方向相支撑,是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路径。它既要承载厚基础、宽口径、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实际内涵,又要体现出专业培养的方向性与阶段性。《大纲》对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强求一律,各校可自行设课,但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有利于达到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作为财经院校,有自身的学科结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在《大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等设计原则上尽量体现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时代性、持续性和对学生的适用性。重点突出特色、实用和可对接。整个课程体系注重基础汉语、专业汉语同经贸专业知识、技能的契合与应用。核心课程除汉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课与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课外,还重点开设了商务汉语系列课程。专业培养阶段,在强化汉语的同时,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选修课包括语言类、文化类、经济类、技能类、电脑类、文体类等几十门课程。

(三)培养路径与课程对接

我们将不同课程系列形成课程板块,合理分配比例,通过对某一课程或课程组的目标、内容、评价的研究,实现课程整合,取得课程的整体效益。课程体系从表层结构上看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和公共选修);而能够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并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深层结构上,即:

基底层:各项语言技能发展的根基,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

核心层:商务汉语各层次的听说读写课程

拓展层:卫星课或次核心课,是核心课程纵向与横向的定量延展和深化

辅助层:①系列选修课:不同的对象知识、技能补差②专题讲座:商务专家、企业人士及相关行业专家的专题讲座

实践层:语言实践、社会实践、实验教学课程的设计、商务活动模拟实验教学、企业实习(实习基地)

而从课程系列的角度划分,则包括:

通识系列:设置通用性强、有应用价值的具有通识性的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相关课程)通用技能。

汉语系列:汉语初、中、高级综合课及听、说、读、写、译技能课

商务系列:(核心课程)商务汉语综合课、商务交际汉语、商务文书与写作、经济阅读、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文化、翻译

文化系列:中国文化专题、中国民俗、跨文化交际

选修系列: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电脑网络类、文体类、专题讲座等

(四)学分分配与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总学分为182学分,课程类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学分22学分,课外教学学分为10学分。本专业学制内课程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为2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为80学分;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方向30学分,文化方向28学分。选修课至少应修2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20学分,跨方向选修课8学分。

实践教学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跨省市语言实践、文化考察(6学分)、社会调查(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计算机上机操作(2学分)、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其他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共22学分。

四、商务人才多元化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我们主张以质量、优势和特色塑立品牌,打造精品,进而稳步扩大规模,而非不切实际地盲目追逐数字规模与眼前利益。我们在纵向提升留学生教育整体层次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建设资源,结合财经院校专业优势,横向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留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志向和汉语水平,实行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生涯设计。立足本学科,整合、优化原有教学形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研究和拓展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需要的特色办学模式。

双学位培养模式:汉语言+国际贸易,学制四年。HSK6级(中等C级)以上者可申请入学,经考核编入汉语言专业3年级。在学习汉语本科专业的同时,可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规定的学分,可同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学制4~5年。HSK中等C级以上者,2年攻读汉语言本科专业,2~3年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专升本培养模式:学制两年。针对国外正规大学本科在校2年级生,HSK6级入学,经济专业学生三年级起点;中文专业学生,二年级起点。

“2+2”培养模式:与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的大学开展“2+2”“2+3”学历生教育,即国外大学在校生在国外学习两年,而后在我校完成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同时强化汉语。合作双方互认学分,符合两校毕业条件,发放两校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新世纪、新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将会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际汉语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商务汉语教育发展实证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L10DYY010。)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Z],2000.

[3]李杨.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4]张黎.经贸汉语课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赵悦.基于目标与对象差异的商务汉语课程体系框架设计[A].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四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2

关键词:请求言语行为 华英双语 中介文化风格假说

一、引言

针对Blum-Kulka(1991)提出的“中介文化风格假说”,范燕妮、李柏令(2011)已经就汉英双语者请求言语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问题加以验证,并提出了初步的实证报告。该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对象,采用DCT(话语完成测试)问卷,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被试的请求言语行为中尚未最后形成“中介文化风格”,但是英语流利的被试的汉语语用模式已经明显地偏离了汉语语用规范,并正在向英语语用规范靠拢,也就是说,其“中介文化风格”正处于形成过程中。

为了进一步检验这个结论,我们以马来西亚华人为对象,在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考察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汉英双语者“中介文化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马来西亚华人是该国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4.6个百分点(2010年)。绝大部分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即通行于海外华人圈的汉语标准语。由于长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方言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华语在结构上与汉语普通话有所不同。

除了华语以外,马来西亚华人还使用马来语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马来语是宪法规定的国语,是所有公民在接受教育时都必须学习的,华人一般将它用作不同族群之间的族际通用语。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957年独立以后,至今仍为英联邦成员国。因此,其英语教育拥有从幼儿园直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在马来西亚,英语被广泛地使用于行政、工商业、科技教育、服务及媒体等方面,因而流利的英语也是就业方面必备的条件之一。近些年来,英语也出现了逐渐取代马来语而成为族际通用语的趋势。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向来重视中华语言文化的维护和传承,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目前,马来西亚拥有中国以外最完善的中文教育体系,全国设有1200余所国民型华文小学、60所独立中学和3所私立大专院校。这些采用母语教学的华文学校提倡“三文三语”的教育方针,除了注重母语教育外,也把马来语和英语列为必修科目。在文化上,马来西亚华人在整体上也是公认的保持中华文化最完整的海外群体。

因此,马来西亚华裔学生与中国大学生在母语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在其“中介文化风格”的发展方面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的被试为马来西亚以华语为母语的大、中学生,共137人。其中,马来西亚泰勒学院(Taylor’s College)本科二三年级学生25人、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46人、上海交通大学汉语言专业(对外)四年级本科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30人、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加影育华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36人。

被试根据其英语教育背景分为英语“高水平、中水平和低水平”3组。其中,泰勒学院学生为高水平组。该学院以全英语授课,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比较深入或者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马来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为中水平组。作为汉语言专业大学生,他们的绝大部分课程都以汉语授课,英语只是必修课程之一,对英语语言知识以及相关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加影育华中学学生为低水平组。他们作为高一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经历比前者更少。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将被试分为“流利组”和“不流利组”,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为“流利组”,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不流利组”,并对两组被试进行了对照研究。本研究则将被试进一步细分为“高、中、低”3组,以便更加细致地观察被试在华英两种语言发展中的变化趋势。

数据通过DCT进行搜集。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7份。英语和汉语问卷共分为:

高水平组:英语卷(n=25),汉语卷(n=25);

中水平组:英语卷(n=76),汉语卷(n=76);

低水平组:英语卷(n=36),汉语卷(n=36)。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起始行为语

“起始行为语”(alerter)是指提出请求时的招呼语,包括呼格(如“小李”“老师”)、提醒词(如“嘿”“hi”)、强调语(如“听着”“注意”)和道歉提醒语(如“不好意思”)等用来引起受话人注意的语句。

3个水平组在问卷中所体现的使用起始行为语和不使用起始行为语的调查结果见表1和图1。

根据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水平组的被试在汉英两种测试卷中使用起始行为语的频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的汉英差异分别仅为8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大大低于低水平组汉英差异的13.9个百分点,显示被试在英语学习的中、高水平阶段,其汉英差异出现缩小趋势。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显示,流利组的汉语卷和英语卷中起始行为语的使用率均高于不流利组的汉语卷,明显地展现了流利组在汉英两种语言使用中的一致性,以及流利组的汉语与不流利组的汉语之间的差异性。说明流利组被试的汉语确已受到英语的影响,大幅度地提高了起始行为语的使用比重。

(二)请求策略

请求策略主要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包括“规约性间接”和“非规约性间接)两大类。Blum-kulka(1989)曾发现,在澳大利亚英语中,直接策略仅为9.8%,而规约性间接策略的使用比重达到82.4%。而在国内针对汉语的调查研究中,原坤阳等人(2012)的调查显示,“直接”“规约性间接”“非规约性间接”等3种主要策略的水平分别为43.73%、49.40%、6.87%。其中“规约性间接”虽位居第一,但仅以微弱优势(5.67个百分点)领先于“直接”,两者可谓“旗鼓相当”。其他大部分同类调查的结果也大体如此。这说明,高度的直接性水平也是汉文化影响下的汉语策略的主要特征之一。陈克禄(2011)针对泰国、印尼、韩国、日本等外国留学生汉语请求行为习得的研究也发现,规约性间接策略是留学生使用的主要策略,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不断递减的态势,逐渐接近中国学生的使用水平,说明其汉语语用能力得到了不断发展。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规约性间接策略确实在汉语请求行为中所占比重较低。

1.直接策略

图2: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问卷中的直接请求策略使用调查情况(%)。

根据图2的数据,三个水平组在汉英两个测试卷中均显示了在直接请求策略的使用频率上的下降趋势。而且,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的汉英差异分别仅为4.3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大大低于低水平组汉英差异的13.9个百分点。这同样显示被试在英语学习的中、高水平阶段,其汉英差异出现了缩小趋势。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显示,在流利组的汉语卷中出现了明显的向其英语卷靠拢并偏离不流利组的汉语卷的趋向。这样一种差异,反映了在流利组中确实存在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双向互动的中介文化样式的发展趋势,说明流利组被试确已受到英语的影响,他们在使用汉语时所使用的请求策略已经大幅度地向英语趋近,即较少使用直接策略,而更多地使用规约性间接策略。

与之不同的是,在范燕妮、李柏令(2011)中,流利组的汉英之间的差异度仍然达到17.44个百分点,而本次调查发现,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的汉英差异已极为微小,已呈现出一致性。

2.间接策略

图3: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问卷中的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使用调查情况(%)。

根据图3的数据所示,汉英两个问卷在三个水平组中同样显示了在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使用频率上的不断提高。

在低水平组的英语测试卷中使用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比其汉语卷高16.7个百分点,显示该组被试的英汉两种语言差异仍然较大。在中水平组的两个问卷中,其差异仅为2.6%,已基本合流。不过,在高水平组中,两者的差异又重新拉大,达到13.6个百分点。这个差异一方面小于低水平组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显示了汉语的比重高于英语的“倒挂”之势。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显示,就规约性间接策略而言,在不流利祖的汉语卷和流利组的汉语卷中的比重分别为51.46%和64.66%,说明流利组被试确已受到英语的影响,他们在使用汉语时所使用的请求策略已经大幅度地向英语趋近,即较少使用直接策略,而更多地使用规约性间接策略。而流利组的汉语卷(64.66%)与英语卷(79.33%)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14.67%),说明二者离合流尚有较大距离。

(三)外部修饰语

外部修饰语是指在中心行为语外部使用的一些支持中心行为语的话语,主要作用是让听话者觉得该请求真实可信和有道理。在汉语中,与英语“can”对应的词“能够”和与“will”对应的词“愿意”即使在用于请求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它们的字面意思,听起来过于生硬,用在熟人之间又显得过于文绉绉。

图4: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测试卷中使用外部修饰语的比重情况(%)。

从图4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水平组在汉英测试卷中使用外部修饰语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这一结果显示,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被试一方面英语语用能力在向英语母语者靠拢,同时也带动了其汉语语用行为向英语靠拢。另一方面,汉英之间的差异也始终存在,从低水平组的5.5个百分点,到中水平组的9.2个百分点,再到高水平组的12个百分点,略呈扩大之势。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显示流利组的汉语卷同样有着向英语卷趋同,而与不流利组的汉语卷趋异的倾向。

(四)内部修饰语

内部修饰语是指在中心行为语内部用来缓和或者加重请求行为力度的手段。经过统计,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测试卷中所呈现的三种内部修饰语的使用比重见图5、图6和图7。

图5: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测试卷中使用外部修饰语的比重情况(%)。

图5显示,三个水平组在汉英测试卷中使用句法降级手段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从汉英之间的差异度来看,低水平组的差异度为11.3个百分点,中水平组为9.2个百分点,高水平组为4个百分点,呈现逐步合流之势。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发现,在不流利组的汉语卷中,使用句法降级手段的比重仅为30.39%,不到三分之一,而流利组的汉语卷则上升到39.57%,约占五分之二。这一上升趋势与本研究结果中的从低水平组到中水平组的变化情况几乎相同。而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到了高水平组,上升趋势以及汉英之间的合流趋势更加明显。

图6: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测试卷中使用外部修饰语的比重情况(%)。

图6显示,三个水平组在汉英测试卷中使用词汇降级手段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从汉英之间的差异度来看,低水平组的差异度为5.6个百分点,中水平组为6.6个百分点,高水平组为0个百分点,表明二者最终合流,已无任何差异。

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也发现,在不流利组的汉语卷中,使用词汇降级手段的比重为61.63%,而流利组的汉语卷则下降到39.50%。这一下降趋势与本研究结果中的从低水平组到中水平组的变化情况大致相似。而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到了高水平组,汉英之间已经完全合流。

图7:三个水平组在汉英语测试卷中使用外部修饰语的比重情况(%)。

图7显示,三个水平组在英语测试卷中使用升级手段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不过,汉语卷在中水平组曾表现为上升(15.8),但到高水平组又降回较低比重(12),与低水平组(11.1)相当。

而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则发现,在不流利组和流利组的汉语卷中,使用升级手段的比重分别为7.98%和8.70%,略呈上升之势。而流利组的英语卷中,使用升级手段的比重仅为6.40%。

因此,在内部修饰语的使用上,本研究与范燕妮、李柏令(2011)的研究均显示,伴随着句法降级手段比重的上升,词汇降级手段的比重也相应地下降。而本研究则进一步发现,高水平组的汉英两种语言表现已经没有显著差异,甚至没有差异。而在升级手段方面,两项研究的结果也大体一致。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华英双语者的请求言语行为中,确实存在英语向华语的语用反向迁移。这一结果说明,高水平和中水平英语学习者由于拥有至少11年的英语学习背景,已经受到英语文化的深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加大。而这一点,与范燕妮、李柏令(2011)所得结果是一致的。即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加长,中国大学生汉英双语者的汉语语用模式已经明显地偏离了汉语语用规范,并正在向英语语用规范靠拢。

同时,范燕妮、李柏令(2011)所得到的另一个结果是,中国大学生汉英双语者的汉英请求表现中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尚未最后形成中介文化风格。关于其原因,该文认为可能是语言距离和文化距离所致。

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则发现,在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华英双语者的请求言语行为中,在从中水平到高水平阶段,其汉英表现之间已不存在显著差异,显示中介文化风格已经形成。

这两项研究结果的差异,说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汉英双语者“中介文化风格”形成过程中确实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中国大学生汉英双语者和马来西亚华裔华英双语者之间的差异,跟马来西亚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就是说,由于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而形成了英式教育体系。另外,在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中,比如说,华人和马来人或印度人都会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马来西亚华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导致他们对汉语语用规范的偏离更加严重,并最终形成中介文化风格。

(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双语者请求行为表现的多元语言能力双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0BYY025]。)

参考文献:

[1]Blum-Kulka,S.Interlanguage Pragmatics:The case of

requests[M].In R.Phillipson,E. Kellerman,L. Selinker,M.Sharwood Smith & M. Swain(eds.)Foreign/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Research[C].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1.

[2]范燕妮,李柏令.汉英双语者请求言语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

实证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33).

[3]Blum-Kulka,S.Playing it safe:The role of conventionality

in indirectness[A].In Blum-Kulka,S.,House,J. & Kasper,G.(Eds.)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C].Norwood,NJ:Ablex,1989.

[4]原坤阳,康灿辉,李柏令.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倾向的再调查

和再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3

关键词:中非友好;非洲国情;汉语教学

一、中非友好关系的背景

2011年,北非地区经历了数十年来未有的动荡和变革,长期稳定的政治局势被打破,有的国家甚至面临经济停滞或倒退的尴尬局面。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区局势,中国和非洲地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却并未停滞。中非之间高度的政治互信为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传统友谊深厚,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日趋紧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立场得到了非洲国家的普遍认可。

二、非洲汉语学习的特点和趋势

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曾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语言的对外推广一方面表明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开始关注中国。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决心更广泛地推广汉语教学,也因此越来越钟情孔子学院这个以中国思想家孔子命名的汉语教学机构。目前,在非洲已经成立了22所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正计划把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纳入其主要学科体系。此外,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还不断举办公共讲座、中国电影展等介绍中国文化和国情的活动。不仅如此,肯尼亚教育机构正在考虑把中文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不仅大学提供汉语教学,中小学生也将有机会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把孔子学院看做是加强非中了解的桥梁。

三、非洲国别化教学

针对亚洲国家的国别化教学正在亚洲各国多点型展开,国别化、地区化教材不断呈现。但是,针对非洲的地区化、国别化研究仍未启动。非洲不同国家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针对非洲不同地区的国家,根据其种族、母语、学习动机等特点进行分析,选取正确的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1.非洲的种族

非洲居民的种族构成非常复杂。非洲古代的居民主要是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黑种人以及红海地区属于白种人的含米特人。后来,外来民族不断迁入,对种族构成产生巨大影响并形成了一批新的人种——混血种人。非洲的民族多达300余个,其中人口逾百万的有大约90个,他们合计占全洲总人口的90%,这些大民族一般多分布于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而非洲中、南部的民族一般人数都比较少,有的还处在部落或部族阶段。非洲种族的复杂和差异,对汉语教学资源的利用增加了难度。

2.非洲的语言

非洲大陆共有约1400多种本土语言。这些本土语言虽然享有数量优势,却仍然势单力薄,倒是外来的法语、英语或葡萄牙语等欧洲语言总能在官方语言中占据一席之地。当然,这与非洲那段曾经遭受殖民的历史息息相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掀起了独立浪潮,殖民者撤走了,他们的语言却被留了下来。语言的影响意味着文化的影响,欧洲语言所带来的外来思维,也在悄悄改变着非洲人的生活。非洲大陆上现在有20多个国家通行法语,10多个国家通行英语,3个国家通行英、法双语,还有5个国家通行葡萄牙语。非洲语言的多样性,也使推广汉语的难度大增。

3.非洲学习汉语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统计结果看,非洲学生学习中文最显著的原因是希望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这说明中非关系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经济上,中国一直与非洲保持着较好的商贸往来,经济交流与对话持续加强。其他较强的学习动机包括:获得大学学位证书;不想让父母失望,有些学生家庭困难,通过奖学金和家里的支持上学;会说汉语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项技能,学好了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对学习动机的考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有所侧重。

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满足海外人员学习汉语愿望的客观要求,是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借鉴国际语言推广经验、提高汉语国际地位的战略举措。由于非洲汉语教学发展迅速及其复杂性,要求针对非洲地区的教学具备创新性。对非洲各国的国别性汉语教学工作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各国国情,从各个层面综合分析,从而选取最有效的汉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广惠.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09.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4

【关键词】双语教育 英文教材 双语人才 国际接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91-02

根据双语教育的发展要求,应当把双语教育分为狭义的双语教育和广义的双语教育。在我国目前形势下,应当大力推动广义的双语教育,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教师利用两种语言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教学之外的课程教学或传授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特征是:必须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使用率不得低于 50%。广义的双语教育可以理解为没有教材采用语言和双语使用比例限定的更广泛的双语教育形式。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育一般是指汉语和英语,汉语和英语均是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的媒介,在双语教育中,二者可相辅相承,学生能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两种语言间进行自由切换。

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有一定起伏性,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大了我国对双语教育的需求。中国加入WTO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促成了开展双语教育活动的热潮。各高校争先开设以英语原版教材为基础的双语教育课程,推动了双语教育的较快发展。但是,这种狭义的双语教育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外语水平及教材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制约了双语教育发展规模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容易出现如下问题:1)教师的英语水平不能满足采用原版英语教材的双语教育要求,当前多数专业教师英语听说能力较低,虽然教师基本能够用英语对于课前精心准备的讲授内容向学生表达清楚,但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即时交流却往往不够流畅,或难于用英语表达。2)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达不到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教学的要求,某高校根据问卷调查,参加双语教育试点的学生中,能听懂 30%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 70%左右,而 30%左右的学生根本一点也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方面又多了个障碍,与双语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3)双语教材的建设滞后,使双语教育难以选到合适的英文教材,很多双语教育课程还没有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更多的还是讲义或者课件。4)双语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目前,双语课程的设置更多的是考虑教师本身的开课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程难易程度。此外,对教师双语教育效果的评价也不够成熟,在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定方面都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制约了双语教育的发展。

在当今形势下,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推动双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世界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国际间经济合作日趋紧密,知识经济显得格外重要,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经验互通。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势必要利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平台,广泛推动双语教育对加快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双语教育发展思路应当从广义的双语教育入手,强调更广泛的与教学综合要素相适应的双语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教学模式上不应受狭义双语教育的限制。不是只有采用英文教材才是双语教育。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双语教育形式。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英汉双语教育,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双语人才的需求。通过英汉双语教育,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开展双语教育活动,高校要对双语教育的专业试点、课程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论证。必须根据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采用适当的形式,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较高水平。双语教育的具体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点缀式双语教育。点缀式双语教育是指:大部分时间使用母语教学,选择一部分内容,在某些时间段用纯英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2)渗透式双语教育。渗透式双语教育是指:在相关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可以是用英语讲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也可以是用英语表述一些名词术语或定义,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说。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3)过渡式双语教育。过渡式双语教育是指:刚开始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增加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这种模式的好处一是循序渐进,二是便于教师选择适当的英语教学内容,使双语教育安排更加灵活,但是不便于对双语教育效果的考评。

4)穿插式双语教育。穿插式双语教育是指: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反复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可以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语补充;也可以以英语为主,在用英语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释和说明。

5)差异式双语教育。差异式双语教育是指:根据教学对象英语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双语教育内容和方式,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英语辅导或对其未理解的课程内容用母语传授。待他们英语水平和所学的课程理论基础有所加强后,逐步过渡到开展整体的双语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5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备,网络语言随之迅速崛起,无厘头的语言风格受到了网民们的喜爱,网络语言摆脱传统汉语的一般格式,以错别字与谐音方式大行其道,这也是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弱化的关键原因之一。2013年热播的《汉字听写大会》则将现代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现实展露无遗,节目热播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反思,传统文化的缺失必将使我们的文化无法溯源到历史的根基。随着文化水平的弱化也牵引出了文化氛围浮躁、文化建设不健全继而导致国民素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弱化的问题亟待解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如何立足文化根基,提升语言水平,巩固传统文化将成为我们在历史潮流中需要应对的新问题。

一.汉语言不断弱化的表现

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弱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引起了有关学者的警惕。从一份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足见高校教育中汉语言边缘化的问题,国内的教育环境对母语的热情可见一斑,根据笔者查阅的相关文献和对问题深入的分析,将汉语言文化弱化的表现概括为:网络语言成为流行趋势、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文学作品偏向市场发展。

(一)网络语言成为流行趋势

信息化高速化的发展与网络交流工具的更新换代,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是汉字书写水平弱化的一种表现。经济时代个人主义盛行,追求个人的独立风格成为趋势。在不知不觉中,网络上形成了一种近似无厘头的语言风格,并且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喜爱,使用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是从传统的语言文化的观点来看,网络流行语打破了传统汉字习惯,充斥着许多错别字,但却深受网民喜爱,这种错位式语言风格,甚至使许多网民趋之若鹜,并以此为时尚。网络上的飞速发展逐渐影响社会心理的演变,网络流行语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用语,用于表达在现代社会中形成的某种表达诉求,因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由于网络自由的环境,使得网民在创造新语言时背离了传统的语言习惯,形成一种无厘头式的语言风格,而这种语言风格淡化了人们对于汉语言的重视。

(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

汉字危机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已经显得不足为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放弃了汉字书写能力的锻炼,转而用电脑等电子设备代替书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汉字文化意识,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对于祖国汉字文化一无所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浮躁的生活状态下,很多人不愿将精力放在汉字文化的研究上,人们对于汉字的书写非常草率,甚至出现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前一段时间网上曝光的打油诗作协主席,竟然连“砸:字都忘记了怎么写,最后被世人所嘲笑,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汉字书写意识的淡漠。当网上工具成为了人们写作的代替品时,人们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前几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上海考试,举办方一共出了130多道考题,但是最终的考试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所有的参赛选手中,竟然没有一个汉字书写全部正确,之后,汉字弱化的问题就得到了公开的报道,而这也成为了当前我国汉字弱化的一个铁证。

(三)文学作品偏向市场发展

汉语言文化弱化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文学作品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大量网络小说的兴起使人们的注意力被网上的电子文字所吸引,而许多主流文学作品却处在不尴不尬的地位,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再也创作不出一部能够传世的经典作品了,很多老一辈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年轻人的思想不相符合,最终导致现实出版文学更加无人问津。于是很多青年作家选择放弃自己原来的创作梦想,转而向市场化发展,作品的创作为了能够得到青少年的喜爱,不惜在情节中加入大量的垃圾段子,这些作品的出现不单单是作者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是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导致汉字文化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二.现代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原因

在国际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语言与社会共变的一种必然趋势,汉语言文化的弱化是其衍生特征,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巨变,传统的汉语言都是孕育我国瑰丽文化的根基,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另外汉语言在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汉语言文化也是我们学习知识、辅助思维的工具,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思辨能力,是我们表达个人思想的媒介,可以说一个人的汉语言水平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思想水平,而良好的汉语言文化水平使人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缤纷多彩世界,同时我们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根据笔者研究,汉语言文化弱化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全民英语热”的盛行、国民的浮躁心态。

(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

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却没有给传统文化足够的发展空间,许多教育者对于传统文化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我们了解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我们的语文教育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及汉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相当漠视,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语文课时控制的非常严,学生即使有自己的课余时间,也被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所占有,根本谈不上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加强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开展了许多活动表示对国学文化的重视,但是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是形式主义,我们从中也看到了汉语言文化弱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教育体制的畸形,没有立足于本国的民族文化之上,仅仅采用拔苗助长的形式主义来取得成绩上的提高和升学率的提升,这种不正常的教育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化的弱化。

(二)“全民英语热”的盛行

自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全民英语热就在我国盛行起来了,其实追根溯源,我们也可以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作为全民英语热的一个起点,自从我国改革开放,采取积极的态度入世之后,英语在我国的地位水涨船高,小到小学生的英语课,大到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这些形形的英语考试使得国人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但是又不得不学好这门技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无法脱离英语,在社会各种考试中,我们同样也需要深厚的英语基础作为保障,从此英语便作为了一门时尚的舶来品成为了国人趋之若鹜的名利敲门砖,相反,汉语言文化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汉语言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之根,我们只有将我们的母语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倾向却本末倒置,将英语放在首位,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文化倾向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国民的浮躁心态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利益至上的生活理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虽然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人们对于新的物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腾飞使国内国民的心态逐渐的浮躁起来,社会进入了文化快餐式的发展轨道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网上电子文化产品的热销和现实中主流文学的门可罗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浅层次,尤其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深处名利场之中,对于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已经成为了奢望,而我国传统文化也在此社会背景中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也被人们所漠视。

三.汉语言文化弱化的影响

汉语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化弱化了之后,必然产生种种不良的后续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出现了“内冷外热”的奇怪现象,在国外掀起了“汉语热”运动,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的汉语人文素质却是普遍降低,国人对于传统汉文化的漠视使得我国悠久灿烂的汉文化力量逐渐减弱,我们在标榜“走向世界”的同时失掉了自我的传统文化意识,又在张扬“全球性”的外壳下,离我们的根源文化越来越远。汉语言文化的弱化不仅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所侵蚀,而且会使当前这种浮躁的文化氛围继续延伸传播,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会进一步阻碍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另外,汉语言文化的弱化也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丧失,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都已经丧失,那么还谈什么文化传播呢,这对于我国当前的文化发展来说绝非是耸人听闻,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做好准备,大力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汉语言文化,防止外来文化的侵蚀。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汉语言文化危机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威胁,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青年一代有责任肩负起振兴汉语言文化的使命。

四.结语

汉语言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文化传播的基础与核心,但是从目前汉语言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形式确实很不容乐观,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汉语言文化已经成为了过时的文化符号,被大多数青少年所淡忘漠视,这种汉语言文化弱化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对于这种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必须尽力纠正,在外来文化入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的思维,在处理汉语言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分清主次,总之,发扬汉语言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对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保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文化独立性也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所以,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或者是我们的社会各界都应该提高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想尽一切办法来强化汉语言文化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

GATS 规定了教育服务贸易提供的四种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我国加入WTO近10年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这四种提供方式上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正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际,对“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

一、跨国高等教育提供的制度与政策日臻完善

中国作为少数承诺开放教育服务贸易的国家之一,面临着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在被动与主动中探索与GATS 规则相接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引进、中外合作办学和教师流动等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更加健全。

1、出国留学政策

扩大国家公派留学。2006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自2007年开始每年选派5000名博士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努力实现“选派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工作目标。

鼓励自费出国留学。中国政府于2002年11月取消了大专以上学历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后必须为国家服务五年的限制。并于2003年10月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鼓励自费出国留学。为保护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中国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于2002年成立了“教育涉外监管机构”,对各类教育涉外活动加大政府方面的监管力度。2004年4月教育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和监控系统,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的出国留学教育政策在经历一系列调整和演变后,最终形成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的出国留学政策逐步完善。

2、来华留学政策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的通知》、2000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的通知》和《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2001年颁发了《关于改革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修订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指南》。2004年9月,在全国启用来华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教育部直属外事单位到国外举办中国教育展暨来华留学说明会,开拓来华留学新渠道。2005年,教育部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同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来华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3、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引进政策

为了鼓励、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措施。教育部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成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办“中国留学网”和申请留学回国科研启动费等全方位、多功能的留学回国服务体系。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设立“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的通知》,2001年教育部联合各部印发《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2002年为加大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力度,印发了《关于办理高层次人才身份证明的通知》;成立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等。

4、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到我国的教育主权问题,所以,在吸引国外企业和机构到中国来办学的同时,我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我国的教育主权。1993年颁布《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1995年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996年颁布《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教育部于2002年12月《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国务院于2003年3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它是指导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文本,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教育部于2004年6月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此外,教育部还分别于2004年8月、2006年2月、2007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复核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5、教师流动政策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高校引进优秀的师资。2003年启动“外国汉学研究学者短期访华计划”。2004年“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子项目“聘请世界知名学者项目”全部完成。2007年5月,教育部、国家外专局联合实施了“海外名师引进计划”。有关外籍文教专家引进的法规包括:《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请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聘用已在华任职的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工作人员的暂行规定》、《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办法》等。

加WTO 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压力下,相关政策措施更趋完善。通过对以上五方面政策措施演变的梳理,可以发现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政策完善度较高,为鼓励学生接受国外教育及吸引外国留学生提供了政策保障。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使优秀出国留学人才引进举措不断创新。鉴于中外合作办学与教师流动的敏感性,各项规范性的措施日益增多,对其的限制也增加。

二、高等教育服务“输出”与“输入”发展的回溯比较

(一)跨境交付初露端倪,发展迟缓

在跨境交付方面,高等教育服务跨境提供主要有远程教育、网上大学等形式。我国在WTO框架下做出的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中,对跨境交付方式采取不做承诺的态度。在远程教育方面,我国更多的是从国外“输入”,但由于教育主权、资格互认等因素的限制,远程教育的输入仍是发展迟缓,而我国远程教育的输出尚处于探索中。因此,远程教育的跨境提供在进出口两端仅是发展的原初阶段。

1、远程教育“输入”

当前,高等教育的跨境交付方式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境外的办学机构五花八门,其中有些文凭是不被我国教育部认可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国外远程教育各种监管措施的施行,这种“非设立的”商业存在形式在我国逐渐增多。如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0所大学组成的全球大学联盟(GUA)正瞄准中国的教育市场。2006年11月我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和韩国东西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正式开展跨国远程教育课程。

2、远程教育“输出”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跨境提供的各种渠道。借助推广汉语国际化以及推进孔子学院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开始开发并“出口”网上汉语教育,在向国外提供远程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家汉办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设的汉语远程学院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名学生注册学习,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汉语学习网站。2005年8月1日,我国首条跨国汉语远程网络——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国际科技学院合作的现代汉语远程教育网正式开通,福建师大开始向菲律宾高校学会所属的52个成员校开展汉语远程网络教育。

总之,虽然远程教育的跨国提供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未来的趋势将是跨境的远程教育服务的增长,尤其是以电子学习方式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因此,在政府相关部门对国外远程教育加强审核与认证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形式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境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留学生教育进出口国别及层次尚存差距

1、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目的国更趋广泛

留学生境外消费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形式,我国在教育服务承诺中对境外消费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未作任何限制,这说明政府高度鼓励人才的出国留学、进修、培训等。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留学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加入WTO后自费出国留学生急剧增加

我国的出国留学主要包括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三部分。国家公派留学和单位公派留学仅占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较低的比例。“入世”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更加开放,由1997-200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变化图(图1)可以发现,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自2001年后获得急剧增加,所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维持在90%左右,2007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4.45万人。

(2)境外留学人员国别分布更趋多元

近十年来,我国境外留学热门国家不断增加,留学国别扩充。2007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共录取各类留学人员12402人,其中研究生5093人,访问学者(含博士后)和其他类别7309人。留学国别分布较之以前更加广泛,分布在80个国家。由图2可以看出,传统的留学热门国家热度仍然不减,国家公派留学主要派往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占到总数的60%以上。

2、来华留学生增速加快,学历生数量、层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入世”后来华留学生增速显著

通过对1998-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我国来华留学生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1997年至2008年来华留学生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9.55万人,10年间增长了近4倍。我国加入WTO后,2002-2007年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较之1997-2001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1997-2001年的来华留学生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02-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8。

(2)来华留学生以亚洲国家生源为主

各洲占来华留学生总体的比例上,亚洲维持在70以上,欧洲12左右,美洲10%左右,非洲3左右,大洋洲1左右。我国加入WTO后,各洲来华留学生有了较快的增长,亚洲的增长最为明显。如表2所示,在来华留学国家前五名中,大部分来自于韩国、日本、印尼、越南、泰国等亚洲国家,而西方国家只有美国,德国。

(3)来华留学生仍以非学历生居多,自费生成为主体

就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类型而言,非学历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2004年之前非学历生一度达到留学生总数的70以上,2005年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学历生则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1998-2001年间,学历生增加了5288人,在2002-2007年5年间,来华留学学历生则增加了47158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调整外国留学生的政策,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对外无偿援助为主来吸引留学生的方式,标志着传统的教育国际交流的重点将由援助和合作逐步转向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的方向。相应地,我国也由从单纯的以交流和援助为主转向注重吸引自费留学生来华留学,拓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2007年我国高校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渠道及个人申请方式,共接收了183个国家和地区的18.5万自费留学生,2008年接收20.9万自费留学生,占全年国际学生总数的93.95,同比增长13.29%。如下图所示,2007年自费留学生约占全年国际学生总数的95,其中短期生约占28%,长期生占72%。2007年来华自费留学生中学历生约有6.16万人,本专科生约占到了总数的90%,而博士生和硕士生高层次留学生仅占11%。

(4)来华留学生偏于语言学习,学科特色优势未凸显

来华留学生首选的前五位的学科为:文科、医科(含西医和中医)、经济、管理和工科。其中文科类中主要以学习汉语类专业为主,如2007年文科13.5万人中,汉语类占11.9万,艺术类仅占0.2万。 转贴于

(三)商业存在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进出口两端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1、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模式趋于多样化

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中外合作办学借助引进国外资金、优质师资、教材、教法等资源,既能够补充国内对高等教育的强劲需求,又能实现中外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1)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进一步增长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其项目名单,(截至到2009年10月23日,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32个,合作项目共350个。硕士以上教育与国外合作的机构数相对较少,仅有6所。

(2)中外合作办学覆盖省份更加广泛,部分省(市)优势未发挥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在各省份分布的统计,我们发现各省本科及以上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总数中占前5位的是:黑龙江(136)、上海(61)、河南(37)、辽宁(25)、浙江(23)。而北京(11)仅仅排到第7位。

(3)合作办学倾向于与欧美高等教育强国合作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中,我国与不同国家间的合作机构及项目总数是不均衡的。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为: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这符合我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国际竞争力的初衷。相比而言,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并不比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质量高,然而其与我国的合作机构和项目数却排在澳大利亚、美国之前,分析其原因这可能是由我国和俄罗斯之间相互比邻的地缘优势而造成的。

(4)中外合作办学多分布于一般性院校,重点高校参与度不够

通过对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的统计,我们得出,国外与我国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一般性院校。而在我国所有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211”高校仅有39所,“985”高校有21所。

(5)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侧重于应用性及语言类学科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从合作专业分布看,偏重于经管类、工科类。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共255个;外国语言文学类(如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132个;电气信息类(如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94个;经济学类(如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财政学、金融学)74个;艺术类(如艺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37个;教育学类19个;其他类101个。

2、孔子学院国外推广及海外分校与合作项目在境外探索设立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 itute)旨在开展中外教育、文化及汉语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中,亚洲27国70所,欧洲29国94所,美洲11国87所,他们约占总数的90。孔子课堂主要设在美洲,美洲6国有205个,占到总数的75%。

近年来,我国还致力于开办海外分校和拓展境外办学项目。2002年10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在新加坡理工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高校首个海外研究生院。2008年3月31日中国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揭牌仪式,该校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高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也是我国中医药教育领域首次在海外开展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到2008年12月,全国24所高等学校共设立海外分校或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42个。

(四)自然人流动形成双向互动机制

1、外籍教师引进稳步增长

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承诺中对自然人流动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近十年来,我国对文教专家的引进经历了从以语言教师为主到以理工农医专家为主、以长期教学为主到以短期讲学、科研合作、填补空白学科需求为主的过程。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共聘请长、短期外籍教师22049人次;用于聘请外籍教师的总经费4.42亿元人民币。由于数据来源限制,未能获得1997-2003年我国外籍长、短期教师的聘任情况,如图8所示,我国自2004年至2007年外籍教师聘任处于上升趋势,2006年起超过两万人。这与我国加强引智工作,吸引国外优秀教员的努力是一致的。

2、国家公派汉语教师逐步增加

目前,国家公派教师岗位共计244个,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2007年国家公派教师分布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国外总岗位数达306个,全年教育部派出教师267人;其他部委和地方以及校际交流派出的汉语教师达1256人。2007年共向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1426名。

三、结论

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成为一项服务贸易,高等教育公益性受到产业性的冲击,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开放的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与高等教育服务跨境提供的国际规则相接轨,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各项政策日益完善。就四种教育服务提供方式而言,境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发展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最主要形式;商业存在获得一定发展,渐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自然人流动实现双向互动,双向交流逐渐增多;跨境交付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受服务承诺制约。

“入世”后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软肋。借鉴世界现代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路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有利于高等教育优势地位的确立。通过对10年来发展经验的回顾总结,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改进和战略调整,扩大高等教育开放,它有可能为我国加速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周满生.WTO框架下的教育输入与输出和中国政府的教育立法与政策调整[J].集美大学学报,2006(2):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EB/OL].(2003-4-4) [2010-31].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 ename=701《infoid=5440.

[3]国家汉办.孔子学院[EB/OL].(2009-10-30)[2010-2-6].hanb an.edu.cn/content.php? id=325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EB/OL].[2010-4-22].crs.jsj.edu.cn/article_lis t.php?sortid=10.

[5]中国教育新闻网.学历不被认可跨国远程教育选择要慎之又慎[N/OL].[2006-11-14][2010-4-20].jyb.cn/lx/lxsc/lxs q/t20061114_48926.htm.

[6]邓幸涛.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EB/OL].[2002-2-20][2010-4-2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 ww.edu.cn/20020220/3020739.shtml.

[7]张宪生.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与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42-4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8.

[9]刘美桢.我国首条跨国汉语远程教育网络开通[N/OL].福建日报(2005)[2010-3-5].cmr.com.cn/websitedm/elearning/guest /magazine/paperpre.asp?PaperID=2214.

[10]韦吉特,斯里萨安.变革世界中的远程教育[J].开放发展研究,2003(6):27-28.

[11]2008年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2]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 [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5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 B/OL].[2010-4-21].ht tp://w w w.crs.jsj.edu.cn/art icle_read.php? id= 12-19700101-59.

[15]新华网.我国高校首个海外研究生院在新加坡成立[EB/OL].(2002-10-30)[2010-320].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0/30/content_613465.htm.

[16]童炳强.中国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正式揭牌[N/OL].新华网.(2008-4-1)[2010-2-3].gaojiao.jyb.cn /world/zwyj/200804/t20080401_152208.html.

[17]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 [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60.

[19]国家汉办.国家公派教师项目介绍[EB/OL].(2007-1-3)[2010-3-1].hanban.edu.cn/content.php?id=195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59.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7

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并将其归纳为16个字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费孝通先生当初提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文化如何在世界文化之林找到一席之地,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个国家的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国际地位以及国家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世界上的一些大国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母语,美国有“托福”,英国有“雅思”,德国有歌德学院,法国有法语联盟,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俄罗斯到处有俄语中心,而我们国家的孔子学院却在近些年来才有所发展。也就是近几年,国家开始响应文化强国的理念,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才在世界各地逐渐建立起来。这一政策一方面刺激了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汉语热”。对汉语的热衷也开始逐渐的从汉语爱好者远渡重洋从国外到中国留学来学习汉语转变为目的国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汉语志愿者主动走出国门,以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为主要方式将汉语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形势的转变,一方面是国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自觉行为的表现。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一种文化自觉行为可从以下几点说明:

一、从选拔条件来说,具备深厚的本土文化认同,才能够进行文化的有效传播

近些年,国家汉办每年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对汉语志愿者老师进行选拔与培训,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海外的教学和生活环境。选送出去的汉语教师或志愿者不仅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化和流利的外语,同时还要熟知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和对祖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还要掌握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还要略懂中华才艺。以这样高标准高要求选拔出去的复合型人才,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他们以汉语志愿者的身份同时也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走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无疑是宣扬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

二、从基地建设来说,为汉语推广提供坚强的后盾,这是文化面向世界的物质基础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也是目前国家重点建设的一个项目,为了抓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和为海外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输入专业人才,国家也加大力度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的建设。国家投入更多的经费进行基地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海外中文教材的编写,以及研究海外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等等。我们要把中

转贴于

华的文化发扬光大,不仅仅是送,是传,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对话与交流。各取所长,取长补短。不要留给外国人中国的印象仍然是万里长城、京剧和中国功夫等。美国的大片、可口可乐、nba、奥斯卡享誉全球,中国也将会把书法、旗袍、唐装、中医、国画等发扬光大。我们要确保我们文化安全的同时,让我们的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从传播的媒介来说,汉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纽带和载体

近些年来,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学习者的动机是多元化的,除了一部分学习者出于找工作的需要,和另外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学习汉语是为了发觉汉语的经济优势,开发中国市场外,多数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而学习汉语的。另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字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从古代的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简体字,这之间所经历的几千年的变迁,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通过一个小小的汉字来表达,这本身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来说,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在进行中国思想的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而不同的处事作风,富不辱贫、协和万邦的世界观等等都可以以语言为载体,借助语言的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结语

未来社会的战争无疑将会是一场文化之战,我们要打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观念,要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中国人要有足够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无疑来源于中国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觉行为。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我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不会是一句空话,指日可待!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篇8

关键词:汉语推广:内因:外因:策略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所遵循的是一种“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西方外源文化导向性特征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相遇,必然存在一个相互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所走过的路,正是中国的内源文化对外源文化进行抗争、甄别和扬弃的过程。目前,我国不少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了自身的定位。为了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安全,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不仅要引进和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反渗透策略,即重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文化精神”――不仅重在吸取而且要主动给予,要在世界文化和教育领域寻求自己的位置。而所谓汉语“走出去”,就是指把中文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以使外国公民了解、欣赏、尊重和吸收中华文明,培养对中文及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世界公民,最终为提高我国软实力和构筑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一、国际汉语推广外界所期

最近几年,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遍及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汉语课程。究其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中国海外移民逐渐增多。世界移民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要素。伴随着网络信息通信和陆海空交通便利快捷的实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只要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沦为空谈。据2006年6月6日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反映世界移民趋势的《国际移徙与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各地到国外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数为1.91亿人,中国以3500万的数字位居世界移民输出国榜首(其次是印度和菲律宾,分别为2OO0万和700万)。在少数国家,华裔的人口比例还较高(在秘鲁的华裔就占到该国总人口的1/10)。海外的中国人在唐人街等中华文化圈内使用汉语的同时,也满怀“我的中国心”之游子豪情,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而“把根留住”。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美总计有220万人讲汉语,其中85%-95%的人为华裔。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现在已成为在美国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其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世界汉语热的兴起是中国国力增长“水涨船高”所产生的副效应之一。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周济平教授认为,在前往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中,不少人是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而据中科院公布的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显示,中国在各大国中综合国力排名第六。在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形势下,有些国家便开始考虑中国的强盛对他们的安全和世界的稳定将意味着什么。2005年5月25日,美国有两位参议员联名向国会提交《美中文化交流促进案》,其目的是“促进美中商业与文化的和平交往,以及其他目的(and for otherpurposes)”。其中,作为参议员之一的约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是负责美国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的资深议员,他在向国会发表演讲时称:“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美国外交史和世界发展史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经济和军事超级强国正在没有战争和灾难中崛起,它就是亚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站在跻身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个国家之一的边缘。”基于此,该《促进案》要求在其生效之后5年内拨款13亿美元(象征中国拥有13亿人口)加强美国中学到大学的中文教育,同时设立奖学金鼓励美国青年对现代中国开展学术研究。这一促进案标志着美国国会首次用长远目光来看待文化交流在中美关系中之战略意义,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以法案形式从正面强调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性。

其三,中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目前,我国与148个国家有文化合作协定,签署有850多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1000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合作关系。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对外交流项目平均有1600起,32000人次。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和2005年10月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从2006年以“突出质量,引导需求”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到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中外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如火如荼,浪潮涌动。所有这些,都为中国语言和文化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声势,激发了外国学生“睁眼看中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国际汉语推广内部所需

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中华文化经过5 000年的源远流长和岁月洗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然而,追溯历史可以发现,虽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400多年前就被意大利传教士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但较之于汉语中不计其数的“蝙蝠”、“坦克”、“巴士”等外来词而言,英语中的mahjong(麻将)、kowtow(磕头)、silk(丝绸)等汉语词源却屈指可数。更可悲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国门洞开至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旧中国袒露给世界的是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一面,西方对中国的无知与憎恶超过了理解和同情。共和国成立之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垒致使中西之间又出现“文化误读”现象。80年代,西方对中国开始重新认识,对华夏文化逐渐形成了尊敬和憎恶并存的局面。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妖魔化形象和中国又开始不同程度地在国外传播。在国内,一个多世纪“西学东渐”、“欧风美雨”久盛不衰,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铺天盖至。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抗衡和较量之中,东方文化似呈岌岌可危,“西风”大有压倒“东风”之势。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上以多样性为特质的色彩斑斓的文化正濒临因“一体化”而“边缘化”之风口浪尖。值此关键时刻,世界各国都肩负着既要保存本民族优秀文化又要将其发扬光大之历史使命。应该说,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走向世界。这就赋予了弘扬中华文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加强民族文化安全策略和提高当代中国“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毋庸置疑,在世界上具有书

面文字的1000多种语言当中,拥有使用者最多的汉语不应被英语映衬为一种“方言”,中华文化也不应成为西方文化之“背影”。按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一种逻辑,作为东方思想文化宝典中最精微的部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和谐”理念在减少他国对中国文化误读和重塑世界公正道德体系方面,必须承担起独特而艰巨的重任。如果仅就教育而言,大学可谓生正逢时,正是践行和丰富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理论、引领先进文化和抢占世界文化发展极“制高点”的最佳时机。

三、国际汉语推广任重道远

汉语兴,则文化盛。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对外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东欧国家派出首批汉语教师到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设立,从1988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成立到2007年4月中国汉办140多所“孔子学院”抢滩包括美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生质的飞跃,即已经从把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过渡到汉语主动“走出去”。一生都没有走出豫、鲁两省的孔子可能连做梦都没想到,在他故去2600年之后,其“足迹”能踏遍五大洲。可以预见,这一崭新交流平台的建立,终将为对外汉语文化与教育输出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国际汉语推广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但目前海外讲汉语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聚集地仍以东南亚诸国和欧美等国的“唐人街”为主。在美国,汉语除了仍属“小语种”之外(传统上美国人学习外语以西班牙、法语等“欧洲语言”),主要集中地仍是华人分布较多的东西两岸城市。类似“孔子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有许多固有的矛盾常会使事业的发展荆棘丛生,因为它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举办者、合作方、领导权、人员组成、办学场所、教学内容等诸多现实问题。另外,与以往不足为外人顾虑的衰败出行相比,目前的汉语国际推广是在国家日益强盛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与民族国家藩篱林立的现实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故此举引起国外多方防范和限制将在所难免。华盛顿著名智库人物之一乔舒亚・库尔兰茨克“当华盛顿的鹰派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潜在的军事威胁时,另一种威胁已经出现”之论调,表明汉语国际推广之路必定是任务艰巨而道路漫漫。从目前来看,汉语“走出国门”首先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其一,师资队伍。对外汉语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师资匮乏问题。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05年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有近4000万,而全球从事汉语教学的师资只有4万,师生比为1:1000。进一步的预测表明,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数将达到500万。据美国亚洲协会估计,到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届时至少需要7000名中文教师,但目前美国只有500-700名中文教师。印尼教育部最近决定,2007年将在全国各地使2000万人学习汉语,教师需求数至少8万名。满足不断增长的汉语教师需求,是我国作为母语国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积极的回应措施。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宜采取培训和培养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来解决世界各国中文教师短缺这一瓶颈问题。所谓培训,就是利用广大高校现有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师资为急需中文教师国家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中文教师进行汉语培训。培训可采取多种方法,既可请进来也可走出去,还可以采取网络、多媒体等形式实施远程培训。所谓培养,是指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快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高层次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较高外语水平、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较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对外汉语专职教师队伍。

其二,教材研制。教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汉语推广的又一瓶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工具性特点使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80年至2000年近20年间,我国已出版各类对外汉语教学教材400余种。本世纪以来,国家汉办把教材编写作为汉语教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教材编写研讨会,出版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解决了国内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有无问题。随着国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国外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多,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过于保守,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面向不同母语环境下的针对性教材,二是缺乏面向大学、中学、小学以及社会自学者的分层次教材,三是缺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网络多媒体教材。为此,我们应下大功夫,根据外国人学习语言的思维逻辑、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去编写针对性极强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可以与国外有汉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还可以与国外有关出版社联合出版。

上一篇: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