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22:42:46

汉语培训总结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培训的内容十分的实用,分别有汉语国际推广形势教育、外事教育;汉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家汉办优秀汉语教材、教学资源及新汉语水平考试等。每个内容都以一定数量的名家专场讲座和针对性操练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中强化培训和操练,让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充实对外汉语教学知识,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能尽快适应赴任国生活、融入当地社会、具有处理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复合型人才。通过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培训,我对外派汉语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一、角色的认定

培训前,大部分学员认为国际汉语教师的作用限于教授汉语言知识,通过培训,我们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角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识到国际汉语教师不仅要教汉语,还要根据需要介绍传播中华文化;不仅要通过文化活动介绍传播中华文化,更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中国文化,因为自己就可以充当一本活的教材;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不仅是一名汉语教师,更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人。因此做好一个人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的角色承载。

二、对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汉办许琳主任主围绕我国汉语推广事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富有启发意义的一课,大大提高了我们这些学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吃苦耐劳的决心。他们的讲话使我们明白:语言的传播和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彼此推动的;世界主要大国无一不在大力推广自己的语言文化;我们大力推广国际汉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学员们对自己即将从事的汉语推广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对外汉语教学知识的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请到了诸多名人名家为我们做专题讲座,为我们创造了零距离接触相关领域的致高点,使我们有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领略大家风范和学术精粹,使我们受益匪浅。叶军教授的第一堂课,为我们的培训拉开了序幕,让我了解了国外的基本课堂形式和第二语言习得。达婉中教授送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EducatingTheInternationalLeadersofTommorrow!.”WendyDa用她几十年的对外汉语研究与实践经验给我们揭开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每个儿童都有可能成为明日的“领袖”,前题是我们作老师的要有培养领袖的胸怀。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老师的正确引领是可以让孩子们树立超越自己的信心。有了这种思想武装后,用充满趣味的活动课堂来吸引学生走进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充满魄力的汉字世界。达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世界各地平凡的人用自己最真诚最真实的工作获得世界上最高特殊时,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六、对中华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这次培训让激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探究欲望。中华才艺课把我么这批学员带入了中华才艺的殿堂。我们学会了太极、剪纸、中国民族舞蹈和书法这四门必修才艺外,让我们突然发掘到了很多以前想学却没有学到的技能。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培训的内容十分的实用,分别有汉语国际推广形势教育、外事教育;汉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家汉办优秀汉语教材、教学资源及新汉语水平考试等。每个内容都以一定数量的名家专场讲座和针对性操练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中强化培训和操练,让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充实对外汉语教学知识,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能尽快适应赴任国生活、融入当地社会、具有处理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复合型人才。通过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培训,我对外派汉语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一、角色的认定

培训前,大部分学员认为国际汉语教师的作用限于教授汉语言知识,通过培训,我们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角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识到国际汉语教师不仅要教汉语,还要根据需要介绍传播中华文化;不仅要通过文化活动介绍传播中华文化,更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中国文化,因为自己就可以充当一本活的教材;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不仅是一名汉语教师,更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人。因此做好一个人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的角色承载。

二、对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汉办许琳主任主围绕我国汉语推广事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富有启发意义的一课,大大提高了我们这些学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吃苦耐劳的决心。他们的讲话使我们明白:语言的传播和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彼此推动的;世界主要大国无一不在大力推广自己的语言文化;我们大力推广国际汉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学员们对自己即将从事的汉语推广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对外汉语教学知识的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请到了诸多名人名家为我们做专题讲座,为我们创造了零距离接触相关领域的致高点,使我们有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领略大家风范和学术精粹,使我们受益匪浅。叶军教授的第一堂课,为我们的培训拉开了序幕,让我了解了国外的基本课堂形式和第二语言习得。达婉中教授送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EducatingTheInternationalLeadersofTommorrow!.”WendyDa用她几十年的对外汉语研究与实践经验给我们揭开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每个儿童都有可能成为明日的“领袖”,前题是我们作老师的要有培养领袖的胸怀。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老师的正确引领是可以让孩子们树立超越自己的信心。有了这种思想武装后,用充满趣味的活动课堂来吸引学生走进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充满魄力的汉字世界。达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世界各地平凡的人用自己最真诚最真实的工作获得世界上最高特殊时,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汉语的吴中伟教授给我们汉语语法课。吴教授的课上得很精彩,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我们汉语语法问题。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充满了思考与反思。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从小学学语文到高三,整整十二年,可是当吴教授问起诸如“了”字用法、“把”字句、“是……的”、“……过”等平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而且是时时刻刻在嘴边说的一起词语的语法教法时,我们被问得瞠目结舌,吞吞吐吐,能意会却不能言传。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到非常的惭愧和无助。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我还有很大的差距的,也提醒了我要从那方面来着手学习。黄金城和毛世桢两位教授真的让我领略都了专家的精彩,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课堂中是不应该直接地讲解汉语语法要点,我们应该去想方设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明白并正确运用汉语词语。同时我们老师们要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加强教育法、语音等各方面的积累。

四、培养我们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工作和学习

紧张而激烈的拓展训练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堂受益终生的课。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了“生命”的重要性。素质拓展训练就开发了我们的潜能,它强调团结协作,集体精神,同时还具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深层次的内涵。它也提醒我团队的优势,个人英雄主义的鲁莽与冲动是不好的。总之这次拓展训练给了我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将会把这次拓展活动中所学到的一切转化为适应国际汉语教育的职业素养。

还记得那位为我们王荔班主任工作讲座的时候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她的讲述中,让我感受到我们以后的很多未知的困难。从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就出了故障,下飞机箱子又丢了,LineManager一开始就将她们丢掉好几天。文化的不同,环境的陌生,心灵的孤独,都是我们必须独自去面对的,让我那份喜悦逐步的沉淀了下来。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的领导王阿芹博士给我们讲积极心理学-幸福的科学。通过今天该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通往幸福的道路就在我的眼前。王老师让我们在轻松的形式中认清了自己,让我了解到自己有一颗坚强的心,积极地心态能够去和克服国外的孤独。

五、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即将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备的一个能力。此前多数学员误以为只有跨国交际才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只要存在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就会出现,因此跨文化交际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更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就可能发生在国门内。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民族及宗教方面的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在向外国人说明中国的情况时尽量少说空洞的辞令,提倡讲述身边的故事,因为这样外国人爱听,更乐意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做到既不要仰视发达国家,也不要俯视欠发达国家。因为我们自己国家的盛衰历史和今日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可以改变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有各自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要打造良好的中国人形象,目前中国人在国际上给人的总体形象依然不令人满意,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打造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消极看法。

六、对中华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这次培训让激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探究欲望。中华才艺课把我么这批学员带入了中华才艺的殿堂。我们学会了太极、剪纸、中国民族舞蹈和书法这四门必修才艺外,让我们突然发掘到了很多以前想学却没有学到的技能。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培训;教学模式

双语教师是教师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到长期的汉语基础、汉语学习方式、汉语学习环境以及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进行汉语表达与交际时,存在着许多词不达意、表述不清、颠倒词序、跑调等现象。就目前而言,革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提高学员汉语表述能力与交际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及和谐发展是重要目标和方向。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教学现状

就现今情况来说,新疆各地、州、市在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热情高、力度大,呈现出良好开端。例如,喀什地区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上力度很大,地区和各县都分别建立了双语教学管理办公室。在双语教学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喀什市每学期组织近百名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疏附县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双语教学专职教员,在重视双语教学研究上带了好头。

双语教师严重短缺,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双语教学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双语教学班数和学生数的不断扩大,今后新疆整体双语教学师资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从整体上看,新疆现有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还远达不到推进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新疆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大,但是培训的数量极其有限,部分教师虽完成了双语师资培训,进步也较大,但仍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还有部分教师在培训后不能按规定在汉语系学校实习锻炼,因学校师资紧缺,回校后仍然承担着母语授课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教师获得脱产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很多受访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非常努力,能较为流利地用汉语授课,但是学生几乎不懂汉语,教师教学生汉语非常吃力,尤其是南疆的情况较为突出。小学尽管都开设了汉语课,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不强,相当数量的汉语教师自身汉语运用能力达不到要求。

二、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与汉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形成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过直接的作用或重大的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实质上就是语言教学模式的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式。我国学者一般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核心部分。

汉语课是对少数民族学员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汉语教学模式的形成与优化对汉语教学必然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阐述,结合汉语口语课的课型特点,汉语教学模式被定义为: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在汉语言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汉语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

2.汉语教学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汉语的课型特点决定了对学生汉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而对学生培训的时间有限,教材中的难度、生词数量远远超出学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能力范围以及要完成的相关交际表达要求,所以,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词、句进行讲解和练习,分配给汉语课文和交际训练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在汉语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一些单个的词或用这些词造的单个句子,缺少在具体的汉语语言环境中运用、表达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学习、掌握汉语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结构,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模式,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很难改变在汉语学习活动中的一些错误的表达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学习运用,学生会产生挫败感。部分学生的性格内向,不愿意或不善于表达,在汉语练习活动时往往顾虑较多,不够主动活跃,其课堂表现与现行的较高强度的强化汉语教学模式往往会产生矛盾,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甚至是消失。

三、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教学效能的提高

1.提高学生汉语培训效能

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在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学汉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由于汉语培训时间短,强度大,任务重,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对第二语言教学方面进行培训,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偏误的了解、归纳和总结,提高汉语教学的效能。

2.构建双语培训教学管理系统

构建有效运转的教学管理系统,由师资培训主管部门组成汉语教学管理指挥系统,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评价汉语教学管理工作。成立由主管领导的汉语教学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实行分块管理、分级指导、逐层反馈、定期总结。制订汉语教学的总体规划和一整套制度,通过师资培训主管部门对教研组指导、督促、检查,将汉语教学的各项管理创造性地渗透到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向指挥中心提供计划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汉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调节与控制。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可靠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准确、适当的调整,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新的汉语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3.紧抓汉语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

教学常规管理对于稳定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秩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起着重大的保障作用,必须依靠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地实施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汉语教学运行的命脉,从汉语教学工作目标体系、教学工作监控体系、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几方面着手,建立一系列健全的汉语教育管理制度,规范汉语教育管理行为和执教过程,建立起符合新疆少数民族自身实际的汉语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三位一体,以汉语教学为中心,教师为实现双语培训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双语培训目标而学习汉语,管理领导以双语培训目标达成过程的工作质量、工作实效来进行汉语教学的管理,使管理更具导向性,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意志。为确保汉语培训目标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把管理工作的精力放在汉语教学上,建立严格的汉语教学工作制度,汉语教学管理以管理制度建设为主,实行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三结合;加强汉语教学工作的计划性、评价性。双语教学过程以汉语培训目标为主线,评价贯穿始终。对汉语教学过程的管理主要在于监控教师是否按学科教学程序组织教学。在汉语教学管理中,要以汉语教学的管理为核心,把汉语教学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起来,使汉语教学的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

4.培训与实习并重

汉语培训仅仅是双语培训的一个组成部分,专业培训和专业实习是双语培训的关键。因此,汉语课程的讲授,不仅要结合汉语水平等级大纲,更要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进行。要求双语教师不仅在汉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要牢固全面,还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汉语课程的词汇教学中,双语教师应当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并将词语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不可单纯孤立地对词语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词汇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地将专业汉语词汇加以补充。如在辨析“重要”和“主要”时,也可以将“重心”“重力”的概念教给物理专业的学生,将“重工业”的概念教给地理专业的学生,将“重音”的概念教给汉语专业的学生等等,在双语培训中将专业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汉语培训的过程中奠定专业汉语的学习。

5.开展课外汉语教学活动

汉语学习课程是汉语培训的基础,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练无法提高汉语水平,满足双语培训需要。因此,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培训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求课堂之外能较好地促进语言交际训练,这是汉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汉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外语言课堂教学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课外的汉语朗读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语笔记比赛、“汉语角”等等,都是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较好补充。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培训是一项利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学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所在,汉语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工程的质量。认真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中的问题,革新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模式,提高汉语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与质量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要进行的长期、系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关于双语师资培训途径的有效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0(14):85-87.

[2]李泽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14.

[3]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4):74-75.

[4]尤江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1):46-48.

[5]张燚,塞米·马木特,张瑛.新疆双语师资培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0-136.

[6]江蓉.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策略初探[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93-96.

[7]王新梅.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研究报告[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76-80.

[8]柴巩利,闫新红.创建汉语精读精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4).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频案例;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54―04

一 问题的提出

对外汉语教学正在从既往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现在中国人“走出去”教汉语转变,这种转变从实质上促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推广。基于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宏大背景,政府、民间都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日益扩大。于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重要性就因汉语教师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的国家使命感而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我国现有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诸如语言基本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传授上,而这些知识对教师在未来教学一线所起的作用一般要假以时日才能见效,对新教师而言最紧迫的需求是如何上好实际的一堂课,如何将富于汉语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学习者留住,如何将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仅仅靠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够有机会观摩到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必将有助于新教师迅速成长。不仅如此,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是学习者,培训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不仅乏味,而且很难持续地学习,反过来也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培训的质量。显然,适时地给予教师观摩、操练技能的机会很有必要。

2008年7月,为了配合年底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面向海内外一线汉语教师征集汉语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截至2008年10月底,共征集到118个视频短片,涵盖16个国家、10个语种、多种课型,以及多种教学模式。经过专家评审,17个视频短片作为示范课在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示范课观摩交流分会中展示。获奖教师在台上用PPT简介其教学设计、展示其精彩片断、与台下各国与会教师和专家互动,参加者众多,场面热烈,吸引力强,成为此次研讨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获奖教师十分感激国家汉办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非常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同时也衷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种机缘,交流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用课堂教学视频短片的方式帮助教师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在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研究正在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进行教师教育。本文试图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引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围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内涵、制作过程、使用方式等问题,就该种培训模式的构建、内涵及其优势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

二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摄制、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的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它整合了课堂教学视频片断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把教学信息用非线性的方式链接起来,从而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

纵观国内外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方式,主要有现场观摩、文本案例、微格教学、视频案例等。现场观摩,可以真实体验课堂的气氛,但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回播”,不便于反复观看,局限性很大。文本案例,“文字版”的课堂实录,用文字记录课堂,将复杂的课堂过程简化,但容易丢失关键信息,而且无法感受真实的课堂气氛。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种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的方法。一般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技能或技能的某一细节来训练,因而是微观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教学过程,再据此进行系统的评价、反馈,以促进教学技能的改进与提高。微格教学也用摄像机记录教师教学过程,在这一方面与视频案例类似。为了区分二者以加深对视频案例概念的认知,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梳理对比:

综上所述,视频案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 高度整合:不仅有课堂实录,还包括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内容丰富;

② 多媒体(多感官):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展示形式;

③ 高观摩性:展现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便于其他教师观摩学习,现场感超强;

④ 可重复利用:数字化的形式,便于多次播放;

⑤ 问题驱动:案例中包含的问题可引起教师的反思和交流。

视频案例的理念很好,如何找到合适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或优秀的案例素材是这一理念推广的关键。“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所征集的118个视频短片,弥补了这一不足。结合此次活动已评选的17个“创新示范课奖”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本文初步构建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1:“前期准备”。选定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主题可以涉及语言学习、文化欣赏;语音、汉字;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等因素。

步骤2:“案例素材”的收集。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背景信息、课后教师反思、学生反馈、同行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素材的收集。

步骤3:“案例问题”的提炼。这是视频案例制作的关键。一个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首先应该是一个案例,案例无一不蕴涵问题,具有困惑性,由此才能引发教学的反思。提炼案例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

① 问题必须能够说明案例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这一点正是新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遇到的;

② 问题尽量关联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③ 问题具有启发性,激发教师进行讨论和反思;

④ 问题清晰,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⑤ 问题可聚焦某个课堂实录片断,或其中的某个案例素材。

步骤4:“视频案例整体框架”的确定。将案例素材、案例问题等内容整合到视频短片中,合理组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融入设计者一定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确定视频短片的整体框架和文字脚本。

步骤5:“视频案例”的合成。完成此步骤时要善于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音视频编辑技术等,注意画面美工设计、镜头分切、特技处理、节奏控制等问题。

视频案例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试用、修订,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三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以集体授课为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或者讲授语言教学理论知识,或者介绍教学经验,学员在底下认真听讲、做笔记。这种讲座式培训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特别是培养具有“走出去”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一名称职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除了要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上好真真正正的一堂课,熟练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制作完成后,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教师培训活动中,使每一位学员不仅有机会上讲台讲课,同时又有机会通过视频案例学习别人的讲课技巧,通过课堂教学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拟构建的培训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我们一如既往地重视一般教师培训模式中的理论知识传授过程,并作为该模式开始的基础条件。通过理论学习,学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各种教学方法、技巧等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学员在随后的教学观摩中提高学习效率。

步骤1为“选择教学的主题”,视频案例是在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数量有限,学员只能从已有视频案例的主题中进行选择。然后学员针对选择的教学主题,自己编写教案(步骤2),并到讲台真正上一堂课(步骤3),这一个过程由摄像机真实、完整记录下来。

步骤4为“观看视频案例”,之后通过步骤3和4的对比分析,学员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步骤5),不断提高自己。步骤4可在课堂中进行,亦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求和各种培训环境。

那么学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呢?经过访谈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总体原则概述如下:

① 依据学生汉语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等设计教学内容;

②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反应,灵活调整内容和速度,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

③ 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精讲多练;

④ 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养成听说读写汉语的习惯;

⑤ 课堂步骤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⑥ 恰当适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⑦ 语速适中,语言规范,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通过步骤2、3、4、5的循环往复,学员在总结、模仿、创新的过程中掌握单一的或综合的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指导,特别突出实践。培训前的理论学习由学员自己完成,阅读指导教师提供的相关论著,事先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

② 为教师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教师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认知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大大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③ 不同教师可根据需要控制视频案例的播放,并与自己的教学相比较,提供反思教学的平台,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角色。

④ 适合教师的个人成长,可反复观看视频案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⑤ 适合教师学习技巧性比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方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教学的观摩课。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技能难传授的困难,使教学技能的获得变得容易起来,其多感官性也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员从教学观摩、自我评价、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在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逐渐成长,越走越远。

四 结语

为了适应汉语教学“走出去”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储备扎实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和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海内外不同的语言教学环境,及时正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技能,使外国人爱学汉语、易学汉语、学会汉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汇集了一线优秀汉语教师的精彩讲演,为新手教师提供了一个融多媒体、趣味、实用为一体的观摩学习平台,确确实实能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为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汉语国际推广的生力军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17个“创新示范课”课堂教学视频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制作视频案例的素材,基于此,进行一系列有关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及其应用模式的探究才是可行的。

尽管关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制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设计构建阶段,但从“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示范课观摩交流现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此种模式的魅力。基于与会教师的强烈需求,我们拟设计并开发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库,不仅便于继续收集和整理优秀的视频案例,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从大量的案例中进行模式特征的挖掘,从而以定量的方式支持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也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活动中实施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收集一线教师的真实反馈,进行实证研究,反复优化、改进,不断深入和完善此种培训模式,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景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优势与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42-43.

[2]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32.

[3] 董萃.关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27.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model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three kind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today. And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the training programs, such as "ex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summer camp".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rojects are mainly as follows: 1. short time (usually not more than eight weeks); 2.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3. have a real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in short-term training of elementary Chines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 design and task-based teaching.

关键词: 目的语环境;对外汉语短期培训;任务型教学

Key words: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short-term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task-based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56-02

0 引言

近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校际间合作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交换生”或是“留学生夏令营”等对外汉语培训班。它们的特点主要如下:①时间短(一般不超过8周);②重视口语和交际能力的发展;③有着真实的目的语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真实的目的语输入,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任务型(语言)教学,英文为Task-based Approach, TBA,Task-based Instruction, TBI, 或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目标,设计出具体的、贴近真实生活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表达、沟通、解释、交涉、询问等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学习和掌握语言。[1]它重视目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可理解的输出”,“互动”以及“意义协商”。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除了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理论,还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它强调学生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短期培训班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两者有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将任务型教学运用于目的语环境下的初级汉语短期培训班,并对其效果和问题进行了反思。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全部为美国在校大学生,12人,大部分为汉语零基础水平。

1 目的语环境下短期初级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目的语环境下短期初级汉语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

1.1 任务的真实性原则 教学任务要尽量采用真实的输入材料,设置真实的任务活动,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提供真实的语言形式。教学任务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实际交际活动的一种“演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际任务,课堂上进行这些实际任务的“演习”。

1.2 需求分析原则 目的语环境下初级汉语短期培训班的特点之一是:时间短,学生能掌握的内容则贵精不贵多。在任务型教学法中,需求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外任务紧紧围绕学生在中国实际生活的各个场景展开。

1.3 “任务”的设计要结合文化背景的原则 语言离不开文化,通过文化来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短期汉语培训时间“短”的特点虽然不能大量学习中国文化,可是有了文化的加入,通过文化对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文化的熏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 目的语环境下初级汉语短期教学中的任务型课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内容包括了问候、点餐、购物、换钱、问路、乘车、看病、约会等日常必须话题。教学实施以周为单位,每天的教学中都设计有课堂教学任务,每周的末尾都会有一个大的实际生活任务,作为一周的复习和实际演练。现以一周的课程为例(表1)。

在一周开始时,老师就已经把大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对任务很感兴趣,在整周的学习中都保持着极高的学习热情,努力完成每天的小任务。在完成大任务时,更是全力以赴。每一组的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很有成就感。对比开班前和结课时的学生汉语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美国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生存和实用汉语,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每周一次的任务是整个项目中他们最喜欢的部分。

3 目的语环境下初级汉语短期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反思

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任务型教学在目的语环境下短期初级汉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任务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会影响学生目的语的使用。如,在完成包饺子材料采购中,有一组同学在赶往自由市场的路上,向路人问路时,这位陌生人特别热心,将这组学生一直带到了自由市场,并帮助其购物。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很少发生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位当地人对外国人特别热心和照顾。我们需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一些必要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运用到必要的语言点。

参考文献:

[1]蔡菁菁.任务型教学在美国中学远程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李新玲.短期汉语培训任务型教学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主题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4).

[4]马箭飞.任务型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J].汉语教学与研究,2002,(4).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继续扎扎实实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

课程改革自XX年开始启动,XX年在汉语系全面铺开,XX年民语系也进入课程改革,可以说5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深化,经过广大课改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实践,课改实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在本年度内(5月和9月)由每所学校准备两节观摩课(不同学科或不同年级,小学主要就语文、数学、品社、英语、汉语学科进行研讨;中学就英语、语文、汉语学科进行研讨),课后进行说课、点评、观摩教师间互动交流等项目。各校对所承担的观摩课都能认真对待,课前进行集体研课、在非授课班试讲、再次研课改进教学设计等环节,实现以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学教研管理质量提升的宗旨。参与教师在活动中能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了有改进价值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09年9月高中课改开始启动,教研室及时组织安排了两所高中暑期全员培训事宜。汉语言高中教师6月24日起分学科在喀什参加自治区级集中培训( 84人);24日、25日分别接受了山东课改专家的现场培训(13人);7月11日-20日在本校通过远程设备接受部级高中课改培训(84人);民语言高中教师音、体、美学科前往新农大参加自治区级培训(12人),7月11日-20日在莎车参加文科、理科、语、数、汉学科自治区级培训(87人)。

二、努力探索推进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重视经验积累与交流,为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做了不懈的努力。

(一)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有计划的深入学校、课堂,与师生交流,了解教学情况,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及时写出调研报告,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及时向局领导反映,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编制了《小学双语数学术语汇编》等,规范了中小学双语教学进程。

(二)组织观摩,树典型、谈经验,以点带面。今年3月在五乡巴扎小学、依玛中心小学,10月在奎镇一小组织了汉语观摩课,授课教师为与会者展示了出色的教学功底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六乡的阿米娜老师为全县汉语教师交流了自己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帮助汉语教师解决了一些教学中困惑。

(三)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针对我县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教研室利用1月寒假、7月暑假组织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观看教学光盘、保教专题讲座,并通过笔试和才艺展示两种方式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使她们不断学习、感受规范的学前教育理念及方法,同时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互动交流,就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争取培训一次就收获一次。同时在民语学校狠抓校本培训,定期走访各学校汉语教研组,检查指导汉语教师有效开展汉语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双语教学活动,成绩突出。在今年10月地区组织的学前“ 双语 ”讲课比赛中,县幼儿园的高咏梅荣获一等奖,姜红玉荣获二等奖;在小学数学“ 双语 ”课堂比赛中,二乡的安尼瓦尔和六乡的阿米娜荣获二等奖。这些成绩说明我们的双语教学在不断的努力中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五)为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培养少年儿童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汉语学习气氛,促进我县“ 双语 ”教学发展, 6月举办了一次少数民族幼儿、中小学生参加的汉语口语及才艺展示比赛。各校(园)通过认真选拔,选送了93名选手参赛,通过紧张、激烈的决赛,最终有6名才艺双全的选手获胜,代表泽普参加地区组织的总决赛。10月参与组织了“ 团结就是力量 ”为主题的双语演讲比赛,赛场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热情高涨,令人可喜。 一年来,我们科室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导,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课程改革精神为导向,新课程实施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课改”“质量”“创新”“提升”开展工作,突出了教研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有计划、有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扎扎实实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

课程改革自XX年开始启动,XX年在汉语系全面铺开,XX年民语系也进入课程改革,可以说5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深化,经过广大课改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实践,课改实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在本年度内(5月和9月)由每所学校准备两节观摩课(不同学科或不同年级,小学主要就语文、数学、品社、英语、汉语学科进行研讨;中学就英语、语文、汉语学科进行研讨),课后进行说课、点评、观摩教师间互动交流等项目。各校对所承担的观摩课都能认真对待,课前进行集体研课、在非授课班试讲、再次研课改进教学设计等环节,实现以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学教研管理质量提升的宗旨。参与教师在活动中能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了有改进价值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09年9月高中课改开始启动,教研室及时组织安排了两所高中暑期全员培训事宜。汉语言高中教师6月24日起分学科在喀什参加自治区级集中培训( 84人);24日、25日分别接受了山东课改专家的现场培训(13人);7月11日-20日在本校通过远程设备接受部级高中课改培训(84人);民语言高中教师音、体、美学科前往新农大参加自治区级培训(12人),7月11日-20日在莎车参加文科、理科、语、数、汉学科自治区级培训(87人)。

二、努力探索推进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重视经验积累与交流,为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做了不懈的努力。

(一)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有计划的深入学校

、课堂,与师生交流,了解教学情况,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及时写出调研报告,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及时向局领导反映,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编制了《小学双语数学术语汇编》等,规范了中小学双语教学进程。

(二)组织观摩,树典型、谈经验,以点带面。今年3月在五乡巴扎小学、依玛中心小学,10月在奎镇一小组织了汉语观摩课,授课教师为与会者展示了出色的教学功底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六乡的阿米娜老师为全县汉语教师交流了自己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帮助汉语教师解决了一些教学中困惑。

(三)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针对我县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教研室利用1月寒假、7月暑假组织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观看教学光盘、保教专题讲座,并通过笔试和才艺展示两种方式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使她们不断学习、感受规范的学前教育理念及方法,同时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互动交流,就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争取培训一次就收获一次。同时在民语学校狠抓校本培训,定期走访各学校汉语教研组,检查指导汉语教师有效开展汉语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双语教学活动,成绩突出。在今年10月地区组织的学前“ 双语 ”讲课比赛中,县幼儿园的高咏梅荣获一等奖,姜红玉荣获二等奖;在小学数学“ 双语 ”课堂比赛中,二乡的安尼瓦尔和六乡的阿米娜荣获二等奖。这些成绩说明我们的双语教学在不断的努力中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五)为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培养少年儿童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汉语学习气氛,促进我县“ 双语 ”教学发展, 6月举办了一次少数民族幼儿、中小学生参加的汉语口语及才艺展示比赛。各校(园)通过认真选拔,选送了93名选手参赛,通过紧张、激烈的决赛,最终有6名才艺双全的选手获胜,代表泽普参加地区组织的总决赛。10月参与组织了“ 团结就是力量 ”为主题的双语演讲比赛,赛场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热情高涨,令人可喜。

三、继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局党委的安排部署下,联合相关科室成员,分别在今年4月和9月对全县各中小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及时进行总结。按《泽普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逐步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单元测试分析与反思、开展综合性学习等教学行为。特别是加强对民语系中小学学科练习设计、作业布置与批阅、单元测试分析与反思等方面的指导,使学校不断认识到合理的作业布置与批阅、及时的形成性测试与分析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帮助一线教师分析、思考,寻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通过检查、反馈,各学校对存在问题都进行了及时整改。

四、及时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了各种学科竞赛和评选活动。

按地区文件、通知精神,精心组织国家、省、市、地区级的各类竞赛和评比评选工作,及时组织全县中小学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严肃考风考纪,为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拓展的机会,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年有824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英语竞赛、93名中学生参加了地理竞赛、769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现场作文竞赛、616名学生参加了汉语竞赛(msk水平测试)、370名中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36名中学生参加了生物竞赛、143名学生参加了物理竞赛、125名学生参加了化学竞赛、315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奥运运动项目规则知识竞赛、209名小学生参加了科普知识竞赛,竞赛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确保竞赛评选质量。在各类竞赛中,学生成绩都较理想。

(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大赛,营造教学研讨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特别于11月在全县中小学举办课堂教学比赛,此次比赛共有72名教师参赛。比赛涉及语文、数学、品社、汉语学科,课堂教学充分渗透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在整合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都较从前有所突破,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比赛全县教师在一起切磋教艺、交流思想、更新观念,掀起了浓厚的教学研讨范围。

(三)继续做好省、市、地区级骨干教师的组织、选拔、推荐工作。

力争较多的青年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教学技能比赛。今年上半年分别有1名教师荣获自治区级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和化学教学能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1名。汉语系小学2名数学教师在光盘课评选中获得地区一、二等奖,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及时组织他们为全县教师上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共享优质的教学成果。

10月在地区组织的送课下基层活动中,选拔推荐镇二小的范阳婧巡回讲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地区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重视了对教育教学成果的及时整理。

加强了对学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开放型作业及作品、学生课堂质疑集、综合性学习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收集,今年我县汉语系中小学教师有83篇(民52篇、汉31篇)论文获奖,被编入《喀什地区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

(五)及时组织质量分析会议。

上半年对六年级、九年级进行了5次统一模拟考试,11月组织全县中小学进行统一期中考试,教研室自制了一部分试卷,同时使用了自治区模考试卷,考试以后,及时组织阅卷,进行教学质量分析,通过质量分析,对学校、学科的教学做出定性的评价,并提出调整改进建议。今年疆内初中班录取学生数为131名(其中汉43名、民88名),民语考生汉语成绩均达到了单科分数线,汉语成绩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内高班学生录取学生数为79名(其中汉9名、维70名含实验班12名),今年高考中,我县维高的民语系考生亚森江·吾守尔同学以546的成绩名列全疆理科第一名被武汉大学录取,艾孜买提·吐尔地同学以499分成绩名列喀什地区文科第一名被华东师范录取,本科上线率文科59.6%,理科73.1 %。二中学生丁 浩同学以619分的成绩被北京邮电大学录取,本科上线率文科41.72 %,理科 52.17 % 。

五、今后工作的设想:

(一)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注重教研员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提升教研员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的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质量视导调研,特别是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指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深入推进小学、初中课程改革,开展新课改实验总结展评活动。同时抓好高中课改。

(四)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一、现实状况

本文所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实状况包括两点:一是受训教师汉语水平的基本情况,二是承训院校的工作情况。

1.教师汉语水平的基本情况

近十年来,我们接收的参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按照相关规定,参训教师都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教龄,并具备一定的汉语听课、备课能力,但实际情况相对复杂,具体有五点。

(1)以汉语为母语

在参训教师中,有少数人以汉语为母语,他们一般以回族、蒙古族和锡伯族为主。由于他们或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或自祖辈起就使用汉语,并自幼与汉族人一起生活,所以,把汉语作为自己的母语。虽然,在参训教师中,他们的汉语水平较高,但为数较少。

(2)习惯使用汉语

在参训教师中,有些人生活在汉族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例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和伊犁等地),或是自幼与汉族学生一起上学,毕业后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虽然他们以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母语,但他们已习惯使用汉语表情达意,并且,他们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强,这样的受训教师占10%左右。

(3)受过汉语教育

在参训教师中,有些教师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他们一般以某种民族语言为母语,但由于某种特殊条件,较多地使用汉语,从而具有较高的汉语能力。例如,在新疆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医学和某些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就读于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汉语水平一般较高。另外,一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某种需要,或亲朋同事的某种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最终具有了较高的汉语水平,这样的受训教师占10%左右。

(4)汉语水平一般

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和宗教等原因,即使在北疆,能在大学毕业后使用汉语自由表达的少数民族教师也并不多。例如,在受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接受过与汉语学习相关的系统教育和各种培训,但汉语水平依然一般,这样的受训教师约占70%。

(5)汉语水平较低

在参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学员中,听不懂汉语日常用语,不会说汉话,更不具备汉语书写能力者约占2%左右。

总之,在受训教师中,其档案记载级别与实际水平差异较大。具体有两种情况。其一,一些学员持有的汉语考试证书的级别往往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汉语级别考试结束后,长期不用汉语表达与交流,导致汉语水平下降。其二,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学员,或因从未参加过相关考试,或因不熟悉汉语考试程序而无成绩或级别较低,他们经过培训能很快提高汉语水平,并达到相应级别。

2.承训院校的工作现状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的工作方案》。2003年10月,南京师范大学接收第一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参训教师。此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院校先后加入培训工作。总之,十多年来,各地承训院校的情况虽略有不同,但大致遵循同一模式开展工作,即把为期一个学年的培训时间分成两个阶段。具体有两点。

第一,第一阶段是学员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这一阶段将集中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进行汉语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将学员编入不同的教学班,选择适合的教材,开展10至12周的汉语基础教学,同时开设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组织学员参加相关的汉语水平测试。在考试后,为参训教师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第二,第二阶段是学员入学后的第二学期。这一阶段将开设与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并进行8周左右的教学实习。这时,须把学员按不同专业编入不同教学班,并由专业学院开设专业课程。教学结束,经专业考核后,须将他们分派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实习。最后,全体学员参加结业考试,并由任课教师评定学业成绩。

二、成绩与不足

十多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不仅培养了数千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更促进了双语教育在新疆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新疆教育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多年来,承担培训工作的内地院校,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更培养出一支熟悉双语进修教师管理、善于团结民族学员、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并能赢得学员高度认可的管理队伍。

当然,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逐步提高。具体有三点。

1.缺少明确的入学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的入学标准,所以参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于是,面对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他们难以适应。例如,水平较高的学员缺乏成就感,缺少学习的动力;水平较低的学员不适应学习环境和课程,进步缓慢,所以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带来实习的困难,最终未能达到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

2.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

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一方面,汉语培训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只能以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标准为依据;另一方面,口语、专业词汇和教学用语以及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等的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双语教师培训的初衷,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达到汉语考核标准但不能使用汉语授课的情况。

3.培训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

十多年来,各承训院校的培训队伍成绩卓著,但仍存在三个问题。

(1)专职管理人员匮乏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承训院校原有的管理体制、方法和经验几乎无法适应其相关的管理要求。另外,由于人员编制、用工政策等的制约,承训院校不得不聘用编外人员参加受训教师的管理工作,而使用编外人员,必然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等。

(2)培训教师缺乏专业性

的确,双语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承训院校的培训教师缺乏专业性。例如,由于受训教师需要突击语言课程,因此,需要专业的培训教师,但承训院校的语言课教师(他们的教学对象原是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他们的教学课程是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和教学法等)既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又难于全身心投入受训教师的教学工作。

(3)培训教师没有积极性

对培训教师而言,培训工作仅仅意味着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难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有两点:一是培训院校只为培训教师提供微薄的薪酬;二是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晋升职称、考核表彰等教师评价中显得无足轻重。

三、工作设想

201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启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改革试点项目,作为项目参与单位,我们认为欲提高培训质量,除严格把好学员入学关口外,还须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以总结工作经验,弥补工作不足,提高培训质量。具体设想有三个。

1.制定全面、明确的培训考核标准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是国家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建设较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人民文化水平的伟大战略工程,因此,务必制定全面的双语教师培训标准,以构建成熟的双语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1)语言考核标准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即应在其母语和汉语的使用和教学方面达到相当的水平。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来说可通过他们的学历考查他们的母语水平,而相关的教师管理机构主要应考查他们的汉语语言水平。为适应民族地区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已为他们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并于2007年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经过几年的运作,效果比较理想。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和考核标准,规定自2013起不以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以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另外,自治区教育厅也及时调整了参加双语教师培训学员的考核标准。

的确,明确语言考核标准是一项积极的改革措施,但它还不能完全体现双语教师培训的要求,尤其是他们的专业语言、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口语表达还缺乏明确的标准。我们认为,既然是教师培训的语言标准,就应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员培训的鲜明特色,即教师特色,因此,在这次双语教师培训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中,除细化双语教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评价标准外,还积极进行了教师专业语言、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口语表达等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以便使其适合双语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目前尚无可直接使用的材料,所以,需要我们这些项目承担者从搜集第一手材料做起,选择适当的语言资料,制订适宜的考核标准。另外,关于学科知识的专用词汇,我们设想至少应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生物等学科。

(2)专业知识考核标准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须制定翔实的专业知识考核标准。

(3)教学能力考核标准

教学能力考核标准是双语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差异及学科迅速发展的现状,双语培训工作开展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在这次研究中还需要规定一个适用范围较广,权威性较强,既具有明确考核目标,又适合操作的、统一的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当然,作为短期培训的承训院校,确实难以承担上述考核标准的制订工作,而参训学员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考核标准,但我们认为,这些考核标准务必落实于文字,也就是,既明确双语教师的必备条件,又制订分步、分级的落实计划,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可正式实施。

2.强化培训队伍建设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规范的工作,它需要一支比较专业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目前,各省市的承训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例如,2010年,天津师范大学成立了援疆工作办公室,组建了专职的培训管理队伍,负责培训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且专业课教师所在的院系也已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他们的本职工作进行管理。当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奖励以及职称晋升等应纳入相关的研究范围,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

3.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十多年的工作中,各承训院校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极大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集中各承训院校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从教育学、管理学的高度加以概括,最终形成了科学、规范、全面、实用和适宜的管理制度。

本文为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XJJG-215。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培训 案例教学 教学原则

近年来,把案例教学引入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外派汉语教师的培训中,也逐渐尝试把案例教学引入其中,一方面,培训者积极在外派汉语教师与志愿者中征集各类案例;另一方面,在培训中也十分注重让各类培训师现身说法,以自身案例或相关征集的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案例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丰富性,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创造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与有效性的良好效果。

在针对外派志愿者与外派汉语教师的培训中,案例教学引起了相关参训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案例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运用的原则问题,就显得十分及时与重要。案例教学不是在培训中采用例子,案例教学也不仅在培训中讨论案例,案例教学更不仅是为了让培训者吸取前车之鉴或优秀经验。案例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变化,通过把案例教学引入培训中,让无论是培训师还是培训人员都养成“互动学习”及“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案例教学于20世纪初在西方首先兴盛于管理学教学领域,随后逐渐扩展到教师培养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后,首先在管理学、MBA教学等领域发挥作用,90年代以后逐渐引入教师培养、培训等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把案例教学引入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培训理念的变化,最终通过引进案例教学更好地促进教师培训,更好地指导教师成长。因此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正确运用案例,如何利用案例指导国际汉语教师的个人成长,探讨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进行案例教学需遵守的原则,就成了运用案例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案例、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及案例教学

郑金洲(2000)谈到:“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的,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步向前运行的。”他对比分析了森柯(Gragg,C.I.)关于工商管理的案例定义和托尔(Towl,A.R.)、理查特(Richert,A.E.)关于师范教育的案例定义后,归纳出一个共同点“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

在国家汉办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撰写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建设报告》(2011)中,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定义也基本脱胎于此: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用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帮助国际汉语教师熟悉国际汉语教育环境、理解国际汉语教育原理并掌握国际汉语教育方法。《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建设报告》(2011)更是提出了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启发性及典型性五个特征。

对于案例或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定义,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基本相同。但有不少人在教学或培训中,往往把案例教学变成了教学中的研讨分析个案、例子或经验介绍,忽视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区别。也正如郑金洲所言,他认为“简单地从某报刊中找出一个特定学校或教师的行为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篇文章或其他近似案例的材料”,在实际使用中也有可能作为泛化的案例而出现,这会导致案例被泛化以及学生对教师案例选择的怀疑。

因此,如果要使教师培养或培训更好地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不仅要了解案例、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与原则。如果不能从教学理念及方法层面掌握案例教学的精髓,案例必然泛化为与例子没有区别,“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以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二、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收集整理

苏敬勤等(2011)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百优管理案例”丛书序言中介绍:截止2009年11月,全国127所MBA培养院校有近40%设有案例库,其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各有不同,案例资源的覆盖率低,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案例非常少,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商管理案例教育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0年颁发文件,举办首届“百篇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并委托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承办。该中心统一规范、分散建设、共同参与、资源共享。

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收集整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也高度重视,并于2009年底启动了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的建设项目,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了案例库结构、制定了规范和标准,并于2010年向孔子学院教师、国家公派教师、志愿者征集案例,共收到案例1543个,设计教师、志愿者国外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传播活动等方面,经过案例研究整理,入库案例961个。目前案例库已经初步完成并上线,网址为http:///casebase/。

各院校也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培训中的重要意义,纷纷立足本校特色,积极建设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北京语言大学建设了“汉语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点播系统”资源库,包括视频、音频、课件、图片等多种形式。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依托“全球汉语教材库”,在广泛收集和整理现存教材的基础上,挑选其中具有案例分析价值的典型教材,设计了较系统的案例库框架。云南师范大学面向东南亚地区,采集案例200多个,主要针对东南亚教师的培养培训。中央民族大学于2010年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目前收集了142个国际汉语教育相关的案例,努力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具有实战价值的参考。北京外国语大学丁安琪等教师完成学校课题,研发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400例,分为要素教学、技能教学、话题功能、课堂组织等类别。

国家汉办在《关于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也提出了目前案例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案例库建设缺乏统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2.案例征集渠道不畅是案例库建设的瓶颈。3.案例质量不高,案例开发能力不足。针对上述这几点问题,国家汉办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统筹规划,形成案例共建、共有、共享的机制;开拓案例采集渠道,建立案例搜集制度;提高案例研究和案例编写能力;增加经费投入。

目前,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建设状况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国际汉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与案例库建设、征集相比更为薄弱的环节是: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案例教学的研究。如果没有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案例教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就无法更好地运用、发挥案例的重要作用。正如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史蒂文·C·惠尔赖特在哈佛商学院案例(第二辑)(William Ellet,2011)丛书的总序中所说:哈佛商学院发现案例教学的应用通常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案例在管理学课堂上,是作为概念或原理的例子、说明来使用的;第二阶段,将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依靠案例讨论;第三阶段,教授开始把他们在案例研究和课程发展上取得的成果大量应用于教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授教师如何决定。中国现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跨越时期;对于国际汉语教育领域而言,也处于这样的阶段。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运用案例教学培养教师“决定”的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三、案例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的运用原则

郑金洲(2000)介绍,“哈佛工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单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学在内,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为了使培训效果显著,案例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的运用,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培训过程的互动性原则

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其与以往讲授法最大的区别是:在讨论中培训师与受训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且注重提高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绝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教什么”“怎样教”“实际的教学状况如何”都需要受训学员给予及时的反馈。培训师在接收到这些反馈后,应当及时反思教学并作出调整。因为这些学员在另一场教学中是教师,他们对于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知之甚详。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员的这一身份本身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受训学员之间对于案例教学的感受、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采取的一些措施、效果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取得好或坏的效果都可以相互借鉴。最后,案例教学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受训学员作为教师的教学”。

(二)培训师的主导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培训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任务,在学员的讨论中,一方面要与学员进行积极的互动,引导学员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员们完成预定目标。学员的认识活动不是自己一人“摸爬滚打”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集体完成。教师由于具有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很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决定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度和反馈等,从而使学员较为迅捷地获得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培训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也要具有参与学习的意识。

案例教学的专家朱迪·舒尔曼说:“教师所写的、其他教师可能会面临的现实世界问题的案例,是对实践反思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们有助于教师从他人的现实故事中学会预测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使得培训者也有所提高”。(转引自Mersech,K.K.,2001)

(三)受训人员的真实参与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从进入培训开始,就要首先认识到案例教学与以往培训方式的不同,要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其中。受训人员不仅仅要就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找到其中的优缺点;更需要切实地对一些具有普遍性质的案例进行真实的场景还原,积极模仿演练相关案例。从真实的模拟演练中、从培训师的点评中、从其他培训学员的讨论中得到更清晰的影像,所有这些都是难以从简单的案例分析中得到的第一手信息。受训人员只有真实参与,才能在集体合作中发现别人与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演练中,哪些方面自身没有注意到,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内容在理论层面不会出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等等。

案例教学的专家朱迪·舒尔曼说:“案例讨论有助于参与者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师亲身经历的反射中利用具体的术语去阐释抽象的概念,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发现事件、构建问题,从多种角度去解释情境,为行动确定关键的决策和可能性,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和内在的效益,检查自己对典型教学困境的观点、偏见和态度,并在真正的课堂情境中寻找、确立和检验新的教学原则。”(转引自Mersech,K.K.,2001)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要落实在实践上。如果学员们没有这样的改变,案例教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四)着眼于教师全面发展的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培训师与受训学员都应该着重关注案例是否适应实际教学,即案例“移植”后能否发挥应有之作用,但这些都是“后话”。在培训中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教师的全面发展,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有其科学体系。一方面,培训师所授与学员的案例本身要注重联系性、科学性、普遍性;另一方面,培训师和学员在培训中就案例的选取、删改、运用、回馈等也要逐步建立一个全面的科学体系。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是要让培训效果立竿见影,更为显著;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培养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综合全面的素质。因此案例教学要立足教师全面发展的原则。

吕良环(2011)将撰写教育案例的目的概括为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研讨教育案例的目的:促进教师交流研讨,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有助于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用一句话来概括,案例教学在教师培养培训中的运用可以也能够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当然,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运用案例,既要对学员有统一的、基本的要求和规格,又要根据学员在理论、实践、区域、性情等方面的差异来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培训中既要面向大多数学员的共同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不忽略少数,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文曾在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12年8月16、17日,西安)上宣读,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吴应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的热情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澳]Mersech,K.K.著,鲍建生等译.教学的窗口: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9.

[2][美]William Ellet著,刘刚,钱成译.案例学习指南:阅读、分析、讨论案例和撰写案例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吕良环编著.英语案例教学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4-7.

[4]苏建勤等编著.中国首届MBA管理案例评选——百优案例集锦(第1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1-251.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挑战;应对策略;汉语国际推广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逐步成为国家重视的热门专业。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得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因此,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发展规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以及就业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瓶颈,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争取能够妥善解决。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过快

近些年,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过快,新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数量过多,而且招生规模普遍过大。许多院校实际上不具备设立汉语教师培养专业的资质。同时,由于就业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难以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

(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还不成熟

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仍处于比较稚嫩的发展期,还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影响地位的学科理论。在汉语国际教育等以培养汉语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建设上,在专业设置、专业名称和学位设立乃至课程设置上,缺乏专家、学者、教师的声音,出现专家学者“缺位”和行政管理者“越位”现象。例如,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名称改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等,尽管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但仍然出台。

(三)传统课程观念造成国际汉语教师不够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受到了传统课程观念的束缚,造成课程设置偏离了汉语教师培养和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少汉语教师缺乏必要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只凭借身为母语者和自身固有的知识体系投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在进入讲堂之前,虽然有简单的岗前培训,但是工作之后缺少系统、及时的在职培训,不能随时充电,全靠教学实践中自己的摸索与总结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针对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控制专业的招生规模 开展教师的联合培养

1、制定汉语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标准,控制招生规模

西方国家在解决专业教育机构的资质问题,制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标准,设立审定和认可机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规范和审定。我们可以适当地借鉴西方国家这些好的经验,设立专门标准和机构对培养院校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和认定,控制招生规模,避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盲目扩张,以保证汉语教师的培养质量。

2、开展国际汉语教师的联合培养

国家汉办向海外国家输送国际汉语教师的对象主要是海外的公立大学和孔子学院,而私立大学和汉语培训机构,就需要另辟蹊径找汉语教师。因此,国家汉办应当支持和鼓励高校与海外机构对汉语教师进行联合培养,从而解决海外汉语教师师资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可吸引想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这样既能够解决海外师资不足的困境,又能让国外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提高。

(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拓宽就业渠道

1、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队伍都拥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高层次的汉语教学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汉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因此,我国派往西方发达国家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是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人才,才能符合这些国家对于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2]因此,必须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2、拓宽就业渠道

国家汉办应当适当拓宽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士学生的就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选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外派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其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海外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的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经历,能为他们毕业后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

首先,对于那些刚刚入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使他们快速积累起一定的教学经验,解决他们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套路。其次,对于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的理性认识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引导教师摆脱对外汉语固有的教学套路,从而达到对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的水平。

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受训者进行专项技能的反复训练,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师资培训有效的新型模式。在短期培训过程中,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让学员在教学案例中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达到快速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

(四)确定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机制

在我们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拓宽研究领域,将研究拓展到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和教师的培训上。在海外推广汉语教学仅仅靠中国派出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而且派出的中国教师教学方法也不符合本土学生的口味,同时,他们也会与本地汉语教师形成竞争,会引起本地教师的不满。因此,应该走汉语教师本土化道路。

三、结语

汉语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援外;零起点;短期;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很快。这些援外学员在华培训期间,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热情,让援外培训中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对外汉语这方面培训。

比较发现,针对中国援外项目中的来华援外学员的对外汉语教学与普通的语言类院校或语言培训单位不同的是:援外学员的汉语培训以兴趣为主,不以系统的汉语学习为目的。

一、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零起点短期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一)教师的引导与学员的自觉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起到引导作用。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师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是信息源。在短期班教学中,教师承担导演的作用,课程的进度、授课的方式、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另一方面,教师的一切教学引导,都必须符合学员的需求,需要学员主动的配合,自觉的学习。所以这一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的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援外项目中的对外汉语培训目的是听说为主,培养兴趣,为推广汉语做努力。根据培训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汉语培训增加学员对汉文化的兴趣,但同时考虑到学员个体差异性,他们往往来自世界各国,各自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也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教学要素

(一)教学对象

零起点短期班的援外学员,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习时间短。一般在2周-3周。

2.来华目的不是学习汉语。

3.构成不同。学员来自不同国家,母语不同。

4.年龄不同。学员都为成年人,但年龄差异也不同。

5.学习态度不同。有的学员学习积极,有的比较随性而行。

(二)教学主体

作为引导作用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功底,教师就不能灵巧自如地讲清楚知识点,无法帮助学员答疑解惑。另外,在这些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些特别的教学能力。作为零起点班的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角色。在学习的最初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起点班的学员对授课教师的观察、模仿、学习都是进行时的,教师通过各种丰富的表情、动作与学员沟通交流,课堂气氛的活跃将势必带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

“零起点”、“短期”、“援外”等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汉语培训的重点一定是偏重某项技能,而不是完整的语法系统和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综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1.听说是重中之重。援外学员的主要目的是在短期内接受中方的技术培训为主,而汉语学习只是辅修。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大多数学员希望在短期内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会话,非常愿意开口说汉语,也非常愿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已学的汉语,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在课后也时不时在操练,这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将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听说水平。

2.适当的语法教学是必要的。我们说完整语法系统不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就学习和掌握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当我们在运用传统的那套复杂语法体系教学时,学生并不感兴趣。经调查发现,学员认为的真正语法是重点操练一两个句式,然后通过不断的替换练习来掌握它,而这种操练正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语法表现形式,对短期学员来说,更实用也容易掌握。

3.声调是语音教学的关键。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之一,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错了就容易造成交际困难。之所以学员会出现洋腔洋调,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声调不对。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声调教学应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实践发现,教师在示范发音时,要有一些夸张,要让学生看清楚自己的口型。

4.汉字的认读可以暂时不作要求。对援外学员来说,一方面,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很短,而且他们的母语大多和汉语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汉字的认读,学员的需求不高,因此学习的动力也不足。

5.词汇教学是抓常用词为主。语言教材往往涵盖内容过于丰富,其生词与功能信息之大,不是学员能在短期内接受的。这将影响学员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处理词汇方面,我们采取有所讲有所略的办法。有些词语是非常必要的,在生活中常见,在交际中常用,可以不正式地讲,甚至不讲。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智慧。援外学员都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对他们的表达和交际有用的词语。

三、教学新模式

根据以上教学原则和教学要素的特点,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以“重视听说,兴趣为主”的针对短期零起点的援外学员对外汉语教学新模式。

课堂学习主要以拼音为媒介,不以汉字为要求;词汇教学为主,常用句式为主,而不以语法为主;以课堂操练为主,不以课后作业为主;以培养汉语兴趣为主,不以学成为主;以听说为主,不以书写阅读为主。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成认知结构,人们总是通过触发和有限度地激活这些已储存的知识体系来通往未储存的新知识。所以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学员时,学员可以通过存在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这也为我们的对外汉语短期教学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薛强,郭兴明,邓波.零起点短期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工作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3]董小琴.浅议零起点班短期汉语教学[J].语文学刊,2007(9).

上一篇:征信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微商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