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3 17:25:44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1

为了加强和规范玉楚高速公路TJ-3标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工作,适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组织机构各工作组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制定2019年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二、应急演练目的

1. 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部门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 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 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应急演练原则

1. 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 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 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四、相关要求

1. 在开展演练准备工作前应先制订演练实施方案。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期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小组构成、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

2. 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演练计划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设计演练总体方案,并根据需要针对演练方案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应急响应的职责、流程和要求,掌握应急响应知识和技能,为演练实施奠定基础。

3. 演练实施是对演练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核心环节。演练实施当天演练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在演练前提前到达现场,对演练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确认无误后按时启动演练。

4. 演练结束后,应针对本次演练组织相关参加人员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从各自的角度总结本次演练的经验教训,确认评估报告内容。

5. 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参加演练部门和个人按照改进计划中规定的责任和时限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的更新等。

6. 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完成率已纳入公司安全生产考核目标,请各部门高度重视,按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演练计划

序号

演练名称

演练时间

演练形势

职责部门

备注

1

消防演练

1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2

防洪防汛

2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3

森林防火

3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4

隧道防塌

4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在城区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城区安全和稳定。原则:迅速应急、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 应急预案启动涉及的事故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区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控制。当施工场区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始工作,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一)、场区火灾;

(二)、深基坑开挖塌崩;

(三)、高支模支架塌陷;

(四)、高耸设备设施倾倒;

(五)、触电事故;

(六)、交通事故;

(七)、围墙垮塌;

(八)、高处坠落;

(九)、脚手架倒塌;

(十)、机械伤害;

(十一)、其它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

(十二)、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

(十三)、应急总指挥认为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的。

三、 应急预案启动前提?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事故发生评估预测为:

(一)、死亡数在1人以上;

(二)、直接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

(三)、对施工场区外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四、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启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出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由应急总指挥、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同时启动应急反应、建设单位一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和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五、报告程序

(一)、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应迅速投入全面抢救工作,并及时上报建设局。

(二)、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上报单位人员姓名、联系电话。

六、事故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及工作职责

(一)、事故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城区各建设、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突击队,领导小组组长为各单位应急救援责任人。

(二)、工作职责全面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建筑施工现场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七、城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组织和职责:

(一)人员组成:组织指挥组:通信联络组:应急行动组:

(二)职责:

1、组织指挥组组织指挥组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负责应急与响应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各相关应急单位和应急小组的应急与响应行动。

2、通信联络组接受组织指挥组的指令,迅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通报情况。

(1)、通讯体系: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

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考虑的因素有:

a、应急人员之间;

b、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c、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d、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e、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f、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g、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h、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2)、紧急情况电话联络表单?位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公 安110急救中心120消 防119建设局安监站办公室3、应急行动组负责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展开调查,及时通过通信联络组向组织指挥组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

七、应急措施

(一)、应急措施处理程序图

建筑安全事件发生组织指挥组启动应急预案(**负责)通信联络组向各应急小组通报情况(**负责)通知应急行动组(**负责)建筑安全事故发生?

(二)、应急措施处理程序

1、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后,组织指挥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向各小组下达配合、协调抢救指令,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要求所有应急人员行动迅速有效。

2、通信联络组迅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向建设局、公安、消防、医疗、市建设局、市建筑安全监督站等相关部门报告,通报情况;并及时将事态的发展向组织指挥组报告并将组织指挥组的指令向各抢救部门传达。

3、应急行动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积极协调、指导相关方展开抢救救助工作,并及时通过通信联络组向组织指挥组和相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5、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6、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预案的完善提供经验和依据;

7、依据有关规定,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八、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城区各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应经常组织紧急救援知识和救援措施培训,每年组织一次演练,城区建筑施工安全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积极指导、协调和督办各单位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一)、应急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管理部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培训的内容:救援器材的使用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要通过演练,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3

一、应急管理工作目标

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深化隐患排查、应急资源普查;抓好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强化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队伍素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二、具体工作

(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县应急办的总体要求,提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局长为张一责任人,主管应急管理工作,并配备3名应急专职人员,明确责任,从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渠道,强化应急演练。

1、按照我局的工作要求,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实现预案的全覆盖。制定相应的预案演练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确保安全、稳定。

2、加强动态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日常值守制度,设立应急专线电话,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提高突发事件报送时效和质量。

3、狠抓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组建应急队伍,进一步加强救援力量。

2、进一步加强应急资源的管理。摸清人、财、物在内的各类应急资源。普查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分类汇总。

(四)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工作。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

(五)加强宣传,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针对易发公共事件,经常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四进”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面向社会群众,企事业职工,学校学生进行集中宣传。

3.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计划,利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权利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2、要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已经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质储备等工作。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4

1.1计算机可靠性的定义

通常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时间段内的网络连通速率以及满足通信需求的能力,称作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其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扩容量的大小,网络拓扑结构对于满足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

由于相关的科研人员针对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方面的设计积累了很多实际的设计经验及原则,因此在落实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技术方案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的作用,使网络可靠性的建设更为快捷。

1.3优化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设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应急机构,并同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针对问题实时解决。

2网络应急预案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目标

2.1网络应急预案的理论基础

(1)基础。中国的《宪法》第67条第20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紧急权力;第80条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充分说明了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出现来源必须有法律依据。(2)社会连带责任思想。提倡社会各方面参与网络应急响应系统的实施。首先,在各方面都需要网络技术支持的今天,需要加强社会网络现有空间群众之间的联系、合作和责任,这是新时期新出现在网络信息安全的“文化理念”。这个“文化观”的思考,有必要根据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安全性进行设立,其中相关人员应当履行网络安全责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及时的对事件所造成的问题作出反应,不定期评估网络应用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其次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合作。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应用现状,政府需要有各方面的机构和人员的积极参与。(3)权利平衡理念。通过实施本规定紧急状态下的应急预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以及各种相应的监督程序,以防止政府滥用紧急权力的过程中,保障最小的民事权利。

2.2网络应急预案的价值目标

(1)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计划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可靠性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键基础设施更加依赖于一个复杂的网络空间,它是基础设施的大脑神经系统,是一个国家的具体和重要的控制系统。一旦网络空间出现突发事件,会威胁到社会的整体安全,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网络技术革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被部分网络风险问题淹没,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使得网络应用存在严重的危险。数据显示,金融业在网络关闭2天,遭受的直接损失高达成交额的50%,超过2周恢复正常的网络应用,75%公司的具体业务将停止,43%公司将不再能开业。(2)经济价值。网络应急计划的实质是对网络的应急反应,有效地处理应急事件,该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小,同时也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提到,这里的效率价值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时间效率而不是金钱效率,因为网络上,这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损失。

3编制实用、可操作应急预案

3.1目标

编制目标一是要符合国家关于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内容力求全面和规范。二是要求应急预案的结构设计合理,针对不同的应急人员和系统,所使用的应急预案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内容。三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四是应急预案体系中所包含的各部分密切衔接、协调一致。

3.2总体规划

应急预案的制定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避免生搬硬套这种形式主义问题。各部门应清晰职责,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以国家制定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业务及技术部门的相关职责,确保应急响应人员能够借助应急预案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在编制应急措施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根据技术能力的现有情况,分析具体问题,直接套用已有预案,结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制定既全面又规范的应急草案;(2)根据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整理,规划应急方案内容中应加入的重要信息系统;(3)根据重要信息系统的应急工作的需求,进而对整个应急方案进行优化,提炼精华信息,并细化具体方向,主要分为2个方面,其一为对于管理层面的紧急的操作措施;其二是针对于具体问题的应急处理以及对于部分重要的信息系统应急响应的应急预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3.3预案的编制

3.3.1编制准备

(1)调研信息系统状况。全面调查本部门、本单位信息系统状况,重点了解安全等级、承载业务的重要程度、受众规模,分析、梳理形成本部门、本单位重要信息系统目录。(2)开展风险分析。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查找安全风险,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并对安全事件及次生、衍生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3)明确相关人员。对照《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对可能产生IV级以上(含)安全事件的信息系统,确定响应与处置安全事件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责任处室、责任人员,确定技术专家、专业技术机构等技术支撑队伍。(4)应急保障能力评估。对本部门、本单位应急装备、技术支援能力等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客观评价。(5)资料收集。搜集相关资料为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准备,主要参考资料有:①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规范、标准等;②重要信息系统的技术资料(如网络拓扑图、信息系统结构、已有安全设备使用说明等);③借鉴国内外相关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教训和处置经验。

3.3.2编制与管理

(1)编制组设立。结合本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分工,成立以主管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相关责任人员参与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进度安排,制定工作方案。(2)先期处置方案制定。研究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事件的现场情况,从操作措施、现场保护、事件控制等方面明确先期处置措施,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3)应急预案编制。根据分析报告,按照《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的事件分类和等级划分,对危害程度预计达到IV级以上(含)的各安全风险,制定全面的应对措施。明确各相关处(科)室、技术支撑机构或人员在安全事件各重要环节中的职责与分工,明确信息通报方式、渠道,明确各类各级安全事件应急措施、处置方案等。预案要具备可操作性。对某类或某级安全事件需要上级业务和信息安全主管部门、专业机构支援的,应在预案中具体指明。(4)预案评审与。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可邀请相关专家、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进行评审。评审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5)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制定后,集所有预防和应急处置相关人员培训。了解安全事件的风险源、风险点和危害程度,掌握预防主应急处置办法,明确预警信息和事件发生信息通报的程序、方式与渠道。应定期开展预案演练,模拟完成安全事件发现、研判、通报、处置、解除等各重要环节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分工与协同。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重要信息系统每年应至少演练一次,演练情况应形成书面总结报告。(6)预案评估与修订。应急预案原则上两年评估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重要信息系统发生重大调整变化时,要及时修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4结语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工作体系 内容与问题

一、引言

现今世界发展变化速度极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冲突时刻都在上演。面对现当代的社会形势,国家政府各部门做好应急预案工作十分重要。就国内的突发事件而言,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6年地方发生的洪涝灾害以及企业工厂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等,都说明国内随时会发生一些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的事情,而应急预案工作在预防和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中的作用非常大。

二、应急预案工作的内容

应急预案又可称作应急计划,该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应急工作人员提供迅速、有序、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案。[1]但是,应急预案工作并非只是制定应急方案,其涉及其他许多工作内容和细节。除了制定应急方案外,应急预案工作人员还需要采取行动帮助应急指导部门等其他部门和领导组织相关的应急演练工作等。

例如,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审核专项预案,协调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机制、体制、法制建设;协助工委管委领导处置突发事件,协调指导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信息、应急保障和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管理培训,普及应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负责向市“两办”和工委管委领导做好突发事件信息调度、汇总上报,并做好续报、总结等工作等。以上提到的内容只是应急预案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实际的工作内容非常多,并且不同的时期以及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又有更具体的细节。

应急预案工作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可以从两种角度进行划分。按照突发事件性质分类,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包含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预案;按照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应急预案的作用功能分,则有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应急原本、专项活动预案等。在应急预案工作体系中,工作人员的职责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三、应急预案工作现存的问题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已经在我国各级政府中逐渐建立起来,由此而进行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行动也逐渐体现出迅速、有序、高效的特点,减少了许多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为我国及当地的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应急预案工作体系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2]例如,应急预案数量多,但质量还有待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与演练操作不能有效结合等。关于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具体的阐述。

(一)应急预案工作体系规范化程度不足

在我国,应急预案工作体系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在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修订、备案等方面,尚缺乏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模式。[3]由于各级政府所在地各方面的情况不同,应急预案工作也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但是,在实际的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直接在以往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稍加改动的现象,最终使得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程度低,不能依据具体的情况有效实施应急预案中的方案。由此可见,应急预案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足,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工作的规范性。

(二)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实际应用度低

应急预案工作中的应急预案编制一直是重要的部分,编制又涉及各个具体的应急救援工作细节等,工作人员对应急预案编制十分重视。但是,就应急预案编制的具体内容看,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实际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和能力不足,应用配合程度低。例如,应急预案中存在危险分析不足的问题,预案框架体系不够合理;预案定位不够准确,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提出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等方面的侧重点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到整个应急预案工作的进行;预案中分级标准存在混乱的现象等。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预案工作中的其他部分存在问题,最终使得其工作体系的实际应用程度比较低。

四、提高应急预案工作效率的措施

应急预案工作目前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体系,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各级政府也有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急预案,国家也有相关的标准和指导文件。[4]然而要落实好应急预案工作,还需要各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提高各地以及整个国家的应急预案工作水平和层次。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应急预案工作体系中的机制、体制

就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言,要提高其相关工作效率,提升应急预案的层次,首先应当注重完善应急预案工作体系中的机制、体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安排专人负责应急预案工作;第二,应急预案工作的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预案研究、备案等一系列工作;第三,建立一批熟练运用时代先进科技信息产物的应急专门人才。此外,各级政府应该针对应急预案工作实施规划处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总结以往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明确应急预案的各个流程、步骤,实现应急预案工作的规范化。

(二)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程度

面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然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和提高其工作的实际应用程度,加强预案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日常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保障监督等预防工作中加强应用,突出应急预案对预防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编制预案时,注重预案的风险分析,正确定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再进行下一步的管理和防范工作。应该在应急预案工作中做好预案编制,及时汇报情况,加强应急措施的演练指导等,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体现主题,呈现出针对性,最终提高应急预案工作的实际应用程度。

五、结语

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各级政府和国家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工作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中具体安排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应急预案工作的水平。而相关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也应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办公室)

[作者简介:季佳诺(1971―),女,山东烟台人,本科。]

参考文献

[1] 郑胜利.应急预案体系构建研究[D].长安大学,2013.

[2] 陈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2012(07):20-23.

[3] 完善体系 动态管理 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科学化水平[J].中国应急管理,2014(08):35-38.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应急演练;安全监管;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应急演练概念

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实践活动。其原则包括: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二、应急演练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简单地讲,应急演练就是一种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的应对演习。实践证明,应急演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从各种灾难中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演练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能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直观上、感性上真正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众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时,增强应急意识,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二)检验应急预案效果的可操作性。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点,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以及应急反应的准备情况,验证应急预案的整体或关键性局部是否可以有效地付诸实施;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一致等。

(三)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演练是检验、提高和评价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接近真实的亲身体验的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各级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帮助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救援人员熟悉突发事件情景,提高应急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改善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可以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恐惧感,配合政府和部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取得实效

(一)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应急演练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应急演练工作并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1、演练所开展的内容、步骤和应急预案所写不一致

一部分单位在编制预案时计划详细、步骤完整,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预案中的步骤认真执行,存在应付了事、简化过程、草草收场。有的则套用其他单位现成的预案,但是事先并未对参与演练的员工进行认真培训,员工未真正掌握预案的程序和流程,演练时随意发挥,未达到演练的真正效果。

2、安排的演练科目针对性不强,与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吻合

一些单位在选择应急演练科目时没有与本工程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是考虑本工程实际建设中最常见的风险隐患,而是选择内容简单最好开展的科目,甚至选择与本工程建设毫不相干的内容。

3、演练中没有做到“真演实练”,达不到真正事故状态下的要求

有的单位演练过程一味追求场面热闹、却忽视了关键性的安全细节。例如,某单位进行“水上救援演练”时,表面看起来场面很大、“热热闹闹”,救护车、巡逻艇等设施一应到场,警戒和警示标志明显。但演练过程中, 现场参与演练人员表情轻松,甚至窃窃发笑,营造不出紧张的事故救援气氛。

4、其他方面的问题

(1)应急人员的表现

个别人员对报警程序不熟悉、报警电话未记牢;信息传递和汇报还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没有熟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等。

(2)应急物资及设施方面

应急物资(设备)的种类不全、储备不足,满足不了各类事故状态下以及开展应急演练时所需要。

(3)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

基层单位还应该高度重视演练前的培训环节,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援方法和应急处置技能,才能使演练做的更到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员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人员总是把演练与“演戏”等同起来,认为这些都是在走过场、走形式,根本不是真实事故发生的场面,从而从思想上淡化了危机意识。演练中随随便便,不紧不慢。没有根本树立起“演练即实战,实战即演练”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

2、领导重视和参与不够

通常演练我们会看到三种现象:第一,凡是领导重视、亲自主抓的单位,演练工作就搞的扎实、有实效;相反凡是领导不重视的单位,员工也大多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第二、凡是安全生产搞的好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抓得到位,而安全工作相对薄弱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一定是落在后面;第三,越是生产任务繁忙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以及安全培训等工作开展的越及时。这些都表明安全管理(包括应急演练工作)与生产管理绝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只有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亲自组织本单位的演练,亲自抓演练前的培训,亲自坐镇演练现场的指挥,员工就会认真对待,真正重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去。

3、奖罚考核不到位

俗话说,没有奖罚就没有动力。管理者通过对应急演练工作制定标准、检查考评,奖优罚劣,可以激发员工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纠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观念和行为,以激发其自身的反省能力,从而获得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素质。

(三)认真落实做好应急演练中的“演”与“练”

应急演练,顾名思义一是要“演”,二是要“练”。

1、所谓演,是指演示,就是把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来。

一是要“演”救援经过。要模拟事故发生的起因与救援过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熟知即将开展的应急救援演练是针对哪种情形,明白如何避开危险源,熟悉危险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使应急救援演练更加具有指导性。万一发生类似事故,按照平时的操练处理,才能游刃有余。

二是要“演”现场氛围。在平时的演练过程中就要以严肃认真、身处险境的态度去面对,演出现场气氛,演出真实感觉,演出实战场景。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沉着冷静应对。

三是要“演”设备使用。向在场人员示范各类设施、装备的种类、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规范设备使用步骤。发生事故时能够判断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每个人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把出现误操作而引发二次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演”职责分工。演习各部门的职责履行,规范岗位设置。让所有的人都明确岗位分工,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演练重点解决救援时期各组人员工作的衔接问题,练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物资的取用等环节,都是提高协调作战能力的关键。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态扩大,配合不好就浪费了很多救援的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2、所谓“练”,是指练习,就是把自救互救的基本功练习到位。

一是要“练”安全警觉。有很多事故发生前有前兆,通过应急演练,让每位职工熟知事故前的预兆,警示他们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通过应急演练,可以让职工明白事故的危险性,引起职工的重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要“练”反应能力。事故发生时,职工的疏散速度和救援人员的集结、设备到位、进入危险区并临时处理事故的速度非常重要。在救援时,每一秒都是“黄金救援时间”,每错过一秒就有可能发生无可估量的危险,就可能丧失一条宝贵生命,造成原本可避免的损失,因此在应急救援演练时,演练人员要将演练当实战来“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心态和意识放在紧急危险状态中,真正锻炼反应能力。

三是要“练”现场指挥。演练过程中,指挥人员肩负重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协调指挥能力。作为指挥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件状况和危害程度弄清楚,如何正确指挥,如何快速决策,如何进行最有效信息传递,如何协调调度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开展救援活动等,都要不断从练习中锻炼提高,达到应对自如。

四是要“练”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完整的演练一遍,演练结束后要做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报告,指出演练存在的问题、预案存在的缺陷。不论哪种方式的演练,目的都是熟悉预案救援程序,锻炼各种救援能力,发现预案问题,不断修订预案,完善预案,避免预案纸上谈兵,使它成为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能在事故救援中切实发挥作用,拿之能用,用之能行。

(四)加强应急演练工作的措施保障

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水平和质量,真正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工作:

1、经常性的进行有关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安全技能。要将应急培训纳入到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中,组织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专业人员执行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能力、员工安全操作、应急处置、自救互救以及避险能力,特别应组织好关键装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特殊作业的生产操作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要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工作,对涉及到相关方、周边地区公众的应急预案,应积极与相关方和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将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方法等告知相关人员。

2、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前,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评估;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然后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完成后还要进行组织评审等工作。编制预案时,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事故教训及历年来应急工作经验,尤其要对身边近几年来发生的各类典型事故和险情进行归类汇总和整理,反复分析和查找问题发生的根源,从应对和预防措施方面仔细斟酌,形成应急预案中针对类似事故(事件)和险情的现场处置指南的素材。

3、加强应急演练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提高演练水准,达到应有效果。

根据工作实际,制订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计划要实行逐级备案、审批和上报。演练可以按要求组织现场演练或桌面演练。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必要时邀请相关部门安全专家到场观摩演练,并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检查。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7

一、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局班子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专门议题,对全县计生行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根据县应急管理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全县计生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健全机构。为了使相关领导与股室负责人切实负起责任,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明确责任。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认真研究,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充分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计生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明确了工作措施。

(三)加强政府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社会保障安全

我局按照“确保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力建设,狠抓四项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及保民生、抓重建、促发展的要求,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以会带训,会训结合的方式,以检查带指导,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二、来年工作思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更加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认真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部门股室联动的原则,充分依靠和发挥干部、群众、专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为县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有关要求,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注重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求真务实,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措施,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安全生产同步协调发展。

(二)加快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着重建立和完善各级特别是乡(镇)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计划生育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扎实抓好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对外联络、市场监管四项工作,保障统筹组织物资供应工作的开展。

(三)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

应急预案工作计划篇8

重大事故发生首先波及企业(现场)内部,当事故能量比较大时,就可能影响企业(现场)以外。此时,事故的控制单单靠一个企业来完成就不可能了,需要政府组织整个社会力量来处理。所以应急预案也相应分为企业(现场)应急预案和政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场外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六个级别:

(1)I级(企业级);

(2)I(级(县、市/社区级);(3)III级(地区/市级);

(4)IV级(省级);

(5)V级(区域级);(6)VI级(部级)。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

在总预案中作总体上的描述及必要说明。总预案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指导思想及适用性、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预案的评估与维护等。

2.二级文件—程序

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比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一般包括基本要素、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响应程序。程序的编制力求格式简洁明了,多以文字叙述、流程图表相组合的方式表现。

3.三级文件—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信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详细的应急记录便于应急事件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三、应急预案的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开放、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应急预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应遵循体系要素构成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应急预案体系可以由6个一级和15个二级要素构成。

1.方针原则2.应急策划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

2.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资;

(3)应急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

(4)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建立;

(5)日常公共教育。

3.应急响应

(1)现场指挥与控制;

(2)通告、报警:

(3)事态监测;

(4)保护措施:人员疏散、警戒与治安、抢险抢修、医疗救护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5)对外进行信息;

(6)资源管理。

4.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5..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其中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素为: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培训与演练;

(6)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7)保护措施程序:

(8)信息与公众教育;

(9)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0)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

1.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

(1)应根据本单位危险源的特点编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救援措施、避险要领应简洁明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

(2)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及职责分工;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6)需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7)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价标准;

(8)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针对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动计划的文件化过程。预案的制定应按如下程序及要求进行。

(1)危险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主要分析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特征、触发条件、触发后事故演变过程等。通过辨识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确定危险(危害)类型。

(2)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是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危害类型进行分析认定,从而科学地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及事故产生危害的大小。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空间范围不同,需要做应急预案的区域范围分为场内应急和场区周围,引起周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就必须编制场外应急预案。由于场外应急涉及到周围的单位和人群,通常需要政府负责协调。

(3)制定应急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无法直接施救,或可产生较大灾害的事故要给予特别关注,制定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根据危险源危险及其发展情况、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地理环境情况等,分别按场内应急和场外应急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4)根据事故应急措施需要,制定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需配置的抢险器材设备、人员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救护器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5)制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方案,并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在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状况实施有效的协调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护等工作。

(6)分析确定需社会救援的事项。为了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社会救援支持,应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分析确定需要社会救援的事项,纳人预案管理。

(7)制定有关人员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为使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掌握应急指挥与救援要领,危险岗位工作人员掌握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或避险逃生的要领,应研究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相关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员。

(g)形成预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和领导审批后,作为执行性文件在企业内执行。

4.预案措施的落实与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后,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预案措施的落实工作。5.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保证一旦发生事故,预案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演练的主要内容:

(1)事故报告与接报。包括第一时间的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发现人员的报告;事故单位接报响应;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及其应急保障系统报告,请求应急救援支援及其接报响应。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应急抢险或避险。

(3)事故应急调度指挥部指挥与抢险。包括指挥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预定位置指挥抢险工作;通知各有关应急机构进人应急状态;指挥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排险、疏散、警戒、救护等相关工作。

(4)调用物资。包括应急抢险车辆、装备、通信器材、医疗器材、药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下一篇:移动支付的优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