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修复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35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1

论文摘要:海河流域现有综合规划是1986年编制的,已经难以适应现今流域 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站在新的制高点上进行修编。结合流域当今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阐述了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指出了规划修编工作围绕流域发展与管理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海河流域是我国 政治 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

规划修编要重点把握以下八项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坚持人与 自然 和谐的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利的可持续 发展 。三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四是坚持流域水利发展与区域 经济 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强化流域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统筹考虑流域各方面对水利需求的同时,牢牢抓住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防洪保安要求高的特点,在规划中着重解决生态环境修复、供水和防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六是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妥善协调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的关系。七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现行规划是修订的基础.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八是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的原则。规划修编力求体现先进性、 科学 性、经济性,并应重视采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提出新成果,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三、围绕流域发展与管理的需求,突出规划修编的主要内容

流域综合规划应对流域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岸线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各项任务,进行全面规划,结合海河流域特点和实际,海河流域综合规划要突出解决以下四方面重大问题。

1.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安全高效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通过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沟通流域水系,组成海河流域“二纵六横”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配置引江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黄水以及非常规水等多水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受水区和非受水区用水,城市和 农村 用水。

按照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要求,提出主要省际河流水量分配规划方案.加大农业节水、 工业 节水和城市节水力度,统筹灌溉规划、城乡供水规划,以及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建议规划等,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

2.维护河流健康,构建清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

确立河流生态功能,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标,确定基本生态水量,开展北运河等生态修复试点,保障白洋淀、七里海等重要湿地生态用水。

以京津等大中城市水源地、省界缓冲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出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及分阶段目标,提出地下水限采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质水量监控体系。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拟定官厅和密云水库上游、太行山等重点区的水土保持方案。

    3.实施洪水管理,构建人水和谐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体系,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沟通水系、相机调度,注重洪水资源利用。加强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洪灾害防治、洪水资源利用和岸线利用规划,制定不同标准下的洪水资源利用方案及措施,提出洪水调度方案调整意见。

    4.加强综合管理,构建有序可行的水管理能力保障体系

    提高流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流域水法规体系,完善规划体系,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协商机制。完善水利应急机制,积极调处和预防以晋冀豫漳河上游和京津冀晋省界地区为重点的水事纠纷。加强水利信息化.提高水利行业自身管理能力。

四、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有序推进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2

通过分析宁阳县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宁阳河道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立健全并完善规范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沿岸人民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

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宁阳县宁阳县境内长10km以上的河道有17条,其中长20km以上的有4条;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有8条,100km2以上的有3条。东部山丘区河道主要属黄河流域水系,西部平原区河道属淮河流域泗河水系。目前,随着宁阳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受到过度开发,由于对河道生态认识不到位,大量河道被人为侵占甚至被垃圾覆盖,造成水系退化,大量污水直排造成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河道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进行河道治理势在必行。

1存在的问题

1.1河道堤防老化退化严重宁阳县河道大部分河段位于山区及丘陵区,均为季节性的排洪河道,两岸堤防残缺不全,现有堤防堤身单薄、安全超高不足,河道防洪标准低,现状河道大部分河段还达不到5年一遇洪水标准。堤防建筑物设计标准相对较低,质量差,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冲刷破坏、沉陷、裂缝、坍塌、损毁现象比较普遍。在洪水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河道工程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已失去原设计能力,严重危及防洪安全。

1.2河道生态环境恶化河道自身淤积严重,加上大部分河道处于长期断流状态,有的河床内被侵垦种植了庄稼,有的栽满了树株,有的河床被侵占圈建成了养殖场所,有的河床垃圾成堆,几乎成了垃圾场,河床糙率增大,形成行洪障碍,导致行洪排涝能力普遍降低,危及河道行洪排涝安全,直接威胁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部分河段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水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河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1.3对河道生态修复治理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主要是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水清岸绿、水流通畅、生物多样、人水和谐、自然和谐、相互依存、环境秀美的河道环境。

1.4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缺少维修建设经费,绝大多数中小河道得不到防洪治理,一些急需维修的工程项目得不到修缮,严重影响其功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更是无法实施。

1.5河道生态修复规划治理滞后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滞后,几乎所有中小河道都缺少科学系统的中长期规划。特别是当前开展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也仅仅是以防洪除涝减灾保安全为主,没能做好与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结合文章。

1.6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宁阳县河道大多数为山洪季节性河道,河道比降较陡,洪水来势猛、流速快、冲刷力强,洪水历时短,汛期大量河水被白白流掉,汛后绝大多数河道都处于断流状态,河道水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

1.7管理养护不到位河道作为基础设施,管理涉及战线太长、面广量大,管理尤为困难。长期以来,产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管理体制不顺,陷入了多头管理的怪圈。由于缺少维修养护管理经费,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河道得不到日常维护管理,河道工程长期带病运行,在洪水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生态治理对策

2.1转变治理观念,理清治理理念河道生态修复治理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积极开展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合理划分水功能区,严格实施分类管理与保护,维护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2搞好河道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专项规划请一批生态治理设计理念新、思路宽、水平高、经验多的规划设计部门对现有中小河流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规划,结合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编制具有前瞻性的、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投资少、见效快、易推广的原则,逐步按规划计划分批次分年度实施。

2.3预防控制污染,保护河道水源据调查,目前,造成宁阳县河道生态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对于这些污染,应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加强监管,减少污染。

2.4加大资金投入,多元化筹措资金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加大县政府与驻地乡镇、村的资金投入,力争早日把中小河道治理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除涝防灾减灾体系,防洪标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基本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水生态系统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由河道管理部门为主体,通过竞标对外承包,组织承包户按规划要求营造护堤护岸林木,积极引进推广速生用材林、经济林、能源林和优质苗木,向管理要效益,用作维修养护经费储备金,作为财政资金的有益补充,走可持续发展路子。

2.5提高生物多样性重视河岸植被建设,构建河流生态走廊,治理与控制河道水土流失,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2.6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对于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应以打造安全生态河道为龙头,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在大汶河宁阳段的工程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工程治理与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结合文章。在洪水冲刷严重的险工河岸段,采取浆砌块石、混凝土等强度较高的硬质护砌方式,对于洪水冲刷较缓的平工河段,选择生根快、能快速覆盖、根系发达、抗冲刷能力强的柳树干,进行干根网、草皮等软性生态护坡、护岸方式。同时,按照“建设节点、串联景点、突出特点、形成看点”的治理思路,做好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工程的融合。

2.7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着重规划建设一批拦蓄滞洪工程,能拦则拦,能蓄则蓄,能滞则滞,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后,多建一些梯级坝及生态滞留塘,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汛期雨洪资源,用拦河坝或湖泊、塘坝等增加拦蓄水量,优化配置水资源。

2.8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长效的管理机制。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推行行政首长负责的“河长制”,形成县级包河道,乡镇包河段、村级包涵闸、路口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对河道的生命健康负总责。坚持改革创新,做到河道生态治理与管理并重,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专门成立河道维修养护公司,组建专职管护队伍,购置挖掘机、铲车、洒水车、扫地车等各种机械设备,建立健全河道日常巡查责任制,确保日常巡查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对堤防及工程及时进行日常维护,实现工程建设、维修、养护、管理的运行新机制。同时,通过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设置永久性宣传警示牌等传统宣传等办法,充分利用广电媒体等现代宣传平台,宣传有关河道法律法规和管护常识,增强群众管河护河意识,使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珍爱河道,保护河道生态。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3

近年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筑实筑牢绿色基柱,确保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落实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生态保护,基层正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大整治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范围划定欠科学,规划调整审批难。初始划定设立自然保护区时,考量人口、产业、经济发展等必要论证工作不够细致,将一些村庄、公路、景点等划入核心区、缓冲区或实验区范围内。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规定,自批准建立或调整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5年内不得进行调整,如确有符合要求的可申请调规,但申报材料较多、程序复杂、历时较长。如奉节县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迷宫河、旱夔门等核心旅游资源区域被划入自然保护核心区,区域内长期生活的群众多达6833户2.1万余人,加之省级旅游主干道S201(奉节至恩施)被划入缓冲区,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自然保护区调规受到影响,区域开发利用严重受限。武隆区为实施车盘水库等民生项目,特申请开展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从《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后提交申请,经原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组织专家评审等程序已历时近2年,目前仍未获得批复。该区域内修建的约20公里乡村路、8处通讯塔等民生和扶贫项目,被市环保督察纳入违规整改范围,掣肘地方发展。

(二)多重区划重叠,属地监管难度大。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重叠现象突出,存在同一区域重叠面积大、界限不明,且部分区域一跨多界,出现重复规划、多头管理、跨区域管理难等问题。梁平区百里竹海被确认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大部分区域被划入“四山管制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内,“市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市林业局负责、“四山管制区”规划管制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一区域出现多头管理。武隆区芙蓉江部级风景名胜区被同时纳入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各保护区之间重叠面积超过2160公顷,且该名胜区跨武隆区4个乡镇和彭水县2个乡镇,由于在跨区域管理上协同不足,导致区内的珠子溪景点一直未能开发。

(三)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生态保护较被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对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出要求,鼓励各地先行试点。但地方政府因财力问题投入力度参差不齐,生态补偿渠道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导致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小、标准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影响生态保护成果。目前,我市的生态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地未建立专门、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缺乏资金来源。梁平、武隆、奉节等区县现拥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遗产地等多种类型保护地,保护地内居住着大量原住民,根据保护地的相关规定,保护地内的建设活动受限,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很难得到改善,但要实施搬迁又无明确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陷入村民环境改善难和搬迁实施难的“两难”窘境。

二、工作建议

(一)合理调整生态红线。建议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政策规划,在确保必要的生态保护空间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区县发展实际需要,消除“重叠区”,留足必备的建设空间,允许按规定程序调整保护范围、保护性开发。

(二)因地制宜调规修编。建议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在保持相对集中连片且总体面积不减、不破坏生态系统、不损害生物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四山管制区”“生态保护红线”“市级风景名胜区”禁止建设开发等有关范围进行适当调规修编,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低的重点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发展区域调出保护地范围,将跨区县的保护地范围作适当调整。同时,精简调规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支持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4

受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邀请并由国家科技部批准,2012年2月3日至11日,四川省林业厅代表团一行4人赴日本参加了生态恢复重建国际会议,并实地考察学习了日本地震灾后生态修复、国有林管理、私有林经营等经验。我们认为,日本灾后生态修复及林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一、生态修复经验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灾后生态修复工作,通过近50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灾后生态修复经验。 一是突出生态修复的战略地位。日本在灾后重建别强调“生态先行”,高度重视灾后生态修复工作,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性工作。在重建工作中,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重建过程,一切围绕生态,一切服务于生态,在生态修复与其它重建发生冲突时,优先保证生态修复;在道路等土建工程与森林资源保护不能兼顾时,优先保护森林资源;在提供灾后重建各种要素保障时,优先满足生态修复。 二是遵循自然规律制订长远生态修复规划。日本在制订生态修复规划时,特别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强调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规划不只单纯考虑应急修复,更多地着眼于灾后复兴,生态修复目标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因此,生态修复规划期一般都长达10年~20年,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生态修复规划期长达15年。规划期长,确保了生态修复的长期坚持并取得成效。 三是强调治山工程是生态修复的基础。日本的大地震多发生在山区,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的作业基础为山体。因此,日本在生态修复过程别强调对山体的修复,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日本治山工程。日本治山工程以自然流域或独立山体为基本单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受损山体修复,包括山坡工程、挡土工程、理水工程和坡面绿化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强调通过人工干预为生态修复奠定基础,实现地震灾后生态环境的完全修复。 四是高标准投入保证生态修复顺利实施。日本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资金投入巨大,单位造价极高。例如,神户市仅对阪神大地震受损山体进行修复,平均每亩投入折合人民币就超过100万元。巨额的资金投入,确保了生态修复的顺利推进。在资金投入上,日本还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出义务。同时,政府每年安排大量预算资金用于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应对及灾后修复复兴事业,确保了地震后生态功能的加快恢复。 五是生态修复有完备的法律保障。日本在长期的灾后重建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制定了《严重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地震保险法》、《保安林整治临时措施法》、《滑坡防止法》、《特殊地质灾害防止及重建临时措施法》等10余部与生态修复密切相关的法律。这些法律详细规定了灾后生态修复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及标日本灾后生态恢复重建经验值得借鉴赴日灾后生态恢复重建考察学习代表团日本仙台海啸灾区现场准,规范了可兼顾长远发展的资金筹措渠道和分配原则,确保了生态修复有法可依,高效推进。 二、国有林经营管理模式 日本现有国有林达103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资源的41%,其行政管理由农林水产省林野厅派出机构全权负责。这些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只需与地方进行业务协调,不受地方政府领导,管理机构的职员全部为国家公务员。国有林管理单位只负责森林的保护、经营计划的制订、经营监督及部分治山工程,造林、采伐、林道建设等国有林经营的全部业务都通过招标制,委托给民间企业实施。同时,积极推行“分成造林”、“分成育林”和“土地借出”制度,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承包经营国有林,收益分成,充分体现“应该交给民间的事就交给民间去做”的基本政策。目前,日本国有林98%的采伐、83%的人工造林、94%的抚育都交由民间机构承担。日本国有林管理工作重视听取周边社区居民意见,注重发挥国有林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功能。京都大阪森林管理事务所在岚山国有林管理工作中,每年都会邀请当地人士和有关专家,至少召开两次“岚山国有林处理的意见交流会”,听取对国有林管理的意见。2011年,当地人士在“意见交流会”上反映岚山国有林景观单调影响社区旅游发展,京都大阪森林管理事务所立即着手研究论证并提出整改方案:间伐部分林木,种植樱树、枫树、光叶榉树,通过更换树种,逐步实现森林景观的多姿多彩。京都大阪森林管理事务所还持续推进治山事业,先后实施了山腰防护工程(防止斜坡崩溃工程)和治沟工程(实现溪流稳定化工程),并在部分区域设置了防落石栅栏、防落石网,为周边社区打造了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促进了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私有林经营管理模式 日本的私有林无论面积还是蓄积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此,私有林经营管理在日本林业工作中举足轻重。森林组合是日本私有林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日本私有林所有者自己的以协作服务为职能的法人团体,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加入森林组合的私有林面积占全国私有林总面积的90%。 森林组合以服务组合成员为宗旨,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木材需求、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在私有林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森林组合是森林经营的主力军,通过受委托经营等形式担负起私有林经营管理的重任。第二,森林组合是发展林产工业的重要力量,通过充分利用政府对森林组合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林产加工业,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第三,森林组合是连接林农和市场的纽带,通过对产品进行共同销售,解决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第四,森林组合是联系政府和林主的桥梁,政府对私有林的税收减免、资金补助、优惠融资等都是通过森林组织进行。第五,森林组合是林主利益的代表,通过定期向政府反映林主的意见和要求,提高林主地位,保护林益。第六,森林组合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载体,通过对组合成员进行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了森林经营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私有林经营的贡献率。#p#分页标题#e# 日吉町森林组合提供的资料表明:该组合受林木所有者环境恶子委托,为其提供间伐作业,共间伐林木420株,出材48立方米,间伐总成本85.1万日元,木材销售收入38.4万日元,政府对采伐、运输和作业道路共计补助49.8万日元,林主不出资、不出力就获得间伐收入3.1万日元。森林组合形式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单个林主分散经营效率低、林地面积小、规模效益差、独自经营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所有者离开农村无力经营等制约私有林发展的诸多困难,促进了私有林的有序发展。 四、日本灾后生态修复和林业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虽然与日本在国家制度和体制等方面迥异,但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同,日本灾后生态修复和林业管理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生态修复规划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生态修复相比其它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最显著的特点是恢复重建的长期性,包括应急恢复和生态复兴两个阶段。应急恢复是基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生态复兴是目标,同时也是循序渐进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制订生态修复规划时,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应急恢复和生态复兴同步进行,系统规划,并一次性明确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投入保障,避免出现支持政策因时、因人而异影响生态修复的顺利推进,确保生态修复长期坚持并取得成效。 (二)生态修复应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生态修复的作业基础是山体,对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应借鉴日本生态修复经验,先行治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再采取人工植苗、点撒播或封山育林措施恢复植被,避免生态修复成果遭受地质灾害破坏。鉴于治山和植被恢复分别由国土资源、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承担,今后开展生态修复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在编制规划时统筹考虑各项重建因素,在投资安排时整合资金使用,在项目实施时做到各种措施互补,确保生态修复有序、有效推进。 (三)生态修复应遵循客观规律分步实施。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使其在本质上真正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最佳水平。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最后一道工序——植被恢复时,必须充分考虑灾区自然、气候以及现有的技术条件,切实尊重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要切实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实施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生态修复,满足重点区域生态需求。对于地质灾害隐患大、财力难以支持治山工程的区域,应待山体自然稳定后再施行植被措施,以降低生态修复成本。 (四)国有林管理应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原则。当前,我国对国有林尤其是国有天然林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国有林管理单位往往从自身工作出发,很少考虑其他社会利益群体的需求,客观上降低了国有林综合效益。国有林管理的目标不应是维持现状,而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我国国有林管理工作应根据近年来的新形势、新变化,依据“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修订;国有林管理单位应借鉴日本岚山国有林管理经验,注重与林区内和周边社区群众沟通,认真听取他们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努力营造全社会自觉支持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五)集体林经营应创新模式并加大支持力度。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从具体实践看,户均林地面积大的地区,农民经营积极性明显提高,收益显著增加;部分少林地区,由于单户林地面积小、收益有限,农民经营林地的积极性不高,林木林地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为切实破解少林地区集体林经营难题,盘活林木林地资产,基层林业部门要探索创新,指导林农通过建立股份制合作社、引入企业或大户合作经营、加速林木林地流转等方式提高集体林经营水平;也可以借鉴日本森林组合的经验,引导建立中介机构,为林农提供采伐、运输、销售、造林等全方位服务。国家也应着眼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加大对集体林经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成片的集体林区林道建设,国家应按照通村公路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5

关键词 生态;迁民迁出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74-01

近年来,彭阳县委、政府抢抓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全县生态建设的实际,加大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天然林资源管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 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措施

立足于迁出区立地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彭阳县将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全面恢复作为改善地方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巩固提升“生态彭阳”建设水平的主要抓手,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综合治理。采取封、造、育、管4项措施,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建成白阳镇姬山、小岔乡卷槽、冯庄乡茨湾、孟塬乡高岔4个生态恢复示范区,完成造林整地工程4 025.7 hm2,点播柠条4 025.7 hm2,绿化道路50 km,栽植针叶树和绿化大苗15万株,发展优质经果林366.7 hm2,种草1 800 hm2。

1.1 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移民迁出区的生态治理恢复是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编制完成了《宁夏彭阳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和《彭阳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实施方案》,对辖区荒山、荒沟、退耕地、耕地、河道、废弃宅院、村部等闲置资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集中整治,全面恢复[1]。

1.2 因势利导,综合治理

根据《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彭阳县共搬迁安置移民3.6万余人,移民迁出区将有3 5333.33 hm2土地用于生态修复。根据搬迁进度和生态修复规划,对移民迁出区分年度进行造林绿化,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红河、茹河和安家川流域的川台地用于林木育苗,山坡地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北部乡镇生态脆弱区域的耕地,主要采取林草间作、种草为主的模式进行治理。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的学校房屋及配套的供电线路、水井、水窖等基础设施,为后续林业建设提供保障。

1.3 创新机制,加快发展

把移民迁出区就近纳入国有林场管理,迁出区的退耕农户继续享受退耕还林草优惠政策;计划组建王洼中心林场,设立小园子和范新庄分场,争取成立茹河林场。将北部7个乡镇移民迁出区划归王洼中心林场统一管理经营,将南部5个乡镇移民迁出区划归茹河林场统一管理经营,力争利用3~5年时间,使迁出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同时,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工作,在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种苗培育等产业,促进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

1.4 强化管护,巩固成果

县内部分生态移民迁出区和甘肃镇原、环县交界,生态管护任务较重。通过成立林场、新建护林点和组建护林巡查队等措施,全面落实禁牧封育、巡查管护责任[2]。对已治理的区域,由附近的分场承担管理职责,对移民整体迁出区实行永久性禁牧封育,落实有人管、有人常管、有人严管的责任和机制,加大巡查力度,加大森林防火力度,严肃查处违禁放牧、砍伐林木、人为破坏生态的行为,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建设一片,保护一片。

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措施

2000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彭阳县启动实施,一期工程实施面积33 400 hm2,共投入资金1 265.9万元;2011年以来,二期工程实施面积增加到92 866.7 hm2,2年共投入资金1 687.1万元。落实管护人员131人,工程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799个村民小组。

2.1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天保工程法律法规、政策等,通过大剂量、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宣传,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天保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2 创新模式,落实责任

针对彭阳县林地点多、面广、线长的实际和林地与农田、村庄相嵌交错分布的特点,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适合实际的集体生态林管护模式,即:森林派出所、乡镇林业站、行政村、护林员“四位一体”的综合管护模式,把管护责任认真落实到人,实现了“四无”、“四落实”,即:管护责任范围内无毁林开垦、无乱占林地、无乱砍滥伐、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保证管护责任、措施、地块、奖惩四落实[3]。森林派出所、乡镇林业站、行政村、护林员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形成了森林派出所民警分片包乡、监督检查,乡镇林业站、村干部联防联护,护林员定点巡逻的“四道防线”森林管护网络体系。

2.3 强化管护,确保安全

依法打击涉林违法行为。森林派出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林地偷牧、非法占用林地、开垦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狠抓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按照“谁管辖、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的防火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4 发展林下经济,稳定护林队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初期,由于管护经费标准和人员工资低,导致护林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提高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林队伍,从增加护林人员收入入手,进行大胆探索。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各护林点放养土鸡。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增加了护林员的收入,稳定了管护队伍[4]。

3 参考文献

[1] 杨瑞.关于对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实施生态修复的调研报告[J].北京农业,2013(30):219.

[2] 王爱民.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保障措施及效益[J].北京农业,2013(33):297.

[3] 张晓芳.我区将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与修复[N].宁夏日报,2013-10-22(1).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6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1.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1.1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1.2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2.河道治理

2.1河道治理方案

下面就以拉古河为例。拉古闸以下河道渐进入平原,采用的是以堤防为主的规划方案。由于河道右岸地形低于左岸,大多数断面的设计水位要高出地面1m以上,平均高0.53~1.30m,最高达到3.44m,宜修筑堤防。但在该河段中,左岸中华寺北桥以上地势渐高,岸边保护范围渐窄,尤其是中华寺北桥到八家子沟,正是王滨沟上下游大弯道塌岸十分严重的地方,规划采用护岸方案。拉古闸以上基本上采用护岸方案,河道两岸多为山地,岸边较高,除个别断面外,大多数断面的岸边高程都在设计水位以上,平均高17~43cm,最大高差为4.32m,无需修堤,主要是要解决岸滩的稳定问题。该河段保护的土地和村庄主要分布在右岸沿河一带,左岸只有小甸村至松岗堡河口2.6km的河段上分布有村庄,其余7.3km左右河段岸边在山根下或接近山根,不需要布置任何工程,规划为无工程河段。

2.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

整治洪水河槽的设计流量,需根据保护地区的重要性,选取相当其防洪标准的洪水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中水河槽的设计流量可采用造床流量或平滩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可根据通航等级或其他整治要求,采用不同保证率的最低水位,其相应的流量即设计流量。

2.3规划实施建议

拉古河河道治理工程本着先下游后上游、先重点后一般、先消险后达标的原则,先治理城市段再治理农村段,干支流同步分段、分区依次治理,堤防整修完成后再进行堤防标准化建设。具体规划如下:李石开发区规划治理拉古河抚顺开发区范围内左右岸堤防共长18.82km,护岸长18.08km。抚顺县实施规划为治理拉古闸下游抚顺县范围内,左右岸堤防共长15.0km,护岸长15.7km;治理拉古闸至浅沟水库段,左右岸护岸长11.95km;对于右岸拉古闸以上、左岸中华寺北桥以上的护岸工程,一定要根据水流和塌岸的实际情况、以及投资的可能,本着先出险先安排,不出险暂不安排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实施。沈阳市实施规划为治理拉古河岸堤防共长1.58km,护岸长4.7km。

3.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3.1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3.2SPR污水净化技术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水利工程;基本原则;建设探索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ust comply with the natural law of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for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actic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Ecologic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a new branch of the theor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ecology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rough the relevant basic principles summarize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idea of futur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basic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目的是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对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利用功能,也要关注对河流的生态保护功能,这时才发现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时,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的同时,并兼顾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规划方案。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本身的要求。而随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害。所以,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权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理性地寻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合理的落脚点和研究建设方案。从河流生态可持续建设的全局出发,使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环境立法、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循环的经济模式以及传统治污技术联合在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规划的主要方案之一。

一、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是自然水资源供给和分配的主要项目,关系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成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把人和水资源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综合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循环的利用;并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循环的法则,在水利建设方面,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配置方案当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另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所以,对于河流开发推广生态水利建设的思想意义重大。

1、生态水利的建设在农业方面,有利于农业的水土保持,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在水利工程局部地区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生态水利建设能修复已破坏的河道。

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修复河流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水利工程还会加强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经济技术测评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

3、生态水利建设有利于局部河流域的河床岸坡建设与防护。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水文景观,使护岸形势的多样化。为了让动植物、水域植物、鱼类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会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尽量使用良好垫层结构和反滤结构的堆石,以保证水利建设河床岸坡的生态稳定。

4、生态水利建设能保护河流的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对局部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特征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调查与评估。包括调查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河流本身构成的形状,河床是否稳定,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横截面形状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调察和研究。另外,它还包括对河流内部生物的考察、观测,以及对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种类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生物数据库,这样会从根本生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周围流域的生态多样性。

二、生态水利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

要严格控制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规划内容,促进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新型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环保价值、水利价值。

2、遵守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的原则

河流具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自然环境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力,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社会和经济共同的促进作用。

3、坚持以修复整个河流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所在的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是相互连接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相互的关系。

4、坚持保护和修复河流流域水文多样化的原则

众所周知每条河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效仿前人的案例,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余安邦.《大石滩水库汇流区的特征与生态保护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

[2]具杏祥,苏学灵.《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3]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

[4] 穆宏强,蔡长治.《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篇8

关键词:地下水功能区水功能区 河流功能区 “三色”理论 流域规划 黄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有大江大河流域综合规划距今已20年,流域的水情、工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规划的基础资料已过时,规划期已满,规划思路和内容都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根据流域新的水资源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按照新时期的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治水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订工作。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也正在紧张进行中。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有河流功能区、水功能区和地下水功能区等。

河流功能区划是针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段为单元,根据河流的自然资源属性、生态与环境属性、经济社会属性和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对河流开发利用的需求与维持河流健康、促进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定河流功能区划,体现国家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总体部署。

水功能区划分是针对流域干支流河流,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功能要求、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相应水域按其主导功能划定并执行相应质量标准的特定区域。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是针对流域面上的地下水,是编制浅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的基础,规划编制主要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根据其功能状况,提出分区分类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规划方案。

地下水功能区以流域的地下水资源量与可开采量和水质功能定义,水功能区划分地表水水资源状况来定义,河流功能区划是综合河流的多个目标中主导功能来定义。

1.

河流功能区划

河流功能区划是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综合规划思路、理论技术体系和规划设计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河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根据资源环境禀赋、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明确不同河流河段的功能定位及其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或限制条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指导河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提供支撑与依据。

河流功能区划以河段为单元,综合河流自然资源属性、生态与环境属性、经济社会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主要因素,按照河流河段自然、生态功能要求和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等,采用4类河流功能区区划体系进行功能区划分,分为规划保护河段、规划保留河段、调整修复河段和开发治理河段, 体现河流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总体格局,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对河流开发利用的需求与维持河流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关系。规划保护河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规划保留河段是为可持续发展作为储备;调整修复河段是要着重解决开发利用于治理保护之间的矛盾与不协调;开发治理河段是要在注重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治理,实现有序、合理开发。

在河流功能区划基础上,分析确定河段功能区在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景观保护、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电开发、内河航运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协调不同河段功能之间和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控制性指标和限制条件,以及管理对策,为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提供基础依据。

河流功能区划既要按照总院技术大纲的要求,也要体现黄河自身的特点,站到全河的高度上确定各河段的功能定位。工作中要注意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衔接,尽可能协调好与水功能区划、河道岸线功能区划、生态区划、防洪区划等各种区划的关系,当各种区划存在矛盾时,其他功能应当服从河段的主要功能。

黄委主任李国英黄委专题研究指出,黄河流域河流功能区划应立足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来分析确定每个河段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构建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途径,要将是否有利于构建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作为黄河流域河流功能区划的判别标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2.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是编制浅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的基础,规划编制主要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根据其功能状况,提出分区分类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规划方案。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状况,地下水补给和开采条件,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结合近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水资源综合规划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需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要求,以平原区和具有重要供水及生态保护意义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为重点,划分地下水功能区。

根据地下水功能区的主导功能要求,兼顾其它功能的用水要求,在分析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地下水功能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目标、维系供水安全的水质保护目标;同时,要根据各功能区水文地质条件、生态与环境保护需求,从管理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实际可能,因地制宜制定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合理生态水位控制管理目标。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功能要求对各功能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进行评价。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见表1,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工作的技术要求,详见《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5]386号)。

本次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面积原则上与全国水资源分区面积一致,包括不透水面积、水面面积及沙漠区面积等。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是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成果的基础。

3.

水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功能要求、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相应水域按其主导功能划定并执行相应质量标准的特定区域。

水利部水资源[2003]233号文“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第三条:水功能区分为水功能一级区和水功能二级区。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在水功能一级区划定的开发利用区中划分,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分类体系见框图1。

黄河水资源保护局根据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要求,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共划分河流46条,划分河长共计14082.3km,其中干流河长5463.6km,占总河长的38.8%;划分湖库面积448km2。水功能一级区共划分118个,其中保护区22个,保留区9个,缓冲区50个,开发利用区37个。水功能二级区共划分178个,其中饮用水水源区26个,工业用水区26个,农业用水区55个,渔业用水区7个,景观娱乐用水区8个,过渡区25个,排污控制区31个。

水功能区划是水利部门进行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科学利用水环境承载能力等工作的基础和依据。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在结合流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原则,具有覆盖面广、开发利用程度高、突出水资源的保护重点及水质标准要求高等特点。水功能区划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确保水域功能不遭破坏。 4.

流域功能区划的区别

4.1主体功能区规划与流域功能区划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简称《意见》),《意见》认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绩效考评体系。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

流域功能区划应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补充完善,互不可替代的专业规划。

4.2流域功能区划之间的不同点

地下水功能区区划采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资源评价的面积和分区,即采用流域全覆盖的方式进行。河流功能区划以干流主要支流为主河段为单元,结合黄河流域特点增加中水河槽平滩流量内容。黄河流域水功能区以干流支流为主河段为单元,共划分河流46条,划分河长共计14082.3km,其中干流河长5463.6km,占总河长的38.8%。

黄河流域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是在地下水功能区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已经水利部的批复,在本次规划中主要是复核完善。河流功能区是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工作大纲正在完善中,试点工作正在进行。

4.3流域功能区划达到目标

地下水功能区区划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利用与保护规划将极大的提高地下水管理水平,与地表水联合配置解决了水利部门只管地表水的状况,另一方面巩固水利部门管理地下水的地位,形成“一龙管水”的局面。

水功能区划是水利部门进行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科学利用水环境承载能力等工作的基础和依据。2005年淮河委由于向社会公报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引起国家环保局的强烈不满,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批复按原“三定方案”的裁定才平息这场风波。

河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根据资源环境禀赋、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明确不同河流河段的功能定位及其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或限制条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指导河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提供支撑与依据。

5.

流域功能区划的认识

本次流域综合规划强调不能成为单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要突出技术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从以上的专业流域功能区划中涉及河流综合功能、水质、地下水,然而对于仍然地表水的管理的缺乏功能区划。

国务院1987 年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而其它大部分流域没有完整的地表水分水方案。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进行了水资源配置,但如何管理是其不足。

流域功能区划的划分体系无论是三个或四个,结合本次综合规划“红线”、“底限”控制性指标与限制性条件等与“红黄蓝三色理论”同工异曲。根据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孙雪涛副司长的红黄蓝分区管理的“三色理论”,其主要内容在地下水取水许可方面,实施红黄蓝管理,禁采区为红区,采补平衡区为黄区,可采区为蓝区。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红黄蓝分区管理。当区域排污总量超过其控制量、水质超过其保护目标时,为红区,应削减排污量,当区域排污量接近排污控制总量时为黄区,不允许再增加排污量,其余为蓝区,表示仍有纳污容量。

我们依据该管理理论结合流域地表水主要管理手段取水许可进行了分析。流域取水许可的分色(分级)管理势在必行,可分为红黄蓝分区管理。在地表水取水许可管理方面,对取水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和取水许可红黄蓝管理。主要针对用水的源头,即取水许可进行“源头管理”研究,黄委会所管理的取水许可绝大部分是地表水,对整个黄河流域按行政和流域区域进行整体统筹,把握大局,分河段、分干流、支流、分区域进行统筹细化、统筹管理。在黄河流域取水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基础上实现取水许可红黄蓝管理,即禁取区为红区,不得再批复取水许可,对于过去已批复的取水许可,严格控制引水量,不得超量取水;取补平衡区为黄区,流域管理限批取水许可,行政区域管理可控制过去已批复的取水许可,严格控制引水量,不得超量取水,可在流域限批取水许可内进行水权转换(置换)等形式进行;可取区为蓝区,来水量较充沛,初始水权明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根据取水许可条例进行有效管理。

上一篇:对基因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