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3:47:52

生态消费论文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Boulding)在20世纪60年表了名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就像是在太空之中穿梭的宇宙飞船一样,只有通过不断消耗资源才能够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而当飞船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殆尽的时候,飞船也就无法再继续飞行。因此,如果人们肆无忌惮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就会导致地球毁灭的恶果,人类也就面临着走向灭亡的危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消费行为是生产行为的目的和推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1]因为人作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首先只有通过物质性材料的消费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性需要。人一生下来,就需要衣食住等基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这是由于人具有动物属性的一面,因此人在开始生产之前也每天也在从事着消费行为。随着消费行为以及满足消费的生产行为的发展,经济关系也就开始形成,恩格斯认为消费资料之生产以及交换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而现行之不可持续性的消费行为是造成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合理消费模式的研究也就成为迫切的任务。在《我们的家园——地球》这本书之中,作者施里达斯•拉尔夫认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消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2]

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性的消费,造成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如一次性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卫生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一次性筷子的普及使得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一次性塑料袋和餐饮盒的广泛使用使得地表出现大量的白色垃圾,更严重的是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造成地下土壤的破坏和地下水的污染。这样的行为虽然在短时期之内好像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带来的污染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这样就会造成经济成果的一部分不得不被拿出以弥补环境污染的损失,这样也会反过来减缓资金之积累速度,从而拉慢经济建设的速度,制约经济之发展。根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同时,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是全部能够通过金钱和经济来进行衡量的。环境污染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对于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威胁,都不得不由人类自己来承担。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一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各种肿瘤、呼吸系统和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比如雾霾的笼罩使得人们出门就得带上口罩,失去与自然相亲近的机会,连新鲜的空气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所需也成为了珍稀资源。恩格斯早就提醒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2]

当今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印证着恩格斯的理论。不正当的消费不仅仅造成环境上的危机,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生活上的不安因素。消费最初的行为是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不方便,但是对于交换的物品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其背后的物质属性也是固定的。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货币经济的兴起,货币作为一种中介形式,其在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货币本身就由一种手段而变成了目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成为了一种“自为”的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同交换价值之间的差距使得危机开始产生,因为交换价值获得了自己的逻辑,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而不顾及现实的人的现实性的需要。因此对于货币的追求也就使得人们的现实需要受到了压抑。比如房地产业的兴起,房子已经失去了它本来作为居住地的使用价值,而成为了一种交换价值,这表现的逻辑就是钱能生钱。马克思指出这是一种疯狂的投机,是一个虚幻性的由自我所形成的海市蜃楼,这个空中楼宇不会永远矗立,总有一天它会在更加严重的危机之中坍塌。人们的不正确的消费观还表现在诱导性消费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过得是一种“物质上丰富、精神上痛苦”的生活,因为人们成为了商品的奴隶,人们本真性的需求被扭曲。通过广告和宣传造就的虚假性的消费需求控制了人们,从而使人们成为彻底的拜物主义者。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需要我们首先意识到人自身的有限性,正确处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起理性的生态消费观,践行绿色生活之消费方式。使得我们的消费从数量上的增长实现在质量上的提高。

作者:谢思真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开展绿色消费试点,构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

2005年2月28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颁布了《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指出生态化是保证城市生存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西安生态文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完善生态教育机制,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正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

实施生态经济,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政府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绿色消费做为一个切入点,能对生产、流通、消费、处理全过程的生态化起推动作用。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消费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总称,是一定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下绿色消费者(包含生产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资料的结合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群体利益,对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是一种体现绿色文明、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体现了西安“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绿色消费的特征是保护生态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绿色消费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西安市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工业内部的污染排放量不断上升,资源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球经济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势下,西安要想发挥后发优势,就决不能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应将绿色消费贯彻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探索一条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有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工业发展新模式,为区域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在保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确保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高。

绿色消费是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动力。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生产者放弃高能耗、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努力节约资源,推动清洁生产,采取措施对资源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消费的导向作用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其次,新绿色产业的涌现,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成熟,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及构建西安生态文明的微观基础,应该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层面出发,明确各自的定位,发挥各自的职能,建立起西安城市圈绿色消费体系。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并加强规划指导。政府应将绿色消费模式列入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绿色消费的发展目标、重点、措施、推进步骤等。鼓励引导各区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绿色消费模式。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制定有关废弃物再生、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加大财税、融资政策扶持促进力度,激发企业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建立绿色营销鼓励基金,对评比达标的绿色商业企业给予资金补贴,降低绿色商品销售价格。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消费,探索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及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绿色产业。完善绿色奖励政策,通过建立“西安绿色产业发展专项投资基金”和“西安绿色银行”等方式,支持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

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以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全面推广节约资源模式和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注重对市民的环保教育,将资源环境课程纳入社区宣传教育体系。注重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公众,特别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建立和发展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从事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环保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社会工作。只有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意义和绿色消费带来的好处,才能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在陕西省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以这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部门的工作。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绿色消费环境状况,包括绿色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指标;区域绿色产业机构指标;绿色经济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是绿色产品经营状况和效率质量状况。包括绿色产品结构和数量;绿色资产收益率;绿色生产效率等指标。三是绿色流通渠道状况。包括绿色产品流通的种类、数量、规模,及其绿色销售专店的设立,建立绿色网络流通体系,绿色通道的建立。四是法制环境状况。包括价格法律及各种法规对绿色产品发展的支持政策规章等。五是地方政府支持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的情况。包括地方政府参与制定的绿色产品发展战略情况;地方政府改善绿色消费投资的环境,支持绿色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建立适应绿色消费要求的现代产业结构是基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制造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开发出一批绿色工业产品,促进西安市绿色消费的提档升级。要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绿色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安全食品。要抓住新能源成为世界投资新热点的机遇,成立负责新能源招商引资的工作专班,加大对世界新能源投资动向的关注和研究,策划、引进、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建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J].求实.2008(8)

2.杨艳明.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刍议[J].系统科学学报.2009(1)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生态文明下绿色消费模式的倡导

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构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水平,是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顺应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的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一个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绿色消费教育是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针对当前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中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

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教育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意识,明确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和责任,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观。需要通过社会各界全方位的努力,推动高校生态伦理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营造绿色消费、环保的氛围,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是现代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之一,要有效地解决消费观念的异化,首先应该从源头和本质上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变革。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观念体现在当下的高校学生教育中,是让他们更多地开始转变自己对自然、对动物、对他人的看法,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灵魂深处建立起维护生态和谐的情感意识和世界观,并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改变过去与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新生活。高校应该引进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培养正确消费观的辅助内容,在学生中加强博爱万物、简约生活的观念,鼓励他们对自然万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的责任,在满足自我生存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展绿色消费观念引导只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涵义和绿色消费所能带来的好处,才能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高校首先应在日常教育中大力提倡绿色教育,普及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了解我们国家对鼓励和提倡绿色消费所出台的政策和举办的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配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了解,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学生对于我国资源与能源利用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危机有所掌握,从而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懂得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这是大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并付诸行动的基础。此外,还要将绿色消费作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去,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播;手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对手机的文献梳理

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手机传播有不同的解读,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在既有的研究当中,对手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视角:

第一种,将其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对社会形态、传播格局等的影响。比较著名的著作有美国莱文森所著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它从哲学思辨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宏观现象学层面的描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手机媒体与媒介生态重塑》《手机新媒介对传播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影响》《对手机传播社会含义的多重理解》。这些对手机的研究大多把手机放在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去探讨其与社会其他主体结构的互动,侧重分析手机的社会意义。

第二种,将手机作为一种媒体看待,把它放入与其他媒体相比照的社会媒体系统之中去分析,探讨其媒介属性与传播特点。如《论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特征》《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这些研究都是把手机作为媒体来探讨其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

第三种,把手机放置于日常生活的现实背景当中,探讨其对人们的日常交往等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手机・传播・表征――手机与日常生活》 《指尖上的移动家园――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从日常生活出发去分析手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研究从日常的生活切入,重视手机交往空间的建构,对手机的文化意义有了近距离的呈现。

第四种,把手机放在与人的互动层面上,去探讨其对人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层面的影响。如《紧逼的“现代 性”――透视手机传播新景观》,从“现代性”这一角度探讨手机人际传播中浮现的问题以及对人自身的影响。《试论对人际传播中认知过程的影响》则通过考察手机对人际传播中认知过程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技术,这些研究重视手机与人认知层面的互动,把手机研究引入微观层面。

第五种,把手机放在传播的过程中去分析,回答媒介技术是如何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或者文化产生影响, 目前研究代表作有《手机传播现象初探――一个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视角》 从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出发,借用媒介环境理论,对手机本身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对手机传播的研究大多是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忽视了手机与手机使用者本身之间的互动,对手机本身的研究不多。这是唯一一篇对手机本体论的研究。

二、对手机文化的文献梳理

第一,将手机文化放置于媒介文化的大概念下,侧重分析手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对2000年至2009年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以“手机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23篇,比较突出的有两篇:①《手机文化的深度解读》, 该论文以手机技术形态和手机广告位文本,借助消费社会的相关理论,剖析手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对手机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技术文化”“传播文化”等概念没有做明确的界定。②《手机传播现象初探――一个媒介环境学的视角》以手机传播为研究对象,借助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技术―传播―文化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以手机交往为例分析手机这一新兴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其余分别以手机短信、手机消费、手机报为切入点对手机文化进行阐释。

检索2000年至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以“手机文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53篇相关论文。其中对手机短信的研究有19篇,对手机在校园内产生的文化现象的论述有9篇,占文章总数的二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对手机文化的研究视野相对较窄,过分集中于手机短信研究。研究的范围且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缺乏对其他手机文化产品的学理性剖析。

第二,将手机文化放置于消费文化的大概念下,从消费文化角度研究手机文化。《从文化消费认同与公共利于服务看手机媒介普及》,初步探讨了手机充当消费者情感表达和个体展现的载体作用。《手机广告的奥秘》《手机的符号与符号消费》,两篇论文均对手机广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手机广告作为手机消费文化的一种表征,对手机消费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虽然有创新处,但是较为片面散乱,大量的论文都是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切入的。

第三,将手机文化放置于社会文化的大概念下,探讨手机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

查阅到的相关研究较少,代表性的有《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以手机随身带与现代性、手机重构城市社会人际距离这两个专题探讨手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为其在扩大我们的感知距离和能力,突破了时空距离的限制,从而创造了新的 主体存在;《手机:全球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解读》以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新一代农民工对这一环境的认知作为分析的起点,以社会学“生平情境”作为分析工具,指出新一代流动农民工手机消费在消费之外的意义,通过分析农民工的手机消费来解读他们在珠三角地区生存心态的特征。

此外,还有从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交叉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分析的,如 《手机媒体概论》,对手机媒体的技术、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及运营等层面展开全面论述。《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从哲学思辨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宏观现象学层面的描述。《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关于手机的对话》一文中,生认为手机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且手机对人的心理和思维、大众交流有巨大的影响,而目前应该做的是适应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从手机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中探寻手机文化的起因,从媒介技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这三个维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全面阐述,最后对手机文化建设展开策略研究。笔者对手机文化的想象构建,对笔者的本文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多数研究大多侧重于从手机文化的某个角度和层面,如手机短信、文学、校园文化建设,来对手机文化进行批判性解读,未能对手机文化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未能揭示出深藏于社会大环境中的手机文化传播背后的深层意蕴,对于手机文化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出全面的对策。

三、对藏区手机文化传播的文献梳理

中国知网收录藏区研究文献18933条,内容涉及的地质、政治、宗教、经济等,其中关乎媒体与藏区问题的文献仅27条,都是探讨中外媒体中的“报道”,例如,唐文佳的《3・14地区报道中的国际媒体分化现象分析》,刘颖、郝亚明的《想象与对话――中法媒体报道下的》等。所有文献都没有针对媒介使用与藏区社会发展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美)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丁 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综述

所谓企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有机体成员还包括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风险承担者。

自从James Moore在“掠夺者与被捕食者:新竞争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渐渐加入到于对此问题的探讨中来。目前企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将基于时间的推延为线索,通过对这些文献中研究主题及主要观点的梳理,得出一个关于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脉络。

一、的概况

笔者以企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为搜索词,按“篇名”对CNKI全库进行搜索(数据采集时间为2008年10月)发现:1995年之前未见有关于企业生态系统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文献发表,1995年~2007年,共发表相关文献93篇,其中学术性论文71篇,1995年~2007年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数量大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5年到2001年,企业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这7年间,总共只有5篇学术性;直到2002年,国内学者才逐渐意识到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但是从的数量上来看,从2002年到2004年依然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从2005年开始,关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大幅度增多,大量学术论文的问世意味从2005年到2007年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

二、历年研究的主题、演进脉络

1995年只有一篇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探讨的文献。复旦大学的王方华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态特征,将企业内部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三大机制总结为企业效益机制,企业竞争机制和企业平衡机制。

1996年和1997年均未见有关于企业生态系统或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学术性。

进入1998年,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构建现代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例如,昆明理工大学的许亮和王若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建立的环境,指出一个成功商业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核心技术,规模经济,全面体验和持续创新。

1999年的研究侧重于探讨知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和转移。上海同济大学的张杰提出了在全球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条“知识链”,其中包涵了知识从产生到驱动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指出全球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链包括4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即知识源、知识网络、知识驱动、竞争优势的取得。

2000年,学者们开始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考察,例如,杭州商学院的李怀政考察了连锁超市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创新,他认为连锁超市得以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现代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这是国内学者应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去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首次尝试。

2001年的研究较之以往从深度上又进了一步,学者们开始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山西大学的梁嘉骅等人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探讨,指出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看,企业生态系统属于开放的复杂系统,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依靠复杂性科学。该文为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指明了方法论上的方向。

从2002年开始,企业生态系统开始引起学界较大关注,相关的学术性数量明显增加,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入初步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的赵红等人构建了企业生态系统模型;指出生态系统在演替过程中有两类因子在起作用,一是利导因子,二是限制因子,在企业环境分析上需要着重解决的是起显著作用的限制因子。

进入2003年后,学者们开始初步尝试企业生态系统和其他领域的结合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忠等人用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供应链的运作管理。结合性研究论文的出现标志着对于国内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深度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潘军,黄昕从集成化特征入手,对商业生态系统观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试图找到两种观点的内在耦合。武汉理工大学的桂萍,高维义研究了企业生态系统时代企业竞争战略的特点及规律。从该年的研究来看,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管理成为热点,这表明学界已经意识到商业生态系统的真正核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

2005年的研究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峰期,学术性数量剧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范保群以竞争方式演变为立足点,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对企业、国家产业规划、技术标准政策的有关影响。重庆交通学院的张炎炎等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过程、自组织机制和竞合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金萍等人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时代企业规划竞争战略的步骤。这些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涌现标志着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正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2006年和2007年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数量进一步大幅增长,延续着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学界热点的趋势。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范保群通过对竞争环境和传统竞争战略分析框架的回顾,提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华南理工大学李玉琼探讨了如何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并从功能、平衡、价值增值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方法。纵观2006年和2007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这两年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的探讨,以及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这也基本代表了未来学界对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回顾这十多年来的研究文献,整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其中涌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李玉琼、山西大学的梁嘉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范保群等人,在此领域内我国已实现了一定的理论积累。

同时,通过文献的回顾我们也不难看出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现阶段研究仍多数停留在分析基本机理和表象上,而缺乏对企业生态系统深层次的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

2.绝大多数研究均属于定性理论的探讨,定量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实际调查研究、个案分析和博弈分析还很少见。

3.目前理论研究的深度距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贴近,关于企业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成果比较少。

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加强定量研究、实际调查研究,并注重从生态学、复杂系统科学角度进一步发掘企业生态系统深层次的演化规律,以及探讨衡量企业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指标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方华:企业生态系统初探[J].上海管理科学

[2]许亮王若:谈现代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3]张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链[J].《决策借鉴》

[4]李怀政:我国连锁超市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

[5]梁嘉骅范建平葛振忠:知识社会的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J].决策借鉴

[6]楼园赵红: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及非生物环境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7]吴忠欧阳剑雄康光毅: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生态系统与CRM、SCM的外部整合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8]黄昕潘军:论集成化在商业生态系统和供应链中的耦合性[J].经济与管理

[9]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

[10]范保群: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及其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

[11]张炎炎张锐: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12]张金萍周游: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竞争战略[J].管理世界

[13]范保群: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调控等方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消费者报废电器时应支付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废旧电器经过商家回收又重新回到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率如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日本力争资源回收率达100%。从家电中回收的玻璃、铜、铝等材料制作成玻璃杯、易拉罐等再生产品。

(二)德国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2003年在冶金行业,95%的矿渣、75%以上的粉尘和矿泥,以及至少有2000万顿废旧钢材被重新利用。,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三)美国

美国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5亿t,回收利用率达到40%。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四)欧盟

欧盟实施的家用电器回收办法,规定商业界必须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并将此类大型电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产利用。在个人电脑方面其回收比例则按产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国政府要求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奥地利法规要求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丹麦政府规定所有废弃物要有50%进行再循环处理。

四、目前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耐用性等。发明这种模式的杜邦公司到1994年生产废弃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二)园区模式——又称为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生产量,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您正在浏览的“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论文”来源于网络或期刊,由完全论文网收集,属于“产业经济学论文”栏目,版权归其作者所有。

(三)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性中介组织,最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已有1.6万家企业加入。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做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清理、分拣再进行循环利用。

(四)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堆在一起是垃圾,分类存放就是资源。

五、国外循环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下面以日本北九州生态园为例介绍。

(一)园区简介

为解决大量消耗能源、资源而产生的垃圾排放等越来越多的环境,北九州市以建设亚洲的“国家资源及环保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振兴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为主,制定了生态工业园基本规划。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园区分为实证区和循环工业园两个区域。

(二)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北九州市的环保产业拥有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安全的高新技术,由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组成的“北九州环境产业推进会议”制定了基本工作方向并采用了环境政策与产业振兴政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政策。重点实施措施有四个方面:(1)建设循环使用及旧零部件再次使用产业园区;(2)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设施,新产业;(3)创办新能源技术产业、超微纳米等新一代环保产业项目;(4)加强人才培训。

此外北九州通过规划合理的功能区布局来更好的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具体功能区布局如下:(1)2001年6月设立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中心:是开展环境的基地,举办以市民为主的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保技术相关研修、讲座,推广环保技术。(2)环保企业聚集区: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把环保相关企业发展成为废物排放为零的资源循环基地。(3)响滩再生使用区:市政府场地租给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地方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独创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开展各种再生使用产业活动。(4)环保研发中心:企业、政府、大学联合起来将进行最尖端的废物处理技术、再生使用技术的研发。本九州生态产业园利用作为工业城市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人才、工业设施及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市民建立的,将振兴产业与环境保护两大政策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成功经验对我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国内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可从以下几点试做努力:

1.创新机构,保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成立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域实际状况,从引导和促进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工作。

2.绿色招商,促进第二产业生态工业发展。通过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的构建与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重点发展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3.集约使用,提高资源使用率。注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无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均努力达到较高水平。

4.重视,引领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投资兴建垃圾发电厂,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发电的同时保护居住环境;完善区域水循环系统,建立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用水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中水的需求。

5.加强信息建设,构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建立固废资源信息网,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固废资源交换与再利用的信息沟通,为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建设搭建信息平台。

6.注重生态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从孩子抓起,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相应课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知识,把生态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区域创新活动[J].辩证法研究,2006,(2).

[2]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

[3]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科技投资,2006,(8).

[4]江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J].华东经济管理,2005,(3).

[5]王晶日.实现循环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4,(1).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我出生于1951年,几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的动荡和不安定岁月。当年,为了对美国的帝国主义观念――特别表现为当时的越南战争――进行批判,我时常从中国所进行的巨大社会变革中寻找动力和灵感。尽管带着年轻人的稚气,从一个遥远的地球另一端来观察中国未免天真,但我始终相信我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21世纪,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已成为一位英文专业的教授,但我本科学习的是历史,主要是南亚史,我还选修了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课程。这促使我去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影响,而且给了我在中国文明史的语境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化的机会。于是,我选修了系统之外的课程,在一门课程作业中撰写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的文章,将以土地为根本的“农村社会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强调的城市工业化区别开来;在另一门课程考试中,我撰文批评了我的政治科学教授认为中国没有前途的书,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的观点。

在随后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我的重心转移到对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研究上。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受到中国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我需要了解这些,以便我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其诗作。斯奈德诗歌的风格和意蕴不仅受到李白、杜甫和寒山等中国古典诗人的影响,而且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派的影响,这些在其诗集《山河无尽》中都有着浓重的表现。

1990年,位于中国台北的辅仁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文学与宗教国际会议”,会上我受邀作了有关斯奈德研究的大会发言,题目是“‘处处现山’:加里・斯奈德诗文齐天”。这是我与中国学术界的第一次直接接触。次年,我开始指导我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写作博士论文,并成为另一位中国学生博士论文的评审委员。第一位学生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实际上比我年长。随后,我参编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科幻小说集,另一本是中国流行文化散文手册。

身居美国的亚洲族裔人群对美国文学做出的贡献,需要被美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认识。在意识到这一重要性之后,我研究了诸多作家以充实我的亚洲美国文学课。这些课程总是会涵盖华裔美国作家的小说和诗文集。不仅如此,我还发现我们应该为研究生开设包括中国文学和华裔美国文学在内的比较文学课程。最近,我就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当代小说翻译课程。

1990年我参加中国台湾的“文学与宗教国际会议”之后,有幸又受邀来中国的台北、上海、大连和金华等地参加了七次会议,并作生态主题的大会发言。除此之外,我还曾12次访问位于中国24个城市的36所大学并发表演讲,这些城市跨越北京和上海、台北和台南、大连和汕头、石家庄和曲阜、郑州和杭州、济南和金华。

这些中国听众是一个从本科生到权威学者的群体,我始终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和接纳。为了回报这样的热情,作为一位系主任,在我力所能及的权限内,我邀请过一批中国访问学者到我所在的中佛罗里达大学,指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各种学术问题。许多来访过的青年学者都在学术思想和科研水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不仅体现在他们回国后的教学中,也体现在他们撰写的有关生态批评的论文中。与此同时,令我感到荣幸的还有,我的讲座以及与来访学者的交流,促成了这一文集的形成并有机会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如今的中国,从政府最高领导层到城市和乡村的最基层单位,均越来越充分地意识到,忽视生态环境而一味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并严重影响民生。空气质量或许已经成为最为显性且最为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于是,政府通过改变能源结构而采取大量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比如用天然气以及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取代煤炭。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能源效能,也改善了技术结构和储能方式。

然而,从根本上说,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与自然的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通过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方式得以修复和改善的。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所谓优先权,重新思考自己最根本的价值,重新衡量我们对自然资源的最基本信仰,衡量我们的消费模式,衡量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比例,衡量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和可持续经济活动之间的鸿沟,以及生产和再生产之间的相对失衡。

我认为,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重新定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以及我所受的教育背景,作为一个文学学者、文化批评家和大学教师,我倾注毕生精力专注于促进和发展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我在大会上第一次宣读论文时还是一位研究生,论文主要集中在小说家特拉维的生态定位上,那时我称其为“无政府的尚古主义”。我的第一篇于1984年,是我硕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是关于加里・斯奈德和温德尔・贝利的自然诗歌的研究。我的第一篇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于1988年发表在哲学杂志《环境伦理》上,论文通过三位美国自然诗人讨论了大地女神盖亚的象征问题。而且,从1992年到2013年间出版的我的所有著作都是有关生态批评的。由于我的生态批评兴趣相当广泛,涵盖了文学、社会科学和文化领域,所以我的文章发表于各类期刊上,而不仅仅是文学批评方面的期刊上。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我所发表的“纯”文学批评的论文数量,已足以让我所在大学(先是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随后是中佛罗里达大学)的上级感到满意。

格里塔・加德曾在交谈中称我为一个“反叛者”,我本人倒也很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标签,因为这个标签所描述的是挑战既有教条和旧规的人,即不愿意因循守旧的人。诺尔曼・白求恩,一位服务于八路军的著名外科医生,曾经写道:“艺术家的作用是去打破平静。他的职责是唤醒沉睡的人们,摇撼世界上那些安于现状的栋梁。他使世界记起过去的黑暗,为世界显示当今的现实,并指出其新生之路。”这些话语常常激励着我的学术批评和教学。当然,我不能宣称自己已经达到如此境界,但这些话语确实是我实现学术志向的指路明灯。

人类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因为追求舒适和获取满足感,将与其他部分的相处关系变成了环境的破坏,变成了肆意的消费和挥霍浪费,气候变化将长期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球。面对这些,很多人情愿保持一种“沉睡者”的状态,而不去思考问题的内在原因及自己日常行为对此造成的影响。当然,文学并非唤醒我们自己的唯一途径,文学批评也不是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唤起人们环境意识的方式,但是,这毕竟是一种途径和方式。

我始终相信,人们时常需要被各种方式所唤醒,因为人们并不了解所谓刺激元素、唤醒记忆、审美意象或效能可以在知觉中产生引爆点。很多人从不为科学研究所改变,甚至从不阅读充满数据、图形和图表的科学报告。然而,这些人很可能去读小说、去抄诗、去听歌或去看电影,这些活动能够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反响,可以在自己和共生的非人类物种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结,而这些非人类物种与我们共享同一个环境,并且同生共死。

我写下这些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文章来唤起人们的注意和深化人们的认识,因为这些东西从我孩提时代刚刚懂得阅读时就最深刻地触动了我,直到今天。我的文章还指出,文化现象、认知和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使得社会、经济去适应一个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不是一味地默守陈规。当然,文化现象、认知和观念也可以阻止我们这样做。帮助还是阻止,需要人们作出选择。逐章阅读这部书,好像我的兴趣很凌乱,其实不然。这部书所呈现的多样性主题和例证,其实都与我的这种思考相关联,即:我真诚地相信个体和社会是可以作出明智的决定的,尽管我们常常是在走了曲折的弯路、犯了严重的错误之后才意识到,人类和人类的子孙能够而且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地生存,以便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既能让我们的发展可持续,也能让整个的地球生物圈中无数的生物和存在可持续。

在讨论生态批评问题时,我的一些中国同事常常引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说话。说实话,我认为经常用这个说法来掩盖大量的冲突、差异和人类的支配权是不恰当的。首先,这个说法把“人”从自然中抽离了出来,于是就弱化了我们是自然的存在、是进化的产物这样一个事实,同时忽视了特殊的环境和持续的文化实践本身就是我们与自然的其他方面互动和冲突的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其次,这种说法频繁地带给人们一种固化的认识,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平衡可以让我们获得,因而我们可以维持一种不再发展的道路。

我更愿意把我们的行动看作是与整个自然其他方面的一种“动态均衡”,这是一种没有专属于人类特权条件的“动态均衡”,是由生物圈中每一个存在体参与和互动的“动态平衡”。我们一刻也未达到过那种我们需要然后只需维持就可以的所谓“和谐”,因为这种所谓“和谐”需要人与其他生物从“和谐”的那一刻起均保持住一种不变的“姿态”。事实上,我们是在不断地从一种不平衡状态走向另一个方向的不平衡。每一次变化、维持和复位都有难以预测的反响和结果,这些反响和结果都需要我们通过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改变来进行处理和矫正。作为进化的产物,我们并非一个终结的存在,不像一个完成的商品被放在货架之上等待售出、等待消费。我们应该把自己更多地理解为一个更大的多元生物进程环链中的进程之一,而相对于更小的生物进程,我们又是其更大的多元生物进程环链。我们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同时,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生活在我们体内,也是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生态系统中。

如果我们把自己更好地理解为一个进程而非一个产品,那么我更愿意建议把文学和文化批评,也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也理解为一种进程。这一进程通过其生产和吸收不断地在展开、在演进、在变化,随后则通过这种吸收的结果而得以更大地发展。也就是说,读者对这部书所提出的观念和思考所进行的接受、理解和反映,也是其整体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意义上,翻译也是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而这个世界也在不断地被诠释、被形塑,我们自身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同样从一个瞬间到另一瞬间,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从一个行为到另一个行为地被诠释、被形塑。最后,我希望这部翻译工作量巨大的生态讲录集能够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和启迪,而且能够从才智和行动上更好地激励读者。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举行

11月17日~18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论坛主题是“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来自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林业经济》杂志社等单位的60多名林业技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忠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教授,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江西省林业厅肖河巡视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长武来成教授主持。

江西省林业厅肖河巡视员、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生态景观价值评估中心景谦平博士和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刘珉博士分别作了题为《江西林业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生态价值评估的前景》和《现代林业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生物质能源》的主题报告。

论坛安排了“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森林资产评估人才现状与需求”两个座谈会展开深入研讨。“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交流座谈会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暨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田明华教授主持。8位学者围绕“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主题进行了论文交流,2位专家做点评。“森林资产评估人才现状与需求”座谈会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董新春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就森林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收到高质量论文40多篇,内容涉及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低碳园区、森林碳汇、碳足迹,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能源、绿色政府采购、绿色创业,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生态公益林管护、生态补偿、生态安全,以及林权改革、林业信贷、林区贫困等诸多领域。会议论文将汇集出版,以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促进我国林业适应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需要。

生态消费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产品;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农业政策

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zixxje-90

1 引言

本文为了使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实现,建立了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农业组织、政府等各个微观主体的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相关主体的参与方式对农业发展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为了运行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全面设计与构建,不但要启动系统内部协同促进机理,周时也应做好外部导向工作,并相关主体参与机制进行重点的关注,使系统之间相互协同,运行机制向高效演进,以取得更好的效应。

2 运行机制的组成

多角度、多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发展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有以下五个系统组成:

2.1 目标系统政策

为了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生产者的利益诉求得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要发挥其经济功能,充分体会到生产者生产过程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的反馈功能,把消费者的消费半径和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要素控制在农业生态安全系统阙值内;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也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吸纳者的角色,依靠政府政策的影响约束去规范和管制相关主体行为,把生产者与消费者这两个微观主体利益极大化,用来决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的实现,进而实现农业产品安全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2.2 利益系统的政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是两个发展进化过程中相关利益的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运行机制演进的过程中,生产者追求最大的利润,消费者追求最大的消费实惠,政府希望得到公共管理的高效率,因此,各个主体的利益本身就有着相辅相成而又的联系。因此,推进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必须统一,也可以理解为相关主体的利益一定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公共管理手段的选择和制定。既可以保证生产者利益的保障、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以体现社会公正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2.3 技术系统的政策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日益膨胀的人口。而科学技术进步在提高人类生存能力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得到的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必须的农产品数量尚未完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了人类进步又一桎浩。因此,农业技术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是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运行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如果政府管理得当,可以在保障生产者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的协同实现,并产生惯性的良好趋势,推动农业技术的良性循环。

2.4 信息系统的政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为了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实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者、消费者等主体的自发约束功能,促进环境资源安全投入要素选择和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发展中的信息主要是要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因此上要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现,农产品的信息也应该走“三位一体”的道路。政府应该做到搭建平台,并负责提供服务,也可以培育农产品的信息提供单位和家产品的供给机构,进行服务外包;做好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产地认证;培育消费者有理性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参与到农产品的信息供给和社会监督中来,政府应定期向农产品的消费者购买信息,促使农产品生产者调整行为。

2.5 组织系统的政策

政府的宏观政策取向和农产品的生产者利益极大化行为直接影响农业环境生态安全与质量安全的发展。通过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单位的整合,培养新的农产品生产者、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成为理性的政策受体,通过对现有农产品经营企业的规范和引导,把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相对成熟的农业生产单位、农产品销售中介组织、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等作为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政策的直接受体,政府制定出激励和管制政策,各个主体协同运作,使生产者、消费者及政府到合理利益,借用农业生产品生产组织的福射和带动功能,更快更好地协整农产品生产者的行为,让政府制定出的相应政策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促进各个主体之间长期的战略协同和发展协同。

3 结论

本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生产者的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政府的政策规定等主体的行为研究拓展到农产品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同时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微观主体利益扩张到宏观政策受体问题,在交叉学科应用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以系统的观点关注了农产品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系统架构分析基础上论证以质量与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发展的必然、机理和运行机制,把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两个微观主体行为和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分析扩张到了社会、环境、文化、法律等视角下,构建了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运用系统、协同、发展的思想解决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峰,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与农户生产行为研究一以江苏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2]金晓蕾.蔬菜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

上一篇:消费动机论文范文 下一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