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6:31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河流生态修复

自古以来,我国就已经注意到了河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力的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河流的生态问题息息相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水利的兴修是河道治理的一种,河道治理当中不仅要确保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河道治理中河流的生态修复的问题。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外面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给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使河流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为产生的破坏无法避免,但是对破坏以后的合理生态进行修复却是可以的。对河流的生态进行破坏以后的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耗费巨大的工程,如果修复好了,又具有重大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河流的各项功能,还能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等等,对合理的生态进行及时的修复,十分的必要。

1.改善河流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河道治理利用河流的相关规律、河道的规律,从河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的调整水流的位置,改善水流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保证河流的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但是,在河道治理的同时极其容易只注意治理而忽视了河道治理的同时河流生态的保护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使得河流内布生物的多样性变化,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城市的正常供水补给受到威胁,河流沿岸的气候产生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曾经的美丽景色不复存在。

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可以恢复河流曾经的活力,改善被破坏的河流的生态,还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人们在看到了河流生态遭受到的破坏以后,体验到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开始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开始审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对河流生态修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破坏了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保证河流的功能,促使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河流进行治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河流发挥它的最大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航运、灌溉、防洪、供水等等。治理可以使得河流达到这些要求,而要如何保持这些功能的长时间、不打折扣的发挥,生态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同时重视河流生态的修复不仅对合理发挥功能无害,相反是大有裨益的。河流生态修复了,从灌溉的角度来说,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能保证灌溉。从防洪的角度来说,既满足了河流航运的要求,又不至于在雨水多的时候,无法承担蓄水压力。洪水来了,因为生态比较好,植被覆盖有保证,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如果河流不仅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还不能减少灾难的发生,更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改善、修复河流的生态,在保证河流最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促使河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正是治理河道所期望的。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河道修复不像一般的建筑施工过程那样比较容易掌握,而是一个涉及各种地形地貌、弯曲的河道、变化的河床、河道旁的植被等等一个立体的工程。所以要修复好河流的生态,得在先搞清楚河道治理,在进行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还要从多方面探讨修复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1.河道、河床修复,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

现代的河道治理一般都是运用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材料来进行河道的治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固然的坚实有力,但换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河道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是难以改道的。在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道的修复指的就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一般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不是笔直的。蜿蜒曲折的河道可以使得水流的流速不同,流速不同自然的水体流动就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水体流动是十分的有利于合理的生物的多样性的,这对修复河流的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样,在河道治理当中,修复河床也要体现对修复河流生态的意义。河床是河流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河堤不仅可以防洪,还能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息繁衍。

修复河流的生态就是要使河流的生态回到曾经那个多样性的面貌,而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河道、河床治理的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生态的问题,在治理的时候就着手于恢复,一举两得。

2.缓冲带修复,降低河流的压力

河流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脱离于陆地之外的一个存在,河流和陆地之间有一个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把河流和陆地紧紧地联系起来。河流的生态破坏包括缓冲带的破坏,缓冲带一般是由河边湿地,河谷等组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流缓冲带的修复,这对修复河流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在河流的两个岸边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专门设立一个足够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作用在平时显现不出来,一旦洪水发生,它不仅可以起到减弱洪水冲击的作用,还能把洪水分蓄一部分出来,大大降低了河流的压力。缓冲带承担着给河流降压的作用,还发挥着维持河流生态多样性的作用,它的湿地、河谷等等可以给生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还能净化河流的水质,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3.植被景观修复,保持生态平衡

过去一直认为,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指植被的修复,今天虽然人们的认识已经发极大的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植被的修复在合理生态的修复当中还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破坏的植被导致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报复,在治理河道的时候,修复破坏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在科技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善于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修复被破坏的植被,使得植被的覆盖能够恢复,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植被覆盖水平。植被的修复、恢复可以极大的保持水土,有利于河道的质量,是一种根本的、生态的治理方法。植被恢复了,毫无疑问的将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有益,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一直以来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

总结:

认识到了问题就要积极的去解决,即使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也要积极的探索、实践。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是顺应时展的,虽然至今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重要性已经体现了出来。合理的生态修复是一个长过程的修复,涉及面广、问题多,比较复杂。虽然如此,进行积极的探讨,找到修复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对河流的生态进行修复,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2007,30(9)

[2]孙永波,陈俊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3]张世玉.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4]李祥龙,陈廷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1(1)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2

关键词生态修复;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17-01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101.85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1.20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其中,耕地流失面积5.67万km2,占耕地面积的50%,全省已形成大型侵蚀沟16万多条。黑土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危害,而且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结合黑龙江省开展的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治理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

1.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wWw.133229.cOM

1.2生态修复的2种模式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其过程通常由人工设计和实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2种模式: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尚未超负荷并可逆转的情况下,人类或自然干扰因素被解除后,修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完成,即生态自我修复或生态自然修复;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超负荷并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仅靠自然修复不可能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须采用人工整治措施才能恢复。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其实质是采用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2]。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实施的生态修复是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

2实施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种措施一起实施。在采取的措施上要突出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应因地制宜、科学配置[3]。

2.1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订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项目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将山、水、田、林、路、草、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2退耕还林还草

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验,推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开展林粮、林草、林果、林药和林菌开发技术研究。

2.3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对过度放牧、草质退化的荒坡进行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试验。利用围栏封育,恢复草质,提高植被覆盖率。

2.4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引导农民从传统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转变。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通过各种措施种植绿色食品,提高单产。

2.5水土保持林优化及更新改造

利用以松改杨、切根贴膜及萌蘖更新等新技术对林带进行优化改造,以减轻林带胁地,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2.6树种选择和配置

以乡土速生树种为主,引选新的水土保持树种,多树种搭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体,水保林与农防林、用材林、薪炭林、四旁林相结合。

3结语

(1)森林植被可以使水分最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有利于水土保持。而通过人工打坝造田、修谷坊、建排水拦截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但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达不到根本上的治理效果[4]。

(2)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更稳固、更持久,蓄水保土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因此,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3)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可保护黑龙江省珍贵黑土资源,改善黑土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快速发展地区经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整理

4参考文献

[1] 赵秉栋,赵军凯,宫少燕.论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05-106.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3

1.1 临床资料:2002年9月~2005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前牙龈下1/3根折的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18~35岁。8例共11颗牙,X线检查未发现牙槽骨骨折。根较长且断端根面位于龈缘下2~3 mm,或至少有一侧位于龈缘下2~3mm。治疗修复后经过3~24个月随访复查,达到了牙齿美观稳定,承受正常压力而无主观症状,牙龈形态色泽正常,X 线片检查未出现根尖及牙周病变。

1.2 方法

1.2.1活髓根管治疗:在局麻下摘除游离牙冠或牙折片,冠根联合折病例去除残留牙冠,拔除牙髓,一次性根管治疗,并用牙周塞制剂塞治创面。

1.2.2正畸牵引: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1~2周无症状后,用根管钻去除部分根充物,选合适的成品根管桩,以磷酸锌粘固粉粘附于根管内。用0.25mm不锈钢丝双股结扎缠绕根管桩螺纹形成牵引钩。使用“2×4”、“2×6”矫治技术或常规固定矫治技术,用0.016"澳丝节段弓丝,打一个补偿曲,使牵引力方向与牙长轴一致,进行牙合方弹力牵引,每周复查加力一次约15g左右。使其移动至根折最低点达龈缘上方1mm,一般需要4~6周,再保持3个月,以防止牙根回缩,然后进行桩冠修复。

1.2.3桩冠修复:固定保持3个月后拆除矫治器,然后常规备桩+烤瓷冠修复。

2结果

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断端根面位于龈下2~3mm的残根采用本法治疗使患牙得到保留,牙齿作伸长移动时牙周附着支持组织(牙龈粘膜、牙周韧带、牙槽嵴)随之向牙合方移动,利用正畸原理,保存了患牙牙根,而且龈缘形态恢复良好,与邻牙协调,冠根比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患者对修复后的牙齿效果均感满意,无松动现象,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该法不同于传统修复观念,,具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3讨论

3.1前牙位于口腔前区最突出部位,易受伤而致折断,单纯冠折病例先行根管治疗再做桩冠修复已是常规疗法。

3.2以往在临床上对断端根面超过龈下2~3mm的单个残根, 通常采取拔除后再做修复,也可能行牙龈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但由于前牙在颜面美观上的重要影响, 保存患牙牙根,拥有良好的龈缘形态具有重要意义[3]。本法通过临床检查:摄X线牙片,观察牙根、根管、根尖情况,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正畸方法将残根进行牙合向伸长移动,至龈下断端根面超出龈缘1mm,保持3个月左右,对患牙行桩核烤瓷冠修复。克服了:①活动义齿修复,稳定性稍差,且由于卡环、基托的存在给患者带来异物感,对咀嚼功能、发音和美观都有一定的影响。②固定桥体修复虽稳定性好,但需同时要破坏性磨除相邻的两侧健康的牙齿,患者往往难以接受。③种植义齿修复虽然也具备良好的美观性和稳定性,但需要足够的牙槽骨量并且需要植入种植钉,有些患者难以接受。

3.3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正畸力要轻柔、切不可操之过急,使用牵引力量过大易造成残根松动,甚至脱落而造成失败[4]。另外,冠桩的长度是影响桩冠固位的主要原因,冠桩越长,固位越好,在保证保留根尖区有3mm以上的根管充填材料,确保牙髓治疗的效果,防止尖周感染的前提下,冠桩根内段的长度相等于根面以上牙冠长度,对个别不能达到理想的冠桩长度时,可改进冠桩的形状和表面形态,以增强冠桩的固位力。

3.4修复前正畸与常规的正畸治疗是有差别的,修复前正畸的目的是为缺失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更有利于口腔功能的发挥,使修复体在功能和美观两方面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有的病例比较简单,只需局部或个别牙齿的移动即可达到矫治目的,活动矫治器及片段弓矫治器均可使用;比较复杂的病例,则必须采用常规固定矫治器、较长疗程才能达到目的。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要注意控制牙齿发生希望的移动以便修复能顺利进行。修复前正畸以成人多见,年龄偏大,牙周组织的改建相对缓慢,因此正畸治疗中加力一定要适当,一般采用轻而持续的矫治力,同时注意支抗的设计[5]。

另外,正畸治疗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修复所需要的覆牙合、覆盖、牙弓中线及牙弓间隙的合理分配利用,有时还要考虑牙齿互相替代和异位时牙体形态的调改与塑形,才能使正畸后的义齿修复在功能和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还有,常规正畸治疗后常需1~2年的保持,而修复前正畸治疗后则不需保持较长时间, 因为修复体完成后即可恢复邻接关系起到保持的作用[6]。

[参考文献]

[1]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13.

[2]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0-241.

[3]孙少宣.美容牙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14.

[4]徐宝华.现代临床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78-283.

[5]陈扬熙.成年人正畸[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112.

[6]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06-609,616-620.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4

[关键词] 老年;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598例曾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老年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59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16例,女性182例;年龄58~87岁,平均66.5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在修复前均认真行口腔检查和治疗,记录和拍摄全口或局部牙片,拔除松动牙齿,治疗龋病、牙髓病、牙周病,残根残冠拔除或保存治疗等。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病例在治疗前后拍摄关节侧位片。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2 结果

2.1 修复情况

598例病例中514例(85.9%)为活动义齿修复;514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4 369颗,平均每人缺失8.5颗。84例(14.1%)为固定义齿修复。

2.2 义齿修复情况

514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32例,上半口义齿26例,下半口义齿11例,赝复体8例。84例固定义齿修复中,男55例,女29例;共修复125个牙单位,其中,男87个牙单位,女38个牙单位。

2.3 食物嵌塞情况

以食物嵌塞为主诉或缺牙伴食物嵌塞共103例,占20.0%。其中,男性95例,占28.6%;女性8例,占6.12%;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4 咬合接触关系情况

514例病例中,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99例,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抬高99例,上下牙列间有咬合关系同时修复时也按原咬合关系修复316例。

3 讨论

3.1 老年人口腔特点

老年人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因年龄因素均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颌骨骨质密度下降,牙槽骨吸收,黏膜及牙龈变薄、萎缩;牙列缺损及缺失较多,口内存留大量残根残冠,剩余的牙也存在过度磨耗,形态改变,髓腔变窄变小,根管变细,甚至闭锁,易出现根折、牙折;口颌系统的软组织、颞颌关节涎腺系统也存在退化改变等。突出表现为:①牙合 曲线异常。后牙功能尖重度磨损,交错缺牙,对颌牙伸长;余牙区牙槽骨代偿增生与缺牙区牙槽骨重度萎缩并存,以及不良的咀嚼习惯,均可造成牙列的纵牙合 曲线与横牙合 曲线异常。异常的牙合 曲线可破坏正中咬合位的稳定性,影响颞下颌关节(TMJ)的正常结构与对称性,还可造成咬合创伤,引起牙周疾病及咀嚼肌功能紊乱[1]。②咬合垂直距离降低。老年人因牙齿重度磨损,双侧后牙游离端缺失,上、下颌交错缺牙,致使正中咬合支持丧失,以及牙槽骨重度萎缩、颌不良修复等原因,导致咬合垂直距离明显降低。过低的咬合垂直距离使患者咀嚼无力,咬合时易咬腮、咬舌、咬牙龈。

3.2 修复方法

3.2.1 治疗模式为老年人制订治疗计划时,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由口腔修复科的医师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病史、患者及家属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实可行的、能为医患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拔补治后再转口腔修复医师进行牙体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复适当的咬合功能。实施修复的方案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又要考虑到义齿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3.2.2 口腔修复方法的选择塑料可摘局部义齿通常戴用时间较短,因为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不利于口腔卫生。但因其相对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齿随后亦需拔除修复时,可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为老年患者的暂时义齿,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卫生、余留牙状况等多种因素。

3.3 治疗

3.3.1 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治疗在处理此类患者时,一是要去除咬合创伤和软组织损伤,二是要在患者的适应范围内恢复合理的咬合垂直距离。临床上,若缺牙较多、余牙少,或是失去原有咬合垂直距离的关系,可适当抬高咬合;若为个别缺牙,又无关节症状及重度磨损所致的牙本质过敏和多数牙食物嵌塞等症状,可不抬高咬合;若余牙较多,并伴有上述症状者,可考虑抬高咬合。由于老年人不易适应咬合加高,必要时可先使用过渡义齿,待咬合垂直距离调整合适后更换最终义齿。

3.3.2 牙合 曲线不良对策牙合 曲线不良主要是义齿修复后不易达到咬合平衡。因此必须进行修复前的咬合调磨,然后通过义齿修复进一步解除咬合创伤,恢复正中咬合位的稳定性和TMJ的对称性。大多数TMJ与咀嚼肌功能紊乱的患者都存在正中咬合位的不稳定或双侧TMJ的不对称。稳定的咬合关系也是恢复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的基础[2-3]。因此,应特别注意纠正其不良咀嚼习惯。

3.3.3 牙间食物嵌塞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周病松牙、牙体缺损、牙齿面重度磨损、牙列不齐、咬合关系异常及不良修复等,常常造成牙间食物嵌塞,不仅影响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引起牙龈更加萎缩、牙槽骨吸收,而且妨碍正常进食,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安。医师在修复缺牙的同时,需注意到对有食物嵌塞部位的防嵌设计,纵型可采用牙体充填术解决。多个牙间隙嵌塞时,可采用可摘式铸造支架防嵌器或牙合 垫的方法。横型:前牙及前磨牙牙龈萎缩并伴有楔形缺损时,可用光敏树脂同时修复楔形缺损和部分邻接点下方的三角间隙。前牙多个间隙嵌塞时还可用假牙龈。后牙可酌情使用牙齿连续卡环加颊侧牙间三角固位体,牙周夹板。

总之,老年人无论在生理、病理、心理状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损或缺失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口腔科医师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的相互兼顾、治疗与护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与防病的相互结合,不断改变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条件,总结临床经验,为发展老年口腔医学事业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2]潘小波.老年口腔修复现状[J].广西医学,2006,28(3):323.

[3]周嵩琳,柳海,张小良,等.重新修复42件全口义齿修复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35-36.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5

[关键词] 深覆 ;咬合重建;普通可摘局部义齿

[中图分类号] R783.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63-02

上下颌前牙咬合呈深覆 关系,且伴有复杂牙列缺损是中老年口腔多发病之一,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也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恢复这类患者的上下颌垂直距离,重建咬合关系,增加咀嚼功能,提高修复率,对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本院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29例患者采用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术后1~2年复查,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08年12月来自本市范围内的55例中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38~65岁,平均51岁;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6~67岁,平均53岁。两组患者中口腔卫生差,均有牙列缺损[2](主要为后牙缺失),余留牙(主要为前牙)牙齿磨耗严重[3],下前牙较短,上前牙腭侧牙龈有创伤,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腭侧牙体变薄,颌间距过低,面下1/3高度变短,自诉咀嚼功能差等现象。

1.2 修复效果衡量标准

良好:自述咀嚼功能明显改善,肌疲劳感消失,咀嚼硬物无不适感,颌面外形表情及发音功能2~4周内得以恢复;较好:自述咀嚼功能正常,肌疲劳感减轻,可咀嚼大部分食物,颜面外形表情及发音功能改善明显;较差:自述咀嚼功能低下,只能吃软食物,咀嚼硬物时疼痛。

1.3 方法

1.3.1 治疗组①修复前准备:完成必要的牙体牙周疾病的治疗。②咬合分析:根据患者余留牙、颌位及咬合垂直距离的情况、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的情况,确定咬合重建的垂直距离,制取分析模型,确定治疗方案。③修复过程:常规基牙预备,对磨耗严重的基牙需桩冠修复,但黏接桩后,全冠应暂时性修复。然后测定垂直距离,确定颌位关系(将蜡堤烤吹,嘱患者下颌放松,作正中咬合至确定的垂直距离高度,转移到 架上制作)。牙列缺损用普通可摘义齿修复,至少戴1~3个月,以检验垂直距离的增加和改变后的颌位是否合适。在此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试用情况做选磨调整。按照普通可摘局部义齿最终合适的颌位的距离,在此垂直距离上制作金属烤瓷冠和铸造活动义齿,嘱半年复诊1次。

1.3.2 对照组单纯地用全冠修复前牙及后牙磨耗严重地冠,而牙列缺损也单用一般义齿修复。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正常 时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基本居中且双侧对称,两侧肌肉位置对称,功能活动协调[4],前牙深覆 伴牙列缺损时致正中 位丧失或偏离正常范围,颌间距明显降低,使口颌系统的生理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所谓咬合重建是指用修复方法对牙列的咬合状态进行改造和重新建立,包括全牙弓 面的再造,颌位的改正,恢复合适的垂直距离,重新建立正常的 关系,使之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功能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因 异常而引起的口颌系统紊乱,使口颌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前牙深覆 伴牙列缺损时,如果单纯地用全冠修复前牙及后牙磨耗严重基牙,而牙列缺损也单用一般义齿修复,结果是患者上下颌垂直距离低,咀嚼效率低,用不上力,进食慢,严重者还会导致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因此,要以升高颌间距,确定正确的正中 关系为前提即咬合重建来修复磨耗严重的牙和牙列缺损。对磨耗严重的前牙先暂时性修复,因为垂直距离和颌位关系没有稳定,应先用硬质树脂全冠修复;对后牙列磨耗严重的基牙,在制作普通局部义齿排牙时 面用蜡雕出形态,并与对 有良好接触关系,从而恢复其 面形态。

普通可摘局部义齿可适当增加上下颌垂直距离,使下颌及髁突前下移,并稳定于正常的关节位,以重建肌肉、咬合及颞下颌关节间的生理平衡。临床上普通可摘局部义齿用于试验性治疗是咬合重建不可少的步骤,通过试用和磨改寻找最合适的颌位和垂直距离,时间可能长一些。咬合重建时升高量应以患者舒适为准,咬合升高后的下颌位置以不超过息止 位为好,以免产生关节和肌肉症状。

固定式咬合重建最终修复多选择全冠、部分冠,前牙考虑美观因素,多采用金属烤瓷冠[5],对于磨耗严重的牙采取桩核冠修复,以避免全冠脱落。后牙除采用烤瓷全冠外可以制作金属全冠,但材料应有选择,最好选用金合金烤瓷冠,因其延展性好,而钴铬合金在咬合时远不及金合金舒适。后牙的牙列缺损最终修复体用铸造活动支架义齿修复,因其人工牙耐磨,基托薄,能较好适应咬合重建后的颌位和垂直距离。

关于单双颌咬合重建是单颌重建还是双颌重建,一般来讲重度 磨损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者作咬合重建时,需要双颌牙列 重建;轻度 磨损时一般为单颌,需根据牙磨损的程度, 曲线的形态来决定。

在本文患者中,因咬合关系重建工艺复杂、费用较高、费时较长,治疗前一定要充分征求患者意见,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费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完全同意后方可进行。若对此修复治疗并无迫切要求且有顾虑的患者,不宜进行咬合重建。

[参考文献]

[1]程,曾晓莉,曹素华,等.上海市老年人义齿修复状况抽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9,18(5):467-471.

[2]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4-262.

[3]候潇,汲平.牙齿磨耗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7,8(2):156-158.

[4]周继林,刘洪臣,王海鹰,等.颞下颌关节急慢性损伤的 间矫治[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10(1):41.

[5]陈歌杨.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95.

(收稿日期:2010-03-12)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6

一、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地区植被破坏,90%的可利用草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不能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各级水利和农牧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地的成功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人工措施,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系统的初步恢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草原保护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草原建设的同时,把生态修复作为当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一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二、抓紧制定生态修复规划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辖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规划要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牧区水利等规划相结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依据。近期应以江河源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及绿洲边缘区、草原区、重要水源区、长城沿线风沙源区等区域为重点,在降雨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微的地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的对象主要是覆盖度为5-50%的低中覆盖度的草原、郁闭度小于40%的灌木地等地类。

三、组织开展科研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对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机理与关键技术、优质抗逆草种选育、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等课题的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要积极推广优良草种、畜种及改良、秸秆养畜过腹还田、草田轮作、植被抚育更新、节水灌溉、草产品综合利用、围栏建设、免耕种植、鼠虫害防治等技术,搞好生态修复效益监测评价工作,指导与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各地要依据《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对乱开乱垦、乱挖乱采、超载过牧等行为,进一步制定操作性强的相关法规规章、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要严格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制度,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严格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为生态的自我修复提供保障。同时,要推动各地出台或完善税收、信贷、投资和能源等方面的优惠>策,促进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督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各地要按照《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以草定畜,逐步压减牲畜头数,实现天然草原的草畜平衡,加快畜种、畜群结构调整,防止超载过牧,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要坚决禁止开垦草原的一切违法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原的行为,加大对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各类非法破坏草原行为的监督检查:要坚决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新的生态破坏问题;所有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均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封山禁牧、休牧或划区轮牧。要加强对风沙区、草原区、山区和丘陵区等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大力宣传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保持水土、保护草原的意识。宣传生态修复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保护草原,防治水土流失。要切实转变生态建设中重工程建设轻保护的观念,自觉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切实加强部门配合与协作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7

关键词:牙缺损;牙颌畸形;正畸;修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t5)04-0197-01

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对收治的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从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疾病病患有329例,其中130例是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病患,其中男病患63例,女病患67例,年龄为16-54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其中由于事故导致的外伤牙缺损有38例,由于龋病而造成的牙缺损有46例,由于牙齿磨损的牙缺损有8例,由于牙齿受到酸蚀而导致牙缺损的有12例,由于先天性牙齿发育导致的牙缺损有26例。所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牙缺损及牙胎畸形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首先为两组患者均行X线曲面断层检查,对是否存在牙槽骨丰满、过度吸收与其他异常状况进行确定。对有牙周疾病伴随发生患者先给予奥硝哇、甲硝哇口服治疗,待患者炎症消失后再展开后续治疗。正畸治疗:先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的全面检查,取研究模型,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对患者的检查、模型的测量和X片测量分析,根据其不同病情,与患者沟通,制定最佳的正畸与修复方案。对本文收治38例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修复前矫正经半年~1年半的正畸治疗,达到牙弓排齐与整平,打开咬,合理分配缺牙间隙,直立缺隙侧倾斜牙及矫正反等预期治疗效果,采用带有缺牙义齿保持器,保持时间在2~3个月左右,再行修复。具体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经半年~1年半的正畸治疗,达到口内现有的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后牙咬关系正常的治疗效果。然后,两组患者均行修复治疗:根据患者缺失牙的数量、位置、邻牙的牙体牙周情况和由于畸形而致异常磨耗的天然牙的情况制定修复方案。

1.3疗效判定

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牙外观恢复情况、牙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修复体种植成功率,对比患者满意度。到以下5个标准者即为成功:修复体的大小、形态与同名牙相匹配,符合牙齿的正常解剖形态;前牙覆盖关系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修复体自然美观舒适,并且能够正常使用功能;牙形态正常,正畸牙位置稳定,无松动,无反弹复位;语言和咀嚼功能完全恢复,部分原有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症状亦逐渐消失,患者对结果均满意。有效:修复体的体积、形态与同名牙一样、并且外形美观其功能也正常,前牙覆盖关系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正畸后牙位置稳定且没有松动感,语言和咀嚼功能全部恢复,而在6个月后有复位现象,且颞颌关节紊乱患者症状变化逐渐恢复;无效:以上标准没有达到均为失败。

1.4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a±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检验,组内数据展开才检验,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修复体种植成功率及牙外观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牙外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病患牙功能恢复情况

经6个月正畸与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吞咽、咀嚼及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尚有1例患者咀嚼功能未恢复,并且所占百分比为4.55%。相比较来看,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牙功能的回复状况很明显要优越于对照组(P

3 讨论

牙缺损患者通常会伴随牙齿畸形,这是因为牙列缺损起病原因较为复杂,常有邻牙倾斜情况,牙体长轴中一般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容易引发牙胎畸形。这一疾病不仅会对患者口胎系统功能有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面部美观,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因此,采取有效矫正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另外,采用修复前正畸可以有效地去除一些病理性因素,有利于保护患者口腔内余留牙周组织的健康,使其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通常而言,要等到正畸牙移动到正常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待其稳定后再行烤瓷牙修复,但对于一端基牙位置正常,另一端基牙行正畸治疗后的固定桥修复病例,其保持时间可相应缩短,因为修复体能发挥正畸治疗后永久性保持器的作用。

4 结语

生态修复治理的意义篇8

作者:阎卫华

[关键词]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在接诊的口腔修复的患者中,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这就造成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降低[1-3]。在临床当中我们发现由于老年人的口腔常存在着多种疾病,情况比较复杂,加之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牙槽骨吸收、神经肌肉功能退化等一些系统性疾病,上述原因就加大了口腔修复的难度。本文中笔者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笔者选取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的8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年龄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岁;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7例,,中学、中专或技校30例,小学33例;老年患者经济状况:月收入水平低于l000元者13例。3000元以上者25例,2000-3000元者12例,l000-2000元者30例;住院付费情况:医保者5例,自费者30例,公费者40例,农村合作医疗者5例。

1.2方法

①由专业的口腔修复医生(也就是镶牙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②拔除患者牙齿的残根、松动不能保留的牙齿,治疗口腔内有问题的牙齿;③实施补牙、洗牙、牙周疾病的系统治疗,并保证剩余牙齿的健康;④修复医生(镶牙医生)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适戴牙;⑤让患者戴牙及复查。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期组患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中50例(62.5%)为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425颗,平均每个患者缺失8.5颗。3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37.5%)为固定义齿修复。5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患者20例,上半口义齿患者5例。下半口义齿患者15例,赝复体患者10例。30例固定义齿修复老年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共修复125个牙单位;其中,男87个牙单位,女38个牙单位。见表l。

3讨论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仍然存在着老年人口素质较差、社保医保不健全、经济基础薄弱等非常多的情况。这些不足表现在老年口腔疾患方面,有:老年人大多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老年患者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也存在着对口腔医生安排的治疗不理解不配合等等状况。

据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牙列缺损率为12%-88%,老年人的牙列缺失率为7%-14%,但是老年人口腔牙列的修复率非常低,即使进行修复的老年人中不良修复占得比重也很大,这就与国际上“8020目标”相去甚远。

近年来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老年口腔医学的发展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建立了具有老年特性化的防治学科体系,在老年人口腔疾患的残根残冠的保留、口腔治疗模式、生理特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4-7]。

老年人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因年龄因素均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颌骨骨质密度下降,牙槽骨吸收,黏膜及牙龈变薄,萎缩;牙列缺损及缺失较多,口内存留大量残根残冠,剩余的牙也存在过度磨耗,形态改变,髓腔变窄变小,根管变细。甚至闭锁,易出现根折、牙折;口颌系统的软组织、颞颌关节涎腺系统也存在退化改变等。突出表现为:后牙功能尖重度磨损.交错缺牙.对颌牙伸长;余牙区牙槽骨代偿增生与缺牙区牙槽骨重度萎缩并存。以及不良的咀嚼习惯.均可造成牙列的纵殆曲线与横殆曲线异常。②咬合垂直距离降低。老年人因牙齿重度磨损,双侧后牙游离端缺失。上、下颌交错缺牙。致使正中咬合支持丧失,以及牙槽骨重度萎缩、颌不良修复等原因,导致咬合垂直距离明显降低。过低的咬合垂直距离使患

者咀嚼无力,咬合时易咬腮、咬舌、咬牙龈。

治疗模式为老年人制订治疗计划时.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由口腔修复科的医师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病史、患者及家属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实可行的、能为医患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拔补治后再转口腔修复医师进行牙体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复适当的咬合功能。实施修复的方案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又要考虑到义齿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口腔修复方法的选择塑料可摘局部义齿通常戴用时间较短,因为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不利于口腔卫生。但因其相对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齿随后亦需拔除修复时。可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为老年患者的暂时义齿,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

全身情况、口腔卫生、余留牙状况等多种因素[8]。

上一篇:文物古迹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劳动合同对劳动者保护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