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5 11:00:19

生态农业培训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1篇

1.1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很多地方农业推广服务基层仍沿用传统的推广体系,使我国生态农业推广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现阶段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主要由政府机构直接领导并统一管理,农业科研成果由乡镇示范点进行实验推广和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没有统一结合;科技、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在推广过程中忽视了对农产品安全问题和农业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保护,特别是一些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其推广工作停滞不前,推广功能名存实亡,大多情况以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为主,不能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农业发展推广机制,以改变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仍沿用传统的推广形式,大多都以实验和示范为主,没有更好的把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这种推广形式往往只是单纯的重视推广过程,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工作不管不顾,最终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根本上看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

1.3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从长远角度看主要是综合效益比较明显,相比于其他传统农业短期内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立足长远利益,长期推广实施。研究表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推广方面资金投入占到了其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占世界农业生产总值的1%,而我国目前的投资仅仅占到了0.2%,远低于世界农业推广资金平均水平。这将是严重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产业,需要技术推广人员有扎实的农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但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工作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习和进行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不能及时更新传统技术,新科研技术成果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朋友,使得生态农业在农村的推广缓步不前。同时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站点推广人员不足,设备配备不齐全,缺乏相应的推广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主要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依据,以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依托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合作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使最新科研农业技术成果和推广专业人员及农民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解决研究和推广脱节的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制。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开放性、保密性差等特点,因此,要建立保护农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和快速发展。

2.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农业在我国分布面积广泛,很多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生产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种差异性问题。建立生态农业推广机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考虑,一是培训和宣传使农民了解生态学规律并学会利用,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和保持农村生态体系平衡发展;二是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公布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科研成果,指导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一系列政策补助优势,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期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依靠政府支持,积极促进发展合作技术推广,建立多重有效的投资机制。

2.4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生态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定期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对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绩的推广人员进行奖励。

3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将是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有显著的长期效益,我国应重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推广力度,实施过程中加强制度和方式改进,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速度,对实现生态农业普及和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当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新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1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生态技术推广以促进农业增产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并以增强农业与社会、经济效益为主要指导方向,并采取符合当地的技术推广措施与方法。由于我国目前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较大限制与影响。传统推广方式是国家统一管理,并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进行推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发生分离,而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相互间难以协调。同时,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功能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基于此,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要尽快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体系。

1.2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良好的人才队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推广人员各方面素质不高,加之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及学习的机会不多,导致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受限,也因此难以传授高新技术给广大农户,无法满足农户们对新技术的强烈愿望与渴求。同时,一些基层农科站所的农技推广人员不足以及设备不够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对生态农业推广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与制约。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较单一

当下,我国许多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仍以传统的推广形式进行,如把农业技术以试验、示范为主,普及到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去。这种推广形式只注重单纯的技术推广,而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重要因素,也只在生产技术上做事,并未顾及到产前与产后的工作,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存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相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推广形式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非有利,而尽快建立与形成新型推广方式与机构,是当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4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在效益方面有一定区别,生态农业的远期效益较明显,因此需长期实施,有别于短期效益的传统农业,这也是导致相关部门对其关注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同时,通过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推广经费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较低,这无疑是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产生影响与制约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些地区用于生态农业推广的资费出现被挪用、挤占的现象,并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等。

2促进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其次,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户有机结合,避免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最后,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以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快速发展。

2.2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力度

当下,资金是影响与制约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中,除了依靠国家政策资金之外,应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并广泛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培养,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以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2.3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培训机制

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要以人为本。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知识的补充与培训,加大推广队伍的素质建设,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技能。另外,还要做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由于生态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农民加强宣传与培训,使其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可定期组织与建立农民培训班,并通过相关媒介如广播与宣传栏,以及有经验的专家与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咨询等工作.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89-1

生态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化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进行其他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研究生态农业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农技推广体制不适合生态农业的推广

当前我国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既是由政府来作为主导,以农业推广机构等政府部门作为推广的主力。这一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实现由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从科研到推广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统一,对新产品进行立项重点推广等特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灵活性,农业技术科研与推广两部分产生分离,作为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条件很差,推广工作变成卖种子和肥料,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收效甚微。生态农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科研和实际生产之间的转化更为困难,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显然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1.2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作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是以生态学和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不但要熟悉推广工作,重要的是真正了解生态农业技术,可以将生态农业技术明白、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新技术难以掌握,专业的设备也不会操作,制约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1.3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的推广,在短时期内难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说,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会有很大的收益。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市场力量,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或者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科研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的进度缓慢。

1.4 推广形式单一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推动,通过实验区、示范区和推广站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且较传统的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其推广方式要多样结合,如采用企业带动制、合作社、示范区、先进农户等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将社会资本和力量引入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来,解决传统推广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2.1 建设生态农业推广新机制

在农业大发展的形式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直接目标,以增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方向,围绕着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心,采取因地制宜技术和推广的方法,来实现生态技术推广部门的价值意义。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管理部门,其作用是制定国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指导科研单位进行科研,指导推广部门进行推广,实现各个环节全面统筹;第二要建立以科研单位和院校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研发机构,特别是加强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生态农业研究技术的转化工作,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走出实验室。第三是建立以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传统的带有计划经济的推广体系难以满足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农民的作用,利用农业科技企业和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技术的多元推广体系。

2.2 建立生态农业推广多渠道融资机制

资金是制约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根据生态农业效益回收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建立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多渠道的融资作为合作的推广资金融资模式。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前期费用的投入,让社会看到生态农业的效益;其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运行社会资金进入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使民间资金成为另一重要推广资金来源;最后,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自主经营和创收。自主经营不但可以对生态农业技术起到示范的作用,增强人们的信心,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增加部门推广资金来源。

2.3 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培训机制

对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首先进行生态农业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推广能力。培训的形式以在岗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同时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学历水平。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性较强,对农民要多多宣传和培训,使其逐渐了解。主要的形式有建立农民培训班定期培训、通过广播、宣传栏进行宣传、专家和技术人员下乡技术咨询等。

3 总结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制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实现对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维举,杨博.探析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J].北京农业,2012,(15).

[2] 王岩.浅谈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之路[J].技术与市场,2011,(05).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4篇

1.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1〕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其生态农业的认知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在退耕地区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农民收入,退耕地区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引导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促使农民养成安全生产习惯,增强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5篇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要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为基础,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自然情况不同,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问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要确保以下两点,一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及时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成果传授给农户,并听取农民的生产需求。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远期效益明显,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建立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对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针对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其既有外部因素限制,也有内部因素限制,为此,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以此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发展意义

1.1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整体管理非常重要,应以农业为基础,全面规划农业生产,并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此加强农业各环节的密切配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1.2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改善生态环境是重中之重,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尽量提高农产品安全性[1]。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还可以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推广形式单一。现今,我国大部分生态农业推广依然采用示范、试验等传统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将关键农业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即这些推广形式只重视推广过程,未对生态环境保护予以关注,导致农业生产产量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不当。2.2资金紧张。生态农业发展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更加突出,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资金紧张等问题,使得生态农业发展成为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比较少,由此导致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佳,进一步阻碍了生态农业发展。2.3缺少专业人才。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现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加之培训学习机会较少,未能及时了解相关新技术与新成果,进一步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2.4推广机构限制。目前,农业推广工作由政府机构直接领导展开,并且进行统一管理,农业科研成果由乡镇示范点予以实验推广及培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并未实现统一结合,致使教学、科研与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出现了协调困难的现象,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尤其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工作停滞不前的现象,致使推广功能只是一种形式,多以种子、农药销售等为主,无法积极、全面展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以,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应加强推广机构的建设,完善推广机制,以此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3.1健全技术推广管理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程度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重视科研机构的建设,强化合作农业技术管理,实现农民与最新技术的结合,以此解决传统模式下推广与技术之间的脱节问题[2]。此外,一定要重视农业科技体系的建设,逐渐增强农业成果的开放性、稳定性,以此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3.2加强资金扶持。应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制订补助方案,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尤其针对技术性突出的生态农业推广工作,政府部门必须增加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各项推广工作,从而建立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可靠保障。3.3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因为缺少专业人员,导致推广工作开展不到位,未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定期组织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且予以相应考核,有效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3]。此外,在管理中,还可采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健全奖励制度,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嘉奖,全面调动人员主观能动性,保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落实。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很多区域之间的生产模式、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此解决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性问题,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得以提升[4]。在建设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时候,应做到以下2点:一是宣传与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宣传,让农民了解生态规律,并加以利用,同时引导农民合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生态体系的平衡、持续发展;二是设立新型农业信息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国家农业政策、农业科研成果,以此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均较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给予一定的政策、措施支持,保证资金投入充足,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此为生态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穆洪海 李玉丽 单位:1.五莲县农业局蔬菜站 2.五莲县中至镇经管站

参考文献

[1]吕悦.关于科学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体系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农业,2015,(9):303

[2]华志刚,王德刚,唐万林,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探析.农民致富之友,2016,(1):198

[3]凌钊.防城港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6,(1):230,233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7篇

1.理论分析

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本质上就是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传统的农户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就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现代农户经济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可能是多元化的,而且这些目标还有可能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而变化。因此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需要结合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必须承认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但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农户的经济理性,而应该是将农户个体诸如利他、追求社会认同等基于社会偏好和私人的利己性偏好二者共同放进农户个体行为的效用函数中。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主要考虑三个目标: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减少家庭劳动力投入,不同农户对这三个目标的权重也不一样;而其主要约束条件则为土地面积、水利条件、劳动力数量、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等。理论上我们可以据此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农户大多并不具备实际量化决策的能力,他们的生产决策主要凭经验与直觉,同时也兼顾其他农户的示范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与限制。因此本文将主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完整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由Fishbein和Ajzen于1988年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人行为不完全取决于个体行为态度和行为规范,同时受到外界资源条件的约束。目前计划行为理论已发展成为较主流的关于行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生产决策行为以及健康行为等研究领域。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是农户有计划的行为决策,因此计划行为理论也适用于解释退耕还林地区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拥有的与行为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形成认知,认知将形成行为态度,同时个体对信息的处理会形成信念(包括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这些信念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只有极少的信念会被个体获取成为突显信念,突显信念将决定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认知与评价,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它反映了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力,知觉行为控制则是个体感知自己在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和可控能力。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个体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的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小;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也可以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个体是否执行某种行为受到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在上述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将直接决定行为。基于上述理论,结合本研究的需要,本文将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第一类因素是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和家庭劳动力配置情况,主要包括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非农就业程度[13]。户主会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水平、生活阅历、农业生产经验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状况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从而形成对生态农业的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土地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经验等将是农户考虑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促进或阻碍因素,从而形成知觉行为控制。第二类因素是政府相关政策,在本研究中主要指退耕还林政策、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其中退耕还林是一种强制性政策,对农户而言就是主观规范,作为重要的外界行为控制变量,它还会影响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可以帮助农户有效规避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会让农户更加倾向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由此形成较强的知觉行为控制。第三类因素是农户的相关认知水平,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如果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则其愿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形成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对生态农业越了解,他会觉得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越容易、越可控,因此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还将形成知觉行为控制。以上三类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影响了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

2.变量选择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文具体选择如下变量:因变量为农户对生态农业的采用行为,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家庭非农就业程度、是否为退耕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等,

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2年1—2月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所得,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共获取291个有效调研样本,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及来源情况;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情况、政府对农户的政策扶持情况。

二、计量方法与实证结果

(1)农技培训是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该变量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也与预期符号相符。如果农户参与过农技培训,则其更倾向于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选择。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掌握农业生产相关方面的技能,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就变得相对容易,也就更愿意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因此,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更大。

(2)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并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就影响系数而言,达到了1.2513,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显著的因素。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越会注意到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以及其他生产与流通环节是否安全无害,而生态农业生产这一安全环保的生产方式无疑是其最佳选择,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3)家庭非农就业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很大的负向影响,并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工资率不断增加,意味着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对闲暇也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户在进行生产决策时有可能将最小化劳动力投入作为其决策目标之一。生态农业较传统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因此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从而放弃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4)政府支持政策是影响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政府提供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显著。回归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与本文理论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

(5)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退耕还林等变量对农户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退耕还林变量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成负相关,这与本文理论分析部分严重不符。可能的原因是,退耕户由于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可能会更加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质量;各地区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样本分布不均或太少,不具有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对其采用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要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转化为现实的采用行为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内在动力。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户的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影响并不显著,但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严重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对农户进行农技培训,可以提高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同时,政府是否实行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具有政策扶持的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家庭非农就业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很大的负向影响。家庭非农就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反而越小。但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对其生态农业的采用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虽然受教育程度、生态农业认知等因素对于农户的采用行为影响并不显著,但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仍是一致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越高,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越大,这说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内在动力才能促使具有生态农业认知的农户去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补充和完善退耕地区教育资源,形成对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以农村基础教育为核心,辅之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育体制,努力提升本地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只有这样农民才能长期增收,退耕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农业才能可持续实施。二是要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退耕地区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引导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安全的农业生产知识,促使农民养成安全生产习惯,增强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三是要利用农忙季节以及春节等时机对家庭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宣传与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与技能,同时要在政策上引导其他农户采取换工、有偿帮工等形式为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提供劳务支持。四是地方政府应为农户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如果没有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退耕地区农户不太容易掌握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因而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同时发展生态农业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农户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调研过程中不少农户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以帮助其规避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技术与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地区农民开展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并尽可能为贫困农户提高低息、贴息贷款以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最终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8篇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和市场化进程”的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旅游业调整与整体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在拓展游市、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政府主导、资源整合、科学发展”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抢抓“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带来的机遇,通过多方位、强有力的市场推介,迅速提高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品质和知名度,促进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尽快步入管理规范化、经营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全面带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在对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实施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因地制宜策划一批新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十八湾休闲旅游观光带、马山半岛和大浮半岛等三个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集中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确保全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年接待游客人数达超100万。

三、工作重点

1、加深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策划规划。策划和规划是各项工作发展的前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编制我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总体规划,在总体目标、空间布局、类型规模、产品特色、接待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对重点区域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发展规模和趋势、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等进行深入研究,突出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特征、文化特性、市场需求,挖掘资源,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和一哄而上的现象发生。

2、加强对新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规范管理。要在充分研究《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山水、观光农业、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对照标准规范,提升管理标准,严格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积极完善新建项目的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各项配套设施,确保项目上一个、活一个、带一片。

3、加快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坚持以“提档升级”为抓手,以红沙湾、慕湾生态园、九龙湾乡村家园等为重点,加强对现有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特色培育和人才培育,强化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接待设施、服务质量、卫生状况、旅游安全等方面检查考核,积极培训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讲解员,在每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都培育1个特色产品,做到乡村资源,星级服务,差异发展,不断提升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品质和发展规模,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特色品牌。

4、加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要以本地及3小时车程圈内周边市场为重点,大力抓好宣传推介,积极树立区在华东地区乡村旅游市场的龙头地位。要重点做好“六个一”,即:征集一句广告语和一个标识,向社会征集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图片及简短、易于传播和反复使用的广告语,形成统一的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形象标识;设计发行一张“休闲导游图”,用地图的形式标注全市特别是区内的休闲旅游点,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制作一个视频宣传片,对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的旅游内容进行提炼,整合成一个集中展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概况和特点的宣传片;制作一张休闲卡,休闲卡使用范围包括龙寺生态园、太湖花卉园、唯琼农庄、九龙湾乡村家园、雪浪山生态景观园、红沙湾农业观光区、慕湾生态园等7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持卡可以享受入园、停车免费,九龙湾、唯琼等无门票的单位部分休闲活动免费、餐饮打折;策划一个农事主题活动,每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要把自身专长和农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策划一个特色鲜明的农事主题活动。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交通导向标识、自驾休闲指南等工作,积极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成立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区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区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各镇、开发区、街道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领导和协调。

2、规范管理,做优服务。加强在交通、住宿、餐饮、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用行业标准规范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的服务行为;要加强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人才培训,既要抓好讲解员、服务员的培训,也要做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要加强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针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发展。

生态农业培训范文第9篇

一、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其推广要求分析

1.1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体现了生态农业应致力于“六个结合”:①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②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③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④大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⑤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⑥生态化与经济化、社会化相结合。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下列特征。

(1)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不同。生态农业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研发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以适应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讲,生态农业具有正外部性,它克服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石油农业)的负外部性,强调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既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持续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它重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重视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强调农业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整体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的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其对应于不同的农业技术和信息需求。例如在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中,高原和较高的山地区畜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则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区。一定的农业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适宜于这种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创新才能生长起来,而不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则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自然条件虽然不能被视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绝对决定性因素,但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制约无疑是明显而重要的。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方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主要的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应包括对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资金融通和产品流通问题,做好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中传递推广的反馈信息工作。三是解决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软环境建设,如注重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推广,才能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当然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一定的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系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价值取向。计划价值取向指它必须达到政府所期望得公益性计划性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等负面影响。市场价值取向指它必须尽可能提高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态农业单位产量不高于甚至低于现代农业,但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考虑,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从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角度看,政府在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2]

(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政府具有主导性。生态农业技术属公益性农技,它具有非独占性和效益的共享性、外溢性特征。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导向性,使得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导致生态农技推广主体包括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很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促进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经营的内在动力,并达到生态农技推广中的公益性目标。也就是说政府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具有主导性,投资兴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3.1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它们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能够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让农户将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3.2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农业技术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功能:一是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把生态农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农业技术需求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向农业技术供给方确定科研方向,从而保证农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耦合,也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三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三是地方各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协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对推广项进行管理。另外,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岗位,定编、定岗。

(2)建立能充分调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技术推广范畴,因此,政府要建立保证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使生态农业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对农业的科研、开发、转化进行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在职称评聘工作中,把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要适当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以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应当允许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有偿的技术承包,所得合法收入应受法律保护。

(3)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生态农业推广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给予农业推广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坚持以国办推广机构作为主体,国家财政作为推广经费主要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开发和推广所需的经费,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奖金,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设立农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推广,使农技推广基金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推广项目中提倡使用各种银行贷款,可在农技推广基金中贴息予以扶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积极给推广事业贷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四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各类企业、投资者把资金投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中去,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4)建立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科技培训机制。生态农业发展一方面要靠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推广,另一方面是农民能否接受生态农业技术。因此,一是要建立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训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生态农业科技培训。

上一篇:资产评估资产法范文 下一篇:机械工业标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