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3:11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C)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饮食文化; 负载词; 翻译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不仅内涵丰富、百味齐全, 而且特征鲜明, 饮食中融入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养生食疗, 成为中华民族饮食生活的智慧结晶。中国的饮食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友人的关注, 在世界饮食文化中享有盛誉。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 中国特色文化要走出去,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也需要逐步走出国门。因此中国饮食文化词汇翻译, 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菜的命名不仅涵盖了菜肴的原料食材, 烹饪工艺, 色香味形等基本信息, 而且蕴含了许多文化元素, 比如菜肴的发源地、创始人的典故等相关信息。准确的中式菜名翻译能传达出其中隐含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 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菜的命名体现食材信息, 其次是命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因此, 菜名的翻译是多样化的。

目前, 饮食文化的翻译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翻译体系, 大多数未经考证或随机的死译、硬义, 没有考虑字面意思背后深藏的文化涵义, 译者未能深入研究饮食文化深层内涵, 仅满足于字对字的翻译, 这就导致翻译菜名过程中存在出现诸多问题, 甚至笑话百出。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应以中西文化交流为前提, 即通过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向世界传递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不仅仅是汉英语言之间的转换。

一、文化翻译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苏珊·巴斯奈特为代表的翻译学家以跨文化视角对翻译进行深层面分析, 打破了局限于语言学层面的翻译研究, 进而使翻译研究步入翻译文化论阶段, 即文化转向。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强调译语文本中原文形象的接受问题。她认为在翻译源文本时, 原文中传递出的意义并不仅是一种“转型”, 而是在译语文化中的一种“再创造”.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一书中, 廖七一认为:“翻译应该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语篇之上;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码---重组过程, 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 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上的等值;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用来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廖七一, 2001:361)

依据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中观点来看, 文化翻译理论和中国饮食负载词翻译的目的均是通过文化视角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准确地重现于译入语中, 使源语言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 同时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以交流饮食文化的背景下, 笔者将借助于文化翻译观对典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菜名进行翻译述评和研究, “对蕴含在文本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子, 要尽量保留差异, 进行移植, 采用‘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策略” (周志培, 2003:482) , 即让世界友人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展现出来的真正信息, 并明显区别于外国的饮食文化内容。

翻译并非是一种纯语言的行动, 而要考虑语言现象背后深藏的文化。因此译者对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 应自觉树立文化翻译观, 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 探索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性部分。译者有责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展示给目标语读者, 这样有利于保持我国民族文化身份, 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地位, 加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渗透, 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

二、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翻译中国菜名时会涉及到各地方菜系中的历史典故、文化特色、风味迥异及一些双关语等, 菜名复杂多样, 翻译起来难度较大。但是翻译菜名是有规律可循的, 翻译的关键在于食谱的原材料和特色的烹饪方法。因此, 翻译菜肴时应抓住核心部分重点翻译。例如:

(一) “四喜丸子”曾被翻译为“four happy meat balls”, 这种硬译方法闹出不少笑话。事实上, “四喜丸子”指的是四个丸子经过炸、蒸、煮等工序。追溯其根源, “喜”字来源于一段典故:张九龄进京参加朝廷开科考试, 在众多进京赶考的学子中, 只有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了头榜。由于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文墨和才智, 随即将他招为驸马。然而当时他的故乡遭遇水灾, 父母杳无音讯。在成亲的当天, 张九龄终于打听到父母的下落, 于是派人将父母接至京城。这下一来, 便是喜上加喜, 张九龄令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表示庆贺。等菜端上来时, 发现是四个大丸子, 经过炸、蒸, 并饶以汤汁, 味道极佳。厨师解释“四喜”为:头榜题名为一喜;成家完婚为二喜;乘龙快婿为三喜;合家团圆为四喜。从此以后, 四喜丸子成为重大喜庆时宴席上必备之菜。因此, “四喜丸子”译为“meat balls braised with gravy”更为合适。

(二) “叫花鸡”是用泥土和荷叶把加工过的鸡包裹起来, 加以烘烤而成的特色菜。这道菜历史悠久, 相传在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 在江南一带流落荒野, 又饿又困, 有一个叫花子好心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叫花鸡”赠送给他吃。由于困饿交加, 乾隆皇帝觉得这是人间美味, 问叫花子这鸡的名字。叫花子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就随口说“富贵鸡”.乾隆皇帝回朝后对“富贵鸡”赞不绝口, 于是“叫花鸡”因皇帝的称赞而从此流传开来, 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一道名菜。根据历史典故, 应把叫花鸡翻译为“roast whole chicken wrapped in mud (Jiao Hua Ji, named so because it is a beggar who first cooked it this way quite accidentally) 较为合适。

(三) ”云吞捞面“是广东小吃, 其来源于馄饨, 因馄饨在粤语中的发音和云吞相似, 于是广东人把面和馄饨的搭配称作云吞捞面。后来, 云吞有了其独特的做法, 广东人将面粉和鸡蛋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后混合起来, 揉成正方形的云吞面皮, 再裹入猪肉和芹菜配制而成的云吞馅捏制而成。云吞可根据其汉语发音译为wonton, 但是这样一来, 就跟传统馄饨没有区别了, 我们可以在保留馄饨本意的同时, 再加上in Guangdong Style, 即可表现出云吞的独特之处。所谓捞面即拌面, 不应译为noodle soup, 因为捞面和汤面有所不同。因此云吞捞面可译为Noodles with Wonton in Guangdong Style.

(四) ”佛跳墙“:中国菜名的典故出处迥异, 有的是由创始人的名字而命名, 例如狗不理包子和东坡肉。有的是由传说直接命名的, 例如:佛跳墙。佛跳墙原出自一首诗:”坛启荤香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这道菜是将山珍海味加工后分层次装进酒坛煨制而成。打开酒坛时, 会闻到满屋子的荤香, 从而此菜名震天下。诸如此类菜名翻译起来较为复杂, 因此翻译时应尽最大能力揭露或保留菜名背后隐藏的历史典故。在翻译时应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 可采用直译+释意翻译法。先根据中文菜名直接翻译出其含义, 另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例如:佛跳墙可翻译为:Fotiaoqiang-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luring by its smell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

(五) 以中华民族传统元素命名, 如:动物、植物以及象征吉祥和富贵的东西来命名。在我国菜名中, 常见的中华民族传统元素词汇有:元宝、如意、翡翠、荷包、鸳鸯、龙、凤等。以这些词汇命名的菜肴堪称甚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以吉祥的东西命名的菜名一般用来表达祝福的含义, 这些菜经常会出现在重大节日庆祝的宴会上、结婚喜宴上以及生日聚会上。比如:”全家福“这道菜是山东的一道名菜, 食材较为多样, 主要包含鲍鱼、海参、鸡肉、鸭肉、鱼肚、冬菇和菜心等材料。”全家福“常常用来庆贺老年人的寿辰、婚宴喜庆、合家团聚, 甚至婴儿满月的宴席, 取此名是为表达吉祥的意思。在翻译此类中国传统菜名时, 多数译者采用转译的翻译方法。例如:把”凤凰玉米羹“里的”凤凰“二字转译为”egg“, 而不是直译成”phoenix“.然后这样的翻译策略无法展现出”凤凰“二字代表的吉祥如意的内涵。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要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角度考虑, 挖掘菜名里面深层次的文化典故和内涵, 将菜名所要表达的吉祥如意传递出去, 其次再考虑食材的构成和制作方法。例如:”红烧狮子头“braised meat balls with brown sauce是因为形状看起来像狮子的头部, 因此以动物命名。

三、结语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菜系丰富多样, 烹饪方法风格迥异,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在享受色香味俱全美味佳肴时, 可以了解我国民族的历史典故, 人文风情, 人物传说和传统文化, 同时也可以食疗养生。翻译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时, 不仅需要了解饮食特色, 而且要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了解菜肴命名的依据。只有具备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底蕴, 我们才能对中国菜名做出正确翻译, 从而为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361.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3

一.满族茶文化概述

1.满族的茶饮历史及茶俗

满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起源于古代肃慎族,东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以后及至明朝一直称女真,1635年皇太极废“女真”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宋人所作《松漠纪闻》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所以,女真人称节日食品和待客食品为“茶食”,说明了茶在当时女真人生活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清入关前,茶仍是满族人生活中必不或缺的商品之一,天聪崇德年间,凡有掳掠、赏赐、陪嫁中,均有茶。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康熙、乾隆两朝,宫廷共举办四次规模巨大的“千叟宴”,宴席程序即先饮茶,后饮酒,再饮茶,讲究皇家气派,具有特定的饮茶礼仪。乾隆还始创“三清茶宴”,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间择日在重华宫举行,受邀参加茶宴的文臣学士人数有限,席间饮“三清茶”,并择宫廷时事为题联句吟咏。近、现代以来,满族人饮茶在保留传统饮茶习俗基础上,吸收关内的一些饮茶方式,并传承了宫廷的一些奉茶礼仪,例如,日常饮茶中,满族人习惯水平端着茶杯示意客人,不碰客人茶杯,主人先喝为敬。水平表示“平等相待”,先喝表示“茶里没有毒”。

2.满族的饮茶器具

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3.满族的饮茶种类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在《中国民俗大系•黑龙江民俗》一书中曾记载:女真以畜牧经济为主,长期以来,就形成了饮牲畜乳的习俗。这种习俗无论身份如何都饮用,甚至满族入关之后,王公大臣们还要定时饮用奶茶,称其健身强体。另据《清稗类钞》载:每宴客,客坐南炕,主人先送烟,次献乳茶,曰“茶”。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据《清稗类钞》载,“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而乾隆所创之“三清茶”系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入茶,以雪水烹而成,实为花茶之一。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到了清代,使用粟,俗称大黄米在锅里炒糊之后冲水,可以当茶饮用,后来又发展成用铃铛麦(大麦)炒糊了就成了现在的大麦茶。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二.满族茶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满族茶礼茶俗可以看出,满族茶文化除具备自身民族特色外,也吸纳融合了诸多外来营养成分,具体看来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在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开发之中。”(俄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诞生与成长中的自由》)茶本南方温和潮湿地理环境所产,所谓“满族茶文化”必定是在南茶北进后才具真正内涵。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上的满族祖居黑龙江以北与松辽的广大地区,生存环境偏僻,气候寒冷,使满族饮食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从饮料种类来看,女真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等畜奶,至茶传入北方,与奶结合成奶茶。此外,由于居住山林,林中果品成为补充身体水分和养分的天然来源,南茶北进后,金女真人虽有喜好但非生活必用之物,他们常把茶与糕点、果品、汤药结合在”一起,作为饮宴中的“茶食”出现,而不单列一项,并沿袭至今,而金宋贸易中,南茶北进耗资巨大也迫使金曾下令禁茶。甚至清代方拱乾的《绝域纪略》“饮食”一章中说当地人“不饮茶”。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因素使得茶饮在早期女真人生活中不具备、至少是没有形成普遍的文化氛围,是早期满族茶文化内涵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2.满族历史演进的影响

作为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历史上几度兴衰。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十年后灭辽定都中都(北京),后又灭北宋,与南宋及西夏并立,期间部分女真人移居辽东、华北、中原地区。1234年金被蒙古国所灭,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明朝初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南北:南境者为熟女真,多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少汉化程度。1583—1593年,努尔哈赤起兵后11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清入关后开始统一全国。满族历史演进中民族地位的几度变化使其民族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并具有高度融合性和内在层次性的特点。就茶文化看,一方面,满族茶俗形成和发展无疑与其民族政权建立及南下扩张有关,从而吸纳了汉族的茶饮文化。这其中,金建国和清朝建立是满族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伴随满族南移纬度的不断延展,满族茶文化自身也呈现出内在的层次性变化,茶的清饮习惯更多地被“熟女真”间或满族上层贵族所吸纳接受,而留居东北的“生女真”间或下层平民由于生活环境所困更多保留有饮茶、各种土茶甚至少饮茶的习惯。

3.中原茶文化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4

民以食为天。食物和饮食活动是人类赖以形成、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最根本条件,是一切文化活动的源泉。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原始饮食文化发展现代美食,无不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一样,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不断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美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人们在完善和尽享美食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饮食文化的深层内涵:科学饮食讲究膳食合理搭配;医学上当心病从"口"入,有病还要用"食"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东坡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山肴野蔌"宴宾朋;周朝"王室八珍",宫廷"满汉全席"……,一部中国文化史,无不闪烁饮食文化的夺目光辉。用能量守恒来解释就是,要生存,就得"吃"能量至于吃好吃坏,则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社会生活最离不开的一日三次乃至多次实践就是吃的艺术。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吃"的追求已由"吃饱"趋向于"吃好",面对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品牌,消费者目光变得更加挑剔。于是食品企业在不断演绎此消彼长的进化规律:要让消费者认可,除食品自身过硬的质量优势外,还离不开市场创新。毋用置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结束,是名牌也要大声吆喝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食品企业进入大市场,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一个食品品牌的创立,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和完善的企划来孕育,精美的包装、丰富的文化底蕴、熟悉的面孔将直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茅台长盛不衰,除了它窖香浓郁的自身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其国酒丰富的文化内涵,试问,现代中国人还有谁不知国酒、不晓茅台?以一推之,中国的食品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屹立潮头,就应该创建一个在老百姓心中"风吹不动,雨淋不倒"的坚强品牌,而品牌的创立则离不开广告吆喝。

广告的真正奇迹在于用常识的、朴实无华的潜在提示,创造出奇迹般的轰动效果。今天的广告主,没有经过别人的教诲才去做广告,他们是广告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在经济活动进入社会大市场的今天,"广告是力量的源泉","不景气更要注意广告的投资"等观念早已在广告主心中形成共识。企业在实施企划创造名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更新产品形式,完善成品包装,以期推陈出新,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巩固自己的品牌价值。可以这样说,食品行业是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产业,食品企业的成长需要广告的帮助和扶持!

民以食为天,食品企业离不开广告吆喝!广告吆喝是直接还是迂回?是高音还是低调?是狂风暴雨还是高山流水?这就需要智慧去启迪和开发,需要因时因地制订吆喝的时间、地点、手段。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企划,这就是本专辑要告诉大家的点点滴滴。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5

资源型餐饮产品结构的弊端

这里所说的资源型餐饮产品结构,完全是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目的的,注重食材、餐具、家具、建筑、服务等为元素构成的产品类型。这样的产品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实物部分占绝大比重为前提的,它过于重视产品的资源占有和运用。即便是有诸如服务、软环境等方面的改进,也是作为附加的产品部分来对待。饮食产品固然要以可食用的肴馔为主体,但过于追求食材资源的数量、档次、名贵、奇珍等,就势必走向恶意消费和奢侈浪费。简而言之,以资源型餐饮产品结构为主体的餐饮经营,大抵有如下弊端。1.为满足数量取胜的消费心理造成餐桌的极大浪费菜肴越多越好,餐盘堆积如山,量大为荣,剩菜剩饭越多越有面子。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婚庆宴会、会议餐聚、大型庆典活动中,尤其突出。至于公款餐饮消费造成的浪费更是人人皆知。由于接待费用非个人支付,花费多少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此,餐桌浪费惊人,酒店、餐馆作为产品提供者和服务企业,在保证客户满意的前提下,也一味的迎合这种消费需求,甚至有意推出以量取胜的产品策略,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大城市的酒店、大型餐饮场所如此,而在中小型的城镇中,甚至民间婚丧嫁娶的宴席接待也是如此。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有一项非正式的调查显示:济南、青岛等大城市,中高档酒店、餐饮的宴席中,大约有高于30%的食品被浪费掉了,其中包括富含优质营养成分的山珍海味。在淄博、泰安、烟台、临沂等地市级的城市中,酒店餐厅接待的食品浪费甚至达到了50%左右。而在县市级的餐馆、饭店中,酒会宴席后的食品浪费更是超过了50%。如此高比例的餐饮食物浪费,确实令人痛心。2.追求食材的名贵与档次而导致餐饮的畸形消费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饮食嗜好,尤其是在富裕群体和社会上层。在款待亲朋好友的餐桌上、在迎来送往的领导宴席上,追求山珍海味、燕、参、鲍、翅,甚至奇珍异味,早已被许多人趋之若鹜,加之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和大量公款消费的推波助澜,使餐饮的宴会、宴席消费越来越向不可理喻的畸形方向发展。餐桌上,一盘鱼翅可以卖到数千元,一只鲍鱼可以卖到万元港币,即便是近几年兴起的海参,一只的价格也到达了数百元,至于燕窝、冬虫夏草、鹿茸之类,其价格更是高得令人咋舌。价格越高导致追求消费的群体愈大,豪华奢侈的餐饮消费日益趋于畸形发展,而这种食物资源的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正是这种畸形的餐饮消费追求导致珍贵食物资源的大量浪费。3.资源型餐饮产品的竞争优势日趋衰微实际上,以食材堆砌、追求原料高档、追慕奇珍异味的资源型餐饮产品,无论如何也不能够从真正的意义上来提高企业经营的盈利水平。因为,这样的菜品加工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也没有多少艺术审美情趣在里面。我国北方的鲁菜餐饮尤甚,许多餐饮企业几乎就是把购买进来的食物原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做熟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美食可言、无饮食审美、饮食养生的内涵。整个宴席过程(也就是餐饮就餐的消费过程),除了一盘又一盘、一碟又一碟被厨师加工成熟了的所谓菜肴之外,几乎再也不能够在宴席过程中得到其他的感受与体验,裸的产品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已。其实,当下国民的饮食消费,已经进入到了享受型的阶段,追求审美、养生、意境、文化、营养等全方面,以满足生理与心理的共同需求。也就是说,仅仅以满足生理需求的饮食消费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近年来,以北京几家大型餐饮企业所倡导的“文化菜”、“意境菜”、“创意菜”等餐饮产品的大行其道,已然彰显了当代我国餐饮市场的消费趋势与未来走向。可以断言,餐饮产品以追求数量、追求名贵、追求珍奇等资源型产品结构的竞争优势必将日趋衰微,最终可能会走向衰亡。

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的优势

在走出了资源型餐饮产品结构的模式之后,该如何审视餐饮产品发展的动向呢?笔者认为,在弘扬传统中国优良烹饪技艺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发展富有饮食文化、饮食审美、饮食养生、科学营养等内涵的新型餐饮产品,这样的餐饮产品需要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创意、去设计、去整合,故名之曰“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所说的“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只是一种产品形态的概念表达,可以这样表述:“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不是完全以果腹为目的的、而是具有美食享受与满足精神愉悦的双重功能的餐饮产品组合,包括有形产品部分与无形产品内涵的完美结合。这样的餐饮产品,需要依托丰富的食料资源与饮食文化资源为基础,运用我们的创意思维对产品进行合理设计与加工,并把全部的产品内涵贯穿在整个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使购买、消费餐饮产品的人能够得到完整、完美的产品体验。尤其应该注意,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是一种完整意义的结构型产品,不同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意境菜”、“意境餐厅”、“创意鲁菜”等。因为类似于“意境菜”之类的产品,仍然属于以资源型产品为基础的创意销售型产品,尽管其中也凝聚了烹饪工作者的智慧运用与创新意识,包括对文化元素、美术技巧、组装艺术等方面的运用。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丝毫没有对“意境菜”之类的产品加以诟病,与之相反的是,恰恰是“意境菜”的出现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但“意境菜”毕竟还是让消费者关注的菜盘子和菜盘里的东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学习者一味的模仿,甚至把“意境菜”完全曲解化了,只注重花里胡哨的外表,而丧失了“意境菜”的深刻内涵。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的优势大致有如下几点:1.以品质代替数量,提升餐饮产品的食用价值笔者个人认为,饮食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在于食品的数量,而取决于食品的品质,今天的生活已经不是满足于果腹充饥的年代了。当然,菜肴食品的品质标准包括许多的项目,诸如安全、营养、养生、审美、内涵、意境、寓意等等。其实,近几年来我国餐饮产品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做得不够,尤其是鲁菜餐饮企业。有许多人还在以食材数量的多少确定菜品的价值和价格,以菜品数量的多少确定宴席的价值。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就某一个菜肴或某一桌宴席来看,与其在餐桌上浪费掉50%的食品,还不如把浪费掉的部分产品从菜品食材、宴席设计开始,就减少数量,提高等级,把部分成本通过创意手段进行产品的艺术整合与文化渗透。如增加艺术审美元素、融合艺术文化元素等,形成少而精、意境美的饮食产品。这样,同样价格的产品,虽然数量减少了,但品质提高了,如果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满意了,价格也就不成问题了,甚至可能比原来销售的更好。众所皆知,什么是高品质的产品,现阶段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就是能够提供适合他们个体需求的少而精、有内涵、有意思的菜品,古人所谓“适口者珍”,[1](P9)就是最好的产品。所以,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品质称道。在减少餐桌浪费的同时,又提高了餐饮产品的食用价值。2.以品格取代食材档次,提高产品的无形价值时下流行一句话,让中国的老百姓生活的有尊严。其实,这种尊严抛开政治层面的意义不论,表现在具体的生活行为上,就是生活得有品质、有品味、有格调。就饮食方面而言,不是追求山珍海味在餐桌上的堆砌,也不是钟鸣鼎食在形式上的豪华奢侈,而是享受一种有生活品质、有审美情趣、有文化境界的饮食产品和消费过程。如此才能够使人具有高雅的生活意义、优雅的美食享受。从饮食养生的角度看,中国菜肴具有三个享受层面:一是悦口娱肠;二是和乐精神;三是修性养德。一如中国饮茶的三个层次:一品茶,二茶道,三禅茶。菜肴与饮茶除了第一个层面是建立在以实物本身为主的基础上外,其他层面的需求都是依靠提升产品的无形价值、也就是文化内涵来实现的。如此,餐饮产品需要依赖无限的文化审美创意来提升其无形的价值,而这正是完成餐饮产品高品质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用“饮食”和“美食”两个词来加以区别之。“饮食”是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目的的,必须首先要有数量的保证,食不果腹的滋味尽人皆知。而“美食”是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愉悦感、怡情感等需求,不是靠数量而是依靠食品蕴含的无形价值实现的。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的无形价值,就是“美食”的意义,它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此。3.以合理运用各类资源为目的,倡导餐桌文明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P2)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需求追求一种优雅、礼仪、文明、品格的生活方式。无论从菜品加工、宴席生产方面还是餐饮产品消费者方面而言,合理运用食材资源,科学设计餐桌肴馔,减少或避免餐桌浪费,就是一种提高生活文明的具体行为方式。如果在餐饮产品的消费过程中,能够增加一些礼仪情趣、文艺表现等内涵,那餐饮产品的附加值就会更高,也更有价值,使宴饮消费者的饮食消费真正变成一种真正享受过程,一种人生文明的体验过程,一种情感交流的优雅过程。如此,我们的餐桌文明就会得到发扬光大。而当下的餐饮产品和餐饮消费过程,需要这样的餐桌文化和餐桌文明,也需要富有情趣的礼仪活动。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可以完成这样的餐饮转型使命,并且实现合理运用食材资源的目的。总而言之,完成鲁菜餐饮文化创意型产品结构的调整,富有势在必行的战略意义。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认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是文化,文化是根,经济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一句话,道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型产品与文化创意型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中国鲁菜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长期以来,鲁菜餐饮业在齐鲁饮食文化资源的应用方面还是一个短板。所以,建立在文化创意型餐饮产品结构的理念下,促进鲁菜文化资源的运用与创意,应该是未来鲁菜餐饮创新的方向。

作者:赵建民 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6

1 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的意义

美国《时代》杂志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休闲娱乐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到一半的份额,在众多的休闲娱乐方式中,美食旅游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美食旅游才刚刚开始,据中国旅游者消费结构统计显示,餐饮消费只占国内旅游者旅游总消费的17%,占国际旅游者总费用的3%,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发展潜力大需要大力发展和认真研究。

潍坊饮食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潍坊许多特色美食已久赋盛名,如“朝天锅”和“鸡鸭和乐”已被认定人“中华名小吃”和“山东名小吃”。

潍坊开发美食旅游与发展其他形式的旅游能够相得益彰。潍坊当前的旅游产品以比较单一的观光加购物游览形式为主,这已让人们习以为常了,不再有新鲜感了,而美食旅游的开发可以其弥补此缺憾,让游客不但能够欣赏到美景,又能品尝到美味,从而丰富了旅游生活。

2 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的优劣势分析

2.1 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的优势

2.1.1 迅速发展的潍坊旅游业为开发美食旅游奠定了基础

“世界风筝都”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旅游业发展迅速,这为美食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1.2 潍坊饮食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潍坊属于齐鲁饮食文化区,潍坊菜点属于鲁菜系,有口味咸鲜、注重刀法,烹饪多样等特点。并且潍坊许多特色美食已久赋盛名,如“朝天锅”和“鸡鸭和乐”已被认定人“中华名小吃”和“山东名小吃”。潍坊的火烧、潍县辣皮、哑巴辣椒、诸城烤肉美食等都颇具特色。

潍坊饮食除了味道独特鲜美,更有文化内涵。齐鲁是孔孟之乡,儒学的发源地,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赋于了山东饮食“和”的最高境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天、地、人、食合一。其饮食也达到了敦厚平和、大味必淡的至味境界。潍坊的饮食就是在“和”的理念中突出了其特色。如最具盛名的“朝天锅”、“鸡鸭和乐”都体现了“和”的境界。这些美食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必将成为游客前往品尝的佳肴。

2.1.3 文化底蕴优厚

潍坊在历史上,以“二百只红炉,三千同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杨家埠木板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素有“世界风筝都”之称。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布玩具等传统工艺品也蜚声海内外。

2.2 潍坊美食旅游开发劣势分析

2.2.1 鲁菜地位出现下降趋势

鲁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在中国美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川菜开始走出四川地区,凭借其多变的口味及麻辣的特色为大家所喜爱,川菜馆相继风靡各地。之后,粤菜开始北上,以其有别于北方菜口的独特南方口味,记得了北方地区顾客的青睐。粤菜和川菜的广泛流传给鲁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抢走客源的同时也压弱了鲁菜的知名度,这将对潍坊开发美食旅游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2.2.2 美食旅游文化建设滞后缺位

潍坊的美食普遍还停留在满足游客吃喝这一味觉生理需求的低档层面,在市场定位、形象包装、菜品设计、饮食环境等满足游客精神需求方面,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心灵震撼,文化内涵、时尚元素和烹饪体验发展不足或未有谋划。

3 潍坊美食旅游开发的策略

3.1 深入挖掘潍坊美食文化内涵和底蕴

关注文化和创意,打造品牌美食旅游。以传统饮食文化为主轴,举办美食培训讲座、创办美食论坛、举办烹饪大赛,这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地方美食文化,还能发展美食文化创意。创立潍坊本土的餐饮品牌,有利于饮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通过申请非物质物化遗产、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申请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以及培养传统手艺人才等,可以有效保护地方饮食文化风俗。

3.2 促进潍坊美食旅游与其他旅游结合共进发展

潍坊的美食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发展需要其他形式的旅游来带动。比如可以依靠已经相对成熟的观光旅游、会展旅游、民俗旅游以及滨海旅游等旅游形式,逐步展现自身特色,成为其它旅游必不可少的伙伴。这种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能够在完善常规旅游的同时,为美食旅游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形成美食旅游与其他旅游的良性互动。

3.3 开展多种美食旅游形式

以多种美食旅游形式展现给顾客,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各种喜好。

以品尝式美食旅游为开端。这是一种初级、基础层次的美食旅游,潍坊美食旅游在初级开发阶段可借此机会调查研究消费者市场,针对美食者的习惯、口味,在后期开发阶段,开发出相应的美食。

以风情体验式美食旅游为目标。这是一种提高层次甚至是发展层次的美食旅游,潍坊美食旅游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营造一种氛围,使旅游者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小至饮食乐趣,大至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体验。

注重特色美食旅游。特色式美食旅游重在特色两字,可以从美食特色、技法特色两个角度来看。从美食特色上来看,潍坊的特色美食旅游可以将其最具特色的美食进行分类整理,制定出不同特色的美食专线;从技法特色上来看,潍坊美食旅游可充分利用鲁菜技法全面的特点,将形美味香的鲁菜的制作过程展示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切实的感受到其中的与众不同。

3.4 联合其他城市推出美食旅游线路

开发美食旅游线, 形成深度美食旅游产品。将美食发源地、 美食原辅材料基地、 美食历史文化、 美食人物、 美食名店等结合, 开发深度美食旅游产品。如将潍坊、烟台、青岛、威海串联起来,把老潍县菜和胶东菜相结合, 将“朝天锅”、“鸡鸭和乐”、“天井海参”等美食与其创始人的传奇故事联系起来, 由点成线, 形成专题美食旅游线。

3.5 潍坊需要成立美食质量认证机构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7

可见,对于那些有着人格追求的中国人来说,儒家文化导引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国人要的是君子的人格。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将饮食与其人品行为联系起来,赞其安贫乐道的品行,而绝不是简单的饮食评价。陶渊明在“五斗米”面前更显其清高傲骨。儒家文化带给中国人的饮食理念就是不食嚼来之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肉之恩必谢,一饭之恩必报。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更表现在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创造成了一种友善、礼貌、团结、共趣、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人们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分担朋友内心的痛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礼让而又相互尊重的美德。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大团圆”的共性心态。其中也看出儒家文化的“礼数”,对国人的影响之深。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融入了情感元素的中国饮食文化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中餐具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庄子•乐》中有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可见中国人将“食”作为人生至乐至趣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饮食中寄予了丰富的人的情感,并且情感元素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每逢春节,长江流域的人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吃年糕是为了“年年高升”,吃元宵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北方人要吃饺子意味着“招财进宝”,过年吃鱼是预示着生活“年年有余”,吃团圆饭是为了“合家欢乐”等,几乎每一节日的饮食都包含人们对人生、对生活寄予的殷切期望,甚至成为人生美好愿望的一种象征,表达了花开花落情如旧,曲终人不散的情感元素。广东有一道甜品叫“莲子百合”,在喜宴上最后上的一定是这道菜,其实是取其“百年好合,连生贵子”之意,算是一份美好的祝福吧。中国人对“鸡蛋”有特别的情感、特别的意义,很多重要的日子都会吃鸡蛋。

除了其有营养之外,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吃蛋”寄寓着中国人对子子孙孙香火旺盛、传宗接代的厚望,昭示着生命的延续。一个小孩子从生下来,亲友就要吃红蛋表示庆贺。直到孩子长大,每当过生日的时候还要吃。老人大寿,献筹交错地庆贺中,也不忘了长寿面中还要放“蛋”。这是借“吃蛋”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与情感。“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家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吃喝宴饮,不能简单地为了果腹,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相互交流信息,可以沟通感情。生意往来,朋友离合,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心情,借酒菜平息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去茶馆喝茶,大家坐下来喝茶的同时听书、谈古论今、抒胸中之块垒,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慰藉。“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饮食所具有的独特的“抒情”功能,同时伴随其产生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

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抱着一种感激与赞赏。陈晓卿说“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才是厨房的秘密。”(《舌尖上的中国》)。融人了情感元素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时间的味道、所至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光阴中与故乡、亲人、怀旧、勤俭等名词融合在一起,这是情感与信念的混合,是奉献与关爱的融合,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种是菜肴的滋味,哪一种是爱的情怀。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浓郁的情感中又蕴含着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

拥有审美品位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升华到了高级阶段,它拥有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它不但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耐)之感;同时更有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既艺术,又感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配五色,五色配五味,五味配五志,五志配五音”之说,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美感的需求即精神上的享乐和享受。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拥有审美品位的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雅”是西周王袋的乐歌,是当时宴飨所使用的音乐,据朱熹说是“会朝之乐”,例如((/J、雅》中的《鹿鸣》《鱼丽补钓菊嘟等篇,天子、卿大夫普遍将其用于宴飨活动中。美食配美乐的宴飨使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了审美的情趣,乃至今天的国宴都有特别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唐代诗人戴叔伦写道:“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是诗”。(栖辛中作》)就拿熟知的满汉全席来说,它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举办的满汉两族风味肴撰兼用的盛大筵席。清初满人人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了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开宴时,要大张鼓乐,席中还有诗歌答奉、百戏歌舞、投壶行令,文采斐然。满汉全席一般民间少见,其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南北风味,满汉珍镬菜肴达三百多种,它拥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再说孔府宴。孔府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有人说“不食孔府宴,枉来曲阜游”“膳食孔府宴,胜过活八仙’,lzlo烧尾宴盛行于唐代,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它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的名宴。“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3种说法:一是说新羊初人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二是说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三是说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这三种说法都寓意着“升迁”“更新”之意,因此人们将此宴取名为“烧尾宴”。如今升官、升学的人家也常常要举办这样的宴会。

可见,一定的宴会内容搭配一定的宴会形式,高雅而又脱俗,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丰富的宴会形式外,在菜肴的制作方面更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审美品位。讲究美感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将中国水墨绘画元素、写意技法、诗词歌赋、陶瓷文化等美感元素以及盆景拼装技法相融于菜肴的制作和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萝卜,还是白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穷的诗意空间。以菜品为媒介让食者在色、香、味、形、滋、养、意的美食艺术与欣赏中完成着精神世界高度融合与完美的统一。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更好地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还对饮食的品味方式、进餐的程序、娱乐的穿插也都有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同样增进了进餐的情趣。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饭菜点心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命名。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来命名的,有根据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北京广和居饭庄的“贵妃醉酒”,以及根据三国故事而来的“白云护黄龙”、还有因“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诗句得名的“佛跳墙”等,达到了出神人化、雅俗共赏的境界。

让人们在齿颊留香中咀嚼着中国饮食文化。以生命的大视野来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见其拥有者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时代不同了;境遇不同了;感受也不同了。历代中国人丰富的人生阅历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它使国人安康、顺心、舒适地生活,让更多的人对每一道食材及其做法、吃法都用心地去思考、去感受、去品味、去评价。其实不仅如此,人们更希望面对饮食能有“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感觉(吴均《与朱元思书》),而不是惶恐不安。在饮食文化中融人更多的人文味道,表现出更多的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对人的爱护,这将成为人类对饮食文化的共同追求。正如一句食品宣传语所言:“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苍生、民生,生生相联。”131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l4],无论东西,无论男女,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甜酸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们在道德、情感、审美的基础上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拥有更多的感悟与思考。重建国人对中国饮食的自信心,为中国饮食文化建设增添华章重彩。

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上一篇:航天文化和航空文化范文 下一篇:财产保险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