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7 08:15:19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创刊于2021,是一本由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以研究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掘巴蜀特色传统文化为宗旨,着力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及当代价值。

书稿收录了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师生的23篇文章,部分文章为重点基金项目成果,所论范围广泛,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民间信仰、年谱、考据等。难能可贵的是,全书还立足传统,思考现实,收录用历史、发展、辩证的思维对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传承、创新进行探究的文章。本书展示了四川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和关注领域,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能够提供有益借鉴,从而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中国五千年文化成就。指江纳海,五十六个民族融为一系血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代代君主,城池换代,一首首民族小曲共同见证了源远流长。孔孟子的儒学,老庄子的道学,韩非子的法学……这些精华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呀!

篇篇巨著串连为一屏珠帘;声声调子哼唱为一首曲子;阵阵战鼓拼杀出一道血路;道道美味细品出了人生。随着时代的现代化,人们的目光紧紧盯着那迷茫隐秘的远方,说得好听点叫着眼于世界发展方向,说得不好听点叫历史虚无感。现代化工艺的确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这种批量生产仍旧满足不了人的怀旧之念。物以稀为贵。传统手工业虽耗费大量人力和精力,但每件艺术品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特殊的故事,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其实她也有着人一般的气息,这才叫真正的艺术品。

中药西药,一个柔一个刚,一个治本一个治标,一个养生一个缓急。现代的人将这两种相反的成就结合,从而产生出一个新革命。举一个简单的事例吧!今年的感动人物最使我关注的是中国女医药学家屠呦呦。呦呦鹿鸣,食之青蒿。屠呦呦经过多年的努力,失败如同深秋的落叶般堆积成毯,但就是一句古言使她从中受到启发,顺着古老药方的方向一直走向成功的终点。她的成功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出中华文化低调中透露着高调的那份气质。

毛笔勾勒出文字的指纹,印在我们脑中,汉字如同指纹一般独一无二,魅力无限。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看到的是白皮肤蓝眼睛金头发的西方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我看到的是在欧式教堂中孩子们在摇着头背着三字经,我看到街道上的广告牌和品牌店上汉字在恣情地舒展身躯,我还看到……

尘封在星蕴中的魂魄气节,放任文化在四国漫游,跳动的民族脉搏,书写的汉字源博,枯润的身躯在宣纸上扭曲为八个大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近期以来,理论界和媒体不断地对治国理政思想进行解读和阐释。在解读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治国理政思想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系列讲话中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反复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其实,关于“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早已在大学校园吹了很长一段时间。高三学子们,快来看看我们向往的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弘扬中华文化的生活吧!

暨南大学:

浸润中国风 盛载华夏情

“上庠百载,声教流芳。忠信笃敬,恭俭温良。尊师爱校,志在兴邦。”2014年9月,在暨南园,5000多名新生齐诵《暨南大学学子铭》。在为期10天的新生训练营里,新生武术训练、民族音乐和舞蹈会演、用毛笔临摹校训等活动,让新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暨南园里的中国风,领略了暨南园百年来积淀的厚重的校史。

“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优秀人格等都有重要作用。作为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更大的责任。学生只有了解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暨大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说。

2014年7月,“梦想中华行”中华文化之旅夏令营开营。暨南学子尤其是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组成古丝绸之路、西夏文化、荆楚文化等7个团,考察经典的历史文化古迹,探寻中华文化底蕴。

自2008年以来,暨大一年一度的中华文化节主题文化展总是热闹非凡。2014年35个主题各异的文化展位通过精致的展位装饰、趣味游戏与诱人的传统美食,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学生沉醉其中。暨大学生处处长区向丽说:“中国文化节活动为期1个月,每届参与人数过万人,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阵地,成为对广大华侨华人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丰富、效果最好的平台。”如今,学生得到的外界信息多,对西方文化、异质文化认同得很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浮躁心理,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心安静、净化心灵,对于人格的培养和锻造有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体验馆里感知中华文化

山东大学有一座中华文化体验馆,是目前国内高校首创的“一站式”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场馆,建筑面积近2600平方米。在内容设置上,分为哲学思想、传统艺术以及民俗生活三个方面,包括孔子与儒家礼仪、书法、国画、建筑、京剧等16个专题文化体验区,100多个体验环节。体验馆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中国故事每天都在讲述。

追慕圣贤、诵读礼拜的仪式教育融技能学习、文化认知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正逐步成为山东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新风尚。山东大学赴西部支教的研究生和分赴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韩国、蒙古等国孔子学院任教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都要在这里开展文化体验,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

中华文化具有“日用而不知”的特色,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蕴藏于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来,传播开去,是体验馆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体验馆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不同,文化语境各异。既要“信达雅”地传授中华文化,又要克服跨文化的障碍,对老师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端出课堂的‘这碗水’确实需要课下的‘一桶水’作后盾。”陈鹤龄老师说。

面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如何去选择?怎样使抽象的文化得以外化和感知?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体验馆建设的历程。体验馆设计者之一、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乐说:“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体验式的文化教学,突出‘活在当下’,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而不仅仅是学术化和历史化。体验是文化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构建文化‘知识链’,由浅入深,尝试在生活的文化表征和内涵之间搭建桥梁,在‘术’与‘道’之间加强引导,以此让体验者慢慢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天津大学: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张百慧,最近对“埙”这一古老的乐器着了迷。暑假里,她和“时光掠影实践队”的同学们专程到西安做“埙”的专题调研,回校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寻・埙》,并分享到网络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眼下,张百慧又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准备将“埙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像张百慧一样,在天津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

目前,天津大学已有30多支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实践队伍。潍坊风筝、敦煌手鼓、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仅在2014年暑期,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大江南北10多个省份。建筑学院还组织了4支专业队伍,分赴沈阳福陵、河北蔚县等地进行古建筑测绘。其中福陵远离市区,为了提高测绘效率,测绘队在一个军营驻扎下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背上测绘仪器前往福陵,直到太阳落山才能返回驻地,吃过晚饭后还要绘图到深夜。“古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自然损毁,需要定期修护。”队员孟蕾说,“我们测绘而成的图纸经过完善后,将会被纳入文物保护档案,成为国家重点文物抢救性维护的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除了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实用性的数据,我们这些学生实践队伍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己所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刘克嘉立志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2014年暑假,他组织同学们奔赴河南开封等地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彩云之南,乘凤撷羽”,学生实践队在大理凤羽镇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当地基础教育比较薄弱,随即展开支教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融入剪纸、民族舞等传统文化。

浙江大学: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

浙大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学生都需要修读的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许多与诗书经典相关的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对选修通识课提出了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文科学生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

2012年12月,浙大一位大一新生在刚入学3个月后便自杀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没有抑郁症,而是在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无果后选择了结束生命。开设“王阳明心学”课程的董平教授在事发第二天的“孔子与论语”通识核心课上,谈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那位同学把人分解为一个个分子、粒子,从而得出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仅仅把人看作一个‘粒子团块’,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原到分子、原子的层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哲学、文学、历史该如何解释?”在董平看来,如果那名同学能花更多时间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也许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过度强化知识教育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更容易产生找不到生活意义的问题。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思辨精神的重要渠道。

南开大学:

用“礼”“孝”文化锻造青春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2014年9月20日,在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200多名新生高声齐诵“容止格言”,并集体向父母行“鞠躬礼”以谢养育之恩。现场很多学生和家长一起感动得落泪。

这样庄重的仪式,这样动人的情景,每年都在南开大学各个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重复着。“‘礼’与‘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入校之初,我们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力争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出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里培养气质,锻造青春。”学生工作部部长杜长有说。

在物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王锶博的床头挂着一幅“容止格言”。王锶博初入南开时,得知物理学院有一个按照特殊模式培养理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伯苓班”,就报名参加了选拔考核,最终却没被录取。王锶博百思不得其解,一位老师提醒道:“同学,先回去认真看看南开大学的‘容止格言’吧!”“容止格言”是由被称作“南开校父”的我国近代教育先驱严范孙在创校之初所拟定的学生仪表规范,张伯苓校长把它镌刻在男女宿舍门廊的大镜处,称之为“镜箴”。回到宿舍,王锶博翻出《入学手册》里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他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松垮的衣裤、蓬乱的头发、惺忪的睡眼。从那时起,王锶博便将“容止格言”张贴在床头,每天清晨都默默诵读。一年后,衣着整洁的王锶博再次参加“伯苓班”的面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王锶博的成绩在“伯苓班”里名列前茅,生活也井井有条。辅导员宋燕欣慰地说:“‘容止格言’能引导学生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这将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

“男子须怀轩昂气宇,女子当有林下之风。”已92岁的校友罗明琦先生近几年来一直在给新生开设讲座,题目就是“‘容止格言’与南开精神”。

北交大校园诵读:

艺术育人 传承精神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2014年的“春之声”诵读活动中,交大国学社的同学首先出场,朗诵了《大学》,观众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本末,有终始,有知识并去实践,这也是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想要告诉大家的。”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

2014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自主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完成校内的首次公演,同学们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这是通过‘以校园艺术演绎科学精神,以原创作品展现大师情怀’的形式,为高等学校艺术育人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宁滨说。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想象力;艺术能够造就创新型人格,激发创造的欲望;艺术能够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使其用各自的方式描绘世界。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龙、蛇可以对说,龙是圣人精神的象征,龙能大能小,能隐能现,显则弥漫宇宙,隐则藏身于微芥。蛇的特点是静定,力量绵绵不绝,象征圣人的魄力能耐。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比较敬而远之的对象,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特别是在北方,一般很少有人打蛇:同时它也是一种耐力的象征,因为蛇扑食主要是以静制动法。原始的图腾崇拜中,中国的东夷太吴族(太吴指伏羲)我们的祖先之一就崇拜蛇类动物,伏羲传说也是人首蛇身。后来蛇的形象演化为龙!四象中,东方青龙是蛇的演化,北方玄武是龟和蛇的结合。阴阳学说中,蛇类动物象征男性,代表阳,很多早期文化遗迹中发现的彩画都有蛇的形式。

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中华各民族,包括早已消亡的古代民族几乎都有此经历,有些民族近、现代仍有传承,甚而至今还残迹可见。

在我国各民族中,高山族的图腾文化是十分鲜明而且传承时间最为长久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民间神话传说和近现代学者的调查,在高山族的9个族群中,基本都有过图腾崇拜之俗。其中居于台湾本岛最南部的排湾人的蛇图腾崇拜尤为典型。

排湾人中流传着不少关于灵蛇产卵化生排湾始祖的神话传说。同时,还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佑护排湾人,为他们排忧解难、降神消灾。

排湾人不仅不食蛇、不伤害蛇,而且还用雕绘等方法使蛇的形象留存于屋宇、祖灵柱、祭县、武器及酒杯、匙、勺、简、壶、罐等各种器物之上。因此,排湾人的蛇图腾雕刻艺术非常发达。雕绘有蛇形之物甚至被视为神器或圣物,面对或使用之时,不能有任何亵渎之行为或不恭之言语。

福建闰北最南端的樟湖是千年古镇,民风质朴豪爽,群落性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遗留许多古迹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庙、万寿塔、上塘庵古戏台、苍峡摩崖石刻、商周遗址等古迹。元宵迎蛇灯、七月赛蛇神、端午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樟湖崇蛇民俗活动源于明代,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堪称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闽,东南越,蛇种。”这是说福建的闽越族是当时的东南越,图腾是蛇。如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仍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崇蛇风俗,那里建有蛇王庙,每年都要举行赛蛇神、游蛇灯等崇蛇活动。

每年,樟湖镇游蛇灯,从正月初八到二十一,尤其在农历十七,十八,十九甚为热闹。樟湖蛇灯提在手上,扭扭曲曲,左右游动,蜿蜒而行,有时蛇灯长达半条街,真有蛇神游山林之风姿,令人目迷神昏。

到赛蛇神活动的这天,人们清早在庙前排长队,鸣锣开道,号声铳声阵阵,旗幡招展,游行队伍人手一蛇,或将蛇握于手中、或缠绕在臂上、盘绕于胸前、颈前、更有甚者与蛇亲吻,千姿百态,其情景十分惊险、动人。游蛇结束,人们把蛇放归大自然。

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在敬拜祭祀活动中,形成了“闽蛇崇拜的民俗文化”,每年春秋两祭活动,完整地传承了古闽越族的遗俗。千百年来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精华,使之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朴、原始的崇蛇活动,铸成了独特的民间崇蛇文化倍受世人瞩目,特别是日本、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社会人类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樟湖蛇文化驰名中外,同时也振兴了地方经济。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用近170幅经典名作,追溯了1911年至2011年百年台湾美术的发展历程。

“中华画院艺术大展”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展出,以国画、书法、西画、现代艺术、立体造型等形式,展出了50多名大陆艺术家、200多名台湾及海外艺术家的作品。

两个展览,两个城市,互相眺望。

近年来,两岸美术交流持续升温。2004年和2005年,“润――大陆优秀青年水墨画家作品展”和“韵――台湾当代水墨名家画展”先后在台北和北京举办,“润”、“韵”相互呼应,可见其深意;2006年,“台湾美术发展1950―2000展”在北京举办;2007年,刘国松在北京故宫举办“刘国松绘画一甲子”展。

1949年前后,一大批大陆美术家赴台湾,这些艺术家的大陆身份、美术渊源和在美术界的影响力,给台湾美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中华传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流。一直以来,大陆文人画对台湾美术影响甚大,成为台湾重要的绘画传统。虽然日据时期传统的文人画被压抑,胶彩画盛行,但两岸之间不断的交流弥补了特殊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差异。”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说。

虽然同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下,大陆和台湾的美术却因近现代历史遭遇不同而各有特点。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大陆的写实传统要大于台湾,而台湾在现代探索、观念和技法的更新上似乎走在前面。

“台湾美术和大陆美术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日据时期台湾美术受日本影响较大,而大陆美术在1949年以前主要是受法国、比利时的影响,1949年以后是受苏联影响。不管是受到哪里的影响,这些外来的艺术观念、样式、技法,其人文气质都是欧洲的。因此,在受外来影响方面,大陆和台湾的历史境遇其实是很相似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

其实,大陆美术与台湾美术的同与不同,都是在相互观照中走过的。渡海艺术家与大陆的文化渊源,让台湾美术不断得到传统文化的启示,而大陆艺术家也从对岸的现代探索中汲取了灵感。

・ 两岸访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希望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文化合作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率广西经贸文化参访团抵台,开始了为期5天的经贸、文化交流之旅。彭清华成为十后,也是2013年大陆首位到台湾参访的省市区主要领导。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代表主席欢迎经贸团访台。

吴伯雄首先对四川雅安地震灾区表达关切与慰问之意。他在致辞时强调,两岸和平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大家都要珍惜。一是珍惜“九二共识”的基础,二是加强经贸合作,三是深化文化交流。

彭清华感谢台湾同胞对地震灾区展现的血浓于水的情谊。他介绍,此次广西经贸文化参访团以“心手相连、共创繁荣”为主题来台参访,希望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文化合作特别是产业合作,促进桂台各界交流,增进两地民众的了解和感情。

在台期间,参访团将拜会台湾政商界人士、在高雄举办“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3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到花莲等市县与台湾民众深入交流。

彭清华表示,此次广西经贸文化参访团以“心手相连、共创繁荣”为主题来台参访,希望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文化合作特别是产业合作,促进桂台各界交流,增进两地民众的了解和感情。

在台期间,广西参访团将举行一系列的经贸交流活动:一是拜会台湾政商高层人士;二是在高雄举办“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3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拓展桂台产业合作;三是到花莲等市县与台湾民众广泛交流。

香港各界赈灾善款破亿

4月24日,香港各界人士连日通过各种方式对四川地震灾区施以援手,并且踊跃捐款,表达爱心与支持。中联办两日之内所收到的香港各界善款已突破一亿元。张晓明表示,相信香港同胞的关心和援助定能鼓励、激发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意志。目前,已经跟四川省政府取得了联系,保证善款能够及时、完整地送抵灾区。

澳门拟利用原有协调机制全力配合四川救灾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4月21日指示特区政府,立即利用澳门特区原“支持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协调小组”的机制,与四川省地震灾区进行紧密沟通,全力配合支持四川芦山的震后救灾工作。崔世安表示,澳门特区政府愿意应四川灾区的要求及需要,派出医护技术人员赴灾区参与救援,并十分愿意提供救灾急需的各项物资。

香港医管局将7所门诊转为流感指定诊所

4月19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面对H7N9与新沙士威胁,香港医院管理局已部署一旦疫情升级,7间普通科门诊转为指定流感诊所,分流病人,预计平均每日最多可诊治500人。汲取沙士时气流控制的经验,流感诊所已加设通风设备,避免将空气由“污糟区”吹向“干净区”。香港医管局家庭医学顾问医生朱伟星表示,一旦香港出现H7N9个案,流感诊所可於48小时内启用,暂定香港医管局7个医院联网各启用一间流感诊所。

香港新高中课时将减少

4月19日,回应香港学界批评实施4年的新高中课程课时严重不足而要不断补课,香港教育局昨天连同香港考评局公布检讨方案,提出短中期改善建议。短期建议包括将各科课时由2700小时改为以2400小时作中位数,不再坚持全部学科都要推校本评核,更即时宣布数学等3科取消SBA,局方更会设10个工作小组,包括研究中文科要不要重设文言文范文。

香港九成受访者支持全面资助幼儿学费

4月18日, 香港一项调查发现,大约九成受访的幼儿教育界人士及家长,都支持政府全面资助幼儿园学费。香港教育学院于本年2至3月期间,访问300多名幼儿教育界人士及2000多名家长,了解他们对15年免费教育的意见。调查发现,大约九成受访者赞成落实学前免费教育及全面资助学费,近八成幼儿业界支持政府直接支付幼儿园学费。大部分受访家长还期望,政府增拨资源支持教师。

・ 港澳访谈 ・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吴亮星:

特区政府将施政与宣传同步推进

近日,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中国银行(香港)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亮星先生就香港的房屋政策等话题发表言论。吴亮星认为,现在给香港特区政府打分很难,因为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各项惠民政策都还在推进中,想要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很难。对此,吴亮星希望特区政府继续努力工作,同时,也建议特区政府有必要就施政情况作阶段性报告,同时加强舆论宣传。

房屋政策是否出成效?一两年后才能看见

吴亮星:现在很难预料说,你现在供应量是在赶着出来,到时候赶的时间是不是刚好呢,市场往往不是人为可以解决的,市场是一个很多方面的组合来的,所以我觉得,到时候如果能够比较恰如其分地,又不会将这个大势突然间地压下去。

特区政府需同时做好施政和宣传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中国德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中,青少年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国家固有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您作为多年专注于国学研究与教育的著名学者,一定会很欣慰,您有什么感触?您是如何看待、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钱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是民族存在的灵魂。民族复兴必然包含着文化复兴;没有文化复兴,也就不可能有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主席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长大的丰厚滋养。”可是,近代以来,在寻求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鄙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人们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归罪于中华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否定的态度。这种思潮在长时期里占着主导的地位,并且在“”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中华文化在近代的发展遭到极大的阻碍、破坏,甚至是灾难,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这个文化复兴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不是复古,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纠正前一段时期鄙薄、批判、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扭转中华文化衰败的状态,使中华文化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更要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相适应,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而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完善中华优传统文化教育,是整个文化复兴、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其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身来看,把这一点列入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在三中全会决定之前,这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民间的、分散的、在国家教育体制外进行的;有的地方也有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组织推动开展教育的情况,但往往是人亡政息,领导换届,前功尽弃。现在三中全会把这项任务列入了顶层设计,将对统一认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德育:现在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开展国学教育,热情很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入而完整的理解,且涉及到的内容庞杂混乱甚至偏颇等。您认同开展国学教育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对此教育现状,您能否做一个客观评价?

钱逊:国学热反映了国民了解、探求传统文化的急切需求和高度热情,标志着我们走出了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复兴的一个信号,总的来说应该充分肯定。当然,在发展中确实存在您所说的一些情况,这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大的社会运动发展的初期,这种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积极支持,加强研究,引导它健康发展。

中国德育:如您所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进行国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中华文化的教育自然也可以百花齐放,读经和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孝道和传统美德的教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技艺的学习等等,都是需要的。您认为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

钱逊: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中华文化方面看。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重道德。传统的中华文化,包含着儒、释、道三家,而儒学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主干。儒学的影响主要也是在其所讲的为人之道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提出的“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以及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为人们所继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文化传统。世代传颂,家喻户晓。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正是儒学倡导的为人之道最高的、集中的体现。中国民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风尚,也是儒学为人之道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所以,儒家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世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之所在。

首先,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是讲做人的道理。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大发扬和大提升。从教育的目标说,是“立德树人”;从民族的目标说,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其次,从当前的社会需要看,信仰缺失、价值迷乱、道德崩坏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和谐,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民族复兴的大患,也是广大的焦点之一。重建我们的信仰、价值、道德风气和秩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做人的再教育,是当前时代生活对教育提出的迫切的要求。

中国德育:中华文化的特质、核心的精神是做人的道理,开展做人的再教育,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请您谈谈学做人的教育的核心价值、核心内容是什么?

钱逊:我想就是:义、公、礼、和、耻。

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以精神生命为上,以精神生命的追求引导、节制物质生活的欲求。人的生活,有两个方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生命也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两方面。物质生命的基础是人的生物本能,和禽兽没有根本区别;精神生命的基础是人的社会生活,是人所独有而禽兽没有的,是人不同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之处。所以,人要摆脱禽兽的境界,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就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义以为上”。

公。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发展和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统一。群己统一。人是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中,一刻不能脱离群体。所以应该把个人放在群体中,求个人和群体相统一。

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义和公(群)是人和禽兽根本区别,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所以这两点也是为人之道的核心要求。

和。义、公是从个人角度讲,和是从宇宙、社会整体讲。和为贵。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所以一切人事要以和为贵。

礼。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以上三点都通过礼而落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切言行的准则,“不学礼,无以立”。

耻。行己有耻,有所不为。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就无所不为,就没有以上的一切。

中国德育:为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在学校现有的课程之外,开设一门国学教育课程,即进教材,进课堂,您认为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又该如何贯彻落实这一任务呢?

钱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把这方面的教育进入课堂,进入教育体制。增加相关课程是必要的。这不是简单地加一门课的问题,而是关系教育体制全局的大问题。这一任务的落实,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定将带来整个教育体制深刻的改革。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文化教育只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手段、一个方面,不能脱离开整个教育,孤立地考虑中华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内,研究和处理好中华文化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和时代要求的关系。

要把中华文化的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中华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文化教育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中华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则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要努力把二者结合,互相促进。中华文化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基本内容是古今中外普遍适用的为人常道,但它产生和发展在古代社会,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今天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分析,推陈出新;时展了,也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也要求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有所发展。

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具体如何开设,我想不必都称“中华文化课程”。小学、初中可设“修身”课,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其中;高中设“中华文化基础”课;大学开设必修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中国通史”,开设经典研读作为选修课。

中国德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承载它的整体性的载体,并且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您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即需要完善什么?是完善其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我们又该如何去完善?

钱逊:具体施行中,会有许多问题。小学、中学、大学不同程度的学校,应有什么样的不同要求?设什么样的课程?用什么教材?课内课外怎样配合?如何培养数目庞大的合格的师资?在这些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几乎所有具体问题上,都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摸索、创造,总结、完善。

中国德育: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钱逊: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中华文化的教育中断过几十年,现在既无可资继承和借鉴的经验可循,又无可以胜任这一任务的广大教师队伍。所以,我想当务之急是两件事:一是认真深入学习,深入领会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核心内容;二是制定规划,采取措施,立即开始大力进行师资培训。认清根本目的和核心内容是根本,培训师资是实施的第一步,这两项是我们解决教育要求、内容、教材、教法等一切具体问题的基础。

总之,任重而道远,要本着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原则,大胆实践,谨慎总结,不断改进,以求逐步完善,才能落实和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这一艰巨的任务。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要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

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转化为现代教育的宝贵资源,还应注重“教”与“学”这两方面。

从“教”的方面来讲,如何找到传统文化进入课堂的切入点,打开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学科教育相融合的局面,是“教”方的关键。要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教”方要改变原有的育人观念,加强文化育人的理念,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尊重历史、关爱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教”方还应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身边的文化,孩子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其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将在孩子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另外,“教”方还应积极开发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其中哪些内容应该进中小学课程中,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教”方在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教”方应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主义的问题,学校可自编教材,将传统文化教育固化为日常教学的内容。为此,“教”方可将传统文化设置为不同的选修课,同时给予选修课程相应的学分,即将传统文化的课程进行量化处理。再者,传统文化进课堂,还应实现不同学习阶段的联动,逐步加深理解课程的内涵,即“教”方应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教”方还应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身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

从“学”的方面来讲,孩子是不是对传统文化一点兴趣没有,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的很多孩子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才不喜欢。如何让“学”者了解优秀的值得传承的中华文化,成为了“学”方的关键。传统文化指中国自古以来形形的文化现象总和,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以传承。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方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学”方只有树立了很好的传承意识,才会有主动去学的动力与激情。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89-03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抑制和废弃。有人说,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先进科技支配人们生活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也有人感叹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怀念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时代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重要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应有清醒认识和理性态度

在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上,马克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9世纪60、7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被德国知识界视为“一条死狗”时,马克思却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辛辣地讽刺了这种肤浅地、虚无主义的思想态度:“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全面否定或肯定,而应该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基,也有其内在的“基因”和元素,因而成为其薪火传承的精神命脉。对自己的民族优秀文化,既要有着一种坚定的自豪,给予自己的传统文化必要的尊重,又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来考察,既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又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创造性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他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异域文化。接受这种先进文化的中国人是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并获得发展。1920年3月,他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因此,在积极组织一大批青年出国后,自己则留在国内,致力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开辟了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革命战争时期,也十分重视学习借鉴中国文化遗产。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正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对于立足于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中华传统文化素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长短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等,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也滋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断走出国门、影响世界。中国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形态,它对内具有凝聚整合能力、对外具有涵容同化能力,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通过“中国模式”已得到了充分体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中国改革伊始就如此断言:“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热点话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经济模式,还未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世界著名思想家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说过:“文化是制度之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曾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这就期待我们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和创造,进而向世界提供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在文化上为未来世界新的文明样式注入全新的价值理念。正是在这一深远的历史任务和内在要求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史上第一次把“文化命题”提到中央全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的实践性提升。

2.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弃”。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的进化和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顽强地繁衍了五千年之久,但也有其消极和糟粕的部分。需要对之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专制主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三纲五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井有仁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纲常伦理等。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集权主义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夏、商、周三代到宋、元、明、清,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基本模式。这种封建主义专制传统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难免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原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又存在着“官本位”现象,有些干部,损公肥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们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努力追求最广泛的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但有些干部常常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等等,这些不良传统政治文化,仍然在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延续

文化传统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风俗相伴而来,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葛剑雄教授曾指出,作为一种写字工具的毛笔,被更为方便的钢笔、圆珠笔替代是理所当然的,如今的电脑更是既方便又高效,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尽管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能够长存,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这一特色文化淡出我们的生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1.理解传统文化。文化是经过时间大浪的过滤而积淀下来的,它无形却又深深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除却文字研究外,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文人们大多习惯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寻找文化传统。但是事实上,任何国家任何时候记录下来的文字都不可能是当时的全部。更何况经过历史的淘汰,最终能够保留到今天的文献,往往是被主流文化认可的观念和事实,决不是全部的观念和事实。因此想要了解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真实的文化,仅仅依靠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张乐天教授指出,看高楼、高铁,我们似乎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是人们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依旧深深烙上了传统的印记: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读书,不正是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体现?平时遇到难办的事便托关系、找朋友、寻老乡,这不也是重人情乡土的风习遗留吗?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能仅仅从官方的事实中了解。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把中国从古至今看成一个板块;也不能把中国这个空间看成一个不变的整体,因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主流曾长期统治中国人的思想。但是,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能认识字的人有多少?看过四书五经的又有多少?广大民众真正相信的还是求签、算命,因果报应。

理解传统,应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去考虑。例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观念从开始遭到无情地批判,人们开始追求婚姻自由。但是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既然是糟粕,何以能延续两千多年之久呢?这要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尤其是女子,用古语叫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谈什么婚姻自由?到了近代,人们活动范围扩大,信息量开始扩大,消息的传递更为迅速,从而为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创造了条件。

2.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精神文明不像物质文明那样是可以自然延续的。生产力提高了、科技发达了,物质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物质水平提高了,文化水平未必会自然地相应提高。有些传统是没有办法自然延伸的,因为经济基础已经变化了。例如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的特点是文字古雅,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因而只有少数群体对它有兴趣。处于同样处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极盛时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舞台效果,形成王派、袁派、解派、邵派、丁派、石派、杨派等众多唱腔独特的流派。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多元文化和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沪剧开始急速滑坡,专业院团一个个解散,至今只剩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颗“种子”。市场不景气时,剧团生存出现困难。保存下来的宝山沪剧团的团长华雯回忆到,一直到2000年,作为“梅花奖”得主、团里的台柱子的她,每个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年轻演员更只有300多元,“就这样还经常发不出,全团30多个人,就像群少人管的野孩子。”那时候,台里一位老演员,每天往冰箱里放馄饨,整整吃了一个月。一对小夫妻,一个皮蛋也要切开来分着吃。显然,要使昆剧、沪剧这样的传统文化获得延续、走向新生,仅仅依靠民间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有责任来传承这种艺术,这样才使它不至于成为化石。

2011年12月5日,上海公交785路选择了两辆公交车试点增加沪语报站,这是上海首次在公交车的电子报站中增加沪语内容。公交785路全程在浦东,乘车者中,有很多是年纪较大的本地乘客,听不懂普通话报站,只能听懂上海话。虽然试点只有一天,但引起大众的热议。本地的多数乘客反响较好,不过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外地乘客的反对意见。有专家表示,保护沪语文化,不应该由公交来承担。但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正如葛剑雄教授指出的那样,“现在上海40%是从外地迁户口进来的,10%-20%是外国人,若是没有政府的保护,上海话这一方言能不消失吗?”

三、交流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出路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非常丰硕的文化成果积累,有着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本身就有不断扬弃自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风范。历史上,我们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抱有高度的自信。但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挤压和废弃,对其持怀疑甚至彻底否定态度的声音时而响起。对此,要有清醒理智的认识,立足国情和现实,我们认为,应当通过文化交流与创新,寻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1.交流与传统文化出路。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融合的层面,也有冲撞的层面。十六世纪之前,中国文化的西传,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触媒。16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历史性地相遇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日本等国家,也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以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强劲地挑战和冲击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最紧迫的问题是“中西问题”。

回顾历史,无论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的商贸们来,还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于世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话语环境。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扩大必然促进各种文明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外在的强劲动力和可借鉴、对比和学习的参照物。自从国门被迫打开以后,西方文化元素就一直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结合,对中国社会很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在吸纳西方元素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元素输出到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石阶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发现,使我们‘觉醒了’。”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此外,西方的各种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例如,在价值观念上,金钱不再被看做是万恶之源。如今的国人普遍认为,金钱成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另外,西方的娱乐文化元素在中国更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为典型代表,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打开了中国庞大的娱乐市场,使当代中国人开始接纳这种文化消遣和娱乐方式。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仅要看军事和经济,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是软实力的体现。文化“走出去”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交流与学习。让别人了解我们文化的同时,学习外国现今的文化。传统文化只有立足于现代社会,才有可能被更为广泛地传播,被世界所认同。

2.创新与传统文化出路。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新事物不会发展起来,世界会原地踏步,无法前进。文化也是如此,仅仅只有继承自我,或仅仅学习他人,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文化大国,在文化提升上无疑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如果只是固守而得不到应有的创新性地开发与应用,反倒可能成为束缚发展的包袱。我们在珍视本土文化的同时,亟待创新传统文化,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沟通融合其他文明,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0.6%,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0%以上。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时展的要求。正如指出的:“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之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是有识之士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应是“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梁启超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例如,中国当前的发展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厚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如“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民本思想,“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国泰民安”等执政兴国的治国理念,均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文化资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依据,等等。显然,这些思想无疑是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

总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珍贝俯拾皆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将其精髓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既保持住其特色,又使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生命力,让我们的文化真正在世界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当下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的战略之举。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74.

[2]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6:463.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3:51.

[5]马云华,李先海,徐炎章.传统的辩证法[M].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1998:1.

[6]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M].上海:东方出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模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88-03

一、共和国英模是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

建国六十年来,共和国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五一国际劳动节想起英模,“五一”一过不知劳模是谁。这是形式主义宣传所造成的后果,对于英模是不公平的,宣传英模精神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辽宁拥有盛产英模的沃土,截至2009年“五一”节前夕,辽宁各条战线涌现出省以上劳模25 100名,他们是特定历史时期引领辽宁省人民披荆斩棘的一面旗帜。

辽宁英模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他们的闪光点也各有其历史阶段特色。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孟泰、马恒昌等劳模以厂为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忘我工作,以高度的主人公责任感为生产恢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除了雷锋精神脱颖而出外,辽宁还涌现出一批技术革新能手如王凤恩、王崇伦、尉凤英、张成哲等,他们为辽宁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时期的张志新,用宝贵生命捍卫了真理的尊严,以浩然正气宣告了真理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辽宁省在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公安司法等战线涌现一大批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劳模,如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乡镇干部薄任石、农业劳模王兴亚,教育专家魏书生、铁拳公安局长赵所全、钢铁卫士宋达夫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辽宁更是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被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五朵金花”、 呕心沥血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师方永刚,“新时代的好工人”李晏家,新农村建设杰出代表大梨树村大梨树党委书记毛丰美,守卫安全与和平的人民满意的警察赵振金、优秀派出所所长仉伟等等英模。这些英模都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着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他们植根于广大民众当中,深受民众的爱戴和记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英模们的优秀品质,引领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有些英模的影响甚至越出国界,雷锋成为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榜样,杨利伟完美的太空飞行让世界再次对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他们是辽宁的骄傲,是中国的自豪。

二、英模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共和国英模是各条战线上的骄傲,他们的人生是闪光的,值得我们仰望和深思。他们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他们爱祖国、爱事业、有理想、有信念,渴求真理、勇于拼搏、不畏牺牲,这些可贵的品质都是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的宝贵资源,它们构成了英模精神的基本内涵。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英模精神的质朴本色

辽宁英模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群体,虽然他们没有文艺明星的风光无限,但是他们赢得了政府以及人民的肯定,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回看英模足迹,他们谦虚踏实,任劳任怨。不管职位高低,他们都勤奋工作、严格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竭尽心力,“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他们的写照。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国家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他们的奉献精神,不仅支撑起他们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生命价值,也滋养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优秀领导干部张鸣岐人品高洁,笑看生死。在张鸣岐心目中,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神圣的义务。他说:“群众生活这么苦,我们当领导的心里愧得慌,我们要拿出全部力量去干工作。”

张金垠是建国以来人民为抢救群众而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军官。他说:“我是开坦克的,坦克离开操纵杆寸步难行,人生也需要操纵杆掌握方向,这个操纵杆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他还说:“人活一辈子,就是要想法多做点事,给这个世界多留下点什么。”

人民好法官谭彦说:“我们是法官,头顶国徽,肩扛天平,决不能在我们手中办错案子。”同志们送给谭彦“老铁”的绰号,不仅由于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也由于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瓦房店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说:“当干部不能只考虑个人升迁,为官一任,不能给老百姓留包袱,要给老百姓留财富。”他带领群众苦干十四年,使穷村变富村,人均收入从420元达到3 460元。老百姓早上4点去他办公室可以找到他,他的办公室正对楼梯口,他说:“要让老百姓找我方便。”

兴城市四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成坚持以“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自勉自警。他一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他说:“老百姓看党从哪看?就从我们这些干部身上看啊!”

钢城铁拳公安局长赵所全从事公安工作三十多年,对人民饱含深情。他被百姓称为“活着的孔繁森”。 赵所全一生克勤克俭,他说:“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活着就是活出个好名声。”

“利在利万人、富在富天下”,这是英模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他们把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他们把奉献看做是报答党和人民的最好方式。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2.自主创新、自强不息是英模精神的核心内涵

综观英模群体,在他们众多的特质中,自主创新是英模精神最鲜活的特征,是英模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内涵。可以说,辽宁英模是自主创新精神的最好载体,自主创新精神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卓越的业绩,从而走在了所处时代的前列。当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举措,要实现“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英模的自主创新精神则更为可贵。回首辽宁工业历程,英模们自主创新的步伐承前启后,他们铸就了辽宁工业的辉煌。

沈阳解放后,马恒昌在第五机器厂当车工,被民主推选为组长。他以民主方法调动全组工作积极性,他所开创的被称为“六大员”的企业班组民主管理方法被推广到全国。群众技术协作运动发起人吴家柱,在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率先搞技术革新,十年间,完成230多项技术革新。优秀女工人代表尉凤英,刻苦学技术,整天琢磨搞革新,从1953―1959年,她实现技术革新107项,改革的多刃刀具提高工效14倍,改革的冲具提高工效100倍。革新能手张成哲到沈阳铸造厂后,决心以孟泰为榜样,潜心搞技术,虽然他不懂机械原理和设计知识,连图纸都不会画,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画出了自动芯卡机的图纸,做出了自动芯卡机。沈阳铸造厂生产暖气片是手工操作,张成哲五个月制造出自动造型机,铸造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造型机械化,这是国内首创。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辽宁劳模更加勇攀科技高峰,新时代的英模正以新的姿态推进技术革新的进程:创造了电气设备调试工作很多传奇的王亮;填补了中国大型空分压缩机组国产化空白的“五朵金花”; 让国产透平式压缩机拥有了与美国通用、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正面交锋实力的徐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百万吨级乙烯外壳拼装焊接技术”的“金牌铆工”杨建华……我们赞叹工业文明的同时,更赞赏工业英模自主创新的精神。

英模精神中涵盖很多闪光的优秀品质,难以一一尽述。这些品质恰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广博的内涵,英模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断层后,不少人士忧虑传统文化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遭遇背弃的命运,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关注流行而淡漠传统。但是,通过英模群体,我们可以透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坚韧地传承。

三、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个庞大的体系里包含一套基本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心理感情,它们以儒家思想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载体。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厚德载物、修几慎独、勤俭廉政、勇毅力行、刚健有为、独立自强、开放包容和维新变革等美德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它们凝聚成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

1.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竭忠尽智的民族精神。从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为了祖国的强大,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压力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工作待遇,李四光婉言拒绝英国老师的挽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2.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艰辛磨难而能够傲然屹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这主要源于她紧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那样刚健运行、奋斗不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也是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关键。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从“”到再到改革开放,奏响的无不是创新与变革、昂扬与奋进的旋律。这种自强不息,刚劲有为的精神永远具有现实意义,是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心灵的源头活水。它激励着中华儿女不落后于时代,不囿于陈规陋习,勇于创新,大胆变革,不断进步,在继承与创新中推动自己的民族在风吹雨打依然“这边风景独好。”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优秀的中华儿女总是在自觉地传承着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英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英模们以实际行动把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四、英模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1.英模精神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无私奉献、勇毅力行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尝艰辛而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其力量源泉就是传统文化中报效国家、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无私奉献、勤劳勇敢、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这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综观英模脸谱,他们身上无处不在的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勤劳节俭、一心为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服务人民,服从大局。他们又都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充分体现出厚德载物、修己慎独的优良品质。这些美德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促使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不计个人名利,默默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头,他们勇敢地冲在前头,心中装着国家和集体。孟泰说:“危险关头,一秒钟就决定你是一个勇士还是一个胆小鬼。”吴运铎说:“只要我活一天,就一定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吴家柱说:“党对我的期望太大了,可我给党做的工作太少了,我恨不得多长几只手,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王巧珍说:“岗位可以是平凡的,但工作应该是出色的。”在追求人生价值中,他们更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孟泰、雷锋、白雪洁、谭彦等一批英模就是秉承这种崇高理念,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以他们的人格和信念谱写着壮丽的篇章。

2.英模精神传承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天道刚健有为,君子仁人应该效法天,不断进取,积极作为,这种生生不息精神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是中华文化保持长久活力、绵延不绝的内在原因。英模的业绩之所以被载入共和国史册,与他们自主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辽宁涌现很多这样的英模:张成哲一心搞技术攻关,四十多年里,实现技术革新780多项,其中重大项目60多项,创效益上千万元,帮助兄弟厂解决300多项技术难题,救活五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说:“科学事业是豪迈的事业,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探索、追求和攀登。”“干事业,首先要心中有祖国母亲,这样才能产生对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才能战胜一切困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辽宁昌图人,他一身征尘航天梦,满腔热血爱国情。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运载火箭轰鸣中腾空而起,航天员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5年10月,王永志又参与主持了“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序幕。王永志说:如果我还能为中国的载人航天,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多做一些事情,多工作几十年,那是我最大的希望。正是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在考验面前不退缩,为求科技创新而自强不息,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一次次闯过苦难,走向辉煌。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英模精神是“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执著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因此,大力宣传英模业绩,弘扬英模精神,既是传播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辽宁英模大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行湘.辽宁英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张岂之,叶国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8.

[4]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上一篇:民间传统文化范文 下一篇:优秀传统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