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

时间:2023-11-25 08:31:36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1

中图分类号:A14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魅力无穷篇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诗歌,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进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这样看来我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此后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体系,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艺术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争议的。

另外,诗歌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小说散文写得再好,毕竟不利于传诵,因为它们的篇幅相对较长。而诗词却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文化的历史使命来看,诗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无一不是战斗的鼓点,冲锋的号角。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场合地游走于我们的唇齿之间,增添交流的情趣和品位。它长时间的存在已经昭示了它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魅力。

发扬光大篇

古典诗歌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应试大旗的指挥下,只重试题不重人的教学,使原本情韵飞扬的诗歌也变得干枯无味。这决非简单的教学技巧技法的问题,也决非一个语文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中人格教育严重缺失的一个缩影。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关注人本身和谐全面的发展,树立起人格教育的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古诗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精神文化的古典诗歌,在人格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放任自流,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流传下来的古典诗歌是语言运用的经典范例。离开了人的培养,单纯追求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只能导致古诗教学的干瘪无趣。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古典诗歌的综合教育功能,不仅授人以知,还应教人以德,对学生进行智力人格、伦理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全面人格教育,促使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古诗教学不仅注重运用篇篇精美的诗作来学习语言,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认识社会、体验人生。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还应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道德是人格的核心因素,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道德,吸收具有永久人性光辉的传统美德,以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诗歌中的情感内容,发挥古诗的美育功能。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2

关键词:声乐文化 多元文化 价值探究

一、植根于诗词歌赋中――声乐的传统文学价值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最大的文化价值就在于音乐与诗词歌赋的完美融合。诗词歌赋与音乐的高度融合,让中国传统声乐文化意韵丰厚,极具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能量,加之“中国特有的东方古国文化的气质与神韵,使得中国传统声乐文化富含着哲学的、美学的、文化的思辨与阐释。”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音乐与诗的融合最早可追溯到儒家精典典籍的《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歌作品按音乐调式分为‘风’、‘雅’、‘颂’三大组成部分。‘风‘即‘风土之音’;‘雅’即‘朝廷之音’;‘颂’即‘宗庙之音’”。这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以歌与诗的融合全方位的反映社会生活,又以“歌与诗的二位一体溶入社会的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先河。而中国传统声乐文化史上,音乐与诗词歌赋相融合的高峰,则是宋词的兴起。“词兴于唐,盛于两宋,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词源生于繁华的城市、喧闹的市井、百态丛生的市民阶层,而催生词这一新兴诗体出现的重要因素便是隋唐以来兴盛的“燕乐”。历史把燕乐塑成了一种雅郑不分,中外合奏的新型民族音乐。正是这一新型民族音乐,直接导致了词的产生”。而燕乐兴盛身后的文化深层根源则是大唐自开元到贞观,维治者推行治国伟略中,兼收并蓄的国策,体现于文化事业上的兴盛繁荣。唐人在音乐实践中“从摘取诗词谱乐改变诗歌法以应曲度到排比声谱填词,即直接从词填入曲中,导致了长短句歌词的出现,这是我国诗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而且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发展进程之初,音乐与文学强势融合、相互借力的佐证。

中国传统声乐的发展历程,承载并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纵观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历程,从“周礼新声”到“郑卫之音”,从“诗经三百首”到“言绝诗体”,从“婉豪宋词”到“风雅元曲”,从“多样曲牌”到“白话歌词”,在文学发展的历程演进的背后都处处可见。古时演唱艺人在其漫长音乐实践中承载的文化重任,将传统文学纳入到了传统声乐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声乐作品正是在传唱与乐工之口、互动于市井之民众、根植于亿万黎民的丰厚土壤之中,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学揖别了文人自赏的狭小文化空间,走进了大众的文化视野。

二、绽放于不同地域下――声乐传统的多元价值

民歌是一种典型承载地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态,它出自各地独具特色的市风民情,承载着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性格,呈现着每个民族独特的审美诉求,可以说它是音乐民族化的形式与符号。中国的地方民歌,北方民歌风格的多偏于豪放、粗犷,如:内蒙的长调,而南方民歌的风格一般比较委婉、含蓄。但同为南方民歌,江苏民歌又比湖南民歌更显细腻。民歌最终展现的是声乐艺术运用自身简洁有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融合本土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

以京剧、昆曲为例,在戏曲梨园行内,有所谓“京昆一体”之说,单从唱、念、坐、打“及”生、旦、净、末、丑“等技术性要素及舞台艺术效果呈现来看,京剧与昆曲都有很多相似及相通之处,如果从地域文化的深层比较来看,京剧与昆曲是有着结构性的差别。京剧生成的文化背景是北方政伦一体(政治与伦理)与地方民俗相结合的京韵文化,而昆曲的文化土壤则是江南典型的文人书院、乡亭院的诗性文化。所以从剧目内容上看,京剧中多为家国天下,而昆曲则更多呈现的是闺怨情思从唱腔上京剧主要源于粗犷、豪放的秦腔,而昆曲则是倾依于吴音,所形成的细腻而委婉的水磨腔。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放在世界文化的视野则呈现的更为明显,就以声乐艺术中的艺术歌曲为例:法国的艺术歌曲彰显的是随意与浪漫,而德国的艺术歌曲则是严谨与规范,中国的艺术歌曲表达的是诗意与舒缓,意大利的艺术歌曲呈现的则是自由与舒展,俄国艺术歌曲传达的更多的是忧郁与内韧。

三、融合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国声乐文化的传统时代价值

中国文化的大变革,应当说始于救亡图存的近现代,自鸦片战争,国人终于警醒于“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崇尚西学以求“师夷”以“制夷”的强国图存。而在学习西方的时代浪潮中,西方各种思想、主义如: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纷纷涌入中国,影响广泛。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文化名人为代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过激烈,甚至极端批判的言辞,于是,形成了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性错位。

但就是这样一个诸多思潮激辩,文化论战,社会于动荡之中变革的时代,中国的声乐文化人虽身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但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整体作为却很值得后人品读、回味、深思、总结。很多知名声乐文化人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深耕于对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挖掘,重塑与创新之中。他们或是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吸取精华,融合于时代价值,音乐上借鉴于西方技法,实践中谋求创新,或是深埋于精典诗词歌赋之中,甄别优劣,选择精典,创作新曲,将古典文学精华融入当下时代环境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意涵;或是立足于社会所需要的民族文化精华,对优秀的古典素材加以弘扬推广,让传统精神文化在传承中重塑文化生机,重振不朽的文化使命。

站在历史的宏观视野,回望百年前的中国声乐文人,最值得我们于深思中传承的便是在当时文化思想激荡,中华文化前景难测的危局中,中国声乐文化人在艺术创作中所营造的时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互融,互补的健康文化氛围及在亲力亲为中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而且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已从历史中的那种宗教式的模拜与盲从转向温情、理性的审视与选择,即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元素,力求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进对所处的时代世风施以有效的影响,同时以富有时代性的作品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或是对变革中的历史进行艺术化的高度总结。

参考文献:

[1] 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 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3]李志雄.中西艺术比较[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8.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3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创作风格;创作影响

一、前言

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运动在当时的欧洲各国就风靡一时,很多文人墨客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演变,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思想,以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创作风格,进而充分调动起来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结合那个年代百姓的朴素生活,为当时的诗歌创作创造了一个新的氛围。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在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浪漫主义诗歌便在这时开始了萌芽,并通过渐渐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收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咋发展中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发展初期,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为主要代表的湖畔诗人最为活跃;另一个是以雪莱、拜伦、济慈为主要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他们的出现则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一个高潮。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初期

在浪漫主义的浪潮袭来之时,华兹华斯等人便逐渐打开视野,他们的作品也相继登上了诗歌的舞台。华兹华斯的作品中,不论是言语的表达还是体裁的运用,都打破了古典主义驾驭语言的常规,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高潮

继湖畔诗人之后,雪莱、拜伦等人的出现,更是冲破传统语言和风格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华兹华斯的基础上,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其中济慈将古典主义的代表布瓦洛进行抨击,并称他是“一个由浮华和蒙昧主义培育的派系”,而拜伦被称为“恶魔诗人”,他们的作品中多追求自由浪漫和精神的解放,这毫无疑问是对古典主义的诗歌精神的冲击和挑战。

三、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不仅时间很长,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也很大,总体来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不仅形式多样,情感表达细腻,语言简单、平淡、朴素,两大诗派的主要作家在创作时更是追求自然,解放思想。以华兹华斯和拜伦两人为例,他们的创作风格在当时影响了很多诗人。

华兹华斯的创作都是以大自然为载体,多赞美自然景象和普通的劳动者,其诗歌的语言简洁、清晰,并富有深刻的内涵。他认为自然对于初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而言是创作的基本[1]。同时很多作品都是以“美”的形式来感染读者,让读者情不自禁的陶醉于作品之中[2]。例如在他的作品《孤独者的收割人》中,以一个孤独的收割姑娘的朴实而甜美的歌声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平淡的收割图。作者在创作时有两处也运用了大胆的想象,一是他将姑娘的歌声比作沙漠中夜莺的歌声,联想到当沙漠中孤独的旅途者听到如此动人的歌声而作出的反应;另一个是将姑娘的歌声比作驱散严寒的杜鹃声,从侧面表现姑娘歌声的温暖。简单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便是当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当然,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无论是欢悦的《水仙花》,还是充满泛神论思想的《丁登寺旁》,无不是以自然景物、生活实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可见华兹华斯在创作时非常注重将自然界的事物进行比拟,并赋予自己的感情基调。

拜伦的诗歌,具有很浓的抒情基调和很强的主观意识。他创作的方式并不是循序渐进的,随着事情的发展进行创作,而是选取整个事件的突出点,以爆炸性的方式展开诗歌的写作,而“自由”是他创作的精髓。在著名的作品《唐璜》中,不仅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其场面更是恢弘,语言平淡却富有极强的讽刺意味,而这部作品最大特色是将小说与诗歌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作品中的主人公唐璜更被作者赋予了“拜伦是英雄”的典型形象。同时整首诗歌并不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创作,而是以唐璜的爱情纠葛而进行远航冒险开始这首诗歌创作的,来揭露英国贵族的拜金主义。这首诗歌中的“风暴”、“沉舟”等场景描绘的异常精彩,而诗歌语言的幽默、简单、凝练对后世也有很深的影响。同样在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异教徒》、《海盗》等长诗,更是通过塑造众多才华出众、意志坚强的主人公来批判当时英国的专制暴政。

在当时的英国诗歌领域中,同样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诗人还有柯勒律治、济慈等人,他们的作品中也大量的运用想象,从而对诗歌整体进行美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去感化读者,简单的语言,朴实的意象都能够让读者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所在。

四、创作风格对后世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无疑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冲击,尤其是创作风格方面,拜伦等人的出现,影响着很大一批作者摒弃了传统的创作风格,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现实生活中的意象运用的淋漓尽致。当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兴盛时期,拜伦等人的创作风格在欧洲乃至亚洲影响至深。

(一)重视情感的抒发,创造了文学创作本体的价值

情感是一个人对待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感觉,是人在创作时的灵感来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多以抒感为主,诗人在创作中将生活中的事物赋予了大量的深刻的内涵。这样的创新弥补了古典主义文学创作的缺陷,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有一定的严格要求,从三一律格式到精准华丽的语言,使古典主义诗歌创作都暗藏着贵族阶级的观念,很多诗人在创作时仅仅注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忽视了情感的作用,是诗歌没有任何感彩。然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完全打破古典主义诗歌的这种局限,其崇尚自由、浪漫和注重情感的抒发对后来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的创作模式、新的创作风格、新的创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文学创作本体的价值所在,很多诗人在创作时都摒弃了古典主义文学那种庄严而沉重的语言,是诗歌的内容更加倾向于生活,倾向于大自然。尤其是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多以歌颂百姓为主,这不仅影响到英国的诗人,同样对欧洲和亚洲很多国家的诗人都有很多的启发。

(二)丰富的想象力,对现代派诗人影响颇深

浪漫主义诗人在创作时广泛的运用想象,让诗歌的创作更加灵活多变,这对艾略特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4]。正如英国著名的评论家柯勒律治所说的那样,诗歌的创作应该以诗人的良知为载体,丰富的幻想为外表的服饰,创作行为是诗歌的生命,想象力则为诗歌整体的灵魂,并且这“灵魂”无处不在,是一个美和智慧的化身[5]。在他看来想象是一首诗歌创作成功与否的核心,没有了想象诗歌就失去了活力。可见十九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是极其重视想象的运用,只有大胆的想象才能让诗歌具有更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在后来的诗歌创作领域,想象这一创作手法被广泛的采用,包括后来产生的印象主义者、表现主义者以及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也都能看到想象的存在。

(三)自由的追求,丰富了诗歌的创作素材

“自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追求的一个最主要的创作风格,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不仅可以激发诗人们非常丰富的创作灵感,更是诗人们净化心灵的地方。随着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潮席卷了欧洲,很多文人墨客都摒弃了传统的创作思想,使诗歌的创作更加大众化,诗歌中的主角不再是贵族介级的专属,而普通人民也可以欣赏到诗歌的魅力。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创作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浓厚的抨击封建教会思想的韵味,他们通过诗歌表现自己封建阶级的反抗。因此,在当时英国诗歌中很多作品的创作素材突破了古典主义创作的局限,平淡的生活、象征自由的大自然以及人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原材料,让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

结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当时的诗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兴起和发展影响到了当时欧洲很多国家,同时也改变了很多文人的创作形式,冲破了传统思想的牢笼。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在语言和创作手法上都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和规定,尤其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济慈等人创作,不仅开启了诗歌创作的新局面,更为诗歌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其创作的别具一格,是思想的解放、自由的渴望以及浪漫情感的抒发的集中体现,是由贵族文学诗歌向大众诗歌的转变,不仅影响了当时很多文人,美术学、建筑学和音乐学等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维平.以诗论诗——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2]张娜.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J].剑南文学.2011,(11)

[3]汪小玲.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3期

[4]杨莉.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68)

[5]柯勒律治.文学生涯[A].刘若端译.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4

经典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更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

我们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从时代背景、地理位置入手,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诵读、表演,吟诵其他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离别》《别董大》……一直到席慕蓉的《送别》),还在课堂上欣赏因《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阳关三叠》,最后整节课在学生合唱的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结束,学生的小脸因文化的滋润而纯净、唯美,听课的老师评价:这节课一定会使学生记忆深刻。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5

摘 要:西方用典在台湾现代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美学内涵,如西方用典的历史意识及现代性阐发呈现厚重的历史美;其知性意识观照呈现的知性美和理性美;以及生命意识及人性意识观照呈现的人性美等等。运用现代阐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文学修辞学的角度对台湾现代诗西方用典之美学内涵的阐释,则将台湾现代诗学纳入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诗学研究视域之中,拓展了研究空间。

西方用典是台湾现代诗的一种普遍修辞手段。现代诗的西典并不局限于地理概念的西方,而是相对于中国典故而言的异质文化典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洋典”。探究台湾现代诗歌创作中的西方用典,可发现其表征出鲜明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知性意识和生命意识,这诸种意识使台湾现代诗具有厚重的历史美、深邃的知性美和丰富的人性美。本文通过对台湾现代诗西方用典之美学内涵的阐释,将诗歌的用典研究从实践行为的概括进一步拓展到理论的描述和诗学规律的总结。

用典往往与民族心理尚古崇经意识有密切关系。西典大多脱胎于西方典籍和文学艺术,而西方的悠久历史与广博的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向此倾斜,形成对西方先贤智慧的普遍敬仰和尊崇。因此,西典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西方传统文化的“原型”,隐含着深刻的民族群体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选择。

在诗歌创作中,这种历史记忆如何选择?西典作为一种构建诗歌的语言符号,从结构主义符号学来看,其构成以对等原则为基础,即通过典源语境和现实语境的相似或对照来构成。西典有两个端点,一端联系当代现实,一端联系西方历史事件,西典在运用中或为强调今昔的类似,即历史原型(人物或事件原型)的重复,或为强调今昔的对照,即今日与往昔的差异。于是,在两个不同历史时空语境的碰撞与交融中,西典表现出浑厚深沉的历史意识。台湾现代诗通过西方用典自然也就渗入了这种历史意识,呈现厚重的历史美。

席慕蓉的诗细腻柔婉,纯粹澄澈,诗中颇喜欢用庞贝古城的典故。如:“庞贝城里十六岁的女子/在发间细细插上鲜花/就在镜前就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了千年堆砌的繁华”(《夏夜的传说》),又如:“如庞贝的命运/将一切最美的在瞬间浇铸”(《夏日午后》),诗人藉古城陷落的历史典故,感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沧桑变化,这种怀古情愫缠绵悱恻,深沉细腻。

陈黎诗中的西典具有深沉曲折的历史意识:“华浦兰语传道书,西底雅语马太福音/让上帝的灵入福尔摩莎的肉”(《福尔摩莎 一六六一》),用史实典故追忆17世纪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精神奴役,饱含着对屈辱历史的愤慨和痛苦思索。

朵思的诗则借史实典故回忆战争如《(湖岩礁)湖下地行船》:“其实,最纯粹的黑暗/更纯粹的,则是忘掉它正划行在想象 /的拆卸和拼装”,通过对二战时期德国武器运装地遗址的缅怀,思索人类乖戾多舛的命运,这种历史意识具有深刻的反思色彩。

西典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原型”,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在移植过程中,包含着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超越自身存在的当下视域去收览彼时彼地的典源语境的意义,将之与现实语境互比互证,这形成一种“视域融合”;也包含着西典作为此在空间的“他者”对台湾现代诗歌自我的观照,这也形成另一种“视域融合”;此外还包含着作为阐释主体的读者的“前理解”与诗歌用典语境的观照,这亦可视为一种“视域融合”。西典独特的“视域融合” 形成了多元对话、开放性的台湾现代诗歌语境。因此,通过西方用典,台湾现代诗人通过对比或相似的时空联想以今会古,以古衬今,阐发了新的现代性思想。

痖弦的诗用典新奇独特,如:“更恨祈祷/因耶稣也是男子”(《弃妇》),圣经中的救世主成为不愿祈祷的对象,传统文化“原型”完全被颠覆。这种用典方式是对西方文化另辟蹊径的摄取与吸纳,典故的古今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种现代性阐发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思维。痖弦的另一首诗则藉耶稣为救赎世人而献身的典故,表达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所有的灵魂蛇立起来,扑向一个垂在十字架上的/憔悴的额头。/穿过从肋骨的牢狱里释放的灵魂,/哈里路亚!我们活着。走路、咳嗽、辩论,/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分。”(《深渊》)以耶稣受难的“古”映衬被救赎者荒诞堕落的“今”,表达对现实的深切失望,具有现代主义的荒诞意识。

对现代都市罪恶蔓延、道德堕落的强烈忧思,余光中的诗也用典予以揭示:“罪恶在成熟,夜总会里有蛇和夏娃”(《芝加哥》),诗人抓住《圣经》典故原型与现实语境的相似性,跨越时空进行联想,以今会古,在异质文化中找到情感内蕴的触媒点并加以阐发,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思想。

季广茂在《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一书中指出:“典故是一种历史化的隐喻……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典故对构成隐喻的彼类事物和此类事物作出限制:隐喻中的彼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神话或历史事件,隐喻中的此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因此,典故能够借助于历史与现实在相似性基础上相互映照表现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并能达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①因此,西典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而台湾现代诗人通过对西典故实的情感注入及创造性运用达到了“以故为新”,袭故而弥新的境地,使西典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上世纪50年代,台湾现代诗派的摇旗呐喊者纪弦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知性之强调”的号召。研读台湾现代诗,就会发现大多意象繁复稠密,讲究思想知觉化,主题多元化。西典作为台湾现代诗的语言构件和意义生成符号,也成为其知性意识的表征。

这里的“知性”概念有别于西方古典哲学的理解。斯宾诺莎定义的知性是从方法论角度论述,即“知性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凭借这种工具获得新的力量来从事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又获得新的工具或新的力量向前探究,……直至达到智慧的顶峰为止”②。这种知性是逻辑学研究所指向的认知理性。西典的“知性”则接近于康德的“审美知性”,即“想象力在它的自由中唤醒着悟性,而悟性没有概念地把想象力置于一个合规则的游动之中,这时表象传达着自己不作为思想,而作为心意的一个合目的状态的内里的情感”③。这里的“悟性”即“知性”,是诗人、艺术家精神内里的,与想象力、情感、意象融为一体,处在自由协调运动中的“审美知性”。

台湾现代诗人和诗论家对现代诗及西典的“知性”特质历来颇为重视。杜国清先生在1989年提交给“台湾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的《新诗的再革命与现代化:论台湾现代诗的特质》一文中,指出台湾现代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诗质上以主知的诗想取代感伤的诗情。”④在1991年提交的《宋诗与台湾现代诗》一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诗传统中,台湾现代诗的特质,也可以追溯到宋诗”⑤,即台湾现代诗的知性意识与宋诗的讲求理趣是一脉相承的。

洛夫先生则说:“我们所谓的知性或思想性,……是对生命本性的体认,生命真谛的探索,这种本性与真谛唯有在残败的生命情境中发现。”⑥他站在寻求诗人主体的生存意义与生存价值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点上来界定现代诗的知性内涵,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

覃子豪先生也提出自己的见解:“近代诗有强调古典主义的理性和知性的倾向。因为理性和知性可以提高诗质,使诗质趋于醇化,达于炉火纯青的清明之境……最理想的诗,是知性和抒情的混合产物。”⑦他认为知性在诗艺的运作中,必须和情感、意象、哲理三者互相渗透,达致象中有理,理中有情、情中有象。

因而,台湾现代诗人在创作中充分而敏锐地感应到这种“审美知性”的召引,并通过西典运用明晰地表现出来。

诗人非马2007年在其网站上发表的新诗写道:“嗨,我是包可华/我刚刚死去”(《幽默的轮回》),借用美国幽默作家包可华以生前预拍的录像带告诉读者自身死讯的现实典故,将生与死这一永恒命题以幽默笔调淡淡道来,体现了对生命本性的体认,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常常是多典组合,即诗歌用典(特指西典)超过两次。各典故跳跃性的转换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诗意流转,富于灵动的色彩。覃子豪的诗中写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我没有留着/留着了满廊的神秘/维娜斯的胴体仍然放射光华/贝多芬的死面,有死不去的苦恼。”(《画廊》)典故的变换传达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层层叠加,因而诗味异常浓厚,充满知性的隽永。杨唤是喜用西典,且喜欢多典连用的台湾诗人之一,如:“梵蒂冈的地窖里囚不死我的信仰/赝币制造者才永远怕晒太阳。/审判日浪子收葡萄回家,/如果麦子不死,我们到哪里去收获地粮。”(《诗的喷泉—告白》)用了一系列法国作家纪德作品的典故,以隐匿的方式把远距离的比喻形象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读者陈俗习惯性联想,产生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诗歌蕴涵的思想和玄理却不能以显明的语言道尽。一如钱钟书所言:“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⑧典故融化在作者情感、作品生命之中,诗歌的情、理、象混茫难辨,反而达致一种浑然一体、圆融自如的诗境。

周梦蝶的诗用典更为玄妙:“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无尽上/无尽在,无尽在我刹那生灭的悲喜上。/是水负载着船和我行走?/抑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爱因斯坦底笑很玄,很苍凉。”(《摆渡船上》)通过摆渡船上所见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诗人的生命感受与西典包含的玄理在两相交融时绽现知性的美感,在感性具体的氛围中,诗歌显示出一种诗质的厚度和密度,令人回味悠长。

西方向来有诗与哲学是一家之说,柏拉图尽管在《理想国》中对诗人的作用极之斥责,但自我克制和压抑终究不能完全打消他对诗的热爱。他认为“诗人和哲学家都以对美的追求为己任;前者追求形式的美,后者追求实质的美。……哲学和最好的诗是一致的。”⑨可见诗歌是具有理性美和知性美的。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寓知性与感性于一体,将意象、情思、哲理互融互渗,或以隐喻手段,使典故意象与哲理暗合,消解用典修辞之痕迹,达致典实与现实水乳交融的诗境;或以层层典故强化表达效果,使诗歌表意曲折,意境深邃,解读更具多义性。

典故作为一种辞格,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以寄情言志的方式呈现的表达功能。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西典在“修辞所用语言本身的属性”这一内在语境层面有别于其它修辞方式。因为西典由于典源语境意义支撑而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表达,同时亦包含典源语境带来的情感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文本。因而,台湾现代诗人在创作中要协调西典的内在语境与外部语境,使读者理解诗歌通过用典传递的情感信息。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台湾现代诗人是西典的语用主体。西典在被选择和运用之初就已被主体进行了适应性改造,被注入了特定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信息与西典本身已有的情感内容交融互渗,融为一体。因此,西典意象承载的情感内涵丰富复杂,蕴涵着深刻醇厚的人性意识和生命意识,闪耀着深沉蕴藉的人性美。

西典作为语言信息的交换媒体,其交换的信息自然包括了情感信息。张错的《鎏金菩萨》用佛经故事典故传达了一种宽容超然的传统精神,一种超脱时空的悲悯情怀:“那是如何慈悲喜舍的投火飞蛾──/在燃烧中蒸发,黄金与水银结合/如何水乳交融的生生世世啊!/所有来世今生情缘/就这般付诸於青铜躯体永远/鎏金的菩萨……”席慕蓉诗中常用的庞贝古城之典,表达的情感似乎是对时间易逝的叹息,但又何尝不是女子对幸福的盼望?这种细腻缠绵之情也在郑愁予的诗体现出来:“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说是前生火化的相思骨/又用菩提树年轮的心线/串成时间绵替的念珠/……/当我拈花是那心魔在微笑/每朝手写一百零八个痴字/恐怕情孽如九牛而修持如一毛”(《佛外缘》)。非马诗中的西典则闪耀着清明的生命意识(如《幽默的轮回》)……这些诗歌的西典包含的情感信息与诗人创建的现实语境的情感内涵进行交换、过滤直至融合,传达一种绵亘不绝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

台湾现代诗的西典运用除了表达传统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也显示了传统意识的转化。传统文化的生死有命、人生无常、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典型的东方式感慨,通过西方用典则融入了西方现代主义生存的荒诞、生命的孤绝等思想意识。“更恨祈祷/因耶稣也是男子”(痖弦《弃妇》)反映了一种现代生存态度,表现女性对其生命本体的觉醒。余光中与罗门诗歌的西典运用则表现了现代社会的畸变,如余光中的诗写道:“而十九世纪在醒着,文艺复兴在醒着/德拉克鲁瓦在醒着,罗丹在醒着/许多灵魂在失眠着,耳语着,听着/听着——/门外,二十世纪崩溃的喧嚣。”(《芝加哥》)以西方文化灿烂辉煌的“古”映衬20世纪的“今”,对20世纪文明的倾颓与崩溃深深叹息。同样,诗人罗门的《都市之死》也描绘了都市的堕落和沉沦,人类文明的颓靡和沦丧:“伊甸园是从不设门的/在尼龙垫上榻榻米上文明是那条脱下的花腰带……/天堂便暗成一个投影/神在仰视中垮下来/都市在复活节一切死得更快”。罗门不愧为台湾现代都市诗人,通过用典生动摹写了现代都市的异化和异化的生命存在。

台湾现代诗的西典运用也显示了伦理道德的转化。含蓄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已不再是唯一吟咏的对象。张错的诗写道:“翌日捧读谷崎掩卷无语/雪子婚姻当真雨雪霏霏般懊恼吗?”(《雪》)借用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细雪》的内容,对传统的婚恋观念、女性地位开始反思,反映了在现代生活潮流之下,陈旧的古老遗风、僵化的家庭屏障的桎梏和必将崩溃之现实。因此,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思索、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对美与和谐的永恒追求和人伦情理的重新认识。

综论之,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体现了西方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厚重的积淀,表征出深沉的历史美;并将知性与感性寓于一体,表征出澄澈的理性美与知性美。此外,西方用典承载的情思意绪也在诗人情感与典源文本内在情思的相融互渗中,呈现复杂多样,富于现代意义的生命情调和精神内涵,表征出丰富的人性美。而在开放多元的诗学研究场域中,以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探究台湾现代诗的异质文化影响及艺术效果,则拓展了现代诗学的研究空间,具有深远意义。

① 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② 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页。

③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40页。

④⑤ 俞兆平:《台湾现代诗学中‘知性’概念之我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31页。

⑥ 洛夫:《诗的探险》,黎明文化公司,1979年,第50页。

⑦ 覃子豪:《新诗向何处去?》,《蓝星诗丛刊》第一辑狮子星座号,1957年8月。

⑧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1页。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6

关键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深远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64-02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文学的发展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典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我国的文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现代文学还是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文学的精华,之所以现代文学能够顺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现代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现代文学是古典文学的发展,更是区别于古典文学的、具有现代文学特征的文学艺术。就我国古典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的深远影响、古典散文对现代散文的深远影响、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以及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四个方面,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一、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的深远影响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堪称为诗歌的王国。诗歌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种不同层次的选拔活动均有涉及。就我国的诗歌发展过程而言,大体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最后发展到现代诗。在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很多到现在也无法超越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等等,他们的诗可谓是诗中的极品。诗歌在我国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为现代诗歌沉淀了深厚的基础。虽然在后,涌现出的各种新诗体都摆脱了传统诗歌的桎梏,但是依旧存在着传统诗歌的影子。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胡适先生,在他的代表作《尝试集中》,旧体诗还是随处可见的;再如出自沈尹默先生之手的《三弦》中也依旧存在乐府诗的影子。古诗中的很多表达手法、意境的刻画等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并且古诗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所以在现代诗中依旧借用着古诗的意境刻画以及表达方法。作为新诗代表人之一的戴望舒,他的作品中也依旧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并且采用着传统的象征体系。老舍也用曲艺为基础来创作新诗,所以古诗对现代诗有着很深的影响。在现旧体诗并且写得很好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鲁迅、茅盾等等,他们对古体诗可谓是信手拈来,他们通过旧体诗来表达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情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古典散文对现代散文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散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三、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四、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曹禺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高潮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家》等。在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五、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学在我国取得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就我国的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而言,现代文学不仅有其独有的特征,而且还对古典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古典文学给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相当广泛的,同时还表现在诗歌、散文以及小说和戏剧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深入挖掘古典文学的精华因素,加强古典文学因素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加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结合,探索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以此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摄取古典文学的精髓,促进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佳.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2).

[2]“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

会将在武汉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5,(5).

[3]易定军.《试论晚唐山林隐逸诗人》文学研究方法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5,17(5).

[4]夏向军.敦煌文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6).

[5]汪淑霞.1994年以来阮籍诗赋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

[6]李冬梅,郭贺.论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J].沈阳大学学报,2007,19(4).

[7]杜远红.古代汉赋评论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7

一、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歌博大精深,是汉语言中的精华。在中小学教学古典诗词,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上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了解并深刻认识我们民族的悠久文化。有人认为历史离我们太远,古典诗词已远离我们现代的语言形式。殊不知,只有认识了昨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古典诗词的学习,是许多中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回溯过往,多少英雄豪杰、治世良策被历史的尘沙湮没,但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这些名字却熠熠生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三岁小儿亦朗朗而诵。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上古时代到明清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来抒发内心的感触。可以说,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也是每个炎黄子孙最为耳熟能详的话语。古典诗歌“充满洋溢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

二、教育价值

同志说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佳作,它们的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即铸造人的灵魂。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古典诗词的题材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相思离愁、爱情友情、山水田园、爱国忧民、自然风物无一不入诗。因此,从古典诗词里学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诵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养成豪迈开阔的胸襟;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学会珍惜友情亲情;诵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激发浓郁的爱国热情。欣赏一首诗的过程,便是再造一首诗的过程,日积月累,不仅令学生的大脑汲取不同的知识、思想,还让他们从小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情感不断丰富,情操不断得到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每学段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还规定了阅读要求: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力求通过古诗文的熏陶为学生的人生涂上最佳的底色。

三、审美价值

对美的追寻一直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态、审美趣味。经过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优秀古诗词就是美的积淀,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首先古典诗词的魅力体现在它的辞藻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辞藻美是诗歌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们为选词炼句而苦苦求索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诗圣杜甫曾云:“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明证:“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短短十字却刻画出了洞庭湖的浩渺博大。古典诗词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含蓄美。从欣赏的角度看,诗歌具有言简意丰、言近旨远的特征,能使读者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激起读者的欣赏情趣。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这是因为,古代诗歌的体制一般比较短小,一首诗词的字数句数都是固定的,所以诗人在创作时必须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短中见长,浅中含深,以最少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再次,古典诗词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意境美。古人写诗讲究情高韵远、动态传神,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山水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往往融为一体。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通过绘景营造出闲适、优雅的意境。纵观浩瀚的诗词海洋,从《关雎》《蒹葭》到《无题》《清明》,无一不是情、景、意三者的完美结合。

四、艺术价值

在古代,诗歌往往是用来吟诵的,词则是用来歌唱的。古体诗词严遵格律,对体制、声韵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歌行体、律诗、绝句以及各种词体,无不朗朗上口,和谐美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新诗创作和现代流行歌曲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现代歌曲就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如《在水一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在清词雅韵的玩味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性情,加强了人格修养,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美妙,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的语言。所以,在诗词学习日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不但不应该放弃古典诗词的教学,而且应该切实加强,使得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篇8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经典诗文;诵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48-01

1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一颗明珠,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意蕴简炼绵长,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诵读经典诗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通过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已经能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能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诵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腹有诗书气自豪。”从每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古诗词的平仄韵律的特点是非常适宜于小学生诵读的,通过诵读数量的积累,对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乃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2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方法措施

2.1 创设环境,营造诵读氛围: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2 定量定时,检查落实诵读

(1)老师为班级学生推荐每周吟诵的内容,每周一主题,如:李白的诗歌、杜甫的诗歌、春天的诗歌、宋词周、三字经诵读等。每学期,要求学生能背诵教师指定的必背古诗文,参与面100%,达标率95%。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

(2)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3)每周检测学生吟诵情况。分小组竞赛和每周教师检查相结合。

2.3 开展活动,激发诵读兴趣

2.3.1 竞赛类

背诵小能手评选:利用班会午会,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背诵比赛。

古诗文知识竞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等。在知识竞赛中,学生既走进古诗文,也走进了流芳百世的诗词名家的精神世界。

古诗文朗诵比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或慷慨激昂、或思乡怀旧、或欣喜欢悦、或抑郁忧愁……大家都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一首首佳作似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2.3.2 展示类:学校的橱窗、每个教室的黑板报、墙报……都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和才华的阵地,诗词小报、诗配画、诗化作文……形式多样,应有尽有。

2.3.3 活动类: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中秋节来临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专门开设了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做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许多学生都说这样的中秋节过得才有意义。

结合班队课开展活动,如在母亲节的那一周,让学生收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古诗文并制成贺卡,组织一次“送贺卡赠诗词”的特别行动。一首首普通的诗文,因为倾注了孩子的真情就成为无价之宝。这一举措,既表达了礼轻、意重、情深的文化内涵,更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3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成效

3.1 学生获益多: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时尚。通过诗词文化教育的积累与欣赏,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学生在近一年的古诗文诵读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丰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诗文、文学家、圣人的直接对话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学生无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才,他有丰厚古诗文功底,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也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2 家长反映佳: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他们也加入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手捧经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让书香飘满家庭。有的家长还积极主动到学校献计献策,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的种种变化犹如一股飓风,给四平八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

3.3 学校换新貌:经典诵读掀高潮,文明儒雅换新貌。通过诵读活动,学校师生形成了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推动广大师生形成了“想读书、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大力营造了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上一篇: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 下一篇: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