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时间:2023-12-09 07:43:20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1

一、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1. 符合时展的要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卫校校园文化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卫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卫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卫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自信。

2. 推动卫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卫校学生的成长。同时,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理念相辅相成,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极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医学理论体系,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卫校学生的一言一行,极大程度地帮助卫校学生增强综合素质能力,变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方法

1. 增设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卫校护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仁者爱人”理念,让儒家思想慢慢地去影响学生的理念,并带入到护理工作中,以“精神障碍护理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各类精神疾病病人,这些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到其他人的关爱。如果学生在校园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便能做到“仁者爱人”,用一颗包容、大爱之心去关爱病人,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学校可以广泛开设中华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甚至可以结合各专业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增进卫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卫校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平时的一言一行。

2. 在卫校校园环境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学校可以利用卫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代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例如,可以在教学楼或者宿舍楼的附近放置石雕,在雕刻上刻字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介绍中医理论。在卫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载体上都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让卫校学生时刻的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展现中华文化的艺术的同时,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高度,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艺术高度,让卫校学生成长在充满中华文化的摇篮中,使中华文化深入的融合到卫校校园文化中。

3. 通过卫校校园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在“人人网”、“微信平台”上设立专门的宣传账号,定时定期向学生发送手机报,弘扬中医学理论与中华文化的联系,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体系。使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卫校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交流平台上也更容易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4.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卫校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对课程理论的掌握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学习重点区别于普通高校生,所从事的职业也更有针对性,学校应当把握这个优势,积极的组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并鼓励卫校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的校园活动,让卫校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和美感,从而影响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到坦诚待人、以礼待人,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医学生 医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既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又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知识丰富、医风严谨的医学人才,实现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的精神;“慎独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修养方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的诚信守信传统美德;“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的义利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些在医学教育中应大力传承弘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光芒;“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移,而耻智之不博”,体现了谦虚好学的求知精神和传统;“反者道之动”,阐明了万物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的是反对盲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精神。李时珍本着强烈的实证精神,认真研读文献,实地调查研究,亲自采集、品尝草药以判断药性药效,历经数十载,编著《本草纲目》。清代的闻若豫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几乎找到了古文《尚书》中每一句话的来源,举了100多条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对古代最具有科学精神的墨家学派,胡适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三)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

尊重人、关爱人,追求人的幸福和自由,是人文精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怀。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精神,还要培养人文精神。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有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陈竺院士曾说:“医学工作者从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离开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总纲,医学科学精神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归宿和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儒释道等各家学派互相渗透的基本文化格局,蕴含了以人为中心、追求和完善人的理想人格、先义后利、群体利益至上等丰富的人文精神。“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明确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民为本、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和价值。

(四)有利于中国特色医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和在数十万首古代方剂中蕴藏着难以估量的治病经验、用药规律和原创知识,蕴含着巨大宝藏,需要进一步发掘,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相关记载的启发下,提出了使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从传统中药青蒿,创新研发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对造福人类、促进人类医药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说:“屠呦呦的研究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扇窗户也是对中医中药内涵的再发掘。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

二、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充分。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落后,备受西方国家的压迫。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图存图强的紧迫感,使得传统文化一度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进而受到矫枉过正的全面、激烈的否定和批判,主张全盘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特定的历史和国情背景,使得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和公正。这种否定和批判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长期保持优势,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产生负面影响,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与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或关系不大。

(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击。

近年来,一些高校从思想上比较偏重专业学科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把专业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孔子说“君子不器”,而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像一种工具,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青年学生学习谋生技能的“企业”或者“工厂”,学生忙于学习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忽视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视野和任务都从内转到了外,从人转到了物,从德性转到知识,从行为转到技能。”医学教育实践中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没有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

(三)教师队伍素质的制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指的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传道”之“道”是为人之道,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既教书又育人。受到自身教育经历、文理分科、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隔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育者本身的传统文化素质也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功底薄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薄,重视科研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对传统文化及人文学科心存轻视,认为人文学科是无用的学科;教学方法落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采取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医学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一)增强文化自信,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同科学精神绝不是相对立的关系,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归结为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没有揭示出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而数学和可控制实验是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给予继承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改革开放、鼓励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制约近代中国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因素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特色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的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因此,搞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医学专业教师和人文社科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加强激励引导,在教师培养、职称评审和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在各类医学专业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培训、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非医学专业教师,加强对基本医学知识和医学哲学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医学专业素养。适当安排传统文化基础较好的医学教师,讲授人文课程或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人文素质较高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三)规范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更多采取参与式、启发式等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专题教育和专题研讨,增强针对性。举行传统文化节,激发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设学校网站传统文化专栏。依托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刘琅,桂菩.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10.

[2]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第二版.

[3]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2).

[4]赵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5.10,第23卷(5).

[5]汪云龙,王飞,刘仲祥,王玉柱.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5.9,36卷(9A).

[6]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9(10).

[7]刘庆龙,田绪永,丁玉刚.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J].青年研究,2001(12).

[8]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2).

[9]曹威.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5(14).

[10]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辽宁大学,2010.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3

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割裂其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基础。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艰苦奋斗、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族侵略的传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从古代的岳飞、文天祥到近代的邓世昌、林则徐等,以及中国革命的伟人孙中山、等。可以说,是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思想家等,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近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精神来源。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精神推动着近代中国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探索国家出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使得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能够吸纳新思想、新文化,将中国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历史向前进。

2.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高等中医院校学生,教师要特向学生指出: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起源、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医文化脱胎于传统文化,反映传统文化的特征,同时又反哺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殊的组成部分。热爱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体悟中医学说之真谛,把握中医理论之精髓。所以,中医院校学生热爱中医文化与热爱传统文化是一致的。

二、中编

1.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在第四章的授课过程中,向学生讲解:新文化运动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指出:“新文化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要以为分水岭,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明确地反对封建旧文化,在这场运动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冲击。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受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质疑,一些人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遭遇了危机,其中包括中医学和中医文化。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有历史的背景,人们需要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寻求新的思想,对封建旧文化的质疑,为人们接受先进思想提供了可能。虽然在这一时期,有人曾企图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对封建旧文化的质疑,并不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且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全面否定,“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了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显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震荡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前后,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思考。

对于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可以补充一个专题:“”前后,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中医废存之争所折射出的文化冲突,对此进行反思,在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护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中医学不幸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且是受质疑比较严重的一部分。“传统文明与机械文明之冲突,在世界上已为不可掩事实,而传统文明色彩最醇厚之中华民国,适当此冲突之焦点,尤为不幸……而吾中医中药两界,适当此冲突焦点中之焦点,尤为不幸中之不幸。”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背景、文化冲突背景,指出中医废存之争,反映了自近代以来,部分国人没有处理好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当然,中医没有被废掉,而且推动了中医界向西方学习,发起中医药现代化运动和中西医结合之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中医不废的缘由,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反思教育。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教授第五、六、七三章时,根据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要向学生补充: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脉是马克思主义,但其中国化的根基则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代背景是欧洲工业文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俄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作为一个不是中国本土孕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成功运用,就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应有之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思想的形成,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无论是思想的形成,还是思想的内容,表述形式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同志的经典著作,感受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吸收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教育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改造世界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也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正是为了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抛弃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三、下编

1.改革开放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时期,传统文化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传统文化并没有也根本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文化的特性在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显性的表现,也有隐性的表现。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更多是隐性的,即深深烙印于人们的精神、思想和心理。在“”期间,虽然一些传统文化的显性表现形式遭到了破坏,但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消失,一些传统文化的显性表现形式,也被人民群众保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破坏,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对民族历史的否定,任何时候都要保护、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结束了两年的思想徘徊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同于近代中国被武力打开大门,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主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将逐步为中国人民所接触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历史定位。教师向学生补充讲解,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不能脱离文化基础,也不能脱离传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理念,其中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立足时代的特征和现实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明成果的关系,让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而发展,并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补充专题:建国后,中医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医文化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过几次关于中医废存之争,2006年,又出现张功耀“废除中医论”。当然,中医没有被废除。但是,近代以来的中医废存事件,对中医院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正确分析中医废存事件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医废存事件,加强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信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4

雷雅云,中澳合作协会会长、澳大利亚East West集团董事长、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世界杰出青年华商”。

但在中国大陆,人们对雷雅云更为熟知的是她在许多地方热心社会公益的一件件善举,她对中医药事业挥之不去的情结,以及她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情义。

根在中国,应该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

“我祖籍陕西,出生在台湾,后来移民到了澳洲。尽管没有在祖国这片热土上生长,但心中永远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根在中国。”雷雅云说,自己血管里流动的是“中华的血脉,她的父亲一直都说着一口“秦腔。”

移居澳洲后,雷雅云在澳大利亚成立了East West国际开发集团,致力于开发住宅和商业房地产,成功运作了包括800块住宅土地、购物和商业用地、幼儿中心和公园的昆士兰伊普斯威治市瑞班花园地产等多个大型项目,项目总值三亿五千万澳元。

作为一名海外赤子,成功后的雷雅云首先想到的是回报祖国。雷雅云说:“我的根在中国,我应该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2008年,她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了一个国际社团组织——中澳合作协会(CACS),致力于促进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在文化、教育、经济和医学等领域的合作。

或许是祖籍在西北的缘故,雷雅云回陕西拜祖途中,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各种所见所闻,特别是很多贫困大龄失学儿童由于缺乏获得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只能日复一日的在土地上辛苦劳作,对她触动很大。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雷雅云决定出资200万澳元,设立了“雷雅云奖学金”,每年资助100名来自贵州、陕西、甘肃、河北等地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大龄女生和孤儿。专门为她们开设家政、形象设计、计算机等职业培训项目,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自立脱贫,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学期开学,雷雅云女士都亲自到学校与报名来学习的女生谈话,了解她们的学习及家庭情况,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2008年10月,雷雅云还特意安排“雷雅云奖学金”受资助的学生到北京参观游览。对于这些把到北京作为人生最大梦想的孩子们来说,北京之旅成了她们终生难忘的记忆,也打开了她们心灵理想的天窗。一个孩子事后在给雷雅云的信中写到:“就在那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无论在未来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努力,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哪怕用尽我的青春和生命。”

在雷雅云看来,公益是一种美德,捐赠由己及人,这是一种内心德化的真实映照。人们应当知道成功除了标志着富有,同时也意味着责任;成功不仅代表着得到,同时还包含着给予。追求自然与人心的内在和谐,是在人的内心世界建设一条从小康社会到大同世界的理想途径,也是帮助人们攻上精神世界的“果岭”。

基于这种认识,在随后的时间内,雷雅云从送书到送物,从北京到西北,不停地在做着各种社会公益事业。2011年8月,雷雅云千里迢迢远赴甘肃,不顾舟车劳顿,冒雨赶到泾川县党原乡坷老村,为30个贫困家庭送去大米和生活用品,让困难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海外华人的一片真情厚意。同时,近年来雷雅云还分别向中华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国学社捐赠了上万册图书。正是由于这种真诚的奉献,2010年10月,雷雅云荣获了“2010年世界杰出青年华商”称号。2011年8月,雷雅云被推荐入编由中国国家邮政部门推出的《我们的旗帜·世界华人楷模名人堂》大型个性化肖像纪念邮册。

抱着海外赤子一颗火热的心,为中医药的崛起出把力

回国之前,雷雅云对中医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但回国考察的一次旅途让她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旅途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位老中医运用中医方法无私救治一位患者的过程,被老中医的高尚医德所感动。之后,她又听到了许多中医治疗西医无法治愈的顽疾等事例,于是又拜访了许多中医大家。在与名医交谈过程中,她逐步认识到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西药未进入中国的几千年里,是中医药滋养了整个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千年来,世界各地都发生过一些对当地人具有毁灭性的疫病灾难,但从未对我们炎黄子孙产生过毁灭性的打击,中医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雅云说,“中国必须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对中国有着深深的赤子之情,所以我对中医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当我看到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研究传统医学,并对中医药着力开发时,心里着急啊!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来挽救和抢救中医,想办法把中医的根续上,保住它。”

2009年1月,中澳合作协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期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在中医药方面开展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医、教、研、药”等领域内为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构建一个规范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2009年3月,当得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办的中医七年制传统班以“继承传统中医、保留中医基因”为目的、以“诵经典、跟名师、多临床”为特色的情况后,雷雅云决定在该校设立“中澳友谊传统中医班雷雅云奖励基金”,尽自己所能资助传统师承班的90位学生完成学业。雷雅云表示,“只要传统中医班一直力、下去,我就一直资助下去。如果能有更多的院校开设传统班,我愿意尽我所能,资助每一个学生。”2009年4月,中澳合作协会和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公司出资赞助并承力、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中医药国际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澳大利亚农业部长托尼·博格等出席了论坛。2009年7月,雷雅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探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并与网友在线交流。2010年6月,雷雅云资助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传统中医班雷雅云图书室”,除购置图书室设施外,还捐赠图书671册。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

应当说,雷雅云成长、发展的环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少有些距离。但比起当下普通的中国百姓来说,雷雅云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有一种特殊的眷恋与不合。雷雅云说:“我一直在心中记着自己是中华儿女,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和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是华夏民族女性先祖之一,被誉为是母亲神,始祖神,女神,美神。西王母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支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他们心中,西王母不仅仅是作为道教的神灵而被崇拜,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的母亲、祖先。因此,人文始祖西王母祭祀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2002在中华世纪坛的取土仪式上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2009年,甘肃泾川回山西王母祖庙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王母信俗”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西王母特殊的历史地位,古往今来,西王母一直受到历代的高度关注。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在这里写下了他们丰功伟业中厚重的一笔;李商隐、王昌龄、柳宗元等文人墨客动情于回山泾水,吟出了精美的传世诗篇;左宗棠、林则徐、冯玉祥、于右任等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辉煌业绩。

2010年7月,泾川大地普降暴雨,王母宫山的回屋也因年久失修,受损严重。雷雅云女士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先后捐资17万用于西王母金身塑造、西王母早期形象大型摩崖浮雕屋顶渗水修葺、花岗岩地面铺装、亮化以及其他配套工程,使西王母文化遗存的古迹得到有效的保护。雷雅云说,她对西王母文化情有独钟,西王母文化已经深深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当前,弘扬西王母文化,倡导西王母文化的和平、博爱、长寿、母爱、团圆、保护生态环境等文化基因,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全球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促进祖国统一,建设和谐中国、文化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雷雅云透露,她正在计划与所有关注和支持西王母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中华西王母文化联合会”,并在全球华人范围内举行始祖西王母公祭活动。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5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创新;中医药发展战略;文化多样性;自主转型;整体转型;知识创新 

1 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战略评述

1.1 从“出口创汇”到“重铸中华医魂”

从1992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已经从战略层面研究了15年,对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有关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收录在《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一书。从徐绍颖研究员主持的第一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促进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始,课题组就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工程”。但是,这一“工程”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现代化”的路径对中药的现代创新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在经过“反思”之后,课题组将战略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确立中医药的战略主体地位方面。在2003年关于《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的总报告中认为,中医药目前处于从属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实际上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应该重新确立其战略地位,建立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论及到中医药不能自主发展的痛处,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才得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促使国家决策部门及时决策,使得中医药能够直接参与到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在随后的研究中,课题组又对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临床、方法论及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调研,认识到真正确立中医药的主体地位,必须有赖于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在2005年课题的总报告中提出了“重铸中华医魂”的战略目标。我们看到,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而且需要基于思维方式根本转变的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顶层设计。而后者的“设计”离不开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把握,并需要对“出口创汇”的能力进行“基本建设”。

1.2 从“再造‘病人’”到健康观念的重建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医药的实力和根基已经大大削弱,其现展已陷入全面危机状态。与战略主体地位的重建相关,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中医药理论主体、实践主体和政策主体的缺失,即在理论层面没有重视中医药的原始性创新性质,在实践层面没有遵循发挥中医药疗效的基本规律,在政策层面没有做到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使中医药在整体上处于“悬空”状态。

按照波兰尼的看法,造成这种“悬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主义知识论的虚伪性,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中医药“不科学”。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以“科学”的理由对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和政策进行了重构,实际上也就是把中医药在整体上作为一个“病人”看待,成为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缩影。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医的存废及其命运已经与更广义的‘社会革命’主题建立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由于“社会革命”是全面的且具有“政治正确性”,力图使中国摆脱全面危机,因此,出于需要,这种“社会革命”“不但大量吞噬传统乡土社会中相对自主的社会自发力量,而且以惊人的速度规训出了中国人的新型政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把中医的个体化游动形式通过‘卫生行政’的途径整合进现代医疗系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日益成为以政治手段处理全面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医最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标准,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这种被现代政治包装过的新医规训的认同程度。”

无独有偶,杨煦生认为,“必须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来把握中医的现代命运,而对现代中国来说,面对“世界”的“失魅”,中医的危机实质上属于“内部危机”:

中医的根本危机毋宁说是内部危机、自毁江山的危机,并且毁得充满真诚和善意。中医能否持存,从社会学意义上,首先当然依赖于是否有制度性的自觉和立法的保障,是否能恢复其自主机制、自然文化生态,以继续应对各种意识形态化“现代魔魅”的侵扰。真正深层的问题还在于,中医的生命力的保持,更是端赖于对与巫文化连接的那条脐带的悉心呵护,端赖于对生命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的把握和坚持,端赖于对其自身发展史的不同形式的理性化成果的理解和发展。而这一点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才是问题所在、危机所在。在这个已经失魅的世界里,古典世界观的崩溃、神话式的和诗性的世界图景的消弭,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课题或美学课题,而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活问题。失魅所指的,就是古典式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崩溃之后,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同样支离破碎的这么一种无情的事实。就中医而言,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对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的破坏和重构、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结构的改塑,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性问题。

如今,自主创新在我国具有基于全球化意义的“政治正确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目前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中,中医药被列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从原理上看,这一规划的实质性意义是将国家战略与个人的健康战略通过“自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健康重建”成为可能。虽然从内在性质上看,中医药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意义,但是从实践上尚需要从已经形成共识的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着手,通过其对健康观念的重塑以及对健康促进的贡献,在恢复其作为“健康医学”的基础上,才能担负起使世界“返魅”的历史使命。

2 健康共享与中医药的全球化

从“中医药”一词出现的频率来看,当代世界和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尽管关注的方式各有不同。就整体情况的发展走向来分析,尽管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机理”尚不能充分理解和肯定,但是中医药的有效性正在成为其科学性的代名词,帮助人们消除多年来难以自我认同的心理障碍。如今在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不同以往的重视,人们将其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医药的新形象和新价值不断得到发展,人们认识到,中医药既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可选择的路径。综合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老眼光而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中医药的含金量,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从而得以逐渐看到了以前被偏见遮蔽住的中医药的原貌。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人们来说,中医药的原始面貌只是想象,思古之幽情虽然有助于淡化时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把握中医药的性质还是需要文化和哲学的帮助。因此,当我国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规划中强调中医药的原创性时,我们需要以文化和哲学的方式看待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全球化作为一个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之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从表面来看,虽然这个与改革开放相衔接的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控制相关,但是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实际上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方式的转变,或者说,这是中国对全球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最彻底的贡献方式就是拿出我国最具原创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国务院刚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科技部就联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制定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这个于2006年7月3日印发的文件中,中医药的“原创性”成为显示其作为原创知识体系潜力和优势的“根基”。正是源于“原创性”及其潜力,中国政府选择了以中医药作为“突破口”,带动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人类财富,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体系,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是最有望以我为主导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保健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与其它关于中医药的文件和规划相比,这份文件的特别之处就是突出了中医药的原创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调这个提法是因为我国在其它科技领域比较缺少原创性的贡献,原始性创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最薄弱的环节。不过,那些薄弱领域基本上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而在健康和医疗领域,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认识和应用我国自己的创造,那么相比之下,我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以原创性为根基”就成为了纲要的首要指导原则。

回顾我国中医药的现展之路,我们感到,把“原创优势”作为“成功之本”来主导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认识和提法来之不易。它表明,经过多年的曲折实践过程,理论界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争、方法之争终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统一,达成了共识。在此之前的有关战略研究报告和成果中,学者们基于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对以原创性为基础的中医药的文化特性和科学价值已经作出了高度评价和战略性评估,认为这是未来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具有基于原创优势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在中国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方面,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按照历史的惯性,人们在众多的可应用领域中发现,当今最能够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当属健康领域。因此,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人类健康为本”被作为与原创性相协调的指导原则,表现出中医药的价值指向,其中“引导世界医疗健康模式的转变”成为理论上的“突破口”。当然,要具体做到“引导”或“引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在当前中医药处于非主流的状态下,这种提法也只是一种理论预设,而且这种预设是与“原创性”能否发挥分不开。考虑到在不少人看来中医药仍然只是一种本土化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依靠原创性能否具体开辟出其融入全球的路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的复杂性:

中医药国际化是指中医的诊疗思想、方法及科学性得到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同;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面融入世界各国主流社会,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国的医疗保健实践中;中医药的诊疗服务合法化,并被纳入各国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中医药诊疗活动所使用的专属物品在世界各国经正式注册成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医疗康复保健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

如果单纯从本土知识全球化的角度,我们看到要实现如上所述的中医药国际化,确实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包括中医药在国际的本土化,也包括中医药在本土的国际化。中国政府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若是仅仅从国家间竞争的角度出发,恐怕难以走出民族主义的樊篱。因此,这样的目标需要一项全球参与的巨大的知识创新工程来具体实现。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中医药的现代化也早已超出纯粹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的事件。只是在若干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尚没有找到一条相互间有效交流的途径,反而使误解向越来越深的地方发展。因此在这里,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就自然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动力,而促进健康则作为一种时代使命提了出来,从而使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果这种竞争是基于对健康贡献的竞争,那么我们可以说,一是这种竞争的目的是善意的,二是其手段也将是“和谐”的。在此之上,这种竞争就不仅是一种“共赢”的竞争,而且将是一种不与自然争利的文化事业。在这个方面,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将是思想性的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中医药的现展和国际合作与传播就可以看成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打破那种将中医药科技合作仅仅看成纯粹科学与技术协作的工具性思维方式。正是由于这种旧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才不能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其实,在寻找中医药被现代社会有效接受的途径时,科学内涵的揭示是必要的,也是应当下力气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考虑到问题的特殊性,特别是考虑到科学形态的具体情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应当通过文化与科学的联系,找到一个和两者皆能够兼容的关键词,从根本上消除对话的障碍。因此,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势,我们发现最能够与中医药的意义相匹配的倒不是“科学”,而是“健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转变。

2006年3月2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曹春雨博士的陪同下,挪威科技大学的Odd George Nilson 教授来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进行合作接触,这位皇家教授在交谈中被问及为什么对中医药感兴趣时,他说西方国家已经在转变自己的认识方式。在此之前,人们是应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中医药,为此对中医药并不接受。但是,人们在癌症等疾病的驱使下,不得不逐渐建立起以实践效果为理解的基本方式。科学在中医药面前放弃了自己的傲慢,中医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此,Nilson教授一方面尝试对中医药的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他表示出在挪威教授中医药知识,开展基础知识普及的愿望。

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今世界的转型过程中,这种口述式的情景性启发远比权威刊物上的科学论文更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反观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也正是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力才使得政府重新看待中医药作为卫生和健康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保障健康的需求上,国内和国外具有一致性。正是对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才在漠视之际,突然增加了对中医药的热情。但是,热情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热情之外,我们仍然要保持一种适度的理性,才能真正评价中医药对世界、中国以及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下面的说法应当具有中肯性:

与一般的需求相比,健康需求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但是,当今科技手段所传达给用户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健康需求。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需要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否则只能半途而废。所以中医药的应用和推广实际上是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市场容量极大。改变一切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法规,以其科技先导性质进行统筹安排,将会加速我国优势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这里把健康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地位加以强调,认为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只有“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享有健康”的高远目标。而对中医药来说,要发挥其对于健康的现代价值,实际上需要“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而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方面的畸形发展。在这方面,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以资借鉴。只是从哲学上来看,经验能否上升为理论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作为前提条件,而在没有更好的科学理论出现之前,虽然我们不能放弃对于科学理论的研究,但是,关于健康的理论也许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外援。我们隐约看到,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基础上,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正在成为社会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为中医药的现代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3 基于价值观的中医药自主转型

勾画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传神之笔,并且需要想象的力量。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析方式本身就可能引致批评。因为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历史分不开的,如果以《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来算,中医药学至少已经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成熟了,而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它在中国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曾经遭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否定。按照惯性的作用,这种否定应当影响到似乎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研究,因为分析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其在风格上就多少表现出“全盘接受”的价值导向。不过,如果能够以开明的态度允许这样做,也许就能够发现以前不容易看到的中医药发展的基础路径。

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之内不能够详细叙述那段中医药被否定的历史,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那些有关过激的做法已经在近年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反思。虽然现在还没有对其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式,但是总体上来看,人们对那种直接割裂传统与现代的做法已经不那么欣赏。至于人们能够以何种方式采取补救措施,应该取决于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果按照僧肇《物不迁论》的观念,除了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之外,传统与现代不会产生交织的关系。其理很妙,只是这种理论没有办法解释作为古人的佛陀何以仍然生活在现代人的心中。由此看来,要把握中医药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中的真正位置,我们需要从哲学和宗教的现代化中寻找灵感,而不是直接实现拿科学说事情。

就西方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来看,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依然智者见智。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科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的田薇教授发表的观点可能具有颠覆性。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中世纪是欧洲的一个比较黑暗的时代,正是人们冲破了这种压抑,人本主义下的文艺复兴才带来了启蒙运动,并促进了科学的诞生。但是在田薇教授的视野里,正是中世纪宗教的发展才带来了文艺复兴的萌芽。不论我们是否同意这种研究结果,我们都不能否认基于人文的研究方式具有科学研究方式不同的特点,也因此带来了相对新颖的研究结论。所以说,应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使人们看清楚一个事件的不同意义。那么对于中医药来说,特别是对中医药的知识创新来说,缺少人文性的研究所造成的损失应当不能再继续下去。

由此我们应当开始反思人文研究的缺失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所造成的危害。这里我们不能陷入就事论事的细节争辩之中,我们要把握的就是人文研究相当于一般科学化研究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根据费孝通先生的看法,人文式的研究首先强调的是人文世界的整体性特征。他认为:

在人文世界中所说的“整体”并不是数学上一个一个加起而成的“总数”。同一整体中的个体有点像从一个模式里印刷出来的一个个糕饼,就是这个别是整体的复制品。生在社会里又在社会里生活的一个个人,他们的行为以至思想感情的方式是从先于他存在的人文世界里学习来的。学习基本上是模仿,还加上社会力量对个人发生的规范作用,即所谓教育,社会用压力强制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纳入规范中,一个社区的文化就是形成个人生活方式的模子。这个模子对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上是具有完整性的,每个人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都要能从这个人文世界里得到满足,所以人文世界不能是不完整的。

坚守中医药传统的学者及其一般从业者都强调中医药的整体观,这个认识也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是按照“知行合一”的方式来发展中医药的,也因而落入了眼高手低的俗套。其结果是,中医药也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萎缩下来。

最近,李德顺教授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和态度在实践中的作用,我认为他的看法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材料,借以分析和总结没有把中医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发展所造成的思想方法的偏弊。之所以能够对他的看法产生共鸣,是因为人们很容易意会到中医药界的“有效成分论”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和态度之间的相似性。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这篇文章中,李德顺先生首先总结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方式。他说:

对待传统文化,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完全暴露弱点和缺陷,持全面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第二种是单纯赞扬和讴歌优点,取全面肯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之三是综合分析优点和缺陷,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从原则上说,人们普遍认同第三种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说法也提了很多年了。但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怎么个“取”法,怎么个“去”法?这里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一番认真的再思考。

他认为,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存在实体性和价值性两种不同含义、不同理解的看法,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差别: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由于“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的”,而“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机械理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事实上,对待传统文化,“不像处理‘烂掉一块的苹果’那么简单”。所以,对精华和糟粕作单纯实体性理解必然面对现实中挥之不去的困境,难以真正做到弘扬传统的初衷。

走出这种困境需要我们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改变对“精华”和“糟粕”的看法。基于这种理解,所谓“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只有把握住历史意义,才能发现它的现实意义。

“如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外部现成对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民族自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的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问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当代中国人是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主体,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中国人的自我改造。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所以,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是全部问题的关键,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害的莫过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现实之外的“过去”,把它仅仅当成是一个任我们反复观赏、把玩或组合的对象。这将导致另一种无形的“玩物丧志”——沉迷于对传统的空泛感觉,只知一味地欣赏、把玩,或者挑剔、抱怨不休,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权力和责任。如果事情果真如处理一个“烂苹果”那样简单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之路,也将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了。

作者之所以长篇引述李德顺教授的观点,是因为他的这种思考不同于“实体性”的思维方式,既表现出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启示性,也有利于本文在总体上节省篇幅,以便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概括和评价中医药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中医药现代化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转化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缩影。看不到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实施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的时候继续以“实体性思维”主导整个工作,继续强调中医药的哪些内容对于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有所贡献。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不能发挥中医药对于健康的实在意义和价值,仅仅“沉迷于对传统的空泛感觉”,而且有可能在“去其糟粕”的时候就连“精华”也一起去掉。要彻底改变这种倾向,我们应当将中医药的现代价值与民族发展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并将其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

在比较不同时代背景和阶段下中医界对西医的反应方式时,人们认为初期的自主式吸收与后来的“科学化改造”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则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一方面强调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又强调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这样的提法对维护科技界的统一战线是必需的,但是作为创新的路径又是不明晰的。这种不明晰来源对中医药传统的不了解,在割裂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性的情况下又采取了割裂科学与人文的方式,致使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难以以自主转型为基础。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发生在中医药领域的这种现象其实是中国文化自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而走出困境的方法则需要“文化自觉”的支撑,并首先对中医药进行价值认同的教育。既然对中医药的价值认同的迷失起源于全球化,根据“解铃”规律,全球化的新发展同样应当是促进中医药价值认同的积极因素。(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医学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煦生.世界失鬽,中医何为[J].读书,2005(9):29.

[3] 尚勇,李大宁.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R].北京:2006.86-87.

[4]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医哲学:思想、原创与机遇[R].北京:2007.

[5] 张超中.发挥中医药的整体性科学价值,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J],中国软科学,2005,5:34

[6] 贾谦.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重新确立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R].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

[7] 尚勇,李大宁.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研究[R].北京:2006.86-87.

[8] 金吾伦,张超中.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 贾谦.中医战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6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好“便车”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倡导要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这一构想引起了海内外众多敏锐视角的共同聚焦。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被认为是联系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未来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向世人展现21世纪丝绸之路的光芒,它不仅是一条财富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是一项惠及地区30多亿人口的壮举。时至今日,中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依托丝路,将向世界输出的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在这其中中医药文化无疑有独领的一面,正如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在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时讲话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放眼世界上没有一种医学能像中医药一样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结合的如此相得益彰,这也正是中医药历经千年而不衰,历久弥香的原因。

一、什么是中医药文化?

首先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所以中医药文化的本质是中华文化;它涵盖中医文化和中药文化,两体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高度统一于中医药文化这个大概念下,当前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原因和意义

1.国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把中医药文化建设首次纳入了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中,这对发扬中医药文化具有建设性作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我国目前社会现状来看,西医仍然占据主流医学地位,中医药则是从属地位,这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我们不必去追究;而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医药文化,乃至包括我国各少数民族医学文化都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途径之一。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呈现出很多变化: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企业走出去……然而随着发展成为共识,仅靠密切的经济联系来维系的交流总会受到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挑战;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有时候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是同步的,有时候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也要繁荣,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担负着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只有以文化为剂,找到认同感,我们在对外交流中才能更好的“化戾气为祥和”。我们也看到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已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统计预测2013年中国文化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3.77%,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发现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1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外文化交流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箕子入朝鲜,带去了先进的中华文化,开化了当地土著民……循历史车轨而来,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伴随着古代中国的每个强盛时期,中华文化基本上都会在与外交流中大发展。然而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直到现在,我们学别人的多、了解别人的也多,但他们反过来了解我们的却少,这样误解和分歧仅产生了;中国近现代对外文化交流起步较晚,传统文化方面又面临来自自身和外部的传播困境,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医药文化

1.“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早是由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后来被学界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古丝绸之路的起于汉长安、经河西走廊、天山廊道,到中亚、西亚,最后远至地中海沿岸,这当然不是靠一次出访,一个朝代就能完成的事;众所周知的西汉张骞之行(约BC138年-BC119年),因使得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路迅速传播而被誉“凿空之旅”。中国同中亚传统医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古代中医史和世界医学史记载,唐朝之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就开始大量外传到中亚地区。差不多同一时期,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伊斯兰地区用阿拉伯文汇集的阿拉伯医学也逐渐兴起,其内容融汇了大量中国医学理论和实践。[1]千年以后的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够发扬中医药文化这历史地缘便是原因其一。

2.实际上从现实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间传统睦邻友好和合作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双方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其中传统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中医药正逐渐被中亚人民广泛接受,尤其是中医针灸疗法和饮食疗法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同时由于地区饮食结构影响,三高、骨质增生等病症在民众当中比较普遍,而中国的传统中医治疗此类疾病见效好、疗效好且价格低廉,所以备受青睐。中亚地区对中医药文化认同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四、让中医药文化的发扬搭好“便车”

(一)夯实基础、立足长远,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

1、中医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和思维方式,其文化内涵丰富,优秀成果在今天仍具现实价值和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使其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挖掘其深层次性是首要工作。

2、要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真正了解中医,须先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迄今为止,中国的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进行对外教育的强力典范,在传教外国学生汉语、琴棋书画、国术等文化的同时可增强中医药文化对外教育;国内中医药高校也应建立起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医药国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方面可考虑学科专业化建设。

3、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文化营销是很重要的,中医药对中亚地区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得到了文化认同;传统文化难以传播的问题在于以何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舌尖上的中国》是个很成功的例子,赢得了众多海内外华人和外国人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啧啧称赞。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身又是一张“中国名片”,我们要利用好自身优势,在中亚打造宣传阵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同时寻找欧洲大陆的突破口。

(二)积极发展面向中亚市场的中医药文化产业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逐渐由以政府主导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向以政府、民间、市场共同主导的方向过渡;加强与中亚国家、高等学府、民间医疗机构、医学协会等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可开辟中亚道地药材培育和加工基地;可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医药文化研究交流机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2]中亚地区传统医学发展也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加强中医药文化产业方面吸收其所长,努力提高对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2、2014年6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开通了“长安号”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根据丝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产品和游客的需求专门设计,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一下子点燃了丝路经济带上的旅游热点。未来还将计划将此旅游线路延伸到中亚,西亚地区,所以乘此便利,我们要把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牌打出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拥有的中医药文化的资源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同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与产业发展。

3、综上所述,随着实践的不断开展,关于中医药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研究会深入进行,并将为我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晓晨.中国中亚传统医学交流前景广阔【N】.新华国际,2013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7

结缘中医

彭金维和中医有着不得不说的缘分。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卫生院,当他看到诊脉就能治病时,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有时间的时候就到卫生院去看,用心去学。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就开始看中医药方面的书籍,且很少有看不懂的地方,引发了他更大的兴趣,只是当时条件有限,无法系统的进行学习,在后来,父亲有一个中医朋友,彭金维就常常去他那里看他诊脉治病,勤学勤练,慢慢的他就可以独立的为人抓药了。

人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奉献,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将一生都倾情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之上。彭金维,带着对中医的热爱,执着的坚守在这条道路上。

梦寻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一个中国人,发扬中医精华,造福于更多的病患,让中医走向世界的舞台,是彭金维一生执着追寻的人生价值。

实践成就未来。为了找寻自己的梦想,彭金维只身奔赴香港,在陌生的环境中,为了发扬中国的传统中医而忍受着精彩人生的残酷蜕变!在学习中医的时间里,他虚心虔诚,不言放弃,坚定执着,用五年的时间系统的完成了对中医理论、应用的学习。

2001年,彭金维果敢先行,开了自己的诊所“彭金维中医诊所”。数十年,他以传统中医学为主,结合针灸、耳穴、综合诊治疑难杂症,为许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解除了病痛,对治疗子宫肌瘤、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等多种疾病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疗功效,特别是保健食疗、保健美容更是成为当地的亮点。

传承中医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传承国学,创新中医,是彭金维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创新意味着发展。中医针灸能治疗子宫肌瘤,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彭金维做到了,他用传统的针灸和中药进行调理,他解释说“这是中医里的调畅气机气血疗效,化有形为无形,结果瘤就渐渐消失了”。现在,彭金维的天灸疗法也渐渐走向成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

彭金维说:“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至于这样的疗法为何选择三伏三九天,彭金维解释:“中医理论讲究天人合一,气候可以帮助调节机体功能,再利用针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体部位,发挥药理效应。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天灸可以治疗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是彭金维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他毕生的理想所在。治病救人,发扬中医的医术精髓,弘扬中医的医德文化,把中医推向世界的前沿,焕发属于中国的独特魅力,是无数中国志士仁人的毕生愿望,彭金维,沿着自己的路,追随着梦想的召唤,在中医的征程中谱写着属于他的华彩乐章!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8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精神;医学人学本质;医学人文教育复归

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本地区先民们同疾病做斗争过程中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反思与智慧总结,与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其深层本质是人学。医学之人学质趣要求在医学教育中彰显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与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医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国内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的题中之义与基本要求。但令人遗憾与深感忧虑的是,时下国内医学高等教育由于深受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之影响,体现在其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中表现出“重技轻德”、“崇业贬道”之倾向,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功效之微或根本不在教育者视域之内,这与医学的人学本质渐行渐远。本文旨在倡导,深刻理解医学之人学本质并按其要求适时规范课程设置,借鉴扬弃国际国外医学教育之经验方法,总结探索中医药精神传承之途径是当下医学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之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一、医学人学本质规约与当下医学人文教育之错位

医学集科学、技术于一体,兼具艺术与美学之特征,其深层内涵与本质规定是人学。从其达到预期功效而言,它不仅要敬畏与救治生命,而且要解读与体悟生命从而为人之全面发展提供广阔时空;从其体现的伦理意蕴而论,“医院和医生是成为生命伦理的骄子还是弃儿,就在于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取舍存毁之间。”故而,医学不仅是医技单纯物理之展现,而且是人文关怀人理的深层蕴涵,这是所有医学的最终企求表征与最高价值归宿。从哲学维度而观,人究其本性是自然、社会、精神属性三位一体,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性之医学观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其日益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可与广泛赞同的深层缘由。

“医学技术与医学美德构成了医学人道的一体两面”随着医学的纵深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医学的科技尤其是人学本质内在地规约着医生不仅要医技高超,而且要医德高尚。世界医学伦理四大经典之一的《论大医精诚》的“精”字,是对医生医学知识广博精准,技艺精湛方面的要求;“诚”字是对医生道德品质至真至纯,仁爱无偏方面的规定。而历经时空筛选积淀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概括为仁者爱人,赤诚救世的事业准则;一视同仁,不分贵贱的道德品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贪财利,作风正派的伦理标准;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学习精神五个方面。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虽然医学仁德情怀在理论上历来倍受人们推崇与赞颂,但现实生活中却因医德失范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引发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剖析其原因,国内医学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做为一个重要因素日渐浮出水面。受科学理性主义价值观与机械论还原主义之影响,现代医学教育秉承“人体像一台机器,疾病是这台机器的故障,医生的职责是修理这台机器”之理念,在医学生教育偏颇之现实表现主要有二:其一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重技轻德,其二为医学人文课程在整个医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偏斜失调。据调查显示:国内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最高为9.3%,最低为4.6%,大多数院校在7%―8%,平均为7.45%。

二、国际医学组织人文教育规定与发达国家之范例

医学人文教育的复归基于人们反思医学高新科技的不可控后果与期待医学发展的惠民真谛。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政策与西方发达的范例作用是其现实回应。

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规定。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爱丁堡宣言》宣称:医学教育旨在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生,人们心中理想的医生应是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哥本哈根《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行为和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高标准规定:三者在课程计划中所占的分量应当适合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日益变化的人口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将医生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置于医疗实践的核心地位,超半数以上核心能力与医学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为:医学人文目标清晰;医学课程设置合理。Cooper J教授在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的“为21世纪培养医生”报告声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缺乏的医生,智力挑战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常发挥不畅乃至丧失。《医学教育未来方向》、《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美国和加拿大医学生教育掠影》标志着新时期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宗旨是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的塑造,其中心要义是“弘扬作为灵魂的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是人文医学的回归,是在向医学科学、向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使之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理念、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大爱。”“英国总医学委员会”曾先后三次出版权威性报告《明天的医生》,在医学知识、技能、医学伦理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对医学人文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旨在展现“一个日益丰满、更加有血有肉的未来医生形象。”此外,法、德、日在此方面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

美国医学院校一般开设人文社科与医学交叉的课程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教学内容注重现实问题,教学目标注重能力培养,师资知识结构合理,一般兼具人文社科与医学知识背景。法国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并定期检查,以医学教育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为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62.5小时,约占第1学年课堂教学515总时数的12.34%,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0%。”其特色是政府保驾护航、增设护理见习教育、重视医学伦理教育、专题教学讲座等。

三、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规范与传承提升之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与树立医学人文关怀观,这需从两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其二是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

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同疾病做斗争过程的集体智慧结晶与实践经验总结,也是民族抗争精神的体现展示与对生命的体悟反思。随着西学东渐与科学主义与理性思维的霸权,中医的非科学性与存废之声曾喧嚣一时,但中医的实践功效经受住了疾病对其考验,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医的文化特质再度被高度重视与重新挖掘,中医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奉行的思维理念再度被传承与发扬。整体主义医学思维、辩证施治疗疾方法、博及医源未病诉求、仁德慎独伦理气质、生命贵重责任使命、大医精诚职业理想等皆为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精华之所在,构成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魂,它们潜藏于医学典籍之中或蕴含在古代医家个人的品格修行之内,需要现代医者深悟体味与总结挖掘,更需要当下医学教育与医学生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它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与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国外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疾病诊疗方法与医学伦理思想,是西方医者智慧的凝结与品格的结晶,也是时下中西医展开对话语境的史学背景与现实基础。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医德品质与南丁格尔所体现的护理精神,被全世界所认可并被医界所称颂,而科学精神与人文品格并举,实验方法与理性分析并存,精确性追求与临终性照护并重,是值得医学教育合理吸收与全面借鉴的。

医学人文教育培育的必备条件。对中外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伦理品质进行挖掘提炼与传承发扬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若想达到既定目标与预期效果还需其它必备条件,其中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和兼具人文与医学知识背景的可资利用的师资不可或缺。医学高等院校进行医学人文科研的基础条件包括数量与质量可观的网络资源与实体书籍与学术期刊,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匹配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主管部门重视与提供支持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相互补充、医学人文教学始终如一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全部,是使医学生人文知识得以完备、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人文品格得以形成、人文情怀得以塑造、人文行为以实践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2):28-31

[2]李振良,孟建伟.技术与美德之间:西方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渊源[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1-4.1

[3]曹洪欣.人民日报建言: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N].人民日报,2015-3-25

[4]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张拓红译.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5]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6]梅人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组的中期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1.22(4):1-8.16

[7]于双成,金祥雷,于雅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三次浪潮的文化背景及本质特征[J].医学与哲学,2011.32(12):11-14

[8]嵇艳.英国本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嬗变[J].医学与哲学,2013.34(8A):30-33

[9]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4-25

[10]蒯强.法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其特色[J].复旦教育论坛,2004.2(1):93-95

上一篇:家长会情况分析汇报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