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0:42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孝亲意识 民族凝聚力

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这样,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开始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将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使之政治化。不仅将孝道之义推广至社会,以解决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还一举把孝道推上了以孝治天下的极致地位。从汉代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这一基本精神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孝道开始转化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汉朝确立的行孝的具体规范也加于纲常化并为后世的人们所遵循。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由此走上极端化和绝对化的道路,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多年,经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和统治者的推崇,使之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虽然由于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而倍受思想家的批判,但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孝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侵、民族危机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抗战时期,中华儿女无论是海外华侨,还是港澳同胞,都积极的捐款捐物,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奔赴抗战前线,杀敌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有的已经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仍然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寻根祭祖、投资建设,以寄托他们的孝思之情。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而衍生的邦国之恋、乡土之思,形成中华民族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国家的富强而共同奋斗。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合理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今天,虽然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孝道伦理在家庭和谐中的价值仍然存在,如果人人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家庭就会和谐、幸福,家庭成员的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就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如果把和谐幸福的家庭人际关系推展到整个社会,无疑就会成为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

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其中,家庭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和起点。而孝又是家庭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孝道伦理的核心是养亲、尊亲和慈老爱幼,要求做儿女的要赡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老人们颐养天年,这是做儿女的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体现。而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责任,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社会和爱国家。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感,才会对国家社会尽职尽责。

传统孝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维持家庭、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且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找到道德教育的起点,把道德教育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而孝文化所强调的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就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开始,然后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已的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扩充到职业生活、社会生活领域就转化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孝文化倡导的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长爱幼、扶危济困、忠于国家等优秀道德品质,已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使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有助于克服当前日益泛滥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有助于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助于激发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使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朝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于促进以德治国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将有着积极意义。

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日益扩大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养老是未来养老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政府也正着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就是中国孝文化。在孝文化背景下,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子女成人后,从物质上赡养父母,在情感上爱敬父母,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都用法律和伦理形式固定下来,从而达到满足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目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让更多的老人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不仅能够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人们的真情良知的回归,培养人本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合理挖掘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使孝道重新回归家庭伦理规范,把孝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融入和谐社会中,这些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个人孝亲的意识,规范现代社会家庭伦理,树立尊老敬贤的时代新风,以及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为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09年度曲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孝文化研究》,批准文号为:2009ZD001)

注释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2

[关键词]孝道文化 农村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09-02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逐渐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农村老龄化速度更是十分显著,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巨大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然而在这其中,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精神支柱――孝道,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孝道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逐渐淡化正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正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怎样才能让传统的孝道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下去是现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孝道文化的历史积淀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大发展大团结的重要精神支柱。在这其中,孝道文化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为传唱、最为骄傲的。《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1]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也有“父母在,不远游”。这些话都是在说明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等,惟有孝敬父母不能等,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长辈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越来越少。我们要即时尽孝心,行孝道。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千年孝道文化,才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不倒,得以国富民强。

二、孝道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孝道除了是任何国家的老年人都需要的子女行为,对于我国农村部分老年人来说更是终生的追求。由于我国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特殊性,孝道文化和孝道精神在农村家庭养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农村的经济收入、思想的开放性都较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相对比较多的农民仍然有着最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顾名思义这样的养老方式是让下一代对上一代进行赡养,子女是否孝敬和赡养老人确实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除了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也是一个人人格精神的体现。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家庭养老的意义除了在经济上的给予,更多的是精神上给予。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不论社会养老保障多么的完善,都抵不过家庭养老给老年人身心上带来的愉悦。然而只有子女有孝心,存孝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能够更加美满幸福。

三、孝道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发展情况

农村家庭养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的孝道文化也正一点点被吞噬与淡化。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已经享受了作为子女父母对其的养育权利,但是却没有去尽到作为子女应该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甚至有很多缺乏孝心的人做出了种种不良行为:对父母讲话态度恶劣、给父母脸色看,在精神上折磨和虐待老人,更有甚者打骂父母,把父母当做工人使唤,长时间的不看望父母,对父母漠不关心等一系列违反孝道的行为。其中农村的年轻人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发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再遵循孝亲敬亲的传统美德,而更多地是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以至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体会不到家庭养老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过去老年人追求的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也只能是奢望。

新型的家庭结构正威胁着农村养老中孝道的实现,因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大多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然而新的家庭结构大多由一对夫妻加上自己的未婚子女组成的,这就成为了影响孝道在家庭养老中实现的重要因素。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精力和意识都不能集中地放在孝养老一辈身上。更重要的是,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家长的权威大大下降,致使传统孝道受到严重冲击。[2]这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子女对孝道文化的重视,以及为人子女尽孝道的义务的脚步。

四、树立新一代的孝道观念

“孝”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不再仅是简单地对父母的敬爱之意,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对千年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责任。而怎样才能让孝道观念在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华民族儿女的生活观念中传承延续下去,这是现今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增强孝道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和提高知识文化一样,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很多地方都鼓励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以孝敬父母为美德的思想。同时也要让榜样的力量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例如在2012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她所做的就是孝道精神、孝道文化的活的体现。2012年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在给她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3]从小失去父母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在2009年考上大学后也毅然带着自己的养母一起上学,自力更生,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家用,是真正的大“孝”之人。然而她却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孟佩杰毅然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婉拒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孟佩杰最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和养母一起平安快乐地生活。这都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要给新一代树立正确的孝亲思想,让孝道得以长远的发展与弘扬。让子女从小就受到孝亲观念的思想熏染,从小就产生浓烈的孝敬父母的意识。同时也给家庭养老特别是农村家庭养老带来根本上的保障,从而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孝道是一种传承,父一辈子一辈,父母把关心带给我们,我们把照顾奉献给父母,一代一代地传递,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

【参考文献】

[1]陈瑛等.诗经•小雅•蓼莪.中国伦理思想史[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2]郝亚飞,丁立磊,宋薇.传统孝道与当今社会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2008.11.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3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行为规范之首。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传统的“孝”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它不仅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我国的文化特点,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本文将从“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出发,再结合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孝”文化教育缺失现象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传承其精华,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孝”文化;精神;教育

“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孝”文化溯源

中国的孝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原始社会,殷商和西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时期,也是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孝”字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殷人把祖先视为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崇拜,却没有更多的理论内涵

[1]。

到了封建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伴随着充实的同时也存在有异化的行为。秦代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严惩不孝”作风,立法严厉;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思想的朝代,实施仁政,孝治天下之,除此之外,还把《孝经》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在这一时期,孝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魏晋至隋唐五代十国七百多年间,孝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弱视和强化的阶段,但各朝代的统治者仍会坚持孝道精神,为后世之所用。宋元明清时代,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与此同时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一定约束性和绝对性的影响,孝道进一步沦为统治者的实施独裁政治的工具,逐渐失去了其最初的含义。

近代社会,尤其是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人民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认识不断增强,一等人文学家又开始站在人性的角度上重新审视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总之,孝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尽管依然存在一些异化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在促进国家、社会、家庭和谐等方面固然发挥着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孝”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及弘扬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而促使我们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针对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我们的目标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逐步提高其世界影响力。而青少年作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必须要全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内容及其精神内涵。

(一)青少年“孝”文化教育缺失现状

青少年作为个人性格、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各个层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才能形成正确的人格素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依然存在着很多与社会常理不符合的行为,“孝”文化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1、青少年缺乏“孝”道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对礼仪都十分重视,所谓“百善孝为先”,孩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违背常理的现象。当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关爱,容易在思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尊敬不关心父母,不理解父母的艰辛,甚至嫌弃自己贫穷的父母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最主要的就是青少年的思想认识问题,理所当然的享受父母的给予却不知回报;对父母的付出不能抱着感恩的心态,正是心中缺乏“孝”道思想才导致了他们缺乏责任感的行为。

2、青少年缺乏“孝”道行为

人类有思想,而思想就要转化为行动,才是思想存在的主要目的。曾有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进80%的学生与父母联系的主要目的是要钱;22%的人从来甚至很少在佳节之际打电话问候父母;甚至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3]。在生活中,有多少人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多少人帮助父母端过洗脸水?有又多少人会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等等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在青少年在生活中缺乏对父母实施孝道的行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又何谈的服务社会和国家呢?

(二)弘扬“孝”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的伦理观念维系着家庭的稳定,国家的和谐和稳定又建立在家庭和谐的伦理基础之上,而维持着家庭伦理观念的纽带正是“孝”字。

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多级且复杂的阶段。而青少年的思想尚不成熟,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缺乏判断力,所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向心力,作为“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更是不可缺位。学习孝文化孝亲立身、仁爱关怀、感恩谦虚的精神,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在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氛围里,这种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主流文化对于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孝”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增强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内容编排的系统性不够完善;学生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脱节,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问题,都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4]。

对于传统孝道,我们应该继承什么,放弃什么,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审查,了解它的具体内容思想内涵,再把它放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去估量它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实在在将孝文化运用到实际中去[5];结合当代国情从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将孝道文化放入“中国梦”的建设中,如何将孝道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三、青少年“孝”文化教育对策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科技竞争的时代,是发展教育的时代。国家根据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了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既要重视个体的素质教育,又要重视群体的教育,还要致力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就更需要将作为民族传统美德的孝文化的融入到现代教育中去。

(一)增强社会孝文化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物质生活的越来越丰富,社会的功利化让人们渐渐失去了道德的底线,为了扭转这种现象,就需要扩大“孝”文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在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影响下,人们往往从人性伦理的视角出发,赡养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市场经济的驱动导致利益渐渐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这种大环境下,主流意识不免受到负面影响,造成个人情感意识的淡薄,社会的孝道伦理观念正在逐渐退化。

中国正在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而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面向全体教育的同时,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因此,社会应积极扩大对孝道文化的宣传,把对孝道伦理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孝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校孝文化教育

学校是学生除家庭教育之外接受教育的第二场所。在学校,学生所要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机制下,学校往往更加重视学生智育教育,而容易忽略了德育教育,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虽然在课堂里也会涉及到孝道教育,但是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学生却因为缺乏实践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要务,适当地在教材中增加与“孝”文化相关的内容,结合校园的博物馆、图书馆、校史馆等,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在实现学生道德美化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开展“孝”文化的实践活动,还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发展关乎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学校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拥有健康、高尚的人格,只有拥有着感恩之心和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三)重视家庭孝文化传承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首先要身体力行,为子女树立一个榜样,做到尊老爱幼、感恩怀德。在家庭中,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孝”的重要意义,尊敬爱护自己的父母,多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老人,久而久之,在充满孝文化的家庭氛围中,他们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的好习惯。同时,家长对孩子理智的爱也是孩子形成“孝”道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孩子就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孩子向父母请教不懂得地方,父母应耐心解答;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父母应及时指出,要严慈并济,才能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多的是要给予他们信任和尊重,这种尊重与信任正是孩子学习“孝”文化的力量源泉,是孩子懂得感恩的真实表现。

(四)提高个人孝文化认识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传统“孝”文化的道路上,只有抓住了“自己”这个内因,再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外因作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论语》、《孝经》、《弟子规》等等都是广为推崇的诵本。在呼应“中国梦”的前提下,青少年应多多诵读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让儒家孝文化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在当今物质生活较为充足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积极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伴随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一颗感恩之心,才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力量源泉。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些与现代文化不太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对待孝文化要批判式的继承,对于糟粕,要勇于舍弃;对于精华,要发扬光大。同时,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更是少不了传统孝文化的指导作用,需要把各个层面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孝文化的精神动力内化为个体行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推动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0,19(5):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3-26.

[3]安明霞.和谐社会呼唤大学孝道教育[EB/OL]. http:///xwzt/2010zt/xgxy/xwhlw/201008/t1402275.shtml,2010-08-31.

[4]陈思敏.和谐社会背景下理性解读和传承“孝”文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0(3):358-360.

[5]范松.浅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J].理论与当代.2014(6):34.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4

[关键词]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张明义,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副教授,湖北十堰442000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028―0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孝道的产生及演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懂得善事父母、报答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

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春秋战国之际,先秦儒家对孝道作了全面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孝为德之本、“无违”之孝道、以孝事君则忠等思想内涵。至《孝经》(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由“事亲”推及到“忠君”、“顺时”、“立身”、“法先”等,泛孝化倾向十分明显;对“孝”的地位及其作用的肯定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孝经》还提出“五等之孝”和“以孝治天下”,将“孝”进一步等级化、政治化、制度化。自西汉时起,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孝道被赋予了二重性。“孝”既包含着先秦诸子敬老养老等人类美好情操的“孝”,又包含着被统治阶级改造为“忠君尊王”御用品的“孝”。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国家从本质上说就是扩大了的皇帝家庭。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历代帝王一方面极力倡导孝道、孝行,把后辈对长辈的孝道义务片面化、绝对化;另一方面又运用刑罚手段推行孝道,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渗透于刑律之中并严厉制裁“不孝”行为(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始,“不孝”正式被列为“十恶不赦”大罪之列)。传统孝道的浓厚亲情就此湮没于封建统治的纲常法规之中。到了宋明时期,儒家的孝悌观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载对孟子推己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也提出了新见解,认为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人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辛亥革命后,孝道经历了一个由被批判到重建的变革过程。“五四”时期,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受到了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激进反传统人士的猛烈批判。从历史的观点看,引起知识分子激烈批判孝道的直接原因是受民国初年帝制运动和孔教运动的反向刺激。此外,“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登陆,客观上也激发了这一运动。学者们以批判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为突破口,对整个儒家传统进行了全面抨击。如认为孝道是家族本位主义的体现,已经变异为一种吃人的礼教,愚孝行为有悖人道等等。进入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又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力图为重建国民信心、振兴中华民族提供一份传统的依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新儒家应运而生。其目标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回应“五四”时期对儒家传统的全面批判,另一方面适应时代要求挖掘出儒家传统中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并按现代的学术标准对儒学体系进行了重建。现代新儒家十分注重对“孝”的研究,其思想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比较重视孝道之意义,代表人物是梁漱溟、马一浮、冯友兰、贺麟;第二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对孝道观阐发弘扬贡献较大者为徐复观、唐君毅;第三阶段(70年代末至今),杜维明等对孝道精神作出了重要的诠释阐发。

二、孝道的两重性

孝道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奉养。即孝之物质性赡养。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家庭养育模式不同,西方是接力模式,中国是反馈模式。接力模式重视父母养育子女,到成人为止;老人的赡养靠社会和自身,不靠子女。反馈模式既重视养育子女,又重视子女对父母的敬养和回报”。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是孝敬父母的最低要求,也是孝道的物质基础。第二,诚敬。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只是一个伦理的范畴,而且是一个文化范畴。同时,孝也不只是物质性赡养老人的问题,老人晚年幸福与否还要看他们在精神上是否得到满足。因此,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有诚敬之情。诚敬是比奉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基于诚敬之心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孝道的。正如孟子所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第三,立身。《孝经・开宗明义》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修身立德、建功立业以光宗耀祖,给父母和家族带来好名声,这样才算达到孝的高标准;而终日无所事事,一生碌碌无为,则被视为对父母的不孝。这一思想体现出儒家积极人世的价值观,能激励人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第四,谏诤。“谏者,证也,以直言正人

之非也。诤者,争也,以善言止人之恶也。谏诤者,匡证也。”因此,“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孝经・谏诤》)。“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且应谏诤父母以使其改正不义。这反映出孝道以正义为准绳的民主性、平等性之内涵。第五,祭祀。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经・纪孝行》也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由此看来,为人子女者在父母丧亡后能否尽礼致哀,就是孝与非孝的分水岭。而且,不管是对父母的祭祀还是对先祖的祭祀,都应该做到诚敬,以“报本返祖”的心态去对待。因此,祭祀既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又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诚然,我们在肯定孝道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统治阶级将“事君”纳入“孝”的规范,宣扬“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基础和基本道德力量,具有一定的愚民性。第二,传统孝道基本上是对上不对下,宣扬长辈的统对权威,极大地压抑和剥夺了子辈的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具有不平等性。第三,统治阶级出于统治需要,宣扬盲目的祖先崇拜,将葬祭亡礼推向极端,具有保守性。

三、孝道的继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继承与发展孝道是一个取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传统的孝道,我们应该学会用敏锐的目光去剖析其利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新孝道的建立和发展,应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增添适应划时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新内容。在建设当代社会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具体地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现代的新孝道:

第一,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观。新的孝道观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首先来自于传统孝道观的历史继承。当今,我们应当抛弃那种不论对错“无违于父母”的愚孝。而体现子女晚辈对父母前辈的感恩意识及赡养行动的优秀文化传统则要发扬,要汲取传统孝道善良笃厚的精神,大力倡导孝道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伦理观念和老有所养的传统美德。

第二,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道德氛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美满,整个社会就会安定祥和,正如《孟子・离娄上》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一个家庭的和好美满,都必须是建立在充满亲情的基础之上的。《礼记・效特言》中说:“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万物安。”就是讲的这种道理。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新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子女们若从小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全家人团结友爱,那么在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中就极易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同他人就易友善相处,这自然对孝道观的形成是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缺少缺少家庭温暖的儿童,长大后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5

关键词:辩证 看待 传统孝道

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

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明礼之人,必有爱心”。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养亲尊亲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并且作为一种规范、礼法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伦理。孝道从内容上可包括敬、信、诚、慈、温、善、顺、和、礼、让、谦、亲、宽、明、直、俭等,若从行为上说,“孝”则表现为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妯娌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公而忘私、扶贫济困、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等。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养亲尊亲”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关系中,惟有从养亲尊亲出发,才能达到家庭中“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孝道,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血缘关系的维系,形成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的风气。使得父母老年有保障、在维持家庭地位、扩大家庭规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对构建中华传统人本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仅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延续了数千年宗法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涵。这种双重性影响又往往纠葛在一起,好比一把双刃剑,难以断然割裂,必须历史的辨证的分析。

从孝的内容来看,孝道中的孝养等是传统孝道的精华,它既为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家所推崇,也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和践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使个体的道德达到完善;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从整个社会来看,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作为封建道德的基石,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首先,封建孝道具有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其次,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再次,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的同时还有看清其不足之处。它有其与封建社会政治相联系的封建性糟粕,即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如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传宗接代、厚葬久丧、移孝作忠等,这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2]郭庆祥,《中庸》[M].东方出版社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论语・里仁》

[5]《曾子事父母》,《大戴礼记解诂》卷四

[6]《孟子・离娄下》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6

传承尊老美德,大力弘扬孝文化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是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这就使得儒学所提倡的孝道,不仅仅是一种家庭的人伦道德行为,而且还是一种社会,使个人的孝行肩负起了社会的责任,成为一种对社会公德负责的行为。

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则把孝上升到爱国、强国的高度来认识。无论是在渴求知识的学生时代,还是在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后,始终如一地孝亲敬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2007年6月1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一项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个人“孝道”作出具体规定。这说明了中华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法律地位。

传承尊老美德,促进和谐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又将和谐发展理念作了进一步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条战线的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需要协调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关系和利益,让绝大多数人能够友爱安定、和谐相处。

传承尊老美德可以直接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实现家庭和谐,而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孝文化,广泛宣传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使遵守孝道崇尚孝文化日益深入人心。目前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大力倡导学习宣传“弟子规”就是很好的做法。

传承尊老美德,做好本职工作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干部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理论的,也有实际的,有政策的,也有感情的。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历史;关心老干部,就是关心党的事业;照顾好老干部,是我们在职干部的政治责任。

所以我们更要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工作理念去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要努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只有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熟悉和掌握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具体规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自觉性,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

其次要争取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这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关键。

第三要提高认识,加深感情,坚持“财富”观点。老干部们的奋斗精神、优良作风、知识经验、威望影响,仍然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他们,妥善安置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做到尊敬、热情、耐心、诚实。这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思想基础。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敬老爱老的朴素感情,用创新的观念和思维去工作,将尊老爱老的传统发扬光大,努力做好老干部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7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4-01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经济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为孝道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经过殷商时期的发展,孝道思想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而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古人把善待父母作为最基本的孝顺原则。其次,尊祖敬宗。对于周初孝的含义,查昌国先生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姚,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最后,传宗接代。孝之初始含义除了尊祖敬宗外,另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如果说尊祖祭祖出于对祖先的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对生殖或生命的崇拜。《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予同先生所提出的孝起源于生殖崇拜的见解,可谓慧目卓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现代孝文化的缺失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从而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缺乏感恩的心,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弱化,遗老虐老现象时有发生。子女的不孝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沦丧,更侵犯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家长制度的道德规范――“孝”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行为规范也会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的变化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是趋向小型化、松散化,个人本位逐渐代替家庭本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大多以事业为重,从而家庭意识淡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家庭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体制本身还并不完善,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把家庭放在次要位置。当然还有些历史原因,如“五四”运动、“”的冲击。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命运是由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所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当代所要构建的孝文化必须是继承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要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是反映当代人的愿望和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推进家庭和谐

孙中山先生说:“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那现代人要如何才能重拾传统孝文化,维系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孝文化呢?首先,扬弃传统孝文化。孝文化也是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传统孝文化中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要继承的优秀思想。但“忠孝合一,移孝做忠”“绝对服从”“厚葬久葬”等封建思想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法制新风尚相悖。其次,加强公民自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道德上对子女的要求,它更是需要子女学会自省,从个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最后,开展孝文化活动。开展孝亲尊老活动可以社区、村落为基本单位,开展评选孝亲尊老模范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尤其是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敬老活动,激励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热情。

孝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涵盖炎黄子孙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并且渗透于民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普及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希望我们能借鉴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孝敬父母,创建和谐家庭,最终使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予同,孝与生殖崇拜,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232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5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华文化孝道的传承篇8

关键词:孝文化;孝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潜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能产生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利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拉近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距离,彰显孝文化。在园内,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设,无论是墙面还是走廊或户外操场墙面,都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孝行活动、教育课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家长、老师诠释“孝”的丰富内涵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1.“传诵经典”了解“孝”

园内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段的孩子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传播教育活动:每天的幼儿餐前活动,我们针对各年龄幼儿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优美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通过诵读,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含义;在幼儿园“六一”汇演中,孩子们还进行了“诵经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仅让孩子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肢体美,也让幼儿更多地了解中国诗词的美;庆元旦活动中,大班孩子们朗诵了《弟子规》,并以舞蹈编唱的形式展示给家长们看,从中感受到“关爱与孝敬”的重要性;我们还将中国优美诗词《悯农》《静夜思》编到课间操中,师幼边唱边跳,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快乐成长”践行“孝”

为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关于组织开展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学雷锋”活动中,幼儿园青年团员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来到西湖街道开展了以“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体青年团员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长用行动践行了孝道,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长辈。

3.“礼仪教育”学习“孝”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孝、懂得“孝”、践行“孝”,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全书共有六册,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两册,每册22个教育主题,全书共132个教育主题,结合幼儿园礼仪主题教育,按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5个部分,包括了6岁以内幼儿遇到的大部分礼仪场景及内容,每一个活动充分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知礼懂礼,学做孝顺、礼貌、懂事的孩子。

4.“校园环境”传承“孝”

良好的校园环境、室内的主题墙饰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教育的契机,所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环境教育,园内创设了孝文化主题墙,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中传承“孝”。幼儿园每层楼都有不同的传统主题特色:一楼用伞、灯笼和中国结进行装饰,灯笼和中国结的结合更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二楼以扇子为主题,在扇子上用毛笔书写了许多成语,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楼以“团团圆圆”为主题的吊饰,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绣球;结合教学活动,张贴幼儿自主收集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及资料,供孩子们了解、学习。

二、教师队伍重建设,身体力行推“孝道”

1.传统节目,寓教于乐

孝文化的传播应该从教育幼儿的教师们做起。教师要身体力行,在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沟通言行中,践行孝文化,更要善于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教育时机,创造性地在教育实践中渗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国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师们排练节目的高效率。老师们排练了《茶艺》、古代宫廷话剧《守时》、情景剧《学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阳红》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级优秀节目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2.演讲比赛,展露风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蓬勃风采,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素养与自身修养,提升青年教师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我园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四有’好老师”的主题演讲比赛,老师们用平凡、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3.自主阅读,提升修养

书可以给我们传递新的知识,书可以给予我们正能量,书可以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书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主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师都阅读了一本经典书籍,并撰写了读书笔记,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三、家园共育同携手,合力互动兴“孝道”

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共育栏等途径,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的孝心,共同推进幼儿园的孝文化教育。

1.体验活动促孝行

“应该这样做”和“我要这样做”是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真切情感体验中,懂得为什么要“孝”,怎样“孝”,从而让“孝”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手工贺卡,携带了苹果,送给爷爷奶奶,祝他们平平安安,爷爷奶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三八”妇女节活动,给妈妈送上自己用真诚制作的贺卡礼物,让她们感受温暖和爱;母亲节、父亲节时,鼓励孩子回家主动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洗脚,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大胆表达出来,体验亲情的温暖。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义,有助于他们从小就践行孝文化。

2.成长足迹展孝行

家庭是孩子们践行“孝”的基地,每个家庭对孝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不同的诠释。结合孝行活动,我们给每个家庭布置了践孝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一些传“孝”的事情,并和孩子一起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写成家长论文上交评比。文章是最好展现家长在教育路途上的成果,我园幼儿的家长一直以来都是好学好问的家长,家长们对本次活动参与性都非常高,结合主题撰写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论文,通过论文比赛,在省、市、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家长的成绩和收获,也是我园的经验和财富。

上一篇:保护眼睛的途径范文 下一篇:和元生物基本分析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