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5:23

传统媒体优势

传统媒体优势篇1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的必然性

(一)由客观规律决定

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它集中了所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而具有比传统媒体大得多的发展空间,很多人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网络媒体最终会取代传统媒体吗?很多人断言传统媒体将在50年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上世纪20年代当广播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报纸会被取代,而几十年后,我们发现并不是预期的那样,继而又出现电视、报纸和广播非但没有受到动摇,反而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完善自己,为受众提供了更好的信息传播方式。由此可见,一个新媒体的诞生无论多么完美,多么有竞争力,都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继而出现的第五、第六甚至更多的媒体都不会代替任何媒体,这已经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了。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网络媒体绝对不是传媒界的终结,还会有更多的新媒体,例如现在已初见端倪的手机媒体,这些新兴媒体使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今后主导新闻信息市场的可能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的报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某个网站,而将是由多媒体组成的跨媒体的新闻集合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将以一个完整的媒介出现,未来的媒介竞争不再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而是各大新型综合媒体集团之间的竞争,这种趋势已经初见端倪。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可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双赢效果。所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要想在媒体大战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唯一的出路就是合作,它们的关系不是谁会取代谁,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并存共生,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与融合

(一)传播形式的互补

1.时间上的配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时间上的相互配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两者在时间上互相补充,充分利用时间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民有一定的上网时间模式,一般情况下用户一天中首次上网时间以上午8点和9点最多,也就是人们上班之前一般都还没上网。因此报纸、广播、电视可以加强早间报道。晚上吃饭时间也是人们一般不看报纸、不上网的时段,电视可以把这个时段加以充分利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香港的大报团。在香港,报纸依然是多数香港人了解新闻的主渠道。这样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把握好时间差,做到优势互补,让读者各取所需,利己利人。另一方面时间上的配合是指争取时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配合尽量做到把最新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受众。传统媒体受其自身的性质很难尽善尽美,这就需要与网络媒体优势互补,比如现在传统媒体都开辟了网络版,传统媒体可以在拿到第一手资料之后首先在网络上,并且可以随时滚动消息,有些独立的网站门户在信息源和新闻撰写上有所欠缺,就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将传统媒体的报道转载;传统媒体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就要着重深度报道,分析事实,从而避免重复报道。这样先网络后传统,现报道后分析,既可以保证传统媒体信息的时效性,网络媒体也提高了信息来源和报道质量。

2.内容上的补充。首先我们知道记者在完成一些采访报道之前,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与相关背景,过去,这些工作都是通过资料室或是图书馆完成的,而网络媒体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由此以来,记者便能方便地查阅资料,省时省力。而且,在很多工作中网络媒体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多新闻信息,例如在实习中文娱部每天都要上网将当天的娱乐新闻进行筛选,经过编辑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同时很多报道的新闻缺少图片、视频,也都是从网络媒体中获得的。另外网络媒体由于发展时间尚短,还没有积累更多的消息来源,所以很多信息都来自于传统媒体。同时网络媒体的整体从业素质并不是很高,在信息快速的同时很难保证质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达成合作协议,将其的内容转载,这样既可以提高网络媒体的报道质量,也可以扩大传统媒体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其次,网络媒体很少能独立制作节目,特别是各类晚会,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两者可以互相呼应,共同制作节目,传统媒体可以将节目范围通过网络媒体让受众投票,根据受众的倾向来制作节目、编排晚会,然后再同步在网络媒体中直播,这样传统媒体既可以通过投票做宣传,投其所好,也可以为网络媒体提供丰富的节目,优势互补,达到完美的融合。比如历年来的春节晚会,在网上分别开通了与主持人、明星对话、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春晚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如07年春晚期间,在当天4个小时的直播时间之内,全球共有11039万人次在线收看了视频,最高在线人数达到140万,这无疑是国内有关视频的新纪录。达到了网络与传统媒体双赢的效果。

3.技术上的互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技术上所谓各有千秋,网络媒体集视频、图片、文字于一身,可视频效果差,图片粗糙,连接速度慢,而传统媒体虽然有成熟的技术,但是不能实现多媒体报道,这就需要两者能优势互补。例如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可以和宽带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此外,传统媒体受其自身的条件限制,很难达到真正的多媒体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就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借鉴网络媒体的技术将多媒体用在网络中,让受众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享受多媒体的乐趣。

(二)强强联合

强强联合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早已初见端倪,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两个传媒巨头的联手给传媒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们的合作将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仅仅靠媒体之间的补差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不久的将来面向大众的将是一个个完整的媒体集团,这也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出路。

传统媒体优势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化学教学 优势互补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教学理念,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备受重视。然而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教学方法经过了岁月的考验,其存在的价值性和合理性毋庸置疑。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学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守着传统教学手段不放呢?以职业院校化学课程为例,笔者认为只有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传统教学的优势:首先,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教师都要接受过专业训练,能按照教学论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同时,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可根据现场情况临场发挥,一位优秀的老师能够随时观察课堂中每位学生的表情,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随机应变;或通过举例,或通过抽查学生回答,或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更崇敬更仰慕老师,进而爱屋及乌更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等等,这是多媒体教学难以替代的。

传统教学的不足有:讲授内容受到时空限制、不够形象直观、不能重复回放教学内容、信息容量偏少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对学生进行的多媒体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表明,将近90%的受访学生表示“多媒体教学很好,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帮助很大”。

2.将化学过程由静态变动态,将物质粒子由微观变宏观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学中,有些静态生产过程不易被学生理解。例如:在硫酸工业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氨的合成塔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教学中,通过动画模拟仿真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并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再配以播放相关的化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场景,使学生对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看得清楚、理解得深刻。在讲授微观粒子时,微粒的构造和运动无法直接观察,进行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3.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课件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的特点,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突破空间限制,节约教学时间,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如果单一使用或使用不当也有弊端,甚至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如:教师盲目地使用多媒体形式,使多媒体教学只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所以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用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导致整堂课下来,没有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师生的感情交流更无从谈起。另外也没有板书,而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此外,多媒体教学还不利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全面提高和个人特长的全面展示,不便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

力等。

三、职业院校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在职业院校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一切要以教学效果为准绳,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力避两种教学手段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做到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材”施教,是指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如果采用多媒体效果好,那就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如果用传统教学法更合适,那就采用传统教学法。例如笔者认为以下情形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效果更佳:微观粒子运动、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抽象的化学问题、工艺复杂的生产流程、危险系数很高的实验(如: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等),还有错误操作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例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受到条件限制难以实施的实验(如:液态空气的蒸发,课堂上难以演示)、瞬时发生难以观察的实验(例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多媒体的慢镜头能使全体学生看清),以及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如:在学习酸雨的内容时,学生通过有关资料,了解世界范围内历次较为严重的酸雨,看到了动画模拟的酸雨形成过程,目睹了酸雨过后林木受损、良田被毁、建筑物遭侵蚀的景象,不但对酸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环保意识也大为增强)等等。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与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拾遗补缺、协调发展。吸取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根据学生的思维差异,选择顾及大多数学生的授课速度,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类似“板书”的时间,有意识地控制节奏,并且通过适时地强调重点、结合具体情况即兴发挥,适当安排提问等互动活动,活跃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授课效率。

但在职业院校化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替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化学教学,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就能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功效,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多媒体技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大学化学,2005(20).

[2]宋慧.浅谈多媒体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95).

传统媒体优势篇3

一、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

(一)传统教学法

1.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较好,教师可以随着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课堂进度,师生间能随时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在讲解时会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声音也抑扬顿挫,使学生听得明白,兴趣盎然;在新知识、新语法的引入上也往往注意埋好伏笔、做好铺垫。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密切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善于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判断教学效果。

2.传统教学法的不足。相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传统教学很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不断讲解和举例来说明一个词汇或语法点的用法,直到学生弄懂为止。教师很少在指导学生自学、独立探求知识点的用法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就会产生依赖性,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投入较多,而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面投入较少。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二)多媒体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首先,它信息量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大量的信息,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在上《牛津初中英语》“7AUnit3 Reading—Halloween”一课时,运用PPT课件,不仅大量复习了前一课时学习的许多节日名称,还通过播放动画片《唐老鸭米老鼠》中过万圣节的一段视频来导入新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展示了Pre-reading万圣节前的准备,教授大量单词。然后让学生进入Listen and answer,Fast-reading,Further-reading等环节,全方位的理解课文内容,并利用E-mail的形式进行课文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跟网友讨论怎样过万圣节,达到综合运用英语表达的目的。

其次,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甚至动态演示。如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Unit6 Reading—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时,笔者随着课文朗读,配了相关的汶川地震的视频,处理成黑白怀旧的色彩,气势震撼,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再次,多媒体课堂可以进行当堂训练,把练习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当场做,教师当场讲解,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在传统课堂,则要隔好几节课后学生才能做到相应的练习,不能及时巩固。

2.多媒体教学法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操作时,教师会因只关注课件放映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反应,使自己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大量的图文信息使教师忙于快速滚动鼠标,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跟不上,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效果。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关注技术手段,尤其偏爱声效、动画等特效,使幻灯片播放花样繁多,甚至每次点击鼠标就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而这些声音、动画与教学的内容又毫不相干,却往往喧宾夺主,使学生产生视听疲劳。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针对以上两种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作为教师应该找到两种教学优势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将两种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一)教师要本着“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

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来综合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方法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调控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掌握的程度灵活地调控课堂的教学速度和教学方法。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传统教学的调控作用。

(三)充分保留传统教学的黑板功能

因为黑板的即时重现力强,可以随写随看,并随教学内容的需要任意增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边教边写,把重点和难点板演在黑板上,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理解、领悟。

传统媒体优势篇4

关键词:小语种教学;多媒体;网络教;优势互补

东盟小语种,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这些应用面很广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只在东南亚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例如: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等等。随着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于东盟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东盟小语种的学习已经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促进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的事情,传统的东盟小语种学习都是从零开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通过大量地阅读与背诵文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满意的成绩,而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融入到小语种的教学中,将会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水平。

一、小语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教学内容上,能够随着老师讲解的思路进一步理解教学知识,同时,还可以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对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及时进行请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效率与效果是很高的。而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根据讲课的内容以及学生对于问题的反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的辅导教育,把握教学重点,控制教学速度,能够全面的照顾学生的综合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劣势:虽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不可否认的这种教学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还是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枯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同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书写板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较小进程,缩减了学生们的知识量。而且传统教学大多是靠老师讲述,并没有实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会比较困难,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东盟小语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现在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就出现了一些针对学校学生设计的手机学习软件,有效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一些越南语学习软件,不仅具有系统的学习模块,还有越南语对话视频或者是记越语单词解锁等等,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的同时就能够有效的学习越语单词,在越南语对话中就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这些学习软件APP的应用当中,很多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2.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共享的资源实现知识的多元化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例如,学生如果在做泰语练习时,想要充分了解泰国的传统节日,就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上的视频或者是图文解说,能够使学生融入到这一环境中,增强学生的观察以及想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人机对话,能够有效的实现课堂交流与探讨,并且可以及时的对每堂课学到的知识与问题进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3.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新的关系模式。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教学与学习的关系也要重新进行定义,在网络教学模式中,老师更多的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道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劣势:

1.降低了学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也更适应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主要的还是需要与同学、老师等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才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但是由于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出现了学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也就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生活交流的真实体验,时间一长,学生可能就会失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2.多媒体网络教学降低了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行为举止、人格魅力、教学模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但是,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于发展,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相对减少,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对于学生的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削弱了,没办法发挥老师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小语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一)综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

就如上文描述的,无论是传统模式教学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综合,有效的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还是要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其便利的资源与老师的细心辅导,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要将学生与老师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尊重,平等教学。另外,还要求老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导地位中走出来,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起到一个引导与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小语种学习意识与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老师的教学指导进行有效的结合

网络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而老师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系统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就要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实现远程教学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我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之间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加强,小语种逐渐成为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多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的应用到了小语种的教学中,并且对其教学起着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要促使老师紧凑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优势进行结合,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还能够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嘉.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劣势及相关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2]单伟红.高等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方法的优势互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03)

[3]吕瑶.网络英语教育的"学"与"教"[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

[4]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06)

传统媒体优势篇5

关键词 融合;大环境;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生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72-02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会上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二者的融合发展是最终的发展趋势,要想实现最完美的融合,必须深入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最终找到一条最佳的出路。

1 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体一般是指广播、电视、报纸和期刊这四种信息传播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主流信息传播手段,影响力巨大。

1.1 传统媒体的优势

1)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

首先,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信息传播主体地位保证了其信息获取的渠道和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被取代的优势之一。其次传统媒体有着严格的采编流程,因此,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质量是有保证的。

2)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

传统媒体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随之产生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其他新兴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比拟的。不论在哪个领域,名牌效应都能够留住相当一部分受众,而这一部分受众又会影响未来一大批受众。因此,传统媒体一定要充分利用经过岁月沉淀出来的品牌优势。

3)传统媒体固定的读者群体。

传统媒体有其固定的读者群体,在这方面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对于那些年龄稍大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的人,传统媒体还是这部分人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4)传统媒体的人力资源基础雄厚。

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从业者,他们不仅接受过专业化的学习,还接受过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教育,这一优势也令新兴媒体望尘莫及。

1.2 传统媒体的劣势

1)时效性较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差的劣势凸现出来,传统媒体的信息流程必须要经过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印刷、发行等环节,这必然影响到信息的传递速度。就连以往以时效性强为优势的电视和广播,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时效性已没有优势可言,报纸和期刊更是受发行周期的影响,更谈不上时效性了。

2)信息量有限。

传统媒体传递信息量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像电视和广播受时间的限制,只能传播有限的信息;报纸和期刊受版面的限制,所传递的信息量更是有限。

3)互动性差。

传统媒体只能单向地、一对多地向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不能及时和用户互动,接受反馈信息的时间周期较长,必然会影响到内容的及时更新。

2 新兴媒体的特点

对于新兴媒体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新兴媒体的出现是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卫星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媒体形态。新兴媒体也呆以称作数字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兴媒体。

2.1 新兴媒体的优势

1)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2014年7月24日,根据麦肯锡旗下研究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国目前的网民已经达到6.32亿。工信部2014年5月底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2014年5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2.56亿人,所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为8.57亿人,占总数的68.24%,所有手机访问网络产生的总流量达到155643TB。所有这些数据足以充分说明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了。

2)传播手段多样性,产品制作周期缩短。

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种类有很多:微博、微信、手机APP、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期刊、数字电视等等。不再像传统的报纸、期刊等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新兴媒体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可随时随地向用户传递内容。

3)较强的互动性。

新兴媒体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信息传递,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相关的评论,转载,用户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多,信息者和信息接收者不再有距离感,可即刻进行互动和交流。及时收到反馈信息,更新内容。

4)信息量大。

互联网的出在,新兴媒体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版面的限制,只要有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对公众。每个人都是自媒体,可以随时将所见、所闻、所拍、所集的信息公布出去,这样一来,新媒体所产生的信息量就会非常大。

2.2 新兴媒体的劣势

1)内容质量不能保证。

新兴媒体的快捷与时效大大地影响了内容质量,因为新兴媒体有众多信息平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媒体,都能成为信息的者,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等很难保证,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谣言、 暴力信息和不健康的信息等,严重影响了阅读质量,特别是对判断力较差的青少年群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2)用户的信息泄露。

随着科技地不断进步,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应用软件也随之迅速增加,一些黑客软件、病毒软件也悄然入侵到信息终端,窃取用户的信息,用户的信息泄露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诈骗信息被动地传递给广大手机用户,对用户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新兴媒体过度依赖新技术和新介质,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

美国《新闻集团》创办的《The Daily》ipad版于2012年12月15日关闭,以严重亏损收场。究其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重视内容的质量,其文章、报告、评论和专题等都不够深入,他们所提供的内容无法做到独具特色。开发出一个好的软件或者一项新技术并不意味着成功了,最关键的还是所的内容。新兴媒体对新技术和新介质的过度依赖,是其短板。

3 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的必然趋势

3.1 从思想上认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解放思想、转变旧的观念是改革的关键,认真学习和领会《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找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的道路。传统媒体也应该抛弃长期以来在垄断时期形成的优越心态,从思想上转变原有的观念,努力适应新环境,和新兴媒体联手,最终实现双赢。

3.2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优势

中国信息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每天打开并使用微信10次以上的调查者占60%以上;高用户黏性使微信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40%的调查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获取资讯;接近80%的调查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41.1%的调查者关注公众号获得的最大便利是获取资讯。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通过像微信这种新兴媒体平台,将最好的内容及时传递给更多的读者,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巴伯说:“我们不再告诉读者刚刚发生了什么,而是告诉读者刚刚发生的事件意味着什么。我们的新闻编辑和记者将从被动的新闻应对转变为具有更高新闻价值的意义新闻(news in context)的生产,印刷出来的新闻比更新最慢的网站都要晚12个小时,所以《金融时报》必须以评论和意见见长。”这也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深度报道。传统媒体不能丢失这一优势,技术创新虽然重要,但优质的内容更是根本,在新兴媒体的推动下,更应该发挥这一长处,实现内容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找到生存的一席之地。

3.3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差异,形成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内容“搬家”,而是要依托传统媒体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的特点,认真分析新兴媒体用户的需要,利用新兴媒体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既依托于传统媒体内容基础的,又不完全照搬的针对性强,符合读者需要的内容来。传统媒体的一些优质内容可以进行书籍出版、动画动漫、线上游戏、影视作品等方向的多重开发利用,实现多元化发展。《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在这方面就是成功的典范:利用杂志自身多年形成的品牌效应,除了打造自身品牌的系列时装与微电影之外,还为要所广告客户的需要,为广告客户拍摄微电影广告,形成了独特的跨界商业模式,在整个商业模式规划中,逐渐延伸出跨领域、跨专业的新业务与经营模式。

还有我们国家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已经不再是以往只能看不能评的时代了,更多的是观众一边看,一边在网络上互动,这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结合的一个范例。

3.4 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成功的关键。传统媒体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但是自从新兴媒体的出现,这类专业性单一的人才在应对过程中变略显不足,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兴媒体的发展速度。因此要求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要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认真学习和新兴媒体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挑战。英国《金融时报》在这方面就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他们没有新媒体部门。原有的编辑和记者都必须向新兴媒体方向转型,他们的部门设置大部分仍然保持原来的模式,像视觉设计人员、新兴媒体技术人员、数据新闻记者等都打入到原有的部门当中,促进整体转型。只要是改革,都会有不适应和不习惯,要想尽快地适应这种变革,就需要培训,要为员工提供经常性的各种各样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开拓视角,凭借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的介质,坚持以内容为基石,抓住机会,在大融合时代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杨波.英国传统主流媒体在全媒体转型方面的经验[EB/OL].慧聪网,2014-12-19.

[2]白伟.新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4-12(下).

[3]孙寿山.以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14(6).

[4]佟勇.谈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新闻传播,2014(1).

[5]探融合发展之路 求变革创新良策――《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观点撷萃[J].中国记者,2014(8).

[6]聂辰席.融合创新一体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EB/OL].厦门网,2014-10-09.

[7]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6.32亿人麦肯锡报告称,2025年互联网将最贡献中国22%GDP增量[EB/OL].人民网,2014-7-25.

传统媒体优势篇6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一、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时代的带来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关系。新媒体为全媒体时代的三网融合、多媒体融合等提供了技术上的优势。先进快捷的新媒体技术又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媒介技术传播信息。

依托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势必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媒体,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这种竞争使得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如何相容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但毕竟各有所长,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不是也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超越的。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能够和谐共处,相互融合。而这种取其优点,去其糟粕,互促互进的融合,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技的发展。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新媒体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而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这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满足受众需求危机事件出现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和沟通桥梁必须及时、全面、深入地传播关于事件发生和处理的信息。新媒体凭借其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为受众参与创造、传播新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传统媒体则能在深度报道、详情介绍等方面进行报道。当大规模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媒体的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传统媒体所发挥的作用。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便赢得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不仅如此,RSS、TAG、SNS、搜索引擎、手机电视、云计算、3G等新技术应用方兴未艾,新媒体正以锐不可当的速度和势头席卷曾经的传统媒体市场。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第一时间在朋友的博客上采用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灾难现场状况。而在两个多小时之后,路透社法新社才发出新闻照片。正是由于手机拍照与博客等在突发事件中的杰出表现,人们更加关注传统媒体的地位是否动摇。

毋庸讳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但是,传统媒体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丰厚的无形资产,这也是新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1、深度报道产生的权威性以及舆论领袖的形象。传统媒体虽然不能再传播速度上与新媒体比较,但是在深度报道和专业报道上却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一般而言,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都是由传统媒体领头的。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这种优势,使得它有着新媒体比不上的权威性。同时,传统媒体的评论也引领者受众对于某个时间的态度和看法,这使得传统媒体一直在无形中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另外,每一种图书、期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学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的细化。出版社、期刊社根据其走向、受众需求,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撰稿。因此传统媒体在开拓学术领地,引导科研方向等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2、专业化运作形成的强大公信力。传统媒体有着专业的采访、编辑团队,这些专业人才有着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如图书、期刊,从信息采集、审读内容、润色文宇,到制作成书,每一流程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其把关。因此在其长期的专业化运营过程中,创造了无数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原创作品,同时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因此传统媒体是品牌、公信度的塑造者和维护者。但是,这些丰厚的无形资产是新兴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由于基础较薄,专业人才和新闻素养都不如传统媒体身后。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以及“人人都可以使信息的传播者”的特点,导致新媒体的传播可信度、公信力完全不能与传统媒体比肩。

3、较低的技术要求带来的广大受众群体。整体而言,传统媒体对于技术、只是水平的要求较新媒体而言低很多。一方面,新媒体对于文字水平的要求限制了一部分受众;另一方面,新媒体对于新技术、新科技的使用的要求又限制了一部分受众;同时,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于经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正是由于这种三重限制,新媒体难以像传统媒体一样进入几乎所有家庭。而传统媒体相比于新媒体,操作较简单、价格低廉,正是文化成度较低或者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受众的理想选择。

尽管如此,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仍然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渠道的更新和传媒技术的飞跃,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传播信息。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记者”,信息传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1、新媒体覆盖传统媒体盲点

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其技术特性,为满足公众的个人信息需求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以08年汶川地震为例,由于地震的原因,传统媒体无法成功进入、发出有价值的新闻,但此时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却有着极大的价值。而新媒体在传递汶川地震的新闻过程中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运用先进的科技,新媒体将汶川地震的新闻发送到受众眼前,在这期间,手机和微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新媒体先进的技术支持,传统媒体在特定的时空内不能到达的盲点,新媒体能很轻松的进入。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补充媒体空白。

2、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是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的,受众虽然具有随意选择收看(收听)和阅读的自由,但只能在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已出版的报纸、杂志上进行选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也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习惯。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则有着极大的不同。由于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受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反馈。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方面的优越性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3、新媒体助力传统媒体

在满足公众总体信息需求方面,传统媒体凭借其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依然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传统媒体凭借专业的新闻敏感与把关意识,对信息进行优选,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剔除负面信息,致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达总是能够成功的取信于受众。但是毕竟传统媒体的版面、时间段有限,信息的传播总是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则不存在这一问题。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性的特点,并凭借其先进技术,丰富了阐释信息的方式,以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角色,助力传统媒体满足受众的总体信息需求。一方面,受众提供信息。另一方面,技术阐释信息。

总体而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同一个事物的纵向与横向的关系。传统媒体凭借其在深入报道、专业报业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新媒体则凭借其海量信息的特点,横向的扩展信息。

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关系,由于新旧媒体“术业有专攻”的特点,媒介融合是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传播形式单一的媒体将缺少竞争力,每种媒体都将综合运用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传播手段。

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品牌优势,即公信力强。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还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充分利用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借用新媒体的渠道拓展其媒体空间,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做跨媒体传播。

新媒体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信息的可信度低,这也是新媒体必须借助传统媒体力量的地方。要成为能影响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必须获得一定的公信力,即新媒体应当自觉在重大事件中承担社会责任。由于新媒体其没有采编权,在获取某些信息时,如重大的政治、经济信息,单纯利用受众创造内容也难以弥补其不足,需要从传统媒体上获取内容。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媒体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占据媒介市场的重要地位已是不可能的了,新旧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用新媒体先进的科技力量辅之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必将能够掀起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的高潮。(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

[2]李良荣、张嫄:《新老媒体结合造就舆论新格局》,《国际新闻界》,2008(7)。

[3]项立刚、王力为、方兴东、王传荣:《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N]》,《中国图书商报》,2006

[4]彭德倩,《新媒体是传统媒体“掘墓人”》,《解放日报》,2009年12月11日,第004版

[5]彭兆平,《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西风或东风——美国当今传媒业发展的启示》,《科学探索》(第8辑),2008年

[6]文玮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困境与出路》,《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0期

[7]王长潇,《电视媒体应对播客挑战的策略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04期

[8]李强,《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劲的竞争对手》,《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08期

[9]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第08期

传统媒体优势篇7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现阶段人类社会对媒体的需求。“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符合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发展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纳入“求同存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

求同存异 融合 思维 运用

中国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1- 02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求同存异”思维横式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媒体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既加速整合又相互博弈。“求同存异”思想的提出顺应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把握和运用好媒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重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研究“求同存异”原则,不但能为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问题提供现实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问题开辟新的解决途径。

(一)“求同”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它是“求同存异”思想的目的所在。“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寻求共同利益,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能够融合的基础条件。然而事物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寻求融合发展的“求同”过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整合阶段,需要媒体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求同”要具备的要求:

(1)在追求共同目标和发展时应做到“求同”。

(2)善于打破一些习惯性思维模式,采取多向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地思考。

(3)努力寻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点,把握两者在“求同”过程中的定位和目标,恰当好处地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努力寻求共同点,使之发挥先进的优势作用。

(二)“存异”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存异”就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之间有些差异或矛盾,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不了,只能“存异”。“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的目标,暂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间一时难以融合的事项搁置起来,留待时机成熟或科技进步以后再来解决。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必然存在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差异性的特点和形式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能“存异”敢于“存异”,努力协调两者的关系,使媒体效应发挥最大的优势。

(2)在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差异或矛盾时,需要具体分析其矛盾的性质,依据其矛盾性质的不同,加以不同的对待。

二“求同存异”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求同存异”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外交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外交关系的处理思维尽管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思维有所不同,但是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求同存异”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不仅可以指导媒体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进度,更对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存异”是为了“求同”,“求同存异”思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优势性、一体性、灵活性和科技性的统一。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

1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新兴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传统媒体拥有国家政策的资源,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仍是国家官方正式发布公文的重要途经之一,得到国家很多政策的支持。

(2)传统媒体积累了从报纸诞生至今的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见证历史信息可靠的书面凭证。传统媒体报纸的雏形《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报》—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报纸在其几百年的传播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人们的规范和体系,其信息的可信性和自身的市场美誉度非常高。社会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传统媒体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优势。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至今已有将近2百年的历史。如今,国内众多著名的报纸经历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凝聚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品牌影响力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2新兴媒体的优势:

(1)新兴媒体比较注重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信息资源。

(2)新兴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新兴媒体使用者可以相互间共享信息,这些共享信息大大拓展了媒体的广度和深度。

(3)新兴媒体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

(4)新兴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新兴媒体的传播过程可以和受众一起参与,也可以先将媒体信息发布于一些网络平台上,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同时间的观看和查阅。

(5)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可以是随时随地传播最近发生的信息事件,甚至可以是同步传播。

(6)新兴媒体可以容纳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新兴媒体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同步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等多种数据信息。

(7)新兴媒体的信息发布以电子信息为平台,传播过程方便简洁,运营成本较低廉。

以温州“7.23”动车事故的传播为例。市民拍摄了手机照片,微博成为网民及时了解情况的“主阵地”,网友投身现场,人人都成为新闻记者,信息及时更新,在网络博客上以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图片很快进入各大新兴媒体并很快成为新闻的头条。在这次“报道”中,包括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在内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呈现给广大人们,新的媒体形式与工具相结合,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性。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劣势

利的存在必须以弊的存在为前提,反过来也一样,既然一事物或者一事情有利的一面,按照矛盾的观点,必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有优势的一面,必然也有其劣势。

1传统媒体的劣势:

(1)传统媒体时效性差、发布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的劣势。

(2)传统媒体思想老化,编制死板,信息加工复杂。

(3)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记者,信息采集内容很局限,渠道也单一。

(4)传统媒体不具备如:检索信息、定制信息、互动交流等功能,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

传统媒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其发展至今出现劣势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面对劣势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自身的优势,同时,与新媒体互动融合,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使其多渠道传播,挖掘新的节目形式,通过整合、开发、取长补短,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2新兴媒体的劣势

(1)新兴媒体网络快速传播中的非理性,缺乏严谨性,导致受众无所适从。

(2)新兴媒体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导致其缺乏权威的信誉度。

(3)新兴媒体网络传播容易被非法人员利用,导致社会和民众的不安。

(4)新兴媒体主要以网络为主,网络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信息网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也不断更新换代,在其发展迅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劣势,需要依托传统媒体优势,树立新媒体自身的信誉度、权威性和严谨性。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体化发展,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首先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努力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各种媒介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媒体信息的内容、技术、传达、平台、终端和人才的共享互通,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构架,传播、管理和模式。传统媒体积极开拓新形式,新平台和新模式;新兴媒体可以借鉴传统媒体模式,弥补新兴媒体在广大群众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求同存异”思维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力的灵活性发展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培鑫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如今不少新兴媒体依靠微信、微博、APP等奠定了影响力,但其也是从传统媒体中延伸而来的。在他看来,技术并不是一个门槛,只是末端表达的一个出路而已,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拥有一批优秀的写作者、评论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深度融合,并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变,传统媒体战略转型需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数字时代的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化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

(五)以最新技术为平台推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合万事万物发展的催化剂。它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求同存异”思维模式能够发展进行的最关键性因素之一。实际上,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就是网络科技和信息资源相互整合与发展的过程。

1利用高新技术推进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现代生活科学技术的具体运用和影响比以往都更直接、更迅速和更接近。媒体硬件的形式直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现今,社会中媒体传播的硬件多种多样,并且以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着,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求同存异”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为媒体的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等终端平台扩大媒体发布的范围。

移动互联网从20世界90年代引入国内后发展迅速。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互联网的客户端是众多移动媒体访问的主要入口,其技术的研发、平台的应用和广泛的普及都日趋成熟和完善。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为了更好地融合发展应积极开发彼此兼容的移动平台,为两者的“求同存异”建立对话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媒体平台的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后期维护,着力打造日趋完善的移动媒体接收平台,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扩大在移动平台和终端的覆盖面和它们的延生环境。

3利用新型技术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渠道。

新型技术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能够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媒体人要不断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传播、运用、交互和推广,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发布和接收平台以及媒体接收产品和人的有效对接,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建立好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新型技术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求同存异”的融合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前几年36技术才普遍,如今4G技术已开始推广和应用,5G技术等也快将呼之欲出,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带来新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紧盯其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三 结束语

“求同存异”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和创新方法,在现代社会的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妥善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关系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媒体现阶段发展中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性实践。

传统媒体优势篇8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传媒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是媒体融合时能够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有机结合的前提和基础,使两者优势实现互补,最终达到融合和共赢。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方面做出的尝试,为其他传统媒体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范本,值得研究和学习。

新媒体的“烟花效应”

新媒体“绚烂多彩”的一面。首先,新媒体内容更新较快。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使用和拥有新媒体设备,从而通过新媒体制造、传播、分享新媒体信息。新媒体的内容变得丰富和多元化,同时新媒体也加快了更新步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当前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特点还包括互动性非常强,这样人们的互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满足,同时人们的互动兴趣也相应地被提升。所以,随着人们不断地、频繁地接触新媒体,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逐步加深了。现在的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不论用户在何时何地,只要具备网络和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分享新媒体信息,与新媒体使用者进行互动。新媒体在进行新闻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实时记录,将重要的事件及时给用户,同时,政府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人们的诉求。所以,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再次,新媒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呈现方式。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呈现内容的方式众多,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使用新媒体。新媒体将新闻内容以文字、动画、声音、图像、影象等的形式综合呈现,提高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同时,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将较为复杂和难理解的内容以更加简洁、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富趣味性,从而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大幅度地增加了新媒体的受众人数。

新媒体“命运短促”的另一面。首先,内容的可靠性较弱。导致新媒体内容不可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变得随意。现在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新闻和传播新闻。新闻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这就使得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极易出现可靠性较差的新闻内容。其二,对新媒体信息的过滤和监管不够。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很多用户随意发表观点、看法,不求证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官方新闻媒介在民众中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形象。其次,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新媒体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主要体现在与媒体对接的要求较高,对受众的素养要求较高。其一,想要与新媒体进行接入就需要互联网设备较高,并且还要有网络覆盖,这就要求资金的投入,针对新媒体来讲,成本较高。其二,即使新媒体将新闻的获取方式提供给我们,还需要使用者有较高的网络知识素养,不然将很难享受到新媒体所提供的服务。

传统媒体的优势虽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目前仍不能被完全取代

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传统媒体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优势突出,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冲击着这些优势,但是目前为止新媒体还不能将这些优势完全取代。所以,我们要分析传统媒体中所存在的优势,使其与新媒体实现很好的融合。首先,传统媒体适合传播较为严肃的内容,传播的内容较为权威、真实;传统媒体有较为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较高、工作严谨 。其次,传统媒体积累的受众群体非常庞大。传统媒体在长期快速发展中,存在着准入门槛较低、媒介使用费用低廉、对受众个人素养要求不高等优势,同时,根据媒介接触的时段、方式的不同,受众也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如习惯早上读报、晚上看电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起来的受众群体较为庞大,且较为忠诚。

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劣势。首先,内容更新较为滞后。新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时效性,如果新闻失去了时效性,也就不能被称做新闻。新闻传播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由于内容更新较慢,较难满足受众关注新闻事件最新变化的需求。其次,内容较为单调。现在社会的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的阅读耐心不高,对事物关注的兴趣也呈下降趋势,这就要求媒体在对新闻进行呈现时,要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使人们能够产生阅读兴趣,这样培养出来的受众才会较为忠诚。再次,互动性较弱。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对互动性的要求,而传统媒体在相比之下较弱的互动性则表现更为明显。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为写信交流、电话交流等,媒体对新闻内容不能够及时和展示,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失去了互动的时机,因此也就不能够实现互动的目的。

“中央厨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资源的整合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俗称“中央厨房”,正式试运行。“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由业务平台、技术平台、空间平台三部分构成。作为业务平台,中央厨房紧扣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创新媒体融合报道流程与机制,重大报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实现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网上与网下、母媒与子媒、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的四个“联动”。在试运行的89天,“中央厨房”共成功运行13次,生产了2100多件产品,全球各类媒体转载54000余次,相当于运行期间全球每天平均有600个媒体或频道在采用中央厨房的产品。

“中央厨房”是媒体融合的成功尝试,实现了多个突破,重新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将媒体融合的优势和效果发挥到最大。

可视化生产新闻内容。程序员也参与其中,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新闻内容中来,将新媒体的所有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增加新闻内容的观赏性。“中央厨房”中的程序员不单单只是对新闻本身进行“烹饪”,还要将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结合现有的信息网络技术,丰富新闻的内容,使新闻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编辑服务于记者。“中央厨房”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编制的过程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一同发挥,让众多的编辑服务于一个记者,这样记者就能够将新闻内容进行快速的回传,编辑就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核实、对新闻内容加以整合编写,从而保证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的同时也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加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可程度。

多途径推广传播新闻内容。“中央厨房”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应用了多途径的推广模式,不但把新闻菜品制造出来,同时也将其推广应用到其他媒体中。这样不但使新闻内容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又监控了新闻内容,使新闻内容更具真实性。

开发软件实现互动模式。人民日报通过软件开发实现编辑与记者的互动,在获取和编辑新闻内容时及时连接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和沟通障碍,使新媒体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新媒体制造出来的内容就会与观众的需求更加贴近符合。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自筹项目(项目编号:13zc02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高启祥:《“传”“新”和谐优势互补――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与不足的比较认识》,《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0期。

责编/周晓燕 刘芋艺(见习)

上一篇: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