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02 08:08:23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1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道德、伦理教育、体育竞技以及审美等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资源整合、宣传、教师素质以及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对策性分析,旨在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更好的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使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变成教材,进入课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2]。

一、定义

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民间,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不断发展完善它可以通过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另外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4]。综合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特点笔者主要从文化价值、课程资源、思想道德价值、伦理教育价值、体育竞技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 [5]。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在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中反映出来,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体系。

2.2丰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相对趋于竞技化,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反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有很高的健身娱乐与教育价值,对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开发,进一步扩充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是对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对培养中学生民族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2.3健全学校体育的思想道德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提倡身体力行的为人处世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研究发现武德教育课的开设可以使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大的变化,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外在的运动行为[7],从而达到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的思想教育功能。

2.4增强学校体育的伦理教育价值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对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教化和熏陶的作用[4]。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进行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伦理教育的重要补充手段,从而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中伦理教育内涵,提高学生伦理教育层次。

2.5提高学校体育竞技价值

竞技性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共性,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突出了这一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形式的特征和体能素质的要求上表现出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极大的相似性和迁移性。不少国际流行的现代体育项目最初就是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演变和发展而成的,如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先后成为了亚运会、奥运会比赛项目。同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能不断完善比赛规则,在更大更广范围内普及推广,成为比赛项目也完全是有可能的[6]。同时通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培养具有一定天赋或运动能力的学生,打好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基础储备。

2.6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

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是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满足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官的审美需要,又能起到增加知识、传播文化、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方面的作用。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可以从各方面体现了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特质,有很高的欣赏、参与价值[8],因此说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

三、对策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仍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继续完善的地方。

3.1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应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5]。进一步通过多渠道系统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炼出实用性,简练,易掌握的项目进行整合,丰富体育教学资源。

3.2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提高中学教师专业素质

现实生活中要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如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讨会等,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直至喜爱民族传统体育。另外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如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建立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每周一次的集体演练制,并开展了听课、集体观摩教学、教案评比、教学、教法与学术研讨会和外出培训学习等活动。

3.3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各界的扶植与各大专院校的努力和探索下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形势下,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9]。通过对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

四、小结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2

1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必须要扎根于本国传统文化中,只有这样可以始终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深刻文化基础的,并且也具有必然的现实基础,而这个深刻的文化基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是鼓舞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并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我国文化体系的主体,就离不开传统文化做基础[1]。

1.2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正是基于这种传承性特点才决定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源泉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它所提及到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反应力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十八大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有明显体现,这就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之间是具有传承性关系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

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来说,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2.1重视德化教育

大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市场化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很多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实用性,把培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上,而忽视了学生意识层面的塑造和完善,这就需要高校在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切实加强道德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加大学课堂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比重,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2]。

2.2重视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

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上具有较为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在对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接受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首先,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多个层次和内容,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选取精华,以那些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精髓为主,实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完美融合;其次,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要改变传统的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增加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新课程,并增加教学时数,形成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在各个课程的安排上科学合理。同时也可以定期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从实践中强化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通过实践来丰富理论体系[3]。高校在这方面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来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从而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可以更好的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养成一种自觉性和主动性。

3总结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3

关键词:礼乐素养教育;校园文化;礼乐文化;儒家文化

一、礼乐素养教育概述

传统礼乐文化体现在教育中,即我们所说的礼乐素养教育。礼乐素养教育对当下社会和谐、教育完善、公民的道德建设均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礼乐素养教育内容丰富,既包含一般的德育、美育,也包含人际沟通、职场的礼仪文化、家庭婚恋等内容。我国礼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养分,发展出了丰富的内涵。礼乐素养是礼乐文化的具体表现,其至少包含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而本文中的礼乐素养教育主要关注个体层面。从个体角度来说,礼的精神旨归在于“立人”,即孔子所讲“不学礼,无以立”[1],是在群体中确立个体主体性。“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2]。对于个体,礼的素养最低标准是规矩意识、纪律观念,更高的标准则是确立人格尊严与主体价值。乐的精神旨归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情绪的和谐。“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因而,礼乐的素养都是对于人的价值的肯定与彰显[3]。礼乐素养教育中包含行为规范、人格、礼仪、艺术、心理等教育内容,其中有些方面如人格、规矩、礼仪、心理等是当下家庭与学校教育中薄弱的部分。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礼仪教育有所不足,美育则处于边缘位置。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欠缺礼乐精神的熏陶,导致其人格教育、心理素养、行为规范等方面暴露诸多问题。礼乐教育之所以不足,一是当下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多元及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二是对传统礼乐文化认识不足,没有可以遵循的实践标准。礼乐素养教育的缺失,也是知识技术等可量化的教育指标备受推崇,而人格、道德、社会适应性等这类难以量化的素养教育遇冷的结果之一。礼乐与艺术教育、美育、德育的不足,又成为影响学生素养水平的重要原因,如此往复,不对素养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就无法跳出这样的不良循环。礼乐素养教育要进行教育实践的落实,就需要具体实践的内容与方法。礼乐素养教育在汲取传统礼乐智慧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际素养教育的最新理念与方法,如情商、意志、团队合作等。礼乐素养教育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避免无内容的形式或无形式的内容。实践性是传统礼乐文化根本属性,礼乐素养教育应该从礼乐传统中借鉴经验,保持其行知统一的可贵品质。高校学生对礼乐素养有迫切需求,他们需要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体味传统价值观传承千年的智慧、提升个人价值、展现个人价值、并深入接触社会,因此具备良好的情商和沟通技能对于学生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肯定的是,高校学生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有很高的热情,如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经常座无虚席,学生喜欢通过社团、讲座等深入了解和体验礼乐文化。笔者所做的一项针对高校600人的抽样调查中,69.46%认为礼乐文化值得传承,77.8%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修身养性,都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礼乐文化的认可度很高。

二、高校礼乐素养教育的价值

礼乐文化渗透校园文化仅是礼乐素养的一部分,礼乐素养教育着眼于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提升,顺应其发展需求,因此,礼乐素养教育在高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价值。

(一)从个体成长角度来看,礼乐素养教育不可或缺

高校学生处于个体成熟期,人格走向自主与独立,面临社会与生活,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个体的自主性体现为理性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及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礼的教育关注社会适应能力、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协作、个体的自我省思、生命内在的自省意识、精神的秩序感和生命的敬畏感。社会无礼则失序,个人无礼会有精神层面的危机。礼打开了个体看待世界融入社会的独特视角,唤醒了个体身份自觉和价值意识,提升了社会、生命意识。品质道德不是知识概念而是习惯能力,人的品质道德的外在表现是符合礼乐的言辞举止,相反,言辞举止的训练和养成又内化为品质道德。乐在当下包含美的教育及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等。乐不同于消费文化中的追星捧月、游戏网络、休闲娱乐,乐的内涵更大、层次更高,它体现为高尚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态度,既能够雅俗共赏又能鉴赏甄别,这是对于艺术语言的了解和情感的深层体悟。没有乐的修养和教育是难以理解乐的美、乐的善。对于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主动展现个体价值的高校学生来说,礼乐素养教育必不可少。

(二)从实践角度来看,礼乐素养教育落脚于生活

礼乐素养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礼乐体现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礼乐素养教育包括常识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占有更大比重。礼乐素养教育的实践着眼于人格发展和生活技能提升,着眼于解决个体面临的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规矩意识,按照人情原则、法律法规等为人处事便是对于礼的落实。礼的精神是秩序,包括法治意识、法制思维,要求个体“守规”,并学会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礼乐要求节制欲望,即使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欲望也不能无限膨胀没有约束,节制欲望方能行有准则、事有法度。礼与乐的价值还在于帮助个体克服内心的迷茫与浮躁,坚守目标、耐住寂寞,不被名利左右。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发展压力有增无减,礼乐的和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等核心态度,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能量。礼乐素养是传统美德的基础,有益于个人的人格养成、艺术修养,有助于行知统一、形神兼备、身心和谐。

三、高校礼乐素养教育的途径

礼乐素养教育既然有实践性与常识性特点,那么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就应当解决落实问题。传统的选择与转化并行不悖,能够进行当下转化的才具有选择的价值。对于礼乐文化来说,其转化更偏重实践选择、更偏重学理,其选择与转化都是要解决见实效的问题。传统礼乐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更有助于寻求有效的传统礼乐文化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设置专题课程及渗透专业教育

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礼乐素养进课堂。首先,设置相关专题课程,将礼乐的相关素养进行合理的安排,将课程专题化、板块化。礼乐素养教育从课程上可以分为中外礼仪、家庭婚恋、服饰形象、音乐素养、语言修养等,因而课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设置,以讲座、培训、情景体验等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学到许多生活、工作中实用的礼乐素养技能。专题课程的设置,更加偏重于实践而不是理论,目的是能让学生即学即用。首先,专题课程师资应来自社会各个行业领域,以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其次,礼乐素养教育需要对大学开设的其他课程渗透,在相近的课程当中增加礼乐实践性环节。礼乐素养能让学生树立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确立严肃的学习标准。近年来,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其中不单单是技能的训练,更有心态地训练和对于文化地深刻体会。

(二)塑造“礼乐”校园文化氛围

在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当中,礼乐都有助于丰富、提升校园文化内蕴和层次。传统礼乐历来重视环境教育,在物质层面,可以利用承载礼乐文化的建筑、雕塑、场馆、标语等营造一种凝固的礼乐空间文化。在制度层面,礼乐文化有助于从高校学生心理需求、实践需求、个体需求出发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感、归属感、成就感。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制度如果更富人情味、人性化、创新性,则有助于培育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在精神层面,礼乐文化营造下的校园文化,无疑具有动人的魅力。当下校园里缺少传统礼乐更缺少礼乐文化的自觉态度,不仅缺传统也缺时代风尚,中西古今礼乐应该在高校有机交融,提高学生的礼乐素养水平。高校礼乐教育应该突破狭隘的时空感、历史观,纵览古今中外礼乐发展变化、差异、成就,为传统礼乐的现代性创新提供可能。

(三)搭建自主性学习成长载体

当前的新型教育理念中,大部分都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也就是说,在礼乐素养教学中,一是内容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二是形式与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三是充分展现礼乐素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要把重心变教为学,充分彰显教学的操作性可行性推广性。在这种理念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载体如社团、展演、重大节庆等都可以作为礼乐文化传播的渠道,学校应支持学生社团如礼仪社团、汉服社、国学研究社等的活动,组织举办如成人礼、女性的笈礼等传统活动,充分发挥礼乐文化教育的载体的实践性、交流性、对话性功能。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习礼习乐,体会礼的重要性,体会有仪式的成长过程,彰显重大节庆的仪式感,唤起学生对于礼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学生感到精神归属、价值使命、心灵觉悟、民族情感。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尊重个体表达,在交流对话过程中完善礼乐文化的现代传播。

四、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4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伟(1972-),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5-02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观念、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80后”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在一元价值观下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中不断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两方面的反差使得他们产生了价值观念模糊、行为方式模糊、理想信念失落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显得十分乏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思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是指能够体现人生信念、价值、理想以及德行的精神,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探求和价值判断。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太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权利,培养学生的质疑、反思和团队精神,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大学阶段是个体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人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改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进而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的意义等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活动。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际缺失分析

从人文关怀的视域来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端和偏差:

1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体功能,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轻个体价值,重社会价值;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轻完善人格的目的价值,重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注重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高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有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有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政治理论的宣传与教育,强调教材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很少对学生的内心压力和个性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挖掘。

3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过分强调政治理论的阐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常常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需求变化,缺乏激发大学生进行情绪体验的手段和方法,无法激起大学生的热情和道德情感,导致大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常常只是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

4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教师看做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把大学生看做缺乏独立自主性、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太学生的积极进取、独立自主、勇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5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过分强调制度管理。当前,各高校都有一套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制度,按管理者的目标设计对大学生的行为观念做了一系列的规定、限制和禁止,很少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指导,很少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由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价值判断、道德修养、理论思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当前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具有相对优势,不少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侵袭,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忽视对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选择方面加以引导,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由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以金钱为媒介的不正当交易,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对此进行及时引导,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导致部分大学生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的依赖性较强,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在面临竞争、情感困惑、生存焦虑等问题时的及时疏导,使得他们的自主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此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网络的管理,互联网上涌现的新思想、新事物对大学生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源于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就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回归的具体措施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回归,迫切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心理健康,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 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纵然知识渊博、技能娴熟,也只能成为遭受外在力量奴役的“单向度”的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源于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文关怀的彰显。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从各

种知识文化的精华中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不断提升文学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人文启迪,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提升是自我完善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2 深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权利,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实际,围绕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习、就业、生活、情感等问题开展工作。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对国内外大事怀有极大的兴趣,同时由于所接触的信息不同和个人经验理解不同。学生对其所见所闻会产生各种疑虑,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将政治理论运用于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只有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这也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3 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培养共性又要培养个性。由于大学生在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环境上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性格脾气、思想觉悟、思维方式、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大学生当做是有独立人格、有自由思想、有价值追求的现实的人,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方法更加科学,教育进程更加合理。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另外,在对大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关注大学生的个性与挖掘大学生的个性潜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个人的社会的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多元价值观念相互交融与冲突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又要帮助大学生积极抵御各种不良影响,使大学生理解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坚持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

4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的大学生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经常会陷入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困惑,经常会处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这些都可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势必会引发他们的厌学、自暴自弃、委靡不振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每个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人手,在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大学生的易发心理问题,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了解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二是针对个别学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和荣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健康人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5

2014年10月15日国家领导人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突围“战略,确定了”孟子故里修学之都“旅游品牌的发展定位。“为使孟子故里隐性文化更加显性化,邹城市不断加大孟子思想研究力度,先后承办了“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儒学国际论坛”、邹鲁文化研讨会、思孟学派国际研讨会等高规格学术会议,并成功举办了纪念孟子、孟母大典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传承和淘洗。邹城市教育局于2014年11月在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召开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座谈会,并指定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传承基地,学校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并开始了中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发与实施。同时,也基于以下几点要求,学校开发与实施中职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文化精神追求明显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部分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201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重树价值取向,必须回归本源,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邹城市作为“孟子故里”,有“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邹城人民始终坚守着传统的民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邹城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邹城建有孟子研究院,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得比较完整。且孟府、孟庙、孟林成为部级旅游胜地。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孟子文化教育课程已成为必然要求。(二)提高中职生品德素养价值观取向的根本要求。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初中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职生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他们身上一方面是多种观念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很多中职生身上存在无作为的思想,即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浮躁、不切实际等,因此,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价值冲突为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教育。所以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中职生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三)顺应当地传统文化的强烈要求。邹城市作为孟子故里,孟子的诞生地,孟子的故事世世代代教育着我们,如“孟母三迁”“孟子受教”“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孟子少时诵”等故事都能使我们受到许多启发与教育。孟子又为我们留下了《孟子》这部书,成为四书之一世世代代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因此,孟子文化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已成为邹城人民强烈要求学习的传统文化,学校开设孟子文化课程更是顺应当地传统文化的强烈要求。(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在要求。俗话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素质教育,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依据当地传统文化,以孟子文化为主,结合学校师资实际,经过校领导及教师的认真讨论、研究,一致认为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文化素养、价值观的载体,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想科目。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中职生在校生活主要是上课,因此,课堂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显然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植入学生心里。只有变革教学模式,把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中职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对中职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2014年传统文化课程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内容,有讲授,有考核,这些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进行分学段、分班级实施,并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识记和理解规律,从易到难依次学习,在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吕校长亲自担任课程组组长,参与课程的确立、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等环节。学校的副校长担任课程组副组长,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督促。科长选出优秀教师组成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队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制度。成立传统文化课程领导小组:组长(校长)负责传统文化课程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是课程的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副校长负责课程的专门管理监督工作,成员有科长协助组长做好课程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刘×(副科长)和孔×(副科长)协助做好科长的管理工作,孙龙×(学科组长)和刘×(学科组长)带领教师做好课程的组织、传承、讲授工作。教师队伍主要由文化科48名教师组成,负责课程的组织、传承、讲授的具体工作。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践行内在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职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健身区、风景区安排适当,走进学校大门,会看到两边的汽修车间,正对着大门的是图书楼,图书楼的东西为教学楼,向北去就会看到学校最高的办公楼,再往北就是宿舍和餐厅,最北面是操场,井然有序,安排合理,给人一种舒适宽敞之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浓厚的孟子文化育人环境,无论在广场上,还是在墙壁上,处处都能感受到孟子文化的教育,体现了孟子文化的独特魅力。建立“墙体文化”。充分利用学校操场和教学楼墙壁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操场围墙上全是有关孟子的名言警句和绘画,光彩夺目。教学楼每一楼层都设置一项主题文化。一楼是孟子画像和孟子故事,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典故。二楼是文化展示,悬挂、张贴孟子名篇名句、学生随笔,记录学生成长之历程。三楼是书法作品,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和经典故事等形成书法作品张贴在墙壁上供教师、学生学习借鉴。环境与文明融合,自然与文化共生。师生身处其中,时时受传统文化的启迪,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让学生耳濡目染,德行天成。(三)开展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孟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孟子文化教育运转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具体做法如下:举办孟子文化知识竞赛。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孟子文化经典知识竞赛。对孟子经典文章、格言、典故等内容进行竞赛,按精彩语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照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最终评出优秀学员和优秀班级,学校为优胜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学习用品奖励、制定宣传海报在学校内外进行宣传。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孟府、孟庙、孟林,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每学期组织一次有关孟子文化的演讲比赛和辩论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孟子文化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学生也在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中提高了人文素养,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要积极引导中职生走出校门,参加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锻炼思维敏锐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五)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发挥网络教育作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是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中职生获取信息、知识,以及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不可或缺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运用互联网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职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是,他们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辨别力弱、容易冲动。面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辨别不清,片面地看待某些社会问题,常常会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因此,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在学生看到的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上扩大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实施传统文化课程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成长过程中有了大的变化。“孟子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原来不愿学习、厌学、逃学的学生没有了,原来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学生现在也树立了信心,“一耕耘,一分收获”,使中职孟子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了提升。经过孟子文化的长期学习和熏陶,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陶冶了情操,感受艺术和欣赏艺术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比起以前更显得有气质、有内涵。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生的变化有目共睹。学生在学习孟子文化课程过程中,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磨炼了意志毅力、体验了传统文化的乐趣、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享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孩子未来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为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打下坚实基础。(二)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孟子文化课程的研发使更多教师成长起来。自从中职孟子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来,教师共发表了有关孟子文化课程的论文12篇,有4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三)学校的荣誉增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先进学校、国家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零犯罪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山东省“创业明星”学校、山东省“金蓝领”培训基地、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化学校、济宁市复退军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反思与展望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是外在的舆论宣传、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经历、学习过程、内在感悟相互作用的结果。原来的思想教育观念往往依赖于权力和灌输,忽视了中职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学生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中职生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左右摇摆。因此,增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尊重中职生的主体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中提高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保驾护航。

作者:刘成 吕郁 郭和连 王付胜 单位: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菏泽东明教育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

[2]梁光德.孟子教育的前瞻性浅析[J].河北教育,2013.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在当代高校思政课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严峻考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潮等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部分大学生不讲文明、不爱劳动、不讲诚信、不孝顺父母、不能自律等现象频频发生,还有“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种错误观点,加上大学生在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健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以及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1.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定位,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发,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为了服务丰富的社会现实实践,高校思政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诚信”“孝悌”“慎独”“持敬”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课堂上也便于用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来教育、引导学生。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教材的选择,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又增加了我校鲁学军老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这本书,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增加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有关思想的精髓部分,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密切配合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文化教学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是将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手段[2]。仅仅在思政课堂上穿插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喜欢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措并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塑造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我校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思政课老师学期初布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我校思政部会预先给出10套方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于期末时提交实践报告、实践照片、实践单位证明等,并将实践活动计入期末成绩,占总评的20%。大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毕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的一生。为此,高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老人,通过这一活动,能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孝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比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让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影响。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接触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育人之魂,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

3.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教学主导,肩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和教材,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保障。思政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治学态度和文化修养不但对大学生有影响,而且可能通过大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和扩散到整个社会。高校教师不但应成为大学生的榜样,也应该作为社会的榜样。要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要阅读相关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探求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等人类基本价值的颂扬。其次,还需用心去感悟经典,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真正的升华,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最后,高校应有组织地进行各种师资培训来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思政教师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环节之一。

三、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在大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月4日,刘云山在北京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观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涵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相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地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范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我国仍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献身精神的人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以一种不可抵挡的态势涌入中国,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文化阵地,不少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了如指掌,而且经常在校园里举行圣诞派对等,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孤陋寡闻甚至不闻不问,这些现象都表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政课上渗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了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物,学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用自身实际行动去不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整体性、群体国主义情感的产生发展奠定教育基础,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更有潜力和希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具体表现为是非观念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确、精神意志不坚定、行为习惯不文明,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别人感受,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冷淡麻木或无知偏激等。大学生虽然受到了最好的知识教育,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不到沉淀,总是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文学艺术、道德伦常、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很多优秀思想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因此,通过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传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四、结语

在当今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相联系,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需要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寻找新的途径,使其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J]. 中国德育,2014(7):6-11.

[2]蔡劲松.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08.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7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要求一种恰当的表达框架和培育范式。它既要求呈现为“典范和榜样”的理想信念引领,又注重激发个体的主动求取和独立探索,致力于在“具体的”、“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学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典范教育 品德养成 文化传承

艾力·乃麦提,男,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访问学者。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深层的社会认同和凝聚力量,这种认同和凝聚力量主要来源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折的价值标准。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坚定人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在一般意义上,理想信念是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进行生活的价值准则。它比日常的“相信”更具自觉性、更为内在,也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就其发生机制而言,理想信念是经由人的外在感受和内在自省、外部经验和内心直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世界某种性质和意义的判断与态度,它所关切的是对人生和世界某种理想性状的肯定和认同。在其价值指向上,理想信念倾注着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乃至献身精神。泰戈尔说:人类永久的幸福“主要在于把自己给予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给予比个人生命更伟大的观念,即祖国的观念、人类的观念”。②泰戈尔这里所说的“伟大的观念”,类似我们说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信念通常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力量,其中既有感性要素,又有理性认知;既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在一定意义上,理想信念体现了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精神文化上所达到的总体水平。正因为此,理想信念能够成为个体或群体行为动机中持久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理想信念的更重要功能在于指导人的行为,继而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依托。在根本意义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指导,有了某种理想信念及其确定的价值标准,人们就能够从纷乱的现象中识别和选择与自己理想信念相一致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并使自己的各种观念彼此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整体。对此,美国学者布鲁姆在其著名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理想主义应当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任何人、任何社会都想尽可能合理并完美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典范教育,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一种典范,通常意味着某种特定类型的基础性的、原创性的、并具有重要影响和深度的形象。典范是对普遍经验的集中和有力表现,它以不同寻常的方法示例了处理生活基本方面的本质态度和方法。典范式人物所具备的特别美德,集中表现在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守护和自觉践行。典范的作用是无穷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挖掘、发现和发挥各类典范的榜样带头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生动具体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②作为一个社会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凝练表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切实融入社会生活,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生产生活、交往互动,逐步调整自身的价值结构以接受、遵循核心价值观,并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适度张力,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构筑实现个性与共性、共同意识与个体行为选择相统一的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个体的价值认同并转化为个体的行为,必须经过一个接受和内化的过程。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全体社会成员真正认同和普遍接受才能被最终确立。也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着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产生认同,从而更加主动地按照其要求去行动。面对现代社会个体对效用或实际功用的关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首先需要关注一个个拥有自身权利和需要的个体,否则,它就不会在完全意义上让人们与之建立起联系。它要为个体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个体以其所习惯的、喜好的方式,恰当地、合理地表现自己。当然,我们也不可低估联合人们重要情感的价值的力量,情感价值同样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心。核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应该始终关注如何被个体所真切认同,致力于寻求一种稳定的、内在的情感和社会心理的样态,诉诸我们联系感的真实建立与维系。

同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对应耦合的可能,为个体的体验与经验提供得以被理解的“传播方式”、“认知框架”,以及可以被恰当理解与表达的“话语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诉诸一种有着足够自省能力与充分自我理解的个人的合理行动,最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能真实反映“我们的需要”的、而不是只是需要去接受的价值观。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一种适合不同个体辨认的方式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成员间彼此“联系感”的可能性在于,它最终是你、我能思考、能感觉、能共同体验的。它意味着,生活在这一社会中,人们能用它来跟自己需要的、缺少的、渴望的东西交流,它甚至可以帮助人们把不会表达的愿望清晰地表达出来。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变我们的话语和表达方式,改变那种把核心价值观置于纯粹的政治话语的习惯性表达形态,尝试将其转变成具有普遍规范性力量的、社会理想信念层面的话语,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要积极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生活本身具有重要的学习功能,“具体生活”构成一个人观察与理解社会的“视角”。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是避免价值观教育抽象和空洞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须使之融人社会生活,成为对某种“具体生活”的理解、认可、接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而且为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指明了方向。而无论是古典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还是现代公民教育,对公民德性与责任的关注和培养,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首先要注重公民公共道德的培养。公共道德的价值指向在于对个体的公民角色意识和公共福祉的关注,它引导个体履行其社会角色义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在我国,出于对传统教育中权利缺失的矫正,近年权利向度的公民教育在学界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与支持,这其中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没有得到有效重视。纵观当今西方世界的公民教育,其主流的教育形态在长期偏重于个体权利导向以及程序性机制的构建之后,近年开始普遍关注德性公民的培养。不仅如此,他们进一步意识到,仅有旨在平衡个人利益的程序性制度也是不够的,拥有一定水准的公民品德和公共精神,是现代政治重要而独立的要素,是民主制度得以运行的关键的“社会资本”②。

其次要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个人品德是指个体在行动时自觉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经过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一要注重德性养成,二要注重自律慎独。“德性”是一种恒定的精神品质,一个人在内心融透了正确的行为必须遵循的适度的理性原则,便是具备了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是内心的梳理、内在的觉悟。“性”是万事万物品质与特点的统称。在西方,卢梭第一次在“服从于个人对自己立法”的意义上,肯定了德性在成就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方面的价值。在卢梭看来,正是德性,体现了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使得人不再被偶在的环境所决定,最终成为自己命运的“有远见”的主人。由此,德性进一步提供了维持社会纽带的强有力基础,它为一个社会的稳定维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性激励和凝聚。

“德性养成”,在于使德性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它既依靠外在的教育,更依靠个体实践中的自觉培养。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德性养成要秉持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教育理念。自律是人作为行为主体,按照自己行为准则自主地规范自己。自律有自识、自省、自警三种基本形式。自识即人对自我的认识,包括生理机制、心理素质、智能特点、行为特点等等。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检点、自我激励。自警即自我批评、自我警醒、自我解剖。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仍能谨慎不苟,严格操守。《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显,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名词概念、规范原则的简单讲授和论证,它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学习、共享、践履。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师生相互获得自我认识的恰当视野,认识到自己内部有“我们”,有可以共享的美好和有限,培养起反思的敏感性、思维的彻底性,唤醒并激发起朝向某个远大目标行动的持久兴趣和动力。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价值观的培育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丰富其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于世界的一切理解与行为,都开始并根植于永远不可能完全被排除的传统之中。而就具体的教育行为而言,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传承,先在的文化传统首先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作为传统流动的媒介,教育既传承传统又改造传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序列中活的媒介,教育活动构成文化传承和理解的初始可能。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①当代中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讲清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牢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传统都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传统本身并不简单依托习惯、惰性来维持。事实上,一个能够恰当发挥作用的传统是反思的,它也总是在被确认、被信奉和被培养的过程中,呈现出某种“选择性”特征。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推陈出新,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增强其感召力和影响力。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教育手段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一个说服和相互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一种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既呈现“榜样和模范”,让梦想勾连具体;又注重激发个体的主动求取和独立探索,让梦想激励的感动变成行动。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4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研究”的阶段成果)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8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07-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三、大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学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于教书育人。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借助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入探究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努力将中华文化精髓推进课堂、融入教材、深入学生头脑深处;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发挥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通过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宣讲教育活动,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有效融入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让“尊师重教”、“仁爱”、“诚信”、“忠恕”、“敬业”、“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贴近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炼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2]田凤香.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共延边党校学报,2013(5).

上一篇:欧姆定律知识归纳总结范文 下一篇: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