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4:04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1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和关注的问题,儒、道、释、佛、医等各家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似乎已不完全适应,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中,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参入到不择手段与道德沦丧的竞争索取中。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再加上居住的环境日趋恶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社会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等,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于是现代保健体育越趋热门,内容繁多。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养生术作为一项优秀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走到了今天,它将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竞技体育非常发达的今天,理清传统养生体育思想与现代健身理念,使传统养生术与现代保健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现代保健体育科学,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方法

1.传统养生的内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养生术、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国内最早出现“养生”一词,见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其源出自《老子》“撮,养也。意味保养自己的生命,使其延年益寿”。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总之,不外乎“养”。我认为养生就是“治未病”。正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此即“养生”之意。道家静坐养生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强调精、气、神三者合一,做到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即练身方法的内三合。中国传统养生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导引养生术、吐纳术、推拿按摩术、医疗体育和传统武术等。其中导引可以分为:导引静功和导引动功;吐纳可分为:顺纳法和逆纳法;推拿按摩可分为: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医疗体育可分为: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等;武术有:太极拳、长拳、查拳、华拳、长、短、软器械等。导引,也作“道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的肢体运动及呼吸吐纳,以防病保健的方法。即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运气。它通过身体姿势结合呼吸,意念集中并身心松弛等方法的调节来增强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机能,诱导和激发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潜能,以此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导引是培育元气,扶植正气,达到挟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肢体的运动变化,意念相随,起到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的作用,发挥自我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吐纳,也称“导引行气”,语出《庄子•刻意》。是利用意念使吸气深而匀长,吐气时发出吹、呼、唏、呵、嘘等微弱的声音,以吐故纳新,增强相应器官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推拿按摩,是我国人民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大多是用拨乱反正,去瘀化滞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养生按摩则是为了疏通经络、调理相应的脏腑,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医疗体育在锻炼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激反应,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预防疾病的发生。2.传统养生的理论依据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是我国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先秦诸子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时期的融汇,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病因、疾病寿夭的基本问题,建构了古代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理论体系。《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养生思想是强调“防患于未然”,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我国传统养生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养生原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原则;“调节阴阳,刚柔相济”的动静原则;“保养精神,承天顺地”的自然原则等。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础理论是融汇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理论之精华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所谓阴阳是指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概括。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整体观学说,古代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心脏为核心,以经络为纽带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是有机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天人相应学说,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应根据自然界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平衡阴阳,则健康无病。反之,人的五脏六腑就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有害于健康。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3.传统养生观我国传统养生观主要有:形与神俱,形神兼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动态和谐的养生观;经络运行,气血调和的保健观。传统养生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神动静分为静功与动功两大类。静功有:打坐、内养功、站桩功等;动功有: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并没有体现传统养生的实质。各种传统养生方法不仅强调形体的动静,更重要的是强调神的动静。中医理论认为: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形不离神,神不离形,神形合一,才不受伤害,享其天年。我国传统养生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养形和养神两种,通常主要指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形体锻炼,是以有规律的形体动作构成的养生方法,其特点是以动为主。《吕氏春秋•尽数》上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精气血的流畅,体质的强健需要通过形体的运动才能达到。因而,养形似乎与“动”有不解只缘。我国养生家们更青睐养神。养神为重、养神为主的思想相当突出。他们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支配生命活动的灵魂,没有健旺的精神,人的形体只不过是躯壳而已。养神的关键则在于“静”。以老庄养生观的滥觞,儒、道、佛、医及后继的养生家几乎都坚持了清静养神的原则。养形宜动,养神宜静,两者似乎泾渭分明,互为拮抗。其实不然。中国养生学中的“静”既不是静而不动,止如死水,也非单纯的形式上的静。静是指平静的情绪和心态,意味着体内的阴阳平衡。然而,中国养生学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养神,而是提倡形神兼养,两者相辅相成。“静以养生”具有科学根据。现代医学证明,练功者血浆皮质素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意守能在大脑皮质形成局部兴奋点,产生诱导使抑制区域扩散和加深,并排除情绪上的干扰,增强意志和情绪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息还能使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从而使肌电活动、心电活动、心率等都有所下降,末梢血流增加,机体的氧耗减少,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传统养生充分体现了辨证的动静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传统养生的精髓。生命不仅在于运动,还在于静。4.传统养生的作用我国传统养生首重养神,注重人的精神炼养、思想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形体的锻炼。养生活动能行气血、养形体、乐精神、强五脏,具有补精、益气等作用,对现代健身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形成新生科学的健身观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养生的健身功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的消除疲劳;调节情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身心俱健;培养道德情操,促进精神文明。我国传统养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和衰老做斗争的经验结晶。它不仅符合健身的需要,而且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需要,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民族健身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养生有以下作用,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现代保健体育与健身理念

1.现代保健体育“保健体育”一词是1982年6月,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关于在中医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保健体育内容的意见通知》中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把保健体育课解释为:“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些疾病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这种解释难免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保健体育课就是为病、残学生或病后恢复期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的项目也被控制在适合其身体特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的范围之内。这种理论是受竞技体育意识的影响为出发点的,从根本上歪曲了保健体育的本来面貌,这是保健体育课在学校至今没有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理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保健体育的目的与作用,因此缩小了保健体育的适用范围,抑制了保健体育的发展。2.现代健身理念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身观”。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我国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代保健体育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发展与外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3.现代保健体育的特点现代保健体育是纯动型的健身方法,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主要以身体运动锻炼为主,强调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生命质量。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身体运动,调整、改善人体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提高人的体力与能力,同时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治疾病,延缓衰老。4.现代保健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对保健体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保健体育课教学的规律与作用缺乏研究,认识模糊,行动上敷衍塞责,从而使保健体育课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缺少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理论和实践教材;在偏重运动技术教学、轻视保健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才导致教师缺乏系统的保健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

三、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体育的异同点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2

一、武术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近五十年来其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动作、五步拳、少年拳、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从而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武术教学模式。为了改革学校武术教学滞后的现状,200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成了关于武术改革和发展的课题组,并借鉴国外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拟订了新的《新课程方案》和《新指导纲要》,其最突出的变革及创新点在于增大了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拓展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与延伸,提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主性;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生武术能力培养,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在课程评价方式上,不再以学生成绩考核为目的,而是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一显著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赋予了教师、学生更大的自,对于各地各级学校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展示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内容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武术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截至目前,同其他项目课程相比,武术在体育课程体系中仍明显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内容主要存在内容多且形式单一;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的提高等综合问题,学生在武术知识、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并未完全达到《指导纲要》要求的课程目标。

二、优化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想

武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具有特有的本质属性以及运动形式和教学训练体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武术的特质,把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时代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学校武术的发展方向,这些原则在应用上应是彼此独立,且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

1.武术教学内容设置优化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其中“内”指品性的修炼,“外”指技艺的修炼。中国传统武术历经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系统,从现代教育的理念看,武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长期的、贯穿人的终身的知行教育,其教育观、健康观、道德观、生态观等,对中国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2)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所选的教学内容,在难易程度、教材比重和定性定量要求上应符合武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学生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从而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可以实施的教学计划。武术运动内容丰富,分类方式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依据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尽可能地对那些能够代表各类武术运动形式的内容进行优选组合,防止教学内容过于繁杂造成学生压力大且学时紧张的不利局面,这样可以以点带面,满足学生对中华武术的求知欲,也可以提高武术教学的效果。

(3)健身性原则

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呈与“全民建设计划”和“终身体育”接轨的趋势,提倡尚武崇德、修身养性,依然是学校武术改革的主要方向。武术讲究动作形体规范,又讲求精、气、神传意,中国人民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近年进行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习练武术对外可以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具有强身健体、养生怡情的功效。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构建,应符合时代的要求及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选择以强身健体而不伤身,适合发展学生身体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技术内容为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实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果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仅局限在武术技术和意识的教育上,从习练拳脚、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来从事武术教学,势必导致武术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校武术唯有建立“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格局,才能有利于厚重教学内涵,增进学练乐趣,同时对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实效性原则

“武术”中的“武”就是格斗的意思,而“术”就是格斗方法。攻防应用是武术的本质,也是武术的生命力所在。由最早的狩猎、军事演变到现在的健身、艺术化,武术技击属性的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前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是健康、是文化,所以武术表现形式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是和谐的观念、健身的方法及文化的研究。对于学校来说,武术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武术来培育学生健康的身体、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言行。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也必须符合这一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框架里,删减一些结构单一、过于老式的套路,增加攻防格斗和健身方面的内容以构建新的技术课内容。

2.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的设想

(1)教学内容应注重和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从阶段学习向终身体育发展

能力是构成素质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教学必须改进与完善现行教材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益的教学内容,并发展、创新、引进新的教材,这样才能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武术纲要》已经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并对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解析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学生观察分析动作与纠正错误的能力;学生识图自学与自身习练武术的能力;学生对武术比赛的欣赏能力及具备武术表演的能力;学生组织教学及自我创编武术动作组合的能力。教师在武术教学内容中,应加强武术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此外,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形态知识,还要从更深层次上认知和体验武术的传统特色及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凸显武术教育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的多功能价值与作用,从而顺应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过渡的教育模式。

(2)教学内容应从武术多元化价值功能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武术运动具有健身、教育、娱乐、技击、竞技、养生等多重功能,确立武术运动“多元一体”的价值观有利于将武术教学内容提高到养生文化和“技击”功能的高度进行教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合理调整原有武术术科教学内容结构,突出武术学科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武术运动本身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选编教学内容要重视武术文化的教育性和健身性,充分体现武术运动的攻防技击性特点,既要与武术的发展相适应,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地方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特色,又要吸收融合世界其他技击类内容,既要加强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来突出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校武术正确、快速地发展。武术按照价值功能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大发展方向:①攻防技击武术。主要内容是原传统武术的主体、长兵、短兵、军警武术、竞技散打,侧重于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其主要价值功能是防身抗暴、制止侵害、攻防技能的竞技比赛。②健身养生武术。主要内容是太极拳、木兰拳、态能拳等,侧重于通过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的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其主要价值功能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③艺术展现武术。主要内容是各拳种的现代竞技套路及传统武术中艺术演练性的套路及其他,侧重于动作的规格化、套路演练的难、美、新及艺术性再创造。其主要价值功能是展现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刚健有力的艺术美和惊险动人的难度美、演练技能的竞技,而非技击。学生应该在主攻一个方向的前提下至少通晓其他两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内容,使学生对武术乃至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成有一定了解,从较为完整的整体概念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通才”。

(3)教学内容应在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实效化

目前,忽视拳种、偏视套路、轻视文化、弱视应用,是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武术工作者重新对武术套路进行优化整合,把没有功效、脱离武术本体的劣质套路予以抛弃,将科学合理的内容纳入武术课程。新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设想,最大特点是淡化武术套路,突出武术锻炼方法,强调武术实际应用的特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以适应培养目标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招法套路招法”的武术教学模式,适当简化“枯燥、繁杂、难学、没用”的套路,创建出动作简单、短小精悍、易于记忆、打练结合、适用性强的动作组合和套路,向“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等方向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次,传统武术中有许多擒拿手法、太极推手、八极拳的对接等招法内容,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挖掘出宝贵的资源,挑选精练出一些实用性攻防技术动作来充实教学内容。在课后的放松整理部分还可以采用一些桩功、八段锦、各种导引术等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的内容作为放松心情、调节情绪之用,这样既可以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武术运动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使教学内容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实效化。

(4)教学内容应加强武术文化教学的比重,突出武术的教育功能

中华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涵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由此形成内涵广博、层次纷杂的理论知识结构。如果仅仅把武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来认识,那必将使对武术片面的理解最终走向误区,而应当把对武术的认识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武术文化具体包括武术行为的哲学意识、行为美感、意念体系、服饰器械、武艺门派等内容,武术运动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体用兼备的运动特色,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替代的。武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身体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武术在技术传授的过程中,强调道德修养、讲究整体合一,习练者在学习武术技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等特点,更可以起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导致了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以及对武术存在的形态和作用认识的狭义化。介于中国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应适当增加武术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如习武要求讲礼守信、尊师重道、勇敢仗义、坚韧笃实,这些传统美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化品味,还能强化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其次,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训练过程,是学生形成思想道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学生改造人生观、道德观的过程。这种技道双修、以修心为先导的思想观念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价值,在学生中重视加强武术文化教育,大力弘扬武术文化内在的价值和功能,将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武术是民族体育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健身功效、鲜明的民族精神奠定了武术课程在学校体育乃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尽管武术教育课程改革总是随着一定社会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但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武术人才、用什么内容培养、怎样培养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武术教育理念,仍是需要我们针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焦点,我们必须以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武术教学的特点、规律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武术教学内容优化上进行理论研究,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为最大限度培养出高质量体育人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强,潘晓波.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剖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

[2] 朱性民,夏晾华.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初探.中国西部科技,2007(12).

[3] 蔡仲林,翟少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现状对策研究.武术科学,2004(10).

[4] 刘静.上海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5] 常兆立.学校武术教育现状和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改革.成功(教育),2009(7).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3

【关键词】传统教育;体育;创新

一、改进传统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从教学实践看,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项目众多,从小学一直授课到大学。动作的难易程度不同,有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学生的技能水平,机能体质状况,运动潜能、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又不尽相同,再加上场地、器材、设施、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校体育的特点,技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变化不大,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尤其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动作、技术及特点。

传统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是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约束,体育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传统的体育课通常要求学生练习时,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流于常规形式,给学生营造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机会很少。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强化师道尊严,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能惟命是从,它限制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跨世纪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创新,并未改变事物的本质,只是对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索进行一次新的组合,从而显现的特点和功能。如何结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如何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这是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二、调动教师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市场经济培养合格的创造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学校必须结合学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调动他们“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同时注重环境激励。学校必须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治理和优化建设,让师生能够工作、学习、生活在一个充满团结和勃勃生机的氛围里。

体育教师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具有当代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水平,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充电的形式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体育专业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将勤补拙,做到“十勤”:“勤、学、做、看、思、论、写、问、练,讲、议”,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一定的业绩来。

三、改变旧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创新意识

受传统教学的束缚,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体的学习运动技术,忽视身体素质全面锻炼,忽视智力开发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当前的体育教学和五十年代差下多少,同一模式上课,忽略鲜明个性的培养,统的过死,基础好的学生被抑制,基础差的学生赶不上。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已创造了不少新型的经验,出现成功教学、愉快教学、和谐教学、设疑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

等,这些体育教学重视考虑了学生认识水平,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脱离原来基础摒弃旧框架,选择适当的切入点,提高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艺术,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创新。素质教育的主动学习与应试教育的被动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被动学习窒息学生创新精神,主动学习焕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动脑动眼、动耳、

动口、动手、动脚,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练习新动、作、探索新技能,使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营造创新学习氛围

营造轻松、和谐、主动的创新学习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很有必要,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主动、自觉的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体育场地,享受自然、阳光、空气的身心锻炼,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充满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成就动机等,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靠学习兴趣来激发,靠学习过程的成功,快乐体验和体质增强,学习技能提高来保持。让学生想练结合,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为了维护必要的增长率教学活动秩序,为期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对于那些好问、敢说、喜欢突发奇想,敢为他人先露一手的学生,只能暂时或长久的”按且不表”,不能出头露面,至于那些不问不说,只要考勤、考试有记载也就一视同仁为合格过关,而让他们”自生自灭”,这样的境况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由于教师包办得大多,集合整队、点名考勤、示范、讲解、反复练习,限制得过死,学生的思维逐渐程序化了,久而久之,本来是处于思想活跃期的学生思想在“开始、基本、结束”三部曲,按部就班、枯燥无味,厌倦、麻木,趋于僵化,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传习式延续。当然也就无主体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就更无话可言了。

五、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在学习练习活动中进行的,拓宽培养学生创新的途径,需要不断开放,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且有外向扩散功能。

首先,体育课本身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交替运动,使学生用及过度的左脑轮休“喘口气”。体育运动主要受右脑半球支配。左脑处于抑制状态,能忙里偷闲得到休息。更主要的是体育运动最最有效的供氧形式,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加强学生弱侧手的练习,促进右脑发达,有意识地让双手平均活动,可保持大脑的功能平衡。

其二,体育课中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激烈的竞争性,鼓励学生渴望成功与追求胜利,公平竞争的竞赛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组合,相互谅解,相互鼓励;可以培养拼搏向上,灵活应变、公平学习的条件,通过经常的讲座与交流,相互借鉴,能纠正和补充自己片面的认识,不断改善各自的学习方法,通过动作正反,正确错误的比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的判断力。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4

论文摘要 体育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决定着体育的功能,中华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在分析中华武术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指出武术在农村开展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中华武术新的发展指向。

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和政治较量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华武术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1中华武术的价值功能演变

中华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武术在几千年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和热爱中国武术的外国人,它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产物。中国武术不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还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另外,在中国武术这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中华武术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艺术审美、陶冶情操、防身自卫和休闲娱乐等价值功能。

武术的价值功能演变是因当时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武术的功能演变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演变的文化结晶。在其绵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并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只是在中国历史变迁发展的不同时期,武术为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或是突出它其中某一功能,或是扩展其外涵,或是淡化其某一作用,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尊重武术与中国社会变迁、演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将武术置身于历史发展的长河,站在高度抽象、多维思考的角度,从动态上、从武术发展的趋势上去把握它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出武术的全部。对过去的武术,对未来的武术的研究都必须如此。”

2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开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即生产实用性、民族性、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传承于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的传统体育文化,所显示出的精神情感、生命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静态文化价值(渗透着社会历史的精神产物)和动态文化价值(活跃在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民间的传承习俗)两方面。意味深厚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其别具一格的民族艺术、审美观、民族情感着重于在姿态的意趣里塑造人,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2.2新世纪农村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除了干活吃饭,无所事事”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健身娱心又培养人品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很好地满足人们这一需要,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意义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开展健康向上、内容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但能健身娱心、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有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新型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农村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就是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顺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既定规则,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务的具体过程中得以体现。

3.1政治

3.1.1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闲时间增多,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果没有一种合适的体育活动去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很可能沉溺于酗酒、,不但危害身体,也给农村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在农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但能健体娱心,而且能引导农村的社会风气,民族传统的功能和价值在此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积极向上、严守法纪、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的新一代农民正在成长。近年来,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经济

3.2.1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对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不注意锻炼身体,加上生活水平较低,导致其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疾病发病率高,这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加拿大著名体育专家奥帕茨指出:“身体健康的群体比身体不够健康的群体较少受伤,工作效率更高。即使受伤也能够更快地回到工作岗位。”生产劳动虽然也是四肢活动,但它是简单动作的重复,如果得不到调剂,日积月累必然造成机体损伤或畸形,甚至影响或降低劳动效率。要树立科学健身的新思想、新理念,纠正“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农民体质,而且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有朝气、有活力的新农民形象还有利于吸引外来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因而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保护和增强农村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3.2.2促进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余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术、气功、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都是老少皆宜,又极具健身功效的运动。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更全面地发展。

3.3文化

3.3.1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党的农村政策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体育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大农民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秧歌舞、太极拳等地方传统健身项目。这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自身价值的实现,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

3.3.2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农闲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扑克、玩麻将。我国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文化水平及文明程度较低,不少地方陈规陋习、封建流毒较深。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摒弃陋规恶习、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中国武术,其注重惩恶扬善、己诺必诚、尊重师道、立身正直等武德,是一种典型的将道德和审美等作为其重要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中来,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于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人们形成博爱的世界观及自我的超越,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特点、功能和价值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既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又能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居住分散,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应放在乡镇。以乡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以业余、自愿为原则,开展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健体娱心,防病治病,又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农村以“体”会友,以“体”会商,促进农村的经济交流。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的稳定;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5

关键词:高校传统人才培养系统;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08-02

结构作者库恩认为,“所谓‘范式’(即科学是一套关于现实的假设。这套假设比其他假设能更好地说明当今的世界。”这种观点后来被推广到整个学术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也同样适应之。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批判历时已久,在今天,这些批评的声音已趋向统一,改笔思路和方式也逐步明确,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往往是“形变而神不变”。这就迫使我们转换新的理论范式,对传统人才培养系统之构建和变革的理论基石作重新审视,以期得出更恰切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答案。

一、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缺陷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理清教学工作体系、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三者间的本质关系,特别是制度在其中的实然的和应然的地位、基本功能及结构特正因为这样,(1)在设计和制定具体的考试制度、选择具体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时候,往往不是以能否体现和表征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尺度,而是竭力在能否简单化和便于操作上下工夫。(2)由于考试制度和模式设计在目标定存在的严重误区,如为追求客观、公平、公正目标而摒弃应充分表征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使校外考试制度即考教分离一方面强化了应试教育倾向,另方面因此又加大了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操咋过程的误导,从而加剧了教育的负功能;(3)在考教不分离的情况下,则造成“考试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授课老师转”,考试对具体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引导、规束功能即质量保障功能丧失,从而使后者远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概率大大增强。

由上述推断可见,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系统从建构之日起就埋下了祸根,过去和现在的批评,从本质上说都来源于该“两难困境”,都是为了消解这种内在矛盾。这些改革思路和模式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对考试制度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质量监控、保障的地位、功能、结构特质视而不见,依旧片面要求消灭应试教育(实际上是消灭考试),消解考试对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导引作用,而不是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和模式使之不断逼近人才培养目标;(2)在强化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控制上做得过多,各种对教师和学生的质量监控措施和制度日益严密,而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则日益萎缩。在教学基本设施和教学技术上不是探究和建构多元化的结构体系,以供教、学双方根据具体需要自由选择,而是一刀切地行政配置所谓最新和最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事实上,这些改革思想和模式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误区,所以非但不能消解,反而强化了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弊端。

二、模型设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的基本构想

我们认为,无论是实现“解放”目标,还是建构一种真正能彻底摒弃传统人才培养系统无力挣脱的“两难困境”的全新的人才培养系统,关键都在于能否在理论认识上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体系、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就是说,首先一定要承认考试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和其必然具有的本质缺陷即自身的目的化和标准化、简单化倾向明显以及应试教育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应试教育和考试功能,发挥其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引导和助动功用,另方面应努力研究、探索和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模式、方法和内容,使之能不断逼近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成为后者的代言人,直接引导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正确、合理、高效推展。

根据上述思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和重构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要依照人才培养系统内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应然关系处理好考试制度的地位,将考试制度纳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后者的子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尤其应以考试制度为核心。

第二,在实行一定程度的考教分离的前提下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探索和构筑出能与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域、一所高校、一个专业以及一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考试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一点是本改革方案的根本前提、基础和保障。惟其如此,所有相关的改革模式和措施才能真正得以推动并释放出应然的正向功能。

第三,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心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向重教学结果的管理即目标管理转变。一是从重教学基本设施、教学技术和师资的建设、管理和行政配置向重教学基本设施、教学技术和师资的多元化建设和管理转变。

上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涉及考试制度和教学工作体系,其实质就是如何建构结构合理、运作简便、功能突出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因此,其中第一、二点是至为关键的,对第三点及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和重构起决定性作用,也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长期以来都未予以高度重视和科学研究的方面,因此更应下功夫。

三、前景展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的理想预期

对任何改革模式的评价,最根本的标准是它能否缓解或解决以前模式无力缓解或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它能否比以前的模式以更小的代价换回更大的收益。本文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系统改革的基本模式,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第一,该模式最大的优越性在于使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从曾经无以逃脱的“两难困境”中彻底解放出来,防止了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裂变。

第二,有助于高等学校“教学自由”理念的张扬,真正“解放教师”,提升教学效益。这样才可能规避以前出现的普适式的一刀切的行政配置带来的种种弊端,才能唤回本属于大学却又缺席已久的“教学自由”的学术理念,才能还教师“教学自由”权利,弘扬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探索出丰富多采而非“千师一律”的育人模式。

第三,本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的空间,学生获得解放,推动了个性教育的发展。学生选择高校具体的教育资源的自由度的扩大,张扬了大学生的自由性和主动性,为培育他们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力营造了必要的环境条件。而每一个人对具体的学习环境、模式的不同选择和创设,也为彰显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创造了条件,使个性教育成为可能。

第四,简化了教学管理程序,解放了校长,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益。教学管理重心从过程管理向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管理、考试制度和具体模式及操作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减轻了以校长为首的教学管理部门的负担,使他们能从过去各种既不科学又无效益的监控和评比等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全心全力抓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对具体的考试制度、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探究、建设和实施。

四、问题说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应澄清的几个问题

由于该改革模式建构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上,对之的体认和解读也就可能相应地存在一些歧义。消除这些歧义,建立并强调必要的支持、辅助体系,对其实践操作十分必要。

第一,评价和推行该模式,首先必须确立并坚持如下几个基本观念:(1)本文所说的考试,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开卷或闭卷、在确定的考场进行、有严格时间规定、答案确定或唯一的考试模式,而是具有多元、开放的时空结构和多种形式、方法,如答案的开放性,考场和时间的不确定性,等等;(2)充分认识和相信考试制度能够不断逼近和真实反映、表征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3)在考、教是否分离问题上,我们既要充分利用考教分离制度的优越性,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它,还应高度信任一些学术精深、职业道德崇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通过观察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情况对受教育者进行公正评价的能力,将之也作为一种考试方式,否则就必然阻塞教师的积极性在考试过程中的直接发挥,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率;(4)这种模式的普遍推展,在短期内可能造成一些局部的混乱,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这种成本的付出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因为它所能产生的效益将比传统的模式高得多;(5)应充分相信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体系高度分化和高深知识是基本资源的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对本知识领域的知识和理性能力、学生对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的了解都比教学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多、高得多,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选择、设计和操作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体,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必须高度信任教师和学生。

第二,这种模式同其它考教分离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具有本质的差别。不可否认,我们的上述思路的最初来源是过去的科举考试制度、当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及英国的伦敦大学教育模式、目前日益发展的各种校外考试制度和西方高校普遍使用的“学分制”。但是,本模式只是吸收了其基本理念――考教分离,考试是所有教育过程的直接目标,教育过程只是考试的支持性手段,而在其它方面则主张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培养目标:(1)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相较,本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上更高、更严,大多数学生在没有大学资源,特别是以发现、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为己任的教师资源及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资源的辅助下是难以达到的;(2)与科举考试制度想比较,本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其考试制度只会引导、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张扬人之潜能和创造性进行教育活动,而不致蜕变成扼杀人性的工具;(3)与其它当前正在使用的校外考试制度的关系,本模式一方面要适度推广它们的考教分离特性,另方面将对其具体的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使之不断逼近和体现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4)本模式高度重视考试的评价功能的全面、全程运用,使之既能评价学生,又能评价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体系构建和运作的质量。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6

1 当代创新教育的社会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已成为推动和牵引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先人物,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科学判断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式,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必然选择。

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历史重任

创新型人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高校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以及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因此高校特别是一流高校,对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肩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目标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理解能力较高,直觉判断较为准确,道德认识清晰,但人文知识较为薄弱,创新能力较为欠缺,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必然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各校纷纷致力于创新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知识教育系统似乎已有解题的办法,但作为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系统工程的建立之中,应怎样定位?角色如何?它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功能吗?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应有什么对策?笔者将以此为研究课题,力求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3 “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里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的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创新”是人们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式,用新的综合为自己、为社会展现新的世界,提出新的理想。“创新”就过程来说,就是对现有知识和信息不断做出新的组合,涉及对解决问题新的办法的选择和检验,就结果而言,“创新”就是发明,发现,形成新的观念,创建新a的理论体系。

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本身的创新至关重要,“创新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新的教学关系、教育视野、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创新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造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思想,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创造能力,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4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

4.1 知识结构(智力因素)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分为二类,一是创新所必须的基础类知识,二是使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技艺性知识。在知识结构中,基础类知识和技艺性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创新活动的源泉,没有它,创新便成无本之木;后者是进行创新的指南,是一种保证之力,没有它,创新可能难以进行。

4.2 能力结构 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般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一般性思维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活动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则是一种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思维的高等敏感性、开放性、灵活性、独特性等特点;创新能力是指在具有渊博知识、广阔视野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开拓新领域,吸收整合原有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具有认识问题的新颖性。

4.3 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主要包括创新风格和创新意识以及其它有利于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创新风格是指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坦然面对失败,敢于冒险,只服从真理,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等,创新意识是指能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观念和意识。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通常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但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多方面功能。智力活动属于认识系统,非智力因素属于动力系统。

人的创新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态度、体验、倾向即情感和意志的心理活动,它对创新发挥着激发、坚持、加强或15且碍、中断和削弱的作用。创新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十分明显的,在艰苦的创新活动面前,有的知难而进,有的知难而退;有的一经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有的智力很高的人,由于精神紧张、意志薄弱,造成智力上的抑制,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活动,而有的人却能经受住考验,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取得创新活动的成功。

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认识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就是说得这个道理。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个人的成功既要靠智力因素,更要靠非智力因素,它们的作用是紧紧分不开的,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法国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只要求一点灵感,但必须付出

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九十九分血汗的付出就是属于非智力因素性质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性格的表现。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我们只注重开发智力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眼光放在尚未充分开发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领域。,

5 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利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的行为。在当前全社会进一步明确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并且确立了新的教育质量观的大前提下,体育教育从思想上理论上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的社会期望是什么,是继续停留在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上,还是突破旧的传统、迅速转变思想,向培养创新性人才方向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教委领导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体育教育具有发展学生生物、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大功能,而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是几十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其生物功能,对发展学生的体质教育具有非常强的控制力,遗憾的是,虽然体育教育也有发展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但无论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控制方面,基本处在自由发展的状态,现状与目标之间是巨大的反差。怎样迅速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使之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三维目标,是我们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其二,创新性人才素质结构告诉我们,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性人才举足轻重的因素,而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则有其他专业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等方面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都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意志,团结合作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动机、情感、意志、个性这些因素用正而说教、强行灌输的方法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育的角色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解决好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明确自己的定位,把握住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这才是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

6 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实现

在创新教育中,体育教育既是内容又是手段。首先要克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观念,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艺增强体质这单一目标,而是必须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新体系,从体育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6.1 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下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从知识教育(体育技能教育)转变成创新型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因素、价值链中始终贯穿创新型教育的主线,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变学生的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变知识传授性教师为创造型教师。体育教育要发挥本专业的独特功能,在注意发展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要有具体的措施,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注入创新教育元素,使创新教育的实施不成为一句空话。

6.2 体育教育目标的改革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目标的行为,体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时代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当时的社会对体育价值取向的具体化,也是对体育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由于体育教育具有多样的功能和特征,使得体育教育也具有了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在当前高校普遍开展创新教育,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目标必须改革,体育教育目标要从提高我国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要从推动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要顺应国际教育趋势的需要和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形成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观,紧扣创新这个主题,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独特功能,实现从“以运动技能为中心”向“以运动过程的体验为中心”的转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个性品质,在整个体育教育体系中形成自己的创新教育主线。

6.3 加强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之间呈正相关,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教师。我们要做好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工作,必须要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还难以适应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创新教育技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变革必然会带来阵痛。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对创新教育主导性强的教师队伍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我们要对教师大力宣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要求,使他们尽快转变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及教学法的研究、转变角色、重视对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教学技能及相应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6.4 教育内容的变革 创新教育为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开了许多诸如思维科学,创造心理,宗旨在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体育教师要对原有的运动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删减、增补就显得更为重要。依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所蕴含的非智力因素的内容,适当删除一些只单纯关注运动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课内外相结合解决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大胆的增加一些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当务之急和努力方向,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6.5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也表现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师们热衷于传授体育技能,目标只是教会学生某些运动技能,对于其它的教学目标则置之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训练,以引导为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情景、心灵、观念着手,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和谐气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自由的双向交流,通过情境教学法、设立目标法、竞争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发散式思维和参与意识,全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6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富有个性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培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加强对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的兴趣、情感和意志及创新的动机,提倡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具有稳定、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水准,才能更好地运用其所学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优秀的创造性人才。

7 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7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节目形态

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系统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与电视传播的缺少不无关系。目前就电视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对电视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节目形态作一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值得电视珍视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功能。文明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基层。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在民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核心内容就是健身。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强身健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身心的自我培育、锻炼和养护过程,无不包含着健身的客观规律。”

在当下制约中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体育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而言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花钱不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悠久历史与深厚基础。汉族地区的秧歌、腰鼓、太极拳、木兰扇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霸王鞭、跳竹竿、民族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超越民族,为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根据一项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显示,2000年5省区少数民族16岁以上城镇居民仅有48.5%参加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居民所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为静态的。对于广大农村以及沙漠、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体育缺少可行性,所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方便易行,而且可以与民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缩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差距。

近年来,中老年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中老年人普遍对运动量大、技术要求高、对抗激烈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兴趣不高,而更偏爱节奏舒缓、刚柔相济、群体参与、缓解寂寞、延年益寿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群众体育锻炼中80%的内容是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强身健体功能所吸引。2006年,河北邯郸市为了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邯郸,进行太极拳交流、比赛和联谊活动。“中国功夫”在欧洲的影响近年来剧增,据德国联邦多元文化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近100万人。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讲,对于电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座巫待开掘的“富矿”而非“平矿”。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经济价值

传媒经济学认为,大众媒介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媒介产品的销售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支撑的广告收人以及衍生品销售收人。从调查来看,西方竞技体育的受众群主要为青年男性,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群体,还有大量的青年潜在受众。在当今健康文化、生命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下,这个受众群无疑更为庞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群体参与、大众娱乐的功能对于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法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策划得当、传播得法,其电视传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收人,而且会通过面向国外的电视产品与衍生品的多级销售为电视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在访谈中,研究舞龙舞狮的卫志强教授和研究体育新闻传播的郝勤教授都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定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为电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否则要求电视关注便是一种奢望。据《光明日报》报道,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作为中国功夫(武术)首次与现代舞、芭蕾、杂技等艺术完美结合的《功夫传奇》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演出150场,观众1l万人次,总收入300万美元。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与风情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探索出一条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如贵州的“国际芦笙节”上表演的苗族、侗族特有的斗牛等体育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和省市电视台记者。每年除了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还会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外电视台前来报道。然而,相当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却因为政府缺乏策划、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参与不够,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缺席,没有产生太大的经济收益。如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纳顿节”等便不太受电视关注。

二、电视传播视阑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

按照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由强至弱,笔者从文化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和已经消亡与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种种实践与改革,逐渐与西方体育模式近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其除了竞技性外,多数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并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多达149种,其竞技性强、表演价值高,特别适合电视传播。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与散手、舞龙舞狮以及巧种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墩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和藏族马术表演、蒙古族马术表演等。这些项目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符合电视动态阐释、立体审美、凸现过程、追求悬念的媒介特性。

(二)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娱乐类体育文化是指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基础,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通常与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广场文化与庆典文化特色。这些项目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前者如拔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抖空竹、中蟠、健身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大众健身操等;后者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内蒙古的“那达慕”节日大会、高山族的拔河节、汉族元宵节的舞龙舞狮、朝鲜族秋夕节举行的摔跤、荡秋千、跳板,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不及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那样适合电视传播特点,但由于其在全民健身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民间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电视应该大力传播与推广。

(三)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肢体动作舒缓,强调以意驭气,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文化项目有围棋、象棋、木兰扇、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大雁功、五行掌、金刚气功、鹤翔庄气功、五田运气法、武当龟息功、少林达摩气功、站桩功等。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整体主静少动,与电视媒介动态阐释、声画结合、强调动感、立体审美等特性有相悖之处。但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智力教育等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外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大量的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同样不能被电视所忽视。为了优化传播效果,需要对此类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形态按照市场规律与受众需求进行探索创新。

(四)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那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消亡或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却是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民族伦理、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其中已经消亡的被一些学者称为“化石型”传统体育文化。如已经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以及投壶等。而濒危类是指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薄弱,相对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大多数保留有较多的早期原始风貌,往往依附宗教祭祀或封建遗俗中,处在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如迄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宗教舞蹈、祭祀性体育活动等。

三、不同类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节目形态的策划与探索

“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影响力,成为电视体育传播的‘主流媒介’表达的两个向度。”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文化特色各异、群体参与性强,是人民群众节日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是按照适合各自体育文化特点的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针对性传播。

(一)竞技表演类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适合电视传媒特性,新增量传播。其中竞争激烈、动感强、节奏感强的传统竞技项目(如散打、蒙古摔跤、技击武术等),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接近,可通过赛事直播、录播、电视体育新闻等节目形态传播;观赏类、表演性强的艺术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电视的视觉效果,以体育文艺活动,体育庆典活动直播、录播,体育人文纪录片,后期加工的艺术专题片,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进行体育结合文化的传播。栏目采用“体育新闻”、“媒体扫描”、“减肥纪实”、“体育”和“今日心情”5个版块构成,集资讯、服务、参与、娱乐于一体,.收视率很高。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采用“赛事”、“人物访谈”、“故事”、“项目历史文化”、“练习技巧”等子栏目结合的电视体育杂志来传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适合电视传播的部分开始,分类、分批、分特点、按步骤进行传播。先传播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的项目,然后带动其他项目及文化的传播。

(二)健身娱乐类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秧歌、秋千、跳绳、踢毽子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是融运动与文化于一体,身体与精神共同释放、解放的狂欢体育。电视介人传播时,可以采用广场直播或录播形式、强化节目的群众参与性。也可以借鉴“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赛。对于秧歌、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休闲娱乐、节日庆典体育文化,应以纪录片、旅游风光片、专题片或比赛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传播。2007年出现了许多格调高雅、健康娱乐、收视率较高的此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奥运舵手、火炬手选拔”和“脚斗士”。这些都是策划健身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电视真人秀节目值得借鉴的范本。

(三)益智养生类

由于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以静态为主,与电视媒介的视听特性有一些相悖。所以电视在对此类传统体育的传播量上要控制,并且应积极策划效果明显的节目形式,以电视的“动”改良项目的“静”,巩固目标受众、争取潜在受众,变“窄播”为“广播”。以围棋传播为例,中央电视台对围棋不可谓不重视,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由即节目形式太过单一。“围棋被电视传媒逐渐忽略与电视节目的贫乏不无关系。简简单单的新闻报道,千人一面的电视采访,难见新意的大盘讲解,电视在画面冲击、图像再现的优势被大大降低。”对棋类项目的电视传播,除了强化比赛时解说员讲解的娱乐生动性以外,也可从项目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教育意义角度,制作文化专题片进行传播。太极传播可适当融人娱乐元素,在不损害太极文化本体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故事、人物、悬念、细节的大众传播文本。

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范围和题材仍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领域,缺乏内容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要借助电视传媒挖掘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些是因为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而被淘汰或面临淘汰。但有些并不是因为其本身丧失了生命力、而是由于其局限于宫廷或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重视,没有在民间传播发展开来等其他原因而消亡的,如我国唐代盛行于宫廷的马球。但马球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而被成功利用,展现了这类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对于此类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界和电视传媒界都应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也要研究其电视传播的价值,“对那些依然附着在民风民俗中的体育活动,对那些活动方式有着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机联系与规则而稳定性差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提炼,完善其规则,促使其从民风民俗或生产生活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经过专家和民间艺术家的润色和改良,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使之逐渐成为本民族的一个象征;而对那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练功或健身手段,有待进行综合研究,克服其神秘化倾向,使其大众化、通俗化,缩短其由“潜”到‘显”的过程。”笔者以为,电视传媒对此类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可借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可’频道等的运营与传播经验,以“民间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现”纪录片等进行传播,此外,对于这类传统体育文化,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应借鉴音乐频道的“民间音乐电视采风”,策划、制作、播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采风”系列节目进行传承。当然,这些节目在传播初期应该首先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不能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42-02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在具有共同种族、共同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人群生活共同体中开展并流传的、具有历史相对稳定性和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文化活动。[1]如武术、气功、太极、箭弩、摔跤、龙舟、龙狮等。作为一种以形体活动来展现传统文化的样式,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形成的九百多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不同民族在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甚至政治和上的差异性。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因而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观念价值、、审美情趣、哲学思想、民族心理,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阴阳论”“五行说”“天人合一”等思想。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

(一)强健体魄、修身养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以形体为主要形式,直接的功能体现在健身和养生之上。也正因为如此,使其日益受到大众及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过去,在体育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与世界接轨,我们培养了大量竞技体育人才,如举重、体操、田径等运动项目。不可否认,这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该体育活动仅侧重于强健筋骨、发达肌肉和增强内在器官的技能上,忽略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修身养性、调整心理和融合社会方面的功能。[2]人的健康是一个概念,它包含修身、养性、健身、调心、益群和遵守公德各个方面。在融合传统哲学、医学、养生甚至社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太极、气功等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益健身,更有益修身。以实现道家所倡导的“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活跃文化、丰富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普遍实现了小康水平,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而以传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早晚在公园就可见到的武术和太极,正逐渐发展成规模,引导着人们重视养生,甚至在近几年被引入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龙舟赛、舞狮、拔河也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甚至组成了龙舟赛代表队、龙狮赛代表队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使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而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活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凝聚感情、促进稳定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承载传统文化信息的一种符号,内含浓厚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让老百姓在活动中全面了解了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更能让人们在接触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内涵的过程当中,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起到了一个消除不同民族之间民族文化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稳定的良性效果。大力开展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能有效增进社会稳定。

三、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一)主要特点

目前高校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上,呈现出“以竞赛促普及、以表演促发展、营造多维校园健身模式”[3]的特点。如自1982年以来的每4年一次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如期开展;作为重大节假日、领导视察、校园迎新晚会等活动的必备节目。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还将民族传统体育设为专业必修课和校级公共课,小到组建不同层面的健身俱乐部,大到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队,如龙舟代表队、舞狮代表队。可以说,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不足之处

与仅重视竞技类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相比,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确实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也使其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还不完善,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大多停留在以武术教学为主,没有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也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未能很好地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专业化教师数量还不足等。

四、对于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议

(一)科学编写体育教材,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

提高认识,转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存在,还可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模式加以传授。同时要转变对教育的看法。21世纪的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方面要求老师在开展自身教学活动时能有一定的自主性,能自主灵活地安排教学,而不是停留在一成不变全校一致的教学上。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除此之外,还应对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理论研究,尽量编写出科学完整的教材体系,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动作要领,还要充分诠释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等人文知识,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笔者认为,在理论研究上,我国高校目前为止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融竞技性、健身性及娱乐性于一体开展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西方体育、不同于过去高校开展的纯竞技类体育的地方之一是它寓健身于娱乐。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展示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优越性,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同时在服装设计、鼓乐配置上尽量体现出当下的流行元素,达到民族传统与时代特征的完美结合。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使体育教学的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同时传承中华文化。

(三)结合区域特征,发展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广且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自己的区域特征,发展适合自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方面在于该体育项目在当地流传广泛,开展起来轻松易接受。另一方面有助于以高校为基点,带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果全国各地的高校都能很好地开展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那么各种体育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民族传统体育也就得到了一个全面的传承。

(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

由于受资金、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面临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培养深度等多方面的困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投入,多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既可让现有的部分老师进行深造,也可引进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以及其具备的基本功能,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能以高校体育作为有效途径来实现。再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应面对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海航.谈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结合[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5):95-97.

上一篇: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范文 下一篇: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