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7:32:43

传统书法论文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写”具有抒发倾吐、描绘描写、书写、倾泻疏导、移置搬运等多种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来说,“写”都是指一种落笔肯定、笔迹和作者当下的内心状态有紧密对应关系的运动和状态。

“写”是中国书法和文人画领域的核心范畴之一,是书画品评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无论是“形而下”的技法操作层面,还是“形而上”的主体审美层面,“写”都有所指涉。但究竟什么是“写”?现有著述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论述,散见的主张又多有侧重,并不一致。有鉴于此,笔者试着从几个方面对“写”进行一些梳理和分析,以期整理出“写”在绘画和书法中的具体所指和用法,希望能对读者更明确地认识“写”有所帮助。

一、“写”的词义辨析

在对“写”的含义考证方面,大型的字词典做的都比较充分,例如《汉语大词典》中“写”就有十六种注释:

1.发三声的“写”有12种注释

“①移置;输送。②倾吐,发抒。③舒畅,喜悦。④尽,竭。⑤仿效,模仿。⑥用模型浇铸。⑦摹画,绘画。⑧映照。⑨描写。⑩抄写,书写。⑧写作,创作。⑩立约租赁。”

2.发四声的“写”有4种注释

“①倾泻。②疏泄。③通‘卸’。④泄漏,泄露。”

对以上词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十几种含义可以进一步的概括:

1.三声“写”的②注释和四声“写”的①②注释(下文序号后省略“注释”两字)指的是思想情感或物质的抒发和导引;三声“写”的①和四声“写”的③④是指某种物质或信息的移动。这两部分可进一步概括为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以这一含义去比照“写”的其它含义又会发现三声“写”的⑥⑧是这种含义在具体境况下的体现,④则强调这种含义所指的运动的范围和程度。

2,三声“写”的⑦和⑨可以概括表述为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⑤是这种行为和方式殊的一种。

3.三声“写”的⑩、⑩都是以书写文字为基本动作,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可以将这两种含义作为三声“写”⑩的引申义来看待。笔者目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史料证实是否存在这种引申,但这三种含义确实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经过以上整理,笔者认为“写”一般具有如下所指:

(1)指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有倾吐发抒、移动、泄漏、疏泄等含义。

(2)指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包括描写、绘画、模仿等。

(3)指书写文字的行为和方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行为和方式。如抄写、书写、写作、立约租赁等。

二、.‘写”与‘.描”‘.画”等类似字词的比较

在美术理论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与“写”有相近含义的字词。例如不只是“写”,还有“描”、“画”、“作”等字都可以与“字”和“画”组成词语,表达与“写字”、“绘画”类似的意思。单独看这几个字的含义并不能将它们与“写”明显区分开,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几个类似字词的比较来进一步确定“写”的内涵和外延。

先来比较一下“描”和“写”。“描”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描画、摹写”,在《辞海》中指“依样摹写或绘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②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常用的由“描”组成的词语有:“[描朱〕亦称‘描红’……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比喻模仿。……〔描花〕依照花样描摹。……〔描画]②夸张地叙述;形象地叙述。……〔描诗]谓诗作无创造性,依傍、承袭古人。”

对以上解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描”虽然也有写和画的成分,但众多的字词解释大都有“摹”的意思,即.‘照着样子写或画”,还有“重复地涂抹”的一层含义。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出“描”的含义侧重于形象的模仿、重复,且允许修补改正。这一过程中由于有原始参照的限制而显得拘谨且缺乏创造。与之相比,“写”的倾吐、倾泻、疏泻等含义更有一种富于运动感的多变的创造性意味,且由于倾吐内容的不可重复而具有不可重复性。

“画”在《辞海》中解释为“绘,作出图形。在其它词典中的解释也比较一致,显示出比较单纯明确的含义。它比“写”甚至比“描”更强调形象性,更不计较过程而只追求“图形”结果的出现。由于“画”没有像“写”的倾吐、描写等携带情感和意识内容的含义,使得“写”与之相比较更富于情感和精神性而较少工匠式的制作感。

“作书”和“作画”中的“作”有写和画的意思,但更偏重于对这两种过程的抽象表述。相较而言,“写”显得更加具体化而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在与“描”、“画”等类似词语的比较中,“写”相对而言具有情感性、不可重复性、创造性、多变性和可操作的运动感,但形象性不及“画”,理论的概括性不如“作”,严谨性不如“描”。

三、书法和绘画中与“写”有关的常用术语辨析

书法中与“写”有关的词语很多,如临写、写红、写字、摹写等等。经过上两节的分析,我们应该比较容易地区分出各个“写”具体的含义,其中,笔者希望通过对“写字”的分析,再次强调“写”的特征。

“写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语,很多人把所有徒手呈现字的方式都称为“写字”。这种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未尝不可,但其实“写字”一词有它比较确定的含义。除了“写字”外,还有“描字”和“画字”的说法,比较一下它们三个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写”的特点。

“描字”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描成的字。指做作不自然的书法。结合(二)中提到的修改涂抹的含义,我们可以判断出对文字形态的描摹严格来说不应称为“写字”。如果是像建筑工人在墙上写标语一样,先画出字的外轮廓再刷卜颜色,这种情况应该叫“画字”。这种字只是一种有文字形态的图案,而非思想情感抒发的结果。“写字”正好与之相反,字是思想情感的“迹化”,字的内容和形态意味如果与写字的人要倾吐的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及时的联系,那么这种作字的过程用“写字”来表述就不是很恰当。

“写”在绘画术语中也非常常见,如写意、写生、写实、写真、写形、写神、写景、写照等等。这些词中“写”的含义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现选择其中几个具体分析一下。

“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故名。笔者认为,在写意一词中“写”同时具有(一)中归纳出的三种含义,这三种含义分别对应“写”的不同方面:以类似文字书写的技巧和方法描绘意象或物象,并通过这一过程和产生的结果倾吐抒发思想情感。

“写生”指“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此处“写”的词义主要集中于(一)中归纳出的第二种,有描绘的意思。第一和第三种词义的成分多寡不定。

“写实”指“真实地描绘事物。此处的“写”也应是第二种含义,即描绘。一般不具有“写”的第三种含义。

综上所述,“写”具有抒发倾吐、描绘描写、书写、模仿等多种含义。对于绘画和书法来说,“写”都是指一种落笔肯定、笔迹和作者当下的内心状态有紧密对应关系的运动和状态。但绘画中的“写”有别于书法中的“写”,它与书法中的“写”都指思想情感的某种直率的表达状态,并与书法中的“书写”有紧密的联系,但绘画中的“写”还包括对形象的“描绘”,这就使它有了与书法中的“写”不同的一些性质和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形象丰富性和生动性的需要以及物象的一些属性如生长规律等都对线条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绘画中的线条对它所表现的物象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不能像书法一样有完全独立的审美标准。同时,绘画中的线条又不像书法一样受文字结构和书写顺序的限制,物象的无限丰富性让绘画中的线条拥有了形态变化的无限可能性,囚而比书法线条拥有更大的变化自由度。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2篇

(1)传统书法的意义。传统书法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不仅为设计增添许多光辉,在领悟做人方面也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传统书法这门高雅艺术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有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多重功效,还能弥补电脑打字千人一面的弊端。传统书法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形式,它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2)传统书法与广告设计的关系。传统书法本身图案化、装饰化的特征,就使其已经具备装饰审美的基本性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告设计”行业的出现,传统书法化的图符模式不仅可以释放信息,其形式也大大满足于大众,且传统书法笔触所特有的符号形态,及传统书法特有的内涵,传统书法本身所蕴含的视觉信息已使我们受用无穷,更不用提那些加入自我特色的传统书法家所挥洒的人文情怀,中国文人长期以来对其赋予的深层意旨早已超出了传统书法本身的欣赏功能。所以,传统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态,其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它既不为形态的情致所局限,也不为其表现的意趣所约束。奔放、随性体现个人艺术修养的传统书法字,与当今印刷字体相比更富有艺术气息和视觉冲击力,也更适用于作为广告设计元素。

2传统书法的运用方式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毛传统书法的应用潜力与市场效应目前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但其魅力已日益凸显。通过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的中国传统书法元素,不仅仅能够显示出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和历史风貌,还能够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提高人们对广告作品的关注度。传统书法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传统书法笔触。现代设计作品要想通过传统书法艺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就必须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传统书法艺术更具有时代气息,使其更好地融入设计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如虎添翼的作用。传统书法的运用一定要和设计主题相呼应,能够更好地突出设计主题,要和广告设计作品相协调、相融合,且不可一味卖弄做些牵强拼凑的空洞设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灵活地将图片、色彩等表现元素和传统书法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打破惯性思维,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给我们带来视觉冲击力。

(2)传统书法字体。将传统书法字体直接应用在商业设计中,我们也概括以下几个类型:第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有些茶叶包装,在浅绿色的底子上草书或行书一个“茶”字,再配上一杯清纯的茶水图片,既在装饰上起了很好的效果,又同商品的本质很协调。一些书籍的封面设计,特别是传统文化分量较重的书籍往往都由传统书法家题写书名,再加上少许美化,就具有了典雅、内涵丰富的品质。在风味小吃、方便食品包装上,传统书法更是变化多样地体现出文化特色的表现效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传统书法在现代艺术设计应用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第二,直接作为商标。自古以来,商家找名人题字就是一种讲究,这不但是中国式商标的最高待遇,也是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沉淀,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保留至今的老字号牌匾更是尤为珍贵。例如,同仁堂、中国银行、乌镇旅游标示还有我们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等。第三,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应用。1996年美国权威的设计杂志Graphis评选世界十大设计公司,陈幼坚设计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亚洲公司列为其中。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将中西合璧发挥到极致得到世界的认可,他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常用到传统书法字体元素,在为日本精工表厂设计的圆形时钟堪称将传统书法元素展现东方文化一力作。他用黑白二色作为时钟的基调,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阴阳两极,同时,用中国数字替代了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更为有趣的是,黑色的分针重叠在数字刻度上时,在钟面上就会合成出一个完整的中国字。对传统书法稍有了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指针造型的概念取材自传统书法中的“永字八法”,再加上时钟边沿的红色拓印,便俨然是一幅传统书法的变奏,很多作品巧妙地运用传统书法元素,将东方元素带入世界。

(3)墨象。墨象主要指的是墨的效果。中国书画中最讲究笔墨效果,根据墨的浓淡、湿燥、粗细、点线面的不同,能产生不同效果,这是传统书法美最直接的体现,如果没有墨的效果,那么传统书法跟印刷字没什么区别了,墨象有时能表示字,有时表示画,还有时成为抽象符号,这给设计师带了巨大的创作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房地产楼书设计中常常采用墨象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水墨中的意境往往能够很好地诠释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和意识,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上海市

车俊杰 张士奕阳 金轶哲 金弈飞 丁蕴婕 孙久晖

陈容吉 姚震杰 甘 羽 徐雨萍 王天成 伏起嘉

童鸣 刘宇轩 沈宸宇 吕秋悦 钱梦舟

深圳市

龙泳豪 叶慧兰 敖雨诗 房 珉 卢子云 曾 立

徐瀚洋 蓝思媛 蒋欣辰

柳州市

黄靖宇 覃嘉慧 陆贝宁 林雨晴 陆晓云 陈柏荣

李林蔚 吕文婷 韦黄强 丁柳清 吕佳慧 莫婷媛

黄金莹 韦清清 王怡丹 滕翰文 李文怡 黄之敏

黄格格 张云珂 韦予萱 钟玲玲 章志强 陆相衡

龙子浚 李 华 陈诗涵 彭晨夕 杨乐韵 吴惠航

刘翰元 骆美文 陈泓逸 董燕秋 乔如倩 蒙雨晨

骆周隽 韦尚勇 伍文艺 巩小贞 刘干鹏 覃海利

陈丝亮 莫煦洋 廖 进 韦丽菊 杨富隆 韦柳雪

砚俐彪 覃紫红 朱 钰 刘树君 覃梦菲 蔡耀德

蔡耀德 慧 钟 贾莉斯 童品维 潘语昊 吴 哲

覃誉莹 颜雅欣 黄笑涵 胡玉琳 陈蒋铭 邓昊哲

刘伯 杨 诚 陆姚君 张俊昊 罗安然 陈俞宏

吴津荟 陈星百 谢雨琦 彭 彭 秦舒瑞

秦舒瑞 黄智勇 张宇扬 周 宁 周 宁 邓诗雨

屈平燕 卓淑华 刘婷婷 廖芳燕 陆彩湾 黄梦宁

蒙婵彩 覃诗雨 何嘉慧 林文凯 梁如玉 赵贵发

刘沅骐 韦荣婕 谢雨鑫 林 涵 韦策方 黄一吉力

刘子墨 彭扬菲 莫思雨 容亿鑫 胡益源 黄婧钰

韦柳泽 刘 爽 谢雨辛 李天麒 熊友兵 李 涛

覃玉华 贾 妮 梁 勇 覃玉华

哈尔滨市

李 博 王一诺 于丽娜 宋昌佰 崔家祺 黄保翔

张津蒙 贲雅雯 王博涵 秦孟瑶 宫欣然 吴佳璐

丛 薇 张 丽

吉林市

张洛东 王鹤璇 荣悦含 王鹤霖 卢美玉 陈美含

周佳美 沈灵玉 王雪峰 杨淇茗 马铭阳 王一霖

廉天力 廉天力 于 力 徐一涵 刘晗 曲盈桥

宋禹飞 高浩元 孔令茜 程俊泳 张曦文 王 婧

何羽阁 黄 熙 高浩元 马 浩 王 策 王 毅

姜玉华 姜玉华 孙丽霞 王 毅 周凌颖 周凌颖

孙丽霞

松原市

刘子怡 肖俊平 王爱华 张丽娟 肖俊平 王艳苹

张亚波 史超群 梁 好 李 洋 张 萌 徐馨月

代立文 王成文 郝永志 史志刚 刘明学 于爱红

李向莲 王 亮 赵炳云 郭海英 张馨元 迟丽莹

张 萱 刘宇涵 张佳鹏 张 禹 马金竹 杨祺元

李振宇 祖雨晴 徐铭泽 胡莫雅 孙东剑

辽源市

车春晓 韩运国 梁恩玉 蔡文霞 段佳庆 郑晓明

李 想 汪 强 李世瀚 李 典 李 典 韩 拙

张德军 王晓宇 姜树森 陈秀莉 丛瑞刚 迟洪涛

陈丽娟 吕延农 庞 月 梁学志 梁学志 郑 昊

孙 王忠君 马永军 任立中 任立中 黄 双

任可如 张德军 李艳霞

辽宁省

腾 鳌 付立杰

书法二等奖

上海市

王昭程 姜奕霖 陈竹景 施予佳 王艺涵 许 易

孙颜克 吴歆 侯嘉禾 徐熙哲 陶冠熹 周 洲

施予越 朱义乐 张文杰 刘 陈婧怡 沈佳清

陈天怡 杨韵琪 许沛茨 刘 铮 林亦凡 吴欣成

胡恽涵 李艺琪 邓名华 张 瞻 苏昱 应 茵

徐 洋 卢嘉文 顾杰运 许沛茹 金家琪 许超逸

洪婷慧 洪婷慧 朱超逸 谭覆顺

深圳市

樊 瑾 陈伟添 张 悦 张珊珊 毛香闽 唐 曼

罗嘉雯 李斯 苏 妍 柯钰雯 董玉莹 罗昊桐

阙文艳 许小婷 沈钰棠 梁家伟 许慈虹 林佳乐

赖惠慧 高紫婷

柳州市

覃光毅 麦 燕 黎志双 欧 荣 曾文群 陈俊衡

何培媛 李海娟 刘淑婕 覃春暖 蒙韦升 覃巧琳

韦菊文 韦冬美 覃嗣铭 蒋咏碧 贾吉林 邹 洁

黄思思 辜 漫 漆 全 钟星瑶 覃子怡 陈柏荣

卢钰雯 梁艺宝 李晓桐 农庆秋 覃志全 黄胜禹

谭元意 吴封意婧 覃景淞 陈添禹 黄琼瑶 李艺羽

吴虹仪 谢 格 莫祯祯 韦智煜 侯思宇 黄麟茜

叶华邦 余柳钰 陆欣欣 苏玉莉 蒋青虹 汪迎霞

徐艺宁 赵媛媛 李晶晶 吴亦宁 谭语宸 汪 柳

廖嘉祺 莫玉珍 杨千慧 陈李怡萱 张嘉懿 杨蕙嘉

梁钰麟 周婧阳 刘宇航 麦子昊 黄芷铭 申佳慧

蔡芷蘅 刘若晨 陈 欢 王姝仪 陈妍 龙忠庆

汪 源 赖晓丹 桂文滨 吴艳麟 罗皓扬 陈菲凡

张芯桐 罗子墨 徐蕲琳 吴风霖 汪明阳 林小楠

李静芸 周文颖 莫凯仪 唐荣浪 黄子欣 朱文静

黄 艳 曾运华 甘德福 陈晶晶 熊伟超 伍文艺

韦霄圆 龚佳希 覃欣欣 蒙雨晨 廖永辉 谢玲慧

陆桂念 覃芳菊 乔如倩 梁肯宝钏 胡波喜 韦宇岳

李诺伊韵 王子健 凌 彦 王健宇 张 玲 韦永吉

梁 言 梁翊萱 简启婷 韦董苹 韦诗琦 龙箫伊

潘荣慧 唐椿欣 叶健华 苏鹏程 苏思瑶 覃嘉艺

黄湘茹 黄湘茹 罗慧琳 粟蔚霞 陈有军 何志光

煊 婷 江 薇 张奇媛 黄庆龄 何倩怡 谭梦圆

廖慧钟 覃梦菲 覃婉延 俞一敏 莫云棋 吴承依

谭世铭 韦宇恒 刘晟澄 莫紫璇 覃婉延 赵安秋

韦丽君 屈敬 黄楚易 周子勋 吕国源 胡嘉益

梁康铭 谭昕妍 梁康铭 傅伊玲 林霖 肖钰响

韦丽君 韦逸凡 罗志超 胡天真 莫德尔麦 孔心缘

张恒逸 蔡哲悦 吕可欣 林佳惠 兰茜榕 易诗婷

刘彦瑶 江南飞雨 唐思慧 唐榕祺 梁怡 黄柯雨欣

蒋妍昕 谢秉妍 方峙林 刘妮娜 梁佳惠 韦慧伶

赖彦 杨思蕾 季 玮 黄辛成 黄河彩 覃艺迪

黄麒玮 骆一林 陈欣然 邓雯文 邓雯文 汤美伶

熊书梦 刘新平 汤美伶 何心怡 杨奕丰熙 罗晶晶

曾雯倩 王雨晴 唐伊玫 刘新平 欧汉英 林婧雯

卢书奕 黄麟惠 石晏宁 林思丽 黄俊铭 郭俊辉陈 艳 何 莹 陈彦杰 覃耐彤 潘沐宇 罗雨诗

王 杰 宋丽华 覃悦莹 杨柯瑞 黄士强 潘诗宇

周 凡 罗韦霜 李可盈 卢蔚明 韦加磊 卓淑华

屈平燕 潘志锦 肖怀达 肖 波 韦成欢 贾 运

龙慧珍 韦少塘 贾富翔 文 雅 韦芳玲 梁芳菊

韦柳明 钟馥巧 龙委伶 梁景豪 尹彦翔 欧蓓璇

廖邓凯 叶灿荣 赖奕佳 田佳 唐志真 冯婧怡

陈英珉 卢斯园 樊政 李奕良 鲁靖煜 林思桦

石晨曦 钟谭学 廖邓凯 李君念 杨浩诚 谢卓易

姜新颜 覃奕佳 唐燕婷 路雅雯 陆昱奉 梁 亮

戴湘颖 张 恒 陈婧一 王芷悦 伍秋霖 黄华文

陈婧一 叶维佶 刘川菊 周芊伊 唐宁 覃 科

黄薇蓉 罗慧淇 沈安琪 梁洲铭 廖若瑜 宋宁瑞

吴静娟 韦宝杰 蒙文彦 刘懿菲 刘晴川 邝晶晶

覃柳龙 苏倩玉 马 慧 李成程 蓝丽雯 欧子瑜

梁 勇 宁海鹰 林 炜 宁海鹰 李 华 张 敬

贾 妮

哈尔滨市

苏 悦 李 爽 孙丽媛 张晓光 张程兮 祝艺鸣

罗涵文 刘思硕 姚璎倬 冯荣超 赵悦婷 高 月

褚 楚 刘 洋 王一悦 常 瑞 王宇婷 李嘉荟

弓小涵 赵欣然 马梦成 张 雪 汪 莹 韩 颖

曹梦文 王甜甜 卢运梅 武雨婷 张津蒙 腾佳慧

冯雅煊 吴佳莹 王博涵 徐 婷 段雨恬 李梓旭

隋 缘 李天宇 隋雨默 魏子煊

吉林市

徐 婷 孙铭桧 杜欣宇 杨晶雯 姜虹杞 勾 妍

周宇桐 左 天 杨 鸿 王子璇 刘炎康 满佳琦

国洪双 桑艺涵 桑艺涵 李依泽 王泓晔 魏鹂萱

王静白雨 刘佳香 宋禹飞 关雪涵 李沛旗 姚思旭

刘佳奇 孔令茜 侯经伟 黄 睿 孙佳慧 岳 晶

松原市

奚 辉 奚 辉 许凌云 韩桂仁 孙翔宇 韩桂仁

车佳琦 田钰婷 温士杰 史宁宁 路 磊 韩东琦

刘泽霖 白 宇 陈 述 李 贺 李 贺 宋 乐

张冬梅 代立文 韩文艳 李 平 史志刚 陶瑞丹

王伟红 包亚娟 尉莹莹 姚彤光 李向莲 杨富淇

刘明鑫 武思琦 于玲玉 杨含礼 师铭悦 孙圣博

高 妍 方琳沅 王悦琪 冯 坤 周会婷 丁爱渲

王 思 王紫仪 王 瑶 卢智杰 曲金欢 吴 旭

邱圣爱 周春天 赵美鑫 梁 歌 牟亦然 李佳欣

张 硕 邵靖博 孙悦童 钟铁铖 孙佳泽 徐 悦

王 奕 郑易卓 李昕燃 宋浠平 杨思雨 高园于 也 王宇欣 鲁鑫然 王 淇 韩雪冰 张海城

刘木子 张 钰 高洪泽 怀明天 王美欣 刘佩锋

王 淼 王雨彬 李博城 朱思瑶 胡慕临 孙艺丹

韩立军 井智锐 赵 帅 任 帅 齐雨生 吴 燃

冯美婷 高智鹏 郑凯艺 姜 蕊 付旭东 林仁杰

张宝月 孙东剑

辽源市

张艺馨 胡希岩 李梓睿 李梓睿 袁红梅 刘忠妍

于 婧 李海华 张桂杰 祁利君 孙晓玲 由金艳

牟静艳 牟静艳 袁 汇 黄 双 高文广 孙鸿源

刘如惠 宫 震 王忠君 汪 强 任立中

辽宁省腾鳌温泉

胡莉丽 李艳芳

绘画一等奖

上海市

姚震杰 陈昱彤 蒋婧云 徐欣琪 尹心怡 沈菲菲

王子怡 曹子辰 曹星语 刘以诚 胡启迪 严 洁

陈莉颖 查 萱 黄楚 朱宇杰 董 事 胡乐毅

王颢竣 伍文豪 蒋雨婷 杜鸿鑫 王禹仑 夏梦圆

崔一 虞佳颖 刘诗妤

深圳市

陈金天 邹菊峰 李丽莎 刁美霞 郑雅欣 吴丽娜

毛香闽 陈俊谕 林伊晴 张佳乐 周玲芳 林佩玲

林嘉钢 刘若航 何淑君 尹雅萱 刘炯程 李卓钊杨璐滔 钟伟涛 赖骆瑶 王荟姝

柳州市

刘鑫羽 王婧怡 王贝宁 王诗琪 王周 林巧玉

韦诗琦 廖维毅 唐芷璇 覃玉婷 覃金利 许菲菲

龙晓桦 谭雅娟 覃婷婷 覃素月 李馨妍 吴亦宁

杨 洁 李林蔚 李功瑶 谭语宸 李润秋 曾余琦玉

龚雨昕 熊雨欣 黄婉婷 井雨馨 何一丹 余思伶

马艺容 吕泽欣 覃一珍 曾晓婷 韦诗诗 覃涵鑫

韦春妍 韦斯颖 覃当乐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苏杏枝 陶毅恒 吕钰 覃兰都 汤佳怡 黄晶晶

杨羽鑫 江慧君 韦卓霖 蒙运韬 叶丹瑶 黎睿杰

姚祺 雯雯 马嘉睿 袁颖杰 梁芳健 邓文莉

邓 婷 林家洁 碗茹霞 熊婉伊 李婕麒 陈明睿

侯淑贞 吴灵晗 苏忠校 杨童茜 刘易洲 莫珊英

刘睿欣 左芸滔 黄清源 黄欣玲 袁晴晴 潘杨健一

卢莹丽 黄赵越 张展鹏 廖 彬 叶似逸 夏静怡

陈世琳 黄 折 李泳仪 莫文婧 罗雅匀 杨舒

韦芳媛 刘 翁志红 盘盈莹 甘雨菲 梁正宁

黄静霞 马艳钰 孙梁惜宁 梁正宁 黄静霞 陈晓熏

汪祚酉 杨柳依依 黄云慧 陈欣语 张元怡 韦佳怡廖睿程 何慧琪 梁明昕 裘锦怡 李欣然 王 倬

林 涵 杨晓敏 曾韦迅 路蕊蔚 洪萍萍 杨婵钰

王文嘉 丁方迪 唐华润 周静宜

哈尔滨市

于丽娜 白 瑞 杨少文 王兆欣 姚璎倬 孙宁禹

文 婷 刘津瑞 彭梦梦 霍 林 严学瑞 薛李钰含

吉林市

黄 熙 李秉芮 王馨莹 王馨莹 徐一涵 殷嘉阳

李秉芮 张煜 徐一涵 殷嘉阳 齐俊杰 王浩

王鹏超 曲柏霖 康潇文 刘妍彤 唐 宁 金梦阳

惠楷淇 朱婷悦 吕泊睿 孔麒铭 宋多明

松原市

王泉清 李雨涵 王艺霖 张傲然 吴玉民 孟凡忠

郭金凤 潘柏民 刘彤 胡兴佳 王馨悦 王文暄

王 奕 闫美琪 陈香宇 高子 胡梓馨 赵 酌

王熙格

辽源市

侯春光 王 淇 姜宛辰 冯乐瑶 李 明 姜典秋

张晓娟 熊桂林 孙东洋 范静茹 李泓达 李奇峰

张天明 张 娟 肖德峰 肖德峰 肖德峰 吴宝禹

姜典秋 崔艳菊 姜天一

绘画二等奖

上海市

金欣 尤文欣 赵海念 徐郅贤 唐欣怡 储汶燕

张乐天 高 健 方浩宇 朱浩 庄天爱 金彦婷

卢 悦 鲍蕴涵 石舒华 吉宁岳 邢 蕾 张中晓

王欣怡 唐 凌 耿心怡

深圳市

向 清 洪佳婷 张 悦 彭慧君 邱建宇 郭梦婷

吴丽娜 彭怀博 吴丽娜 罗 琳 王芷晴 涂树欣

林洁仪 周炜龙 龙泳豪 张 悦 吴金敏 陈德诚

吴诗嘉 莫淑瑜 傅伟倩 周龙敏 万 吴秋诗

肖梦菲 郑晓弟 尹雅萱 陈志健 谢奕源 曾彩燕

江乐行 苏 妍 苏 妍 林文壮 林泽熙 张 政

江乐行 李芷函 张雪梅 黄冬英 蓝晓华 刘炯程

罗泽琪 刘嘉杰 钟文钊 付子威 毛雨萱 潘泯源

文艺枫 文艺枫 罗泽琪 邓雅元 刘 露 刘 露

邓雅元 杨璐滔 杨璐滔 文艺扬 尹雅萱 陈子君

胡越颖 许慈虹 梁家伟 吴茹芳

柳州市

张钧皓 玉恒宾 赵媛媛 王宇欣 谭青东 陈哲彬蒙柯羽 林雨茜 刘璐源 蓝有科 李双莲 罗 霜

伦逸芸 徐晓欣 袁 欣 谢熠熠 黄定武 李汉妮

黄琼瑶 李佳蔓 覃慧玲 黄蓝馨 田仁冬 黄钰颖

袁 侣 何心缘 韦冬斌 韦健聪 莫惠宇 梁芳婷

蓝肖莹 宋 倩 韦建国 蒋迎楹 陈隋郁 黄雨晗

罗珊珊 孔渝弦 吴子璇 肖 婷 谢 格 谭阳阳

秦心怡 朱恩辰 李文怡 王怡丹 黄芷铭 黎夏帆

邵静怡 李欣玲 林泉熹 彭佳铭 黄子铭 黄欣妍

李佳奕 李筱萌 陈馨逸 夏子惠 袁茗 周梦萍

朱雯茜 陶何梓 韦思薇 李慧敏 周宏婷 甘德福

韦小妮 张 辉 罗安琪 郑嘉懿 谢玲慧 韦柳莎

窦元彬 韦霄圆 潘熙怡 计福鲜 谭婷馨 刘诗雅

何招辉 韦榕荣 何炎祖 黄小珊 梁艳倩 樊姝卉

韦郦珊 覃海利 陈姗姗 熊文君 陈佳慧 唐雨欣

王依然 冯琳茜 王 静 王 静 韦鸿倩 覃 惠

陈庆满 赖希宇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何 州 张悦月 潘双洁 李若

钟相如 黄诗怡 潘楚月 叶东灵 陈张颖璇 韦雨杏

周民翔 曾柳芳 杨文懿 关芮佳 吴佳欢 李欣慧

蒙丽婷 陈雨棠 周圣娥 何曼源 周彦汝 李文萱

黄笑涵 罗海权 黄嘉曦 梁吉慧 陈张颖璇 杨科瀚

安芷娴 廖陈萱 赵芷仪 兰茜榕 罗羽静 梁佳惠

韦慧伶 赖彦 杨思蕾 钟子成 潘杨健一 韦欣媛

魏熙珍 覃媛媛 黄 鹭 何叶子 黎芷伶 肖天欣

杨丰瑜 陶迪雅 罗润鑫 涂隽凡 韦 力 黄晓芙

陆昕琳 钟绮卉 黄千禧 范瑶 骆奕伶 韦梁智

廖欣怡 蒋宾浩泽 陆泽霖 李馨雨 章雨欣 罗思琴

韦传琳 杨文静 肖景轩 陈艺鑫 蔡雨珊 潘雨涛

赵奕雯 谭琳 尹 辰 崔馨元 卢麒源 吕佳玲

韦比松 林佳慧 吕佳玲 李海文 陈小慧 唐韦雪

李可盈 韦柳惠 熊燕芳 覃耀萱 黄诗怡 王子龙

廖芳燕 肖妮 吕俊辉 刘媛媛 覃蓝佳 韦美术

覃元桂 庞秋怡 沈旭东 庄心仪 蒋义炽 覃育慧

韦晓彤 韦芳媛 庞振豪 赵苡萱 张文缤 黄芳芸

钱虹羽 罗欣研 韦文 杨云帆 张依俊 谢佳林

马艳钰 黄静霞 张依俊 黄艳芳 梁正宁 黄静霞

韦晓彤 梁正宁 莫颖婷 曾紫婷 孙梁惜宁 谢佳林

陈晓薰 何业鹏 盘小嘉 苏文洋 莫颖婷 黄芳芸

黄月妮 黄春莲 周海莲 汪祚酉 徐思棋 蒋青青

汪瑞希 周琦皓 黄丽廷 吴雨欣 欧阳贤 杨宗垒

张宇洁 张汝佳 黄玉清 潘雨璇 谭健均 刘嘉琳

莫思雨 唐梓鑫 周蓝斯羽 韦银莉 周睿婕 黄麟雅

莫彩珍 覃韦心葛 陈心语 李君念 韦嘉宁 罗旃萌

刘 颖 韦香妮 韦雨君 黎乙程 吴欣雨 谭栅栅

吴雨薇 覃思媛 赵星鑫 蔡 苗 吴佳玲 宋美淇

曾祥忆 张思思 刘沁缨 谢秋莹 韦璇薇 张凯杰

覃思意 陈 雨 张方涛 贺晨阳 雷雯杰 周静宜

黄浩宇 罗静一 雷雯杰 周晓芸 韦慧轩 桂珂嫣

凌姣业 桂诗琪

哈尔滨市

柳姿彤 孙丽媛 纪雪莹 李 丽 宋 妍 朱晓红

朱晓红 丁宇琦 宋金阳 范子琳 王思涵 陈佳琪

李昕彤 王 磊 宋雨薇 才金宝 佟林哲 何文雪

何文鑫 包 帅 李士萌 何有轩 褚 楚 李龙超

刘佳妮 罗涵文 张慧明 祝婉婷 彦宇舒 尹奂奂

王含玉 李纵闻 刘盈 赵唯均 张福林 徐 良

付林雪 刘铭洋 陈雨霏 杜明阳 角 泉 王 越

吴若阳 周芷晴 刘锦琦 许天翔 许天翔 卫一霖

刘依铭 刘宣圻 李若语 张俊 陶铭淇 赵灿琼

李雨欣 刘思含 刘浩然 杨宇豪 李若菲 周雨菲

吉林市

孙源徽 王梓桐 于涵一 尚 舒 申晏骁 余香廷

朱俊烨 吴翼飞 李婉鸿 邱 硕 于承渤

松原市

刘子怡 徐文 陈佳妮 赵思琪 齐柏强 王爱华

张丽娟 马玉范 邱素涵 刘梦琦 赵欣宇 索弘光

肖 贺 张 健 梁 雪 孙伟东 崔雪情 张秀影

奚 琪 奚 琪 王 晨 辛 淼 杨辛然 王成文

张佩佩 杨天水 齐开胜 李文贺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张晓东 孟凡丽 周楚薇

王宇驰 刘 锐 吴依铭 李坦妮 王曦蔚 励 志

刘 畅 孙铭麒 王美婷 王一词 李 想 杨国瑞

王 煜 王艺璇 付俊泽 刁韵颖 孟祥宁 曲金欢

李浩均 李 昂 张津源 王文暄 刘 昕 姜 宇

陈怡涵 夏熙雯 董娈珈 陈 熙 王 鹤 陈 瑜

朱美琳 张笑笑 于诗园 刘 佳 王 王文暄

王文暄 孙溪然 彭鑫洋 陈 瑜 于鑫蕊 孙焕然

王 娟 段伟明 高 赫 侯铭爽 黄 炎 贾晓慧

姜琳琳 金 日 李 帅 李思琪 赵天歌 刘佳鑫

刘思彤 吕程俊 马千惠 王浩言 王 茜 杨傲家

杨昕蕊 于超印 张艳阳 张 宁 邹人键 王卓然

丛超博 高赫男 汤 张一涵 初一名 李玉洲

潘思宇 吴庚奇 马千惠 王卓然 秦浩然 张永依

孙 琪 刘芳语 王小渔 代一泽 廉艺菲 王 策陈昱涵 刁 韧 孙一涵 一昆 王 瑜 徐冰心

韩斯竹 刘超然 李 思 董瑶鑫 钟立凡 窦莹莹

窦莹莹 王敏莉 李佳鑫 王 磊 王祖彤 冯子缘

杨 贺

辽源市

杨懿琪 秦佳兴 刘海莉 徐 璐 徐文艳 于昕鹭

何 奇 张丽娜 钱薪宇 郭红波 樊志生 刘韩宇

车 帅 徐明洋 田红华 明汉宇 张 敏 刘 莹

刘莹辉 高佳莹 刘延 张雅南 张 航 谭 颖

谭 颖 丁志航 韩玉海 韩玉海 孙晓丹

辽宁省腾鳌温泉小学

于 浩 李寅姝

论文一等奖

上海市

叶潮伟 刘伟利 胡新生 张自文 杨 敏 赵 燕

吴魏青 陈 剑 钱 琦 陆 天 张佳敏 顾 凤

杨慧敏

深圳市

王荟姝

柳州市

李媛玮 韦雯婧 符 琦 郭璐茜 陆利妮 莫海涛

黄 云 陈洪清 黄兰秋 覃苇苇 郑 雪 孟 溪曹 曦 赵红剑 彭 红 王燕春 覃远彬 冯 娉

程 静 蒋 玲 张 瑾 韦晓妮 邓雯倩 王 莺

张 妍 张豫晋婧 袁小欢 韦庆鲜 余宣萱 周佳蓉

屈平燕

哈尔滨市

李忠厚

吉林市

王 毅 陈大明 王秋艳 周凌颖

松原市

白天才 田钰婷 王 梅 黄焱华 于雅秋 武 毅

赵英伟 马俊和 杨国华 王清民 王成文 石中华

杨昕东 邢晓娜 敖桂清 尹红梅 刘 蕾 范秀玲

汪艳霞 李红悦 徐海龙 任 政 郭 军 冯东双

赵晓丽 姜玉双 林 丽 包俊峰

辽源市

林国艳 姜仁东 赵富坤 王海冰 李恒文 刘金艳

孙长祥 毛孝君 邢丽艳 张立君 王丽君 张 成

宋仁平 翟秀艳 孙万鹏 刘青峰 王 敏 孙亚东

刘秀娟

辽宁省腾鳌

张 虹

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

周 巍 林哲纬 掌晨欣 杨 敏 杨 钱 琦

杨弘

柳州市

李丽娟 廖玉菲 温治水 郭贵荣 吴 柳 苏桂弘

陈麒羽 汪 源 林 娟 张法春 梁立秋 覃新干

梁立秋 肖海艳 黄喜义 韦冬耐 李健群 黎 雪

陈小兰 黄梅芳 全丽萍 罗柳慧 陈英萍 陈 陪

钟凤群 廖小珠

哈尔滨市

曲永妍 李恩艳 高 磊 杨 鑫 孟祥珍 徐英新

苏 婷

吉林市

邵云鹤 杜 颖 刘红丽 王秀梅 崔成花

松原市

王艺霖 郭春雨 冷 爽 王峥峥 赵 丹 黄海波

李 敏 刘权超 姜淑杰 李彤云 冯艳英 臧春宇

梁鑫淼 苗迎春 李淑娟 赵 亮 史文宇 程雪莲

焦少晶 姜 雪 王丽娟 王海燕 成 尧 杨丽娜

袁红梅

辽源市

李 艳 赵大光 宋 超 林淑凤 阮秀玲 鞠艳艳

王 岩 李 艳 刘慧丽

辽宁省腾鳌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题】美术家评介

【关 键 词】吴昌硕/研究/回顾/省思

【正 文】

一、吴昌硕研究之回顾

1. 中国

1957年正值吴昌硕逝世30周年,中国画界纷纷举办纪念活动,借此阐发对传统中国画的看法。当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在文化俱乐部举办“吴昌硕书画展览”,轰动上海及外地艺术界;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近代画家吴昌硕(1844-1927)、任伯年(1840-1896)、陈师曾(1876-1923)、黄宾虹(1865-1955)国画展览”;浙江省文化局决定在杭州西泠印社观乐楼设立“吴昌硕艺术陈列室”(于11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并决定恢复西泠印社的日常活动)。为配合纪念活动,《美术》杂志于1957年第1期刊登了署名易的《吴昌硕简介》、潘天寿(1898-1971)的《回忆吴昌硕先生》、于非(1888-1959)的《谈吴昌硕的绘画》等文章,对吴昌硕的生平和艺术作了简单的评述,肯定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

其后,吴东迈(1885-1963)为弘扬其父吴昌硕的艺术精神,先后撰著了《艺术大师吴昌硕》(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年4月)、《中国美术家丛书·吴昌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8月),介绍了吴氏的生平、美术理论以及艺术。在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对作为书画大师吴昌硕的作品和各种资料,有必要广泛搜集,出版画册,以加强研究。为进一步宣传吴昌硕的艺术,北京古籍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9年先后出版了《吴昌硕画集》《吴昌硕画选》,由吴昌硕嫡传弟子王个?(1897-1988)作序。1964年,为纪念吴昌硕诞辰120周年,杭州西泠印社举办了纪念大会,潘天寿、诸乐三(1902-1984)、张宗祥(1882-1965)等人发言。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大陆政治形势的变化,学术研究的危险也不断增加,包括美术史在内的所有学术活动被迫停止,吴昌硕研究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进入80年代,学术环境日益开放,杭州西泠印社恢复了正常的学术活动,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吴昌硕的价值。为进一步认识吴昌硕及其艺术,西泠印社于1981年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吴昌硕作品集》,上册为绘画,下册为书法、篆刻,收入书画篆刻作品数百件。这是自吴昌硕逝世以来出版的最为大型的吴昌硕画册,集前收有潘天寿、王个?、张振维(1924-1992)、沙孟海(1900-1992)、诸乐三等撰写的怀念与评介文章,为人们加深对吴昌硕的了解起了很大的作用。

1983年11月,值西泠印社8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与会代表着重商讨了吴昌硕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计划。按照惯例,每逢吴昌硕诞辰或逝世整十年之际,有关单位都会组织各项纪念活动。1984年秋,中国美术家协会、西泠印社、上海美术家协会纷纷举办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纪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西泠印社举办“吴昌硕诞辰14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钱君??1906-1998)、刘江、梅舒适、杉村邦彦等人。这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第一次吴昌硕国际学术讨论会,也成为现代吴昌硕研究之发端。当年,《书法》(1984年第5期)、《西泠艺丛》(总第9期,1984年7月)等杂志组织有关学者、专家撰文研讨吴昌硕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就,王个?、朱复戡(1900-1989)、沙孟海、童衍方、祝遂之、吴长邺、丁羲元、孙美兰、洪丕谟等人对吴氏书法、篆刻、绘画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为配合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吴昌硕的弟子王个?等约请吴氏友人、门生、后人,以及有关的学者,作追思回忆,作研究考察,写出具有资料性和学术性的文章,集编成册,并于1986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忆录形式,多数由作者写自己年轻时与吴昌硕接触留下的难忘印象,赞扬吴氏高尚的人品,表达了对吴氏的深切缅怀之情,为吴昌硕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后来的几年里,这一类文章还不断出现。另一类是对吴昌硕艺术的探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韧石在编辑《吴昌硕作品集》大型画册之余,于1983年秋写就《申江潮满月明时——〈吴昌硕作品集〉编余杂记》一文,就吴昌硕的艺术思想、表现手法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吴氏谈了几点看法:“古人为宾我为主”“以缶为庐庐即缶”,论述了吴昌硕的美学观念,“笔底传至情”“直从书法演画法”“老来颜色胜花红”则阐释了吴氏绘画的3个主要特征。[1] (p156-176)而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的《贵能深造求其通——谈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则以“以古为法期”“融化变法期”和“立法成家期”等3个时期,对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渊源、发展和形成进行论述,举例剖析详实,阐明来龙去脉。作者就吴昌硕成熟期的典型画风作了总结,“吴昌硕到了晚年,已形成构图奇险新颖、笔墨苍劲浑厚、气魄雄阔豪迈、色彩浓丽沉着的独特风格,脱出时径,卓然成为一代之大家。他笔下的花木竹石,一扫晚清某些文人画那种纤弱、荒寂的情调,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宏大的气势,同时蕴含着孤高、倔傲的性格。”[2] (p195-205)

上海美术馆研究员丁羲元的《吴昌硕艺术论》是当时最为深入的研究论文之一,该文论述比较全面,作者对吴昌硕艺术渊源作了简单介绍之后,从美学、风格论的角度出发,以“整体诗意美”“疏密跌宕美”、“丑怪朴野之美”“古拙奇肆之美”等4个方面,阐释了吴氏的绘画风格。[3] (p22-26)这篇论文对研究者的影响,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式的,后来许多研究者都接受了丁羲元的观点,并进行各自的阐发。

综合地看,90年代以前的吴昌硕研究,基本处于“纪念性”阶段,老一辈作者多属吴昌硕的故友、门生、子嗣,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和掌握的少量资料,自发撰文,文章多属怀念和赞扬的内容,带有浓厚的感彩,尚未真正进入客观、系统的深入研究。尽管如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其意义在于为深入地研究抢救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时也有一些中青年学者写出了少量的研究性论文,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实为难得。

1990年4月10日,“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在上海正式成立,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任会长,丁羲元任秘书长,标志着吴昌硕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吴昌硕艺术研究会”是由海内外热爱吴派艺术,有志于艺术事业的书画篆刻及艺术理论专家组成,其宗旨主要是继承、发扬吴昌硕艺术,特别是要弘扬吴昌硕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扩大吴派艺术影响,推进吴派艺术和中国画的发展。研究会还确立了当时的主要任务,“比较系统地研究吴昌硕书画创作理论,收集整理吴昌硕艺术的史料及文献,举办学术讨论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并准备在1994年吴昌硕诞辰150周年之时,召开一个国际研讨会,展览吴昌硕的佳作,出版纪念画册及研究论文集。[4]

在这一背景之下,大量公私藏品不断面世,一大批精美画册、图谱相继出版,为吴昌硕研究提供了许多直接的图像资料。人们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吴昌硕艺术的研究活动,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归纳地说,新时期的吴昌硕研究主要取得两个方面的进展。

首先,吴昌硕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吴东迈早在1928年曾请朱祖谋(1857-1931)、冯君木(1873-1931)整理吴昌硕晚年诗作,集为《缶庐集》,为研究吴昌硕晚年活动的重要资料之一,但由于时代所囿,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为进一步宣传吴昌硕的艺术思想,吴东迈在生前系统整理过吴昌硕艺术言论,辑为《吴昌硕谈艺录》,分门别类摘录几百条吴昌硕论画语录,并于199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倾数年之功,锲而不舍地搜集材料,终于1982年编成《吴昌硕年谱》,希望“对今日有志于研究、学习吴昌硕先生者,多少有所裨益”。[5] (p2)这是第一部资料最为完备、充实的吴昌硕年谱,于1994年吴昌硕诞辰150周年前夕正式出版,为吴昌硕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依据。虽然,这三部重要的文献丛书在80年代以前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随着它们的出版,在客观上促进了90年代以后吴昌硕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此基础上,一些吴昌硕传记也相继出版,如聂征夫《一代宗师吴昌硕》(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吴长邺《我的祖父吴昌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沈霄文《吴昌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张毅清《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紫都、苏德喜《吴昌硕画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等。

十余年来,研究者们在全面开展吴昌硕艺术研究的同时,仍继续吴昌硕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工作。浙江省安吉县的李弘伟(笔名:光一)历经7年的搜集,精心编撰成《吴昌硕题画诗笺评》,于2003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吴昌硕400余首诗作,李氏对此逐一点评,深入浅出,解析了吴昌硕诗的艺术特点。应该说,吴昌硕的诗,不仅反映出他的艺术观点,也是其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及为人处世之真实记录。它的出版首先为吴昌硕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研究清末社会状况及其当时中层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心态,提供了材料,具有典型的历史价值。

浙江树人大学院教授边平恕在吴东迈《吴昌硕谈艺录》,吴长邺《我的祖父吴昌硕》等基础上,进一步从事吴昌硕美术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2003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之一的《吴昌硕画论研究》,收入“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总结、研究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分传统论、创造观、画气说、四绝说、雅俗观、花卉论等六章辑录吴氏画语,每章分“画语录选辑”“画论评述”“作品释读”等三部分,对吴氏美术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所收近200幅画作对其书画理论作了形象化的阐释。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师,吴昌硕对绘画理论的研究,虽没有专门的、系统理论著作行世,但大量存在于他的诗文、题跋以及信札之中,并且其美学见解大多以诗的简练形式表达,显得相对分散。因此,边平恕之作在以往单纯的辑录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以研究的视角,作出客观的阐释与评论,收集、拓展之功并举,对深入开展吴昌硕艺术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然,全方位意义上的关于吴昌硕的理性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应该是建立在吴昌硕文献资料的整理基础之上,两者宜相辅相成,交叉进行,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1992年4-6月,由浙江博物馆、北京画院、潘天寿纪念馆、炎黄艺术馆共同主办四大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画展,并于5月25-27日召开了四大家学术讨论会。这次研讨会得到了各地美术院校、研究单位、美术馆的积极支持,与会代表40余人,40余篇,其中吴昌硕的相关论文10余篇。“这次研讨会的特点是第一次把四大家同列作参照比较的研究,并立足当代,通过对四大家的研讨,重新评价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研讨会的主要着眼点在于研究这些借古开今型的代表画家艺术实践的现实意义。这次研讨会是五四以来三次关于中国画前途与命运大讨论的继续,并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6] (p3)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者首次将吴昌硕置于近现代传统中国画坛的高度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研究,包括宏观的比较、创作理论研究、有关画家生平与创作活动新史料的发现与研究,以及由此而引发出的关于研究方法论的探讨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的《二十世纪的传统派大师——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将吴昌硕归纳为传统派大师的体系,分析了其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意义。其实,郎绍君在《论中国现代美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中就提出了中国画的两大系统:“传统型系统”和“融合型系统”,这是郎氏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一直坚持的观点。此文也即是在其著作节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并曾以《近现代的传统派大师: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题发表于《新美术》1989年第3期。郎绍君关注吴昌硕中国画的创新成就,认为吴昌硕获得成功的主要意义在于,他证明了“以复古为革新”是一条可行之路;引古入画,这画并非复古而全然是创新。传统艺术中本来存在着不可以数计的活性基因,只要人们重新发现它,掘取出来与现代因素整合,就有可能成为新的艺术生命。这种变革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不会割断历史,也绝非历史的倒退。[6] (p5)当然,这种观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85美术新潮兴起,美术界出现了否定传统的思潮。一些美术研究者出于强烈的责任感,重新审视、反思传统中国画。实际上,“四大家学术讨论会”即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召开的,其目的想借此机会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郎绍君认为:“吴昌硕艺术中的力量与气魄是传统式、复古式,充满了书卷气、儒雅风的。它含蓄、温文尔雅,寓气魄与内力于圆浑单纯,是一种刚正的古风,体现着倔强自守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沉静。这正是以儒家为本、以民族本位为中心的清末民初知识阶层所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的。面对衰微纤柔的现实,儒家文化的代表者们呼唤的不是西方的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而是曾经辉煌过、有力过的古代雄风……这就规定了吴昌硕金石派艺术的特性:它是传统的,以古为新的,它适应那个时代相当一批知识分子的心理要求,但并不是近代民主根基的新的审美潮流的产物。”[6] (p4)

同样的观点在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文人画的历史性转换》[6] (p65-73)、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金维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6] (p74-80)等文章中有所体现,研究者纷纷对中国画的前途表示出极大的关心,“对传统派四大家的研究,能对中国绘画的前途的思考提供一点启示”[6] (p6)。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吴昌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

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梅墨生对吴昌硕也颇有研究。2002年,其著《吴昌硕》入编“中国名画家全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大陆吴昌硕绘画研究的第一部专题论著。梅墨生在著作中重点就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渊源、演变、发展和成就,作了相当详尽的论述。他根据吴氏绘画风格将其大致分为5个时期:启蒙时期——约30-40岁间、发育时期——约40-55岁间、成长成熟时期——约55-65岁间、高度成熟时期——约65-82岁间、凝滞守成时期——约82岁后,这种分期法应该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梅墨生认为,吴昌硕的绘画,“暗合于世界上的近现代表现主义风潮,抽象而不主观,写意而不失形似,象征而本乎物理物性,是对中国画传统的真继承与大发扬,极有历史价值”[7] (p118)。梅氏首次将吴昌硕放置于世界近现代美术思潮进行了考察,立论新颖而中肯,代表着当前吴昌硕绘画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吴昌硕绘画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陆的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吴昌硕绘画作品再次成为收藏热点,价格持续飙升。由于利益的驱使,吴昌硕书画赝品也再度充斥市场,于是吴昌硕作品的鉴定研究成为新兴学问,这应该是当前吴昌硕研究出现的新趋向。其实,吴昌硕是个职业画家,作品在其生前就十分畅销,因此赝品在当时便已流传;再加上最近几年的造假活动,吴昌硕伪作更是呈泛滥之势。因此,吴昌硕作品的真伪研究也就成了当前鉴藏界的当务之急。当然,这些伪作也为进一步研究吴昌硕设置了障碍,由此,吴昌硕作品真伪研究也理应受到足够重视。

为了满足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界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一些出版社相继发行了4、5本相关读物,如邢捷《吴昌硕书画鉴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丁羲元《中国名家作品真伪·吴昌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潘深亮《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吴昌硕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等,虽然多属一般的普及性介绍,但作者能从生平背景、艺术风格、书画特征、印款等方面进行专业分析,指出辨伪要点,提醒收藏者尤其是初入门者应当注意的问题,实用性与权威性相结合。实际上,90年代以来,一些有关吴昌硕艺术的普及性读物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但是,有个现象必须要注意,不得不提及。由于社会的需求,书画鉴定成了一种时髦的专业,一些原本致力于美术史研究的学者也纷纷加入书画鉴定家的行列,担任起书画鉴定的工作,也常常应邀撰述相关书画鉴定图书。但由于其鉴定水平有限,所论虽能发挥其美术史的长处,但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以史替鉴,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一部分吴昌硕作品鉴定论著也常带有这种缺点。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鉴识吴昌硕》(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一书,其作者丁羲元本是一位美术史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颇有研究,对吴昌硕也一直十分关注,曾陆续撰写了不少论文,而且较早注意吴昌硕的作品研究。1992年,他曾发表《吴昌硕画真伪谈》[6] (p101-106),对有关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而在这部著作中,他从美术史的高度阐释了“吴昌硕艺术道路及笔墨特征”“吴昌硕作品的问题”“吴昌硕作品鉴定的一般规律”等诸多问题,并通过吴昌硕作品真伪实例的对比分析,从全新的视角揭示画家的艺术特点,以感性展示与理性阐述的组合结构,凸现画家的艺术造诣,把握鉴定要领,其对读者之启迪,较之泛泛之论,更具趣味性、可读性。书末另附“吴昌硕书画常用字号印章始用年表”“吴昌硕书画用印书款一览表”“吴昌硕作品的常用印谱”等,这些对吴昌硕作品研究无疑具有提纲挈领式的作用,对推动吴昌硕研究的深入开展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除绘画外,其他的吴昌硕专题研究,特别是篆刻研究,在90年代以后也取得了相当进展,研究者们多角度地对吴昌硕的篆刻艺术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探讨。有的分析吴昌硕篆刻的风格特点,有的将其与同时代篆刻家作比较研究,有的阐释吴昌硕在篆刻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其重点篇目如牛克诚《吴昌硕、黄士陵篆刻艺术之分野》(载《书法丛刊》1992年第3期)、于良子《师今博古 取精用弘——吴昌硕篆刻艺术思想管窥》(载《印学论谈》,西泠印社,1993年10月)等。

对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致力最深的要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江。尽管先前也有一小部分人从事过探索性的研究,但多属初步的泛泛之论。自80年代以来,刘江时常阅读吴昌硕钤蜕印谱,并深深感到其篆刻艺术与众不同的特点,鉴于当时很少有人对此有深入研究,便萌发了从事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的念头,并断断续续作了不少短文。[8] (p2)1992年,刘江趁讲学日本之机,写就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初稿;1993年后,他又不断搜集补充资料,完成定稿,于1995年12月由西泠印社正式出版。全书分4编18章,第一编为“吴昌硕生平及艺术概况”,提出了吴昌硕篆刻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自发勤学时期、继承借鉴时期、变法酝酿时期、风格成熟时期;第二编分8章详细论述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的8个特征:“方寸之地 气势磅礴”“气韵生动 其味醇厚”“字法多变 笔墨雄浑”“全印团结 浑然一体”“边格独运 有助团结”“善用残损 灵而增韵”“刀法丰富 为势韵用”和“边款继承 又有发展”;第三编分5章,从“善承传统”“得力书法”“借鉴绘画”“学养为本”和“人品为先”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此书资料宏富,图文结合,论述详尽,为大陆第一部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研究专著,也是吴昌硕研究第一部力作,至今仍不失其学术价值。而后,刘江又先后撰写《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西泠印社,1997年)、《吴昌硕篆刻及章法》(西泠印社,1999年)、《吴昌硕篆刻及其边款》(西泠印社,2000年),对吴昌硕的篆刻艺术作更为细致的分析、研究,深入浅出,为普及、推广吴昌硕篆刻艺术知识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刘江还同时关注吴氏篆刻理论的整理、释读,编著完成《吴昌硕印论图释》(西泠印社,2004年)。全书集录了吴昌硕创作的大量诗文、印章边款、书画题跋、印语等有关篆刻的精彩印论,是第一部有关吴昌硕印学思想的撰著,分基础论、创作论、审美论、修养论、教学论等篇章,以图辅文、以文释图,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吴昌硕的篆刻美学思想,足以代表吴昌硕篆刻研究的最新水平。

书法是吴昌硕艺术的基石,他独到的笔法贯彻在成名较早的篆刻里,以及中年以后所关注的绘画中,圆厚而典朴的笔调是他创作时的特有语汇,而这便与其篆书用笔息息相关。关于吴昌硕整体的艺术面貌,在篆刻和绘画方面,许多学术文章的累积,已经使我们对其画、印的认识逐渐完整。在传记研究方面,经由吴氏后裔、学者的努力有可观的成绩,这些成果帮助我们对吴昌硕一生有一鸟瞰式的了解。但在作为吴昌硕整体艺术之本的书法,21世纪以前的专题研究并不多,概论性质的介绍短文仅零星地出现在期刊、杂志或图录的前言中。而研究者从事吴昌硕书法研究文章的祖本,便是沙孟海的《吴昌硕先生的书法》(注:该文为《吴昌硕作品集·书法篆刻》之前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1989年6月。)。沙氏所提到的吴昌硕石鼓文的风格特色与分期,都被他人一再地引用。

1994年,为纪念吴昌硕诞辰150周年,《书法丛刊》1994年第2期组织发表了一个专集,代表性的文章有陈祖范《吴昌硕的石鼓文》、王冬龄《吴昌硕的书法艺术》、诸涵《吴昌硕的行草》等,内容涉及吴昌硕书体各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其特色。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的倡议下,河南美术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书法理论丛书,有组织地把有关书法史论,诸如技法史、美学史、思想史、风格史等作为史的系列首先编辑出版,其中也有不少吴昌硕书法艺术的精彩论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首次将吴昌硕置于整个中国书法风格演变进程中分析其特点、意义和历史地位,“吴昌硕是一位全才的艺术家。在书法方面,他与邓石如、赵之谦堪称是在清代碑学风潮中涌现出来的三位精于各体的巨匠。他们在各自的书法美境界和形式表现技法上的新创造,都具有提挈时代的伟大意义。而三人间相互比较,邓石如以法胜,赵之谦以趣胜,吴昌硕则以气胜。三人以各自的风格特征,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9] (p522)后来,徐利明在另一著作中则肯定了吴昌硕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其书涉猎之广、取法之高,其气度、力度及意境,皆可谓超出碑学风潮中的诸位前贤之上。他作为清代碑学书风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为碑学书风的落幕创造了一种锣鼓喧天、振奋人心的热烈气氛。”[10] (p93)

中国书法家协会编审刘恒在《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对吴昌硕各体书法的渊源、风格也有细致的描述,阐述了吴氏的书法主张“气”和“骨”,并对此作了风格分析,其研究言简意赅,但颇有启迪。跟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是,刘恒则特别指出了吴昌硕书法的弊病,并进而说明了碑派书法的特征:“由于他在书法上取法比较狭窄,风格来源也清楚可寻,因此,作为提炼个人风格的手段而对范本所施加的变化和发挥就得非常明显,与作品面貌特征强烈同时存在的,是技法内涵的简单明了,……碑派书法发展到普及阶段,出于对个人风格强烈渴求,技法趋于单调,趣味趋于世俗,而与传统文人审美心理拉大距离。”[11] (p26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美术史界兴起了回顾与展望的热潮,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就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进行省思。有关单位组织学术讨论会,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吴昌硕研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进展、新成果。

200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举办“海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近百位代表与会。为配合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展示学术成果,该社编辑出版了五卷本《海派绘画全集》和《海派绘画研讨文集》,其中有关吴昌硕艺术的探讨则大量散见于海派综合类论文之中,研究者们就吴昌硕的艺术风格、历史地位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另外还发表吴昌硕专题论文两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沈揆一的《复兴文人画传统的最后一次搏击:吴昌硕和海上金石画派》基于对晚清和民国初期金石画派的代表人物吴昌硕的艺术生涯的研究,探讨了相对于清代的宫廷绘画,作为地区性的金石画派在当时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沈揆一认为,吴昌硕一生坚持治印、书写石鼓文,使其能更自然、随意地将金石效果融入其中。在时代的风云际会中,吴昌硕试图唤回文人画的传统,注入他从金石书法所汲取的生气,故吴昌硕的金石气被看成是传统水墨画家为保存、复兴文人画传统所作的最后一次挣扎与拼搏,吴昌硕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悲剧性的失败者。[12] (p45-48)韩国弘一大学讲师李周?的《吴昌硕花卉画构图上的篆刻要素》则通过图像对比,详细分析了吴昌硕绘画与篆刻之间的美学联系,并进一步讨论吴昌硕的绘画精髓,“吴昌硕的绘画是对其篆刻的一种延续,特别是他的构图乃源自绘画与篆刻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线条上不规则的轮廓,类似篆刻印记的布局,构图上运用树枝的分叉与重合,一再显示吴氏运用长年累月的奏刀经验,这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全新的创格。”[13] (p300-327),吴昌硕绘画与篆刻之间的关联性,是以往研究者没有关注的课题,李周?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吴昌硕研究的最新成果。

2003年11月18-20日,值西泠印社百年华诞之际,西泠印社举办了“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大会收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220余篇。研讨会期间,研究者们分别就西泠印社史、印章形制演变、印学史、印人交游考等当前印学界研究热点展开热烈讨论,交流国际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于吴昌硕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吴昌硕无疑也成了此次研讨会的重点,许多学者就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以及在西泠印社百年发展史上的地位交流了看法。其南大学副教授苏友泉的《吴昌硕篆刻艺术特质》就吴昌硕的篆刻艺术特征作了详实的研究和分析;浙江大学教授陈振濂的《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就吴昌硕在西泠印社早期发展史上的活动和功绩作了客观的评价,这是以往吴昌硕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注:两篇论文刊载于《“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编辑、出版,2003年11月。)

2004年,是迄今为止吴昌硕研究最为活跃的一年。上海、浙江、台湾先后举办吴昌硕诞辰160周年纪念活动,或组织展览,或召开大会,以缅怀这位伟大的中国书画大师。其中最值得一书的是,2004年10月24日,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桐乡君??帐踉骸?布?獠?都湍罟荨⑷毡疽帐跣挛派纭赌?吩又镜鹊ノ辉诤贾菸骱?朗豕菥侔炝恕拔獠?兑帐醭删吞卣埂保?钩鑫獠?陡鞲鼋锥蔚拇?碜髌方?00件,内容上包括书法、绘画、册页、印章、手札、诗稿、文房、生活用品以及相关研究著述等多种形式,大量精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在以往的吴昌硕作品集辑中也是不多见的,为进一步观摩、研习吴昌硕的艺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使观者得以全面领略吴昌硕的艺术造诣。为进一步宣传吴昌硕的艺术成就,西泠印社推出大型画册《日本藏吴昌硕金石书画精选》,为中国的吴昌硕研究贡献了一份来自海外的难得的厚礼,也为日本的吴昌硕收藏作了一次极有学术价值的归纳与

作为“纪念吴昌硕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吴昌硕·西泠印社”学术研讨会和“吴昌硕绘画的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10月24日晚在杭州三台山庄举行。研讨会分别由西泠印社印学理论与社史研究室、西泠印社国画研究室主办,在学术容量上以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学术思想为基础,兼涉吴昌硕与西泠印社创始人丁仁、王?、叶铭、吴隐先生生平交游、艺术创作、学术贡献及相关史料的发掘整理、西泠印社史研究等诸多方面,着重揭示吴昌硕先生作为一代艺术大师的典型价值、吴昌硕及西泠印社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历史地位。在研讨会上发言交流的共有23篇论文,与会者均为在相关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专家学者,既有西泠印社中人,也有学术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还有吴昌硕后裔与亲朋好友。从研究角度上看,既有对艺术创作风格的深入探讨,又有对艺术思想的系统梳理,还有从史的角度进行的对文献的细致考订,论题可谓涵盖深广,尤其是对一些稀见史料的发掘整理,为吴昌硕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的素材,使世人得以对这位艺术大师有更为深刻的理解。[14]

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吴昌硕发表的文章亦多为空泛之作,谈不上有多深的研究论文。进入80年代,随着新的研究资料的发现,台湾地区的吴昌硕研究逐渐走向繁荣。

1981年,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里法先后撰文《吴昌硕的艺术》《吴昌硕的世界》,发表于《雄狮美术》第120期和第130期。这是台湾地区最早、最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之一。谢里法将吴昌硕定位为中国近百年新旧时代交替中一个特出典型,对作为“文人艺术最后传入”的吴昌硕的生平和篆刻、书法、绘画艺术作了独到的评价,希望通过吴昌硕这个历史形象来映现当时的历史原貌。谢里法在论文中指出吴昌硕如何凭借形象呈现出文人气质,着重分析了这种文人气质何以会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而凋零的深刻原因。

在台湾,对吴昌硕研究最深的要数台南艺术学院教授王家诚。王家诚对吴昌硕生命历程与艺术发展均予探索,他撰写小说体的《吴昌硕传》,偏重于故事性和感情的表现,兼及其艺术发展和理论,[15] 1983-1984年间于博物院的《故宫文物月刊》上连载,在台湾和日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984年,艺术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1990年,经村上辛造译成日文由东京二玄社出版;1998年博物院再次发行单行本,为吴昌硕知识的传播、推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王家诚还从事专门的研究性工作,或钩稽史料,或考证作品,深入探讨了吴昌硕艺术的发展轨迹和风格特征,先后撰写了《吴昌硕生平及其艺术研究》(载《台南师专学报》第16期,1983年)、《金石派大师吴昌硕艺术剖析》(载《艺术家》第117号,1985年2月)、《吴昌硕的生平和绘画》和《吴昌硕诗、篆刻、书法和年谱》(连载于《台湾美术》总第17-22期,1992年7月-1993年11月)等诸篇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昌硕研究常被台湾高等院校作为硕士学位课题来攻读,内容涉及吴昌硕生平、绘画、书法、篆刻艺术等各个方面,如方挽华《吴昌硕的篆刻艺术研究》(注:该资料来自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 //datas. ncl. edu. tw/。指导教师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王北岳。本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篆刻艺术的源流及演进”,第二章为“吴昌硕生长时代以前的及当时的背景”,第三章为“吴昌硕的生平事迹”,第四章为“吴昌硕的篆刻艺术”,第五章为“吴昌硕篆刻艺术的影响”。)(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宋健台《吴昌硕绘画之研究》(注:该资料来自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 //datas. ncl. edu. tw/。指导教师为博物院研究员那志良。本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为“吴昌硕及其所处的时代”,叙述了吴昌硕时代的政治、社会、文艺环境和当时海上画派的状况;第二章为“吴昌硕生涯及其诗、书、篆刻的创作世界”,结合吴昌硕的身世和交游关系,探求吴氏崛起艺坛的因素,并进而分析了其诗、书、篆刻的特质,与绘画的相互关联性;第三章为“吴昌硕绘画之探讨”,详述吴氏绘画渊源和美学思想,以作品鉴赏归纳以研究其独特之风格演变、形成的,并探求其对后世之影响;第四章为“结论”,归结整理,论述了吴昌硕绘画在中国画史上之地位以及在中国近代画史上之意义。)(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年)、吕秀兰《吴昌硕研究》(注:该资料来自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 //datas. ncl. edu. tw/。吕秀兰的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为王大智。现将其目录姑列于下,以方便人们对其论文的总体状况有所了解。除第一章为绪论之外,第二章是吴昌硕的家世及生平,第三章是吴昌硕师承关系研究,第四章是吴昌硕绘画的风格分析,第五章是吴昌硕的书法与风格分析,第六章是吴昌硕的篆刻与诗风格分析,第七章是吴昌硕诗、书、画、印对后世的影响,第八章是结论:“古拙老辣篆籀之笔”的“海派巨擘”吴昌硕。)(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上述论文洋洋洒洒,内容繁多,叙述宽广,分析了吴昌硕篆刻、绘画艺术的渊源、风格、成就,阐述其演变历程及其在近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有的行文则难免有空洞之嫌。

1988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陈肆明在博物院研究员李霖灿(1913-1999)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吴昌硕花卉画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研究》,表明了新一代的研究者已开始注重新方法的运用,试图全面解释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的中国美术史学者受西方美术史研究思潮的影响,一直反思中国传统的美术研究方法,并开始关注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作为当时美术史研究的权威,李霖灿就“提倡使用科学方法,用画迹本身的现象来排比研究,试图将科学的绘画史在新基础上建立起来,更呼吁有更多的后来朋友来加入此一阵容”[16]。至80年代末,这种绘画史研究的新风气逐渐形成,方法也更臻进步。受李霖灿的启发,陈肆明在研究中参考了克莱恩包尔(w·eugene kleinbauer)1971年所著《现代西洋艺术史透视》所介绍的一些艺术史研究方法,从绘画研究的“内在要素”与“外在要素”两方面入手,这就是后来盛行于国际美术史研究的“内向观研究”和“外向观研究”。“内向观研究”注重的是艺术作品本身性质的描述与分析,包括研究艺术品的材料、技法、作者、真伪、年代、作品流传的历史、形象或象征意义的特征以及功用等问题。“外向观研究”则从作品产生的影响要素上着手,包括作品产生的时间、空间、艺术家生平、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的、文化的、思想的因素,以及观念史等等的探讨。透过内、外两要素的探讨,实已包括了作品本身与有关作品以外的证据上之考察与解释。长期以来,中国绘画史家比较注重社会环境影响绘画创作之研究,大多只专注在研究画家的生平传略、时代背景等方面,并使研究方法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研究者往往忽略了这些客观的因素与作品之间究竟可能存在何种关系,或者说,这些因素在他们那里只是简单地在提供作品的“背景”而已。因此,限于长期的思维定势、撰述模式,中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仍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信服绘画和客观环境之间真正存在的关系。而西方的中国绘画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就十分注意尝试将外在的社会环境与艺术结合的研究,而且还试图对作品本身作更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作品中的图像的多层次的意义。由于台湾地区一直没有中断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西方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新方法通过留美、留欧学者的交流与传播被广泛地运用;而在大陆,这种新方法要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被人们普遍关注。

在这种观念的映照下,陈肆明将吴昌硕放入整个社会文化的领域去关照,视野更为开阔。其宗旨是借对吴昌硕花卉画的考察,来讨论自清末以来,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里,绘画艺术所显现出来的种种面貌,尤其更关心清末民初中国在接受欧美军事、文化冲击的初期阶段,文人艺术家们在创作上所作的反应与调适。同时,他探讨了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及有关生活与创作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着以作品为主,再以有关文献为辅的原则,陈肆明将吴昌硕花卉画作外在要素与内在要素的综合研究,将其列入历史的观念中加以判断、评价,缜密思考,提出明确的理论构架,并配合分析,找出明确证据,建立正确观点,并解释其时代的必然性。[17] (p15)其《吴昌硕花卉画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研究》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了其研究动机、目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及资料搜集的方向等问题;第二章“吴昌硕花卉画的创作背景”,论述了吴昌硕绘画艺术形成的种种背景,包括其家世、出生环境,并从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吴氏基本天赋的本质,再结合其生活经历、活动的地理空间及当时文化环境,叙述了吴昌硕绘画风格的形成原因;第三章“吴昌硕的绘画思想及其花卉画的特色”,先阐述了吴昌硕的绘画美学思想,再以诗情美、结构美、笔墨色美、古拙丑怪美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吴昌硕花卉画的特色;第四章“吴昌硕花卉画的风格来源及画迹讨论”,以作品分析为主,分为四个阶段讨论了吴昌硕绘画风格的来源及其演变轨迹;第五章“吴昌硕绘画的影响及其在画史上的地位”和第六章“结论”,探讨吴昌硕画风的影响,分析吴昌硕绘画的时代精神及其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陈肆明的研究相当严谨而深入,“形诸流畅的文字,通过理性的整理,而能将吴昌硕先生绘画的真义发表出来,这是他这本著作的一项重要贡献”[16],该论著得到台北市立美术馆所举办的美术学术论文双年赛的优选奖,成为自吴昌硕逝世以来第一部研究吴昌硕绘画的专著,对以后的吴昌硕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观点也常为后来者所引用。台湾地区的吴昌硕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已具一定的规模,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成果都取得了一定突破,只可惜由于特定条件的限制,两岸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完全开放,台湾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大陆的吴昌硕研究并未能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台湾,吴昌硕书法艺术也同样受到关注,但都不够深入。至1995年,苏友泉在《吴昌硕生平之研究》(台南供学出版社,1988年)的基础上,完成了《吴昌硕生平及书法篆刻之研究》(台北蕙风堂笔墨有限公司,1995年)一书,他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吴昌硕的各个书体与风格都有分析描述,在书学渊源的部分则以书家的诗文集中所载的文字,以及前人概论式说法为依据进行讨论整理,对于吴昌硕的书法与篆刻作了纯粹风格史的讨论,改变了人们先前对吴昌硕书法概述评价流于空泛的状况。

1999年,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蔡宜璇在台湾大学教授傅申的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古树新花——吴昌硕的石鼓文》,在过去学者研究的基石上,特别选择他的石鼓文书迹为观测分析的主体,致力于探求隐藏在风格背后创作者的真意,以厘清吴昌硕石鼓文艺术的特质与这些特质的内外意义。这个吴昌硕书法艺术的个案研究,对晚清书法史有更多新的诠释与补充,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吴昌硕书法研究的第一部专论,其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也体现了青年学者所取得的进步。

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蔡宜璇在论文的引言中作了如下的评述:“研究吴昌硕的学者的贡献就是在于:提醒我们石鼓文在吴昌硕整体艺术中的重要性。在沙孟海、吴东迈、吴长邺、苏友泉等人的研究中,说明了吴昌硕表现在石鼓文上的创新是划时代的,这一个重要的事实,同时也解释了吴昌硕的石鼓文是如何表现的,有什么风格特色的这个部分。在他们的研究中,对于吴昌硕的石鼓文风格分期、师承渊源上,并没有太大的歧异,也就是说在纯粹风格史的研究上,学者们形成共识性很强的看法。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去认识吴昌硕的石鼓文篆书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基石。”[18] (p1-5)(注:该资料来自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资讯网http: //datas. ncl. edu. tw/。本文除引言、结论外,主要分3个章节。现将其目录姑列于下,以方便人们其论文的总体状况有所了解。

第一章:自我形象的觉察——吴昌硕的两难(一、强烈的身世之感:“缶老人的遗憾”“流寓与宦游生涯的选择”;二、生计之外:鬻艺之路的业余性格;);

第二章:吴昌硕的篆书抉择(一、古老的形式——石鼓文:“篆书的特殊性格”、“石鼓文的古雅质素”;二、清代后期的石鼓文风尚:“清代前期石鼓文的角色”、“石鼓文与清代后期的篆书创新”;三、取径石鼓文:“诂经精舍的两年”、“晚清苏州金石文化圈的影响”;);

第三章:典型的追求与超越(一、吴昌硕理想中的篆书(石鼓文)典型:“前辈篆书家的影响”、“铭文碑版的启发”;二、典律的生成:“全临本石鼓文的意义”、“引为风气的石鼓文书写”;三、风格的两难与市场:“市场价值与个人价值”、“俗化与化俗”;)。)

蔡宜璇试图配合相关史料,从书法家的书学渊源、时代氛围、个人际遇、赞助人等线索所交织成的网络来关照吴昌硕的书法艺术、人与历史的重大论题。在论文起初,她便提出了3个主要问题:为什么吴昌硕会选择石鼓文当作一生一贯的、永不间断的书业实践主轴?透过石鼓文,在自我形象觉察的困惑里,吴昌硕给了自己什么样的回答?并因此藉由石鼓文书作向他的观众传达了什么信息?通过这些问题的阐释,她希望藉以厘清吴昌硕的书法风格,能对于吴昌硕艺术创作的基调,石鼓文篆书的意义,形成更为清晰、深入、全面的认识。在研究方法上,蔡宜璇由书法作品所从出的创作人——书法家为切入点,再一层一层深入书者的创作理念,最后推及到书法作品的具体分析,藉此贴近书法家的创作本心,藉由重建从意念到书法作品完成的过程,来了解吴昌硕赋予石鼓文书写的寓古之新意;同时除了由风格分析来观看吴昌硕的篆书艺术,并将之还原于时代的横切面上,探究其石鼓文书艺丰富性格与书史上的意义。

2. 日本、韩国

论述吴昌硕研究的状况,还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和韩国。

清末民初,吴昌硕结识日本来华学者日下部鸣鹤(1838-1922)、水野疏梅(1864-1921)等,后又传业手河井仙郎(1871-1945)、长尾雨山(1864-1942)等人,通过他们的大力宣传,吴昌硕在日本艺术界的声名逐渐传播。后来,吴昌硕通过他的弟子王震(1867-1938)介绍,由白石六三郎、田中庆太郎(1880-1951)全力推荐,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推向日本。1912年之后,吴昌硕作品集在日本多次刊行,学者如云;自1922年始,在大阪高岛屋连续举办了几次“吴昌硕书画篆刻展览”,声名大噪,形成了日本的“吴昌硕热”。吴昌硕艺术作品东渡日本,为后来日本吴昌硕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人们编年谱,写评传,辑专集,形成了吴昌硕研究的第一股潮流。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著述的吴昌硕传记,如吴东迈的《吴昌硕》(足立丰译,东京二玄社,1974年)、王家诚的《吴昌硕传》(村上辛造译,东京二玄社,1990年)、吴长邺的《我的祖父吴昌硕》(河内利治、北川博邦译,东方书店,1990年)经日本学者翻译开始在日本国内流行,客观上推动了吴昌硕艺术进一步的传播和吴昌硕研究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术史家桥本末吉发表《吴昌硕の绘画:吴昌硕とその周边》(本间美术馆,1975年),成为当时日本吴昌硕绘画研究最重要的力作之一。而长尾正和、鹤田武良合著的《吴昌硕》(讲谈社,1976年)则是日本的吴昌硕研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然而,作者在吴昌硕的一些生平细节问题上出现了小错误。后来,此作经章祖安翻译发表于《美术译丛》1981年第2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争论。如吴民先就其中的错误撰文《也谈吴昌硕与任伯年的关系》(载《美术史论》1986年第4期)作了修正。总的来看,日本的吴昌硕研究似乎侧重于篆刻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印学家小林斗?先后编辑5卷本《中国篆刻丛书·吴昌硕卷》(东京二玄社,1981年),并由专家撰文介绍,为吴昌硕篆刻艺术的深入提供了诸多便利。90年代初,日本的一些书法团体大力宣传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中国法书》《书道研究》先后出版了两个“吴昌硕研究”的专集,有关专家纷纷撰文对吴昌硕的生平、交游及其艺术作了多层面的介绍和研究。1994年,值吴昌硕诞辰150周年之际,日本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吴昌硕研究高潮,日本艺术新闻社《墨》杂志于第110号上编辑《吴昌硕特辑·书画和篆刻的世界》,组织了大批学者就吴昌硕的生平和艺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如何学习吴昌硕的艺术进行深刻反省。其中松村茂树的《吴昌硕的选择:走向职业书画家的道路》、石川九杨的《超越的境界:吴昌硕的表现》、小林斗?的《篆刻:钝刀硬入》分别就吴氏的职业画家生涯、篆刻艺术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吴昌硕艺名远播,对朝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从事学术意义上的吴昌硕研究,当推前文提及的韩国弘一大学讲师李周?。她于1999年完成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论文《die malerei wu changshuo》,获得了一致好评。该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之间的上海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第二章为“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海派绘画倾向”、第三章为“吴昌硕的生涯”,此三章概括了现有的研究成果。第四章为“吴昌硕的绘画”,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阐述了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李周?综合了前人的观点,将吴昌硕的花卉画分为5个时期:第一期为1885-1887年,主要论述了吴昌硕墨兰受钱载画风、墨梅受汤贻汾画风的影响,通过对比其初期楷、篆笔法与墨梅、墨兰笔法,强调了书法融入了绘画的特点;第二期为1887-1903年,探讨了吴昌硕的绘画渊源,说明了其融合朱耷、石涛、张孟皋画风,同时指出除了学习金农、郑燮、汪士慎、李方膺等扬州八怪的画风外,吴昌硕更留意到任伯年和蒲华的画风;第三期为1903-1913年,当时的吴昌硕开始受张熊、吴让之、赵之谦等海派画家之影响,指出了吴昌硕绘画题材的种类逐渐增多,色彩渐趋浓艳,往往全用色彩;第四期为1913-1923年,从构图、笔法、设色等方面,重点论述吴昌硕绘画的独特风格,对吴昌硕三者之间的美学关联,作更进一步仔细求证,说明吴昌硕的绘画精髓。第五期为1923-1927年,略论了吴昌硕的山水画与人物画艺术。第五章为“吴昌硕的绘画美学”、第六章为“吴昌硕绘画的真伪问题”、第七章为“吴昌硕绘画对近代画坛的影响”,综合讨论了吴昌硕绘画的美学特征以及吴昌硕的历史地位。后来,她将论文浓缩成《吴昌硕艺术论》于2000年发表于韩国美术史权威杂志《美术史论坛》总第11号上,并抽出论文中的一部分,以《吴昌硕花卉画的特性》为题,发表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2002年第8期。2003年,作为新生代的吴昌硕研究专家,李周?应邀参加了上海的“海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其研究的方法、视野也与中国学者有所不同。

二、吴昌硕研究的省思

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吴昌硕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洋洋大观,归纳其内容,大约可分为如下两类:

(一)生平传记的撰述和文献材料(年谱、谈艺录)的整理,建立吴昌硕研究的基础资料。吴昌硕毕竟离现在不是十分遥远,再加上近年来对其史料的发掘、整理,吴昌硕生平已十分明朗,基本没有能引起广泛讨论、商榷的焦点、疑点问题。今后的方向,就是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进一步深化对其生平和思想的研究。

(二)对吴昌硕绘画、书法、篆刻三个方面的艺术风格特色的探讨较为深入,成为目前吴昌硕研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者在吴昌硕的师承、风格演变、历史地位及其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果。相对地说,大陆研究者在总体把握上存在优势,特别是对吴昌硕艺术美学的分析,具有综合、概括之功,丁羲元、梅墨生等人都有这个方面的极好阐述;而台湾研究者在微观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他们往往能通过图像的对比分析,演绎出吴昌硕艺术的发展脉络、演变轨迹,特别是陈肆明的研究,具有经典的意义。这种差异当然是由研究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对比发现,对吴昌硕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有价值的论文不多,虽然也有王冬龄、李光一、许宏泉的初步研究,(注:王冬龄《吴昌硕的书法艺术》(《书法丛刊》1994年第2期)对吴昌硕作过粗略的叙述;李光一《遁入〈猎石〉成??——浅谈吴昌硕书法成就在其整个艺术中的作用》(《书法艺术》1995年第4期)在王文的基础上取得明显的进步,他对吴昌硕书法历程做了简单的分期,并阐述了各个阶段的风格特点,并归纳出其发展轨迹;许宏泉《关于吴昌硕、黄宾虹篆书的比较研究》(《书法之友》1997年第3期)则通过吴昌硕、黄宾虹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吴昌硕的风格,指出吴昌硕书法的价值和意义。) 但有待深入的地方还颇多,如吴昌硕书法的风格演变、与同时代书家的对比研究等。

其次,吴昌硕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大陆的研究方法尚有待精进。如前所述,美术史的研究分为“内向观研究”和“外向观研究”。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方向、目的和方法,大体有二:一是为了更好地画好画、鉴赏好画,所以,美术史研究对于书画的创作、鉴赏具有主宰作用,其方法侧重于“怎么画”;其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历史,作为形象的史料,来辅助对于文献资料的认识,其方法侧重于“画什么”。这些研究方法相对陈旧,而且著述方式也相对老套。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的中国美术史学方法传入中国大陆,由此一批中青年美术史学者提出了一个所谓“独立人文学科”的方向,其研究方法重在美学、哲理、文化、心理等方面,侧重于“为什么要这么画”和“为什么画这样东西”。[19] 虽然这种方法较适合于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的研究,由于花卉画自身受题材所囿,其思想内涵并不像前两者那样深刻,商品化条件下的吴昌硕花卉画更是如此。虽然,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研究者大可以“内向观”“外向观”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图像学、风格学的途径,将吴昌硕绘画还原到当时的社会文化领域内去关照,视野必将更为开阔。由此而假以时日,大陆的吴昌硕研究必将取得突破。然而,浮躁不安、哗众取宠、急功近利是今天社会的普遍风气,并深深影响着中国美术史学界。“历史学研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你要取得成就,就必须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历史学也需要悟性,但更需要笨工夫,如果耍小聪明,想方设法走捷径,那你永远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20] 据笔者初步统计,各类文章有400余篇(本)之多,而大陆近30年来发表的占近4成,数量相当惊人。但仔细考察,其中具有研究价值的实在不多,大都为空泛之谈,而且内容雷同,难免有“烧冷饭”“剪刀加浆糊”之嫌。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在谈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史著述现象时就感叹:“中国绘画史论的文字,其数量起码是前世各代总和的30倍,而能够传世的估计不到前世可传世总和的三分之一!印刷垃圾之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读者的精力之巨,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19] (p74-90)大陆的吴昌硕研究也显然存在这种问题。这里所暴露的,有方法问题、学风问题,也有学术道德问题,值得人们深思。这也是当前美术史学界最为突出的重要现象之一。

以上笔者粗略说明了当前吴昌硕研究的得与失。接下来,笔者再仅就管见所及,叙述今后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以就教于方家。

(1)吴昌硕花卉画研究。迄今为止,论及吴昌硕花卉画的文章不少,通论性的研究已具一定规模,大多对其美学风格进行诠释或是印象式的总体概述,但平心而论,大陆学者尚缺乏真正深入而系统地探讨其花卉画风格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的研究。

当前,吴昌硕绘画作品散佚海内外,研究者可从资料整理入手,以进一步拓展吴昌硕绘画研究。譬如,对吴昌硕的每一幅作品进行现代著录,从尺寸、作品质地、图像分析等,尽可能地组织人力去调查编目,从而确定真伪,制止市场上赝品流行,以加强吴昌硕绘画作品的真伪研究。当然,这项工作极其庞杂而艰苦,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力。但随着这一工作的深入展开,目前吴昌硕作品在市场上的混乱情况将得以改变。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吴昌硕绘画风格选择,以及笔墨、构图、用色、题款特点等一系列课题进行微观研究,并按创作时间的先后排列,进行深入对比分析,阐述其风格之内在演变规律,这对全面研究吴昌硕绘画风格仍是十分必要的。吴昌硕中晚年以花卉画创作为主,他的绘画记录了其晚年的生活经历,所以吴昌硕的花卉画,仍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研究重点。

(2)吴昌硕绘画、书法、篆刻之间的内在关联问题。吴昌硕以书、画、印三者高度结合而独领。以往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吴昌硕绘画中得力于石鼓文篆籀线条炉火纯青的运用,也作了粗略的分析,但是,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对其书法、篆刻如何具体运用于绘画创作之中,缺乏细致的研究。虽然台湾、韩国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水平,但由于学术交流的相当滞后,其成果并没有对大陆产生明显影响。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大陆的研究者加强。

(3)吴昌硕的山水人物画研究。虽然吴昌硕一生以花卉画创作为主,但也偶尔从事山水、人物画的创作,而且风格也十分突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仅丁羲元发表过《平生足迹半天下:吴昌硕山水人物画论》(载《名家翰墨》总第38号,1993年3月)一文,对其作了总览式的分析。实际上吴昌硕的山水画极有特色,其艺术观念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山水画坛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金石写意成为当时山水画的主流风格。因此,加强吴昌硕的山水人物画研究,对探讨20世纪前期山水画风格也有促进作用。

(4)吴昌硕的古体诗研究。吴昌硕是个全面的艺术家,诗文修养极深,他的题画诗往往加强了其绘画的文人内涵,因此,他的诗在其整体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些年,有人披露吴昌硕不会写诗,他的诗是请人的。这种错误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其实吴昌硕的诗极见功力,在当时还颇有诗名。[21] 近年来有人对吴昌硕的题画诗已作了整理,分门别类,对其进行言简意赅的点评,使人们大致领略了吴昌硕诗作的风采(具体参见前文对光一《吴昌硕题画诗笺评》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郑雪峰在《中国书画》2003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有力自摺迭——简说吴昌硕诗的艺术风格》,对吴昌硕诗的风格做了初步研究,略及其诗的渊源、特点,但仅是一个粗略的轮廓式论纲。对一生创作过几百首诗的吴昌硕来说,这些显然还是不够的。因此,全面考察吴昌硕的诗,进一步研究诗在其绘画中的作用,当是十分必要的。

(5)吴昌硕艺术遗产的历史意义。将吴昌硕放置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大环境中作宏观研究,促进对整个近现代中国绘画的研究。如分析吴昌硕与传统文人画的关系,在吴昌硕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近代画家和古代画家的区别。古代文人画家讲究闲情逸致,其绘画风格冷逸、高简,而吴昌硕辈与其前人不同,他们开始离开乡村走入都市,风格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冷逸,而是必须和新兴城市中兴起的商业方面的某种因素相吻合。他常以“大富贵”为题材,从不避俗,热烈奔放,为新兴的商人阶层所喜闻乐见。因此,中国古代画家的隐逸性格,在吴昌硕身上已所剩无几。这其间的关捩到底如何?两者又如何转变的?这也是近现代绘画史上研究的重要课题。(注:相关论述也可参见黄专《潘天寿的艺术遗产及其意义》,载《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究》,第378-384页,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 研究者不妨以吴昌硕为切入点,通过对其风格选择、创作态度、美学理念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吴昌硕与传统文人画的现代课题的关系。应该说,文人画所面临的种种艺术难题在吴昌硕所处的艺术背景中不仅没有淡化和消解,反而以某种更为开放和复杂的方式展开。譬如,如何在近现代背景中处理“依仁游艺”的价值态度和画家的职业身份、技术方式间的矛盾;在传统文明逐渐消失的知识背景下,绘画如何保持与诗、文、书、印之间的逻辑联系……

(6)吴昌硕绘画流派问题。吴昌硕是一位左右风气的大师,对中国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以来,许多画家如陈师曾、王震、齐白石(1863-1957)、赵子云(1874-1955)、陈半丁(1877-1970)、朱屺瞻(1892-1996)、刘海粟(1896-1994)、钱瘦铁(1897-1967)、潘天寿、王个?、吴?之(1900-1977)、来楚生(1904-1975)、诸乐三等,莫不从他的绘画中得到启示。有的人对吴昌硕顶礼膜拜,但终究没有跳出吴氏藩篱,如赵子云、王个?、吴?之、诸乐三等人。有人曾做过分析,“吴昌硕的画有很多是较为粗犷的。‘粗犷’中本义包含两种东西:一个是‘粗糙’,一个是‘粗俗’。学吴昌硕的人往往容易坠入后二者中去,实际上就是在学他的粗犷的过程中,融进了不可避免的‘粗俗’与‘粗糙’,只是吴昌硕的功夫精深,能够避免这二者,不使之过分,别人就没有这个本事了。像王个?、诸乐三等学他的人,就都不免要受他的‘遗毒’了。”[22] (p4)而齐白石学吴昌硕,不是面貌上的学,而是从个性的角度出发,情趣盎然,在吴昌硕的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潘天寿学习吴昌硕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反吴氏晚年的草率作风,严整谨慎,自创流派。由此可见,吴昌硕绘画风格在其辞世后发生了重大的分野,研究吴昌硕风格的传承、分野,对阐释近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颇有价值。

传统中国画历来重视摹仿师承,吴昌硕的传人不在少数,他们对吴昌硕的取舍,反映了对其技法和观念的评价,其成败得失对于吴昌硕研究具有实践的意义。加强对吴昌硕生平与艺术的研究学习,有益于继承中国绘画艺术传统,开创绘画艺术新风。因此,吴昌硕绘画影响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7)吴昌硕艺术对海外的影响问题。吴昌硕对近代中外绘画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艺术通过弟子门生的种种努力,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并对该地区的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吴昌硕的海外影响到底如何,海外(尤其是日本)画家是怎样继承、发扬吴氏的绘画精神?这些问题,基本还无人涉及。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吴昌硕艺术研究的全面开展,甚至对中国近代绘画交流史的研究有推动作用。

(8)吴昌硕与艺术市场之关系问题。吴昌硕在世时,其作品在上海极受欢迎,有时还供不应求,特别到他的晚年,其绘画作品大批销往日本,日本人往往在看好他以前作的某幅画之后进行订货,在这方面他的弟子、曾任日清汽船会社中方经理的实业界巨子王震所起的推荐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吴昌硕还利用了展览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宣传方式,为其绘画消费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应该说,吴昌硕的绘画买卖活动称得上成功的典范,但是怎样进行具体的市场运作,其在艺术市场中是何角色,其艺术趣味又是如何受世俗影响,当时如何运用先进的手段营造声势,是否可能已存在人机制,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课题。这方面的探索可拓展中国近代艺术经济史的研究,对于当代艺术市场研究也不无启示意义。

(9)吴昌硕与早期美术社团之关系问题。上海为书画社团的肇始与兴盛之地。海派画家喜爱组社集团,少则三五知己,多则数十、上百人,谈书论艺,这种形式最早从传统的文人雅集而来。上海早期的小蓬莱书画会、平远山房、萍花书画会等书画社团文人雅集的色彩颇浓,多为邀请性质的名流聚会。而到后来,海派绘画的商品化加剧了画家职业化的进程,画家职业化也使过去以交流画艺、联络感情、聊以自娱为主的雅集活动逐渐衍变为具有行会性质的职业机构。书画社团的功能不断完善,一些融书画创作、交流、买卖于一体的书画会在20世纪前后相继成立,成立于光绪中叶的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和1909年成立的豫园书画善会是这些社团中影响最大的,它们具有交流艺事、观摩珍藏、代会员收件、为会员订润格的职能,为画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对上海绘画风气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吴昌硕也直接参与了西泠印社的创立。在吴昌硕逝世后的时代,上海的美术社团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值得深究的问题,其出现的背景、发展过程都可以探讨。吴昌硕在这些早期的书画团体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他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而社团对绘画风气有何推动作用。等等,都可以做深入研究。通过这一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也必将促进对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全面了解。

以上是笔者经过对近年来吴昌硕研究的综合考察,就自身的体会大致谈及了今后尚待深入开发的几个问题,特别后三者已超越吴昌硕研究本身的范围,可纳入文化史研究的范畴。学术研究是宽广的,我们不仅要从史学意义上,而且也要从实践选择的意义上评估吴昌硕的艺术史研究价值,以进一步推动吴昌硕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0]免费论文网

[1]韧石. 申江潮满月明时——《吴昌硕作品集》编余杂记[a]. 刘海粟,王个?. 回忆吴昌硕[c].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单国霖. 贵能深造求其通——谈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 刘海粟,王个?. 回忆吴昌硕[c].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丁羲元. 吴昌硕艺术论[j]. 西泠艺丛,1984(9).

[4]王琪森. 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在沪成立[n].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4月19日第9版.

[5]林树中. 吴昌硕年谱[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6]潘天寿基金会编. 吴昌硕 齐白石 黄宾虹 潘天寿四大家研究[c].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7]梅墨生. 吴昌硕[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刘江. 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

[9]徐利明. 中国书法风格史[m].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10]徐利明. “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11]刘恒. 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12]沈揆一. 复兴文人画传统的最后一次搏击:吴昌硕和海上金石画派[j]. 美术研究,2002(3).

[13]李周?. 吴昌硕花卉画构图上的篆刻要素[a]. 海派绘画研究文集[c].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14]西泠印社. “吴昌硕·西泠印社”暨“吴昌硕绘画的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吴昌硕诞辰160周年纪念专题”2004年10月14日,http: //www. xlys. com. cn/special/content. asp? id=56。

[15]王家诚. 金石派大师吴昌硕艺术剖析[j]. 艺术家第117号,1985年2月.

[16]李霖灿. 序吴昌硕花卉画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研究[a]. 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1989.

[17]陈肆明. 吴昌硕花卉画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研究[m]. 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1989.

[18]蔡宜璇. 古树新花——吴昌硕的石鼓文[d]. 台北: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1999.

[19]徐建融. 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四题[a]. 卢辅圣主编. 中国画研究方法论[c].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20]仲伟民. 治学态度最是吃紧处[n]. 文汇报1999年1月16日第8版.

[21]陈传席. 评现代大家和名家·吴昌硕[j]. 江苏画刊,1999(4).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5篇

>> 形与意之间 意与形 形与意 意合与形合 浅谈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浅论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数字书“意”与形的研究 汉语的得“意”忘“形”与英语的重“形”轻“意” 浅淡中国画的形与意 传统建筑现代表达之“形”与“意”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谈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 古诗英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谈太极拳的意与形 民生题材艺术作品与它的“形”与“意” 关于形合与意合的思考 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现象探索 浅析汉语“意合”、英语“形合”比较与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陈龙海.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64-69.

[16]吴杰中.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徐清泉.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提升与隐逸文化的贡献[J].故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57-61.

[1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0]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2.

[22]华海镜,金荷仙.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94-97.

[23]邵晓舟.浅谈李渔园林美学思想中的“取景在借”观点[J].艺术百家,2004.(05):134-137.

[24]易中天.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OL]..

[25]邹志生,张鹏振.《兰亭集序》的文辞要义与书艺内涵[J]. 学苑撷英,2010.(2):117-119.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古典文学在中国传统书画体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的文学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容。也正因为中国古典文学所具有的特质和传统文化元素,才使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说古典传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映论文联盟照着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影子。中国古典文学在传统书画艺术中的渗透首先就表现在审美价值取向和创作理念的影响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传统精神和独特的表现技法,其中无不渗透着古典文学的美学思想。这种渗透有其特有的文化意义。

一 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文人绘画始终是作为主要的方向。文人常与画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家的学识、文化品质与文人的内涵构成了书画创作的内在底蕴。文学与绘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传统绘画与文学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文学性的主旨要求在绘画创作中首先要得以表现。文学与绘画,追其根本都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适应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精神现象。两者都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的范畴。

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绘画首先表现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主题常来源于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是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源泉,成为文学与绘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主要现象。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取材于古典文学由来已久。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最早取自文学作品的绘画当是近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此画完全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曹植的《洛神赋》用诗的语言描绘出了想象中洛神的神韵,表现出了作者寄托的情愫。画家顾恺之用绘画语言将洛神赋所表现出的语言画面展现在纸卷上,突出了人物关系,准确表现出了诗赋中描绘的梦幻般柔情,使《洛神赋图》与曹植的《洛神赋》相得益彰。此后,历代取材以文学作品的绘画不胜枚举,成为中国文学与绘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所独有的特征。

以文学作品作画几乎成为历代画家创作的必修课。宋代翰林画院的考试,就是依诗作画。历代众多诗画结合的经典之作已载入中国绘画的艺术史,并传送后世,对传统绘画“尚意”、“尚情”的艺术追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表现的另一题材。寒山是中国传统的诗僧,他的诗所表现出的风格十分丰富,风格各异。寒山和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友,寒山和拾得一直是历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人物形象。南宋著名山水人物画家梁楷和元代著名禅僧画家因陀罗等人都曾创作过寒山和拾得的人物像。《禅机图》后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国宝级文物。以战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所创作的《屈子行吟图》是明末画家陈洪媛杰出的版画作品。《苏轼回翰林院图》是明代画家张路的作品,表现了宋代文学家坡的神韵。中国古代文人以其与众不同的文人品格,独特的精神风貌,成为画家创作追求的对象。

中国古典文学不仅蕴含于传统书画的艺术当中,还表现在创作者的身份表现上。中国古典文人大多具备书画家的身份。以中国古典文化艺术辉煌时期的唐宋来看,前面讲到的王维不仅会作诗,还擅长绘画与演奏,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使王维的艺术作品显示出独特的内涵和情趣。王维曾说绘画:“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宋代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文艺理论等多方面有较大成就,其书法和绘画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书法代表之作《黄州寒食诗帖》、《黄几道祭文帖》、《新岁展庆帖》等都表现出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了雄浑奇崛的气势。苏轼的绘画作品《古木怪石图》集中凸显了厌世疾俗的孤傲与寂寞心灵。

中国古典文学中所表现出的色彩也是传统书画作品蕴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同时,不仅仅沉醉于笔墨技法论文联盟之间,更是在品味作品所表现的文学内涵,以及自己对作品独有的理解,畅游于书画与文学相互交织所表现出的意境之中。古典书画所表现的神韵与古典文学所表现出的意蕴,融会成新的艺术境界,使人产生更多新的感受。在对传统书画欣赏时得到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与意趣的感悟,书画作品的艺术生命熠熠而生。

二 绘画中的“诗境”

中国传统绘画与文学不仅仅表现在题材的选择,还体现在整体艺术价值取向的追求上。意境的追求,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基本取向。从审美心理而言,意境是一种既蕴含艺术真实之境,又包含深层次意义所呈现的艺术虚境的审美范畴。其本质特征就是由实变虚,由定向不定,然后循环反复地虚实相生。诗和绘画中的艺术形象、符号就是“实”,这种“实”在诗、画中是一种媒介或载体,它起着导向作用;而“虚”则是“象外之象”,是一种由原表象触发的联想。艺术的意境就是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复杂形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要超越事物表象之外,深入事物本质之中,既要重视作品的形象艺术,又要注重艺术形象的联想性;既不脱离艺术形象,又不执著于艺术形象。中国绘画是客观之“境”与主体之“意”的融合。清代孙联奎曾说,“人画山水亭屋,未画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中之必有主人也,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表现,诗词则是用艺术语言描述艺术画面。情动于中,必行于声。关于文学与绘画两者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石涛曾有精辟的论述:“诗中有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使生吞活剥而后成画。”传统绘画和古典诗词更加注重意境的创造。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叶燮曾说:“昔人评王维之画,曰‘画中有诗’,又评王维之诗,曰‘诗中有画’,由是言之,则画与诗初无二道也……故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充分阐释了诗与画的相互辉映、互为表里、血脉关联的依存关系。王维既是著名的诗人,也是一名画家。真正将诗与画结合的完美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王维的田园诗,情中含景,景中有意。《辋川集》就是为他的《辋川二十景》所题写的诗。从富有诗意的话题中,我们仍然能想象得出画中诗一般的境界。从此之后,诗与画的结合便成为了中国写意画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今后中国画的发展去向。诗与画都是对自然情态的抒发与描摹,不同之处是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但两者都有层次上意境的相近。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中,中国画中的诗画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她不仅仅只满足感官的审美价值,更加满足的是精神上的价值需求。绘画与诗词结合形式是多样的,表面的形式是依诗作画、依画作诗,诗题画上,诗词与绘画相互描述与传达,而两者结合的核心就在于意境、情趣上的统一。意境是中国诗书画所共同的表现境界,她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主观性创造,创造者与欣赏者可能会产生理解的差异,正像欧阳修所言:“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因此,只有在超越景象的束缚和理性认识的局限,艺术家才能寻找出精神发挥的自由空间,然后有理性的回归,真正达到诗画结合、天然超俗的境界。明代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轴》所蕴涵的诗意,正如画面诗所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从画家所作的诗文和墨葡萄形象中,画家悲愤无奈的心境由此而发。转贴于论文联盟

诗写情,画写景,二者相通,言情状态,都是心声之写照。画为可见之艺术,然诗则为可“感”之艺术。诗中情,画中意,其创作均由意象而获取。纵观古今诗画艺术无不弥漫着幽深淡雅的氛围,从而形成中国传统诗画特有的审美特征。画的诗境依靠画家对审美对象的洞察、体验和感悟而得以产生。诗境入画是中论文联盟国画艺术较高层次的美学追求。诗境由物境而来,更由心造而得,故画境非画境,它得之于画着与览者诗心的共鸣。

三 中国古典文学与书法艺术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可以看出,古代的书法名家,多为成就较高的诗人或饱学之士。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作者一时的产物,是艺术家技法、感受、意态情绪的映照,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首先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历练上。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仅仅指文学创作,书画的创作亦然。清代方董在《山静居画论》中曾说:“惟多书卷以发之,广见闻以廓之”,足见渊博的知识与创作的关系。苏轼,是书法名家和诗人、学者的典型代表。在书法方面被誉为 “宋四家”之一,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开拓者。文学方面成就更高,诗、词、赋、散文,均留下了千古名篇。其文洋洋洒洒、明快畅达;其诗隽永清新、豪迈大气;其散文成为唐宋家之一;其词更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还有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 ,被称为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著有《松雪斋文集》;明代的书法家徐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著有名剧《四声猿》等。还有像“书圣”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家,虽称不上是文学家,但也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不仅成为书法极品,文章也令人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可以说历代名家大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成就。书法艺术是作者理想追求、学识修养、气质情感的载体。书法家对古典文学的表现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名篇上。书写独立创作的诗词、文章,或为绘画作品题款、题诗,应是抒发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情趣。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具备与绘画审美价值相同的取向。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同属一族,被称之为“书画同源”,总体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古人曾讲:“书为诗之余”,书法是诗情才能外溢的表现。书法大家大都具备除线条笔墨技法之外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学者。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传统古典文学的确有着紧密的姻缘关系。正因为有二者的完美结合,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才如此丰富多彩,中国书法艺术才能如此旺盛发展。二者相互渗透,彼此都能显示出鲜活强劲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词歌赋是书法家书写的主要内容。优美的诗词常常被不同时代的书法家竞相书写。如唐代陆柬之书写的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后来常被名家书写。《洛神赋》是曹植的经典辞赋,其文神采飞扬,成为后世书法家书写的名篇。如东晋王献之用小楷书之,今存刻残本十三行。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 也曾书之。有“初唐四杰”之称的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辞藻华丽、优美,用典贴切,堪称经典。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曾以行书书之,王庞曾以小楷书之,皆成为传世之帖;元代赵孟 书写过的坡名篇《前后赤壁赋》,明代王庞小楷也曾书写,张瑞图曾以草书书之。至于《千字文》更是常被古今书法家们书写。如隋代的智永和尚,曾书写了八百本《真草千字文》分发到浙江各寺院,后曾漂洋过海到日本,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他名家也曾用多种书体书写《千字文》,成为启蒙教材和习字之帖。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7篇

湖南嘉禾人,一九六八年生,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美院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曾任《中国书画》、《东方艺术・书法》编辑。

一九九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计算数学、汉语言文学理、文双学士学位。二三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二五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镛、薛永年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二八年毕业。

中国书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负责申报文本的撰写,曾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刊《东方艺术・书法》的编辑出版工作四十余期,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书法展览活动,多次组织策划和参与重大书法学术活动,主持组织策划『两岸汉字艺术节―问道・汉字:两岸书法艺术论坛 、『简帛书法研究论坛、『晋唐楷书研究论坛。有数十万字书法论文、采访及报导发表于各大报刊。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有专著《湖南十人书法篆刻作品集―肖文飞》、《艺概丛书―肖文飞》、《当代中青年书法家行草书长卷―肖文飞》、《当代书法十家―肖文飞》、《肖文飞书李白卷》、《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从沈曾植看清末民初书法的丕变》(博士论文)。

因为是博士的缘故,大家都习惯称文飞兄为“肖博”,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从湖南老家单位去职,胸怀对书法的痴热,不依不挠来京求学问道的。读书、写字、画画、作文、工作、生活,无形的压力不知道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方可承担,这样的决心和意志于我这样的人是绝不敢想更不敢为的。

早些年的时候,我就零零散散读到肖文飞的文章,从《当代“流行书风”面临的问题》、《书法的三重节奏与“流行书风”》到发表在《书法杂志》上的《通州书法人的幸福生活》诸多“人物访谈”等等,以及他的博士论文《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从沈曾植看清末民初书法的丕变》,我常常惊异于能写一手内敛倔强而又有点萧散野逸书法的人,对文字的驾驭也居然能这样理性而且条理清晰。其实也难怪,早有解人石开先生说他是“属于理性与感性俱佳的一类人,所以他有既做学者又能艺术创作的良好资质”。理性或许源于肖文飞的勤学思考和他曾经数学专业的思维,感性或许源于湘人固有才情的品质,这我说不太明白,而我熟知的肖文飞是颇有一种沉实厚重的郁勃之气的,这似乎源于肖文飞的古道热肠和倔强内心,无论作文还是书法,有如此的心气来充实,那是不令人喜欢却也欲罢不能。

有一次和肖文飞闲聊,说到他的书法,我说你作品的那种清雅明亮是他人所少有的,笔画清健扎实,结字亦全是古人的理法且有自己的面目,萧散洒脱而又自然生发,在展厅里给我的印象很深。肖文飞照例腼腆地笑笑,说离自己的想法还差得远呢。我不能想象肖文飞未来的面目在他心中的具体模样,而他现在所呈现的这种清亮之气,正恰如绝壁孤峰、长松怪石、老鹤舒梅之超凡绝俗,迥异时风,实在是难得。

书法的传统高如山深似海,理解不透彻,要么被山压着,要么沉入大海。肖文飞对传统自是有很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按照清人的说法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按时下通行的说法是要保持自己特有的风致和腔调,要有自己的面目。纵观古人书作,也能看出各人之“生面”多么鲜明和突显。不少习书者也声称,既要师法古人又能自出机杼,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有意思的是,艺术也正因此才给人们无限想象和突破的空间。于古人传统中,肖文飞有习王羲之者、有习董其昌者、有习山人者、有习金文汉隶者,由这点看来,肖文飞的内心还是很爱“古人”的,古人的文心书迹既是媒介又是生发点,即便如此,而肖文飞能不履不蹈,下笔一如狠重斩截、沉着痛快,行草楷隶杂糅,卸去了古人书迹的形态而一呈萧散奔纵之势,自己的语汇从古人经典中撷取出来而复又连同自己的情绪归于传统之中,成为肖文飞独有的风神“生面”。

这样的风神“生面”所倚借的“真汝”写意精神我是非常佩服的,洋溢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情感特质。有明以来,董其昌认为“逸品”高于“神品”,艺术中展现“自然”、“本真”的性情最为可贵,要不断发现“真汝”的本相。这个“真汝”一旦发现,即不再被古人所笼罩,自性本相自能随处流露,即便是临古,亦如同自运一般。我不知道肖文飞是否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但他已知“真汝”,是注重主观情绪,借物抒己的写意表现的达人。这说明肖文飞一方面是对古代传统的深研和理法的循从,更为重要的是,立足点是自我主体,是“我在”和“我法”,这或许与他画写意山水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敏锐地发现,书法传统与现代二者的相通正是这种“真汝”写意精神所指引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肖文飞近年来专心于他的这条道路前行,表达他萧散奔纵的个人情感,这也正是肖文飞的内心所在和他人生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法虽是“小道”,而前贤尚谓之“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足见书法对艺术家技法修练、眼界气度和学养器识要求之苛刻。

潘良桢幼承庭训,六岁起即在祖父旺耀公督促下识字、习书。真正打下坚实基础,则是动乱初期的待业四年,那一时期他将神龙本《兰亭》、智永《千文》、米芾《蜀素》、《苕溪》各临数百甚至上千遍。近二十年来更是上自商周鼎彝,下迄近世名家,凡有所会,无不悉心临写,玩味其笔法体势。即使1997年中风之后身体和精神一度都极为痛苦之时,日服中药一帖,仍力疾以包药纸临《颜氏家庙碑》等法书十六字。半个多世纪来,极虑专精,何曾一日废书!

但最初十年,潘良桢虽志于书却昧于法,近乎是在黑暗中摸索。幸运的是,十六岁时,他参加了沈尹默先生主持的上海青年宫书法学习活动,亲见沈老挥毫,豁然开朗,并结交了一批同道学友。后又得识钱瘦铁大弟子徐璞生先生,并于徐府座中得识金元章老先生,复经金、徐二位引荐,拜访了来楚生等先生。结束后入复旦哲学系就读,复旦名教授王蘧常、朱东润、郭绍虞等于学术之外皆以擅书闻名,潘良桢幸为王蘧常先生入室弟子。潘良桢受诸位先生艺术和学问的陶染,眼界大开,器识日进。

潘良桢幼好读书,中学时便沉迷于《楚辞》、《史记》、魏晋诗文等,初期待业家中,除了临贴,更博览经史子集和各种杂书,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兴趣尤浓。插队八年,每夜一灯如豆仍披阅不倦。进入复旦哲学系后,原拟在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上有所作为,但因人事世态所迫竟未能如愿。当时“书法美学热”方兴,而那时事美学者多无书法实践经验,论书便觉隔靴搔痒;书家又多无哲学理论素养,所议时乏学理深度,潘良桢自度兼有学书经验与学术训练之长,遂有志于书学研究。这是潘良桢技进乎道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他学养器识的发挥和更上层楼,在书法创作之外,更拓出一片新天地。

将潘良桢的技、识、学维系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是他的临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临帖是“与先贤对话,不无乐趣”,以至于“释读刻石墨本之漫漶者,则有如猜谜之趣味,虽时有误亦不失其乐也”(跋临《景君铭》)。这种“对话”似的临书,在技法的训练之外,更是潘良桢脚踏实地认识书法文化和历史的津梁。他每临一家,辄体其特色,探其所自,考其流变。举其要者,如九十年代初,他在写作《秦代文字与书法》一文时,多见金文,兴趣遂浓,日临数百字。为了写《王羲之论传》,便将二王传世诸帖和阁帖都认真临习。1995年主编《中国书法全集:李叔同、马一浮卷》,在尽力搜寻研读大量资料之外,更对弘一法师遗墨图片心摹手追,揣摩其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书写状态和笔下感觉,推究其演变过程。有了深刻的临写体会,再读古今书论和考察书史,便自有会心:操龙泉之利,无虞断割之议矣。

这种“对话”的更深的思考结果,则总结在潘良桢的书学论著中,尤其是他对书法笔法发展的论述。一九八三年潘良桢的一篇颇有分量的论文《隶书艺术及在书法演变中的作用》发表于当年第二期《书法研究》。他在文中提出隶书从根本上是“以圆劲篆法为根本而出以波折与出锋”, 这实际上就将 “大小二篆生八分”和刘熙载的“隶形与篆相反,隶意却要与篆相用”的说论,与书写时的用笔的实际方法联系在一起,实践意味深长。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潘良桢就受来楚生先生影响,把临习重点置于汉碑,并进而临习《石鼓文》、《袁安碑》、《袁敞碑》诸多篆书刻石,到撰写此文时,已经有十余年的浸霪,对篆、隶笔法有了深刻的体验。论文虽是成于大学时代的处女作,却是多年体悟思考的小结。

八十年代中期后,潘良桢开始致力于南北朝碑版,一意搜罗,用功临写,并尝试将碑版化入行草,同时开始对由晋魏至唐法演进的思考。初有《学王管见》一文(首发于1989年灌县全国书学会议,后发表于海外《九州学刊》),辨析晋唐书法之异。1995年,他思考渐臻成熟,借揭开张怀《评书药石论》一文的不解之谜而写成论文《与盛唐书风之丕变》(后在《书法研究》1999年第二期发表,并获1990-2000上海书学论文奖第一名),将千百年来神秘的“笔法”源流,抽丝剥茧,作了一个清晰阐述。潘良桢认为,古来书法用笔大致有两种主要的调锋方法:使转和提按,其应用重心之转换发生于隋唐之际。对调锋笔法的这一划分,跨越了昔人执笔、运腕、运指的争议,既涵盖了具体的笔法技巧,也解释了相应于二种笔法的具相和审美意趣的差异。这一理论的提出,正是潘良桢在笔法上与从上古到近代的大师们“对话”之后的认识和心得。(笔者按:邱振中教授对隋唐笔法演进也提出过类似的论述,应是英雄所见略同)

潘良桢的书艺和书学的另一相通的特点是博取深思。在书学研究上,他得力于传统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和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每于经见的材料中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新问题。博涉精思,时时设身处地地从往古的角度来理解和思考。在书艺上更立足于临帖取法的广博,心不厌精,手不厌熟。从年轻时体会到《神龙兰亭》、智永《千文》和米芾《蜀素》三家一脉开始,到临《曹全碑》“觉其笔法体势竟时见与《张迁》相通,《曹全》岂但秀媚也,《张迁》亦非但有雄强也”,临北魏《元r墓志》“觉其时开字先河,时与《瘗鹤铭》仿佛”,临《西峡颂》则觉其“兼篆隶、隶楷之胜焉”,临帛书则“篆隶、古今文字、笔法递变迹象显然”,无不见其用思之深。他的隶书出入秦汉,兼《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之长,参用宾老的“文人”篆法,更溶入金文字法,力追高古浑穆,烂漫天成。行草则放眼秦汉之高古,体会魏晋之雄肆,立足唐宋之精微,变石斋、二水、寐叟、缶翁、瑗叟之意态。尤喜作手卷,动辄盈丈,用笔、行气、章法由始至终略无懈怠。其隶书在一九八二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上获奖,而行草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展大奖等奖项。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 立象 运笔

中国书法古老而精深,是中国的国粹和文化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古代优秀历史文化,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及其精神特征,在世界上是独特的文化现象。书法是中国式思维方式的物化,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当今的书法,在今非昔比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更加需要传统的书法思维来支撑现代文化所急需发展的动力因素,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对中国文化的心灵负载,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张扬我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承载着时代的文化品格,形成中国文化的真正自主与自由。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而文化的核心问题是这个民族所持有的宇宙观,是该民族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最基本立足点,成为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的宇宙观是“道”,用“道”统一万物。《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关于道的学问成为中华民族的终极目标,原道成为中国文人的终极追求。作为中国书法也必然受到“道”的规范和影响,同时,书法也可从其自身诠释“道”,正如庄子提出由“技”而达“道”,即所谓“技进乎道”。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书法逐步从技进道的境界,这个渐入佳境的体道过程,生动展现学习中国书法中所蕴含的感悟中国文化的思想。

书法追求的是由技入道

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技法系统,是学书者必须遵循的人门之径。技法是书法的基本功,掌握了才有可能进人书法的大门。书法中的“技”就是技术、技能、技巧、技艺,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学习书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我们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中国书法是一个不断深化传统的过程,没有民族传统,没有文化积淀,没有技法程式,中国书法就没有内容可言,没有中国特色可言。中国书法的传统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形成,是几千年来无数书家的经验总结,它包括书法的精神内涵及其技法程式。“程式”指笔法运用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化的模式,是对笔法运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提炼和美化。中国的传统文艺如戏曲、诗词等,都是程式化的。有程式化并不代表笔法的审美特点,相反,笔法的审美内涵不仅应当表现在程式之中,而且通过一定的笔法程式,能得以更完善的表现。从这层意义出发,笔法之程式化,实际上是书法成熟的标志。

中国书法中的笔使用的是柔软的毛笔,这样书写的笔画就形成粗细、轻重、曲直的各种线条;表现出刚柔、逆顺、强弱品质。运笔又有中锋、侧锋、藏锋之变化,行笔的过程须处处强调笔意,体现在用笔的轻重缓急以及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中。历代书家无不重视用笔、笔法,并视笔法为书法技法之第一要素。古人对笔法有不少形象的比喻:如铁划银钩、万毫齐力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屋印印泥等。为掌握笔法,古人可谓弹精竭虑。

书法中笔法的掌握最为困难。得不得笔法,关系到书法的成败,要对毛笔的驾驭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绝非朝夕之功,非经历多年磨炼不成,笔法的学习不仅需要勤学苦练,更贵在参悟。古人将参悟笔法视为学书的要诀。北宋黄庭坚《论书》曰:“凡学书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普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占人笔法也”。庭坚强调掌握笔法既要认真练习,更重要的是参悟魏晋书法。

中国书法不仅仅表现在笔法技巧上,书法格调的高度才是第一位的,书法名迹除了以法度示人外,最重要的是精神气质的高不可攀。学习书法只在技法上下工夫远远不够,必须广读诗书,变化气质,才能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书法的品格,最终达到道以艺显的目的。书以近道,使得中国书法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以此可窥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书法如果就碑帖临草,照猫画虎,知其然而不知所然,则沦为写字匠而难以自拔。中国书法的本质是写字,由写字而得其法,由法而近道,这是中国书法的本质规定,与西方的文艺观念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在中国传统书法思想当中,将技与道的融合视作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技道合一的内涵表现为,一方面,将玄妙之大道下达于具体而微的笔法技艺,并努力朝向庄子所奉行的“技兼于事”,“道兼于天”的理论旨归;另一方面,又通过技法演练参悟精神领域的天地大道,逐步完成了由技悟道的转换过程。因此,由技入道、技道合一,堪称中国书法独特的体道思维模式。

悟道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实为书法之品质,书法的妙境来自于对中国文化的领悟,这样才能使得书家的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书法的研习,更在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应用,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对中国文化传统。刘熙载《书概》对此作了极为简要的回答:“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这就是说,《易》与书法都是以“意”为体,以“象”为用。“立象以尽意”之论直接本于《易传》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所谓“圣人之意”,就是圣人体悟天地万物之道而获得的浑全而微妙的心灵感悟,这种“意”是难以由语言来完全表达的。所以圣人只有立象、系辞以尽量传达这微妙而难名的意味。对于象与意二者来说,意以象著而又超乎象外,故而得意可以忘象,执着于象者则非得意者也。故“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固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①

正是这“意”与“象”相即相离的精神品格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书法的文化品格,王羲之《论书》中有:“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这蕴藏于点画之间而又为言语所不能尽的“意”其实就是人对自然“道”的感悟。我们在提笔书写时,运笔写下文字,就成为我们立“象”,我们这个象并非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的象,书法中的文字如果想成为圣人之象,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临摹书法大家的作品。而我们临摹的这个象能否有“意”,就需要我们要感悟“圣人之意”。所以我们练习书法的进步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习前人的书法,通过前人的书法的“象”来感悟到“意”。

在此书家还需要接受并运用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法象”观来提升书法的品格,如蔡邕《笔论》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②”《笔阵图》则为每一点画配置了可资取法的形象,美其名日“笔阵出入斩斫图”,并认为“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③。可见,书家自天地宇宙所取、所法之象,表之于点画之中,而把象感悟出“意”则是书家的“心”,正如沈亚之在《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所谓:“夫匠心于浩茫之间,为其为者,必由意气所感,然后启其象也。”④

书家“法象”、“取象”,最重要的途径是取法于人类自身。孙过庭曰:“书之为妙,近取诸身。”⑤以象达意塑造着中国书法整体的精神品格,书法的形象一方面要寓天地万物为一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另一方面又要传达审美主体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这两个方面的相互融通与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以贯之的,正如圣人仰观俯察天地万物以立易象,而在曲尽变化的易象当中所透露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于天人合一的“圣人之意”。书法的文字形象与中国文化传统就在这妙合自然、呈显心灵的意味上实现了内在精神的沟通,使得书法在内在品格上与中国文化内涵的一致性。

书家在书写过程中的,他在运笔中所体现出虚实、巧拙、刚柔;以及用墨、间架、章法等不同层次变化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即阴阳相推为核心的宇宙意识在书法中的外在表现,将“阴阳”理论具体落实于书法线条的形质之中如清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所言“:画(笔画)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唯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独阴而已。⑥”

初唐虞世南则以为,我们在练习和创作时要做到“享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⑦才能写出好的书法。可见,书法中也要表现出“一阴一阳”循环往复的阴阳宇宙观。虽然书法中的各体书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运笔方法,状貌体势,但是只有合乎“阴阳”之理,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书法;因此,学习书法也就要能辩“阴阳”、懂得“道”学之义理,由此使得中国的书法在世界文化领域上独树一帜。书法中的文字不仅仅具有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它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作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流动的线条”中体悟那不可言说之“道”。

当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对点画的表现,都可以成为我们感悟道的象,对用笔的把握,无不思考的阴阳变化,这种思考正是对中国特有的宇宙观的应用,只有书法才能不滞留于具体书写的象上面,否则就会失去对书法本质的把握,因此,练习书法不能仅仅执著于书法笔法的练习,必须忘象,如此才可以超越具体的象,才可能最终得到书法中的意。我们的文化正是蕴含在这种宇宙观中,只有从书法中的象中体悟出书法意,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记忆。在书法的练习和创作中这种思考模式只能是中国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开放的,不是西方逻辑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中国书法作品,而对书法参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传统中国文化的入门之径。

结束

中国书法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肉相连,他的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因此,要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的奥秘,就必须将其纳入到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上塑造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而书法作为悟道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其独特的历史行程实现、成全着中国人的生命感受与生命境界的提升。

中国书法强调书以近道,蕴含着深刻的东方悟道的哲理,直通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历来崇尚书法,中国书法既玄妙又通俗,既高深又实用。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庶民、从大儒到童稚,社会上下对书法一直是作为最基本的文化传统来认识和学习的,在书法中从小处可品出书者之学养秉性;从大处可道出乾坤变化之玄理。正如丰子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⑧”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8月第一版,第609页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6页

[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

[4]《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520页

[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30页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709页

[7]《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13页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回想曹建的研究成果,可谓著述颇丰。最有代表性著作的当属其博士论文《晚清帖学研究》,他以深邃而独特的眼光,宽广的学术视野,不被狭隘的思维模式所囿,敢于突破众口咸认的“碑学笼罩”这一观点,从而直面历史,颠覆普遍认知,以得此作,并获得书法界一致好评,可谓是一场书学者的精神盛宴。

当我们依然沉迷于曹建先生的博士论文的时候,他的最新一部力作《20世纪书风观念与书风嬗变》已付梓出版。

曹先生新作《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中,详细地介绍了文字改革、印刷技术、文艺思潮、绘画艺术及书法教育等演变对书法观念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正如本书第一章开头所言:“20世纪书法,充满着常与变的互动。书法中不变的发展规律,究竟是怎样被多元化的变革所影响,本书就分别以这几种不同的变革来阐释与书法观念的关系。”品读是书,不禁对其研究的各个领域的深度所打动,虽不为曹建一人所著录,但其研究团体能不为繁琐,勇于披荆斩棘的深入研究但凡能够影响书法观念的种种变革,其研究范围的宽绰与丰厚,其研究个案的详实与条理,实在让人不禁一振。先通观其文,再细细品味之后,我认真拈出几点,胪列如下。

一.范围宽绰,内容臻实

每个年代有各自的书法观念与学术风格,20世纪也不列其外,20世纪特有的时代背景注定使书法艺术经历血雨的洗礼。历来研究20世纪书风嬗变也略有几人,但真正能将20世纪各种变革与书法观念之关系梳理的如此明了的,却鲜有其人。叶朗曾说,我们有很好的艺术却缺乏很好的理论说明,那么书法这一重要的艺术发展到20世纪的命运究竟如何,只能借助对各项领域的研究来作阐释。

20世纪文字、印刷术、考古、绘画艺术、西方文艺思潮及书法教育等的各种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书法的前途与命运。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印刷术决定着书法的传承,考古更是直接地震撼着书法艺术的取向,还有绘画艺术、西方文艺思潮和书法教育活动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书法这一传统艺术的命脉。通过对各个方面深层次的探究,真实的反映在书法上是对书法更新的认知与探究,是夯实书法基础的必要性。

二.专项研究极深极远

可以这么说,几乎很少有关书法艺术书籍能够如此详实而又具体的罗列出影响书法艺术发展的各项中国传统技术或艺术。其研究各项变革的深度与广度,实则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统观全书,我们不像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读六本书,虽然各项研究字数不多,但句句、条条、框框都在详实的记录着历史的发展。

在探究每一个问题时,作者采用的是中西结合,古今结合以及互缘的方法(见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以20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递进关系,成功的归纳与总结了每一个领域发展状况及其书法观念的影响。作者对每一项研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深极远的境界。但是,我想,各项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远不止这些,或因于历史,或因于社会某些方面所囿。这些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完善,期待着后人更透彻的研究。

三.双线行文架构

说到行文架构,笔者认为,书法观念作为一种领域的意识形态,其形成发展不单单是其自身所导致的,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的变革。固然,书法观念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与之相近的各个领域及其规律的把握,可以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机缘去了解书法,去体悟书法艺术,从而能够感受到先民们制造黑与白视觉中的情感体验。只有清晰的明白,书法观念的形成更应该重视新时代背景下新材料的出现与发展。要不断的研究最新成果,这样才能更为客观的、准确的、科学的了解书法艺术。

上一篇:表现技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范文